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匯編六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單元計劃
單元教學內容: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14頁――――第31頁)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內容主要由 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各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選擇恰當的方法5以內數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 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5、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感,運用數學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單元重難點:
1、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的組成計算的關系
3、注重集合、對應、統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
4、數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剛踏入小學,對小學生活還不適應,學生的行為學習習慣都沒有形成,所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進位加法,總復習。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認識立體圖形,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數學,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游戲、講故事、直觀表演、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與家長進行適時溝通,讓家長用正確、適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
6、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挖掘各種網上教學資源,用好各種教學媒體,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首先從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上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敢于提問、善于傾聽、樂于表達的內在品質。
六、教學進度安排
1、生活中的數8課時
2、比較4課時
3、加與減(一)17課時
4、分類3課時
5、位置與順序4課時
6、認識物體2課時
7、加與減(二)8課時
8、認識鐘表1課時
9、總復習5課時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可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高度重視學生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讓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10各數,會讀、會寫這些數,并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使學生掌握6—10數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的含義,知道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5、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
6、使學生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7、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講衛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重點
6—10的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難點
1、數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減
課時安排
約21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4課時
5、整理和復習 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三.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內容變動
1.加強了準備性(主要體現在第一、二單元)
(1)把實驗教材中的第一、二單元合并為第一單元“準備課”。
第一單元“準備課”包括數一數、比多少兩部分內容。是由實驗教材中的第一、二單元合并而成的。數一數是原來的第一單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數數的情況和經驗。比多少是原來第二單元“比一比”的內容,而原來第二單元的“比高矮”“比長短”與數學學習的關系不是很大,被刪去了。
(2)將“位置”由一年級下冊提前到一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位置,主要是認識“上下、前后、左右”。是從一下移過來的,而原來“位置”中“左右的相對性”以及“用第幾行第幾列的確定物體的位置”則刪去了。
2.降低了難度
(1)平面、立體圖形的認識分散編排。
認識圖形原來包括:認識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主要是加強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但在實驗過 程中 老師們反映:學生一下子接觸的圖形太多,認識辨別難度較大,不易掌握。因此現在本冊先認識立體圖形,一年級下冊再認識平面圖形。
(2)只認識整時。
“認識鐘表”原來包括:認識整時和半時,但實驗過程中教師普通反映:半時的認識比較困難,我們把“半時”的認識移到了二年級上冊。本冊只認識“整時”。
六、方法與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七、教學進度安排:
單元教學內容課時
1.數一數(1課時)
2.比一比(2課時)
3.位置(2課時)
4.1——5的認識(3課時)
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課時)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2課時)
5.認識圖形(1課時)
6.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整理復習(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7.數11——20各數,讀數、寫數(2課時)
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2課時)
8.認識鐘表(1課時)
9.認識鐘表(1課時)
10.9加幾(3課時)
8、7、6加幾(4課時)
5、4、3、2、加幾(3課時)
11.總復習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2)班、(4)班共有學生(89 )人,男生有( 46)人,女生有(43 )人。這些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學前班的,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據學前班老師介紹,這些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性格內向,還有個別學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了解,這些學生由于常規訓練少,常規知識還得加強訓練,他們還像在學前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 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體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教學重點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 <”,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 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了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這些內容也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 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 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 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數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回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回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教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 編排特點
1、 根據標準調整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豐富的知識。
2、 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8、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教學措施
1、 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學習目的性的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
2、 針對計算教學這一教學重點,教學時注意:
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提倡計算方法多樣化。
鼓勵學生因題而異靈活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
加強基本訓練,打好計算基礎。
培養認真、仔細地計算和及時檢查的學習習慣。
3、結合本冊的數學知識、加強對學生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4、要充分體現教學的開放性和創造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
五、本學期教改思路
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托,積極開展教改實驗,盡快轉變教學行為。引導學生開展自我學習,探索學習,合作學習和創新學習。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17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0-02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2-07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9-04
一年級數學上冊《數學樂園》教學反思09-29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1-08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10-07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05-05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1-04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