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講座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講座心得體會 篇1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不良的家庭教育很有可能導致青少年性格上的缺陷,下面給大家分享家庭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家庭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1首先很感謝學校為我們家長精心安排的這次家庭教育講座。
聽了張某某局長的講座,受益匪淺。張局長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法、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家長傳授了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及教育方法,讓我感慨頗深,深刻領悟到了言傳身教,一朝為父母,終身為老師,家長所承載的責任與重要意義。教育的關鍵就在于養成好習慣、與孩子更好的溝通、增加閱讀方法等幾個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響著孩子,家庭的和睦、濃郁的親情氛圍等都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客觀條件。從小讓就孩子樹立獨立的人格,其次就是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孩子雖然很小,但卻有著強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特別是當著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責或是埋怨都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傷害。通過收聽這次講座,還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必要的,它應該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
要有好的習慣,首先要讓孩子在思維上習慣,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則精神上就會有叛逆,我們就要從孩子小時候起,從小事做起,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加以糾正和引導;對孩子生活中好的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之成為習慣,讓孩子在好習慣的陪伴下學習、生活。
二、做好與孩子的溝通。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科學方法:首先要善于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里話,知道孩子想什么,關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說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您關注他的談話內容。這樣,不僅使孩子更樂意向您傾訴,也可以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家長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于急躁,溝通就會成為泡影。
三、要培養孩子大量的閱讀。
讀書是開闊孩子的視野,獲得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所以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濃厚的閱讀氛圍。使閱讀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讓孩子認為閱讀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每天晚上總是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去看書,不管是何種書籍,給他帶一個頭,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歡了上閱讀,閱讀不僅成了一種生活習慣,而且它也成了我們的良師益友。
通過聆聽這次講座,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深刻領會到了教育孩子這個大課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養,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控制孩子的行為,每做一件事都要經過我的同意或認可才敢放心去做,嚴重地阻了他思維的想像力。再者就是脾氣的急躁,因為脾氣的急躁、沒有足夠的耐心,不僅一次又一次對孩子惡言相向,更甚是動手打他,當看到孩子那雙無助委屈的眼神時,才回過神來,他也只是,僅僅只是一個孩子。專家說得真好:一朝為父母,終身為老師,所以,從此刻起,從自身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讓孩子有著獨立的人格,有著一個良好的習慣,與孩子公平地交流,讓他快樂、健康的成長,讓他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家庭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2今天在西師附小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人生課。而這門課程是需要全方位重視和成長的。作為一個家長、一所學校甚至整個社會對下一代的培養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心和關注度。而我們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孩子,作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在《親子共成長》中的一位專家就這樣說道:“不要做一個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并不是有了高學歷、有了好工作你就一定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我們做家長的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培養好孩子。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認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環境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而家庭教育中的環境因素我簡單的把他們分了以下四個方面:語言環境;親子環境;個性發展環境;硬件環境。
語言環境:有一位專家提出了一個每個家庭都會有的問題: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做呢?我們中國的父母有一個很大的通病就是責備和懲罰。而且責備的話語往往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懲罰的內容也并不是和孩子犯的錯有任何關聯。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看你怎么這么不小心?你怎么每次都這樣粗心?不許吃飯了。”這樣的話語是最傷害孩子的,也是亂貼標簽的`一種傾向。孩子如果常常被這樣的話語評價批評的話,就會沒有了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說話的技巧很重要,引導的方向更重要。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希望他更好更優秀,所以千萬不能人身攻擊。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才發生了什么?你很傷心很難過對嗎?你覺得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讓孩子思考后想出解決方法,并讓他認識到這樣的后果是不好的,充分讓他認識到自己失誤的原因即可。而并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因此語言環境造就孩子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親子環境:父母應該有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凡是心態好的父母,身邊就會有一個快樂的孩子;心態不好的父母,身邊就會有一個障礙的孩子。無論孩子做出了什么樣的錯事,考出了什么樣的糟糕成績,作為家長都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學會為了報答而努力奮斗,成為高情商的人才。
個性發展環境:作為家長,不可以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別讓虛榮心害孩子,別讓補償心代替了自己的平常心,給孩子勇氣,給他們自己的天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并不代表放縱。我們不能幫孩子一輩子,陪孩子一輩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留給孩子金錢、住房、汽車等等財富,不如教給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內力的發展,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硬件環境:作為家長,應該不斷地學習、適應信息化、網絡化、現代化、數字化的時代,因為我們的孩子出生在新世紀,作為新世紀的父母也應該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硬件環境,讓孩子能夠學習掌握探知手段和能力。更應該創造讓孩子們親自去體驗社會,探索世界的優良環境。
作為家長我希望能為孩子創造以上幾點環境,讓他能快樂健康成長。無論他將來是在事業上的成功人士還是平凡人士,只希望那是他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我會一同伴他成長!
家庭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3聆聽武校長的家庭教育講座,我頗感收益良多。其中的一個事例,尤其令我感觸深刻。
武校長講到,電力工程隊在深山中架設電纜時,由于溝深壑險,把電纜線從一座山梁扯到對面的山梁上去,極為不便。聰明的施工人員是這樣操作的:首先放飛風箏,讓風箏落在對面山梁上。然后,把“風箏線”逐漸變得粗起來。當“風箏線”粗到足以承受電纜的重量時,最后順利地把電纜牽引過去。
這個聰明辦法令人拍案稱奇,其過程更是耐人尋味。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風箏線’逐漸變粗”的巧妙過程,細細的風箏線能成功地牽引電纜嗎?地球人都知道,當然不能!
