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

時間:2024-10-28 00:53:37 報告 我要投稿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1

  本年度市政府重點工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已全部完成,就完成情況報告如下:

  今年3月中旬,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對惠民縣、陽信縣進行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市級評估驗收,核查了兩個縣20xx-20xx年的教育經費帳表,實地抽查了惠民縣46所中小學、陽信縣37所中小學。3月底,兩個縣向省政府教育督導室上報了申請驗收的相關材料并通過審核。沾化區于5月下旬通過了省級復查。陽信縣、惠民縣于6月下旬接受了省級督導評估,8月中旬通過了省級復查。

  11月14日-18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組織督導檢查組,對我省今年申報驗收的10個市的21個縣(市、區),進行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督導檢查。督導組共分為7個小組,其中,第三小組一行4人,對我市沾化區、陽信縣、惠民縣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進行了實地督導檢查。期間,檢查組分別聽取了三個縣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脫稿工作匯報,就財政投入、校長教師交流、教師結構性缺編等問題進行了現場工作質詢;查閱了相關的檔案、資料和賬冊,召開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等4個方面的座談會。分組實地抽檢了9所初中,10所小學,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個教學點共26所學校,重點核查了有關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校際間均衡狀況以及縣級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工作情況等,并開展了公眾滿意度網上問卷調查。督導組對我市三個縣區的工作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指出:今年以來,縣區對照市級、省級督導檢查指出的問題,嚴格按照標準,大力進行整改,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11月18日上午,國家督導檢查組在濟南向省政府和受檢市和縣反饋了督導檢查意見,反饋會上,我市三縣區有六項工作受到了表揚:1、努力拓展資金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標準化學校;2、實施平安校車工程;3、校園天網工程;4、實施教師隊伍建設“三名”工程;5、體育2+1工程;6、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四個方面的問題:1.部分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存在大班額問題,部分學校占地面積不足,教學用房面積不足;2、運動場地建設相對薄弱,部分學校運動場地面積不足,學校運動場地材質偏低。3、教師存在結構性缺編問題,主要是音、體、美、外語及信息技術專業教師數量不足,教師交流有待進一步加強。4、部分學校辦學條件和生活設施需進一步完善和補充。

  建議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在兩個月內將整改情況上報國務院督導委員會。督導檢查組認為,我省本次申報的21個縣區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至此,我市全面完成了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任務目標,所有縣區已全部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實現了全市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滿堂紅”。

  20xx年,全省17個市已有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萊蕪7個市所屬縣(市、區)全面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評估認定。通過這次督導檢查,濱州、泰安、東營、淄博、臨沂五個市全面通過國家評估認定,進入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第二方陣。還有德州、聊城、菏澤、棗莊、濟寧五市23個縣區沒有通過國家認定。

  下一步,我們打算從三個方面抓好這項工作:

  一是明確認識,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國家的驗收,只是認定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只是義務教育發展的基本均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提出,到20xx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我省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是,到20xx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要實現教育現代化,義務教育必須在基本均衡的基礎上,達到高位均衡發展目標。沒有高位均衡發展,我市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就會在全省落伍。

  二是繼續推進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的均衡。對國家驗收組提出的'問題要盯住不放,抓好整改落實,繼續補齊義務教育短板,努力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繼續加強辦學條件建設。黨委政府應繼續加大教育投入,確保義務教育經費實現“三個增長”;足額征收兩項教育附加,并及時撥付教育使用;落實土地出讓收益計提10%用于教育的政策。結合全面改薄、解決大班額、足球進校園、教育信息化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學校布局調整和辦學條件的改善,同時均衡配置城鄉教師資源,著力解決專任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

  三是大力推進義務教育質量的均衡。教育均衡的最終目的是教育質量的均衡,只有質量的均衡,才能保證少年兒童平等地接受義務教育。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滿堂紅”目標之后,及時把工作重心轉到推進高位均衡發展上來,按照“抬高底部、縮小差距、豐富內涵、提升質量”的思路,以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堅持“大氣魄謀劃教育發展,大投入保障教育發展,大氛圍推動教育發展”,構建“政府辦、部門助、學校抓、社會評”的教育發展新格局,逐步形成“城鄉同步、服務均等、力促公平、質量引領、社會滿意”的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良好態勢,努力做到教育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2

  近幾年,我市加快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步伐,目前,全市12個縣(市、區)均接受了省教育督導團組織的“兩基”年檢復查和縣級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得到全面鞏固和提高。20xx年秋季,全市小學在校生達71.5萬人,初中在校生達33.9萬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1%,較20xx年提高0。22個百分點,小學輟學率控制在0.75%;初中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8.45%,較20xx年提高1.27個百分點,初中輟學率控制在2.06%。我市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大宏觀統籌力度,科學調整學校網點布局

  近幾年,我市加大了義務教育規劃統籌力度,重新調整了一批中小學校。20xx年同20xx年相比,小學由2352所減為2224所,減少128所。初中由360所增加到372所(扣除新增民辦初中,實際減少55所)。通過調整,減少了學校數,精簡了教師,教育資源得到整合,薄弱學校建設得到加強,實現了結構、規模、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具體做法是:一是分別制定了城市中小學布局規劃和農村中小學網點調整規劃。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了《上饒市中心城區中小學布局規劃(20xx—20xx年)》,已經市政府審批,開始正式執行。各縣(市、區)也制定了中長期城區中小學布局規劃,并且,同時,適應城鎮化發展、農村人口減少和鄉鎮撤并的需要,各縣(市、區)制定了新的農村中小學調整方案。這些規劃和方案,為整合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提供了基本構架。二是將教育規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納入城鎮建設規劃之中,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之中,避免了教育規劃空白,教育規劃簡單,從政府政策層面和規劃用地等方面給予了良好保障。三是開展了中小學自身的規劃。我們要求每一所學校都要編制中長期建設和發展規劃,以適應人口變化的需要和學校建設標準的要求。20xx年,我們先后多次發文,要求在中小學開展“一劃兩化”工作,即:學校發展規劃、校園文化、校園綠化。上饒縣實施的學校發展規劃(SDP)管理,突出體現了學校發揮內在動力、不斷追求均衡的實踐過程。四是在統籌調整過程中,我們突出了兩個方面的要求,即:城鎮要盡快增設小學、初中網點,滿足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降低“擇校熱”;農村要合理撤并條件差、效益低的教學點和村小,加強中心小學和初中建設,推進寄宿制小學建設,積極改善辦學條件。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改善辦學條件

  近幾年,通過實施“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工程”、“中西部農村初中改造工程”、“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以及“特教工程”等一系列項目,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9億元,新建、改建及維修校舍面積近200萬平方米,不僅使庫區、雷擊區、移民區、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學校得到整體搬遷,基本消除了D級危房,而且使其他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也實現了大跨越,除了教學、辦公等校舍條件得到改善,食堂、廁所、圍墻以及實驗室等設施,也都得到改善。全市共投資1.4億元,使2680所農村中小學實施了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全市改建了300余間中學標準化實驗室,更新了計算機設備1.5萬臺、添置多媒體教學設備800余套,建成了城市中小學局域或校園網絡,新增教師電子閱覽備課系統設備100余間,新添圖書200萬余冊,使全市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總額達到5。6億元,開展教育技術應用的學校達3000余所。與此同時,加大了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教學設施的配備,促進了農村薄弱學科的教學。辦學條件的.`整體改善,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三、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強化改造薄弱學校工作

  我市一直重視薄弱學校改造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加強薄弱學校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近年來,我們調配了數百名能力強、責任心強的校長到薄弱學校任職,加強了薄弱學校的班子建設。在教師調配上,實行城鎮教師到農村支教,中心小學教師到邊遠村完小支教制度;幾年來,每年新進的教師全部到農村缺編鄉鎮任教,有力地支持了農村薄弱學校的教學工作,使農村薄弱學校師資隊伍不斷得到加強。二是開展城鄉學校對口支援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建設,近年來,我們每年都要開展城市中小學與農村中小學對口幫扶活動,通過學校捐贈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教師送教下鄉、支教,學生自愿向貧困學生捐獻課本、文具、衣物,家長向貧困學生開展“一幫一”資助等形式,向農村薄弱學校無償提供了極大的智力支持和物質支援,促進了城鎮學校與農村學校的共同發展。三是改革了招生辦法,重點中學統招計劃拿出一部分實行均衡招生,提高了薄弱學校的辦學積極性。幾年來,全市共有幾百所薄弱學校得到改造。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師資力量均衡配置

  幾年來,全市向社會公開招聘新教師4000余人,落實特崗計劃教師1733人,定向培養農村中小學教師2264人,基本解決了數量不足、年齡老化、學歷偏低三大結構性問題。同時,健全了教師的培養培訓體系,下大力氣優化教師專業知識和學業技能結構。三年多來,先后遴選了456名校長參加國家級、省級提高培訓,組織了675人次進行市級校長培訓,參加縣級校長培訓的多達1800人次;組織了2.5萬余人次參加省、市、縣三級班主任培訓4.2萬余名教師參加以“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師德建設”為主題的全員培訓,同時利用遠程教育平臺,組織了2萬余名教師參加網上專業化業務培訓。教師補充機制和培訓機制的完善,使全市教師隊伍素質有了明顯提高:高中、初中、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達到81.96%、97.1%和98.65%,比20xx年各增加了10.23、3.39和1.67個百分點,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師資保障。

  五、健全“保學控輟”責任制度,提高義務教育普及程度

  我市各縣(市、區)建立健全了義務教育入學通知制度、定期家訪制度、流失學生跟蹤報告制度、重點鄉(鎮)和學校督查制度、包干責任制度等。同時,通過創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義務教育法》,提高了家長對義務教育的認識,促進了“控輟保學”工作的開展。對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入學一視同仁,全部按就近入學的原則落實就讀學校,享受城鎮人口同等待遇。我們十分關注農村“留守學生”、單親家庭學生和困難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采取切實措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保障弱勢群體義務教育權利。20xx年,召開了“留守兒童”流動現場會,有力推動了這項工作的開展。啟動了“社會愛心助學工程”。近幾年,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動員各單位、各部門、機關干部、個體工商戶等積極為困難學生捐款。幾年來,共募集了資金8000多萬元,先后解決了20多萬貧困兒童和少年入學的困難,受到家長和社會的肯定。做好了民生工程工作,幾年來,共募集了資金8000多萬元,先后解決了20多萬貧困兒童和少年入學的困難,受到家長和社會的肯定。做好了民生工程工作,近幾年,全市每年免雜費人數達到103萬人;免費提供教科書的人數103萬人;補助寄宿生生活費人數92981人,金額6142萬元。這些助學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普及程度。

