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時間:2024-09-23 08:54:05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通用14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通用1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通用14篇)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1

  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線,是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為全面貫徹全國和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建立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我局根據滁州市教育局統一布署,決定在全市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引導學校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和出名師、育英才。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完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全面提升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強化全市教育系統各校領導教學為本的意識,認真分析各校教學質量現狀,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學質量策略,探索建立教學質量標準體系、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使我市中小學辦學水平,尤其是農村中小學辦學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素質和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

  三、工作內容

  (一)完善制度,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

  以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為重點,堅持向管理要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學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以規范管理保障和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轉變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方式,完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形成“管、辦、評”分離的新型現代管理機制。轉變學校管理方式,強化服務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思想,全心全意為教師服務、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學習服務。優化學校內部管理,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切實改變我市中小學校內部管理不平衡的狀況,不斷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努力為教師和學生創設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逐步完善校長隊伍管理機制,建立校長隊伍“人才庫”,加強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和提高培訓,評選獎勵優秀校長,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中小學校長隊伍。

  加強常規檢查,督促各中小學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切實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強化教育局業務科室的視導作用,經常深入學校,定期、不定期對全市中小學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進行監督和評估,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加強指導,促進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狠抓教風的轉變,學校領導和教研人員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深入課堂,加強常態管理與監控,經常性地對教師教學常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督導,促進教風的轉化,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證。

  (二)把握關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課堂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各校要強化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意識,全面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引導廣大教師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主動研究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進一步落實中學以學科組為單位、小學以中心校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制度,教研分會要牽頭開展分片、分校、分類的集體備課活動,每周每學科學校集體備課不得少于1次,特別要針對當前薄弱學科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大力推進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建設。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搞好課堂教學質量檢測,創建“有效課堂”,要使絕大多數學生當堂達到教學目標,對個別聽不懂、沒學會的學生,要通過課后輔導及時幫助解決。各中小學要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以教研分會、學校為單位探索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等不同課型的結構特征,努力探討各種課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要創造一切機會,積極開展全員聽課、說課、評課和上觀摩課活動,不斷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以研究課、觀摩課、示范課等多種形式的公開課為載體,引導廣大教師投身課堂教學實踐和研究,并將具有先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推廣,以期在更大的范圍內獲得效益的最大化。每學期每校組織的各種類型的公開課不得少于教師人數的一半,每位任課教師全年必須至少上一節公開課。為確保公開課質量,每位教師的公開課必須提前安排,并確定不同課型人員和比例,要有公開課教案、聽評課記錄,要真正把公開課作為深化教研、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舉措,同時將公開課的最新成果運用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力戒走過場、搞形式、完任務,對弄虛作假的學校、教師要在全市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教育局教研人員將工作的重心下移到農村中小學,下移到課堂、教師和學生中,采取隨堂聽課、評課、當場反饋的方式,密切關注教師的課堂活動,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定性、定量的檢測,以此引導教師全力追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積極開展教學觀摩活動,推廣具有先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廣大教師提供優質課堂教學示范,以期在更大范圍內獲得效益最大化,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ㄈ┝⒆愀荆μ嵘處熽犖樗刭|。

  整合教師培訓資源,加強師資培訓基地建設,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訓質量。采用專、兼職教研員相結合的辦法,充實教研力量,提高教研水平,切實發揮教研對教學工作的導向、服務功能。建立健全校本培訓制度,切實提高培訓實效。舉辦農村中小學校管理人員骨干培訓班,加大農村中小學短缺學科教師和薄弱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村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城鎮支援農村教育長效機制,扎實有效地開展城區中小學教師輪流到村級小學或教學點任教、城區學校派教師到農村學校蹲點指導、農村學校派教師到城區學校跟班學習等工作。健全教師評優制度,定期評選優秀教師,樹立先進教師典型,開展優秀教師巡回報告活動,提高廣大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

 。ㄋ模﹥灮侄危e極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

  各校要強化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識,進一步加快學,F代化建設。緊緊抓住城鎮學校信息技術教育已經初具規模和農村遠程教育工程全面覆蓋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和教學資源庫,加強系統設備維護、提高設備使用率、定期更新補充設備。抓好遠程教育資源的深度開發和有效應用,確保先進的教學手段得以充分利用,避免閑置和浪費。優化輔助教學手段,運用形象化教學手段組織指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果。重視加大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培訓,通過系統的學習、培訓和提高,使城鎮學校90%以上的任課教師、農村60%以上的任課教師能夠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衛星傳輸系統搜集、查找和獲取優質教育信息和資源,能夠獨立或相互幫助制作開發課程軟件和教學軟件,進行電子備課和教學設計。

 。ㄎ澹┲鄞缶,建立良性的循環機制。

  樹立“小學質量幼教找,初中質量小學找,高中質量初中找”的理念,統籌好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各個學段的關系,提高幼教覆蓋面,夯實小學教育基礎,抓實初中教學質量,突破高中制約“瓶頸”。統籌好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三類學生之間的關系,各學校要根據本校現狀,制定補差、推中、提優策略,尋找教學工作著力點,落實分層推進措施。要切實完善和落實控輟保學工作,重點是各初中階段學校,要全力抓好因厭學而導致輟學的控輟工作。

 。┳⒅匾龑В⑼晟平虒W質量檢測與評估制度。

  我局將建立由行政管理科室牽頭、教研室密切配合的工作組織,針對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教學特點和教育規律,圍繞新課程標準要求,注重有利于推動教法學法改革、學生能力培養、教師專業發展、教學質量提高等關鍵環節,制定形成科學的、易于操作的學校教學質量和面向全體學生發展水平考核辦法,按學期、年度進行檢測與評估,由市教育局組織每學期對全市中小學進行教學質量檢測,并對結果進行診斷、指導,建立全市中小學段成績監測數據庫。改革小學畢業考試組織辦法,由招生的初中學校組織考試,全市統一閱卷,并對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初中段每學期由教育局組織對初一、初二部分學科進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閱卷,進行跟蹤診斷、干預指導、適時監測。初三年級按畢業會考成績建立全市各初中學校學生學業成績監測數據庫。高中階段每年由教育局組織對高中高一、高二年級實行聯考,建立以學校及班級為單位的成績跟蹤監測數據庫,對學生學業成績實行質量跟蹤管理。全市小學、初中、高中學業成績監測數據庫建立后,以此為基礎確定下年度質量提升的新目標。各學校要研究制定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辦法,建立學業成績質量跟蹤檢測制度,定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組織召開學生或家長參加的教學反饋座談會,逐步建立教學質量監測與反饋機制。教師的教學成績作為教師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標。

  四、時間和步驟

  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組織與發動階段(5月—6月10日)。召開全市中小學校長會議,傳達《滁州市教育系統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精神,各校召開全體教師會議,明確我市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具體要求。組織各學校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圍繞教學管理、課程改革、教學評估、教師素質等方面內容,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查找制約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分析問題根源,研究策略,制定改進措施,形成詳細的學;顒庸ぷ鞣桨,并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學習會、討論會,對本項活動進行廣泛的宣傳,形成濃厚的活動氛圍。各校工作方案要有具體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時間,并于6月上旬報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6月11日—8月)。扎實開展各項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題的學習活動,并對每項活動進行廣泛地討論交流,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過不同方式呈現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成果。

  第三階段:推廣與深化階段(9月—20xx年1月)。針對在實施與展示階段查找出來的問題與差距,各校要制定具體的對策意見,形成推動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辦法、措施,總結提升典型經驗,推廣成功做法。

  第四階段:總結與表彰階段(20xx年2月)。我局將組成“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檢查組,采取過程性和階段性相結合的形式,對各校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評估,檢查結果將納入年終考核之中。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校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強化領導、統籌部署,切實做到組織落實、任務落實、措施落實,確保“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為加強對全市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組織領導,市教育局決定成立明光市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

  組長:徐禮金

  第一副組長:高洪波

  第二副組長:辛樹利

  成員:

  辦公室主任:胡士先

  2、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教育局建立局機關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學校和科室負責人分片包校制度,深入基層學校加強指導,開展聽課活動,督促工作落實。教研室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深入課堂,充分發揮專業引領作用。各中小學校長要切實轉變管理觀念,改進管理策略和方法,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學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上來,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力度,努力促進全市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3、強化督查,確保實效。我局將根據各校的活動計劃安排,經常性組織督查人員對各;顒忧闆r進行檢查指導,及時把握各階段活動的進展情況,提出改進意見,并將檢查情況作為評比學校的一項重要指標,以確保質量,務求實效。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2

  根據教育局、中心校有關文件精神,為了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提高辦學效益,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特制定《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質量立!币庾R,深化課程改革,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努力實現我校教育事業的持續、和諧、均衡發展。

  二、組織機構

 。ㄒ唬╊I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三、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教育教學質量年”活動,促使學校增強質量意識,規范學校管理,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加快規范化、特色化學校創建步伐,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1、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齊、開足課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2、面向全體學生,堅決杜絕以各種名義舉辦的“補習班”等。

  3、注重學生品德培養和習慣養成,加強音樂、美術、體育、寫字等課程的教學和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主要學科合格率不低于96%,其他學科全部合格,每年質量抽測的年級總評要進入全縣前六名。

  5、建立和完善學校教學質量監測評估體系,為科學決策、考核獎懲提供依據,其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鉤。

  6、奮斗目標:

  (1)20xx—20xx年力爭保全鎮第1名;

  (2)20xx—20xx年力爭保全鎮第1名;

  (3)20xx—20xx年力爭保全鎮第1名。

  四、工作思路

  圍繞一個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

  落實兩個重點:一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二是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

  加強三項研究:一是加強先進教育理論的研究;二是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三是學生行為規范及教學常規管理的研究。

  實現四個提高:一是實現教師教研能力的提高;二是實現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三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四是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高。

  做好五項服務:一是為學校教學決策服務;二是為學校教學工作服務;三是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四是為教師教學服務;五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五、具體工作

 。ㄒ唬├^續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一是在開學一周后進行教案檢查,促進和規范教師教學行為。

  二是堅持領導深入課堂聽課,結合上學期教學技能大賽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抽聽部分老師的課,通過聽、評、研(把聽課中發現的問題在教研活動中進行研討,并讓全體教師參與,達到共同交流,共同促進的'目的),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

  三是不定時抽查作業批閱情況,針對教師中存在的作業量大,批閱量少等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普遍抽查,扼制因個別人而影響學校教師整體聲譽的行為。

  四是經常檢查學生的教輔資料情況,堅決杜絕亂訂資料現象發生。五是嚴格按課表上課制度,杜絕讓課、缺課現象,切實保證教學秩序的正規化。

 。ǘ┮幏督萄泄ぷ鳌

  本學年將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是嚴格教務處統一安排的教研活動時間開展好教研活動。

