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時間:2024-01-16 12:45:11 志升 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精選12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精選12篇)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1

  1、向性運動:

  是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2、感性運動:

  由沒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轉變、觸摸等)而引起的局部運動,外界刺激的方向與感性運動的方向無關。

  3、激素的特點:

  ①量微而生理作用顯著;②其作用緩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體內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到作用部位,并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動物激素:存在動物體內,產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稱為內分泌腺,內分泌腺為無管腺,動物激素是由循環系統,通過體液傳遞至各細胞,并產生生理效應的。

  4、胚芽鞘:

  單子葉植物胚芽外的錐形套狀物。胚芽鞘為胚體的第一片葉,有保護胚芽中更幼小的葉和生長錐的作用。胚芽鞘分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產生生長素和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發生彎曲的部位。

  5、瓊脂:

  能攜帶和傳送生長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長素不能穿過的。

  6、生長素的橫向運輸:

  發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單側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會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發生從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的運輸,從而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側生長素分布多。

  7、生長素的豎直向下運輸:

  生長素從胚芽鞘的尖端豎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運輸。

  8、生長素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兩重性:

  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說,低濃度范圍內促進生長,高濃度范圍內抑制生長。

  9、頂端優勢:

  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由于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地積累在側芽部位,使這里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使側芽的生長受到抑制的緣故。解出方法為:摘掉頂芽。頂端優勢的原理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實例是棉花摘心。

  10、無籽番茄(黃瓜、辣椒等):

  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籽果實。要想沒有授粉,就必須在花蕾期進行,因番茄的花是兩性花,會自花傳粉,所以還必須去掉雄蕊,來阻止傳粉和受精的發生。無籽番茄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2N。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2

  dna雙螺旋結構特點

  ①兩條DNA互補鏈反向平行。

  ②由脫氧核糖和磷酸間隔相連而成的親水骨架在螺旋分子的外側,而疏水的堿基對則在螺旋分子內部,堿基平面與螺旋軸垂直,螺旋旋轉一周正好為10個堿基對,螺距為3。4nm,這樣相鄰堿基平面間隔為0.34nm并有一個36的夾角。

  ③DNA雙螺旋的表面存在一個大溝(major groove)和一個小溝(minor groove),蛋白質分子通過這兩個溝與堿基相識別。

  ④兩條DNA鏈依靠彼此堿基之間形成的氫鍵而結合在一起。根據堿基結構特征,只能形成嘌呤與嘧啶配對,即A與T相配對,形成2個氫鍵;G與C相配對,形成3個氫鍵。因此G與C之間的連接較為穩定。

  ⑤DNA雙螺旋結構比較穩定。維持這種穩定性主要靠堿基對之間的氫鍵以及堿基的堆集力(stacking force)。

  dna雙螺旋結構

  DNA的雙螺旋結構,脫氧核糖與磷酸相間排列在外側,形成兩條主鏈(反向平行),構成DNA的基本骨架。兩條主鏈之間的橫檔是堿基對,排列在內側。相對應的兩個堿基通過氫鍵連結形成堿基對,DNA一條鏈上的堿基排列順序確定了,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另一條鏈的堿基排列順序也就確定了。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要點

  (1)兩條多核苷酸鏈以相反的平行纏結,依賴成對的堿基上的氫鍵結合形成雙螺旋狀,親水的脫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雙鏈的外側,而堿基位于內側,兩條鏈的.堿基之間以氫鍵相結合,一條鏈的走向是5’到3’,另一條鏈的走向是3’到5’;

  (2)堿基平面向內延伸,與雙螺旋鏈成垂直狀;

  (3)向右旋,順長軸方向每隔0.34nm有一個核苷酸,每隔3.4nm重復出現同一結構;

  (4)A與T配對,其間距離1.11nm;G與C配對,其間距離為1.08nm,兩者距離幾乎相等,以便保持鏈間距離相等;

  (5)在結構上有深溝和淺溝;

  (6)DNA雙螺旋結構穩定的維系橫向穩定靠兩條鏈間互補堿基的氫鍵維系,縱向則靠堿基平面間的疏水性遞積力維持。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3

  1、美國科學家薩姆納通過實驗證實酶是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總之,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催化作用的有機物,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等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少數的'酶是RNA。不能說所有的蛋白質和RNA都是酶,只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或RNA,才稱為酶。酶的特性有高效性、專一性、需要適宜的條件。

