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時間:2024-04-09 08:45:07 雪桃 報告 我要投稿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通用19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工程地質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通用19篇)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

  馬上就要出去參加實習了,內心還是有那么一點激動的,其實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在不斷地慢慢的成長中學習到的問題,我相信只要參加實習的機會多了,我就會做好這一切,很多的現實問題都是在不斷的發展中得到了巨大的進步的,相信我能夠做好這一切,參加實習得到實習的鍛煉!

  一、實習地點

  xx市高明區西坑水庫

  xx市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

  二、實習目的及要求

  1、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

  2、認識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質條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a.地形地貌條件

  b. 巖石與土的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

  c.地質構造

  d.水文地質條件

  e.物理地質作用

  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系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4、通過實際考察,了解各種地質現象,增加感性認識。

  三、實習內容

  1.西坑水庫及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簡介

  西坑水庫(中型)位于高明區楊梅河上游,水庫集雨面積為10.5km2,庫容為1030萬m3,興利庫容為798萬m3,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設計高程為114.2m,頂寬5.0m,最大壩高29.5m。溢洪道為開敞式,底高程為110.3m,寬15.0m。在壩后建有一座發電站,裝機發電功率為32kw。水庫在1997年安全鑒定為二類水庫,但是經過幾年的觀察,前期所進行的除險加固措施未能徹底消除水庫的安全隱患,主要還存在壩體滲漏嚴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壩壩體單薄、反濾體存在失效跡象等安全隱患。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問題。水庫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遷往他處,這樣不但給水庫的管理帶來了不少的麻煩,更嚴重的是,群眾在水庫管理范圍外,溢洪道尾水兩側承包責任田里興建住宅房屋,逐漸遍及了整個大壩下游的泄洪區域,涉及房屋1.3萬m2,人口300多萬人。由于下游泄洪渠道僅1.0m寬左右,加上淤塞嚴重,一旦水庫泄洪將淹浸和沖刷下游農田和這些房屋,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威脅。

  該工程任務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等別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臨時建筑物為5級。水庫永久性主要建筑物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100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沖防洪標準按30年一遇設計。 xx 期間計劃對西坑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工程需土方11萬m3,石方1.7萬m3,混凝土0.2萬m3,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大壩壩體采用高壓擺噴防滲,上游壩坡坡腳增設拋石壓腳,下游壩坡坡腳新建排水棱體,重建輸水涵管,重建壩后電站,整治溢洪道下游歸河段長1040m,完善大壩觀測和水庫自動化監測等。本工程招標范圍為水庫部分、排水渠部分、水土保持專項部分及電站部分。

  2. 泵站建設工程

  2.1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概況

  2.1.1工程地理位置及受益面積

  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是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及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址在樵桑聯圍東堤18+300處(丹灶建設段)。泵站主要負責丹灶大良圍片區的排澇任務,受益區為上沙、下沙、建設、石聯、荷村、新農村委會,丹灶鎮城區、赤坎水庫三水西南鎮南下村委會等,總集雨面積約62k㎡。

  2.1.2工程水文及地質條件

  泵站站址處外江5年一遇洪水位為6.55m,20xx年一遇洪水位為7.23m,20xx年一外江洪水位為7.61m,50年一遇設計防洪水位為7.99m,外江枯水期水位多為0.5~1.5m。內涌正常水位為0.00~0.80m。

  站址處地質構造共分8層,各巖土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素填土、淤泥、粉土、粉質粘土、中砂、礫土、殘積粉砂和風化泥巖。工程場地土屬軟弱土類,建筑物地類別為ⅲ類。

  2.1.3工程投資及規模

  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及配套工程主體工程投資估算為7196.63萬元。泵站工程等級為ⅱ級,主要建筑物級別為2級,排澇標準為20xx年一遇24小時設計暴雨169.8mm兩天排干。總體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56.34萬 ,、石方5.01萬 、混泥土方1.16萬 ,基礎防滲高壓旋噴樁總長9197.6米。

  建設泵站原有大良圍電排站排澇能力:總裝機1645kw,總排水流量24.45。現設計安裝4臺1600zlq9.5-8型立式軸流泵,配10kv、1000kw同步電機,泵站總裝機容量4000kw,設計排澇流量39.76 .泵站建成后排澇能力對比增大近一倍,有效確保圍內不受浸。

  2.2國外泵站技術和管理制度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2.2.1國外泵站技術裝備好、自動化程度高

  國外水泵的性能指標明顯優于國內,機組的結構、配套和傳動方式也豐富多彩。國外大型水泵生產企業制造出來的泵,一般具有轉速高、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其流量是我國同口徑水泵流量的1.5~2倍。如荷蘭1.8m的水泵與我國2.8m的水泵性能相同,但前者的重量為23.1噸,后者的重量卻是48噸,兩者相差一倍以上。另外,采用齒輪傳動,可以大幅度地減小電動機的體積和重量。如荷蘭口徑3.6m的貫流泵,采用齒輪變速傳動的結構設計后,與其配套的高速電機直徑僅1.2m,電機和齒輪箱的總重量是15噸。如果將這臺泵改用我國的直接傳動,其電機直徑將由原來的1.2m增加到6.1m,重量由15噸增加到49噸。由此可見,國外機組的高速化,不僅使機組的體積減小、重量變輕,而且還使廠房和土建投資大幅度降低,特別是考慮不同機組的裝置形式(立、臥、斜式)對泵房結構的影響后,這種效果更明顯。

  國外水利工程建設,十分注意嚴把質量關。如荷蘭的水泵生產和泵站管理,兩者在業務上的關系要比我國密切得多,水泵廠的設計人員對泵站的運行管理非常熟悉,他們與泵站管理單位在設計、生產、制造、試驗、安裝、調試、運行和檢修等各個環節上配合默契,協調一致。水泵的內外表面平整光滑,葉片鋁青銅表面加工光潔度高。這樣就確保了水泵符合泵站的使用要求,不僅效率高,空化性能好,而且大大地延長了水泵的使用壽命,減少了事故的發生。

  而國內的泵站質量是令人置疑的。如某些泵站,運行一段時間后就發生地基下陷和建筑物開裂。國內水泵品種規格較少、結構形式單制造質量普遍較差,價格方面甚至低于與其配套的電動機。泵站設計時,只能選用性能差不多的那么幾種定型產品,這樣不但降低了泵站效率,而且還留下了許多不安全隱患。

  國外泵站的自動化程度較高,對泵站運行的各種指標、長期跟蹤、監測和記錄,隨時發現問題可隨時加以解決。同時,記錄下來的數據也將成為水泵開發和性能完善的依據。另外,自動化大大減少了事故的發生,也減少了泵站的管理工作人員。如美國,幾十公里的輸水干線上,只有幾個工作人員。國內泵站一般建于六七十年代,設備陳舊,自動化程度低,往往采用經驗管理和定期大修的辦法。這樣,大大地影響了泵站經濟,增加了管理開支,造成經濟上不必要的損失。

  4.2 國外泵站運行管理人員少、素質好、社會分工嚴密

  國外泵站運行管理人員只相當于我國的1/10,而運行管理有條不紊,長期保持正常運轉。以荷蘭為例,事實上,stork泵廠負責核心部件的生產和總裝,泵站的管理人員只負責值班運行、小規模的檢修和大規模的檢查,而大規模的檢修則由泵廠完成,甚至于清潔衛生工作都由專業人員承包,更沒有沉重的行政包袱。這些社會分工與協作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借鑒學習。

  國外泵站一般采用懂專業、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在泵站運行中,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能正確地處理突發事件。而國內許多泵站管理人員素質差,專業技能低,地方保護嚴重,不注重人才的培養和新技術的引用,導致泵站運行管理水平相當落后。

  4.3 國外十分注重工程的維護和保養、運行管理費用充足

  國外泵站的清潔工作做得好,一般都配有清污、清淤機械,它是保證泵站安全運行、節能、減少水泵磨損、延長機組壽命必不可少的泵站設備。但國內泵站的'水泵工作環境差,設施不配套,很多泵站都沒有配置清污機械,已設置的也不好用,問題在于關鍵技術不掌握,落后,資金投入也不足。

  在費用方面,國外泵站以受益者支付或國家撥款等方式獲得充足的資金,有條件、有能力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改造、維修和擴建。而我國泵站建設資金短缺,且許多泵站主體工程在一次性投資建成后,工程配套滯后,續建費用少,這樣就使一部分泵站長期不配套,工程遲遲達不到設計效益。另外,泵站運行管理資金少,甚至連職工工資都無保障,更談不上泵站機電設備的更新和改造。

  近年來,一些專家通過考察,對國外泵站的發展、運行和管理情況進行了一些歸納和敘述。更多的有待我們更深入的考察、了解、研究和學習,并調整政策,加大投入,腳踏實地地作好工作,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國泵站工程的發展出現一個新的局面。

  四、實習收獲

  可以說,一天的實習是很短暫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從中獲益,特別是兩個在建工程這樣好的實習點,讓我受益匪淺。首先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西坑水庫加固工程的高壓擺噴防滲施工:由于西坑水庫壩體主要由筑填土之粘土質砂、含砂低液限粘土及含砂高液限粘土組成,厚度5.30~26.00m,平均17.10m;壩基土為早侏羅世不同風化程度的中粒含斑黑云母二長花崗巖。這樣的天然建筑材料滲透系數較大(k20=7.92e-05cm/s),有的地方數量級甚至達到 ,導致大壩滲漏比較嚴重。通過高壓擺噴灌漿,在壩軸線面上形成一層厚幾公分的防滲墻,以解決大壩的滲漏問題。

  其次就是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的地基處理,尤其是對地下水的處理。工程站址處各巖土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素填土、淤泥、粉土、粉質粘土、中砂、礫土、殘積粉砂和風化泥巖。其中只有粉質粘土和風化泥巖的防滲能力相對較好,故地下水對工程主體穩定性的影響必須認真考慮。施工時在用了一層混凝土阻止地下水的上滲,巧妙的是,主體工程周圍用打樁到地下幾米的方法巧妙的把活躍的,多余的地下水過慮出來,防止地下水上沖和消退對地基的影響,同時有效防止了地下水帶走沙和土造成的地基下陷。

  總的來說,這樣的實習有效直觀地展示了各種地質條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以及施工解決方案。這是單調課程講解無法達到的效果。實習,這是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加強我們對這門課程的了解,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去參與了,去了解了才會明白。最后,還要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通過這次野外實習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機會總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時刻準備好,就不會在機會來臨是手足無措,對任何一件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是如此。

  五、實習總結

  在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的在學校課本上和知識里學不到的東西,這些都是在真正的實踐中才能夠得到巨大的鍛煉的,我也相信我會做好這一切的,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問題,我才會將我所有的精力用在學習上,學習中我相信我會繼續不斷的做好的。通過實習我對自己更有信心了,這一次實習是給我的巨大的人生的財富,相信我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繼續做好的!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2

  一.實習目的

  1、通過野外實習和實地地貌及水文觀察,理論結合實踐,掌握各種地貌類型的基本形態、基本特征、物質組成、發育過程和演化歷史。

  2、了解不同水文條件下,河流地貌的演化規律,小流域地貌的發育,空間組合規律。

  3、培養野外觀察、動手和分析等技能,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

  二.實習地區地貌概況簡介

  地點:浙江省富陽、杭州、富春江流域地區

  時間:20xx年8月27日—20xx年9月2日

  杭州處于浙西山地與長江三角洲平原的銜接地帶。地勢西高東低,絕大部分為構造剝蝕地貌,游客費為三個地形單元:外圍峰絲,主要由泥盆系砂巖組成,高度300-400米;內圈山體,如玉皇山,由石炭-二疊系石灰巖組成,高度200米左右,巖溶地貌發育;北部孤山、葛蛉、寶石山由侏羅系火山碎屑巖組成,高度在35-125米之間。杭州市平原部分由第四系組成,其分布或近西湖、或濱湖面呈橢圓形,南北伸長3.3公里,東西2.8公里,周長為15公里,水面面積月5.6平方公里。

  錢塘江呈“之”字形流經杭州市城區的東南側。

  杭州地區大地構造處于揚子準地臺錢塘臺褶帶,杭州西湖地區一篇低山丘陵是西湖復向斜內中生代斷塊隆起區,包括市區在內的杭州市東北地區的平原是中生代斷陷盆地。中元古代以后,地層發育齊全,巖漿作用頻繁,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較好。近期由于現代構造運動趨向緩和,地震活動顯得微弱,地殼相當穩定。區內地層出露和巖石種類組成較齊全,地質構造復雜而地貌類型多樣,有火山熔巖地貌、構造地貌、巖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變化大,山、丘、崗、溝和平原組合構成了杭州地區獨特的地域綜合體。

  三.實習內容

  20xx年8月30日九溪十八澗途中

  九溪十八澗源頭在龍井村一帶,形成了一個面積巨大的漏斗狀盆地。該盆地的四周山嶺基本上由砂巖組成,只在東北角靠近龍井泉處出露了石灰巖,巖層傾向北東,與地形坡向趨近一致。巖層層面裂隙及節理發育,一條北東方向延伸的斷層正好穿過龍井寺,這些都成為龍井泉的導水通道。泉水出露位置龍泓澗和九溪分水嶺“Y”口的下方,地形上有利于水的匯集。西面棋盤山集水面積較大,植被茂盛,有利于地表水入滲補給地下水,這些因素就是形成龍井泉的主要原因。得益于這種特殊的地形,無數細小的水流都匯集向盆地中心部分匯集,形成了今日的“九溪十八澗”。我們所觀察的階地在九溪十八澗這一實習路線中。階地是當某一地區由于河流下蝕,過去不同時期的谷底相對高出洪水期水面,呈階梯狀分布在谷坡上形成的。該階地位于療養院門口,為基巖、礫石結構的基座階地,這種階地以基巖為基座,基巖頂部覆有河流沖積物,它的`形成是由于構造抬升,河流下切,并切過原先河谷底部。上圖中的階地下部基巖為康山群的石英砂巖。礫石層約有80厘米左右,因河流作用礫石均有一定磨圓度(二級磨圓度),表土層約40厘米厚,上面為保護和改善環境已經種植了毛竹等植被。

  20xx年9月1日富春江流域(新沙島)

  新沙島是富春江江心的一座江心洲。它的形成大致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泥沙逐步落淤形成水下沙灘,它并不位于主流線上,在枯水期也不露出水面,此時稱之為雛形心灘當上游河道河勢有利,河流經常交替地沖刷河道,而不直接沖擊雛形心灘,該心灘就有可能逐漸穩定和漲高,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而成為心灘。心灘的組成物質和雛形心灘一樣,多為河流所挾帶的較粗的床沙質。心灘前端流速較大,易受沖刷,尾部流速較緩,有利于粗砂落淤而使心灘向下游加長,逐漸發展為淺灘,洪水期間細粒物質在淺灘上沉積,平水期淺談接受河流沖積物在其上堆積,形成了我們在洲頭沙灘所看到的沙泥交替的多旋回二元結構。由于富春江大橋的修建使得洲頭上游水位雍高,使水流對洲頭的侵蝕速度加快,為阻止洲頭后退,沙灘上有一些木樁,同時種植了一些植被。

  沿江邊沙灘可以觀察到潮灘上有很多氣泡沙結構,這是由于漲潮時潮水將部分水壓入海灘,同時空氣也被壓入,退潮后空氣冒出所形成的。此外還有很多泥球(右圖),具有黏性,這是在水的作用下部分土塊碎裂,其中沙被水流沖走,剩下的泥被水流磨成球狀形成的。除了泥球,還能在照片中看到波浪狀的泥,這是一種灘角(間)地形,是由波浪向岸逼近沖走沙,泥被沖蝕后形成的外形。

  20xx年9月2日分水江地區

  分水江為富春江的最大支流,源于臨安天目山,全長165.2千米,上游臨安境內干流稱天目溪,進入桐廬境內稱分水江,集水總面積34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31.8億立方米。富春江在平面形態上為微彎型與分汊型交替的河道,動力條件以徑流為主,河床相對穩定。

  我們所觀察的分水江流域地區江水較淺,兩邊是山,河層礫石密布,有很多礫石心灘,邊灘和心灘清晰可見,對面為河漫灘,以種植了樹木,地形較為平整。河流彎曲處凹岸侵蝕為深潮,無邊灘;凸岸邊灘廣布,河層礫石因水流長距離搬運,磨圓度較好。礫石有長(A)、寬(B)、厚(C)之分,一般AB面傾向河流上游,這樣停止下來時最為穩定,有時剖面中的礫石停止時是垂直的,說明當時水流非常急,礫石AB面的傾斜方向可指示水流方向。

