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通用16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1
為我校學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特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依據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準確把握考情、教情、學情,制定有效的備考策略,力爭讓我校歷史學科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二、具體實施方法
1、把“三綱二題”作為復習的基本依據。
第一、“三綱”即課程標準、20xx年考試大綱和20xx年考試說明。
第二、“二題”即20xx年全國高考歷史卷試題和20xx年全國各套高考歷史卷。
2、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備考效益。
第一、加強集體備課的組織管理。集體備課要定時間、定地點,要有計劃性(周四、周六上午)。
第二,優化備課方式。集體備課要實現由備教案向備學案的過渡,由備教學內容、備知識梳理向備教學實施的過渡。
第三、優化備課內容。要認真關注三情(考情、學情、材情)、三態(原生態知識、衍生態知識、動態知識)、三生(尖子生、邊緣生、學困生)等問題。
3、依循“五步式學案導學模式”進行課時復習,提高課堂效益。
第一步為“復習舊課”。主要通過檢查提問進行。
第二步為“依案掌握要點”。首先,解讀課標,明確要點。其次,結合教材理解記憶學案“知識概括梳理”部分的內容。再次,通過教師提問、學生板演、默寫、互查互評等活動進行展示交流。
第三步為“問題質疑討論”。學生提出學習中的疑問,通過合作學習或者由老師幫助解決疑難。
第四步為“知能拓展提高”。通過優化處理學案的“知新整合”完成。
第五步為“鞏固反思感悟”。通過優化處理學案中的“達標測評”,在精練中鞏固成果,升華認識。依循此模式進行復習時,要分塊落實“知識概括梳理”部分的內容。
4、優化訓練過程及講評課模式,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第一、精心選題。選題的基本依據是“三綱二題”;選題應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視角)題型為主。
第二、仿真訓練。訓練要采用限時、閉卷的形式;要使用答題卡(選擇題)和答題紙(非選擇題)。
第三、精心批改。限時訓練應做到逢練必批,逢批必記。
第四、上好講評課。講評課的一般模式為“自我矯正——精評新練——自我完善——典題記錄”。
5、加強規范化訓練,保證不因規范化問題而無謂失分。
第一,注意審題的規范。選擇題要審清主題、題干和選項;非選擇題要審清限制語、求答項和相關背景材料。
第二,注意答題程序的`規范。應在做完Ⅰ卷后及時涂卡,不能全部試題做完后再涂;在做非選擇題時,不宜跨題或跨問答題等。
第三,注意答題紙使用的規范。書寫時不要超出答題區域;要將答案與題號和各小問的序號對應好,以防錯位;選做題應先寫題號等。
第四,要注意書寫的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整潔化以及語言的術語化等。針對實高高三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特制定以下計劃:附一輪復習計劃:
復習進度:(基本按照xx歷史教研室意見,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微調,備課組保持統一。)
復習方法:
1、充分發掘利用一輪復習資料《創新方案》,完成相關填空和練習,掌握基本知識;
2、備課組組織編寫知識點復習講義,幫助學生梳理基礎、夯實基礎;
3、每周利用自習課進行一次限時訓練,及時反饋,提高能力;
4、課前檢查,進一步夯實基礎。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為指導,以課本為依據,充分研究高考,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高三教學模式,增強歷史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試能力,從而提高歷史課的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以課本和課程標準為基本,充分研讀考綱,從整體上把握復習的要求,讓學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歷史概念,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基本的歷史發展脈絡。
2、改變教學觀念,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和提高學生概括,歸納,分析,綜合,比較,遷移等基本的學科思維能力。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評價問題的能力。
3、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學會用基本的史學方法去認識和總結歷史發展的規律,從而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年輕人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感,理解國家大政方針制定的歷史依據及其正確性,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
4、加強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試題,注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精選習題。
5、進行有效知識落實,把課堂上的基本知識做為落實的主渠道,及時進行"章結","單元過關"和"月清"。
6、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優秀率,平均成績和及格率上有明顯提升。
三、高三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高三教學,復習的整體把握和詳細計劃及實施措施,對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階段安排與復習進度,對每一階段的教學和復習目標,復習策略和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沒有細致考慮,這種計劃的盲目性,必然導致教學的盲目性,質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師沒有對大綱,考試說明進行詳細研究。大綱中對知識掌握程度有明確要求,考試說明中也有明確的考核目標和要求,并有詳細的解讀說明,教師只是在想當然的去教學。
3、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效率低下,對于新的教學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學習和實踐,課堂中仍習慣于教師一講到底,教師累,學生睡,效果差,成績低。
4、課堂教學中缺乏針對性,高三教學沒有高三的特點。高三復習課,絕大多數教師都在就知識講知識,缺乏深層分析,只是知識的簡單羅列,對主干知識把握不到位;學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歷史整體框架,歷史基本線索,學生所學的知識是零散的,無序的。
5、缺乏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近幾年高考命題思路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注重學生的學科思維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注重基礎,以大綱,考綱為指導,以課本為本,注重基礎知識的遷移與應用,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主線來統領知識。
6、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還習慣于只講知識,不講方法,學生不會主動學習,結果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而沒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對習題的篩選和高考試題研究,很多學校給學生發了很多資料,讓學生自己去做,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熱點,重點問題的聯系的能力,只是單講課本上的知識,一遇到解決實際問題就無從下手,不能進行有效的知識遷移。
四、采取措施
1、從整體上考慮和制定教學復習計劃,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實施。在計劃的制定中要有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以及具體措施,評價,時間安排,內容安排等內容。
2、在每輪復習中應注意的問題。針對近幾年高級的命題特點和歷史課實際,一般采用三輪復習法。
第一輪復習主要是抓課本知識落實,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詳讀課本,圍繞主干知識進行梳理,形成內在的主體結構網絡,在記憶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理解。
第二輪復習主要以主干知識為中心,以專題的形式,對歷史知識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課本,讓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不能把每節相關知識簡單列出來放到一起,要重點分析,歸納出歷史發展規律,教會學生學會把握規律,得出啟示,提升學生縱橫比較問題的難力。