  2、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

  3、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結構式簡寫A-p~p~p,幾乎所有生命活動的能量直接來自ATP的水解,由ADP合成ATP所需能量,動物來自呼吸作用,植物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細胞器線粒體或葉綠體中和在細胞質基質中合成。在細胞內ATP含量很少,轉化很快,熟悉89頁圖。

  4、構成生物體的活細胞,內部時刻進行著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同時也就伴隨有能量的釋放X和儲存X。故把ATP比喻成細胞內流通著的"通用貨幣"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4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基本信息

  肺炎雙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種病原菌,存在著光滑型(Smooth簡稱S型)和粗糙型(Rough簡稱R型)兩種不同類型。其中光滑型的菌株產生莢膜,有毒,在人體內它導致肺炎,在小鼠體中它導致敗血癥,并使小鼠患病死亡,其菌落是光滑的;粗糙型的菌株不產生莢膜,無毒,在人或動物體內不會導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

  致病原理:肺炎雙球菌有多種株系,但只有光滑型菌株可致病,因為在這些菌株的細胞外有多糖莢膜起保護作用,不致被宿主破壞。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過程

  格里菲斯的實驗:格里菲斯以R型和S型菌株作為實驗材料進行遺傳物質的實驗,他將活的、無毒的RⅡ型(無莢膜,菌落粗糙型)肺炎雙球菌或加熱殺死的有毒的'SⅢ型肺炎雙球菌注入小白鼠體內,結果小白鼠安然無恙;將活的、有毒的SⅢ型(有莢膜,菌落光滑型)肺炎雙球菌或將大量經加熱殺死的有毒的SⅢ型肺炎雙球菌和少量無毒、活的RⅡ型肺炎雙球菌混合后分別注射到小白鼠體內,結果小白鼠患病死亡,并從小白鼠體內分離出活的SⅢ型菌。格里菲斯稱這一現象為轉化作用,實驗表明,SⅢ型死菌體內有一種物質能引起RⅡ型活菌轉化產生SⅢ型菌,這種轉化的物質(轉化因子)是什么?格里菲斯對此并未做出回答。

  埃弗雷等人的進一步實驗:1944年美國的埃弗雷(O.Avery)、麥克利奧特(C.Macleod)及麥克卡蒂(M.Mccarty)等人在格里菲斯工作的基礎上,對轉化的本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體外轉化實驗)。他們從SⅢ型活菌體內提取DNA、RNA、蛋白質和莢膜多糖,將它們分別和RⅡ型活菌混合均勻后注射人小白鼠體內,結果只有注射SⅢ型菌DNA和RⅡ型活菌的混合液的小白鼠才死亡,這是一部分RⅡ型菌轉化產生有毒的、有莢膜的SⅢ型菌所致,并且它們的后代都是有毒、有莢膜的。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結論

  證明了S型細菌中含有一種轉化因子,將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實際轉化因子就是DNA,但是當時并沒有提出DNA這個名詞,另外,關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有兩個,一個是格里菲斯的體內轉化實驗,另一個是體外轉化實驗(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前者證明了轉化因子(DNA)是遺傳物質,沒有得出蛋白質與遺傳物質的關系,后者證實了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5

  名詞:

  1、生物的富集作用: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屬、化學農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大量積聚的過程。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點是化學性質穩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體內積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會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不斷加強。

  2、富營養化:由于水體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過多,導致藻類等大量繁殖。藻類的的'唿吸作用及死亡藻類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質,致使水體處于嚴重的缺氧狀態,引起水質量惡化和魚群死亡的現象

  3、水華:在淡水湖泊中發生富營養化現象。

  4、赤潮:在海洋中發生富營養化現象。

  語句:

  1、環境污染主要包括: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與噪聲污染。

  2、大氣污染的危害:

  ①我國大氣污染類型是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煙塵、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②危害:直接危害人類和其它生物,導致吸系統疾病,(如氣管炎、哮喘、肺氣腫、等。)

  ③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烈。

  ④可以通過水體、土壤及植物進而危害人及動物。

  3、水污染的危害:

  ①水俁病事件:汞在水中轉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魚、蝦體內,人若長期食用了這些食物就會危害中樞神經系統,有運動失調,痙攣、麻痹、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癥狀,甚至死亡。

  ②水體中過量的N、P主要來自含有化肥的農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

  ③赤潮和水華的形成都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

  4、土壤污染的危害:

  ①“鎘米”事件:土壤被鎘污染后,會經過生物的富集作用進入人、畜體內,引起骨痛,自然骨折,骨缺損,導致全身性神經劇痛等癥,最終死亡。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危害動物和人的生存。

