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時間:2024-07-15 12:34:45 煒玲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精選14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精選14篇)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

  一、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改變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為標準評價的舊模式,建立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發揮教師創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激勵、反思、改進、調控等促進發展的功能,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不斷提升和發展。通過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實現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評價改革要著眼于教師專業化發展,更好地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與教學水平,充分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教師發展與提高的過程。

  2、多元性原則:評價既重視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也重視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既注意對教師的統一要求,也關注教師個體差異與發展的不同需求,為教師有個性、有特色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

  3、多樣性原則:利用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學校領導、學生、家長評價以及教師檔案袋等評價形式,促使教師自我反省、自我調控,激發內在動機,促進專業發展。同時,通過教師互評,加深同事間的了解與交往,促進教師間的互相學習。

  4、過程性原則: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發展與變化的過程。學校要關注教師的工作過程,及時積累資料,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使發展變化的過程成為評價的組成部分。

  三、評價內容

  1、職業道德:

  志存高遠,愛國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積極上進,樂于奉獻;公正、誠懇,具有健康心態和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2、教育教學能力和業務素質:

  了解和尊重學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評價學生,關注個體差異,鼓勵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學習;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贏得學生信任和尊敬。

  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能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目標,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選擇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設計教學方案,使之適合于學生的經驗、興趣、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于與學生共同創造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交流與反思。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同事、學校領導進行交流和溝通,能對自己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并制定改進計劃。求真務實,敢于創新,嚴謹自律,熱愛學習。

  四、評價方法

  1、自我評價:教師要經常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情況,做出正確的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能力、管理學生、學生評價以及職業道德和文化素質等。分析優勢與不足,揚長補短,不斷提升自我。

  2、教師評價

  建立以校為本、以教研組為基礎的教師教學個案分析、研討、評價制度,引導教師對同事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評價,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提高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還應對教師的出勤情況、工作態度、責任心、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及發言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促使教師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3、學生評價

  通過學生座談、問卷調查、個別交流、設立學生信箱等渠道,對教師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教學水平、對待學生、作業批改、學生輔導等方面進行評價。

  4、家長評價

  利用家長會、個別訪談、問卷調查、設立家長開放日和家長意見箱等形式,讓家長了解教師的教學工作情況,調查家長對教師工作的滿意程度,征求家長意見,參與學校管理。

  5、學校評價

  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內容為:職業道德、學識水平、業務能力等方面。在職業道德中特別強調“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的個體健全發展”;學識水平包括“文化基礎、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在專業知識中要求“掌握課程標準,熟練掌握專業學科知識體系”;業務能力包括“備課、課堂教學、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教育科研能力、聽課與業務學習”等。

  6、檔案袋評價

  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將教師教育教學的過程資料,包括學習培訓筆記、備課教案、優秀的教案設計、精彩的教學實錄、教學案例與論文、聽課筆記、教學反思、與學生的心靈對話、經驗總結與自我反思、公開課教案及評議、個人參加集體活動的資料、教師獲獎情況及學生評價簿、教師指導的學生作品等反映成長過程的資料都存入檔案袋。通過對這些資料的收集體現教師的發展過程,通過教師之間的互閱等方式使教師之間也有一些相互了解的具體途徑。定期展評檔案袋資料,讓教師既與自己縱向比較,又與別人橫向比較,促進自身的`持續發展。

  五、評價要求

  1、在新的評價體系中,要強化教師參與評價的主體意識,突出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要注重領導、同事、學生、家長的反饋信息,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改進教學行為的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3、要注意充分發揚民主,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增加評價過程的透明度。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評價方案的制定,在共同商討中建立共識,使評價的目的、標準、方法、程序、要求等人人明確。

  4、注意評價過程的全員參與,調動全體教師參與評價的積極性、主動性。

  5、要注意單項評價和綜合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縱向評價和橫向評價相結合,提高評價結果的有效性,降低主觀性和隨意性。

  6、對教師工作的評價,要參考教師所任學科學生掌握知識情況以及學生考試成績,但不應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工作的唯一標準。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2

  為了加強對教師教學工作過程、學生學習表現結果的監測和調控,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切實加強對我校教學質量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構建系統、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以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教學質量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對全體學生負責,既重視教師的“教”更重視學生的“學”,使教學過程成為不斷反饋、不斷調節、不斷改進的動態過程,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通過對學校教學質量進行監測,使教師樹立科學發展觀和質量觀。推動學校加強管理,改進教學,提高課程實施的質量和效益,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監測原則

  1、導向性原則:體現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師生全面發展,促進學校持續發展,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2、全面性原則:既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的監測,要包括對教師教學質量的監測。既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進行檢測,又對教師教學工作的全過程進行全程性的跟蹤監測。

  3、針對性和指導性相結合的原則:檢測要結合學校教學現狀和新課改的新要求,引導教師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的`方法,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三、監測內容

  (一)、教師教學教學過程的監測。

  1、備課。以備課組為單位,要高度重視和進一步規范集體備課,努力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性。

  2、上課(課堂教學)。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要高標準、嚴要求,要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使學生活潑高效的學習,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3、作業布置、批改與講評按檢查情況分等級。

  (二)、學生學習(成長)過程監測

  1、綜合表現評定。

  根據縣教育局相關精神,評定內容分為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行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的六個方面。

  綜合表現評價結果由綜合表現評定和綜合性評語兩部分組成。綜合性評語主要對學生綜合表現內容的五個方面進行定性描述,尤其應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技能。綜合性評語要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任課教師評價的基礎上,由班主任撰寫。

  綜合表現評定:各班根據學生綜合表現評定內容的五個方面,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將其具體化,力求科學性和可行性。綜合表現評定結果為優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個等級。

  2、測評等級:主要是對能夠體現學生素質發展水平的部分項目進行的定量測評。測評項目包括:道德品德、公民素養、審美與表現、運動與健康、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等六類。

  (三)、教學效果的監控。

  1、日常教學質量的隨堂抽測

  根據各學科、各年級、各課節的具體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每節課的具體抽測內容,由學校教學質量監測機構的成員不定期到各班進行隨堂聽課,課后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抽查,并準確、合理的分析抽測結果,及時反饋給教師,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作出有效調控。

  2、階段性教學質量檢測及在期末通過對全校各學科進行檢測,以各學科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學習情況后,各學科、各班級教學質量的提高幅度為評價的內容開展相應評價。

  四、檢測方式

  學校建立教師、年級組、學科教研組三級監測網絡,教師以自我監測和隨堂檢測為主,隨教學過程進行而進行。教研組以抽查教案、作業和對學生進行階段性檢測為主的檢測方式。

  五、學校監測機制

  集中監測。除每學期根據縣教育局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安排相關集中檢測工作外,組織好期末質量檢測,并做好質量分析與數據呈報工作。

  期末要按縣教育局教育教學質量統一要求,開展校內教學全方位督查和每學期教師評價工作,及時上報督查、評價結果。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3

  為落實上級精神,進一步強化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意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全面提升我校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際,決定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活動。為使活動取得實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活動為載體,以狠抓教學質量為主線,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核心,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強化薄弱環節,規范辦學行為,促進我校教學質量持續、均衡、快速發展。

  二、目標與任務

  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更新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狠抓常規管理,推進有效教學,優化評價方式。通過開展活動,使教學質量有較大提升,群眾滿意度不斷增強。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活動的領導,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蔡紀平兼、

  組長主要負責全校”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全面協調、監控工作;副組長制定“活動”實施方案、活動的動員、活動過程的指導、評價工作;辦公室主任負責本校“活動”的具體實施和操作。

  四、工作內容和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1、結合學校實際,科學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教學。

  2、嚴格執行教學管理制度,將制度貫徹落實到每一個教研組、每一名教師,抓好制度的落實。

  3、在制定和運用過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學管理制度,探索出適用性、可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不斷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

  4、嚴格考評教學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強化教學質量的監控,實行教學質量責任制管理,明確教學質量具體責任分工,建立獎處激勵機制,公平、客觀地運用考評結果,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學工作的全面提

  (二)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1、開齊、開足、開好課程。嚴格按照部頒課程計劃,開齊科目、開足課時、開好課程,加強校本、綜合實踐、及音體美等課程的開發與管理,

  2、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規范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

  (1)備課:嚴把備課關,注重備課質量,加大對備課的過程性督查,杜絕應付備課和突擊備課。教師應做到:備好課標、備好教材、備好教學手段、備好教法、備好學法;吃透重點、難點、知識點、教學點、能力點;優化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2)講課:嚴把課堂教學關,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教師應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符合學生實際,容易被學生接受,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德育的滲透;教學過程安排要井然有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恰當設疑,引發思考,鼓勵為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學方法手段要靈活、適用,適時有效,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和指導,充分利用直觀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語言要規范、文明、準確、簡練嚴密、清晰易懂,教態要端莊自然,富于激情;教學效果要明顯,課堂教學氣氛要活躍,學生基本能夠理解和掌握當堂所學知識,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達到擬定的教學目標。

