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3-12-30 08:10:50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情況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1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消費已占消費中的重中之重。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誰也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孩子選一所好的幼兒園,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起點,是每個家庭的美好愿望。幼兒園生存發展的關鍵是能否適應幼兒生長發育,身心和諧,德智體美及情商發展的需要,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滿足不同家長的期望與要求。

  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是幼兒園內部產生良好循環的根本保證。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章制度的制定,對完成幼兒園各項任務,建立正常秩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幼兒園規模有大有小但是所需要管理的事情卻是一樣的繁多復雜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顧到,這就對幼兒園提出了很多的要求。

  隨著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自20xx年以來,我省的幼兒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的公立幼兒園中的80%已被私人承包,變成了私立幼兒園。

  調 查 概 況:

  20xx年11月至20xx年1月對鄭州農村幼兒園教師素質發展做了調查:在越來越多的公立幼兒園變成私立幼兒園的同時,還冒出一批新的私立幼兒園,各個幼兒園之間競爭激烈,每個幼兒園有緊迫感和危機感,她們急需教育教學方面的信息。但是,因為經費緊張,不能外出學習、觀摩,不能參加省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幼兒園教研脫鉤,這必將導致管理混亂,教學欠佳,耽誤幼兒的健康成長。

  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的根本方向。如何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良好的實施素質教育,根據一段時間的調查觀察我有了一些認識和看法。

  第一,教師自身的素質是十分重要的。

  幼兒模仿能力較強,老師的舉止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身教重于言教。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體現出來的良好素質,將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要有較新的教育觀念,了解、信任、關心兒童,以鼓勵為主,激發幼兒的創造性;還要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課外知識,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更要充滿愛心公平的對每個兒童給予關愛,不要讓兒童產生落差心里,一位老師講了這樣一個實例,她班里有個小男孩自己吃飯,自己尿尿,自理能力很強,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那種小大人型的,但不知怎么的,最近一個星期己經連續尿了三次床了,問他的媽媽,他在家里最近一段時間從來不尿床。這可怪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后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小

  家伙是故意的,他只是不滿意老師對他的“不在意”,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引起老師的“在意”,他是想從老師那里得到關心和愛護。兒童心理比較敏感,這就要求老師更應該注意觀察孩子,盡量給每個孩子公平的待遇,平時多多鼓勵表揚,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更加快樂。

  第二,保護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創造性思維是思維活動的高級過程。幼兒雖不能象科學家那樣發明創造,象劇作家那樣編出新作品,象哲學家那樣創立新理論,但只要與幼兒接觸,你就會發現他們具有極其可貴的創造思維。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在教室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問一群大學生這是什么,大家異口同聲說:“圓”;而向幼兒園的小朋友提出同樣的問題時,小朋友們紛紛說,那是太陽、是月亮、是笑臉、是生日蛋糕??。可見幼兒的思維活躍程度并不遜于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超過了成年人。要培養兒童的創造性首先需要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激發幼兒的創造想象力和好奇心。想象是創造的前提,好奇是創新的動力,我們要抓住幼兒身邊發生的每個能激發幼兒思考與想象的機會。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應盡可能使用科學探索教學模式和發現式教學法,激發幼兒求知探索的欲望;盡量為幼兒提供能引起觀察和探求行為的情景,并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尋求答案。如在活動室中布置自然角,園內開辟飼養角、種植園等,常帶幼兒去戶外散步,并經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難度適中而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幼兒剛接觸外面的世界不久,他們對外界有太多的好奇,常常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問題而打破砂鍋問到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保護幼兒這種積極的探索心態,支持他們因好奇而提出的問題,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因嫌麻煩而責怪孩子羅嗦。在孩子心中,老師具有絕對的權威,往往會因為老師的一句話而扼殺了幼兒的求知欲與創造意識。幼兒最愛想象,他們的腦中還沒有任何框框。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為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對于幼兒的奇思怪想絕不一棒否定。在引導幼兒進行的想象活動中,允許幼兒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和體會,鼓勵他們異想天開,相信沒有胡思亂想,就沒有創造性的成就出現。

  第三,重視培養兒童與他人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所謂人際交往能力是指人與人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是否與他人形成良好的心理關系的能力。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視自己的孩子為掌上明珠,什么都為孩子做好了保護的太過了,這樣沒有限度的溺愛無形中忽視了孩子自身的動手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兒童進入幼兒園,第一次進入集體與許多同齡人共同生活和學習,其與人進行人際交往的能力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眾所周知,未來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的孩子將面臨的必然是一個充滿機遇挑戰的時代,是一個效率的時代,學會與人交往一起合作是必要的條件,孩子對它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當孩子座公車時也許回望著身旁的陌生的人微笑,在公園玩當他碰到以為每天都看見的好朋友時就會走過去擁抱他,孩子愿意認識一些新面孔會熱情的與人交往希望獲得認同與友誼。在幼兒園一個班一般有20~30個孩子,作為老師應當具備讓孩子們有好相處共同活動,一起完成任務的能力,注意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在活動中獲得友誼收獲成功。

  現代人成功需要百分之十的能力,百分之一的機遇,剩下的就是良好的人脈了,所以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是讓孩子贏在起點的關鍵條件。

  現今社會孩子上哪所幼兒園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某種意義上說家長是衡量幼兒園辦得好壞的一個標尺,幼兒園的生存發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協助。一個幼兒園想要辦的成功不僅對教師的素質有很高要求,其他方面的軟件硬件也是家長們考量的重要部分。我身邊也有一些孩子正在上幼兒園,他們的家長在很多方面都對現在的幼兒園有跟高的要求,比如幼兒園的環境,孩子的游藝設施,園內安保情況,園中其他服務人員的素質等等。

  通過與家長的交流不難看出,家長們對幼兒園不滿意的地方大多是在幼兒園設施,幼兒生活和服務方面,而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滿意的地方涉及的卻是極少。幼兒園不僅要促進每個孩子全面,和諧發展,同時也為家長安心工作提供便利條件。針對幼兒園的服務,家長們提出了很多的建議,比如現在家長們工作大多比較忙,幼兒園可以延長代管孩子時間,據了解,現在的幼兒園下課時間一般是4:00~5:00左右而家長工作一般是朝九晚五或者更晚一些,有很多情況不能準時接走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就要在幼兒園等到家長來接,這種情況下別的小朋友大多有人接走了會讓小孩子產生一種落差心里。而這時幼兒園的老師也就只有一兩個值班的.了,很多時候小朋友就干巴巴的等人來接,兒童敏感的心理會產生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如果能延長照顧孩子的時間也能解除家長的后顧之憂。還有家長對現在幼兒園的安保情況有很大擔憂,通過走訪發現,普通的幼兒園一般會有2~3名保安人員而有一些比較小的幼兒園一般只有一個保安或者根本沒有,而且這些安保人員也沒有什么有效地保護措施,通常就坐在傳達室里喝點茶聊聊天打發時間,有的幼兒園對入園的人員管理并不嚴格,這對孩子的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另外幼兒園的收費也是很大一個問題,有的幼兒園每月的收費普遍在1500~20xx左右,最低的也在1000元,還不包括孩子的其他費用 ,這對很多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僅是收費貴,還有入園難的問題,有很多家長花錢托關系為孩子爭取一個好園的席位,可謂用心良苦啊!總的來說幼兒園在管理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

  對幼兒園管理的我想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行政上加強領導,規范管理

  1、統一注冊,頒布發辦園證件。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為了限制五花八門的幼兒園搞亂幼教圣地,教育主管部門要盡快把幼兒園統管起來。首先,要明確幼兒園由教育部門來管理;其次,對每一所幼兒園重新進行清理,凡是不夠條件的進行壓縮,對條件具備的進行注冊登記。

  2、逐步建立幼兒園的年審考查制度。

  學習墾區中小學校年度考核的做法,制定“墾區幼兒園管理標準”,檢查幼兒園的辦園條件是否達標,達標幼兒園由教育主管部門發“辦園許可證”,衛生部門發“衛生合格證”。對不達標的幼兒園,要限期整改,達到標準。否則,取消辦園資格。同時,通過評估,評出墾區幼兒園的等級并掛牌。

  3、規定收費標準,規范辦園行為。

  要根據墾區的實際,參照幼兒的培養標準,對墾區的公辦或私立的幼兒園出臺一些收費項目標準。規范辦園行為、辦園條件,教育主管部門要進行檢查、監督。

  4、加強對幼兒園的扶持。

  由于體制改革后,幼兒園推向社會,農場沒有投入,大部分的私人承包幼兒園的經費是不保證的,尤其是重大的基建投入與設備購置,幼兒園根本沒有能力來投入,這樣,造成教育教學設施跟不上,影響了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因此,建議總局能否出臺相關配套文件,要求農場在一定條件下也要給幼兒園一些扶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5、加強對學校學前班的管理。

  國家教育司對學校辦學前班早有明文規定,凡有幼兒園的地方,嚴禁學校辦學前班。學校辦的學前班,一定要明確規定孩子入學前班的年齡和所開的課程內容及學習方式和方法。因此,建議總局教育局再重新出臺有關規定,嚴格控制學校招收學前班。

  (二)業務上統一管理,強化科研

  1、統一幼兒園使用的教材。

  據了解,現區各幼兒園所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門,這些年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有些教材不適合于我們。因此,為了更好地加強對幼兒園的管理,幫助、指導幼兒園更好地開展教研教學,經常與她們在業務上進行溝通,同時也給區各幼兒園之間開展交流,我們要在原教材的基礎上重新編寫出我們具有特色的幼兒教材,供各幼兒園統一使用。這樣,每學期可以進行統測,了解分析各幼兒園的辦學情況,及時地給予指導及幫助,提高幼兒園的辦學質量。

  2、規定教學目標,安排好幼兒園教學課程。

  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各幼兒園要開全開齊課程,對不同的班級要開設不同的課程,總局教研部門要對各幼兒園的教學工作進行檢查,要對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學方法、教學行為等進行評價。

  3、抓好師資隊伍的培訓。

  辦園長培訓班。幼兒園的園長是帶路人,園長要轉變教育觀念,貫徹學習《幼兒園新綱要》;制定教育目標;調整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嚴禁小學化的傾向;鼓勵園長們在辦“特色園”上下功夫,以此提高收費標準,改善教師待遇,增加幼兒園教學設備。要開展對幼師的崗位培訓,經常組織幼兒園開展一些教研教學活動,提高他們的教學業務與能力。

  4、建立信息網絡,搞好網絡交流與教學。

  有條件的幼兒園,都要求購買電腦,并且要上網,搞好網絡教研。同時,加強網絡信息交流,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

  在幼兒的教育史上,還是一個薄弱的領域,屬于“年輕”的隊伍,無法與中小學相比。體改以后的幼兒園,更是百花齊放,在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幼兒園要走好,下面的路怎樣走,需要得到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我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幼教事業一定會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會健康成長起來的!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2

  卻借助商品展銷會的形式,擅自使用“中華”、“全國”等字樣,并在宣傳單上編造虛假信息,以“廠價直銷”、“低價甩賣”等名義,加上現場贈送一些小禮品等形式,銷售過期積壓商品或假冒偽劣商品,特別是在農村及邊遠地區舉辦的一些服裝、日常生活用品、保健品等商品展銷會,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的情況時有發生;個別酒店、賓館等會展場所提供者為謀取私利,招攬、組織開展展銷活動,不嚴格履行對入場主體的資格審查義務,致使許多證照不齊的經營主體進入商品展銷會從事違法經營活動,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使廣大消費者對商品展銷會產生厭惡和抵觸心理。

  二、商品展銷會監管中面臨的問題

  (一)違法經營行為發現難。工商部門不能通過登記審批事先了解商品展銷會情況,只能通過日常巡查,或是通過關注廣告、互聯網等宣傳媒體,發現商品展銷會線索。不少以推介會、咨詢會、講座形式出現的商品展銷會,舉辦場所往往在各酒店、賓館內部,執法人員難以發現;個別舉辦者故意將開展時間定為周末或下午下班后,逃避監管;那些利用車輛深入農村開展流通展銷的經營者,更是和執法人員打起了“游擊戰”,對這類展銷活動發現較難。

  (二)違法違規案件查處難。許多以出售保健品、保健器材為目的的商品展銷會往往打著免費講座、舉辦推介會的旗號,吸引消費者,最初幾天只展不銷,即將結束時才開始“最后一賣”。執法人員對其進行檢查時,現場往往找不到產品實物,無法對其是否構成違法經營行為進行認定。等到出現投訴,工商部門介入查處時,展銷人員早已人去樓空。

  (三)案件調查過程取證難。取證難主要表現對參展產品質量、商標侵權認定難。目前對產品質量的監測以及對商標是否侵權的認定程序復雜,所需時間也較長,而商品展銷會時間短,流動性大,往往是認定結果還沒到,商品展銷會已經結束,相關責任人也不知去向。此外,因為對食品等一些商品的抽檢有抽檢基數的限制,對于那些先展后銷的商品展銷會,如果在檢查時其現場產品數量達不到抽檢基數的要求,只能放棄抽檢。

  (四)消費利益受損維權難。一是投訴舉證難。商品展銷會往往在進行現貨交易時未能出具真實有效的銷貨憑證,工商部門受理投訴后,經常由于消費者無法提供有效的購物憑證,難以追究經營者的責任。二是售后服務難。特別是對那些異地辦展的經營者,一旦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三包”無法實現,售后服務無法保障。三是責任追究難。對一些異地辦展,或查無下落的當地參展商追究責任時難度較大,異地尋找當事人增加維權成本和難度,對場地提供方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進行追償時,往往因為找不到具體的展銷會主辦者而導致消費者投訴事項難以處結,可操作性不高。

  三、加強商品展銷會監管的對策

  (一)健全完善商品展銷會預報機制。為避免出現監管滯后的現象,要充分發揮基層工商所信息靈敏,反應快速的特點,加強對重點場所的日常巡查、充分利用覆蓋全市的12315申訴站網絡,密切關注各種媒體發布的商品展銷會宣傳廣告、海報、街頭傳單等,及時掌握各轄區內商品展銷會開辦情況并向市局預報,市局將基層所上報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后,有針對性地制定巡查計劃,從而推進監管關口前移、重心下移,使商品展銷會的監管由登記審核向屬地監管、日常監管過渡。

  (二)全面建立部門聯動監管機制。由于商品展銷會的一些經營活動仍需進行嚴格的審批,如廣告的發布等,這就使得工商部門事先獲知商品展銷會基本情況成為可能。建議在系統內建立起市局職能科室與基層工商所之間的聯動機制,如商標廣告科在受理涉及商品展銷會的廣告登記備案后,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告知市場合同科,然后由市場合同科根據屬地管轄,通知相關基層所實施重點監管,基層所在監管結束后,再將監管情況反饋給市場合同科,形成執法合力,努力使監管實現無縫對接。在系統外,加強與公安、消防、文化、安監、經貿委等部門的溝通,拓展信息來源渠道,及時發現商品展銷會舉辦線索,獲取更多的信息支持。

  (三)探索建立商品展銷會備案機制。為破解監管中存在的'查處難,取證難等問題,建議建立商品展銷會備案制。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將備案權下放到基層工商所,并制作商品展銷會備案申請書,對備案申請人(單位)、備案人(單位)聯系地址、聯系方式、參展人員構成、商品展銷會名稱、展銷地址、場地使用證明、展銷商品類別等內容進行備案登記,對展銷商品中涉及食品的,要求參展方必須出具食品衛生許可證、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審批證件,并提交參展商品產品檢驗報告,無法提交相關材料的,堅決不許其進入商品展銷會經營。各基層所對商品展銷會實行展內巡查,并在一些大中型商品展銷會內設置12315維權投訴點,加大現場駐點比例,對一些容易引起消費投訴的商品展銷會加大巡查監管頻率,力爭全程監控,規范參展經營者展銷行為。