  5、噪聲污染的危害:損傷聽力,干擾睡眠,誘發多種疾病,影響心理健康。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6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區別和聯系

  ①場所: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的基質中,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

  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階段不需O2,;第三階段:需O2,第一、二、三階段需不同酶;無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徹底,無氧呼吸--不徹底。

  ④能量釋放:有氧呼吸(釋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共釋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儲存在ATP中;無氧呼吸(釋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儲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相同。

  呼吸作用的意義

  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關于呼吸作用的計算規律

  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物質的量之比為1:3。

  ②產生同樣數量的ATP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質的量之比為19:1。如果某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氣量相等,則該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氣,只產生二氧化碳,則只進行無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氣量多,則兩種呼吸都進行。

  呼吸作用產生ATP的生理過程

  有氧呼吸、光反應、無氧呼吸(暗反應不能產生)。在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內,形成ATP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無氧呼吸)、葉綠體基粒(光反應)、線粒體(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7

  一、植物細胞的結構。

  1、細胞主要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細胞內含有液泡、葉綠體。

  2、細胞壁的作用: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西瓜的細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細胞的各種結構分別具有各自的功能,它們協調配合,共同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

  二、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不同

  1、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植物細胞有液泡,動物細胞沒有液泡;植物細胞有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葉綠體。

  2、細胞膜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三、細胞核中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DNA

  1、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種叫做DNA的有機物。DNA存在于細胞核中。

  2、DNA的每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

  1、在發育過程中,某些細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們在形態、結構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2、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

  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

  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

  結締組織: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

  3、人體的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8

  1.什么是活化能?

  在一個化學反應體系中,反應開始時,反應物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較低,為“初態”。在反應的任何一瞬間反應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態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這一部分能量稱為“活化能”。活化能的定義是,在一定溫度下一摩爾底物全部進入活化態所需要的自由能,單位是焦/摩爾,單位符號是J/mol。

  2.酶催化作用的特點

  生物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幾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應叫酶促反應。酶促反應中被酶作用的物質叫做底物。經反應生成的物質叫做產物。酶作為生物催化劑,與一般催化劑有相同之處,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相同點:

  (1)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只能催化熱力學允許進行的反應;

  (3)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縮短達到平衡時間,但不改變平衡點;

  (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

  不同點:

  (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應速率很快;

  (2)專一性,任何一種酶只作用于一種或幾種相關的化合物,這就是酶對底物的專一性;

  (3)多樣性,指生物體內具有種類繁多的酶;

  (4)易變性,由于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因而會被高溫、強酸、強堿等破壞;

  (5)反應條件的溫和性,酶促反應在常溫、常壓、生理pH條件下進行;

  (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調節、控制;

  (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與輔因子有關。

  3.影響酶作用的因素

  酶的催化活性的強弱以單位時間(每分)內底物減少量或產物生成量來表示。研究某一因素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時,應在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單獨改變研究的因素。

  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常有:酶的濃度、底物濃度、pH值、溫度、抑制劑、激活劑等。其變化規律有以下特點。

  (1)酶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在底物足夠,其他條件固定的條件下,反應系統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質及其他不利于酶發揮作用的因素時,酶促反應的速率與酶濃度成正比。

  (2)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在底物濃度較低時,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反應速率與底物濃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濃度較高時,底物濃度增加,反應速率也隨之加快,但不顯著;當底物濃度很大,且達到一定限度時,反應速率就達到一個值,此時即使再增加底物濃度,反應速率幾乎不再改變。

  (3)pH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每一種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圍內才表現活性,超過這個范圍酶就會失去活性。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種酶在某一個pH時活力,這個pH稱為這種酶的最適pH。

  (4)溫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酶促反應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反應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但當溫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時,酶促反應速率不僅不再加快反而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種酶在某一溫度時活力,這個溫度稱為這種酶的最適溫度。

  (5)激活劑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激活劑可以提高酶活性,但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激活劑大致分兩類:無機離子和小分子化合物。

  (6)抑制劑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抑制劑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使酶變性。抑制劑作用機制分兩種:可逆的抑制作用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9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細胞是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有: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等。

  4、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分成兩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6、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水等。

  7、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

  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8、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9、顯微鏡使用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清潔收鏡。

  10、目鏡看到的是倒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10X30=300

  11、在視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標本應朝左下方移動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標本朝右上方移動,在視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動。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10

  1、二十一世紀公民綠色行為

  親近大自然,愛護每塊綠地,積極參加植樹活動。

  改變不利于環境的飲食習慣,使用可再生的材料。

  關心并積極參加科技事業,使之成為改善環境狀況的動力。

  從事每一項活動時,都會充分考慮其對環境的影響,并采取預防措施。

  2、城市綠地——人類之肺

  城市綠地至少有四大功能:

  一是凈化空氣。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氟化氫、氨、氯等有毒有害氣體,100平方米草地10個小時可吸收二氣化碳1500克,同時放出氧氣100克。

  二是調節大氣溫度。1公頃草坪每天約蒸發水份6300千克,使空氣溫度增加5-9%。

  三是吸塵殺菌。綠地較大的廣場能降低噪聲20-30分貝。

  3、室內空氣污染有哪些?