  六、努力規范辦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一是端正辦學思想,堅持劃片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多年來,我們實行農村以鄉鎮劃分學區,城區按街道劃分學區,嚴格實行就近入學,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嚴格執行“免試入學”的規定,不得拒收學困生,不得開除學生。鄱陽縣對劃片入學實現“三公開”,即:學區、學生住址以及入學結果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二是清理義務教育重點班。針對少數初中設置重點班的現象,幾年來,堅持開展了整治工作,轉發了省教育廳《關于堅決清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舉辦重點校、重點班和實驗班的緊急通知》,組織干部對有關情況進行了督查,對履教不改的,予以通報批評,直至給予校長處分。三是改革考核辦法。全市學校取消了“百分制”的學生評價制度,統一實行等級制,對小學、初中考試成績,教育局從不進行公開排名,也嚴禁學校用分數對學生進行排名。從20xx年春季開始,全市實行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促進了廣大少年兒童更加健康成長。四是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市教育局制定出臺了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的有關規定,嚴格規定學生用書和練習冊由新華書店統一征訂,其它教輔資料由學生自愿購買,學校不得組織征訂;嚴格規定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嚴禁利用節假日對學生進行集體補課。五是要求開齊開足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時,積極創造條件,幫助農村中小學開好英語、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等課程。

  我們將適應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趨勢,進一步調整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布點,在加快城市擴充城市義務教育資源的同時,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集約發展,規模發展;認真實施《義務教育法》,確保各級財政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不得降低投入標準,不得克扣和挪用義務教育經費;義務教育經費向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傾斜,繼續加大改造薄弱學校的力度,完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堅持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農村教師素質;建立中小學校長、教師城鄉雙向交流機制,選派優秀的校長、教師到農村中小學工作。同時,建立城鄉學校一體化幫扶制度,加強合作交流。努力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降低輟學率,繼續做好教育民生工程工作;繼續發動社會各界支助貧困學校、貧困學生;全力做好殘疾少兒、流動人口子女、農村女童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構建城鄉學生共同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平臺,進一步實施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與此同時,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加強教育管理,努力提高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努力實現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均衡。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3

  依據濟寧市《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專項督導方案》,對照評估體系中的各項指標,對我校的基本辦學條件進行了全面的自查,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自查基本情況。

  B1學校設置與校園規劃。學校設置符合《辦學條件標準》規定。學校規模符合《辦學條件標準》規定的適宜規模。校園規劃科學,區劃分明,布局合理;校園環境優美。生均綠化面積為6.1平方米。

  B2校舍建筑設計與質量。校舍堅固、安全,無隱患。校舍管理檔案及20xx年后學校建設項目基建檔案齊全。

  B3普通教室。單間使用面積平均為52.3平方米;課桌椅、講臺、黑板規范、齊全、布置合理、整潔完好;每間教室配備了2種不同高低型號課桌椅。左采光,照明燈具4盞,無黑板照明燈;學校最大班額為37人。

  B4學科專用教室。室內桌椅櫥柜及各主要專用設施齊全、布置合理、整潔完好;各學科專用教室每間使用面積達不到標準要求;各學科專用教室種類齊全,間數不低于《辦學條件標準》規定;儀器器材室等輔助用房,滿足儀器器材有序、分類擺放。

  B5公共教學用房。室內桌椅櫥柜及各種主要專用設施齊全,布置合理、整潔完好;各種公共教學用房種類齊全,教學點有多功能室和圖書(閱覽)室;每類公共教學用房使用面積不低于《辦學條件標準》規定的90%。

  B6學生生活用房。廁所及盥洗設施滿足需要;食堂設施、洗刷設備基本齊全;能為學生熱飯;學校能給學生提供飲用熱水,且飲水器數量充足。

  B7田徑場。田徑場及其中足球場的設置與環形跑道符合《辦學條件標準》要求;教學點有60米直跑道和活動場地;田徑場內無籃排球場;跑道規范、平整。

  B8籃排球及其它運動場地、器材。籃排球場和乒乓球臺數量達到《辦學條件標準》要求,教學點有1個籃排球場和2個乒乓球臺;籃排球場地規范、平整、無雜物積水;籃排球架、單杠配備數量達到標準要求;室外體育器械安放牢固,場地為鋪砂的'軟質地面。

  B9實驗儀器器材。數學、科學儀器器材配備達到了《配備標準》中基本配備要求。

  B10圖書資料。生均圖書為28本,教學點為12.5本,報刊種類17種,教學點為15種; 圖書管理規范,防盜、防火、防潮等安全措施到位,并按課程要求使用,滿足師生閱讀需要。

  B11教育信息化及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學生有計算機室并按開設信息技術課年級最大班額每人一機配備,并按標準配備教師機、交換機及有關設備。按專任教師人手一機配備教師用計算機,并配置到教師辦公桌。所有班級配備計算機、大屏幕顯示設備等多媒體終端設備,并與網絡連通,實現多媒體“班班通”。多功能教室配備多媒體終端設備。學校所有教學、辦公場所均具備上網條件。

  B12通用技術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備。配有綜合實踐活動室,器材種類達到《辦學條件標準》綜合實踐活動設備要求。

  B13體、衛、藝教學設備。學校體育、音樂、美術、衛生保健器材均基本達到辦學條件的數量要求。

  B14設施設備管理與使用。各類設施設備、圖書資料登記入賬,賬目較規范,賬實相符。各類設施設備、器材、圖書資料管理制度健全,保管良好,分類有序安放,維護及時,完好率高;各種功能教室管理規范,制度健全。儀器器材利用率高;圖書借閱率高。

  二、存在的問題及減分原因。

  1、B3普通教室。室內照明燈具不足9盞,無黑板照明;使用面積不符合標準。

  2、B5公共教學用房。使用面積達不到要求。

  3、B7田徑場。跑道不是塑膠或碳渣材質。

  4、B10圖書資料。生均圖書數量及訂閱的報刊種類達不到要求。

  三、整改措施;

  1、增加教室內照明燈的數量,安裝黑板照明燈。

  2、與上級積極反映,爭取為操場跑道鋪設塑膠或碳渣,改善學生的運動訓練活動的條件。

  3、制定圖書和報刊的購進、訂閱計劃,逐步達到標準要求。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4

  一、學校的基本情況

  邢集鎮中心小學位于鎮政府所在地,學校占地12110平方米,生均14.8平方米;建筑面積4710平方米,生均5.6平方米。 現有教學班12個,在校生820人,一年來入學率均為100%,無一輟學,鞏固率100%。一年來畢業生合格率為100%,畢業年級學生各科合格率、優秀率分別達到85%以上。學生體育鍛煉達標率均合格。現有在職教職工40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一線教師34人,取得本科學歷10人,取得大專學歷的22人,中師學歷8人,取得小學高級職稱的21人。我校能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辦學思想端正,辦學目標明確;從實際出發,狠抓常規管理,抓教師素質提高;新課程改革正在有序推進,隊伍建設得到加強;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校園文化建設初顯成效。目前,學校面貌發生較大改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成績和經驗

  學校黨支部成員4人,班子成員6人,其中校級領導3人,中層領導3人。我校全體教師在校長的帶領下,團結奮進、銳意進取,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文明單位”;被區教體局授予“規范化學校”和“安全文明校園”“文明學校”等稱號;連續三年的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中被區教體局評為“先進單位”;學校黨支部被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連續三年被鎮黨委、政府授予“年度綜合工作先進單位”。

  (1)、辦學目標清晰,辦學理念先進,辦學舉措務實。

  我校的辦學目標:“營造成書香校園,促進和諧發展”。學校應該是學生學習,讀書的精神家園,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該校不但讓廣大師生養成喜愛書籍,愛好閱讀、學會學習的習慣,而且使學生一踏進校園,就聽到墻面說話,一根根草、一棵棵樹、一個個宣傳櫥窗等就像一本本書,里面蘊藏著知識和精神食糧,時刻鼓勵著師生。例如該校櫥窗里“校園之星”欄,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個就是營造書香校園的一個氣氛,該校上學期開展的讀書節(內容有讀書心得、小書報、朗誦比賽、古詩文背誦、講讀書的故事等)均散發著書香的氣息。目標里“和諧發展”這是社會的主旋律,不但學校和諧發展,師生也和諧發展,符合現代社會的節拍,故這種目標定位準確。

  該校的辦學理念:“教育就是一種愛,讓每一個孩子走向成功”。充分激發個體的主體意識和主題精神,追求自我完善,甚至超越自我。“讓團隊共性煥發光彩”,將個人發展和學校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一花獨放不是春,萬花齊開春真艷”的團隊精神在這個辦學理念里充分體現,也形成個人、學校雙贏的局面,顯示了這個理念的先進性、科學性、前沿性。

  該校的`辦學舉措:“讓學校充滿生機、讓教師充滿智慧、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充滿快樂”,充分體現了學校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關注學生的快樂成長,該舉措不但反映新課改的理念,也反映了領導班子具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強烈的開拓意識,使學校步入快車道的得力之舉。

  (2)、改善辦學條件,使教學設施標準化

  近三年來,為改善辦學條件,上級政府及學校自籌資金,主要用于學校整體綠化,努力打造花園式學校。此外學校還用校園文化建設和購置辦公設備,提高了我校的文化品位和辦公需求。四項配套基礎建設,操場100米跑道,兩片籃球場地,為營造“書香校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還出資2萬元用于教學樓墻面粉刷和樓頂防水,使教學樓煥然一新,學生一開學步入教室就感受到了學校的新變化;進一步完善了教學設施。

  幾年來,邢集鎮中心小學的基礎建設、育人環境和教學設施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現在,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環境,與幾年前相比,都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給人一種整潔、清新、優雅、積極向上的全新感覺。

  今年以來,在上級領導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辦學條件得到不斷改善。完善了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室等專用教室設施,充實了儀器器材和圖書藏書及體育用品,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現有計算機30臺,儀器器材2800余套(件),圖書7100余冊,達到了省定配備標準,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及辦公需要。