  (3)作業批改:嚴格做到作業內容要精選,作業要求要嚴格,處理要及時,批閱要規范。同時做好作業的講評,講評要細致到位

  (4)輔導:輔導要耐心、細心、熱心、誠心,積極采取“抓兩頭促中間”,注重后進生和學差生的輔導和提高。

  (5)練習:要采取多元化,多層次,內容豐富的練習方式,恰當、科學地設計練習,注重練習的有效性。

  3、加強聽課、評課工作。學校領導要聽齊30節課、其他教師要聽足20節課,聽課做到有記錄,有評析。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4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精神,認真執行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省《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進一步規范全市中小學校辦學行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評估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和深化課程改革為宗旨,以發現、研究、解決學校實施新課程中突現出的問題為出發點,以開展中小學教學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為手段,切實提高教師、學校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推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二、任務目標

  (一)建立科學評估體系,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建立具有激勵、導向、管理、評價功能的教學評估、指導制度和評價指標體系,使教學評估指導成為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師專業成長的自覺行為。

  (二)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推動課改向縱深發展

  促進教師自主學習、自我反思、引導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

  (三)規范教師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鼓勵教師在遵守教學常規的前提下,創新教學方法,應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四)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規范中小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鼓勵學校進行教學管理、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保證新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三、評估原則

  (一)過程監控和結果分析并舉原則

  在評估中強調對學校過程管理的監控,結合各項指標內容評估結果的分析,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診斷與分析,通過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引導學校注重過程管理,抓好管理細節,整體提升質量。

  (二)隨機抽查與定期視導相結合原則

  教育局采取隨機抽查與定期視導相結合的辦法,定期對全市各中小學校分層次、有針對性的進行評估。

  (三)自評自查與市級評估相結合原則

  教學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采取學校自評自查和市級評估相結合的評估機制。教育局制定有利于促進學校、教師不斷發展,便于操作的教學質量評估方法和程序,使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

  四、評估內容與結果認定

  (一)過程性評估

  過程性評估主要包括課程實施、教學常規管理、課堂教學、校本研修、專業素質考核、教育科研六個部分。課程實施部分重點評估學校的課程設置及課時安排情況、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研發及開設情況、課程資源的建設與使用情況;教學常規管理部分重點評估學校對省市規范辦學行為文件精神的貫徹執行情況和學校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各年級教學管理措施及檢查落實情況;課堂教學部分重點評估領導兼課情況、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情況以及課堂教學整體質量;校本研修部分重點評估學校領導和教師聽評課情況、教研組活動情況、集體備課情況、專業發展情況;教師專業素質考核部分重點評估教師基本素養和專業水平情況;教育科研部

  分重點評估圍繞學校發展和課程實踐中遇到突出問題的研究情況。

  (二)效益性評估

  效益性評估主要包括教育事業發展、學業水平達標情況、教學效益提升情況三個部分。教育事業發展情況重點評估學生流失率;學業水平達標情況重點評估學業水平測試合格率、優秀率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兩個方面;教學質量提升情況重點評估在原有基礎上教學效益的縱向提升情況。

  (三)發展性評估

  發展性評估主要包括學校自主發展規劃及實施情況、學校特色項目建設及發展成效兩個部分。學校自主發展規劃及實施情況重點評估學校自主發展規劃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創新性、實效性和學校自主發展規劃實施成效兩個方面;學校特色項目建設及發展成效重點評估學生特長發展培養計劃和成效以及體育、藝術等特色活動開展情況等三個方面。

  過程性評估滿分為100分,效益性評估滿分為100分,發展性評估滿分為40分,總分為240分。在評估中根據各項評估要點,學校先進行自評,然后教育局復評。評估分為達標、基本達標、不達標3個等級,具體分值為:達標(192分以上)、基本達標(191~144分)、不達標(144分以下)。

  五、實施辦法

  (一)校級評估

  校級評估每個學年至少進行一次,根據評估細則查找學校存在問題,并提出學校下一步整改與努力的方向,撰寫自我評估報告,向市教育局匯報。

  (二)市級評估

  市級評估在學校自評的基礎上從過程性評估、效益性評估、發展性評估三個方面進行。主要采取聽取匯報、隨機聽課、隨機抽測、查閱資料、教師訪談、學生問卷等方式進行評估,對學校作出綜合評價,給出教學建議,對教學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指導。

  六、加強領導

  (一)成立評估組織領導機構

  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涉及到各個學科,業務性很強,教育局成立教學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領導小組,統籌謀劃、指導評估工作。基礎教育科負責統籌協調各項工作,教研科研等部門及各中小學校要積極配合,形成合力。

  (二)建立科學的結果運用機制

  各學校要把過程監控和教學質量評估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常規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教育局將把此項工作納入對學校和校長的業績考核。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5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認真執行《縣中小學教學常規(20xx年修訂版)》文件要求,進一步規范全縣中小學校辦學行為,全面提升我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構建良性競爭的教育環境,本著科學性、公正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原則,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宗旨,以發現、解決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凸顯的問題為出發點,以開展中小學教學過程監督和教學質量評估為手段,切實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能力,推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二、評價對象

  全縣各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

  三、任務目標

  (一)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樹立正確辦學導向

  建立具有評價、激勵、導向功能的線下教學評價制度和開展好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評價管理體系,使踐行課堂改革、實施素質教育、落實教學常規成為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師專業成長的自覺行為。

  (二)規范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鼓勵教師自主學習、自我反思、引導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

  (三)激勵學校制度創新,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通過規范中小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鼓勵學校積極進行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促進全縣中小學校整體實現內涵式發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益和社會評價。

  四、組織領導

  為了使常規教學質量評價工作順利開展,確保在質量評價活動中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收到實效,教育局成立常規教學質量評價領導小組。

  五、實施辦法

  各學校應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開全開足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能夠結合本校實際開設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校本課程,并正常實施。學校依據《縣中小學教學常規(20xx年修訂版)》要求落實常規管理工作,并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校的常規教學管理評價細則,明確評價項目和賦分標準、獎懲措施等。

  (一)評價內容:

  備課:教師應做到教案(電子教案)項目齊全,按照要求各年級各學科要努力創造條件,發揮集體備課的效用。集體備課的主要內容有:研讀課程標準,明確教學要求;安排教學進度;討論教學重難點及教學方法等。備課做到“五統一”(統一進度、統一要求、統一重難點、統一習題、統一測試);“八備”(備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學法、備練習、備板書、備作業、備教具學具);“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教案(電子教案)應具有創新性。每節課要有教學反思,對反思問題要有改進措施。學校每學期應至少進行兩次教案檢查,做到有檢查、有評價、有反饋、有記錄。

  授課: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樹立新的教學觀,人才觀。牢固樹立一種意識:向課堂教學要效率、要質量;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即教學目標;貫徹兩個始終:情感教育和反饋矯正;體現三個為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落實四個要點:基礎知識的落腳點、思維開發的著眼點、能力培養的訓練點、思想教育的滲透點;掌握六個環節:前置補償、自主學習、精講點撥、師生互動、變式訓練、歸納總結。

  作業、批改:作業要依據每節課的特點,做到精心設計,規范合理,數量適中、著眼全體、分層布置,確保實效。優等生可布置一拓展性的、實踐性作業;學困生的作業堅持“低起點、小步走”原則,適當降低作業難度。教師應及時檢查、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程度以及實踐中運用知識的能力。學校每學期應至少進行兩次作業檢查,有評價、有反饋、有記錄。做到“三凡是”:凡是布置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凡是學生作業,教師自覺做好批改記錄,讓批改更有針對性,禁止讓家長或其他人替代批閱作業;凡是訂正作業,必須做到面批,盡量做到當日作業當日批閱,批改之后要有反饋性建議。

  聽課:校長對年級教育教學有適時的指導意見和建議。學校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35節,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5節,記錄詳細,有點評。學校要經常組織教師參與聽課,將聽課形成一種常態化。每節公開課,同學科教師須全員參與聽評,聽課后學校領導要有評價、有反饋、有記錄。

  輔導:學校要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推進的原則:對優秀生輔導可適當加深知識的難度,拓展知識面,使其個性特長、思維深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對中等學生要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加強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對學困生要指導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加強雙基方面的輔導和訓練;學校要制定“培優輔困”整體工作要求,教研(備課)組、教師應根據學情切實制定“培優輔困”計劃。

  考試:考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方式。任課教師、教導處、學校領導要重視學生的考試,認真研究改進考試的形式,內容以及方法等問題,使之更好適應當前教育形勢。教師要搞好講評,指出學生測試中存在的優缺點,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校要及時總結,組織教師做好質量分析,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明確工作方向。

