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精華【15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冊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2、空間與圖形:
(l)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
確識別這些圖形。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統計與概率: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并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2)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并初步能對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
分析、判斷和推理。
4、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系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
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二)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三)教學難點:
1、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會看讀寫幾時幾分。
3、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4、用數學。
5、發展空間觀念。
三、教學措施:
1、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教學中盡量體現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
3、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4、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加強基本訓練,打好計算教學基礎。選擇多種口算方法如視算、聽算、限時計算等,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較多的練習機會。
5、為學生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7、結合教學內容有機的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8、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學習知識提供豐富的資源。創設激趣、激情的情景,讓學生愉快的自覺的投入學習中去。
9、培養認真、仔細的計算和及時進行檢驗的學習習慣,特別要重視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培養、
10.作為教師首先以身作則,以飽滿的精神上課,以良好的教風影響學風,做到認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種形式的圖片、卡通等,設立“動手、動口、動腦”等合作交流的欄目,備好每一堂課,顧及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提高40分鐘效益。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2
一、學生情況分析
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四、教學方法方面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1、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習慣養成有很多方面,首先要學會的是整理書包和帶齊學習用品,家長要為孩子準備的文具:鉛筆(8-10支,每天卷好)、尺、墊板、橡皮。孩子忘帶數學書、忘帶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難免的,但如果有責任心的話,這類問題是不會反復出現的。孩子要逐步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培養孩子細心認真的將學習用品準備齊全,這在習慣形成初期非常重要。
其次,作業格式訓練也是學習習慣培養的一方面。要利用數學練習本讓學生練習寫數和寫算式(老師會布置,家長只要督促書寫端正、格式正確即可)。
學習習慣的另一方面就是作業的按時完成,還要注意提醒孩子認真完成。家長每天先聽孩子說一說當天有什么作業,再看孩子做的是否符合要求,以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
2、重視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
由于孩子的基礎不同,不同孩子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速度也存在一定差異,要縮小這一差異,僅靠每天一節數學課練習是不客觀的,因此還需要各位家長做有心之人,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計算的練習方式多樣,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獨立練習,也可在做家務、和孩子上街等時間來個對口令。同時要留心孩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計算方法存在問題。但要防止枯燥的題海練習,每天幾十道,錯了還要罰的做法會扼殺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的。
3、依據生活理解數學,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
有些數學知識較抽象,容易混淆,我們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創造生活情境,讓孩子在實際體驗中理解知識。如“左右”的認識,有些孩子正確掌握左右需要較長時間和過程,家長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強化孩子對左右手的認識,引導孩子借此來分辨物體間的左右關系。同時還要注意一個參照物的問題,如兩人面對面時,如何判別對面之人的左右邊。
在時間許可時,我們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數學游戲,通過那些具有訓練目的的游戲促進孩子在數學、認知、空間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發展,因為在游戲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無壓力的宣泄內在的情感,尋找問題的答案。而且當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滲透到游戲中時,他們不愿輸的努力就會從游戲本身擴展到學習中去。又如用小正方體拼拼搭搭,觀察小正方體的分布,數數一共多少塊,對培養孩子的空間觀念大有益處。再如用一布口袋,內放各種形體,讓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說說摸出來的是什么,可以不斷加深孩子對形體特征的認識。雖然這游戲具有挑戰性,但孩子往往樂此不疲。
4、重視數學語言發展,為聰明插上翅膀。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語言能力的增強可以極大的.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性。不妨給孩子的智力發展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在生活中要多為孩子創設說數學的機會,讓孩子說說自己的觀點、看法與思路。和孩子交談的形式不必過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時,和孩子去公園時等等,這樣交流的氣氛要自然親切得多。對話時要有意識的激發幫助孩子形成規范的語言表達習慣。如“我是這樣想的”;“我認為……”“因為……所以……”。要求孩子說完整的話。
數學書中的實際問題小朋友都要能在老師或家長引導下看書說出題意。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家長要能耐住性子,多聽少說,只要我們的話語能引發交談話題,進行適當的點評反饋就夠了。
5、培養孩子表達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經常向孩子“請教”。
把孩子推上講臺,做孩子的“學生”這雖有明知故問的嫌疑,但并不妨礙孩子的為師熱情。他們會很興奮,很熱情的扮演老師的角色,介紹自己今天的學習收獲。
6、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
俗話“數子千過,莫如夸子一長”,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師和家長肯定和贊賞。與其說“你不要這樣做!”還不如“你那樣能夠做得更好!”;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于做過的錯事,還不如讓適時的表揚給孩子的每次進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別害怕出錯,家長更應盡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欣賞。“有進步!繼續努力!”“沒關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嗇真心的表揚。
7、注重孩子學習過程,正視孩子考試成績。
當他們面對新內容,特別是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時,孩子就會感到困難,因此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在家看孩子的計算很熟練,就以為孩子的數學學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決實際問題時,孩子往往有些不適應,或者說不盡如家長之意。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關注孩子的學習內容,數學并不僅僅是單純的計算。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10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數學樂園,我們的校園,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人士證實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系,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
