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行動計劃

時間:2023-06-07 09:46:37 計劃 我要投稿

關于行動計劃匯編八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行動計劃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行動計劃匯編八篇

行動計劃 篇1

  活動背景

  為響應“五四優秀團支部評比”活動,資源學院全體同學于20xx年3月至4月到東湖開展環保行動。

  活動主題

  全體支部成員去東湖拾取、清理垃圾,保護環境。

  活動目的

  通過此次集體的`活動,增強集體的活動,增強支部凝聚力,令團員們切身感。

  活動意義

  受環境保護應從身邊做起和環境保護至關重要的道理,同時豐富同學的課余生活。同時增強兩個支部之間的友誼。

  前期準備

  1、由團組織負責人×××和×××聯系所有參與人員。

  2、由宣傳委員×××和×××設計環保宣傳單并打印700份。

  3、由生活委員×××和×××準備清掃用品。

  4、所有班委討論人員安排及大致行程。

  活動開展

  8:00班團支部全體同學在中國地質大學正門口集合,乘72路公交車至東湖景區。

  8:30~10:30,14人向行人發宣傳單進行環保宣傳,其余54人分為三組去三個指定地點(草坪,道路)拾撿,打掃垃圾。

  10:45有體育委員×××和×××在東湖大門集合全班同學,返回學校。

  活動總結

  回來后由副班長×××以及×××及學習委員×××和×××總結經驗并做出書面報告。

  經費預算

  項目,金額

  宣傳單0.08x700(份)=56元。

  掃帚3x10(把)=30元。

  簸箕3x6(個)=18元。

  垃圾袋0.5x6(個)=3元。

  公交費用2x68(人)=136元。

行動計劃 篇2

  成立了省道邦寬線寬城城區段改線工程2合同段安全生產“百日行動”工作領導小組,以王海賓(項目副經理)為組長,龔培軍(項目總工)為副組長,項目部各部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綜合辦公室,負責我合同段安全生產“百日行動”工作日常管理工作。明確責任,層層抓落實,確保我合同段的安全生產“百日行動”有關工作順利開展。

行動計劃 篇3

  為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挖掘我省水稻產業發展潛力,從20xx—20xx年,連續5年在全省水稻主產區實施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為此,提出如下意見:

  一、實施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的必要性

  xx是全國水稻優勢產區,發展水稻產業既有生產優勢和種植效益,也有市場需求和國家政策支持,但是,我省目前水稻單產水平低,良種良法不配套,品質檔次不高,結構不合理,加工企業規模小、層次低,精深加工能力不強,直接影響了糧食總產的增加、質量的提高和農民收入的增長。實施水稻產業提升行動,提高水稻單產和質量,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迫切需要,也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奮力崛起的重要舉措。各地、各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氣實施好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目標

  主要內容:穩定面積,依靠科技,主攻單產,優化品質,創立名牌,提高效益,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做大做強水稻產業。

  主要目標:

  單產目標:全省水稻平均單產在基期(20xx—20xx年5年平均)410公斤的基礎上,提高50公斤,每年單產增長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倍);總產增加150萬噸。

  質量目標:總體質量提高一個檔次,達到商品標準的優質率提高30個百分點,質量安全水平達到無公害生產標準,其中,部分中晚稻和山區一季稻達到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標準。

  品牌目標:通過發展產業化經營,提高稻米加工水平和檔次。以現有品牌整合為基礎,培育5—10個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

  效益目標:通過生產環節增產增效、提質增效、節本增效和加工增值增效,實現畝增效益100元以上,新增經濟效益30億元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技術保障。重點推廣六項關鍵技術,即大力推廣以優質專用品種和超級稻為主的優質品種,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主攻以水稻旱育稀植技術為代表的培育壯秧技術,加快推廣以拋秧、直播稻、免耕為代表的輕型栽培技術,配套推廣以防高溫熱害、節水灌溉為代表的避災節本技術,大力推廣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為重點的精確管理技術。力爭良種覆蓋率達95%,生產基地品種專用化;關鍵技術到位率和入戶率達80%以上。同時,加強配套技術的攻關研究與示范,搞好品種選育及引進品種的篩選,強化新品種、新技術展示中心建設,為大面積生產用種和良種良法配套提供技術支撐。

  (二)產業集聚保障。大力發展水稻產業化經營:一是優化區域布局。大力推進沿江早秈和優質晚粳稻、江淮優質中秈稻、沿淮優質粳稻、山區綠色和有機稻四大稻米產業帶建設,促進優質稻向產業帶集中。二是推進專業化生產。主攻核心示范區建設,重點抓好10個水稻生產大縣,?100個種稻大戶,1萬個科技示范戶,建立500萬畝核心示范區。通過典型示范,帶動面上水稻專業化生產。三是扶持龍頭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全民創業,發展壯大稻米產加銷龍頭企業,選擇10個基礎好的稻米產業化龍頭企業直接參與優質稻訂單生產和生產基地建設,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四是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采取政策引導、資金扶持、人才培養、項目開發等方式,大力培育和發展稻米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促進分散生產經營向統一品種、統一播栽、統一田管、統一收脫、統一銷售加工方向轉變,提高水稻生產的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推動家庭經營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的有效對接,提高稻谷產品訂單收購率和品種一致性。