可是,在教育孩子,特別是在轉變差生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家長恰恰忽略了那個讓“‘風箏線’逐漸變粗”的巧妙過程,急功近利,簡單粗暴,結果自然是事與愿違。
由這件我聯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
初接班這個時,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一多半男生長期不交作業……我從每天早晨組織學生搞接力賽跑做起,培養學生力爭上游的意識。這種意識,遷移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班風班貌漸漸好轉。鑒于學生不愛學習,我就從讀故事書抓起,讓學生愛上讀書,愛上學習……
總之,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前提嘛,是付出足夠的愛心和耐心。
家庭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4周四受邀參加了xx縣xx小學杜主任主講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杜老師圍繞“用心呵護,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這個主題,深入簡出的闡述了孩子學習、日常行為習慣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聽完了杜老師的講座,作為家長的我感觸頗多,在孩子到學校的這段時間里,孩子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這些都要感謝老師們的關愛和教誨,也離不開學校給家長的培訓。自己也通過和老師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長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想法和行為,以后我們對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從有利于孩子的心靈健康出發。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按各科的教學目標引導孩子,使孩子樂于學習,勤于思考,善于觀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安全意識。教會孩子認真遵守交通規則,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快快樂樂的生活、學習,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為以后成功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合理安排孩子的課余時間,在完成家庭學業的前提下,給予其他興趣愛好培養,讓他做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4、要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溝通,對于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還不具備自學能力,憑借著的是個人的興趣愛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里,只有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努力,讓孩子快樂的接受教育。
5、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進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溝通。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取決于一個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養取決于好習慣的養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德修養。但是這些東西從小就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學校、社會等。所以,我們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感謝xx小學的領導和老師提供了這樣一個讓家長提高進步的平臺。正是因為你們的不辭辛勞,無私付出,犧牲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為我們提供這樣的培訓講座,真正的體現了老師們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
講座心得體會 篇2
10月16日,上午八點半,我們迎來了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汪曉贊教授,她給我們帶來了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的講座。汪教授全面的講解了我們當代體育課堂出現的問題,以及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讓我對體育課堂又有了新的思考與認識:
首先,那么我們的課堂到底出現了哪些問題呢?汪教授給了我們全面的總結:1、課堂出現兩個極端現象,“軍事課”,“等待課”,“放羊課”,等等低效課堂普遍存在。細細回想,我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出現這種狀況嗎?我想沒有幾個老師敢拍著胸脯講沒有。2、安全隱患,體育運動負荷不足,怕是沒有幾個老師敢說自己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次安全事故,那么這些都是意外嗎?恐怕不全是。3、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這一點總結很尖銳,孩子們愛玩是天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不愛上體育課,甚至害怕上體育課呢?答案不言而喻。汪教授幫我找到了問題所在,接下來應該是看我們每個體育老師的了,讓我們行動起來,刻苦磨練課堂藝術,把哪些已經對課堂產生厭惡與恐懼的學生再重新拉回課堂,讓所有的孩子們在新的陽光下盡情沐浴。
其次讓我感到最為震驚的是:汪教授給了我們一個觸目驚心的數據,我們的子代壽命將比我們縮短5年。按理說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壽命應該更長,可是事實就是事實,汪教授用正負兩個循環清晰的告訴我們之間的連鎖反應,而導火索恰恰是我們的孩子們缺乏真正有效的體育鍛煉。生命在于運動,只有讓我們的孩子們動起來,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強大起來,我們體育老師已經沒有時間在等待了,必須馬上行動起來,與孩子們一起,行動起來!
最后是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汪教授以國外的一個學期36節課為例,以籃球聯賽為載體,幫助學生組織小型聯賽,中間分成多個團隊,每個團隊里的成員都有自己的.角色,共同來打造自己的隊伍。從訓練到常規賽,再到最后的季后賽,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輔以指導,結構完整,規則制定詳細。有比賽的指導原則,季后賽的各類活動,以及慶祝活動,確實讓每個學生體驗了不同的角色,讓學生自主管理,培養了他們團隊合作的精神。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對于學生整體素質要求很高,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不一樣,一種簡單的模式對于所有的學生顯然是不夠的,有時候針對一個班的不同學生都不能用同一種教學方法。所以我覺得我們運用這種模式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身學生的實際情況,切不可牽強搬套,北京的特級教師張立新給我們做講座的時候說過,沒有所謂的最好的教學方法,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說的就是這個。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是我們老師要找到合理的教學模式,找到適合每一位學生的教學方法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老師付出巨大的努力,做出大量的研究調查,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才有可能達到的。
所以不管前進的道路有多崎嶇,我們體育人必須首當其沖,只有我們努力了,我們的孩子們才有希望,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前行!
