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建筑實訓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3d建筑實訓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3d建筑實訓報告1
實驗名稱:
蒸餾工業酒精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和認識有機化學實驗知識,掌握實驗的規則和注意事項。
2學習和認知蒸餾的基本儀器和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3掌握,熟悉蒸餾的操作。
二、實驗原理
純液態物質在一定壓力下具有一定沸點,一般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沸點。蒸餾就是利用不同物質沸點的差異,對液態混合物進行分離和提純的方法。當液態混合物受熱時,低沸點物質易揮發,首先被蒸出,而高沸點物質因不易揮發而留在蒸餾瓶中,從而使混合物分離。若要有較好的分離效果,組分的沸點差在30℃以上。
三、儀器與試劑
試劑:未知純度的工業酒精,沸石。
儀器:500ml圓底燒瓶,蒸餾頭,溫度計,回流冷凝管,接引管,錐形瓶,橡皮管,電熱套,量筒,氣流烘干機,溫度計套管,鐵架臺,循環水真空汞。
四、儀器裝置
五、實驗步驟及現象
1將所有裝置洗凈按圖裝接(玻璃內壁沒有雜質,且清澈透明)。
2取出圓底燒瓶,量取30ml的工業酒精,再加入1‐2顆沸石。
3先將冷凝管注滿水后打開電熱套的開關。
4記錄第一滴流出液時和最后一滴時的溫度,期間控制溫度在90℃以下。
5當不再有液滴流出時,關閉電熱套。待冷卻后,拆下裝置,測量錐形瓶中的液體體積,計算產率。
六、注意事項
1溫度計的位置是紅色感應部分應與具支口的下端持平。當溫度計的溫度急速升高時,應該減小加熱強度,不然會超過限定溫度。 2酒精的沸點為78℃,實驗中蒸餾溫度在80-83℃。
七、問題與討論
1在蒸餾裝置中,把溫度計水銀球插至靠近頁面,測得的溫度是偏高還是偏低,為什么?
答:偏高。頁面上不僅有酒精蒸汽,還有水蒸氣,而水蒸氣的溫度有
100℃,所以混合氣體的溫度會高于酒精的溫度。
2沸石為什么能防止暴沸,如果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為加入沸石怎么辦?
答:沸石是多空物質,他可以液體內部氣體導入液體表面,形成氣化中心,使液體保持平穩沸騰。若忘加沸石,應先停止加熱,待液體稍冷后在加入沸石。
3當加熱后有流出液體來,發現為通入冷凝水,應該怎樣處理?
答:這時應停止加熱,使冷凝管冷卻一下,在通水,再次加熱繼續蒸餾。之前的流出液不用作廢,可以當做空氣冷凝的,一樣有效果。
3d建筑實訓報告2
一、實驗目的
(1)掌握搖床發酵法制備糖化酶的工藝流程及操作方法
(2)了解利用黑曲霉菌菌種發酵時的生長條件及注意事項
(3)熟練掌握實驗過程中的無菌操作和培養條件的選擇
二、實驗儀器及試劑
菌種:黑曲霉
儀器:錐形瓶(500ml)、移液管、恒溫水浴鍋、秒表、50mL比色管、牛皮紙、紗布(8層)、pH計。
藥品:三水乙酸鈉、冰醋酸、硫代硫酸鈉、碘、氫氧化鈉、硫酸、可溶性淀粉、玉米粉、豆餅粉、麩皮
三、實驗原理
搖瓶發酵是實驗室常用的通風發酵方法,通過將裝有液體發酵培養基的搖瓶放在搖床上振蕩培養,以滿足微生物生長、繁殖及產生許多代謝產物對氧的需求。它是實驗室篩選好氣性菌種,以及摸索種子培養工藝與發酵工藝的常用方法。
