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感言(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不一樣的人,經歷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觸,此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感言。那么感言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感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庭教育感言1
最近通過和家長交流,我發現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存在一些問題,結合這些問題,對于家庭教育我提出幾點建議。
一、家庭教育要堅持"健康第一"。
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種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也就是說健康的人要有強壯的體魄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并能與其所處的社會及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的關系。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上特長班,吃飯就要應付一下,和孩子的健康相比,特長重要,還是健康重要?更有一些家長,在孩子發燒打針的時候,不是讓孩子好好休息,而是讓孩子做練習題,孩子的身體比學習成績重要嗎?還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張嘴就說:"你看人家×××,你怎么這么笨呢?",或者是:"你真給我丟人呀!"等等,這些話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都不利,孩子的健康重要,還是我們釋放自己的情緒重要?
另外是良好的社會適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做些題,多學些特長,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孩子沒時間和同學、朋友玩。我們應該冷靜的想一下,孩子學習最終是為了生活,如果成了學習機器,孩子談何生活?怎么讓孩子學會相處,學會良好的社會適應。這些問題,我們在安排孩子生活和學習時,要統籌兼顧,要堅持健康第一。
二、家庭教育要人性化。
把孩子當成人,聽起來難聽,但做起來很多家長真的沒把孩子當人對待。在和孩子交流時,大部分家長擺出家長作風,你要怎樣怎樣,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孩子是我們的寶貝,更是我們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在處理家庭中的問題時,我們要考慮孩子的'感受,要聽取孩子的意見。
我曾經看到一位家長,在孩子學習輪滑時,由于輪滑鞋質量比較差,孩子本身力量又小,學習速度比較慢,這位媽媽家長一著急,過去就把孩子一腳踢倒。孩子是自己,還是家長長面子的工具,這位家長拿孩子當人看了嗎?我們身邊還有一個孩子,現在上三年級,家長每天讓孩子練琴、學習,很少讓孩子玩,現在看這孩子,不僅運動能力極差,個子很矮,而且心智年齡很小,基本不會和小朋友交流,我想這位家長沒把孩子當人對待。在學校門口,我還看到過一幕,也是位媽媽走一步踢一腳孩子,孩子顯然是有話要說,但家長不給孩子機會,愣是把孩子踢進了學校,我不知道這位家長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寶貝,還是把孩子當什么,起碼不像是人。
作為家長,我們的確很辛苦,孩子有時也的確不聽話,但我們在發火前一定盡量克制一下,盡量用平等的語氣和孩子講道理,孩子和我們一樣需要尊重,因為他們是人!孩子也是她自己,不要把家長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因為他會很累!
三、家庭教育不能盲從。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特長發展上選擇盲從,×××學跳舞,參加了電視臺的演出,我們也去跳舞吧!×××學小提琴,參加考級了,我們也學小提琴吧!總之,是看到了別人的光彩照人的一面,很少考慮孩子的感受。
我們家的孩子就是受害者之一,李怡萱四歲半開始學鋼琴,其實她并不喜歡,我固執的認為鋼琴對女孩子的氣質很有用,就堅持讓她練。李怡萱很喜歡畫畫,我以沒時間為由一直沒給她學習的機會,直到六歲半,在孩子的一再要求下,我才給她報了畫畫班。我身邊也有位小朋友,非常喜歡畫畫,可是媽媽認為跳舞可以增強孩子的氣質修養,一直堅持讓孩子學習,孩子不喜歡是一回事,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受到的打擊對心靈的影響恐怕是很難彌補的。在孩子班級排練舞蹈時,我看到很多學過舞蹈的孩子也不是特別出眾,相反有的動作很不協調,學習舞蹈究竟是不是該成為女孩的必修課?(當然還有男孩的跆拳道。)我們在給孩子選擇特長發展時,最好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和愛好,絕不能盲從,只有愛好了,學習才會持久,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很多家長看到一些家庭教育的文章,或者發在班級的帖子,或者聽到別的家長的教子經驗,經常感覺好就趕緊用這些方法拿自己的孩子做實驗。這些家長可能忘記了,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拿別人的辦法扣在自己孩子身上,傷害最大的是自己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習慣,在教育方法上絕不能盲從,我們要學的是理念,是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絕不是別人的操作方法。
四、家庭教育中身教勝于言傳。
每一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沒有任何缺點。孩子的很多缺點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我很想提醒各位家長,在你訓斥、責備、抱怨自己孩子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怎么做的?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合群、太內向,那平時你和孩子玩的時間多嗎?孩子有自己喜歡的群體嗎?你給孩子創造孩子合群的機會了嗎?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不認真,你在處理問題時認真嗎?在孩子學習時,你認真輔導了嗎?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說臟話,你平時說了嗎?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講衛生,那你平時怎么做的?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問題是出在家長身上,而且很多壞習慣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以后的生活,所以家長朋友們真的要檢討自身的問題,習慣不是一天就養成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首先自己先做個優秀的家長。
李怡萱參加了我的碩士論文答辯,當我答辯完后,答辯委員會和旁聽的同學給了我長時間的掌聲。孩子很驕傲,過后她問我是怎么做的,我就給孩子說了一句話:"不管干什么,都認真對待,爭取做的最好。"孩子好像聽懂了,也像沒懂,但現在看自己的孩子,不管干什么的確很認真,很上進。