  (3)強化學校管理,牢固樹立管理出效益的質量意識

  我校以《河南省中小學管理規范》為指導,形成了剛柔并濟、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機制。學校注重過程管理,重小事、抓細節,優化管理水平。領導班子成員敬業勤政,深入教學第一線充當領頭羊。學校工作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記載、有交流。學校領導人人有讀書筆記,摘抄學校管理經驗并進行反思,及時寫下管理的心得體會。校領導經常深入課堂聽課,帶頭上公開課。每天中午安排教師輪值,巡查校園,處理偶發事件。學校遵循依法辦學的原則,依據《教育法》、《教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學校的管理制度,經常召開校務會,堅持集體領導,按時召開教代會,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招生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足開齊課程,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其次,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為每個辦公室配備電腦、飲水機,每逢教師節、元旦等,都組織全體教職工載歌載舞,登門慰問生病、受傷的教工,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我校堅持“安全第一、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重在教育”的方針,嚴格執行《河南省中小學環境管理暫行規定》的文件精神,積極開展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

  一是組織機構、規章制度健全。學校有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門衛制度、值班制度、有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并層層落實責任,職責明確。二是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每周都對教室、實驗室、體育設施、電路等進行一次排查,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并記錄在案。學校治安情況良好,無火災隱患。三是學校利用班會、隊會對學生進行道路安全、防火、防電、防溺水、防傷害、防煤氣等安全教育,提高了全體師生安全意識,近幾年無安全事故發生。

  (4)、強化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我校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加強師德教育,倡導教師“五有”:有追求、有思想、有激情、有詩意、有幸福感,大大激發了教師志向和追求。教師制定個人三年主動發展規劃。第二,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的教育素質。組織教師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朱永新的《我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文集》等書,讓教師通過閱讀,與大師對話,和名師交流,提升自身職業品位,積淀教育文化素養。第三,創新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理論素養。一是每月舉行一次“教師論壇”:教師輪流論壇、作專題講座,學科帶頭人點評,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二是開展“主題教研”:以課例為載體,開展了主題式教研活動,此有操作程序:專題學習、走近主題——集體備課、共同討論——課堂實踐、印證預設——主題研究、反思教學——二次實踐——研討總結,這系列教研活動,突出了教研的實效性,培養了教師的務實精神。

  第四,發揮骨干作用,促使群體發展。我校有河南省教師4人,信陽市骨干教師5人、平橋區骨干教師4人、教壇新秀計6名,他們定期開展示范課、公開課、研討課、評課等活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開展“師徒結隊”活動,積極實施“青藍工程”,促使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第五,教師學歷進修抓得緊而實,教師中,本科10人,大專22人,遠遠超過小學教師大專學歷達標率平均數。

  (5)扎實、特色、有效的素質教育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我校全面落實區局德育工作會議精神,德育為先,多管齊下,做到德育途徑多元化,德育內容系列化,學校堅持以感恩教育為主題,以弘揚感恩精神為主線,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三自”活動,以校本課程《禮儀教育》為教材,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素養和行為習慣,精心設計并組織實施德育活動,逐步形成德育和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特色德育活動項目,學校還推行“三五”制度,“三”即“領導三蹲點”(領導蹲點一個年級、一個班級、一個課題組)和“每周三調研”(每月對教師備課、作業批改、教學質量開展一次靈活多樣的調研活動),“五”即開展了“五課”活動,領導觀摩課、骨干示范課、青年成長課、老年創新課、隨機調查課,促使教師上好每一節課,形成學習、研究、觀摩、互勉、共進的課堂教學氛圍。第三,學校緊緊圍繞“聯系實際、服務學生、展示個性、突出實效”的原則。不但學生個性張揚,而且學生已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充分抓住“十一五”規劃發展契機,根據鎮情、校情制訂學校發展規劃,保證學校具有良好的發展后勁。

  2、根據學校各方面發展的狀況看,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還有較大的空間,希望能找到教學管理和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從細節上加以突破。

  四、改進不足的措施

  1、走內涵發展之路,加大教科研力度,使其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首先要加大校本培訓力度,有計劃、有措施地抓好教師繼續教育,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新課改理念,進一步轉變、提升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行為。通過“每周一課”、“優質課評比”等活動結合互聽互評提高專業素養。其次要制訂符合學校實際的教師培養方案,采取“壓擔子鍛煉”、“名師引路”、“構建成才平臺”等方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要充分發揮校內教育資源的作用,抓好校內“青藍工程”,促進全體教師共同提高,共同成長。

  2、應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為主線,充分認識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的重大意義,求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內涵式發展,制定“問題—目標—活動——保障措施—人員安排”式的辦學規劃,明確辦學思路,加強宣傳,形成共識;全面規劃,分步推進;增添措施,狠抓落實;不斷增強學校的自主創新、自主發展意識,積極探索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各自的內涵式發展路子,辦出學校的特色,促進教育的均衡協調發展。

  經我校評估組人員自評,通過認真交流、討論,一致認為邢集鎮中心小學的綜合督導評估為“優秀”等級。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5

  均衡教育體現了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反映了社會主義教育本質要求,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強教育現代化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現將我校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總結如下:

  取得的成績

  1、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校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有明確的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

  2、辦學條件均衡。

  3、教師隊伍均衡。建立較完善的教師定期流動制度。

  4、受教育機會均衡。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普通兒童少年入學率100%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控輟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鞏固率100%。為全面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積極推進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切實提高認識,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理念,確定義務教育的內涵與外延發展走向,堅持高水平高質量辦好學校,持續加快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步伐,有力促進我校義務教育由弱變強、跨越發展。一年以來,大力度地進行了布局調整加強校容校貌美化、綠化工作,今年我校對食堂宿舍進行了全面改造,使學生能住在溫暖舒適的宿舍里生活學習,為實現基礎教育的不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辦學條件相對均衡。我校按標準配置,現代化設備設施加快了教育思想、發展水平、教學體系、辦學條件、師資隊伍、教育管理現代化建設步伐促進了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相對均衡。

  三、關注弱勢群體,讓每一個孩子受到良好教育,關注弱勢群體,使每個孩子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讓每一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及更高層次的教育,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體現。學校高度重視貧困生入學工作,采取“幫困助學”等措施確保貧困家庭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同時,也保障了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和殘疾兒童少年的生活待遇,使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

  四、不斷強化教師培訓工作。深入開展全員培訓、校本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和各類專項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到外地學習,促進了師資力量的相對均衡發展。以上是我們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一些探索和做法。今后,我們將虛心學習先進單位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理清改革與發展思路。在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跨越式發展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推動我校教育再上新的臺階。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6

  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xx年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的通知》、《xxx省教育廳xxx省政府教育督導團轉發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xx年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的通知》及xxx市教育局《關于開展20xx年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的通知》要求,我縣成立了xxx縣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自查領導小組,對20xx—20xx年全縣“全面改薄”項目學校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x縣轄5鎮10鄉153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其中,農業人口24萬。全縣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60所,其中初級中學10所,九年制學校4所,完全小學28所,教學點118所。現有教職工2232人,在校學生24038名,其中,初中7121名,小學16917名。

  按照省上審批的20xx—20xx年全面改薄規劃方案,xxx縣全面改薄項目涉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18所。新(改擴)建設校舍59344平方米。同時,完成大門、圍墻、管溝管線、操場硬化等附屬工程;購置課桌椅20870單人套、住宿用床9198位、餐桌椅7829位、飲水設備93臺、安保設施175套,教學設備、音體美器材和餐具若干套(件)。項目總投資2。26億元,資金來源:中央資金8505萬元,省級資金5202萬元,市級資金5850萬元,縣級資金3053萬元。其中,校舍建設投入資金1。43億元,占總投資的63%;設備購置投入資金0。83億元,占總投資的37%。

  二、 “全面改薄”工作進展情況

  (一)“20條”底線達標情況

  根據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底線要求的通知》精神,xxx縣對全縣義務階段的160所學校“20條底線”達標情況進行逐校核查,除部分學校無浴室設施、個別學校樓梯暫不達標外,其余18條底線要求均已達標。

  (二)項目實施情況

  1、學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

  (1)小學和初中生均校舍面積分別達到5。66㎡和6。66㎡;完全小學6個班規模學校建有100米直跑道;完全小學12—18個班、初中12個班規模學校均建有2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初中18個班及以上規模學校均建有3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達到辦學條件標準;全縣所有學校實現了1人1桌1椅的目標,全部消除D級危房。

  (2)寄宿制學校實現了寄宿生1人1床位,消除了“大通鋪”。

  (3)寄宿制學校和供餐學校具備了食品制作或加熱條件,能夠滿足學生就餐需要。

  (4)全縣所有學校都配備了開水供應設施設備,能夠每天保證開水的按時供應。

  (5)各學校廁所能夠滿足學生需求,按1:3設置男女生蹲位,城區學校和具備自來水接入的新建校舍按照水沖式廁所設計施工,無條件的學校旱廁按學校專用無害化衛生廁所設置。

  (6)全縣所有學校都設置了能夠滿足校園安全需要的圍墻,在校園關鍵部位安裝了攝像頭,中心小學以上學校都配備了兼職校醫。

  (7)樓房學校消防和應急照明設備配置齊全,疏散標志設置明顯。

  (8)學校冬季取暖設施齊全,采取鍋爐集中供暖和電采暖供熱,學生宿舍無明火取暖現象。

  2、村小學和教學點能夠運轉

  (1)教學點生均校舍面積達到8㎡、體育運動場地建成了60米直跑道,基本達到了辦學標準。

  (2)我縣能夠統籌安排村小學和教學點的課程和教師,村小學和教學點的教師能夠按照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編制教師,保證村小學和教學點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學質量能夠得到保證。

  (3)20xx年招錄的81名特崗教師全部安排到鄉鎮小學、教學點、村級幼兒園任教,依據省、市關于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xx———20xx年)實施辦法,制定了《xxx縣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xx—20xx年)實施辦法》,對村小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達到初級、中級職稱晉升條件,不受設崗限制,經師德考核和課堂教學能力測試合格后直接評定和聘用相應職稱。

