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校共育賦能成長收獲與體會心得(精選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賦能成長收獲與體會心得(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校共育賦能成長收獲與體會心得1
通過閱讀呂校長的《強化課后服務,落實全面育人》與楊東平教授關于《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學校?》兩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明白了關于現代教育的一些內容,現代教育不僅要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擁有健康的人格、準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行為習慣、自我學習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實的精神生活等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和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有效落實全面發展新理念,更加貼近現代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五中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后服務活動,它的主要形式有:補漏提升活動和個性興趣活動。通過開展課后服務活動,充分開發了同學們的潛能,培養了同學們各方面的興趣愛好,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雖然是教書育人的主力軍,但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協調與配合。作為一名家長,除了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各項工作,還應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方面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關心和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日常言行與舉止,若稍有偏差,應立即進行矯正。其次,多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讓孩子養成課前預習,課后鞏固,有計劃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創造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凡是孩子能做的事,盡可能讓他獨立完成,以培養孩子以后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
總之,家校共育不但拉近了學校與家長的距離,而且更重要的是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系統學習和良好溝通的渠道,充分體現了學校對孩子高度負責的精神,感謝學校為每位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所做的努力。
家校共育賦能成長收獲與體會心得2
學校與家庭是教育的“兩手抓”,缺了哪一個,教育就一定會落伍。Schholminski還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依賴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良好合作可以更好地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優化學校教育環境。
在《管子·權修》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年之計,莫若樹谷;十年之計,莫若樹人;終身之計,莫若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樹也,一樹百獲者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把一年作好,種上一棵莊稼最好;把十年作好,種上一棵樹最好;把一生作好,培養出人才最好。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在這個問題上,我有兩個體會。
積極有效的溝通是建立成長的橋梁。
一、家長與教師的有效溝通。
父母與教師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學習狀況及情緒狀態,以便更好地幫助孩子。廣陵小學家校互動的舉措很多,比如家長會、各種節日活動、官方微信等等,此外,教師還在微信上建立了班級聯絡群,每天都會公布孩子的學習內容和要求,讓我們可以實時掌握孩子的學習任務;老師們也經常通過微信發布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讓我們看到孩子在學校的另一邊,全面了解孩子;更難得的是,教師還經常與我們分享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從中我看到了教師的高素質、高責任心,最重要的是對教育的熱愛。
從這里,我學會了“傳遞正能量”,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問題,朝著陽光方向成長;懂得了讀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明確了“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缺位”,努力創造條件抓緊時間讓孩子多與父親在一起;得到了對我所提出問題的解答。在閱讀了組織思維所寫下的美麗的詩歌后,我也看到了用詩意的語言來表現數學的理性,學會了如何幫助孩子們一絲不茍地、仔細地理解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除了我們這些家長,我知道在學校里,有一顆熱情、真誠的心在關注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舉一動中,她告訴我們要有耐心地等待,用一朵花兒的時間,等孩子每天長大一點。
