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工作計劃模板
篇一:教育局工作計劃模板
20___年市教育局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關于加快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牢固堅持“育人為本、安全優先、促進公平、強化服務、提高質量”的指導方針,突出改革創新,狠抓工作落實,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一、堅持育人為本,全面提高素質教育實施水平
1、深化育人為本基本制度建設。圍繞“育人導師、學情會商、畢業生去向考核”等12項內容,逐項建立市、縣(市區)和學校上下貫通、相互銜接能夠監督制約的育人為本配套制度;組織開展育人制度樣板學校評選和育人制度建設成果評選,確保在全市所有中等以下學校普遍達標運行。充分發揮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研究中心職能作用,加強對“八類特殊群體學生”教育,深化“五個一”成長工程和“名家進校園”等育人項目,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2、深化課程改革。小學重點做好課程整合、初中重點做好初高中銜接的引橋課程建設、高中重點做好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深化活動育人課程建設,全面推進“勵志修身、體驗感悟、實踐探究、心理疏導與家庭教育”四大課程體系建設。制定“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標準,開展“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全員達標活動,確保新課程倡導的“三維目標”落實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堂課。在深化課程改革中新推出一批課改名校和先進教師。
3、完善招生評價制度改革。建立全面推行中考改革在實施素質教育評先樹優中的“一票否決”制度,進一步發揮中考對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保障作用。完善對普通高中學校的星級評估制度,開展五星級高中學校面向全市招收特長學生試點工作,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4、大力開展質量監測。加快轉變教研機構職能,切實發揮市教科院“教育質量監測服務中心”的功能與作用,與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等合作,制定《xx市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方案》,發揮“綠色學業質量監測”的診斷、評價、反饋、指導作用,建立健全素質教育的質量保障體系,引導每一所學校在“輕負擔”的基礎上實現育人的“高質量”。
5、加強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結合標準化學校建設,開展全市農村小學體育、藝術器材配備達標活動。發揮中考和高考體育考試的導向作用,嚴格堅持中考錄取中體育與物理、化學等值對待的組合錄取政策,全面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一步提高學生耐力,增強學生心肺功能,切實降低學生近視率。實施體育活動特色課程建設,切實提高每天校園體育活動一小時的質量。廣泛開展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藝術教育示范學校、學生近視眼防治示范學校和食品安全示范學校建設,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促進學校體育、衛生和藝術活動水平的提高。
6、加強和改進實驗教學工作。年內實現全市中小學實驗室建設標準化,建立實驗設施設備管理臺賬,對實驗教學實現有效監控,確保全市中小學實驗課開出率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為20___年將實驗教學納入中考做好充分準備。
7、嚴格規范辦學行為。明確規范辦學行為的所有標準要求,并在所有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公開欄進行公示,通過媒體公開,接受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監督。把規范辦學行為“應知應會”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納入校長職級考核的必備內容,與所有校長簽訂規范辦學責任書,違規者按照問責辦法嚴肅處理。通過鐵的紀律和嚴厲的措施徹底杜絕教育亂收費、亂訂教輔資料、違反規定加班加點和有償家教等違規辦學行為,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環境。
二、推進均衡發展,著力促進教育公平
8、實施特殊群體學生重點關愛工程。重點關注孤殘兒童、外來務工子女、留守兒童、自閉癥兒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弱勢群體的特殊需求。加強對中職和特殊教育學校助學金和救助金發放的監管,切實做好學前教育資助的評審認定和發放工作。整合社會救助力量,全面規范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救助政策,形成統一、規范、有序的救助機制,確保不讓一名貧困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9、實施學前教育普及工程。嚴格落實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預算有科目、新增有傾斜、投入有比例”的要求。逐縣市區嚴格落實學前教育發展3年行動計劃,確保年內新進在編幼兒教師人數不低于新進教師總數的15%,完成268所普惠性標準化幼兒園新建、改擴建任務,努力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率。全面建立市、縣、鎮三級銜接的幼兒園所、教師、幼兒學籍等信息管理系統。開展縣域內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機制的探索,探索實施市級以獎代補、縣鎮兩級合理分擔的非公辦幼兒教師工資和社會保障管理辦法,穩定幼兒教師隊伍。組織實施幼兒園保教規范,著力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
10、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程。強化對中心城區和各縣市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規劃的督導落實,嚴格執行教育部門前置審核制度,確保每一處房地產開發項目在開工建設之前首先落實住戶子女的就學學位。嚴格實施中心市區義務教育學校跨區擇校經費補償制度。制定中心市區和縣市城區年度班額控制方案,按照“一校一策”原則,明確目標,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解決“大班額”問題。采取以獎代補辦法,鼓勵中心市區加大義務教育學校學區機制探索,通過“擇校熱點校”和相關學校建立共同發展機制,實現市區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一體化辦學。加快推進縣市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教育聯盟等辦學體制改革,確保各縣市區的城區優質公、民辦學校與農村鎮街學校全面開展辦學合作,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實現由“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
