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學生調查報告

時間:2024-09-10 08:41:29 報告 我要投稿

學生調查報告【推薦】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調查報告【推薦】

學生調查報告1

  當前,隨著天氣逐漸轉暖,雨季即將到來,已進入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危險期和易發期。為防范發生學生溺亡事故,縣政府要求各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共同努力,加強安全教育、隱患排查、環境整治工作,切實保障廣大中小學生的人身安全。我縣就如何有效預防青少年溺水進行了深入調查了解,現形成以下措施:

  一、基本情況

  xxxx縣位于湖北西部,是全省29個山區縣之一,國土面積1752平方公里,轄6鎮1鄉、102個村、15個社區委員會,總人口19.5萬人。現有中小學24所,其中:小學14所,初中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普通高中1所,職教中心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23所。在校學生19309人,其中在園幼兒3964人;在崗教職工1938人。

  二、隱患分析

  從我縣以往夏季發生的青少年學生溺水情況看,此類事故多發于沮河沿岸,主要是洋坪鎮老君小學至鳴鳳鎮一帶水域和極個別地方的溝渠堰塘。事故發生主要原因是:夏天正值全縣中小學暑假期間,回鄉學生由于自制力不強和家長疏于管理所致,尤其是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學生,把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告誡當作耳邊風,更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20xx年暑期,我縣茅坪場鎮中心小學一汪姓學生私自結伴到水塘邊玩耍,不幸跌入水中,等家人趕來搶救起來時,已經死亡。同時,這些安全事故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不幸,令人十分痛心。

  三、應對措施及建議

  青少年溺水事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結合我縣的情況,學校、社會、家庭應盡一己之責,共同構筑起預防青少年溺水的安全防線。

  (一)高度重視,科學預防。一是我縣應成立由分管縣級領導為組長,教育、安監、公安、團縣委、水務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預防青少年預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預防青少年溺水工作。二是各成員單位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實實的開展好預防各項工作。如召開部門協調工作會議、下發預防青少年溺水文件、多層次簽訂預防青少年溺水工作責任書、印發預防青少年溺水工作宣傳單等。三是重點搞好暑假前預防青少年溺水教育。中小學在暑假前利用班會課、法紀安全教育課等,廣泛深入地對中小學生進行預防溺水,珍愛生命的教育,促其從思想深處認識到溺水的危險性、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識,增強自身約束力,從根本上拒溺水事故于度外。四是規范辦學行為。暑假期間嚴禁補課,避免學生借口參加補課而脫離監護人監管,以致發生意外。五是嚴格要求中小學生做到“四不游泳”,即:不在無家長和老師帶領下私自下河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下河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二)密切配合,聯防聯動。縣直、各鄉鎮相關部門(公安、安監、水務、教育)等相關部門要按照縣預防溺水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安排,根據各自擔負的工作職責,圍繞學生安全教育做好隱患排查、督促排查工作,全面清查轄區內的水域;對學生可能出入的活動場所,摸清實際情況,督促責任單位采取防護措施;在堰塘、水庫、河等地段設置安全警示牌,排查全部隱患,防止意外安全事故。同時,社會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服務和關愛,保障假期留守兒童生命健康和安全。

  (三)強化責任,狠抓落實。一是明確“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責任追究。各鄉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嚴格實行包保責任制,確保廣大中小學生的生命安全。全縣中小學嚴格制定假期制度,安排人負責校園安全保衛工作。二是加強信息報告工作。嚴格落實重大事故報告制度。凡是涉及師生的重大突發性安全事故,不論發生在校內還是校外,各校都要按規定在第一時間向相關政府機構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要杜絕不及時報告,瞞報或不報現象,確保信息渠道暢通。三是強化檢查督辦。縣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領導小組對各鄉鎮,各相關部門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不定期督查,

  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并實行限時整改。對由于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和整治不及時,管理不嚴格,監督不到位,信息報告不及時等引發的各種安全責任事故,將嚴肅追究單位領導和責任人員的責任。四是加強日常巡查。組建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巡視小組,采取時間到天,任務到人,責任到人的辦法,對重點河段、重點水域實行巡查,及時將擅自下河游泳的'中小學生勸離現場,并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同時告知其監護人。五是家長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監管,特別是要加強外來務工子女、留守兒童、單親家長的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責任意識,確保學生上下學路上、中午、傍晚、節假日、暑假等脫離學校和老師監護時段的安全,杜絕產生監護“空檔”。

  (四)深入宣傳,營造氛圍。通過電視臺,報紙、校園網、校報、手抄報、手機信息等媒體,以電視滾動條、電視專題節目、《陽光家園》、宣傳欄、宣傳標語等形式,加大防溺水教育工作力度,讓廣大中小學生明白在夏季應該怎么防暑降溫,不應該在無任何安全保障的情況下私自或約伴下河游泳,這一最基本珍愛自身生命安全的道理。同時,通過宣傳教育,進一步強化全社會共同監管學生安全的責任意識,形成全社會人人講安全、人人關心學生安全和各部門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的積極氛圍,為切實維護好中小學生安全盡一份心,擔一份責,出一份力。

學生調查報告2

 90后生來就任性、嬌生慣養、拜金嗎復旦大學日前發布的《互聯網與當代大學生系列研究報告》否定了這一說法。報告指出,90后大學生從容、理性、務實,是值得信任的、充滿正能量的一代。深究其成長環境和時代特征,豐裕或成解讀90后的關鍵詞。

  該報告由復旦大學國家網絡傳播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完成。調查以隨機抽樣方式,從覆蓋不同地域、不同辦學層次(包含211、普通本科、大專院校等)的中國大學中抽取1708名微博大學生用戶,通過對樣本近兩年間發表的所有博文進行內容分析,深度解讀當代大學生的理想、追求、愿景和情趣。

  重視家庭生活 相信自我奮斗

  報告指出,與40后、50后屬于匱乏一代、60后、70后是溫飽一代大不相同,90后如今已真正成為豐裕一代,不僅生活在豐厚的物質環境中,還成長在發展機會增多、流動渠道暢通,社會態度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中。

  環境變革必然帶來物質觀的轉變。調查顯示,90后大學生群體更愿意追求舒適的生活,27.1%的大學生認為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舒適,其次是成就感,再次是美滿家庭。23.5%的大學生認為理想社會最核心的特質是舒適,其次是安全、富裕等。

  調查還反映出90后對家庭價值的重視。有效樣本中98.6%的人表達了對父母的珍視,88.1%表示支持傳統家庭觀念,包括結婚生子、傳宗接代、贍養父母等,95.4%支持弘揚傳統文化。

  追求舒適、向往家庭,并不代表90后不愛奮斗。9成受訪大學生認為應該通過不斷的個人奮斗實現夢想,但平等是重要前提,且有89.0%的人認為機會平等比結果平等更重要。受訪者傾向于認為,社會應為個人發展提供公平的起點和平臺,最后結果的差異則有賴于個人努力。

  追求個性張揚 支持理性愛國

  報告指出,90后注重個性的發展。94.8%的受訪大學生對個人權利持正面態度,其關注和議論最多的公眾人物也大多具有鮮明個性。半數以上受訪者表示反對條條框框的束縛,希望能自主決定諸如婚姻、生死等重要人生階段。

  盡管思想前衛,但90后卻不愛任性妄為,對待爭議性話題,90后通常態度謹慎。在原則問題上,他們也有強烈的是非標準,如98.2%的人對吸食軟性(如等)持反對態度。

  90后亦是真正的`互聯網一代,面對多元文化和多種思想觀點的沖擊,他們總體呈現積極、理性的態度,不同于傳統大學生憤青的形象,如83.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中國應在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以開放心態去借鑒吸收西方的制度和文化。此外,強調國際關系應互惠合作的大學生比例達91.3%。

  戀愛觀:拼能力比拼爹重要

  在戀愛觀上,調查指出,90后大學生已更加看重戀愛對象精神交流與情感支持的心理特質,更看重戀愛對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相對較少關注外貌、家庭背景等。

  具體而言,21.4%的男性和20.2%的女性選擇戀愛對象時最看重的要素為性格要素;26.1%和31.0%的男女大學生在選擇戀愛對象時最看重綜合素質,而在綜合素質中,70.7%的受訪者認為核心要素是情商高、交往能力強,20.7%的人認為是工作能力和事業發展潛力。

  如果將綜合素質中的交往能力(情商高)、學習能力(智商高、名校畢業)和工作能力強等概括為能力,那么有11.3%的男大學生和11.6%的女大學生最看重戀人的能力,比例遠高于看重家庭背景的男生(3.0%)和女生(3.9%),表明在90后學生眼中,拼能力已遠勝過拼爹。