第三輪:依據考綱,重新梳理課本,查缺補漏,教師少講,讓學生自己進行,并適當地進行綜合練習。
3、要認真研讀大綱,考綱和考試說明。應該說,考試說明是依據大綱制定的,大綱是作為整個高中教學的依據,而考試說明只是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為備考來講,應該以教材為依托,全面復習,對考試說明沒有列出的內容不必過分深究。高考題目大體上分兩部分,一部分考查對基本知識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較為深層次的能力。前者與教材關系較緊密,但不會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內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內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課堂效率,做好知識落實。對于歷史課來講,教師不必面面俱到,應重點講清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講清梳理歷史脈絡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加工整理知識,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總結出基本的歷史規律,得出結論。知識落實要做到"四清",把課本知識的記憶放在課堂上,在習題練習上,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5、適當練習。在每一輪復習中都要有適當練習,但選題一定要注意層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題海戰,在講題中一定要針對學生問題去講解,并不是單純的就題講題,要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讓學生能窺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選題盡量選一些新題,不要過于陳舊,學生會在新題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題,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觀題的檢查與落實。
6、要處理好學科之問的關系。不能在復習時一味單干,應適當穿插些兩門學科知識,適當串串門,使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就養成基本的文綜思維習慣,同時也有利于本學科的學習。
五、時間安排
1、第一輪單元復習(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選修一、選修三
2、二輪專題復習(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輪:回歸書本、查漏補缺、綜合訓練、考前指導(20xx年5月-6月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3
一、本學期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復習:
1、高三近現代史的章節基礎和專題復習;
2、歷史大專題復習及熱點透析;
3、考前練習
二、學生分析(雙基智能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
1、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學習態度、上課紀律方面做的比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題方面還有所欠缺。
3、在知識的.整合上,普遍出現思維混亂局面。
三、教學目的要求
1、對世界史做一個比較透徹的分析和理解
2、對歷史做一個比較恰當的整合,注重專題知識
3、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每星期的文綜考試,使學生適應文綜考試
2、不定期的進行抽測,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
3、進行針對性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五、教學進度
略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4
第一輪復習結束后的學情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識的細化和深化。但是當題目是切入一定的歷史階段,涉及到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時,普遍出現了存在答題不全、思路放不開的現象,從而影響得分不全。還表現下列問題:
1、基礎知識概念,內涵掌握不到位,制約了學科能力的提高。
2、審題做題技巧不熟練,做題能力有待提高。對復雜材料的的解讀這一關依然薄弱。從平時測試來看,部分學生不適應綜合測試的題量,掌握不好答題節奏。忙于做題,不求質量,審題不夠深入,答題不夠全面,書寫不太規范,這些現象要通過實戰訓練,及時調整,才能勝任高考。
轉眼間距離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復習工作,第二輪復習計劃如下:
一、復習指導思想
1、第二輪(第二學期)進入專題復習與綜合考試相結合。要精選專題,緊扣高考內容,抓緊高考熱點與重點,授課時腳踏實地,講透內容;通過測評,查漏補缺,既提高解決綜合題的分析與解題能力,又能調適心理,使學生進入一個良好的心理和競技狀態。
2、加強學習,研究,注重學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
進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試中歷史科備考方法和措施,認真研究近幾年高考歷史試卷,樹立以教研求發展,向教改要質量的思想。
3、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細化的備課,精品化的授課,精選試卷”的要求。還要充分發揮各位歷史教師的群體智慧,特別是有高考經驗的教師。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體備課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異,因材施教,根據歷史科的特點,切實做到“一天一小練,一周一大練,一月一綜合測”。這可以使學生提高解題能力,積累臨場經驗,發現問題,及時尋找補救措施,強化復習效果。
4、做好輔導工作,作為科任,要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課堂復習效率是高中歷史復習的指導思想。通過歷史復習讓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學好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歷史思想方法,從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注重團結協作,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歷史素質,全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和考試指導綱要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注重歷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學。抓好教材與課程目標中要求把握的歷史對象的性質和處理歷史問題的基本常用的歷史思想方法;如歸納、演繹、分析、綜合、分類討論、類比與推理等,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以不變應萬變,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歷史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指導學法,奠定必備的“四基五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運用歷史的意識和能力,奠定學習歷史的能力,使歷史科的復習更加高效優質。
二、教學目的要求
1、深入鉆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把握知識的邏輯體系和網絡結構,細致領會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考試說明,在整體上要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義定理不但要掌握結論,還要掌握相關歷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觀把握,微觀掌握,注意高考熱點,重視歷史的應用和歷史思想方法的滲透,以拓寬歷史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構建新的認知體系,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氛圍。
4、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學具體措施
1、不孤立記憶和認識各個知識點,而是將其放到相應的體系結構中,在比較、辨析的過程中尋求其內在聯系達到理解層次,注意知識塊的復習構建知識網絡。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較,靈活運用;力求有意識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歷史語言的表達形式,推理論證要思路清晰、整體完整。
