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上半年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

時間:2024-10-28 21:31:39 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上半年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

  一、基本情況

上半年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

  本學期我校有22個教學班,共計755名學生。

  在上學期的工作中,學校教學工作圍繞集團督導和全學科調研的指標,從創智課堂項目實踐、基準教學項目研究來落實課程計劃,著力突顯綠色指標、創智課堂和基準教學的要求。圍繞課程研發與應用、教學教研實踐性研究、教學與學習探索性評價開展工作。

  通過全學科調研的分析反饋,我們看到在課堂觀察各項數據的匯總對比中,我校在優良率距離集團尚有一定差距。教學管理中也發現如:“五個一”教研機制執行不力;教學研究活動的專題性和實施途徑結合有待提高;針對基準課堂的教學設計在評價任務設計、評價方法研究和教研專題結合等方面有較大差異;班級成績存在班級間差距拉大、不合格人數增加和分數偏低的情況。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學校將繼續以《新三年發展規劃》和“創智課程”要求為目標,圍繞“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項目實施、 推進“基準課堂”的系列項目研究、基于數字環境下的“云課堂”課程整體性研發、凸顯學科專題的教學研究、學科訓練體系的優化和“四維表現”學習評價的探索等實踐活動。進而推動學校“詩言志”校本課程建設,提升課程實施能力,提高教學研究的能力,優化學業學習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主要工作

  (一)推課程建設之新

  本學期在市教委課程計劃推出 “快樂30分”拓展活動實驗推廣、部版教材全面實施和4節體育課的新舉措下,學校的課程計劃編制突出“三個圍繞”:一是圍繞課程計劃的“規范、適切、特色”的要求,謀劃市教委新舉措的校本化落實;二是圍繞“基準教學”項目的實踐研究,深化基準課堂的研究;三是圍繞創新拓展課程科目實施,提高學生課程實踐體驗。

  1、“詩言志”課程特色的推新

  在校本課程建設方面,在抓實“詩言志”校本課程、創智課堂既定任務項目的過程中,重點加大以下課程新項目的規劃與實施:

  ① 在課程規劃方面,一要學習研究部版新教材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將新教材的教學研究納入到學校既有課程項目之中;二要嚴格落實4節體育課的課時計劃編制,一年級全面開設足球課,二、三年級開設小小GOLF課程;三要規劃 “快樂30分”拓展活動開展,規范活動內容、組織和評價設計的實施,注重與“創新拓展日”活動、與學校社團活動的整合;四要抓緊“云端書法”創新實驗室的建設與實施,做好教材、教法和平臺的培訓及實踐。

  ② 在課程項目方面,要以“創智云課堂”項目實施為重點,通過開課申報、隨堂專室使用登記和校內開放教學等制度的落實,開展數字課堂教學教學模式、學習工具和評價方法的探究,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主動思維等優質學習品質的提升。組建起以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為龍頭的實驗教師團隊,積極參與微課制作和教學課例項目評比活動。

  ③ 在課程內容方面,既要抓好既有課程科目的有效實施,做好課程資源的豐富完善,提高課程實施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又要關注本學期開設的混合虛擬、小小科創、射箭、花樣跳繩及全面實施的小小GOLF等新設科目,從課程方案、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的設計積累;同時針對《拓展課程管理平臺》的改版應用,提高平臺在教學組織、成果記載和學習評價的功效。

  2、課程項目實施的推新

  在課程實施應用方面,要依據市區有關“基準教學”和“學習評價”文件的精神,以《學科教學要求》和《單元教學設計指南》為藍本。著力“基準教學”項目的研究,加強基準課堂“三活動”(學習活動、實踐活動、評價活動)的實踐;落實學習評價“四結合”(結合教研專題、結合基準備課、結合紙筆測試、結合作業練習)的新方式;豐富學科訓練的新路徑(校本作業、學科活動、學習平臺);整合課程實施的新平臺(《教學評價系統》、《拓展課程管理平臺》和Aischool教學平臺、APP軟件)。

  (二)落課程管理之實

  1、基于規準要求,抓實流程管理

  在流程管理上,注重過程性中體現的規范標準與個性化發展的評估,一方面強化教學常規的標準化建設與正向引導,教師常規執行由管理趨向習慣性養成;另一方面關心新調入教師的適應性和新入編教師的規范性,使得各項教學管理制度的落實達到規范統一。同時教導處將通過流程檢查、常態課觀察和質量監控等途徑,通過建立教學檔案,比對量化數據,來反饋評價教學效果,并依此作為教師考核和日后診斷教學、改進教學的依據。