  (四)建立消費維權先行賠付機制。建議商品展銷會在進行展前備案時,由商品展銷會舉辦方按展銷商品的總價值的“2%—5%”交納 “消費維權保證金”。在展會期間或者在展會后,發生消費者投訴,經鑒定和調查核實,侵權行為屬實的,可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使用這筆“保證金”對消費者先行賠付。“保證金”的保留期限根據商品的保質期限來確定,一般不超過6個月。保留期屆滿后,未出現消費投訴情況的,全額退還“保證金”;出現消費投訴的,則根據賠償情況及保證金剩余情況,辦理退款手續。通過這種做法,促使商品展銷會舉辦方嚴把參展商準入關,避免因展銷商一走了之而造成消費者投訴無門的尷尬局面。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3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上”。

  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大約為8.8億,所以相應的農村教育就更應加強。盡管中央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的重視及投入,但仍遠遠不足改變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

  在此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走訪了壽光市的部分農村。通過與村民們的交談和調查問卷,我們對壽光市的農村教育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一)、教師結構失調,教學質量嚴重滑坡

  目前,城鄉教育不斷拉大。由于絕大多數農村教師工資、待遇比城市教師低,工作條件也比城市教師差,所以,有文憑、素質高的教師都奔向了大城市,致使農村中青年教師流失嚴重。中青年優秀教師的外流直接導致農村教師隊伍結構失調。授課教師的素質不夠高,缺乏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相應的教育理論知識,這就使得他們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只能“照本宣科”,所傳授的知識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因此,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二)、教學設施落后,辦學條件較差

  從調查中發現,26.7%的村民認為農村教育問題主要在于學校教學條件差。確實,從整體上看,農村中小學的硬件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不少農村中小學既沒有電腦、語音教室等先進的教學設備,也沒有圖書館和實驗室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場所。有的學校雖然有了,但它們的作用卻很難發揮出來。圖書館的圖書幾乎是擺設,難得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設備簡陋,幾乎不能做實驗。

  (三)、農村家長素質偏低

  農村家長的學歷普遍較低,文化底蘊差,大多數農村家庭很少看得見紙筆和書籍,大部分家長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功課。農村中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較少,許多家長閑時不看書讀報,而是沉湎于喝酒、搓麻將、打撲克,給子女的學習和成長帶來了較為消極的影響。

  (四)、家庭教育方法不當

  有的家長信奉“棍棒出孝子”的說法,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非常粗暴,經常打罵、懲罰孩子,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家長則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而對孩子的'學習卻很少過問。

  (五)、家庭成員中對子女教育的觀念不統一

  農村家庭中幾代同堂的情況較多,在教育子女的觀念上存在嚴重分歧,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的局面。有的農村家庭是父母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賺錢,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給另一方。此外,由于農村家長外出打工較多,家庭隔代教育的現象比較嚴重,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許多負面影響。

  (六)、青少年的厭學思想

  由于大部分農村經濟欠發達,缺乏文化氛圍,群眾沒有愛學習的風氣,暫時的利益在農村群眾心中占據了主要位置,普遍崇尚物質利益的現象對廣大青少年身心的成長造成了負面的影響,致使許多中小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主觀上沒有對學習的渴望,不思進取,再受客觀條件的制約,起初就沒有好的開始,課程越缺越多,最后跟不上就只有輟學了。但是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會有許多農村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同樣的環境得到不同的結果,差別就在于學生是否肯勤學好問,積極進取了。

  針對我們對部分農戶的走訪和調查所發現的幾個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一支高質量的農村教育師資隊伍

  千秋基業,教育為本。硬件只是教育發展的外部條件,教師的素質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世界上的名牌大學也好,國內的一些名校也罷,都是建立在名師的基礎上的。而目前農村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師資隊伍的補充和教師素質的提高。

  為此,地方政府首先要制定優惠政策、完善教師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優秀的師范畢業生到農村工作。其次,要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和教師聘任制度。再次,就是要鼓勵城鎮教師到農村中小學任教,并把它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條件之一。

  (二)、改善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

  當地政府應加大對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投入,要將投入資金切實落到實處。盡量縮小農村與城市學校的差距,給農村學生一個更好的學習成長的空間。

  (三)、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有關部門要加強農村家長學校的建設,組織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導形成科學的、關愛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把家長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使家長重視孩子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等非智力因素培養,促進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環境,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長。此外,學校也要向家長介紹、講解一些實實在在的家教知識、家教理論。

  (四)、增強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圍

  要向農村家長推薦優秀的家庭教育報刊,建議家長訂一兩份有益智力的報刊雜志,作為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的資料,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增強家庭的文化氛圍。

  (五)、改變家長傳統的就業觀和人才觀

  要著力改變家長片面的就業觀和人才觀,讓家長擁有長遠眼光,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教育,全面提高孩子德、智、體等各方面的素質。

  (六)、加強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題和對象,又處于思想的成長階段,本身具有較強的能動性,如果學生主觀上就不愿意讀書,那么就算是有再好的老師、教學設備再完善的學校也無濟于事,因此加強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改變農村教育狀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又是農業大國。農村教育發展的好壞對國家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把它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上,重視農村教育的發展。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根據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要求,為了更準確的掌握全縣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的管理運行情況,以利于更有針對性的加強寄宿制學校管理,提高辦學水平,根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工作的意見》(宜縣府辦〔XX〕42號)精神,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49所(其中初中46所,小學3所)寄宿制學校管理、運行情況進行了調研。通過實際調研,發現我縣寄宿制學校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不少突出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二、寄宿制學校建設的主要經驗和成績

  1、寄宿制學校建設整合了教育資源,使全縣義務教育逐步走上優質均衡發展的道路。至XX年,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共建寄宿制學校49所,寄宿學生41164人,占義務教育學生總數的38%。自寄宿制初中建設以來,全縣共撤并初中(含戴帽初中)30所,并剝離了縣一中、縣二中、蕨溪中學、白花中學四所高完中的初中部,將四所高完中辦為純高中。利用撤并的初中校舍合理調整小學布局,全縣小學XX年476所,至XX年381所,撤并小學95所。寄宿制學校建設較好的整合了教育資源,避免了重復建設,為國家節約了數千萬教育經費;改變了學校過于分散、規模過小的局面,逐步走上規模發展的道路;改變了教師分不進、留不住,學生大量流失的局面,學生享受到了優質教育資源,逐步走上了優質均衡發展的道路。部分年齡大、素質偏低的村小教師到寄宿制學校當生活老師,充分發揮他們耐心細致的特長,調動了他們的工作熱情。

  2、寄宿制學校強化了安全管理,保障寄宿學生在校安全。家長將學生交給學校最大的擔心是安全,寄宿制學校最大的壓力也是安全,因此安全管理理所當然是寄宿制學校的第一管理。寄宿制學校陸續安裝校園監控系統,對校園進行全方位全程安全監控。學校實行半封閉管理,住校學生必須完善請假手續才能出校園。家長可以到校看望孩子。學校門衛24小時值班,學校行政和班主任輪流值班(住值班室)。住校學生定床定位,有序管理,寢室管理人員24小時值班,吃住在學生寢室的值班室,且女生寢室的管理人員必須是女管理人員。寄宿制學校均與當地醫院取得了聯系,不論什么時候學生有病,醫生都能及時出診或者候診。

  3、寄宿制學校強化了后勤服務和飲食衛生管理,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學生正處于身體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寄宿制學校必須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學生每周的食譜公布在黑板上,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早餐一般是包子、饅頭、稀飯,午餐、晚餐是葷素搭配,都是變換口味做的,買米買菜專人檢查質量,有完善的食品留樣制度和措施,使學生吃得放心,吃得營養。部分學校的食堂可以提供“小炒”,供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選擇。建立試嘗留樣和學生餐前食堂巡視制度,值周教師守候學生用餐制度。為保證飲食安全,學校一律要求學生自帶餐具。學校早晚為學生提供洗用熱水(小學生用水由教師調好水溫并放給學生),保證學生生活安全。

  4、寄宿制學校強化了全面質量管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寄宿制學校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規章制度、管理職責,保障寄宿制學校正常運行,保證學生課外活動、體育鍛煉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小學生早上由生活老師帶領鍛煉身體,晚上看電視(新聞、少兒動畫、小學生禮儀行為習慣等內容的光碟),自由閱覽、制作手工,每月一次文體活動(表演或者比賽),讓學生玩得高興,過得充實、學得愉快。初中寄宿制學生在保證課外活動和睡眠時間的前提下組織上早晚自習,一般上一節早自習,二至三節晚自習。

  5、寄宿制學校建立了家校聯系制度,形成了教育合力。間周一次家長回執單,了解家長對學校的建議和意見,對家長提出的問題有條件的及時整改,暫不具備條件的向家長做好解釋。實行家長訪談日制度,每期不少于一次家長座談會。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辦學條件與家長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目前,全縣寄宿制學校僅能滿足不到40%的學生住宿,加上義務教育學校不收住校費,且住校學生中有50%(今后這一比例還要逐步提高)的學生還能享受生活補助(初中每生每年750元、小學每生每年500元),很多學生及其家長強烈要求住校;由于學校的住宿條件有限,學校根本不能滿足學生及其家長的要求,稍微處理不好就可能導致學生及其家長與學校之間的矛盾。

  2、寄宿制學校安全壓力及管理難度將面臨進一步加大。部分學校宿舍、食堂等修建于上世紀60、70年代,消防通道等不達標,供電線路老化。由于住校學生人數增多,為了滿足學生及其家長的要求,部分學校只能在學生宿舍加床,有的學校兩個人睡一張床,有的學校幾十個學生住一間大寢室。安全及衛生防疫隱患多,壓力極大。在為學生提供后勤服務,如開水供應、熱水供應以及學生學習、紀律、品行等方面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

  3、寄宿制學校運轉成本增加,經費嚴重不足。要解決學生住宿問題,學校就得購買床鋪、床墊等。由于有住校學生在,必須安排人員進行管理,學校就要增加諸如寢室管理、早晚自習輔導、樓道值班、寢室值班等經費支出。有住宿學生在,水費、電費、維修費等相應增加。而現在的生均公用經費寄宿生和非寄宿生都是一個標準,均為小學每生每年263元、初中每生每年403元,寄宿制學校經濟壓力很大,住校的學生越多,學校的經濟壓力就越大。

  4、寄宿制學校教職工編制緊缺。按照省政府辦公廳文件規定,小學每班不得超過45人,中學每班不得超過50人。目前執行的教職工編制標準為小學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23-25,初中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8-21。現在寄宿制學校沒有增加管理人員編制,全部是由任課教師代管,也就是說一個初中班級兩個多不到三個教職工,除了上完十幾門學科課程以外以外,還要負責寄宿學生的管理。寄宿制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大,教師超負荷工作,出現嚴重的身心疲憊,教師隊伍不穩定,不能保證工作質量,學校無法正常運行。

  5、寄宿制學校債務沉重。我縣利用社會力量建設學生宿舍的鄉鎮學校有18個,總建筑面積24500平方米,總投資1590萬元。近年來,學校收取的住宿費除用于改善學生住宿條件和對住校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外,償還了部分籌建學生宿舍的債務。現仍有債務本金430.81萬元,利息156萬元,共計本息586.81萬元未償還。這些債務均為學校內部向教師的借款。

  四、解決寄宿制學校突出問題的建議

  1、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的基礎建設投入,在最短的時間內建設一批適合農村學生住校就讀的食堂、宿舍等基礎設施,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及學生住校就讀的需求。

  2、增加寄宿制學校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編制。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必須保證學校正常運行,就要增設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編制,至少寄宿制初中師生比保證1:15的比例,小學寄宿制師生比保證1:19的比例,才能保證寄宿制學校有基本管理人員。

  3、提高寄宿制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在取消收取住宿費后,必須提高寄宿制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經詳細測算,初中寄宿生每生每年應比非寄宿生高200元以上,小學寄宿生每生每年應比非寄宿生高150元以上,才能保證寄宿制學校的基本運轉。具體情況見附件:宜賓縣觀音鎮初中和宜賓縣高場鎮初中經費收支細目。

  4、制定寄宿制學校管理辦法,落實管理責任,完善管理制度,全面加強寄宿制學校的住宿管理、安全管理、飲食管理、衛生管理和教育教學管理,推進寄宿制學校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5、目前,學生宿舍未償還債務本金430.81萬元,利息156萬元,共計本息586.81萬元,停收住校費后學校已無償還來源。為確保社會穩定和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建議由縣以上政府按比例分攤迅速安排償還。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目的

  了解學校教育現狀以及管理體制,實現教育公平。熱切關注鄉鎮教育教學情況,鄉鎮中小學教師是我國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在鄉鎮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工作中,發揮著基礎性與關鍵性的作用。

  二、學校基本情況

  1、教學設施

  老奇臺鎮中心學校位于鎮政府東側300米處,始建于1947年。

  是一所典型的鄉鎮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學校的校舍全部是三層樓房。一共十九個教學班。環境比起城市學校不差上下。教育教學的設施很齊全。實驗室,圖書室,勞技室,微機室,體育室,音樂室,還有最具有現代化的微格教室,室室不缺,基本能滿足同學們的需求。每個班都有班班通及筆記本電腦。教師人人有一部臺式電腦,更加方便教師的教學。校園地面全部彩磚鋪設完成,有涼亭、花池、樹木蔥郁,環境優美。院內、樓道各個通道都裝有攝像頭監控到位。院內還有停車場。目前正在建設的項目有四層教師宿舍樓、橡膠體育場,

  2、校風、教風、學風

  2.1校風

  老奇臺鎮中心學校的校風是團結勤奮、求實進取。

  在這樣的校風下,老奇臺鎮中心學校的師生做什么事都很勤奮,教師在教學和平時的工作中更是認真。在教學方面,教師的勤奮主要表現在“一心撲在教學上”。每個教師都在教學研究上和學生吃透知識上下功夫。學生的勤奮表現在都能按時到校,認真做好每一項作業,并且能夠主動做一些課外練習,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教師在對待工作方面,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因時制宜,求真務實。工作、學習和生活要有認真、細致、嚴謹、扎實的態度和作風。以腳踏實地的態度來對待工作;以嚴謹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學術;以誠心向學的態度來對待學業。走在學校里,處處都能感覺到文明行為。師生見面、師與師見面、生與生見面都能互相問好。就算有一張紙屑在地上,同學們也會主動拾起。

  2.2教風

  學校的教風敬業創新、嚴謹精深。

  我校的教師在工作中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沒有任何借口,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當接到學校交待的工作時,不是討價還價能推就推,而是盡職盡責努力完成;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是等待觀望半途而廢,而是自我激勵攻堅克難。對待學生總是無微不至地關心,像媽媽一樣呵護他們,使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對待教學總是動腦筋,有創意,干實事,讓每一項工作都能夠出彩。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在發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嚴教是老奇臺鎮中心學校教師對教育的最基本態度。

  2.3學風

  學校的學風是純樸樂學、善思進取。

  學生在學習上,都很勤奮,教師每次留的作業,他們都能認真完成。他們從不厭倦學習,無論多么復雜的習題,他們都能善于動腦努力解決。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愛學習,善于思考,樂于求知,整個學校呈現出“樂學善思”的良好氛圍。除了學習之外,學生還能幫助教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學生、教師

  我校現有教職員84人,女教師53人,男教師31人;中級職稱28人,初級職稱54人,未定級2人;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76人,占教師總數的90.4%,其他學歷8人,占教師總數的9.6%;35歲以下45人,占教師總數的53.5%,35歲以上39人,占教師總數的4605%。區級學科帶頭人5人,1993年評為市級文明學校。

  現有12個小學教學班,中學有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86人,班級最多學生數48人,最少28人;學生有回族、維吾爾族、漢族組成,學生來自本鎮五個行政村及周邊鄉鎮、縣。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

  (一)教師管理方面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因此,在學校管理中應特別重視加強對教師的管理。