為了孩子,我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作為家長,我們要時常提醒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樣,因為,你給孩子說教一百句,也不如做好一件事教育效果好。
家庭教育感言2
1、讓孩子獨立思考問題。
2、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跟看法。
3、嬰兒的情緒,是認識世界的反映。
4、不要空洞地跟不真誠地表揚孩子。
5、允許孩子參加計劃家務跟外出旅行的事情。
6、人類有義務將最美好的東西給孩子。
7、幫孩子制定他的個人計劃跟完成計劃的方法。
8、帶孩子到他感興趣的地方去玩。
9、鼓勵孩子發現問題,隨后解決這些問題。
10、幫助孩子修改他的作業。
11、學前教育更要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12、孩子挑食是從父母談哪一個不好吃開始的。
13、育兒過程有艱辛,也有歡樂。
14、從來不對孩子說,他比別的孩子差。
15、性格塑造始于嬰兒時期。
16、沒有體諒跟信任,便沒有友誼。
17、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18、運動貴有恒,飲食貴有節。
19、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
20、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來修剪。
21、教孩子與各種年齡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22、孩子壞的習慣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23、允許孩子玩各種廢棄物。
24、每天都抽出時間跟孩子單獨在一起。
25、良好的個性勝于卓越的才智。
26、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27、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賞識、掌聲跟認可。
28、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29、鼓勵孩子編故事,去幻想。
30、給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
31、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地方。
32、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第一所學校。
33、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該送他“出海經風浪”。
34、教育必須從心理上探索兒童的興趣跟習慣開始。
35、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地作出回答。
36、向孩子提供書籍跟材料,讓孩子干自己喜愛的事情。
37、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38、一切教育都是從我們對兒童天性的理解開始。
39、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跟鼓勵。
40、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必須警惕“人窮志短”。
41、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教育。
42、父母不要萬事代勞,剝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43、給孩子一個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44、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喂養他們,而要引導他們。
45、家庭教育的任務,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學習。
46、父母是孩子們啟蒙教師,孩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
47、教育幼兒除了要有耐心之外,還要講究方法跟技巧。
48、父母在自己擔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學習教。
49、家長養成合理的行為習慣并留心使孩子學著去做。
50、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跟鼓舞。
51、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52、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變成一種游戲的。
53、幼兒的學習是全方位,并不局限于讀寫算跟各種技藝。
54、簡單凝練的童話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知識跟深刻的道理。
55、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用不著再表現自己。
56、適時引導孩子講故事,這是保持他們思想活躍的絕妙方法。
57、不能因孩子犯錯誤而戲弄他。表揚孩子會背詩、講故事跟唱歌曲。
58、結合童話寓意,引導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單純說理要深刻。
家庭教育感言3
為人師數十載,轉眼寶寶也五歲半了,堅持做寶寶日記也六載有余,太多感悟總想與人分享,成功或失敗乃一人之言,教子理論也需要實踐和總結,更重要的是探索和歸納,當然,教育規律應該遵循孩子的個體差異,所有成功的家教經驗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希望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多參與交流話題,多探討成功培育情商和智商的話題.讓我們的下一代健康(生理和心理)成長,穩步成才!
走進教育之門,我就希望有一天能將自己的教育思想整合傳播開來,雖然我是滄海一粟,但我更希望為教育事業發揮自己微弱的光和熱.所以,我會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感悟及時融入我的課堂,讓孩子們天天感受新的教育氣息,讓他們充分享受新思想帶來的振奮和愉悅.
0歲方案及學前早期教育已是眾多知識家庭談論的重要話題,我們的早教工作應該是竭盡全力了,甚至有的為了孩子上一個更好的幼兒園不惜重金,專職接送,犧牲自己的事業和工作也再所不惜,父母是偉大的,我們應該為自己喝彩!但是,在幼教中陷入困惑與迷茫的大有人在,朋友聊天,更多也是教育之難,我想,大家都有同感,我也一樣.當我用某些理論去指導幼教實踐時,也曾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責之中,因為它不適合孩子!我開始思考新的航向.
孩子上進,聰明,乖巧,善良,經常幫助別人,還會關心別人,特別善解人意,在別人發生矛盾時,總會有理有節地勸慰別人,儼然一個小大人!今年上幼兒園,知識的重復讓我感覺有些浪費時間,我覺得在這個學習關鍵期應該及時引導和提高他的學習能力.從事多年語文教學,我覺得語文是最講究基礎知識積累的,記憶字詞,閱讀理解,會話寫作是語言學習的.基石,決定先從閱讀開始.
孩子已學完了小學階段的全部拼音,但不是很熟練,我決定讓他閱讀帶拼音和插圖的故事書,一開始讀有些生硬,但孩子自小受我和他爸爸的習慣的影響,對讀書還是蠻有興趣,就當培養興趣吧,我們各自讀各自的,孩子就憑他的一知半解卻也津津有味,一個暑假過去了,孩子還是有時間就坐在那兒讀,剛開始出聲,后來默讀,漸漸的能讀上半個小時......
有一天,兒子心血來潮,大講他的故事會,原來他把他讀過的故事全背下來了,一些描寫的詞語,四字詞語,成語竟然也脫口而出,我們震驚了!真是無意插柳柳成蔭啊!
會閱讀了,沒有拼音的故事書也能流利的讀下來,還能發表一下評論呢!