講座心得體會 篇3
中國畫是植根中華民族土壤中的藝術,但是真正能看懂中國畫的人還不是很多。我正是帶著一種對中國畫的好奇與探求心選擇了“中國畫作品欣賞與基本技法”這門課。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賞析了許多優秀的中國畫作品,還學會了畫工筆畫,水墨畫,寫意牡丹等。雖談不上對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有了了解,但也在老師的熏陶下對中國畫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體會。我明白了賞析一幅中國畫,要賞析它的`意境與境界,只有為觀者營造出一種意境的作品才是一幅好畫。如“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含有無窮的韻味在其中,這才有詩意。畫也要這樣,含不盡之意于畫外,這叫畫意,這就是意境境界。古人說“人品不高,落筆無法”。這個說法我也很贊同。比如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什么氣度,畫就談不上有什么意境氣韻,如果一個人特別注重自己的氣質修養,那么他的筆墨之間一定會少幾分浮華,多了幾分真美。
中國畫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按其題材又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中國畫畫幅形式較為多樣,橫向展開的有長卷、橫披,縱向展開的有條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冊頁、斗方,畫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團扇等。
國畫在古代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紙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xx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巖畫和彩陶畫。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由穩定統一到分裂的急劇變化,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隋唐時期社會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宗教畫達到了頂峰,并出現了世俗化傾向。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流則走向因襲模仿。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19世紀以后,在政治、經濟中心城市,匯聚了一大批畫家,以上海為張大千等人;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畫家群,如齊白石,以廣州為中心的嶺南畫家群,如黃君璧等人。
總之,學了這門課,我受益匪淺,既陶冶了情操,又學習了新知識。
講座心得體會 篇4
我和孩子爸爸認真觀看了x老師做的專題講座:讓孩子的閱讀行為真正發生。看了以后很有感觸和共鳴,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對高品質的閱讀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我和孩子爸爸都屬于研究生學歷,也都喜歡閱讀,在人生的過程中,曾深刻感受到閱讀帶給我們的歡樂和意義。如今我們都為人父母,在網絡時代的誘惑下,也曾經放棄過高品質的閱讀。可是隨著時間推移,現在我們反而更加重新認識到高品質閱讀的意義,尤其是對孩子,可以降低孩子日后的成長落差,減少孩子因家庭、經濟、地域等先天因素影響而產生的差異,我和孩子爸爸也達成一致意見,要用高品質的閱讀來讓努力讓孩子擁有一個芳香四溢的幸福人生。
充分體會到親子共讀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方式。人都說父母是孩子的`老師,每當我們帶孩子去xx書店一起閱讀或晚上睡前講故事時,孩子發自內心的渴望便噴涌而出。孩子喜歡父母給她講故事,從書中,她感受到快樂、希望、幸福、勇氣、熱情和信心。聽完故事以后,孩子會談論她的想法和感受,讓父母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孩子。循序漸進,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愛閱讀,愛故事,愛分享。
通過講座,讓我們更好的學習了引領孩子親子共讀的方法,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一起和孩子親子共讀的決心,感謝幼兒園給我們這么一個好的平臺一起分享。
講座心得體會 篇5
今天的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一組關于防溺水知識的圖片和視頻,看了那些觸目驚心的圖片,同學們都感慨萬分。那些揪心的畫面,悲痛欲絕的哭泣聲,縈繞在我的耳邊,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在炎炎夏日,清涼的河水會誘惑很多的同學去痛快的洗個澡。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看似平靜溫柔的水面卻暗藏殺機。那淙淙的河水誘惑著你,當你跳下去的時候,卻又張開血盆大口準備把你吞掉。如果你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走了,有沒有想過你們的父母?
俗話說的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在前幾年,在我們村里就發生了一件令人悲傷的事。一群孩子在無防護措施,沒人看管的情況下下河游泳。
突然一個孩子,慢慢的沉下去,當岸上的孩子找來大人施救的時候,那個孩子已經奄奄一息了。不管怎么搖動,怎么做人工呼吸,孩子就是不醒。孩子的'父母傷心欲絕,在一旁的我忍不住哭了。
這不是天災!是人禍!是他們自己缺乏安全知識,最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慘痛。
同學們,有時候危險總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發生,所以釀成了一個個慘不忍睹的事件。現在處于青春期的我們,有無比美好的未來。
所以我們必須珍惜自己的生命,認真聽老師和父母的教誨,減少悲劇的發生。我們不愿意看到一個個的生命被無情的流水帶去,我們更不愿意看到那悲痛欲絕的一幕幕。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愛生命!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歡笑!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我校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緊緊圍繞“預防溺水,關愛生命”的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度重視,認真部署安排“活動周”工作。
