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匯編1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1
【活動目標】
1.在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進一步了解人民幣。
2.在仔細觀察、比較中發現人民幣里的不同與相同之處。
3.在討論交流中,感受人民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活動準備】
課件、字卡、人民幣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人民幣
(一)談話活動,引出話題人民幣
師:“昨天我去超市買東西,看見一個人拿了罐飲料,剛想打開喝的時候,售貨員阿姨急忙上前阻止了他,這是為什么呢?”(沒有付錢)
師:你知道錢還可以用來干什么?
(幼兒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說)
(二)認識人民幣
1.師:“在我們生活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錢,看來錢真的很有用,看看我的錢包里有哪些錢?”
出示人民幣(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根據一定的規律給錢排排隊,請個別幼兒操作
師:這么多錢,讓我們來給它們排排隊吧。你想給它們怎么排隊?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別的嗎?”(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規律)
(三)認識字寶寶:“錢”“人民幣”
出示“錢”的字寶寶“它們都是錢,其實除了錢這個名字以外啊,它們還有另外的名字,有誰知道?”(出示字卡,人民幣)
二、比比說說人民幣
(1).觀察游戲“局部小推測”
1.師出示課件,人民幣的部分(頭像),幼兒猜面值是多少?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師“請小朋友猜猜它們分別是多少。看看說說,人民幣里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小結:這個人是誰?雖然每張人民幣上都有,但是這些頭像有什么不一樣?(100元人民幣中的頭像是紅色的.,50元的是綠色的……)
3.師:“”除了顏色不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尋找出更多的不同)
(2)人民幣的相同之處
1.師: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我們找出了很多不同,它們有一樣的地方嗎?請幼兒自主觀察,鼓勵幼兒說出一樣的地方。
2.教師小結:原來每張人民幣上都是長方形的,上面的文字“中國人民銀行“、國徽都是一樣的,小朋友的眼睛真厲害。
三、人民幣背后的小秘密
1.師:那人民幣的背面是怎樣的呢?它和正面一樣嗎?(幼兒觀察,發現其中有圖案)
2.ppt出示人民幣背面各種不同的風景。
師:“原來人民幣背面還藏著這個小秘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5元——泰山,10元——長江三峽,20元——桂林山水,50元——布達拉宮,100元——人民大會堂,并做簡單介紹)
3.師:“原來人民幣的背面還藏著我們祖國各地的美麗風景呢。
“小朋友們仔細看,人民幣上還有這么多細微的地方不一樣呢。剛才小朋友都發現了,那現在你們都認識它們了嗎?”
四、認識“特殊”的錢。
1.師:“聽!這是什么聲音?(硬幣)原來是硬幣的聲音。瞧,這是什么硬幣?這些是錢嗎?”
(區分硬幣和紙幣)
2.教師小結:“對,它們也是錢,雖然它們是小小的,不起眼的硬幣,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硬幣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看不見的人民幣
1.師:前幾天老師想去超市買東西,可是我忘了帶錢,只帶了張銀行卡,你覺得我能買到東西嗎?
2.小結:“原來刷卡也能買到東西。”
延伸活動:找找人民幣上的其它秘密。
——師:“今天我們發現了人民幣正面和反面的一些秘密,那它還有秘密嗎?今天太陽出來了,等會我們一起到太陽底下把人民幣豎起來瞧一瞧,看看還會有其它秘密嗎?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游戲,要求幼兒能迅速區別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
2、幼兒的動手、分辨能力,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
幾何圖形掛件一人一個,數字卡片,演示教具,魔術卡每人一張。
【教學過程】
一、帶幼兒進知識宮,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知識宮去玩。在知識宮,老師要給小朋友好多禮物,但這些禮物一定要小朋友動腦筋才能夠得到。第一份禮物需根據自己掛著的圖形和圖形上的數字找座位,找到了,這個圖形就作為第一份禮物送給你們。
二、復習單數和雙數。
1、通過觀察,繼續感知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
師:小朋友真聰明,都找到了座位。(演示教具)大家仔細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他們排隊有什么不同。(6條魚,5只烏龜)幼兒回答,教師歸納。
2、思考:你們掛著的圖形上哪些數是單數,哪些數是雙數?