  (二)評價方式

  通過抽查教案(或電子教案紙質版)、學生作業、聽課筆記、作業批改檢查記錄、備課過程材料、課程安排表、作息時間表、任課教師一覽表、隨機聽課、與教師、學生座談等方式,檢查學校常規教學管理工作落實情況。監督學校實現當堂達標檢測落實“堂堂清”;通過生生盯背、師生盯練等措施落實“日日清”;通過周清卷、查缺補漏落實“周周清”;通過質量檢測、質量分析、查缺補漏落實“月月清”的目的。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實施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可以激勵學校內涵發展,確保常規教學管理系統化、規范化,實現教師工作積極主動,學生學習氛圍濃厚的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縣教育局將把此項工作納入對學校、校長、教師的業績考核,作為評價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學校要把過程監管和教學質量評估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的重點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6

  一、評價目標

  用新的教育評價理念,建立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有利于發揮教師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多元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使教師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專業發展;改進學校管理,以評價促發展,提升全校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辦學層次。同時為科學公正、及時地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培養人才提供依據。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評價是為了促進學校工作和教師個人素質的發展,引導教師通過評價進行自我反思,幫助教師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激發廣大教師揚長避短,促進工作的主動性與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和學習當中,進而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提高。所以評價必須關注教師發展的要求,將教師的參與、變化和發展過程作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使評價過程成為全體教師主動、終身發展提高的過程。也成為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過程。

  2、全面性原則,根據教師的師德修養、教學狀態、學習狀態、研究狀態、創新狀態,多指標、全方位、多層次地實施評價,客觀、科學地評價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既重視教師業務水平的發展,也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既要評估教師的工作業績,又要重視教師的工作過程;既要體現教師的群體協作,共性發展,又要尊重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個體差異。

  3、多元性原則,評價主體要多元化,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準,學校領導、同事、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多向溝通的教師評價機制;評價方法,途徑多樣化,建立以校為本,以教研為基礎的教師崗位工作評價方式,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

  4、導向性原則——評價最終目的是為了引導廣大教師準確地對自身思想品德、工作作風、業務水平、教書育人和教學能力、工作成績做出公正、準確而又全面的價值判斷,幫助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人才觀,提升學校教師隊伍整體凝聚力與戰斗力。

  三、評價內容

  1、師德規范。

  志存高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積極上進,樂于奉獻,對于學校分配的任務,沒有拈輕怕重的現象;公正、誠懇、具有健康心態和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2、教學狀態:主要從四個方面評價

  1)教學理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有全新的教學觀、質量觀、學生觀,善于與學生共同創造學習環境,教學過程師生關系平等,積極互動,突出學生主體;

  2)教學設計:教學設計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培養;

  3)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運用小組合作、綜合實踐活動、社會體驗等多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實踐操作與合作交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4)教學手段:課堂教學中能合理、有效運用多種課程資源,教學手段先進,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器材和自制教具,實現現代教學手段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逐步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教學手段,提高獲取學習資源的能力。

  3、學習狀態:主要從三個方面評價

  1)自修研習:每學期都有自我研修和發展的行動計劃,積極參與建立學習型校園的行動,讓讀書成為習慣,不斷提高學習意識、提高意識或超越意識;

  2)學習心得:積極參與以讀書為載體的學習研討活動,在職業道德、新課程理念、專業成長等方面有深刻的心得體會,學會自我學習評價和同伴交流合作;

  3)集中培訓:積極參加新課程培訓,積極參與校本培訓,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

  4、研究狀態:主要從三個方面評價

  1)反思行為:能夠對自己或同事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反思與評價,有相應的改進措施,善于開展教學反思或案例分析;

  2)研究行為:能夠根據自身專業發展需要,進行教學實踐性研究和課題專題研究,積極參與以課例為載體的教研行動,教科研同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3)研究成果:在課題研究和教革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問題,探索方法,總結經驗,把研究成果上升為理論,并積極推廣研究成果。

  5、創新狀態:主要從兩個方面評價

  1)創新實踐: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能夠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并有計劃地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

  2)評價觀念:能夠建立發展性的學生評價觀,評價方式多樣,內容多元開放,貫穿學習全程,富有創造性,為學生喜聞樂見。

  6、教學成果

  1)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學校組織的各種類別的考試成績、以及中考的狀況確定。

  2)學生的學科素養,如參加競賽獲獎情況、參加學科活動的水平,學科研究性學習課題、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狀況等。

  四、評價方式和途徑

  (一)依據客觀考核結果

  以所帶學生成績為客觀依據(含考試成績、指導學生獲獎等),以教務處、德育處、校長室等的檢查結果為客觀依據,以教師的各項實際獲得的榮譽,取得的各項成果為依據(發表論文,參賽獲獎),以教師在基本功方面的真實狀況為依據。

  (二)依據主觀評價

  1、教師自評(權重占40%)應用自評量表、數學反思日記、階段性工作總結、個案分析或成長記錄等自我反思方式,與可比對象比較,調查問卷,調查交流或問題診斷等分析他人對自己評價的方式進行。要求能經常地反思,自覺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給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如何,客觀地分析別人的評價意見,確定自我發展目標,實際可持續性發展。

  2、同事互評(權重占10%)應用教學人案分析和研討、說課、聽課與評課、述職測評或展示成長記錄等交流方式,調查問卷或互評量表等調查方式進行,要求建立教師教學個案研究制度,以教研組或年段為單位進行互評,互評應持真誠態度,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形成團結氛圍,促進共同成長。

  3、領導評價(權重占10%)應用面談、座談會、評課或教師述職等交流方式,日常觀察、常規檢查記錄或教師成長記錄等調查方式進行,要求領導評價時要實事求是,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關注教師個體差異和工作特點,體現人關懷,

  注重發現教師的閃光點和進步,幫助教師樹立自信心,實現自我發展。

  4、學生評價(權重占30%)應用問卷調查或個別征求意見等調查方式,座談會、校長接待日、校長信箱、師生對話等交流方式進行。要求評價前應讓學生了解評價目的、內容、過程、程序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評價工具,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講真話、實話,適當顧及學生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不同接納程度,以大多數學生的意見為準。

  5、家長評價(權重占10%)應用調查問卷等調查方式,家長開放周、座談會、校長接待日、校長信箱和熱線等交流方式進行。要求評價前要適當進行培訓,讓家長了解評價目的、內容、過程、程序以及工具等,針對家長的城鄉地域、文化素質等差異,設計相應的評議工具,要信任家長,要正確引導家長客觀、動態地評價教師,鼓勵家長講真話、實話,適當顧及家長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不同接納程度,有分析地看待評價結果。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7

  一、評價的背景

  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的一個特點是對現有學科知識的整合,重視對科學知識的應用。學科知識的整合一方面強調同一學科內不同知識在學習階段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強調不同學科知識學習的相互配合,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最終實現不同學習階段、不同學科課程的相互配合,達到學科交融的、教學優化、提高效率的目的。

  學校校本課程體系的基本機制是: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條件和基礎選擇不同的校本課程,在這種拓展性、發展性的學習中,學生要更多關注某些問題,并就該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不斷產生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沖動。

  二、評價的原則

  發展性原則。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開設的根本目的是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更好促進學生潛能的發展是校本課程評價的根本性原則,所有的校本課程必須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課程目標。

  拓展性原則。學校校本課程是對國家課程的拓展和延伸,要與基礎型學科的教學密切相關但又超越通常的學科課程教學,決不能成為學科課堂基礎知識教學的變相增加。學生能否實現學科知識的拓展是評價校本課程實施成效的重要內容。

  科學性原則。學校校本課程的'提出和教學內容設計必須符合科學性的原則,要體現某一學科或領域的特點與規律。理科類的校本課程要盡量體現科技發展的時代特征與趨勢,文科類的校本課程要體現文化性、社會性。校本課程的設計要盡量幫助學生認識一個科學規律、自然或社會現象。

  適用性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與學生身心特點相適應,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一致,在難度上不能超越學生發展的基礎,要盡量選擇一些學生關心的當代科技與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學生的選擇是校本課程是否開設的重要基準。

  廣泛性原則。教師可以選擇認為合適的任何內容用來設計校本課程,只要通過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的評審就可以列入校本課程目錄。

  動態性原則。學校的校本課程是動態滾動發展的,根據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進行校本課程目錄的重新修訂,新的、成熟的校本課程不斷加入,一些不受學生歡迎或準備不足、教學效果不好的校本課程將談出,校本課程的總數量將維持在30門左右。

  三、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評價內容

  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評價體系由四部分組成:課程目標與計劃的評價;課程開設準備與投入評價;課程實施過程評價;課程實施效果評價。四個評價部分分別在課程質量的四個控制點進行,通過控制對課程實施全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障。

