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

時間:2024-10-22 02:42:39 方案 我要投稿

有關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

  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我園預防和控制突發傳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各類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教職員工以及幼兒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本園實際,貫徹落實防治傳染病,本著"科學預防、依法管理、分級負責、快速反應"的工作原則,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實現對傳染病的控制,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可能引發的幼兒傳染病

  突發傳染病事件可分為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非典、禽流感、麻疹、流行性乙型腦炎、傷寒和副傷寒等)、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手足口病等)

  三、預防措施

  1、幼兒園建立各項衛生工作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

  2、衛生保健老師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檢工作,保健老師在晨檢中應做到一摸、二問、三看、四查,并認真填寫幼兒全日觀察登記表,保證幼兒園預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3、幼兒園所有工作人員上崗前需進行體檢,持健康證方可上崗;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經檢查合格方可入園。

  4、幼兒園開展預防宣傳教育工作,定期進行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訓,保證每周的`健康教育,教會師生一般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5、幼兒園學習場所、生活場所要通風換氣和定期消毒。

  6、班主任應加強對幼兒的巡視,發現傳染病病例或凝視病例,班主任應在第一時間向分管保健老師或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報告,不得隱瞞實情,分管保健老師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發病班,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同時根據幼兒入園報名表上提供的緊急聯絡人信息與之聯絡醫院診治。其原則是: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2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傳染病的防控工作,防止傳染病在學校內暴發流行,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由學校負責人朱相軍為組長,劉懋為副組長,其他各位老師及各班主任為組成成員。報告員由高麗兼任。

  學校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①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的要求,制定本學校的工作預案;

  ②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控責任制度,并將責任分解到班級,落實到教師;

  ③制定學校晨檢制度、“零”報告制度、專人負責聯系制度、24小時電話暢通制度,并檢查督促本校各年級落實情況。

  ④開展對學校師生的衛生宣傳教育;

  ⑤建立每日學生缺課登記制度,查明學生缺課的原因;

  ⑥及時了解學生身體狀況,對有傳染性疾病癥狀的學生,及時督促到村衛生室就診,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⑦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傳染性疾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離消毒工作。

  二、防治措施

  (一)、全體教職工嚴格落實“五早”要求,對于可能發生的疫情做出快速反應。

  1、要早發現。要堅持實行晨檢制度。每天早晨由班主任到班級中檢查學生到校情況(必要時要測量體溫);每天都要保證教室的通風;加強對教室、食堂、宿舍等場所的消毒工作,特別是加強對學校食堂、小賣部、飲用水的質量管理,確保師生飲食、用水的安全,加強校園衛生清潔工作,尤其是學生接觸的公共教學設施、公共用具要加強消毒,及時消除校內外垃圾堆和衛生死角;建立缺課登記制度,班主任要及時落實學生缺課的原因,并對生病學生進行跟蹤了解;學生雙休日、節假日結束返校時,班主任需對學生逐一進行晨檢。

  2、要早報告。出現疫情時,要第一時間隔離學生并報告學校有關領導,同時及時告知學生家長。

  3、要早隔離。一是對疑似病人要及時隔離,并通過家長將其送往醫院診治,嚴重者直接撥打120將其送往醫院;二是對密切接觸者要實行隔離,通知家長接回家觀察或到衛生室檢查。當一個班級出現一例確診的傳染性疾病患者,整個班級應該停課。確診的傳染性疾病患者痊愈后需持正規醫院的證明并經學校檢查確認后方能返校。

  4、要早治療。發現疑似病人,必須及時通知家長將學生送往醫院治療。

  5、要早處理。要配合當地疾病控制中心等相關醫療部門,做好疫情檢測和發生原因分析,并配合有關部門對疑似患者或患者住所及所到場所進行科學消毒處理。

  (二)、廣泛宣傳,普及衛生知識。學校應普及衛生知識,通過各種形式,做好預防宣傳教育工作,加強有關預防傳染病知識的培訓,教會師生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做好人員密集場所的防范。教室、會議室、圖書室、實驗室等人群較集中的公共場所,落實好以下防范措施:

  ①保持室內通風換氣。

  ②課間要求師生到室外活動。

  ③學校應按規定定期消毒。

  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一)突發事件監測

  1、建立防控傳染性疾病疫情監測制度,建立晨檢、消毒、隔離制度,重點實施對體溫37.5℃以上、伴有咽痛或咳嗽之一癥狀的患者進行檢測,對缺勤者要逐一登記,及時查明缺勤原因。發現異常者勸其及時就醫或在家醫療觀察,暫停上學或上班,必要時要采取進一步措施。

  2、重視信息的收集。要與當地疾病預防與控制機構建立聯系,收集本地及周圍地區的.傳染性疾病疫情的情報,密切關注其動態變化,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二)傳染性疾病疫情報告

  1、學校召開傳染性疾病防控專題會議,指定疫情報告責任人,我校由高麗負責每日疫情防控報告。

  2、嚴格執行學校傳染性疾病疫情報告程序,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出現疑似傳染性疾病疫情時,學校領導小組必須馬上啟動本校應急預案,學校負責人立即(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

  3、防控領導小組成員及相關科室平時要加強日常工作,各負其責,一旦發生疫情,按小組責任分工保證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人都不得隱瞞、遲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遲報、謊報傳染性疾病疫情,對有違反者將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四、傳染性疾病疫情的應急響應

  學校一旦發現傳染性疾病疫情,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做出應急響應。

  (一)啟動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疫情通報。

  (二)學校嚴格執行出入校門管理制度,實行24小明值班制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三)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

  (四)發現疑似傳染性疾病疫情時,要及時與衛生、疾控部門聯系,加強對發熱病人的追蹤管理。教室、圖書室、食堂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并做好消毒工作。

  (五)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在校園張貼宣傳標語和宣傳畫,提高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六)當發現傳染性疾病疫情時,學校不得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學校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研和學術活動;學生的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活動應暫緩進行;并每日公布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必要時可以報請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同意,實施全面或部分停課。

  全體教職工必須把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作為重要工作來抓,以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落實各項防控工作,層層落實責任,做到防患于未然。對因工作不力、不負責任、措施不當等造成疫情擴散傳播或對師生健康造成其它嚴重危害后果的,要實行安全責任追究。

  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3

  為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減輕或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危害,保障全校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管理

  1、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及職責

  組長:校長負責學校傳染病流行應急小組的全面指揮,出現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爆發,學校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2小時之內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上級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副組長:副校長

  組員:各個年級老師班主任。

  保健醫生:殷益負責安排預防接種、查驗預防接種證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因病缺課登記,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傳染病防治宣傳工作,以及資料整理。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每天對學生進行晨檢,做好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及傳染病防治宣傳。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應嚴格按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進入應急狀態后,全面啟動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由校長親自指揮。

  二、應急程序

  1、發生屬于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三級應急響應。

  (1)各班啟動晨檢和報告制度。

  (2)學校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各部門落實各項防治措施。

  (3)學校內如尚無疫情發生,聽從上級行政部門及衛生部門的管理。

  (4)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教室、食堂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對廁所、食堂應加強消毒,并加強除“四害”工作。

  (5)嚴格執行出入校門登記制度。

  2、發生屬于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除對接觸者實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師生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護能力。

  (2)班主任負責對各班學生每日定時測量體溫,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3)對重大傳染病的密切接觸者,學校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隔窗、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3、發生屬于特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一級應急響應。在二、三級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班主任對缺課原因,及時上報。

  (2)學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動。

  (3)總務處負責對教室、活動室、食堂、圖書堂、廁所等場地使用期間每日進行消毒,通風換氣。

  4、校內疫情

  一旦發生傳染病流行,應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啟動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

  (1)班主任、段長或在場教師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學校的傳染病防控應急總指揮。

  (2)校長及主管人員要立即趕到現場,統一指揮,具體聯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時間報告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衛生主管部門等;在傳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3)加強對發熱癥狀的同學及時處理,班主任立即將發病學生送往醫院,協助醫療部門治療,聯系學生家長,安撫他們的情緒,取得家長的合作。