  二是要求各教研組制定出詳細的教研工作計劃安排,從時間、內容、場地、主講人四個方面力求保證,要形式多樣、針對性強。

  三是各組教研計劃制度以后,在每次活動前教研組長要對主講老師的講稿進行審查、指導、完善,確保教研活動的質量。

  四是開展網絡教研,要求每位教師一學期必須向縣教科研網站提交最少一份教學論文、教學反思、課堂評價等文章,以填補我校在這方面的空白,期末教務處進行登記,并納入量化考核。

  五是把大、小教研有機結合,要有主題、有記錄,建立檔案。

  六是嚴格教研考勤制度,確保全員參與,共同提高。

  七是以活動促教研,開展優秀論文、教學反思、課件評比、優質課評比等。

  八是改革教學設計,要轉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注重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以過程為中心”,突出“教師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的新型理念。

  九是著力學習鄭局長在全縣中小學校長會議上的精神,學校要在這方面制定出切合我校實際的工作方案,從組織保證、措施落實、考核評價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體系。切實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十是依照中心校加強師德工作的有關規定,制定我校師德教育方案,加強師德建設,要把師德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教育和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校、科研興校,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楷模。

  (三)注重教育質量的提高。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特別是近兩年我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國家投入在不斷增加,越是這樣的時候,我們越要千方百計確保教育質量,因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以實施基礎教育學校教育質量工程為抓手,深入推進課堂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從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入手,從抓課堂質量入手,從抓好教育質量的監測與評估入手,切實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畢業班學生的學業水平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次社會性展示,它的影響之大、輻射之廣,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如何保證每屆畢業班學生的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的課題,開學后,我們要會同教務處和六年級組認真進行研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提交校委會進行討論,以確保六年級學生能有一個優異的學生成績。讓家長滿意,讓各村群眾滿意,讓學生滿意。

 。ㄋ模┳龊媒逃齽搹姽ぷ。

  學校要在加大基礎設施、校園環境、教師隊伍三大建設的同時,還要對義教檔案、教學檔案、留守兒童檔案等各類檔案資料嚴格按照教育局的統一要求,重新整理,規范歸檔,并做好相關資料的續建工作,此項工作力爭進入全鎮先進行列。

  (五)學校開展“教育教學質量年”活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以師德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打造本校教師隊伍新面貌。

  二是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制度,加大績效考核中教學質量考核比例,建立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分配激勵機制。

  三是啟動學科帶頭人培養工作計劃,打造名師群體。

  四是以打造“學習型學!焙蜆嫿ā皩W習型教師”群體為目標,實施老師專業發展“四個一”活動,即每天寫一篇教學反思,每周寫一篇教學隨筆,每月寫一篇教學案例分析,每學期讀一本名著。

  五是加強校長和領導班子率先垂范作用,深入一線,領導、指導教學工作,研究教育教學,當好教師的帶頭人和領路人。

  六是加強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要把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的評優評先、職稱晉升、績效考核、年終考核掛鉤,推進學校教學質量管理的規范化。七是建立健全一切活動檔案資料,做好過程性資料記錄。

  (六)健全監測體系,質量是教育之本、立校之本,學校要建立教學質量分析制度和教學考核獎懲制度,學校與教職工之間要簽訂質量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以開展“教育教學質量年”活動為契機,構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

 。ㄆ撸┘訌婋A段性教學目標測評,組織安排好期中、期末兩次統一考試,并按期上報成績。

 。ò耍┳龊酶髂昙壗虒W質量隨機樣本質量抽測。

  總之,我校要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牢固樹立“質量是教育的生命,創新是教育的靈魂”的觀念,咬住“質量”不放松,盯住“實抓”不動搖,鼓實勁、做實事、謀實效,為實現我校教育事業的全面振興,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3

  提高教育質量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是一個學校賴以生存的基礎。教育質量的好壞,并不單純是指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還應該突出對人的塑造,尤其是教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培養健全的人格。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職業建設

  教師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師德是教書育人的靈魂。我們必須要求教師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言傳身教中健康成長。教師要切實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良好形象,永遠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爭取在教學上是一把好手,在師德上是一座豐碑,努力贏得社會、家長和學生的尊敬和認可。

  二、抓好學生養成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農村地處偏遠,加之長期較為隨意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養成很多無意識行為習慣。做什么事沒有目的性,而且沒有多少規矩可言。這樣的習慣讓他們的學習、紀律、衛生、公共道德等方面都存在著缺陷。抓習慣培養,學校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有事做,做有意義的事。我們通過每周的升國旗儀式、主題班會以及校園廣播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行為規范。我們還制定嚴格細致的量化標準,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努力提高學生的自理、自立、自制的能力。

  三、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狠抓教育教學管理

  1.學習培訓。學校要充分利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培訓。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采取老年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幫、扶、帶”形式。

  2.走出去、請進來。學校要安排每個人每學期都有外出培訓的機會,通過理論學習、外出參觀、教研等方法提高教師的各種能力。

  3.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教師每人都要有自己的教學研究課題,學校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教學研究課題,以此開展課題研究、評教評學、觀摩展示、優質課競賽、實驗課等活動,為教師素質提高創設環境,促教師專業成長。

  4.全面開展“互聽互評活動”。實行“聽一節課,學一個優點”,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互相進行評課活動,而學校的領導要進入教師的課堂中,將每個科目的'教學動態了解清楚,教師與學校領導之間要盡可能多地進行交流溝通,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

  5.定期組織開展“教學評優”的活動,讓所有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6.嚴格管理。要建立健全跟教學管理相關的制度,而檢查工作由學校相關的領導來負責。針對教學總結與計劃、集體備課、教案書寫、課件的制作和使用、課堂的組織管理、課后輔導、作業的數量與質量、命題能力、試卷分析和講評、后進生的補習提高、教研活動、繼續教育學習、教育科研、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培訓,都要具備對應的規章制度,采取不定期抽查及定期檢查的方式,給予真實的評價。

  7.期末考察則依靠考試成績、領導評價以及學生評價這幾個評價來綜合,從而得出教師的個人評價,將其歸納進教師的個人年度評價。

  8.工作中,教師要做到:建立良好的形象,取得良好的成績,擁有一項特長,取得良好的教改效果。

  四、強化課堂進程的管理

 。ㄒ唬┱n堂教育中教師必須要做好的幾個階段

  1.課前的準備工作,課前要準備好教學方法以及教材的選取。

  2.知識的導入,在新知識點的教學中導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其是新知識的開始,是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的開端。

  3.研究主體,這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其關鍵在于研究而不是簡單的講授。

  4.加強知識的鞏固,鞏固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對知識的掌握。

  5.擴展總結,處于這個階段不但是對知識點進行簡單的總計,還需要對學習方法進行系統的總結。

  (二)要重視教學的反饋

  1.要構建學生教學信息的隊伍,準確掌握學與教的相關動態。

  2.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3.采用教務處、教研組及年級組等各個不同層次的組織來安排學生與教師的各種會議。

  4.組織聽課制度。建立聽課相關的制度,按照制度來規定每個教師及領導每周要聽課的次數,在聽課以后填寫相關的表格。

  5.開展對考試科目采取書面質量分析的方式。不同的科目在考試結束之后,對應教師要仔細填寫“教學質量分析表”,其中要包括考試的情況,學生成績曲線以及今后的改進方針等。

  6.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的模式來了解教學計劃的輔導與執行情況。

  7.學校領導要實施教學質量研究與相關資料反饋工作,定期開展質量研究會議。應用多種反饋方式實施跟蹤檢查,以此來提升教學品質的管理能力。

  五、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形成良好育人氛圍

  制度是強化學校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學校注重制度的構建,應用制度管理教師,做到制度管理與情理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獎罰分明,一視同仁,讓學校的管理工作有序進行,所有師生都做到嚴格遵守制度。最重要的是求真務實抓落實,把制度落到實處,做到腳踏實地,持之以恒,使學校常規工作落到實處,產生效果,收到實效。

  六、細化后勤保障管理制度

  要提升教學品質,需要在學校安保工作財務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各個方面制定對應的方針,要使學校處在一個安全且安靜的環境中,保證學生與教師的生命安全以及學校的財產安全。與此同時,要強化財務人員與后勤人員的業務與政治學習,要把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掘出來。

  通過以上方法措施,一個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會有很大的提高。通過加強學校管理工作來提升教學品質,還有很多的措施與方針,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因此,在工作中,我們要創造性地落實工作,才可以在教學改革的潮流中獲得長久的發展,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品質及辦學能力。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4

  一、農村教學質量的基本現狀

  農村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于諸多因素和條件,21世紀以來,我國為提高農村教學質量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改善農村辦學條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因為歷史的“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和重點學校政策,再加之農村教育的基礎薄弱等因素,農村教學質量仍然不盡如人意。

  (一)農村學校資源缺乏有效保障

  充足的教育資源是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近10年來向農村學校傾斜配置教育資源已成為我國教育政策的主導方向,然而,由于對“先城后鄉、先大后小”資源配置傳統路徑的依賴,優先保障縣城學校和大規模寄宿制學校的資源配置路徑并未得到實質性改變,農村學校常常因規模較小、布點分散、遠離中心等原因無法得到充足的資源供給。

  1.農村學校教師素質不高結構性缺編嚴重農村學校教師素質整體不高,教師學歷結構重心偏低。以廣東為例,由于部分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較差,大學生不愿意去任教,因此出現了一批代課教師。到2011年為止廣東全省5.9萬名代課教師問題基本解決,3萬人通過公開招錄成為公辦教師。盡管他們為廣東農村教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這些教師的學歷依然是偏低的,教學理念相對比較陳舊。隨著城鎮化的加速,以及農村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近年來農村學齡兒童減幅明顯,然而,農村教師退出卻相對緩慢,低生師比成為農村學校的共同特征。以現行生師比標準衡量,農村學校師資數量明顯超編,但農村師資結構性缺編與總量超編并存。2010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對廣東各地教師基本情況做了大規模的調研,從調查的總情況來看,各地區對教師的需求總量減少,如梅州市、河源市需求量稍大,東莞市需求量小,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結構性短缺,如中學地理、歷史、生物、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小學英語、小學科學、品德與社會、心理健康教育、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的教師“虛位以待”,語文、數學等學科崗位則出現了人才飽和甚至嚴重超編的現象。