  (4)全縣143所村小學和教學點,有123所村小學和教學點接通了寬帶網,實現了網絡接入“校校通”,基本達到了《xxx省基礎教育辦學標準》要求。

  (5)對學生規模不足100人的`農村小學和教學點均能按100人的標準單獨核定公用經費,且全部撥付到位。

  (6)全縣每個村小學和教學點都設置了旗臺和旗桿,按《國旗法》的規定升降國旗。

  3、學校大班額問題基本解決

  (1)學校布局合理,全縣小學平均班額沒有超過45人,初中平均班額沒有超過50人。

  (2)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沒有出現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

  4、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達到標準

  (1)小學生生機比達到了10:1,初中生生機比達到了7:1。全縣共有網絡多媒體設備1038套(其中電子白板322套,電視觸摸一體機716套)。

  (2)全縣有140所學校接通了寬帶網,占全縣中小學校總數的87%。全縣有918個教學班接通了教育資源網,占全縣學校班級數的66。6%。全縣教師均注冊了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xxx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有自己的網絡學習空間。個別學校建有校級教育資源平臺和教育管理平臺,全縣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初具規模,正在努力向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邁進。

  5、教師隊伍素質得到提高

  (1)積極和市編辦、縣編辦協調,根據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按照城市標準統一核定的要求,做好前期學生數、班級數、學校數和教學點等數據的統計上報工作。市編辦統籌規劃,重新核定了教師編制。每年根據中央、省“特崗計劃”招錄50—80名中小學崗位、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專業等崗位的高校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20xx年共招錄81名特崗生到鄉村學校任教,解決了鄉村教師短缺的問題,努力實現縣域內城鄉學校教師崗位結構比例總體平衡。

  (2)制定《xxx縣中小學幼兒園校長輪崗交流實施辦法(試行)》,每年安排20名縣城學校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要求鄉鎮中心小學每年選派20%教師到村小和教學點交流輪崗,組織學區內音體美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到村小、教學點巡回支教。

  (3)積極落實省、市關于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發放政策,20xx年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標準200———750元,人均達到每月302元。1———9月生活補助共計發放474。025萬元。建立與待遇水平相掛鉤的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對鄉村任教滿20年、30年以上教師進行表彰獎勵,頒發榮譽證書。

  (4)根據省、市、縣教師培訓計劃和“美麗園丁”培訓規劃,今年安排教師培訓320萬元,目前已完成191萬元。有近千人參加了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改薄項目開展情況

  (1)加強組織領導,健全保障機制。全面改薄項目實施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xxx縣全面改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改薄工作的指導和協調。領導小組下設改薄辦公室,具體負責全面改薄工作的規劃制定、任務安排和具體實施。各學區、學校成立了相應的改薄工作實施機構,保證了各項建設任務的順利實施。

  (2)精心編制規劃,科學有序實施。為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縣改薄辦派出工作組深入學校,實地清查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現狀,列出缺口清單,一校一策,認真編制改薄方案。20xx年度規劃項目學校49所,總投資5261。57萬元;20xx年度規劃項目學校14所,總投資5064。72萬元;20xx年度規劃項目學校7所,總投資4112。64萬元;20xx年度規劃項目學校31所,總投資4175。48萬元;20xx年度規劃項目學校46所,總投資3996。12萬元。

  (3)強化資金管理,保障項目落實。進一步健全資金管理制度,嚴格監管資金使用,實行封閉運行,確保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無擠占、截留、挪用現象,確保了專項資金安全運行和按時到位。20xx年度規劃投資5261。57萬元,實際到位資金5261。57萬元,到位率100%。共計支付項目資金5261。57萬元,支付率100 %。20xx年度規劃投資5064。72萬元。實際到位資金6073。11萬元,到位率120%。共計支付資金6073。11萬元,支付率100%。20xx年度規劃投資4112。64萬元,實際到位資金5864。08萬元,到位率143%。共計支付項目資金5121。53萬元,支付率96%。20xx年度規劃投資4175。48萬元,實際到位資金4296。13萬元,到位率103%。截止目前,共計支付項目資金1719。13萬元,支付率40。02%。

  (4)統籌項目管理,確保工程質量。項目管理做到“七嚴格”:嚴格招投標程序、嚴格建設標準、嚴格合同價款、嚴格工期管理、嚴格驗收程序、嚴格資金撥審、嚴格項資料歸整。建立工作“臺帳”,實行月、周報制度,隨機抽查,定期督查,加快項目進度,強化安全措施,確保工程質量。20xx年項目總進度93。75 %,實施土建項目學校9所,單體工程21個,完工率100%;實施設備購置項目學校48所,單體工程332個,送貨到校率100%。20xx年項目總進度99。63%,實施土建項目學校14所,單體工程40個,完工率100%;實施設備購置項目學校12所,單體工程91個,送貨到校率100%。20xx年項目總進度86。16%,實施土建項目學校6所,單體工程16個,開工率100%,目前已竣工驗收4所。實施設備購置項目學校117所,單體工程364個,送貨到校率100%。20xx年項目總進度42。81%,實施土建項目學校9所,單體工程29個,開工率94%;實施設備購置項目學校18所,單體工程18個,送貨到校率100%。

  (5)堅持項目公開公示,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網絡上定期對外公示“全面改薄”信息,各項目學校制作了“全面改薄”信息公示牌,張掛在校園醒目位置,校舍建設項目竣工時在單體建筑醒目位置設置永久性標牌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并組織義務教育學校2500多名師生進行了“全面改薄”網絡調查問卷。

  三、工作成效

  20xx年全面改薄工作實施以來,在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縣“全面改薄”工作堅持“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的原則,按照“區分緩急、分批實施、夯實基礎、突出重點”的思路,因校施策,有序推進,成效顯著。縣城學校、農村中學和鄉鎮中心小學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基本達到標準化學校辦學要求。村小和教學點校容校貌明顯改觀,內配設施得到充實,均衡發展成效明顯。

  (一)縣財政投入力度大。20xx年是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達標驗收年,借助均衡驗收的良好機遇,我縣廣開渠道,多方籌資,實行教育項目優先安排,優先調度,三年購置任務一年完成,極大地改善了中小學的硬件設施。20xx至20xx年縣級財政共配套資金3790。76萬元,足額完成了規劃資金任務。

  (二)設備購置完成率高。20xx年縣上安排采購課桌椅13500單人套,省廳安排采購課桌椅6815單人套,占20xx至20xx采購任務的162。8%;多媒體設備規劃24套,實際完成347套,占規劃任務的154。9%;規劃采購計算機1913臺,實際完成采購2887臺,占規劃任務的150。9%。教學儀器和圖書采購均超額完成任務,占原規劃的126。2%。

  (三)運動場地超前規劃。借助改薄項目,對全縣縣城學校、農村中學和鄉鎮中心小學的運動場地,均安排了硬化。運動場地規劃適度超前,在基層處理時,采用塑膠場地標準設計,在今后條件具備時可直接進行塑膠造面。

  (四)功能室配備標準高。借鑒發達地區裝備工作先進經驗,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了既切合實際,又適度超前的配備方案,為中心小學以上學校配備了電教室、多媒體室、科學實驗室、體質健康測試室和理化生實驗室以及地理實驗室。中學地理實驗室和小學心理咨詢室,均按高標準配置。

  四、存在問題及今后打算

  我縣“全面改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人民的期望和上級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教育教學資源還需進一步整合。隨著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流入量不斷增大,縣城校教育資源依然緊張,存在校舍短缺、發展空間小的問題。二是部分學校還存在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問題。全縣農村小學教師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音體美等學科教師數量短缺,學科配置矛盾依然存在。三是項目資金缺口較大。新建項目下達計劃年度,與實施年度存在偏差,產生缺口資金。土建項目完工后,需做消防水池、化糞池等附屬工程;新建項目大都需要拆除地面建筑,改造增容供水、供電線路,又會產生新的資金缺口,造成縣級財政改薄兜底壓力大。

  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督導為契機,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使我縣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一是按照教育布局調整整體規劃,通過新建、整合城區教育資源,使所有學校辦學規模、生均占地面積和生均建筑面積全部達到省定標準;二是通過加大教師交流、引進力度,進一步完善教師培養機制,推進城鄉學校協同發展,破解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的難題。不斷深化義務教育內涵發展,推動全縣教育資源配置均衡向教育質量均衡邁進;三是為了解決項目資金缺口問題,將及時與各級財政部門銜接匯報,極大限度地爭取項目資金,加大本級財政對改薄工作的支持力度,在逐步解決歷年項目資金缺口的基礎上,確保新的項目能夠順利實施。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7

  一、基本情況

  東韓初中位于洋縣謝村鎮以西一公里處,南臨108國道及漢江河畔,北依謝村鎮東韓村,原名為謝村鎮初級中學,轄7個行政村。現有教職工53人,學歷達標率94%。在校學生500余人,擁有12個教學班。文化底蘊深厚,是洋縣西部文化集祥地,漢中市教育局首批命名的農村示范初中之一。學校交通便利,校園綠樹環抱,整潔幽雅,是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理想場所。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先后獲得“市級衛生標兵單位”、“市級文明校園”、“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縣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十多年來被縣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學質量優勝單位”,20xx年度綜合考核為優秀單位。

  二、明確辦學方向,端正辦學思想,規范辦學行為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積極落實各級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實施課程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制定了學校五年發展規劃,明確培養目標,優化育人環境,加強學風建設,注重教師素質提高,加強教學管理,更新教學手段,強化教育教學研究,重視校園文化的育人氛圍。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始終堅持“德育為首,質量立校,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有效地增強了學校的執法意識、管理意識、質量意識和改革意識,促進了學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良好社會聲譽進一步形成。

  我校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按照市、縣教育局指示精神招收一年級新生,新生入學年齡為13周歲,在本校招生范圍內適齡少年初中階段入學率為100%,近三年輟學率始終控制在2%以內。殘疾兒童少年與正常兒童少年同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共接收殘疾兒童3人,對他們不歧視,不另眼相看,給予特殊的關懷。畢業班學生畢業率98.7%,17周歲人口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98.5%以上。

  三、以創建和諧校園為目標,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學校校園面積14320平方米,建筑面積510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23.5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8.39平方米。操場面積7140平方米,生均10.71平方米,學校現有圖書24572冊,生均35冊,教師圖書師均45冊。擁有理化生實驗室各一個,教學實驗儀器按一類配備達標,實驗開出率達100%,學校配備計算機40臺,多媒體教室一個,安裝寬帶網,接通遠程教育系統,整個校園基本實現了網絡化。同時有齊備的音美室、閱覽室、體育器材室、衛生室及圖書閱覽等部室。課堂使用率都在90%以上,我校無危房存在,教師學生桌凳完好率97%以上。