接著,我們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同時,引導他早期寫作.日記是孩子每天晚上的必修課,由不知道如何寫到每天自己堅持寫,使他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快速成熟的過程:......我是男子漢!......我很勇敢!......我很堅強!......自我評價和自我覺醒馬上在日記里呈現出來,這也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家庭教育感言4
兒子自嗷嗷待哺到今天,轉眼間孩子已經進入小學,由一個剛出生的小不點,成長為一個父母眼里的小學生,盡管到現在還是剛進小學一年級的新生,盡管學習成績還看不出好壞,但是能夠看到孩子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作為父母,多少也感到一點欣慰。
呵護孩子的成長,關愛孩子的健康,培養孩子的習慣,開發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所有這一切都是從家庭出發的,都是與父母分不開的,孩子是從父母跟前學到第一句話,孩子是從父母面前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孩子是父母的第一個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父母那里學到人生最初的經驗,養成人生最初的情緒。
作為一名小學新生家長,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免有些擔憂,因為我們沒有什么經驗,不知道從何下手,從那些方面著手,讓孩子在學齡階段,給他正確的引導。正在自己沒有方向和方法的時候,楊子帶回了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生家庭教育》。真可謂是如魚得水,久旱逢甘霖。在我仔細閱讀了前言和目錄后,就知道這是一本很好的,讓家長學習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的手冊。
自從這本書到我們手里后,我把它視為家庭教育的字典,有在教育孩子迷茫的時候,在覺得方式方法不對的時候,就會在里面去尋找答案,雖然家里也有一些關于教育的書,我覺得都沒有這本書全面系統。通過翻閱里面的內容,在這里可以和大家做個分享:
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孩子還沒有開始上學的時候,就知道要把孩子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好,對他將來學習會有很好的幫助,尤其是以后家長在作業輔導上會很輕松。這是做家長最希望看到的,但是剛開始就根本不知道怎么樣來培養他的哪些習慣,但是在這本書上就能找到,作為家長首先要讓他養成預習功課的習慣;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養成及時復習功課的習慣;養成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知道了要養成這么多的習慣,就和班主任和課任老師及時聯系協助他們把孩子的家庭作業認真完成好。
在孩子剛進學校的最初階段,我們缺少經驗,對待孩子培養走了一些彎路,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習慣,比如吃飯時,不愛惜糧食,寫作業時,愛做小動作,玩,在人多的環境下,不能專心致志等。發現問題后我們作為父母及時反思,以便糾正孩子的錯誤,一邊反省自己,發現原來我們做父母的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也是三心二意,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給兒子樹立榜樣,言傳身教,叫兒子做到的我們父母首先做到,比如,對孩子講的話“言必行,行必果”,不說做不到的事情,不說不能實現的目標。在楊子考試考的理想的分數時,答應他合理的要求,買他喜歡的玩具和課外書。
在所有的習慣中,學習習慣養成是剛進小學最重要且最艱巨的任務,也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兒子成長的每一天都與學習習慣有關系,從上小學的第一天我們就關注他的寫字的習慣養成,如抄寫生字,一定要認真,一絲不茍。開始階段我們經常思考的,也是一貫堅持的,那就是“嚴”字當頭,如果馬虎必須重寫,不能姑息遷就,讓他明白寫得不認真就要重抄,得不到一百分,沒有商量的余地,做任何事情要認真對待。每當楊子看見老師給了紅花、100分或者五角星的時候就特別興奮,一回家就告訴我們,我心里也是樂滋滋的。
此外,我們也要引導孩子養成多種習慣,比如不遲到,不早退習慣,在他的要求下給他買了手表,慢慢培養他時間觀念,凡事講究時間,吃飯要有時間限制,做作業有時間限制,講究效率;睡覺也要時間規定。
在學校教育的要求下:為培養孩子每天作業之后,家長簽字的習慣,我有時候經常要晚上出去學習和工作,就要在檢查完他的作業后,簽字之后才出門。我們同時還配合老師讓他養成預習的習慣,對第二天要上語文數學新內容都要預習。我們還培養他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讓他明白“溫故而知新”的道理,總之,習慣是孩子成長的基石,是孩子發展的保證,習慣決定孩子的未來,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相信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極力配合下,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家庭教育感言5
我女兒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她不就是很出色,但就是也很讓我們值得驕傲:她興趣廣泛,上進心強,學習認真努力,主動性強,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尊重長輩,善于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總的來說就是一位健康快樂、聰明活潑的小女孩。但就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粗心、愛玩、做事情慢、不主動幫助同學等。
說起教育,我們平時比較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和社會道德教育,我們關注孩子每一階段的不同變化,經常交流談心,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寬松、幸福、和諧的環境中。當然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就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字當頭,“關愛”而不“寵愛”。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先天就是善良的、單純的,他習慣的養成就是后天教育的結果。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所有事情由家長、爺爺奶奶代辦,要什么有什么,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我們家里平時要求孩子對人要有禮貌,不要以大欺小,要尊重長輩。在教育時以引導為主,嚴格而不專制,關愛而不寵愛。
二、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小孩子習慣的培養就是關系到他今后的行為規范,特別就是小學階段,就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現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大多數孩子因習慣不良而引起學習較差、常規較差等。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邊做作業一邊玩東西、要大人陪著做作業、放學回家不馬上做作業等等。我女兒上學都就是她爺爺接送的,上一年級第一學期時,她一時還適應不了放學回家要做作業這個習慣,所以一回家,就像以前上幼兒園回家一樣先看電視。她爺爺也約束不了她,等我們下班回家再叫她做作業,完成都很遲,影響了第二天的精神。于就是我們就跟她講:“你放學回家先做作業,爸爸媽媽下班回來給你檢查,然后我們根據情況給你發標志。(因為那時班級就是發標志鼓勵孩子的。)”這之后她每天一回家就做作業。這樣不但提高了她獨立學習的能力,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利用寬余的時間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三、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就是無窮的。電視上的一個公益廣告不就是說: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不僅就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就是伙伴、朋友和榜樣。“當家長不容易,當好家長更不容易”。身教重于言教,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就是潛移默化的。作為家長,我認為我們應該首先“學會關心”。關心家人、關心朋友、關愛社會、國家等等,這樣無形當中讓孩子懂得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宏大度。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經常學習,不要沉迷于打牌、搓麻將等,要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健康向上的形象。再次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家庭的生活氣氛和大人的品行道德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忽視,孩子在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