  1、實行民主管理,吸收教師參與決策

  領導對學校工作決策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和學校常規工作的順利開展。而學校教育決策正確與否的關鍵又在于決策者。因此,只有發揚民主,充分聽取教師的意見,集思廣益,才可能減少決策中的失誤,糾正偏差,又反映出學校領導者的要求和期望。具體的做法如下:

  a.激勵教師在學校重大問題上發言。建言獻策,讓教師也介入學校管理,知道學校面臨的是什么問題,該怎么辦,使他們意識到個人在集體中的重要性,進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充分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

  b.領導和教師一起制定把先進經驗付諸實踐的措施、方案。

  c.全面推行校務公開,落實學校管理的民主化。

  通過實行民主管理達到三個高度:一是喚起教職員工對學校工作的重視和興趣,在完成工作任務后感到欣慰和滿足;二是讓人們了解、認識學校工作的目標、內容、方法和相互關系;三是通過人們親自參與,從中得到經驗、啟示,培養能力,使不同的人都得到提高。

  2、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正確評價教師

  學校領導應介入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密切與教師的關系,了解教師在工作中的甘苦,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為教師創造更多的方便條件。這樣,有利于對教師作出具體、深入、正確的評價,也有利于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使其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榮譽感,從而使教學水平日臻完善。

  采用的'方法有:

  a.對新、老教師分別進行有計劃的課堂評價工作。

  b.運用績效強化對教師的成績和效果公正評價。

  c.組織教師聽優質課、區域性研究課、改革課,廣泛宣傳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

  3、幫助受挫折的教師

  清除教師在工作中遭遇失敗時產生的心理挫折是學校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對于教師在受挫折后產生的破壞性的消極反應,學校應給予同情、容忍和諒解,不能將其與常態下的不良行為等同看待。作為一名校長,要富于同情心、忍耐心,及時創造解決問題的氛圍,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解決問題時,還要注意心理治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個別談話、生活會、意見征求會等方式,讓受挫折的教師有抒發怨氣和不滿的機會,達到心理平衡,使之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

  4、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積極性的心理源泉來自人的需要。教師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要外,還有其自身需要,即事業的需要,希望有較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希望得到培養和提高。為此,應做到以下幾點。

  a.解決好教師的生活問題,辦好食堂、為教師修建宿舍樓,使他們對學校有一個良好、舒適的感覺。

  b.活躍教師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師娛樂活動,使教師放松心情,避免教師過度疲勞。

  c.在工作量化上,盡量兼顧新教師和中老年教師。盡管說要給新教師壓擔子,但由于剛從學校出來,經驗欠缺,培養需要一個過程。而中老年教師,特別是接近退休年齡的教師,精力不是很夠,需要多休息。

  d.積極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真正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推出優秀教師、骨干教師送市、區培訓提高,激發成就動機。

  e.進行校園環境的美化建設,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

  5、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積極、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為一所學校帶來教育教學工作的生機。一般來說,教師的整體素質都比較高,他們有更高的追求,不僅僅滿足于一般的物質需要,還有發展的需要、成就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等。因而學校管理者應盡量創造條件,改善環境,讓教師承擔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現實意義和價值的工作,充分發揮教師的才能和潛力。學校領導要善于維護教師的聲譽,善于同教師商量,虛心接受教師的批評和意見,關心教師的需要和要求,工作中配合默契,形成一種相互信賴和尊重的氛圍。并舉辦各種活動,溝通情感,為以后工作創設良好的氛圍。對教師取得的成功,學校領導應及時給予表揚,肯定他們對學校作出的貢獻。

  (二)教學管理方面

  我校辦學指導思想明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作為學校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辦出人民滿意的學校,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

  1、我校抓住德育不放松,健全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健全班隊組織,各項活動經常化(如:升旗、校會、班會),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總結,注重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用意志控制自身言行的能力。

  2、我校嚴格執行上級頒布的課程標準、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開設了校本及地方等特色課程。

  3、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多年來,我校抓住課堂教學這個綱,要求教師從備課入手,因村施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在教務管理上,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履行教學常規,學校定期(不定期)對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抽查),結果進行公示。

  5、嚴格學籍管理制度,專人負責,表冊全,數據準,手續齊全,杜絕學籍管理中的隨意性。嚴格執行上級規定,嚴格控制留級現象。

  6、重視活動課教學,注意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借此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班班成立興趣小組,在小組活動中學生腦、口、手并用,用靈巧的小手創造了美好的世界。堅持每年開一次運動會,舉辦一次書畫展、一臺文藝匯演,發展學生的特長。

  7、做好安全工作不放松。安全工作是學校的頭等大事,是關系到老奇臺中心校人民子孫后代的大事。我們安全工作貫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終。每學年中心學校與班級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多年來未發生安全事故,確保了師生的人身安全。

  三、調查結果

  (一)教學常規管理機械僵化的問題

  過去我縣出臺的《教學工作常規》不少要求已相當陳舊,與當前課改的理念有很大差距;有些規定也比較機械,很難適應學校的教學實際,常規管理的內容、要求必須進行及時改革。比如備課管理,要求教師認真備課沒有錯,但要讓每一位教師認真編寫教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手段方法、課時分配、教具準備、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板書設計、教后反思等等每節課都一項不缺,而且都要具體詳細地寫在備課本上,既沒必要也不可能。每門課都要這樣備,哪里還有時間上課、輔導學生?再比如作業布置與批改,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作業也沒有錯,但學生的作業一定要由教師來布置?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己布置作業行不行?學生作業一定要由教師來批改?學生自己批改不是更能促進自主發展?教師批改作業一定要“全批全改”“精批細改”?根據實際需要有選擇地批改,擠出更多的時間研究教法、輔導學生行不行?備課就要寫教案,寫教案就要不厭其詳;有作業就必須批改,而且批改愈全愈好、愈精細愈好,否則教師的工作態度就有問題——這是多年來形成的普遍認識。教師為此付出了那么多勞動,真的都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教學常規管理的制度、方法比較僵化,多年來一成不變,檢查的方式方法也過于機械,不同程度地助長了形式主義的“應查”惡風。為了加強常規管理,學校要經常檢查教師的教案、理論學習筆記,經常檢查作業批改情況,要量化計分,形成大量的檔案資料。初衷是好的,但要求卻越來越繁瑣,檢查方法也越來越機械:查教案數篇數、計頁數、看書寫認真程度,少一個教案扣多少分,少一個板書、少一篇教后記扣多少分,書寫不認真扣多少分,搞得教師誠惶誠恐謹小慎微,忙不過來回家加班,沒時間思考就閉著眼睛抄教參、抄優秀教師教案。教師個人必須有教學計劃、教研計劃。為了迎合上級檢查的標準,學校、教師為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連夜加班突擊“造假”。這樣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僅沒有實效,而且助長了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風氣,教師怨聲載道卻敢怒而不敢言。這樣的情緒狀態還怎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學評價嚴重滯后的問題

  現行的教學評價制度是以“打分劃等”為主要目的的。教師評價學生是這樣,領導評價教師、教育部門評價學校也是這樣。評價的功能十分單一,內容很難全面,方式方法也比較機械。一個考試分數,決定了學生終生發展的命運,也決定了教師的業績考評總分,不僅影響評優選先、職稱晉升,搞不好還會落聘。一個成績排名、“末尾淘汰”,給予教師太大的壓力。這樣的“量化考評”披著公正科學合理的外衣,但由于評價內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學,獲得的結果往往是以偏概全、以假亂真,給教師帶來“災難”性的傷害。要實施課程改革,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必須徹底端正教學評價的目的,轉變評價的功能,采用科學全面的評價方式和方法,為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和教師成長服務。教學評價本身需要解決的難題非常多,再加上中考的壓力,改革就更難了。然而評價是杠桿,是關鍵,評價不改一切都會受到局限,都會中途夭折,評價改革勢在必行,而且越早越主動越有利。怎么評價?我們將拭目以待。

  還有學校究竟是教學為中心,還是安全為中心。平時大家都在吼: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但現實中,學校真的是以教學為中心嗎?有一幅標語:生命不保,何談教育,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維穩及安全問題是校長頭上的一座大山。因為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為了安全,校長費盡了心思。安全問題,各級警鐘長鳴,對學校來說已到了比教學還重要的程度。我們學校每天都要安排教師進行門衛值班,并將安全教育材料整合成備課資料。基本做到了時時講、天天講、月月講,日日排查,月月總結上報,成天提心吊膽,如履薄冰。交通安全有國家立法,有專門的交警部門專管,但每天均有交通事故發生。更何況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不能關不能鎖,小學生自制能力又差,即使教師進行了教育,但課間玩鬧時磕磕碰碰,也難免發生意外事故;現在的學生受網絡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對學校教育抵消較大,容易與社會上不良少年勾結,離校出走或被人拐騙。還有在上放學路上出的安全事故,如下河塘洗澡溺水死亡,上放學途中被車撞等都說學校有教育責任。還有如食物中毒,流行疾病,體育運動摔傷,打架斗毆,癲癇、心機梗塞等疾病引起的突發性傷亡,歹徒進校滋事行兇等等,叫人防不勝防。一旦學生在學校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家長、學校、校長三方都承受不起。家長痛失的是孩子;學校付出的是巨額賠償,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校長受的是處分,輕則記過降薪,重則撤職開除。殊不知,安全防范設施是很重要的,比如校舍安全,樓道走廊行走安全就包含有設計、建設因素;學生食堂消毒預防設施都需要資金投入,而學校防疫費幾乎無預算,而防疫部門每學期檢查都提出一堆整改意見后給學校開張收費單,每期收費了事。現在的校長不能擔教育專家,而要擔安全防范專家,學校安全管理制度細而又細,實施起來全員參與,但也難免出現安全事故。如果沒錢請不起門衛,就讓教師值班,放學組織學生站隊離校,路上還實行跟蹤監督負責制。學校封閉管理,不準在校外上活動課,不準在公路上練跑步,連一年一度的運動會也改成小型多樣的單項比賽,校內就能完成。為了減輕學校的壓力,校長讓老師們盡量動員家長投入學生保險,但必須有一個前提是家長自愿,在我們這些鄉村,要想全部動員入保是不可能的事,有的家長公然說:孩子交給你學校,出了問題就是你學校的責任。學校又不敢強制保險,一扣上亂收費的帽子,校長可永遠不得翻身。現在的安全方面的法規,有關責任的劃分也不明確,總能讓家長或群眾找到學校的相關責任。比如學生在下課期間打鬧受傷,學校該承擔什么責任,雙方家長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很難說得清楚。安全事故的出現是有一定比率的,別說是學生,成人沒有意外傷亡的嗎?一次意外事故讓校長和教師負全部責任,這思想的壓力能不大?校長和教師誰能保證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一輩子不出現這種事呢?在這種壓力下,學校管理還能正常開展嗎?學生在這種管理體制下還能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嗎?

  四、對策及建議

  (一)落實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落實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集體備課有利于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各位教師備課過程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可以將集體的智慧與個人的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提高。首先,集體備課有助于教師在整體上把握教材及大綱的基本要求,提高業務認識;其次,集體備課有助于教師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設計好教案;再次,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及時學習其他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

  但是,集體備課也不能流于形式,變成“過場主義”,教研組中沒有討論交流的熱烈場面,敷衍了事,按照別人設計好的思路互相抄襲。集體備課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交流性。集體備課的過程要求教師人人都主動參與和發言,不能成為一兩個人的事情,在集體討論交流中相互溝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強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

  ②同級性。集體備課是學科組教師間的教研行為,應限于在同年級、同學科的教師間進行,可設立年級學科備課組長具體組織各備課組開展活動。

  ③內容的連續性和創造性。劃定備課任務應考慮到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保持其內容的連續性,一般應依據教材的單元來劃分較為合適,切忌人為地將教材割裂開來。課時教案應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提綱的指導下,創造性地去設計。

  由于集體備課采用先備再議、議后再備,最后形成正式教案,大家在正式教案上再添加自己的個性意見,解除了以前的繁雜而作用不大的機械程序,提高了教師們鉆研教材教法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這就改變了過去的評價由教師一個人定論,學生處于被評價的被動地位的評價形式,構成自我評價、同學互評、教師評價、家長參與的整體評價體系;建立聯系本,不定期地與家長聯系,從而使學生能客觀全面地了解自己,體驗成功,看到不足,明確努力方向;教師又能從評價中得到改進教育教學的反饋信息,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得到矯正性的信息反饋。“重視學生、教師和學校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正是強調了評價主體多元才能給學生一個更全面的評價。

  (三)抓住教學評價關鍵環節,引導教師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常規管理改革從學生素質發展評價改革入手,逐步向教師教學評價、學校教學評估滲透過渡,以評價改革為杠桿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改革教學評估方案。一是滲透過程評價理念。加大過程評價的力度。視導成績只占全年評估成績的50%,平時管理改革、教研成果、教育科研等情況得到充分體現,視導成績中現場聽課也只占40%,其余60%反映的也是平時管理改革、教研風氣、教師研究探索、學生能力習慣形成等過程信息。這樣做有利于引導教師平時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二是充分發揮評估信息的診斷、導向功能,注重評估后的雙向交流研討。評估的目的不能是為打分而打分,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家關注評估獲得的各種信息,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引導大家查閱評估資料,暢談感受提出質疑,通過評估者、被評估者的雙向交流幫助老師們分析優勢、尋找差距、研究改進策略。這樣的交流研討有助于拉近評估雙方的認識距離,也使評估具有了更豐富的意義,有效地發揮了評估的診斷、導向功能。

  提高農村教師素質更應從提高農村校長素質開始。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村教育問題,注重學校建設,提高教師待遇,切實為農村中小學的校長們減負。只有農村教育發展好了,中國大部分公民的素質才能得到提高,中國也才能真正科學發展,社會也才能和諧進步。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全縣學前兒童教育水平。根據20xx年縣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和主任會議安排,10月29日至31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婉玉帶領調查組先后深入到清源、五竹、會川、田家河、慶坪、新寨、北寨、路園、蓮峰等9個鄉鎮的21所幼兒園和縣第一幼兒園就幼兒園規劃和建設、教師及設施配備、保教管理等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現有幼兒園x所,其中公辦x所,民辦24所;在園幼兒x人,其中公辦幼兒園x人,民辦幼兒園x人;公辦幼兒園教職工x人,民辦幼兒園自聘人員x人;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x%;全縣217個行政村中,x個村有幼兒園,覆蓋率x%,x個村因暫無建設需求未建幼兒園;20xx-20xx年5年時間,幼兒園數量增加x所,在園幼兒增加x人,學前教育教師人數增加x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增加x個百分點。創建省級示范性幼兒園1所,省一類幼兒園3所,省二類幼兒園x所。

  (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學前教育投入加大了。近年來,投資x萬元,對縣幼兒園、會川幼兒園、蓮峰幼兒園、五竹幼兒園實現了整體搬遷;投資x萬元,新建鄉鎮中心幼兒園11所,鄉鎮中心幼兒園達到全覆蓋;20xx年投資x萬元,興建了縣第二幼兒園;20xx年至20xx年投資x萬元,新建村幼兒園113所;今年投資x萬元,在縣城區新建了第三幼兒園。落實公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甘肅籍在園幼兒每人每年x元標準免除保教費的政策。

  (二)領導重視組織得力,辦園行為規范了。縣上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教育扶貧的關鍵工程,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縣長任組長、各鄉鎮及教育、發改、財政、土地、城建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學前教育領導小組,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學前教育發展思路,制定實施了20xx-2013年、20xx-20xx年、20xx-2020年三個學前教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縣學前教育指導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措施,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構建覆蓋縣鄉村三級、布局基本合理、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扶持民辦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辦園條件顯著改善,入園率不斷提高,學前教育實現了快速發展。

  教育主管部門對公民辦幼兒園設施建設、園務管理、教育教學、師資隊伍和衛生保健等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糾正幼兒園、學前班“小學化”傾向。縣衛生、食藥、公安等部門加強對幼兒園及周邊環境的治理,所有幼兒園都安裝了紅外線報警系統,條件較好的幼兒園還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各幼兒園都配備了滅火設施,并組織開展了消防安全應急演練。幼兒園都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開學初均與家長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落實晨午檢登記、因病缺課登記、衛生消毒、食堂安全、接送卡等制度。為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管理,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渭源縣舉辦民辦幼兒園管理辦法(修訂)》,對民辦幼兒園的'申辦條件審批程序做了明確的規定。

