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范文(精選7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范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
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學習、反思、和總結。理論指導實踐,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學上不斷進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用專業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這次培訓,我又一次認真地學習了《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雖然是又一次的學習,但還真有“溫故而知新”的感覺,讓我在教學方面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收獲。
在教學中我們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它有利于集思廣益,優勢互補。但我認為過于頻繁就會適得其反,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討論要在真正需要時候用,討論問題應該有思考價值絕不能留于形式,以防止教學出現“浮躁與虛假”“課堂教學熱熱鬧鬧,結果卻為低效”等現象。教學工作也是腳踏實地、不斷革新的艱辛嘗試與實踐,絕不能使“有效教學”成了“面子工程”的化妝品。
新時代,新要求,新挑戰。新教材編寫體現了“新”“實”“活”的特點。新主要表現在選材新、結構新;實主要表現在更貼近學生實際、更強調實際運用、更突出實用效果;活主要表現在活用教材,既教材需要整合處理和開發、教法學法要活潑、為生活化學習提供范例。這樣既拉近了信息技術與生活的關系,更體現了信息技術本身的個性,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信息技術與生活更貼近了。使學生愿學樂學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在此,我只想談談對“活”的認識,尤其是在課堂上,如何使一節課鮮活。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曾嘗試這樣做:在閱讀教學中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盡量讓學生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在探索中體驗閱讀的快樂。情景創設的形式力求活潑生動,符合學生心理特征,能夠與學生產生共鳴,最好是能夠在共同的學習探索中碰撞出知識的火花。
實踐操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一個感情體驗的過程。老師不能為完成教學任務和所謂的教學秩序而剝奪學生探索和體驗的權利,而是要因勢利導,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享受探索的樂趣,在實踐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體驗是個體生命獨有的心理過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要允許有差異,不要把專家的實踐操作體驗強加給學生。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我總是不斷地給學生實踐的機會,讓他們講對操作的了解,對結果的理解,對不同問題的見解。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忘我的投入,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樂感,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也使得教師的講課更富有激情與活力。
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強調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可操作性。特別強調從問題解決出發,讓學生處理信息、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掌握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同時鼓勵學生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積極應用到實踐中。
下面以我上的的一節信息技術課為例,淺談一下我在整合方面的一些體會。
我講的這節課是利用搜索引擎在網上查找信息。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網絡的基本知識,對Internet有了感性的認識,能對相關信息快速搜索,并能制作簡單網頁的基礎上學習的。考慮到大部分同學都會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我將這節課的重點放到了如何將找到的信息運用到日常的學習中,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將網絡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從這一方面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信息技術課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確立了“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這個原則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與完成任務相結合。
針對學生平時的各科進度,有目的的'選擇一些趣味性強、與各學科知識相關的內容,設置幾個任務,由學生自主學習,最終目的是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擴充自己的資源庫。具體做法是:
1.設置任務:利用所學知識,搜索相關信息,擴充到自己的資源庫中。語文:關于錢鐘書先生和楊絳先生;物理:關于聲納的定位;歷史:對陳獨秀的評價;地理:對黃河污染的研究。
2.完成方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兩名水平較高的同學,每個成員選擇一科,合理的運用所學知識,在網絡上檢索信息,下載下來,最后由小組成員們一起將信息匯總,擴充到資源庫中,每小組在解決問題時,可以相互討論,相互研究,使學生積極協作,運用集體的力量來完成任務。
3.各組互相交換成果,互相點評。
4.老師總結點評:同學們都做得很好,找到的內容很新穎、豐富,極大的擴充了大家的知識容量,豐富了學習網站的內容,由于時間的關系,很多同學還有大量的內容沒有添加到自己的網站,同學們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再找一些更多的相關內容,擴充到自己的資源庫中。
在組織的這節信息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指導,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導學生開展專題研究性學習上,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將信息技術與學科學習整合起來。在活動中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能力。
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與探討的課題,而且不同學科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樣,不可能按一個模式來進行整合。
掌握常用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信息技術與學科學習的有機整合也必能進一步促進現代技術教育的發展步伐。
信息技術不僅應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的目的是要做到知識的傳承與知識的探究并重。對于初中學生、特別是八年級的學生而言,許多探究是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否則一節課45分鐘,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對初中學生而言,科學探究活動是一件新事物,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起始階段應當以講授的知識點為載體,設置各種問題情景,以探究過程為主,從中滲透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同時可選取較簡單的題材讓學生進行一些只包括部分要素的探究活動,以后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及各方面能力的增強,再有意識地指導學生自主設計一些沒有確定答案的包含所有探究要素的開放性探究課題,真正實現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目標
新課程下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學生學業評價已不再是單純檢查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而是運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學業評價時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采用多元化評價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激勵學生不斷進步與成長,培養學生成為具有信息素養的社會接班人。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2