  (三)政策服務保障。一是落實惠農政策。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措施,積極探索水稻良種補貼與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掛鉤的運行機制,進一步調動農民種植優質糧的'積極性。二是抓好標準化生產。完善品種退出機制,加大一村一品、一鄉(鎮)一品的實施力度,切實解決品種多、亂、雜問題;加強種子、化肥、農藥等主要生產投入品的市場監管,加強生態安全農藥、化肥品種的推介,抓緊抓好無公害、綠色、有機等水稻基地認證工作,加快水稻質量安全提升速度。三是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加強稻田灌排等基礎設施建設,搞好中低產稻田改造,加大對種稻良田的保護和地力培育力度,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搞好小流域綜合治理,防范稻田污染,增強稻田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四是提高服務水平。加強水稻生產技術培訓、市場監測、技術信息宣傳,搞好苗情、病蟲情、土壤肥力和稻米質量監測;扶持育秧服務公司、配方施肥公司、植保專業服務隊、農機服務隊等專業化服務組織發展,引導農資企業進一步為農民提供配套技術服務。

  (四)組織保障。各級政府要把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省成立水稻產業提升行動領導組和專家組,負責決策、指導、組織協調和管理。水稻主產區各級政府也要成立相應機構。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從今春起認真組織實施。各級財政要加大資金投入,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能,各負其責,密切配合,主動發揮作用,切實做好服務工作。省農委牽頭制定以水稻單產水平、質量水平、品牌水平和產業化水平、技術推廣水平、工作績效為主要內容的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績效考評辦法,加強跟蹤檢查和動態監測,對成效顯著的種糧大戶、科技示范戶和市、縣予以表彰獎勵,調動基層和農民參與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行動計劃 篇4

  今年6月是全國第8個 “安全生產月”。根據建設部及省建設廳的統一部署,結合我項目部實際,經研究,決定開展以“關愛生命、安全發展”為主題的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月”活動。現將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緊緊圍繞“安全生產年”總體部署和各項要求,以建筑施工人員為主要對象,以宣傳貫徹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知識為內容,普及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提高廣大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強化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進建筑建設,有效防控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推進我項目部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

  二、活動時間及安排

  20xx年6月1日至30日。第一周為“安全生產宣傳周”,重點宣傳以人為本的安全發展理念;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和安全生產先進典型等。第二周為“安全生產科技周”。第三周為“安全生產咨詢周”,進行安全生產咨詢活動。第四周為“應急預案演練周”,由安全科安排人員施工現場進行應急預案演練。

  三、活動內容

  1、組織開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

  要開展送安全知識到基層、安全施工宣傳進班組活動,開展建筑施工項目“三類人員”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培訓活動;工程項目部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或空間,采用標語、海報、橫幅、廣播、影像、實景模擬、實物展示、圖片展覽、工地安全生產宣傳專欄等多種形式,向建筑從業人員傳播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營造良好的宣傳教育平臺和輿論氛圍。工程項目部要統一開展安全教育日活動,組織一線建筑工人,結合“三級教育”,開展施工安全應知應會知識講座,將防護救護、逃生自助、基本操作技能等作為重點內容,采取案例教學、影像等喜聞樂見的方式,使農民工安全教育真正取得實效。

  2、組織開展建筑安全生產“三項行動”。

  6月份是建筑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排查整治階段,要按照省市建設主管部門關于開展建筑安全生產“三項行動”通知的精神,加強自查和整改,促進安全生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管理,實現安全生產;各地要按照治理時段、內容要求,對所轄范圍內建筑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排查,對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領域存在的非法違法行為進行治理。

  3、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活動。

  要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專項治理方案》的要求,開展以防范腳手架、建筑起重機械、深基坑、高支模事故和規范安全防護用品使用為重點的施工現場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針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措施,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4、組織開展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和文明工地創建活動。

  項目部要對照《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JGJ/T77-20xx)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及《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標準》,組織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和文明工地創建活動。

  5、組織開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應急演練。

  結合企業和工程項目實際情況,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完善相關應急救援預案,增強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能力。

  四、活動安排

  1、動員部署“安全生產月”活動工作;

  2、組織一次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3、組織一次安全生產知識講座;

  4、組織職工閱讀一本安全生產書籍;

  5、組織特種行業人員進行培訓;

  6、收聽一次安全生產題材的廣播;

  7、樹立一個安全生產先進典型;

  8、組織一次安全生產科普知識展覽;

  9、組織一次安全生產知識競賽;

  10、提一條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

  五、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切實做好“安全生產月”活動組織工作

  要充分認識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重要性,以倡導、加大源頭治理、改善農民工作業與生活環境為目標,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活動方案和計劃;結合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三項行動等重點工作,精心部署“安全生產月”活動,確保各項活動順利開展。