  (三)重視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幼教水平提高了。一是對新招幼教和轉崗的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三年來,通過招聘錄用方式補充學前教育教師101名,引導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公建民營幼兒園服務項目招聘50名,補充轉崗教師120人。目前,全縣幼兒教師391名,師資緊缺的狀況得到有效緩解。二是每年選派部分幼兒園園長外出觀摩學習,組織縣內幼兒園園長進行培訓,通過觀摩、舉辦講座、座談等方式,提高園長的管理水平。三是每年在縣幼兒園舉辦各類幼兒園園長及鄉鎮中心幼兒園骨干教師參加的“我是幼兒教師”—渭源縣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并進行業務培訓。各學區還結合各自實際,組織開展園本培訓、優質課競賽等活動,促進了幼兒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

  二、存在問題

  (一)幼兒園建設規劃布局還需進一步優化。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當前縣城和會川學前教育資源不足,尤其是省級示范性幼兒園、省一類幼兒園學位嚴重不足,還存在大班額現象。這兩地無論是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都存在數量不足、分布不均、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會川兩所較大的民辦幼兒園(小天鵝、愛心)近年來生源爆滿,教體局不得不采取限制招生措施,以控制班額。由于場地面積狹小幼兒多,非常擁擠,如遇突發事件無法緊急疏散。村級幼兒園項目建設標準都一樣,但在園幼兒數量相差較大。如會川本廟村幼兒園,目前在園幼兒146名,設3個班,班額較大。部分村級幼兒園只有3、4名幼兒,資源利用率不高。學前教育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如縣城、會川人口集中、幼兒數量多,幼兒園接納能力有限,形成大班額現象和入園難。而山區農村人口居住較為分散、幼兒數量少,辦園難以形成規模和提高辦園水平。如鍬峪鎮裕豐、永豐、新豐、鍬峪(鍬峪二小)4個村級幼兒園,基礎設施和設備已全部配備到位,但無幼兒入園,不能開班,造成教育資源閑置浪費。

  (二)幼兒教師隊伍還需進一步加強。目前,全縣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x名,按1:12師生比核編,需幼兒教師x名,現有公辦幼兒園教師x名,尚缺x名。幼教配備與需求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具有幼兒教師資質的幼教專業人才缺乏,舞蹈音樂美術教師、幼兒保健教師更少。目前公辦幼兒園教師隊伍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小學教師轉崗而來,專業幼兒教師人數偏少。民辦幼兒園資金缺乏、幼教專業教師少、幼教隊伍流動性大。專業水平不足制約著幼教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百人以上的幼兒園普遍缺乏保安人員和保育員。

  (三)幼教設施還不能滿足需求。通過項目建設,全縣鄉鎮中心幼兒園和村級幼兒園幼兒活動室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目前主要缺乏功能室及教師宿舍。部分幼兒園現代化教學設備不足,缺少幼兒玩教具和大型室外活動器材。民辦幼兒園玩教具等設備不足,辦園條件相對薄弱。小規模幼兒園辦園經費緊缺,辦園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達到省級一類標準的幼兒園數量偏少,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幼教資源的需求。

  (四)幼兒園管理還需進一步提高。北寨中心幼兒園現有90名幼兒、8名教師,而距100多米的民辦春蕾幼兒園現有151名幼兒、6名教師;鍬峪中心幼兒園現有60名幼兒,鍬峪村(二小)幼兒園無幼兒。而民辦利民幼兒園現有116名幼兒。民辦小紅帽幼兒園現有89名幼兒。這兩個鄉鎮的公辦幼兒園條件均優于民辦幼兒園,但生源少,急需在人性化管理、設施配備、提高保教水平上下功夫,使優質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部分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有急功近利思想,布置的親子作業太多而且要求標準高,沒有按幼兒的年齡階段特征、認知水平、動手能力的實際情況出發,手工作業大多由家長完成,孩子的參與度不高,尤其是爺爺奶奶帶孫子的,手工作業成了老人的負擔。個別幼兒園的飲水設備不能正常使用,沒有及時維修更換。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優化幼兒園布局。教育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深入研判未來十年城鎮化發展水平和幼兒數量,修訂完善學前教育發展規劃,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幼兒園建設數量及規模。在縣城和會川開發改造、住宅小區建設、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中要統籌規劃,合理預留教育用地,特別是幼兒園建設用地,進一步優化幼兒園布局,精準布點,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二)進一步加強幼教隊伍建設。積極爭取幼兒教師編制,通過事業單位招考、引導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公建民營幼兒園服務及中小學富余教師通過培訓轉崗等方式補充幼兒教師,解決幼兒教師不足的問題。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幼兒園長幼兒教師崗位培訓,加強幼教隊伍業務學習,推進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模式改革,以縣域內的優質幼兒園資源為依托,實施以強帶弱的集團化辦園模式,充分發揮縣幼兒園、會川幼兒園、蓮峰幼兒園、縣第二幼兒園的帶動作用,通過集團內部的觀摩學習、送教下鄉、優質課競賽等方式開展園務管理、保教工作、教師業務提升幫扶等措施,規范辦園行為,不斷提高保教工作水平。凡是創建省級標準的幼兒園要按需求配備保安和衛生保健大夫,并由教育部門牽頭組織公安、衛計部門開展專業培訓。

  (三)進一步改善辦園條件。要緊緊抓住國家和各級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投資的良好機遇,積極爭取項目,在適齡人口相對集中的縣城會川新建一批幼兒園,以緩解城區入園壓力,有效化解“大班額”和“入園難”。同時,積極籌措資金,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通過以獎代補,督促民辦幼兒園每年投入一定的經費,主動改善辦園條件。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給薄弱幼兒園添置必要的玩具和現代化教學設備,不斷提高幼教水平。

  (四)進一步提高幼兒園精細化管理水平。針對城鄉幼兒園之間、鄉村幼兒園之間、公辦民辦幼兒園之間管理水平差距大,精細化管理不夠經常,衛生保健注重不夠,晨午檢不夠到位的問題。要不斷加強幼兒園管理,始終堅持將幼兒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嚴禁隨意體罰幼兒,積極防控傳染病發生,為幼兒創造安全、和諧、快樂、健康的在園活動環境,確保幼兒健康成長。百人以上的幼兒園建議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牢牢把握幼兒身心成長規律,嚴防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幼兒作業布置防止“高大上”,要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家長適當輔助就能完成的貴在親子參與的“情”,寓教于樂、啟迪智慧、增進感情。要轉變作風,嚴禁幼兒園安排家長打掃幼兒園教室環境衛生。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的特點和規律,贏得家長對辦園工作的大力支持,不斷提高辦園水平。教育主管部門要經常對全縣各類幼兒園進行督導檢查,加強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進一步規范辦園行為。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7

  一、全市職業教育的基本情況

  目前,全市有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3所,學歷教育在校生2.1萬人;歸屬教育部門管理28家,普通中專7所,成人中專1所,職教中心5所,職業高中15所。各類職業培訓學校(班)105個。專業設置遍布

  一、二、三大產業的各個領域。基本形成了以公辦學校為龍頭,民辦學校為補充,專業門類比較齊全,布局比較合理的職業教育體系。近幾年來,全市職業教育已有2.7萬名畢業生進入社會各個工作崗位,為xx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市委、市政府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納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加強宏觀調控和管理。制定發展政策。下發了《xx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職業教育的決定》、《xx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等文件,制定了加快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措施,加大資金投入,改善了辦學條件。整合了職教資源。按照省政府規定的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從起經過三年的努力,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由的38所調整為33所,校均在校生規模由的116人提高到了2人,增長了455.2%。

  面對新的辦學格局,市教育局及時采取了分層推進、打造名校,提升中職辦學水平的措施。,信息工程學校,衛生學校、xx省農業機械化學校已通過了國家級重點校的評估。成為國家級重點中專。昌圖縣、xx縣、開原市、西豐縣四所職教中心已被評為省級標準化職教中心,到今年年底全市5所職教中心都將進入省級標準化職教中心的行列(全省共33所)。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社會需求是職業教育的生產力。我市在職業教育發展上,堅持改革、創新,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中、初級實用型人才,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采取”訂單式教育”、”定向培養”、”2+1+1”、”3+2”、”3+X”等新的辦學模式,拓寬學生的升學和就業空間。通過辦學模式的創新,使我市職業教育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形成了自主辦學與聯合辦學、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高考升學與推薦就業,訂單教育與定向培養的多層次辦學模式,使職業學校學生基本實現了”升學有望,就業有路”的辦學新格局。

  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情況,已接受了中央新聞媒體”職業教育采訪團”采訪,重點采訪了我市的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xx外事服務學校及部分職教中心,對我市的職業教育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各大新聞媒體將在近期做相關報道。

  總結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主要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大政府統籌力度,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市委、市政府從xx經濟發展和人才需求的實際出發,加大了政府統籌職業教育的力度,著力培養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一是制定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xx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職業教育的決定》、”關于設立職業教育專項資金的意見”、《xx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討論稿),《關于貫徹省職議精神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市委、市政府在研究xx市經濟發展戰略時也多次明確提出:必須下大力氣抓好職業教育,充分發揮和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為我市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培養后備人才。各縣(市)區政府也都下發了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文件,制定了加快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措施,從而使全市的職業教育駛入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二是強化對職業教育的領導。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各主管委、辦、局一把手參加的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召開兩到三次會議,研究情況、制定政策,規劃全市職業教育的發展。市人大、政協每年分別組織委員視察職業教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也多次親臨職業學校,對學校的發展進行面對面的指導。財政、稅務、工商等部門對于職業教育都給予優先辦理、優先照顧,提供優惠政策,為職教的發展保駕護航。三是全面整合職教資源。根據省政府制定的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意見,我市從起開展了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工作。經過三年的.努力,優質的職教資源得以整合。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由的38所調整為33所,校均在校生規模由的116人提高到2人,增長了42%。四是高度重視民辦教育。各級政府全面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鼓勵支持個人和行業舉辦職業教育。目前我市共有民辦中等職業學校16所,在校生3895名,教學質量較高,就業前景好。

  (二)改革創新,為經濟發展培養實用型人才

  幾年來,我市在職業教育發展上,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中、初級實用型人才取得了新的成就。一是創辦示范專業。從今年起,我們積極開展示范專業創辦活動,市信息工程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計算機專業;市衛生學校的護理專業;省農業機械化學校的機械加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均已通過了省級骨干示范專業評估組的考核驗收。省農業機械化學校的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和xx外事學校的旅游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也都將通過省級示范專業評估。我們還將開展市級骨干專業評估工作。二是調整專業設置。圍繞xx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我市經濟發展實現”三個新突破”和實施”五大戰略”的目標,對就業率低、社會需求量小、辦學質量差的專業進行了調整,基本改變了中等職業學校”一產業”專業相對薄弱,”二產業”專業寥寥無幾,”三產業”專業相對過多的狀況。并要求職教中心必須辦好2-3個為農服務的專業;普通中專與技工學校要對接產業需求開設與振興老工業基地緊密聯系的緊缺人才專業;職業高中辦好高水平高技能服務人才專業。四是改革課程結構。各學校進一步深化教學領域的改革,從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初步建立了專業理論與技術水平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注重應用型理論授課,在加強基礎的前提下,強調以能力為本位,強化實踐教學,努力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學生就業率由的70%上升至91、7%;高職升學由267人上升到716人,形成了良性循環。五是加強師資培訓。針對現有1803名中等職教專任教師學歷層次較低,專業技能不強的現狀,加大了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力度。先后開展了學歷達標、專任教師在職攻讀研究生班、選拔青年教師到高校對口進修、選派專業課教師到企業實習等工作,進一步拓寬了中職校教師錄用的綠色通道,從企事業單位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擔任專業課教師,初步建立起一支師德高尚、素質高、技能強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目前全市”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已達到專任教師隊伍總數的30%。六是加強就業指導。招生與就業是職業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兩大主題,職業教育只有”出口暢”才能”入口旺”。為了促進職業教育的大發展,我們加大了就業工作指導力度。成立了xx市職業教育招生就業指導中心,為全市職業學校招生就業工作提供信息服務,成功地舉辦了首屆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會,共有150家企業為學生提供了2100個就業崗位。當場有1150名學生與用工單位簽訂意向性協議,就業指導中心在學生與用工單位之間搭建起橋梁,深受學生歡迎。各學校堅持以服務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普遍加大了就業指導力度,成立了負責就業工作的專門機構,采取走出去,建立穩固的就業基地;請進來,把用工洽談會開在校園等方式,暢通用人信息,建立穩定、有序、靈活的畢業生就業渠道和網絡,為畢業生求職提供方便。市信息工程學校、xx縣職教中心等先后與市內各大幼兒園(所)、四海制衣有限公司、xx凱迪斯公司、xx富士康公司、xx旅順軍利汽車維修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起穩固的就業基地;xx農職院、省農業機械化學校、xx衛生學校以及涉外旅游學校、人才學校、外事服務學校等也建立起覆蓋全國的就業網絡,使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逐年攀升。

  雖然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勢頭良好,但當前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觀念相對滯后,全民辦職業教育的大教育觀尚未形成。社會上對職業教育地位、作用缺乏應有的認識,輕視職業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人們仍把上高中、考大學看作正統教育,有的學生甚至只考200多分也高價去普高”博一下”。特別是近年來高中、大學擴招,增加了普高的吸引力,學生、家長還誤解為上職高低人一等,客觀上造成了職高招生難、管理難、辦學難的局面。

  (二)資金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較差。雖然全市職業教育布局調整

  工作已初見成效,但仍存在多頭管理、統籌乏力,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等問題。特別是由于xx經濟發展不快,各縣(市)區財政困難、對職業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有的縣(市)不僅20%的教育附加費不能按時到位,而且還把學校正常的收費沉淀25%,這就使本來收費很低的職業學校經費更加困難。目前全市除農職院、農機校、衛校、信息工程學校、昌圖、西豐縣職教中心等少數幾家重點學校教學設施較完備,尚能滿足教學需求以外,其余絕大多數職業教育學校辦學條件較差,設施陳舊,硬件不達標,軟件不配套,實習基地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職業學校生源文化素質偏低,師資力量薄弱。我市在高中階段的招生中,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文化課的總成績往往只是普通高中的1/2至2/3,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到職高就讀的學生,大多是考不上高中又無錢自費的困難生。職業學校的師資力量嚴重缺乏:一是職高教師待遇低,其工資僅是普高教師的1/2或1/3;二是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到xx甚少,而且大多數不愿到職業學校任教,全市職校的1803名專任教師中,全日制本科生僅占20%,”雙師型”教師僅占30%;三是外聘教師缺乏資金,而且現有教師隊伍也不穩定,有能力或有門路的都想辦法去普高甚至到初中去任教,有的校長反映,現在的職業教育是”剩人”教”剩人”的局面。

  (四)職業學校規模小,專業設置不盡合理,教育資源分散費。對專業設置缺少必要的統籌規劃,小而全的專業設置方法,既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專業建設難以形成合力的原因所在。有些專業的設置具有短期行為,無論是否符合辦某一專業的條件,只要有學生就辦,缺少前瞻性。目前,除了農職院、農機校、信息工程學校、xx衛生學校、xx工程技術學校和5所等學校有千人以上的規模外,其余職業學校均不成規模,有的只有幾個班,規模不大,造成資源的分散浪費。

  三、建議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切實把職業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

  因此,第一,各級政府和有關領導應把職業教育擺在重要位置,采取實質性的有效措施,要堅持普教職教一起抓,”兩頭都要硬”,解決目前存在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提高對加快發展職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戰略思考和宏觀規劃。要樹立大教育觀念,擔當起全市各級各類、各行各業有關教育工作的統籌和協調任務。

  第二,要充分認識到,辦好職業教育不僅是教育和勞動部門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要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轉變”重普教、輕職教”的陳舊觀念,牢固樹立職業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措施,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的新觀念。