現代社會正逐步走進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技術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正在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基本要素、一種生活的素養。信息素養這個新概念,已經成為評價人才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我們通過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把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部分。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是綜合程度很高的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內容的綜合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具有嚴密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強調以學生的經驗、社會實際和社會需要的問題為核心,以主題的形式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
2、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注重學生對實際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
3、實踐活動的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辟了廣闊的空間。綜合實踐活動使兒童隨時隨地從他們自己的生活中選擇感興趣的問題為研究學習對象,自然地、綜合地學習。這種學習是出于自己的興趣和“個人意義”地學(主動地學),而不是老師要他們學(被動地學),這將還原出他們探索生活的美好的天性。
二、信息技術教育的定位。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四個主要方面的內容,同時也將班隊活動、學校傳統活動、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等內容融入其中。信息技術是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還是非常有用的工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一要教會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二更要讓學生學會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
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部分,信息技術教育不能象以前只注重講練結合,只要求學生會,而應該強調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協作性學習和自主性學習等多種學習的統整,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信息技術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能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要努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3
前一段時間我學習了信息技術課程新課標,加上自己幾年的實踐教學,得到了一些新的認識:
1、關于信息技術常規教學課應該怎樣上的心得:
“信息技術課堂怎樣控制?”、“如何讓45分鐘學生收獲的更多?”、“進行教學環節轉換時怎樣將學生’抓’回到課堂?”等等。這些一直是我經常遇見的問題。作為信息技術教師的我,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做到調控課堂游刃有余呢?下面提供幾種策略以供研討:
2、養成策略——正面強化,培養學生良好的上課習慣。
3、以退為進策略——順勢牽引學生思路,進行教學。
4、激勵策略——利用各種手段鼓勵學生,把學生的注意力帶回到課堂上來。
5、引人入勝策略——關鍵環節,運用截然不同的教學形式形成反差,讓學生思路回到課堂。
6 、運籌帷幄策略——提前備好課(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教學準備、備好教學設備設施、備好教學中所用的教學資源),對所要發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7、關于課堂教學中如何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心得:
教師要深入理解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內涵,針對具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條件,合理選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并優化組合、取長補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確保達成教學目標。
下面提供幾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供研討:
A、以“任務驅動”貫穿教學過程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在信息技術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
B、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法
隨著新一論的課改革,各學校都著嘗試進行課改,我校也不例外,重點進行小組合作的方式,在信息技術課上,經過一段嘗試,如果利用好了小組合作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節課,我把重點點內容,主要是難點,利用十分左右的時間講一講,然后留給學生一個任務去做,小組間的同學交流合作,都完成任務才算完成,最后,每組選出一個最優秀進行展示,這樣,小組的成員都很用心去完任務,不會了相互討論,水平高的同學完成之后,會指導組內其他同學完成,當起了小老師,這樣我基本就沒什么事,就是到處轉轉,看看就行了,同學們主動學習了,都動起來了,效果真是不錯!
C、運用案例教學法
目前我們的機房大多具備多媒體電子教室功能,我們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講練結合,僅靠教師講,學生很難理解,而利用極域多媒體電子教室軟件中的廣播教學,教師邊講邊演示,學生就聽得很明白、看得很清楚,更容易掌握;像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利用實例作品進行教學,向學生展示一些實踐中做得較好的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作品時得到感悟,引起共鳴。同時,教師可構建信息技術教育網站,將教案、課件和操作難點做成游戲放在網站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來瀏覽網頁和選取下載內容,使課堂教學與網上教學相結合。
網絡互動教學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學的必要教學手段。
例如:采用先進的網絡教學軟件來輔助教學。在教學中,我們利用計算機軟件或自制課件進行演示示范,并結合必要的講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在練習中,教師可以運用“屏幕監看”功能來監看全體學生的操作練習情況,并針對學生的操作練習情況進行必要的輔導、提示,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在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操作運用情況時,教師可以運用網絡教學軟件的“文件分發”功能來進行練習題的分發,讓學生在自己的機器上獨立完成相關習題的操作練習。學生在操作練習過程中,還可以運用“電子舉手”功能來尋求同學及教師的`援助。教師亦可以運用“電子舉手”功能來檢驗學生練習的完成情況。學生還可以運用“電子郵件”功能向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教師進行必要的釋疑解惑。生生之間及師生之間亦可通過“電子郵件”功能進行相關問題的交流及討論,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協作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自主學習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學好信息技術的重要能力。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基礎知識和具備了必要的操作能力之后,教師的教就變得輕松了。在這兒學生才是真真正正自主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不過是教學過程中的配角。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在教學難點上突破,注重激發學生利用基礎技能創新學習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4