  2、基于基準目標,抓實質量管理

  以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為要求,以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標準達成度和均衡度為目標,在學業質量管理體系中,根據教研室對作業方式進行改進的新標準,做精由校本作業及題庫積累,做好學科活動和學習平臺組成的學科知識訓練體系,提高作業實效,減輕學業負擔。落實“四維表現”學習評價在學業成果、成果記載和評價工具方面的要求,注重“平臺化”評價方式的研究,建好模型,積累數據;做好各項平臺的數據跟蹤和試卷分析反饋工作,為學業質量的穩定把好關。

  本學期將面臨四年級綠色指標測試,我們做好迎接測試的輔導計劃,通過模擬測試和分析,幫助學生回憶梳理知識點、提高應用能力。

  3、基于指標導向,抓實習慣培養

  教師教學中,要立足學生學習體驗、學習動力和學習壓力等綠色指標要素的導向,把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學科情感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好課堂教學和作業質量兩個關口。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學法指導,尊重學生學習體驗,開放課堂學習把控度,通過任務驅動策略,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協作學習,積極參與評價。作業練習要注重有效性和實踐性,凸顯學科知識聯系實際的應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4、基于特色建設,抓實能力培養

  要以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為目標,通過各種形式的古詩文活動的開展,鞏固學校的古詩文教育特色。各教研組要根據學科特點開展學生活動,通過“詩言志”課程的學習,滿足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需求,積極組織校內外展示與競賽。組織好校內數學周、英語周、科技節和運動會等校園文化活動,抓好藝術團隊和體育聯盟項目等學生社團的訓練,積極參加區藝術節活動和學生運動會。

  (三)顯教學研究之效

  1、以教學調研的要求為標尺,規范教研活動流程,落實“五個一”的運行機制,發揮課程團隊和課題團隊工作的協同作用,推動課程建設的發展和教研課題的研究。要求明確目標任務,分工到人、合作到位。強化各團隊和學科組計劃意識和目標意識,形成計劃先行、執行嚴格、注重積累的教研氛圍。

  2、深化“我的學生我的課” 的教研模式,開展系列化專題式教學研究活動,體現主題性和目標性的統一,凸顯我們“基準課堂”所倡導的“評價主體多元、評價任務驅動、評價內容具體、評價組織教學”的特征。教學研究的開展,一要圍繞教研組專題,細化落實到研課、實踐、評析和反思各個教研環節之中;二要圍繞本組課程研發目標,分階段定任務。其重點不但要落實在方案的編制、內容的研發和方法的研究上,也要注重課例設計、案例分析、反思總結等資料的積累上。

  3、緊扣市教委“學習評價”要求開展實踐研究,針對評價目標、分項評價模式、等第制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等相關要素研究,探索“任務型、分項式、平臺化”的評價新方法。在教學研究與實踐中開展教學多樣化學習活動設計注重任務驅動策略的運用;任務驅動策略實施與評價任務設計的結合;表現性評價內容的具體化表述;評價方法與表現性評價適配等方面的研究。

  本學期要繼續抓好紙筆測試的“分項評價”及“閱卷單”的落實;開展《表現性評價任務設計》的實踐;落實基于《拓展課程管理平臺》中的評語評價和成果記載、基于Aischool情景活動的綜合考評、基于活動平臺(我愛學習、我愛朗讀、微信等)的活動評價和基于《學生成長手冊》的綜合評價等。同時抓好學科拓展學習評價工具開發及資源的建設,探索“平臺化”評價新方法的實驗。

  4、繼續抓好學科練習設計的研究,本著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落實教研室對作業命題的要求,做好針對課時一頁練習設計、匹配單元的分項評估和綜合應用的表現性評價案例設計等學科訓練體系的完善工作,以加強練習設計與課時目標的關聯性,發揮“錯題檔案”平臺的積累分析作用。尤其要關注統編版教材練習資源的編制研究,為后繼年級打下基礎。

  四、其它工作

  1、加強學校德育課程建設(見德育計劃)。

  2、做好各級各類學科教學評比展示活動,細致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完成好集團的聯組教學研討工作。

  3、以數字環境下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應用為抓手,以區“云課堂”和信息公開網建設評比為契機,提高師生信息化水平。

  4、組織好推普周活動,結合“漢字節”活動開展,規范語言文字工作的日常管理,推動語言文字和紅讀工作的開展。

  5、抓好衛生保健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輔導常規管理;抓好體育團隊訓練,積極組織參加各類比賽。