  第三,要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各種媒體,進一步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宣傳力度,宣傳職業教育和高素質勞動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在全社會形成重視、支持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完善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增加職業教育發展資金投入。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多渠道籌措和增加職業教育的辦學經費。一是要確保用于職業教育的財政性經費逐年增長,確保職業教育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市和縣(市)區教育附加費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實行專款專用。積極爭取省撥職業教育專項資金,本著”獎優扶強”的原則,合理安排教育資金向職業教育方面傾斜。二要認真實施《xx省職業教育振興計劃》。按省政府的要求,制定好全市職業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年度計劃,在積極爭取省職教發專項資金的前提下,市和各縣(市)區的職教專項資金要保證到位。職業學校的經費要全額用于學校,嚴禁擠占、挪用、沉淀、平調學校的合法收費收入,不能把職業學校當企業對待。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要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今后新增職業教師應力求專業對口,切實提高廣大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制定提高職業教師待遇的政策,以減少優質教師資源流失。逐步建立起職業學校教師綠色通道,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師來源,可視學校教學實際情況而定,有實際教學能力的大專畢業生和有特殊專長的專業技術人員、高級技師等可以到職業學校任教。政府應特許一些雖無學歷但就職教某方面有特殊專業技術的人員調入學校或政府出一定較高的資金聘用。要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依托逐步建立起”xx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培訓基地”努力建設”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真正使教師成為理論上的講師,實際操作上的技師。

  (四)堅持以政府統籌職業教育為重點,強化市、縣(市)區兩級政府的責任,優化組合教育資源。

  政府統籌是關系到職業教育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市政府應盡快出臺全市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方案。各級政府要切實強化對轄區內各級各類各領域職教資源的統籌工作,發揮政府在職業教育資源整合中的作用。

  一要統籌規劃好本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總體布局。合理確立高中階段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數量和比例,使職教和普教均衡協調發展。要打破部門界限、隸屬關系界限和學校類型界限,把有限的職業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整合起來,把布局調整工作落到實處。

  二要統籌職業學校的專業布局。針對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雷同、辦學缺少特色的現狀,各級政府要把學校布局調整與專業統籌結合起來,合理設置專業,使學校各有側重、各具特色。

  三要統籌職業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專業類別,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充分挖掘統籌好現有的實習實訓資源,避免新的浪費。充分吸納省教育、勞動部門的資金,在市區內建成一個高標準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四要建立健全就業市場準入制度,政府職能部門要對市場的準入情況進行檢查,對國家有規定和用工公種有標準的工種要實行先培訓后就業,不培訓不就業的制度。

  五要重視市體育學校和市藝術學校的發展。市體校和藝術學校是打造xx”四張名片”的實用學校,政府和有關部門應予重視和支持。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8

  調查方法:1、觀察;2、問卷調查。

  調查步驟:1、觀察,發現問題。

  2、制作問卷。

  3、學生作答。

  4、問卷反饋。

  5、歸納總結。

  調查報告內容:

  在將近兩個月的實習過程中,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很多,開展活動時發現了學生的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中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不強,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多以自我為中心,而對集體的活動關注程度不夠,所以針對這一個問題進行了調查,現從幾個方面作總結如下:

  第一、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很強。

  現在的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長輩的寵愛,在整個家庭中處于中心地位。這就導致之類獨生子女從小就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周圍的人都得為自己服務。當這樣的孩子走出家庭,進入學校、班級這樣的集體后,很難適應集體生活,思想中一時還形不成集體主義觀念。

  在辦公室中經常聽到學生與老師的談話,談話中學生多數是在講:“我是怎樣的`”、“我想怎么做”等類似的語句;發現老師及同學的不對時,很多學生也是在強調自己的優點;在接受調查的同學中,半數以上對班級、學校的事物了解不夠。

  第二、中學生合作意識不夠。

  在班級開展活動時,為了完整得更好,常把活動分成幾個板塊,讓學生分工完成。但分工后學生多數就是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而沒有與其他同學合作,把任務完成得更好。被調查的學生中,多數認為類似的情況是因為當時沒有想到合作。

  第三、人為集體哦榮辱與己無關。

  在升國旗、唱國歌的莊嚴的氛圍中,學生多數都認為是應該的,認為愛國是每一個學生都義不容辭的事情。但問及學校、班級等集體榮譽問題時,學生了解不夠多,也表示平時不關心。

  第四、活動多局限在小范圍內。

  學生喜歡自己所在的小團體,同一個小組或同一個宿舍的,只要有點共同的語言,就三五成群在一起活動,但長期觀察發現,學生的活動多數局限在他(她)們自己設定的小團體內,而與其它集體聯系比較少。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9

  一、全市職業教育的基本情況

  目前,全市有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3所,學歷教育在校生2.1萬人;歸屬教育部門管理28家,普通中專7所,成人中專1所,職教中心5所,職業高中15所。各類職業培訓學校(班)105個。專業設置遍布一、二、三大產業的各個領域。基本形成了以公辦學校為龍頭,民辦學校為補充,專業門類比較齊全,布局比較合理的職業教育體系。近幾年來,全市職業教育已有2.7萬名畢業生進入社會各個工作崗位,為鐵嶺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市委、市政府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納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加強宏觀調控和管理。制定發展政策。下發了《鐵嶺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職業教育的決定》、《鐵嶺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等文件,制定了加快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措施,加大資金投入,改善了辦學條件。整合了職教資源。按照省政府規定的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從起經過三年的努力,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由的38所調整為33所,校均在校生規模由的116人提高到了642人,增長了455.2%。

  面對新的辦學格局,市教育局及時采取了分層推進、打造名校,提升中職辦學水平的措施。,信息工程學校,衛生學校、遼寧省農業機械化學校已通過了國家級重點校的評估。成為國家級重點中專。昌圖縣、鐵嶺縣、開原市、西豐縣四所職教中心已被評為省級標準化職教中心,到今年年底全市5所職教中心都將進入省級標準化職教中心的行列(全省共33所)。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社會需求是職業教育的生產力。我市在職業教育發展上,堅持改革、創新,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中、初級實用型人才,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采取訂單式教育、定向培養、 2+1+1 、 3+2 、 3+X等新的辦學模式,拓寬學生的升學和就業空間。通過辦學模式的創新,使我市職業教育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形成了自主辦學與聯合辦學、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高考升學與推薦就業,訂單教育與定向培養的多層次辦學模式,使職業學校學生基本實現了升學有望,就業有路的辦學新格局。

  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情況,已接受了中央新聞媒體職業教育采訪團采訪,重點采訪了我市的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鐵嶺外事服務學校及部分職教中心,對我市的職業教育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各大新聞媒體將在近期做相關報道。

  總結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主要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大政府統籌力度,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市委、市政府從鐵嶺經濟發展和人才需求的實際出發,加大了政府統籌職業教育的力度,著力培養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一是制定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鐵嶺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職業教育的決定》、

  關于設立職業教育專項資金的意見、《鐵嶺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討論稿),《關于貫徹省職教會議精神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市委、市政府在研究鐵嶺市經濟發展戰略時也多次明確提出:必須下大力氣抓好職業教育,充分發揮和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為我市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培養后備人才。各縣(市)區政府也都下發了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文件,制定了加快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措施,從而使全市的職業教育駛入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二是強化對職業教育的領導。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各主管委、辦、局一把手參加的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召開兩到三次會議,研究情況、制定政策,規劃全市職業教育的發展。市人大、政協每年分別組織委員視察職業教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也多次親臨職業學校,對學校的發展進行面對面的指導。財政、稅務、工商等部門對于職業教育都給予優先辦理、優先照顧,提供優惠政策,為職教的發展保駕護航。三是全面整合職教資源。根據省政府制定的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意見,我市從起開展了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工作。經過三年的努力,優質的職教資源得以整合。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由的38所調整為33所,校均在校生規模由的116人提高到642人,增長了42%。四是高度重視民辦教育。各級政府全面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鼓勵支持個人和行業舉辦職業教育。目前我市共有民辦中等職業學校16所,在校生3895名,教學質量較高,就業前景好。

  (二)改革創新,為經濟發展培養實用型人才

  幾年來,我市在職業教育發展上,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中、初級實用型人才取得了新的成就。一是創辦示范專業。從今年起,我們積極開展示范專業創辦活動,市信息工程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計算機專業;市衛生學校的護理專業;省農業機械化學校的機械加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均已通過了省級骨干示范專業評估組的考核驗收。省農業機械化學校的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和鐵嶺外事學校的旅游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也都將通過省級示范專業評估。我們還將開展市級骨干專業評估工作。二是調整專業設置。圍繞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我市經濟發展實現三個新突破和實施五大戰略的目標,對就業率低、社會需求量小、辦學質量差的專業進行了調整,基本改變了中等職業學校一產業專業相對薄弱,二產業專業寥寥無幾,三產業專業相對過多的狀況。并要求職教中心必須辦好2-3個為農服務的專業;普通中專與技工學校要對接產業需求開設與振興老工業基地緊密聯系的緊缺人才專業;職業高中辦好高水平高技能服務人才專業。四是改革課程結構。各學校進一步深化教學領域的改革,從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初步建立了專業理論與技術水平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注重應用型理論授課,在加強基礎的前提下,強調以能力為本位,強化實踐教學,努力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學生就業率由的70%上升至91.7%;高職升學由267人上升到716人,形成了良性循環。五是加強師資培訓。針對現有1803名中等職教專任教師學歷層次較低,專業技能不強的現狀,加大了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力度。先后開展了學歷達標、專任教師在職攻讀研究生班、選拔青年教師到高校對口進修、選派專業課教師到企業實習等工作,進一步拓寬了中職校教師錄用的綠色通道,從企事業單位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擔任專業課教師,初步建立起一支師德高尚、素質高、技能強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目前全市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已達到專任教師隊伍總數的30%。六是加強就業指導。招生與就業是職業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兩大主題,職業教育只有出口暢才能入口旺。為了促進職業教育的大發展,我們加大了就業工作指導力度。成立了鐵嶺市職業教育招生就業指導中心,為全市職業學校招生就業工作提供信息服務,成功地舉辦了首屆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會,共有150家企業為學生提供了2100個就業崗位。當場有1150名學生與用工單位簽訂意向性協議,就業指導中心在學生與用工單位之間搭建起橋梁,深受學生歡迎。各學校堅持以服務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普遍加大了就業指導力度,成立了負責就業工作的專門機構,采取走出去,建立穩固的就業基地;請進來,把用工洽談會開在校園等方式,暢通用人信息,建立穩定、有序、靈活的畢業生就業渠道和網絡,為畢業生求職提供方便。市信息工程學校、鐵嶺縣職教中心等先后與市內各大幼兒園(所)、四海制衣有限公司、北京凱迪斯公司、深圳富士康公司、大連旅順軍利汽車維修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起穩固的就業基地;鐵嶺農職院、省農業機械化學校、鐵嶺衛生學校以及涉外旅游學校、人才學校、外事服務學校等也建立起覆蓋全國的就業網絡,使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逐年攀升。

  雖然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勢頭良好,但當前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觀念相對滯后,全民辦職業教育的大教育觀尚未形成。社會上對職業教育地位、作用缺乏應有的認識,輕視職業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人們仍把上高中、考大學看作正統教育,有的學生甚至只考200多分也高價去普高博一下。特別是近年來高中、大學擴招,增加了普高的吸引力,學生、家長還誤解為上職高低人一等,客觀上造成了職高招生難、管理難、辦學難的局面。

  (二)資金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較差。雖然全市職業教育布局調整工作已初見成效,但仍存在多頭管理、統籌乏力,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等問題。特別是由于鐵嶺經濟發展不快,各縣(市)區財政困難、對職業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有的縣(市)不僅20%的教育附加費不能按時到位,而且還把學校正常的收費沉淀25%,這就使本來收費很低的職業學校經費更加困難。目前全市除農職院、農機校、衛校、信息工程學校、昌圖、西豐縣職教中心等少數幾家重點學校教學設施較完備,尚能滿足教學需求以外,其余絕大多數職業教育學校辦學條件較差,設施陳舊,硬件不達標,軟件不配套,實習基地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職業學校生源文化素質偏低,師資力量薄弱。我市在高中階段的招生中,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文化課的總成績往往只是普通高中的1/2至2/3,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到職高就讀的學生,大多是考不上高中又無錢自費的困難生。職業學校的師資力量嚴重缺乏:一是職高教師待遇低,其工資僅是普高教師的1/2或1/3;二是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到鐵嶺甚少,而且大多數不愿到職業學校任教,全市職校的1803名專任教師中,全日制本科生僅占20%,雙師型

  教師僅占30%;三是外聘教師缺乏資金,而且現有教師隊伍也不穩定,有能力或有門路的都想辦法去普高甚至到初中去任教,有的校長反映,現在的職業教育是剩人教剩人的局面。

  (四)、職業學校規模小,專業設置不盡合理,教育資源分散浪費。對專業設置缺少必要的統籌規劃,小而全的專業設置方法,既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專業建設難以形成合力的原因所在。有些專業的設置具有短期行為,無論是否符合辦某一專業的條件,只要有學生就辦,缺少前瞻性。目前,除了農職院、農機校、信息工程學校、鐵嶺衛生學校、鐵嶺工程技術學校和5所等學校有千人以上的規模外,其余職業學校均不成規模,有的只有幾個班,規模不大,造成資源的分散浪費。

  三、建議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切實把職業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因此,第一,各級政府和有關領導應把職業教育擺在重要位置,采取實質性的有效措施,要堅持普教職教一起抓,兩頭都要硬,解決目前存在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提高對加快發展職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戰略思考和宏觀規劃。要樹立大教育觀念,擔當起全市各級各類、各行各業有關教育工作的統籌和協調任務。第二,要充分認識到,辦好職業教育不僅是教育和勞動部門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要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轉變重普教、輕職教的陳舊觀念,牢固樹立職業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措施,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的新觀念。第三,要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各種媒體,進一步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宣傳力度,宣傳職業教育和高素質勞動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在全社會形成重視、支持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完善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增加職業教育發展資金投入。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多渠道籌措和增加職業教育的辦學經費。一是要確保用于職業教育的財政性經費逐年增長,確保職業教育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市和縣(市)區教育附加費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實行專款專用。積極爭取省撥職業教育專項資金,本著獎優扶強的原則,合理安排教育資金向職業教育方面傾斜。二要認真實施《遼寧省職業教育振興計劃》。按省政府的要求,制定好全市職業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年度計劃,在積極爭取省職教發專項資金的前提下,市和各縣(市)區的職教專項資金要保證到位。職業學校的經費要全額用于學校,嚴禁擠占、挪用、沉淀、平調學校的合法收費收入,不能把職業學校當企業對待。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要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今后新增職業教師應力求專業對口,切實提高廣大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制定提高職業教師待遇的政策,以減少優質教師資源流失。逐步建立起職業學校教師綠色通道,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師來源,可視學校教學實際情況而定,有實際教學能力的大專畢業生和有特殊專長的專業技術人員、高級技師等可以到職業學校任教。政府應特許一些雖無學歷但就職教某方面有特殊專業技術的人員調入學校或政府出一定較高的資金聘用。要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依托逐步建立起鐵嶺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培訓基地努力建設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真正使教師成為理論上的講師,實際操作上的技師。

  (四)堅持以政府統籌職業教育為重點,強化市、縣(市)區兩級政府的責任,優化組合教育資源。

  政府統籌是關系到職業教育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市政府應盡快出臺全市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方案。各級政府要切實強化對轄區內各級各類各領域職教資源的統籌工作,發揮政府在職業教育資源整合中的作用。一要統籌規劃好本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總體布局。合理確立高中階段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數量和比例,使職教和普教均衡協調發展。要打破部門界限、隸屬關系界限和學校類型界限,把有限的職業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整合起來,把布局調整工作落到實處。二要統籌職業學校的專業布局。針對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雷同、辦學缺少特色的現狀,各級政府要把學校布局調整與專業統籌結合起來,合理設置專業,使學校各有側重、各具特色。三要統籌職業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專業類別,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充分挖掘統籌好現有的實習實訓資源,避免新的浪費。充分吸納省教育、勞動部門的資金,在市區內建成一個高標準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四要建立健全就業市場準入制度,政府職能部門要對市場的準入情況進行檢查,對國家有規定和用工公種有標準的工種要實行先培訓后就業,不培訓不就業的制度。五要重視市體育學校和市藝術學校的發展。市體校和藝術學校是打造鐵嶺四張名片的實用學校,政府和有關部門應予重視和支持。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10

  一、情況概述

  (一)調查目的

  以幼兒為中心、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是實施幼兒教育的關鍵。但是,就目前幼兒教育的現狀來看,很多幼兒園在保教過程中,卻嚴重存在著某些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情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可以說,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已經成為幼兒園教育的一大頑疾,而且如不加以阻止,會有愈演愈烈的態勢。針對這一現狀,為了給教育行政部門提供真實可靠的資料依據,讓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引導和督促,讓我街道幼兒教育盡快走出“小學化”的誤區,我們針對這一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我們從調查情況入手,通過對一定量的教師的調查,了解黃旗堡街道、坊安街道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情況,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提出糾正和預防建議。

  (二)方法與步驟

  1.對坊子區實驗學校幼兒園、實驗小學幼兒園、黃旗堡街道、坊安街道幼兒幼兒教師抽取32名作為樣本,其中公辦幼兒園教師22名,民辦幼兒園教師10名。

  2.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教師的基本情況(年齡、職業、學歷等)、教育理念與態度,做出數據統計。

  3.從這32名教師中,分別對他們進行專項調查,調查要點:

  (1)、您認為幼兒園學前安排的教學內容和現行的教學方法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嗎?