學校根據公共事業局要求,成立了學校預防溺水教育活動月領導小組。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公共事業局關于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動的通知精神,在全體教師會上通報了學校開展防溺水教育宣傳活動實施方案,使全體教師都重視防溺水宣傳教育工作。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氛圍。
各班通過視頻和相關報道向學生深入宣傳。向學生宣傳防溺水重要性,宣傳防溺水知識,宣傳溺水救護辦法和自救知識。
三、開展豐富的活動,力求活動的實效性。
1、在安全教育周里,學校在周一的升旗儀式上,開展了一次全校性的“預防溺水,關愛生命”教育動員,使全體師生人人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人人為預防學生溺水事件的發生獻計獻策。
2、在安全教育周期間,學校向各班發放了《致學生家長一封信》,告知學生家長在防止孩子溺水問題上應負的監護責任,請家長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家長也要高度重視,家校結合,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貴。通過致家長一封信,使學生對安全知識有了更廣更深的了解。
3、各班黑板報都刊出一期以“預防溺水,關愛生命”為主題的班刊,向學生宣傳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識。做到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教育性強。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
4、各班級利用班會進行安全教育,開展以“預防溺水,關愛生命”為主題的隊會活動。讓學生講述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發生溺水的危險地帶、水域,發動學生自己來分析應如何避免溺水現象的發生。班主任們以典型的案例警示和教育了學生,向學生描述溺水致死原因、溺水癥狀,使每一個學生在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上都得到了提高。
5、做好節假日的安全教育。告誡學生雙休日、即將到來的暑假更應該防溺水。
總之,通過實例和網絡相關視頻的教育,學生安全知識面更廣了,安全意識更強了,對安全的理解更深了。當然,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僅僅靠安全月活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時時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安全教育的工作要從小抓起,堅持不懈、長此以往地抓下去,切實將這項工作抓緊抓好。
講座心得體會 篇6
幾個星期前,潘業喜老師講了他個人的創業史,作為曾經的只是一名中專生畢業,今天能做到一個創業團隊的CEO,實屬不易。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態度和奮斗。就像一直剛學會飛鳥不能飛太高,當我們們剛剛畢業走上社會,我們不可能就找到一份高大上的工作,也就是說不能對一開始所選的職業進行徹底的喜歡,但應努力去適應去做,更能讓我們領略不一樣的風景,學到更多東西,這些東西,它將對我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只有經歷過足夠多的挫折,我們才能在人生淡然面對一切挑戰,只有經歷過苦辣,我們才會體會到生活的甘甜之處,態度決定一切,我們要有一個隨時接受挫折的心態,一個人積極向上的態度,決定一個人的成功。而奮斗不必多說,唯有奮斗才能使人進步,上進!奮斗過才知道成功的不易及其中一些難以發覺的道理。
10月23日我協會舉辦了兩場講座,回憶這兩場講座,一幕幕都清晰的浮現在眼前。
這次的講座的主題都表明一個問題,大學應該怎么渡過。生命是一種過程,事業是一種結果,并講解了大學生職前應具備的三大要素:
1、堅持
2、積極樂觀
3、學無止境。
八大能力:
1、與人溝通的能力
2、自我推銷能力
3、演講與口才
4、團結合作能力
5、領導力
6、時間管理能力
7、自信
8、情緒控制能力
職業規劃應對就業形勢分析,我們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職業規劃,知道自己要什么,適合什么,職業規劃的重要性,第一,職業規劃可以激發自己的潛能,增強個人實力,第二,職業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第三,職業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這次活動是大一新生入學,也是進入協會的第一個活動,但從他們的工作中能夠看出他們的努力,感動與收獲并存,從活動的`前期準備,宣傳單的分發,海報的張貼,以及通知到各個班級準時的到達報告廳參與活動。各部門間的工作協調,合作的較為順利。讓大一新生表現出了他們的能力。但也有不足之處,在處理事情上,大一新生的能力較為生疏,更多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熟悉程度不夠,希望在以后的活動中,能跟好的配合。
據悉,參加這次活動的老師有成剛老師,朱蘇明老師,以及大一的各位輔導員老師。本次活動以鍛煉大一新成員為目的,服務同學,提高全員學生的就業意識,另一方面,讓大一新成員更快的融入我們這個大家庭。
通過這次的活動使我們就業協會的成員更加團結,知道踏入大學并不是成功的開始,我相信,經過了這次的活動,我們就業協會肯定會更加美好,我們汽車與建筑工程學院的學子以后的道路肯定會走的更高,更遠。
講座心得體會 篇7
小學的時候我就開始憧憬初中學習,卻也害怕著初中到來。在這樣矛盾的心理下,還是迎來了“謎一樣”的初中;這個時候,我相信同學們都和我一樣,始終保持著一顆對小學無憂無慮生活的幻想。是啊!初中到了,我們也該長大了。在對的時間,對的人,對的環境下,我們進行了三堂寶貴“入學講座”我也受益匪淺!
第一堂的講座,黃盛泉副校長交予我們“校園文化”。我們三明十中有著悠久的歷史,一批批哥哥姐姐們在這美麗的校園內努力學習,最終將辛勤播下的果實收獲,留下的是豐收的喜悅,感染著每一個人!對于我們這批小樹苗,我感到我們如此榮幸。校園的重建,給了我們更好的學習環境與條件,我們定不能辜負老師父母的期望!坐在書香四溢的教室內,認真傾聽同學們郎朗讀書聲,呀,再美好不過了。黃盛永老師說:“要將校園建成知識樂園,精神家園!”我深感在這樣的校園里,我們要為這個目標,共同努力!
第二堂的講座, 林曉煜書記教育我們“校規校紀,安全教育”。他對我們提出,不可以違背《中小學生守則》的40條該做與不該做的事,同時講明了“三愛三講三護”等基本道理。他是個嚴謹負責任的好老師,對于不乖的同學他采用打罵形式。我們都聽過“打是親,罵是愛”這句古話,老師說一不二,該打就打,絕不手下留情;看似討厭,他卻很寬容,打的不多也不傷你身體,且給每個人2次機會。他說:“第一次是勸告,第二次是警告,第三次就是打了!”我贊同這種說法,更尊重老師的做法。畢竟是我們錯了,錯了就是錯了,我們應當有錯就改,防止再犯。老師舒心,家長放心,我們又何嘗不開心呢?書記將國外學校老師的教育方法通過幻燈片展出,使我們對這種教育方法有了更一步的了解,雖然仍存在許多同學家長的不認可,但我堅信:只要是對我們有有利無害的事,總是好的!