  (4)總務處負責安排衛生消毒相關事宜及后勤保障。

  (5)教務處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維護校園穩定。

  (6)學校領導和教師(非密切接觸者)要堅守崗位,加強與學生和家長的聯系。

  (7)突發傳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8)對傳染病流行反映出來的.問題,要進行整改,防止事件再發生。

  (9)凡是瞞報、緩報,一經發現,就要做相應的處理;事情處理結束了,還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預防教育。

  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4

  為科學、有序地做好我區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切實做好新發重大傳染病防范應對工作,降低高發、重點傳染病發病率,結合當前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落實20xx年全國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會議要求,加強全區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嚴密防范新發傳染病輸入傳播,有效控制常規傳染病發病,遏制重點傳染病高發態勢。

  二、防控原則

  高度重視、聯防聯控;密切監測、及時預警;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綜合干預、科學應對。

  三、主要病種

  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征、流行性感冒、人感染禽流感、脊髓灰質炎、麻疹、手足口病、狂犬病、布魯氏菌病、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腮腺炎、鼠疫、炭疽、甲肝、猩紅熱、水痘。

  四、工作時間

  20xx年10月-20xx年3月。

  五、主要內容

  (一)埃博拉出血熱和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防控。11月上旬,各地要按照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統一安排,完成埃博拉出血熱防控自查和整改工作,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將組織抽查。11月中旬,各地要按照朝覲人員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征有關防控方案要求,做好對朝覲返回人員健康監護工作。12月上旬,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將聯合有關部門,做好我區赴剛果金執行任務有關返寧人員埃博拉出血熱防范應對工作,相關市、縣(區)負責配合。后續各地要按照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防控要求,嚴格落實疫區來寧人員追蹤隨訪和健康監護。

  (二)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監測干預。自治區人民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xx市第一人民醫院、xx市第一、第二人民醫院、吳忠市、xx市、中衛市、xx縣人民醫院等9家國家級哨點監測醫院,每周采集不少于20份流感樣病例標本,自治區及五市疾控中心要分別做好實驗室檢測工作。近期,各地可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教育,正確引導群眾主動接種流感疫苗。各地要加強重點區域、高危人群流感聚集疫情處置,密切關注重癥病例。各地要組織轄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強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做好病例排查管理。

  (三)持續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11月上中旬,各地要按照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關于開展2月齡至6周歲兒童脊灰疫苗查漏補種工作安排,認真組織實施查漏補種工作。要重點強化目標人群摸底調查,加大 “零劑次”兒童和流動兒童發現力度。各市衛生計生部門要嚴格落實急性遲緩性麻痹病例現場調查負責制,加強相關臨床、疾控專家培訓力度,保證工作質量。有關地區要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加強對赴xx采棉務工人員脊髓灰質炎防控工作,并重點做好返寧后疫情監測。

  (四)麻疹、流行腮腺炎防控。11月上旬,各地在開展2月齡至6周歲兒童脊灰疫苗查漏補種工作同時,要同步關注目標兒童麻疹類疫苗接種情況,對于未達到國家免疫規劃接種劑次要求的兒童,要一并補種麻疹類疫苗。20xx年3月,按照自治區兒童免疫工作和重大疾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安排,將啟動對全區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兒童的麻腮風疫苗強化免疫工作。各地要加強麻疹點狀疫情處置,對于病例密切接觸者要果斷采取應急接種措施。各市要組織對轄區麻疹疫情報告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對于排除報告發病率不達標的地區要查明原因,提升報告工作質量。

  (五)狂犬病防治。11月中旬,自治區兒童免疫工作和重大疾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組織自治區農牧廳、住建廳、公安廳,對各地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狂犬病防控工作方案》情況進行督導通報。各市要結合實際,對照標準,在11月上旬完成自查。2014年12月至20xx年3月,按照20xx年寧夏狂犬病防治項目方案要求,要完成第一輪狂犬病防治項目人員培訓和健康教育工作。根據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統一安排,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狂犬病暴漏預防處置門診建設工作。

