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1
《透明的哀傷》是席慕容的一本散文集,《透明的哀傷》又是其中一篇散文的標題,讓編者拿來做散文集的名字再恰當不過了,整本書透著淡淡的哀傷,那些關于母親,關于故土,關于寫生,關于教學,關于旅行,關于回憶的故事總能在某一瞬間觸動我,讓人眼眶濕潤。
第一次真正接觸慕容詩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季,透明的哀傷——硬是賺夠了我的眼球。一直在應試教育下的我,早已習慣了淡淡的哀傷。只聽說過淡淡的.哀思,哪還知道——哀傷可以是透明的。既然淡淡的,那又怎能言明。不是應該只能意會嗎?那么透明的哀傷是什么了?還是我所知道的哀傷嗎?
就是在這樣的疑惑與好奇下,非常榮幸的在人生的第21個年頭——那個包含月光,卻也不得不同時也包含一層淡淡哀傷的歲月——靜靜地,淡淡地,輕輕地欣賞了一本這樣青春燦爛卻不得不哀傷的詩選。
這是本越讀越有味道的書。書中文字滲出的那些溫暖和希望讓我不由自主的平靜下來,而某些思考,有關藝術,有關美,有關生命,也似乎讓我感受到了一些自己曾經忽略的感動。而通過她的散文,似乎也能感受到她在寫作時的隨性和真誠。我不知道這兩個詞是否貼切,總之,我很喜歡她文字給人的感覺。經歷的繁復的人生,看過了太多的故事,她卻仍舊帶著那種清爽的希望。
人生總是有太多的無奈,在選擇中,總有兩面,亦無選對選錯之分。既是選擇,又何來對錯?只是或許最后努力的結果并不一定會如你所愿而已。人生并不可能一帆風順,正是太多的挫折讓我們逐漸失去信心,逐漸變得自卑,畏縮不前,讓原本一些可以,并且有能力做的事,成為自己的一個包袱,不敢放手去做,構成一種心理障礙。人生不能純粹的活著,或許就是這種種的無奈才讓我們有了不同的人生。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2
打開書翻開新的一頁,書中特有的墨香幽幽傳來……
這個夏天,是我第一次接觸席幕容,接觸她的文字,在炙熱的空氣中仔細品味她那廖廖數語,她的文章語文修飾很少,雖不華麗,但卻能讓我找到樸實無華的自然美與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感動,她的文字似乎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魅力,讓人情不自禁地跟著她的文字走著她的心境走,再一次重返她回憶的圣地,再一次放下一切去感受美,再一次為那人、那事、那境淪陷。
我想,我喜歡她的文字,正是因為在她的文中,有我所缺少的文靜與淡然,有我性格里的激情飛揚,更我似曾相識的失望與落魄。也許正是這樣,我喜歡上了她的文字,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如何去做,她的文字不像是教導,更像是一些很貼心的悄悄話兒,像太陽光融化雪花兒一樣,一點一點,溫暖心靈……
她的文章幾乎都可以說是“小故事,大道理”,她在文章中提出許多事的方法,她談論的很多,是關于夢想的,她告訴我們去堅持自己的理想與愿望,并且一直走下去,而且是快樂地走下去,當理想變為現實時,驀然回首,原來真正快樂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即使理想還未實現,我們還是會有這希望相互支撐,有了對未來無限的幻想,也是快樂的。而她對那份希望深深的執著與追求,她那執意對真善美的堅持,令人萬分的感動。
人生,就像一支交響樂,歡快并不是她的主旋律,雖然在她的副歌部分中還會穿插著零星散步的`低沉之聲,卻正由這些并不歡快的樂符而使這支組曲變得完整。
生活,本就是豐富多彩的,像她帶給我們的一般,或許只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里面蘊含的道理卻是千千萬萬的,這,是考驗一個人的心靈意念的方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我們同用一份熱心去觀賞這個世界,面對任何事物時,我們都可以尋找到更好更豐富的東西,我們,不就可以更滿足么?