  2、務求實效,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生產宣傳活動

  要緊緊圍繞“關愛生命、安全發展”的活動主題,創新形式和內容,充分利用會議室、宣傳攔、文化櫥窗等陣地,組織開展安全生產論壇、知識競賽、、讀書活動和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加強安全生產理論研究,及時報道活動進展,推廣先進經驗,曝光典型違章案例,搞好輿論監督,努力營造我項目部遵章守法、關愛生命的'氛圍。

  3、采取措施,全面加強對建筑施工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要繼續加強對建筑施工農民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特別是對項目工長、施工隊長、班組長等農民工骨干人員的培訓,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幫助廣大農民工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要加強對三類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要按照《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規定》要求,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和考核,促使其熟練掌握關鍵崗位的安全技能。要充分發揮施工企業的主體作用,督促引導施工班組結合生產實際,通過開展教育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

  4、強化監管,嚴厲打擊建筑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

  要認真做好自查自糾工作,規范自身建筑安全生產行為。針對建筑安全生產領域的非法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尤其要嚴肅查處未企業“三類人員” (特種作業人員和生產一線職工、農民工)無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特種作業人員無操作資格證書就進行建筑施工活動的行為。同時,對于發生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按照“四不放過”和實事求是、依法依規、注重實效的要求,嚴厲追究事故責任人和分管安全員的相關責任。

  六、組織機構

  1、項目部設立“三項行動”領導小組

  2、領導小組下設一組、二組、機械設備檢查組和宣傳教育辦公室:

  七、職責

  領導小組組長全面負責,領導小組副組長組織協調,各組負責人各司其職主動對三項行動工作的管理,組織、布置和指導各相關人員進行落實。具體分工如下:

行動計劃 篇5

  學年具體目標:

  師德目標

  1、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認真閱讀教育專著,學師德規范,學師德先進個人事跡,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徹底轉變師德觀念。注重個人素質的培養,不貪名利,切實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力求為學生創造最好的教育。從為應付考試到為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方便。

  2、以誠相待,面向全體學生。樹立現代學生觀,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相信學生的巨大潛能,并努力去探索發掘;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3、為人師表,熱愛本職工作。自覺遵守《公民道德規范》,做一名好公民。自覺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做一名師德高尚、行為規范的好教師。在言行舉止方面處處作學生的表率。努力敬業愛崗,豐富內涵,提高修養。

  理論學習目標

  1、關心國內外教學改革的動態,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相關知識,如閱讀《班主任兵法》、《魏書生文集》等專著,豐厚自己的積淀,使自己在思想上、業務上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能夠與時俱進。做好學習筆記和摘錄,完成一定數量的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充實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2、認真參加每一次教學理論或實踐學習的活動,并作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爭取學有所得,學有所思。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所進步。

  教學方面的目標

  1、在認真備好每一堂課的前提下,為不同程度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難度,使學生都能學有所得,最終能取得他們自己滿意的成績。

  2、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結合教學工作,總結、歸納和提升教學經驗。深入學習貫徹新《語文課程標準》精神,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經驗出發尋求相匹配的教育目標、內容、組織形式及方法,并切實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如安排學生或自己,每日講一個哲理故事或推薦一篇精美文章,結合學校情感教育特色,對學生在日常活動中加強情感教育。

  3、認真參加各類教研活動,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調整。及時進行教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4、積極參加校、市的教學技能競賽,并以此為契機磨礪自己,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5、針對自己的教學特點拜名師學藝,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提高,教學經驗日益豐富,尋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爭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教育和班級管理方面的目標

  1、雖然擔任過兩年的班主任,但自己覺得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我想爭取在下一輪回的工作中能夠有機會實踐。而在此之前,我會主動學習有關理論知識,并從其他班主任平時的管理中學習經驗,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礎。

  2、對于教育學生這方面,我盡心盡力,但是總覺得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中,能夠做到游刃有余。

  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標 我應在教育教學科研方面有所進取:每一個學期為自己確定一個科研目標,至少寫出一篇有質量的論文,并及時總結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心得。

  總之,我相信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在自己的規劃之中,使自己在各方面有一個長足的發展,這也是作為一個青年教師應有的責任和態度。

行動計劃 篇6

  為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進一步提升全區學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據《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推進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實施方案(20xx-20xx)》和《區教育改革和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精神,結合我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實際,特制訂《區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方略,著力促進建設標準、技術水平和應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滿足師生發展需要、推動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為目標,以建設覆蓋全區各級各類學校數字化環境為主要任務,以“推進全區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教育管理、教學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高水平應用與研究,整合和優化區域教育信息資源,完善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為重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高標準創建省教育現代化達標區及構建學習型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發展目標

  經過20xx-20xx年三年建設,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全市領先,教育信息資源豐富共享,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高效開放,教育教學信息化應用廣泛,教育信息化專業隊伍素質扎實過硬,形成“設施完備、功能齊全、運行高效、應用廣泛、特色鮮明”的區域教育信息化格局。