  我們跟隨帶隊老師沿江水一直向前來到了一處河流沉積的礫石和沙交替的剖面,該剖面有多層礫石和沙,這是由于河岸的可動性及抗侵蝕能力差使得河流來回擺動,河床又有輕微的下蝕所形成的。

  20xx年9月2日瑤琳仙境

  瑤琳仙境,又名瑤琳洞,是一處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可溶解的巖石--石灰巖(CaCO3);二是可透水的裂縫,它具有原生和次生之分,地質學上分別稱為層理和節理斷層(原生是石灰巖在海水沉積過程中形成的層狀裂隙,次生的是由巖石經過地質構造運動而造成的裂開和風化、日曬、雨淋,巖石熱脹冷縮、動植物的破壞等);三是可流動的水。瑤琳仙境縱深1公里,總面積達28000平方米,位于浙江西部的桐廬縣瑤琳鎮。是我們這次野外實習的最后一站。

  瑤琳洞屬于地下喀斯特地貌,這種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巖的裂隙溶蝕擴張而形成的地下洞穴,它的初期是地下水沿著可溶性巖表面細小的裂隙流動并進行溶蝕。當孔隙完全充水后,水具有承壓性,其溶蝕量比在正常狀態下大得多。隨著溶隙的擴大和流量流速的增加,地下水除了溶蝕外,還產生機械侵蝕,溶隙迅速擴大與合并,形成管道式的流水。由于溶洞是沿各種構造裂隙溶蝕、侵蝕出來的,所以它的縱剖面具有階梯狀升降的特點。平面輪廓常呈直角轉折。在多組裂隙交叉處,無論是溶蝕、侵蝕或崩塌等方面都比較強烈,因此溶洞特別高大,如瑤琳仙境中的“廳堂”。它是水的溶蝕作用、流水侵蝕以及重力作用長期作用的結果。含酸的可流動水不斷沿裂隙對巖石進行長期的溶蝕作用,造就了溶洞內部奇特的溶蝕地貌;另一方面重力水的堆積是溶洞堆積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巖的水滴斷續的從溶洞頂部落下并不斷積累,從而形成絢麗多彩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邊石堤等。例如瑤琳洞第一標志“銀河飛瀑”。

  四.實習總結及體會

  這次綜合野外實習在游覽過“瑤琳仙境”以后就圓滿結束了,雖然實習過程中每次大家都走的有種精疲力盡的感覺,但這也培養了我們的吃苦精神與小組合作的精神。而且沿途還看到了很多獨特的風景。尤其是在瑤琳洞內,大家在深深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時,也為人們所設計的燈光效果和想出的與洞內景觀相對應的美麗神話所著迷,參觀的路途中驚喜不斷,同時也加深了對喀斯特地貌及其成因的認識,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也讓我們看到溶洞這種獨特的地理景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讓我們在流連其中的同時也思考如何能夠更好的保護好這類景觀。另外,這次實習也讓我們體會到了地理工作者野外考察的辛苦和苦中有樂的趣味所在。大家在行程中互相幫忙、交流,也加深了同學間的情誼。

  有點遺憾的是由于旅游度假村的建設使原本位于九溪十八澗途中幾處典型的地貌(牛軛湖等)已經夷為平地,在后來去往新安江的路上幾處典型的剖面也已找不到痕跡。這些現象促使我們更深層次的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事實,尤其是人類在利益的驅使下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讓我們反思怎樣才能既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保護大自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總之,這次野外實習是我們大學生活中一次寶貴的經歷,我們的一些基本技能,如觀察環境,野外考查能力等也得到了訓練。每一個人在領略美麗風光的同時,都從中學到、領悟到了以前不知道,或者了解不深的東西。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3

  一、實習目的

  1.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2.學會對工程地質的基本判別方法

  3.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

  4.了解巖石種類及物理性質和巖石標本

  二、實習儀器

  地質羅盤鐵錘

  三、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巖層產狀測量,是地質調查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質羅盤直接在巖層的層面上測量的。

  測量走向時,使羅盤的長邊緊貼層面,將羅盤放平,水準泡擊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走向。

  測量傾向時,將羅盤的短邊緊貼層面,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傾向。因為巖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所以在測量巖層的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巖層的傾斜方向。

  測量傾角時,需將羅盤橫著豎起來,使長邊與巖層的走向垂直,緊貼層面,等傾斜器上的水準泡居中后,讀懸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巖層的傾角。

  四、實習的內容和過程

  12月11日上午十點,統一學習使用地質羅盤的,下午1點半去往金牛山進行地質勘探,12日早上到倉山校區觀看巖石標本。

  1.金牛山的簡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樓區北側閩江鄉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斷層及不均勻沉降對山體與道路的影響,例如馬刀樹,公路裂縫等。

  2.測定巖層產狀

  確定山體旁兩顆很明顯的大樹為盆架,記做樹1和樹2.測定圖中的斷層位置為對樹1的位置為n308e,對樹2的.位置為n279e,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可知道是正斷層。

  根據要確定位置測得的巖層的產狀為:n330e,n247e,<50

  3.斷層巖石(樣品)結構及成分的分析

  1)結構金牛山的巖石大部分都是巖漿巖,而且都是粗粒結構和中粒結構

  2)構造金牛山的樣品分析看可知道該巖石是塊狀構造,礦物在巖石中分布雜亂無章,不顯層次,呈致密塊狀,富含花崗巖及花崗斑巖等系列淺成巖的構造。

  3)成分從樣品看巖石是淺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崗巖或正長巖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巖石。但從全晶質中粒和粗粒結構,塊狀構造,就可以判斷是淺層巖。

  4.斷層地理環境情況

  金牛山地質相對復雜,在上山途中發現了很多滑坡斷層及不均勻沉降等地質現象。僅大家用于觀測的一面山體,比較大的斷層就達7處之多。金牛山斷層現象千姿百態,產狀各不相同,并帶有多出滑坡現象產生,是因為金牛山主要由巖漿巖構成,巖漿巖分化后,風化殼表層間的滑動引起的風化殼滑坡。

  5.巖石標本的賞識

  實驗室中,陳列了大量的巖石標本,可以分為礦物光澤標本,礦物斷口標本,礦物硬度標本,礦物解理標本,礦物比色標本,礦物形態標本等類型。

  理論的學習,已經讓我們對這些巖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經過這次的標本參觀,使我們對巖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讓我們開拓了視野。

  6.實習總結

  兩天的實習非常短暫,但我們的收獲是重大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了地質羅盤的使用及利用地質羅盤測量巖石的產狀,對真實的地質現象有了一定了解。從標本室里我們更認識了許多未見過的巖石,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充實了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實習結束了,而我們對實際動手的渴求依然很強烈。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4

  前言: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巖石、斷層等地質構造。為進一步強化教學成果,學會現場辨認巖石、斷層、向斜等地質構造,我們在周三周四進行了實習。此次地質實習由學院劉教授帶領,赴濟南主要考察巖石和斷層。先后在濟南長清饅頭山、靈巖寺展開斷層和巖石的實習。劉老師針對巖石不同種類、性質和形成原因及斷層的形成展開詳細解說,使同學們對巖石和斷層有更實際性的認識。另外,專業老師還向同學們解說專業儀器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大家也在實習過程中進行了實地使用。

  一、實習目的:

  1、實踐對巖石的肉眼判別。

  2、了解饅頭山沉積巖的每一層的巖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習并實踐地質羅盤的使用。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巖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巖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實習時間:

  20xx.04.13-20xx.04.14

  三、實習地點:

  1、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世界第三地質名山饅頭山

  2、濟南長清泰山西北支脈的有著明顯滑坡和斷層現象的靈巖山。

  四、實習內容

  (一)認識滿壽山的巖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20xx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巖及泥質、白云質灰巖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巖之上。下部灰巖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巖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巖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為三組—饅頭組(十層)、毛莊組(六層)、徐莊組、張夏組。關于饅頭組的分類:

  第一層:第一層主要是頁巖、沉積巖、粘土巖。石頭基本呈黃綠色,局部呈灰色,風化嚴重,不利于工程。厚度約為兩米。

  第二層:第二層主要是石灰巖,有大約四米厚,呈藍綠色。

  第三層:為頁巖,厚度約為八米。巖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第四層:為頁巖,厚度大約十三米,顏色呈紫色。第五層:為土黃色石灰巖,厚度約為六米。

  第六層:為黃綠色頁巖,由于風化嚴重,基本為土,厚度約為四米。

  第七層:為灰色石灰巖,厚度二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巖表面覆蓋物為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頁巖,厚度約為七米,紫紅色。

  第九層:石灰巖,厚度約兩米,顏色為灰白色。

  第十層: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于該層位于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

  毛莊組的分層:第一層:紫色云母頁巖,厚度約四米,其中有云母,為裂化材料性質第二層:灰色頁巖,厚度十三米,易風化,風大水少。

  第三層:紫色頁巖,四米。顏色為紫紅色,由于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巖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八米。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0.2米。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0.3米。

  (二)靈巖山滑坡

  在研究完著名的世界第三名地質山后,老師帶領我們來到了靈巖寺,到這里來的原因是這個地方的靈巖山,曾有過較明顯的滑坡,并且現在形成的山體恰好適合我們的實習。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山體滑坡的形成之類的東西,讓我們受益匪淺。

  (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巖土體沿著慣通的剪切破壞面所發生的滑移現象。滑坡的機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應力超過了該面的抗剪強度所致

  (2)滑坡的識別方法

  在野外,從宏觀角度觀察滑坡體,可以根據一些外表跡象和特征,可粗略的判斷它的'穩定性。

  1、后壁較高,長滿了樹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穩定;

  2、滑坡平臺寬大、且已夷平,土體密實,有沉陷現象;

  3、滑坡前緣的斜坡較陡,土體密實,長滿樹木,無松散崩塌現象。前緣迎河部分有被河水沖刷過的現象;

  4、目前的河水遠離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灘、階地分布;

  5、滑坡體兩側的自然沖刷溝切割很深,甚至已達基巖;

  6、滑坡體舌部的坡腳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三)蘇莊斷層

  第二天實習我們再次去了濟南長清,不過此次地點以及內容有所不同,首先是蘇莊斷層,這處斷層比之前一天的實習內容更有價值與意義,因為該處斷層斷距小,我們能看的很清楚上盤,下盤等,而且該處斷層低。加深了對斷層的認識。

  地質羅盤的實習及背斜的判定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

  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與巖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并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為巖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為巖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出現。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褶皺要素:褶皺要素是指褶皺的各個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跡、脊線和槽線、褶軸。

  結束斷層的實習,我們繼續登山,開始褶曲的認識與實習,然后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下對地質羅盤進行了實習。

  五、實習總結:

  短短兩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質年代的。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工程地質學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工程地質學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了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里深深的感謝劉老師,使我們擁有這次來之不易的工程地質實習,并謝謝他的認真指導,以使這次實習順利完成。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5

  1.實習目的

  復習和鞏固課堂上學習過的有關工程地質的理論知識,提高對斷層、滑坡、裂隙、節理等地質現象的認識識別能力,并在老師指導下學會鑒別頁巖、大理石、方解石等礦石和洪積物、坡積物、崩積物等巖層。初步了解水里水電工程勘測的基本內容和方法,通過現場對各種地質現象的了解和認識,合理的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實地的觀察加深對課本上知識的理解。

  2.實習任務

  在王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對龍門山脈紫平鋪水庫附近的比較直觀的、典型的地質現象進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斷層、裂隙等并相互討論詢問得出較為完備妥當的處理措施。

  3.實習地點和過程

  本次實習為期兩天,集中在20xx年12月28日和29日兩天。其中,28日主要學習地質現象,29日主要到水庫壩區近距離觀察學習,掌握水利工程勘測和地質現象處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實習內容

  時間:20xx年12月28日 天氣:晴 溫度:1~110C 第一天的預定路線為:

  學校

  虹口山門(虹口)關鳳溝白沙河口二王廟后門學校

  后因關鳳溝山體滑坡,正在進行施工,不便進行教學,故改為深溪溝,調整后的觀測點順序依次為:

  虹口山門深溪溝深溪構大橋沙灣白沙河口拱橋處二王廟后山

  3.1.1虹口山門

  (1)水電站附近的地質條件

  入眼可見,閘門及其他導水擋水建筑構筑而成的飲水式水電站:其水源來自穿流而過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級支流),其右壩肩下還有不可見隧洞用作泄洪沖沙等用途。右側還布置有兩條傳送帶,是將生產水泥的原料自動傳送至拉法基水泥廠廠區通過高溫煅燒來生產水泥。水電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峽谷。通過觀察少許裸露在外的巖石并結合汪老師講解,可以知道它們形成于泥盆紀和石炭紀,主要由灰巖、石灰巖和白云巖構成。而水庫地基是三疊系的含煤地層、礫巖和頁巖,庫區地形開闊,且兩岸山體不對稱。庫區的基巖上覆蓋著松散的坡積物,而河床上則覆蓋著水流沖擊而成的沖擊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選問題

  a: 若建在上游峽谷處,則建筑物的體積變小,變矮,因而工程用于閘門的投資會減小;但由于引水線路置于松散的坡積物上,會導致引水線路的投資增加。

  b:若建在峽谷盡頭,則會導致同樣水頭下的庫容減小,閘門變高相應的投資也會增加。

  綜合考慮投資,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終選擇了現在的壩址。

  (3)建壩的工程地質問題及處理措施

  地質現狀:庫區靠近壩址位置為含煤地層,由水流沖擊形成的松散層不厚,且主要由顆粒不大的礫巖和頁巖構成,另壩肩和壩基下地基有節理存在 導致問題:

  Ⅰ.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處理措施清理松散層,做一個整體底板,擴散基底壓力,防止不均勻沉降。

  Ⅱ.壩肩和壩基的滲漏處理措施水平方向可用黏土經壓實等處理后做隔水層;豎直方向可向下打鉆機,再向鉆孔內灌漿來堵洞,以防止滲漏。

  Ⅲ.引水隧洞舊址處的含煤層瓦斯爆炸處理措施修建通風建筑,內設抽風機等,且嚴禁煙火(瓦斯濃度達8%遇明火可發生爆炸,而達40%~50%時將引起窒息)

  另,在運行發電過程中,發現右壩肩的松散體下游存在滲漏現象,且有加大趨勢,相關人員立即采取了灌漿堵洞的防滲措施,后發現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礎上加大投入,進行了二次防滲處理。

  3.1.2深溪溝(峽谷虹口漂流段)

  (1)巖層產狀:入眼可見,河水水位較低,可見底,七、八月份的水位會比現今高兩米左右。據王老師介紹,此處巖層形成于泥盆紀、石炭紀或三疊紀。觀察裸露在外的河漫灘,可以發現主要由CaCO3構成的灰巖。新鮮的灰巖致密而堅硬,加鹽酸會起氣泡,在地層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峽谷,這也是深溪溝峽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觀察可發現巖層的層面走向與河流走向角度較大,幾乎垂直,因此深溪溝峽谷是橫谷。再觀察可發現層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巖層,又可確定巖層存在泥裂現象。仔細觀察,會發現巖石有淺灰、深灰。灰白三色,這都是灰頁巖。灰頁巖的主要礦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鮮的灰頁巖質地堅硬,用榔頭劃動會起白痕,敲擊其邊角濺起碎星、脆性大。砂巖、泥巖和頁巖發生強烈錯動,形成方解石脈;泥巖全風化形成軟弱夾層;CaCO3的頁巖、灰巖形成夾砂巖,這樣的巖層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鋪水庫,一路觀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發現較大溶洞。且巖層的延續性不是特別好。

  根據巖溶形成的條件:

  a、可溶性巖石;

  b、巖石的裂隙性要足夠高;

  c、水的溶蝕能力要足夠大;

  d、巖溶水的運動與循環需滿足要求。

  這里的前三個要求都以滿足,但因為是靜水,所以不滿足第四個要求,因此不會滲漏。

  龍門山的飛來峰構造:上層是灰巖,下層是含煤地層,都有不同程度的風化剝蝕。

  3.1.3深溪溝大橋

  巖層產狀:橫谷:延伸方向和層面方向夾角大于80度,近于垂直。適于修壩修橋。傾角小于300時,壩基和壩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產生滑移,穩定性不夠。而深溪溝大橋附近的裸露基巖是中到薄層狀的灰巖,且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灣

  此處主要是認識滑坡現象,我們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級階地上進行觀測。右側的弧形小山體,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6

  一、實習概況:

  本次實習為期一周,實習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和提高同學土木工程專業的熱忱和愛好。實習包括課堂講解和實地考察兩部分。在課堂中,老師簡潔講解實習內容及各種地質相關內容,在現場依據詳細狀況姚老師深化分析,細心講解,不僅使我們把握了野外實習的基本要領,還使我們對課程理論學問有了感性熟悉并加以鞏固和深化。

