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隨筆 -范文
一、主題背景下數學活動的開展中1班 李雪飛
數學和人類的生活活動密不可分, 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幼兒園教師隨筆
。但是我們一定要設計與生活自然結合的數活動。以往我們有的教師往往對生活中的數學理解有些偏差或者根據方便教學的原則扭曲了數活動真正的意義。案例一:排序課是數學老師都進行過的活動,但是往往會根據主題的變換表現出不同的樣式。在“動物大世界”主題中老師會組織小朋友幫助小狗和小貓排隊;在“我愛我家”主題我們會幫媽媽設計項鏈紅色珠子和綠色珠子排隊;在“有用的植物”主題,我們往往又讓孩子將白菜和蘿卜排隊。其實這是對主題的表淺認識,也是對生活中的數活動的片面認識,生活中斑馬和大象排隊的時候少之又少,而AB排序模式的項鏈也比較過時了吧!又如小班數教學中“一和許多”,老師往往為幫助幼兒理解之間的關系,用不同的材料反復操作練習,使得本來很簡單的數學知識復雜化,可是孩子還是一頭霧水,不明白你講什么。只要你講冬天穿得衣服多,還是夏天的衣服穿得多,這樣一比,幼兒馬上理解它們之間得關系。生活中的知識幫助他們理解簡單的數概念。
那么怎樣才能讓數學活動自然地結合生活呢?首先老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數學 ,讓數學活動回歸于自然。在幼兒的一日生活里,到處充滿數學:早上幼兒要穿衣服,衣服上有扣子 ( 涉及到大小、多少);按時上幼兒園( 涉及到時間);來了幾個、缺席幾個幼兒 ( 涉及到數量、統計);吃飯要用餐具,餐具是各種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有不同的用途,餐具的擺放( 涉及到分類);玩什么樣的玩具(涉及到形狀) 等等。在窗臺上種植區里,植物生長情況的同時,又在不經意中比較高低、長短。幼兒對數學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之上的,而變幻莫測、奧妙無窮的大自然中處處都有數學。另外我們老師要善于挖掘主題內容下真正生活化的內容,比較發現主題下最有價值的數學活動。同樣還是上面的例子。如在“動物大世界”主題中如果我們組織“動物找家”的數活動,幫助幼兒理解動物的不同生活習性從而進行分類活動;在“我愛我家”的主題中組織幼兒開展“我的家有幾口人”、“我家住幾零幾”幫助幼兒更加熟悉自己的家庭等等,讓我們設計的數學活動更加真實化、情景化、自然化。
二、隨筆: 從調查問卷想到的中4班 龔曉華 本周我們開展了新的主題《春天來了》,同時我們也發放了一張調查問卷,“我發現的春天”,借由這樣的問卷請家長和孩子一起來找找春天在哪里。在下發之前已經和孩子進行了溝通,告訴他們如何完成這張調查問卷,希望他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完成。
第二天只上交了9張,而其中只有兩張是認認真真完成的,其余上交的都是孩子自己用鉛筆隨意地進行繪畫完成的,非常粗糙。
我們總是說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家長的教育的,但是家長又有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呢?很多家長總是把教育的責任推卸給老師,但我們不是萬能的,不能夠全包啊!其實對于家長來說完成這樣一張調查問卷是非常簡單的事情,花不了多少時間。但是體現的是家長對于孩子的重視程度,一種責任感。有些家長總是會抱怨自己的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的。要知道你沒有在孩子身上花上一點時間陪他游戲、陪他成長,你怎么能夠期待你的孩子完全能夠知道呢?畢竟我們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神童。
家長重視程度不夠,除了家長自身的原因以外,我們老師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有的時候我們在家長會上,在來離園的時候和家長溝通,但是有些家長沒有真正去理解,有這樣的一個意識,當然效果也就是微乎其微的。家長更希望看到的是效果,我們要給家長看到重視以后會得到的效果,用案例來說明。同時我們需要不斷地和家長溝通,這樣家長能夠感受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過程所產生的變化。對于那些積極配合的家長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激發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每一個家長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成長,我們就要讓他們看到孩子身上所起的變化。
調查問卷事件很小,但是折射出了家長很多的問題。在以后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家長溝通,讓家長更加理解我們的工作,支持我們的工作。
三、隨筆:班級常規管理初探
中5班 陶娟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作為我們第一線的幼教工作者來說,也有一套自己的規矩!