教學計劃對于整個學期教學的進行有指導作用,通過我們提供的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可以使教學有序的進行!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4
一、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一年級(3、4)班,雖然大部分學生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是很好。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系,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注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余的數量關系。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了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數據,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能力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 、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六、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注重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規范書寫的好習慣。
4、采用多樣化得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學生校內外學習情況。
6、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培優輔差,做到因材施教。
七、教學進度安排:
1、準備課------------------------------------ 4課時
2、位置 ------------------------------------ 6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 ---------------------- 10課時
4、認識圖形(一)---------------------------- 3課時
5、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 15課時
6、1--20各數的認識 ------------------------ 10課時
7、認識鐘表 ------------------------------- 38、20以內的進位加法 ------------------------- 20
9、總復習 --------------------------------- 10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5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1)班共有學生47人,其中男24人,女23人,一(2)班,共有學生49人,其中男25人,女24人,學生上課發言積極的學生不多,說話能力不是很強,也不夠完整,這學期著重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一)20以內數的認識
20以內的數的認識分三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單元,認識10以內的數的意義,第二單元,認識10以內的數的大小。
(二)加減法的處理
1、不以10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作為學習加減法的邏輯起點,直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學習加減計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經歷從問題情境抽象出加減算式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理解加減運算的意義和應用價值。
2、10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解雖然不再被作為10以內的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它仍是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的有效手段。事實上,10以內數的合成分解與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只存在描述數量關系的形式上的差異,并無本質的區別。因此,教材不但沒有削弱對數可分可合的認識,而且還創設了豐富多彩的問題或游戲活動,不斷強化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意識。
3、加減法學習內容的編排有分有合,加減法的提前混編。加減法提前混編的優點有:
一是從一個問題情境即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這樣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二是有助于學生體會加法與減法存在某種關系,從不同角度揭示相同的數量關系。
三是從心理學角度看,加減編后學習內容更富有變化和挑戰,不至于因為內容單一而枯燥乏味。
4、體現算法的多樣化,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算法與交流各自算法的時間和空間。
(三)空間與圖形的安排
1、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是建立空間觀念的一項基本內容,確定位置與順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會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詞語進行描述。
2、認識物體的形狀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間觀念的基本內容。第六單元所認識的是四種最常見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和球。
(四)分類與統計的編排
分類的'經驗不僅是進行統計活動的必要基礎,教學概念的學習本質上也是一種分類的行為,所以認識物體始于對物體分類。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建議
(一)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數學教學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數學接受能力。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利用學生的經驗,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察數學概念得出含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于形式,就必須用心培養學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輸出,也有信息輸入,所以加談、傾聽、閱讀、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對數學而言,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緊扣數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
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的教學,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而活動本身有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過程。
(四)做練習、寫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節。
四、教材的評價建議
(一)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
要結合學習數學的過程評價學生對數學概念知識的理解。學生只有理解了數學概念和它們的意義或解釋,他們才能理解數學、有意義的“做數學”。
(二)重視對學生初步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對解決問題的評價,首先應注意評價學生對問題的描述,即怎樣把情境圖呈現的問題,用口頭語言完整地描述出來。
(三)重視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
對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主要通過課堂觀察來收集有關的信息,象他們參與班級討論中,試圖解決問題中,獨立或小組學習中,無時不在顯示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興趣,是否樂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誰敢于質疑。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6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本班人數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適應了教材特點,并能按時去完成學習任務。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可是,由于學生年齡小,部分學生好精力難以集中,思維跳躍性大,課堂常規還不夠好,尤其是傾聽的習慣。因此,本學期要立足于端正學習態度,提高積極性,抓好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涉及以下幾方面內容:認識圖形(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找規律、總復習。