四、關注孩子的成長,正確引導孩子。
在孩子很小時,我家就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我們主要要求孩子從不說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教育時我們都就是在平等的氣氛中進行,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了嗎?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有沒有什么有趣的事?特別就是孩子在學校里遇到挫折或犯了錯誤時,我們及時與她進行溝通,加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讓孩子喜歡上學,在學校開心。
在關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不要剝奪孩子玩耍的時間和權利。現在,社會上的培訓機構日益增多,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日益強烈,恨不得讓孩子成為鋼琴家、歌唱家、畫家、舞蹈家……今天學鋼琴,明天學跳舞,上午學英語,下午學奧數,弄得孩子不但對學習沒興趣,而且產生了厭煩的情緒。我們的孩子也有上培訓班,( )但就是都就是她喜歡的,所以每次去時,她都就是非常開心,跟同學相處非常融洽。
教育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家庭教育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細心,雖然我們有一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心得,但就是對孩子的教育還很不夠,我們將不斷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與老師、家長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家庭教育感言6
二〇xx年xx月xx日
對于上周四的家教沙龍聽了感觸頗深,能對孩子的德智體全面發展起到作用,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提升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積級性都有好處,常規作業和盡孝本就是在提升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很贊同駱禺心同學父親的發言,素責教育和品德教育也很重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同情心。
我通過這次“家教沙龍”,感觸很多。以前我女兒考試不好,我就罵她;作業做得不好,我總是把她的本子狠狠地摔在地上,對她發脾氣……從那天討論會以后,我就設法改變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胸懷大度才能教育好孩子,同時也謝謝老師對孩子的用心良苦。
家庭教育感言7
首先在建立家庭教育計劃之前,要根據家長自身的身體狀況和家庭經濟條件來定。在適宜的條件下建立,以如何才能落實在孩子身上為前提。
一、要先考慮孩子的能力,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語言、藝術或體育上有特長或有發展潛力,首先要考慮能把握孩子現階段的能力,但大多數家長會以希望孩子能達到某種程度為培養目標。但對于孩子而言,無論是從年齡、心智,還是自身的學習情況而言,提出問題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同時還要考慮孩子的身體狀況是否能承受現階段的安排。
二、家里的經濟能力,培養一個孩子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是一個長期的計劃。而在整個計劃實施階段,是需要耗費大量金錢的,因此需要按照家里的經濟狀況來定。
三、建立具有連貫性的計劃,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早教,甚至家長會給孩子報很多特長班;同時家長受到培訓機構廣告的影響,出現一些跟風的現象。導致有些家長也跟風,出現左右搖擺的現象,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當你的育兒計劃是有效的'情況下,就不要左右搖擺,否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到最后花了很多錢也只能是一事無成。
四、隨時修正不適合的計劃,整套的教育計劃很容易制定。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并不是計劃中的每一步都適合孩子的。在出現這種情況后,一定要及時修正;不能還用原來的計劃繼續執行,以免出現與期望相反的結果。有必要的情況下,還要及時修正計劃大綱。
五、把握可能突出的時間,即使是做同性質的工作,有些人早上比較有效率,有些人則晚上效率較高。因此,把握自己的做事時間集中效率,上班族的家長不要回家后還要繼續工作,專職媽媽不要整天像是有做不完的事一樣,而減少了與孩子相處的機會。
總結: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是每一個家長的初衷,相信每一個家長也都曾為孩子的教育計劃絞盡腦汁。在給孩子制定教育計劃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原因,不可盲目去做計劃,否則有可能制定出來的計劃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同樣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家庭教育感言8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誰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愛學習、善于做事,希望孩子真正成人成才,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然而,根據科學研究數據顯示:世上真正發揮自己才能,活出生命光輝的人,僅占全球人口的2-3%,這說明我們絕大多數的父母的希望落空了。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不能不反省:我們給予孩子的教育,是否出了問題?
現在教育壞在博與雜,皆迷失在分數與技能之中,致使很多家長教得很辛苦,孩子學得很痛苦。其實,教育原本很簡單。只要您認清教育的本質,依循教育的規律,找到正確的方法,把握住教育的時機,教育一個孩子并不是很困難的事。從古至今,真正成人成才的人,都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人格素養。因此教育始終應把德育置于首位。教育的根本,在德育;德育的根本在孝親敬師。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之根,是家庭教育之根。
“孝”,是智慧的符號,寓意深刻。上面“老”字頭,下面是“子”字,是老一代與下一代和諧一體。老一代,追溯上去,還有老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下面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悠悠長遠,綿綿無盡,這就是中華民族文化!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教育。
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說,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此而產生。孝心不開,情義恩義道義開不了,所謂百善孝為先。
孝要如何教呢?