  1、課程目標與課程計劃的評價。課程目標與課程計劃的評價主要包括:課程設計的意義,開設課程的必要性、現實性和可能性,通過該課程希望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些課程目標與沭陽如東中學培養目標的一致程度,課程目標實現的基礎,課程大綱的科學性、適用性、時代性等。

  2、課程準備與投入評價。課程準備與投入評價主要判斷教師開設課程的準備程度,包括教師個人的知識準備、教學資料的準備、教學組織與教學安排、實驗參觀調查等。以課程計劃、教學設計、講義等為主要標志性信息。

  3、課程實施過程評價。課程實施過程評價主要是對課堂教學過程的評價,包括對教師的評價和對學生的評價,教師評價側重了解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水平,對學生的評價側重了解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學校組織同行專家聽課,對學生進行隨堂問卷調查等。

  4、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主要是了解課程實施以后是否達到了原來設計的教育目標,還存在哪些偏差,為此下一輪應當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徑是考試完以后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征詢專家、同行教師、教學管理部門的意見等。

  四、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評價指標體系

  1、課程目標與課程計劃的評價。

  課程目標與課程計劃的評價主要用于校本課程的立項,只有通過該項評價的校本課程才能獲得正式的立項,只有通過立項評審的校本課程才能列入學校校本課程計劃。

  2、課程準備與投入評價

  課程準備與課程投入評價是為校本課程開設服務的,這是開課的必備條件,立項的校本課程只有通過此項評價才能被正式排入學生選課表中供學生選擇。

  3、課程實施過程評價

  課程實施過程評價主要是對校本課程教學的評價,這樣的實施過程包括了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環節(比如參觀、實驗等均包括在內),評價集中在教師“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在校本課程投入和準備一定的情況下,影響教師“教”的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方面,影響學生校本課程“學”的主要是學習情趣、課程教學與學生經驗、體驗的聯系、教師的教學管理激勵等。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結果可以用于對教師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的考核。

  4、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

  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主要是了解校本課程目標的達成度,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的實施效果評價需要與校本課程設計的目標聯系在一起,根據學校課程的總體設計,學校校本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發展學生的潛能,要對國家課程進行拓展,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校本課程的課程實施效果評價主要是評價本門校本課程的目標達成度、學生的發展情況、學生的滿意度、其他方面對校本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等。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8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xx年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辦〔20xx〕1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意義

  (一)把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初中畢業與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強化素質教育導向。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推向深入,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改變以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的做法。

  (三)在實踐中探索和完善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建立健全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形成素質教育實施與保障的長效機制。

  (四)通過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面向全體師生特別是學生家長和社會進一步倡導素質教育,宣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促進全社會教育觀念的更新。

  二、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有利于全面客觀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的發展狀況;有利于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1、發展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評價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

  2、公平公正性原則

  評價前公開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程序、人員組成和有關制度;參與評價人員包括學生和教師都應堅持標準,要對評定的各個維度、要素和關鍵表現準確把握,重實際、重依據,全面衡量評價;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進行準確的描述,確保評定結果和學生表現相一致,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實事求是,不以偏概全。

  3、規范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是直接關系到學生升學乃至學生前途的工作,必須做到操作規范,要建立公示、監督、申訴等必要的制度,規范操作程序,保證評價工作公正客觀有效,具有較高的信度。

  4、導向性原則

  以新課程改革作為評價理念,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考查,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把評價的過程變成學生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

  三、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

  由市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教育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下設的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負責20xx年全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制定及實施工作的全面指導。

  學校在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領導下成立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其他社會人士組成,主要負責:

  ①確定學校具體評價方案,制定具體的評價程序;

  ②領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并監督本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的糾紛,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

  ③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學校評價監察小組主要負責監控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接受本校有關投訴,進行調查并予以處理。如果不能夠處理,應及時上報市評價監察小組。

  四、評價的內容和標準

  1、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五個維度:公民道德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圍繞這五個維度的關鍵表現和實證材料進行評價,具體分為方面、要素、關鍵表現三級,實證材料作為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詳細內容可參考《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各校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各要素、關鍵表現及其實證材料做適當調整,

  但應注意保證評價體系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2、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學生日常表現和關鍵表現的實證材料為依據。實證材料的提供務必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各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學生提交的實證材料,主要提供以下六項實證材料:

  ①統一考試、考查的'成績;

  ②關鍵的表現性作品、作業;

  ③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記錄和證明;

  ④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表彰、獲獎證明;

  ⑤關鍵性評語(班主任、授課老師或其他社會人士);

  ⑥自我描述。提倡和鼓勵學校提供平時積累的學生成長記錄或其他材料。

  3、班級評價小組負責主持本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評價時應注意對實證材料的分析與概括,避免以偏概全。如果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經過更為廣泛和深入地調研和討論后做出決定。學校要特別重視建立并逐步完善學生成長記錄檔案,準確記錄學生成長過程,充分發揮過程性評價對學生成長的激勵作用。

  五、評價的主體

  為了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各學校應該遵循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原則,評價中要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或全班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等有機結合,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增加專家評價。考慮到本評價對學生本人及其家長為高利害性評價,學生自評及家長評價不納入等級計算,以評語的形式呈現。

  每個初中畢業班均應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建議人數為3—5人或以上。小組成員給學生授課的時間不能少于1年,對學生應有充分了解,同時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誠信意識。小組名單要在評價工作正式開展前一個月向被評班級所有學生公布,如果超過1/3的學生不同意某教師作為評價者,則需要作相應調換。班級評價小組由學校評價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小組成員確定后,要報區、縣和市兩級評價工作委員會備案。

  六、評價程序與方法

  (一)宣傳培訓。學校就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內容、標準、方法、過程、制度等內容,組織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學習,做好宣傳動員和培訓工作。

  (二)資料整理。班級評價小組對畢業班學生的三年學業成績、個人特長、獲獎情況及成長記錄袋等資料進行匯總、整理,經公示、核定確認后錄入電腦。

  (三)多元評價。綜合素質評價必須堅持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相結合的方法,堅持先民主后集中的原則,堅持標準,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

  1、學生自評。對自己三年來的發展情況進行評價,描述性評語不超過200字。

  2、學生互評。20xx屆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公民道德素養”采用同學互評方法,“學習態度與能力”采用班級學生代表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其它三個方面暫不采用互評方法)。互評和學生代表評價時學生按本方案的“公民道德素養評價標準及說明”和“學習態度與能力評價標準及說明”,對本班每一位同學(包括自己)進行等級評價。“公民道德素養”方面學生互評權重占50%,“學習態度與能力”方面學生代表評價權重占25%。學生代表由班委會成員和學生推薦代表共10人組成。

  3、家長評價。學生家長對學生作出綜述性評語,其要求與學生自評要求相同。

  4、教師評價。教師評價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公民道德素養”方面所占權重為50%,在“學習態度與能力”方面占25%,其它方面的教師評價按本方案“評價標準及說明”執行。

  5、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相結合。其中,學習態度與能力維度中,平時成績占50%;實踐與創新維度中,由市教育局統一組織的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和學校組織的信息技術考查,各占50%;運動與健康維度中,學生平時體育成績和體育表現作為實證材料,各占50%;審美與表現維度中,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相結合,各占50%。

  (四)建立檔案。學校應為每位學生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袋》,全面、全程記錄學生在初中階段各方面的狀況。學生的等級評定和綜合性評語確定后,由班主任組織填寫在《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呈現表》(見操作手冊)中,班主任簽署意見并簽名,同時將學生提交的原始資料,選擇其中重要的部分(如關鍵考試試卷、關鍵表現性作業、綜合實踐活動報告、特長證明材料、獲獎證書、自我描述性評語等)整理裝訂成冊,作為附件,一并收入學生評價檔案袋,交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審查。

  (五)審核認定。評價結果由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認定。對各班級上報的評價結果材料,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要對其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認真的審查,對班級評定中的不同意見進行仲裁,學校評價監察小組負責對有關的投訴和舉報進行調查、復議和處理。最后在《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呈現表》上簽署意見和蓋章,收入學生檔案袋。

  (六)結果告知。每個學生的評價結果應通知學生個人及其家長,如學生及家長對評價結果有異議,學校評價監察小組應進行調研與處理。學校評價監察小組受理后,應進行調查和復議,如果發現確實有誤,應及時處理并記載更改緣由,要由2名以上領導簽名負責,并及時上報市評價監察小組。同時要保存原評定記錄以備審查。

  (七)匯總備案。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將本學年的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匯總,填寫《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匯總表》、《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統計表》,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按規定的時間,報送市教育局備案。