如果說每個幼兒園是個大家的話,那么每個幼兒園里面還有不可忽視的小家,正是這一個個小家,組成了一個大集體!如果嚴重點來說的話,一個班級的好壞,關系到幼兒園的發展。那么應該怎樣才能讓班級能較好的運轉,讓領導順心,家長放心,孩子安心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怎樣進行班級組織的常規管理?
下面來談談我工作二十幾年來的一些體會:
一、建立一定的集體生活常規
很多年齡較小的孩子,注意力還很不穩定,容易分散,不能時時注意教師的示范、講解和教育評價,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不能擺脫動作和實物的影響,還不了解事物的內部關系,因此也不能了解生活常規建立的意義。他們的意志力水平也較差,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發展也緩慢。所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可以做什么或不可以做什么,以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有組織的行為。如物品的放置要有條不紊,什么東西放在哪里,怎樣放,都要經過精心考慮,合理布置。在教育中做到循循善誘,逐步地提高幼兒對生活常規的認識尤為重要。
二、常規教育中合作的積極效應
合作是幼兒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教育幼兒學會合作,對于老師能否更好的管理幼兒,有很大作用。因為,大部分幼兒在活動中,既缺乏合作的意識,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會協商,不會分工與交流,游戲過程中發生矛盾時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遇到困難往往求助老師而不知從同伴那里尋求幫助,同伴遇到困難時也沒有意識去協助解決。在這里,我把合作教育看成是常規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兒一同游戲、學習的機會很多,如一起拼圖、搭積木、作畫、看圖書、玩娃娃家等。我們必須為幼兒創造、提供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游戲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作。比如,引導、組織幼兒在建構天地進行建構游戲。在這當中幼兒必須學習相互協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結構上達到協調一致,共同創作出一個個生動的作品。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筐、中型的體育玩具、共抬桌子等都可以為幼兒提供大量的學習與實踐合作的機會。因此,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合作也能使常規教育,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應!
三、常規對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影響
常規應該有個度,不能過緊,也不能過松。怎樣把握好這個度呢?拿培養幼兒創造力方面來說吧,我覺得應該給幼兒足夠自由的發展空間,讓孩子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情感需要去探索。靈活運用教育技巧,激發兒童的思維向縱深發展,即猜測孩子在想些什么,琢磨出他們的思維處于什么階段、思維活動中還存在什么矛盾。孩子希望發現新的觀念,經歷新的事情,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一個重視增進孩子個性、創造性潛力發展的環境中,孩子會自我感覺良好。在創造性活動中,要允許有疑慮的兒童不參加活動,因為兒童在旁觀別人的活動過程中獲益也是一種學習方式,也許幾天以后,他就會以極大的熱忱去嘗試這種活動。所以,有時要適當放寬常規的范圍,才不至于影響幼兒創造力的發展。那么老師在常規教育的管理中,既不用那么費心,也鍛煉了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班級組織的常規教育,是一種日積月累的長期工作!塑造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應該從小培養!因為孩子面對的未來,還有各種各樣的紀律約束。我們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時緊時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單憑老師的主觀觀念去主宰孩子;應該是一種理性的感情投資,只有了解本班孩子的特性,運用科學的理論,根據實踐的經驗協調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那么,班級組織的常規教育管理,應該不是難事!