  (2)、幼兒園學校領導的教育理念是怎樣的?您認為幼兒在幼兒園最應該學會什么?您了解《綱要》嗎?限制幼兒園學前實行游戲化教學,摒棄小學化教學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您理想中的學前教育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基本情況、教育理念與態度

  被調查的幼兒教師100%表示她們所在的幼兒園都設有寫字、拼音、甚至英語等科目。56.25%的教師認為幼兒園學前安排的教學內容和現行的教學方法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為較符合的教師為43.75%,不符合的為0。

  當問及“幼兒在幼兒園最應該學會什么”時,98%的公辦園教師與100%的民辦幼兒園教師認為,在幼兒階段,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抑制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身心健康,探索精神,創造力,社會交往能力和藝術表現力,2%的公辦園教師認為除了培養能力外,還要讓幼兒學會玩。3-6歲是孩子打下一生基礎的重要階段,應該根據他的年齡特點去培養他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張揚他的個性,不應該用書本上的死知識限制他們思維的發散。調查顯示,公辦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民辦園教師膠原觀念達成一致。

  當問及“您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嗎?”時,公辦幼兒園91%的教師了解;民辦幼兒園60%了解。此項調查顯示,民辦園教師對《綱要》了解與公辦園有一定的差距,導致教師教育理念差距的形成。

  教師年齡30歲以下:13人,31-40歲:6人,41-50歲:6人,50歲以上:4人,有兩人教師年齡不詳,可以看出,公辦園與民辦園教師組成隊伍的特點皆為年輕教師和老教師組成的,年齡分布還可;教師中專學歷:17人,初中學歷:1人,專科學歷:5人,本科學歷:6人,研究生:1人,學歷不詳:2人,專科及專科以上學歷都分布在公辦園,民辦園教師學歷偏低,有待改善;幼教專業:27人,非幼教專業:5人,公辦園幼兒教師100%為幼教專業,民辦園幼兒教師50%為幼教專業,調查顯示,公辦幼兒園教師在學歷分布上、學前專業上明顯優于民辦幼兒園。但是,公辦園由于教育觀念存在差異性,因此小學化教育方式更改存在困難;民辦園幼師畢業生僅5人,而且教師流動性大,這些原因也導致教師專業培訓與發展的較大困難。師資狀況堪憂,成分復雜,為學前教育發展帶來困惑。

  (二)領導的教育理念和態度1.上級主管部門的管理要求

  據了解,上級主管部門就幼兒教育的教育教學、班額、作息時間等方面對幼兒園辦園與管理雖然提出要求,但是不夠嚴格,徹底,在管理要求方面存在漏洞,二教師的年輕化、專業化也就遠之甚遠。2.幼兒園領導辦園宗旨與思想

  從訪談結果可看出,為了迎合家長“望子成龍”的高期望留住生源,各幼兒園在教學內容上安排小學化的知識。幼兒園領導對幼兒園開設和管理的有關要求也限于各種原因沒有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幼兒園在學前教育領域的專業理論探討和業務學習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幼兒園領導的觀念首先趨于小學化,街道幼教小學化在所難免。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原因分析

  根據以上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產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主管部門及相關領導、教師是兩大原因:

  (一)主管部門及相關領導認識不夠徹底。

  (二)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小學化”。

  1.幼兒園教師年齡差距較大,他們在教育理念存在差別:民辦幼兒園教師教育觀念落后,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了解不多,教師教育素質偏低(文化知識、教育教學水平,教育技能),加上她們流動性大,無法進行專業培訓,教師的教育行為受到家長的左右,也導致了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幼兒的行為要求過嚴。具體表現在日常活動中甚至教學活動中要聽老師的話,不許插話;上課要專心聽講,不準搞小動作,要安靜地休息或做游戲等等。這些要求明顯具有“小學化”傾向,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守紀律、少玩少說少動;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要求“教師采用靈活的手段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鼓勵幼兒多想、多說、多做”,這種做法限制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嚴重影響了幼兒身心發展;更談不上幼兒園生成活動的產生。

  2.由于缺乏教育機構的專業引領,教師專業技能和水平又有限,這與《綱要》中提出的“教學內容的組織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中”有很大差距。

  四、糾正和預防措施

  (一)上級主管部門及領導應該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意識到“小學傾向化”給幼兒帶來的不良后果,懂得學前教育,了解學前教育,重視學前教育,才能起到帶頭杜絕“小學傾向化”這種現象,才能得以慢慢改善現狀。

  (二)加強對教師素質的提升是關鍵。

  1、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發展縣級學前教育事業,幼兒教師的素質決定著教育的質量。因此,要通過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園本培訓等多種途徑,加強幼兒教師的理論學習和專業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正確把握幼兒教育的方向,把握“幼小銜接”的教學特點,改變不良的教育教學行為。

  2、教師要主動開展五大領域教學活動;科學制訂幼兒一日活動計劃,保證幼兒每天運動達到一小時,游戲時間達到一個半小時;在幼兒園的班級里建立區域活動場所(如:探索發現室、科學活動室),讓孩子自由選擇區域活動的內容和材料,材料應選用本地自然資源和環保廢舊物品(比如:樹葉,農作物莖、桿、葉、皮和易拉罐,飲料瓶等)。

  3、教師要在平時工作中,實行家園共育。

  建立家園聯系欄,增進家園溝通。家園聯系是促進孩子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有責任引領家長了解教育知識,更新教育觀念,比如建立“家園聯系手冊”,利用該手冊將教學內容、方式、教師態度、幼兒園發展等內容定期與家長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成長的問題。教師還可將教育心得、活動安排、幼教知識等展示在聯系欄上,讓家長學習并掌握科學的教育觀、兒童觀,家長也可以將想法、意見、需要反饋在專欄上,從而與幼兒園積極配合,建立家長委員會,為幼兒的發展共同努力,也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是國家的未來,幼兒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視。以幼兒為中心、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是實施幼兒教育的關鍵。愿經過教育主管層、教師、家長多方努力,使我們幼兒教育盡快走出“小學化”的誤區,步入專業而健康的發展軌道。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11

  一、xx市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問題的現狀

  近幾年來,隨著我市進城務工人員的逐年增多,市區教育局在沒有相關政策和財力支持的情況下,本著貫徹《義務教育法》的精神,積極挖掘現有教育資源和潛力,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解決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

  1、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情況

  目前,xx市市區中小學生248.230人,外來人口學生數占全市中小學生總數的9.12%。外來人口中,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齡未成年人的總數為22.637人,就學率為98.7%,基本都在公辦學校就讀,也有一部分在私立學校就讀。

  據各區教育局對xx年6月底情況的'統計,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我市各區就學的情況如附表:

  區 名 全區中小學生總數 其中就學務工人員子女 合 計 占全區中小學生

  的比例數

  初中學生數 小學學生數

  南關區 28.611 163 245 408 1.42%

  寬城區 42.530 869 3.475 4.344 10.21%

  朝陽區 21.965 125 470 595 2.1%

  綠園區 34.547 1.802 3.691 5.493 15.9%

  雙陽區 45.158 27 235 262 2.6%

  二道區 45.860 3.308 845 4.153 9.1%

  以上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人數僅為學籍統計數字,還有相當一部分務工人員子女尚未辦理轉入手續,實際入學人數遠比學籍統計的要多。從各區數字分布與實際調研,我們可以看到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相對集中于綠園區和寬城區。而這兩個區中,大多集中在城鄉結合部。如綠園區的126中學和28中學均為遠郊,集中率較大,分別為46.9%和11.7%。同時,從這些統計數據,我們又觀察到一種情況:務工人員子女的小學就學率比較高,而中學入學率相對較低。

  2、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管理情況

  目前,我市教育部門制定了《xx市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就學暫行辦法》,并采取了5項具體措施。一是堅持按標準收費。各級教育部門對務工人員子女就學與本市跨區學生同等對待,并按物價局規定的標準收取寄讀費。二是堅持在全日制公辦學校就學。以流動人口所在地的公辦學校接收,隨時插班跟班就讀。三是堅持就近入學。按戶籍管理規定,在臨時戶口所在社區按相對就近的原則分配到指定的公辦學校(不含改制校、民辦學校)入學。四是堅持同等待遇和同等權利。流動人口子女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與本地學生一樣參加評優、評獎和入隊、入團,以及參加各項校內外活動。五是單獨建籍、單獨管理。建立臨時學籍跟蹤管理制度,實行單獨造冊,統一管理,進出有記載有手續,定期上報。對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經考試合格的頒發證書。

  第三,廣辟新的教育資源。鼓勵社會力量多元化投資辦學,是現階段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最合適的選擇。建議各級政府以更開放、更全面、更務實的態度,積極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務工人員子女較為集中的城鄉結合部創辦務工人員子女學校。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12

  一、基本情況

  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學校80所,其中小學41所、初中3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包括民辦天華藝校)、特殊教育中心校1所,與體育局聯辦學校1所。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小學生人數92329人,其中外來人口學生數41106人,占比44.5%;在校初中生人數38515人,其中外來人口學生數11598人,占比30.1%。

  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通過政策引導、經費保障、布局優化、質量提升等手段,不斷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并取得了明顯成效。“十二五”期間,我市先后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江蘇省義務教育發展先進縣(市)、江蘇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先進縣(市)等榮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政府主導,強化教育投入保障機制。我市目前實施的是“市鎮兩級,分級辦學”的體制,教育經費全部納入市鎮兩級財政預算,實現學校預算單獨編制,并出臺了《江陰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用經費管理辦法》,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建立績效評價體系,對政府專項資金每年由財政局出具績效評價報告。“十二五”期間,我市教育財政投入累計101.1億,除2014年外我市教育財政撥款增長比例均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比例,全市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均高于省基準定額。調研中我們也了解到,鄉鎮教育財政支出一般占到年度財政總支出的40%以上,有的鄉鎮甚至達到60%。

  2、規劃引領,促進城鄉辦學資源均衡。按照學齡人口變化和城鄉用地布局的調整,我市制定完成了《江陰市域教育設施布局規劃(2013—2030)》。近幾年來,全市結合校安工程建設,大力改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辦學條件,促進了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的均衡化。目前,鄉鎮義務教育學校設施條件明顯提升,新建中小學硬件普遍優于城區學校條件。同時,市政府注重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通過開展教育共同體建設,將義務教育學校全部納入,從而在教育資源共享、學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學幫扶等方面開展合作交流,逐步形成管理理念互補、教師教研互動、教育資源互助的共同發展模式,目前全市中小學共成立25個學校發展共同體。其次,搭建“江陰教育網絡教研和資源平臺”、“江陰教育科研網站”等新系統,創建校級資源庫及管理平臺,分類整理骨干教師的教案、論文、試題等資源入庫,實現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在校際間共建共享。目前,全市所有學校均通過光纖接入教育城域網和互聯網,共享網絡課程、虛擬實驗室、數字圖書館等優質資源,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3、政策引導,推進素質教育區域均衡。按照國務院、省市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文件精神,結合實際,我市2009年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示范區創建工作的意見》,并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對鎮(街道)政府的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考核評分,落實獎勵和責任追究制度。目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已嚴格實行按照施教區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均衡編班,杜絕了重點班、快慢班、特長班、實驗班等違規和變相違規行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擇校生比例嚴格控制在10%以內,星級高中計劃外招生逐年下降,至2015年計劃外招生全部取消,招生全程實施網上報備、網上錄取,招生過程公開透明,促進了教育均衡公平。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以合格率、完成率和學生綜合素質為主要指標的評價體系,深化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和優秀率逐年提升。2015年,合格率和優秀率分別為98.77%、5.83%,學業水平也整體提升,而全市所有初中學校中考全科合格率標準差由2012年的15.87降為13.9,學校間學生學業水平差異逐年縮小。

  4、多措并舉,不斷優化教師隊伍。在全市教師隊伍編制總量無法突破的情況下,采取多種舉措,緩解教師隊伍總量缺員、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一是以五年為周期,按照“退一進一”的政策核定每年招聘教師數量,優先向小學傾斜,學科上增加音體美學的招聘數量。二是開展義務教育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工作,通過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等方面的激勵政策,鼓勵富余教師通過培訓跨學科任教,緩解結構性矛盾。三是返聘退休教師,緩解缺口矛盾。

  5、落實政策,保障特殊群體學生權益。我市把新市民子女就學納入全市教育發展規劃,全面落實國家關于新市民子女就學的同城待遇,專門制定《關于做好新市民子女入學(園)預登記報名工作的實施辦法》,實現新市民子女就近免試入學,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新市民子女就讀人數達52704人,小學階段部分鄉鎮學校新市民子女就學人數比例甚至超過了本地戶籍學生人數。其次全面保障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我市從2011年秋季起,實施殘疾兒童少年15年免費教育政策,并且對特殊學校的日常公用經費予以普通中小學10倍標準撥付。全市形成了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送教上門為補充的特殊辦學體系,確保殘疾兒童少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特殊群體學生100%接受義務教育。

  二、存在問題

  從總體上講,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對照國務院及我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要求和標準,還存在著一些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區域間不均衡、城鄉之間不均衡和學校間的不均衡。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辦學條件差距依然存在。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硬件水平普遍提升,但薄弱學校依然存在,對照省市辦學標準,城區如澄江中心小學、花園實驗小學等小學生均建筑面積普遍不足。大部分鄉鎮學校辦學條件有了質的飛躍,但像華士中學、璜土實驗小學辦學條件依然比較差。隨著新市民子女就學人口增加,少數用工大鎮班額超標、校舍緊張的矛盾再次顯現,而國家二胎政策實施后,不久的將來,這種矛盾將更為突出。

  2、教師隊伍建設亟待突破。從數量上看,自2015年實施的“退一進一”招師政策短時間內難以彌補前期連續6年“退二進一”政策造成的歷史欠賬,至2015年,教師在編人數相比2009年減少了620人。目前除城區部分初中因教改和并校造成教師政策性超編外,鄉鎮小學、中學普遍缺編、缺員,由此也造成臨聘教師數量不斷攀升。據統計,目前全市各鎮(街道)小學臨時聘請教師就有687名。其次,年齡結構不合理。全市教職工年齡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特征,未形成合理年齡梯隊,已出現不同程度的斷層現象,這將造成未來某階段教師集中退休而導致青黃不接的問題。

  3、優質教師資源校際不均。城區學校師資力量明顯比鄉鎮強,教師隊伍尤其是骨干教師隊伍配置不均衡,鄉鎮學校骨干教師引進難,留住更難的問題突出。即使在同城區域,優質教師資源依然集中在幾所傳統名校,學校之間、城鄉之間過大的教學質量差距也導致學校生源的不均衡,如南菁初中與暨陽中學雖然相鄰,南菁初中生源爆滿,而暨陽中學卻生源不足。當前,雖然城區學校之間大力推行了骨干教師相互交流的舉措并取得實效,但城鄉之間的骨干教師交流比較鮮見,骨干教師向城區單向流動的現象有增無減。