在擔任整個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學習了一些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我覺得,信息技術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去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地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他們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以下就我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作一淺談:
一、課堂演示,講解為主
近年來,大多數學校都陸續建成了新的電腦室,同時配備了幾十臺多媒體電腦,從而形成了一個功能較為強大的多媒體網絡教室。我們教師在上課期間,可以借助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廣播系統,對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作出適當的演示并加以詳細的講解,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Windows98系統操作時,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上機實踐(當然上該節課前已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因為各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在他們預習后自己再在無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看自己的自學能力有多強,從而證實自己的理論理解與實踐是否一致。然后我運用了“躍龍門”多媒體教學軟件,將正確的操作過程通過教師機演示給學生,并一邊進行適當講解,使學生們看到完整的操作過程。這樣做就進一步證實了學生們對自己預習后自行上機實踐是否全部正確。再讓學生們上機實踐一次,這樣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與學效果。同時,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學,我又根據課程內容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制作有針對性的課件,使課程內容生動形象,變難為易。
二、強化練習
學生要熟練使用計算機,僅靠教師的講授和演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練習的方式要多種多樣,如課堂問答,上機操作,課內外作業演示等。在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時,一般給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練習內容。例如,在講完“Word”軟件中的文字錄入及排版知識后,要求學生課后準備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節上課時使用Word軟件進行錄入、排版,并對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又如在講完IE瀏覽器的使用后,就讓每位學生運用IE瀏覽器瀏覽本市的網站和其他教育網站。這樣,每教學一項新內容,就及時讓學生進行定量的練習,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的新課內容,熟練掌握操作要點,提高學習效果。
三、進行網絡教學
自從學校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出現,上級領導對培養學生的上網操作能力非常重視,因此,我們學校也少不了增加上網這項功能。在計算機教學中,網絡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信息知識環境。學生可以通過上網獲得豐富的信息知識。我們教師還可指導學生從網上下載學習軟件,收集各類學習網站以及學習資源,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培養了他們的信息收集、處理、吸收能力;讓學生在節日時,發送電子郵件給親戚同學問好、祝福;讓學生在因特網上閱讀新聞、參加各網站的BBS、收發電子郵件等。采取各種方式設計教學模式,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
四、采用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寓學于實踐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里,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網的教學中,我可以分為這樣幾個大任務:在因特網上瀏覽信息、在因特網上查找信息、從因特網上下載信息、在因特網上收發電子郵件、閱讀網絡新聞、參加BBS、在因特網上進行實時交流等等。對于“在因特網上收發電子郵件”這個大任務又可以分為:寫信與發信、收信與讀信、回信與轉信、信件的分類和整理、訂閱電子雜志、加入郵件討論組等子任務;針對“寫信與發信”這個子任務,又可以劃分為:寫信、發信、在信中夾一張照片、發送一個或多個文件、發送一段錄音、發送一個影像、把同一個文件發送給多個接收者、成批發送信件等子任務。
五、實現分組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在計算機上機操作時,學生會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教師一一解答操作,不僅教師感到忙碌、時間緊迫,而且還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分組教學可以避免諸多弊端,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根據上課班級學生人數進行分組,每組人數不要太多(控制6--8名),每個小組有固定的機位并設兩名小組長,上課前先進行培訓。當本組同學遇到問題時,由小組長充當小老師進行輔導。當有些問題較難時,教師要鼓勵全組成員一起研究解決。如果處理得當,教師要及時表揚,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這樣一來能夠極大地激發小組成員的動手能力。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可由其它小組提出方案或由教師進行指導。
六、實現課堂教學與其它課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術學科工具性的特點,可以加強與其它學科的橫向聯系,不僅能使學生更扎實的掌握課堂所學內容,而且還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有更完整的認識。例如:我讓初中二年級學生運用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和上網技能,到因特網上查找文字、圖片、照片等資料,制作一個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PowerPoint幻燈片。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查找有關環保資料,精心制作出一套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燈片。這樣,讓學生完成了課堂學習內容的同時,還增長了課外知識,實現了與其它課程的整合,使學生親身體會到信息采集、處理、加工的全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質和信息實踐能力。
七、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信息技術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師潛移默化地引導。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進一步引導他們利用信息技術,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例如:各班要出手抄報展覽,我就提示學生可以利用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使用Word20xx軟件來制作更美觀的電子手抄報,然后交給老師打印出來,在校園內展出,學生積極性大大增強了,部分學生做出版面新穎、內容豐富的電子手抄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還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來出版班上的墻報。這些實際運用不僅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所學過的知識,還能使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增強了信息意識。
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方式
記得在20xx年五月,我到云浮市教師進修學校參加課改學習,在學習期間,令我最深刻難忘的就是,廣東省信息技術科科長要志東同志說過一句話,她是這樣說的:“信息技術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傳統的考試方式來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高低,而要在上機操作中真正體現出來”。她所說的正好與我所想的所做的一致。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所學內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評價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在教學“畫圖”軟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開放式評價”的方法,由其他學生一起來打分評價。在教學“寫字板”、“Word”一類的軟件后,采取“指定內容、單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體考試要求,并限定時間完成。例如:要求每位學生使用“Word”軟件輸入一篇文章,規定排版要求,完成后上交到教師機,由教師當堂給分。