【上半年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校教導處工作總結09-02

學校教導處主任述職報告04-15

教導處工作計劃07-05

小學教導處的工作計劃08-03

教導處工作計劃 -計劃10-22

關于教導處的工作計劃07-26

學校復課教導處工作方案(精選6篇)07-22

學校教導處中考備考方案(通用14篇)06-13

教導處的工作計劃(精選10篇)06-12

教導處德育工作計劃07-18

上半年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

  一、基本情況

上半年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

  本學期我校有22個教學班,共計755名學生。

  在上學期的工作中,學校教學工作圍繞集團督導和全學科調研的指標,從創智課堂項目實踐、基準教學項目研究來落實課程計劃,著力突顯綠色指標、創智課堂和基準教學的要求。圍繞課程研發與應用、教學教研實踐性研究、教學與學習探索性評價開展工作。

  通過全學科調研的分析反饋,我們看到在課堂觀察各項數據的匯總對比中,我校在優良率距離集團尚有一定差距。教學管理中也發現如:“五個一”教研機制執行不力;教學研究活動的專題性和實施途徑結合有待提高;針對基準課堂的教學設計在評價任務設計、評價方法研究和教研專題結合等方面有較大差異;班級成績存在班級間差距拉大、不合格人數增加和分數偏低的情況。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學校將繼續以《新三年發展規劃》和“創智課程”要求為目標,圍繞“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項目實施、 推進“基準課堂”的系列項目研究、基于數字環境下的“云課堂”課程整體性研發、凸顯學科專題的教學研究、學科訓練體系的優化和“四維表現”學習評價的探索等實踐活動。進而推動學校“詩言志”校本課程建設,提升課程實施能力,提高教學研究的能力,優化學業學習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主要工作

  (一)推課程建設之新

  本學期在市教委課程計劃推出 “快樂30分”拓展活動實驗推廣、部版教材全面實施和4節體育課的新舉措下,學校的課程計劃編制突出“三個圍繞”:一是圍繞課程計劃的“規范、適切、特色”的要求,謀劃市教委新舉措的校本化落實;二是圍繞“基準教學”項目的實踐研究,深化基準課堂的研究;三是圍繞創新拓展課程科目實施,提高學生課程實踐體驗。

  1、“詩言志”課程特色的推新

  在校本課程建設方面,在抓實“詩言志”校本課程、創智課堂既定任務項目的過程中,重點加大以下課程新項目的規劃與實施:

  ① 在課程規劃方面,一要學習研究部版新教材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將新教材的教學研究納入到學校既有課程項目之中;二要嚴格落實4節體育課的課時計劃編制,一年級全面開設足球課,二、三年級開設小小GOLF課程;三要規劃 “快樂30分”拓展活動開展,規范活動內容、組織和評價設計的實施,注重與“創新拓展日”活動、與學校社團活動的整合;四要抓緊“云端書法”創新實驗室的建設與實施,做好教材、教法和平臺的培訓及實踐。

  ② 在課程項目方面,要以“創智云課堂”項目實施為重點,通過開課申報、隨堂專室使用登記和校內開放教學等制度的落實,開展數字課堂教學教學模式、學習工具和評價方法的探究,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主動思維等優質學習品質的提升。組建起以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為龍頭的實驗教師團隊,積極參與微課制作和教學課例項目評比活動。

  ③ 在課程內容方面,既要抓好既有課程科目的有效實施,做好課程資源的豐富完善,提高課程實施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又要關注本學期開設的混合虛擬、小小科創、射箭、花樣跳繩及全面實施的小小GOLF等新設科目,從課程方案、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的設計積累;同時針對《拓展課程管理平臺》的改版應用,提高平臺在教學組織、成果記載和學習評價的功效。

  2、課程項目實施的推新

  在課程實施應用方面,要依據市區有關“基準教學”和“學習評價”文件的精神,以《學科教學要求》和《單元教學設計指南》為藍本。著力“基準教學”項目的研究,加強基準課堂“三活動”(學習活動、實踐活動、評價活動)的實踐;落實學習評價“四結合”(結合教研專題、結合基準備課、結合紙筆測試、結合作業練習)的新方式;豐富學科訓練的新路徑(校本作業、學科活動、學習平臺);整合課程實施的新平臺(《教學評價系統》、《拓展課程管理平臺》和Aischool教學平臺、APP軟件)。

  (二)落課程管理之實

  1、基于規準要求,抓實流程管理

  在流程管理上,注重過程性中體現的規范標準與個性化發展的評估,一方面強化教學常規的標準化建設與正向引導,教師常規執行由管理趨向習慣性養成;另一方面關心新調入教師的適應性和新入編教師的規范性,使得各項教學管理制度的落實達到規范統一。同時教導處將通過流程檢查、常態課觀察和質量監控等途徑,通過建立教學檔案,比對量化數據,來反饋評價教學效果,并依此作為教師考核和日后診斷教學、改進教學的依據。