3、游戲:抱一抱
(1)規則:教師任一出示1—10中的一個數字,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的動作。(單數——自己抱一抱,雙數兩個人抱一起)
(2)游戲反復進行,教師不斷變化數字,期間問幼兒為何要自己抱住自己或兩個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三、變魔術: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知識宮的問題都難不到你們。現在我們一起來變一個魔術好嗎?變出來了呢,就作為第二份禮物送給你們,現在聽好老師告訴你們怎么變。
四、開火車游戲,出知識宮。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3
一.分析教材
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的生活,結合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時間無直觀形象是較為抽象的,因此,我運用了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認識整點、半點,如:8:00入園,:0離園……這樣易引起的情緒體驗,為其理解和接受。根據教材內容和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為:
1.使認識時鐘,能叫出名稱,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
2 、使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培養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幫助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使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為此,我提供了人手一只鐘,讓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
三.教法與學法
為了幫助掌翁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活動始終以為主體。根據認識過程的直觀形象性,遵循直觀性原則,主要采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充分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在活動遵循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游戲法,讓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主動學習;遵循積極性原則,教師借助環境條件(實物投影儀)集圖象、色彩一體,激發學習的興趣;遵循個別性原則,對能力差的`在看圖撥指針時,教師注意加強輔導,如:7:00時,提醒分針在12上,時針在7上。
四.教學準備
小兔木偶,動物鐘若干只(小老鼠、小豬、小猴、小牛、小狗等),圖片若干張,紅、黃、綠鐘各兩只,人手一只鐘,實物一只。
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二)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開了家鐘表點引出活動內容,然后出示食物鐘,請說說鐘的用途,總結出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三)基本部分在活動我避免了"一言談"和"問答",注重主動的觀察,鼓勵發現問題,主動求知。
1.讓觀察鐘面,指導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看,鐘面上有什么?""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12個數字是怎么排的?""這兩根針一樣長嗎?"等。
2.認識整點、半點,了解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在本環節,我先出示了紅、黃、綠三只鐘,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你發現這三只鐘有什么秘密?"讓觀察,比較,最后得出分針指向12,從而總結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緊接著又出示了幾只動物鐘,讓說說幾點鐘,使所學知識馬上得以鞏固,而且通過實物投影放動物鐘,激發了的學習興趣。接著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的細心主動觀察,了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由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以我在最后不進行操作演示,讓想一想,2點到點分針時針是怎么變化的,得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接著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認識了半點及半點時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系。
.看圖撥時間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請看幾張照片,一下子把的注意力吸引住了,運用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使對學習活動較感興趣及易理解,通過操作活動,使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請講講己是幾點睡覺的,讓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使活動滲入了常規習慣的培養。
(四)結束部分:評聰明娃娃在每組評出一個聰明娃娃,再到戶外跳舞祝賀他們,活動在愉快的氛圍結束了。
六.活動延伸
1.教師或家長可向叫介紹多種鐘、表及國內外有關鐘表趣聞,豐富的知識。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戲,教師有意識的引導運用表達時間的詞匯:如游戲時間,5點種到了,下班了…….教室可設置時鐘,以及請家長配合提醒按作息時間活動,如:起床、進餐等,幫助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4
【教學目標】
1、學習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計數,探索多種計數的方法。
2、探索橘子的大小與瓣數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聯系;能清楚地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剝開的橘子人手一個、沒剝開的橘子人手兩個。
2、筆、記錄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幼兒思考與操作。
(1)幼兒想辦法點數橘子的瓣數并進行記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大家分享東西,今天我們來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師要考驗小朋友,如果你們挑戰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戰的問題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個橘子,每個人吃一瓣,可以有幾個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
幼:數一數。
師:橘子是圓的又可以掰開,那可以怎樣數呢?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個橘子用你的辦法試一試。數完了不僅要把數字記在心里,還要記在記錄表上。
(2)幼兒交流數的結果和計數的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數了橘子,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數的那個橘子有幾瓣?可以分給幾個人吃?你是怎樣數的?