如此誠摯、高效的家校溝通方式,不僅直接幫助我,還幫助孩子快速順利地進入小學學習環境,快樂成長。
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能力。
父母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從孩子的角度去認識她在學校的生活,鼓勵、安慰、引導都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狀態。
我試了好長一段時間,想要孩子們回家后高興地與我分享學校的事情。自幼稚園開始,我每天都會問她,為什么要把小小的愛帶回家,老師獎勵她,慢慢養成了「欣欣說,我們聽」的習慣,不僅是聽,我們還會評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讓溝通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繼續保持著在上小學以后說什么話都要說的好習慣,不僅老師稱贊這些好事,有時還跟同學們玩鬧,她所做的小壞事都開始與我們分享。不管怎樣,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好奇,肯定了她的情感反應,也對她說了我們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回憶起自己或她父親如何處理童年時遇到的類似困難。這種分享使欣欣心平氣和,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來幫助她找到處理困難和挫折的方法。
三、兒童與教師的良好溝通。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看到老師們都能及時關注孩子的動態,但我更希望欣欣本人能積極主動地與老師接觸,與老師溝通。曾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羨慕有些孩子能主動關心老師,與老師交談。幼兒與教師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幼兒在情感上信賴教師,在將來的學校生活中有安全感,能夠自信、積極。但直到現在,盡管她很喜歡并崇拜自己的老師,卻不敢與老師進行落落大方的交流與互動,總是顯示出一種害羞的一面。這個方面,我們在培養上做的還不夠。這是因為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缺陷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因為小的時候怕生病、怕麻煩,我對她太照顧了,集體活動少,外出旅游少,與人交往也少,導致她在人際關系上不夠主動。下一步,我們將與她一起參與拓展、旅游等活動,拓展她的視野,增加與人交往的機會,相信問題會得到改善。
其實不僅僅是這個問題,教育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問題都會出現,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培養孩子的良好心態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好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成長。
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孩子健康快樂自信。
第一、尊重兒童的自然成長過程。
某個班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不同的發展,而各個能力的發展也不一定是均衡的。對于孩子身高體重等方面的差異我們一般都會比較寬容,但對于孩子能力方面的差異則不會那么淡定。父母太了解孩子了,所以能很清楚的看到孩子的.不足。
以欣欣為例,她的動作能力發展得較慢:旋轉呼拉圈,一轉就掉;跳繩,能一蹦老高,但不能跳幾個。欣欣開始寫起字來像蚯蚓一樣,她曾經左右不分,bd會寫反,整個認讀音節都不記得…有時候想自己小時候,再看看別的孩子,再看看她,不由自主地著急、糾結,為什么我的孩子沒有那么好呢?
事實上,這些缺陷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必然的自然過程,沒有誰生來就是好的,誰也不會做任何事。違反事物發展規律,拔苗助長反而是有害的。書寫不好,是因為孩子手上的小肌肉沒有發育好,如果多練習會適得其反,影響發育,延遲能力的發展;左右不分,有些字會寫反,這是幼年時爬行不足的后果之一,適當多做運動,多做運動,就會進步…
認識到這一點,我明白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靜待花開。還有一次,我在欣欣的筆跡上畫上了“愛”的記號,她剛進小學的那幾個月,筆畫變得越來越干練,甚至還知道什么是懸針豎,什么事垂露豎;欣欣跳繩最近才有所進步,從原來的一個位數提高到兩位數;她還能獨立讀注音書,看起來越來越好。正如老師所說,生活是一個慢慢成長的過程,每天一小步,與自己比較,天天進步。
第二、相信孩子對他們的欣賞。
這過程中,除了不足之外,我們經常應該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欣賞孩子的優點。小孩都有自己的喜好,一些經常得到表揚和鼓勵的事她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老師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表現非常好。父母更應該調整心態,信任孩子,欣賞孩子。通過孩子的努力,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相信她會越來越好。我也知道挫折教育,但是我們的孩子剛剛開始系統學習,自信心還在建立過程中,需要的是耐心和鼓勵,盡量不去批評,有些時候甚至需要家長去創造條件來表揚孩子,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從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的文明禮貌,像每個人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會越來越好。如今我每天都能看到欣欣覺得她是個奇跡,贊嘆生命給我們的恩賜!