總之,信息技術學科由于其實踐性及應用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采取相應的、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才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都運用過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5
21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電腦全面普及的信息時代。掌握信息技術技術已經是科學發展和走向未來信息化時代的必然需要,且已成為當今合格人材的必備素質之一。而要想學好信息技術,初中信息技術課是不可忽視的基礎。下面是本人就幾年來從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一些經驗心得,對如何更好的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是動力源泉
信息技術教育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自發探索信息技術科學,培養信息技術素質,打好信息技術理論基礎和基本操作技能。所有學生能熟練進行信息技術基本操作,對常用軟件熟悉。使部分學生將來能成為信息技術專家性人才。初中生由于其年齡特點,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我們在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要注重激發他們的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尤其是實踐和創新能力。老師則要重視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既要有認知目標,更要有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目標。
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有關信息技術方面的理論知識在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突出重點,聯系實踐,切忌學生死記硬背理論知識,完全脫離學生的精神生活和社會實踐的狀態。如果說理論教學難以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教學的實踐性。那么教師就應該使所教的理論知識密切聯系實踐。并且能夠指導實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理論指導實踐的可行性。在初中信息技術普及教育的過程中。基礎理論教學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實踐教學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十分重要,教師必須努力加強教學的實踐性。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讓學生盡可能多的進行上機實習。掌握操作技巧,增強操作技能,使學生體驗到知識就在我們身邊,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從而使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驗證、鞏固和深化。
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這里所說的多媒體技術與前幾年一些書籍中曾提到過的多媒體組合教學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將幾種媒體加以簡單的組合(如把幻燈、投影、表格、聲音、錄像加以組合)。今天的多媒體技術是以信息技術為中心,把語言、圖像、視聽等技術集成在一起,而且能雙向傳送,使同一信息通過用圖形、文字、數據、表格、聲音等多種方式顯示出來。產生一種新的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可立即反饋這種交互方式對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決定,學習內容、方法、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預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參與這個過程。在多媒體教學教程中,學生的學習是在和信息技術的交流對話中完成的,學生可按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在多媒體教學中,信息技術能按照學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時對學生的反應作出判斷、調整或修改學習方案,提供適用的教學內容。這種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傳統的教育媒體很難做到的。
四、聯系實際設置懸念
上課時,教師可先提出―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產生懸念,讓學生具有想解決問題的驅動心理,且以任務驅動,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比如:在Excel中,教統計、排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問學生:“本次期中考試成績就在我們電腦里,現在要求將各科成績匯總,還要排出名次,你們該如何應用Excel處理這些問題呢?”引出Excel應用的統計、排序方法,通過Excel應用軟件來完成任務,輕松又準確。又如:在講Word操作技巧時,教師可讓學生思考:“怎樣利用Word設計圖文并茂的電子板報?”同時展示給學生一個圖文并茂的紙質板報。能帶著這一問題聽講更能激起學習熱情。教師通過設置一些懸念,再讓學生用信息技術去解決。他們會覺得學習信息技術確實有用。能夠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五、給學生布置個性化的作業
學生之間有著各不相同的個性差異,對于同一本教材,學生的興趣點也是有差異的'。在基本掌握信息技術操作的基礎上,有的學生表格做得特別漂亮,有的學生設計的網頁特別有個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有的放矢的給學生提供多個作業項目,并不要求全部做,給學生選擇的余地,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給學生發揮個人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機會,并把教材中沒要求講解的,應用軟件能夠支持的操作,作為附加分,鼓勵學生用心地學習和制作。當他們如期完成作業后,教師可以把有些同學的特色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出來,激發學生互相學習。競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這樣就提高了教學效率,提升了教學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保留一部分優秀的學生作品,向別的班級和下一屆學生展示,以鼓勵其他學生學習,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教學不管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不能夠完全按照常規科目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要盡可能跟上信息技術軟硬件發展,尤其是軟件的發展。教學方法上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自己動手,以其是否熟練地掌握操作方法為標準。教學形式要多樣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新性,最后,以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6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統領和指導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于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果。因此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以前我們教學生為學而教,只注重告訴學生這個問題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重演示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重統一輕獨創。對教師設置的相同或相仿的訓練題目得心應手,而遇到新的問題或出現故障時,卻手足無措。這種做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就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們應該徹底改變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在讓學生怎樣自己解決問題上多下功夫,幫助學生找到最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熟練運用計算機來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就像騎自行車一樣,只要掌握了騎自行車的方法,什么樣的自行車都能騎。這樣才能體現出計算機這一現代化學習工具的優越性,才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