  學校資金運行合理規范,一年來,學校在壓縮一切不必要的開支的前提下,從公用經費中累計投入12萬余元用于校園硬軟件設施建設,先后整修校園圍墻和文化墻,改變了學校外觀形象;為了體現人文關懷,促進后勤保障的良性發展,學校投資1.5萬余元,兩次改造師生廚房,增添了灶臺、消毒、刷卡、蒸飯、脫皮、不銹鋼餐具等多種廚房設施,著力解決師生就餐問題;投資萬余元,更換了多年老化的輸電線路,接通了80KVA校園專變,解決了師生學習、生活用電困難;首次安裝了學生宿舍16臺空調,完善了蛋奶室設施,新增課桌凳100套(1.45萬元),使學校的辦學設施得以很好地改善;購買了全新投影設備,增添了兩臺電腦,改善了辦公和多媒體教學條件。安裝了12班的校園廣播網,實現了廣播、鈴聲、聽力播放全覆蓋;投資1.6萬元,添置了一套全自動水處理設備,解決了師生飲水難問題,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爭取教育局15萬元的投入,對教學樓、宿辦樓漏水問題及頂棚進行了改造;春秋兩季累計對151人次的貧困住宿學生給予每人每學期375元的生活資助,有效保證了貧困生的學習和生活。本著花小錢辦大事的原則,學校刷新所校園有門窗,桌椅,解決了多年未曾安裝的教室玻璃問題;學校也高度重視環境的綠化美化工作,同時實施亮化工程和安穩工程,增添了裝飾型路燈,安裝了1.4萬元的監控設施,保障了師生安全,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校園環境進一步優化,校園文化氛圍濃厚,部室干凈衛生、規范、利用率較高,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四、師資水平

  我校現有教師53人,教師配備能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分布與結構合理,各個學科都有專任教師。現有教師中,專任教師51人,合格率100%,中學高級教師3人,一級教師16人,二級教師有32人。建立健全了教師終身教育制度,積極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大力推行“校本研訓”制度,注重分層次培養教師,推進“名師工程”建設。現在教師中大本以上學歷的占90%以上,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教師普通話合格率100%,所有教師均參加了繼續教育課程培訓。基本能夠勝任循環教學,能夠承擔綜合實踐活動教學,90%以上教師能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熟練進行教學。學校對教師培訓有計劃、有安排,每周利用例會時間和周內時間有計劃對教師和班主任進行校本培訓,整體上提高了教師各方面素質,師德師風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學校領導班子有校級領導4人,中層領導5人,平均年齡40歲,其中本科學歷8人,大專學歷1人,領導班子以團結和諧,開拓進取、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凝聚了學校合力,風清氣正,人心思進。

  五、學校管理與教育教學

  學校各項制度健全規范,可操作性強,始終堅持以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宗旨,不斷加強制度和工作作風建設。一年來,在實踐中對修訂和完善了涉及學校管理、教學管理、德育管理、后勤安全管理等四大類近百項制度,使所有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教育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學校的長遠發展必須立足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學校依照國家和地方課程設置標準,開足開齊了新課標規定的各門課程,我校以《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實施課程改革,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為此,學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實施課程改革。嚴格按照《中小學常規管理要求》加大了教育教學檢查力度,學校教學管理條例各項制度把檢查結果納入了年終考核,加大了過程管理。努力改進和完善學校教學研究制度,逐步形成民主、開放、有效的教研機制,促進以“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的以校為本教研工作的真正落實。幾年來,我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中考成績位居縣中上水平,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初中畢業率98.8%以上,近視率控制在10%以下,犯罪率為0%。多年來教學質量一直位列全縣前七名之內。

  學校健全完善德育網絡,成立了由校長、支書、政教主任、團支部書記、班主任共同組成的德育領導小組,溝通了校、處、班的縱向管理,同時建立起政教處、教導處、團支部、總務處之間的橫向聯系,黨團組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使德育工作上下左右聯系密切、協調一致。全年召開6次不同規模的家長會,通過向家長致信、公開領導及班主任電話號碼等方式,要求老師家訪,提倡家長校訪,解決家校共建困難,拉近了學校與家長的距離,各方面工作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支持。在德育內容上學校德育工作堅持“五條原則”(學生主體參與原則;教書育人原則;實踐育人原則;環境育人原則;活動育人原則)、疏通“三條渠道”(課堂教學主陣地的正面灌輸渠道;先進模范人物的同化感染渠道;校園文化和環境建設的影響渠道)、體現“三個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動相結合;養成教育與法紀教育相結合)、落實“三大方案”(八、九年級每學年的德育工作系列化方案)、實施“五大工程”(以公民道德建設20字為主的“主題育人工程”;以“三講兩實踐”為重點的`“陣地育人工程”;以“創建文明班級、培養合格中學生”為重點的“課堂育人工程”;以凈化美化亮化校園、愛護校園環境為重點的“環境育人工程”;以“自主、自律、自尊、自愛”為重點“自我教育工程”),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我們形成了以籃球文化為核心,以校園廣播為主陣地,輻射班級文化、圍墻文化、板報文化,組建了籃球、舞蹈、美術、手工制作、環境保護等多個課外興趣小組,在濃濃的文化氛圍和實踐活動中,活躍了校園生活。利用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板報、手抄報等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開展“安全在我身邊”的征文和“做合格中學生”、“歌唱祖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組織重大節日慶祝活動,加強學生道德修養;以校團委和教研組為主體,組織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作文大賽、手抄報展評等活動;舉辦法制講座、心理健康講座和保健知識講座,促進學生身心成長;推行數字電影進校園;堅持每周一的主題班會,實行學生遵守“一日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的檢查考核制度,一周一小議,一月一總評,引領學生規范言行,倡導交往中的文明禮貌;開展“遠離網吧”、“珍愛生命”、“愛我東中”等實踐活動,鍛煉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圍墻文化建設、校園硬件環境建設與綠化美化工作相結合,使全校師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和文化熏陶中愉快工作和學習,在多彩的德育活動中,著力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德育工作以養成教育為德育實踐載體,細化班級管理,夯實班主任工作職責,從禮儀、衛生、紀律、環保、學習、節儉等方面細化養成教育要求,使德育工作小處著眼,細處落實,學生文明行為和文明修養大有改觀,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理念得到彰顯。

  六、存在的問題

  回顧以往工作,我們學校在各方面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各項指標基本達到上級要求,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贊許。但我們也不可忽視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經費不足,政府投入有限,學校財力枯竭。育人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學校各種配套硬件滯后,師資不能配套,很大程度阻礙了教育的發展。

  (二)、校務公開方面由于學校事務繁雜,有時有不到位現象。

  (三)、學校教師師德建設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在考核方面要進一步細化。

  (四)、教師隊伍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應不斷完善教師終身教育制度,切實抓好校本培訓,力爭有內容、有效果,同時以政教處為橋梁紐帶加強班主任管理考核和培訓,使學校成為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沃土。

  (五)、常規教學檢查落實方面不夠細、實。需進一步加強備課和作業批改的檢查。教研教改過程性資料較少,校本教研亟需加強。

  (六)、在學生養成教育方面,落實不夠到位,檔案資料收集較少。學生體藝衛勞方面活動的開展較少。

  (七)、檔案管理期待進一步加強,今后將由專人進行培訓對學校檔案進行細化分類,規范檔案管理。

  (八)、辦學特色不夠突出,需進一步強化。

  七、努力方向

  下一階段,我們將加強教職工的政治業務學習,突出特色辦學,提高辦學水平。大膽改革創新,培塑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調整和發展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與教學策略,使之更符合學生實際,更符合學校教學特點。狠抓師資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全面推行“名師、骨干、青藍”三項工程,研究培養辦法,加大獎勵力度,鼓勵教育教學爭優、創優,進一步根據學校的教學工作條例和獎懲細則繼續完善制度,加強教學工作的過程管理,加大常規檢查力度,力爭落到實處,堅持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做到有布置必有檢查,有制度必有追究,有追究必有獎懲。德育工作方面,爭取在已有制度的基礎上,細化德育過程,完善團隊建設,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開展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豐富多采的活動給學生以情感陶冶,通過生活給學生以啟迪,以幫助,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感,做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

  我校將加強素質教育宣傳,認真對照素質教育辦學條件要求,列出欠缺項目,制定分步實施計劃,多方籌措資金,逐步添置教學儀器設施設備,不斷改善和優化辦學條件。同時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有關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設備、器材的使用率。學校還將要求教師上課時要盡可能盤活現有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設備的使用率。要加大電腦室的使用率,鼓勵學生借閱圖書,充分發揮教學儀器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我們將以這次教育督導評估為契機,本著辦好教育為人民的高度責任感,加大整改力度,狠抓內部管理,創新工作機制,排除萬難,開拓奮進,使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努力創建和諧校園。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8

  一、自查自評工作組織實施情況

  為進一步推進我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我區與市政府簽訂的責任書目標如期實現,區教委組織開展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評自查工作,并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工作部署。中教科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根據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文件和區教委會議精神,依據《20xx年豐臺教委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評工作方案》,專門召開科務會研究落實,組織科室人員學習《評估辦法》,嚴格把握評價要素和標準,按照職責分工,將科室日常工作與自查自評相結合,認真做好本科室自評自查工作。

  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要工作和成績

  (一)保證義務教育基本質量

  1、嚴格落實國家和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計劃,開足開齊所有課程。

  (1)進一步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管理與監控提高中學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要求干部、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到教育教學上,狠抓教師基本功,規范教學行為,按照確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斷優化教學過程。

  (2)建立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審查制度。新學年開學前,對各校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及學校作息時間安排進行逐一審查,確保學校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3)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學校聯合視導。在開學視導、專題視導和其他常規視導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管理和學科教學聯合視導,有效促進學校管理的規范和課堂教學的改革。

  2、實施區域義務教育質量監控制度,建立對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督導機制。

  (1)在原有學年考試統一命題、中考研討會、一二模分析會等教學分析和監控的基礎上,實現初中年級期末考試統一網絡閱卷、建立豐臺區中學考試分析系統,進行數據不同層面的考試數據使用、分析等相關培訓,實現數據的科學和充分的使用,為相關部門、學校、教師進行分析監控使用發揮積極的作用。