家校共育賦能成長收獲與體會心得3
對于每個家長而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成長的道路中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作為家長教育孩子,首先我們在生活中要注意言行舉止。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
人們常說:“習慣成自然”,一個好的習慣會讓一個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受益終生,一個壞的習慣會徒增許多彎路和挫折,作為學校要加大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作為家長應該以身作則,這樣才能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多給他鼓勵和贊揚。在他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而不是一味的`責怪他。這樣能夠多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家長也得尊重和理解孩子。經常和孩子溝通,一點一點的讓孩子進步,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們讀了家校教育心得,作為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各項工作。及時的解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孩子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賦能成長收獲與體會心得4
就如何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努力做好一名合格家長,我的認識有三。
一是必須不斷的提高自身,對事物和各種社會現象要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標準,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社會公德良俗和行為規則。這樣才能避免因自己的不慎行為給孩子和家庭帶來傷害。
二是不能沒有原則的寬容,自然法則和一個社會的整體規則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年齡大小來改變,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觸犯了這些規則就選擇無限的原諒和寬容,孩子犯了錯誤,我們往往是想盡一切辦法幫他來彌補,不想讓孩子受到該有的懲罰,認為這才是對孩子應有的愛。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這樣實際上是在鼓勵孩子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下一次犯下更大的`錯誤,可能是我們家長根本無法彌補,到時候孩子只能受到更重的懲罰,受到更大的傷害。
三是一定要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加強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孩子總要離開我們,走向社會,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這是我們要面對的難題。所以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如何遵守社會規則、職場規則、政治規則等等,要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判斷是否標準。家長要做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能陪他們一起騎馬,將他們扶上馬背,更重要的是要能放開韁繩,讓孩子能自由馳騁,實現自我。
家校共育賦能成長收獲與體會心得5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對教育藝術、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僅僅是一張嘴、一支筆那么簡單,而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適應當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學校和家長的聯系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實、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全天候的行為和思想動向。誰重視了家校聯系工作,誰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動性。家校聯系平臺的建立是符合當前教育需要的,是當前教育重視的。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陣地,但教育不能僅僅只靠學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個環境,家長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因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相連,密不可分。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養好孩子。
現在的小孩因為生活在網絡環境中,成長環境相對復雜,孩子在家庭中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也會延續到學校中。學校老師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各項習慣和心理狀態、性格特點等,就須得密切聯系家長,只有老師和家長充分的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才能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有骨干教師的一句話就講到,與其讓孩子改掉壞習慣不如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而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的是不懈的堅持。我們都知道要養成一個習慣,最少得21天,在這期間,不僅僅需要學校老師的督促,也需要家長能夠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只有學校和家庭合力,去督促孩子將好的習慣堅持下去,我們的孩子才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對于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我們可以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的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著手,從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中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溝通消除偏差,正確看待孩子。
