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絳《我們仨》讀書筆記 推薦度:
- 《我們仨》讀書筆記 推薦度:
- 楊絳《我們仨》的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我們仨》讀書筆記
《我們仨》是楊絳寫的,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下面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我們仨》讀書筆記!
《我們仨》讀書筆記1
讀過《人間詞話》的人,都會對王國維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其提出的“六不”觀點(diǎn),則是許多人熱議的話題之一。六不,指“不放言高論,不攻擊古人,不議論他人短長,不吹噓,不夸淵博,不抄襲他人言論”。而無論是哪個“不”則都是對生活的準(zhǔn)確描述,包含的都是對素質(zhì)甚至人性的考量。
不管是“六不”中的哪一點(diǎn),都會讓我想到一個人,她的一生仿佛一首溫柔綿長的歌曲,悠長而動人。
楊絳在《我們仨》里傾訴了對家庭滿滿的愛意和對生活的感慨。當(dāng)我讀完整本書卻發(fā)現(xiàn),書中完全沒有直接表達(dá)情感的話語,這些濃濃的情感都在每一件家庭瑣事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家人早年頗多的'坎坷波折,人到暮年,才有了安定的居所,而此時的她已不再年輕。正如她所言的那樣,“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的憂慮”。而我們也同樣應(yīng)該知道,人間沒有永遠(yuǎn)的快樂,也沒有永遠(yuǎn)的憂慮。
“世間好物不堅(jiān)牢,彩云易散琉璃碎”。這對萬物來講是如此,而對一個家庭一個人來講更是如此。我原以為她有著那么多兒女情長,苦辣酸甜,然而她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卻是那么簡單——快樂而堅(jiān)強(qiáng)地如流水般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人生之路有喜有悲,就像一首有起有伏的歌曲一般,但又有多少人依然可以選擇從容與淡然呢?我們要讓自己的心境如這流水般不濤不逆,正如楊絳所言,“人能夠凝練成一顆石子,潛伏見底,讓時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過,自己卻只身于水中不覺水流”。世間萬物還有那么多的驚喜未被發(fā)現(xiàn),而世間萬物的路也有千千萬萬條,楊絳卻堅(jiān)定的選擇了淡然平靜。
《我們仨》讓我感觸頗多,楊絳的一生的旅途才算是真真正正的“苦旅”,而這也只是俗世眼中的苦,那些快樂、憂慮、煩躁、悲歡離合,都是她漫漫一生所經(jīng)歷的,而她卻從這塵世中光怪陸離的生活,孕育了閃耀的鉆石,在樸實(shí)無奇的塵土中,熠熠生輝。
我們經(jīng)常抱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我們更應(yīng)該反省自己,我們身上缺少的是什么。是那份豁達(dá)、樂觀,還是淡然、灑脫?也或許都不是吧。只是沒有那份心境罷了,我們都愿去作那波濤洶涌的江河,而沒有人愿去作那平靜的潭水。
在這一刻,我也許并未真正領(lǐng)悟到書中所寫的那種靜如止水、淡定從容的生活方式,但至少我們也應(yīng)該尋找到那條屬于自己的路,為了我們的生活和夢想堅(jiān)定地走下去,這才是我們的人生之路,這才是我們在世俗和利益的紅塵中最該做的一生的追尋。
《我們仨》讀書筆記2
《我們仨》的作者是一百零二歲的楊絳,她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后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這個三口之家的動人故事證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hù)所。
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我讀高中的`時候,高中學(xué)校的一個小小閱覽室里,我花一個下午的時間悶頭看完了這本書,當(dāng)時還處于一個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的年紀(jì),只覺讀完書后的那個黃昏,似乎變得比往時更怏怏不樂。過了些日子,讀了大學(xué)之后,買了這本書,上學(xué),工作,換地方工作,書是要一直帶著的,但不常翻。
其實(shí)書中并沒有描述太多的喜與悲,楊絳似乎一直以一個旁觀者的角色來描述他們一家三口從相距到分離的一生,痛苦和歡樂好像都跟筆者隔著一層,楊絳寫她女婿:“得一和善忠厚,阿圓有他在一起,我們可以放心。”而幾頁之后,卻已為逝者:“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圓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殺去世。”寫錢鐘書跟阿瑗生病去世: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nèi)司痛耸ⅰ9P調(diào)靜得嚇人,所謂哀而不傷說的就是這種情緒。
關(guān)于他們的生活,兩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少爺,青年相遇,結(jié)婚留洋,度過短暫的快樂生活,每天只需讀書,研究如何做飯,跟散步路線,不久生下女兒,回國,遇到運(yùn)動,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每天的日程變成挨批斗,掃廁所,下放農(nóng)村,直到暮年生活才有所改善。筆者并沒有控訴命運(yùn)的不公,他們一家人對所遭遇的一切維持著知識分子最起碼的體面,做牛鬼蛇神時不哀求什么,平反后權(quán)勢來請,也不想搭理什么。只愿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相守,讀書做學(xué)問。
在我心中有兩個能稱得上大家的人,楊絳是其中之一。我佩服她對萬事萬物的淡然處之的超脫,懷抱一顆赤子之心,不論周遭境遇高低,始終能保持真我,尊重真我,靜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榮辱不驚,去留無意,笑看天邊云卷云舒,靜觀庭前花開花落“。而用她翻譯過的一句詩來說就是: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用我們仨里面的一段話來結(jié)尾: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者童話故事那樣的結(jié)局:”從此他們永遠(yuǎn)快快活活的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yuǎn)。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我們仨》讀書筆記3