11、實施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程。不折不扣地完成20___年度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任務。以圖書、儀器、課桌凳、熱水熱飯、住宿設施和信息化教學設備的配備為重點,與各縣市區簽訂《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目標責任書》,逐縣逐校進行年度標準化學校達標驗收,年內省教育示范縣、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縣基本完成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任務,確保全市400所農村小學率先達到標準化要求。
12、實施“數字化教育應用”工程。以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為目標,制定信息化教育教學應用實施方案和評估標準,為每個農村小學培養1名信息技術整合教學“帶頭人”和1名信息化設備維修“明白人”,確保“班班通”設備完好率和使用率均達到100%。建立全市城鄉區域一體化“數字錄播系統”,制作中小學各學科數字化網絡系列公開課,建立100個“名師網絡工作室”,1000個“城鄉教師網絡協助組”,形成具有xx特色的基礎教育信息化課程資源支撐體系。完成中小學數字圖書館二期工程,初步建立市級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虛擬實驗室中心,以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化和現代化。
13、實施科普教育推進工程。探索用購買服務的方式,盤活全國科普教育專家資源,邀請中科院院士,推薦100名大學知名教授、專家走進全市中小學,開展“大家拉小手”、“科學家面對面”科普報告活動。舉辦中小學生網上科技節和“科普大篷車開進農村小學校園活動”,在義務教育學校建立一批諾貝爾少年科學院分院,全面增強中小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繼續保持中小學生科技創新系列競賽成績在全國的領先水平,學生參與率達到90%以上。
三、強化公共服務,努力滿足群眾多樣化教育需求
14、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制定和完善支持民辦教育發展新的優惠政策,推進優質民辦教育學校集團化、品牌化發展,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加快民辦普通高中建設步伐,促使高中補習學校按照規范的民辦機制運行,實現每個縣市都舉辦一所民辦普通高中的辦學目標。嚴格規范民辦教育學校招生秩序,嚴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進行紙筆測試和依據競賽成績錄取學生,鞏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成果,推動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15、切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大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提高職業教育普及率。建設10個職業教育特色品牌專業和公共實訓競賽基地。充分發揮連續3年建設30個特色品牌專業對人才培養、服務主導產業的輻射帶動影響力。創建3—5所國家級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組織好國家和省、市職業技能大賽工作,繼續保持在全國、全省的領先優勢。成立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特聘教師作用,打造職業教育核心競爭力。轉變職業教育教研機構職能,大力開展校企合作,把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緊密銜接起來,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年內力爭使學科專業與主導產業的符合率達到50%以上。
16、大力推進政務、校務信息公開。建立教育信息公開考核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的作用,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建設公共信息平臺等方式,確保各級教育部門、所有學校把“教育收費、作息時間、學生資助、招生考試”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政策信息全部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加強xx教育信息港建設,將其打造成行政辦公、審批備案、信息公開、互動交流、溝通民意的平臺。加強教育輿情引導,牢牢把握積極向上的輿論導向,切實保障群眾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整合教育內部和外部宣傳力量,打造推出“素質教育、校長職級制、中考、督導評估、技能大賽、校企合作、活動育人課程、育人為本基本制度、民辦教育創新、轉變部門職能”等在全國全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十大教育亮點和品牌。
17、做大做強教育惠民服務平臺。深化教育惠民服務中心運行機制改革,把“咨詢投訴、社會培訓、資助救助、信息服務、校企合作、出國留學、人才交流”等17個分中心進行實體化運作,明確組織結構,賦予職能權限,建立起管理運行、考核評價機制,真正落實“一個電話、一個窗口、一站式服務到位”,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教育需求。每年梳理出10大教育咨詢熱點問題,由科室分類整理按照時間要求主動公開;每年梳理出亟需規范的10類教育問題,實行局領導、科室包靠制度,落實目標考核責任制,實行問題跟蹤銷號制度和激勵機制,建立起從一個具體問題的投訴舉報到一類問題解決的長效機制。
四、落實安全優先,全力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18、開展安全標準化學校達標活動。按照《xx市校園安全建設標準》要求,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安全標準化學校達標活動,確保年內基本實現安全標準化學校全覆蓋。建立全市統一的安全標準化學校信息庫,實施“安全標準化學校”在市級以上評先樹優中的前置審核制度,與校長職級硬掛鉤。對不達標學校亮黃牌,向社會公布,限期整改達標。全面落實《全市學校安全穩定事故問責辦法》,對每一起安全責任事故都要嚴肅問責,讓“人人落實安全責任”有基本的制度保障。