合上書,閉上眼,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再一次翻開書,接著讀下去……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3
這個寒假的讀物是《席慕蓉散文》。
剛開始接到書時,我有些慌張,心想:竟然有三本書!我怎么看得完呢?不過待我仔細閱讀后發現,其中一本是詩集,另一篇是長篇散文集,所以我就先看了《透明的哀傷》這本。
我迎著封面上兩朵乳白色盛開的花朵的清香翻開了書頁,然后便完全沉浸在席慕蓉的世界里了。經過幾個月圖書的閱讀,我很快便發現了席慕蓉與其他作者的不同。
第一點是隨性。由于席慕蓉本人的專業是油畫,只有空余時有興致了才寫下幾筆感悟,所以她的文風很隨性,沒有職業的束縛,只是單純的寫作,不受鞭策、不趕進度、享受在創作上的自由。用席慕蓉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種幸運。也是她的文章備受喜愛與欣賞的原因之一。
第二點就是我的題目,也就是這本文集的題目——透明的哀傷。不知為何,席慕蓉的散文,不論是寫景、敘事還是抒情,甚至是表達內心的感嘆,都籠罩著一層薄薄的膜——透明的哀傷。似乎是因為作者有著一種澄清的思想,又或是一顆看破紅塵的心,才讓她的文章總是透露出透明的哀傷。
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也正如我的題目——《透明的哀傷》,文章講述了作者在月光下的思考,最后發出感嘆:“是的,在這樣美麗的夜晚里,生命是可以包含著月光,卻不得不在同時也包含了一層透明的.哀傷。”
作者在文章中寫道,年輕時的陰影是對前路的無知,而現在的陰影卻來自于對前路的全然已知。而這,正是讓她哀傷的。
我還年輕,并不能做到像席慕蓉這般看破紅塵,但對前路的茫然,我是有的。下一步該做什么?下一刻會發生什么?下一步我會何去何從?人都是這樣,茫然著、思索著,以為只要自己找到了正確的答案便能擺脫痛苦,卻不知生命是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的,而等你真正徹悟時卻發現,你已白發蒼蒼,歲月在你茫然時、思索時,就已經不經意遠去了。而你早已不能回頭。這是生命的嘲諷,也是生命的哀傷。
這就是席慕蓉的散文,希望你也能和我一起,欣賞專屬于她的透明的哀傷!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4
書猶藥也,善讀書可以醫愚。一本好書,不僅可以令一個人變得明智,甚至可以深深地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與命運。周國平先生曾說: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書往往是我們年輕時讀的某一本書,它的力量多半不緣于它自身,而緣于介入我們生活的那個時機。而我最早接觸席慕容是我讀高中的時候,是高中生涯中最難熬的高三。她的《透明的哀傷》一書是我治愈心靈創傷的靈藥。是它,陪我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我喜歡從文字里找到一些能夠震撼或是感動自己的文字或是故事。我現在看書還是像讀書那會兒一樣,看到喜歡或是覺得有道理的文字就圈畫起來,一本書看過之后,總會留下很多顏色或是不同的符號,直線,曲線,圓圈等,提醒著我此書看過。讀《透》一書也是一樣,圈圈點點了許多,終覺得不過癮,好像那些文字會跑,跑到心里之后或許還會流失,于是,又會回頭再看,再把它抓回心里。
偶爾接觸到席慕容的詩,給我一種華美之感,字里行間總是透露這幾縷憂傷抑或是浪漫。她的文字里確實能讓人看到找到美與感動,華麗與浪漫。那種唯美的字句也常常出現在她的文字里,卻不是令人感覺浪漫不著實際的那種,而是把人引領到一種更美或是更真的世界里,讓人不自覺地跟著她的文字走,跟著她的心情走,回到她曾經經過,呆過,感動過,欣賞過的美麗地方,再次為美沉淪。
我總是在她平淡卻又真實的描述中,被深深帶入,被深切地呼喚著,呼喚著對這個世界,對善良,對真,對美,對生活,對人生的一份深深的沉思,對自己良心或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壞的捫問,在我們還未或是已經經歷過的往事中,回首或是自責或是慶幸自己一路走來的路,希望自己的心真正能夠放逐能夠自由,也能夠真正快樂。