  二、實習內容:

  巖石及邊坡工程地質問題,地質實習本質就是討論各種地質狀況,其中一大塊內容便是巖石和及其構成邊坡的工程地質問題,因此,此次實習最大的內容就是觀看各種巖石和分析其構成的邊坡狀況。實習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跟巖石和邊坡打交道,老師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講解這部分的學問。我們看到了由殘積土形成的土質邊坡,其下的坡積物顆粒大小懸殊,工程性能很復雜,需要壓實的能量相當的大。由于該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這里只實行了最簡易的邊坡防護方式——鋪一層水泥砂漿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好像還是讓人有些擔憂。我們知道由于巖漿噴出地表后,快速結晶,以致其形成的巖石具有肯定的流淌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該巖體結構是整體塊狀結構,強度較高,并且風化程度低,屬于微風化程度,故此邊坡穩定性相對較高,但由于該坡的結構面傾向和坡面傾向相同,且傾角小于坡面傾角,導致該坡存在潛在滑動問題。在這里我們測量了一組巖石的傾向、走向和傾角:65°,155°,35°。在地質災難危急點,我們看到了一個路塹式邊坡,該坡的結構體為散體狀、碎裂狀,風化程度高,屬于強風化,穩定性較差。因此,該邊坡防護實行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擋墻,坡面鋪上一層水泥砂漿,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體的另一面則沒有做任何防護,真為山下的居民擔憂。我們還看到了由巖石和土構成的坡,該坡的表層是沉積土。由于該坡的地質構造產生的結構面傾角小而且與邊坡平行,加上巖體屬于全風化、強風化程度,導致該坡具有較嚴峻的失穩問題,因此其實行路塹式邊坡加固方式,用鉚釘、抗滑樁和擋墻做防護,這也是在高速大路上常見的防護方式。在其大路的剖面上我們看到了具有一層一層積累現象的層理層面構造的沉積巖,這也是本次實習唯一一處巖石類別為沉積巖的觀看點,該巖為碎屑巖中的細砂巖、混砂巖,有明顯的褶皺現象,較為完整,而且是傾斜背斜褶皺構造。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背斜褶皺現象,由此我感到相當的榮幸。在這,我和同組組員對背斜兩翼巖石的傾向、走向和傾角進行了測量,左翼:73°,341°,34°,右翼:334°,240°,34°。

  在大路旁我們看到路旁的花崗巖的風化作用包括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和生物風化作用,巖體的表面長著一顆樹,自上而下患病著植物生長活動引發的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作用,這讓我想起了鄭板橋的一首《竹石》詩,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力氣。

  最終我們考察了變質巖。變質巖是指地殼中已存在的巖石,由于地殼運動和巖漿活動等造成物理化學環境的轉變,處在高溫、高壓及其他化學因素作用下,使原來巖石的成分、結構和構造發生一系列改變所形成的新的巖石。依據變質作用的地質成因和變質作用因素,將變質作用分為:接觸變質作用、區域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和動力變質作用。變質巖的結構可分為:變余結構(殘余結構);變晶結構;碎裂結構。巖石經變質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構造特征,這是區分于其他兩類巖石的特有標記,是變質巖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巖變質后仍殘留有原巖的部分構造特征者叫變余構造。通過變質作用形成的新的構造叫變成構造:

  a)板狀構造巖石具有平行、較密集而平坦的裂開面劈埋面,沿此面巖石易于分裂成板體,原巖基本未重結晶,僅有少量絹云母或綠泥石。

  b)千枚狀結構巖石常呈薄板狀,其中各組分基本已重結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結晶程度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辨別礦物,僅在巖石的自然裂開面上見有劇烈的絲絹完澤,系由絹云母、綠泥石小鱗片造成。常具撓具和小皺紋。

  c)片狀構在定向盈利的長期作用下,巖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狀、柱狀礦物如云母、角閃石等,都呈平行定向排列,巖石中各組分全部重結晶,而且肉眼可以看出礦物顆粒。

  d)片麻狀結構以石英、長石等礦物為主,期間夾以鱗片狀、柱狀變晶礦物,并呈大致平行的斷續帶狀分布而成,他們的'結晶程度都比較高。

  e)塊狀結構巖石中的礦物分布勻稱,結構均一,無定向排列,這是大理石和石英巖常具有的構造。鑒別變質巖時,可先從觀看巖石的構造開頭,依據構造,將變質巖區分為片理構造和塊狀構造兩類。然后可進一步依據片理特征和結構以及主要礦物成分,分析所屬的亞類,確定巖石的名稱。

  三、實習感想

  為期一周的地質實習很快的就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我不僅培育了對大自然的喜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對地質科學的喜愛和愛好,而且還在實習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地質學問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質學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從之前的感性熟悉升華為如今的理性熟悉,這種質的飛躍,應當歸功于實踐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實習中我在老師身上學了不少的東西。體會最深的就是做事要仔細、不能懈怠,更不能放棄,爬山時,在老師的激勵下,我堅持下來了,所以要:做事要仔細,即使不喜愛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讓自己造福于人類!在實習中我還學到了許多的在學校課本上和學問里學不到的東西,這些都是在真正的實踐中才能夠得到巨大的鍛煉的,我也信任我會做好這一切的,正是由于存在這樣的問題,我才會將我全部的精力用在學習上,學習中我信任我會連續不斷的做好的。通過實習我對自己更有信念了,這一次實習是給我的巨大的人生的財寶,信任我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連續做好的!

  四、實習目的及要求

  1、培育同學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和增加集體觀念,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

  2、熟悉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質條件和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a.地形地貌條件

  b.巖石與土的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

  c.地質構造

  d.水文地質條件

  e.物理地質作用

  f.自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系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育和實際工作力量。

  4、通過實際考察,了解各種地質現象,增加感性熟悉。

  五、實習總結:

  經過五天的實地考察,我們學到了許多的東西,加深了對書本上老師所講內容的熟悉,對三大類巖石有了一個感性的熟悉,讓我知道了書本上的東西都是死的,假如你不和實際聯系起來的話它只能變成無用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應當盡量多的去實踐,只是感覺實習時間太短了,感覺還不是很夠用,假如能常一點的時間的話我們就能進行更深化的考察,對各種地址面貌有個更深的理解。這次實習也讓我熟悉到團體協作的力氣,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肯定要留意團隊合作,充分發揮集體的力氣。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7

  1.實習概況:

  20xx年10月,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

  2.實習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系。

  3.實習內容:

  (1)昌樂火山口

  昌樂火山口,距今1800萬年是新生代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火山口呈圓錐形,石頭呈紅褐色,氣勢極為壯觀,數萬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巖栓,經過200多萬年的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巖栓柱狀節理發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考證認定,該火山口為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距今約1800多萬年,它的發現,對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參考介值。一色的紅褐圓棱柱石,豎指蒼天,凡經開鑿者皆顯露出明顯的噴發紋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噴發,近百平方公里內的幾十座山包構成了蔚為壯觀的.遠古火山群。

  (2)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山東省臨朐縣城東約22公里處,面積約13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地處魯中隆起區中的臨朐凹陷,公園內總體由兩個次級小盆地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圍均為由玄武巖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為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為特色。

  公園內各種地質遺跡豐富,一是第三紀中新世時期距今1800萬年山旺瑪珥湖沉積巖層(科學上劃分為山旺組地層---硅藻土),沉積厚度25米左右,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現已成為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由于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被古人形象地比喻為"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層層型剖面所處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組玄武巖、第三紀中新世時期湖相沉積巖(山旺組)、第四紀黃土和晚期的火山巖浸入等地質現象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時期(距今xx萬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錐、熔巖流動特征等各種火山地質現象,如黃山、堯山、擦馬山、靈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巖區的理想場所。特別是擦馬山玄武巖柱狀節理,直徑近于80cm,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堯山西側,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臺地,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形成了自然景觀,人們稱之為"石樓"。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8

  一、前言

  主要說明實習的時間、地點、目的、任務及路線安排,實習隊的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實習區概況

  1.實習區的范圍、地理位置、交通概況等,最好附上“工區位置圖”。

  2.實習區的區域地質概況

  3.實習區自然地理概況,如地形、地貌、河流、氣候等概況。

  4.實習區社會經濟概況。

  三、地層

  實習區的地層層序、時代、接觸關系、厚度及分布狀況。按照地層的新老關系,由老至新敘述各個時代地層的巖石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積特征、分布和出露情況、接觸關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識別標志。

  四、巖石

  敘述實習區出現的巖石類型,詳細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的'順序分別敘述,要說明成分、結構、構造、產狀、成因、時代等。

  五、內動力地質作用

  1.地殼運動及地質構造

  概述實習區的大地構造位置、基本的構造格局、地殼運動、具體構造的類型和特征。對褶皺構造與斷裂構造分別進行詳細描述,并應附有素描圖、構造剖面圖等。

  褶皺構造要描述構造的位置、范圍、規模、長軸方向,核部的地層時代、巖性,兩翼的地層時代、巖性、層序,兩翼巖層的產狀,軸面和樞紐的產狀,最后確定褶皺的類型、褶皺的形成時期及形成機制。

  斷裂構造要描述斷層的位置、方向、規模,斷層面產狀及形態變化,斷層面、斷層帶的特征如擦痕、斷層泥、斷層角礫、斷層崖等,斷層兩盤的地層時代、巖性,兩盤巖層的產狀,地層的牽引現象,伴生節理及構造巖等。

  2.巖漿作用

  按巖漿作用時代、作用方式及產狀等進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與巖漿作用的關系。

  3.變質作用

  按變質作用方式分別進行描述。

  六、外動力地質作用

  1.風化作用

  風化作用的類型、方式、產物及特征。

  2.河流地質作用

  描述河流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特征。

  3.海洋地質作用

  描述海洋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積特征

  4.內動力地質作用與外動力地質作用的關系

  內動力地質作用與外動力地質作用的辯證關系

  七、礦產

  簡述實習區內所出現的各種主要礦產資源,說明每一種礦產的賦存層位、規模、找礦標志、礦物組合和礦產應用等。

  八、地質發展簡史

  根據實習區的地層、巖石、地質構造、巖漿及火山活動資料,綜合分析本區的地質發展歷史。從古到今按地質時代連續論述各時期發生的地質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沉積演化、構造演化、巖漿活動、地殼運動等。

  九、結束語

  概括性地總結野外實習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獲和體會;野外實習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實習收獲最大;野外實習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將來參加工作的意義,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今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9

  一、前言

  通過這六天的實習,加深了我對工程地質這門課的熟悉,讓我從書本中走了出來,親眼見到了真實的地質現象,了解了斷層、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質現象,親自觀看了和體驗了各種巖石的分布和形態,讓我從本質上對三大巖石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實習讓我們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來抽象的概念,使學問詳細化,印象更深刻。實習豐富了我們的學習生活,為我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都有肯定的關心,同時實習的過程激發了我在將來學習的熱忱。所以,實習對我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們對這次實習也做了縝密的部署:

  1、時間: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9日

  2、地點:河北省秦皇島市柳江盆地國家地質公園

  3、路途:

  1)秦皇島市石門寨鎮

  2)秦皇島市祖山東門

  3)、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鴿子窩公園海灘

  4、目的:

  1)使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學問,提高在野外識別各種地質現象的力量同時增加感性熟悉,擴大視野,培育提高觀看力量,動手操作力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

  2)鑒別和觀看常見的`巖石,礦物特征及工程性質;

  3)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年月、結構、產狀、形成緣由及現象以及流水的地質作用對巖石的影響和沖刷成河谷的過程;

  4)學習運用羅盤儀器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二、實習地區概況

  1、柳江盆地地質概況

  柳江盆地為我們在秦皇島地區野外地質實習的主要區域。它位于秦皇島市區北側,其中心距秦皇島市28km,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管轄。

  區內有縱貫南北的大路及地方窄鐵路與秦皇島市區相通,交通極為便利。

  該盆地為南北延長的低山丘陵區,其北、東、西三面為陡峻的高山所包圍。貫穿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東南,出盆地后在山海關的南側入渤海。盆地內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為老君頂,海拔493.7m。

  本區年降水量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

  2、祖山國家地質公園概況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和國家級稀有植物及瀕危野生動物自然愛護區。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島西出口沿秦青大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島市區23公里。屬原始森林峽谷型自然風景區。因燕山以東、渤海以北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綿而成,故名“祖山”。20xx年開發至今,形成五大景區,100余處自然景點,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峽谷總面積118平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區內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掩蓋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叢林、溪流、飛瀑、奇花、高山自然?草原、樹掛構成景區十大景觀。祖山原始森林峽谷是侏羅紀至白堊紀末地殼運動而成。在長期風化剝蝕和流水沖擊下,形成了多處絕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勢跌宕,峰巒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東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盤撥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巖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脈,搽嬌花飾容顏,披蔥郁為秀發。景區內山勢陡峻,溪水跌宕,可謂立峭巖作脊梁、注瀑布為血脈、披茂林作秀發,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嫵媚于一體。峰奇水異,洞幽石美,林豐草茂,歷史淵源,是觀完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絕好場所。

  3、鴿子窩公園海灘概況

  鴿子窩公園又稱鷹角公園。由于地層斷裂所形成的臨海懸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鷹矗立,故名鷹角石。該石高20余米,過去常有成群的鴿子或朝暮相聚或窩于石縫之中,因此得名鴿子窩。鴿子窩公園是欣賞海上日出的最佳之處,每逢夏日早晨,這里云集數萬名游客欣賞“紅日浴海”的奇景。

  三、實習內容

  1、柳江盆地愛護區石門寨西門180米處

  該處巖石以沉積巖居多,由地質構造形成。亦有石灰巖,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經長期風化作用,暴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巖層為中厚型,中間夾有薄的灰巖。灰巖呈竹葉狀,較破裂,屬碎屑結構,這些碎屑物質經膠結后形成灰巖。此處巖石約5億年前形成,屬下奧陶世紀,粘土礦物發黃,巖石經劇烈的構造運動,由水平變為傾斜,產生背斜現象,并有正斷層出現。用地質羅盤測該處巖石的產狀,走向為北偏東10°,傾向為北偏東100°,傾角為30°。

  由此處向西約200米處巖石出露于地表,閱歷證為砂巖,其結構為碎屑結構,此處不整合現象明顯,由砂巖和灰巖組成,屬沉積接觸,砂巖約2億年前形成,灰巖約5億年前形成,由于形成年月不同,說明為不整合。此現象說明秦皇島地區至今至少經受了2次地殼運動,由于3億年間隔形成的不整合面應在海平面下形成,至少經受2個循環,而該處巖石現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礦物,是地質學家發覺地下礦物的依據。不整合面處強度差,不適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鍋店東北200米處

  該處為石灰窯產石場,觀看此處巖石,巖溶現象明顯,有溶溝、石芽、天生橋等。其緣由是地殼運動抬升到潛水地表以下,潛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巖溶現象,因巖石中有裂縫,有空間且水有徑流通道。

  巖溶現象是由于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巖石經長期化學反應,使巖石具有可溶性。該處向西北走約100米處,發覺大面積的巖石間侵入接觸現象,石灰巖中夾有巖漿巖,說明此處經受過火山噴發。該處亦發覺有巖墻,較長,寬約3-4米,其走向為南北方向320°,由花崗巖、長石、石英、云母組成。靠近地表的巖石經長期風化,產物為第四紀土,巖石中還發覺有巖洞。此處向東南方向約200米處,有大量石灰巖形成的巖層,呈單斜,基本走向為南偏北。在砂鍋店東等地,發覺石英斑巖,它是花崗斑巖的又一種變種,具隱基斑狀結構,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蝕現象。此處也有閃長玢巖,呈巖墻狀產出,具隱基斑狀結構,斑晶主要是斜長石,有時含角閃石較多,有的基質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見球粒結構和流線結構等。

  3、秦皇島市祖山東門

  祖山為早白堊紀形成,為響山巖基的一部分,此處沉積巖中有破裂帶,火山爆發時巖漿從中冒出,冷凝成巖漿巖。祖山占地217平方公里,平面形段呈橢圓形,長軸長25公里,短軸長15公里,南北方向,巖石中以花崗巖居多,占65%左右,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紅色的正長石,又稱甲長石。

  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發亮。此外,還有云母、斜長石。斜長石呈灰白色,由于長石含量不同,云母顏色也不盡相同,云母占整個巖石的5%-10%。較黑的巖石中,云母含量不超過5%。在此處觀看,長石顆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體顆粒,為結晶結構。山體構造為原生結理構造,山體中有裂縫,都為豎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稱之為晶洞構造,而外形不規章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長地。