三、教學目標
(一)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二)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
(四)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與整理數據的關系。
(五)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六)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七)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八)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情感態度
(一)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二)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四)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五)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五、教學措施
(一)結合具體情境,運用課件、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二)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
(四)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五)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六)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七)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統一規范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于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
一、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教學進度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周次
日 期
教學內容
1
2.9-2.15
位置3
11
4.20-4.26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5
2
2.16-2.22
位置1退位減4
12
4.27-5.3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1
整理復習2考查1
五一休息一天
3
2.23-3.1
退位減5
13
5.4-5.10
運動會三天
認識時間2
4
3.2-3.8
整理復習3考查1
14
5.11-5.17
認識時間1
小小商店1考查1
5
3.9-3.15
圖形拼組2
數數、數的組成2
15
5.18-5.24
找規律4
6
3.16-3.22
讀書、寫數2
數的順序 比較大小3
16
5.25-5.31
統計3端午休息一天
7
3.23-3.29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減法1
擺一擺、想一想1
復習 考查1春游一天
17
6.1-6.7
總復習
8
3.30-4.5
認識人民幣2簡單計算2
清明休息一天
18
6.8-6.14
總復習
9
4.6-4.12
考查1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
19
6.15-6.21
總復習
10
4.13-4.19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
20
6.22-6.28
總復習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9
教師的教學工作是有計劃性的,在正式上課之前,對要進行的教學任務及流程進行詳細的計劃,有助于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教學潛能的充分發揮。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基本情況分析:今年我任教一年級三四班數學,學生人數93人。全班學生剛進校門,年齡小,愛說、愛動、愛表現,天真爛漫,喜歡玩耍,對于學校的生活充滿了渴望,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學習習慣處于初步形成期。
2、認知能力:學生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對于點數、數字的書寫有了一定的基礎,有一定的學習數學的經驗;而有的學生,對于數字和數學語言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認識,學生的程度深淺不一。
3、學習態度及習慣:每個學生都抱著美好的愿望來上學,開始他們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來接受正規的教育。但是談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4、培養目標: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養成喜歡數學,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
5、其他:本學期我要狠抓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讀寫姿勢,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學習數學的能力。并且,注意學生各方面的安全,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二、全冊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安排及特點
本冊教材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的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了解自然。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
密切主題素材之間的聯系,構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形成“問題串”。根據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幾個主題情境。主題情境是包含有多個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現形式是把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活動,劃分為幾個情節,編排成“故事串”,從而引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問題;也可以把一個現實活動的各個環節完整地反映出來,從而引出一系列有邏輯聯系的問題——形成“問題串”。構建開放的、具有一定思維跨度的板塊編排方式
為教與學留有盡可能大的思維空間。本教材多構建的“板塊”編排方式,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個單元里,減少例題,強化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擴大教與學的空間,如“20以內的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單元;二是減少欄目設置,構建了簡單明了的結構。教材在綜合情境圖之后,安排了“你說我講”板塊。這個板塊分兩個層次,標有紅色圓點的一般是需要學生合作探索、非常規性問題,標有綠色圓點的是讓學生獨立常識解決的問題。
“自主練習”板塊,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技能,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應用意識。“回顧整理”板塊,是讓學生自主的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整理與深化。“我學會了嗎”和“豐收園”板塊是在一個單元的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與評價。本教材打破過去過于嚴格的知識體系的束縛,由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引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本冊教材重點、難點及解決問題的策略
本冊教材共有九個單元:快樂的校園、媽媽的小幫手、走進花果山、誰的手兒巧、海鷗回來了、有趣的游戲、小小運動會、我換牙了、雪山樂園。
教材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教材難點:體會20以內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數的加減法;初步形成空間觀念;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過程,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教學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練習題要精選,不搞機械重復;練習形式要豐富多彩,能吸引學生;練習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水平和個體差異,如就同一問題情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等,總之要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另外練習一定要強調高效率。
3、根據學生實際和新課程理念,你準備如何科學、靈活地使用好教材