學生調查報告3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時代的進步,手機、電腦、電視漸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尤其是現在的兒童以及青少年幾乎每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用來聊天啊、看小說啊、打游戲等等。全國學生體質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而致盲者已超過30萬人。因此,兒童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家長及社會關注。為什么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他們的眼睛是怎么近視的`?難道僅僅是不良的習慣造成的嗎?為了了解小學生的近視情況及近視的相關因素,我針對小學生們做了一次調查。

  二、問卷調查

  1.你的性別:

  A.男 B.女

  2.你的小學年級段:

  A.低年級 B.中年級 C.高年級

  3.你是不是近視:

  A.是的 B.不是

  4.你是如何近視的:

  A.看電視或用電子產品過度 B.坐姿不端 C.遺傳 D.不近視

  5.你近視多少度:

  A.200度以下 B.500度以下 C.更高 D.不近視

  6. 你近視幾年了:

  A.兩年以下 B.五年以下 C.更久 D.不近視

  三、調查分析:導致近視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調查結果表明,有40%的小學生是因為使用電子產品過度才導致近視的。

  1. 看電視的距離太近

  2. 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太長

  3.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太正確

  4. 遺傳基因

  四、調查建議

  1.寫作業時坐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要做到胸離桌子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2.盡可能少上網或少看其它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

  3.定期到眼科醫院做檢查,聽從醫生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方式近視加深。

  五、體會

  為了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用臟手揉眼睛,糾正不良的習慣;二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視力關系到我們的一生,所以一定要愛護我們的眼睛,以免將來后悔。

學生調查報告4

  對于文化水平較高,情感體驗較為豐富的大學生們來說,除了學習之外,戀愛也是熱門話題之一。那么我校大學生是怎樣看待大學生談戀愛的呢?他們的戀愛觀又如何?在擇偶的時候哪些才是他們看重的呢?就這些問題,我院社調部、女生部對全校八個院系做了抽樣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戀愛現狀及原因分析

  在被調查的同學中, 42% 的同學表示自己談過或是正在戀愛,而有 31% 的同學則表示目前未談,若遇到合適的也會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學明確表示至今未談,也不準備在大學期間談。以上數據表明,大學戀愛絕不是個別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二、三年級以 43.4% 和 44.4% 的認可率被認為是戀愛發生的集中年級,而文法、管理、外文等文科院系則被認為是戀愛發生最為集中的學院。

  關注大學愛情的普遍,是什么使得戀愛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園呢?

  45.8%的被調查者認為是因為學業壓力不大,空閑時間太多,內心空虛寂寞,需要慰藉,引發了愛情。的確,進入大學后,擺脫了高中式重壓的機械學習,時間變得隨機而靈動,假如不擅長安排時間,就會感覺有了過多空閑,似乎無事可做。而且大學生活中,人際交往、學習考試等都可能給大學生造成身心壓力。長期如此,內心的空虛日益加重,壓抑開始充滿心頭。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戀愛是建立一種比較親密的關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轉移。另外,一些大學生對信念、價值和自我長期把握不定,而在戀愛中則有人來共同分擔茫然、沮喪的情緒,從而緩解了壓力。大部分正在戀愛的人也承認,或多或少的存在“找依靠”的心理。

  趕潮流會導致戀愛的發生?17%的同學是這樣認為的

  這與從眾心理有關。在一個群體中(如一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談戀愛,剩下的人也會受到影響。處在青年期的大學生,往往對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會為自己沒有戀人而自卑,所以他們不會“逆潮流而動”。

  趕潮流還與周圍文化環境的誘導有關。超越生死的愛情電影,風花雪月的言情小說,纏綿悱惻的愛情歌曲,體驗戀愛感覺的廣告片———校園里流行的一切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行為。

  也有部分同學認為有戀人是證明自己魅力的重要方式?他們非常需要他人的贊同,“有人愛”似乎是自身價值的某種證明,自然他們也就走入了戀愛的陣營,顯然這種觀念是有失偏頗的。但,還有一種呼聲是高漲的,他們說是因為“真愛”如果說大學愛情不可避免,那么我們希望它成為戀愛堅定且唯一的理由。

  總之,大學生戀愛的動機是復雜多樣的。提醒大家,戀愛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不健康的愛情是把雙刃劍,害了別人也傷了自己。希望同學們能夠端正戀愛動機,用真心呵護感情。

  戀愛行為面面觀

  a、關于某些大學生頻繁更換戀人的行為, 31.0% 的同學認為,他們是在尋找更合適的人。認為是“喜新厭舊的思想在作怪”“過強的愛情征服欲和占有欲”、“是在玩弄異性”的反面呼聲則占據了近七成。有位大二女生甚至氣憤地指責“這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不配稱之男生”。專家認為:初進大學,思想的放松,內心的空虛,往往讓人輕易的墜入愛河,而過少的考慮對方是否真正合適。隨著交往的深入,矛盾產生,裂痕出現,他們開始反省自己是否真的找到了所謂的“人生的另一半,今生的唯一”,思考后的一種可能即——尋找新戀人。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若夾雜了其它目的則是可恥的行為。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以此為律,讓愛情純潔起來?

  b、安靜的自習室、優美的人工湖、飄香的食堂……隨處可見一對對恩愛的學生情侶。但他們似乎并不顧及周圍人的目光,當眾喂飯,甚至擁抱、親吻。就這個問題,廣大同學也有自己的看法。二成的同學認為不合適,但這是別人的私事,我們管不著,也有五成的同學認為,這是不文明的行為,對其他同學有不良影響,應該管一管,還有二成的同學則認為“欣賞他們的勇氣,但自己不會這樣做”。只有一成的同學大膽表示“戀人之間這樣很正常,我有戀人也會這樣”。

  馬克思說:“真正的愛情是表現戀人對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度,而絕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的過份親昵。”戀人間的舉動并不是評定感情是否深厚的標準,這種較私人的行為似乎并不適宜在公共場合公開表露,同時也侵占了公共空間。而且,半數同學對此種過于公開,過于私人的行為表示反感。所以我們建議并提醒大家:在公共場合請注意您的行為。

  c、改革開放二十年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得風氣之先的大學生們的觀念就更加前衛。和中國社會傳統的道德觀相比,大學生們對愛情、婚姻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在如今的大學生眼中,同居已不再是一件新鮮事了,對此我們的同學持什么態度呢?調查結果顯示 37.8% 的同學認為短暫的快樂過后帶來的是無盡的悲傷和更多的無奈; 29.0% 的被調查者則認為這是嚴重違反校紀的事情,應予以管制;不過,同時也有 24.9% 的人對此表示接受;還有 5.7% 的人則欣然贊成。

  以上數據表明,當代的大學生對同居的看法已經不比20世紀末時那么敏感。

  當代大學生擇偶觀

  根據調查數據,我們按照各選項的得票率排序,制作出表格(見附表)。

  在大學生人群中,把理想愛人的條件轉向注重有內涵,注重人品,是普遍的一個大趨勢。在本次調查中,男、女生均把“人品”作為了第一要素,而經濟狀況、身高等已不再是擇偶的主要因素。這反映了廣大同學成熟的愛情心理。但其中,我們又可以看到男、女生的一些不同:對于相貌的要求,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少;而對于知識能力的要求方面,女生又要比男生看中的多。

  不可不說的話題——失戀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在失戀后,順其自然比例大于痛苦憂郁,且呈顯著性差異。88.2%的同學能夠及時、合理的調整情緒,轉移到學習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2.8%的同學認為自己不能夠承受,會悲觀失望不得解脫,甚至心理失衡,有報復傾向。且個別同學表示當他們示愛被拒絕或愛情關系結束時,曾企圖自殺。

  如果說,愛情是永恒的話題,那么,失戀也應是。這必定會對當事人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此時,除了借助朋友、家長等外部條件幫助分擔,更重要的是依靠個人調節化解陰影。專家建議,最有效的調節方法是給自己找事情做,填充所有空白時間,以達到轉移注意力的目的。相信時間是愈合傷口的最佳藥方。

  編者寄語

  愛情這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一直是大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對適度的大學戀愛是理解的,祝福的。但我們仍要提醒熱戀中將要迷失或已經迷失的同學們:大學是裝載我們人生“知識之車”的黃金時期,是決定我們未來發展的關鍵階段,請同學們慎重把握,不要在愛情中迷失了方向。

  在此謹愿廣大同學重新思考定位自己的愛情觀,用理智經營愛情!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采用《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了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 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數學系的學生,進行普遍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28份,回收128份,有效率為100%