席慕容真正的身份是一個畫家,這在我讀這本書之前是一無所知的。對我來說,讀一本書的沖動,有時僅僅只是因為聽到她的名字,看到她的介紹,或是她的一本書介。在書中,更多的是她對于畫畫的'那份執著,對于畫家,藝術家追求美的那份追求,那份一直一直尋找著永不放棄的求美求真之路。好像在告訴我們,在我們內心中的愿望與理想,是無論如何都應該堅持,并且一直走下去的,而且要快樂地走下去。當理想變成現實的時候,當快樂從興趣中滋生的時候,當我們的生活不斷地被一些苦痛糾纏著的時候,我們還有信念,還有希望支撐著,我們就有了希望,有了未來,也有了幸福的明天。那份深深的執著與對夢想的追求,對真善美的堅持,真的很令我感動。
生活原本就是一個豐富的世界,無論誰的。有時只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可以是千千萬萬,這就要看你如何去看,如何去捕捉這個世界的亮點,是否熱愛生活。當我們以一份熱心與愛意去面對生活,面對親人朋友,工作事業,理想夢想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從生活中找到更多更好更幸福的東西,我們就會更加滿足。
是的,即使生活總是不乏黑暗與丑陋,但是美與丑不都是相對而言的嗎?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善于發生近在咫尺的美麗,生活又是另一番風景。是的,我相信美好的事物。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5
席慕容的《透明哀傷》,給人是淡淡的對年華消逝的懷念和抓不住過去的悲傷。而她里面寫的那句,原來歲月并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從我們眼前消失,卻轉過來躲在我們的心里,然后再慢慢地來改變我們的容貌,卻常常被我引用在了寫文章之中。不為別的,只因為喜歡這句話,還有喜歡這句話給我帶來的對歲月的思考。
十年前的時光,你是否還記得當時發生的人和事?時光就是個巧妙的殺手,它能在靜靜之間把你所有發生過的記憶給悄悄的抹殺掉,讓產生了那些曾經發生的歲月其實并不存在記憶之中的錯覺。可是,就算時光再強大,它的抹殺也是暫時的。但我們不禁意之間發現歲月的痕跡,畢業一本小小的同學錄,一張學生的大合照,幾句當年刻下的誓言,都能把那早已被丟失的歲月記憶互換回來。那些歲月其實不曾走遠,它只是悄悄的'被珍藏在了我們心里的某個柔軟的角落,它只是在一邊靜靜的看著我們的成長。
歲月就像是站在小山坡上的一顆大樹,我們曾經在大樹下刻上了我們身高的痕跡。當我們漸漸開始長大,我們背向了歲月的大樹,我們以為歲月的大樹已經把我們給遺忘了。可是那棵大樹,卻一直在我們身后,見證了我們的身高容貌的變化,見證了我們心智從幼稚變得成熟。當某一天,我們忽然找到了歲月的痕跡,轉回頭看看,歲月大樹上刻著的痕跡,會發現,當年稚嫩的你不曾離開過,他一直躲在歲月的背后,默默的注視著你的成長。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6
斷斷續續地看完了席慕容的《透明的哀傷》,此時此刻看完,竟然說不出感受。
我喜歡從文字里找到一些能夠震撼或是感動自己的文字或是故事。會讀席慕容的書,因為偶爾看到她的詩,便想看看她的文字。她的詩也知道得很少,看過的.更少,文字更是少之又少。還未曾看到她的字的時候,以為一定是一些華美的文字,帶著一些憂傷或是浪漫的情調,能夠把人領到美麗世界里,是我所想的那種唯美式的散文。
直至看到她的書,開始讀她的文字,才明白自己的幼稚或者說是無知。并不是每一個寫詩的詩人就一定會用華麗的字語修飾華麗的心情與人生。但她的文字里確實能讓人看到、找到美與感動,華麗與浪漫。那種唯美的字句也常常出現在她的文字里,卻不是令人感覺浪漫不著實際的那種,而是把人引領到一種更美或是更真的世界里。
這篇文章是以一則小小的故事或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來勾起我們內心的一些捫問,來勾起我們一些美的回憶,或是拔動心靈那一弦許久不曾被感動過的琴弦。我在她平淡卻又真實的描述中,被深深帶入,被深切地呼喚著,呼喚著對這個世界,對善良,對真,對美,對生活,對人生的一份深深的沉思,希望自己的心真正能夠放逐能夠自由,也能夠真正快樂。