本冊新教材與以往的教材又有所不同,一打開書一幅色彩鮮明的開學圖呈現于學生的眼前,內容豐富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經歷自然有趣的看圖數數活動過程,展示自己已有的經驗,為學新知識打好基礎。初步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學習這課時,我會組織學生有條理地觀察,按照“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并且引導學生說一說,說的時候也要注意條理性,并且有意識地使用圓點來表示
數字,使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詞語,從而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連貫性。本冊書突出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如:第一單元《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中信息窗2,圖中的主信息是教師和學生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副信息是幾個同學在操場上跑步,遠處的綠地里還插著標有班級的牌子。這一情景圖中的顯性問題是“扎小辮的同學排第幾?”在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并提出這一問題。如學生有困難,我就來提出。
圖中的隱性問題,要由學生在顯性問題的引導下自己提出。如“穿花衣服的小朋友排第幾?”等等。我還會重視“合與分”的教學,結合具體的實物和習題的聯系,讓學生感受數字的意義。再如,本冊教材中的“聰明小屋”,背后蘊涵著一種開放、民主、探索、交流的教與學的方式。對一些掌握了基礎知識后,具備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學生,我會放手讓他們獨立解決,提高部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激發他們熱愛數學、勇于探索數學的良好習慣。我還會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獨立探索出各自的計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使算法的多樣和學習的個性化在這里得到較好的體現。
教學中,我還將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這個大課堂,充分利用書籍、電視、報紙、家庭、網絡等渠道,觀察、調查、參觀、訪問和搜集查閱資料等,在活動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在生活這個大課堂里讓學生學好數學。例如在學了《分類與比較》后,我會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分類統計,引導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房間等,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和探索數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此外,教學中,我還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將故事、做游戲、搞比賽、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在綜合情境圖的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地由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分析提出問題,提高學生從數學的角度選擇信息、組織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把解決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緊密聯合起來。
三、本年級教學目標
根據學科、年段和本冊教材,結合三個緯度擬定板塊式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上數字的意義;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經歷用2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初步形成數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較數的大小的過成中,建立初步的符號感和對應思想。
2、空間與圖形
通過事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等立體圖形;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
一、學生知識現狀的分析
本班學生共有67人,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好說好動,精力難以集中,思維跳躍性大,課堂常規較差,尤其是傾聽的習慣和隨便插嘴的習慣。因此,本學期要立足于端正學習態度,提高積極性,抓好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簡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5、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五、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并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持續探索“高效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議題,倡導高效教學模式,融合教育理論與數學課程標準,深化數學教學研究,培養師生共同探索的學習精神。以課堂為核心,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通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建立數學無處不在的認知。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表等教學內容。
本教材以基本數學思維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在引導學生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首先介紹數的基本概念,如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以及認識位置等內容;在引導學生掌握10以內加法和減法之前,先引導學生理解分與合的概念。通過數一數,學生能夠初步認識數能夠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較長度、高度、大小、重量等,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方法;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概念,并初步認識到同一類物體具有相似特性;通過認識位置,讓學生了解簡單的方位概念,并初步認識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法和減法概念以及正確進行口算做好準備。這些比較、分類、分合的.思維方式,是后續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基礎。教科書設計了小單元,將各個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有利于各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便于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三、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初次踏入校園,充滿了活力和好奇心。他們大多數思維敏捷,對數學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并且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也有少數同學可能在學習上遇到一些困難,他們的注意力較為容易分散,但是他們懷揣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老師需要有耐心和方法地進行輔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本學期的學習目標。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并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征,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并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并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
少,在兒童數學教育中,通過比較長短、大小、輕重等概念,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認識20以內的數字時,通過比較、排列這些數字,可以幫助他們發現數字之間的關系。而在學習“分與合”概念時,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分析和推理,有助于他們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習認識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可以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判斷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從日常生活和實際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運用已學的知識、經驗和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對簡單的幾何圖形進行分類,理解物體的相對位置,并將情境描述和幾何概念聯系起來;在老師組織下,能夠有效收集信息并對其進行分類整理,運用簡單的統計方法來表示問題的解決結果;能夠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2