  2、基于基準目標,抓實質量管理

  以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為要求,以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標準達成度和均衡度為目標,在學業質量管理體系中,根據教研室對作業方式進行改進的新標準,做精由校本作業及題庫積累,做好學科活動和學習平臺組成的學科知識訓練體系,提高作業實效,減輕學業負擔。落實“四維表現”學習評價在學業成果、成果記載和評價工具方面的要求,注重“平臺化”評價方式的研究,建好模型,積累數據;做好各項平臺的數據跟蹤和試卷分析反饋工作,為學業質量的穩定把好關。

  本學期將面臨四年級綠色指標測試,我們做好迎接測試的輔導計劃,通過模擬測試和分析,幫助學生回憶梳理知識點、提高應用能力。

  3、基于指標導向,抓實習慣培養

  教師教學中,要立足學生學習體驗、學習動力和學習壓力等綠色指標要素的導向,把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學科情感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好課堂教學和作業質量兩個關口。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學法指導,尊重學生學習體驗,開放課堂學習把控度,通過任務驅動策略,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協作學習,積極參與評價。作業練習要注重有效性和實踐性,凸顯學科知識聯系實際的應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4、基于特色建設,抓實能力培養

  要以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為目標,通過各種形式的古詩文活動的開展,鞏固學校的古詩文教育特色。各教研組要根據學科特點開展學生活動,通過“詩言志”課程的學習,滿足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需求,積極組織校內外展示與競賽。組織好校內數學周、英語周、科技節和運動會等校園文化活動,抓好藝術團隊和體育聯盟項目等學生社團的訓練,積極參加區藝術節活動和學生運動會。

  (三)顯教學研究之效

  1、以教學調研的要求為標尺,規范教研活動流程,落實“五個一”的運行機制,發揮課程團隊和課題團隊工作的協同作用,推動課程建設的發展和教研課題的研究。要求明確目標任務,分工到人、合作到位。強化各團隊和學科組計劃意識和目標意識,形成計劃先行、執行嚴格、注重積累的教研氛圍。

  2、深化“我的學生我的課” 的教研模式,開展系列化專題式教學研究活動,體現主題性和目標性的統一,凸顯我們“基準課堂”所倡導的“評價主體多元、評價任務驅動、評價內容具體、評價組織教學”的特征。教學研究的開展,一要圍繞教研組專題,細化落實到研課、實踐、評析和反思各個教研環節之中;二要圍繞本組課程研發目標,分階段定任務。其重點不但要落實在方案的編制、內容的研發和方法的研究上,也要注重課例設計、案例分析、反思總結等資料的積累上。

  3、緊扣市教委“學習評價”要求開展實踐研究,針對評價目標、分項評價模式、等第制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等相關要素研究,探索“任務型、分項式、平臺化”的評價新方法。在教學研究與實踐中開展教學多樣化學習活動設計注重任務驅動策略的運用;任務驅動策略實施與評價任務設計的結合;表現性評價內容的具體化表述;評價方法與表現性評價適配等方面的研究。

  本學期要繼續抓好紙筆測試的“分項評價”及“閱卷單”的落實;開展《表現性評價任務設計》的實踐;落實基于《拓展課程管理平臺》中的評語評價和成果記載、基于Aischool情景活動的綜合考評、基于活動平臺(我愛學習、我愛朗讀、微信等)的活動評價和基于《學生成長手冊》的綜合評價等。同時抓好學科拓展學習評價工具開發及資源的建設,探索“平臺化”評價新方法的實驗。

  4、繼續抓好學科練習設計的研究,本著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落實教研室對作業命題的要求,做好針對課時一頁練習設計、匹配單元的分項評估和綜合應用的表現性評價案例設計等學科訓練體系的完善工作,以加強練習設計與課時目標的關聯性,發揮“錯題檔案”平臺的積累分析作用。尤其要關注統編版教材練習資源的編制研究,為后繼年級打下基礎。

  四、其它工作

  1、加強學校德育課程建設(見德育計劃)。

  2、做好各級各類學科教學評比展示活動,細致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完成好集團的聯組教學研討工作。

  3、以數字環境下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應用為抓手,以區“云課堂”和信息公開網建設評比為契機,提高師生信息化水平。

  4、組織好推普周活動,結合“漢字節”活動開展,規范語言文字工作的日常管理,推動語言文字和紅讀工作的開展。

  5、抓好衛生保健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輔導常規管理;抓好體育團隊訓練,積極組織參加各類比賽。

【上半年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校教導處工作總結09-02

學校教導處主任述職報告04-15

教導處工作計劃07-05

小學教導處的工作計劃08-03

教導處工作計劃 -計劃10-22

關于教導處的工作計劃07-26

學校復課教導處工作方案(精選6篇)07-22

學校教導處中考備考方案(通用14篇)06-13

教導處的工作計劃(精選10篇)06-12

教導處德育工作計劃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