  2.農村學校設施設備條件不足農村學校進行新課程改革,執行新課程標準,不僅缺乏高素質教師的有力支撐,還缺乏基本的教育資源保障。2001年以來國務院統一部署實施了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西部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和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2009年起國務院全面實施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要求把學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讓家長和群眾放心的地方,讓每所學校都成為非常時期的避難場所。十多年來通過“改危”、“校安”等政策的實施,大大提高了農村校舍質量,危房基本消除,農村中小學;驹O施設備有了很大改善。但對照《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有的農村學校校舍仍需改造加固。不僅校舍需要改造加固,對照《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農村學校還普遍缺乏標準化的活動場地,尤其在布點分散的村級學校,校園雖比較寬敞,但基本沒有被硬化,沒有專門的運動場所,缺乏可用的體育器材。同時農村學校通常沒有配置科學教室、藝術教室或實驗教室,可用的教學儀器設備和藝術器材設備也非常短缺,多媒體教室和圖書室缺乏。此外,農村學校教育信息技術裝備無法滿足正常的教育教學需要。有的農村學校根本沒有教育信息技術設施設備,有的學校雖有,但缺乏教育信息技術教師,這些設施設備被束之高閣,同時許多農村學校的電腦等設施都是其他地區或學校捐助的,已經被淘汰,老化問題嚴重,運行速度很慢,學校經常在需要使用遠程教育資源時面對“設備罷工”的無奈。

  (二)農村學校課程供給質量偏低

  農村學校課程開設整體上質量偏低,課程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的現象較為普遍。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學校需相應為1-9年級學生提供至少6-10門課程,每周課時總數為26-34節。但是現實的情況經常是,農村學校提供課程的豐富性和充足性遠遠低于城鎮學校。有的村級小學,學校只能提供語文和數學兩門課程,且這兩門課程的周課時數遠高于規定標準,其他科目只體現和反映在課程表上。有的農村學校雖然開設了音樂、英語、品德等課,但這些課的周課時總數明顯不足,課時分配出現往語文和數學“一邊倒”的現象,學校教育被窄化為“語文+數學”教育。一些實施義務教育的農村學校陷入單一“題海戰術”的知識教育,學校成為“靜聽式”的學校。這種教育模式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去甚遠。在開齊音樂、英語、體育等課程的農村學校,課程供給質量與師資水平顯著相關。受教師老齡化和學科專業背景單一化的影響,農村學校的這些課程無法開好。雖然這些課程開設了,但教師經常是“唱不成調、跳不起來”,有的只能以播放光碟的形式上音樂課,體育課經常是組織學生到操場上曬曬太陽、拍拍皮球或讓學生自己玩玩而已。有的農村學校沒有專業的英語教師,只好找其他教師湊數。新課程改革引入了更多專業性和時代性強的科目,如英語、信息技術等,許多中老年教師職前職后從未或很少接觸過,難以勝任。即使“趕鴨子上架”,其效果也可想而知。以農村學校教師的現有素質,要求他們“一專多能”、實施全科教學不切實際,否則,其代價必然導致教學質量的損失。農村學校課程的單調性和低質化還體現為有組織的課外活動嚴重缺乏。不少家長抱怨,農村學校學生上學就是念書本。新課程改革雖然要求學校開設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課程,但這些課程至今在許多農村學校依然難覓蹤影。

  (三)農村學生學業水平整體偏低

  學業成績是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衡量指標。農村學校學生的學業水平比城鎮學校整體偏低,這一結論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證實。有研究者選擇了6所村級小學和7所城鎮小學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的語文和數學成績顯著低于大中規模學校。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的學科發展不均衡,數學學科偏弱。小規模學校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顯著偏低。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的數學各層次能力均偏低。對廣州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證研究表明,在城區學校、城鄉結合部學校和農村學校中,農村學校的成績在三者中最為分散且及格率相對最低,農村學校學困生比例較大。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連續四年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的學業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造成農村學校學業成績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學校來說,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整體不高,從家庭來說,學生家長大多數是農民,他們擁有的文化資本比較少,對孩子的期望不高,教育孩子的知識、能力有限,從社會環境來說,農村學校的文化環境和熏陶明顯不如城市學校,此外隨著城鎮化的加速,農村學校面臨一個新的教育難題———留守兒童問題,由于家長外出務工,孩子大多由老人看管,他們則是心有余力不足。

  二、影響農村教學質量的政策原因

  影響農村教學質量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政策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制定執行與農村教育相關的良好政策是提高農村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只有依靠相關政策,才能解決農村教育“缺人、缺物、缺錢”的“三缺”狀態,才能為解決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教育新問題提供底線保障。

  (一)提高農村教學質量的相關政策及主要內容

  為了提高基礎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自21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及其部委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綜合政策主要包括《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1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0年),專項政策主要包括《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積極配合和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的幾點意見》(2001年)、《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2012年)、《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2012年)。專門針對農村教育的政策主要包括《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2003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2005年)、《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中央編辦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的通知》(2006年)、《國務院關于開展清理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試點工作的意見》(2007年)、《教育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大力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2012年)。上述政策有關農村教育的內容,概而言之,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1.在教師、校長隊伍建設方面,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小學編制標準;依法執行教師資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師聘任制、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制度;嚴格掌握校長任職條件,積極推行校長聘任制;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和志愿者到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實施并逐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完善部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為農村學校定向培養補充“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質教師,實施并擴大“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和“服務期滿特崗教師免試攻讀教育碩士計劃”;建立縣(區)域內教師校長輪崗交流機制,建立縣(區)域內城鎮中小學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服務期制度,引導、鼓勵優秀教師到鄉村薄弱學;蚪虒W點工作;依法保障并逐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實施工作,確保績效工資所需資金落實到位,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實行工資、職稱傾斜政策,推進教師養老保障制度改革,按規定為農村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及社會保險費,中央安排基建投資,支持建設農村艱苦邊遠地區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在核準崗位結構比例時高級教師崗位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研究完善符合村小和教學點實際的職務(職稱)評價標準,職務(職稱)晉升向村小和教學點專任教師傾斜;開展以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為重點的教師全員培訓和繼續教育,加強農村教師國家級示范培訓,積極探索農村教師遠程網絡培訓的有效模式,為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建立網絡研修社區,支持農村名師名校長專業發展,造就一批鄉村教育家。

  2.在教育經費、辦學條件與教育資源保障方面,明確各級政府保障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責任;建立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保障機制,確保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落實省長(主席、市長)負責制;建立健全農村中小學校舍維護、改造和建設保障機制,消除現存危房;確保農村中小學校公用經費;建立和健全扶持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助學制度;中央財政設立中小學助學金,重點扶持中西部農村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免費發放教科書;廣泛動員和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捐資助學;均衡配置辦學資源,省級政府要加強統籌,加大對農村地區、貧困地區以及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省級政府要依據國家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和本省(區、市)標準,為農村中小學配齊圖書、教學實驗儀器設備、音體美等器材,著力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設施,妥善解決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服務人員配置問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和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積極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按照“總體規劃、先行試點、重點突破、分步實施”的原則推進,加快開發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制定農村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規劃,加快開發和制作符合課程改革精神,適應不同地區、不同要求的農村教育教學資源和課程資源。

  3.在教育管理體制與學校管理方面,實行“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加強和改進學校管理,完善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規范招生辦法,規范財務管理,規范收費行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發揮優質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鼓勵建立學校聯盟,探索集團化辦學,提倡對口幫扶,實施學區化管理,整體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4.建立健全農村留守義務教育學生關愛服務體系。重視發展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關心扶助需要特別照顧的學生。

  (二)農村教學質量偏低的政策原因分析

  上述政策改變了我國教育發展傳統的“城市取向”,建立了教育發展新的政策取向———農村取向,對農村教育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但是政策過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繼續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1.政策的適切性、操作性不強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表明了國家對農村教育發展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但是這些政策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有的政策規定過于原則,缺乏相應的實施細則,適切性、操作性不強。新課程改革迄今進行已10余年,但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仍在學校教學層面步履蹣跚,通過新課程改革大面積提高農村教學質量、學校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的目標并未完全實現。教育部承諾盡最大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以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和鞏固率作為主要指標,把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作為根本措施,這些舉措對于促進農村教育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由于農村教育發展政策體系的設計并未明確地以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重要的政策目標。

  2006年出臺的新《義務教育法》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都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作為重要的戰略任務,強調要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切實縮小校際差距,著力解決擇校問題;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師配置等方面向農村傾斜;率先在縣(區)域內實現城鄉均衡發展,逐步在更大范圍內推進。但是這些可量化、易監控的外圍指標卻成為地方政府主要甚至唯一的政策目標,這樣雖然強化了通過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來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可能性,但也易于出現“為達標而配置資源”的情況。經費和教師是農村學校發展最重要的兩項資源,但是國家在這兩項教育資源的配置方面對農村學校是極為不利的。按統一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保障農村學校的日常運轉,按既定的生師比標準核定農村學校教師編制,這對規模日漸萎縮的農村學校和教學點都非常不利,尤其對那些地處偏遠的小規模學校,更為不利。即使按既定標準足量配置,但學?色@得的公用經費總量較小,按照國家規定的生師比標準配置教師,農村學校特別是小規模學校教師總量也是比較小的,無法滿足學校正常運作和擁有多科目教學的正常需要。在有限的人力資源配置下,學校運轉人手和教師人手明顯不夠。同時我們在學校資源的配置上一直遵行自上而下的傳統路徑,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地處偏遠的農村小規模學校與中心小學,無法一樣獲得較多的資源或優質資源。就目前來看,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仍然是稀缺的,根據需要、重要性原則,適當改變和調整傳統的資源配置路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2.政策被扭曲、博弈執行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是一個充滿博弈、討價還價的過程,特別是政策主體掌握資源的多寡直接決定了政策能否得到執行和落實。一般來說,一項政策出臺往往會伴隨著一份比較具體的資源配置方案,這些資源包括為執行政策而配置的人力、物力、經費等資源。前述有關的農村教育政策,雖然都是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或國務院部委出臺,但是執行這些政策的資源到底誰來承擔,往往并未直接具體規定,因此經常出現中央、地方、基層政府在資源承擔上的博弈,博弈的結果是,許多政策執行的資源基本上是由地方或基層政府來承擔。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每個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實際上也是一個個經濟實體,他們的財力大小各不相同。地方政府或基層政府在必須執行政策和資源有限的雙重背景下,在農村學校資源保障和投入方面通常停留在“基本達標”或“救急式投入”的底線水平,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發展城鄉差距仍然存在并無多大實質性縮小的主要原因。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近年來向下一級的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出現“以獎代補”的新趨勢,學校布局調整、師資補充、標準化辦學等政策的成本往往先由下一級財政承擔,完成任務或任務完成得好則獲得經費獎勵,視為成本補償,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務的則不能得到任何補償。這種分擔方式有助于避免經費投入的擠出效應,但對于財力缺乏的地方政府,政策執行成本所帶來的壓力過大,在節約開支的動機驅動下,上級政府設計的資源配置政策經常被保守且有所選擇地執行,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政策目標經常在現實執行中遭遇阻礙。有的縣(區)政府舉債辦學,但是省級政府的獎補仍不到位,“教育創強”被戲稱為“教育撞墻”,政策執行經常面臨被打折扣的情況。