2、學會分析。首先是閱讀理解,側重于解題前對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題回顧,側重于經驗及教訓的總結,重視常見題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試題將課本知識進行了綜合性處理,即在知識網絡交匯處命題,因此在復習時,不但對每個知識點要掌握,還要注意知識的橫向和縱向的聯系。
4、以“錯”糾錯,查缺補漏,反思錯誤,嚴格訓練,規范解題,養成“想明白、寫清楚、”的習慣,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維的嚴謹性、敘述的條理性、結果的準確性,注重書寫過程,舉一反三,及時歸納,觸類旁通,加強歷史思想和歷史方法的應用。
5、協調好講、練、評、輔之間的關系。合理安排復習中講、練、評、輔的時間追求歷史復習的最佳效果,注重實效,努力提高復習教學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設計教學,做到精講精練,不加重學生的負擔,避免“題海戰”,精心準備,講評到位,做到講評試卷或例題時:講清考察了哪些知識點,怎樣審題,怎樣打開解題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關鍵步驟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錯誤,是知識邏輯、方法、心理上還是策略上的錯誤,針對學生的錯誤調整復習策略,使復習更加有針對性,加快教學節奏,提高教學效率。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5
根據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課改省份高考歷史試題的特點,結合新課標下高三歷史教學的現狀,特制訂高三歷史復習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求真務實,探究適合我校學生的教法與學法,落實好新課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礎夯實與能力培養為核心目標,爭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二、復習依據
1、內容
高三歷史學科的教學要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20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某某卷)文科綜合》考綱、人教版教材為依據。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歷史新課改賴以進行的綱領性文件;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學主要素材;考試大綱是備考復習的重要依據,三個依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題
新課改下的高考是正確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體現高中新課程改革精神與理念,反映高中新課程方案的特點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
20xx年是xx省新課改后的第x年高考,因此應認真研究其他新課改地區的高考試題,通過“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知識,引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原則,從而在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達到有機的統一。
三、復習方法
1、時間安排:
2、復習思路:夯實基礎知識,理清基本線索,培養基本技能。
3、主要任務:以教材為主,進行單元內小專題復習,夯實基礎,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并在此基礎上向深、廣度擴展,結合現實,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搞好單元過關,精選習題,精講精練,及時講評,并且每節課力爭留出時間讓學生記憶一些重點知識,做到當堂知識當堂鞏固。
4、方法:以課時為主要學習方式,單元內小專題式進行,一個單元結束后要進行單元總結與測試,每個模塊結束后要進行模塊過關測試。
采用讀、講(聽)、練、評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讀書:利用正課時間,明確目的和要求,按照學案,由學生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讀書,在此基礎之上理清單元與單元之間、課與課之間的邏輯聯系,構建相對嚴謹的教學知識結構,使掌握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
第二環節——講(析):在熟知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基本史實,突出重點、難點,提高歷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知識并逐步形成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同時,要針對考點進行知識擴展,教師最好做到精講多練,講重點,要突破每個考點的核心問題
第三環節——訓練:在課時復習結束后,要選取典型試題及時進行測試、反饋,可采取一課一小練(當堂訓練)的形式,以便及時鞏固落實,練習后,必須核對答案,分析總結。通過典型題目逐步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
第四環節——講評:包括教師的講評與學生的自評。每一單元測試及模塊測試后教師要重點講評,教師在講評練習和試卷過程中,要特別留心解題方法的講評,從而減少解題錯誤,提高應試能力。
一輪復習側重點在于理解歷史概念,掌握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既包括具體史實,也包括規律性的.認識,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征也屬于這一范疇。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貫徹“全、準、新、細”的原則。“全”即復習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試大綱的任何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強化重點;“準”即對知識的識記、理解、闡釋要準確;“深”即對歷史現象、內在聯系和規律的理解認識要深刻;“新”即對歷史知識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來認識和鞏固;“細”即注重細節,近幾年文科綜合試題啟發我們必須抓好細節,很多問題并不難,但考察很細致,于細微處方顯精神,細節決定成敗。
四、具體要求
(一)瞄準高考,落實課程新理念,轉變課堂模式。
1、改一講到底,不訓練學生能力。
調動學生參與,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老師重在幫助學生整理思維層次和指導思維方法;邊講邊練,這樣才能做到訓練及時、訓練充分。
2、改只有知識教學,沒有材料教學。
高考無題不材料,如果課堂不進行材料教學,學生就不能形成材料處理能力。
3、改只有純知識的梳理、分析,沒有解讀高考考點及其要求。
每堂課都應有高考的考點解讀、考題回顧、考情預測和模擬訓練。以高考的感覺和要求去指導教與學。否則這是嚴重的教學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高考考的許多是老師講不到的,需要學生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單憑老師講授是培養不出來的,需要在訓練中參與和培養)
(二)落實常規
1、認真備課。
認真編寫教學案,優化整合,既有專詳,又有高考鏈接、材料教學與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
2、分層教學。
知識的深淺是有層次的,思維的發展是按層遞進的,學生的素質也是有層次差異的,因此實行分層教學,梯度推進,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發展,全體學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業檢查。每天應布置一定量的作業,并進行批改或檢查,關鍵在于督促學生在課后練,鞏固和深化知識,這是落實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
4、周考月考。知識鞏固和思維深化,除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外,還須通過周考、月考去強化。周考、月考也是我們教學時段要檢查的內容。要強調的是,周考有的改為周練,練不如考,考對學生的壓力感、速度訓練和答題規范養成遠遠超過練。其次,不管練習、周考、月考,有練有考就必須講評。只有講評,學生才能明確自己的錯誤,思路才能得到升華。
5、自習輔導。晚自習讀歷史是歷史學習鞏固一個重要的時間保證,但要學生讀歷史,就必需歷史老師能下班輔導。歷史老師晚自習下班輔導,有利于學生釋疑解難和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還會對學生學習歷史產生感情壓力和督促作用,這自然有利于歷史知識的鞏固。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6