幼1: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數一數。
幼2:我數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給10個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停下來。
幼3:我數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給12個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記住這一瓣的樣子,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知道有幾瓣。
幼4:我數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摳個小洞、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數到它旁邊就不要數了,最后是數字幾就是幾瓣。
【教學反思】
用表來記錄全班幼兒計數的結果。運用統計表既有利于引導幼兒總結規律,讓幼兒的知識系統化,增進幼兒處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標的實現。
教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啟發幼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提醒幼兒在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讓幼兒與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讓幼兒在操作前先進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動中的盲目性?幼兒討論激烈,紛紛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5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內容列出相應的算式,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系,并能大膽講述。
2、樂意探索數學活動,懂得關愛他人。
學習重點: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實際意義。
學習難點:練習用3個數字來編算術題。
二、活動準備:
三幅背景圖、折、剪好的房子、小花和樹若干、固體膠、幼兒分三組,
第一組:色紙折的房子(藍、黃兩色)若干
第二組:色紙折的'房子(粉紅、黃兩色)若干
第三組:色紙折的房子(藍、咖啡兩色)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重建家園:
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們沒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帳篷了,我們來幫助他們重建新家,請你們做工程師幫他們設計制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組幼兒將用色紙折好的房子放到對應小組的背景圖上。
房子造好了,再種些綠化,把小區打扮得漂亮些。
請你們將籃子里的花和樹種到小區里去
2、情境感知——看圖編8的加減法
小區造好了,我們去參觀一下每個小區都有幾幢房子、幾棵樹和幾朵花
1)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我們先到1號小區去參觀,1號小區有幾幢房子?(6幢藍色的房子,2幢黃色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
花有多少?(5朵紅花,3朵紫花)樹呢?(4棵大樹4棵小樹)。
2)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現在請你們每個小區的朋友們根據剛才講的事情分別用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提問:可以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邊記這道加法算式。(6+2=8或2+6=8)
這兩道題用到了幾個數字?(三個)除了加法題,還可以用這3個數字列出其它題目嗎?得出: 8-2=6、8-6=2。
3、體驗理解——互換規律
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
小結:2+6=8、6+1=8數字相同,位置不同。所以看到2+6=8,馬上就想到6+2=8,我們把它稱做為朋友題。同樣看到8—2=6,馬上就想到8—6=2,我們也把他們稱為朋友題。
小朋友真能干,幫災區的人們建造了這么漂亮的小區,使他們能夠有房子住,真是太好了,謝謝你們。
活動延伸:
我們再去多設計一些房子,可以讓更多的人住進去。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剪“春”活動,引導幼兒自主表現春天美麗的事物。
2、激發幼兒大膽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3、通過幼兒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活動重點:
能大膽想象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活動難點:
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幼兒已經學會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體膠、手工紙(每人數量不同)方形鉛畫紙
3、5以內的減法題(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今天,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紙,看看春姑娘都帶來是什么顏色的紙?那綠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請你們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時候,“春風”遇到了誰?
二、幼兒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數數春姑娘給你帶來了幾張紙?
2、每個“春”字都要不一樣。
3、將剪好的“春”字貼在鉛畫紙上。
(在幼兒剪幾張紙后老師示意停下。老師給的紙不一定剪完)
三、比較“春”字
1、請幼兒介紹一下,你的`幾個“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2、教師總結幼兒變化的地方,及時肯定幼兒的大膽想象。
四、找題目:
1、師:今天春姑娘一共給你們幾張紙?現在還剩下幾張紙?是多了還是少了?我們可以用哪種計算方法來表示?為什么用減法?
師概括:當剩下的東西比原來的總數少了時,我們就用減法來表示。
2、請幼兒根據自己剪“春”字的用紙情況找相應的題目表示,并在等號后寫上答案。
3、提問:你為什么選這道題?(師生共同總結題目中每個數字的含義)
五、延伸:
引導幼兒向同伴、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剪的“春”字和相應的減法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7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物體。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籃球、足球各1只,圓鏡子一面,一圓硬幣2-3枚,玻璃球2—3扣子2-3個,圓卡2-3張。
學具:幼兒人手1份操作材料(塑料球1只、圓卡1個。)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玩的游戲叫《小孩小孩真愛玩》,在游戲中小朋友一定要仔細觀察物品,找出它們的不同,好嗎?”