  七、評價結果的呈現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應包括兩部分:綜合性評語和評價等級。

  (一)綜合性評語。綜合性評語主要是對初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予以整體描述,對學生三年的成長過程給予客觀的評價,重點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潛能。綜合性評語應根據學生五個評價維度的具體表現以定性描述為主。綜合性評語要由班主任收集學生自評、家長評價結果,在班級評價小組其他相關人員參與下寫出。

  (二)評價等級。每個方面的評價結果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公民道德素養”不限定等級比例,“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運動與健康”和“審美與表現”四個方面每所學校A等學生不得超過全體學生的40%。對學生某一維度評價為d等時應非常慎重,被評為d等的學生其材料必須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

  八、評價結果的使用

  根據我市20xx年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招生工作有關文件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將評價結果作為高中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我市在以下兩個方面使用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一)作為初中畢業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

  (二)作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我市在高中招生時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與學業考試成績一同作為錄取的依據,具體方式按市教育局相關文件要求進行。

  九、評價工作的進度安排

  (一)準備階段

  3月:研制方案、成立機構、征求對方案的修改意見;

  4月:宣傳動員、學習培訓。

  (二)實施階段

  4月下旬:市教育局根據省《中考綱要》制定體育考試、理科實驗操作考試、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操作)考查、藝術(音樂、美術)考查評分細則;區、縣、校制定實施細則,進行試點評價。

  5月上旬:評價專業人員培訓(地點待定);

  5月中、下旬:各項評定全面實施;

  6月10日前:各校(XX縣由縣教體局統一報送)將評價結果(電子文本和紙質文本)一式兩份,報市教育局教研室三號辦公室江一新老師處。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9

  一、指導思想

  實施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全面反映中學生的發展狀況和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重要舉措。按照義務教育階段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要求,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深入推進實施素質教育,改革招生與考試制度,探索學生評價機制改革,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是評價成為促進發展與提高的推動力。促進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基本原則

  通過綜合素質評價,建立起“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長比成績重要”的教育質量觀念;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要根據其學齡特點,體現出不同的評價梯度和發展要求。既要注意對學生、教師和和的統一要求,也要切實關注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為學生發展,教師成長和學校有個性、有特色的提升提供平臺和空間。

  三、評價目的

  (一)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發展觀、評價觀,轉變教育教學行為和方式,運用科學的教育評價理論和方法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引導和幫助學生發展。

  (二)通過評價指標導向和評價信息反饋,引導學生實現自我認識、自我教育,明確發展方向,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同時,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可作為初中學生畢業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三)引導家長和社會逐步形成科學的觀念,營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持和服務。

  四、評價內容及實施

  按照《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將學生發展目標分為學科學習目標和基礎性發展目標(亦稱“基礎素養”)。學科學習目標是指各學科課程標準列出的本學科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基礎性發展目標是指學生在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緯度的表現。

  (一)學科學習目標評價

  實行學生日常學習評價和初中學生學業考試制度。

  1、學生日常學習評價。

  指對初中學生三年各學科學習成績的階段性和過程性評價,由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表現、小組學習、活動參與、出勤以及期末測試等內容組成。學生日常學習評價采用等級評價,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個等級公布。學生日常學習評價每學期進行一次,每個初中學校每一學科A等級的學生數原則上控制在全校該年級學生總數的25%至30%范圍內。學生的日常學習評價是學生畢業及升學的重要依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日常學習評價結果每一學科均須達到C及其以上等級;達不到要求的學生可以參加補考,補考工作由各初中學校負責統一組織,補考成績達不到C等級的考生不得領取《義務教育證書》。

  學生日常學習評價每個學期進行一次,不得組織統一的期末考試。

  2、初中學生學業考試。

  (二)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

  1、內容及標準

  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以《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礎性發展目標為基本依據,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緯度,每個緯度又包括若干要素。

  2、組織實施

  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工作由學校組織實施,分為學期評價與畢業評價。學期評價一般安排在每學期期末進行,主要用于改進學校日常教育教學。畢業評價在初中畢業前進行,由各個學期的評定結果匯總合成,主要用于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和高中段學校招生。各學校要把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日常評價的基礎性作用。要采取恰當方式把日常評價結果納入畢業評價中,避免日常評價流于形式、性評價缺少過程性評價支撐的現象。

  (1)學期評價

  ①學生自評和家長評價。學生自評和家長評價由組織進行。事前,應當就學生評價的意義、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向學生及家長作出說明,提出要求。

  學生自評以學生自己的成長記錄為主要依據,描述和分析自己在6個緯度的表現、表達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前進的方向,并為自己每一個緯度確定一個評定等級。

  家長對學生進行評價之前,班主任可通過、信函、電話等方式向家長介紹評價的內容和要求,并介紹學生的表現情況。家長根據以上情況和對學生的日常了解,提出評價意見。

  ②學生互評。學生互評在自評的基礎上進行,由班主任通過等方式組織。學生按或分成若干小組,根據評定內容與標準,結合每個學生日常的表現和發展情況,對其6個緯度下的關鍵表現進行等級評定。學生互評后,要計算出全體學生對某一學生各緯度的平均得分(全體學生給分之和除以全體學生數),然后根據得分與等級之間的轉換原則,轉換成相應的等級。

  ③教師評價。以班級為單位成立以班主任為組長,各科教師參加的班級評價小組。班主任在學生自評、家長評價、學生互評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在6個緯度的日常表現,參考學生學業成績和學習過程的表現、學生自評與互評結果及家長的評價意見,為學生寫出草稿,分別從6個緯度為學生初定1個評定等級并就此集中或分別征求評價小組成員及有關單位的意見,修改評語,維持或變更評定等級。對于班級評價小組成員之間的分歧,要通過集體研究,慎重作出評價結論。對于原則性的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委員會研究決定。

  ④確定總評等級。根據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的評定得分,按照最終得分=學生自評分數乘20%+學生互評分數乘20%+教師評價分數乘60%的公式計算出每個緯度的最終得分,并根據得分與等級之間的轉換原則,轉換成相應的每一緯度的總評等級。

  每一緯度最終得分和總評等級之間轉換原則為:90分以上為A(優秀);75分至89分為B(良好);60分至74分為C(合格);59分以下為D(不合格)。

  等級評定為A等級的'應當公示。各個緯度的A等級人數原則上不超過學校年級總人數的30%,上一年度初中學校素質教育工作評估先進的學校以及省、市級規范化學校,A等級人數所占比例不超過35%。一所學校各班A等級學生的比例原則上應均衡確定。

  學生的6個緯度尤其是“道德品質、公民素養”評為D等級時要極其慎重,要有充分資料予以支持,并將學生的材料提交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進行審核批準。除非學生有嚴重違法亂紀或犯罪表現或國家有強制性規定,思想道德素養一般不評定為不合格。

  ⑤撰寫評定及報審。班主任通過談話、問卷等方式,就評語和評價等級向被評價學生征求意見。在完成逐一向學生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每個學生的總評等級,定稿評語,撰寫本班學生本學期評價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學校評價委員會審核批準后,填寫相關評定表格,存入學生檔案,并將評價結果通知到學生和家長。

  (2)畢業綜合評價

  ①各緯度畢業評價等級由各學期每一緯度總評等級匯總生成。依據每一學生各學期每一緯度的總評等級分值,計算出每一緯度的平均分值(所有學期評價等級分值之和除以學期數),根據得分與等級之間的轉換原則,轉換成每一緯度的畢業評價等級。

  ②學生畢業前,學校需打印或填寫《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或《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以適當方式進行公示,并將畢業綜合評價結果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若學生及其家長對評價結果有異議,應以書面形式在公示期間向學校評價委員會提出申訴或復議,學校評價委員會應在收到申訴或復議之日起一周內給予答復。如學生及其家長對學校評價委員會的復議仍有異議,可以通過正常的途徑和程序向上級教育部門反映。

  3、結果呈現

  初中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結果包括兩部分:綜合性評語和評價等級。綜合評價結果評出后,學校評價委員會應對綜合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確認。

  (1)綜合性評語。包括學生自我綜合評語、班主任綜合評語兩類。其中,學生自我綜合評語由學生本人填寫,主要填寫學生本人初中生活的經歷與;班主任綜合評語,由班主任根據學生各學期和初中階段的總體表現,經過班級評價工作小組的集體評議,客觀、公正、準確地對學生各學期和初中階段的綜合素質發展情況寫出整體描述性評語,重點突出學生的發展、發展特點和發展潛能,既要充分反映學生的優點和進步,又不回避學生的缺點和問題,對學生優點、進步的描述,既要充分又不能夸大其詞;對學生的缺點或不足,要在具體描述的基礎上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改正或改進的建議。評語要具體,反映學生特點,不能千人一面,要充分體現對學生的關愛和對其健康發展的期盼,體現激勵性,反映其進步和發展狀況。