讓孩子知恩、感恩,才能報恩。
現在的孩子在家庭中是全家人的中心。大人們對其的.關注、寵愛,無形中傳遞著他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的錯誤思想,久而久之,養成任性、自私、傲慢無禮等壞習氣。這不是孩子的錯,是因為我們沒有教對。“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
在德行教育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母親從懷孕到生產,接著養育的整個過程,讓他去體會母親的恩德,在圣賢的經典記載了母親對子女的十種深厚恩德:
第一.懷胎守護恩 第二臨產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憂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回干就濕恩 第六哺乳養育恩
第七.洗濯不凈恩 第八遠行憶念恩
第九.深加體恤恩 第十究竟憐憫恩
從中,每一個為人子都能體會到,父母的一生都在關心幫助子女,而子女的一切,從胎兒到出生,到讀書工作,成家立業,沒有一樣離開父母的關懷。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審視自己的身份,誰都為人子女,當我們對父母的恩德念念不忘時,時時生起感恩心,我們傳遞給學生和孩子的一定也是善心,善念。這十條恩德要給合學生的生活逐一開解。還可以開展一些適合學生活動,如體會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進行一日護蛋的活動,許多學生剛開始小心翼翼,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松懈下來,不斷有蛋寶寶被打爛的現象,最后一個班級幾乎全軍覆沒。孩子在這樣一個過程中的體驗是真實的難忘的。紛紛在自己的體驗日記中記錄的這一心路歷程,并深深地體會到媽媽的恩德。
我們在教孩子孝時,還會結合豐富的德育故事。在《廿十四史》中記載了諸多孝子感天動地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效仿。如《虞舜耕田》、《閔損蘆衣》、《曾參養志》、《王祥剖冰》、
《庭堅滌穢》、《李忠辟震》等。這些歷史上確有記載的故事,告訴我們孝能治國、治家,孝能感動天地,孝子真正能平安幸福。所謂“子孝家合樂”、“孝子無災”,古人身體力行,示現給后人,勿用置疑。
在孩子充分認識到孝是為人子的本分后,我們還要引導他落實生活,確實做到。否則如樹沒有扎根,不能成活。
教育當中最省力的一個做法,身教,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孩子看著我們的背景長大。《弟子規》的經句,不是光會背,也不是光要求孩子做,而是我們大人先一條一條地在生活中力行。如“親所好,力為具”:父母親所希望的事、喜歡的東西,我們要盡力去做,去滿足;父母親希望我們工作順利,家庭幸福,我們就要把工作干好,把孩子教育好,否則就是不孝。我們希望孩子聽話、恭敬,我們自己對父母的態度又是如何呢?要不斷反躬自省。是否做到言教與身教是一致的,孩子非常敏感,,只要大人心念有一絲的雜質,他們都能捕捉到,當你再要求他做的時候,就會大大的打折扣,正是有因就有果。所以許多成功的家庭教育者感慨到: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善教的父母,,超常兒童出自善學父母之手,問題孩子是問題父母的產物。面對孩子,我們必須重新學習。
第二個教孝的方法,一定要“親師合作“,父母親跟老師要能密切配合。《弟子規》當中提到“晨則省,昏則定”,老師要求學生到家后,早晚都要向父母問安。作為家長,要成全孩子的孝心,配合老師去教,這樣孩子做得很高興,慢慢習慣會成自然。尤其是一些孩子有嘗試做家務的熱情,老師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既體驗父母持家的辛苦,又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更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可許多父母不是因為小孩小,怕干不好,就是因為孩子功課多,怕累著,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懶惰習氣,那時再認識到,已經晚了。
第三夫妻配合教。因為很多家長說,那他們的老師沒教怎么辦?不要等了!要從家庭、從自己開始。
做先生的要時時教導孩子孝順母親。從懷孕生子到撫養,媽媽付出了許多心血。每天早出晚歸,還要做家務,是家里的大功臣。生病了母親幾乎二、三天沒睡覺。把這些真實的狀況告訴孩子。因為人都是健忘,你一提醒他,他那種感恩心就上來。
母親要時時教導孩子牢記父親為家庭的付出。工作、生活的壓力,父親一肩挑起,從不叫苦叫累。先生一聽太太在孩子面前夸自己的優點,他在孩子面前有尊嚴,會推動他的人生盡心盡力去成長。
夫妻倆的教育觀念要一致,特別是在孩子面前,不能一個說一個護,這樣只會事得其反。
改變命運從改變觀念開始;改變孩子就從教孝開始。只要我們能遵循圣賢的教誨,必能使我們后代人才真正的根深葉茂,期待他們開花、結果,那就是自然的事了。
家庭教育感言9
首先非常感謝胡老師、齊老師的邀請,今天能榮幸地站在這里和各位家長朋友分享育兒的點滴感受。感謝老師對孩子的認可和鼓勵,作為媽媽,我也為能有這樣一個孩子感覺很幸運,很快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男孩子教育的話題。
第一代獨生子女被貼上了“小太陽”、“小皇帝”的標簽,而成長環境的女性化,對男孩子的特別培養缺失,造成一定程度上社會“陰盛陽衰”的頹勢,可以說為我們70后新一代父母敲了警鐘提了醒兒。就我來說,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我會特別提醒自己,這是一個男孩子,就要像一個男孩子那樣去成長,長大要稱得上是一個男人,一位紳士。
怎樣培養男孩子呢?我的體會是這樣幾組關鍵詞:
一是“角色意識”。孩子往往是從同性那里觀察、模仿和建立自己的“性別角色”,所以在這方面,我非常感謝孩子的爸爸和家人中的男性成員,他們在做榜樣方面確實很合格。我們也有意識從日常生活、人際交往、電影書籍等多種渠道,不斷給孩子找“榜樣”。特別要說的是,這個榜樣是從做人角度,不是單找領袖人物成功人士那種,而是好人、優秀的人,好兒子、好父親等等。讓孩子明了男人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應有的責任。
二是“自我管理”。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所以我們給予孩子的是比較粗線條的,比較“軍事化”的.一種管理方式,因為我和先生都是軍人出身的緣故吧。很小就灌輸的是,世界上沒有什么困難,只是沒有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什么事你先自己想辦法,自己搞定,所以很小孩子就有口頭禪“我自己!”、“我自己來!”。注意開始就制定一些規則,“沒有規矩何成方圓”嘛,引導他養成好的習慣,令行禁止,繼而自我管理。所以現在他已經習慣自己管理自己,管理自己計劃日程,管理時間分配利用,管理朋友關系,甚至包括管理自己的情緒。做事知道輕重緩急,只需在一些關節點稍稍引導、點撥就行。
三是“持續溝通”。讓他自己管理自己,并不是放任自流,可以說我們從未移開關注的目光,同時也在每天持續和孩子溝通,做他的朋友。孩子遇到事情,也很愿意傾訴,然后我們會有小的家庭討論會,有時在飯桌上,有時在戶外登山時,你一言我一語,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不強加自己的意志給他,也不幫他做判斷和決定,而是啟發他自己綜合各方觀點,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這樣時間久了,孩子也愿意跟大家交流,同時也有了自己的主見。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小孩兒”而被剝奪話語權。
四是“運動塑造”。對于一個男孩子來說,體育運動是不能缺少的成長因子。所以戶外運動、體育鍛煉等等,都是我們的共同的必修課。在運動方面,我們的課外班有擊劍,通過系統訓練和參加比賽,孩子在體力、耐力、專注力、靈活性包括心理素質方面都有很大進步。他還喜歡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類運動,孩子爸爸一直充當著教練的角色,而當爸爸忙時,我這個媽媽就成了專業陪練,帶著孩子晚間跑步,周六日打羽毛球、網球、乒乓球,觀摩一些體育賽事。
時間有限,今天就談這么多。最后真誠地感謝學校和老師,因為家庭教育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主體教育還要靠學校和老師。特別感謝各位家長朋友,因為大家的精心培育言傳身教,讓孩子有了一群很棒的成長伙伴!