二、與圓形比較觀察,認識球體。
1、幼兒自由觀察學具物品,并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2、教師小結:像圓形卡片一樣的東西都是圓圓的.、扁扁的;而像皮球一樣的東西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
三、了解球體特征。
1、繼續以游戲形式請幼兒自由操作。(“現在就請你們都來摸一摸、比一比、滾一滾這些東西,看你能發現什么?”)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并上前試一試,玩一玩,指出哪些東西能向不同方向滾動。
3、教師小結:扁圓形的東西只能向前或向后滾動;而球狀的東西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所以我們把能向任何方向滾動的,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叫做球體。
4、師生共說兒歌,理解球體的特征。
“球體球體圓溜溜,那邊看它都是圓,球體球體圓滾滾,哪邊推它都能滾。
四、鞏固對球體特征的認識。
1、分類:將扁圓形物體與球體物體分類。
2、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物體。
五、區分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知道球體屬于立體圖形。
六、延伸活動
觀察幼兒用書的圖例,找一找哪個不是球體,想一想它們為什么不是球體。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順序,一星期有7天,一個月有30、31天。
2.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一年有12個月,會看月歷,能夠正確說出月歷上的日期和星期。
活動準備
1.20xx年臺歷
2.人手臺歷一冊、一支筆。
音樂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臺歷
1.談話引出活動(星期)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是星期幾?
(幼兒自由回答)
你們知道一星期有哪幾天?
2.出示課件:臺歷
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臺歷內容。
(1)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訴幼兒這是今年的臺歷,每一張表示一個月。
這是幾月份呢?這個月有幾天?
教師邊指日期邊帶領幼兒念日期1-30。
(3)認識星期。認讀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兒找一找1日在哪?
并引導幼兒向上看1日是星期幾。
(5)請幼兒說出今天的日期,再說說是星期幾?
3.初步了解星期與人們的關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個星期這幾天是怎樣排列的?
(2)星期與人們有什么關系?
4.讓幼兒觀察臺歷,通過觀察進一步鞏固對星期的認識。
(1)觀察自己帶來的臺歷,數一數一個星期有幾天,這個月有幾天?
(2)教師任意說出日期。讓幼兒找一找是星期幾?
(3)教師說出具體的位置,讓幼兒圈出日期,再告訴大家。
第一個星期三是幾號?第三個星期五是幾號?
(4)一年有幾個月?
請幼兒翻翻數數再告訴大家。
二、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月歷,
請你給第一個星期日涂上紅色
給第三個星期二涂上黃色
再給第四個星期四畫上一顆五角星。
2.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
請你將同類實物圈在一起,在寫上相應的數字。
三、結束活動
播放音樂:星期
讓幼兒在音樂聲中,找出自己生日的一天,畫上五角星。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記錄撒花片的結果
2、發現多次記錄結果的異同,體驗將八個花片分成兩份,會有不同的答案。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過7以內的組成。2、花瓣若干、記錄冊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看花片
1、教: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們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為紅色、反面為綠色 )
2、教: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盆中有幾個花片?
二、撒花片。
1、講解:把八個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輕輕撒在桌上,看看撒出來幾個紅的'、幾個綠的,把它記在記錄單上;撒一次記一次,記錄的結果和撒出的結果要一樣。
2、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提醒幼兒每次都要撒八個花片,并按要求記錄。
三、相互交流。
1、請個別幼兒介紹記錄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2、你的記錄單上和黑板上的一樣嗎?出現了幾次?