  (2)評價等級。是指每個基礎性發展目標各個緯度的評價結果以等級方式呈現,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個等級。對六個緯度的前2個緯度(道德品質、公民素養)進行合格、不合格的評定,后4個緯度(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實行四等級評定,分別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評價標準詳見《初中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標準及評價等級表》。

  五、學生成長檔案的建立與完善

  (一)普通初中要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

  檔案包括學生的學科學習目標評價等級、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等級、綜合評語以及初中階段發展的突出表現或標志性成果等內容。

  (二)學生成長檔案要以學生主要行為表現的實證材料為依據。

  各教育科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督促學校積累、整理實證材料,指導農場學校、薄弱學校拓展實證材料的來源,引導學校提煉好實證材料。實證材料的提供務必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實證材料的內容,主要收集以下幾類實證材料:

  ①各類課程學習的階段性或終結性考試或考查成績;

  ②考勤、教師觀察等日常記錄的統計資料;

  ③關鍵性作品、作業;

  ④綜合實踐活動有關記錄和證明;

  ⑤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表彰、獲獎證明;

  ⑥關鍵性評語(班主任、授課老師或其他重要人士);

  ⑦經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認可的特長、醫學檢查等證明;

  ⑧自我描述;

  ⑨其它相關重要材料。

  (三)各初中學校在評價時應注意對實證資料的分析與概括,避免以偏概全。

  學校要特別重視建立并逐步完善學生成長記錄檔案,準確記錄學生成長過程,充分發揮過程性評價對學生成長的激勵作用。各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要合理劃分各部門、班主任、任課教師、班干部、學生、家長等在收集整理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實證材料方面的,將該項工作常規化。

  (四)要嚴格規定學生發展標志性成果的種類,對可能加重學生負擔和大量占用學生校外活動時間的項目,不作為標志性成果和認定特長生的依據,不與升學掛鉤。

  信息技術作為學業考試科目后,其他任何單位組織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為標志性成果,不與升學掛鉤。

  (五)學生評價結果經評價委員會批準后記入學生成長檔案。

  學生成長檔案包括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

  六、組織領導與制度保障

  (一)初中、教師、家長和其他社會人士組成。

  主要職責:

  ①制定評價方案、實施細則和審核評價的規章制度;

  ②組織對學校負責人和教師的培訓,開展相關宣傳工作;

  ③對下級評價工作進行檢查,監督評價程序;

  ④組織專家對下級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反饋意見,以指導學校改進教育教學;

  ⑤接受社會各方面的質詢、質疑與監督,并制定具體投訴方式與處理辦法。

  (二)學校成立評價工作委員會,由校長、學校有關中層負責人、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和其他社會人士組成。

  主要職責:

  ①確定學校具體評價方案,制定具體的評價程序;

  ②對教師、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培訓,開展相關宣傳、解釋工作;

  ③指導班級成立評價小組,組織并監督本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

  ④組織教師對全校的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反饋意見,指導改進教育教學;

  ⑤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仲裁。

  (三)學校成立評價監察小組,建議由學校黨組織負責人(校長兼任書記的學校由校推薦人選)、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和其他社會人士組成。

  主要負責監控學校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情況。學校要組織獨立測評小組抽樣檢測各班的評價結果,接受本校有關投訴,進行調查處理,如不能處理,應上報縣區評價監察組織處理。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0

  為確保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順利開展,根據《蘭州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要有利于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要有利于引導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行為,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健康發展;要有利于引導家長、社會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從而進一步推進我校的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組織與領導

  1、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組

  組長:xx

  成員:xx

  主要職責:確定學校的評價方案,制定學校的評價程序;指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并監督學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的糾紛,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仲裁;組織教師對全校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反饋意見,指導改進教育教學;對全校教師和學生家長進行培訓,開展相關宣傳和解釋工作。

  2、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監察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主要職責:監控學校評價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情況,接受學校有關投訴,進行調查并予以處理。

  3、班級評價小組:各班級要成立以班主任為組長的班級評價小組,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課任教師及學生代表組成,小組成員5—7人。小組中的學生成員不參與教師評分,但應參加實證材料審核,評價細則討論等決策過程。

  三、原則與內容

  評價工作原則:一是“三公”原則。堅持評價工作公平、公正和公開,保障對學生作出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二是“三化”原則。評價主體多元化,學生、教師均參與評價工作;評價形式多樣化,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評價操作信息化。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及時把相關評價信息電子化,在評價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評價工作的效率與客觀性。三是“三結合”原則。堅持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共性評價與個性評價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間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評價內容:

  從公民道德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五個維度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評價。

  四、方法與程序

  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貫穿整個初中階段。每學年組織一次,第一、二學年在學期末進行,第三學年在5月底前結束,第三學年在評價時,既要參考第一、二學年的評價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在第三學年的發展情況。

  資料建設。初中各班級要全面建設學生成長記錄檔案袋及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

  成長記錄檔案袋主要記錄和收集學生日常主要行為表現材料,為綜合素質評價提供實證材料。實證材料必須是原始、真實、完整、全面的。

  學校建議主要收集以下八類實證材料:

  1)各類課程學習的階段性或終結性考試或考查成績;

  2)考勤及日常突出表現的統計材料;

  3)關鍵性作品、作業;

  4)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記錄和證明;

  5)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表彰、獎勵證明、證件;

  6)關鍵性評語;

  7)經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認可的特長鑒定;

  8)自我描述。

  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的內容主要包括學業成績記錄、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達成情況描述、學生特長發展的有關信息以及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和家長評價等評定等級和階段性、總結性評語。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1

  一、指導思想: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印發xx省xxxx年初中畢業與升學考試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精神,以《xx縣教育局關于xxxx年初中學業考試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為指導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二、基本原則:

  體現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所要求的綜合性,發展性、過程性原則,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及多方面潛能發展的過程。

  三、評價組織機構:

  為保證學校評價工作的有序實施,貫徹評價原則,學校成立評價工作領導委員全及相關機構,負責xxxx屆初三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有關工作,具體如下:

  (一)成立學校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

  1、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家長代表:

  2、職責、負責制訂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實施細則,組織審核,培訓確定評價程序,接受和處理各界人仕的咨詢、申訴,糾正評價中的錯誤,查處違規行為,班級評定小組成員的確定,評定結果審定和爭議仲裁。

  (二)成立學校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監查小組:

  1、組成人員:

  組員:

  初三學生代表:

  2、職責:監控評定過程,接受咨詢和投訴,保證評價工作的透明,公正和規范。

  (三)成立班級評價小組:

  1、組成人員:

  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對本班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按學校布置對學生家長進行認真宣傳和培訓,按時完成各項工作,包括本班學生原始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分項評價及結果合成,為學生做出綜合性評價,收集篩選學生證書、資料歸檔。接受家長的咨詢,接受家長來訪等,班主任要按要求,妥善保管好原始資料。

  2、產生辦法:校評委會提名三分之二以上學生認可可當選,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審定,公示一周。

  四、評定內容、方法、程序

  (一)、評價內容:對能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七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二)、評定方法:

  1、學生自評。學生根據本人平時表現,依據綜合素質評定各個方面的要求,根據自己在初中階段的發展情況,對照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要素和關鍵表現進行自我評價。自評包括描述性評語(200字左右)和等級評定。

  2、同學互評。每個學生按照評價標準及說明要求,從七個評價維度對全班同學進行等級評定。在保密的'前提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3、班級評價小組評價。班級評價小組要以學生日常表現為依據,通過觀察、訪問和查閱學生成長記錄袋等方式給予學生客觀和公正的評價。對七個維度的評價內容,評定小組應該參考學生本人,學生同伴及從其他相關人員提供的信息綜合考慮。班級評定小組評價分為描述性評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與以整體描述,要突出學生潛能和努力方向)和等級評價兩方式。

  各班級評價小組的教師,在這項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要對學生、家長和學校負責,對學生一視同仁。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客觀公正評價學生,絕不允許徇私舞弊的粗心大意。

  4、綜合素質評價(即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的七個維度評價分為:優秀A、良好B、合格C、與不合格D四個等級。給予不合格D等級的評定時要慎重,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或依據。

  5、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與班級評定小組評價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所占的權重分別為10%、30%、60%

  6、對評價的結論(包括描述性評語與評價等級)班級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分歧,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決定(成員可保留個人意見,允許向學校評定委員會反映)。對于原則性重大分歧,應該提交學校評價委員會,經過更為廣泛深入的調查,討論后做出決定。

  7、學生、家長和教師對評價過程中的違紀違規行為,可以向學校監察小組舉報投訴,學校監察小組負責調查與處理,并在接到投訴后一周內給出答復。

  8、優秀比例30%,標準細則目標每班一份參考,評價結果完后各班級評價小組要認真進行復查,確定無誤方可定論并對優秀者進行公示,個人結果只給本人。

  (三)、評價程序和操作日程:

  1、4月20日一30日完成評價組織機構的建立(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評價監查小組,班級評價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并進行日程安排。

  2、4月1日一7日將學校評價組織機構各成員名單公布一周。待學生、家長無異議后上報教育局備案,并開展工作。

  3、4月8日一15日:

  (1)組織相關平定人員學習《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及《宏潤中學20xx年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定實施方案》

  (2)組織學生自學《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班級評定小組認真給予指導。同時對學生、家長進行誠信教育。在同學之間的互評中,做到客觀公正,在自評中做到實事求是。家長要幫助學校與學生做好評定工作,不為學生提供虛假證明,不得影響學校的評定工作。

  (3)下發《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細目表》《學生自評表》《學生互評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報告單》

  (4)指導和協助學生建立、整理成長記錄袋。

  4、4月13日下午:

  (1)組織學生集中學習《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班級評定小組成員到場輔導、答疑。

  (2)組織學生自評,寫出描述性評語(200字左右),評出等級并當場回收自評表。

  5、4月15日一16日:

  (1)組織學生回家互評,評出等級,注意保密。

  (2)組織回家學生填寫初中綜合素質評定報告單。(學生基本情況、愛好特長、獲獎情況、學生自評描述性評語、家長評語)

  (3)整理成長記錄袋。上述三項工作學生應于5月4日完成并于5月5日上交班主任。

  6、4月17日一23日:

  (1)學校分班組織學生上機操作,將自評、互評的等級輸入計算機。

  (2)班級評價小組依據學生的平時表現,以及學生的自評、同學互評、成長記錄、家長評價等相關信息,在集體討論、研究、合議的基礎上,分別對學生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班主任寫出綜合性評語并給學生評出等級,小組其他成員討論通過。并分別輸入微機,與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結果自動生成七個維度的評價等級。

  7、4月24日一30日:

  (1)、班級評價小組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本人及家長,并公示個人維度的優秀學生名單。

  (2)、評價結果發布一周,期間對有異議的評定結果,要在評價委員會指導下進行復評,并最終認定評價等級。

  8、5月5日一9日:

  (1)校評價委員會對每一位學生評價結果進行最終認定評定。

  (2)班級評價小組將公示后的最終認定結果(綜合性評語和各維度等級)填寫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報告單。

  9、5月10日一13日:校評價委員會審定,蓋章,歸入學生檔案。

  五、評定內容操作的相關說明:

  1、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

  由評定小組中的教師成員指導和協助學生整理《成長記錄袋》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主要包括:

  (1)獲獎情況:將學生有關獲獎的證明材料復印件袋入成長記錄袋。

  (2)愛好特長:好的研究性學習報告,發表的文章書法、美術、音樂、電腦制作,科技小發明的文字資料等。

  (3)《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創新實踐成果及學業考試評價報告單》

  (4)綜合實踐活動材料,三年來參加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勞動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的記錄與考評情況(并有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學校或社區的證明材料。

  2、《基礎性發展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的組織學習。學校組織有評價人員的學習,班級評價小組學生學習,網上公布《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細則表》班內張貼一張,學生先自學三天,集體學習和答疑時間一課時。

  3、學生自評:在學生充分學習和領會評價內容和標準后,下發三張表格《學生自評表》《學生互評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創新實踐成果及學業考試評價報告單》其中學生自評一項,統一時間,當場填寫。班級評定小組成員要現場指導學生,評出自己各要素得分,平均出各維度得分,并當場收上《學生自評表》,《互評表》《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學生帶回家三天后上交。

  4、班級評價小組對學生的評價

  依據學生的平時表現,個人對學生的了解,結合學生的自評、互評、成長記錄袋、家長評語等信息,班主任組織小組成員在集體討論研究、合議的基礎上給出每個學生的等級,及綜合性評語,遇有異議的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決定,也可上報學校評價委員會做出仲裁。

  5、評價結果的呈現:

  (1)綜合性評語,應該突出學生特長,個性、潛能及努力方向。

  (2)等級評定:

  分值:學生自評分X10%+互評分X30%+班級評價小組打分X60%

  等級:全體學生綜合得分按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前30%為A級,D級指有重大問題或違法行為的學生并要有充分依據。

  6、評價結果的公示:

  班級評價結果呈報校綜合素質評定委員會審核后,將評價結果告訴學生本人,并將各項等級為A的學生名單在班級公布一周。

  期間:

  (1)由學校設立投訴電話:xxx,接受投訴與提出復議,專人負責做好記錄。

  (2)在校內設立意見箱,每天開箱一次,對有異議評定結果,由校評價審核委員會組織專人調查,決定是否復議,并做好解釋或各項工作。

  7、評價結果的審定和歸檔:

  經過一周公示和復議期后,校評審委員會對每一位學生評價結果進行評定,由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袋學生檔案,供高中錄取時使用。其它原始資料如學生自評表、互評表、班級評定資料等一并移入德育處存檔,評價結果一旦歸檔,原則上不予以變動。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2

  一、 指導思想

  在美術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發展為本,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期末美術評價時,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構建一種全面的、完善的、重過程的、重創新的美術教學評價體系,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標準》指出“為學生全面發展而評價”,這一理念簡約而明確地要求教師構建一種全面完善的、重過程的、重創新的教學體系,而美術評價也不例外,作為美術教師,同樣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關注對學生學習目的、態度、審美意識的評價,注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與評價。

  二、評價目標

  1、通過全方位動態評價,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化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評價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得到發展,并重視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肯定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注重學生的知識學習水平以外,必須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情感的評價。

  2、通過有效的評價,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式,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靈活,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主動性與創造性。

  3、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評價方式,著力于學生的內在情感、意志、態度的激發,使得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更多的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評價內容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從美術學科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總目標的要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書畫特長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1、造型表現: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

  2、設計應用: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時間能力的學習領域。

  3、欣賞評述: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逐步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

  四、評價形式和方式

  1、以過程評價方式評價:在美術創作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多聽聽學生對自己作品的解釋,尤其是對那些很特別的畫,比如畫面看起來顯“亂”,不容易看明白畫面意思和內容的時候,老師需要和他們耐心的交流,了解過程和意圖,并肯定他們在創作上的大膽和創新。

  2、以評語的方式評價:以口頭、筆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口頭上評價外,還可以在學生創作的作品上寫上“色彩美!” “造型獨特!” “有創意!”“人物畫得有靈氣!”等書面評價。

  3、以獎勵貼紙的方式評價: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學星獎”、“創新獎”、“愉悅獎”、“彩虹獎”等,“學星獎”主要針對課前準備充分的、的嘉獎,上課過程全心地投入學習的孩子而設“創新獎”意在針對能標新立異的有創造性的作品而設的嘉獎,“彩虹獎”旨在獎勵能較好地運用色彩的孩子等等。這一方式,孩子們非常喜歡,并能有效地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習的預期目標。

  4、以自評、互評的方式評價:學生作業完成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舉辦一些有趣的作品展,將學生所有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學生欣賞、比較、討論,最后讓學生把對作品的評價用語言表述出來。

  5、美術成績以平時為主,期末為輔,既要看結果,更注重看過程,提高平時的課堂效率。因此美術評價的方式分為兩部分:“過程性”評價和“期末綜合等級”評價。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個性特點,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美術考核成績采用“優、良、中、差”等級評價的方式,結合平時學生的課堂表現,期末測試,給予綜合成績。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3

  為確保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順利開展,根據《蘭州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要有利于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要有利于引導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行為,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健康發展;要有利于引導家長、社會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從而進一步推進我校的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組織與領導

  1、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組

  組長:xx

  成員:xx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確定學校的評價方案,制定學校的評價程序;指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并監督學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的糾紛,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仲裁;組織教師對全校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反饋意見,指導改進教育教學;對全校教師和學生家長進行培訓,開展相關宣傳和解釋工作。

  2、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監察小組組長:小志

  副組長:xx

  成員:xx

  主要職責:監控學校評價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情況,接受學校有關投訴,進行調查并予以處理。

  3、班級評價小組:各班級要成立以班主任為組長的班級評價小組,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課任教師及學生代表組成,小組成員5—7人。小組中的學生成員不參與教師評分,但應參加實證材料審核,評價細則討論等決策過程。

  三、原則與內容

  評價工作原則:

  一是“三公”原則。堅持評價工作公平、公正和公開,保障對學生作出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

  二是“三化”原則。評價主體多元化,學生、教師均參與評價工作;評價形式多樣化,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評價操作信息化。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及時把相關評價信息電子化,在評價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評價工作的.效率與客觀性。

  三是“三結合”原則。堅持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共性評價與個性評價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間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

  評價內容:

  從公民道德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五個維度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評價。