  (2)通過持續開展“四級”(教研室、學科組、個人和針對性)視導聽課,實時關注中學課堂教學質量,每次視導通過聽課-交流-診斷-反饋等環節對教師個人、對備課組、對學校校長及教學干部三個層面進行反饋,有效地促進了中學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自20xx年以來,我區中學教研室已經建立了包括學期末對全區中學進行統一質量監控測試及視導的中學教育質量監控制度。從09—10學年嘗試的初三期末一模質量監控統測,到10—11學年初中全員期末質量監控統測,再到11—12學年進一步深化為全員期末質量監控統測,初中教師全員分學科分析。完善解決了第一年數據中心下發數據表格多、雜,需要干部教師二次加工等不便,教師應用數據分析前期教學質量參與度不高,教師分析過多重視成績而忽視教學質量分析對改進教學的作用等等問題,目前我區的教學質量分析系統日趨完善,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大量詳實細致的數據,教研室對中學明確了質量分析的要求,每次測試后組織干部、教師對學校年級、班主任、備課組和教師個人所任課班級的教學質量進行分析,進一步召開全體教師分年級分學科參加的分析會,由各層面代表進行質量分析。我區質量監控分析工作開展到目前,絕大多數初中教師都能通過細致的教學質量分析,給予學生個性的指導,幫助其找到自身問題,

  通過每次質量監控統測后的教學質量分析會,學校干部教師普遍認為通過初中期末質量監控所得到的數據非常豐富,可以充分滿足學校教學干部、年級組長、班主任、備課組、任課教師、學生和家長等不同群體對教學及學業情況的分析需求;同時通過組織全體教師分學科分年級進行教學質量分析可以有效促進教師應用數據精確的指導教學,進一步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實效性。

  初中期末質量監控及教學質量分析會是豐臺分院中教研近兩年來新增的一項教學管理創新工作,通過此項工作,顯著提升了初中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中考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xx年我區中考文化課總平均分超過上一年30分以上,首次超過北京市平均,優質生源的增加使我區公辦高中校錄取線平均提高25分以上,各高中校生源差異進一步縮小(最高錄取線和最低錄取線差距從近年來的148-207分縮小到了123分),同時初中教育更加均衡,所有初中校都有考生成績超過500分,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初中教師的信心與干勁。今后待硬件條件(主要是機房與網絡的承載能力需大幅度擴充)成熟時將會擴展到初中全科開展。質量監控工作通過教師分析各種數據指明了提高教學針對性的具體思路,為全面提高豐臺區初中教學質量、促進我區中學的優質均衡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初中期末質量監控及教學質量分析會是豐臺分院中教研近兩年來新增的一項教學管理創新工作,通過此項工作,顯著提升了初中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中考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質量監控工作通過教師分析各種數據指明了提高教學針對性的具體思路,為全面提高豐臺區初中教學質量、促進我區中學的優質均衡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3、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積極開展社會大課堂建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我區是北京市社會大課堂建設實驗區,自20xx年9月正式啟動社會大課堂建設工作以來,共建有市級資源單位26家、區級資源單位61家,不斷拓寬交流途徑,建成社會大課堂資源信息指南平臺,并召開北京市社會大課堂建設現場會。下一步將繼續加強社會大課堂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并組織相關案例評選活動。

  (2)20xx年9月,啟動了全區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并邀請市專家對學校進行了政策層面和技術層面的培訓。

  (3)開展國際理解教育項目,豐富學生課程。國際理解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擴大、延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豐臺區國際理解教育項目自20xx年6月啟動以來,一直作為區級重大項目在全區整體推進。在全區中小學組織了近20次項目培訓及交流活動,僅在20xx年上半年就組織各校項目組負責人及教師先后走進趙登禹學校、長辛店第一小學、北京市大成學校、芳草地麗澤分校、豐臺第一小學,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項目交流活動。20xx年5月3日-6日,北京市中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系列活動之“英國文化周”在大成學校開幕,這次活動以課程共建為主線,輔以“社區點亮生活”實踐活動,開放的課程,多彩的實踐活動為中英學生深入開展合作與交流活動搭建更為寬廣的平臺。

  我區將實施“五個計劃”推進國際理解教育:一是國際理解教育分層培訓計劃;二是義務教育階段國際教育理解課程實施計劃;三是項目研究基地校建設計劃;四是實施年度“主題展示交流周”計劃;五是開展國際理解教育學科滲透計劃。國際理解教育將成為我區中小學的地方課程,豐富學生的課程體系。

  (4)開展學生領導力項目,完善優秀學生隊伍建設和培養項目。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完善學生評價機制,注重發揮學生成長過程性評價的激勵作用,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制度,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健康成長。

  4、面向全體學生,不得以各種名義在校內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把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得以各種名義在校內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等內容,作為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的重要監督檢查項目,并將此項目列入對學校的年度績效考核中。

  (二)完善幫扶弱勢群體和薄弱學校

  落實減免和資助政策,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將“兩免一補”工作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并認真抓好工作落實,確保減免費用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符合標準的學生。

  20xx年初中免借讀費7187人,免359.35萬元;免書費4035人,免38.5萬元,免雜費12885人,免149.6萬元,發放助學補助768人,11.52萬元,生活補助81人,8.52萬元,高中人民助學金387人,33.22萬元。

  20xx年春季我區中學免收借讀費共計3544500元,免收學雜費共計1472620元,免收教科書費共計390474元,對城市低保生和農村貧困生發放生活補助金共計111890元,發放高中人民助學金共計302595元。

  20xx年春季我區中學免收借讀費共計35920xx元,免收學雜費共計1330150元,免收教科書費共計1517089元,對城市低保生和農村貧困生發放生活補助金共計93000元,發放高中人民助學金共計307935元。

  20xx年春季我區中學免收借讀費共計3849000元,免收學雜費共計1230820元,免收教科書費共計2700851元,對城市低保生和農村貧困生發放生活補助金共計153860元。20xx年秋季我區發放高中人民助學金共計276595元。

  (三)依法保障區域內適齡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機會

  為深入貫徹《北京市對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暫行辦法》和《市教委關于貫徹落實〈北京市對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暫行辦法〉的通知》精神,保障區域內符合條件的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本地平等接收義務教育,并以公辦學校接收為主。

  近年由于我區區域功能調整,農村改造等工程,部分學校撤并,造成了學位緊張,我區外地來京務工人口眾多,為確保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利,每年8月底,區教委為符合借讀條件但還未聯系好接收學校的隨遷子女集中安排登記入學工作,9月初,中小教科牽頭,再次為符合借讀條件的學生安排入學,各校克服困難積極接收,保證隨遷子女與本地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

  (四)創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體制機制

  1、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教育對口支援,促進區域內義務

  教育學校特色優質發展,擴大優質資源供給。

  (1)擴大優質資源,發揮示范輻射作用。

  推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質校建設工作,提高學校辦學水平。通過素質教育優質校、學校特色發展行動研究實驗校等建設,培育總結學校發展的優勢及經驗,促進學校發展及示范輻射作用的發揮。

  (2)提升學校品質,彰顯學校特色。

  通過初中建設工程,學校硬件與軟件建設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下一步將繼續推進“豐臺區中學學校特色發展行動研究計劃”,提升學校辦學品質,彰顯學校特色。近兩年來分院教研室指導了十二中一部、十二中二部、豐臺一中、實驗學校、麗澤中學、北京十中、云崗中學、槐樹嶺學校、看丹中學、東鐵營二中等9所學校開展專題研討活動,通過教研員的一對一指導,有力的促進了學校教師專業水平與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其中很多所學校提煉與形成本校特有的學校特色。

  2、積極探索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教育聯盟、學區化辦學等方式,建立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輻射和帶動機制。

  按照“政府主導、學校協作、資源共享、學段銜接、特色發展”的原則,推進方莊地區型、東高地單位型教育集群化發展試驗區建設。積極開展區域共享課程、小初高銜接課程和集群特色課程建設。逐步實施五個項目暨實驗基地建設項目、教育資源共享項目、教師隊伍建設項目、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項目和特色發展項目,形成教育集群內良好的教育生態,探索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和區域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新模式。縱向學段銜接,橫向資源共享。

  20xx年,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修改完成了《方莊地區教育集群化發展實驗區規劃方案》;開發建設具有方莊地區特色的課程及以棋類為主要項目的益智類校本課程,打造教育集群課程體系;加強方莊教育集群學校學生社團,搭建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平臺;組成集群學科工作室,開展集群內不同學段教師的培訓活動;組建方莊教育集群家長培訓中心,組織方莊地區隨遷子女家長培訓。

  3、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試驗項目

  20xx-20xx學年度,我區制定了“豐臺區探索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實施方案”,中、小教科牽頭負責完善教育管理機制建設工程。其核心點為“探索區域教育管理機制建設的實踐研究”和“教師發展共同體的實踐研究”。確立了中小學實驗校,制定了區、校兩級實驗方案。今后將進入實驗的全面推進和深入研究階段,一是發揮8個學區工作坊、2個發展共同體、2個聯片教研組的帶動作用,鼓勵學校探索出經驗,并適時召開研討會,總結階段性研究成果,加強不同學校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分享;二是探索區域內教師流動和共享制度,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共享;三是建立集網絡、電視等多種信息化手段為一體的遠程教學體系和教學資源平臺,開展網上教研、網上備課等活動。通過三年的努力,建立完善我區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形成有效的途徑和實施策略,有效減小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五)規范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

  1、落實教育部和北京市“減負增效”的有關要求,科學安排學校作息時間、設置學校課程,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1)制定并下發豐臺區《關于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通知》,明確減負工作各項指標,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通過建立機制督促減負落實到位。將減負工作納入對學校的績效考核體系中,通過規范辦學行為,有效引導義務教育向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

  (2)近三年來,中學教研室在我區初中持續開展增強課堂教學時效性、促進學科能力發展的課題研究。每年11月中旬,都要在多所初中校同時召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如20xx年11月在太平橋中學、實驗學校、豐臺八中、航天中學、趙登禹學校、云崗中學、長辛店一中等七所學校召開了主題為“深化聯片教研增強教學時效性促進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展示與交流活動,用兩天的時間初中各學科集中展示了77節研討課,其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體育等中考科目研討課達到了43節,參與聽課學習的`初中教師達到20xx余人。