我任教的是小學計算機課。有趣味、多角度、有創新地教學,使小學生愿學、樂學、愛學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由于沒有教材,沒有演示設備,教師的“干”講,根本起不到作用,相反學生還出現了厭學情緒。這時我就采用了“暢所欲言”教學法。首先,我在前一節課時,故意加大練習量,讓學生無法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訓練,學生問的問題也故意留下幾個,等下節課的時候,我首先表揚上節課勤于發問的學生,然后激發其他同學提出上節課未解決的問題,這時沒有機會發問的學生爭先恐后地說了起來。聽完后我“故意”說:“哎呀!這個問題我怎么不記得了,其他同學誰能說說?”樂于助人的孩子們就搶先發言了。這樣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放手讓學生互相解決,最后老師來點撥講解共性的問題,這樣孩子們會聽得更認真、更仔細、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課題效率,從而達到了資源共享和自己的預期目的'。
一、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基本上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因此,小學生是通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利用小組合作,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估計沒有哪個學科在體現學生的差異方面有信息技術課這樣明顯。
種種主客觀原因造成在計算機課上,有些學生可以說是一點就通、舉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學生基礎較弱,學有困難。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學內容太淺了,基礎好的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點,基礎差的學生便不能接受。為了解決這個實際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組與組之間資源共享。
具體方法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編組,推選基礎較好的同學做小組長,平時上課時由小組長負責檢查、指導組員的學習。因為現在都是一人一機,有些基礎差的同學常常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程,這時就由小組長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綜合性較強的任務時,不僅同組同學要互幫互助,組與組之間也要利用局域網的便利,進行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讓孩子們懂得協作的重要性。
在學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我組織了學生開展自己動手做電子幻燈片的活動,同學們自愿結合,分成了若干個小組,大家有明確的分工,有負責策劃、有負責收集資料、有負責制作的,等等,另外各個小組之間還將收集到的資料在局域網中共享。對作品的評價,改變了以前由教師一人說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暢所欲言,相互評價。
三、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
小學《信息技術》中有一用《動畫自己做》程序來制作動畫故事,該程序為學生提供了背景、靜物、動畫角色等素材,十分地直觀,操作也較簡單,學生很容易上手。但是在教學中學生的操作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們只是隨心所欲地將各種素材拼湊在一起,而并沒有掌握到動畫的制作方法。于是我提出了三個動畫制作任務:
1、讓一個小朋友從左向右跑去。
2、兩位小朋友賽跑,要求同時起跑。
3、兩組小朋友進行接力賽。這三個任務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從加入一個動畫角色到加入兩個動畫角色,并要能控制角色的動作時間,最后一個任務要改變動畫角色。學生在這一連串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學習活動,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因此,我們要明白: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規律;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觀察,代替學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所以我們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實施科學的教育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再單純地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注重結合學生的經驗,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進而真正完成學生“全人”發展這一艱巨的任務。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7
我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信息技術學習,提高了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的認識,更新了教學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信息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創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應用信息技術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面對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出路,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緊迫性和必然性。
二、認識到,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為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并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首先通過自學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給學生提供自學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四、把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整合,可以改變教材的觀念和形式,改變教學環境、手段和方法,變革教學模式,有利于面向全體同學發展個性,有利于學生進行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緊迫的。
因此,教育技術培訓對我的教學受益匪淺,我們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教育的優勢,引導學生善于置疑,積極探索,大膽聯想,多方位,多層面地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使學科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這次自主學習學到許多新的知識,但是更讓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我還要努力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我將會對新課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會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搞好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
【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09-24
小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0-07
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通用06-19
解讀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精選12篇)09-20
對初中地理新課標的解讀心得體會08-31
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6篇)10-18
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8篇)09-02
高中歷史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通用11篇)03-28
初中歷史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通用5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