  三、提高農村教學質量的基本對策

  大面積提高農村教學質量,離不開有力的政策系統支持。這一政策系統首先需要明確以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核心目標,同時需要大力加強教育資源保障力度,建立順暢高效的教育管理體制機制,只有如此才能促進農村教學質量全面、持續地得到提高。

  (一)確立教學質量為本的農村教育政策目標

  變革已經成為時代的最強音,農村教育要內涵式發展,必須主動、全面實施深度變革。然而改革是復雜、不確定的系統工程。當前農村學校教師的教學行為仍無實質性改變,與新課程倡導的教育理念相距甚遠,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局面并未徹底改觀。不管農村教育出臺多少項政策,也不管這些政策涉及到農村教育的哪個方面,但歸根結底,所有這些政策都必須能夠有助于改善學校管理行為,有助于改進教師行為,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行為的改變,如果各項政策各自為政,僅僅停留在“資源的均衡分配”上,而未能有效聚焦教學行為和管理行為的改進上,那么提高農村教學質量只能是一種癡人說夢的幻想。

  教育發展的實質是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均衡發展至少應該確保不同群體的學生接受最基本的教育。當前公平與優質已成為我國教育政策的兩大基本價值取向?茖W的教育質量觀,應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的人應該能夠滿足和適應社會的需要,而不能僅僅以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升學率和鞏固率作為教育質量均衡的評價指標。農村教育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也要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農村教育資源的配置和農村學校的工作重點都要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所有農村教育政策的所有舉措,都必須圍繞怎么提高教學質量這一核心目標,離開這個核心目標,不管教育舉措設計得多么精細、健全,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而言則是徒勞無功的。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育舉措的重點應該在于教育資源和教學的有機結合,而不是像有的地方、有的學校那樣僅僅一味地強調教育經費的增加、辦學設施與條件的改善、教師待遇的提升等方面。只有將提升農村教學質量作為農村教育政策的重心,強調教育資源和教學活動的有機結合,通過長期的、持續的教學改進,才有可能有效縮小城鄉教學質量差距,全面提高農村教學質量。

  (二)提供充足的教育教學資源

  教學質量為本的政策目標一旦確定,就得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優化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大面積提高農村教學質量的基礎和前提。當前農村教育資源嚴重短缺,師資和辦學條件都無法有效滿足新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需要,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瓶頸。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保障,需要在統一的資源配置標準下增加資源供給的彈性,改變學校經費和師資總量對學生數的單一性依賴,增加班級數、學校所處位置以及特殊需要兒童的比例等因素在經費和師資配置公式中的權重。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農村教育政策應該切合農村教育的實際。教師編制的核定應該以生師比、班師比、教師平均任教科目和課時量等為主要參考指標,由國家制定指導性標準,由地方根據學校實際需要確定;要提高優質、年輕師資對農村薄弱學校的覆蓋面,以強制服務的方式保證教師在農村學校尤其是偏遠學校任教的期限。國家在以自上而下“空降式”方式補充師資的基礎上,同時應從學校服務地選拔、培養一批了解并熱愛學校所在社區的本土教師。

  改善農村教師的待遇,切實實現“兩個不低于或高于”,提高農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在工資、職務(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完善津貼補貼標準,可嘗試試點增設“農村地區教師津貼”。提高農村教師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加大縣級及以上培訓對農村教師的全面覆蓋,確定合理的培訓經費分擔比例,根據農村學校的鄉土性和班級規模偏小的特點,加強教材處理、教學組織、活動開展以及特色建設等內容;為農村教師提供多學科專業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實現多學科專業達標。加強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錄用、流動和績效考核的統籌管理。以縣教育行政部門作為新增教師的聘用主體,強化教師“系統人”的身份歸屬,加強教師在不同規模、不同地段學校間的流動。在教育經費的分配方面,首先要滿足學校公用經費的基本需求,以“基數+補助”的方式撥付公用經費,并根據不同學校因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實際而產生的差異化需求進行調整。其次要擴大專項經費在農村學校的覆蓋面。切實縮小縣域內校際辦學差距,必須按照“底線公平、按需分配”原則分配農村學校建設項目經費,改變經費分配首先向“面子學!、“示范學校”投入的傳統做法,平等地向所有農村學校周期性投入專項經費,同時對經費的使用做出規定。將農村學校全部納入“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優先保障老少邊窮地區、革命老區學校的硬件建設基本達標,專業的教學裝備基本到位。在農村學校專項建設經費的保障責任上,確立以中央和省為主的分擔機制。在中央和省級轉移支付資金中,建議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減少專項轉移支付。

  (三)大力改進農村教育管理

  農村學校教學質量不僅取決于辦學條件、設施設備、師資力量,同時也取決于當地主管部門和學校的管理水平。因此如何整合教育資源、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是擺在資源短缺的每一所農村學校面前的一個共同的問題。換言之,資源有限,如何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益,是各地和每位學校管理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首先,確立教學質量管理在農村教育管理目標中的核心地位,以教學質量作為衡量資源配置和資源有效利用的根本標準。各地可以依托縣(區)教研室、鄉鎮中心學校教研員、農村學校教研組、骨干教師的組織架構,建立教研網絡,確保交流信息暢通。無論是薄弱學校還是優質學校的教師,可以依托扁平化的教研網絡,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一核心目標積極行動,培養各自開發和利用各種校內外資源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強化農村學校的基本辦學規范。農村學校在教學與作息時間安排、課程計劃執行等方面要規范,應保證兒童有正常的休息、體育鍛煉時間和符合要求的課堂學習時間,不得隨意改變單節課時長度;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所規定的課程門類、課時量、組織方式等,確保每個兒童不因所處學校而無法享受質量基本相當的教育,合理開展校內活動,科學安排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

  第三,開拓農村學校聯合發展的多元路徑。以教育信息化為手段,借助互聯網和教育網絡,建立學校合作發展網絡,通過“遠程協同教學”、“網絡協同教研”等形式,推動校際教學聯動。同時可以采用結對幫扶,實行“強弱聯合”。廣東省2009年啟動“千校扶千!毙袆佑媱,幫扶規模不斷擴大,取得了很好的政策效果。此外也可以嘗試“弱弱聯合”,組織薄弱農村學校抱團發展。薄弱農村學校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狀態基本相同,面臨的問題也大同小異,更容易達成共識,目標更為一致。不過“弱弱聯合”對于資源保障效力的要求更高。

  第四,建立省級農村教學質量監控協調機制。建立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標準,并以縣(區)為基本單位構建教學質量監控協調體系,由省級負責提供教學質量監控協調技術,由市、縣(區)具體組織實施,并定期向省級部門反饋,動態監測縣(區)域內教學質量的基本狀態;省級部門根據監測結果對提高教學質量效果明顯的市、縣(區)予以獎勵,并對教學質量差距較大的市、縣(區)進行診斷,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5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區局關于開展“提高教學質量措施”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就我校開展“以落實教學目標為核心,全面加強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新學期,我校將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進一步突出教學工作的核心地位,求實創新,努力開創我校教學質量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圍繞一個核心,確立目標,嚴抓教學成績獎懲制度,做好四項工作。

  1、一個核心:以教學工作為核心,高舉教學質量大旗,明確我校面臨的最大任務和挑戰,提高教學質量,努力把全校師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學工作中。

  2、教學目標:整體提升,力爭使我校教學質量進入全鎮中等位次。

  3、獎懲制度:教學成績獎懲制度

  4、四項工作:即抓隊伍、抓教研、抓課堂、抓輔導。

  三、奮斗目標

  小學教育全面生動發展。強化學生的智力開發和養成教育,提高課改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提升高分人數,力爭各年級成績在全區同類學校處于中游水平,全面提高“三率一平均”(優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和平均分)水平。

  四、具體措施

  1、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實施精細化過程管理

  近年來,我校注重教學常規的管理與落實,堅持一月一次全面檢查、一周一次抽檢和領導視導抽查相結合,有檢查必有總結,有總結必有通報,在檢查與通報中,使每位教師看到成績,明白不足,揚長避短,與時俱進,向扎實的常規要質量,并把每次常規檢查的結果與教職工績效量化的教學過程性考評掛起鉤來,促使每位教師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以教研作支撐,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提出了以教研促進教師素質提升的工作思路,為此除大力支持全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外,還加強了校本教研和培訓工作。為保證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地開展,每次教研,都做到有研究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有發言材料,有教研記錄。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課改方向,研究教材教法,尋求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突破口。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然后再由每位同志結合教學實際,寫出個性化的教案。為了檢驗各組備課情況,學校領導采用“聽課推門制”,每次聽課前做到“三不”,即“不論課別,不分課型,不提前打招呼”。領導每聽一節課,都要認真評課,并檢查教案,看上課與備課是否相符、上課與“學講計劃”新理念是否相符。對一些青年教師,我們采取跟蹤聽課制,連續聽一周或更長的時間,促使其不斷進步。

  3、根據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

 。1)、提高教學質量的成功與否,關鍵在課堂,所以我們將針對語文課的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作文指導課、講評課教學及數學課的應用題教學、數學廣角教學等進行自下而上的活動,全體教師人人參與,先在教研組內進行備課、說課、講課、聽課,多向學校推薦優質課教師,學校統一組織評委,開展學校以聽評課研討活動,通過該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的素質,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造高效課堂。

 。2)、典型引路,開展示范課活動。

  我們將采取了名師帶動、骨干示范、人人展示的一系列舉措,由點到面全面開展。所謂名師帶動就是由學校的骨干教師擔任說課、講課、評課的主講,除自身上好觀摩課外,還要做好其它教師的指導工作,發現典型,培養骨干,樹立課堂教改新秀。所謂骨干示范即評選和確定一部分課改成效顯著的教師定期擔任示范課主講,推廣他們的先進經驗。所謂人人展示即要求每位教師每每學生至少上兩節能夠體現“學講方式”的公開課。學校組成指導小組,一個一個進行評價,肯定成績,指出問題,促進課堂效益革和教師素質的提高。

 。3)、以老帶新,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在擔任新的年級新的學科的教師中,為使他們盡快融入隊伍,盡快熟悉教學教法,盡快把握課堂教學,我校將在典型引路,骨干示范的基礎上,開展青年教師成長課活動和以老帶新一幫一活動,通過聽、講、評,幫促使他們盡快成長,縮小班級間質量上的差距。