葡萄糖淀粉酶(EC3.2.1.3)系統名為淀粉α-1,4-葡聚糖葡萄糖水解酶,俗稱糖化酶,是國內產量最大的酶品種。糖化酶對淀粉分子的作用是從非還原末端切開α-1,4鍵,也能切開α-1,3鍵和α-1,6鍵,產生葡萄糖。
糖化酶有催化淀粉水解的作用,能從淀粉分子非還原末端開始,分解α-1,4-葡萄糖苷鍵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次碘酸鈉氧化,過量的次碘酸鈉酸化后析出碘,再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計算酶活力。
四、實驗步驟
1.培養步驟
1.1種子培養基制備及滅菌
將新鮮土豆去皮切塊,稱取200~300 g土豆塊放入500 mL燒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在電爐上煮沸至土豆塊熟透,用120目紗布過濾,濾渣反復用一定量水清洗、過濾2次,合并各次濾液且定容至1000 mL即得土豆汁。取一定體積的土豆汁,在其中加入5%的蔗糖,溶解搖勻并調pH至5.5,即得種子培養基。將適量種子培養基倒入錐形瓶(250ml),用紗布塞塞住管口,并用牛皮紙包扎,置滅菌鍋中,于121℃下滅菌30min。待滅菌完畢,冷卻取出。
1.2發酵培養基制備及滅菌
取6只500mL搖瓶,分別按裝液量100、200、300mL配制培養基(玉米粉6%、豆餅粉2%、麩皮1%),加水后稍微搖動,使原料濕潤,浸入水中。用8層紗布包扎瓶口,再加牛皮紙包扎。置滅菌鍋中,于121℃下滅菌30min。
1.3發酵培養基接種:將已生長好的菌種,在無菌條件下,按照10%的接 量(8%-12%)接種到發酵培養基上。
1.4發酵培養基發酵:將搖瓶固定在搖床上,培養溫度為31℃,轉速為120r/min,培養時間96h。顯微鏡觀察菌絲形態,用試紙測發酵液pH,測定酶活力。搖瓶培養時觀察各種搖瓶機的結構。
2.糖化酶活力測定
2.1待測酶液的制備:
精確吸取液體酶1.00mL,先用少量的乙酸緩沖液溶解,并用玻璃棒搗研,將上清液小心傾入容量瓶中。沉渣部分再加入少量緩沖液,最后全部移入容量瓶中,用緩沖液定容至刻度(估計酶活力在100~250u/mL范圍內),搖勻。通過4層紗布過濾,濾液供測定用。
2.2酶活力測定:
于甲、乙兩支50mL比色管中,分別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5mL及緩沖液5mL,搖勻后,于40℃恒溫水浴中預熱5min。在甲管(樣品)中加入待測酶液2mL,立刻搖勻,在此溫度下準確反應30min,立刻各加入氫氧化鈉溶液0.2mL,搖勻,將兩管取出迅速冷卻,并于乙管(空白)中補加待測酶液2mL。吸取上述反應液與空白液各5mL,分別置于碘量瓶中,準確加入碘溶液10mL,再加氫氧化鈉溶液15mL,搖勻塞緊,于暗處反應15min。取出,加硫酸溶液2mL,立即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液滴定,直至藍色剛好消失為其終點。
2.3酶活力計算:
樣品酶活力(u/g或u/mL)=579.9×(A-B)c×n式中:A與B分別為空白、樣品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c為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n為稀釋倍數。
五、數據分析
比較不同裝液量下的菌體形態特征、酶活力,將結果填入下表:
裝液量/mL
指標
酶活力
pH