第三堂的講座由朱鵬副校長給我們進行了“新生入學教育”。其中,這一堂課,我感觸最深。老師一來就給了我們一句使心靈震撼的一句“不管學習怎樣,都不要自暴自棄,要自信,自律!”老師以一個個故事和經驗引導我們,只要自己認為非常努力了,只能做的這樣了,便足矣。我們不能因為對某一學科的不自信,而開始不做作業,自暴自棄,逃課,這樣人生就徹底毀了。她還說“玩的時候盡情玩,學的時候認真學”只有正確合理的安排好,才能勞逸結合,達到最佳的狀態上課。她告訴我們:初中和小學是截然不同的,語文數學英語都是大容量,快速度,老師的教課速度極快,內容卻多的'驚人,如果沒辦法適應就會一不小心退步,而對自己失去信心。一個人的成敗取決于他的態度,正如做作業,你做了一半,另一半不會做,但你交了,便是一種良好的習慣養成;如果不教的話會事半功倍,一事無成。記得六年級時班主任對我們說:“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不留遺憾就好。”是啊,不留遺憾,人生漫長的道路上我們總是一邊在拾起新的東西,一邊在丟棄舊的東西。等回過頭來看看的時候,不禁唰唰的流下眼淚。遺憾總是太多,不是屈指可數的,所以,我們應當好好把握好今日,盡量不流遺憾!朱鵬副校長教我們學習方法:1、學會預習。2、認真聽課,做好課堂筆記。3、每天回家要復習當日所教內容,以及認真完成作業。4、及時跟老師溝通,解決不懂問題。并贈予我們良方:1、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2、盡力地去學習,去做。3、永遠不要自暴自棄,永遠!她還說“學習要苦學,好學,會學,對自己狠一點!”我想這些,也夠我們受益終身了。聽講座時,我總沉醉在老師的一言九鼎之中,反復琢磨。短短的3日講座很快,不得不與我們揮手告別,我仿佛看到它微笑著對我說:“要加油。”我默默點頭:“嗯!要加油!”
三天的講座使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那搖搖欲墜的信念:我們是小樹苗,需要陽光,雨露,更需要磨練。未來很艱辛,我知道!我們要一同微笑著去面對,克服!
講座心得體會 篇8
今天,有一個關于證券方面的講座,雖然將來我未必能在證券業就業,但是學學總沒壞處的,更主要的是以后自己會接觸到股票,懂一些證券總是好的。
但是聽完之后發現,又被講座題目騙了,原來講的還是就業問題,只不過是關于證券的就業問題而已,雖然對于不能學到證券知識有點失望,但他們的就業經驗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也解答了我不少的困惑。雖然還有一年多才正式踏入社會,但我總會想我出了社會我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又應該如何去干。
在中國,我覺得學會做人比會做事更重要,你會做人,做事自然事半功倍老師曾說起自己的就業經歷,當他剛到證券公司時,他并沒有施展他才華的機會,他每天做的事連小學生都能干——撕發票,而且一撕就是一個月,這還是90年代的大學生啊,他干的活完全跟他的專業不沾邊,我們自己能忍受這樣的待遇么,或許我們都會拍拍手,轉腳就走人了。所以當我們到公司時,第一步就是放低自己的心態,別還把自己當成天子驕子,公司里的人學歷可能比你差,但是他們的經驗是你拍馬都追不上的,要學會謙虛。第二要對自己的工作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才能把你手頭上的工作做的更好,也對你以后的發展更有幫助。第三,要多與人溝通,更要學會與領導溝通,要讓領導知道你的想法,當領導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出現在他面前,否則,你會漸漸被遺忘。最后一點,也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要堅持,要堅持在一個行業,堅持在一個企業,當然,這里的堅持不是永久的堅持,而是當你做一份工作時,你要堅持相當一段時間,并且有正當理由才能離開這個公司,行業。頻繁的跳槽,不僅企業不喜,更是在浪費你的時間,因為你每次都在重新開始,而你所積累的東西卻沒多少。
機會是自己爭取的,爭取到了要好好把握,把握好了要把機會再發展成機會……這樣你才能不斷成長下去,要相信自己,要謙虛,要堅持。
講座心得體會 篇9
3月30日和31日,在醫學院科技會堂聆聽了樊代明院士有關整合醫學的專題講座。樊代明院士的講座生動有趣、詼諧幽默、觸人深省。“整合醫學”概念的提出,目的是為現實的醫學問題,即專科過度細化,專業過度細劃,導致醫學知識碎片化,給臨床醫生診療疾病帶來的局限性問題。通過用整合醫學的思維模式我反思了我所從事的護理專業所存在的現實問題,不得不由衷的對優質護理的內涵有了新的感悟。
一、“整合醫學”的思維模式
樊代明院士在報告中指出人類的醫學發展歷史態勢呈“N”狀,除了表明醫學水平的起伏外,也表明了醫學學科之間先合后分然后再合的關系。在逐漸“合”的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大的醫學家,然后逐漸分成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等,各學科內也有了更為細致的劃分。這樣的“分”雖然促進了醫學的發展,延長了壽命,也使治療疾病越來越精細,但是這種“分”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患者成了器官、疾病成了癥狀、臨床成了檢驗、醫師成了藥師、心理與軀體分離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必將引入整合醫學。整合醫學不僅要求我們把現在已知各種生物因素加以整合,而且要求將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和環境因素也加以整合;不僅要求我們將現存與生命相關各領域最先進的醫學發現加以整合,而且要求我們將現存與醫療相關各專科最有效的臨床經驗加以整合;不僅要以呈線性表現的自然科學的單元思維考慮問題,而且要以呈非線性表現的哲學的多元思維來分析問題。通過這種單元思維向多元思維的提升,通過這四個整合的再整合,從而構建更全面、更系統、更科學、更符合自然規律、更適合人體健康維護和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新的醫學知識體系。