活動結束
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上面的數字有沒有規律。
引導幼兒發現、運用互補規律和互換規律。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10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初步認知很多物件可以分成相同數量的兩部分,理解整體、部分及整體的二分之一。
2、增進幼兒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不同顏色的圖形(),操作材料若干(綢帶、橡皮泥、米、蘋果)。
2、工具若干、(尺子8條、剪刀8把、水果凍盒人手2個)教師示范用物、小刀一把、天平一架及幼兒操作材料圖形各一套。。
3、背景圖一幅(寶殿)、金鑰匙一把、判斷卡若干。
4、錄音機及有關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嘗試(探索實物的二等分)
1、提出要求: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綢帶、橡皮泥、米、蘋果,請小朋友動腦筋把這些實物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就是分后的兩個部分是一模一樣的(重復一次,加以強調),可以利用尺子、剪刀、水果凍盒這些工具來分。
2、幼兒嘗試(放音樂),老師巡視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腦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時間5分鐘)
3、反饋嘗試結果。
A. 提問:
①(出示綢帶)小朋友剛才你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具把綢帶很長很長,不好直接拿起來比較,又該怎樣分?(用尺子量)
②(出示米)把米分成兩全相同的部分怎么分,用什么工具來分?(用水果凍盒量出兩杯,這一杯和另一杯一樣多)可如果米很多,這樣分起來要很長時間,用什么方法會省事一些?(大桿秤)
③(出示橡皮泥)橡皮泥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來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分開比一比)下面我們用天平來稱一稱是否準確(教師實驗稱重量),小朋友的眼睛雖然很亮,可是用儀器測才是最精確的。
④蘋果你們又是怎么分的(用刀切),對了,老師沒給你們準備小刀,所以小朋友就不知怎么辦了,現在老師也看準了把它分成兩瓣,用刀切時可要注意安全,別傷著手,如果要更準確些就可用天平稱一稱.
B.教師小結:像這些實物,我們把它分成兩個想的部分叫二等分(幼兒跟讀),什么叫二等分?(就是把物體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學習幾個圖形的二等分,探索怎樣的圖形可以“二等分”
1、提出要求:(出示幾何圖形)生活中有許多的東西可二等分,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是幾何圖形,現在請小朋友用折的.辦法把幾何圖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兒嘗試,教師巡視,引導幼兒可以相互討論。(放音樂)
3、幼兒反饋嘗試結果。
A.提問:
①(出示所有圖形)哪些圖形可二等分?(幼兒講,教師演示)
② 哪些圖形不可以二等分?為什么?(因為它們對邊不一樣長)
B. 比較等分后的結果。
(出示長方形)下面我們來看看等分后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相比哪個大。(原來的一份大)分后的一份正好是原來的一份的一半,我們把這一半叫做整體的二分之一(老師手勢演示)。
三、游戲“搶金鑰匙”
1、 講解要求和玩法(出示背景圖)。下面我們來玩搶金鑰匙的游戲,游戲時我們分成兩組(一二組和為一組,三四組合為一組),每組都要回許多題目,就是區別這些卡片上的實物是不是二等分,記住每人只答一題,答對了前進一步,再請后面的小朋友答,后面的若答錯了,請別的小朋友幫忙,哪隊先拿到飲鑰匙哪隊為勝,回答是不是二等分聲音一定要響亮。
2、 幼兒游戲,教師判斷幼兒答得是否正確,如錯誤禁止前進。
3、 游戲結束。X隊拿到了金鑰匙,下面就讓我們整理好操作物品(教師示范),跟她們到寶殿里去玩(結束放音樂)。
四、活動延伸:把正方形的紙對折能分成大小相同的兩等分,那么我們要把它分成四等分或者八等分要怎樣分呢,請幼兒憑自己的思維能力選擇方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11
設計意圖:
排序是將兩個以上物體根據某種特征上的差異,按有一定的規則排列程序。排序是建立在對事物比較的基礎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斷推理能力。大班幼兒能夠區別物體的形狀、顏色和大小,因此,本課題采取了分組操作形式,涉及了按實物、形狀、顏色和大小排序,對培養大班幼兒觀察力和思維推理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
活動目標:
1、輕松愉悅地參與操作活動,充分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2、培養觀察力和思維推理能力。
3、能夠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規律排序。
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發現規律、掌握規律。
難點:能按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物質:
教具:課件幻燈片12張,圖片蝴蝶、小狗各一張;幾何圖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各三個);磁帶(歡快音樂);操作卡紙四張;火車胸飾一個。
學具:幼兒每人一張操作卡紙(卡紙上粘好雙面膠);
分組操作材料:A、卡片蘿卜、蘑菇若干;B、小花卡片(紅、黃、藍、三種顏色);C、幾何圖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各若干)D、小瓶子蓋(大小不同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幼聽音樂,做拍手、轉手腕動作,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請你聽音樂跟隨劉老師來做拍手動作好嗎?提醒幼兒記住自己做過的動作。
提問:剛才咱們做了什么動作?拍了幾次手?手腕轉動了幾次?我們做的動作有什么規律?