19、突出抓好校車安全工作。出臺校車配備、管理、使用辦法,全面落實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年內配備標準校車2000輛,實現新型校車全覆蓋,建立起學生安全無憂的上下學綠色通道。探索校車配備、運營獎補辦法,推廣先進縣市區的校車配備、管理經驗,實現校車安全有序運營。
20、狠抓校園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校園安全指導服務中心的作用,20___年實現校方責任險在中等以下學校和幼兒園全覆蓋,形成市、縣、鎮(街道)、村四級網格化的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快速反應機制。切實抓好“校園安保體系、學生飲食衛生保障體系、校車管理體系、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全面形成校園安全穩定長效機制。
21、完善教育考試安全機制建設。逐步推進和完善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建設,國家教育考試全部考點的保密室、考務室、考場實現國家、省、市、縣、考點聯網監控,逐步完善考試網上巡查系統、作弊防控系統、身份驗證系統,確保國家教育考試平安順利。充分發揮招生考試的資源優勢,加強各類招生考試信息整合開發,以高考升學指導為重點,為考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優質服務。
22、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一崗雙責”制度,對“三重一大”問題堅持集體研究、民主決策。加強對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的教育、監督,把學校、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人事、財務和具體從事人財物管理的崗位作為重點崗位,把人事、財務、招生、教輔資料征訂、儀器圖書配備、學生保險、評先樹優等工作過程確定為關鍵環節。以對個人負責的態度,對每個科室和直屬單位、學校梳理出廉政風險點,對每個風險點都制定出制度規則進行規范,為全市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全面加強教育行風建設,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五、深化改革創新,保障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23、深化校長教師專業化成長機制建設。全面落實深化校長職級制改革的各項政策,啟動“教育家成長輔導團”工程,評定新一輪校長職級,確定第一批懂教育、會管理、業績公認的特級校長。扎實開展“學校安全常識、課程領導力、規范辦學政策法規、育人為本基本制度建設”四項校長應知應會培訓,全面提高校長自主辦學能力。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崗位分級競聘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激勵作用。組建教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中小學校長管理辦公室),不斷鞏固校長職級制改革和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成果,建立校長職級制和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規范化、制度化運行機制,為專家辦學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制度保障。
24、完善師德考核和教師培訓機制建設。改進師德考核前置考評辦法,充分發揮對育人為本的根本保障作用。對全市師訓干訓工作進行統籌管理,完善教育培訓券制度,建立對縣市區和市直學校教師全員培訓考核評價辦法,提高教師培訓效能,力爭年內推出在省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100名名師、20名名校長。以貫徹落實國家、省《教育規劃綱要》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為重點,在暑假期間集中開展教師“育人為本”能力全員培訓,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加強教育國際交流,提升xx教育國際化水平。規范外籍教師管理,確保外事安全。
25、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國家級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市級政府統籌職業教育發展機制,調動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學校辦學積極性。研究出臺支持駐濰高校招收xx籍中職學生的政策,促進中高職一體化發展。探索職業教育股份制辦學,加強資源整合,做強做大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充分發揮駐濰高校聯席會議制度和魯臺職業院校長論壇機制,服務駐濰高校發展。開展“兩院院士xx職教行”活動,引進高層智力促進xx高等教育發展。依托駐濰高校力量,組建職業教育研究院,深化與中國職業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合作,集中突破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充分發揮駐濰高校的規模優勢,打造山東半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26、進一步拓展教育綜合督導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現有督導機制,充分發揮省、市教育督導評估的督促指導、改進提升功能,建立省督導“市政府決策、部門共同推進”的問題解決機制;建立市督導發現問題的領導與科室分工研究解決機制。召開市教育督導委員會工作會議,研究迎接省督導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確定市政府對縣市區、市直有關部門、市屬高校教育督導方案。加強督學的培訓工作,提高履職的素質和能力。突出抓好縣級督學責任區職責的落實,研究制定市級督學工作激勵機制和問責連帶機制。