二、整合醫學下的護理現狀
從醫學的發展史看護理的發展,也存在著從“合”到“分”再到“合”的發展態勢。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說明護理在疾病治療及人體恢復中的重要作用。病人求醫不僅希望得到最佳治療,而且希望得到最佳護理。通常,診斷治療的過程對病人來說也許是短暫的、不知不覺的,而對護理的體會則卻是漫長而有知有覺的。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及不斷推進,醫護關系不再是主輔關系,而是共同為恢復病人健康的平等合作關系。完成一臺手術治療,是醫生、麻醉師和護士的`跨學科合作、緊密配合的典范。有時護理工作甚至更顯突出,手術師和麻醉師在很多情況下必須服從手術室護士的安排,接受護士監督,以確保手術安全,避免并發癥,甚至事故發生,這決非人們一貫印象的“護士在醫生指導下工作”。
三、優質護理的內涵及護理專業的未來
20xx年3月8日,護理專業成為了與醫學平行的一級學科。20xx年國家衛計委發布了《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及《關于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改善護理服務的通知》。一門學科要想真正獨立,要想真正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必須加強護士內涵素質建設,在循證護理思維的引導下加強專業知識的整合,加強醫護合作的整合。目前我們護理工作的最大障礙在于臨床護士只是單純機械的執行醫囑,缺乏評判性的護理思維,缺乏照護患者全面的專業知識。因此,我們護理專業要想體現出作為一級學科的地位,體現出我們護理工作的專業價值,必須在循證護理思維的指導下將自身專業相關知識進行整合,達到融會貫通,并上升為核心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綜合評估患者,及時發現患者現存及潛在的護理問題,將器官看成患者、將癥狀看成疾病,不僅注重身體護理,更能注重心理護理。在護士內涵素質和專業素質提升的基礎上,由通科護士逐步走向專科護士,再走向護理專家。我們護理護理專家可以開設專科門診、下達護囑,如飲食護理、級別護理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護士的專業價值,體現出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所在。
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這是一次令人全神貫注,不會去碰手機的講座;這是一次主講人激情澎湃,聽者酣暢淋漓的講座;這是一次沒聽夠,還想繼續的講座。
一個人在開場時表現得幽默很正常,一個人能滔滔不絕倆小時且持續地有樂點帶給大家,不得不說,這就是本事。這個本事來源于田鵬師兄的知識儲備量,閱讀的成百上千的書籍卷宗;來源于他切真體會的生活故事;更是來源于一名刑辯律師心懷正義溫暖,眼含光芒激情去看待社會丑陋的那一面。如此,才有了今天站在法律門檻的我們,收益頗豐。
假如這場講座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點明七大思維模式—事實思維,證據思維,拆分思維,逆向思維,演繹思維,歸納思維,批判性思維,然后進行分析。我想,這會是一次令人昏昏欲睡的講座。妙就妙在,師兄走進我們,和廣大年輕法律人的.內心—法律人心里苦啊!而他今天能在這兒開一個成熟流暢的講座,苦過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目光所及,離開武漢這個有同學師長提供的溫床,選擇踏向未知的深圳。他哭過,迷茫過,倒下過,又苦苦掙扎一番,爬起來,執起筆,走向夜幕沉沉的寂靜,在“于歡辱母案”中,贏得了萬眾矚目的絢爛。
每次揚起的微笑,都是因為流過的淚水。每一位法律人的成功,都要獨自走過夜幕沉沉的寂靜。師兄用他的經歷給我們這些小年輕提前打了一劑強心針—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千錘萬鑿的磨礪。
緊接著,便在如何當好一個法律人上為我們做了剖析。首先是認識法學—一門社會科學,堪比文科中的數學,在案例分析中的常常用到數學方法。但不同點在于,數學系有唯一答案,法學能以說服人為答案,死板的法條,運用上,貌似又活了起來。再來是學習上。趁著大一大二的空閑,需要大量閱讀且廣泛閱讀。而我反觀自己開學兩個月,一本書都還沒讀完,切切實實敲響了警鐘。教材是機械的,可是在學習中,同一門課,看不同版本的教材,做出對比,便是另一種學習之路了。教材閱覽后,挑一個最敏感的點,寫一篇論文,又是一個層次的提升,一次檢驗自己的方法。正確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事兒,也能起到鍛煉自己的作用。從客觀到主觀,從宏觀到微觀,先抽象再具體。一天多少事兒,四年下來,又有多少事兒。細微之處去打磨。除此之外,還要構建一套系統的框架。比如一本教材,通覽章節,再記住每一個一級標題,如此,便有了一本教材的整體把控力。學習生活上,都要做一個有條理的人,有條理才有邏輯,有邏輯才能推理,有推理才有結果。而當遇到疑難時,要有檢索能力,去查閱資料,去問相關人士。
走過大學的學習階段,到了上手時,仍舊是學習過程,面對一個事件,不能著急下結論,搞清事實,行為,情節出處,不斷追問且不限于眼前他人給出的結果,親手證明。從接下第一個案件,作出感悟,到十個案件成為經驗,一百個案件便要找規律了。應該說,法律人的一生,都是學習的過程。
法律人不認眼淚,不信假設,不靠猜測。法律無情卻有情。法律人,爭當社會好醫生!