  人的一生大約有80%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你知道一般空氣污染有哪些嗎?

  (1)燃燒物:煤爐、煤氣爐灶、室內吸煙產生有毒有害氣體;

  (2)生物學物質:冰箱、冷卻系統內繁殖的細菌、空調過濾器滋生的真菌、塵埃中生長的塵螨以及室內外帶進的花粉等;

  (3)化學殘留物:各類殺蟲劑、家庭裝潢或家具膠合板中釋放的苯、甲醛等;

  (4)放射物質:房屋建筑中使用的水泥、大理石等材料中釋放氡(據調查,人類目前所知的放射性污染有54%來自氡);

  (5)石棉:石棉做外殼的管道,石棉瓦楞紙做的通風管道等,因磨損、風化脫落造成室內污染。

  室內空氣污染最簡單的治理辦法就是通風,門窗常開,清風常進,健康常在。

  4、家庭噪聲——看不見的污染

  從生物學角度講,一切令人不愉快的'聲音都是噪聲。在人們越來越關心室外環境是否安靜舒適的同時,也應關心一下居室內的聲環境是否環保。

  據預測,家庭中使用的電視機、收錄機產生的噪聲可達60-80分貝,洗衣機為42-70分貝。臨床醫學統計,若在8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中生活,有50%的人會耳聾,85分貝則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工作效率下降。所以家庭居室,應嚴格控制家用電器和其它發聲器具的音量和開關時間。

  5、不要輕視氮氧化物對人體的危害

  隨著管道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取代蜂窩煤,氮氧化物已經成為廚房里的重要污染源。

  氮氧化物為一氧化氮和氧化氮,一氧化氮無色無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一氧化碳還強,吸入這種氣體后,更容易造成人體缺氧;二氧化氮的毒性比一氧化氮高4-5倍。雖然廚房排放的氮氧化物的量不足以馬上致人死亡,卻能不斷侵入人體,誘發各種病癥。氮氧化物能夠直接到達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及肺泡,刺激肺泡組織,引起肺水腫,嚴重者還可能發展成肺癌。對于家庭主婦來說,氮氧化物還會破壞皮膚組織,摧殘嬌嫩的肌膚,使人容顏衰老。因此,建議家庭主婦們,在炒菜做飯前后,都要處長開抽油煙機的時間,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廚房內的污染。

  6、慎用洗滌劑、清潔劑

  洗滌劑、清潔劑多是化學產品,長期不當地使用洗滌劑、清潔劑,會操作人的神經系統,使人的智力發育受阻。洗滌劑、清潔劑殘留在衣服上,會刺激皮膚過敏,長期使用高濃度的洗滌劑、清潔劑,其中致癌物會從皮膚、口腔進入人體內,損害健康。

  7、為什么要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

  市場上銷售的洗衣粉一般都使用磷酸鈉作為助洗劑。洗滌后,含磷廢水不斷流入江河湖泊,造成藍藻迅速生長,引起水體“富營養化”魚類及其它水生動物因缺氧死亡,直至水質變壞甚至發臭。高磷洗衣粉對皮膚有直接刺激,會使人產生燃燒疼痛的感覺,洗后的衣物穿在身上有時會造成皮膚搔癢。因此,高磷洗衣粉己成為接觸性皮炎、嬰兒尿布疹、常跖角皮癥等常見皮膚病的刺激源。

  8、不要亂用塑料袋裝食品

  現在人們使用的塑料袋有三種:

  一種是既不能沾皮膚、又不能放食物,只能用來裝建筑材料;一種是用來裝服飾;還有一種是可勉強用來盛放食品的。

  這三種塑料袋大部分都含有“毒素”,如聚氯乙烯塑料就是有毒的品種,雖然原材料無毒,但在制作的過程中加入了穩定劑,而這些添加劑主要是硬脂酸鉛,有毒性。這些鉛鹽極易析出,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造成積蓄性鉛中毒,所以裝食品時絕對不可亂用塑料袋。