27、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把資源配置與事業價值追求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級教育經費對事業發展的引領和導向作用,確保每一筆經費的管理、使用都具有明確的價值取向、目標追求和預期效果。研究公用經費支出結構,確定不同類別學校、不同支出項目的支出比例并進行績效評價,確保教育經費重點向農村學校、偏遠學校傾斜。建立審計報告制度,引入第三方審計,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建立每年向局常務會提報直屬學校、單位審計報告制度,重點說明財務收支、還貸、福利發放和基建投資等情況,實施嚴格的監控制度,全面推進教育經費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28、完善局機關運行機制。加強規章制度體系建設,用制度保障所有政策運行指向教育核心價值追求,指向維護群眾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務。嚴格落實機關工作常規,確保工作規范有序;對科室涉及到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利益的政策運行事項全部梳理規范,流程運轉,陽光操作。改革項目考核評價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考核,讓項目問題涉及的利益相關者參與評價,確保項目確定的任務目標全部實現。嚴格落實“會議接待、辦班培訓、檢查評比、獎勵用人、收費收支”等“五統一”規定,嚴格落實“失誤誡勉制度”和有關評先樹優中的“前置審核”制度。加強對重大教育改革事項落實督查,對“校長職級制、中考改革、師德考核、教學能手評選、政府教學成果獎評選、教育惠民機制建設”等七大改革事項建立專門督查臺賬,每一項改革都組建專門班子進行深化研究,建立探討完善、改進提高、總結推廣機制,確保各項重大教育改革扎實推進。
29、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把創先爭優與中心工作有機結合,按照“全國文明單位”和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的標準要求,立足崗位實際,確定爭創目標。人人制定年度成長計劃,明確年度目標,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加強調查研究,積極參加實踐鍛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促進機關干部的身心健康。大力開展先進科室和最有成就感工作項目、金點子等評選,營造濃厚的以人為本、干事創業、崇尚簡單、勇于創新、事爭一流、風清氣順的機關文化,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
篇二:成武縣教育局工作計劃要點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國家和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十二五”起好步、開好頭。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統籌配置教育資源,積極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學前教育,逐步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促進全縣教育事業協調健康科學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標
——3—6周歲幼兒入園率達到60%以上,學前一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3%以上。
——小學、初中適齡人口和殘疾兒童少年的入學率分別保持在99、5%、98、5%、85%以上;小學、初中學生輟學率控制在1、5%以內;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的比例達到85%。
——高中階段招生5000人左右。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000人左右,中等職業學校招生2000人左右,職普比維持在4:6。
——新建、改造中小學校舍6、2萬平方米以上,投資7800萬元以上。
——啟動“班班通”工程,15%以上的中小學校實現“班班通”。
——城區至少建成2所中小學校,建一所縣實驗幼兒園和4所公辦幼兒園;每鄉鎮建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
——面向社會公開招錄100名左右大學畢業生補充教師隊伍。
三、主要工作任務
圍繞一個中心: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貫徹落實山東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強化課程管理,抓好課程方案的貫徹落實,保障開全課程、開齊課時;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對學校實施新課程的指導,培植課改典型,積極發揮典型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突出一個重點: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實施幼兒園建設工程,切實改善辦園條件。加強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優化城市幼兒園布局結構,制定并落實居民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政策,促進公辦、民辦學前教育協調發展。
實現一個目標: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以降低輟學率為核心,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監控機制,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做好經濟困難家庭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工作,保障特殊群體的平等教育權利;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加快標準化學校建設,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完善農村支教制度和正常補充機制,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推進四項改革。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革。啟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綜合改革,逐步探索完善推進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協調機制;探索在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課程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改革創新的途徑;完善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建立行業、企業共建職業學校的支持激勵機制;統籌規劃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完善職業教育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有效途徑;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校長管理機制改革。制定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標準和管理辦法,實行嚴格的校長任職資格準入制度。試行校長職級制,促進校長專業化。健全校長選拔、聘用、培養、培訓、交流、考核、評價和監督激勵機制,在縣域內推行中小學校長公開競聘制度。教師評價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學教師評價標準,制定體現中小學教師職業特點、重在社會和業內認可的中小學教師評價辦法,建立以師德表現為首要依據、工作業績為主要內容的教師評價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符合教育發展需要的教師職務崗位數量和結構比例,強化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的有效銜接。