  區教育信息化三年發展細化目標

  注:“外、市”指外來工子女學校和市民學校;“幼”指省三級(二星級)及以上幼兒園。

  二、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

  (一)主要任務

  1.基礎設施建設

  (1)完善教育城域網的基礎設施。通過分期建設適應教育資源庫、遠程教育、電子巡考、IPTV等應用需求的萬兆網絡核心,千兆到中小學、幼兒園、成校,百兆到用戶桌面的教育寬帶專網,使網絡的運行與維護管理及安全體系達到省內領先水平。教科網骨干網關鍵設備和線路達到全冗余,互聯網出口帶寬達到1GB,至上級教育網出口帶寬達到1GB,實現省、市、區、校四級網絡高速互聯互通。

  (2)積極探索與推進基于移動終端、3G技術、云計算和下一代互聯網的網絡教學、虛擬實驗、電子書包和移動學習的現代信息化教學方式。到20xx年,全區中小學、成人學校實現電子白板進入每一個普通教室,各功能室多媒體配備率達到50%。街道(鄉鎮)中心以上幼兒園液晶交互式一體機進入50%普通教室,其他省三級(二星級)及以上幼兒園多媒體進入普通班級率達到100%。各中小學有效生機比達到5:1(外7:1),師機比達到1:1(外3:1)。60%的學校能滿足遠程教育、課堂錄播、學校網絡電視臺等功能需求,新建成6個高規格的虛擬仿真實驗室、數字化功能實驗室,推進4個學校試點電子書包和移動終端應用,引進多媒體英語教學視頻流媒體服務器用于絡教研,校園無線網絡覆蓋率達到62%。

  2.教育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

  建成以學籍管理為核心的學生基礎信息數據庫,實現全區學生基礎數據信息的統一管理。建立教師基礎信息數據庫,為全區教師的人事、師訓等提供基礎信息。制訂適合于各應用平臺交換數據的統一標準,逐步實現數據統一,并將各類應用系統逐步納入統一身份認證管理。

  3.教育資源與平臺建設

  (1)加強資源庫建設。依托區學科教研體系,以公共數字圖書、電子期刊、視頻教學資源、電子課件等為基礎,對接國家及省市級的教育資源平臺,建設內容涵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含有學習素材、教學課件、網絡課程等數字化內容的教育資源庫,為全區廣大師生教與學提供數字資源。到20xx年,全區各類教育教學資源容量達到6TB。

  (2)建設開放大學(數字化學習港)。改版數字化學習港平臺,整合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等各類教育資源,在三年內開發1000個網絡課件、100門終身教育特色課程,構建富有特色的開放大學,保證全區各級各類人員能通過信息化網絡實現“人人、處處、時時”學習。

  (3)建成遠程教育網絡平臺。以現有的省遠程教育網絡平臺為基礎,完成區級主播教室(會場)與各級各類學校的分會場的建設,滿足全區開展基于教育城域網的遠程教育和視頻會議的應用需求。

  (4)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對教育博客進行改版,將教育博客與有機結合。以教研室為主,分學科組織區內各級各類教師制作和上傳各類優質教育教學共享資源,每學年不低于100G。開辟區名校長、名師工作站,由人事科牽頭,組織區內名校長、特級教師、名師、學科骨干教師將其治學、辦學和教育教學經驗與成果進行展示。開辟菜單式選課平臺,由師訓中心負責將每年的教師培訓內容分學科以菜單的形式發布在選課平臺上,供教師自主選擇。開展資源庫建設的貢獻和使用情況考核,對優秀資源的提供教師和學校予以表彰和獎勵。

  4.站建設

  (1)深化區、校站建設與應用,推動教育宣傳與信息化環境下校園文化建設與積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學校辦學的社會影響力。加強站信息公開和網上辦事服務體系的建設,積極推進各類教育機構網上信息公開,完善公眾互動平臺建設,實現政府職能部門與公眾的良性溝通。

  (2)大力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成人學校和市民學校的站建設。到20xx年底省三級(二星級)及以上幼兒園校園網站建設率達65%,外來工子女學校網站建設率達到100%,市民學校建網率達到50%。

  5. 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體系建設

  (1)建立區教師(教育管理人員)教育技術能力培訓體系。由人事科牽頭,制定校長、教師、信息化專(兼)職人員、實驗員、圖書管理員等各類人員的培訓方案。加快具有現代信息素養的校長隊伍、熟練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師隊伍、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網管人員、實驗員和圖書管理員隊伍建設。在三年時間內,分批對學校校長、學科教師和信息化專(兼)職人員、實驗員及圖書管理員進行一次教育信息化素養及應用的全員培訓。

  (2)參照上級部門制定的各級各類學生信息素養標準,進一步完善信息技術課程體系,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有機整合。開展內容豐富的學生電腦作品評比與智能機器人競賽等活動,鼓勵學生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外學習和研究,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及自主學習、實踐和創新能力。

  (3)培養一批教育技術專業骨干,提升信息環境下教育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能力、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和評價能力、網絡信息資源的獲取與共享能力、教育信息環境的'管理和服務能力、教育教學軟件的研制和開發能力。