菌體特征 100 420u/mL 4.2 200 510u/mL 4.1 300 570u/mL 3.8 出現球狀的白色的菌絲團,瓶壁上出現黑絲的孢子和菌絲
六、 結論
1.不同的裝液量對酶活力的影響是隨著裝液量的增加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酶活力變化不大,并且酶活力不高,與其他組數據相比接種量跟酶活力關
2.菌體特征在錐形瓶的瓶壁上出現白色的菌絲,在培養基中也出現了絲球
3.菌種新陳代謝的旺盛二氧化碳的釋放增加,使pH值逐漸下降,最終使培養基的pH下降至3.8左右。
3d建筑實訓報告3
一、實驗目的
1、掌握用數字環提取位同步信號的原理及對信息代碼的要求。
2、掌握位同步器的同步建立時間、同步保持時間、位同步信號同步抖動等概念。
二、實驗內容
1、觀察數字環的失鎖狀態和鎖定狀態。
2、觀察數字環鎖定狀態下位同步信號的相位抖動現象及相位抖動大小與固有頻差的關系。
3、觀察數字環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時間與固有頻差之間的關系。
三、實驗器材
1、移動通信原理實驗箱
2、20M雙蹤示波器
一臺 一臺
四、實驗步驟
1、安裝好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
2、插上電源線,打開主機箱右側的交流開關,再按下開關POWER301、POWER302、POWER401和POWER402,對應的發光二極管LED301、LED302、LED401和LED402發光,CDMA系統的發射機和接收機均開始工作。
3、發射機撥位開關“信碼速率”、“擴頻碼速率”、“擴頻”均撥下,“編碼”撥上,接收機撥位開關“信碼速率”、“擴頻碼速率”、“跟蹤”均撥下,“調制信號輸入”和“解碼”撥上。此時系統的信碼速率為1Kbit/s,擴頻碼速率為100Kbit/s。將“第一路”連接,“第二路”斷開,這時發射機發射的是第一路信號。將撥碼開關“GOLD3置位”撥為與“GOLD1置位”一致。
4、根據實驗四中步驟8~11的方法,調節“捕獲”和“跟蹤”旋鈕,使接收機與發送機GOLD碼完全一致。
5、根據實驗五中步驟6~7的方法,調節“頻率調節”旋鈕,恢復出相干載波。
6、用示波器雙蹤同時觀察“整形前”和“整形電平”,并將雙通道置于直流耦合,零電平、電壓設為一致。調節“整形”旋鈕,使整形電平置于“整形前”波形上部凸出部分。用示波器觀察“整形后”的波形,并與“整形前”比較,如完全相同,則整形電平調節正確。
7、用示波器觀察接收機“BS”信號,該點即為接收機恢復出的位同步信號,將其與發射機的“S1-BS”進行比較。
8、改變系統的信碼速率,按“發射機復位”和“接收機復位”鍵,通過與發射機的“S1-BS”對比觀察“BS”信號的變化。
9、將“第一路”斷開,再連接,通過與發射機的“S1-BS”對比觀察接收機“BS”信號的變化。
五、實驗思考題
1、設數字環固有頻差為△f,允許同步信號相位抖動范圍為碼元寬度Ts的η倍,求同步保持時間tc及允許輸入的NRZ碼的連“1”或“0”個數最大值。
答:同步保持時間t c =1/△f K,允許輸入的NRZ 碼的連“1”或連“0”個數的最大值為η 。
2、數字環同步器的同步抖動范圍隨固有頻差增大而增大,試解釋此現象。
答:由公式t c =1/△f K,當固有頻差增大時,同步保持時間減小,那么抖動范圍就增大。
3、若將AMI碼或HDB3碼整流后作為數字環位同步器的輸入信號,能否提取出位同步信號?為什么?對這兩種碼的連“1”個數有無限制?對AMI碼的信息代碼中連“0”個數有無限制?對HDB3碼的信息代碼中連“0”個數有無限制?為什么?