  3. 調查時間為20xx年**月。

  二.調查目的

  愛情,是人類永恒不變的話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人們對愛情的期待與憧憬;“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是人們對愛情的一種態度;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人們對愛情的承諾。而如今在大學的校園中,愛情的種子 也正在萌芽。都說戀愛是當今大學生的一堂必修課,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為一 種很正常的現象。不同的人由于性格的不同以及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會形成不同的戀愛觀,從而導致他們對待愛情的態度、處理戀愛關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積極健康的戀愛觀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業與生活有促進的作用, 消極錯誤的戀愛觀 反而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消極影響。 每一段戀情都應該是純潔的,自由的,是不能用物質去衡量的。每一段戀情 都代表著一種尊重,一份責任,是需要用真心與真情去維系的。而這種理想的戀 愛觀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出現,甚至一些大學生出現了錯誤消極的戀愛觀,如過分地看重對方的物質基礎、 戀愛至上甚至失去理智、 對待愛情的態度不認真等等。這種戀愛關系容易導致雙方戀愛關系的破裂,也會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甚至會 釀成悲劇。 出于這一現狀,我們對佛大學生的戀愛觀進行了調查,通 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一步了解本校大學生的戀愛觀特點,分析形成的原因和造成 的影響,陣對問卷分析的結果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 健康的戀愛觀,有助于他們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戀愛與事業、戀愛與生活的關 系。大學生戀愛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關注并正確引導大學生 戀愛是高校工作的大重點和難點。大學生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將對他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對于在大學生中出現的戀愛現象,我們要正確對待,積極引導。尤其要學會理性的處理好因愛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與選擇。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合理戀愛,才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因 愛情而錦上添花。愛情是人類永恒不變的主題,大學生在剛剛踏入大學校園,對 未來有許多美好的憧憬,對愛情同時也是充滿了美好的想象。在大學生中進行戀愛觀調查能夠為大學生的感情生活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也能為戀愛觀教育的一系列其它活動提供一份客觀可靠的數據。

  三.調查結果

  1.對于大一學生來說,已經漸漸適應和習慣了大學的授課方式,并逐漸擁有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和人生目標。但是對于老師來說,還要繼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以更好地適應同學們的接受需求。同時,還要適時加強對學生們價值取向和人生目標制定的正確引導。

  2.目前大一學生中還存在著人際交往上的困難,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處理好關系,應該增強自我的吸引力,贏得大家的肯定,同時,還要多多參加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膽識,拓展自己的能力。

  3.學校也要在硬件和軟件上努力加強自身建設,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飲食上,學校要特別注重各民族的飲食習慣,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這樣學生們才會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中去。

  4.為建設和諧校園,學校應該多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為學生多多提供一些投遞意見和建議的專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心聲,相信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佛大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四.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32人,男生20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占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于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松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高考時的那股干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32人,男生16人,女生各16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 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說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于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群體里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占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為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欲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說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著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只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里,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于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32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范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系。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為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說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于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并認為大學生戀情會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為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為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于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為寂寞和空虛,并非為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為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對象并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于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為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總而言之,本校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大都能在愛情中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向往。

  (四)大四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四學生共有32人參加填表,男生16人,女生16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1. 只有25%的人認為戀人是原來所理想的人,75%的人認為不是。

  2. 對于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為可以的只有7人。

  3. 對于大學愛情是否成為婚姻,則所有人認為是不可能的。 4. 對于戀愛與學習,12人表示同等重要,

  4人表示戀愛重要。

  5. 對于分手后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7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

  從以上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為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務實。大多數人的戀人并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現實的實際接觸后才確立的。絕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網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會網戀。對于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認為是不可能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的事情。也許是彼此接觸的時間久了,對于相處的時間,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時間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對于戀愛的花費,也許aa制是最好的消費方式,畢竟大部分大學生還沒有實際穩定的經濟來源,如果只是一個人來承擔戀愛開支,那么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選擇aa制是最好的選擇。

  五.總結與建議

  1. 在我們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占1/5,而女生只有1/10,這說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于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群體里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占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為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欲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在談及您對戀愛的理解時選擇a是為了選擇終生伴侶,的同學占64.28%而選擇b只是為了空虛打發時間沒有多想的只占2.4% 說明我們大多數學生對待婚姻還是持比較負責的看法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著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只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里,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7,在問及您認為戀愛和學業之間有何關系這個問題時有51.7% 選擇b愛情是一種動力,可以促進學習 ,男女朋友之間可以相互監督,促進學習,而只有2.4%的選擇a學習與戀愛二者不可兼得, 談戀愛肯定要影響學習,從這個答案中可以看出我們班還是比較支持戀愛的。

  在大學里,適當的愛情還是需要的,但我們不要過度的沉溺在愛情中,不要在熱戀中迷失自己的方向,畢竟大學生活是我們學習和適應社會的關鍵時期,不能為了一時的快樂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拋棄了。對于愛情我們要始終保持一種平穩心,正確面對愛情.

  我們現在的戀愛觀尚處于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針對這些問題總結幾點建議:

  建議一:學校可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戀愛心理的健康教育

  某種程度上講,戀愛觀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么樣的戀愛觀,只有加強教育和管理,才能幫助大學生正確看待愛情,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并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將來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接班人。

  建議二:從大學生自身做起,正確看待愛情并處理好愛情與學習的關系,當代大學生要 從自身做起,端正戀愛動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建議三:擺正愛情的位置

  首先,我們大學生擺正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愛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沒有愛情的人生是不完但愛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為愛情而活著是蒼白的。人生的主宰應當是事業,只有偉大的事業對人生才具有決定意義。流傳至今的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正說明了這一點。

  以上都是我根據統計出來的調查結果寫出的報告,相信我們只要把握好戀愛的度,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我們的幸福才會開花結果。

學生調查報告5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貫徹,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和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方面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普法教育和法制宣傳成為了全社會的一項重要課題。為了了解現在大學生的法制意識情況,探索法制宣傳的新渠道,本小組特對此制定了一份調查問卷,在本校大學生中展開了調查,對當代大學生對法律的了解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對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培養提出建議,以此為促進社會法制作出自己的努力。調查以隨機問卷方式,面向全體杏壇學院的學生。共制問卷100份,收回92份。問卷的內容圍繞“大學生的法制意識”展開,總共10道題。在調查的學生中,各年級段的學生都有,大四的占了大多數,他們的答案基本代表了客觀意義上的非法律專業學生在完成了大學階段積累后所知曉法律的程度。

  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現狀,促進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為學校的法律教育工作提供依據,促進和諧社會的建成,因而進行了本次大學生法制意識調查。作為法學專業的學生,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的嚴謹的治學態度,通過問卷形式了解真實數據,進而通過數據得出問題,通過問題了解到大學生法制意識現狀,從而分析如何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

  所謂法制意識,其實更多的講究的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態,是指人們對于法律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和情感、態度的總稱,它表現為探索法律現象的各種學說,對現行法律的評價和解釋,人們的法律動機,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運用的程度以及對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它包括法律認知、法律情感與意志、法律價值觀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對法律的了解和情感。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大學生“學習法律的必要性和了解法律的途徑”而提出的,通過大學生的回答,了解大學生對法律的態度和情感。

  第二部分:相關基礎法律知識和權利義務的認知。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而設計的,基于此理由,我們選擇了一些基礎的法律問題,同時這些問題有正確答案,通過答案的正確率來了解此方面。

  第三部分:實踐中對法律的運用和理解。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對法律意識觀念以及對大學生的維權意識”而設計的。因為是要了解大學生對法律的掌握和運用程度,我們通過商量,希望可以通過現實中大學生熱點關注的或者生活中會遭遇的一個場景來展開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問卷調查者與被調查的距離,也可以得出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法律問題最真實的反應。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大學階段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是有必要的,學生了解法律知識的渠道多樣化保證了學生與法律知識具有較廣的接觸面,這一點對法律知識的普及具有相當的積極意義。可是法律知識的普及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在調查的學生中,只有48%的學生知道12月4日是我國的法制宣傳日。這表示,還有相當多的同學對生活中的法律沒有予以足夠的關心。對于“法律是否能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這個問題,38%的學生選擇了“能,我對法律有信心”;18%的學生選擇了“不能,法律愈來愈成為有錢人和有權的人的代表”;34%的學生選擇了“現在不能,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會逐漸完善”這組數據充分說明了在大學生看來,現在的法律還遠遠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甚至法律存在的基本意義都在面臨著被部分學生否定的局面。雖然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能單純地歸結于法律本身的不完備,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對大多數人來說,現在的法律體系還是不能夠滿足他們對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要求。由此可見法制理論與實踐存在著十分嚴重的脫節。同時,只有14%的學生表示曾經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己被侵犯的合法權益。大學生權利意識淡薄不禁引人深思,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風向標,尚如此不愿以法律作為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實現全民懂法用法還任重而道遠。另外,對于諸如一塊錢之類的細小的利益,69%的學生選擇了不會去爭取這樣的利益——即使這樣的行為在法制意識的普及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有可能使別人因此而受益。在“假如你參加勤工助學或利用課外時間在社會打工,當您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您會”一題中,有51%的學生選擇用法律手段解決爭議,也有18%的`學生希望通過別的合法手段來爭取解決問題。但仍有將20%的同學選擇忍氣吞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于社會中思想最為激進的大學生仍有這種思想的存在,并占據如此之大的比例,不禁讓人汗顏,引人思考。不過,在面臨著嚴峻現實的同時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希望,學生也希望通過各種形式來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識,增強自身的法制意識。問卷中所提出的諸如“增加有關法律的課程”、“組織普法講座”、“組織學生參與法庭旁聽”、“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法庭審判”等形式均受到了學生相當的贊同。