  6. 教育技術支持服務體系建設

  加強教育技術應用指導,積極配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構建好各級教育技術支持服務體系,為學校提供技術保障與支持服務,提高教育技術設施的應用效益。

  (二)重點工程

  1.數字校園示范工程

  (1)制訂《區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與評估標準》(試行稿)(見附件),啟動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工程。20xx年底,區內省、市級現代教育實驗(示范)學校率先達到市優秀級(區優秀級)標準。20xx年全部中小學達到市達標級(區達標級)建設標準,并有25所學校達到市優秀級標準。至20xx年底,全區中小學全部達到市優秀級數字化校園建設標準,有1/3學校成為區級數字化校園建設示范學校,其中有1-2所學校被確立為省數字化校園示范校。

  (2)選擇區內5個左右數字化建設基礎較強學校,通過云計算技術,推進校內數字化校園電視臺、數字化監控、數字化校園廣播、數字化校園信息發布系統、數字化校園一卡通、數字化平安校園等各業務應用模塊開發,為今后全區中小學全數字化校園建設提供經驗。

  2.科技校園特色工程

  充分發揮現有的中小學探究性實驗室的作用,與學生社團建設有機整合,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提升實驗室的效益。大力發展以機器人、車航模、陶藝、數字化實驗(虛擬實驗)、技術與設計、電子控制技術、農業與科技為主題的一校一基地一特色建設,同時積極創設條件加強學生科技實踐基地培育,為廣大學生提供多項目、綜合性的科技實踐場所。充分依托實驗室和科普基地,結合師生科學探究行動,加強校本課程研發,重視科技小論文(小教案)撰寫,以課程推進科技探究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3.書香校園亮點工程

  (1)保障學校圖書(含電子圖書)配備經費。結合省、市書香校園工程文件精神,由教育局每年從各類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的經費,從20xx年起按照中學生均3冊/年、小學(幼兒園)2冊/年遞增的標準添置圖書。

  (2)探索基于信息化環境的校園圖書館建設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大力推進學校電子化圖書館建設,提高中小學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實現全區中小學和中心級及以上幼兒園圖書館采編、流通、檢索的數字化管理。通過自主建設和合作建設的途徑,到20xx年底,建成學生圖書配送、調撥中心2個,采用電子化管理的圖書館達到49所,新增省、市級示范圖書館4個。

  (3)開展書香校園評比活動。制訂《區中小學書香校園建設示范校評估標準》,引導學校濃厚班級、走廊等書香氣息,推進全天候開放式、高流轉的圖書室建設,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營造“愛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校園文化氛圍。

  4.外來工子女學校關愛工程

  加大外來工子女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從外來工子女教育專項發展資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經費用于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爭取到20xx年底網絡通到每一個普通教室,每校新建或改建機房、圖書閱覽室和實驗室各1個,教師3人1臺計算機,多媒體投影普及到每個普通教室,有效生機比達到7:1。

  三、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1.成立區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局領導和相關科室長組成(注:文件另行下發),辦公室設在教學儀器站,負責制定全區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方針政策、規章制度和標準,組織實施全區教育信息化工作,統籌全區教育信息化重大應用系統建設,確保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順利推進。

  2.建立校級“一把手”負責的信息化建設決策機構,設立校內信息化工作職能部門,選派一名學校副職或中層作為具體責任人負責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并按規定配備好信息化專職人員,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正常運行。

  (二)機制保障

  1.制訂全區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數字化資源建設規劃、數字化校園建設評估標準,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檢查評估機制、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統籌經費投入和資源配置,確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持續發展。

  2.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導、考評機制。各校須制定本校教育信息化三年發展規劃并上報區教育信息化辦公室備案。區教育局督導室結合學校三年發展性規劃組織相關人員對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應用與信息技術教師、網絡管理員專職人員的配備以及示范數字化校園創建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3.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定期總結表彰制度。每兩年評比一批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示范學校、示范圖書館(室)、書香校園建設示范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優秀教育網站。每兩年召開一次全區教育信息化總結和表彰專題會議。定期舉辦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和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改革的優秀課件、優秀課堂教學評比、展示等活動。

  4.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激勵機制。把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績效作為教師考核、評優、晉升職務職稱的內容之一。加強專(兼)隊伍的建設,原則上小學18班以上(含18班)配備專職實驗教師1名及以上、中學3名及以上,小學18班以下兼職1人、中學專(兼)職2人。24班以上(含24班)專職網管人員2名及以上,18 -23班初中、小學專(兼)職網管人員不少于2人,18班以下初中、小學專(兼)職人員不少于1人。24班以上(含24班)配備2名專職圖書管理人員,12-23班配置1名專職人員,12班以下有1名兼職管理人員。

  5.建立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應用機制。由教研部門牽頭根據各學科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教研人員的優勢,結合示范課、優質課、公開課等教研活動,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