實施八項工程。校園安全工程。進一步健全學校安全管理、責任分工和責任追究機制,統籌抓好校舍安全、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用電安全、消防安全、治安防范等諸項工作,強化安全教育和防范觀念,加強安全自我保護演練,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師德建設工程。加強師德教育,開展“人民滿意教師”評選活動,評選表彰師德標兵,樹立師德榜樣。建立更加科學務實的師德考評辦法,對師德差的教師予以懲誡,并把師德表現做為教師績效考核的首要依據,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教學質量提升工程。
全面實行中小學學業水平等級推進制度。縣教育局核準各學校各年級人數,確定各單位各年級A、B、C級的教學任務目標數,跟蹤監測、考核,全力推進。各學校畢業年級的等級推進評價由基教股負責,結果納入綜合考評;中學非畢業班的等級推進由教研室負責,采取統考與抽查相結合的辦法,評價結果納入綜合考評;小學一至五年級的等級推進由鄉鎮中心學校和有關學校負責,教研室負責學期抽查,評價結果納入綜合考評。同時,重點抓好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輔導、作業批改、學生評價等常規教學管理,力促全縣教學質量有新的提升。
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程。以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為契機,進一步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加快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步伐,逐步消除安全隱患。加快推進“211”工程建設進度,加強學生生活設施建設,提高學生生活條件。加快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儀器和圖書資料配備、體育衛生與藝術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裝備水平,縮小城鄉、區域、學校之間辦學條件差距。城區學校建設工程。科學編制城區中小學校建設布局規劃,根據城區人口擴大需求和建設項目用地控制指標,確定城區新建學校用地標準和建設規模,每年在城區新建部分中小學校、幼兒園,逐步降低城區學校班額。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提高中小學生均計算機數量,加快推進“班班通”進程,建設有效共享、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公共服務平臺,基本建成較完備的縣級教育基礎資源信息庫。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加快縣職教中心和實訓基地建設,推進中等職業學校規范化建設進程,提高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和人才培養質量。教師隊伍素質提高工程。以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強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建設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平臺,組織開展教師全員遠程研修。組建“教壇精英”團隊,開展多種形式的下鄉支教和對口幫扶活動,完善大學生頂崗實習制度。推進名師、名校長的選拔、培養,建立起省、市、縣、校三級名師隊。
(一)貫徹落實全教會精神,推動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1、鞏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以“謀劃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載體,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教育事業發展的機制和制度,積極推進科學發展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促進全縣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
2、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緊密圍繞全縣教育工作的實際,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樹形象、提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主題,以促進教育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出發點和立足點,通過深入開展主題活動,切實解決好影響教育科學發展、健康發展的難題,進一步樹立教育系統的良好形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3、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按照《菏澤市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意見》確定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改革任務,緊密結合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積極組織實施重點工程和改革試點,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努力打造教育和人力資源強縣。
4、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對特殊群體接受義務教育的扶持,提高資助比例和資助標準,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平等就學機會。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保障和改善農村教師生活和工作條件。加快發展涉農職業教育,加強農民技能和技術培訓,增強教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能力。