答:可以提取位同步信號,因為整流后的AMI 碼或HDB 3 碼為NRZ 碼,自然可以
提取。對這兩種碼連 “1”個數有限制,對 AMI 碼的信息代碼中連“0”個數有限制,對HDB 3碼的信息代碼中連“”個 數無限制,因為其連零個數不超過4 個。
3d建筑實訓報告4
一.實驗目的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簡稱ELISA)是在免疫酶技術(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免疫測定技術,ELISA過程包括抗原(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上稱為包被,加待測抗體(抗原), 再加相應酶標記抗體(抗原),生成抗原(抗體)--待測抗體(抗原)--酶標記抗體的復合物,再與該酶的底物反應生成有色產物。借助分光光度計的光吸收計算抗體(抗原)的量。待測抗體(抗原)的定量與有色產生成正比。
二.實驗原理
用于免疫酶技術的酶有很多,如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酯酶,β-D-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碳酸酐酶,乙酰膽堿酯酶,6-磷酸葡萄糖脫氧酶等。常用于ELISA法的酶有辣根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酯酶等,其中尤以辣根過氧化物酶為多。由于酶摧化的是氧化還原反應,在呈色后須立刻測定,否則空氣中的氧化作用使顏色加深,無法準確地定量。
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是一種糖蛋白,每個分子含有一個氯化血紅素(protonhemin)區作輔基。酶的濃度和純度常以輔基的含量表示。氯化血紅素輔基的最大吸收峰是403nm,HRP酶蛋白的最大吸收峰是275nm,所以酶的濃度和純度計算式是(已知HRP的A(1cm 403nm 1%)=25,式中1%指HRP百分濃度為100ml含酶蛋白1g,即10mg/ml,所以,酶濃度以 mg/ml 計算是HRP的A(1cm 403nm mg/ml=2.5)HRP純度(RZ)=A403nm/A275nm純度RZ(Reinheit Zahl)值越大說明酶內所含雜質越少。高純度HRP的RZ值在3.0左右,最高可達3.4。用于ELISA檢測的HRP的RZ值要求在3.0以上。
ELISA的基本原理有三條:
(1)抗原或抗體能以物理性地吸附于固相載體表面,可能是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間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并保持其免疫學活性;
(2)抗原或抗體可通過共價鍵與酶連接形成酶結合物,而此種酶結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學和酶學活性;
(3)酶結合物與相應抗原或抗體結合后,可根據加入底物的顏色反應來判定是否有免疫反應的存在,而且顏色反應的深淺是與標本中相應抗原或抗體的.量成正比例的,因此,可以按底物顯色的程度顯示試驗結果。
ELISA法是免疫診斷中的一項新技術,現已成功地應用于多種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傳染病、寄生蟲病及非傳染病等方面的免疫診斷。也已應用于大分子抗原和小分子抗原的定量測定,根據已經使用的結果,認為ELISA法具有靈敏、特異、簡單、快速、穩定及易于自動化操作等特點。不僅適用于臨床標本的檢查,而且由于一天之內可以檢查幾百甚至上千份標本,因此,也適合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本法不僅可以用來測定抗體,而且也可用于測定體液中的循環抗原,所以也是一種早期診斷的良好方法。因此ELISA法在生物醫學各領域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可概括四個方面:
1、免疫酶染色各種細胞內成份的定位。
2、研究抗酶抗體的合成。
3、顯現微量的免疫沉淀反應。
4、定量檢測體液中抗原或抗體成份。
基本方法一 用于檢測未知抗原的雙抗體夾心法:
1. 包被:用0.05M PH9.牰碳酸鹽包被緩沖液將抗體稀釋至蛋白質含量為1~10μg/ml。在每個聚苯乙烯板的反應孔中加0.1ml,4℃過夜。次日,棄去孔內溶液,用洗滌緩沖液洗3次,每次3分鐘。(簡稱洗滌,下同)。
2. 加樣:加一定稀釋的待檢樣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應孔中,置37℃孵育1小時。然后洗滌。(同時做空白孔,陰性對照孔及陽性對照孔)。
3. 加酶標抗體:于各反應孔中,加入新鮮稀釋的酶標抗體(經滴定后的稀釋度)0.1ml。37℃孵育0.5~1小時,洗滌。
4. 加底物液顯色:于各反應孔中加入臨時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10~30分鐘。
5. 終止反應:于各反應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
6. 結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觀察結果:反應孔內顏色越深,陽性程度越強,陰性反應為無色或極淺,依據所呈顏色的深淺,以“+”、“-”號表示。也可測O·D值:在ELISA檢測儀上,于450nm(若以ABTS顯色,則410nm)處,以空白對照孔調零后測各孔O·D值,若大于規定的陰性對照OD值的2.1倍,即為陽性。
基本方法二 用于檢測未知抗體的間接法:
用包被緩沖液將已知抗原稀釋至1~10μg/ml, 每孔加0.1ml,4℃過夜。次日洗滌3次。 ↓
加一定稀釋的待檢樣品(未知抗體)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應孔中,置37℃孵育1小時,洗滌。(同時做空白、陰性及陽性孔對照) ↓