為保證高三學子在歷史這一學科不退后退,在此制定下學期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新高中課程計劃在明確高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確保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等方面作了積極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學中應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的步伐前進,為了適應這一形勢,確保高考的順利推進,確保高中教育質量的穩步前進,教學中要切實有利于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完成《世界近現代史》下冊教學及進行第二、三輪復習。第二輪復習加強專題綜合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維分析能力;第三輪復習(高考之前),查漏補缺,挖掘潛能,深化知識。
三、學情分析:
本屆學生的情況不容樂觀,歷史基礎知識很不扎實,理解運用能力較差。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提高講與練的方法及效益,成為專題與整體復習中的一大挑戰。
四、教學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進度平均為6個課時左右,授課時間為16周。要求學生全面掌握《中國古代史》選修、《中國近現代史》上、下冊和《世界近現代史》上、下冊的基礎知識,并進行專題復習。
2、要求學生掌握教材內容中的歷史基礎知識,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以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教學,注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正確進行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4、認真學習教學大綱,研究新課程,不斷關注高考動態,扎扎實實抓好本屆高三歷史復習工作。統一復習計劃,統一教學進度,統一各項評析工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項指標
五、總體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將其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本節知識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有關重點難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材料的選擇、用什么方式呈現給學生加強合作研究,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改進。
2、認真搞好試卷評講課。針對高三后一階段訓練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試卷評講課的功效關系極大。每次訓練做到有練必批、有練必評。讓學生在訓練中感悟命題的意圖,明確復習目標;引導學生分析每一個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通過評講后的追蹤訓練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切實提高綜合訓練的效率。
3、精選、精練、精評。在廣泛搜集資料基礎上精選試題,難題、偏題要放棄。而且每練必改,每練必評,增強訓練的針對性、實效性,并根據練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4、扎實搞好提優補差工作,對歷史單科偏差的同學要個別輔導,對不同層次同學要分層指導,提高班級整體水平。
5、最后階段復習要夯實基礎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線索基本結論以及階段性特征。回歸課本,注重對知識的查漏補缺。
6、掌握學科內及學科間知識的聯系。整合知識模塊,多角度思維,強化知識的遷移能力。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7
高三的下學期復習任務十分的繁重,所以需要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1、(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本學期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復習:高三近現代史的章節基礎和專題復習;
2、歷史大專題復習及熱點透析;
3、考前練習
二、學生分析
1、(雙基智能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學習態度、上課紀律方面做的.比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題方面還有所欠缺。
3、在知識的整合上,普遍出現思維混亂局面。
三、教學目的要求
1、對世界史做一個比較透徹的分析和理解
2、對歷史做一個比較恰當的整合,注重專題知識
3、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每星期的考試,使學生適應考試
2、不定期的進行抽測,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
3、進行針對性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五、教學進度
略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8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全面復習《世界近現代史》上、下冊內容,然后進行專題復習,進行高考備考工作,以備戰20xx年6月份高考。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授課7節,授課時間16周,要求學生全面掌握《中國古代史》選修、《中國近現代史》上、下冊和《世界近現代史》上、下冊的基礎知識,并進行專題復習。
2、要求學生掌握教材內容中的歷史基礎知識,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以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教學,注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正確進行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4、加強集體備課,發揮備課小組集體的力量,力求有最優的教學方案。
5、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克服焦慮和恐懼,保持適度的緊張和壓力,使學生以自信、積極的情緒狀態備考。
6、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運用學習歷史、認知歷史的基本方法。
7、加強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9
一、教學時間安排
1、2月份完成選修3、4的復習
2、3--4月完成二輪復習
3、5月初--中旬進行熱點復習
4、5月中旬--5月底:回歸課文,落實課文基礎,尤其是課文中的習題
5、6月初,對做題方法的'總結(課件已做好)
二、復習框架
1、選修3、4
給學生提供知識結構以自學(這是高二學習的內容,學生比高一時要重視,因此,知識結構相對完整),重點幫助學生實現能力目標部分,配以自編練習。
2、二輪復習
共分13個專題,每個專題4節課。做如下安排:第一節課,按政治、經濟、文化、人物、戰爭、改革、遺產等子目要求學生完成知識體系;第二節課,教師根據一輪復習中學生體現的知識盲點做查漏補缺和拓展延伸。第三節課,講評配套練習。第四節課,講評歷史組集體匯編相關新題和經典題目,重點是選擇題。
3、熱點復習
與政治學科的時政相結合,引入歷史,對熱點進行剖析,提高學生運用歷史知識分析時政,學以致用。
4、回歸課文
每年高考都有4--8分的考查點來自課文的非正文部分。利用課文提供的相關材料,既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又培養學生的閱讀材料的能力。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10
一、指導思想
依據教育部人教版教科書、《課程標準》、《荊州市歷史中考說明》切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發展,落實縣教育局有關我縣"高效課堂"的繼續開展和學校下達的有關歷史學科的教學任務,使歷史教學再創輝煌。
二、具體措施
1、努力鉆研教材,教法,做好集體備課,有的放矢,抓好重點,突破難點,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
2、在教學中,要以先進的素質教育理論武裝自己,武裝課堂。精心設計問題,既抓基礎知識,又注重能力培養,為拔高成績的培養積累經驗。
3、今年一定要針對學情,制定出輔優轉差計劃,不搞空架子,做樣子,定人,定時,定內容,定人員,讓優生吃得飽,讓合格生吃得好,讓差生吃得了,力爭全校歷史在全縣的綜合排名再有一個突破。
4、第一輪復習備考時,再一次制定出周密的復習計劃,把內容計劃到每一節課,加強集體備課,分工協作,討論好后,再打印出來。
5、走出去,請進來。我們必須抽空到他鄉學習、觀摩,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請專家、教研員來我校作指導、點評,彌補自己的知識的不足,同時也開闊自己的.視野,了解中考信息。
6、綜合復習時,要對中考考試說明仔細地研究,對周年大事,時政熱點,重點出題。對容易張冠李戴的內容反復出題,讓學生爛熟于心。
三、教學目標
實施素質教育主渠道在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因此我計劃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教師適當補充一些練習作為課堂訓練,從而改進評估教學;
3、組織學習某一歷史人物進行正確客觀的評價,培養學生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問題的能力;
4、教導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切忌死記硬背;
