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于為游客排憂解難的導游,往往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自然博物館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1
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一座集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收藏、研究、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前身始建于。1998年建造的新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黑石礁公園內,與星海公園毗鄰。博物館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是我國建筑規模最大、展示手段最先進的自然博物館,也是我國少數幾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注冊的博物館之一。很多是在國內獨一無二的,如重達60多噸的黑露脊鯨、40多噸的抹香鯨等。
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余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余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在國內是種類最多最有特點的,其中一窩鸚鵡嘴龍化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惟一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震驚世界的國寶級化石標本。
自然博物館在展示手段上,充分運用了現代燈光音響和多媒體計算機等高科技,除傳統的陳列外,還以互動方式將標本與觀眾拉近,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大連自然博物館館內開設有地球、恐龍、海洋生物、東北森林動物、濕地、物種多樣性、遼西古生物化石等12個展廳。觀眾可直觀地了解發生在億萬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們對生命的進化有更深的了解,不僅能增長自然科學知識,還能領略大自然的獨特風光。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2
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中國自然歷史性博物館,位于遼寧省大連市勝利橋北。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一座集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收藏、研究、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前身始建于1907年。建筑面積5100平方米,陳列面積2470平方米。館舍為俄式建筑,原是沙俄帝國侵占大連時的市政廳,1925年3月擴建為滿蒙物資參考館,1926年改名為滿蒙資源館,1931年末更名為滿洲資源館。1945年歸屬中長鐵路大連分局,定名為東北資源館。1950年由大連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1959年改名為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余件。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亞洲也屬罕見,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一座集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收藏、研究、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前身始建于1907年。新館為現代歐式建筑,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黑石礁海濱,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是國內唯一擁有27萬平方米海域的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余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余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其中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亞洲也屬罕見。"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在國內是種類最多最有特點的,其中一窩鸚鵡嘴龍化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惟一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震驚世界的國寶級化石標本,其研究成果論文已發表在《Nature》(2004年9月431期)上。
大連自然博物館館內現開設地球、恐龍、海洋生物、東北森林動物、濕地、物種多樣性、遼西古生物化石等12個展廳。走進序廳,一幅長22米、高3米的巨型浮雕將"自然與人"藝術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氣勢宏大壯觀;恐龍展廳內40米長的巨幅半景畫和栩栩如生的恐龍生態模型,演示了恐龍產生、發展、滅亡的全過程,觀眾可直觀地了解恐龍及其生活環境;十分珍稀精美的遼西古生物化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人們講述著發生在億萬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們對生命的進化產生無限遐想和對未來的深思;在物種多樣性展廳內,觀眾只需按下按鈕就可以聽到來自自然界近30種鳥類的鳴叫;走進東北森林動物展廳,猶如進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種動物集聚在你的身邊,使人不禁發出要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感嘆;觸摸式多媒體電腦、大屏幕彩電,以及中央空調、樓宇自控、保安監控、數碼自動講解系統等高科技硬件設備,給觀眾創造了一個方便、舒適的參觀環境,此外還有供學述研討等文化活動的'多功能廳,供觀眾休息、觀景的休息廳,以及購物、飲食等服務設施。來大連自然博物館參觀,不僅能增長自然科學知識,還能領略大自然的獨特風光,在成片的黑色礁石和小石林的環抱中,聆聽大海與礁石的"對話"。