5、大力加強教育法制建設。全面落實教育系統普法規劃,加強教育干部法制培訓,增強教師法制意識。加大教育法律貫徹實施和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大力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完善各級各類學校章程,堅持民主治校、民主管理。
(二)深入推進課程和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6、全面推進課程改革。進一步強化課程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教學,保障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廣泛開發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多樣性、個性化需求,創建有利于學生終身健康和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完善教學常規制度,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推廣選課走班制教學模式,開展研究性學習,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
7、改善德育工作。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完善德育工作機制。全面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班教導會制度和教書育人“一崗雙責”考核制度,把德育貫穿于各級各類教育的始終。加強道德教育,強化道德修養,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加強公民意識和健全人格教育,促使學生自覺規范行為。加強班主任隊伍和德育隊伍建設。加強德育教育基地建設,經常性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社會實踐活動。建立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德育工作格局。
8、強化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配齊體育、藝術課程師資,完善體育、藝術設施,開好體育、藝術課程。做好初中升學體育、信息技術、實驗操作考試和評價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組織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保障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認真組織進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和數據上報工作。加強學校衛生(保健)人員的配備和業務培訓,加強學校衛生(保健)室建設和衛生設備配備,定期組織學生健康體檢。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常見病及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監督管理,確保學生飲食安全。加強學生國防教育和軍訓工作。
9、強化教學教研。充分發揮教研室在教學方面的管理、指導作用,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研訓一體活動,促進校長和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新課程執行力。開展好網絡教研,建立教研員學科主頁,形成網上教學對話系統,完善網絡教研交流平臺、培訓平臺、案例展示平臺和典型輻射平臺,實現資源共享。進一步完善教研員聯系學校制度,加強對學校課改工作的指導。培植課改典型,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成武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完成初、高中兩個學段各三分之一的資源建設任務。加強課題研究,年度省級課題立項不少于3個,市級不少于6個。
10、加強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加強義務教育階段的日常教學評估與質量監測,推行考試無分數評價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繼續探索教學質量評估與獎勵辦法,完善教學常規、學科課堂評價標準和考核獎懲機制。
(三)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率
11、加快幼兒園建設。制定并落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提高學前教育入園率。把加快學前教育發展與中小學布局調整有機結合起來,中小學布局調整后富余的無安全隱患的校舍和其他資源優先用于舉辦幼兒園。以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為突破口,以公辦小學附設幼兒園為基本形式,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積極鼓勵民辦幼兒園發展,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學前教育網絡。加強城區幼兒園規劃建設,落實居民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政策,著力保證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園。20___年,每個鄉鎮至少新建一所幼兒園,城區至少新建5處幼兒園。3—6周歲幼兒入園率達到60%以上,學前一年入園率達到93%以上。
12、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統籌管理。落實學前教育辦園條件和人員配備標準,嚴格實行學前教育機構準入制度,加強對幼兒園的年檢,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按照就近入園的原則確定公辦幼兒園的服務范圍,確保適齡兒童順利入園。完善幼兒園工作制度和管理辦法,建立電子園籍管理制度,對幼兒園實行動態監管,規范幼兒園收費和辦園行為。健全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管體系,防止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13、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按照學前教育機構配置標準,將公辦幼兒園教師納入編制管理,依法落實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嚴格實行幼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加強對幼兒園園長和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幼兒教師隊伍素質。