謝謝!
家庭教育感言10
六六:看了蔡美兒的言論,想起來她大女兒是學鋼琴的。我猜她一定不知道朱麗亞音樂學院所有的窗都是封死的,原因是那里的自殺率太高。學音樂的目的是什么?是領會音樂的'美妙還是為了出人頭地?我相信牛頓、貝多芬、莎士比亞這些人取得成就的原因,肯定不是為了滿足母親的需要。
越媽:我覺得在如今風行的“賞識教育”指導下,父母都嚴厲不起來。個人認為賞識教育也不能過分,從兒子小學開始,我就對其進行賞識教育,但還是有不少困惑,對他稍微嚴厲一點,孩子就覺得我是在打擊他。
花顏俏語:我覺得家長該嚴厲的時候就得嚴厲,別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孩子考試作弊,就該嚴厲地批評。
小山:我的兒童、少年時代里滲透了母親的意志,沒有一點自我,這也使得我的青春期非常叛逆。直到今天,我有孩子了,仍對母親的意見有著本能的抵觸。
雪兒:孩子是人,不是工具,也不是機器。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不能太強勢,父母太強勢,容易導致孩子的懦弱或者逆反。
家庭教育感言11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將近兩年了,回首走過的路,禁不住感慨萬分。初次相逢的激動,已沉淀下來,我逐漸在生活中實踐、印證經典中的教誨,也更加感恩祖先的智慧,和對后代子孫的愛護。
說來慚愧,雖然已經成家有孩子了,父母還在無微不至地照料我。有一次,我感冒了,母親為我沖好感冒沖劑,告訴我:「藥泡好了,快過來趁熱喝。」我當時正在看書,就說:「好,我馬上去喝。」將近十分鐘過去了,母親見我還不去喝藥,只好把藥端過來,對我說:「快喝吧,藥都不熱了。」我漫不經心地喝著藥,卻沒留神這一切都落到孩子的眼里。
后來女兒生病了,我泡好藥催她:「快來吃藥。」可她正在畫畫,頭也不抬地說:「等一會兒。」我感到很惱火,聲音也高起來:「快點來,不然藥就涼了。」女兒還在那里磨蹭,我立刻發火了,說:「怎么回事?吃藥還得求你。」孩子眨眨眼,困惑地說:「媽媽,你也這樣啊。」
我一下子呆住,心里像打翻了調味瓶,苦辣酸咸,什么滋味都有。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看來,孩子不聽話跟我的言行有關系。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孩子不就是我的一面鏡子嗎?