四、站 點
中6班 向春芳
我曾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過發生在美國幼兒園的一件事,有一個小男孩,發現自己的東西丟了,于是他在一張紙上畫出了自己丟失的東西,還請老師附寫了一份尋物啟事。如果換成我們的孩子,肯定會求助老師或家長:“老師,我的東西丟了。”而這個美國小男孩在求助于大人前,先考慮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但他在此之前表現的不怕麻煩,勤于動腦的習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孩子學習的。因此,我們應該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應注意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午運動的時候,我帶孩子們排好隊來到了三樓平臺上,許多小朋友都站到了點上,突然耳邊傳來了:“老師,悅悅和陽洋洋‘吵架’了。”我順著聲音看去,只見悅悅和洋洋因為站點的問題在那里爭搶起來。我走過去問她們:“怎么回事?”兩個人都說是自己先站到那個點上的,誰也不讓誰。由于沒有人看到她們是誰先站到哪兒的,我想:如果我來解決肯定會傷到一個孩子,而且誰都不會服氣。于是我對她們說:“現在請你們都離開這個點,站到旁邊去商量解決,老師相信你們自己能夠把這件事解決好。”過了一會兒,我看到悅悅站到了隊尾的點上,我問她們是怎樣解決的,洋洋告訴我:“我們倆是猜拳決定的,我贏了,悅悅輸了。”回到班上,我和孩子們討論了這件事,孩子們都想出了許多好方法,有的說:“小朋友應該互相謙讓。”有的說:“要動腦筋想辦法。”……
事情雖然得到了解決,我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盡量為幼兒創造友好相處的條件?蔀槭裁次覀兊脑诤⒆影l生問題時,不是先考慮自己該怎么解決,而總是尋求老師或父母的幫助?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問題,用自己已有的一點社會經驗去嘗試解決問題,
范文
《幼兒園教師隨筆》(http://salifelink.com)。讓他們在嘗試的過程中感受成功與失敗,這樣孩子就會從成功與失敗中記取教訓與經驗,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五、隨筆: 越來越多的玩具
中3班 徐亞娟
隨著孩子們的日漸長大,我發現他們也越來越渴望與他們進行交流和交往,當然這種表現在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會去模仿別人去得到別人的認可,有的孩子把自己的東西拿來與別人分享并想以這樣的方式讓大家喜歡自己……可以看出孩子們真的很想與別人很好地交往,但這種種方式也給我們的教室帶了不少的問題,擺放不下的玩具就是其中的一個。
在開展《我在馬路邊》的主題時,我們讓孩子們每人帶一輛小車子來學校,并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小汽車的架子,孩子們不但可以玩,還可以互相欣賞。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玩具變得品種多樣,有大的毛絨玩具也有數不清的小卡片和一些圓圓的容易滾動的小球,這樣一來對他們擺放他們的玩具造成了困難,要么是多的全擠在一塊,要么是時不時地往下掉,在學習活動的時候也分散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我覺得必須要想個辦法來解決,我把這個討論的過程放在自由活動的時候,在把玩具送回家以后,我把問題拋給了他們,“我們的玩具越來越多了,這里看來放不下了,這可怎么辦呢?”
帥帥聽到我這么一說,馬上舉手回答:“大家少拿一點來。”
“這是個好辦法,那么我們現在每個人拿了一樣玩具,誰愿意不帶玩具來?”
聽到不帶玩具來,沒有人舉手表示愿意,“那可怎么辦呢,沒有人愿意少帶來。”
“用一個大籃子裝一下吧,這樣就放得下了。”
“這樣很亂的。”
“馬上有人否定了。”
“那么放一些小籃子吧。”
“小籃子都放了我們平時玩的積木。”
“我們自己做一些小籃子放吧,這樣就會很整齊了。”
我覺得這個辦法不錯,但我還想聽聽他們的做法,“用什么做呢?怎么做呢?”
“可以用我們平時收集的廢舊盒子為做。”
“用顏料打扮一下,再做上標記,這樣我們的玩具就會做得很整齊。”
“這個辦法真不錯,如果用一樣大小的盒子來做那么就更好了。”我回應孩子的好辦法。“哪里可以找到大小一樣的盒子呢?”看到孩子們想了半天沒有好主意,我笑著說:“這樣吧,我們請吳老師幫忙,請她幫我們收集一些我們平時喝牛奶多下來的盒子,這些盒子應該一樣大了吧。”
就這樣,我們的區角活動中又多了一樣工作,那就是做籃子,不同的小組有不同的顏色,再在每個完成的籃子上貼上孩子的照片,就大功完成了,現在我們的玩具架上再也不是亂七八糟的,孩子們也很珍惜自己的小籃子。
每天都會有很多問題發生,孩子是班級的一員,他們有權利和義務來解決這些小問題,教師就是要放手讓孩子來做,這樣孩子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得到不斷的提高。
六、教師在游戲中的角色
中3班 徐亞娟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玩游戲比上課更能發展孩子的體能、認知和社會性,是幼兒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教師觀察和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的最佳窗口。所以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游戲占到了重要地位,是幼兒學習各種技能的主要途徑。
在傳統的游戲過程中,教師往往作為控制者,幼兒的游戲活動常常是在教師的高控制,高指導下進行的。今天幼兒被安排在哪個時段,進行什么游戲,都要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均由教師來決定,這樣的游戲變不是幼兒主觀愿望中想要的游戲。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人才的概念的轉變,要求我們教師也要隨之轉變教育觀念,擺正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位置,同時改善指導方法,發揮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特殊作用,讓幼兒在游戲中真正獲得發展,成為游戲的主人。
當然這種放手并不意味著幼兒可以在幼兒園里任由自己玩耍,在各種游戲活動中,教師應當做好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這是對教師的教育和管理水平提出 的要求:
一、作為支持者
教師在游戲中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就要發揮他的主動性,教師的支持水平越高,幼兒參與游戲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教師未經深思熟慮,沒有為幼兒創設有利于幼兒游戲的活動區域,難以滿足幼兒參與游戲的需要,幼兒就可能對教師提供的材料失去興趣。
由于場地的限制,超市旁邊的“電梯”很小,只能容納一個幼兒乘坐,幾名幼兒都想坐電梯,大家一起往里擠,眼看就要發生“坍塌”事故,大家還是互不相讓,教師及時上前調解,經過討論,一名幼兒成為電梯乘坐員,并用簡單工具制作標志,讓其他乘客有序乘坐,很好地解決了上述矛盾。