  4、編制外教師管理機制有待完善。由于編內教師數量長期無法滿足教學任務需求,由此產生了大量編制外教學人員,包括編外用工、代課教師、臨聘人員等不同性質人員,尤其在鄉鎮學校,編外和臨聘人員普遍存在,比例也很高。如周莊實小缺編80人,臨聘人員77名,占全部教師(380名)近五分之一。而由于臨聘教師與編內教師擔負相同的崗位職責,工資待遇上卻相差甚遠,同工不同酬問題既導致招聘教師質量難以保障,也導致編制外教師隊伍的不穩定。

  5、民辦教育發展滯后。全市民辦教育發展舉步維艱,難以突破,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全市僅有一所民辦學校(天華藝校),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多樣化、高端化的需求。目前,市政府也未出臺扶持民辦學校發展的相關政策。據了解,周邊縣市中,張家港市目前有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9所,其中常春藤實驗中學成為區域名校,在校學生2000多名,旭東學校是專門招收新市民子女的民辦學校,從幼兒園到初中在校學生6300多名,有效分擔了公辦學校的壓力。

  三、幾點建議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法》的`法定內容,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義務教育的剛性要求,目的就是為了使區域內義務教育階段的各級學校在辦學經費投入、硬件設備配備、師資配置、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等方面處于一個比較均衡的狀態,為適齡兒童、少年享有公平、公正接受義務教育提供保證。對照國家、省、市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我們建議市政府需著力在以下幾方面努力工作:

  1、加大投入,促進薄弱學校標準化提質改造。針對全市依然存在一批薄弱學校的現狀,市政府要加快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進度,強勢推進、著力實施,促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與提升。要學習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地區的經驗,進一步加大統籌力度,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有序推進。要按照省、市對于義務教育學校的建造標準,實行標準化建設和設備配置,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防止追求“高大上”,解決大校額、大班額的問題,早日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均衡發展的目標。

  2、優化機制,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優質教育資源均衡是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無錫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按照核定編制數配齊配強每一所學校的專任教師,逐步做到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中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及骨干教師比例大致相當”。因此,市政府要創新激勵機制,促進全市區域內師資水平均衡發展。要借鑒先進地區“校長職級制改革”、教師“市聘校管”等有效經驗,著力培養一批德才兼備、進取心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校長隊伍,采取交流任職、扶弱結對等手段,提升薄弱學校管理水平。要擴大優質教師資源的統籌調配力度,加大對到農村、鄉鎮薄弱學校任職的骨干教師的獎勵力度,從制度上、績效上支持骨干教師交流到鄉鎮和薄弱學校,充分發揮其業務引領作用,促進薄弱學校提高教學水平。要在職稱評聘、評先評優等方面對鄉鎮和薄弱學校的教師給予特殊的傾斜,使鄉鎮、薄弱學校的骨干教師引得進、留得住、扎好根、結好果。

  3、完善政策,緩解教師隊伍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矛盾。市政府要認真研究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尤其是鄉鎮學校普遍缺編、缺員的現實問題,面向未來,謀劃長遠,按照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生源變化、布局調整等情況,加大年度招錄計劃,防止“有編不補,長期聘用代課人員”等與省市有關政策相違的做法,逐步解決學校教師缺員過多、年齡斷層等問題。在當前有編制而缺員的情況下,要探索研究教師招聘的創新做法,由政府統籌,核定年度用編情況,統一招錄,在數量上適度擴大,質量上嚴格把控,待遇上統籌,逐步滿足義務教育學校對教師的需求。要按照《江蘇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2015—2020)》文件精神,優先補足配齊鄉村學校教師。

  4、創新突破,完善編制外教師隊伍管理。在當前生源規模有增無減、教師編制數量無法突破的情況下,編制外用工將成為目前甚至今后更長時間內彌補編制不足的重要途徑。市政府要高度重視編制外教師這個群體,正視教師在專業上、工作性質上的特殊性,加快完善編制外教師的管理機制,統籌規范各鎮(街道)的用工標準,嚴格用工程序,從源頭上保證教師隊伍素質。要依法落實編制外教師的工資待遇,激發編制外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和歷史使命感,保持教師隊伍的穩定。

  5、深化改革,促進民辦教育發展。民辦教育不但可以彌補公辦教育資源不足,同時也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多樣化的需求。市政府要加快研究我市民辦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臺促進我市民辦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盡快將民辦教育納入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引導民間資本、社會力量投入到民辦教育特別是高端化、差別化私立學校建設上來,逐步建立起健康有序的民辦教育體系。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13

  我區人大常委會十分重視民辦教育的發展,為了深入貫徹國務院頒布的《社會力量辦學條例》,促進我區民辦教育健康發展,針對我區民辦教育近幾年在發展中呈現出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兩年前我們曾與區教委一起聯合對我區民辦教育辦學情況進行過一次比較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并形成了一個內容比較詳實的調查報告,提出了若干可操作性的參考建議,引起了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今年,我們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的統一要求和部署,再次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和相關管理部門負責人對我區民辦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區人大常委會十分重視這次調查工作,調查結束后,區人大主任會議還專題聽取了區教育局關于民辦教育情況的匯報。下面我將此次對我區民辦教育調查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區民辦教育的基本情況

  我區民辦教育從xx年起到現在已經有16年,走過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到全面的道路。現已從原來單一的培訓類學校發展到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培訓到學歷教育,從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的門類和層次齊全的民辦教育格局,廣泛吸納了各方資源,彌補了政府辦學的不足,滿足了社會各種層次對教育的不同需求,為社會培養了各類人才。我區民辦教育,特別是普通基礎教育,在全市、全省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原國家教委和省、市有關領導都曾到我區民辦學校進行過考察,我區光華學校已進入省民辦學校的先進行列。

  我區現有由教育行政部門批準開辦的各級各類民辦教育機構58所。其中學齡前教育機構5所,寄宿制中小學6所,簡易中小學14所,職業中等學校3所,培訓類學校27所,高教助學類學校3所。全區民辦學校共有在校學生15000余人,教職工1500余人。各級各類學校占地面積達1000畝,校舍面積近26萬平方米,其中辦學者自建校舍15萬平方米。各級各類學校資產約2.6億元,其中國有資產93.5萬元,創辦者投入600萬元,辦學積累近2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我區目前還有未被批準擅自開設的簡易中小學34所,在校學生8000人左右。

  二、我區貫徹《社會力量辦學管理條例》工作情況

  我區民辦教育發展較快,一方面得益于國家教育改革政策,一方面是靠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我區貫徹《條例》工作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分類指導,分級管理。按照“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十六方針,我區對民辦學校實施了分類指導、分級管理。寄宿制學校由區教育局直接管理,區教育局除加強對此類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外,還批準在這些學校成立了黨、團支部和工會組織,并把其工作納入區教育局的整體工作。區教育局按照屬地管理的基本原則,將簡易中小學劃歸鄉鎮政府管理。培訓類學校由于開辦的不定期性和生源的不穩定性等原因,區教育局對其采取嚴把出口關的管理,即嚴格審查其學籍、學時、學業,最后辦理結業證書。對簡易學校的管理,各鄉鎮在抓好日常教育教學管理的基礎上,考慮絕大部分簡易小學都是廉價租用校舍,有的是民房,有的是年久失修的空余房屋,有的雖是自建新房,但建筑質量不高。簡易小學(含未被批準的)的校舍安全存在較大隱患,今年,全區組織專班對簡易中小學校舍進行了安全檢查,對已批準的簡易學校發放了校舍質量狀況調查表,并請有關部門對其校舍進行了安全鑒定,建立了民辦學校校舍檔案。通過檢查,對校舍存在安全隱患的'學校,要求限期整改,否則強行停止其辦學行為。區教育局決定今后申辦學校必須有校舍安全鑒定書。凡校舍有安全隱患的一律不予批準辦學。

  2、適應民辦學校發展要求的管理機制日漸完善。在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方面,我區加強了依法行政工作,依據《條例》的要求,成立了社會力量辦學審理評估小組,負責對學歷學校的辦學資格、辦學條件的評審。

  為協調公辦與民辦學校的共同發展,我區堅持做到“五個一樣”即教師職稱評定與公辦學校一樣,三好學生評定與公辦學校一樣,評選名師與公辦學校一樣,工會、團隊評比與公辦學校一樣,對教研和教科方面的指導及服務與公辦學校一樣。考慮到簡易學校招收流動人口子女,其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管理水平等與公辦學校以及寄宿制學校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我區從今年起已對簡易學校實行了學籍單列和單獨評估的管理模式。上述管理套路的形成為民辦學校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3、加大教育行政執法力度,規范有證,取締無證。近幾年簡易學校無證辦學現象十分突出,引起區人大高度重視,區十一屆人大二次會上,“依法取締無證簡易學校”被列為大會議案,要求在加強審批、規范有證簡易學校的同時,堅決依法取締無證辦學。該議案在近兩年的辦理中,取締了一部分無證簡易學校,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執法難度大,執法力量和手段不強,致使許多無證簡易學校雖多次執法仍難以取締。今年,我區加大了教育行政執法的力度,8月份,由區政府統一協調領導,組織教育局、民政局、房產局、公安局、城管局、安委會等12個委辦局,在有關鄉鎮配合下,對無證簡易學校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聯合執法,依法取締無證簡易學校19所,進一步規范了我區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三、民辦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簡易學校有待進一步規范。由于我區城鄉結合部較多,流動人口多,簡易學校多,通過前一階段對布局合理、具備一定辦學條件的簡易學校依法辦證工作,以及對不具備辦學資格的無證簡易學校的依法取締工作,雖然現在有證簡易學校辦學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無證辦學現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有證簡易學校在安全保障、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升學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和隱患,須進一步規范有關方面的管理工作。無證簡易學校仍然存在打而不死的現象,由于這些無證簡易學校辦學點分散,平時難以監控,往往是執法人員來了就不辦,走了接著辦,執法成果難以鞏固,同時,還存在取締的學校的學生難以消化的問題,目前我區無證簡易學校在校生超過6000人,安置這部分學生難度很大。

  2、寄宿學校面臨危機。繼xx大西洋學校、新世紀學校倒閉后,我區的帥英學校、香梅學校、華奧學校也相繼倒閉,引發了不少社會矛盾,造成社會的一些不安定因素。我區除光華學校外,其它寄宿制學校也不景氣。高龍學校生源日趨下降(每學期以5—10下降),已收不抵支,辦學艱難。有的寄宿學校從開辦之日就沒紅火過,退學、退費的糾紛經常發生,“官司”連綿不斷。由于民辦寄宿制學校多數生源不足,目前已出現教育設施閑置現象。

  3、民辦學校管理水平低下。我區大部分民辦學校實行的是家族似的管理方式,學校的關鍵部門都是主辦者的親屬控制,管理不規范,水平低下。尤其在學校財務管理上隱患多。我區民辦教育總資產已達2.6億元,其中在創辦者投入的資產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借貸或集資來的,在我區實施管理過程中,已出現多起因創辦者為還款等原因隨意抽走資金,致使學校無法保證正常開支和教師工資的現象。此外,民辦學校內部資金在分配、使用制度上還不夠完善。目前民辦學校內部的勞保福利、醫療保險和社會養老等保障體系還不健全,教職工后顧之憂沒有解決,一定程度地影響到教師隊伍的穩定;民辦學校各類人員工資福利占經常辦學費用的比例不確定,教育積累是否用于分配難以監督。有的學校還反映,學校董事長在資金管理上權利、義務不明確,錢交給了董事長,學生交給了校長,學校正常運行資金沒有保障。

  4、民辦教育的快速發展加大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人力、財力方面的困難。隨著民辦教育的迅猛發展,民辦教育機構越來越多,我區包括無證簡易學校在內已統計的有82個,在我區整個教育體系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在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人員不能增加,管理不能收費的情況下,無疑增加了教育行政部門在加強民辦教育管理上的困難。如對民辦教育辦學的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因無經費保證而難以正常開展。特別是在年度審核時,組織考核年審班子對58所學校逐校審核所需經費,常常從教育部門其它經費中擠占。

  為了推動民辦教育不斷發展與完善,針對我區民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相應制度、法規。要抓緊制定符合xx市情的可操作性強的社會力量辦學地方性法規。進一步規范社會力量財產、財務管理體制,細化民辦學校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工資福利制度、醫療保險及社會養老等制度,通過制度的完善,保證社會力量辦學教師隊伍的穩定,防止教育資源的流失。

  2、按照國家關于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政策,政府要加大投入,來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問題。

  3、市教育行政要制定有關文件,扶持民辦學校的發展,為民辦教育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近幾年,普高招線下生,職業學校開設綜合高中班,開辦改制學校等政策的出臺,不同程度的影響了民辦學校的穩定和發展。

  4、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規范簡易學校辦學行為。目前,教育行政執法工作的重點是規范簡易學校工作。規范簡易學校,一要大力宣傳“規范有證,取締無證”的政策;二要在全市形成一個統一的政策,建議市政府盡快出臺統一的處理意見;三要加強教育行政執法的力度和手段,堅決取締那些辦學布點不合理或不具備辦學條件的辦學點。

  關于全市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篇14

  20xx年6月21日——7月4日,我隨北京大學團委“西部講師團”暨北大愛心社愛心萬里行甘肅路一行16人組成調查組,到甘肅省T縣H鄉進行社會調查和支教工作。期間受到了當地黨政領導,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熱情接待以及廣大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調查組通過走訪農戶,同黨政領導座談,開小會等形式,就該鄉的農民生計狀況,當地經濟發展情況,教育發展情況等問題進行了調查。這次調查中我們先后走訪了T縣H鄉40余戶農戶,現將調查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地社會狀況概述

  (一)生活環境

  H鄉位于T縣東南部,良恭河穿境而過。全鄉轄14個行政村,137個自然村,93個合作社,2331戶農戶,11479人。全鄉總面積為128.6平方公里(20xx30畝),有耕地18990畝(其中川地700畝,山地18185畝),有草場29497畝,林地58640畝;年平均降雨量640mm,無霜期190天,年日照時間20xx小時,年平均氣溫8.1°C,海拔1499m——2400m,鄉政府所在地海拔為1760m。

  (二)宏觀社會狀況

  T縣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屬于國家級貧困縣。H鄉去年全鄉經濟總收入為1293萬元,國內生產總值130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285萬元,第二產業10萬元,第三產業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5元。鄉鎮財政總收入62萬元,財政供養60人,鄉財政支農周轉金14萬元。

  在農業生產方面:全鄉農作物播種總面積18885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4475畝,糧食總產量715.2萬斤,油料產量4萬斤,肉類總產量48.2萬斤(其中豬肉產量43.6萬斤),水果產量4.6萬斤,蔬菜產量150萬斤,人均占有糧608萬斤。該鄉還興修水平梯田3000畝,并興修了兩條灌溉渠7500米,灌溉面積1500畝。建成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300畝。同時正在對小河子,牛頭寺、米家溝等地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

  該鄉的工業基礎薄弱,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全鄉共有鄉鎮企業85個(包括磚瓦廠、銅礦采選廠、礦泉水廠、蜂窩煤廠、面粉加工、百貨銷售、餐飲等)其中鄉辦企業3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140人,收入總額123萬元,凈利潤總額10萬元,上繳稅金5萬元。

  教科文衛方面:全鄉有學校17所,在小學生1429人,教師61人,衛生院1所,醫生6人,病床4張;已經完成了“普初”、“義教工程”、“衛生Ⅷ”等項目的實施,全面開展貧困醫療救助。全鄉多民辦教師,待遇低,福利差,所以教師的積極性有待一步提高。絕大多數農民也都意識到了教育問題的重要性,開始會支持孩子上學。但是當孩子(尤其是初中生)產生厭學或者退學的念頭時,相當一部分農民還會因“生計”原因而采取順水推舟的做法。在醫療方面,我們了解到大部分農民小病就在家里熬,大病就去縣里看,很少去鄉上衛生所,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境貧困對于相對較高的醫療費用農民只能望而卻步,另一方面由于衛生所條件較差,農民也不太放心。另外,在該鄉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已經開始開展,但是政府的整體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亟待加強。