事后,我反省很久,檢點過失:該吃飯的時候,我放不下手頭的事,讓父母一等再等;答應父母的事,忘記去做,還以工作忙為借口,敷衍了事;平時聊天,常議論別人的過失,借以抬高自己;不能體恤父母,沒有耐心,容易發怒……
再看看孩子,「遺傳」了我的很多缺點,真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最佳教材,不用特別教什么,他已經自動在模仿了。每當看到孩子不好的習慣,我雖然花很多時間批評教導她,卻沒有反省自己是否做好榜樣,就像除去生長迅速的雜草一樣,疲憊不堪卻沒有把草根拔掉。
《百孝篇》中提到:「諸事不順因不孝。」教育孩子的`挫折,使我靜下心來,回想過去三十多年磕磕絆絆的人生路,哪一個坎坷不是失去孝心的苦果?《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那些幸福和樂的家庭,哪一個不是孝悌傳家?孩子不聽話,是因為我沒有以身作則,行孝僅停留在表面,鞠個躬,問聲好,而孝心并沒有真正生起來。
把心沉靜下來,智慧就能涌現。當我認真反省之后,才發現長輩因孝得福的例子實在很多。
我的爺爺、奶奶,九十多歲了,兩兒兩女都非常孝順,兒孫滿堂,盡享天倫之樂。追根溯源,爺爺奶奶就是孝敬父母的模范,尤其是奶奶,離開山東老家,遠嫁到河南。雖然不在父母身邊,卻時刻記住出嫁時父母的叮嚀:「要孝敬公婆,和睦妯娌。對待長輩不能有差錯……」
奶奶深深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她克勤克儉,孝順公婆。婆婆有五更起夜的病,她端屎端尿,從沒嫌棄過老人。婆婆病重臥床不起,她如同親生女兒一樣細心照顧。奶奶的孝敬,不僅得到家族里老老少少的尊敬,而且感召來一位非常孝順的兒媳——嬸嬸。孝子孝媳,家門和順,全家洋溢著和諧幸福的氣氛。有位親戚羨慕地說:「在您家吃一頓飯,能多活兩年。」
還有一位三姥姥,雖然公婆有三個兒子,但是她獨立奉養兩位老人。家里十幾口人吃飯,每天都是她一人做飯,任勞任怨地照顧全家人。三姥姥的兩兒兩女,為人正直,對她關心備至,從不違逆母親。
父輩中孝順的,當數父親和叔叔。記得有一次,奶奶不小心摔壞了胯骨。為了給奶奶治病,父親四處求醫問藥,查了很多醫書,還找到中醫的古方。經過父親每天按摩、配藥、換藥,加上叔叔、嬸嬸精心照料,兩個月之后,奶奶的胯骨竟然長好了。年近八旬的老人,能恢復得這么好,醫生覺得不可思議。承傳了孝順樸實的家風,父親和叔叔心胸坦蕩,言行祥和,無論走到哪里,都受到人們的尊敬。
到我們這一代,非常慚愧的是,雖然父輩做出了很好的榜樣,但是我們從小看不懂,也沒人教導,所以懂得孝道的人不多,能力行孝道的人更少。很多人以工作忙為理由,逢年過節給父母寄點錢,或者月底去看望父母,就算行孝了。「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沒能落實在生活中。
結果如何呢,上所施,下所效,我們的下一代也沒有學到孝道。當孩子不聽話、頑劣難教的時候,捫心自問:我有沒有以身作則,教給孩子如何行孝?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教兒教女,首先自己要做到。
反過來看看,有許多因不懂孝道而飽嘗人生苦難的人。故鄉的一位長輩,年輕時對待公公很冷漠,致使老人忍饑挨餓。等她年老的時候,兩個女兒遠嫁他鄉,兒子兒媳不肯贍養母親,她的晚景就很凄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孝種下的苦果只得自己品嘗。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順,是仁愛的源頭,也是人生幸福的源頭啊。父母生我養我,是我們生命的根,根之將亡,枝葉花果何存?舍棄了孝道,家庭幸福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每一個家族,就像一棵茂密的大樹,分出了好多的枝杈。父母長輩是樹根,兒女是樹干,孫輩是花果。樹根雖然粗糙不好看,但吸水吸肥都要靠它,花果招人喜愛,但過量的噴水施肥會造成落花、爛果。有經驗的果農,會將水和肥料施在果樹的根部,枝葉花果都會繁榮茂盛。當我們用真誠愛心關懷父母長輩、孝順老人的時候,就是在給根澆水,而父母福壽綿長,就是兒女最大的福分。
孝敬,需要細心感受父母的需要。有一天,我發現母親脫大衣時,先退出一個袖子,再側著身慢慢把大衣脫下來,一問才知道,母親在洗澡時扭傷了左肩。這下我著急了,勸母親去醫院治療,還給母親捏肩、捶背。剛開始,母親的傷沒有好轉。后來一位中醫按摩師告訴我,肩背部的神經很多,給老人按摩,手法要輕柔,要注意避風和保暖,認準穴位的關鍵在于心靜。
按照醫師的指點,我慢慢體會著給母親做按摩。母親信賴地躺在床上,我給母親蓋上被子,然后搓熱雙手,輕輕按摩她的肩膀。母親的肩很瘦,也很硬,我摸了摸自己的肩,是柔軟的,沒有承擔過生活的重任。我想到了母親的辛勞,想到她教務工作繁忙又要照顧全家的日日夜夜……想著想著,我的心里涌出一股暖流,順著手臂來到手心,又隨著手指流出去,溫暖著母親的肩膀。不知不覺中,母親睡著了,睡得很安心。我的心中默默地說:母親,女兒已過而立之年,有幸得到圣賢的教誨,明白了人生的道路該怎樣走,請您放心吧。
母親的肩膀一天天好起來。有一次,我下班回家有點累,坐在那兒休息。女兒跑過來,舉著稚嫩的小手,說:「媽媽,我給您按摩吧。」我點點頭,女兒的手軟軟的,認真地一下一下捏著我的肩膀。我突然感覺那小手好像帶著熱流,洗去了我的勞累,小手也帶著磁波,使我輕松許多。一剎那我明白了,兒女是父母最好的心醫,孝敬父母何須家財萬貫,父母最需要的,是兒女能時時感受到他們心底的呼喚。
感恩祖先承傳數千年的孝道,代代相傳,綿綿不盡,這是舉世之至寶。《孝經》上說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德行教育的根基,切實力行,定會給我們每個家庭帶來幸福康寧。
家庭教育感言12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兒童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兒童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兒童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兒童發展中存在著認知潛力和行為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兒童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兒童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兒童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兒童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后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3~4歲是培養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兒童構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并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說,習慣是表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兒童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兒童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家庭教育感言13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