5、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經歷、感受和體驗。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11
一、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我校共有12個文科班,其中六個文化班,六個藝術班,共計1000余人。文班人數多,但學生普遍基礎差,家長及學生高考意識日益資薄,再加上藝術生20XX年高考文化成績相對大幅度提高,教學形勢嚴峻。
二、總體思路
運用文明史觀、現代史觀、全球史觀等新史觀,依據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和教學要求,準確把握考情、學情、教情,著眼“立足基礎知識,提升能力;立足教材,活用教材,立足概念,突出主干,”在繼承中探索,在改革中創新,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有效備考策略,增強歷史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扎實學生基礎,提高學習能力,注重教學實效,認真備戰高考。
三、方法措施
1、要加強對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考綱考試說明高中教材的深入研究,尤其注意吃透20XX年新考綱20XX年高考題,揣摩命題意圖,把難命題脈搏,掌握高考宏觀趨勢,并以此制定備考計劃,指導高三復習;注意廣泛收集信息,正確使用信息,切忌被高考信息弄昏頭腦。
2、增強復習的計劃性
統籌考慮和制定高三三輪復習計劃,內容包括進度、總目標、階段目標、時間史排籌,三輪復習分別為:第一輪專題復習、第二輪通史復習、第三輪綜合復習。計劃要及時上墻,做到師生明確,有的放矢。
3、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備考效益。
集體備課要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定主題,集思廣益,資源共享。備課必須研讀“三綱”,精心研究高考,復習才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逐步轉變備課方式,潛心研究備課內容,不斷提高備考效率。
4、優化教材內容,適度聯系通史
讀目錄、章節標題、子目標題,概括歷史發展特征;研究目、章節、專題之
間的內在聯系,構建階段知識體系。讀導語,了解本專題歷史發展的線索。解讀學習建議、課前提示,概括學習重點,幫助學法指導。讀正文、地圖、圖表、資料卡片、小字、注釋。豐富補充歷史知識,拓寬知識面。解讀專題小結、問題探討,重新構建專題知識體系和階段特征。專題復習時,可適度從階段特征、歷史發展線索、小專題通史等多渠道聯系知識考點,幫助學生初步形成通史知識的整體框架。
5、加強學法指導
指導歷史知識的消化,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理解要找出規律特點;課堂要讓學生做好筆記,會用筆記;課后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指導審題能力,選擇題要審清主題、題干和選項;非選擇題要審清限制語、求答項和相關背景材料。指導規范練習,答題要做到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層次化以及語言的術語化等,思路清析,邏輯嚴密。
6、注重訓練與講評
精心選題,選題的基本依據具“三綱 ”“三情”,選題應以新材料、新情景、新視角題型為主;選題類型多樣化。精心批改,逢練必改,最好是面批面改。精心講評,既要講知識,又要點方法;問題可以分門別類地講,也可以就題論題或借題發揮,達到一題多練效果。
7、重心下移,搞好培優補弱
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努力營造寬松學習氣氛,面向全體學生,既注重優生指導,又努力指導弱生,對弱生更要有耐心和寬容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四、具體安排:
1、三輪復習
第一輪專題復習(20xx年5月15日—20xx年2月15日),力求全面講解,注重基礎知識。要求在復習中做到全、細、實,針對考試范圍內的知識點,務必各個突破,不留盲點,準確深入、扎實地掌握好基礎知識。
第二輪專題加通史復習(20xx年2月15日-4月15日),鞏固一輪復習效果,
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大綱要求的閱讀、比較、表達等各方面能力,適應文綜考試的要求;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綜合應用各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規范學生答題。
第三輪綜合復習(20xx年4月15日-6月初),考前輔導強化,注重訓練學生的.答題思維和做題技巧,做好學生考前思想工作,注重學生心理素質訓練。查漏補缺,挖掘潛能,引導他們以健康的心態高考。
2、具體安排
一輪復習:(1)20xx年5月15日-8月15日,必修一《政治史》暑假放假。
(2)20xx年8月15日-10月15日,必修二《經濟史》。
(3)20xx年1月15日-12月15日,必修三《文化史》。
(4)20xx年12月15日-20xx年12月15日,選修一《中國歷史 重大改革回眸》寒假放假。
二輪復習:(1)20xx年2月15日-3月5日 中外古代史
(2)20xx年3月5日-3月25日 中外近代史
(3)20xx年3月25日-4月15日 中外現代史
三輪復習:(1)20xx年4月15日-5月30日 回歸考試說明,綜合練習, 模考。
(2)20xx年6月初,學生自主復習,回歸說明、課本,放松心態, 參加高考。
五、預期目標
1、以教材和復習用書為依撫,以新高考題為參照,建立全面、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構建科學、系統的知識結構,從整體上使學生掌握理理基本的歷史概念、歷史觀象、歷史事件、歷史發展脈絡。
2、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綜合、遷移應用等能力,提高掌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論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和能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3、以新史觀為復習理念,解讀歷史。把握新史觀,既是新課程課堂復習的前提,也是備考的基礎。故在教學時,盡量運用不同史觀進行教學,從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問題,使歷史變得豐滿,從而提高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12
一、教學指導思想
高三歷史教學要使學生在歷史知識、學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培養和發展,為高等院校輸送有學習潛能和發展前途的合格高中畢業生。
文科綜合測試強調考查學生對文科各學科整體知識的把握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教學中要表現注重學生思考、知識遷移、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通識教育理念。教師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往年的綜合試卷,特別是北京自主命題以來的新特點,關注課程改革,轉變教學觀念,深刻反思我們教學中的得與失,以利于在新一年的高三教學中取得好的成績。
高三第一學期的歷史教學堅持以學科教學為主,弄懂并牢記基礎知識,培養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的基本技能與學科能力,首先培養學生歷史學科內的綜合能力。根據新形勢下的考試要求,教學中應重視對知識系統和線索的梳理,重視知識問的橫向聯系,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熏陶培養學生做人所需要具備的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中應以熱點問題和長期以來被關注的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點問題為切入點,適當訓練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問題的.能力。多與地理、政治老師溝通,共同研討切磋備課,相互借鑒溝通,開拓視野,形成綜合、全面分析問題的思維習慣,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問題,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要講究教學實效,也要盡可能使學生有參與體會的和感受,爭取全面達成教學目標。
本學期適當給學生安排一些階段性練習,在選擇試題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落實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分析問題的水平。
為使練習的效果切實有效,堅持統一練習的統一閱卷,共同研究探討,充分發揮團隊作用。
二、教學依據和教材使用
根據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和普通高校對考生文化素質的要求,參照教育部2022年頒布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XX年《考試說明》(教育部頒布)和《20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進行教學。
高三教學使用人教社必修和選修相關教材;鑒于目前教材專題式教學結構不利于初入高三的學生系統掌握歷史知識,統一使用按時序性、通史體系編寫《高三總復習指導·歷史》和《高三總復習檢測·歷史》
三、教學進度安排