  (六)手足口病疫情監測干預。各市衛生計生部門組織,以縣為單位,在轄區縣級及以上綜合醫療機構每月至少采集5例首次就診的`普通手足口病病例標本;當月轄區發病總數少于5例時,要全部采樣;疾控機構落實檢測任務。各地要強化開展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區域手足口病聚集病例監測工作,提高干預力度,降低響應發病病例數,避免形成聚集性疫情或突發疫情。一旦發現聚集性或突發手足口病疫情,各地衛生相關部門要指導教育部門果斷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擴大。

  (七)布魯氏菌病防控。12月底前,各地要按照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制定的《關于加強全區人間布魯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建立“診斷報告在疾控、治療康復在醫院、跟蹤隨訪在基層”的新型布病診療模式。自治區疾控中心負責制定有關工作規范。12月底前,自治區疾控中心負責制定全區布魯氏菌病高危人群調查工作方案,并指導全區開展高危人群摸底調查工作,為深入干預提供依據。20xx年3月底前,以縣為單位,各地要完成不少于100人的布魯氏菌病篩查任務和不少于200人高危人群干預工作。

  (八)流行性出血熱防控。11月上旬,自治區疾控中心負責對xx市、xx源縣流行性出血熱防治項目工作進行督導驗收。20xx年3月底前,自治區疾控中心參與并指導xx市、xx源縣疾控中心,完成100只鼠樣和各200份鼠血、鼠肺樣品的采集和檢測工作。自治區疾控中心適當做好流行性出血熱疫苗儲備。xx市、xx源縣疾控中心要做好病例監測,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應及時規范處置。

  (九)鼠疫、炭疽、甲肝、猩紅熱、水痘等疫情防控。加強疫情監測,發現病例及時規范處置。12月底前,各市組織轄區完成專項培訓工作,提高醫務人員診斷能力和意識。自治區疾控中心適當做好炭疽、甲肝疫苗儲備。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衛生計生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把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擺上突出位置。要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作用,加強與相關部門間溝通合作,確保防控工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措施聯動。要深入分析當地秋冬季傳染病疫情防控形勢,并向同級政府匯報。要統籌協調轄區衛生資源,完善傳染病防治工作流程,確保各個環節緊密連接。要爭取經費支持,保障各項防控工作深度和廣度。要探索建立秋冬季傳染病防控責任制和獎懲機制。

  (二)制定工作計劃。各地要根據本方案,結合當地工作實際,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計劃要明確工作內容、指標要求、責任單位、進度安排等,并細化措施。鼓勵各地在認真分析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基礎上,在保證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統一安排任務全面完成前提下,自行增加工作內容,創新工作方式,建立長效機制。請五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收集轄區防控工作計劃,于11月10日前統一報自治區衛生計生委。

  (三)嚴格疫情處置。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密切關注疫情動態,發現傳染病疫情必須第一時間進行調查處置,按照規定程序逐級上報。要發揮轄區傳染病防控技術指導中心作用,對醫療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控技能培訓。要結合不同疾病發病特點,開展廣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工作。

  (四)跟蹤督導落實。建立全區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跟蹤督導和通報機制。至20xx年3月底,各市、縣(區)衛生計生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每月完成一次對相關工作責任單位抽查督導,并于每月25日前上報不少于一篇工作信息。對于因工作措施不力引起傳染病傳播蔓延的地區和有關人員,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追責責任。

【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相關文章:

冬季重點傳染病防控方案08-27

學校冬季傳染病防控方案范文(通用15篇)11-04

學校傳染病防控方案08-22

關于學校傳染病防控的方案10-15

學校傳染病防控方案(精選12篇)09-08

學校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文(精選9篇)05-20

冬季火災防控方案范文(精選6篇)08-11

傳染病防控宣傳方案(通用20篇)06-25

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文06-16

傳染病防控方案范文(通用7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