  由于地處山區,冰雹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受自然條件限制該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也急需完善。全鄉14個行政村實現了通電、通郵、通公路;已有韓院和李家院兩村通了電話;沈家壩、菜地灣、江林、韓院、離家遠、大莊6村通自來水;固定電話裝機量60部,移動電話155部,雖然如此,但是在如果碰上自然災害往往會導致與外界一切聯系的全部中斷,從而造成較大的損失加大受災的嚴重性。同時該鄉還在上級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初步建成了牛頭寺旅游森林公園,但是也是因為交通條件的限制,使當地的旅游資源無法得到很好的開發。

  二、經濟狀況

  (一)經濟結構和農民收入狀況

  在我們所調查的7個自然村中,農業產業結構基本相同,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洋芋,谷子等,大部分農民都種植了黨參等藥材以增加收入,但是由于近年來中藥材市場不景氣,加上農民地少主要種植糧食以自給只有很少土地種植藥材,所以藥材的收入也極為有限。許多農戶家里都種植有核桃、杏兒等果樹,但是一般也就只有一兩棵,對家里的收入也無法又太大的幫助。大部分農民都養有牛羊豬。在禁牧的同時,政府倡導設施養羊,現在都采用圈養的辦法。養豬是為了自家殺來吃,在經濟緊張的時候還可以拿來買,牛是用來耕地和運輸的。一般農戶家還養有雞,大多也只有幾只,也有養雞大戶,但非常少。

  這兩年,由于旱情較為嚴重,因此農作物基本沒有什么收入。加上種子,化肥等價格不斷攀升,國家實行退耕還林,農戶土地減少,農戶能做到一年的收支平衡,不虧本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生產出來的糧食很少拿出來賣,大部分是自給。有部分農民由于買不起化肥而僅僅使用農家肥。因此對于當地農民來說,糧食生產僅僅是為填飽肚子而進行的生產活動。種植藥材可以說是農民在農業方面唯一的進項。黨參收入多則千余元少則幾百元。因此,如果某個農戶土地較多,藥材種植的面積較大,那這個農戶在村里的生活就會相對較好。農閑的時候有些較為活躍的農民還會尋找一些零工做。

  除此之外,這里的青壯年男勞力大部分都外出務工,遠的出省,近的就在縣城。就我們的調查而言,大部分都是在省外打工,主要是去新疆、內蒙古等地。外出打工的一年能夠掙幾千塊錢,高的能有五六千塊。但是干了活卻拿不到錢的人也不在少數。

  那些沒有勞動力外出打工的農戶主要靠家里的農業收入,但這和那些外出打工農戶的收入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村子里,家境較好的一般是吃國家財政飯的公辦教師、“國家干部”(其實只是鄉鎮干部)以及家里土地和勞動力較多、以及有其它副業收入的家庭。

  H鄉現在主要的稅收來源是農業稅,但是當地稅費收繳的透明度不高,很少有農民知道自己交的到底是哪些項目的稅費,大部分都是只知道總額卻不知道明細,農民的解釋是知道了也沒用,村里說要交就是要交,就算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你也沒有辦法。農業稅全部采取現金的方式收繳,稅收分春秋兩季進行。

  當地的勞動力的流出和流入組織形式主要是靠這些打工人員自己的社會交往形成的,沒有正式的組織形式,通常都是有活的時候相互通知,靠自己的關系,也靠自己能夠吃苦耐勞誠實信用。

  當地農民每戶年均收入800多元的數據應該是可信的,也代表了大多數的情況,但也有不少的農戶基本的溫飽問題都還沒有得到解決,并且國家的救濟和社會保障也亟需完善和提高。

  農戶家境不好有一個很普遍的原因是家里有長期患病的病人,醫療費往往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包袱,因此農村醫療體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個非常現實和緊迫的問題;另外,家里缺少勞動力,或者土地不多,只有山地卻無川地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該鄉的很多農戶裝有太陽能灶。經了解,向農戶發放太陽能灶是屬于縣里扶貧的一個整體提升計劃的一部分。西北地區,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豐富,因此這一舉動受到了農戶的普遍歡迎。但在調查中發現有些村的太陽能灶是免費發放,有些村還會另外向農戶收取20多元錢的費用。還有些村子將太陽能灶的發放作為對農戶的一項獎懲措施,只有按時按量完成稅費,并主動配合村干部各項工作,與村里的關系較為協調的農戶才有發放,而那些經常“鬧事”,與村里對著干的農戶是不可能有的。

  (二)稅費改革情況

  稅費改革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很多項目比如鄉統籌、村提留、教育附加費、屠宰稅等都已經取消了。但是并沒有減輕農民太多負擔,因為限于當地的經濟狀況,在稅費改革之前,當地并無太多的亂收費現象,因此,就調查的農戶而言,基本上都覺得現在比以前好,然而在實際上這個在他們的生產活動中并沒有帶來多大的影響。在1997年實行稅費改革之后,農民僅僅需要交納農業稅(并且今年的農業稅按照中央的政策和部署開始減少)和一事一議的防雹費(當地為了防止冰雹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用以籌措資金的一種費用)以及補給民辦教師和村干部還有當地組織的護林隊隊員的口糧。大概每畝地20元左右(根據調查,各村的稅費情況有一定的差異)。

  (三)負債情況

  盡管農民的負擔有所減輕,但是在當地我們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當地幾乎60%—70%的農戶都不同情況的存在著負債的現象。當我們問及為什么負債時,他們告訴我們,他們買化肥需要錢,看病需要錢,孩子上學需要錢,有時候收成不好,家里沒糧食也得去借錢買。信用社里的錢只借給有錢送禮或者有關系有頭面的人,根本不借給窮人,一般普通人想借點款比登天還難。信用社不貸款給農民說是怕農民還不上,其實很多有錢人借了錢也還是還不上。

  因此大部分農民還是主要向親戚朋友借錢,如果家里親戚朋友有學校的公辦教師,鄉鎮干部或者在外面做點小生意家境寬裕點的,借起錢來還方便一些;如果沒有,那碰到急事想借錢也沒地方去借。村里今年就出過沒錢買糧又借不到錢而餓死人的事情。

  (四)農民購買力和支出結構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把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開支列為他們消費開支中的最大的一塊(家里有病人的除外)。一般中等的農戶年支出金額都在800——1000元,近幾年來,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尤其是化肥種子的價格還在不斷的上漲,給農民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村里已經有人因為買不起化肥而是僅僅施用農家肥了。由于地少,種子的用量并不大,但是鑒于當地的晝夜溫差大,覆蓋種子的地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農業生產資料的支出。

  家里有念書的小孩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費用就成為了家庭支出的第二塊,村里小學的收費狀況一般為每學期收取費用50—60元,加上其它書本等雜費也就是60—70元。農民對小學生的花銷和學校收費狀況并無太大意見,但是認為中學的收費實在太高,一個中學生每年得交近千元費用,高中就花銷更大,更是一般的農民所不敢企及的。

  家庭的第三大開銷就是水電費和農業稅,這一點在稅費改革情況一節中已有說明不再贅述。

  第四大支出是人情的花銷,這一項在各個家庭的支出數額差距很大,但是根據當地的習慣,一般親戚朋友結婚生子等喜事都要包幾十塊錢紅包,關系特別好的要到50—100多塊錢。

  第五大支出是日常用品。由于受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交通條件限制,村里居民想要購買日常用品通常是在當墟時走幾十里山路去相鄰的一個商業相對發達的N鎮購買。一年的日常用品花銷也大概在70—150元不等。

  (五)退耕換林政策的實施

  當地人多地少,并且以山地為主,自然條件惡劣加上多年干旱,因此這里農民的收入水平很低。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在此也成為了突出的問題。根據國家政策,農民每退耕還林一畝,國家補貼300斤糧,20元錢。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農民實際能拿到的只有90——200余斤不等的糧食,現金沒有。農民對國家的退耕還林政策較為支持,一是認為有利于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水土的保持(也有部分農民雖說不上原因但堅持認為中央政策的肯定是對的,肯定有它的道理不會坑害農民),第二,國家的補貼在當地來說也是很劃算,甚至有時還是高于不退時的收益。但是由于農民實際到手的補貼很少,農民對此也非常憤恨,并且曾經鬧過上訪,這樣退耕還林問題就成為了當地干群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

  另外,對于退耕還林土地的歸屬當地農民也不是太清楚。按照政策,退耕還林的土地仍歸農民所有,土地上的樹林最終也是農民的,因此農民還是必須繳納相應的稅費,許多農民因為不清楚政策所以對此都非常的憤憤不平。這也是造成農民對退耕還林頗有怨言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發展狀況

  如前所述,H鄉全鄉有學校17所,在小學生1429人,教師61人,無中學。當地考上中學的學生一般都在旁邊的N鎮的中學上學,成績和家庭條件允許的可以到縣上去年高中。當地義務教育的落實情況并不盡如人意,雖然當地居民對教育都普遍是很重視的,但是由于家庭條件限制,通常如果家里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在上小學,就一般會有一個孩子在家里幫著干活,通常是女孩子。如果有一個孩子在上中學,那么家里其他孩子上學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此當地很多孩子能念到中學就很不錯了。當地小學的輟學率也是居高不下。當地關于適齡兒童入學率由一個這樣的說法:春滿堂,夏一半,秋幾個,東不見。這樣的狀況使得入學率的考察價值大打折扣。

  根據T縣教育部門的有關領導介紹,本縣的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民辦教師撐起半邊天。鄉鎮干部向我們說明了原因:主要是公辦教師不愿以來,民辦教師雖然待遇不高但是在當地來說也是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工作因此有很多人爭取,但是往往民辦教師自身的素質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教學質量也就可想而知。另外,由于民辦教師待遇太低(每月只有80塊錢,還不一定能落實,公辦教師高的能夠達到1000元),老師們都不安心教課,而是把教學工作當作減輕家里負擔,擴充家里經濟來源的一個渠道,因此老師們除了教課還必須承擔家里很多的農活和其他的一些事情。真正能夠把教學當作自己本職工作的老師并不多。

  根據當地鄉黨委書記的介紹,H鄉從99年開始采取鄉上級要一點(立項投資),部門幫一點,鄉政府投一點,村上拿一點,群眾擠一點,拆下的舊木料磚瓦利用一點的辦法經過爭取立項投資新修了三所條件相對較好的小學;鄉政府投資,群眾投勞集資新修了10所小學,維修了四所小學,今年又爭取立項將對兩所學校進行新修,至此全鄉所有教學的`的危房舊校將全部消除。鄉政府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縣教育先進鄉鎮。

  下面我們將通過介紹該鄉的H鄉小學了解該鄉的基礎教育發展狀況。H鄉小學始建于1942年,學校下轄16所存學以及教學點,共有教職工61人,其中公辦教師37人,代課教師24人,由學生1429人。1970年該校曾設初中班,1982年初中班被合并到相鄰的N鎮中學,由此H鄉小學被定為五年制小學,1989年省上撥專款修建了教學樓一幢,20xx年實施一期“義教工程”,新修校舍18間,315平方米。該校服務半徑內總人口1466人,適齡兒童總數149人,入學率100%,女童入學率和殘疾兒童入學率100%,但是輟學率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學校所在地教學點有教職工21人,公辦教師13人,代課教師7人,長期臨時工1人,大專學歷4人,中師學歷11人,高中學歷3人,初中學歷2人,小學高級教師5人,一級教師10人。1996年該校被評為“隴南地區先進學校”。由于T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所以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扶貧資金用于相應的教育扶貧項目,因此爭取項目立項投資是該鄉教育機構每年的例行工作。根據中心校的校長介紹,這兩年縣上對該鄉的教育投資一直都很支持,所以該校的發展也是令人歡欣的。

  在該鄉的教育情況中,有一個北京大學生資助的計劃很引人注目。這是由該縣的一個熱心拍攝和攝影的普通農民,與北京的各高校特別是北大的愛心社區的聯系合作開展的一個首都大學生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資助計劃。這個活動的影響非常大,僅僅在該鄉就資助了中小學生121人,總金額達18000余元。這個活動使當地很多人受益,在調查過程中,不止一次的有農民要求我們代他們向資助他們孩子上學的北京大學生表示感謝并希望能取得聯系。而大學生們的資助和信件等也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動力和鼓舞。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該計劃于20xx年停止,已被資助的孩子也有很多與資助人失去了聯系,并有很大一部分重新陷入了輟學的境地。因此,在調查時也不斷有孩子要求我們幫他們尋找資助人,以幫助他們重新爭取受教育的權利。

  四、困難與問題

  1. H鄉處于西部高原山區,森林覆蓋率低,植被破壞嚴重,耕地少,平地少,生態十分脆弱,并且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時常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并且當地海拔高,積溫低,生產期短,極不利于作物生長。

  2.水土流失嚴重,耕地承載能力差。由于當地的自然條件惡劣,植被破壞嚴重,當地的水土流失非常嚴重。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而耕地資源匱乏,耕地承載能力差是當地農業發展的瓶頸之一。與此相對的是,人口的生產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為作為粗放型經營的農業,只有增加勞動力才能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保證糧食的生產。但是,近幾十年來人口數量的膨脹和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更使耕地承載能力有減無增。另外,由于當地地形崎嶇,開荒擴耕也非常容易呆滯嚴重的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耕地承載能力差,耕地資源質量差,可開發難度大,效益低,可開發潛力小這是當地農業經濟不容忽視的特點。

  3.生產方式落后,經濟發展水平低。當地落后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所形成的薄收,單一經營,粗放管理,靠天吃飯是貧困的重要原因。勞動者受教育程度低,區位邊緣分布,交通閉塞,觀念上封閉,經濟上貧困,使居民習慣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經濟生產方式。農業以低層次平面墾殖方式為主要特征,以人口數量增加和體力勞動為主,生產結構單純追求糧食產量的單一種植業結構這都嚴重阻礙了當地社會基礎結構的進化。

  4.基礎設施薄弱。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薄弱是當地發展面臨的基本困難之一。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不僅難以有效抗御自然災害還給當地農民溫飽問題帶來了極大困難。交通通信事業和社會基礎設施的落后嚴重制約了貧困鄉村的資源開發步伐,特別是當地的旅游資源,而且阻隔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機制與外部社會的有機結合,弱化甚至化解了外部社會先進的經濟文化浪潮對地方上的沖擊。同時強化了當地內部的封閉型和資源配置的單一性,形成了惡性循環。

  5.社會環境封閉,生活方式穩定。落后的思想文化,守舊心理,安貧心理,懼險心理與當地信息時間觀念淡薄,效率觀念缺乏,文化素質差等問題與自我封閉,自主自立意識薄弱自卑自負心理問題結合形成了一種心理環境與現實社會形成了較大的差距。在調查過程中可以看到不少人在村里終日游蕩,或呆坐在陽光下與人閑聊打發時光。

  6.教育發展落后,教育經費短缺。當地的輟學率高,絕大部分小學畢業后放棄升學,這就必然壯大了文盲半文盲勞動力結構隊伍,從而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限制作用。同時當地教師素質有待提高,教育質量也不盡如人意,而教育經費的短缺直接導致了當地辦學條件差,無法組織教師進修和請外地老師對本地教師進行培訓。由于教師待遇低,導致教師隊伍不穩聽,嚴重存在調不進,留不住的現象。教育事業的落后直接導致的是當地人力資本積累水平低形成了“低素質屏障效應”是當地勞動力對其他職業的競爭力和對外部環境的適應力極低。

【教育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04-26

農村教育情況調查報告01-17

幼兒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04-25

最新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04-26

農村教育情況調查報告2篇07-22

關于全市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04-25

中國農村基礎教育情況調查報告04-26

農村教育情況調查報告范文(通用5篇)10-27

關于幼兒園教育教學情況的調查報告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