生活原本就是一個豐富的世界,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可以是千千萬萬,這就要看你如何去看,如何去捕捉這個世界的亮點,是否熱愛生活。當我們以一份熱心與愛意去面對生活,面對親人朋友,工作事業,理想夢想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從生活中找到更多更好更幸福的東西,我們就會更加滿足。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7
百般無聊的在網海在逡巡,一個特別的名字吸引的我的眼球,就是你席慕容《透明的哀傷》。在偶然的相遇中我認識了你,開始想了解你。
在這之前我對席慕容這個人可以是一無所知,可又是那么的熟悉。對我來說讀書的沖動就在于名字的誘惑吧?后來終于在網上把你訂來了,摸著簡潔的封面。在心中暗暗地喜歡上著平淡的一切。
席慕容本是一名畫家,畫家是尋美尋真的追夢者,對美的執著,對真的熱切,尋找那屬于人類最初的夢。平凡的文字中吐露著華美之感,人便似乎進入你筆下的世界。就如《我的抗議》中,她只需要屬于內蒙草原牧歌簡單的調子,而不是要想盡心思塑造出來的偽藝術品。
“所有最美好的藝術品都是從人心里自自然然生長出來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改編去塑造的。”——席慕容
席慕容雖早已當上母親了,但她心中的童真卻時刻時刻讓我們感到真切,對于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已經消逝了已久東西,卻在你的文字中隱隱相隨。
短短的文字中,小小的故事里,平平常常的事件中,悄悄勾起我心中美好的回憶,漸漸吸引我去尋找著這世界上的真、善、美。回首一路走來,每個人的歷程看似有著千差萬別,但又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共同點,一經提醒才發現人生其實是很簡單。但又細味下人生又是那么的復雜讓人琢磨不透,只有一步一步走下去才見明朗。文章之所以能夠熱我們產生共鳴,也許在不知不覺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斷給予自己一個難懂的問題“熱切的希望與冰冷的意志在做著無休止的爭執,在這短短的一生里,為什么總是重復地做著傷害別人與傷害自己的決定呢?”這就是席慕容,這就是我們。
一篇篇單純而又帶著生活氣息的文章,總是在悄悄給我們講著一條一條的小道理。透明的哀傷——“年輕的時候,心中的陰影來自那對前路的茫然無知,一切都沒有啟示與征兆,是的,在這樣美麗的夜晚里,生命是可以包含著月光,卻不得不在同時也包含了一層透明的哀傷。”
在美好的月夜里,一句宛然拒絕的話,讓我心動“我從這里看你們就好了,因為,你們就包含了月光。”月光包含了生命,也許欣賞美無需親身體驗過,因為你能從你身邊的人里慢慢發覺美好的一切。人與人的交往編織成一個世界,一個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世界。
但在人與人之間卻有著太多的有口難言,溝通的隔膜也越來越寬。簡單東西似乎都開始變成復雜了。淡淡的哀傷慢慢植入我心,也許這一本散文集需要我用一生去把它讀懂,點點滴滴的小事就是成長的大事。
反反復復都不覺過癮在心中掀起一陣陣透明的哀傷……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8
優雅、深沉、多愁善感,這些都是我對席慕容文章的第一感受。她筆下的文章篇篇細膩、傳神,給人以百讀不厭的感覺。她嫻熟的寫作技巧宛如一把小巧的,銳利的美工刀,深刻而細膩的將生活中平常的小事,一層層地剖開,為讀者帶來一場心靈的盛宴。《透明的哀傷》一書最能引起我感動的是《同學會》和《梔子花》這兩篇文章。
《同學會》一文似乎只是單純的一篇敘事文,但是,這篇文章中飽含了一種深沉的回憶。回憶往事,席慕容品出了快樂與憂傷。快樂是可以把握的,可那種憂傷,卻如云霧一般,縹緲不定,只留下隱隱的心痛。難道那似水年華的記憶就這樣漸漸離我們遠去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人的記憶不可能一直在腦中回現。新出現的記憶,或是快樂,或是憂傷,或是心酸,或是恐懼,他們或多或少會掩蓋老舊的記憶在你心中的地位。小時候,和家人去九江,去杭州,留給我的回憶已越來越淡,只有那些老照片記載著曾經的快樂和憂傷。我還能再變回兒時的我,重新過一次無憂無慮的生活嗎?已是絕無可能了。可那些或好或歹的回憶,殘存下來的一絲一縷,卻如《梔子花》中結尾所描述的,是什么事都無法撼動的。