于反應孔中,加入新鮮稀釋的酶標第二抗體(抗抗體)0.1ml,37℃孵育30-60分鐘,洗滌,最后一遍用DDW洗滌。 ↓
其余步驟同“雙抗體夾心法”的4、5、6。
(二) 酶與底物
酶結合物是酶與抗體或抗原, 半抗原在交聯劑作用下聯結的產物。是ELISA成敗的關鍵試劑,它不僅具有抗體抗原特異的免疫反應,還具有酶促反應,顯示出生物放大作用,但不同的酶選用不同的底物。
免疫技術常用的酶及其底物
終止劑為2mol/L H2SO4
終止劑為2 mol/L檸檬酸, 不同的底物有不同的終止劑。
可催化下列反應: HRP+H2O2→復合物 復合物+AH2→過氧化物酶+H2O+A AH2 ——為無色底物, 供氫體; A—— 為有色產物。
(三) ELISA常用的四種方法
1.直接法測定抗原 將抗原吸附在載體表面;
加酶標抗體,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 加底物。底物的降解量=抗原量。
2.間接法測定抗體
將抗原吸附于固相載體表面; 加抗體, 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 加酶標抗體;
加底物。 測定底物的降解量=抗體量。
3.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抗原
將抗原免疫第一種動物獲得的抗體吸附于固相表面;加抗原,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
加抗原免疫第二種動物獲得的抗體,形成抗體抗原抗體復合物;加酶標抗抗體(第二種動物抗體的抗體); 加底物。底物的降解量=抗原量。
4. 競爭法測定抗原
將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表面;
(1) 加入酶標抗原;
(2),(3)加入酶標抗原和待測抗原;
加底物。對照孔與樣品孔底物降解量的差=未知抗原量。
3d建筑實訓報告5
探究實驗名稱: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實驗目的:
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時和熄滅后的三個階段進行細致的觀察,學會完整地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實驗用品:一支新蠟燭、火柴、一支干凈燒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實驗步驟與方法: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硬度;嗅其氣味。
現象:蠟燭是白色、較軟的圓柱狀固體,無氣味,由白色的棉線和石蠟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槽,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
現象:石蠟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結論:石蠟是一種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體。
3.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層溫度的比較。
現象: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
燭焰分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
結論:石蠟受熱會熔化,燃燒時形成炭黑。
4.干燥的燒杯罩在燭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的現象片刻,取下燒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蕩,觀察其現象。
現象:干燥的燒杯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取下燒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得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時產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兩種物質。
5.熄滅蠟燭,觀察其現象,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現象:熔化的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燭心變黑,易碎。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會重新燃燒。
結論:石蠟遇冷凝固,燃燒時產生炭黑,棉線炭化,白煙由細小的石蠟顆粒構成,有可燃性。
實驗結論:
蠟燭在空氣中能夠燃燒,在燃燒過程中和過程后能產生許多新的物質。
問題和建議:
蠟燭為什么能夠燃燒?蠟燭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才能燃燒?像這樣物質燃燒后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3d建筑實訓報告】相關文章:
建筑實訓報告03-11
建筑專業實訓報告01-18
建筑結構實訓報告11-29
建筑的實訓總結10-30
建筑測量實訓報告(精選5篇)06-09
建筑實訓報告(通用6篇)06-09
關于建筑實訓總結10-30
建筑實訓總結范文10-30
建筑識圖實訓總結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