  此處地貌陡峭,險峻,構造為原生結理,由于長期的風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蝕作用,巖石部分豎直掉落,形成深谷奇峰。此處巖石傾角較大,巖體破裂。山體中有河流,稱為石河,發源于祖山響山山脈,山上有明長城,由元朝徐達修建,1967年,戚繼完重修,基本走向為南北方向,直達青龍。祖山最高峰為響山,海拔為1421米。

  4、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鴿子窩公園海灘

  此處濱臨渤海,為海洋環境。海洋環境按地理位置分為濱海、淺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時暴露于海岸帶的部分,稱為濱海。濱海又分為后濱帶、前濱帶、外濱帶。后濱帶為平均海潮線,常年暴露在外;前濱帶為平均海潮線到中濱線處;外濱線為中濱線以外的部分。海岸線到海底深約200處的部分,稱為淺海,此處陽完充分,有機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抱負棲息地。深海處動物少。

  此處巖石又遠古火山噴發而形成,以巖漿巖為主,巖石受海洋水動力作用,常見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處形成有特色的海蝕地貌,有海蝕崖,海蝕柱,海蝕拱橋和海蝕平臺等,形成緣由有沖蝕作用,磨蝕作用等,使巖石破裂。

  巖漿巖受風化作用等變成高嶺土、偉晶巖。偉晶巖顆粒大,和花崗巖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長石、斜長石、云母、石英等組成。巖石被多組結晶切割。

  四、結束語

  通過本次實習我熟悉到:本區地層出露較全。從中生代地層開頭,除缺失寒武系、奧陶系、三疊系、侏羅系、第三系以外,其他地層均出露完好。所形成的巖石類型多樣,包括巖漿巖類,沉積巖類以及變質巖類。本區的巖漿活動從方式上有深成侵入,淺成侵入,噴出等。所見巖類有基性巖類和酸性巖類。從變質作用和變質巖方面,本區的變質作用主要為區域變質作用。主要變質巖有千枚巖,大理巖以及板巖。在構造方面,本區分布有四大褶皺,另外還有七個斷層。兩個大斷層幾乎將此區分為三部分。區域進展方面,本區經受了多次構造運動,形成了四個構造層。總體說來本區構造運動較強。

  經過6天的實習,使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通過老師的講解,使我學會了許多課內學不到的東西,包括:如何通過一塊石頭的色澤,去推斷其類別、其形成年月;如何去辨別3大巖石;如何去測量巖石的走向等等;總之,通過實習后我更好地把握了《工程地質學》這門學科,更好地把握了所學學問。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0

  時間:20xx年xx月xx日

  地點:西安市藍田縣東湯峪

  一、實習概況:

  20xx年xx月xx日,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目的:

  1)使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在野外識別各種地質現象的能力同時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鑒別和觀察常見的巖石,礦物特征及工程性質。

  3)學習運用羅盤儀器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年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以及流水的地質作用對巖石的影響和沖刷成河谷的過程。

  5)了解地質構造的內容,實踐其現場的判斷方法。

  三、實習內容

  地質概況:

  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下元古界寬坪群和從中更新統到全新統的第四系。另外,還有少量第三系出露。該區出露的侵入巖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巖,主要有花崗巖、輝長巖和輝石巖。該區位于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的北緣(黃邦強等,1984),寬坪群具多期變形特征。早期褶皺近東西向,呈同斜緊閉褶皺,局部出現平臥褶皺,發生軸面片理S1及腸狀褶皺、勾狀褶皺等,伴隨早期中基性脈巖侵入,為前寒武紀變形。中期褶皺也為近東西向,與早期褶皺樞紐交角不大(<20°)或近于共軸疊加,形成較開闊的彎滑褶皺,產生S2折劈理,為加里東期變形。

  1、秦嶺北坡山前斷裂觀測點

  斷層面走向時而北東,時而北西。實測斷層面產狀,測量構造透鏡體、構造角礫的大小;觀察斷層內出露的輝長巖強烈破碎帶。

  2、參觀湯峪溫泉和河流階地

  湯峪溫泉的特征:

  湯峪溫泉的出露溫度為48—58.7℃(中溫)。湯峪溫泉水是經過下滲、加熱、上升的循環大氣降水,溫泉水出自一個PH值約為8.5,溫度約為87℃的深部熱儲。溫泉水在其上升至地表的過程中,混入了一些較淺部的.水和潛水,混入比例隨季節變化。在湯峪,降水分配主要集中于七至十月份(約占年降水量的56.6℅),最高值多出現在九月份。這段時間中,由于溫泉水在上升過程中混入的淺部水和潛水有所增加,使得溫泉水的溫度較平常偏低,溫泉水中比淺部水和潛水中濃度較高的化學元素濃度也較平常偏低。因此,湯峪溫泉的出露溫度在不同季節有所變化。

  湯峪溫泉形成條件:

  (1)允許冷的地表水和大氣降水下滲的適當巖層;

  (2)加熱下滲冷水的熱源;

  (3)足夠可供利用的補給水;

  (4)使冷水加熱的足夠時間以及足夠大的熱交換面;

  (5)熱水返回地表的通道。這些條件大多由本區構造提供。

  湯峪溫泉的形成條件幾乎都受構造控制。湯峪溫泉水來自大氣降水,補給區主要為出露于南邊的秦嶺,由于補給區較大,降水也較為豐富,因而湯峪溫泉有較為充足的補給源。大氣降水沿連通性較好的裂隙下滲,并匯入深大斷裂向更深處滲入,下滲過程中,水的礦化度與溫度都會有所改變,在下降到深斷裂某一深度,下滲到這里的水有足夠長的時間和足夠大的能量與物質的交換面與圍巖進行相互作用,它不斷改變自身的礦化度和溫度,最后與巖石達到物理化學平衡,其平衡溫度為87℃左右,PH值為8.5左右,其礦化度的增高來源于與巖石中礦物的化學反應,溫度的增高來源于與巖石的熱交換,而使巖石獲得較高溫度的熱源是稍高于正常熱流值的深部熱流產生的熱量。經歷以上過程的水,最后上升出露于地表成為泉。湯峪溫泉的出露依賴于熱異常及活斷層交匯帶與低地勢在垂直方向上的重疊,即北東向和北西向山前斷裂與隱伏斷層F4交匯帶與低地勢位置的結合。這就是湯峪溫泉的形成模式,它明顯受活斷層控制。

  3、山前斷裂—湯峪水庫大壩路線觀測

  ㈠寬坪群變質巖及原巖恢復

  ①首先讓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云母石英片巖、二云母片巖的主要礦物、結構、構造,然后老師講解副變質巖概念,我們認識副變質巖的主要特征;

  ②我們用放大鏡觀察綠片巖、角閃石片巖、斜長角閃巖的主要礦物、結構、構造等,老師講解正變質巖概念后,我們認識正變質巖的主要特征。

  4、剖面

  剖面的集中礦物組成:

  輝長巖巖體:輝長巖巖體,是在張性空間中侵入,有片理化、弱蝕變,輝石含量60%左右,斜長石含量30-40%,無石英或極少,巖石呈深灰色,中-粗粒結構,灰白色斜長石和黑色粒狀輝石都成近等軸狀它形粒狀相間分布,塊狀構造,粗粒輝石兩組解理近于直交。

  斜長角閃巖:流變構造、同斜緊閉褶皺發育,軸面和片理近于平行,長英質變質分異,暗色、淺色礦物分別集中到一起,石英脈和花崗質巖脈發育,有彎曲、石香腸化和透鏡體化,斜長角閃巖中還夾有云母片巖。 花崗巖:出露較寬,巖石呈肉紅色,具半自形粒狀結構-花崗結構,主要礦物長石、石英和云母,局部可見由混合巖化形成的眼球狀花崗巖,石英呈拔絲狀,斜長石呈(似)眼球狀,有旋轉碎斑,具粗糜棱巖化。 小褶皺特 征: 寬坪群變質巖系中小褶皺特別發育,主要是同斜緊閉褶皺,局部出現面理置換,存在同一方向的兩期面理,早期面理透入性好。斜長角閃巖中的石英脈隨面理褶皺,明顯地呈現出背、向形特點。該區褶皺為多期疊加而成,斜長角閃巖中出現兩期花崗巖脈,早期花崗質脈呈倒轉褶皺彎曲,晚期花崗質脈沒有倒轉,兩期褶皺近于平行。

  四、實習總結:

  通過實習,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聽老師的講解,使我學會 很多課內學不到的東西,包括:如何通過一塊石頭的色澤,去判斷其類別、其形成年代;如何去辨別3大巖石;如何去測量巖石的走向等等;總之,工程地質學的實習在于通過實習學習使學生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簡單條件下的地質問題。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對這門工程地質學的了解更深一層,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巖石的層理,結構構造,學會測量巖石的產狀。實習期間,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了解和認識了實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了解到許多關于地質構造、巖石產狀的判斷與測量,老師還詳細的向我們演示了根據層面構造判斷斷層形成情況,并且通過對已有地質圖閱讀及應用的講解,通過實習后我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質學》這門學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1

  一、前言

  1、目的和任務

  本次實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了解巖性及其構造、去武安的沿途出現的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巖溶地質作用、沉積巖構造等,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與書本上的內容結合,加深對一些地質構造的認識與理解,為將來的工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時間、地點與路線安排

  20xx年10月31日早八點---------室內的講解及分配實習任務

  20xx年11月1日早七點---------水電學院——古武當山

  20xx年11月2日早七點---------水電學院——京娘湖

  20xx年11月3日早七點---------武安活水村西—蓮花洞

  20xx年11月4日早八點---------進行內業的實習報告的書寫

  3、實習隊伍的組成

  由老師及幾位輔導員帶隊講解,以班級為單位,共同完成地質實習任務。

  二、實習區概況

  地形地貌

  區域位于太行山東麓南段,西連太行山地,東接華北平原,為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帶。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為陡峻的斷塊山地,山巒起伏,向東逐漸過渡為丘陵、平原。總的地勢是西北、西部高,東南、東部低。

  一地理位置及地理位置及交通概況

  1、古武當山

  古武當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處,距邯鄲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歷史名山。山頂一唐代古碑上記載有“古武當山”字樣,經專家考證認定是久為國內道教界尋找的著名的北方武當山,其歷史早于國內其他武當山。

  古武當山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跡眾多,山勢奇特,五峰相望,頂頂有廟,峰峰插天,桿被繁茂,滿山蔥郁。進入景區,您可先乘纜車直達山頂,上廟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廟建在山頂處,廟內供著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極宗師張三豐。北頂老爺頂,南頂奶奶頂,中間有一天橋連接。置身山頂,極目遠望,遍山水云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廟中坐,廟在云中行”。

  2、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60公里,現為AAAA級風景區。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發生在這一帶,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稱口上水庫,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現憑借其中山川水色開辟成為旅游風景區和避暑勝地。

  這里層巒疊嶂,川谷深幽,其風景各具特色。有的為人工造就,氣魄雄偉,巧奪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相交融,賦情于景,使人觸景生情。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此外,京娘湖水庫大壩,大壩橫阻于門道川與常社川入口處。為漿砌石重力壩,高81米,長185米,壩頂寬10.5米,水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橋。一壩雄踞,宛如銀壁,雄偉壯觀。還有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后因此處所傳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稱現名。這里峭壁高懸,若乘舟入谷,仰望藍天一線,俯視碧水一帶,大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3、蓮花洞

  蓮花洞位于東太行山武安活水村向南,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區,這里的巖石以石灰巖為主,加上降雨量比較豐富,形成了奇特的喀斯特的地貌。已開發出長約300多米的水旱二洞,旱洞有億萬年形成的鐘石乳、石竹、石筍、石花、石幔、石瀑布,琳瑯滿目,包羅萬象。水洞之內一汪甘泉清澈見底,汩汩不絕。登山的過程回看到溶洞,山上裸露的灰巖面上可見到溶蝕的溝槽,洞內可見石鐘乳,石柱,在山頂可看到竹葉狀灰石、鮞粒灰巖,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三、地層巖性

  古武當山

  地層自老致新依次為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第三系、第四系。其中震旦系、三疊系地層分布面積小,出露不全。石炭系、二疊系、第三系地層多被第四系地層覆蓋,只有零星露頭出露。其他各時代地層出露良好。

  京娘湖附近的主要巖性

  長城系大紅峪組:為本地區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巖及長石英砂巖,含鐵質及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里和波痕發育,與上覆寒武系地層為假整合接觸,平均厚度為18m。

  蓮花洞附近主要巖性:

  火成巖(閃長玢巖):閃長玢巖屬中性淺成巖,主要礦物成分為斜長石、角閃石,次要礦物為黑云母、黑云母、輝石及石英。呈斑狀結構,斑晶以斜長石和角閃石為主。常為灰色,如有次生變化,則多為灰綠色,塊狀構造。常以巖脈或在閃長巖體邊部產出。

  沉積巖:長城系大紅峪組:為本地區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巖及長石砂巖,含鐵質和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里和波痕發育,與上覆寒武系地層為加整合接觸,平均厚度為18米。我們在去蓮花洞的路上可以看到震旦砂巖與寒武砂巖假整合接觸。

  四、巖石

  能夠看到的巖石:閃長玢巖、矽卡巖、閃長巖、片麻巖、正長巖、頁巖、泥巖

  1.閃長玢巖是中性淺成巖,其礦物成分與深成巖閃長巖相同。主要礦物為中性斜長石和普通角閃石。具明顯斑狀結構,其斑晶多為斜長石和普通角閃石,偶見黑云母。巖石整體顏色多為灰及灰綠色,塊狀構造。常呈巖脈產狀,或為閃長巖體邊部產出。

  2.閃長巖為中性深成巖的代表巖石,也是花崗石石材中主要巖石類型之一。其化學成分介于酸性、基性巖之間。

  3.片麻巖(變質巖)一般具片麻狀構造,中粗粒鱗片粒狀變晶結構。主要由長石、石英和各種暗色礦物(云母、角閃石、輝石等)組成。根據巖石的物質成分可分為富鋁片麻巖、斜長片麻巖、堿長(二長)片麻巖和鈣質片麻巖等。還可依所含礦物種類進一步分為角閃石斜長片麻巖、石榴子石斜長片麻巖、黑云母斜長片麻巖等。其原巖類型比較復雜,可以是正常沉積巖(粘土巖、粉砂巖等),也可以是火山巖、火山碎屑巖或各種侵入巖。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可由區域變質作用或接觸變質作用形成。

  4.頁巖是由粘土脫水膠結而成,大部分有明顯的薄層理,能沿層理分成薄片,這種特征也稱作頁理,風化后多成碎片狀或泥土狀。成分復雜,除粘土礦物(如高嶺石、蒙脫石、水云母、拜來石等)外,還含有許多碎屑礦物(如石英、長石、云母等)和自生礦物(如鐵、鋁、錳的氧化物與氫氧化物等)。具頁狀或薄片狀層理。

  5.石英石英是一種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均十分穩定的礦產資源,晶體屬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礦物,即低溫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礦物中分布最廣的'一個礦物種。廣義的石英還包括高溫石英(b-石英)。石英塊又名硅石,主要是生產石英砂(又稱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燒制硅鐵的原料。

  五、地質構造

  (1)斷裂構造

  在地質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巖石因所受應力強度超過自身強度而發生破裂,使巖層連續性遭到破壞的現象稱為斷裂。基本類型是節理和斷層。

  ①節理裂隙:

  巖層發生了裂開但兩盤巖石沒有發生明顯的相對位移的斷裂變動。按其形成的力學性質,節理可分為張節理和剪切節理和劈理。節理常成組出現,如“x”形的共軛節理。在京娘湖南側、漳河北岸,可見到不同形狀的節理構造。構造理是各種裂隙中分布最廣泛的裂隙,所有大型水電工程都會遇到。

  ②斷層:

  如果斷裂兩側的巖石已發生了明顯的相對位移,則稱斷層。

  (2)褶皺構造:

  在地質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巖層在側向壓力作用下發生彎曲,但仍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這種地質構造形態叫褶皺。褶皺中單個的彎曲也稱褶曲。褶皺的面向上彎曲﹐兩側相背傾斜﹐稱為背形﹔褶皺面向下彎曲﹐兩側相向傾斜﹐稱為向形。如組成褶皺的各巖層間的時代順序清楚﹐則較老巖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背斜﹔較新巖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向斜。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單個褶皺大者可延伸數十公里,小者可見於手標本或在顯微鏡下才能見到。

  向斜與背斜

  (3)沉積巖層理構造及層面構造:(京娘湖)

  層理是沉積巖在形成過程中,由于沉積環境的改變所引起的沉積物質的成分,顆粒大小、形狀或顏色在垂直方向發生變化而顯示成層的現象。層理是沉積巖中最重要的一種構造特征,是沉積巖區別于巖漿巖和變質巖的最主要標志。