  要提升大學生的法制意識,需要不同渠道的共同合作與努力。由此,提出以下看法,首先要加強對大學生法律知識的豐富和法律興趣的培養,學校是教育機構,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后備干部和各級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法、知法,使他們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而做到守法、用法、護法,對于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要積極組織和開展法律教育課程和法律意識培養的措施,活躍于校園內的有關法律的社團也應該積極開展活動,培養同學們的法律興趣,活動開展要注意避免形式化、古板化,要讓學生們去參與和配合中真正有所收獲。其次,全面普法教育任重道遠作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如此欠缺的情況,推及全民的法制意識,結果自然不容樂觀。因此,全民的普法教育及其法制進程可想而知,面臨巨大挑戰。因而,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各級教育機構,組織機構都應該注意把法制教育提上日程,完善法律咨詢機制,加大普法宣傳力度。

  同時,司法機關應建立法律公信度,提高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度不斷暴露的司法處理問題,司法腐敗現象,讓人民對法律的信任度急劇下降,法律的信任危機越來越嚴重。因而加強對公、檢、法機關的規范化整治,以及律師等法律工作者行為作風的整治也越顯重要。普法的基礎是信仰法,建立法律的公信度是法制進程的關鍵一環。

  另外,根據大學生的現狀和我國的國情,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強對學生法律意識、權利觀念,即改善現階段教育對于法治觀念培養的缺乏;國家應繼續加強對法治的宣傳教育,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這有利于學生法治觀念的形成;對落后經濟地區的法治建設要與發達地區同步推進,防止法治建設的不平衡阻礙大學生法治觀念的發展;要限制公權力,防止權力的濫用,形成社會良好的風氣促進大學生法治觀念;加深對我國法制實踐了解,讓大學生自覺培養法治觀念。

  綜上,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亟待提高,這需要家庭學校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法律觀念的培養,法制社會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行動開展得越早越好,因而,大學生自身以及社會各方力量都應該為形成一個有著良好秩序以及公民能有能力依靠法律武器而無任何后顧之憂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學生調查報告6

  告別了緊張的高中時期,我們來到了學習、生活、情感都非常自由開放的大學。在這里我們可以任由感情的釋放,當然戀愛將成為一項必修課程。9月15日,我們全部組員就大學生談戀愛這個話題進行了調查。

  上午,我們把已經準備好的一百份針對大學生談戀愛的調查問卷發給一百位同學,讓同學們即時完成了問卷答題。隨后又針對我們問卷的答案進行了分析。對此我們作出了如下這樣的分析:

  有趣的是,專業不同對大學生談戀愛的現狀有影響。其中,工科專業的男女生從未考慮的比例最高;曾經談過,目前未談和失戀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外語專業男生和藝術專業女生;藝術專業男生以 正在談戀愛的比例最高,后者高達40.8%。

  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學習成績對大學生變戀愛現狀具有一定影響。與人們一般所認為的不同,成績優異的男女生正在談戀愛的最多,而學習成績差的男女生從未考慮和失戀的最多。

  很多人認為大學生應將重心放在學習上,以學習為主,盡量不要因為談戀愛而景響學習。沒錯,大學生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增加閱讀量與知識儲備量以及提高人文內涵。盡管有部分學生談戀愛影響了學業有的甚至荒廢了學業,部分學生沒有協調好沒有掌控好時間的分配,可并不能否認談戀愛的作用。

  大學三、四年的`生活雖說是豐富多彩,可很多時候也是孤獨寂寞的,對于這一點上過大學的朋友會明白的。這時談戀愛可以減少孤獨豐富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學會換位思考與關愛他人、掌握為自己負責的能力,而這些能力與素質恰恰是走上工作崗位上的需要。誠然大學生要多讀書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工作崗位上需要的這些能力與素質。但談戀愛不要耗費大學生朋友過多的時間,要知道你還是學生,你還沒有收入,你的學費都是父母親提供的。你在大學里讀書承載著父母的對你的巨大期望,你應該將這種期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如果你把過多的時間放在談戀愛上就是一種不負責任,不僅僅是對父母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談戀愛時需要成本的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本事自己掙錢而不要靠家里人供應,如果你能做到筆者非常敬佩你,你是個男子漢。如果你還是靠父母親救濟,對不起,你必須承擔責任,對父母負責,對父母對你的期望負責。

  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越來越差。大學生要想找到工作,必須要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的塑造主要是在大學里。大學生朋友應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增加工作技能,為自己在競爭中獲得好工作增加籌碼,而這必然要耗費大學生的時間。

  最后,我們全體組員也發表了我們自已對大學生談戀愛的看法,我們認為:我們要有正確的愛情觀和行為習慣,提倡志同道合的愛情;擺正事業和愛情的關系;愛情需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是一份責任和奉獻。我們要有愛情,但我們必須將愛情和學習的關系處理好,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我們五個人通過這次活動,更加明確了大學生談戀愛的利弊,同時更加了解我們大學生目前對戀愛的想法和意見。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不僅增加了我們彼此之間的友誼,還讓我們體會到了怎么做一份市場調查,怎么樣了解社會。這次活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我們很珍惜這次機會。

學生調查報告7

  面對當代大學生對親情的冷漠,對父母的疏忽這個問題,我們進行此次“在校大學生親情觀調查”是很有必要的。

  通過這次親情觀調查,來號召在校大學生學會去了解父母的心,和父母溝通,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親情觀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親情觀有利于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對大學生開展親情觀教育, 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也是培養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優秀人才的重要措施。希望我們的此次調查能夠為我校的親情教育出謀劃策,提高我校在校大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

  一、研究方法 :

  問卷調查法 :

  本調查小組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針對親情觀的相關內容,編制出《在校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問卷》。該問卷旨在了解在大學生的親情觀的濃厚程度及其對親情的看法。問卷采用ABCD等幾個選項中選擇及問答的形式進行,采用匿名記票。

  問卷內容 :

  【1】被調查者的個人資料:包括性別、年級。(第1—2小題)

  【2】被調查者對親情的看法。(第3、18題)

  【3】被調查者對親情的渴望程度。(4、5、9題)

  【4】被調查者與家人的聯系頻度、聯系方式、聯系的原因及談論的話題。(第6、7、8、16題)

  【5】在被調查者心目中的父母。(第10、11、15、17題)

  【6】被調查者對家人的基本信息的了解及自己的實際行動。(第12、13、14題)

  抽樣調查:

  我們調查分析的總體是欽州學院所有在校大學生。本次調查通過抽樣問卷調查,采取自愿填寫的形式。為了真實了解我校在校大學生的親情觀,我們本次調查面向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采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在校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問卷調查。樣本容量為600,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調查時注意將男女比例大體控制在2:3的情況下進行。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91份,有效問卷588份。

  對獲得的有效樣本,課題小組采用統計分析的方法進行數據處理。其中調查對象情況如下: 后記:對當代大學生開展親情教育, 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親情觀, 這既是教育工作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而且對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加強大學生的親情觀教育,還值得我們作更深層次的探討。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數據可以看出,我們同學當中很多對家人的基本信息都有點了解,且在特殊的節日中也附上自己的實際行動。對父母的一些想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同時我們也了解到還有12%的女同學、12%的男同學完全不了解的。這從側面也可以看出我們同學和家人之間缺乏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地加強這一方面的培養。

  二、調查結果

  總的來說大學生的親情觀既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呈現良好積極的一面;同時也由于西方文化中以個人為中心思想的慢慢滲入,呈現出不良消極的一面。根據以上的數據我們總結得出一下的結果:

  積極方面

  調查顯示,當今我校許多在校大學生都比較重視親情。在回答“親情、友情、愛情三者中,在您的心里最重要的一個是” 這一問題時,選擇親情的女同學占61。6 %、男同學占52%。“你是否記得家庭成員的生日”這一問題時,女同學有53。4%選“記得一部分”42。4%選“記得”、男同學有48%選“記得一部分”44%選“記得” 在回答“您是否會在家人生日、過節的日子與家人聯系并送上您的祝福?”女同學有79。4%選“會”17。8%選“以前沒有但以后會”、男同學有64%選“會”20%選“以前沒有但以后會”。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擁有手機的數量日益上升,同學們的感情也日益變得外露。100%的同學選擇用電話與家人聯系,在聯系的時間和頻次上也有大幅度的上升,女同學有43。8%男同學有32%選“一星期以內” 同時還有女同學27。6%男同學28%選“兩星期以內”與家人聯系,由于電話的方便和快捷,父母與孩子雙方都比較主動。

  (二)消極方面

  當代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生長在一個比較特殊的環境中,一般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交往,但生活條件比較優越,在家庭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加之父母和祖父母的溺愛,自我中心意識比較強烈。

  從調查中發現,大學生與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孩子與家長缺乏真正的了解。盡管從調查中顯示,女同學有43。8%男同學有32%選“一星期以內” 同時還有女同學27。6%男同學28%選“兩星期以內”與家人聯系但是普遍存在與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談心較少,彼此互不了解情況。在回答“你是否經常與家人談心”這個問題時,只有32。8%女同學24%男同學選“經常” 女同學有61。6%男同學76%選“偶爾會”。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時選擇家人(女10。9%男12%)作為傾訴對象的遠遠少于選擇朋友作為傾訴對象(女71。4%男64%)。

  在與家人的交流過程中,大多數只是談一些生活瑣事,真正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很少。在大學過程中,雖然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系較多,但是大多是噓寒問暖,對孩子之間的了解很膚淺。另外一方面,孩子對父母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對于父母的一些想法,21%的女同學20%的男同學了解,12%的女同學12%男同學是完全不了解。

  目前,絕大部分大學生都是由中學畢業直接進入大學, 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不足, 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對復雜環境的應對能力也明顯不足。尤其是大一的時候,不少同學不會處理生活小事, 不會安排生活費, 不會調整自己的情緒,遇到困難只會找家人或是朋友哭訴。久而久之,生活自主自立能力明顯不足, 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日常事務的處理上都對家庭過分依賴, 不利于自己獨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在調查中也發現同學們對家庭過分依賴,在回答“當你作出重大決定時,您會?”只有6。8%的女同學24%的男同學選擇自己決定。可見我們同學自主自立能力確實是有待提高。

  三、原因分析

  從上述現狀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關于這種現狀產生的原因:

  (一)社會環境的影響。在親情觀上,大學生講究奉獻少了,索取多了,如今大學校園已不再是純潔的象牙塔,社會上的攀比之風、安樂主義風在校園中彌漫。同時,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價值取向出現了多元化,在選擇價值觀的時候,我們沒有把握好度,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引起了質變。

  (二)學校教育中親情教育的缺失。中學教育的實質仍然是應試教育, 成績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倫理道德教育力不從心, 觀念陳舊, 方法老化,脫離學生心理實際和社會生活實際, 情感教育更是缺乏。學生進入大學之后, 大學教育也是重教學、重研究、重實踐、輕情感培養。在學生的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 親情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 甚至缺失。

  (三)缺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部分學生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導致人生觀出現偏差, 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在親情觀上就表現為只講索取, 不講奉獻, 自私、自我, 不顧及家庭和親人的感受。

  四、對策與建議

  1、學校給與一定的重視。學校應該開設感恩教育課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樹立正確的親情觀,完善倫理道德教育。

  2、創新開展親情教育的方式。在我校的倫理教育中,主要以講授為主,可以嘗試改變教育形式,組織同學們觀看一些親情教育片;開展全校性的親情教育活動,比如說寫一封家書活動。創新開展親情教育的方式,有利于同學們更好地接受和踐行親情教育,同時可以采用角色互換,讓雙方更加了解。

  3、學校與家庭聯動, 切實開展親情教育。親情看似平凡, 實則孕育偉大。有親情的人既能愛父母, 也能愛他人、愛社會。學校應重視對學生的親情教育,將親情融入到教育之中, 可以避免空洞的說教。父母的期望、關心、理解可以讓學生振作,可以成為他們要求上進的恒久動力, 可以增強信心和恒心, 推動他們不斷完善自我。

  對當代大學生開展親情教育, 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親情觀, 這既是教育工作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而且對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加強大學生的親情觀教育,還值得我們作更深層次的探討。

學生調查報告8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上周聯合問卷網,對20xx名正在讀大學或大學已畢業受訪者的調查顯示,83.1%的受訪者在大學期間有過逃課經歷,50.8%的受訪者有過找別人替課的經歷。

  大學生逃課、代課

  61.1%受訪者曾替別人上過課

  有過逃課經歷的受訪者表示,逃課的主要原因是上課時間和其他活動時間沖突(37.3%),其次是考核不嚴格,去不去上課都無所謂(31.8%)。其他原因依次為:懶惰(31.1%)、不喜歡任課教師(28.1%)、認為課程本身不重要(27.5%)、更喜歡自學(20.9%)、課程太難不想學(12.3%)、課程太簡單不需要上課(10.9%)等。

  在福建廈門讀大二的邢小蕾是個典型的“學霸”,每節課都會坐在教室最靠前的位置認真聽講。但邢小蕾也有過逃課經歷。

  那次,她上午的課程一直要持續到中午12點半才會下課。可是,當天她所在的學生社團要求12點整一起出發到校外活動。她糾結了很長時間,最終決定在中午11點多的課間偷偷溜走。

  除了逃課,還有人會拜托沒課的同學“頂替”自己上課,以應對任課老師的點名。

  調查顯示,50.8%的受訪者找過別人替課,其中偶爾幾次、次數較多和經常會有的分別占39.6%、8.5%和2.7%。此外,61.1%的受訪者自己曾替別人上過課。

  來自北京的大三學生段立(化名)坦言,在有過兩次逃課被發現的經歷后,他再遇到不得不逃課的情況,就會盡量找和自己關系好的朋友,請他幫忙做一回“替身”。“逃課難免心驚膽戰,但如果有人正在教室里替你上課,那就要踏實多了。一旦當堂有小測驗或者點名,也完全能夠應付。”段立說,“這次人家幫了我,下次人家有同樣的需要時,我也會幫忙。”

  為什么會替別人上課?38.8%的受訪者覺得都是朋友,不好意思拒絕,36.0%的受訪者是因為剛好遇到了感興趣的課程,34.6%的受訪者是因為時間充裕,21.2%的受訪者是因為“自己也常求別人替課,人情往來”,還有13.8%的受訪者是“替別人上課能獲得一定報酬”。

  66.5%受訪者建議學校加強制度管理

  逃課和替課的行為,更多發生在哪類課程中?調查顯示,45.3%的受訪者認為更多地發生在評分寬松的課程,43.5%的受訪者認為是與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無關的'課程,33.6%的受訪者表示是難度較低的課程,24.7%的受訪者認為是難度大、較枯燥的課程,15.6%的受訪者認為逃課與否與課程本身無關。

  段立覺得,要想讓逃課和替課的行為“平安著陸”,對課程的選擇非常關鍵。自己通常會選擇任課老師管理不嚴的課程逃課。如果老師比較嚴格,段立會盡可能自己去上課,實在不行,也會找同學幫忙“替課”。

  在北京某高校任教的劉霄磊(化名),是一門通識選修課的老師。在許多同學眼中,他就是那種“不點名,給分高”的老師。“作為選修課,能選擇來上這門課的同學絕大多數都是出于興趣,我不希望因為嚴苛的考核測評而破壞了大家對這門課、甚至這個領域的喜愛”。

  但劉霄磊也坦言,“時間久了,會有人為了更輕易地逃課和拿高分,而選我這門課。”劉霄磊也一直在找一種盡可能雙贏的方法。

  河北保定某高校大三學生李睿,大學期間幾乎從沒逃過課,但她也談到,“遇到一些很枯燥的課,或是自己覺得沒什么用的課,會不停地在下面玩手機。”

  “如果大家認為即使不上課也不會有什么損失,那就容易萌生逃課的想法。”李睿說。

  對逃課和替課現象,42.0%的受訪者認為對校園學風影響惡劣,34.9%的受訪者認為必須嚴厲懲戒,34.4%的受訪者認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好,還有29.0%的受訪者認為無需過多干涉,16.7%的受訪者認為無可厚非、情有可原。