(四)鞏固提高基礎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14、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以控制輟學為核心,完善義務教育監控機制,認真做好適齡兒童少年的排查、摸底和統計工作,嚴格落實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通知書制度,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入學。加強學籍管理,從嚴控制學籍變動手續。做好對義務教育鞏固提高督導檢查,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質量監測,提高義務教育實施水平。落實農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費接受義務教育政策,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15、提高經費投入水平。按照教育優先發展的原則,完善各級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加大 投入,足額落實地方分擔資金,保障教育經費逐步增長。認真落實國家和省辦學經費基本標準,逐步提高各類學校生均經費基本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20___年,小學、初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分別由400元、600元,提高到500元、700元。建立農村中小學經費預算制度,完善“校財局管”財務管理辦法。建立經費撥付管理使用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資金監管和內部審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預防職務犯罪。
16、加快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進一步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撤并一批辦學規模小、校舍條件差的教學點,建成一批標準化中小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健全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預警制度,全面排查中小學校舍,及時消除校舍安全隱患。多渠道籌措危改資金,教育費附加主要用于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落實國家新的建筑規范,提高校舍建筑設計標準,加強建筑質量監督檢查,確保校舍建設質量。全縣年內投入資金7800萬元以上,全縣新建、改造中小學校舍6、2萬平方米以上,完成五年規劃任務的55%以上。
17、加快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積極籌措配套資金,加快推進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更新和特殊教育學校教學儀器配備工程。加強農村中小學實驗室、圖書室、器材室等功能用房建設和管理,提高實驗裝備水平和圖書資料、體育器材配備質量,改善農村中小學教學條件。配合上級做好“百萬圖書進校園”活動,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向農村中小學捐獻圖書,捐建圖書館。加快推進“211”工程試點工作,加快改造農村中小學學生宿舍、食堂和廁所等生活設施,為農村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條件。
18、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繼續加強縣教育信息中心、教育城域網和校園網建設,完善我縣教育信息化建設管理平臺功能,在全面實現“校校通”的基礎上,以城區學校和有條件的農村中小學校為重點實施“班班通”工程,年內15%以上的中小學校實現“班班通”。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升級和完善校園網,并通過光纖接入教育城域網,加強學校校園網、網站建設及應用、管理工作。加快網絡教學資源開發,組織全縣優秀教師開發建設覆蓋所有學科的成武縣中小學教學資源庫,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提高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
19、加快城區學校建設。20___年,至少建成2所城區中小學校,擴大城區優質教育資源,逐步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和擇校問題。根據全市一中建設實際情況,高標準規劃我縣一中建設工作,爭取在本年度內使一中新建搬遷工作有實質性進展。爭取從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每平方米拿出20元,專項用于城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20、統籌配置城鄉教師資源。建立縣域內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師和校長定期交流機制,促進優質師資的合理分配。積極做好教壇精英的考核管理工作,組織教壇精英團隊開展送課下鄉活動,選拔農村青年教師到城鎮學校鍛煉。加強檢查、考核,加大獎懲力度,在評優評模、職稱評定等方面向農村教師傾斜,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
(五)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能力
21、加大職教招生力度。完善春夏兩季集中招生辦法,加大職教招生宣傳力度,抓好畢業生就業安置,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全縣中等職業學校招生2000人左右,職普比維持在4:6。
22、推進職教資源優化整合。加強對職業學校的統籌管理,對職業學校辦學情況進行年度綜合評估,將教育經費、項目安排等與考核結果掛鉤,推動職業教育資源優化整合,優化職業教育布局。實施重點帶動工程,加強骨干示范學校建設,指導重點職業學校提高辦學水平、提升辦學層次,擴大辦學規模。
23、加強職教基礎能力建設。完成縣職教中心西校區建設任務。進一步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千所教育教學改革示范校建設項目和資金,年內建成1處市級職教實訓基地。加強實習實訓設備配備,提高職業學校辦學條件。