高三年級歷史課按照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的順序安排教學工作。期中考試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代史,期末考試內容包括中國史全部、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四、備課組活動安排:
1、活動時間:周一下午第1節-----第3節;
2、活動地點:高三歷史辦公室;
3、活動內容:
(1)高三每周教學教材教法的研究;
(2)每次月考試題的出題,考后的試卷分析;
(3)學情的研究及個別學生的輔導方法研究;
(4)高考大方向和新變化、新動向的研究;
五、備課組日常工作實施細則:
1、每周組織一次本組教師的集體備課活動,研讀《考試說明》,探討備課情況和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及作業反饋的問題,集思廣益,尋求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效果的良策。同時注意收集本學科新的教學信息,關注高考的新變化,關注區教研的新精神,及時交流。
2、制定好本學科教學計劃,提前分章節備課,落實到天 ;
3、本備課組老師各項常規教學工作,主要圍繞著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和質量檢測這五個環節來展開,認真用心完成每一環節的工作,多動腦、多研究,打團隊仗、打智慧戰。
4、注重每次考試和試卷分析。每次考試落實到題、落實到人。
5、積極參加區教研、校內外的聽課、評課活動,取長補短。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所任教的高三(1)是純藝術班、高三(2)班是我校文科本科普通班、高二(5)、(6)是理科班,不管高三還是高二,大部分學生歷史基礎知識不扎實,對歷史的學習方法還不能比較好地掌握,二卷答題不規范,理解運用能力較差。對于高三的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加強講與練的方法及效益,成為專題與整體復習中的一大挑戰;對于高二的學生,及時了解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把握方向,掌握基本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和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加強學習成績是關鍵。
二、教學任務
1.高三進行第一輪復習掌握單元基礎知識,鞏固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加強綜合訓練,講練結合,全面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及思維能力。
2.高二完成歷史必修三的教學任務,適應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
三、備考中著重要解決的問題
1.加強高考研討,實現備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本學期,高三歷史備課組的教研活動時間定在周一上午。備課組成員將在教材處理、教學內容的選擇、教法學法的設計、練習的安排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商討,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開展。備課組要搞好集體備課,進行教學研究,每次活動要有記載,要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做到資源共系享,努力加強整體成績。此外,備課組將開展扎實的聽課評課活動。老師之間要互相多聽課多評課,通過這種形式加強交流,取長補短,不斷改進教學水平。
2.歷史課堂教學中應著力加強課堂復習效率。
嚴格依照新課、第一輪講全講細講透的原則,精心組織好每一節課,強調教學效果。力爭在扎實的第一輪教學中引導學生打下堅實的“雙基”,為下學期的二輪復習做好充足的準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堅持改進和完善“導學—發現”模式,用選擇題訓練和提問的方法進行課前基礎知識的回顧,用“導讀思考”逐步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構架,夯實基礎知識,用“導析”逐步加強學生解題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讓學生準確掌握歷史概念,專有名詞,歷史結論,為分析解決問題奠定基礎,對考點精析精練,分層教學,采取扶優培差促中間策略。
3.以考試和試卷講評為手段,逐步形成解題規范和技巧。
在高三兩個學期,堅持一個星期一份練習卷,限時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高考意識,講究答題規范。加強格式、書寫、文字組織、表達邏輯等指導。加大對學生客觀題(選擇題)的訓練,促成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鞏固課文。通過考試題目的分析,讓學生清楚高考十項能力要求,使學生有意識儲備基礎知識,加強考試能力。認真做好每次考試質量分析,主要在于發現學生在考試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解決的基本對策,以試卷分析為依托,即時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對差生的輔導,幫助其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和學習方法中的不足,加強對優生的鼓勵,激勵其繼續進步。
4.加強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備考穩步前進。
加強高考信息收集,鉆研新課標新教材,研究近三年來的全國高考題,上海高考題,廣東高考題,注意高考發展的趨勢,還研究近20xx年的考試大綱,加強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與校級聯系,互通有無,共同進步。向老教師學習,加大備課組教研組老師之間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師之優點。
5.通過臨界生工作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努力營造師生之間交流互信的氣氛,促成學生主動學習,加大對臨界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兩大題型的特點解題技巧進行分析,讓學生逐漸認識到解題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強對學生一些史學觀點訓練;對部分心理障礙的同學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全心身投入學習。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14
一、指導思想
1、認真貫徹市、區教研室會議精神,以教育的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積極開展集體教研活動,以高考研究、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為工作重點,切實履行好“研究、指導、服務”的工作職責,依靠全體歷史教師,群策群力,努力加強蘇苑高級中學高三歷史教師的群體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
2、以高考歷史考試大綱為依據,以加強課堂40分鐘效率為手段,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加強知識應用能力為核心,充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的集體智慧與力量,加強學法指導,堅持有效的訓練,使學生在2017年的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績。
二、教、學、考基本情況分析
1、本屆高三歷史班共有5個,高三(9)、高三(10)、高三(11)班、高三(12)、高三(13)班,共228人。11班是蘇星班,13班是重點班,史地合班,12班為地理班。
2、五個班無論平均分還是B率均有差距,高三(11)(13)班基礎好一些,高三(9)班(10)班差不多,但高三(12)班基礎相對差一些。各班內部個體差距也較大,存在損耗人數。
3、本屆學生的情況不容樂觀,歷史基礎知識很不扎實,理解運用能力較差。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加強講與練的方法及效益,成為專題與整體復習中的一大挑戰。部分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都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引導。
4、本屆高三備課組成員:薛麗蓉老師(9)班、薛鳳玉老師(10、12)班、史曉玲老師(11)班(備課組長),袁旭東老師(13)班。
三、主要措施
根據上學期高二教學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再進行兩輪復習,鞏固各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同時加強綜合訓練,實行每單元一考,全面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1、通過組織集體備課(每星期至少一次定時定地點的集體備課活動)、課堂研討、案例分析、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加強課程改革實施水平。充分發揮備課組、教師的作用,引導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引導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經驗共享。