  4、加強過程性質量檢查與分析,切實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質量檢測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時發現教學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除學校領導隨堂聽課,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監控外,還加大力度進行周周清、單元清,每次考試過后,每位教師要針對試卷情況進行分析,召開質量分析會,通報數據,明白位次,分析會上,成績優秀者說經驗,落后者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學校領導跟蹤視導,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5、以活動為載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近年來,我們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開發學生的潛質,使每個學生能夠充分地學習和發展。我校將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給學生搭建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特點,結合各年級的實際情況,開展語文背書比賽、書寫比賽、朗讀比賽、作文比賽、計算能力比賽、應用題分析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素質得以提高,繼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創辦人民滿意學校,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將會在上級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同心同德,凝神聚力,突出教學的中心位置,真抓實干,穩定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6

  一、現狀分析

  清泉鎮中心小學下轄中心校、雙橋學校、北灘小學、南湖小學。現在編教職工95名,其中40周歲以下教師25人,占全體教師總數的26%,41-50歲周歲教師50人,占全體教師總數的53%,51周歲以上教師20人,占全體教師總數的21%。從學歷結構上看,大本學歷共27人,占全體教師的28%,大專及以下學歷68人,占全體教師的72%。從職稱結構上看,中學高級教師3名,小學高級教師89名,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教師占總人數的97%,初級及以下3名,占總人數的3%。從骨干教師情況看,縣級骨干教師7人,鎮級骨干教師12人,縣鎮級骨干教師占總人數的20%。我校現行的管理方式是“農村中心校‘一體化’管理”和“校財局管”。所謂的“農村中心!惑w化’管理”即各鄉鎮中心校將各完小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的管理,使各個學校間關系密切、協調一致,并取得共同發展的'一種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是農村學校管理的一種新模式,是實施“中心校戰略”,走教育均衡發展的一條新路子。這種管理方式能夠適應我鎮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使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但是,這種管理方式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謀劃學校發展規劃、創建特色學校的工作流于形式;二是師資不均,影響教育教學的發展;三是工作檢查與指導力度不夠,落實有待進一步加強;四是教師的學習自覺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改進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未成年保護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育督導條例》、《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改革的意見》及省市縣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政策意見以及創辦標準化學校的實施要求和本校管理現狀。

  三、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改革與發展全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人為本,改革創新;落實好山丹縣教育管理規程,以管理促發展,樹立大局意識,堅持安全第一,德育為首,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解決好學校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促進學?焖侔l展。

  四、改進目標

  我們制定的發展規劃確定的學校發展目標是:到20xx年底,將學校辦成“習慣良好、基礎扎實、身心兩健、全面發展”的農村學校。到20xx年,各學校將建成集幼兒園、小學為一體的規范化、標準化、均衡化學校。

  五、改進重點

  1.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強化學習和培訓,盡快培養一支業務精、素質高,敢于開拓創新,教育理念先進的班子隊伍,用新課改理念引領學校管理航向。

  2.加強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培養學習型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打造有效課堂奠定基礎。

  3.本學期內進一步完善各種制度,強化過程管理;對教師的績效工資公平公正的考核。

  4.進一步強化學校安全工作,提高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與自救自護能力,杜絕一切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5.努力爭取政府支持,繼續改善辦學條件。

  6.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六、改進措施

  (一)加強法律法規學習,提高教育執法水平。

  1.依法制定并積極實施學校章程與之配套的學校內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實現學校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

  2.建立學校重大事務和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事項的議事、決策與監督程序,實行校務公開。建立學校領導向教職工述職制度和民主評議學校領導的制度,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在學校管理中的民主監督和民主參與作用。

  3.科學運用法律法規正確處理、化解校內糾紛,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保障教育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

  (二)加強班子隊伍建設,提升管理團隊的戰斗力。

  1.表里如下,言行一致,帶頭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做教職工的表率。

  2.認真落實崗位職責,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3.提高服務意識,精誠團結,密切配合,積極完成任務。

 。ㄈ槿藥煴恚虝。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干好本職工作。

  2.樹立質量意識,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關愛學生,體貼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ㄋ模┘訌娊虒W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抓好教學常規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按照山丹縣教學常規管理細則逐項抓落實,一月一查,及時通報結果。

  2.做好課后輔導和教學質量調研。課后輔導要有計劃、有對象、有目標、有總結,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3.多開展有特色的活動,進一步放大工作亮點,選準突破口,力爭在學生體衛藝教育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形成辦學特色。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7

  我校是農村小學,近年來,隨著教育布局的調整,師資生源的變化,給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挑戰。如何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教學管理,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效益,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我校的可持續發展,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十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把情感還是信息交流放在首位。

  建立在缺乏師生情感基礎上的教學行為,是一種純商業行為。一位成功、快樂的教師,非常重視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舍得得花時間幫助學生解決不會做的練習題,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找“小先生”,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和微小進步,并不吝嗇鼓勵學生;課后找學生談心,把好消息通過家長之口傳給學生;與學生一起參加勞動、活動等。

  二.把希望寄托于學生還是自己。

  教師要大面積提高學生成績的希望寄托于課堂。不要把知識的重點難點當成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因為課堂的教學重點難點在于學生學習欲望的保持與增強,在于學生主動學習狀態的形成,在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在于各種能力的提高。一位有經驗教師會讓學生主動地學,而缺乏經驗的'教師則會讓自己拼命地教。

  三.越教越多還是越教越少。

  有經驗的教師把學生教少了,缺乏經驗的教師把學生教多了。

  所謂“越教越少”,有兩層含義:一是通過你的課堂教學,需要你教的學生越來越少;二是每節課需要你講的東西越來越少!霸浇淘蕉唷保灿袃蓪雍x:一是需要你教的學生越來越多,二是每節課需要你講的東西越來越多。

  四.知識教了再學還是學了再教。

  學生學了再教比教師教了再學好!比如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五.教師課堂指令明晰還是模糊。

  明晰的課堂指令,會贏得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會提高課堂效益,會讓學生學得更有信心。

  一條明晰的課堂指令必須包括如下因素:明確的任務,完成任務的時間,完成這一任務的形式或辦法,如何檢查落實這一指令,甚至還可以包括完成這一任務的學生將得到什么評價等。

  六.課堂的調動是有效還是無效。

  一個生性好動的孩子,在沒有任何刺激的情況下,會愿意一天六七節課坐在教室里,而總是聽教師講課嗎?可以說,沒有課堂調動的教學簡直是不可思議、忍無可忍的。所以教師在設計一節課的時候,一定要把課堂調動有意識地、最好是自然貫穿于教學過程中。

  七.相信學生的筆頭還是口頭。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要相信學生的筆頭,不要被學生的口頭給騙了。

  八.教師使勁教還是學生勤奮學。

  教師使勁教是指教師勤懇工作,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經常廢寢忘食,甚至舍小家為大家。二是指教師只相信“書都要教師教了學生才會學”,每個問題都要教師講了再讓學生做。或者教師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學生;只會教學生“學會”,而沒有教學生愿意學而且會學。

  學生勤奮學也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學生喜歡某一學科或者所有學科。他們為教師的個人魅力所傾倒,被學校班級的優良學風所感染,被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方法所吸引,有的對學科學習充滿期待的激情。二是指學生有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有很強的自覺能力,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定信念。

  教師要下決心利用課堂時間、校內學習時間,極力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與自學能力,把課堂盡量多的時間擠出來讓學生“當家作主”。

  九.練習完成于課內還是課外。

  如果教師能夠最有效的練習是課堂訓練,就會自覺地把課堂從老師講課的地方變為學生學習的地方。有經驗的教師一定會把最重要的練習放在堂上,讓學生在教師的眼皮底下,在學習同伴的幫助下完成。

  十.道理是讓學生感悟還是直接告訴。

  課堂教學有兩個最主要目標:一是增長學生的智慧,二是讓學生學到做人的道理。有經難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自覺地把啟迪學生心智與學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作為課堂教學撮高要求。也就是說,在他們心中,最滿意的課是能夠讓學生增長智慧和感悟人生的課。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8

  省教師培訓中心:根據省教師培訓中心年度工作計劃,現就落實分配我市的農村小學骨干教師(語文、數學)培訓項目制訂如下計劃。

  一、組織管理

  1、我處負責對該項目實施的領導和組織工作。

  2、委托xx市廣陵區教育局師資培訓中心具體組織實施該項目。

  二、培訓時間

  考慮到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和實踐性(課堂教學觀察與分析),我們計劃將這兩個項目的培訓時間分別劃分為兩個時段進行,第一時段安排在五月份進行,第二時段安排在暑期進行。

  三、培訓地點

  xx大學附屬小學多功能大教室。

  四、培訓對象

  全市農村小學骨干教師語文、數學學科各80人。

  五、培訓內容

  這次培訓的主題是“有效課堂教學”和“行動研究”;舅悸肥牵和ㄟ^觀摩名師課堂教學、名師課后說課和學員與名師現場對話,分不同課型來討論、加深理解和研究如何構建有效課堂;通過專家講座,進一步明晰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的新理念,拓寬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路徑,改進課堂組織教學的方法,提升教學設計的水平;通過專家講座,引領學員掌握“行動研究”的內涵、程序、方式和方法。

  六、培訓經費

  1、培訓經費實行專款專用,全部用于學員的伙食費、住宿費、資料費、場地費、專家講課費、招待費、差旅費和結業考試考務費用以及管理費,絕不挪作他用。

  2、所需費用一律造表列支,由我處統一管理,存據備查。

  七、結業考試

  按照省廳“有訓必考”的要求,培訓結束前,將舉行結業考試。結業考試采用開卷考試的方式進行,命題將突出開放性和實踐性。閱卷采用密封裝訂、流水閱卷的方式進行。結業考試成績將被轉換成相應的教師繼續教育課時,作為獎勵,合并記入培訓總課時數。

  以上方案當否,請審批為盼。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9

  梧臺鎮柴家小學是一所農村完全小學,座落在齊文化的發祥地--稷下學宮西側,與齊國故城排水道口毗鄰,轄屬柴南、柴北、王青、土橋四個自然村。學校占地面積21.5畝,建筑面積1315平方米,F有教學班5個,在校生143人,教師14人。

  學校以“依法治校,規范管理,質量立校,特色興!睘檗k學理念,以“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辦人民滿意的學!睘槟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先后被評為淄博市規范化學校、臨淄區素質教育先進單位、臨淄區花園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根據在淄博校干研修班的學習實踐,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學校管理改進方案如下:

  一、依據:

  《教育部關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通知》和《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等上級有關文件規定。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穩定、規范、創新為目標,加強學校常規管理,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及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三、現存差距:

  1、學校領導班子的規范性、主動性、工作落實能力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2、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學生人數全區最少,教師年齡偏大,在學;顒拥拈_展、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環境建設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們的進取意識、規范意識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在德育體系建設、理想課堂構建、學校特色建設等方面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四、工作目標:

  由于學校面臨著暑假全鎮資源調整,即將撤并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目標:

  1、穩定。針對面臨學校資源調整的實際情況,做好學校教師、學生、學校財產的安全及穩定工作,確保正常良好的教學秩序,使教師專心于教學,不因合校而松懈,干好最后一班崗,使學生安心于學習,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2、規范。首先是規范辦學行為,在收費、作息時間、作業安排、課程設置等方面全面落實上級規定,確保無任何問題。其次是規范教學工作,做到備課、上課、月查等工作按部就班的完成,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第三是規范學生日常行為,以養成教育為主,以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各種習慣及道德品質的形成。第四是規范日常工作,做好值班、考勤、校產管理等日常工作。

  3、創新。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下學期的工作中不等不靠,發揮全體教師和學生們的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好特長,爭取做出創新性的工作。首先是以齊文化素養教育為突破口,扎實開展齊文化教育,并打出品牌。其次是做好學校藝術教育,舉辦好最后一次校園藝術節。第三是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創新點,創造性的.完成工作。

  五、改進內容及措施: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師德水平。強化領導班子“四個意識”(責任意識、管理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樹立“三個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風形象),弘揚“兩個精神”(團結協作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帶動全校教師以滿腔的工作熱情和高度負責的工作責任心投入教育教學中。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加強教師崗位培訓和校本培訓。把校本培訓當作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平臺抓緊抓好,真正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扎實做好德育工作,加強學生的德育常規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道德。積極構建德育體系,以養成教育為主,形成德育內容的序列化。加強《體驗傳統節日弘揚民族精神》課題的研究,結合傳統節日和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節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認真落實三元管理制度,將社區互助組推向縱深。

  (三)規范完成教學工作,在繼續抓好教學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努力構建理想課堂,搞好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加強課程建設,認真落實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設,合理安排課程、課時,制定相應的評價辦法,確保各級課程的正常開設。做好學校大閱讀和齊文化校本課程的開設,利用好兩類校本教材。

  (四)加強學校齊文化特色建設

  首先是規范齊文化課的開設,充分發揮學校人才資源,調動教師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齊文化特色建設活動中。用好用活齊文化校本教材《齊文化素養教育基礎知識》。加大齊文化劇、齊國故事的學習,班班能演齊文化劇,人人會講齊國故事,能說出齊國名人和齊國名勝。發揮齊文化社會實踐基地作用,組織學生參觀排水口、殉馬坑、齊國故城博物館等齊國名勝,在實踐中加深認識。邀請齊文化專家對學校齊文化進行指導,并為學生做齊文化的報告,加深學生對齊文化的認識。同時,將齊文化的精神滲透到學習、生活當中,做到學以致用。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10

  一、課程實施背景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學校,絕大多數學生一直在農村生活,在開展各種主題活動時我們發現學生對于家鄉Xx沒有過多的認識,他們中大部分對于Xx的認識只停留在家興超市、步行街等這類簡單的購物場所,對于家鄉Xx的其他知之甚少,而且就是知道在敘述時也是簡單的三言兩語、甚至前言不搭后語。如何讓學生更深入的認識家鄉、了解家鄉,進而宣傳家鄉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我們深入挖掘學,F有文化資源,用學生的好奇心去激發學生探尋家鄉物產、認識家鄉名人、了解家鄉歷史的欲望,并以此作為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及實施的有利資源和切入點,努力實現“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創造”這一辦學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獨立形態的課程,通過它獨有的親自實踐、交流、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由此可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最能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本學期,在上級專家的指導下,經過反復的研討我們決定嘗試用綜合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通過觀察、走訪、搜集等方式去了解家鄉、認識家鄉的探究方式來輔助開發低年級《認識家鄉物產》,中年級《賞析家鄉美景》,高年級《走近家鄉名人》的校本課程并在中、高年級每個單元結束時安排以《小眼看家鄉》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力求達到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合并開發的雙贏。

  二、組織機構

  為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有效實施,我們構建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載體,以“小眼看家鄉”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校運行機制。

  第一層次: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

  主要負責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年度計劃及相應步驟;統一協調學校各部門的工作,負責課程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的開發等。

  第二層次:教導處、實驗室、圖書室

  教導處主要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管理和評價。檢查實施的進展情況,制定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生評價方案和教師管理評價方案,并開展實施考核評價。主要從活動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進行規劃和輔助。規劃不同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主題,具體指導各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觀摩、展示、交流;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設計等。

  圖書室、實驗室為廣大學生和教師提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關的信息和科研方面的支持。提供器材、場所,有效指導學生探究活動的實施等。

  第三層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

  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列入教研組活動計劃,組織本教研組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理論學習,形成濃郁的研究氛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負責本班綜實活動的進程。

  第四層次:綜合實踐活動由班主任做指導教師,其他各學科教師需要時予以配合。

  各班主任根據教研組的統一部署,組織、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包括選題分組、成果的展示等。對學生研究的每一環節――選題可行性、資料收集、調查研究、課題報告撰寫、結題展示、總結等給予具體指導。

  高年級段教研組

  組長:

  中年級段教研組

  組長:

  六年級指導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課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五年級指導教師

  四年級指導教師

  三年級指導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班主任兼任綜合實踐指導教師)

  圖書室

  負責人:

  教導處

  負責人:

  實驗室

  負責人:

  三、課程達成目標

  1、課程總目標

  圍繞“小眼看家鄉”這一主題,通過調查、訪問、參觀等形式,經歷認識Xx物產、尋找Xx自然景觀、走進Xx名人、探訪Xx現代化建設成就等眾多實踐過程。從中加深對家鄉Xx的認識,感受家鄉Xx的滄桑巨變,增強為家鄉建設、為祖國富強而努力讀書的使命感,培養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組織活動等能力,同時敢于面對實踐中的成功與失敗,感受家鄉Xx的魅力以及與他人分享自己收獲的喜悅。

  2、分階段目標

  結合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開發和辦學理念,我們將課程分年級進行以下目標定位: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提出問題、完整的表述問題。初步養成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認識觀察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搜集信息資料能力。

  圍繞“家鄉物產多”主題開展實踐活動

  關注“家鄉物產”,了解一些特產的制作過程

  在計算機老師指導下,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家鄉物產”資料的收集。

  在三年級基本能力養成的基礎上,圍繞“發現家鄉美”主題,學會簡要表述問題,能夠把握問題的實質,培養規劃設計能力,了解活動方案的結構,學習制定活動要領,培養調查訪問能力、總結交流能力。

  圍繞“發現家鄉美”主題,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

  走上街道,走進公園,具體開展“環保我在行動”活動。

  能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發現家鄉美”相關資料的收集、并能整理、篩選和分類。

  具備三四年級應有的基本能力,針對“感受家鄉美”主題,學會撰寫研究方案,初步學會制定調查和訪問的計劃,嘗試制定觀察計劃,學習保存文獻資料的方法,學會歸納、總結研究成果,嘗試發布推廣研究成果。

  根據主題“感受家鄉美”鍛煉獨立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能在教師或家長指導下,探尋Xx古建,開展“制作古建模型“活動

  能上網瀏覽,較熟練地利用網絡進行“發現家鄉美”相關資料的搜索,整理并加以綜合運用。

  具備以上各種能力學會撰寫研究方案,明確研究任務,以“建設美麗家鄉”主題,嘗試擬定調查問卷,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嘗試進行信息發布活動,能夠進行成果總結與表達。

  圍繞“建設美麗家鄉”主題,以研究小組的形式開展社區實踐活動。

  會針對“建設美麗家鄉”調查問卷提出對Xx現代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能收集關于“建設美麗Xx”有用的信息,并進行處理、篩選,制作PPT或網頁來介紹宣傳自己的調查成果。

  3、課時安排

  我校三至六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每周開設三課時,其中一節信息技術課,學校負責監督課程實施,保證專課專用并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

  四、課程資源的立足點

  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鑒、互相滲透。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畢業典禮活動,還有經典誦讀活動,注重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社區的資源環境,從學生熟悉和關注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選取主題。

  五、課程開發的具體實施策略:

 。ㄒ唬┛傮w框架結構

  (二)具體內容

  三年級:家鄉物產多

  上學期:認識我們的家鄉

  1、組織學生分小組說說自己的家鄉。

  2、引導學生調查家鄉有哪些物產?通過訪問家人、上網搜索等方式小組合作進行,講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3、根據大家的意見試著寫幾句介紹家鄉物產的話與大家一起分享。

  下學期:家鄉物產展示會

  1、根據上學期我們對家鄉物產的了解,如何讓更多的人認識家鄉的物產?組織、引導學生想辦法。

  2、開展“家鄉物產展示會”準備、策劃、實施主題實踐活動。

  3、期末展示匯報。

  四年級:發現家鄉美

  上學期:Xx古建我知道

  1、引導學生明確“古建”這一概念。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質疑能力。

  3、以“Xx古建我知道”為年級主題,組織學生進行一個常態的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從確定Xx有哪些古建、選取最感興趣的古建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建筑年代、當時建筑目的、現代保存狀況、與Xx的歷史淵源等方面進行探究,通過調查、訪問、探尋、走訪等方式了解古建筑的歷史,以此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下學期:現代景觀人人夸

  圍繞“走進曹雪芹文化園”這個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回顧整理自己上學期探訪“Xx古建我知道”這一主題活動的方法及過程并以此方法繼續探訪Xx現代化建設中興建的當代特色建筑,探訪結束之后匯報交流。

  五年級:感受家鄉美

  學生在四年級已經熟練行進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歷程的基礎上,五年級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逐步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活動。

  上學期:古浭水人才輩出

  1、教師有意識地組織學生搜集Xx古代的名人軼事,并布置學生用探究方式探訪Xx古代名人

  2、小組合作:探討如何搜集、整理出古Xx的名人,探討結束之后小組確定要深入了解的古Xx名人,并在小組內確定探訪步驟、方法;并形成可向同學交流的文字材料,最終以材料為藍本在全班進行間流、匯報。

  3、成果交流:各小組進行“古浭水人才輩出”活動成果交流;

  4、成果展示:黑板報、講故事、演講等。

  下學期:今Xx人人優秀

  1、回顧上學期各小組所講的古Xx名人故事,感受名人為家鄉、為Xx、為中國所做的貢獻;

  2、小組討論:以“今Xx人人優秀”為主題,思考我們怎樣踐行名人的這種榜樣精神。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單;

  3、實際踐行:各小組,以Xx名人為榜樣,各自進行實際踐行活動;