大連自然博物館陳列水平先進,新館陳列先后獲得2000年全國十大陳列精品獎和最佳新材料、新技術運用獎、2001年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遼西化石研究2005年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大連市文明單位,2000年大連市首屆十佳環保景點,2002年大連市旅游工作先進單位。2003年作為東北地區唯一入選的博物館,參加了法國舉行的中法文化年活動。2002年獲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大連市優秀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獲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大連自然博物館正以嶄新的面貌熱情歡迎來自國內外的各界朋友。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3
親愛的游客們:
我叫劉xx,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
北京自然歷史博物館位于天橋南街126號,始建于1950年,1959年竣工。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展覽面積6000平方米。它是一個大型的自然主題博物館,主要展示生物和人類發展的歷史,普及自然知識。有一個生動的生物進化史展覽,展示了各種化石和各種動植物的標本。自然歷史博物館有五個展廳,分別是四個基礎展覽和一個恐龍世界博覽會。館藏文物、化石、標本10多萬件,大型整體古哺乳動物化石數量居世界第二。黃河古圖像化石和恐龍化石在國內外都很有名。
“動物展示”按照系統發育順序展示主要的活體動物類群,反映了動物王國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植物展”展示了大量原核生物的細菌和藍藻、真核生物的藻類、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標本和生態照片。,展現你的多樣性,再現植物的進化,體現植物在動物和人類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古生物展”通過大量化石標本展示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從變溫到恒溫,從卵生到胎生的進化過程。《人的起源》展覽展示了從猿到人的歷史過程,以及10月份一個個體被孕育的誕生過程,勾畫了人類自身的發展軌跡。《恐龍世界》用高科技手段還原恐龍,有聲有光有電,讓觀眾仿佛回到了億萬年前的古老生態環境,從而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4
各位游客:
我叫劉XX,今天是你們的導游。
我們今天來到的地方是大家都知道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歷史古跡-北京故宮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館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又名紫禁城。故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屋子有9999間半,故宮四周饒10米高的城墻,外有50多米寬的護河城。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北京故宮門前。各位游客,你們看,這座故宮的四個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故宮座北朝南,開有四條門。各位游客,這里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
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外朝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它們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為高大的`,它金碧輝煌,這個臺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柱子上雕刻著云龍云鳳的圖畫,末代皇帝溥儀就是在這里舉行了他的登基大典禮。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各位游客,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自乾隆皇帝以后,這里便成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舉考場。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5
大連自然博物館位于大連星海公園西南的黑石礁海濱,是一座漂亮而宏偉的歐式建筑。博物館展品涵蓋了地質、古生物、動植物等多個領域,展品非常豐富,其中鸚鵡嘴龍化石、黑露脊鯨標本等都是非常珍稀的藏品。
博物館是一座坐落于海邊的現代歐式風格建筑,展館部分主要分為四層,設有地球、恐龍、海洋生物、東北森林動物、濕地、物種多樣性、遼西古生物化石等12個主題展廳。館內收藏有將近20萬件各類標本,其中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為該館特色。
大連自然博物館館藏生物標本與化石的數量和種類,在全國均屬名列前茅,其中不乏眾多珍稀珍貴展品。其中鸚鵡嘴龍化石是世界上罕見的、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個體數量最多的一窩恐龍化石標本,還有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國內也是獨一無二。此外還有孟氏麗晝蜓、孟氏大連蟾化石,抹香鯨、灰鯨、長須鯨的標本,以及各種天然礦石、隕石、小動物標本、植物標本等許多展品。
大連自然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6
各位觀眾:
你們好!歡迎來到遙遠而神秘的恐龍世界!我是小小科普講解員袁靖怡,今天由我來為大家講解。
你們喜歡恐龍嗎?你們愿意和恐龍成為好朋友嗎?我也和你們一樣,非常喜歡恐龍。
你們看,在我們周圍就有好多好多恐龍,不是嗎?它們有的有三層樓那么高,有的卻和我差不多高,有的恐龍非常和善,而有的卻特別兇殘!這些神秘的恐龍現在已經全部滅絕。今天,我們只能在這個展廳里,看到它們神奇的骨架了。下面就讓我們一個一個的來認識它們吧!
請大家跟我往這邊來。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這個展廳里歲數最大的祿豐龍,他生活在兩億年前的侏羅紀。祿豐龍身長6米,是一種雜食性恐龍。祿豐龍是我國著名科學家,自然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已故的楊鐘健教授,1938年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發現的。它也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發現、挖掘、整理、裝架的第一只恐龍,因此有重要的意義。化石發現于云南省祿豐龍,楊鐘健為了紀念他的導師、德國著名恐龍專家許耐,把這只恐龍命名為許氏祿豐龍。
請大家跟我住這邊來。
你們看,在這個寬廣的大廳里,有一條個頭最大的恐龍,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它叫:馬門溪龍。它是在我國四川井鹽縣被發現的,所以又叫井鹽馬門溪龍。馬門溪龍是中國最著名的恐龍,它生活在1億4千萬年前,身體有26米長,還長著一個10多米長的大脖子。它活著的時候大約有60噸重!