  水平層理:是由平直且與層面平行的一系列細層組成的層理。它是在比較穩定的水動力條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帶、閉塞海灣、海和湖的深水帶),從懸浮或溶液中緩慢沉積而成的。

  單斜層理:是由一系列與層面斜交的細層組成的層理。細層的層理向同一方向傾斜并大致平行。它與上下層面斜交,上下層面互相平行。它是由單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見于河床或濱海三角洲沉積中。

  交錯層理:是由多組不同方向的斜層理互相交錯重疊而成的,是由水流的運動方向頻繁發生變化所造成的,多見于河流沉積層中。

  層面構造:指巖層層面上由于水流、風、生物活動等留下的痕跡,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六、巖漿作用

  巖漿巖是由巖漿凝結形成的巖石,約占地殼總體積的65%。巖漿是在地殼深處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揮發組分的高溫粘稠的硅酸鹽熔漿流體,是形成各種巖漿巖和巖漿礦床的母體。巖漿的發生、運移、聚集、變化及冷凝成巖的全部過程,稱為巖漿作用。

  巖漿作用主要有兩種方式:

  1.巖漿侵入活動→侵入巖。巖漿巖主要有侵入和噴出兩種產出情況。侵入在地殼一定深度上的巖漿經緩慢冷卻而形成的巖石,稱為侵入巖。

  2.火山活動或噴出活動→噴出巖(火山巖)

  在巖漿從上地幔或地殼深處沿著一定的通道上升到地殼形成侵入巖或噴出到地表形成噴出巖的過程中,由于溫度、壓力等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巖漿的性質、化學成分、礦物成分也隨之不斷地變化,因此,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巖漿巖是多種多樣、千變萬化的,如基性巖、中性巖、酸性巖,還有堿性巖、碳酸鹽巖等巖類,也充分說明了巖漿成分的復雜多樣性。

  根據產狀,也就是根據巖石侵入到地下還是噴出到地表,巖漿巖又可以分為侵入巖和噴出巖。侵入巖根據形成深度的不同,又細分為深成巖和淺成巖。每個大類的侵入巖和噴出巖在化學成分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形成環境不同,它們的結構和構造有明顯的差別。深成巖位于地下深處,巖漿冷凝速度慢,巖石多為全晶質、礦物結晶顆粒也比較大,常常形成大的斑晶;淺成巖靠近地表,常具細粒結構和斑狀結構;而噴出巖由于冷凝速度快,礦物來不及結晶,常形成隱晶質和玻璃質的巖石。

  七、河流地質作用

  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

  河流沉積作用主要發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處,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積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積只占搬運物質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暫時性沉積,很容易被再次侵蝕和搬運。

  ①侵蝕作用:河流的侵蝕作用包括機械侵蝕和化學侵蝕兩種。河流侵蝕一方面向下沖刷切割河床,稱為下蝕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動力以及挾帶的砂石對河床兩側的谷坡進行破壞的作用稱為側向侵蝕,而河流化學侵蝕只是在可溶巖地區比較明顯,沒有機械侵蝕那么普遍。

  ②搬運作用:河水在流動過程中,搬運著河流自身侵蝕的和谷坡上崩塌、沖刷下來的物質。其中,大部分是機械碎屑物,少部分為溶解于水中的各種化合物。前者稱為機械搬運,后者稱為化學搬運。河流機械搬運量與河流的流量、流速有關,還與流域內自然地理——地質條件有關。

  ③沉積作用:當河床的坡度減小,或搬運物質增加,而引起流速變慢時,則使河流的搬運能力降低,河水挾帶的碎屑物便逐漸沉積下來,形成層狀的沖積物,稱為沉積作用。

  八、礦產資源

  武安市資源豐富,礦產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炭總儲量23億噸、石灰巖總量達70多億噸。沿途乘車可見到許多水泥廠依山而建。

  九、結束語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在諸多地質構造性質方面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沿途我們見到了許多地質構造,撿了許多卵石。

  實習的日子我們雖然有些累,但收獲了大學的課堂里沒有的許多東西,不僅學到了地質方面的許許多多的知識,也學到了為人處世的許多道理與方法,學會了怎樣學習,也學會了把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結合,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關心地質情況,繼續學習,為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2

  一、實習的性質和任務

  10級采礦工程學生的煤礦地質野外實習于20xx年6月18日至6月19展開,由煤礦地質學關英斌老師和李海梅老師帶領隊伍對邯邢地區的地質情況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分類的講解,這次實習不僅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而且也是為了加強了同學們對地質知識的印象,對各種地質名詞的解釋有了更具體的了解,進一步具體化的了解了地層的形成,巖石的種類,以及煤層的分布情況,這次實習也是對煤礦地址學的一個總結,也是該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這次地質認識實習的任務是:

  1、讓學生體會地質工作的方法和特點。

  2、觀察、認識主要煤系地層、地質構造。

  3、認識巖漿侵入體。

  4、建立一套完整的地層層序。

  二、實習時間

  本次地質實習共計二周十天時間,其中野外工作2天,編寫報告3天。

  三、實習區交通位置及自然經濟概況

  實習區位于邯鄲市,邯鄲地處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東依華北大平原,鄰接晉魯豫三省。

  1、地理位置

  邯鄲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處北緯36°10’至37°2’,東經113°30’至115°28’。西依太行山,東臨華北平原,北距省會石家莊150km,離首都北京450km。邯鄲市總面積12000km2,其中市區面積457 km2。邯鄲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境內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和各等級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發達的交通網絡,是連接晉冀魯豫四省的交通樞紐。邯鄲市地勢西高東低,是太行山隆起與華北平原沉降區之間的過渡帶。大致以京廣鐵路為界,東部地區為山前洪積、沖積平原,地勢開闊平坦;西部為侵蝕剝蝕地形,山脈、丘陵、盆地相間,河谷輾轉穿越,地表形態差異很大。境內最高點是太行山中的老崖寨主峰,海拔1898.7m;最低點是曲周縣五間房村,海拔僅32.7m。

  2、資源環境

  邯鄲市與生產活動直接相關的主要資源有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物資源。邯鄲市水資源總量為8.63億m3。區內由南向北分布有漳河、滏陽河、洺河,均屬海河水系。漳河源于山西省,平均天然徑流量為19.3億m3,區內建有岳城水庫,庫容10.9億m3。滏陽河源于峰峰,平均天然徑流量為3.98億m3,區內建有東武仕水庫,庫容1.52億m3。洺河源于武安西部山區,屬季節性河流,上游建有口上水庫(京娘湖)、四里巖水庫、車谷水庫等中小型水庫,總庫容量0.82億m3。邯鄲礦產資源蘊藏豐富,金屬和非金屬礦產達40多種,主要有煤礦、鐵礦、水泥用灰巖、鋁礦、粘土礦等。其中煤和鐵礦石儲量相當豐富,是全國著名的焦動力煤和鐵礦石產區之一。金屬資源有:鐵、鈷、銅、汞、鉬。非金屬資源:煤炭、鋁土礦共生耐火粘土礦、石灰石、瓷土、石膏、水泥用黃土、大理石、重晶石、石墨、蘭石棉、石英巖、玄武巖、鉀長石、斜長石等。邯鄲是國家級歷史名城,旅游資源也極其豐富,現有名勝古跡500多處,主要古跡和游覽景點有武靈叢臺、黃梁夢呂仙祠、媧皇宮以及響堂山石窟等,還有新開發的長壽村、京娘湖、武當山等民俗風景區。

  3、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邯鄲的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53.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6.6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32.11億元;分別增長4.0%、11.7%和10.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7712元,增長9.3%。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02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14元,人均消費性支出498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4%和6.8%。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761元,比上年增長3.6%。2002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9.0億元,比上年增長5.0%。糧食總產量達373.4萬噸,比上年下降3.2%;棉花產量79812噸,下降2.5%;油料產量195903噸,下降3.0%,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邯鄲工業在占有能源、交通優勢的基礎上,發展成為以冶金、機電、建材等重工業為主,輕紡、制藥等輕工業為輔,門類齊全的工業格局。

  2002年,全市全部工業完成總產值417.23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年產鋼668萬噸,比上年增長24.7%;產鐵819萬噸,增長16.6%;產原煤1601萬噸,增長5.2%;紗11.7萬噸,增長14.2%;年發電量211億千瓦時,增長27.5%。隨著國家對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邯鄲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01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08.4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占全市GDP比重的35.3%。全市第三產業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338.1億元,增長14.9%,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38.3億元,增長14.2%,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3元,增長13.8%,農民人均純收入3929元,增長9.8%,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9.8億元,增長8.6%;第二產業增加值689.7億元,增長19.4%;第三產業增加值478.6億元,增長11.0%。按常住人口計算,當年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5407元(折合1909美元),增長14.1%。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加,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年城鎮單位在崗職工人均勞動報酬15328元,比上年增長1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503元,增長13.8%。城市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4.0%,降低1.4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6.3平方米,增加0.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929元,增長9.8%。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7.4%,下降1.0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0.2平方米,增加0.7平方米。

  4、人口

  邯鄲市2002年末總人口849.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89.8萬人,非農業人口161.4萬人。200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64‰,市區人口136萬人。城市人口居河北省第三位。

  5、氣候

  本區屬溫帶大陸性半干旱季風氣候區,具有”春燥多風、夏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最低氣溫~21℃(1951年1月3日),最高氣溫42.5℃(1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氣溫在12.6℃~14.1℃,年降水量489~585mm,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這個時期。

  四、組織狀況

  1、帶隊老師:xx老師。

  2、分組情況:以班為單位分組實習。

  3、參加實習人員:資源學院10級采礦工程專業的全體學生。

  五、實習工作量

  1、觀察路線:本次實習共安排兩條線路,分別是:

  線路一:仁義村—黑龍洞—京娘胡

  線路二:漳清河—槐樹嶺—涉左公路—129師師部

  六、結束語

  通過這次野外實習使我對煤礦地質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學習,雖然只有為期兩天的實習時間,但是時間的緊迫不僅是對身體素質的一次鍛煉,也是促使我們對地質思維加強了鍛煉,更是對我們所學的地質知識的鞏固,訓練我們將來在寫實習報告上需更加謹慎,運用更加縝密的'邏輯思維去思考問題。

  當然在本次實習過程中顯露出不少的自我問題,例如理論知識掌握的不夠具體完善,應該在實習前將課本知識復習了解一遍。由于個人知識有限,對于地質的整體把握還欠缺很多,還不能獨立系統地承擔考察任務,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認識還不全面、不成熟。實習過程中應認真了解每一處地理現象,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理論聯系實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煤礦地質實習的目的是初步掌握典型區域出露的主要巖石類型、地質構造及巖石特征與鑒別標志。熟練掌握剖面圖的畫法,利用羅盤儀測量地層產狀要素及野外地質記錄等基本地質工作方法。通過本次煤礦地質實習提高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獨立思考,認真負責,團結協作的精神。所以說同學們的收獲是多方面的。通過本次實習充分反映出關英斌老師和李海梅老師不辭勞苦的優良品質和為人師表的好作風,同時也體現了全體師生的凝聚力。希望以后這樣的實習能夠經常辦,對我們的學習以及將來進入社會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3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使我們獲得地質實體的感性認識,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通過基本技能的訓練,使我們了解野外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掌握羅盤的使用方法,學會使用羅盤測量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了解地質構造對工程影響,把地質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實習地點

  1.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饅頭山

  2.歷城南部山區臥虎山水庫

  三、實習時間

  20xx年6月5日20xx年6月6日

  四、實習儀器

  地質羅盤

  五、實習內容

  1.簡介

  饅頭山簡介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這說明這山的外形特別像饅頭。饅頭山距濟南市區僅20來公里。張夏境內群山連綿,饅頭山就在這群山之間,和周圍的山相比沒有太大的區別。山上滿是雜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樹。整個山體為石質山,半山腰上散落著一小塊一小塊的農田。20xx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因為,它那豐富的皺紋和陳年脈絡,忠實地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真可謂“濃縮的就是精華”。抬手之間,跨越五億年順著不太陡的山勢拾徑而上,在山腰處便可見一處巖層,這塊巖層乍看起來很普通,但它卻是無價之寶。因為,這一塊巖層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該處巖層近兩米高,層次非常明顯。于峰介紹,最底部淡粉紅色的一層是花崗巖石,與這一層對比非常明顯的`是,上面緊挨著的青灰色古代花崗巖,兩者之間的時間相隔2.5億年,而古代花崗巖距今約2.8億年。也就是說,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間的距離就輕松跨越了整整5.3億年的歷史。讓人不得不感慨滄海桑田變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會發現一個小土丘,土丘上布滿了碎石片。可別認為它只是個普通的小山丘,這里可是有名的三葉蟲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葉蟲見證了這里曾是海洋深處的歷史。三葉蟲是生活在6億年到2億多年前的古老節肢動物,在當時它幾乎占據了整個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絕滅。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三葉蟲化石約四千多種,我國是發現三葉蟲化石最多的國家之一,有1千多種。三葉蟲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歷史悠久,在普通人的眼里,三葉蟲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質科研人員的眼里卻是貨真價實的“寶貝”。從上個世紀初,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地質科研人員不斷探索研究,在饅頭山地區發現了17個三葉蟲生物帶,并確定饅頭山為一處最完整的寒武紀地層層型剖面,從而成為中國寒武紀地質結構劃分的標準山

  臥虎山水庫簡介

  臥虎山水庫歷城南部山區,山環水繞,名川有三,曰錦繡川、錦陽川、錦云川。三川風景秀麗,為歷代所稱贊。三條大川經仲宮鎮并渡口村匯入臥虎山、黃花山狹長地帶,稱為玉符河,北注黃河。1958年于臥虎山、黃花山之間,筑起一條長985米,高37米的大壩,攔截玉符河水,落成臥虎山水庫。因湖水清亮如鏡,人稱“鏡兒湖”。水面面積270多公頃,蓄水量1.1億立方米。湖中盛產魚蝦,珍貴飛禽天鵝也落戶于此。站在壩上,舉目遠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藍。臥虎山水庫這里,景色綺麗。山坡除天然山花叢林之外,還植有蘋果、柿子、梨樹等,秋季一片金黃。周圍群山連綿,蔥蘢疊翠,山村炊煙,若隱若現,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畫圖。水庫北為臥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翹首東望。清人鐘廷瑛在《詠臥虎山》詩中描寫道:“山上白鳥盤空煙,山下陰穴流春泉。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萬古蛟龍淵。”水庫大壩南首西側,為黃花山。因山上多產野黃菊,故名。山姿奇偉,松柏青翠。山腰有一溶洞,曰“黃花洞”,坐東朝西,深約7米,寬3米余,高4米。洞壁上,鐫刻佛像、羅漢等造像25尊,題記19則,其中一則年代為金承安二年(1197年)。洞前,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碑記各一通。石窟造像神采各異,雕刻精細,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東北側,有清代觀音堂一座,以石筑成,券門四角攢尖,內有壁畫,保存尚好。觀音堂北又有方形鐘樓一座。

  2.實習任務:饅頭山巖層

  (1)饅頭組

  第一層頁巖,黃灰色

  第二層薄層石灰巖,藍灰色,含燧石結核。第三層鈣質頁巖,灰黃色及灰色。

  第四層頁巖,紫色。

  第五層石灰巖,土黃色。與另一個山體對比可發現此處為斷層,為平推斷層。

  第六層頁巖,灰綠色。

  第七層石灰巖,灰綠色。

  巖體上孔洞發育成熟,巖體易形成溶洞,不利于工程建設,強度低于第五層的石灰巖。

  第八層頁巖,紫紅色。

  第九層石灰巖,灰白色,縱向裂隙打,孔洞發育少。第十層頁巖,鮮紅色,風化嚴重。

  (2)毛莊組

  第一層云母頁巖,紫紅色。

  第二層頁巖,紫色。

  第三層頁巖,紫紅色。(二、三層中間有明顯分隔帶)

  第四層鮞狀石灰巖。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

  第六層鮞狀石灰巖。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4

  一、實習概況:

  20xx年x月,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根底上,通過對根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穩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根底。

  二、實習目的

  理解根本的地址概念,了解根本知識,學會根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穩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系。