  4、成果交流:各小組以“我們要做xxx的人”為主題,進行探究成果交流介紹;

  5、宣傳推廣:圍繞名人品質及精神,進行班級、全校、乃至社區的宣傳與推廣活動。

  六年級:建設美麗家鄉

  上學期:Xx建設變化大

  1、統計調查:通過調查、訪問等手段搜集Xx建設中的大事件,以認為適合的形式(如表格)統計,寫清楚事件名稱、發生時間等;

  2、小組交流:統計調查表,篩選出最感興趣的Xx建設大事件,闡明原因,并以此分組;開展深入調查活動;

  3、成果展示:各小組以“我最關注的Xx建設大事件”為主題,進行探究成果交流介紹;

  4、根據各組匯報的情況寫寫自己的感受;

  5、辦一期介紹Xx現代化建設情況的手抄報,并配上解說詞講給低年級同學聽;

  下學期:我為Xx建設獻計策

  六年級臨近畢業,圍繞“我為Xx建設獻計策”這個主題,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

  1、回顧總結小學生活,設計Xx紀念冊,介紹Xx的歷史、Xx文化、Xx美景。

  2、開展一次小型的建言獻策辯論會,合理有效利用資源,小組組織、策劃活動,用科學的理念去計劃、去設計,最終評選出我為Xx建設獻計策“最佳計策”獎。

  六、課程評價

  1、學生評價

  在本學年實踐活動中,主要采用自我評價、檔案袋評價、他人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

 。1)根據中年級班級活動主題和學生年齡特點,主要采用他人評價和檔案袋評價的形式。

 。2)根據高年級班級活動主題及學生實際,主要采用自我評價的形式。

  2、教師評價:我們通過下列表格對教師進行多元評價: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11

  一、目標任務

  通過采取農村骨干教師培訓、農村短缺學科教師集中培訓和重點學科遠程培訓等多種培訓模式,對全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同時,引導和鼓勵縣(市、區)完善教師培訓體系,科學制定教師培訓規劃,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為促進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師資保障。

  二、主要項目

 。ㄒ唬┺r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

  每年組織500名左右的農村骨干教師到高水平院校進行集中培訓,全面提高其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培養一批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骨干作用的帶頭人,促進教師教育改革。

  培訓對象為農村素質提高工程中已確定骨干教師培訓對象的人員。

  采取院校集中研修與優質學校跟班實習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專家引領、課題研究、跟崗實踐、參與體驗、返崗實踐等培訓方式,促其專業化成長。

 。ǘ┺r村短缺學科教師短期集中培訓項目。

  以農村教師為主,遴選一批中小學優秀學科教師到師范院校和教師培訓機構進行10--15天短期集中培訓,緊密圍繞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課

  程改革的需要,注重基礎性培訓,并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培訓對象為農村中小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教師。

  采用專家講座、合作探究、觀摩考察、參與體驗、交流研討等多種方式開展培訓,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ㄈ┺r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項目。

  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手段的優勢,根據“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的優質培訓資源,分期分批開展大規模培訓。通過培訓,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現實問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培養教師遠程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同時發揮遠程培訓資源的輻射作用,讓更多農村地區教師共享優質培訓資源,促進農村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

  培訓對象:全市農村中小學各主要學科教師。

  采取混合學習方式,做到教師線上學習、線下集中研討和在職實踐相結合;培訓以學科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要根據農村教師需要,整合開發優質培訓課程資源;組建高水平專家團隊,做好遠程培訓教學、線上輔導等工作。網絡培訓平臺要建立學員在線學習數據統計與監控系統,加強過程管理。

 。ㄋ模⿲W前教育教師培訓項目。

  以解決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整合利用優質教師教育資源,實行靈活多樣的學習制度,創設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學研一體的個性化學習環境,積極構建幼兒教師、園長相互交流、共同成長的長效學習機制,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視野開闊,能起到骨干、示范、帶動作用,具有改革創新精神的幼兒園師資隊伍,從而推動我市學前教育的整體水平不斷向前發展。

  1.培訓對象:主要為全市幼兒園園長及教師。

  2.培訓方式: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培訓,堅持以“新觀念、新課程、新教師”為重點,結合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實際,把師德教育放在首位,以觀念更新、能力提升為任務,全面提高幼兒教師、園長整體素質。

  (五)特殊教育教師培訓項目。

  1.培訓目標:了解特殊教育發展趨勢、特殊需要兒童的心理知識,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正確的教育訓練方法,提高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將特殊需要的人培養成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人。

  2.培養對象:全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3.培訓內容:特殊教育形勢與理論、師德與修養、課程與教學、熱點問題及處理等。

 。┺r村中小學送教下鄉項目。

  每年4月和10月,分期分批組織全市特級名師、優秀名師、名師及骨干教師等優秀專家團隊對縣(市、含伊濱區)農村學校組織開展“送教下鄉、送課下鄉、送培下鄉”活動,搭建城鄉教育聯系的橋梁,為農村地區教師送去教育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進一步提升全市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促進城鄉教育協調發展。送教課程及方式根據各地需求來確定。同時,市財政局、教育局從專項培訓資金中拿出一定的資金用于送教下鄉保障。

  1.培訓對象: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科教師。

  2.培訓方式:通過現場觀摩、當堂點評、專題講座等系列的教學活動,突出典型,以點帶面,提高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和課堂教學水平,全面

  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并建立骨干教師支持農村教育的長效機制。

  三、具體要求

 。ㄒ唬└叨戎匾,加強領導。各縣(市、區)要建立“市培計劃”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和管理本地區項目實施工作,建立健全項目工作機制,要建立責任制,保證專職人員有精力、有能力、有動力抓好培訓項目的落實,確保本地區培訓項目工作順利開展。

 。ǘ┚闹\劃,認真組織。各縣(市、區)要精心謀劃和組織項目實施工作,將“市培計劃”納入各縣(市、區)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工作總體規劃,統籌安排,精心組織。要把培養教師潛力、提高教師素質、推動教育工作發展為前提,要精挑細選,要把名額分配到最需要參訓的學校、最需要的培訓教師、最需要吸取新知識的骨干。要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優質培訓服務。

  (三)按需實訓,確保質量。培訓機構或基地要從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實際出發,加強教師培訓需求調研,科學設計培訓課程,豐富優化培訓內容。要組建高水平專家團隊實施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12

  為確保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順利實施,為實現我縣城鄉教育公平,教育資源共享,全面和同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實現我縣教育既定的戰略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任務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施意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縣遠程教育的發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應用機制,把遠程教育納入教育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制定符合我縣實際的應用計劃、分步驟、分階段實施,促進遠程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的協調發展,著力加強遠程教育為當地農村經濟建設服務的功能,用二年的時間構建面向社會開放的現代遠程教育體系。

  二、實施應用措施

 。ㄒ唬┏闪㈩I導機構,加強遠程教育事業

  要把遠程教育納入全縣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中,成立遠程教育應用領導機構,由分管教育的副縣長任組長,教育局局長、財政局局長、發改委主任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領導機構,教育局負責遠程教育工作的實施與應用,制定符合實際的遠程教育應用計劃,搞好所建工程的日常運行、管理維護工作。要千方百計的加大投入,落實工程教育資源建設費,設備日常維護費,保障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ǘ﹦撔聭脵C制,推進三種模式的應用

  優質的資源快捷地傳送到廣大農村地區,實現城鄉資源共享,遠程教育工程實施的三種模式為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提供了技術支持,提供了傳播平臺,抓好三種模式的應用,發揮三種模式設備的效益,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成為我們必然的選擇。遠程教育的應用思路是:創新教育新理念,創新教學新方法,創新應用新機制。要把面向學生,走進課堂,服務教學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不斷實踐中,探索三種模式的應用規律,提高應用的效益和水平。在應用中實現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實現應用機制的創新。

  1、鄉(鎮)中心校工作的職責

  (1)成立領導組,保障應用的落實

  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是學校遠程教育應用的第一責任人。根據科教局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初中制定三種模式中心校制定模式一、二的教學應用計劃。從資源的獲取、利用、管理、教學內容和課時的安排、教研活動的開展、教師的培訓、設備的運行等方面加以落實。通過教學實踐,創出本校應用新機制。

 。2)強化教研教改,開展校本研訓

  以中心校建學校遠程教育教研組,制定詳細的教研活動計劃,抓好日常教學研究和應用。定期開展活動,總結經驗和做法,形成有利于應用的教研制度。要強化校本研訓,結合新一輪課程改革,研究新理念、新方法。每學期組織開展至少三次以上教學觀摩課、教學競賽、專題研究為內容的教研活動。各校教研組要負責教師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全體教師會使用設備并利用資源教學。要培養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教研的指導作用。

 。3)建立長效考評機制

  根據農村遠程教育工作運行情況,鄉鎮中心校要從管理、培訓、應用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各學校對次項工作建立考核機制,抓好工作的管理和自評;縣教育局要定期組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遠程教育優質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應用,同時將次項工作納入對學校督導評估管理之中,每學期對遠程教育各項目校進行一次全面評估。

  (4)抓好設備的使用管理,保障應用的正常開展

  學校要落實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措施,各種制度要統一公布上墻,讓教師學生自覺遵守執行。要確定1-2名專人負責設備的使用、管理及維護。學校要確定專人負責衛星資源的接收工作,及時下載大量豐富多種媒體的資源,做好登記和建檔工作,結合實際進行對資源進行本地化改造,充實到學校資源庫中,成為符合自己需要的資源,保障應用的正常開展。

  2、三種模式的應用

  熟悉三種模式的功能和特點,開展日常應用,要把三種模式的應用納入學校的課程計劃,排出課表,狠抓設備和資源的使用。

  模式一:教學光盤播放點。應用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播放光盤為輔,同時幫助教師備課,開展農民教育活動。教學點的光盤應用課每周不低于10課時,農村小學、初中不低于15課時,要覆蓋各年級、各學科。依托鄉鎮中心完小校,負責本鄉鎮教學點資源的傳送,保證資源的更新。要做好播放記載,總結利用設備的教學經驗。

  模式二:衛星接收點。應用方式:收看空中課堂節目、進行同步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師備課、教研活動和教師培訓。充分利用衛星所具備功能開展教學,排出課表和收視表,落實應用計劃。農村小學每周至少安排20節以上的應用課,要覆蓋各年級、各學科。利用課余時間收看遠程電視教育節目,每學期每個教師要達到40課時以上,要求做好筆記。學校通過整合電教設備、整合教育資源,開展多種媒體教學,實現內容呈現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提高應用的普及率和效益。

  模式三:計算機教室,具備模式二的全部功能。應用方式:開設信息技術課,開展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利用網絡備課,形成電子備課制度,開展好教研和培訓活動,為農村黨員教育、科技培訓提供服務。除抓基本應用外,還要抓好整合應用,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開展資源的整合,開展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整合。要求應用課每周達到50課時以上,覆蓋各年級、各學科。