什么什么?60噸是多重?我告訴你們吧,就是把20頭大象的體重加在一起那么重!很驚人吧!別看它們長著大個子,卻只吃植物,所以小朋友們不用害怕。馬門溪龍是群居生活的'恐龍,你們想想看十幾二十只這么巨大的馬門溪龍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壯麗的景象呀!
請大家跟我往這邊,來了解一下恐龍的滅絕。
恐龍曾經是地球上生活最成功的物種之一,它們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但是在6500萬年前所有的恐龍就全部滅絕了,恐龍究竟是怎樣滅絕的呢?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
其實,關于恐龍的滅絕有很多假說,至今還是一個謎。現在最流行的是小行星撞擊說,據說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突然與地球相撞,形成大爆炸,導致地球環境改變,使恐龍全部滅絕。
不管怎樣,恐龍的滅絕肯定與環境變化有關系。所以,大家要從我做起保護地球的環境。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這里,謝謝的大家的參觀。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7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于天橋南大街126號,它的的前身是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始建于1950年,1959年建成,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展覽面積6,000平方米。以展示生物和人類發展史,普及自然知識為主中,是一座大型自然主題博物館。
這里有生動的生物進化史陳列,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動物,千姿百態的植物的各種個樣的生物化石和標本,自然博物館有5個展廳,分別是四個基本陳列和一個恐龍世界博覽。館藏文物、化石、標本10余萬件,大型整體古哺乳動物化石數量居世界第二,黃河古象化石、恐龍化石名揚海內外。
“動物陳列”按系統發育順序展示了現生主要動物類群,反映了動物界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復雜的演化歷程。“植物陳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細菌、藍菌,真核生物的藻類、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標本及生態照片,展現了諸位的多樣性,再現了植物演化的歷程,反映了植物對動物、人類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陳列”踏著史前生命的足跡,通過大量的化石標本展示了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由變溫到恒溫、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歷程。“人之由來陳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歷史進程,以及個體的'人十月懷胎的誕生過程,勾畫出人類自身的發展軌跡。“恐龍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將恐龍復原,配以聲光電,讓觀眾仿佛回到了億萬年前的遠古生態環境中,因而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人類擁有地球,地球養育了世間的萬物生靈。熱愛我們的家園,就必須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了解這塊熱土上的自然歷史變遷。自然博物館,將幫助人們重溯自然界的軌跡,并且為弘揚中國光輝燦爛的文明史,讓世界了解中國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8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于天橋南大街126號,它的的前身是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始建于1950年,1959年建成,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展覽面積6,000平方米。以展示生物和人類發展史,普及自然知識為主中,是一座大型自然主題博物館。
這里有生動的生物進化史陳列,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動物,千姿百態的植物的各種個樣的生物化石和標本,自然博物館有5個展廳,分別是四個基本陳列和一個恐龍世界博覽。館藏文物、化石、標本10余萬件,大型整體古哺乳動物化石數量居世界第二,黃河古象化石、恐龍化石名揚海內外。
“動物陳列”按系統發育順序展示了現生主要動物類群,反映了動物界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復雜的'演化歷程。“植物陳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細菌、藍菌,真核生物的藻類、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標本及生態照片,展現了諸位的多樣性,再現了植物演化的歷程,反映了植物對動物、人類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陳列”踏著史前生命的足跡,通過大量的化石標本展示了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由變溫到恒溫、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歷程。“人之由來陳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歷史進程,以及個體的人十月懷胎的誕生過程,勾畫出人類自身的發展軌跡。“恐龍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將恐龍復原,配以聲光電,讓觀眾仿佛回到了億萬年前的遠古生態環境中,因而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自然博物館導游詞】相關文章:
參觀自然博物館12-09
參觀自然博物館作文02-07
游自然博物館作文02-07
北京自然博物館 -資料04-26
參觀自然博物館作文02-07
魯迅博物館導游詞03-05
北京自然博物館的介紹 -資料04-26
游北京自然博物館作文12-18
西安碑林博物館導游詞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