  通過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有效推動了我區初中教師對課堂教學時效性及學科能力培養的深入研究,為更多的初中教師提供了發展、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今后此項工作會作為我區“減負增效”的一項常規工作持續地開展下去。

  2、通過項目推進培育和推出一批示范學校和典型經驗。

  (1)實施豐臺區教育研究資助計劃,提高教師科研能力。隨著一些教育研究項目的扎實開展,教育研究資助計劃項目設立的初步目標已經實現。下一步將繼續推進教育研究資助計劃的有效實施,不斷完善中學教育研究資助計劃的申報、管理、監控、推廣、應用等諸環節,依托學科工作室定期舉辦研究成果推廣發布會,使優秀的研究成果得以廣泛借鑒和應用,發揮研究的實效。

  (2)加強課程管理,促進我區中小學全面落實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計劃”,建立并不斷完善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學校課程體系。“”時期,我區將把北京市“課程建設優秀成果”和“課程建設先進單位”評選,與本區的校本課程獎勵扶持、區級課程建設論文、案例評選活動結合在一起,開展豐臺區“課程建設優秀成果”和“課程建設先進單位”評選工作。在學校總結校本課程開發、開設、管理、評價等有效辦法的基礎上,將調整獎勵方案,推出并展示一批典型的優秀的校本課程,按照校本課程門類進行獎勵扶持,優化資金的使用效率。

  (3)通過素質教育優質校、學校特色發展行動研究實驗校等建設,培育總結學校發展的優勢及經驗,促進學校發展及示范輻射作用的發揮。

  3、加強學區內學校和家長的聯系,宣傳介紹學區內學校的質量、特色和條件,引導家長就近入學和理性選擇。

  加強家長學校、教師家長協會制度的建設,深入了解家長的需求,正確引導家長理性擇校;重視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將家長評價納入學校檢查評價指標體系中,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進。

  通過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對區域內素質教育優質學校、特色學校、教學質量優質校等學校進行宣傳介紹,加強學校的社會認可度;通過召開辦學研討會、舉辦校慶、承辦和參與市區活動等方式,讓校長談辦學、名師談育人、家長談感受、學生談成長,大力宣傳以優質資源為重點的我區學校辦學條件、質量和特色,通過宣傳讓百姓了解豐臺教育,引導家長理性選擇,得到社會普遍認可。

  三、存在問題

  (一)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差異客觀存在,部分家長仍存在“要上名校”的觀念,導致擇校現象未根本解決。

  (二)盡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從課業負擔的滿意度調查中反映,個別學校存在課業負擔較重現象,減負工作還需要逐步推進落實。

  (三)對于特殊教育兒童,社會參與層面還不夠廣泛,還未形成全方位的長效關愛體系。

  四、改進措施

  (一)針對擇校現象依然存在的問題,一要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科學劃分學校服務區域,加強招生管理。通過引進區外名校辦分校,增加區內優質資源,公辦義務教育擇校現象得到有效緩解;二要加強義務教育學校的軟硬件建設,縮小學校之間的差異;三要加大對學生及家長招生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對家長就學思想的引導。

  (二)針對減負工作,

  一是要加強課堂教學的教研指導,開展高效課堂項目研究,提高課堂效率;

  二是要學校要加強對學生作業情況檢查力度,控制作業時間、數量;

  三是要通過視導、抽查、調研等方式加強對學生課業負擔的監督檢查,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三)對于特殊教育兒童教育,建議政府牽頭建立由殘聯、婦聯、計生委、教委、街道等部門組成的特殊教育關愛保障機制,及殘疾兒童教育跟蹤的指導機制;教委建立學校、教研、體衛中心、心理中心參與特殊教育關愛機制,針對殘疾兒童情況及工讀學生建立教育關愛成長檔案及制定教育方案,對未入學殘疾兒童的家庭教育指導制度;同時加強特殊教育教研室的建設。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9

  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于轉發<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xx年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的通知>的通知》(魯政教督函〔20xx〕13號)文件的要求,我區認真開展工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圍繞文件規定的督導主要內容,聚焦“底線要求”,對轄區內所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進行了逐校自查,并將自查情況錄入“農村義務教育學校20條底線要求督導管理系統”。同時,按要求做好網絡測評工作,按照不少于1%義務教育學生、教師數的要求,實事求是、客觀地反映各地“全面改薄”工作成效。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底線要求”達標情況

  近幾年,xxx區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發改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底線要求的`通知》(教基一廳【20xx】5號)要求,在全面改薄工作中以學校為單位落實“底線要求”,確保全區所有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滿足基本教學和生活需要。經自查,全區62所中小學“20條底線”全部達標。

  二、規劃實施進展情況

  多年來,xxx區政府履行責任,切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足額落實規劃承諾的建設資金。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步伐,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

  自20xx年至今,全區共投入資金約1.2億元用于學校建設。其中:20xx年投資1797.5萬元,為19所中小學進行了校舍整修和校園綠化。20xx年投資2987.3萬元,為7所中小學進行了完成新建教學樓及配套工程、運動場地改造工程;投資87.6萬元用于全區中小學教室照明改善工程;為13所初中學校安裝了網上閱卷系統,購置了89.9萬元的學科質量監測平臺軟硬件設備;新建成了錦繡城小學、粼湖居小學、外海中學、泉新學校初中部等4處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并投入使用。20xx年投資1277.3萬元,為15所中小學進行了校舍改造。今年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自年初至今,已投資5295萬元為9所學校進行教學樓維修改造;新建成了培新小學、恒新小學、西城實驗初中、xxx實驗學校等4處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并于9月份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全區“百兆網進學校”實現全覆蓋,80%以上的學校達到了山東省規范化學校信息化建設標準。

  三、項目質量管理情況

  多年來,xxx區各學校嚴格落實校園校舍建設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確保程序合規、施工安全、質量可靠。施工單位具備相應資質,依法對項目施工質量、施工安全負責,無安全事故或工程質量問題。校舍竣工驗收合格后交付使用。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落實設施設備購置項目的政府采購、招投標等制度,加大國庫集中支付力度,確保陽光操作。設施設備驗收合格后及時辦理入賬建卡手續,建立設施設備檔案,有效防止流失和非正常損壞,提高設備使用效益。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10

  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年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的通知》、《xxx省教育廳xxx省政府教育督導團轉發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年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的通知》及xxx市教育局《關于開展20××年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的通知》要求,我縣成立了xxx縣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自查領導小組,對20××-20××年全縣“全面改薄”項目學校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x縣轄5鎮10鄉153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其中,農業人口24萬。全縣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60所,其中初級中學10所,九年制學校4所,完全小學28所,教學點118所。現有教職工2232人,在校學生24038名,其中,初中7121名,小學16917名。

  按照省上審批的20××-20××年全面改薄規劃方案,xxx縣全面改薄項目涉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18所。新(改擴)建設校舍59344平方米。同時,完成大門、圍墻、管溝管線、操場硬化等附屬工程;購置課桌椅20870單人套、住宿用床9198位、餐桌椅7829位、飲水設備93臺、安保設施175套,教學設備、音體美器材和餐具若干套(件)。項目總投資2.26億元,資金來源:中央資金8505萬元,省級資金5202萬元,市級資金5850萬元,縣級資金3053萬元。其中,校舍建設投入資金1.43億元,占總投資的63%;設備購置投入資金0.83億元,占總投資的37%。

  二、 “全面改薄”工作進展情況

  (一)“20條”底線達標情況

  根據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底線要求的通知》精神,xxx縣對全縣義務階段的160所學校“20條底線”達標情況進行逐校核查,除部分學校無浴室設施、個別學校樓梯暫不達標外,其余18條底線要求均已達標。

  (二)項目實施情況

  1.學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

  (1)小學和初中生均校舍面積分別達到5.66㎡和6.66㎡;完全小學6個班規模學校建有100米直跑道;完全小學12—18個班、初中12個班規模學校均建有2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初中18個班及以上規模學校均建有3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達到辦學條件標準;全縣所有學校實現了1人1桌1椅的目標,全部消除D級危房。

  (2)寄宿制學校實現了寄宿生1人1床位,消除了“大通鋪”。

  (3)寄宿制學校和供餐學校具備了食品制作或加熱條件,能夠滿足學生就餐需要。

  (4)全縣所有學校都配備了開水供應設施設備,能夠每天保證開水的按時供應。

  (5)各學校廁所能夠滿足學生需求,按1:3設置男女生蹲位,城區學校和具備自來水接入的新建校舍按照水沖式廁所設計施工,無條件的學校旱廁按學校專用無害化衛生廁所設置。

  (6)全縣所有學校都設置了能夠滿足校園安全需要的圍墻,在校園關鍵部位安裝了攝像頭,中心小學以上學校都配備了兼職校醫。

  (7)樓房學校消防和應急照明設備配置齊全,疏散標志設置明顯。

  (8)學校冬季取暖設施齊全,采取鍋爐集中供暖和電采暖供熱,學生宿舍無明火取暖現象。

  2.村小學和教學點能夠運轉

  (1)教學點生均校舍面積達到8㎡、體育運動場地建成了60米直跑道,基本達到了辦學標準。

  (2)我縣能夠統籌安排村小學和教學點的課程和教師,村小學和教學點的教師能夠按照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編制教師,保證村小學和教學點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學質量能夠得到保證。

  (3)20××年招錄的81名特崗教師全部安排到鄉鎮小學、教學點、村級幼兒園任教,依據省、市關于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20xx年)實施辦法,制定了《xxx縣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20xx年)實施辦法》,對村小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達到初級、中級職稱晉升條件,不受設崗限制,經師德考核和課堂教學能力測試合格后直接評定和聘用相應職稱。

  (4)全縣143所村小學和教學點,有123所村小學和教學點接通了寬帶網,實現了網絡接入“校校通”,基本達到了《xxx省基礎教育辦學標準》要求。

  (5)對學生規模不足100人的農村小學和教學點均能按100人的標準單獨核定公用經費,且全部撥付到位。

  (6)全縣每個村小學和教學點都設置了旗臺和旗桿,按《國旗法》的規定升降國旗。

  3.學校大班額問題基本解決

  (1)學校布局合理,全縣小學平均班額沒有超過45人,初中平均班額沒有超過50人。

  (2)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沒有出現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