  (三)安全保障

  1.加強網絡建設與管理,確保網絡與信息安全。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的網絡、信息安全相關法規、政策,制定全區教育系統統一的網絡運行、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規章制度和技術保障措施。以教科網為中心加強對各校的網絡安全審計、網絡訪問及上網日志監控。加強數據安全建設與管理,逐步建設容災備份系統,保障網絡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

  2.培育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建成安全、綠色、文明的教育城域網。加強對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科學管理,進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網絡安全應急預案,增強網絡道德教育,加強技術防范,提升應急響應速度,每年組織1次以上網絡和信息安全培訓與演練,使網絡安全教育有效地注入教育信息化的全過程。

  (四)經費保障

  1.落實教育信息化建設所需的經費,區教育局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專項資金作為學校教育教學設備增添、更新和維護、保養經費。區師訓中心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的經費用于信息技術專項培訓。

  2.各校在安排信息化教育經費時,要全面考慮資源建設、教師培訓、系統建設及設備維修維護等方面的需要,確保應用工作協調發展,努力提高資金投入的效益。

  3.加強專項資金管理與效益評估,嚴格執行信息化建設項目的立項審批、政府采購、工程監理、驗收審計等制度,加強專項經費使用的監管和公開透明,杜絕重復投資和浪費,確保秉公廉潔。

行動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溫州市鹿城區委區政府關于優先發展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決定》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辦讓人民滿意教育的總體要求,以信息化學校達標創建和資源共建共享平臺為主要載體,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普及與提高,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應用和管理力度,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發展。

  二、現狀分析

  溫州市義仰第二小學坐落于甌江之濱義仰沿江工業開發區,創辦于20xx年8月,占地面積18035.2平方米,建筑面積5283.7平方米,綠化面積7560平方米,設有24個標準教室,屬省lll類標準化學校。目前有班級20個,950多名學生。

  自建校之日起,學校按照現代化的新農村學校標準建設,設有校園計算機網絡系統、雙向閉路電視系統,自控廣播系統,網絡視頻收視系統。計算機房一個,配有計算機54臺,生機比僅為到23:1,且絕大多數已使用5年以上,假期還要提供成人校農民計算機培訓,手推式多媒體平臺2臺,專用教室多媒體一臺。系統及計算機都以嚴重老化,需要更新。新配多媒體平臺6臺,為1臺/2.9班,教師用計算機10臺,每個辦公室1臺,手提1臺。有兼職網絡管理人員1人,專職信息技術教師一名,負責計算機的維護、應用以及教本培訓。目前,學科教師95%通過信息技術培訓(除2位老教師外),學校每學期均要組織2次以上信息技術類校本培訓。

  20xx年初,學校建立網站,設立特色德育、教育科研、特色中隊等板快。實現鹿城區教育局光纖接入,信息點覆蓋所有教學場所。各部處室通知、計劃、工作行事歷、學校活動方案等及時交流信息,并逐步形成了一個多功能綜合性的網站,學校網站融合了校訓通平臺,利用網絡平臺,聯結起了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紐帶,為辦公信息化提供了便捷。

  此外,學校還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班子成員、教研組長和教學骨干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信息化應用指導小組。各處室分工明確,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專題會議進行部署與研究,向全體教師宣傳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效性、重要性、前瞻性。

  三、發展目標

  ——建成達到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設i類標準。

  ——實現裸光纖聯入鹿城教育城域網,完善校園網建設。

  ——依托市、區教育教學資源庫,完善學校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庫和教師與學生基礎教育數據庫。

  ——培養具有較高信息化能力的師資隊伍,提高學生信息化素養。

  ——健全義仰二小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應用長效機制。

  ——推進教育管理和電子政務的信息化,探索教育信息化工作創新。

  ——生機比達到12:1,2個電腦機房,教師電腦人手一臺,多媒體班級比達到1:1,各項信息化指標達到全區領先水平。

  四、主要任務

  1.整合和淘汰一批過時落后的設備,爭取區教育局加大對我校中心機房設備的投入,添置高性能的核心網絡交換和網絡安全管理設備,力爭在20xx年前建成達到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設i類標準。

  2.升級完善我校原有的校園網,建設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教學專題網站,不斷豐富我校教育教學資源庫體系。力爭在20xx年前達到“班班通、堂堂用”的目標。

  3.落實數據備份和網絡信息安全應急預案。實現網絡快速、安全運行,進一步提升校園網的信息交換和存儲能力,形成我校穩定可靠的校園局域網體系。

  4.加大對軟件的投入力度,加強同教育局信息中心及兄弟學校的合作,積極配置和開發教育管理、后勤管理、教務管理、學生管理、學生成長分析、學籍管理等各種應用軟件。

  5.完善網絡視頻系統,加強與建設小學等名校合作,構建現代遠程教育體系。構建我校遠程教育服務平臺,為我校師生提供遠程學習輔導、網絡講座等實時服務,使網絡視頻系統的應用規范化、常態化。