  三、實習內容:

  xx火山口,距今xx萬年是新生代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火山口呈圓錐形,石頭呈紅褐色,氣勢極為壯觀,數萬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云天。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巖栓,經過xx多萬年的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巖栓柱狀節理發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考證認定,該火山口為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距今約xx多萬年,它的發現,對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參考介值。一色的紅褐圓棱柱石,豎指蒼天,凡經開鑿者皆顯露出明顯的噴發紋理,說明其成因于火山噴發,近百平方公里內的幾十座山包構成了蔚為壯觀的遠古火山群。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山東省臨朐縣城東約某公里處,面積約某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地處魯中隆起區中的臨朐凹陷,公園內總體由兩個次級小盆地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圍均為由玄武巖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為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為特色。公園內各種地質遺跡豐富,一是第三紀中新世時期距今xx萬年山旺瑪珥湖沉積巖層(科學上劃分為山旺組地層---硅藻土),沉積厚度25米左右,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現已成為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由于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假設書頁,被古人形象地比喻為"萬卷書"。

  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層層型剖面所處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組玄武巖、第三紀中新世時期湖相沉積巖(山旺組)、第四紀黃土和晚期的火山巖浸入等地質現象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時期(距今xx萬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錐、熔巖流動特征等各種火山地質現象,如黃山、堯山、擦馬山、靈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巖區的.理想場所。特別是擦馬山玄武巖柱狀節理,直徑近于某cm,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堯山西側,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臺地,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形成了自然景觀,人們稱之為"石樓"。山旺組地層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xx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時期。目前已發現的動、植物化石有某幾個門類某多種,其中大局部是已絕滅的物種。

  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類。動物化石有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新世時期的空白,山旺成為我國鳥化石豐富的產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新發現的帶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植物化石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5

  一、實習目的及要求

  一般地質認識實習是以獲得對主要地質現象的感性認識,加深對一般地質學理論學問的理解,把握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與技能,依據地質現象進行地質思索、編寫地質實習報告的基本方法,為后繼課程打下良好的地質基礎為目標的地質啟蒙教學實踐。普地實習要解決實踐問題,培育觀看、識別、推斷、分析的能力,以及精確運用地質概念的能力;把握地質工作基本方法與技能;提高綜合分析、歸納、表達寫作能力。

  進行普地實習需要通過野外觀看,培育實踐能力,認識礦物巖石、化石、地層、地質構造,學會地形圖的使用、地質工具的使用、空間點方位確實定、地質體產狀確實定、地質現象的記錄、地質圖件的繪制、地質標本的采集。

  野外地質實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仔細、主動地觀看地質現象,勤于思索,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作業,才能對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學問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因此,要求做到“四勤”,腿勤、手勤、嘴勤、腦勤。

  二、自然地理概況

  1、南京湖山

  南京湖山地區位于南京東部,隸屬南京市江寧區湯山鎮,因湖山村而冠稱,距南京中山門約21km,可由滬寧高速公路或寧杭公路直達(圖1)。其大致包括寧杭公路以北,前新村-湖山村-培墅村一線以南,湯山-龍潭公路之西和青龍山-烏龜山之東的地區,其東南角即為湯山鎮政府所在地。

  南京湖山地區處于寧鎮山脈西南部,屬于低山丘陵區。區內有三列山、兩列谷。山脈走向NEE,與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三列山之間為兩列谷地,其中的北列谷地勢較低區內,屬低山丘陵區,北列山海拔高程120~171m,包括泉山和棒錘山;中列山山勢較高,標高多為150~250m,有孔山、獐龍山、培山和千山等,最高峰孔山,海撥高度為342米;南列山由珠山、黃龍山、連山、團山、小墓山、陡山、擋山和狼山等組成,標高多在140~240m之間。

  南京湖山地區地學討論歷史悠久、討論程度高、教學資源豐富。從古生代到中生代的漫長地質演化過程中,形成并保存較為完好的`地質記錄,構造變形適中,構造樣式典型,化石豐富,沉積巖類型多;構成難易適中的野外地學教育資源,是我國有名的基礎地質教學基地之一。

  2、南京六合方山

  長江北岸南京六合、儀征一帶,屹立著一座座古火山火山,和稱六合火山群。已知25座,討論詳者12座,包括方山、馬頭山、塔山、瓜埠山、奶山、紅山、大銅山等。其中有一座形態頗為完好的火山錐,不僅形態保存完好,而且結構帶典型,是六合方山。六合方山位于六合取東溝鎮北4公里處,可由寧通高速公路至六合城,再由六合至橫梁鄉鎮公路直達,距南京長江大橋約76千米。

  南京六合方山外形為截頭圓錐狀,全山面積約2平方公里,頂高188米,標高150米。山的外圓直徑為1300-1600米(南北長,東西窄),山頂平緩,內部凹陷,凹陷處為火山口位置所在,火口外圍直徑約600米,底部直徑為300米,陷落深度達80米。火口四周熔巖高聳,是一道由玄武巖陡坎所構成的火山口垣,背側有一缺口,因此六合方山從東、南、西三個方向觀之為平頂山,平面上觀之則是一座馬蹄形的火山錐。

  三、實習概況

  實習隊由金陵學院城資系09級五個專業兩百五十多個同學和教師吳俊奇、閻長虹、劉家潤、施貴軍、趙明、蔡云峰、葉淑君、許寶田、潘國強、閻正副、劉道忠、王實、周潔等共13人組成,吳俊奇任實習隊長,劉道忠負責后勤工作。我組帶班教師為閻長虹。實習分為兩階段進行:20xx年5月8日至5月14日在南京湖山地區、南京六合方山進行野外地質觀看,5月15日至5月16日進入室內階段整理。

  野外實習的主要內容分別是,實習區地層與化石、地層接觸關系、巖性特征及其沉積環境;沉積巖、火成巖、變質巖的主要類型及野外肉眼鑒定方法;褶皺構造、斷裂構造的野外識別;南京六合方山火山錐的物質組成、火山機構;認識南京湖山陽山泉、觀看外動力地質作用塑造的地貌景觀;野外常規地質工作基本方法與技能訓練,包括地形圖和地質羅盤的使用,野外地層剖面圖、路線地質剖面圖的繪制,野外地質記錄等;初步學會把握利用野外地質素材,組織歸納,編寫地質實習報告的能力;了解內外地質作用的關系,培育對大自然塑造的地質景觀的喜愛,啟迪勇于探究地球的神秘。

  實習中完成的主要任務:

  1、觀看了5條地層剖面。對湖山地區地質進展史以及六合方山火山錐的組成,火山機構及噴發過程有了清晰的認識。

  2、基本把握了實習區碳酸鹽巖類、硅質巖類、泥質巖類、閃長玢巖、玄武巖及火山碎屑巖等主要巖石類型及野外肉眼鑒定方法。

  3、把握了地形圖、地質羅盤的使用,地層剖面圖和路線地質剖面圖的繪制以及野外地質記錄等常規地質工作基本方法與技能。

  4、初步把握了實習區的背斜構造、向斜構造以及正斷層、地壘構造野外識別方法。

  5、初步學會編寫地質實習報告的方法。

  通過本次實習對地質學的理論學問加深理解,初步把握了野外工作方法,完成了野外觀看任務和野外記錄,6月15日完成實習報告初稿。經教師批閱,提出修改意見。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6

  一、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了解地質學的基本內容,把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和討論方法,了解和把握地表形態及其發生、進展、結構和分布規律。重點把握實習區域的地層、巖石、礦產,地質構造“褶皺和斷裂”和古生物的主要類型、分布及其演化規律,及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等,并綜合討論和把握地球表層各自然要素的性質和特性,各要素之間的互相聯系和互相作用。

  二、實習地區概況

  主要實習地點是古武當山,京娘湖,蓮花洞。

  三、實習內容

  (一)5月9號實習前預備

  在課堂上我們已經學習了地質地貌學這門課程,對地質地貌的一些基本學問都有了肯定的了解。馬上就要去野外實習了,我們都很興奮,都在為實習做預備。首先我們上網查了實習地的概況(地理位置,地質地貌)也許了解到:約在距今19億年的時候,發生了一次顯著的地殼運動,叫“呂梁運動”,使中元古界與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觸,呂梁運動以后,相對穩定地層的范圍不斷擴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較冗雜。

  有些地層在久經腐蝕以后,開始下沉,形成地質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海浸,無脊椎動物和菌藻類植物開始出現,始終到距今大約8億年的寒武紀時代,京娘湖地區還始終沉醉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約兩億五千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稱為“燕山運動”。

  由于地殼斷層,大部分海水向東消退,京娘湖地區仍處于大海的邊沿,洶涌的海濤沖刷巖石,形成千姿百態的'溝壑深谷,到了距今大5約6500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叫“喜馬拉雅”運動,西部地殼相對隆起,東部地殼相對下沉,海水向東消退,整個太行山脈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呈現出來,這里形成了北臺、太行、唐縣三層夷平面,培育了京娘湖、古武當山、七步溝、武西岳的石英砂巖峽谷峰林景區。古武當山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于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

  (二)5月10號古武當山實習

  上午坐車到達古武當山,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著下沿山路向上爬,觀看當地的地質組成,地質構造。

  老師給我們介紹到古武當山地區的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于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砂巖是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砂巖是一種沉積巖,主要由砂粒膠結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

  決大部分砂巖是由石英或長石組成的。變質巖是指受到地球內部力量(溫度、壓力、應力的改變、化學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巖石。固態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作用下,發生物質成分的遷移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如一般石灰石由于重結晶變成大理石。

  1、巖層的節理

  它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巖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巖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巖石的裂縫。這是由于巖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晰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巖石露頭上,處處都能見到節理以節理與巖層的產狀要素的關系而劃分為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巖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巖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順層節理:節理面大致平行于巖層層面。

  2、斷層

  地殼巖層因受力到達肯定強度而發生裂開,并沿裂開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正斷層:逆斷層的斷層面也幾乎垂直,但上盤向上移動,而下盤向下移動,這種類型的斷層是由于板塊擠壓形成的。沖斷層與逆斷層的移動方式相同,但斷層帶幾乎是水平的。在這類同樣是由擠壓形成的斷層中,上盤的巖石實際被向上推移至下盤的頂部,這是在聚合板塊邊界中產生的斷層類型。

  逆斷層:在平移斷層中,巖石塊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動。正如轉換板塊邊界中所述,地殼塊互相滑動時形成這些斷層。

  平移斷層:在全部類型的斷層中,不同的巖石塊緊密地互相擠壓,在移動過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假如這種摩擦足夠大,這兩塊巖石將咬合,因為摩擦力使它們無法互相滑動。在這種狀況下,來自板塊的力量繼續推動巖石,從而增大施加在斷層上的壓力。

  3、尖滅

  “尖滅”指具有肯定體積的物體其漸漸縮小直至消失的現象。地層的尖滅指的是沉積層向著沉積盆地邊緣,其厚度漸漸變薄直至沒有沉積。超覆是海侵時隨著沉積范圍的擴大,上覆巖層的沉積范圍大于下伏巖層的現象。

  4、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是巖層因在構造運動的作用下而變形,形成的一系列連續彎曲。巖層的連續完好性未遭到破壞,是巖石塑性變形的表現。它在層狀巖層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是地殼上最常見的一種地質構造形式。褶皺是最重要的構造現象,因此是構造地質學討論的重要內容。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7

  一、實習目的

  地質學野外實習是地質學課堂教學之后的重要實踐環節。它的任務是使學生鞏固、消化已學的理論學問,初步學習野外工作方法,進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訓練,培育視察地質現象的實力,為后繼專業課打下一下的基礎。

  二、實習內容

  一)、路途地質教學階段:從單一的地層、巖石、構造教學路途入手,重點培育學生識別和分析地質現象的實力,并進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本訓練

  1、學會地質野外記錄。

  2、進一步嫻熟駕馭羅盤的運用方法。

  3、視察、識別各種基本地質現象,駕馭其記錄描述方法:

  (1)巖礦的野外命名及描述,標本的采集,巖性改變的視察與記錄。野外實習中相識實習地區常見巖石,主要為沉積巖,少量火成巖。了解巖石的巖性包括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及了解礦物的集合體。

  (2)地層的視察:野外實習中熟識實習地區各不同地質時代的'地層,包括群與組,弄清巖層產狀,地層之間接觸關系。

  (3)古生物化石的采集、編錄及初步鑒定,在地層中產出特點的視察與記錄。

  (4)褶皺、斷裂等各種基本構造現象的識別與確定,構造在空間的改變及其特征的視察和描述。

  二)、編寫地質調查報告:按以下幾方面完成地質調查報告編寫任務:以前言、地層、構造、侵入巖、礦產資源、地質發展史、結束語等。

  三、實習區概況

  1、大同煤田位置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在大同市西南約20km,地理座標為東經112°30′—113°15′,北緯39°35′—40°12′,跨越大同、左云、右玉、懷仁、山陰五個縣市。形態近似橢圓。長軸方向為NE—SW(北東—南西),總面積為1827km2。聚煤盆地整體呈似長方形,四周群山包圍,西面有西石山脈,南面有海拔1976米的洪濤山,東南為海拔1714米的口泉山,東北部以青磁窯斷層為界。

  大同煤田含有C—P煤系及J煤系。其中C—P煤系面積為1739km2,J系面積為772km2,兩煤系重疊面積為684km2,為雙系煤田。

  2、大同煤田交通

  大同市地處山西、陜西、內蒙三省交匯處,交通非常便利,因而大同礦區內的煤炭資源運輸實力也大大提高。北面的京包與北同蒲鐵路都通過大同市,大秦線、北同蒲電氣化鐵路和京大、大運高速馬路都已建成通車運行。區內還有大同至王村鐵路專線,另外馬路縱橫交貫,運輸便利。

  3、自然地理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忻州地區相連,東與河北省相接。本礦區屬黃土高原平緩丘陵區,大面積被第四系黃土覆蓋,地勢較為平坦,平均海拔1056米,黃土沖溝發育,呈樹枝狀展布。

  大同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風沙大,氣候干燥,風沙嚴峻。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燥熱,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3.6—7.5℃,極端氣溫為37℃,極端最低氣溫為—26℃。日溫差一般在20℃左右,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是—11.3℃。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間,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降水量為520mm,年最小降水量為138mm,年平均降水量為400mm左右。

  大同市是全國的煤炭生產基地,有悠久的煤炭開采歷史,被譽為“煤都”,采礦業極為發達,工業基礎雄厚,有全國的大同煤礦集團公司,生產規模大,裝備水平高,開采技術先進,隨著近年來各種技術溝通活動的增多,有力地帶動了地方煤炭工業的快速發展,提高了地方煤礦的技術水平。大同旅游業也較為發達,有著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華嚴寺、九龍壁等國家重點文物愛護單位。縱觀大同地區的經濟是以能源、重化工等產業為主。

  四、實習區內地層

  本區地層屬華北型,除較普遍缺失中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三疊統,就華北型地層而言,該區地層出露較全。各單位地層劃分標記清晰,地層特征具肯定代表性,全區范圍內所出露的地層有太古界的阜平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奧陶統、古生界的上石炭統至二疊系,中生界的侏羅系,白堊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本區地層,自下至上簡述如下:

  1、太古界阜平群(自己寫符號):巖性為肉紅色,淺灰色花崗片麻巖,含有偉晶巖脈侵入體,厚度巨大,達數千米。

  2、古生界:

  (1)寒武系下統饅頭毛莊組:

  巖性為磚紅色、紫紅色頁巖和灰紫色白云質泥質灰巖互層為主,頁理發育,頁理面上具有石鹽假晶,本組底部為一層含礫的鈣質砂巖,平均厚53m,與下伏太古界阜平群為角度不整合接觸。

  (2)寒武系中統徐莊組:

  底部為一層4—6cm的角礫狀白云質灰巖,往上是豬肝色、紫紅色頁巖,夾灰綠色頁巖及薄層泥灰巖,頁理上具有石巖假晶,本組上部為灰色結晶灰巖夾薄層鮞狀灰巖,厚79m,與下伏饅頭毛莊組為整合接觸。

  (3)寒武系中統張夏組:

  下部為灰色中到厚層狀鮞狀灰巖,中部和上部也以鮞狀灰巖為主,中夾厚層泥質條帶灰巖和生物碎屑灰巖,厚179m,與下伏徐莊組為整合接觸。

  (4)寒武系上統崮山組:

  以竹葉狀灰巖和泥質條帶灰巖互層為主,底部竹葉體的的邊緣為紫紅色,中部夾生物碎屑灰巖,上部以結晶灰巖為主,夾鮞狀灰巖及泥質條帶灰巖,厚53m,與下伏張夏組為整合接觸。

  (5)寒武系上統長山組:

  巖性為紫紅色,薄層至中厚層竹葉狀灰巖,夾薄層灰紫色灰巖、頁巖及生物碎屑灰巖,厚19m,與下伏崮山組為整合接觸。

  (6)寒武系上統鳳山組:

  底部為一層灰黃色含生物碎屑灰巖,下部為厚層狀灰黃色泥質條帶灰巖與薄層竹葉狀灰巖互層為主,上部為灰黃色厚層結晶白云質灰巖,頂部為灰黃色竹葉狀灰巖與中厚層結晶狀灰巖互層,厚83m,與下伏長山組為整合接觸。

  (7)奧陶系下統:

  巖性以薄至厚層結晶白云質灰巖為主,中夾薄層泥灰巖及黃綠色灰巖,靠底部灰黃色薄層泥質灰巖、竹葉狀灰巖、黃綠色鈣質頁巖三者互層。厚68m,與下伏寒武系為整合接觸。

  (8)石炭系上統本溪組:

  本溪組底界自平旺一舊高山一線以南覆于中奧陶統灰巖剝蝕面之上,此線以北覆于中、下寒武統灰巖之上,至十里河以北尖滅,與中奧陶灰巖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在奧陶系侵蝕面上往往有一層褐鐵礦,雞窩狀分布(山西式鐵礦)。自上而下,巖性分別為底部淺灰色鋁土巖(G層鋁土礦層位),層位穩定;下部時有紫紅色山西式鐵礦,厚度改變大,不穩定,與下伏奧陶系灰巖平行不整合接觸,瀉湖相沉積。

  中上部以灰白色、灰褐色粉砂巖與細砂巖互層為主,下部含1—3層棕色、黑褐色灰巖,有時可夾一層薄煤層。上述巖性特征表明本溪組地層以粉砂、泥巖為主,粗碎屑巖含量較少,此外出現碳酸鹽巖;粉砂巖中碎屑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巖屑等;粗碎屑巖中則以純凈的石英砂為主。前人認為本溪組沉積時海水進退相對頻繁,主要為潮坪一瀉湖相沉積。

  本組厚度一般為30m,厚度在南部酸茨河達65m,呈南厚北薄至剝蝕尖滅。

  (9)石炭系上統太原組:

  底部為一層灰紫色、灰白色含礫粗砂巖(K11),分選不好,厚4—6m,鈣質膠結,往上為砂巖、頁巖、灰巖和煤層,含煤10層,其中6層比較穩定,為可采煤層,其余煤層不穩定,局部可采。

  主要為一層巨厚的砂礫巖、含礫粗砂巖、中粗砂巖,即小峪砂巖。韻律分選明晰,多階性,大型交織及緩斜層理發育,具有沖刷面。其間夾4、5號煤層,局部具有工業價值,兩層之間砂巖分別為東山砂巖、偏嶺砂巖。再上為大同煤田上部的巨厚主要可采2、3號煤層。

  以上表明太原組地層中粗碎屑巖較本溪組增多,粉砂巖、泥巖含量削減,煤的含量。粗碎屑巖在底部為石英砂巖,中部為石英雜砂巖,上部為長石巖屑石英雜砂巖等;泥巖以高嶺石、水云母為主。前人的探討認為太原組沉積物經驗的搬運和篩選作用較本溪組弱,主要反映了過渡相一陸相的沉積,沉積環境為三角洲前緣環境。

  太原組厚度一般為80一100rn,最厚在樓子溝旁邊達186m,平均厚113m,與下伏本溪組為整合接觸。總的趨勢南厚北薄,由130—50m漸漸向北被剝蝕變薄,至云崗十里河以北尖滅。含煤總厚0.06—47.45m,平均厚為17m,含煤系數20%。

  (10)二疊系下統山西組:

  底部為一層灰白色中粗砂巖與砂礫巖,厚3—6m,往上為灰白、灰黃色砂巖和灰色粉砂巖層。中下部含煤1—4層,由上向下編號為1、2、3、4,其中1號煤層比較穩定,局部可采,其它不行采。厚45—60m,與下伏太原組為整合接觸。山西組地層中粗碎屑巖含量較本溪組、太原組增多,而粉砂巖、泥巖含量則介于本溪組和太原組之間,煤層含量次于太原組。粗碎屑巖主要為長石(巖屑)石英雜砂巖等。粉砂巖、泥巖中為碎屑與高嶺石共有的特征,前人探討表明山西組沉積地層主要為陸相河流沉積。

  本組厚20一80m,一般約為50一60m,最終在鵝毛口北魏家溝達90m,大致呈南、南東厚,北、北西薄的趨勢,至忻洲窯一新、舊高山以北隆起剝蝕尖滅。沉積環境屬于山前平原的曲流河沉積。含煤總厚0.16—10.63m,平均厚為3m,含煤系數4%。

  3、中生界

  (1)侏羅系下統永定莊組:

  由紫紅、灰綠、灰白、灰黑、黃褐色碎屑巖組成,下部為粗砂巖,中上部為中細砂巖、粉砂巖和泥巖,顏色自底至頂,由淺變深,越往上紫紅色越深,厚70—250m,與山西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

  (2)侏羅系中統大同組:

  底部為一層灰白色含礫粗砂巖往上為粗砂巖、中砂巖、細砂巖、粉砂巖、泥巖和煤層。含煤20層,其中可采10多層。厚234m,與下伏永定莊組為整合接觸。

  (3)侏羅系上統云岡組:

  底部為一層厚5—18m的石英質礫巖(K21)往上有礫巖、砂巖、粉砂巖和泥巖,厚140多米,與下伏大同組為整合接觸。

  (4)白堊系:分布于煤田的西北部地區,巖性主要為各種碎屑巖和火山噴出巖,厚100多米。與下伏云岡組為角度不整合接觸。

  4、新生界:

  老第三系:分布于煤田西北邊緣地區,巖性主要是未膠結的砂、礫巖,夾有褐煤,厚250m左右。第四系:黃土的各種松散沉積物。

  五、實習區地質構造

  1、大同煤田的構造概況

  大同煤田呈一北東30一50℃走向不對稱向斜,東翼陡而窄(傾角40一60°,西翼寬緩(傾角3—7°);北起云崗東北,西南經北羊路、廟灣、馬道頭,南至玉井,東西寬約30km,向斜軸延長長約50km。

  煤田大地構造位置位于內蒙古一陰山構造隆起帶的南側。東以平旺一鵝毛口大斷層為界,與新生帶斷陷盆地(大同平原)相毗臨;西臨呂梁經向構造帶的西石山脈;南為一東西向小型洪濤山背斜為界,再南與平朔、寧武煤田相連。在平面上三者組成一個北北東向“S’’形。

  受歷次構造運動的影響,煤田內早期部分地層缺失,而侏羅系、白堊系、第三系也發育不全。后期受燕山,喜馬拉雅山運動劇烈褶皺、斷裂、推覆作用,導致煤田東部地層陡峻,直立甚至倒轉,并伴生一系列次一級的小型褶皺和斷裂,印支期發生了大規模的煌斑巖順主要的山4、2、3一5、8號煤層侵入,使煤層結構,煤的工藝性能遭到極大破壞。在煤田內,東部、東南部、南部構造較困難,斷層多,北部及西部則相對簡潔,斷層、褶皺皆少。

  2、口泉斷層

  結合野外記錄資料總結。

  3、青瓷窯斷層

  結合野外記錄資料總結。

  4、云崗溝侏羅系地層小斷層

  結合野外記錄資料總結。

  六、煤層煤質

  七、礦區水文地質

  大同礦區地下水資源貧乏,大量的勘探資料表明,除第四系沖洪積層及基巖風化殼含水相對較大外,下伏中生界、古生界地層的巖石固結堅實,裂隙、喀斯特不甚發育,巖石一般不含水或含水微弱。地表水主要為口泉河、十里河河水。地下水補給主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在口泉河、十里河河谷地段,地表水可以補給地下水。由于本區地表徑流條件較好,一般不利于降水入滲;地下水排泄以蒸發和礦井排水為主。隨著礦井多年的大規模開采,地下水原有動態平衡遭遇破壞,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巖石的含水性大大減弱,煤田內大量井泉干枯現象就是的佐證。

  八、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國第四紀火山群。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縣和陽高縣境內,集中于4區域:

  ①東區指瓜園、神泉寺一帶,有肖家窯頭、鵝毛疙瘩等6座。盾狀的肖家窯頭火山由火山彈、火山礫、火山灰組成,局部覆蓋熔巖流;穹窿狀的鵝毛疙瘩火山由玄武巖組成,無火山口。

  ②南區在桑干河與六棱山之間,包括大峪口、西窯等5座,是因玄武巖流沿斷裂噴出,依山而呈半圓形。

  ③西區是大同火山群中最為集中和較困難的一區,黑山、馬蹄山、閣老山等15座屬之。黑山規模,呈扁平穹窿狀;狼窩山范圍最廣,火山口直徑500米,西北有缺口;馬蹄山和閣老山等由火山碎屑物組成,為平頂圓錐形,亦有缺口,狀似馬蹄。

  ④北區以大同市北的孤山為代表,包括其西南的6座小火山。孤山形似面包,海拔1182米,兀立于御河谷地中。大同火山群處于侵蝕初期,下伏三趾馬紅土或離石黃土,上覆馬蘭黃土,為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馬蘭黃土積累起先時的產物。其形成以北區最早,東區、南區次之,西區最遲。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8

  一、實習目的:

  本次實習是地質課程的野外認識實習,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是同學們對地質學討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穩固和把握地質科的基本內容和方法,初步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簡潔條件下的地址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的工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主要目的有三:

  (1)認識各類地質現象,了解華北地臺基本地層層序。

  (2)了解各種內外力地質作用。

  (3)初步把握一般的野外地質技能,從野外觀看、記錄、描述羅盤儀的使用。

  此外,通過實習是同學們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于地質學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逐步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和勇于探究的科學求實精神。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16日到20xx年5月20日

  三、實習地點

  秦皇島石門寨地質實習基地

  四、人員組成:

  xxx

  五、實習路線

  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石門寨—上莊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吳莊—花場峪

  六、實習簡介:

  1、實習區位置及交通

  這次我們的實習區域在我國北方唯一的不凍港所在的秀麗的海濱城市—秦皇島市及撫寧縣、青龍縣境內,南起北戴河海濱秦皇島,北至花場峪、義院口,東起山海關,張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總面積約為120K㎡。秦皇島市石門寨北方地質實習基地位于秦皇島市北28KM。該區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脈東段,南臨華北平原和渤海灣,行政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鄉管轄。

  實習區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陽)鐵路貫穿實習區南部,并有地方鐵路秦(皇島)——青(龍)線,能通往山區。公路以秦皇島市為中心,四通八達,客運可通省內的青龍、承德、平泉、灤縣、遷安、撫寧、興隆、昌黎、盧龍等地,省外可達遼寧綏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陽和天津等地。海運目前尚無客運,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貨運從秦皇島港可同我國沿海各綱和世界各地。

  2、實習區地形

  實習區南鄰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綏中、西與昌黎接壤,地處燕山山脈東段,北、東、西三面群山懷抱,山脈接近南北走向延長,地勢由北向南漸低,屬冀東北的中底山區和低山區,最高點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點南部沿海地區,海拔僅0.8-5米。

  3、實習區氣候

  實習區屬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0.1℃,一月份平均氣溫為-5℃,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達全年降水量70%左右。全年無霜期179天。實習區因受海洋影響較大,氣候比較潮濕溫柔,海濱地帶夏季涼快宜人,古為避暑勝地。

  4、實習區水文狀況:

  實習區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湯河、北戴河,除大石河發源于青龍縣牛心山區以外,其他均源于撫寧縣北部山區,各河均為獨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隨季節改變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達2-3米。

  燕山塞湖位于山海關城西北6KM山口處,在燕山腳下,是一個人工湖,于1994年建成,蓄水量為7000萬立方米。

  5、實習區的經濟狀況。

  實習區工業特別發達,以秦皇島為中心,有造船、機械、建材、煤炭、紡織、食品加工等,山海關橋梁工廠,秦皇島耀華玻璃場在全國享有盛名。實習區農業,主要是北方干旱的農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高粱、谷子、紅薯等為主。山區盛產水果和藥材。實習區沿海產魚、蝦、蟹等,是我國北方主要水產基地之一。

  6、實習去地形簡介

  本實習區出露地層屬華北地臺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較一般缺失中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下中三疊統、白堊系、第三系外,就華北型地層而言,該區地層出露較全,化石較豐富,各單位地層劃分標志清晰,地層特征具有肯定代表性。全區范圍內全部出露的地層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統至二疊,中生界的上三疊統至侏羅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七、實習內容:

  1、地層:

  本實習區出露地層屬華北地臺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較一般缺失中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下中三疊統、白堊系、第三系外,就華北型地層而言,該區地層出露較全,化石較豐富,各單位地層劃分標志清晰,地層特征具有肯定代表性。全區范圍內全部出露的地層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統至二疊,中生界的上三疊統至侏羅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龍山組

  分布于張崖子至東部落,南部雞冠山等地。由兩個沉積韻律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綏中黃崗巖之上。主要是紫紅色、黃綠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雜色頁巖,底部為砂巖。屬典型濱海相沉積,與下伏的綏中花崗巖呈沉積接觸關系。厚91米。

  (2)景兒峪組

  主要分布在區內的東部地區,出露最好剖面在李莊北溝,在黃土營村東也有出露。巖性由粗至細,由碎屑巖—粘土巖—碳酸巖,構成一個完好的韻律,具有海侵沉積的特點。與龍山組呈整合接觸關系。其分界標志是其底部黃褐色或鐵銹色的中細粒鐵質石英砂巖,其中含大量海綠石,其底部的中細粒長石石英凈砂巖具大型海成風暴波痕。本組地層屬濱海相至淺海相沉積。厚38m。

  (二)寒武紀

  (1)府君山組

  (2)饅頭組

  該組由于巖體的侵入破壞和構造破壞,出露零星,東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為標準剖面。本組上下界限明顯,與毛莊組的分界是以頂部的鮮紅色泥巖作為標志層的。巖性特征是鮮紅色泥巖、頁巖為主,頁巖中含石鹽假晶,并夾有白云質灰巖。沒有發覺可靠的化石根據。與下伏的府君山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毛莊組為整合接觸。厚71m。

  (3)毛莊組

  (4)徐莊組

  分布較廣,東部落西剖面出露較好,化石十分豐富,本組地層上下界限清晰,可作為標準剖面。巖性為淺海相的黃綠色含云母質粉砂巖,夾暗紫色粉砂巖、細砂巖和少量鮞狀灰巖透鏡體或扁豆體。含有三葉蟲化石。與下伏毛莊組的分界是以黃綠色粉砂巖與暗紫色粉砂巖互層為標志。厚101m。

  (5)張夏組

  受到覆蓋和破壞較少,是寒武系地層在區內分布最廣的地層之一,幾乎盆地四周都有分布,在揣莊北288高地以東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區內較好的標準剖面。下部為鮞狀灰巖夾黃綠色頁巖;上部以鮞狀灰巖為主,夾藻灰巖、泥質條帶灰巖。三葉蟲化石最豐富。本組與下伏地層為整合接觸。厚130m。

  (6)崮山組

  本組與張夏組在區內的分布相仿,比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為標準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礫屑灰巖及紫色粉砂巖為主;中部則是灰色的灰巖與張夏組界限明顯,接觸部位兩者巖性差異很大。化石十分豐富,幾乎每層都可以采到。主要三葉蟲化石有:蝙蝠蟲未定種、帕氏蝴蝶蟲。厚102m。

  (7)長山組

  出露較好的剖面在揣莊北288高地,為標準剖面。巖性為紫色礫屑灰巖、粉砂巖與頁巖互層,夾有藻灰巖及生物碎灰巖。三葉蟲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蟲未定種、長山蟲未定種、狀氏蟲未定種。與下伏地層為整合接觸兩者分界清晰。本組在區內出露厚度較小,只有18m左右。

  (8)鳳山組

  本組分布與崮山組、長山組相同,出露較好的揣莊北288高地可作為標準剖面。主要巖性為黃灰色泥灰巖夾礫屑泥灰巖。黃綠色鈣質頁巖及薄層狀泥質條帶狀灰巖。泥質成分增多,簡單被風化,風化往往形成黃色土狀物。化石豐富三葉蟲化石垂直分帶明顯。礫屑形成小團塊,本組與下伏長山組為整合接觸,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礫屑泥灰巖為標志層。厚92m。

  (三)奧陶系

  (1)冶里組

  分布于區內東、西部,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出露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莊一帶。下部為灰色微晶質純灰巖夾少量礫屑灰巖及蟲孔狀灰巖;上部為灰色礫屑灰巖夾黃綠色頁巖。所產化石有三葉蟲、筆石、腕足類等。與下伏的鳳山組為整合接觸,其分層標志是以灰色礫屑灰巖作為底界,此礫屑灰巖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純灰巖。厚125m。