  4.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達到標準

  (1)小學生生機比達到了10:1,初中生生機比達到了7:1。全縣共有網絡多媒體設備1038套(其中電子白板322套,電視觸摸一體機716套)。

  (2)全縣有140所學校接通了寬帶網,占全縣中小學校總數的87%。全縣有918個教學班接通了教育資源網,占全縣學校班級數的66.6%。全縣教師均注冊了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xxx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有自己的網絡學習空間。個別學校建有校級教育資源平臺和教育管理平臺,全縣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初具規模,正在努力向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邁進。

  5.教師隊伍素質得到提高

  (1)積極和市編辦、縣編辦協調,根據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按照城市標準統一核定的要求,做好前期學生數、班級數、學校數和教學點等數據的統計上報工作。市編辦統籌規劃,重新核定了教師編制。每年根據中央、省“特崗計劃”招錄50—80名中小學崗位、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專業等崗位的高校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20××年共招錄81名特崗生到鄉村學校任教,解決了鄉村教師短缺的問題,努力實現縣域內城鄉學校教師崗位結構比例總體平衡。

  (2)制定《xxx縣中小學幼兒園校長輪崗交流實施辦法(試行)》,每年安排20名縣城學校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要求鄉鎮中心小學每年選派20%教師到村小和教學點交流輪崗,組織學區內音體美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到村小、教學點巡回支教。

  (3)積極落實省、市關于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發放政策,20××年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標準200---750元,人均達到每月302元。1---9月生活補助共計發放474.025萬元。建立與待遇水平相掛鉤的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對鄉村任教滿20年、30年以上教師進行表彰獎勵,頒發榮譽證書。

  (4)根據省、市、縣教師培訓計劃和“美麗園丁”培訓規劃,今年安排教師培訓320萬元,目前已完成191萬元。有近千人參加了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改薄項目開展情況

  (1)加強組織領導,健全保障機制。全面改薄項目實施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xxx縣全面改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改薄工作的指導和協調。領導小組下設改薄辦公室,具體負責全面改薄工作的規劃制定、任務安排和具體實施。各學區、學校成立了相應的改薄工作實施機構,保證了各項建設任務的順利實施。

  (2)精心編制規劃,科學有序實施。為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縣改薄辦派出工作組深入學校,實地清查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現狀,列出缺口清單,一校一策,認真編制改薄方案。20××年度規劃項目學校49所,總投資5261.57萬元;20××年度規劃項目學校14所,總投資5064.72萬元;20××年度規劃項目學校7所,總投資4112.64萬元;20××年度規劃項目學校31所,總投資4175.48萬元;20××年度規劃項目學校46所,總投資3996.12萬元。

  (3)強化資金管理,保障項目落實。進一步健全資金管理制度,嚴格監管資金使用,實行封閉運行,確保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無擠占、截留、挪用現象,確保了專項資金安全運行和按時到位。20××年度規劃投資5261.57萬元,實際到位資金5261.57萬元,到位率100%。共計支付項目資金5261.57萬元,支付率100 %。20××年度規劃投資5064.72萬元。實際到位資金6073.11萬元,到位率120%。共計支付資金6073.11萬元,支付率100%。20××年度規劃投資4112.64萬元,實際到位資金5864.08萬元,到位率143%。共計支付項目資金5121.53萬元,支付率96%。20××年度規劃投資4175.48萬元,實際到位資金4296.13萬元,到位率103%。截止目前,共計支付項目資金1719.13萬元,支付率40.02%。

  (4)統籌項目管理,確保工程質量。項目管理做到“七嚴格”:嚴格招投標程序、嚴格建設標準、嚴格合同價款、嚴格工期管理、嚴格驗收程序、嚴格資金撥審、嚴格項資料歸整。建立工作“臺帳”,實行月、周報制度,隨機抽查,定期督查,加快項目進度,強化安全措施,確保工程質量。20××年項目總進度93.75 %,實施土建項目學校9所,單體工程21個,完工率100%;實施設備購置項目學校48所,單體工程332個,送貨到校率100%。20××年項目總進度99.63%,實施土建項目學校14所,單體工程40個,完工率100%;實施設備購置項目學校12所,單體工程91個,送貨到校率100%。20××年項目總進度86.16%,實施土建項目學校6所,單體工程16個,開工率100%,目前已竣工驗收4所。實施設備購置項目學校117所,單體工程364個,送貨到校率100%。20××年項目總進度42.81%,實施土建項目學校9所,單體工程29個,開工率94%;實施設備購置項目學校18所,單體工程18個,送貨到校率100%。

  (5)堅持項目公開公示,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網絡上定期對外公示“全面改薄”信息,各項目學校制作了“全面改薄”信息公示牌,張掛在校園醒目位置,校舍建設項目竣工時在單體建筑醒目位置設置永久性標牌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并組織義務教育學校2500多名師生進行了“全面改薄”網絡調查問卷。

  三、工作成效

  20××年全面改薄工作實施以來,在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縣“全面改薄”工作堅持“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的原則,按照“區分緩急、分批實施、夯實基礎、突出重點”的思路,因校施策,有序推進,成效顯著。縣城學校、農村中學和鄉鎮中心小學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基本達到標準化學校辦學要求。村小和教學點校容校貌明顯改觀,內配設施得到充實,均衡發展成效明顯。

  (一)縣財政投入力度大。20××年是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達標驗收年,借助均衡驗收的良好機遇,我縣廣開渠道,多方籌資,實行教育項目優先安排,優先調度,三年購置任務一年完成,極大地改善了中小學的硬件設施。20××至20××年縣級財政共配套資金3790.76萬元,足額完成了規劃資金任務。

  (二)設備購置完成率高。20××年縣上安排采購課桌椅13500單人套,省廳安排采購課桌椅6815單人套,占20××至20××采購任務的.162.8%;多媒體設備規劃24套,實際完成347套,占規劃任務的154.9%;規劃采購計算機1913臺,實際完成采購2887臺,占規劃任務的150.9%。教學儀器和圖書采購均超額完成任務,占原規劃的126.2%。

  (三)運動場地超前規劃。借助改薄項目,對全縣縣城學校、農村中學和鄉鎮中心小學的運動場地,均安排了硬化。運動場地規劃適度超前,在基層處理時,采用塑膠場地標準設計,在今后條件具備時可直接進行塑膠造面。

  (四)功能室配備標準高。借鑒發達地區裝備工作先進經驗,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了既切合實際,又適度超前的配備方案,為中心小學以上學校配備了電教室、多媒體室、科學實驗室、體質健康測試室和理化生實驗室以及地理實驗室。中學地理實驗室和小學心理咨詢室,均按高標準配置。

  四、存在問題及今后打算

  我縣“全面改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人民的期望和上級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教育教學資源還需進一步整合。隨著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流入量不斷增大,縣城校教育資源依然緊張,存在校舍短缺、發展空間小的問題。二是部分學校還存在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問題。全縣農村小學教師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音體美等學科教師數量短缺,學科配置矛盾依然存在。三是項目資金缺口較大。新建項目下達計劃年度,與實施年度存在偏差,產生缺口資金。土建項目完工后,需做消防水池、化糞池等附屬工程;新建項目大都需要拆除地面建筑,改造增容供水、供電線路,又會產生新的資金缺口,造成縣級財政改薄兜底壓力大。

  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督導為契機,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使我縣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一是按照教育布局調整整體規劃,通過新建、整合城區教育資源,使所有學校辦學規模、生均占地面積和生均建筑面積全部達到省定標準;

  二是通過加大教師交流、引進力度,進一步完善教師培養機制,推進城鄉學校協同發展,破解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的難題。不斷深化義務教育內涵發展,推動全縣教育資源配置均衡向教育質量均衡邁進;

  三是為了解決項目資金缺口問題,將及時與各級財政部門銜接匯報,極大限度地爭取項目資金,加大本級財政對改薄工作的支持力度,在逐步解決歷年項目資金缺口的基礎上,確保新的項目能夠順利實施。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11

  為了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我校將“環境育人、學科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相結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使學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和科學化的軌道。依據《貴州省普通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評價指標標準》,認真開展自查、自評工作,現對我校素質教育的實施情況匯報如下:

  一、辦學方向與教育觀念

  我們的目標是: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發展有特長。把學校辦得讓家長放心,使社會滿意。始終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宗旨,積極構建適應學生素質提升的教育模式和評價體系。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和人才觀。

  具體做法是:

  1、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全面育人;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發揮特長;優差平等,多元評價。

  2、組織教師學習依法治校,依法執教,使我校形成了“團結、勤奮、守紀、進取”的校風,“嚴謹、敬業、求實、創新”的教風和“勤讀、善練、多思、多問”的學風。

  二、組織領導

  倡導求真務實、廉潔勤政、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工作作風。學校校委會由校長、總務主任、班主任組成,班子成員年富力強,年齡搭配合理,成員之間能團結協作,以身作則,公正廉潔,作風正派,敢于大膽改革和開拓創新,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

  班主任是校長的得力助手,學校管理的能手,更是教育教學方面的高手,他們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轉變觀念,嚴于律己、團結協作,結合學校實際,共同確定學校發展規劃;做到以身作則,要求教師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辦事踏實,不搞形式主義,有為學校發展盡職盡責的事業心和戰斗力;定期召開校委會,商討學校重大事宜,分工明確,各負其責。

  三、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5709m2,校舍建筑面積1213m2,,微機5臺,教師圖書xx年度工作計劃,對工作落實情況做到周有安排,月有檢查,期有總結與考評,實行科學管理,全校工作運行有序。

  3、總務后勤工作:保證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嚴格執行各項財經紀律,規范管理經費,合理使用。嚴格執行各項收費標準,無亂收費現象。

  七、教育質量

  開展素質教育以來,我校學生的基本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學生能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各年級文化課合格率、優秀率穩中有升。

  八、辦學特色

  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把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把內容與形式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結合,管理嚴、實、活相結合,使教師能在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努力工作。

  總之,我校在素質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校將以此為契機,鼓足干勁,發揚成績,加強改進薄弱環節,使我校的素質教育再上新臺階。

【義務教育專項督導報告】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督導自查報告04-16

義務教育學校督導評估報告08-18

體育工作專項督導報告范文(精選13篇)04-23

秋季開學專項督導檢查自查報告04-05

開學工作專項督導檢查自查報告04-13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督導報告(精選13篇)06-20

幼兒園春季開學專項督導自查報告(精選10篇)03-29

督導整改報告05-19

教學督導報告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