  據20xx-20xx年大學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了解,調查顯示,為減少逃課和替課現象的發生,66.5%的受訪者建議學校加強制度約束,62.2%的受訪者期待教師努力提升課程吸引力,51.3%的受訪者認為學生應從自身找原因,30.5%的受訪者期待社會輿論和校園輿論的正確引導。

學生調查報告9

  目的:

  了解自己所在地出現的環境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地點:

  xxxx

  調查人:

  xxx

  指導教師:

  xxxx

  調查對象:

  xxxx

  調查記錄:

  一、幾年前村口有一條小溪,水很清澈,可以灌溉,洗衣服,可是由于人們隨意向里面扔塑料袋,農藥瓶,垃圾等一些不可降解的物質,而且無人保護,無人清理,現在小溪變得混濁不清,溪水流動緩慢,而時時散發臭味。

  二、現在村口的山地要進行開發,一家大型公司將要在這里落成,致使大片的田地被掩蓋,而且大片的.山地、樹木被破壞,以前郁郁蔥蔥的龍眼林變得所剩無幾,特別是施工的那幾個月里,沙塵溫天飛揚,嚴重污染了區居民和周邊的環境,現在夏天還未到來,氣溫明顯比去年同期的氣溫高,讓人有點受不了。

  固體廢棄物該村還較少,空氣污染因為該村目前較落后,沒有引起大氣污染的工廠,所以空氣質量較好。建議:

  1、針對水污染,可以立一塊警告牌,時刻提醒人們不得隨意扔棄物品,不定期地清理水體,保護水清潔等。

  2、針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可以號召大家在自己家多種植一些花草樹木,保護剩下的植被。

  3、規定誰污染,誰治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做好宣傳工作,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學生調查報告10

  在現代資訊發達的時代,網絡在人們的生活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網絡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中學生肯在網上學習是一件好事,因為網上的確有許多許多有用的知識等待我們去學習,查資料,聽音樂,看電影,這是善用網絡的一個方面,我們應該對此鼓勵和支持。

  調查主題:中學生上網情況

  調查人員:xxx

  調查時間:20xx年1月-20xx年2月

  一、課題背景

  隨著電腦的普及風暴,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時尚,走進了千家萬戶。網絡世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青少年已成為網民中的很大一部分。但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平添了許多煩惱。我們今天的研究課題是-中學生上網情況。

  二、研究目的

  通過對中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探究中學生的上網情況,分析網絡的利與弊,告訴青少年應如何對待網絡,讓網絡這把雙仞劍更多地成為學生的好幫手,讓祖國的新一代茁壯成長。

  三、研究過程

  一、確定研究目的:提出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和網絡查找來了解有關青少年的一些信息。

  二、整理數據:把調查的數據分析并整理,然后一一刪減。

  三、具體分析:整合數據,寫成論文

  四、調查方法

  1.網上搜集、查詢

  2.查閱報刊、雜志

  3.問卷調查、實地調查

  五、研究成果報告

  改革的春風催人欲醉,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互聯網已走進了千家萬戶。網絡已經成為包括中學生在內的民眾獲取相關信息,進行信息溝通的必然選擇。互聯網,好比浩瀚的信息、知識和娛樂的數字化迷宮,對求知欲強烈的'青少年有著強烈的吸引力。網絡,簡單的來說,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凡將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而連接起來,且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網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絡操作系統等)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系統,可稱為計算機網絡。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學生獲取各種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也擺在我們面前:即由互聯網這把雙刃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而如今,網絡犯罪在21世紀的案例中占了重大比例,可見,網絡不僅可以讓我們受益無窮,也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危害。

  根據網絡調查,我們了解到中學生是電腦網民中占比例最多的一大部分。而且,中學生犯罪的比例也隨之增多,所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在所產生的問題中,大多是由網絡引起的。在近幾年中,網絡所引起的犯罪的速度也是變的比以前快。可見,網絡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并不是駭人聽聞。這應該引起大家對網絡問題的關注。因為網絡早在人們的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青少年的上網地點:48.5%的青少年在家上網;31.5%的青少年在朋友家或親戚家上網;11.2%在網吧或電子游戲廳上網;在學校上網占8.8%

  二、青少年的上網目的:玩游戲占48%;聊天的占24%;查資料占16%;其他占12%

  三、青少年上網時間和對上網時間的滿意度:青少年用戶平均每周上網時間212分鐘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約30分鐘左右。37.0%的用戶認為自己上網時間正好,認為上網時間比較多還能滿足的用戶占12.0%,認為上網時間太多了的僅為0.7%。31.7%的用戶認為上網時間比較少;,18.5%的青少年用戶認為上網時間太少了。-以上數據由互聯網提供

  互聯網的正面影響:網絡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而且網上的東西豐富多彩,對我們中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而且所查的內容很廣泛,讓我們有“足不出戶,始于足下”的感覺,能讓我們了解更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不到的東西,讓我們的知識更加豐富。互聯網為我們學生提供了學習和求知的平臺;互聯網為我們青少年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滿足了我們的需求;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互聯網有助于青少年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因為在當今社會中,計算機技術是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五項技能之一。

  互聯網的負面影響: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關專家調查,網上信息47%與色情有關,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網上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也在網上發布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蠱惑青少年。這種信息垃圾將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污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網絡的隱蔽性,導致青少年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一方面,少數青少年瀏覽黃色和非法網站,利用虛假身份進行惡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網絡犯罪增多,例如傳播病毒、黑客入侵、通過銀行和信用卡盜竊、詐騙等。這些犯罪主體以青少年為主,大多數動機單純,有的甚至是為了“好玩”、“過癮”和“顯示才華”。另外,有關網絡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給青少年違法犯罪以可乘之機。

  防治網絡弊端的建議:

  1.堅決抵制不健康網站,不瀏覽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網站。

  2.控制上網時間,適度上網。

  3.加大宣傳力度,讓網絡的利處得以發揚。

  4.明確上網目的,不沉迷網絡游戲。

  總結:網絡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發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我們要引導和規范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通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絡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繼續指導和適當規范,使其有防范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的區別,培養他們的網絡道德意識。對中學生進行網絡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絡信息意識。同時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他們到底在想什么。既帶好路,又提供方向,在目前網絡法規和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也許是目前家庭和學校解決上網不利影響的較為可行的一條重要途徑。

學生調查報告11

  一、你注意保護環境嗎?

  8人回答會議,占40%。三個人(15%)回答不。有9個人(45%)有時回答,有時不回答。人們似乎仍然不太重視環境問題。

  二、你會主動幫助保護環境(比如清除“牛皮蘚”、回收廢舊電池、清除白色污染等)嗎?)?

  只有2個人回答了會議,都是老人,占10%。答案是老師安排就去,但是有5個人,占25%,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答案是13個人(65%)不會去。每個人都把這些工作當做別人的事,并不太在意。

  三、平時看報紙,新聞會關注環境新聞?

  大部分回答不會,只關注一些娛樂或者其他方面,占55%。只有一個人回答了會議,占5%。有時候會看一下答案,但是不太在意。認為這件事與我們無關的只有8個人,占40%。

  評論:似乎人們對環境問題漠不關心,不太重視。

  地球上常見的環境問題有:

  1、臭氧層被破壞了。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但能吸收紫外線。然而,由于人類的破壞,臭氧層正在迅速耗盡并受到極大的破壞。比如南極臭氧洞。1994年,南極上空2400萬平方公里的臭氧層被破壞。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是20億年形成的,但在上個世紀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雖然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水覆蓋,97%是不可飲用的海水,不到3%是淡水,但2%被極地冰川封閉。在僅有的1%的淡水中,25%是工業用水,70%是農業用水,只有5%可用于飲用和其他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地區總面積58萬平方公里,全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個城市缺水,每年缺水58億立方米。由于人類的破壞,地球的水資源是有限的。很多大河,比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失去了光輝。昔日“入海,不歸”的壯麗景象,已成歷史記憶。

  3、土地荒漠化。目前,世界荒漠化仍在加劇。目前,世界上有12億多人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威脅,其中包括1。35億人面臨短期內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世界沙漠化土地已達3600萬平方公里,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4,相當于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的陸地總面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熱愛荒漠化的影響,每年荒漠化達5.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愛爾蘭的面積。對于受到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生產性土地的消失。

  后記:人會面臨很多危機。如果人類繼續破壞環境,那么人類將滅絕,地球將成為宇宙中遙遠的歷史。

  在我們周圍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有:建筑垃圾、塑料袋、動物尸體、糞便、一次性飯盒、木塊和果皮