  6.鼓勵廣大教師開設網絡課程,開設網校、網絡班級和網上心理健康咨詢室,拓展、延伸學校課堂教學。積極開展以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為核心的各類課題申報、立項、研究和結題工作。確保每年至少保持一個以上教育信息化研究課題。定期參加各類教育部門組織開展的現代教育技術論文、課件、學校主頁、學科專題網站、教師博客、網絡課堂、網絡的.管理和維護等各類評比活動,以應用促提高。

  7.按國家課程標準開足信息技術課程;免費向學生開放機房、電子閱覽室等網絡資源;開展學生網絡自主學習和網絡環境下學習方式探索與研究,向學生推薦優秀網站,使學生得到豐富的課余學習輔導和心理健康輔導;開展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占領思想教育的網絡陣地;定期舉辦信息技術興趣小組、學生電腦作品評比、小學生現場手抄報比賽等各級各類活動。

  8.積極探索和構建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育管理新模式。建設符合我校教育實際的小學綜合素質評價模塊、人事管理模塊和校產管理模塊,構建全校教育教學信息化科學管理體系,形成數據完整、安全可靠和使用方便的全校基礎教育數據庫。進一步完善學籍管理系統。

  9.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通過集中面授、網絡視頻、校本培訓和教學專題培訓網站等手段開展不同層次和要求的信息技術培訓。全校教師都要掌握“四會”(即會上網搜索信息、會使用網上交流工具、會制作教學課件、會開設網絡課堂)。

  五、保障措施

  1.每年從教育辦公經費中,劃撥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于學校信息化網絡維護,確保網絡安全、正常運行。

  2.配備1名懂業務責任心的兼職網絡管理人員。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設置教育信息技術小組,負責學校信息化建設、應用和管理工作,并與教務處合署辦公。

  3.明確處室責任制,統一領導,協調配合,確保信息化發展目標按時實現。具體分工如下:

  校長室:學校網站的主頁,oa系統,督出各科室網頁內容及時更新;

  教導處:學籍電子化管理、學科資源庫、學科智能題庫的建設;

  后勤室:校產電子化管理與電子財務管理;

  德育室:數字圖書館、德育基地的建設;

  信息組:資源維護、技術支撐和應用指導;

  大隊部:少先隊基地的建設。

  4.建立健全信息化激勵機制。建立教育信息化應用、維護等考評制度,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教師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并逐年提高考核項目的權重和分值。從教育經費中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專項資金,設立反映設備管理、應用、信息化評比競賽等獎勵。

  5.建立健全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添置如防火墻、流量管理、網絡行為管理軟件、殺毒軟件等必備的安全設備,采取重要數據庫和系統主要設備的冗災備份措施。對各種信息的上網進行嚴格審核和把關,保護各種應用密碼,建立日志備份制度。堅持每年一次對網絡信息安全進行檢查和評估,確保廣大師生文明上網,安全上網。

  6.建立規范的教育信息化設備更新和淘汰機制。淘汰設備按計劃進行更新。建立電腦等設備新舊分類制度,按區規劃要求,原則上使用5年內的電腦為ⅰ類,5—7年為ⅱ類,7年以上為ⅲ類,ⅰ類電腦使用對象為高年段學生、教學一線教師和行政后勤人員管理,ⅱ類電腦為低年段學生或學生電子閱覽室等方面所用,盡量挖掘ⅲ類電腦設備使用潛能,ⅲ類電腦等設備確需淘汰的,經教學儀器站審核后方可辦理相關的資產核銷。

行動計劃 篇8

  近年來,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優質、營養、無公害食品已成為我國市場消費的主流和趨勢。為此,從20xx年以來,特別是去年農業部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我區從完善體系、夯實基地、強化管理三方面入手,推進我區無公害食品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現將自查、整改情況總結如下:

  一、“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進展情況

  (一)無公害蔬菜。截至20xx年,全區無公害蔬菜面積穩定在16萬畝(其中省級認證面積3.9萬畝),占到蔬菜總播種面積的47,總產量5.5億公斤,總產值2.55億元。20xx年3月我區的青椒(7800畝)、西紅柿(23400畝)、洋蔥(7800畝)獲得省級無公害食品認證。去年榆次區成為全國100家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區)之一。20xx年西紅柿獲得國家無公害食品轉認證,青椒和洋蔥的轉認證工作正在進行中,除此之外,今年又申報了東陽鎮大白菜無公害食品認證,面積為15000畝。

  (二)無公害水果。20xx年,我區無公害水果基地的認證工作邁出了第一步,對北田鎮北田村1732畝紅星、紅富士蘋果基地進行環境及產品認證。目前已完成產地環境檢測,并已報省。

  (三)無公害紅棗。20xx年,全區紅棗種植面積已達30萬畝。4月,區棗業中心制定了《榆次區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全區實現無公害生產10萬畝。申報4000畝紅棗無公害生產基地,已經通過省級初審。今年7月,我區首家農業標準在豐元棗業公司出臺,這標志著我區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邁出歷史性的第一步。區農業局在參閱標準文本和實地考究的基礎上,聘請紅棗專家,以豐元棗業為示范基地,建立了《紅棗產地環境技術條件》、《紅棗農藥使用準則》和《紅棗肥料使用準則》三項標準。經市、區質監部門對三項標準審查,并正式發布實施。該標準的出臺,使豐元紅棗達到AA級綠色食品標準。同時,為今年全區紅棗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無公害糧食。今年向晉中市申報無公害小米,面積為12000畝。