俗話說“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數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都好,受不得半點委屈。對于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是老師關注孩子,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好的一個體現,并不是老師對孩子有什么偏見。如果我們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孩子的優點,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時,要淡化成績觀,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各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
搞好家校共育就猶如建設好一個好的生態系統,學生是種子,家庭是土壤,教師是園丁,社會是環境;種子飽滿,土壤肥沃,園丁辛勤,環境適宜,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家校共育賦能成長收獲與體會心得6
承蒙老師的信任,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共同探討、交流孩子的家庭教育,我深感榮幸。我們孩子能走進341班這個快樂的集體,能遇到用心用愛教導他們的老師,這是他們的緣分,更是他們的幸運。在此,作為家長,我要說聲:“吳老師,辛苦了!感謝您這五年的陪伴與教導!”下面,我就教育孩子的幾點感受和各位家長交流交流,如有不當之處也請大家多加指點。
很多教育專家都說過:“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而且家庭教育這是一項大工程,往往是一個斗智斗勇、勞心勞力的過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孩子該怎樣去培養?他們和我們那一代不同,我們那時只需養,育是老師的事。而現在的孩子既要養,更要育,不僅要育德,還要育才。所以現在的孩子家長都是壓力山大,身心俱疲,而且階級矛盾突出。該怎么讓他們健康健全成長,我也一直在摸索,不過我從靜怡的養育之道上還是有所收獲的,現在就從一些瑣碎上和大家進行交流。
一、快樂是學習的前提
靜怡剛上一年級時,其實是一個羞澀、內向的孩子。剛入學一個星期,我問她“你交了哪些朋友?下課玩些什么游戲?”她說:“沒有交朋友,我下課就坐在座位上看他們玩。”這下我意識到出問題了,一個沒有朋友不會玩的孩子有什么快樂而言。長此以往,一旦養成了孤僻的習慣,可能終身難改。所以我溫和的告訴她,每天都要和同學們玩游戲。而我每天都會和她交流怎樣和朋友們玩,他爸爸也身體力行陪她玩比如反對貓等游戲。我一直認為快樂是學習的前提,不快樂逼迫式的學習,難有成效難以堅持。五年級,有些孩子已經出現厭學情緒了,當孩子們不喜歡學習時,我們家長可以另辟蹊徑從玩上加以引導,當你們有共同語言了,作為家長你的話就有分量了,也有了。
二、努力是一個孩子的優勢
一年級的靜怡其實學習上問題挺大的。那時每晚她說的.最多的一句是:“媽媽,我不懂!”因為幼兒教育我們崇尚的是“無知”教育,除了玩不教她任何與課本有關的東西。進一年級時,1—20她數不順,識字不到10個,而她也不是別人口中所說的具有慧根的孩子。所以一年級的期中考試,其他孩子都沉浸在百分的喜悅中時,我家的靜怡拿著只有七八十分的試卷惶惑著看我,還是那句“媽媽,我不懂試卷的意思。”我笑著問她“閨女,你是不是覺得你挺笨的?”那時她哭了,這么小的孩子其實也有了心思,她爸爸給她講了個“笨鳥先飛”的故事。我告訴她,當你不如別人時,唯有比別人努力。相信這句話現在應該已經深植于她的心里。因為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只重過程輕結果。不管是她參加跳繩比賽,干部競選還是大大小小各類活動,我問的第一句話都是:“你認為你盡力了嗎?”如果她點頭,我一定會對她豎起大拇指表示鼓勵。有朋友可能會問:“不問結果嗎?”我認為只要盡力了,結果一般都會好,就算不好,盡力了,還有什么值得苛責的呢?孩子不一定要拿來和別人比的,只要他比昨天的自己有進步,難道不值得稱道嗎?這是我在帶靜怡之道上我認為做的最成功的一點,因為她夠努力,所以我不擔心她今后的學習,甚至不擔心她今后的人生,因為努力已經成為她的一種習慣。
三、要做智慧型的家長
1、學會放手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做父母的千萬別替代。有專家曾說過當媽媽的越不操心,孩子可能越讓人放心。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靜怡讀小學到現在我幾乎沒給她整理過書包,但是她的書包整理得整整齊齊。我很少叫她起床,只丟一個鬧鐘給她,她幾乎不遲到。周末去上特長班,這兩年我不管,可是她搭公交車也沒出過簍子,向陌生人問路比我還順溜。作為家長其實我們需要適時的放手,其實怕這怕那,將她時時擁在懷里,才是一輩子的風險,因為你可能將他養成一個巨嬰。當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家長一定要默默的監管和評估。
2、做有原則、有底線的家長教育孩子有些事定不能讓步,比如逃避責任的撒謊,又比如說挨批評時摔東西甚至離家出走,遇到這種問題我是主張家法處置的。但是我們要注意懲罰的目的不是發泄自己的怒火,關鍵是讓他們沒有第二次,所以我們應該理智、妥善處理。
3、聰明溝通,做民主型家長孩子長大有主見了,做家長的不可能讓他們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但是也不能什么都由著他們性子來。因此很多時候溝通、交流就尤為必要。以這次學葫蘆絲為例,前兩天靜怡回來就說不要學了。我問她原因,她說:“我們班很多同學都說葫蘆絲不止一個調,要收很多錢,都不學了”我是這樣和她說的,付錢是我們大人的事,如果難以承受我會和你商量的。你需要考慮的是,你喜不喜歡學?你會不會堅持?會不會盡量學好?還有授課的老師適不適合你?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也會支持你,只提一個要求:盡量學好!如果你不想學,也要找一個說服自己和媽媽的理由,我們就退出。今后不管做什么千萬別說別人這樣,我也這樣,要學會理性分析。這就是這次葫蘆絲事件我們溝通的結果,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不要一味的去依順孩子,但也要聽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我們應該民主,選擇一種有利于他并雙方都認同的意見。
最后,我們作為家長,在養育之道上一定要擺正心態。忌溺愛,因為你生他養他并不欠他;忌嘮叨訴苦,因為你要生他養他,他不欠你。這樣我們才能平等對話,愛的天平才不失衡。
【家校共育賦能成長收獲與體會心得】相關文章: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0-18
家校共育的方案09-21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精選15篇)09-11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精選25篇)09-12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精選20篇)05-20
家校共育的方案通用09-18
家校共育的活動總結05-27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心得體會09-19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通用6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