我是本班的一名學生xx,很榮幸能作為學生代表,對親愛的家長們說幾句話。 轉眼間,我們已經度過了近一年的初中生活。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初中的生活的緊湊與充實,便捷與高效,疲憊與歡欣。然而,我覺得,要想在繁忙的初中生活中取得好成績,就需要學會學習。于是,首先在這里我想談談對學習的認識。我們要知道,學習,并不完全只追求結果,而在于平時點點滴滴的過程。所以說,不是在平時不努力,到考試之前搞突擊,就有可能獲得好成績,這完全是投機取巧的,而學習的過程,就應該把握45分鐘的課堂效率,我認為,課堂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打個比方說,課堂好比是正餐,如果正餐吃的不好,再多的副食也于事無補。課堂上,因為是接觸新知識,只要我們融入課堂之后,對于知識的記憶就特別深刻,這一點我有著深切的體會,所以,老師講新課時,就成了我們能學習成績提高的突破口。
如何突破呢?第一,就需要我們上課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在課堂之中交流我們自己的看法,可以說,只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就一定能在課堂之中迸發思維的火花,在這一舞臺上,彰顯自己的魅力。普遍的來說,課堂上思維活躍,積極舉手發言的同學,例如我們班的王福軍、程濤同學,上課十分活躍,也就能在平時的作業和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第二,認真整理錯題筆記。錯題筆記的作用很大,對它的整理決不僅限于應付檢查,這是自己在欺騙自己,錯題筆記本并不一定只記錄錯題,一些你認為題目新穎或解答巧妙的題目也完全整理到上面,整理的時候把自己的學習心得也寫在上面,平時多拿出來看看。重新做一下,回憶一下當時是怎么做的,現在做是否還有更簡單、更巧妙的方法,從中總結出做題的經驗,這才是錯題筆記本真正的功效。錯題筆記也就能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所以,我認為,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需要我們學習效率的提高。
接著,我想說的是“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哲學家韓愈有一句治學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的這句話意在告訴人們,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沒有順風船可駛,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條件。一分耕耘,才會有一分收獲,所以,勤奮對與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其實,正如愛迪生所說“天才就
是1%的靈感加上99%的血汗”我們只有用嚴謹的態度來對待學習,認真努力,才會有所收獲,才會到達頂峰。
最后,請相信我們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
謝謝大家。
家庭教育感言14
第一種?父母對子女說:你看人家娃,學習多好,多有出息,又乖又懂事。你看你,一天不好好學習,到處給我惹是生非。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你孩子真好,真有出息,我娃不行,又不好好學習還調皮搗蛋的。
第二種?父母對子女說:你想干嘛?哎呦,這種事情你不行,你就不是那塊料,你好好的。該干嘛干嘛。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我娃不行,愚鈍。這種事情他做不來,還是讓他老老實實完成學業在考慮其他事情吧。
第三種?父母對子女說:你要乖要懂事,父親母親沒有完成的.夢想,一定要在你身上完成。你想要啥,爸媽給你買。你有什么心愿,爸媽給你圓夢。我倆就你一個,你是我們的天地。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我孩子好,乖,雖然學習不行,但是他只要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就好。
第四種?父母對子女說:咱家就是這條件,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起碼只要有一口飯吃,還是能養的起你的。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后長大讓自己過的好一些,不要像父母一樣給人家打長工。但對同事和朋友面前:哎,我家就這條件,希望以后孩子們啊,能比我們好。
第五種?父母對子女說:錢,我放在桌子上了。爸爸媽媽上班都太忙,你要學會獨立。中午飯,晚飯,自己解決。但對同事和朋友面前:哎呦,張總,好久不見好久不見。最近股票炒的如何啊?賺了幾百萬。
我只覺得,這樣的教育很悲哀。
家庭教育感言15
當今許多父母很難忘卻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他們把孩子當孩子看,是需要管束的對象;把孩子當學習機器看,是需要填鴨的對象,但絕不會把孩子當人 看,是需要尊重的對象。他們不愿意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除了龐大的期望和沉重的愛心,父母根本就是蠻橫不講理,他們反而一 天到晚都跟孩子講道理。
一份調查顯示,孩子最最反感父母的就是嘮叨,“一天到晚就講些破道理”“大事小事都要講一百遍”“從幼兒園講到現在”,這給孩子帶來什么感受?
人是情感動物,他只相信自己的感受,從心理學上說,并不是真理照亮了我們的成長,而是感受引導著我們前進,孩子尤其如此。
當孩子說“我餓”時,父母說“才吃的,不餓”;當孩子說“我熱”時,父母說“今天不熱”。除了否定孩子的感受,父母還會把更多負性情緒帶給孩 子。當你問玩笑地問“是爸爸好,還是媽媽好?”孩子滿臉疑惑地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他的感受是:爸爸還是媽媽做了什么壞事嗎?當你說“我花那么多錢供你上 學,你知道嗎?”孩子的感受卻是:家里的錢都被我用來讀書了,爸爸媽媽為此很痛苦,我可能就不應該讀書。當你說“這次考試那么差,不許玩!”孩子的感受 是:我學習學不好,玩也玩不好,我是無用的人。當父母天天吵架時,孩子的感受是他們不愛我。當父母隨意侵入孩子的個人空間時,他的感受是世界末日,這個世 上沒有屬于我的東西,我是沒必要存在的!
我們都說,“好的親子關系勝過一堆教育”,親子關系不好是從哪里開始的?不尊重孩子的感受! 可以說它是親子障礙的第一殺手!當孩子的感受被否定 時也就是他的情感流動被阻斷,他的`沮喪、對成人的不理解、對世界的恐慌將長久地籠罩在心頭,不要說學習了,他對一切都沒有興致,像軟骨病一樣癱瘓了,父母 把心掏出來,孩子無動于衷!
不在于你說什么,在于孩子聽到什么,不在于你做什么,在于孩子感受到什么。注意孩子的感受,體驗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感受,表達孩子的感受,你就是偉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