  四、方法與程序

  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貫穿整個初中階段。每學年組織一次,第一、二學年在學期末進行,第三學年在5月底前結束,第三學年在評價時,既要參考第一、二學年的評價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在第三學年的發展情況。

  1、資料建設。初中各班級要全面建設學生成長記錄檔案袋及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

  成長記錄檔案袋主要記錄和收集學生日常主要行為表現材料,為綜合素質評價提供實證材料。實證材料必須是原始、真實、完整、全面的。學校建議主要收集以下八類實證材料:

  1)各類課程學習的階段性或終結性考試或考查成績;

  2)考勤及日常突出表現的統計材料;

  3)關鍵性作品、作業;

  4)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記錄和證明;

  5)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表彰、獎勵證明、證件;

  6)關鍵性評語;

  7)經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認可的特長鑒定;

  8)自我描述。

  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的內容主要包括學業成績記錄、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達成情況描述、學生特長發展的有關信息以及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和家長評價等評定等級和階段性、總結性評語。

  2、評價程序: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先由學生本人作出自我評價,經家長簽字同意后,上交班級評價小組。然后按市“指導意見”中的評價內容標準和要求完成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最后評價結果如實填入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

  1)學生自評:學生對照標準進行自我評價鑒定,并寫出描述性評語,描述性評語不超過150字。

  2)學生互評:每一位學生對照標準,對本班每一位同學(包括自己)進行評價量分。

  3)教師評價:評價小組的教師,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對照評價標準,對全班每一個學生客觀、公正地作出評價量分。

  4)結果合成:每個維度的評價,學生互評占20分,教師評價占30分,統一考試、考查等硬性評價結果占50分。學生自評不納入結果合成,無統一考查的等級評價,學生互評占40分,教師評價占60分。

  畢業生最終評價結果的合成:七年級評價結果占30%,八年級評價結果占30%,九年級評價結果占40%。

  5)結果審定:學校評價工作領導組對評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全面審查并負責解釋。對學生某一基礎性發展目標被評價為D等級或A等級的,學校評價工作領導組將上報縣評價工作委員會進行審核。

  6)反饋與公示:各班級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個人及家長,評定等級為A等的要公示,接受學生的質詢并由班級評價小組研究后給予答復。

  7)監察與投訴:學校對班級評價工作進行監察,對評價過程中出現的違紀違規行為,可向學校監察小組舉報和投訴,學校負責調查與處理。學校監察小組在接到投訴后1周內作出答復。

  8)對殘疾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降低標準,以體現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

  五、呈現與使用

  1、評價結果: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應包括兩部分:綜合性評語和評價等級

  1)綜合性評語:學生自我評語,教師綜合性評語。

  2)評價等級:每個維度的評價結果為A、B、C、D四個等級,分別代表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對學生某一維度評價為D等級時應非常慎重,其材料必須的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組進行審核,對符合直接認定為A等級條件的,必須在學校公示后報縣評價工作委員會審核認定。

  3)等級比例:學年度和畢業生最終評價均以學校為單位劃分等級,其中公民道德素養維度A等級不受比例限制,其他四個維度A等級占實際參加測評人數30%,B等占45%,C等占20%,D等不高于5%。

  2、評價結果的使用

  1)用于指導改進日常教育教學實踐。

  2)作為學校評估和監控班級教育教學質量的依據。

  3)作為學生初中畢業的主要依據之一。

  4)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主要依據之一。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4

  根據市有關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為確保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規范有序地開展,參照七斗市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并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評價原則

  實施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是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其意義不僅在于改變傳統的以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高中招生唯一依據的做法,以利于促進學生基礎性素質發展目標的達成,而且對于教育領域重建誠信文化也是重要促進。在對初中生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時,應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評價要遵循導向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和發展性原則。

  二、評價內容及基本標準

  綜合素質評價分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

  1、道德品質。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集體、保護環境等。

  2、公民素養。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對個人的行為負責;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等。

  3、學習能力。有學習的愿望與興趣,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習水平,有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的習慣;能夠完成規定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實驗操作;能夠結合所學不同學科的知識,運用已有的經驗和技能,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等。

  4、交流與合作。能與他人一起確立目標并努力去實現目標,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觀點與處境,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能綜合地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等。

  5、運動與健康。熱愛體育運動,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具備鍛煉健身的能力、一定的運動技能和強健的體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6、審美與表現。能感受并欣賞生活、自然、藝術和科學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參加藝術活動,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等。

  二、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

  評價結果包括兩部分:

  一是綜合性評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情況予以整體描述,注意突出學生的特長和潛能。評語盡可能采用對話式,體現激勵性。

  二是等第。根據學生實際表現,對學生六個方面素質發展情況分別進行評定。具體做法:

  1、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三方面的評定,凡符合基本標準者,可評為合格。凡有突出問題,不符合基本標準,可暫不打等第,但要將突出問題如實記載。

  有見義勇為等行為得到省市區有關部門表彰;在關心集體、愛護國家和集體財產、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等方面有突出表現并得到省市區有關部門嘉獎的,將具體內容填寫在相應評價項目的“突出表現”欄中。

  2、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三方面的評定等第分A、B、C、D四級。凡符合基本標準者,視情況可得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得D;凡符合標準并有突出表現,且有詳細、明確證據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確認,可得A。凡得A等級的學生,必須有突出表現的有效記載,否則視為無效。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得A:

  ①研究性學習成績顯著,得到社會的公認或權威部門的認可;

  ②學習主動積極,各科成績一貫優秀;

  ③小創造、小發明經過專業評價機構認證或者在省市區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獲獎;

  ④在區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論文、文學藝術作品;

  ⑤在區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中獲得等級獎;

  ⑥其他經市(縣)、區教育局和市學校管理中心認可的表現。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運動與健康方面得A:

  ①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等級者;

  ②國家三級及以上運動員;

  ③參加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獲單項前六名或集體比賽前六名主力隊員、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單項前四名或集體比賽前四名主力隊員;

  ④其他市(縣)、區教育局和市學校管理中心認可的表現。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審美與表現方面得A:

  ①在校內外大型文藝活動中有突出表現;

  ②參加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二等獎以上的(含集體項目,合唱除外);

  ③參加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各項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一等獎的(含集體項目,合唱除外);

  ④其他經市(縣)、區教育局和市學校管理中心認可的表現。

  三、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

  1、學校成立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成員名單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學校領導小組負責修訂本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具體組織實施評價工作,審定評價結果,受理咨詢、申訴和復議申請。同時成立各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小組,班主任任組長,成員為相關任課教師,并有學生代表參加,負責具體組織班級評價工作。

  2、全市初中使用統一格式的《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表》。評價工作每學年進行一次,初一、初二年級于六月底前完成,初三年級于中招報名前完成。每學年的記錄表都必須經學生本人、班主任、校長簽名或蓋章確認,并加蓋學校印章。應中招工作信息采集需要,各校同時建立電子檔案,在中招工作開始前,按要求用電子文本形式及時上報相關信息。

  3、學校應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成長記錄袋中包括每學期的評價表、三年的匯總表,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突出表現的材料,其他有價值的材料。成長記錄袋進入學生檔案。

  4、學校在組織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采取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學校評價等方式進行評定,通過評價激勵學生成長。

  5、在學年末和畢業前,學校應以書面形式將評價結果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各項目評價得A等第的在校園內公示一周。若學生及其家長對評價結果有異議,應以書面形式在公示期間向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申訴或復議,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應在收到申訴或復議之日起一周內給予書面答復。如學生及其家長對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的復議仍有異議,可以通過正常的途徑和程序向教育行政部門和主管單位反映。

  四、評價工作的保障制度

  1、誠信承諾制度。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和班主任向校長簽訂誠信承諾責任狀。校長和班主任必須在“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表”上簽章。

  2、專項抽測制度。教育行政部門和主管單位不定期組織對相關項目評定為A等第學生的抽測。一旦發現有弄虛作假、違反規定評價程序操作的,一律取消其相應的等第,并將抽測結果記錄在案。

  3、非誠信學校通報制度。對在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存在非誠信現象的學校,市(縣)、區教育局和市學校管理中心應采取適當的形式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批評。

  4、責任追究制度。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凡提供虛假材料或不按照規定程序操作的,要追究有關當事人和校長的責任。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精選15篇)04-17

學校教學質量監測實施方案(精選19篇)10-26

初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實施方案(精選10篇)02-22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通用10篇)08-01

學校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方案(通用12篇)12-09

小學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精選16篇)04-27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精選12篇)06-26

學校提升教學質量實施方案范文(精選18篇)12-27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06-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奇米777四色影视在线看| 大香区一二三四区2021|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不卡合集视频|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XXXX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日本不卡三区| 暖暖视频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的丰满3中文字幕| 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 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 国产精品 高清 尿 小便 嘘嘘|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汌A√| 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阿v天堂在线|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韩国日本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国产色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