一、學生情況分析及改進措施。
1、由于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年齡比較小,對學校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鼓勵良好行為,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
2、剛入學學生個體差異相對較大,可能有些學生已經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簡單數學知識,教師根據班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適時調整教學進度,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以實踐新課標的理念、要求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過程。
教材從實際出發,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和客觀事實發展,為確立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創設了良好的課程環境。
教材注重為題的探索性,例如:比較、分類、等部分內容,重點在于經歷探索,獲取有關知識的體驗。
三、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用1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并能認、讀、會寫0到10各數。在一一對應的活動中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認識“=”、“<”、“>”,能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能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對應等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下,開始學習認真傾聽、思考、表達、書寫,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單元“比較”。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比較兩個物體的大小、多少、長短、高矮、輕重,體驗并積累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經歷“比一比”的過程,同時與他人交流比較的方法,并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經歷自主探究算法并與同伴合作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操作活動,初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究并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得數是10以內的加與減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并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在各種活動中,不斷養成仔細觀察、獨立思考、認真傾聽、有條理地表達的良好習慣。
第四單元“分類”。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經歷分類的過程,初步體會分類的含義和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按給定標準或自己選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運用分類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物品的習慣,體會分類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會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體會具體位置的相對性。逐步養成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初步感受用數學的樂趣。
第六單元“認識圖形”。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經歷觀察、想象和交流的過程,積累認識幾何體的數學活動經驗。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幾何體。在分類、觀察等學習活動中,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關系,培養探索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第七單元“加與減(二)”。結合數數、操作直觀模型等活動,認識11-20各數。初步了解數的十進制,認識個位和十位,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在教師指導下,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經歷與同伴交流算法的過程,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激發學生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第八單元“認識鐘表”。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經歷認識鐘表的過程,知道鐘表可以用來計時。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時。在認識鐘表和認讀時間的過程中,初步學習觀察、比較的方法。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在與他人的交流中,知道要珍惜時間,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珍惜時間的習慣。
四、教學重點。
1、能用2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并能認、讀、會寫0到20各數;能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2、能夠比較兩個物體的大小、多少、長短、高矮、輕重,體驗并積累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
3、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究并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得數是10以內的加與減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并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4、能按給定標準或自己選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運用分類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
5、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幾何體。
6、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經歷認識鐘表的過程,知道鐘表可以用來計時;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時。
五、教學難點。
1、能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對應等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經歷自主探究算法并與同伴合作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
3、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體會具體位置的相對性。逐步養成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在教師指導下,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 日 期 | 教 學 內 容 | 課 時 |
第01周 | 9.1 | 可愛的校園 | 1 |
第02周-第03周 | 9.3-9.14 | 一、生活中的數 | 8 |
第04周-第05周 | 9.17-9.28 | 二、比較 | 4 |
第06周 | 10.1-10.7 | 國慶放假 | |
第07周-第10周 | 10.8-11.2 | 三、加與減(一) | 17 |
第11周 | 11.5-11.9 | 整理與復習 | 3 |
第12周 | 11.12-11.16 | 四、分類 | 3 |
第13周 | 11.19-11.23 | 五、位置與順序 | 4 |
第14周 | 11.26-11.30 | 六、認識圖形 | 2 |
第15周-第16周 | 12.3-12.14 | 七、加與減(二) | 8 |
第17周 | 12.17-12.21 | 數學好玩 | 3 |
第18周 | 12.24-12.28 | 八、認識鐘表 | 1 |
第19周 | 12.31-1.4 | 總復習 | 5 |
第20周 | 1.7-1.11 | 期末工作 |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3
一、形勢分析
我班有32名學生。有24個男生,8個女生。剛入學的孩子活潑天真。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數學興趣濃厚,家庭教育和學習愛好良好。通過入學考試,全部達到入學要求。
雖然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們不知道怎么學,學不會。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師要耐心地給予不同層次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他們養成熱愛學習的習慣,讓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這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目的要求