講座心得體會 篇11
20xx年11月21日下午,我參加了校督導室舉辦的青年教師授課講座。短短2個小時的講座學習令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對教師這個職業的認識、授課方式方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為今后更好地授課奠定了基礎。
學校優秀教師數學系李改枝老師的講座深深地吸引著我,從她那從容的神情、流暢的言語表達中,我感受到了一位經驗豐富且知識淵博的老師授課是多么的精彩。從她的講座中,我總結出了幾點精髓,也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一、授課過程中進行有效教學的方法
我們學校招收的學生都是高考成績在150分左右的學生。面對著這樣一批基礎薄弱,成績不是特別優秀的學生,作為老師,我們該如何分析學情,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呢?這個問題我也曾遇到過,也曾深深思索過,卻始終找不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李改枝老師的一番話,令我茅塞頓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關鍵。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系統化簡單的內容讓學生來講。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李改枝老師說她手中除了教授的教材之外,還有其他的相關課程的參考書4本。在每次上課之前都研讀所有的參考資料,把每本書上提高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了之后,提煉出精髓,再在課堂上講給學生聽。兩個小時的課,往往在備課時要花費6個小時的時間。李改枝老師這種敬業精神和認真的教學態度令我十分敬佩。這樣一來,在課堂上就很容易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系統化的講給學生聽了。簡單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到講臺上來講解,這么做既能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膽量,走上講臺來授課,又能很好的使他們集中注意力來思考問題,真是一舉兩得。在教授英語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如果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他們所學的知識就會牢牢記在心里,而不會那么快遺忘。如果整個課堂只有我一個人講解,學生只是機械的、被動的接受我所講授的知識,下堂課我在提問時,基本沒有學生會記得上節課的內容和要點。在聽完講座之后,我學習到了這種有效進行教學的方法: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系統化簡單的內容讓學生來講。
二、不斷給自己充電,做一位知識淵博的教師
正如李改枝老師所談到的,一節課50分鐘,如果讓學生完全投入到對新知識的學習中是不可能的,那么當學生對所講授的內容產生厭倦的情緒怎么辦?李改枝老師告訴我們,不聊明星的私生活,不聊與教學無關的時尚話題,我們可以圍繞教學內容,對學生們進行知識拓展和情感教育。比如在講數學定理的時候,如果學生感到厭倦了,那么就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下這位數學家平日里刻苦鉆研數學的小故事,從而啟發學生“我們現在不需要像那位數學家一樣去日日夜夜研究這個定理,我們只需要學會應用這個定理就足夠了,這是件多么輕松、愉快的事情啊。”這樣一來,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繼續認真學習。再比如,由一個數字組合聯系到了佛教文化,再有佛教文化引申到了我們河南悠久的文化歷史,之后可以告訴學生外國人要想讀懂5000年的中國文化,就要來我們河南參觀名勝古跡,作為一名河南人,我們是驕傲的、自豪的。這樣一來,無意之中就對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強化作用。我聽了以后不覺為之贊嘆,原來一節平凡的數學課居然能上的如此絕妙。回想自己所教授的課程——英美文學欣賞中在進行詩歌賞析時,卻只帶領學生賞析了本首詩歌的含義,令學生明白了詩人借詩歌來抒發自己愛國主義情感,并沒有想到過要進一步升華,如何利用這首詩歌來激發學生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這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所欠缺的東西,我也明白了要想開拓自己的教學思路,還是要多看,多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夠想出精妙絕倫的授課方式來。
三、結合歷史大背景來授課
這點體會是我在聽完幼教系老師的精彩示范課之后領悟到的。如果一部作品不放在歷史時代大背景中來講,學生很有可能不明白作者寫這部小說的用意何在?諷刺的是當時怎樣的一種社會現實?因此,我在今后講小說作品時,一定要提及歷史時代大背景,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寫這部小說的意圖。
以上幾點是我聽完講座之后,真真切切所體會到的、自己在教學中迫切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次講座對我在教學中的幫助太大了,非常感謝校督導室給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提供如此寶貴的學習機會,向優秀的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不斷加強教學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開拓創新,令自己快速的成長為一名教學能手。
講座心得體會 篇12
聽名家言,如沐春風;聞高師語,受益匪淺。8月26日,在這個秋高氣爽的上午,我有幸聆聽了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寶虹老師的“班主任經驗講座”,她三個多小時的真情講述,讓主席臺下的我聽得如癡如醉,很多教學生涯中的難題,在她揮手談笑間竟迎刃而解,李老師那一句句經典話語,一個個生動案例引起了在場全體教師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李寶虹老師告訴我們,愛心、善良才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真正法寶。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孩子不懂事很正常,這樣才需要你去教育;家長不理解很自然,這樣才需要我去溝通”,教師要學會用一顆善良之心去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少計較、多付出,少抱怨、多承擔,教師之于學生正如陽光之于綠葉,甘露之于禾苗,但求枝繁葉茂,不求結蔭回報。李老師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在她的班上,沒有所謂的后進生,她不唯成績論學生,對每一個孩子都傾注了的熱情與關愛。有的學生很自閉,她悉心疏導,從周記、作文中去尋找蛛絲馬跡,成為第一個觸碰孩子心弦的教師;有的學生很自卑,她告訴他“決定人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她愿意與之同行,靜候花開;還有的學生特別難搞,家庭的不幸讓這個孩子對世界抱有敵意,但李老師仍然沒有放棄,用自己平日一點一滴的關愛,讓孩子明白:“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我也會和你在一起!”