《梔子花》講述的是席慕容在努力尋覓記憶中的那一種盛開的梔子花,卻再也無法尋覓她的芳蹤這樣一件小事。事情雖小,卻足以讓我心頭一震。是啊,有些記憶,就算離得再久,也是不會忘卻的!記得小時我有一只小巧玲瓏的青瓷碗,很是喜愛。偶然打破后就再也沒有買到過一樣的了。碗的樣子已被如水的時間沖刷得模糊不清了,但我卻不能忘卻那只小碗。那時我還是個小鬼頭,就深深的將那只完刻在我的腦海中了。現在,在吃飯的時候還會偶爾冒出那只碗的'模糊的模樣,再感嘆一句:“多好的一只碗啊”。正如《梔子花》中所寫的一段:
“我想,如果不是曾經遇見過那樣一棵美麗的花樹,我也許會對眼前的這些都覺得滿意了。在生活里,做個妥協且樂意接受勸告的人,也沒什么不好。
但是,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記憶,確實不容我隨意增減,也不容我退讓遷就的,哪怕只是一棵小小的花樹。”
記憶中的梔子花,已不再開放……
記憶中的小船,已不再歸來……
記憶中的歡聲笑語,已不再重現……
記憶中的種種,都值得珍惜……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9
最近又拾起了之前的愛,極力汲取書中的顏如玉。書中的文字,總是那么美,仿佛經歷了人世的滄桑,有自己獨特的美,于是總是忍不住抄些下來,不忍讓它們流失。偶爾自己也會想到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話,也會記下。最近看的有席慕容的《透明的哀傷》,看似生活中的閑言碎語,卻又飽含詩意,記錄著生活,品味著感悟。來不及細細品味,只能在茫茫書海里尋找些許美麗的.貝殼。
最愛《鏡里與鏡外》,也許是它觸動了我,也許是因為有共鳴吧。截取片段吧
“我為什么不能做到呢?
我為什么講話的時候總有顧慮,總以為別人不一定同意我呢?
為什么,我不能做到我生命里想要做到的那種人物?卻只能在生活里隨波逐流地扮演著一個連我自己也不太喜歡的角色呢?
在我的生命里有著一種聲音,一種想吶喊的聲音,一種渴望,一種想要在深莽的山野奔跑的渴望。仰望向無窮盡的蒼穹,向所有的星球膜拜,那樣一種一發不可遏止的熱淚奔流,一種終于可以痛哭得歡暢,在心里呼喊著
:‘讓我做我自己吧,讓我這一生做一次我自己吧!’
然而,在心里這樣吶喊著的我,在現實世界里,卻仍然在努力地扮演著一個安靜平凡的角色,努力走上一條安排好了的長路,努力不再茫然四顧。
努力變成一面冰冷的鏡子,把我所有的生活都從中剖分,終于沒有人能夠說出誰是鏡里誰是境外,終于沒有人,沒有人能真正解我的悲懷。”
在這個喧鬧的世界,要堅持做自己是多么的不容易,也許想要的真的是很簡單,只想要簡簡單單地做自己,不再被世俗干擾,努力追尋自己的追求。
現實與夢想總是隔著,是千山萬水還是薄紗一層,誰也說不清楚吧。有人為了夢想,不顧一切,拋棄所有,也有人折服與現實,卑躬屈膝,拋棄自尊……這個世界沒有誰對誰錯,都是相對的,你不能說追求夢想是不對的額,也不能說服從與現實是不明智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不一樣,選擇,自當不一樣。
現實的渾濁,紛紛擾擾,于是心被蒙上了復雜與虛偽,不以真面目示人,這是處事之道還是人生的悲哀?勾心斗角,強取豪奪,我只想問一句,心,你累嗎?
努力去追尋,去追求,縱然世界很復雜,不要丟了自己就好。只求在紛擾的世界里,留著一片屬于自己的凈土。
透明的哀傷,透明的距離,透明的心,淡淡的傷……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04-27
透明的哀傷散文04-27
透明的哀傷作文08-18
《透明的哀傷》讀書筆記(通用8篇)01-05
透明的哀傷優秀作文04-27
哀傷的意思, 哀傷的解釋04-30
哀傷04-30
《透明的哀傷》讀后感作文05-04
透明04-29
關于哀傷的句子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