二、作為鼓勵者
幼兒參與游戲,有自己對游戲材料的理解,教師作為成人要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在觀察中判斷游戲對幼兒的發展有沒有價值與意義,不要單單以自己的原始初衷作為判斷的標準,在游戲過程中,對幼兒的游戲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勵,才是教師最應該有的行為。
多數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往往不能將游戲進行到底,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其他游戲的話,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過去,這時需要教師進行引導,鼓勵幼兒把事情做完、做好、對成功的幼兒,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強化幼兒的良好行為。
三、作為合作者
為孩子創設的游戲不單單只有孩子可以參與到其中,教師應該學會與幼兒一起投放到游戲中,此時教師是一個玩伴而不是指導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找到游戲中存在的亮點與不足,看到在幼兒的游戲行為和教育目標的交叉點。教師與幼兒的合作,并不是一味地左右幼兒的探索行為,而是當孩子在探索中真正遇到困難、挫折時,教師在精神上、材料上以及游戲的策略上給予適當的幫助。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老師及時出現在他的身邊,幫助他理清思路,讓孩子自己持續深入地進行探索,當他有新發現時,老師會毫不猶豫地入下手中的事,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他的游戲中去,讓孩子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每一次探索與發現,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注、支持與鼓勵,孩子的每個觀點與想法都能得到老師的接納與重視,這對孩子 來說對他以后更深層次的探究樹立了信心。
同樣對教師來說,只有學會了與幼兒的合作游戲、活動,才會在這其中找到游戲的發展點,對游戲材料進行進一步的拓展。
四、作為引導者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在游戲中有時會存在困難、偏差,作為教師要看到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及時的介入進行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提供幼兒能接受和能夠理解的指導,促使幼兒的活動朝著大膽探索的方向發展,從而真正發揮游戲的作用。
結合《我在馬路邊》這個主題活動的開展,幼兒從家里帶來了很多玩具車,柜子上的車子一天天地多起來,孩子們想到了在建構天地中為這些車子建造車庫,通過觀察,教師發現很多孩子選擇為小型車搭建車庫,因為這相對容易一點,用幾塊積木一圍就可以了,而為大型的車子搭建就存在一家的難度,因此沒有人去這么做,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向幼兒提出了問題,并引導幼兒一起開始建造車庫。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遇到了如沒有夠長的積木這樣的問題,讓孩子們不知所措,教師的及時關注和引導幫助幼兒開拓思路,嘗試用替代物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幼兒獲得了空間、組合等經驗,順利地解決這問題。
教師的引導要符合各年齡段幼兒的游戲需要、情感需要,充分滿足幼兒的興趣點所在,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和活動中成長。幼兒是游戲的“主人”,教師在游戲中要正確扮演好自己的不同角色,恰到好處的對幼兒游戲進行指導,使幼兒愉快的、創造性的玩。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著姥姥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姥姥,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佳佳滿眼含淚地松開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佳佳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動區游戲時,佳佳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佳佳,你喜歡玩什么?"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佳佳高興得點點頭,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佳佳講故事,佳佳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佳佳進餐的緊張心情,武老師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后,佳佳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佳佳,你怎么啦?""我吃不下","佳佳,別著急,你瞧,就剩下這么一點點了,來,我幫你!"佳佳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于把飯吃完了,盡管她是最后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姥姥手里還拿著幾本書,她對我說:"李老師,太謝謝你們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姥姥,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夸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佳佳姥姥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于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么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于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園教師隨筆 -】相關文章:
教師教學感言隨筆07-07
幼兒教師隨筆 -范文10-15
教師研修隨筆感言范文(精選5篇)05-29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感言1000字07-12
音樂教師六年級總結隨筆10-30
愛打小報告的孩子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0-10
幼兒園教師教師節方案08-20
幼兒園教師學期計劃10-29
幼兒園教師述職報告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