2、加強高考研究、重視信息交流、不斷加強高三歷史教學質量。組織高三教師認真分析各次考試的基本情況,依據抽測反映的問題采取針對性強的措施;認真組織高三歷史教師分析新課改地區高考試卷,江蘇省高考考試方案和考試大綱,了解江蘇卷與全國卷及其他試卷的區別,關注各方對試卷的評價,從中探索江蘇命題的趨勢。開展多種形式的集體備課、課堂教學研討、試題研究等教研活動,探索高質有效的歷史復習模式。抓住向外學習的機會,收集高考信息并將高考信息進行反饋;深入各歷史教師課堂,關注每個平行班級的歷史教學。
3、重視課題研究,提升教科研層次。集中時間和精力,通過調研,確定突出問題、典型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不斷加強歷史教研活動的水平。
4、加強和落實“培優”和“抓重點”。對于能上好學校大學的學生要求達“A”,而在本二線上下的同學重點輔導,促其達“B”。當然,能上本三的也要上“B”。總之,要加強“B”率。對于其中一部分學生作業單獨面批,要求他們準備錯題集。同時生活上給予幫助,學習上培養樂觀的百折不撓的人生態度,要時時關心他們。
四、復習思路
第一階段,即完成各知識點專題的教學和第一輪復習(“一模”之前),鞏固其考點,并進行針對性練習;后階段加強綜合訓練,全面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維分析能力。第二階段,即第二輪復習(二模之前),主要是小專題+單元整合工作,并每周進行模擬練習。第三階段,主要是查漏補缺,挖掘潛能,深化知識。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15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為了指導考試,我們需要以課本內容為基礎,深入研究近年來的高考趨勢,并在減輕負擔、提高效率的大背景下進行高三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我們需要增強歷史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試能力,并加強學法指導,堅持有效訓練,以提高歷史課的教學質量,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
二、本班情況分析:
本屆文科學生的情況令人擔憂,他們在歷史基礎知識上存在很大的薄弱點,并且在理解和運用能力方面表現較差。為了全面督促學生提高,我們需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扎實性,針對性地進行強化措施,同時提升講與練的教學方法和效果,這是專題和整體復習中面臨的一大挑戰。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每周的學習進度大約為6個課時。課程的總授課時間為16周。在這期間,學生需要全面掌握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礎知識,并進行專題復習。
2、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教材中的歷史基礎知識,深入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同時,我們致力于培養學生具備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運用這一基本觀點來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此外,我們還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他們的愛國之情。
3、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非常重要。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培養他們進行正確的問題分析、比較和概括的能力。
4、認真制定學習教學計劃,深入研究最新課程要求,持續關注高考信息,全力投入到本屆高三歷史復習工作中。確立統一的復習計劃,統籌安排教學進度,協同推進各項評估工作,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努力,努力完成各項目標。
四、教學目標:
1、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以課本和課程標準為基礎,并充分研讀考綱。我們要突出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強化他們的學習主干并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我們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歷史學科中的基本概念、現象和事件,以及理清歷史發展的脈絡。同時,我們也要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具備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獨立解題的能力。
2、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并勇于進行課堂改革。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概括、歸納、分析、綜合、比較等基本學科思維能力。同時,我們也要教會他們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來評價問題的能力。
3、適當強化歷史學科的思想教育作用,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民族的驕傲感和自信心,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持久的精神動力,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
4、我們應該加強教學研究,深入研究高考以及高考試題,并仔細研究考試說明。同時,我們還要注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精心挑選和訓練試題,避免盲目的大量習題訓練,而是追求教學效果的提升。
5、使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優秀率、平均成績和b級率上能有再突破。
6、幫助學生了解并能夠初步應用最新的歷史學觀點來解決問題,例如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史觀和社會史觀等。
五、教學進度安排:
(略)
六、總體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并將其貫徹落實,以確保備課不僅停留在形式上。在每一節課的備課過程中,我們應重點關注教學內容、本節知識的重難點和疑點,并探討相應的教學方法。此外,我們還需要精選教學材料,并探討如何以最合適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以促進他們之間的合作研究。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持續進行反思,不斷改進備課的質量和效果。
2、認真加強試卷評講課的效果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高三后期加大訓練量的情況下。為了提高試卷評講課的功效,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確保每次訓練都進行批改和評講,讓學生養成主動參與訓練和評價的習慣。其次,通過訓練讓學生理解命題者的意圖,明確復習的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每個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最后,在評講后進行追蹤訓練,鞏固所學知識,提高綜合訓練的效率。
3、在廣泛搜集資料的基礎上,我們精心篩選出了試題,放棄了難題和偏題。為了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每次練習都會進行修改,并對每次練習進行評估。根據練習反饋,我們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確保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4、認真開展優化學習工作,針對歷史課程成績偏差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同時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指導方案,以提高整個班級的學業水平。
5、最后階段的復習需要加強基礎知識,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要注意梳理基本概念、線索和結論,以及每個階段的特點。應當重點回顧教材內容,注重查漏補缺。
6、掌握學科內及學科間知識的聯系。整合知識模塊,多角度思維,強化知識的遷移能力。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16
根據實驗區省份文綜歷史試題的特點及高考閱卷中所反映的問題,結合新課標下高三歷史教學的現狀,整合各地高考歷史試題及復習策略,特制訂高三歷史下學期復習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三個“明確”
高三歷史學科的教學要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文科綜合》、四種版本的教材為依據。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歷史新課改賴以進行的綱領性文件(根本大法)。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學的主要素材。考試說明是備考復習的重要依據。三個依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別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較,相互借鑒使用,在使用時要求同存異。