  (五)綠色食品認證。20xx年山西華玉榮香椿有限公司向晉中市申報香椿辣醬綠色食品,基地面積為4000畝,申報工作正在進行中。20xx年,該公司又申報了有機食品認證。

  二、“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采取的具體措施

  (一)完善體系。在全國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后,區委區政府給予高度重視,成立了榆次區無公害蔬菜生產領導組,統一對無公害生產涉及的環境要素、生產要素及市場進行協調管理和監控,同時完善了鄉鎮、村分別成立的無公害蔬菜生產領導組,并且區、鄉、村層層簽定了責任狀,做到責任到人,獎罰分明。

  (二)夯實基礎。在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設中,我們堅持遠離污染源,要求距公路100米以上,并對基地菜農實行以村登記、以鄉造冊、以區建檔的辦法,穩定了基地面積,增強了菜農的責任感,保證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各項措施的貫徹執行。

  (三)強化管理。

  1、從行政法規的角度,先后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和管理辦法。區政府秘書處轉發了山西省政府農業廳《關于禁止在蔬菜產區銷售和使用部分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意見》、區農業局轉發了山西省政府農業廳《關于加強農藥安全使用管理暨嚴禁在蔬菜果樹上使用高劇毒農藥的緊急通知》、區政府制定出臺了《榆次區無公害蔬菜管理辦法》、《榆次區紅棗無害標準化生產規程》、蔬菜中心制定了《榆次區無公害蔬菜生產手冊》、區農業局制定了《紅棗產地環境技術條件》、《紅棗農藥使用準則》和《紅棗肥料使用準則》三項標準等。

  2、從農業執法的角度,組織農業、技術監督、工商等部門深入農資市場,查處清理各類明令禁止的農藥、化肥,尤其是無公害蔬菜基地范圍內堅決杜絕違規農資露面,一經發現,按照榆次區無公害蔬菜管理辦法嚴肅處理。

  3、從規范生產的角度,開展了大規模的宣傳培訓活動。組織菜農認真學習了《榆次區無公害蔬菜生產手冊》,將其中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生產禁用的農藥和常用農藥安全間隔標準等內容逐一闡述,使菜農能迅速掌握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基本知識。

  4、從質量安全監測角度,進行嚴格的質量安全監測。蔬菜中心成立了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室,投資6萬余元,配備了兩臺農藥殘留快速監測儀,并選送兩名專業技術人員到北京培訓,獲得了農業部藥檢所頒發的農藥速測資格證書。在四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設置無公害蔬菜質量安全檢測小組,每月的10、20、30日定期將各基地采集的樣品交區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室統一檢測化驗,區蔬菜中心還不定期從各基地、各大市場隨機取樣進行檢測化驗。去年檢測樣品1500余份,合格率達98。實行登記追溯制度,對不合格的蔬菜產品就地銷毀,并通報批語,限期整改。

  5、從技術創新的角度,示范推廣無公害生產新技術。如北田鎮的溫室生產中使用果實套袋技術、臭氧發生器殺菌和防蟲網技術,大幅度減少了農藥使用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發展不平衡。就全區來看,我區的無公害產品認證工作只有蔬菜產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紅棗、水果產業的認證工作今年剛剛起步,面積也分別只有4000畝、1732畝,畜牧產業尚無突破。

  (二)工作面臨資金困難。我區辦公經費緊張,無力建設綜合性的無公害食品檢測站,現有的.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室也面臨資金運轉困難的情形。

  四、下一步的思路和擬采取的措施及建議

  (一)加速發展農技協組織。積極組建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鼓勵和扶持農村技術能人、科技人員、專業戶開展農工貿一體化經營,以科技為紐帶,以協會為載體,解決農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使之真正成為農民通向市場的橋梁。

  (二)堅持農業產業化道路。以我區農業重點工程為核心,加速我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龍頭企業拉動基地、基地帶動農戶的良性循環。

  (三)堅持無公害食品品牌戰略。我區的蔬菜、紅棗、畜產品等經過這幾年發展,已初具規模,但品牌一直打不響。如我區的蔬菜,20xx年就注冊并開始運作“魏榆”牌商標,3年過去了,“魏榆”的市場占有率、市場知名度仍很低。下一步要繼續通過電臺、電視臺、報紙、版面等媒介大力宣傳,擴大影響。今年,我區啟動了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工程。目前,全區已有農業局、農業中心、棗業中心、畜牧局等7個區級農業信息服務站、東陽、張慶等5個鄉鎮農業信息服務站,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已初步形成。計劃用三年時間使全區信息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利用榆次農網,提高我區無公害食品的知名度。

  (四)今年我區的“串串紅農業綜合市場”項目已經啟動,要依托這一項目,把我區的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