  污染物對環境危害很大。比如死動物會影響環境衛生,滋生細菌。公廁排出的'糞便不僅污染了水,還影響了市容。泄洪道是為了疏通暴雨中積聚的水。泄洪道堵塞,水會堆積,甚至泛濫。

  上述污染物對動植物的危害也很大。

  例如,氣味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近期污染物對環境和生物的危害:使空氣發臭,進一步污染泄洪。

  長期危害:人體免疫力持續下降,對人體肺部影響很大,嚴重者甚至死亡。

  結論:

  看了這么多,你是不是很擔心現在的環境?是的,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廢電池和塑料袋應妥善處理;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護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學生調查報告12

  我國大學擴招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后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小組做了一次網上問卷調查,共有548位大學生參與了回答。調查文件采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為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于“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后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后擇業”、“先擇業后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占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

  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

  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

  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回避即時就業等因素。

  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于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回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于“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里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占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

  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

  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學生調查報告13

  一、調查目的

  了解中國春節的習俗,這些習俗的起源,感受春節期間人們的喜悅心情和喜悅氣氛。

  二、調查時間

  20xx年春節期間

  三、調查方法

  1、采用交談的形式,詢問長輩。

  2.準備和爺爺奶奶一起工作,體驗新年的到來。

  3、獲取信息,了解春節習俗。

  四.調查內容

  1.除塵

  臘月二十四那天,爺爺早早把我叫醒,我們一起打掃房間,把里里外外打掃的干干凈凈。我問爺爺打掃衛生的時候注意什么?

  爺爺告訴我:“臘月二十四,打掃房子。”根據魯的《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在春節期間清掃灰塵的習俗。根據民間說法,由于“塵”與“陳”諧音,新年掃塵有“除陳”之意,其用意是掃去一切霉運和霉運。除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掃院子,疏通明溝暗渠,撣房間里的蜘蛛網,清理鍋碗瓢盆里的各種器皿,拆除和清洗被褥窗簾等。年前玩春運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很忙,要在春運前徹底打掃室內外衛生。春天開始后,它們不能再被清洗,以防止新年和新年慶祝活動的財富被卷走。"

  哦,原來這種習俗是基于人們打破舊的創造新的愿望,以及他們告別舊的迎接新的祈禱。

  2.后春聯

  臘月二十九,早飯后,我和爺爺忙著貼春聯,祝福。

  “爺爺,‘福’字為什么要倒貼?”

  “呵呵,這是因為‘祝福’已經到了”。“哈哈……”“哈哈……”

  “爺爺,說說春聯的來歷吧!”

  “你應該多讀書。待會兒給你一本書。自己去看看!”

  本來春聯也叫門聯、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致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祝愿,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到春節,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一副大紅的春聯貼在門上,給節日增添節日的氣氛。王安石的詩“千戶總以新桃換舊桃”,說的就是這個。每年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貼一副大紅的春聯,增添節日的氣氛。

  現在,人們也喜歡在窗花上貼各種剪紙。窗花不僅烘托節日氣氛,還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有些人貼春聯時,不得不在門上、墻上和門楣上寫上“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福”字指的是吉祥如意,維系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3.保留年份

  除夕晚上,媽媽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水果和零食。看到美味的食物,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奶奶說,你這孩子,這年夜飯要慢慢吃,還要留著年齡!

  “守歲什么意思?快跟我說說。”

  爸爸說:“中國人有除夕養老的習慣。至少在南北朝時期,中國就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在“一夜兩歲,二年五班”的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在一起。全家人坐在一起,擺滿了茶點和水果。守年夜飯從吃年夜飯開始,要慢慢吃,有的人要吃到深夜。大年三十,一家老小,吃著吃著玩著,說著說著。”

  我們有說有笑地吃了年夜飯。“媽媽,我們總是吃蘋果。為什么今晚還放一大盤?”“你不懂這個,這叫‘平平安安’。這桌子上的瓜果都有一句話”。

  “除夕這么講究?”我纏著奶奶對我說。

  所有為養老準備的蛋糕和水果都是為了贏得一種幸運的味道:吃棗(春天來得早)、柿子(一切順利)、杏仁(快樂的人)、長壽水果(長生不老)和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現在大年三十,一家人邊吃邊看晚會,說著說著。

  4.放鞭炮

  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放鞭炮開門”。也就是說,新年到了,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去舊迎新。

  相傳,此舉是為了驅逐“山魈”。山魈據說是古山里一種兇猛的獨角鬼,但它最怕噪音,所以人們用燒竹的聲音把它嚇跑了。有了火藥,人們就把它裝進竹筒里做鞭炮,然后用紙管,也叫鞭炮或鞭炮。如今,人們不再相信“山魈”,但他們仍然習慣于在春節燃放鞭炮來慶祝節日和振奮精神。所以從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鞭炮聲總是連綿不斷。

  5.新年快樂

  農歷正月初一,我起了個大早,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媽媽和奶奶穿得整整齊齊。我們出去拜年了。之所以早起這么積極,是因為這一天會收到很多壓歲錢。

  通過查閱資料,我了解了很多關于拜年的知識。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人們穿著整齊,出去走親訪友,互相慶祝新年,祝愿他們在新的一年里取得巨大的成功。拜年的方式有很多。有的帶領一批人挨家挨戶跟族長拜年;有的同事請幾個人拜年;還有人聚在一起互相祝賀,這叫“群體崇拜”。

  年輕一代在拜年時,應向長輩拜年,祝他們長壽安康。長輩可以把提前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制邪物,因為“老”和“貴”諧音,晚輩拿到壓歲錢可以安全度過一年。

  中國新年的這些習俗實際上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對未來的美好祝愿。

學生調查報告14

  調查時間:xx年x月x日

  調查對象:汽車工程學院學生

  調查目的:

  大學生從事兼職活動在各大高校中已經十分普遍,兼職觀念已經深入大學生的內心.大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高,但是在從事兼職工作的時候往往充當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角色.為了賺錢或者提高實踐能力,大學生對兼職工作基本上沒有什么選擇,一般是有工作就去做,往往不計較勞動成本的,容易受到能力,同時也可以掙一部分錢.此次調查希望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初步了解和反映大學生兼職基本情況.

  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大學生兼職活動的目的、從事職業、獲取兼職信息的途徑、兼職與學習的關系、家庭意見以及在兼職中遇見的障礙和困難等.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在汽車工程學院共分發70份問卷,回收60份,回收率85%.其中男生占75%,女生占25%.調查結果分析:

  (一)、從事兼職活動的人數比例以及性別差別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60名同學中,其中有50%的同學做過兼職活動,而男生各占絕大對數,有50%的人沒有進行過兼職活動.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在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從事兼職活動的人比例等同于沒有的人,而且男女比例失衡.分析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和襄陽市的基本社會狀況我們可以了解到,可能由于社會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做兼職所占比例不是很明顯,但是在條件極不充分的情況下,人數過半,也可以從側面說明大學生做兼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二)、兼職活動的目的對進行兼職活動的主要目的調查中,有40%的人分別是為了提高個人能力和增加社會經驗,為將來工作做準備;而有45%的人是為了賺錢的,只有15%人是隨大流或者滿足好奇心而從事兼職活動的.通過數據顯示大部分人從事兼職活動是為了提高個人能力和增加社會經驗,少部分人以掙錢為目的的,極少數人是沒有目的性的.大部分大學生認為從事兼職活動對自己是有幫助,持肯定態度的,無論是為了提高能力還是賺錢,只有極少部分人是沒有任何目的性的進行兼職活動,隨機性比較大.這也從正面反映出從事兼職活動的觀念深入人心.

  (三)、從事職業的調查

  1、職業類型: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30%的選擇做家教,20%選擇餐飲服務工作,20%的選擇發放傳單,25%選擇做促銷工作,5%的選擇其他類型的工作.通過上述數據可以初步得出,家教和傳單是在校大學生主要選擇的兼職工作.家教工作比較固定,比較適合大學生這種知識群體,同時工資也比較可觀,不浪費過多的學習時間,深受大學生喜歡.但是畢竟家教工作不是很容易找到,機會不多,所以更多的學生選擇了從事促銷工作.促銷工作市面上比較多,而且工資相對較高,同時所在單位的信譽相對較好,所以更多學生選擇促銷工作.各有20%的人選擇餐飲服務和發放傳單的工作,這種工作隨即性比較大,工資相對較低,所以選擇的人相對較少,有5的人選擇其他一些類型的.