  9、幾種不宜多吃的食物

  方便面:方便面中含有色素和防腐劑,常吃對人體有害。

  味精:人體過多攝入味精會使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升高,造成短時頭痛、心跳、惡心等癥狀,同時也會對人的生死系統造成不利影響。

  腌菜:腌菜中含有亞硝酸胺,常吃有致癌的危險。

  油條:油條在制作過程中,須加入明礬(硫酸鋁鉀),鋁在腎臟中富集難以排出,從而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產生毒素,容易引發老年癡呆癥。

  臭豆腐: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極易被微生物污染,它還含有大量揮發星鹽基氨及硫化氫,使蛋白質變質分解。

  松花蛋:松花蛋在制作過程中要用到一定量的鉛,經常食用,會引起鉛中毒。

  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會與食物中的鋅、鈣結合而以化合物形式排出體外,引起人體鋅與鈣的缺乏。

  10、“環保”不等于“環衛”

  “環保”是環境保護,其主要任務是保護并改善生產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工作重點是防治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等。其管理機構是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環衛”是環境衛生,其主要任務是消除人類生活污染及其危害,如清掃街道、消除生活垃圾、人畜糞便以及消滅蚊蠅鼠害等。其管理機構是各級人民政府的城建或城管部門。

  有了給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冊生物第七章知識點,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相信大家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11

  1、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質體。

  2、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3、動植物細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4、根尖分生區細胞沒有的細胞器是葉綠體、中心體、液泡。

  5、生理活動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通過有氧呼吸產生)、線粒體(通過氨基酸脫水縮合產生)、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產生)、高爾基體(植物細胞壁的合成)、核糖體(脫水縮合形成肽鏈)。

  6、與蛋白質合成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7、與主動運輸有關的細胞器是線粒體、核糖體。

  8、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葉綠體、線粒體。

  9、合成物質的細胞器有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

  10、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平衡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

  11、原核細胞中具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12、真核細胞中細胞器的質量大小順序為: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

  13、具膜結構的細胞器:單層膜的細胞器有液泡、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雙層膜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中心體。

  14、膜結構之間的`聯系;直接聯系;內質網向內與外層核膜相連,向外與細胞膜相連,代謝旺盛時,內質網膜與線粒體外膜相連。間接聯系:內質網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爾基體融合,高爾基體以同樣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細胞膜融合。

  15、與細胞滲透吸水能力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是液泡。

  17、具有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

  18、能自我復制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中心體。

  19、參與細胞分裂的細胞器有核糖體(間期蛋白質的合成)、中心體(中心粒發出星射線構成紡錘體)、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分裂末期紡錘體的形成有關)、線粒體(為細胞分裂提供能量)。

  20、含色素的細胞器有葉綠體、有色體、液泡。葉綠體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12

  1.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生物的特征:動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植物通過氣孔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進行呼吸);

  人出汗、呼出氣體和排尿,植物落葉:(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動物追獵物,含差草葉片合攏:(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植物產生種子,動物產卵、產崽:(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

  4.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歸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

  也可以按照(生活環境)將生物劃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還可以按照用(用途)將生物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5.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這個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7.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巖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10.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

  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動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

  食物),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無機鹽)。

  11.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另一類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細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12.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13.做完實驗后,要把小動物(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

  14.在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探究實驗中,使這兩種環境中除(光照)外,濕度、溫度等其他

  條件都相同。也就是說,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這個實驗中的(變量)。

  15.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

  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例如: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設計(陰暗)、(明亮)兩種環境,其他條件都相同,就是對照實驗。

  16.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如七星瓢蟲捕食蚜蟲。還有(競爭)關系,如稻田里的水稻和雜草;(合作)關系如螞蟻、蜜蜂等昆蟲組成的大家庭。

  17.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18.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如:駱駝尿液少,體溫升到46°C時才出汗;沙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發達,葉片退化成刺等。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19.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20.(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因而叫做(消費者);

  (細菌)和(真菌)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還有(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和(水)等。

  21.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22.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

  23.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24.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

  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25.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有毒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叫做(生物富集)。會危害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生物,最終威脅人類自身。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越多。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相關文章:

高三化學考試必背知識點總結歸納06-16

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02-27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12-08

初中幾何知識點總結歸納10-27

地理高中知識點歸納總結08-31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歸納總結12-15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09-11

高三生物選修一知識點總結03-16

八年級下冊生物重要的知識點歸納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