1、知識和技能:
體驗從實際情況中抽象數字的過程,知道20以內的數字,學會讀寫;理解20以內數字的構成,知道符號的含義,=,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的估計。結合具體情況,初步了解加減的含義;在探索了一位數加法和對應減法的口算方法后,我可以熟練地計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對應減法;20以內學會加減估計。知道鐘面,整點時間和鐘面上的大概時間。結合具體情況了解上、下、前、后、左、右,有初步的方位概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認識這些物體對應的圖形,通過實際活動體驗這些物體的一些特征,就能正確識別這些物體。感受并比較一些物體的長度、大小和重量。了解象形圖和簡單統計表,通過實踐學習簡單分類,體會和體驗數據采集和統計的過程,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數據回答簡單問題,能夠與同行交流。
2、數學思維:
初步學習從數學思維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比如數物體的數量,比較事物的數量,比較簡單的長度、大小、重量等。在形成數字概念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理解20以內的數字時,通過比較和排列找到數字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離和組合”時,發展學生有序的思維、分析和推理能力,在“識別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可以用“除法”和“組合”的思路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結合具體情況探索一位數加減,體驗他們與同行交流算法的過程,正確、有條理地講解他們的算法;能夠說明估計的過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的過程中,空間的概念得到了發展。感受收集整理數據的簡單過程,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有簡單的統計思維。
3、問題解決:
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況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夠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簡單的幾何可以簡單分類,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可以聯系情況來描述;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可以收集有效的信息,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達問題解決的結果。體驗和同桌一起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夠和同齡人交流想法。
4、情緒和態度: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對一些與ma有關的東西產生了好奇心
三、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數學學習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首先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學生回答得對與錯或語言是否完整,老師延緩評價,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特別注意的是不宜用統一的、程式化的語言來訓練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讓每個學生首先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數學。
1、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實踐活動“小小運動會”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設計成一個童話故事,在講故事的進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表演;還可以結合學校的運動會,鼓勵學生從中發現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
3、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愿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四、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立了“問題銀行”等欄目,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即使有的問題當時不能解決,可以放在“問題銀行”以后解決。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x)班有xx人。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教學的指導思想
1、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五、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10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系,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注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余的數量關系。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了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數據,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5
一、本班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分析與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29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及格率100%、均分102分、后進生轉化50%。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生活中的數、觀察與測量、加與減(一)、(二)、(三)認識人民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及圓的直觀認識,簡單的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教學措施
1、課前備課必須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設計當堂檢測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布置并對個別學困生當面輔導。
2、重視課堂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具體的情境,靈活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4、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審題,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聯系生活實際和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數學課堂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6、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并根據具體情況,自己創造一些教學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學具。
7、每學完一個單元的內容,做到及時復習,及時考核,這樣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補差補漏。
8、從作業上嚴格要求學生,不但書寫工整,且準確率高。對每天的作業老師要及時批改,并讓學生養成改錯的好習慣。
四、本學期教學奮斗目標:
力爭經過一學期的努力,使學生全面掌握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在期末統考中及格率達到100%,均分達到105分以上,后進生轉化率達到100%。
五、主要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抓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對他們在課堂上多提問,課后多輔導,多鼓勵樹立起他們的學習信心,挖掘提高成績的有利因素,全面提高教學成績。
6、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的工作計劃04-29
數學教學的工作計劃04-05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3-18
一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學下冊04-26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1-22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4-25
一年級數學教學個人工作計劃05-03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5-10
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05-02
小學數學教學的工作計劃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