這是關(guān)于親情、回憶、思念的敘述,它有個通俗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這本書講述了錢鐘書溫馨的家。在這個家中三個人互相守護(hù)的感人故事。它好像一抹清風(fēng),那么的清新,吹散走噪熱,陪伴我的暑假。
簡單的三個字,卻包含著一個家庭的互愛,不多不少,似他們每句話前加上的“我們仨”成為了彼此之間的默契。
故事從夢引入,“在一個不知是什么的地方,太陽已經(jīng)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了,她著急,她喊著錢鐘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當(dāng)她向錢鐘書講起這個夢時,錢鐘書只是淡淡地說,老了。
是啊,轉(zhuǎn)眼間,他們老了,兩位一起走了大半生的風(fēng)雨,無論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jīng)了然于心。
在這樣一個學(xué)者的家庭里,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為這個家庭帶來許多的歡笑。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像兩位老人的跨齡好友。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卻總是相處的愉快,家里始終洋溢著溫馨。
好景不長久,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輕易的失散,抒發(fā)了“世間好物不堅(jiān)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遺憾。楊絳開始對人生價值和意義開始思考,作者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和豐厚的人生經(jīng)歷為基礎(chǔ),探討生老病死這一人生規(guī)律,并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我們仨最終只剩下一個,哪怕再輝煌,也不可能再和從前一樣了,但她說“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家人已離去,親情過往的點(diǎn)點(diǎn),卻被真切地記錄在心中,記錄在《我們仨》。
掩上書,一種感慨由然而生。家,是每個人的避風(fēng)港灣,無論你在外面多么的勞累,多么的辛苦,回到家,你會徹底的放松下來。所以,家,需要我們家中的每個人都用心的去經(jīng)營,讓它被愛包圍,讓它充滿溫馨、充滿溫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愛我們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我們仨》讀書筆記4
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關(guān)于一個單純溫馨的學(xué)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這個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風(fēng),多么得清新亮麗,吹散走躁熱,帶來別致的溫暖,伴隨著我度過整整一個暑期。
這是關(guān)乎于親情、回憶、思念的敘事,有個再平凡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然而,正是如此簡單的三個字,卻蘊(yùn)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就是仨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小團(tuán)體,似乎他們所說的每句話語前都會加上“我們仨……”這像是他們彼此間的自豪。
直到有這么一個夢,在一個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陽已經(jīng)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了,她著急地喊著錢鐘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蔓延開來,可卻沒有絲毫的回應(yīng),她慌了,從夢中驚醒,向先生錢鐘書細(xì)細(xì)描述,可他卻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讓楊絳不驚感嘆:他們老了。
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jīng)了然于心。
在這么一個令人尊敬的學(xué)者之家里,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齡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罷了。可是,當(dāng)他們各自開始工作,卻又是互不相擾,尊重著彼此。這樣一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它讓人溫暖、感動。
在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我們仨》上,無論是他們的照片、詩歌、信件……都是那么的真摯和感動,細(xì)細(xì)地翻過一頁頁,心中似乎已被填滿了。
楊絳說:“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家人已離去,親情,過往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卻是被真切地記錄下來,記錄在心中,記錄在《我們仨》。
【《我們仨》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我們仨讀書筆記11-03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范文05-06
《我們仨》讀書筆記摘抄05-28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摘抄08-07
關(guān)于《我們仨》讀書筆記05-05
《我們仨》讀書筆記范文06-18
楊絳《我們仨》讀書筆記07-20
我們仨讀書筆記800字05-01
《我們仨》讀書筆記范文(精選21篇)01-06
關(guān)于楊絳《我們仨》的讀書筆記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