  2、職業與專業相關度:在調查學生中,只有4%的同學選擇的兼職工作是與專業完全相關的,30%是完全不相關的,66%的是部分與專業相關的.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在校的專業理論性比較強,在社會中實踐的機會不多,而且想要找到一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真的很困難,社會資源限制.同時很多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社會上的人也不會把機會給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學生來做的,沒有更好的機會能夠給同學們機會去實踐自己的理論知識.大部分的兼職選擇就是考慮到時間和工資的問題,很少考慮與專業的相關度.

  (四)、獲取兼職信息的途徑通過此次問卷調查,40%的同學選擇朋友和同學的介紹,有25%同學選擇通過學校的一些兼職社團或者組織來獲取信息的,15%的是選擇自己外出尋找或者通過網絡得到,只有20%的是通過學校隨處可見的那種小廣告.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同學們對外出兼職還是存在很大顧慮的,往往是通過相對于比較可靠的途徑來獲取兼職信息的,很少通過一些廣告宣傳.大學生做兼職的隱患還是安全問題,通過朋友或者學校一些相對熟悉的機構,安全性比較好,可能有時也會出現上當受騙的情況,但是機率相對于小廣告小的多.

  (五)、兼職與學習的關系在上課與兼職沖突時如何選擇的調查中,有40%同學選擇上課,放棄兼職,有40%的選擇是課程的重要程度而定,只有20%的同學選擇逃課去做兼職.作為學生,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學習.大部分的同學還是能夠做到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少部分的同學為了兼職而放棄學習的.其實我們做兼職很重要的成分是為了提升自身能力的,然后為自己的學習服務的,如果我們不能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我們要合理安排我們的時間,盡量不要是自己處在兩難的境地,要敢于做出取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們的能力.

  (六)、家長對兼職的看法在調查家長對學生做兼職的看法中,46%的家長比較支持子女在校從事兼職活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加社會實踐的能力;有18%的學生家長反對學生做兼職,認為學生最主要的還是學習,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做兼職上;而有36%的家長對子女是否做兼職不加干涉,由學生自己決定.

  (七)、兼職中遇到的障礙和困難

  1、在兼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首先就是獲取兼職信息的的障礙,在調查中共有40%的同學選擇朋友和同學的介紹,有25%同學選擇通過學校的一些兼職社團或者組織來獲取信息的,15%的是選擇自己外出尋找或者通過網絡得到,只有20%的是通過學校隨處可見的那種小廣告.通過調查顯示同學們獲取兼職的信息的途徑比較單一,而且大部分是私人性質且專業性不強,沒有任何公共機構為想做兼職的同學提供信息及其他幫助,在這種環境中同學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獲取信息,而且信息的準確和真實性也不能保證這位同學們的兼職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2、在兼職過程中還存在上當受騙的可能,而作為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更加容易受騙,同時在受騙的同時往往不能很好及時的解決問題,這也是大學生兼職的一大困難.在調查中,有26%的同學選擇與領導交涉,有7%的選擇忍氣吞聲,46%的選擇到相關部門投訴,18%的選擇直接報警,14%的會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學生調查報告15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談戀愛越來越普遍。在大學學校里隨處可見手牽手的情侶,談戀愛是否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以及今后的發展,這將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大學生在思想上已趨于獨立,對待感情,他們更是有自我獨到的見解,如果他們能理智地對待感情,能較好的處理感情與其它各個方面的關系,這樣,家長,教師們便能夠放心地讓他們在大學這片藍天上自由飛翔。

  當代大學生應對感情少了以往的矜持和羞澀,更多的表現出對感情的強烈向往和追求。大學生談戀愛,我們應當怎樣看待呢?對此,我們組織了一次網上問卷調查,來解決心中的疑惑。

  我們經過在網上設計調查問卷,請在各大高校就讀的同學進行答卷,這次調查問卷一共有116人參與,主要是對大二大三的同學進行調查,大一大四只占了12%。經過這次調查我們了解到許多同學對待感情的真實想法。

  1、大學戀愛的人數只占了總數的13左右

  可能是大二大三的學生偏多的原因,戀愛的總人數低于我們的預料。經過我們的思考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未遇到適宜的人。這個占了調查總人數的75%。

  (2)影響工作學習。

  (3)認為沒有好的結果。22.4%的同學認為未來有很大的變數,結果很難說,對未來有些迷茫。

  2、戀愛的最初動機是“彌補心靈的空虛,尋找精神的寄托”。

  在這個問題上有55%的同學選擇了這個選項。上大學以后,對于很多同學來說是重新應對一個環境,不可避免的有些彷徨,有些空虛,想要找一個人來訴說,找一個能夠聽自我傾訴的朋友。而異性之間的交往更為容易,能夠更好的彼此互相依靠,尋找到精神的寄托,這樣,在你郁悶的時候會有人陪在你身邊,也有人分擔你的歡樂和痛苦。

  3、選擇戀愛對象的主要標準

  在這個問題上,彼此性格適宜,志同道合,知識修養是選擇最多的。而外貌身高尤其是家庭條件是最不被看重的。

  從這點上我們能夠看出,在這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年代,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并沒有被社會上的一些不好的東西所感染,能夠堅持本性,追求自我,選擇真正適宜的戀愛對象。

  4、戀愛和婚姻是否掛鉤

  在這個問題上,57.8%的同學選擇了戀愛和婚姻不能等同這個選項。這道題的答案不僅僅與前文中涉及戀愛動機題目答案相吻合,還真實的反映了大多同學戀愛只是一時的,沒有任何長期目標,這貼合大學戀愛心理。

  5、對戀愛會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

  經調查顯示主要有3個方面的因素:

  (1)地理距離。

  此刻隨著通信工具手機,電腦等的廣泛普及,同學之間的聯系越來越方便,于是產生了一種新的戀愛方式“異地戀”。

  (2)父母干擾

  大學生戀愛普遍應對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向父母表達。經我們的調查顯示,有48%的同學選擇了向父母隱瞞或看情景,是否告訴父母。由于擔心父母的阻撓,是兩人間的感情產生隔閡,他們選擇了地下工作。與之相似的問題關于談戀愛的事情是否會告訴父母,40.5%的同學選擇了看情景而定。這兩個問題說明絕大多數同學對于戀愛還存在一種保密的心理。父母無法在情感心理上為何孩子們達成一致。

  (3)金錢尷尬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4.4%的同學承認自我有男(女)朋友,談到戀愛消費,有近80%的學生表示是在所難免的,要談戀愛就要付出。“大學生往往都喜歡浪漫,兩個人在一齊如不制造點浪漫的氣氛,就覺得對不住自我似的。”外國語學院的一大二男生無奈地說。看著日益變空的錢包難免無限惆悵。“但沒有辦法,要留住身邊的人,僅有打腫臉充胖子。”一名男生如是說。

  6、對一些大學生公共場合的親密行為,有何看法

  59.5%的同學選擇了“我認為不適宜,可是這是別人的私事,我們管不著,可能是情不自禁,自我注意就行了”。僅有10.3%的同學反對,認為有損形象,有傷風化,十分不禮貌。這說明戀愛以及一些戀愛的行為已普遍得到同學們的理解。

  7、對于失戀,又有何看法

  大學生戀愛猶如空中樓閣一般,缺乏經濟基礎,社會基礎,所以導致成功率不高,最終走到一齊的并不多,這就證明要經歷失戀的人群還很廣。經調查,69%的同學能夠能正確應對失戀。他們相信,分手后仍能做朋友,即使有些尷尬,也將努力好好相處。“失戀,是人生交響樂中的一段小小的插曲,留下一段完美的回憶,豐富著自我的人生” “失戀能夠磨練自我的性格和意志,使其更加堅強起來!”僅有2.6%的人選擇了就此消沉,分手以后不再聯系,也不再相信感情。這說明絕大多數同學對于失戀堅持著清醒的頭腦,心理素質良好。

  8、如何處理戀愛和性之間的關系

  本話題共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對戀愛與性的了解程度,二是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對于這兩個問題,62.9%的同學認為對性知識匱乏。41.4%的同學拒絕婚前性行為,42.2%堅持中立態度。性行為,對當今大學生來說已經不是神秘的事情。但都基本能做到慎重對待婚前性行為,把握好性與愛的界限,更好的處理兩人之間的關系。

  大學生戀愛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關注并正確引導大學生戀愛是高校工作的大重點和難點。

  大學生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將對我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進取的作用。所以,對于在大學生中出現的戀愛現象,我們要正確對待,尤其要學會理性的處理好因感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與選擇。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合理戀愛,才能讓自我的大學生活因感情而錦上添花。

【學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調查報告07-02

學生調查報告模板06-06

實用的學生調查報告06-05

學生實習調查報告12-10

學生暑假調查報告03-31

學生調查報告范文04-20

學生調查報告模板04-23

關于學生調查報告12-23

[經典]中學生調查報告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