  (2)亮甲山組

  位于石門寨亮甲山。屬淺海沉積。主要巖性是中厚層狀豹皮灰巖,下部夾少量礫屑灰巖和鈣質頁巖。含有頭足類、腹足類和蛇卷螺未定種等化石。與下伏冶里組為整合接觸,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層狀豹皮灰巖為標志,風化后呈泥質條帶狀,局部含泥質結核。層厚118m。

  (3)馬家溝組

  本組分部與亮甲山組一致,以亮甲山及北部茶莊北山發育較好。屬淺海相沉積,較深水環境。本組巖性以白云巖和白云質灰巖為主,底部具微層理、含角礫、含燧石結核黃灰色白云質灰巖。化石有:頭足類和腹足類。與下伏亮甲山組為整合接觸,界限十分明顯。白云巖具"刀坎痕"。層厚101m。

  (三)石炭系

  (1)本溪組

  中石炭本溪組在本區的東、西部分布都很廣,發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莊一帶發育較好,小王莊剖面可作為本區的標準剖面。有2—3個由陸相到海相的完好沉積韻律。本組巖性特征與華北地區一致,是一套海陸交相互沉積。陸相粉砂巖中含植物化石:鱗木、科達、蘆木等。下部為鐵質砂巖、褐鐵礦和粘土巖,平行不整合與馬家溝組之上;上部為細砂巖、粉砂巖及頁巖,夾3—5層泥灰巖透鏡體。石門寨西門—瓦家山剖面地層厚度為70.7m。

  (2)太原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帶發育較好。本組巖性比較穩定以灰黑色砂巖含鐵質結核為主要特征,夾少量煤線及灰巖透鏡體,由兩個韻律組成,是海陸交相互沉積。含植物化石:脈羊齒、鱗木,動物化石:網格長身貝、古尼羅蛤。與本溪組呈整合接觸,分界明顯,本組底部青灰色鐵質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具小型球狀風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四)二疊系

  (1)山西組

  主要分布于東部黑山窯至曹山一帶,西部也有出露。有兩個韻律,第一個韻律含煤層,第二個韻律的頂部含鋁土礦。本組是區內重要的含煤地層,屬近海沼澤沉積。主要巖性為灰色、灰黑色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粉砂巖炭質頁巖及粘土巖。含植物化石:蘆木未定種、帶科達、纖細輪葉。與下伏太原組呈整合接觸關系。厚度改變較大,約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組

  分布于黑山窯至石嶺一帶,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個韻律組成。屬湖泊相沉積。主要巖性為灰色中粗粒長石巖屑雜砂巖。含植物化石:多脈帶羊齒、山西帶羊齒、帶科達。層厚115m。

  (3)上石盒子組

  主要在黑山窯、高興嶺至大石河西側有出露。發育較好的剖面是高興嶺,可作為標準剖面。巖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層狀含礫粗粒長石凈砂巖為主,夾極度少量紫色細粒砂巖及粉砂巖。本組未獲得化石資料。與下伏下石盒子組為整合接觸關系。層厚72m。

  (4)石千峰組

  最初的命名地點在山西省太原市西25km的石千峰。本組是二疊系最上一個組。出露較好的剖面是高興嶺至瓦家山一帶,可作為標準剖面。主要巖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巖層,包括粉砂巖、泥巖、夾少量礫巖、粗至中細粒凈砂巖和雜砂巖。含植物化石:太原帶羊齒、尖頭輪葉、朝鮮羽羊齒。與下伏上石盒子組為整合接觸關系,兩者可以從顏色上區分。厚150m以上。

  2、巖石:

  (1)巖漿巖

  ①花崗巖

  出露于東部張崖子村附近,或西南部雞冠山下,沉積不整合在馬嶺組石英砂巖之下。巖石為肉紅或灰白色,但巖體分布很不勻稱,結構構造改變很大。西部花廠峪至溫泉堡一帶的花崗巖,依據接觸關系和同位素年齡,屬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崗巖。巖體很大,呈肉紅色,由正長石、斜長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組成,具中細粒顯基斑狀結構,所以稱中細粒斑狀花崗巖。

  ②花崗斑巖

  出露于石嶺東南等地,呈細粒基質的斑狀結構,巖墻狀產出,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奧陶世的地層中,常見被基質熔蝕的鉀長石和石英斑晶,潮水峪村西有一寬達5m以上的花崗斑巖墻。

  ③灰綠巖

  亮甲山采石場比較集中,巖石呈暗綠色,細均粒結構,具典型輝長結構,部分輝石已綠泥石化和硅酸鹽化。

  ④閃長玢巖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鍋店東等地,呈巖墻狀產出,隱基斑狀結構,斑晶主要是斜長石,有時含角閃石較多,有的基質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見球粒結構和流線結構等。

  ⑤安山巖

  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羅統地層中,類型相當豐富,有玄武安山巖、輝石安山巖、角閃安山巖、閃輝安山巖、斜長安山巖、粗安山巖和英安山巖等。絕大多數都具隱基斑狀結構。顏色以灰綠色為主,少數為暗紫紅色,一般都呈塊狀構造,少數有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

  (2)沉積巖

  ①含海綠石的石英砂巖

  位于張崖子的青白口群龍山組含有外表被風化成黃褐色內部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凈砂巖,淺海相沉積,含海綠石和少量云母。

  ②純灰巖

  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巖石。灰黑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劃動。本次在石門寨觀看到的亮甲山組純灰巖含有礫屑,為盆地內生成的隱晶灰巖或微晶泥巖碎屑。

  ③豹皮狀灰巖

  主要分布于亮甲山組地層內。花斑由白云巖組成,呈淺黃色或褐黃色,與四周灰色或深灰色灰質組分界線明顯,特別是那些花斑狀似蟲孔的,兩者界限平直。巖石風化面上,常有蟲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巖的標志。

  ④含微層理的.白云質灰巖

  分布于下寒武統府君山組地層內,張崖子一帶發育較好。花斑僅限于肯定層位層巖內,與巖層層面無切割關系,說明交代作用是在成巖階段完成的。層內構造勻稱,形成于淺海深水環境。

  (3)變質巖

  斷層角礫巖又稱壓碎角礫巖、構造角礫巖。是巖石因構造作用發生破裂所形成的角礫狀巖石,角礫大小不等,具棱角,巖性與斷層兩側巖石相同,并被成分相同的微細碎屑及后生作用水溶液中的物質所膠結。

  3、地質構造:

  (一)工作區的構造位置

  本區位于燕山沉降帶東段,山海關隆起的東南邊緣,又因現代燕山隆起與渤海拗陷的過渡帶以及燕山山脈由東西轉轉向北東向的肘狀部位,應力比較集中,故新、老構造均比較發育。據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討論所資料,本區斷裂構造發育,其中以NNE向斷裂最為發育,其次為NW向斷裂、NE——NEE向斷裂和EW向斷裂,此外,在山海關之北尚發育有環狀斷裂。

  (二)構造概況

  本區出露地層屬華北地臺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而侏羅系屬太平洋火山活動帶,除普遍缺失中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三疊系,白堊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時代地層發育良好,出露較全,各地層單位劃分標志明顯,化石豐富,很具有代表性,全區范圍內出露的地層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中石炭統,二疊系,中生界侏羅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上古生界青白口系龍山組以角度不整合沉積在綏中花崗巖上,標志著華北地臺經受了劇烈的呂梁運動,結束了早元古代地槽進展階段,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地質進展階段。

  新生代時期有明顯的上升運動,全區遭受剝蝕,第三紀末因氣候較熱,有紅色土形成,其后繼續上升.但南部的海岸區則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區河谷內有階地形成,并普遍向南,即向海洋方向傾斜。至第四紀末,海水有肯定撤退,因此在山海關至秦皇島一帶的海岸上遺田有礫石堤,并且有海蝕臺出露水面。

  (三)主要斷裂構造描述

  (1)潮水峪斷層

  在潮水峪一帶,斷層走向N20°E,傾向東南(事實上傾向為東西向搖擺)。上盤為鳳山組泥質條帶狀灰巖;下盤為冶里組厚層灰巖。斷層面無論在傾斜方向上,還是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現為舒緩波狀。斷面上鏡面,垂直擦痕,階步以及斷裂帶內擠壓透鏡體等特征明顯。此斷崖為一個平移斷層的一盤,其另一盤因風化剝蝕基本看不到了(腳下所踩的),此斷層是冶里組灰巖,存在明顯的橫豎擦痕和鏡面,此斷層先平移后產生正斷層,其產狀與亮甲山的產狀基本一致。在潮水峪村斷崖東是斷層的另一盤的一部分,含明顯的斷層角礫巖與粉沙巖還有明顯的橫豎擦痕,但產狀和亮甲山的產狀不一致,所以說可能是另一盤。在亮甲山的馬家溝組也有一個小斷層有明顯的擦痕。

  (2)雞冠山

  ①沿途見肉紅色綏中花崗巖,見一大型出露巖石剖面為典型的沉積交叉層理,屬震旦紀原古界頂部,主要成分為石英砂巖,上下呈水平層理,中間呈交叉層理,存在黑色紋理的磁鐵礦。

  見含有泥質的夾層,反映了濱海地區沉積環境的改變,影響生物生長環境,不反映氣候改變,地質條件,也不能作為時代劃分的根據

  ②典型底礫巖:下部為底礫巖(石英),抗風化能力強,為陸相沉積,中間為含有礫石英砂巖,上部為石英粗砂巖,再往上為石英細砂巖(沉積規律:由上至下漸漸變細),中上部是海相沉積,沒有形成完好的泥質韻律。

  成因:由于風化和河流搬運作用,最終沉積。由下至上巖石由粗到細,底礫巖體本來膠結在一起,膠結物為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鐵,后來整個底礫巖體出現正斷層,導致與上部底礫巖體出現高度差。

  ③正斷層:發生斷層時,相對上升的下盤經過風化侵蝕,使得出露地表的巖石被風化磨圓,造成斷層兩盤高差不大,斷層成層性好。由于形成時間短,故成層理,若形成時間長,則為不整合面。傾向:243度傾角:48度。

  ④波痕:為鐵質石英砂巖,內含海綠石,對稱性好,波痕比較寬大,波長相等,反映了濱海沉積環境。推斷當時海底波動較大,水深較淺,波痕延長方向與海岸線平行。

  ⑤地塹谷在雞冠山與大平臺問的河谷中,由于幾條正斷層的影響,兩側青白口系下馬嶺組石英砂巖相對上升,中間石英砂巖下降。斷層面近于南北走向,傾角較大,河谷東側斷層面西傾,河谷西側斷層面向東傾,成一地塹構造,河谷本身位于地塹構造的中心部位。

  4、地質作用:

  (一)風化作用:指巖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溫度改變、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氣及生物等的作用下發生的機械崩解及化學改變過程。風化作用一般分三類: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作用。

  (1)物理風化作用:在溫度的改變下,表層與內部受熱不均,產生膨脹與收縮,長期作用結果使巖石發生崩解破裂。

  (2)化學風化作用:巖石中的礦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經常發生化學分解作用,產生新的物質。這些物質有的被水溶解,隨水流失,有的屬不溶解物質殘留在原地。

  (3)生物風化作用:植物根素的生長,地窖動物的活動、植物體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對巖石的分解都可以轉變巖石的狀態與成分。

  (二)河流作用: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河流沉積作用主要發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處,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積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積只占搬運物質的少部分,而且多是臨時性沉積,很簡單被再次侵蝕和搬運。

  (1)侵蝕作用:河流的侵蝕作用包括機械侵蝕和化學侵蝕兩種。河流侵蝕一方面向下沖刷切割河床,稱為下蝕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動力以及挾帶的砂石對河床兩側的谷坡進行破壞的作用稱為側向侵蝕,而河流化學侵蝕只是在可溶巖地區比較明顯,沒有機械侵蝕那么普遍。

  (2)搬運作用:河水在流淌過程中,搬運著河流自身侵蝕的和谷坡上倒塌、沖刷下來的物質。其中,大部分是機械碎屑物,少部分為溶解于水中的各種化合物。前者稱為機械搬運,后者稱為化學搬運。河流機械搬運量與河流的流量、流速有關,還與流域內自然地理地質條件有關。

  (3)沉積作用:當河床的坡度減小,或搬運物質增加,而引起流速變慢時,則使河流的搬運能力降低,河水挾帶的碎屑物便漸漸沉積下來,形成層狀的沖積物,稱為沉積作用。

  (三)巖漿作用:巖漿巖是由巖漿凝聚形成的巖石,約占地殼總體積的65巖漿是在地殼深處或上地幔自然形成的、富含揮發組分的高溫粘稠的硅酸鹽熔漿流體,是形成各種巖漿巖和巖漿礦床的母體。巖漿的發生、運移、聚集、改變及冷凝成巖的全部過程,稱為巖漿作用。巖漿作用主要有兩種方式:

  (1)巖漿侵入活動→侵入巖。巖漿巖主要有侵入和噴出兩種產出狀況。侵入在地殼肯定深度上的巖漿經緩慢冷卻而形成的巖石,稱為侵入巖。

  (2)火山活動或噴出活動→噴出巖(火山巖)在巖漿從上地幔或地殼深處沿著肯定的通道上升到地殼形成侵入巖或噴出到地表形成噴出巖的過程中,由于溫度、壓力等物理化學條件的轉變,巖漿的性質、化學成分、礦物成分也隨之不斷地改變,因此,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巖漿巖是多種多樣、千變萬化的,如基性巖、中性巖、酸性巖,還有堿性巖、碳酸鹽巖等巖類,也充分說明了巖漿成分的冗雜。

  八、實習總結:

  短短五天的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的認識,了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本次實習親眼見到了許多課本中描述過的地質構造以及巖石,學會了羅盤的使用方法,練習了利用地形圖使用后方交會法確定自己的位置,練習了通過讀地質圖來推斷當地巖層的年月、產狀等,深刻地感受了僅有課本上的學問是不夠的,還要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地將學問化為己用。本次實習真的收獲了許多,感謝兩位老師一路辛苦的教育。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9

  一、前言

  主要說明實習的時間、地點、目的、任務及路線安排,實習隊的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實習區概況

  1.實習區的范圍、地理位置、交通概況等,最好附上“工區位置圖”。

  2.實習區的區域地質概況

  3.實習區自然地理概況,如地形、地貌、河流、氣候等概況。

  4.實習區社會經濟概況。

  三、地層

  實習區的地層層序、時代、接觸關系、厚度及分布狀況。按照地層的新老關系,由老至新敘述各個時代地層的巖石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積特征、分布和出露情況、接觸關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識別標志。

  四、巖石

  敘述實習區出現的巖石類型,詳細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的順序分別敘述,要說明成分、結構、構造、產狀、成因、時代等。

  五、內動力地質作用

  1.地殼運動及地質構造

  概述實習區的大地構造位置、基本的構造格局、地殼運動、具體構造的類型和特征。對褶皺構造與斷裂構造分別進行詳細描述,并應附有素描圖、構造剖面圖等。

  褶皺構造要描述構造的位置、范圍、規模、長軸方向,核部的地層時代、巖性,兩翼的地層時代、巖性、層序,兩翼巖層的產狀,軸面和樞紐的產狀,最后確定褶皺的類型、褶皺的形成時期及形成機制。

  斷裂構造要描述斷層的位置、方向、規模,斷層面產狀及形態變化,斷層面、斷層帶的.特征如擦痕、斷層泥、斷層角礫、斷層崖等,斷層兩盤的地層時代、巖性,兩盤巖層的產狀,地層的牽引現象,伴生節理及構造巖等。

  2.巖漿作用

  按巖漿作用時代、作用方式及產狀等進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與巖漿作用的關系。

  3.變質作用

  按變質作用方式分別進行描述。

  六、外動力地質作用

  1.風化作用

  風化作用的類型、方式、產物及特征。

  2.河流地質作用

  描述河流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特征。

  3.海洋地質作用

  描述海洋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積特征

  4.內動力地質作用與外動力地質作用的關系

  內動力地質作用與外動力地質作用的辯證關系

  七、礦產

  簡述實習區內所出現的各種主要礦產資源,說明每一種礦產的賦存層位、規模、找礦標志、礦物組合和礦產應用等。

  八、地質發展簡史

  根據實習區的地層、巖石、地質構造、巖漿及火山活動資料,綜合分析本區的地質發展歷史。從古到今按地質時代連續論述各時期發生的地質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沉積演化、構造演化、巖漿活動、地殼運動等。

  九、結束語

  概括性地總結野外實習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獲和體會;野外實習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實習收獲最大;野外實習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將來參加工作的意義,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今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1-25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范文05-22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精選15篇01-28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5篇)01-15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精選15篇)02-15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5篇12-18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集錦15篇02-09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通用15篇)01-27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通用20篇01-04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集合15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