24、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完善職業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加強教師管理和實習管理,規范教材選用,做好職業學校教學評估工作,提高職業學校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統籌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優化專業結構布局,推進專業規范化建設,解決專業設置重復、專業水平不高等問題。引導學校根據市場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開發新興專業,突出特色專業,做大做強優勢專業。加強教學指導,提高教學效果。改革和完善學生評價機制,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效益。
25、完善職教人才培養機制。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職業學校與企業的聯系,搞好訂單培訓,促進廣泛就業。加強專業技能課教學,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礎平臺加專門化方向的課程結構,突出課程內容的應用性和實踐性。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按照“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原則,廣泛開展中職學生技能競賽。實行職業教育彈性學制,推進學分制改革。建立職業學校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機構,推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
26、加強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培訓。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探索建立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加大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聘請特聘教師和兼職教師的力度。設立專項資金,加快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職業學校教師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
(六)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7、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健全學校管理規章制度,推行校務公開,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設立家長委員會,推行民主管理。以《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抓手,加強學生日常管理,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加強教師管理,強化師德教育,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加強校園環境綠化、美化,創建綠色校園。加強環境資源教育,推進節約型學校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培育優良校風,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全面實行中小學學業水平等級推進制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28、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全面落實《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堅持從嚴治教,規范管理。規范課程開設,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規范學校作息時間,按照規定安排寒暑假期和其他法定節假日,不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校上課或集體補課。規范學生家庭作業,對學生家庭書面作業進行總量控制,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引導、鼓勵和支持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高課程計劃實施質量和單位時間內教學效率。嚴格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嚴查違規招生宣傳行為及其他不規范招生行為。
29、加強規范化學校建設。按照《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要求,加快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加強薄弱學校改造,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推動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配合上級做好“人民滿意學校”評選工作。
30、全面加強學校安全工作。進一步完善安全預案體系,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應急演練活動,提高學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健全各項安全工作規章制度,以制度保安全、以制度促規范,全面推動學校安全工作規范化建設。健全學校安全保衛機構,配齊安全保衛力量,落實安保人員編制和經費。加大學校安全經費投入,加強學校安全設施建設。加強學生安全常識教育,實施學校安全全員培訓工程,年內培訓教師不低于30%,校長、教育行政干部不低于40%,分管校長、具體負責安全工作的人員不低于80%。加強學校食堂衛生設施建設,改善學校衛生條件,確保師生飲食安全。定期開展學校、幼兒園安全專項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杜絕校園安全事故。開展“平安和諧校園”、“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配合有關部門綜合治理校園周邊環境,清理校內及學校周邊的非法音像制品攤點、流動飲食攤點以及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有效防范和減少針對學校和師生的不法侵害行為,保障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教育局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市教育局工作計劃11-07
教育局教研室工作計劃13篇06-13
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工作計劃范文10-06
教育局教師教育科工作計劃09-05
教育局業務部門工作計劃年工作計劃 -計劃08-03
教育局半年工作總結06-20
教育局工作總結 -總結09-07
教育局慶國慶的企劃方案11-08
教育局工作總結范文10-24
縣教育局學生軍訓總結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