《詩經》有云: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么優秀的教師怎么可能教不出感恩的學生呢?當孩子們像離巢的小燕一樣飛翔云霄時,他們用自己稚嫩的話語化作對李寶虹老師深沉的感激。“老師,我在遙遠的大洋彼岸祝福您,感謝您對我的栽培和教育!”“李老師,您是世界上的老師,我愛您!”“李老師,十年過去了,直到今天我還依然清晰記得您給我們開的‘女生會’,清晰記得您教導我們的自尊、自立、自強、自信!”……這樣的問候和感謝太多太多了,每一句都飽含著對老師的無尚敬意。——謝謝李老師,讓我懂得了師生愛真正的含義。
有人戲言:班主任是萬能的,既要當好孩子們的“保姆”,又要做好任課老師們的“聯絡員”,還要當好家長們的.“仆人”。話是玩笑話卻又不無道理,班主任工作的繁雜瑣碎、困難重重,讓我這樣的年輕人望而卻步、知難而退。但聽了李寶虹老師的講座之后,我不禁豎起了大拇指,感嘆一聲:“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李老師真中!大寫的佩服!”對于自己班的任課教師,李老師要求自己一定要充分尊重對方,盡量提供方便,要多協助、多鼓勵;不指責、不干涉,關鍵時刻,還要挺身而出,做好大家的“滅火器”。一次,她班的英語老師和個別學生發生了很大的矛盾沖突,李老師在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調查之后,發現錯在學生,但孩子又頑劣固執不肯承認錯誤,于是她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一方面安撫英語老師,另一方面不斷開導、教育學生,同時還自掏腰包,買來鮮花,導演了一幕師生和解的好戲。我想,這樣善解人意的智慧老師,誰會不喜歡?不尊敬呢?——感謝李老師,讓我學會了用智慧來譜寫精彩人生!
我喜歡李老師知性民主的管理政策,我欣賞李老師寬容為善的教育理念,我更欽佩她自信陽光的做事風格!李老師一再強調自己的帶班宗旨是尊重生命,人格平等,愛護學生,處事公平,賞罰分明。總而言之,即教之導之,化之育之;身教﹢言教,感化﹢同化;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在李老師第一次當班主任的時候,一些家長欺負她年輕,嫌她經驗不足,硬是動用關系堅決讓孩子調班,這對熱情滿溢地她來說打擊頗大,但她咬緊牙關、頂住壓力,愣是把這個入學成績不是的班級帶出了中招奇跡,而這背后,浸透了她多少默默流下的淚水,隱藏了她多么隱忍的傲氣!——感謝李老師,讓我明白了敬業就是敬自己!
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空洞的理論,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李寶虹老師用她精彩的演講,把時光定格在所有與會老師的心靈。一個小女子,用她的愛與智慧把人生過得如此有滋有味,一顰一笑,盡然教師風流,一論一道,煥發文采灼灼,一行一派,彰顯巾幗胸懷!
講座心得體會 篇13
這次是針對女生的特別活動,我們學校專門請了專業的醫師過來開展講座,使我們對于女性的知識明白了許多。首先,那位醫生給我們介紹了許多有關女性的生長發育等情況,讓我明白了我們即將步入青春期的末端,不過,這也使我對女性的'生理結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其次,醫生又給我們講了幾個案例,以及如何保護女生自己,這使我明白了女生一定要自重、
自愛,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不能踐踏自己。
這次講座實際上讓我們學到了更多有關女性的心理知識,要健康地成長,不能太盲目,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一定要了解。比如,自己的經期一定要知道,這樣,若經期不正常的話,我們就能及時地知道。
講座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到xx中學聽專家講座,專家老師講的內容非常符合我們教師的教學實際,他著重講了:教師研究什么?
其一,教師要研究學生;
其二,教師要研究新課標,新教材;
其三,教師要研究課堂;
其四,面對課程改革我們應該如何做。
他講的內容既簡明扼要,又非常符合我們教師教學的實際,真的給我們教師指明了研究的方向。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一點體會:
首先我認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報告能力為重點。而課改的目的也在于此。
其次作為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那么教師首先要有創新精神,要大膽進行改革,敢于沖破舊的條條框框,積極投入課程改革實驗,學習有關課改的文件和資料,聆聽專家講座,并認真領會其精神實質,做好各種業務學習筆記,寫好學習心得,做到教學方向明,路子對。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創新,進行實踐,改過去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再者無論取得怎樣的成績,都應該牢記三尺講臺才是自己的歸屬,要把日常教育教學擺在首位,我希望:學校成名,我成才,最終是學生受益。因此,在設計活動中,要把握整體,全面考慮課程目標,尊重學生的實際與愛好,并保留已開發出的較好的課題,不斷完善修改,同時,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并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后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今后努力方向:
面對課改,找準位置,做完善課改的促進者。并找準問題癥結,抓住思維方法,要樹立起正確的思維方法。思維不偏激不絕對,從整體方位來解決問題,思路決定出路。
【講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講座心得體會范文06-05
消防講座心得體會05-05
聽講座的心得體會05-24
教育講座心得體會06-09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10-10
聽講座心得體會07-23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07-09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3篇)09-04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08-07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5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