新一輪課程改革剛剛開始的時候,教育部有關領導就明確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來推動課程改革。可見高考命題思路也要緊跟課程改革,努力體現《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這使得新課標下的高考呈以下特點:
第一,基礎性。
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也是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它不追求非結構類知識的廣度,更加重視對結構類知識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山東省的文綜試題的考查表現在知識考查的基礎性,絕大多數的題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識的考查,著重考察學生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思維深度,要求學生通過新材料或關鍵詞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樓閣,它離不開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承載作用。
第二,歷史性。
指的是歷史課程的育人目標通過“歷史事實”來實現,而不是抽象的理論灌輸,歷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獨立存在的價值就在于“歷史性”,這體現在貼近現實、不避熱點。注重試題的現實性不是簡單地考“熱點”,簡單地圖解歷史,而是通過考點的'選擇體現當今社會和世界的重大問題和整體走向,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并以此來考查考生學習過程與方法。如試題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幣”“中美關系”“社會保障”等問題。
第三,人文性。
就是對歷史問題的分析指向現實,具有現實性。指向學生的成長,尤其是指向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歷史教育本質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著人格養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礎性作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出“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07年高考山東文綜歷史試題取材生動、親切,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具有較強的情感色彩,對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考查也屢屢出現,如對“服飾”“民族關系”等問題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
通過“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知識,倡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史由證來,證史一致,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原則。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達到有機的統一,體現了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這是新課標程標準所倡導的。2007年高考山東文綜歷史試題突出體現了這一點,如第12題對根據地示意圖的判斷等題。
第五,地域性。
各省單獨命題,體現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試題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題注意以地方相關的歷史知識為背景創設情境,為考生營造了一種親切的地域文化氛圍。2007年各省試題中有明顯的體現,山東卷第29題以山東在中國、世界的地位為主題。
3、明確內容進度
必修內容:必修Ⅰ《政治文明歷程》、必修Ⅱ《經濟成長歷程》、必修Ⅲ《文化發展歷程》。
選修內容:選修Ⅰ《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Ⅲ《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等。
二、復習進程——三輪要求
(1)時間安排:20xx年3月—4月。
(2)復習思路:以專題知識為主,整合必修、選修模塊,貫穿中外、聯通古今。加大對知識點與線的相關材料的閱讀理解,包括對各版本教材之間知識點的銜接,包括對歷史概念的把握、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觀點等。
①專題的設計:專題設計形式要靈活,要服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可采取四種類型:即線性專題(縱向專題)、時段專題(某一特定時期,如20世紀二、三十年代等)、問題專題(以某一問題為中心,包括熱點專題)、地域專題(如環渤海地區等),專題的設計既要突出歷史主干知識,又要注意重點、熱點問題,可縱可橫,可大可小。
②二輪復習可采取四步復習法
第一、“知識歸類”:
把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歸類到專題中。這種歸類決不是所有相關知識的簡單羅列,關鍵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啟后作用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組成知識網,以體現專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內容。
第二、“分析比較”:
在專題史實的歸類完成之后,著力分析專題的特點,要選擇與本專題相關、相近的問題(包括本專題與地理、政治之間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比較,加深理論認識,從微觀上升到宏觀,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單科上升到綜合,以準確、完整地把握專題的特征。除此之外,還應該選擇一些相關的高考試題或典型的模擬試題,尤其是近幾年的跨學科試題,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對專題的認識和理解。
第三、“復習鞏固”:
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計劃地復習專題內容,包括完成二輪復習資料、復習專題相關的教材,準備專題考試。這一過程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必須有明確的要求,例如記憶二輪復習資料的有關史實,閱讀教材的規定章節,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題、思考題等。
第四、“測試和講評”:
每次考試的時間根據需要確定,一般以一節課為宜,也可兩個專題合在一起進行考試。“講評試卷”的前提是教師要認真批改試卷,通過批改試卷發現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學生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據此決定講評的內容和方式。學生失分一般有四種情況:
(1)知識欠缺。
(2)能力欠缺。
(3)審題失誤。
(4)技術失誤(如圖錯選項、寫錯年代,錯別字等):教師應對癥下藥,結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錯題深入分析,使學生從深層上弄清楚失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糾正錯誤,以免重犯。
講評時尤其要注意總結解題方法,培養解題能力,同時要強調答題的步驟、技巧和格式。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能力,教師應該經常進行審題訓練,可設計一些問題,只要求學生回答解題思路、方法和答案要點。這種訓練費時少,效果好,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值得提倡。
(1)時間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輪重點放在熱點復習,安排四次模擬訓練。在廣泛搜集資料基礎上精選試題,而且每練必改,每練必評,增強訓練的針對性、實效性,并根據練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01-11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11-24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11-22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范文05-04
高三歷史老師工作計劃05-01
高三歷史老師工作計劃02-07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12篇02-24
高三歷史教師個人工作計劃04-30
高三歷史教師工作計劃(12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