  根據我縣對工程建設模式的改造方案,凡涉及改造的學校,應用工作主要在網絡環境下開展,通過登錄縣遠程教育平臺和市遠程教育平臺獲取優質資源,充實學校資源庫,整合所有力量,實現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滿足師生的需求。

  (三)加強教研和師資隊伍建設

  構建縣、鄉、校三級教研網絡體系,依托縣遠程教育中心開展三種模式的應用工作。要把面向學生,走進課堂,服務教學作為指導思想,要求基層學校充分利用現有的電化教育設備加強教學的研究和應用。要制定詳細科學的教研計劃,建立從事三種模式應用的教研制度,要通過組織觀摩示范課、教學競賽、專題座談會、現場交流會等一系列活動指導學校教師的應用,通過開展活動,樹立典型,推廣新經驗新做法。要在全縣形成面向學生應用為主、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的共識。教研工作的另一項任務就是教師的培訓工作,要建立縣、鄉、校三級培訓體系,對廣大教師進行普遍輪訓提高,這是抓好應用的關鍵所在,要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培訓新格局,使培訓經常化、制度化?h負責對鄉教研員和項目校骨干教師的培訓,項目校骨干教師負責學校教師的全員培訓。項目校的校長是抓好應用的第一責任人,通過培訓使廣大教師掌握應用的基本技能,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促進應用水平的提高。

 。ㄋ模┘訌娊逃Y源的建設

  基礎硬件配置已經基本完成,資源的'利用迫在眉睫,現代遠程教育的實施就是實現資源共享,縮小城鄉差別,使偏遠的山區的學校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切實加強資源的建設,增加投入,這是做好應用的保證。一方面要以縣建立縣遠程教育平臺,使之成為全縣教育資源管理、使用、信息交流、資源發布和共享的縣域平臺,另一方面要根據國家的課程標準,研發自己的特色資源。再次,制定統一的教育資源下載制度和管理制度,對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及時將最新的資源傳送到基層學校。

 。ㄎ澹嫿▽W校信息平臺

  在“校校通”實施的基礎上,要整合網絡平臺,構建縣、鄉、校將形成三級網絡體系,實現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要搭建學校的信息平臺,分步驟、分階段實施。除已建成的校園網站外,其它所有鄉鎮初中、鄉示范小學及有條件的小學均要建成自己校園網站。建立起學校的信息平臺,讓更多的師生參與到其中,實現師生雙向互動,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革新,這是實現遠程教育應用效益發揮的新的增長點,必將帶來深刻的影響。

 。┌l揮現代遠程教育的綜合功能,提高為農服務的能力

  遠程教育平臺不僅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教育信息平臺,更是農村黨員教育中心、科技培訓的傳播中心。學校已成為當地政府的一塊重要陣地,要高度重視遠程教育平臺為農服務的作用,要形成面向社會開放的應用格局。要采取分時間利用的辦法,即:課時教學用、假日農民用,根據需要,靈活調整掌握。要安排好應用時間表并公布上墻,每周至少有一次向農民黨員開放的時間。要把遠程教育平臺與學校所建的網站整合充分發揮為農服務的功能。

  (七)建立考評制度,加強管理,保證應用的可持續發展

  為保證應用的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工程應用評估制度,從制度上保證三種模式的應用與研究,要對項目校加強評估督導,要對學校、教師納入年度考核。對應用突出有特色的學校實行獎勵,對于開展不得力的,通報批評,限期整改,促進應用的良性發展。

  加強管理制度建設,以管理促應用,向管理要效益,以縣統一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職責,共同遵守。要成立縣工程技術服務指導組,指導全縣設備的維護、使用。

  三、應用效果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必將會對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帶來深刻的積極的影響,通過對三種模式的應用,提高了教育的質量和效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素質。

  1、教育理念的創新。三種模式的應用不僅實現了教育技術手段的創新,更帶來了教育理念的轉變創新,廣大教師必將成為三種模式的實踐者、探索者,必將成為三種模式應用的技術骨干,必將成為推動全縣教育事業發展中堅力量。

  2、教學模式的創新。三種模式的創新是教學模式的創新,廣大教育工作者通過不斷實踐,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了應用的效果,達到了育人的目的。

  3、應用機制的創新。遠程教育工程的應用是一項機制的創新,在實踐探索中,形成了一套健全有效的管理、激勵、保障、應用機制,真正促進了遠程教育工程應用水平的提升,推動了基礎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13

  為了落實臨安市教育局精神,根據藻溪小學的活動安排,大力推進信息化教育,最大限度地推動信息化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在應用中逐步匯聚形成系統的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是我校課堂教學效率能得到整體提升。我校決定積極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以充分挖掘所有教師的教學潛能,聚合老師的教學智慧,進一步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確保我校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與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學科:

  小學的所有學科

  二、參加人員:

  學校一線教師

  三、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呂偉成

  副組長:

  成員:

  2、成立評委小組

  小語組長:竺曉露

  小數組長:藍劍英

  綜合組長:鄭小剛

  四、活動方式

  本次活動的方式為教師網上曬課,利用浙江省教育資源應用平臺提供的曬課功能,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在平臺注冊后按要求進行實名制網上曬課。

  五、主題內涵

  一師一優課,一師指的是在職的所有教師,一師一優課就是要全體教師依托網絡信息平臺,每位教師每學期在校上一堂自主設計、有個性、有特色的優質公開課,促進全體教師利用信息平臺,達到資源共享。一課一名師顧名思義是指具有研究能力的教師,加強對教師達的縱深探討與研究,對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與手段實施融合,以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六、時間安排

  1、準備階段:2月1日至3月7日。各教研組推選出參加曬課的教師人選,認真進行準備。

  2、試教階段:3月8日至3月10日。各曬課教師進行組內試教。

  3、完善階段:3月11日至3月13日。各教研組討論曬課試教情況,發揮集體備課優勢。

  4、課堂實錄錄制階段:3月13日至4月1日。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對曬課課程進行錄制。

  5、制作上傳階段:4月1日至4月10日。由學校組織人員對錄制課程進行后期制作,曬課教師實名上傳到浙江省教育資源平臺。

  七、活動要求

  1、學校要把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活動作為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抓手來抓,要將其列入教學的常規管理范疇來強化和部署。

  2、要把推進信息化工作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起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注意把現有的在線教學與傳統的黑板、書本、粉筆、練習本等融合起來,以充分發揮學生多種感覺器官的感覺功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的不斷形成。

  3、活動期間,同學科教師要參加聽課,鼓勵跨學科聽課。

  4、各學科評委組組織完優質課比賽后,收齊評價相關資料和教師授課資料一并交學校教導處存檔。

  5、活動期間,評委老師與必聽課教師請自行調課,按時參加聽評課活動。

  八、活動評價

  1、確定評價標準。一師一優課與一課一名師的評價標準要區別對待。一師一優課以大眾化為標準,立足于學校層面的教學水平;一課一名師則要以名師的標準來衡量,要求研究的內容有自己的教學思想,體現教學的獨創性和個人教學風格。

  2、明確評價內容。教學的目標是否明確、具體、可操作;教學的重、難點是否準確定位;教學準備是否充分;教學問題設計是否體現情境教學,符合學情,有層次梯度與內在的邏輯聯系;教學過程是否體現民主、互動、動態生成;信息手段是否合理利用;板書設計是否精要、合理;教學是否優質高效。

  3、明了評價對象。一師一優課是所有在職的小學教師,其內容進入教師年度評價的范疇。一課一名師是教有余力的教者,在某節課的教學上有自己獨特的研究,有推介的價值,一課一名師者將作為教學名師的考量條件。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 篇14

  為落實“囯培計劃”《湖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的規劃建設目標,切實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中關于“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工程,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我校教育質量和效益”的精神,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發展步伐,提高我校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應用遠程教育資源的水平,為我,F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應用、管理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特制定本培訓方案。

  一、目標和任務

  采用集中學習和遠程學習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對我校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學校要組織教師集中學習、集中研討,使培訓組織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參訓教師要關注培訓平臺相關信息,積極完成網上在線

  二、培訓對象

  我校16名教師分為“心理健康”和“校園安全”兩個班參加培訓。

  三、培訓時間

  在線培訓時間定于xx年2月25日—3月25日,預計一個月,每門小時;仡櫩偨Y至8月31日,合計時間為半年。

  四、培訓內容

  “國培計劃—湖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的培訓內容主要圍繞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基礎教育對農村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實際需要,以問題為中心,以實施遠程培訓。各學科具體培訓內容和的各學科培訓專題的內容。

  五、培訓方式

  1、xx年2月25日—2月28日,根據區電教館管理員下發的學員賬號,通知我校學員進行注冊,熟悉平臺操作。

  2、xx年2月28日—3月25日,學員教師采用集中學習和遠程學習相結合的.培訓方式,以自主學習為主。學員教師通過網絡培訓平臺自主學習網絡料,參與在線交流研討、提交作業。

  六、培訓組織與管理

  1、成立領導小組

  2、主要措施

  1)領導小組成員要對參加培訓的教師給予技術上的指導和幫助。要督促好受訓教師參加學習,做為當前的一重要工作。

  2)督查國培專干加強責任感,做好學校的學習工作,要實現參加學習的16名教師全員培訓、全員合格。

  3)2.25——3.8分別進行1、2次作業提交和1、2篇研修日志的提交及1篇教學設計與反思。

  4)3.9——3.20第3次作業提交和第3、4篇研修日志的提交并提交1篇主題研修成果。

  5)3.21——3.25培訓工作總結及評優活動。

  6)3.26——8.31回顧學習內容,進一步總結,提升自身水平。

  7)學員培訓時必須在論壇交流中發布主題帖子不少于10個;回復評論他人帖子不少于20個。

  3、獎懲方法:

  1)參加國培計劃的教師的合格發放xx期間繼續教育合格證書,記入繼續學時證明。

  2)參加國培計劃的教師不合格者,教育局年度認定為不合格,不調本年度薪級工資

  3)學校將對參加教師參訓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的結果將與本年度評優表模、職務晉升相掛鉤。

  4)參加國培計劃的教師的合格情況與職稱評聘相掛鉤,未合格者學?紤]高職低聘。

【農村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相關文章: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10-27

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案(精選15篇)04-10

小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案(精選13篇)04-03

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精選14篇)09-20

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高方案(精選9篇)04-15

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案(通用13篇)07-21

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實施方案(通用10篇)08-20

小學提高教學質量方案(通用15篇)07-10

農村小學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精選7篇)08-16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措施實施方案(精選18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