小結:我們剛才做的動作規律是:拍兩次手,轉兩次手腕,拍兩次手,轉兩次手腕,如果記住了規律,就容易記住動作。再次放音樂,讓幼兒根據規律記動手,體驗規律對記憶的幫助。
二、展開:
1、出示蘋果、梨卡片,引導幼兒觀察發現規律。
師:我們用蘋果和梨把剛才的動作記錄下來,兩次手我們用2個蘋果來記錄,兩次轉腕用2個梨來記錄。提問:
①你發現了蘋果和梨排在一起有什么規律?(2個蘋果2個梨)
②接下來排什么?(還是2個蘋果2個梨);
③第一組排列和第二組排列一樣嗎?
小結:不同物體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規律來排,設計出第一組規律后,第二組與第一組完全一樣,第三組與第二組完全一樣,依次這樣拍下去就叫按規律排隊。
2、出示小狗圖片和圖形卡片,引導幼兒掌握規律。
師:有一只小狗要回家,劉老師用幾何圖形為小狗鋪了一條回家的路,我們來看有什么規律?(角圓方;角圓方)老師用筆將第一組劃出,請幼兒來劃出第二組和第三組,請幼兒讀出規律。
3、出示蝴蝶卡片,引導幼兒補充規律。
師:有一只蝴蝶飛到花叢里,小花排隊有什么規律?(紅紅、黃黃、藍藍)
請幼兒將第二組空缺的小花補充完整。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三種排隊方法:第一種按不同的物體排隊,第二種按不同的`圖形排隊,第三種按不同的顏色排隊。想一想還能按什么來排隊?
4、分組操作練習,鼓勵幼兒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創造一定的規律排序。
①教師利用課件介紹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確操作要求;
②分四組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A、按實物排序:蘿卜、蘑菇卡片若干;
B、按顏色排序:小花卡片若干(紅、黃、藍三種顏色);
C、按形狀排序:幾何圖形若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D、按大小排序:小瓶子蓋若干(大小不同)。
5、展示部分作品,引出拓展內容。
將個別作品展示出來,先提問排序規律再展覽。問:你們看我們把作品展示出來,教室里發生了什么變化?(漂亮了)小結:原來按規律排序還能美化、裝飾、點綴我們的生活。
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按規律排隊的物品?(婚禮上氣球裝飾等)。
6、課件播放各種生活中規律裝扮生活的圖片。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組圖片,請小朋友觀賞。如:美麗的拉花、彩旗、氣球、裝飾、彩簾等。
三、結束:課件播放“火車開了”, 游戲“開火車”,自然結束:
師:“走我們一起坐火車到外面去參觀吧,按一個女孩一個男孩的規律上車”,老師戴上火車胸飾扮演司機,幼兒按規律有秩序上車,將火車開到寢室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12
活動背景: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和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設計數學活動,是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種子排隊、球排隊、游戲“走鋼絲”,三個層層遞進的環節,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一種互逆關系。本次活動,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學習習慣。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對種子進行分類和按規律排序。
2、通過學習發展幼兒的觀察推理能力和判斷力。
活動重點:
學習對種子進行分類、排序。
活動難點:
數量相同時為什么排列長短不一樣,長短一樣時為什么數量不一樣。
活動特點:
操作性強、存在于實際生活并廣泛運用與實際生活。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紅豆、黃豆、綠豆若干)
2、紙板人手兩張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個。
活動方法:操作法、觀察法和游戲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聽音樂進教室)
(1)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豆子王國,小朋友們高興嗎?下面我們出發吧,幼兒聽著歡快的音樂進教室。
(2)豆子王國里都有那些豆子呀?( 紅豆,黃豆,綠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種子)
(3)小老鼠太調皮了,把種子弄亂了,請小朋友將這些種子進行分類,看都有幾顆,并提問幼兒是怎么分得。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探索規律,并找出規律)
(一)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
(2) “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
(紅)大圓( )
(黃)中圓( )
(綠)小圓 ( )
“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么?為什么?”(紅豆,因為有紅豆標記)
“第二、第三條線呢?”(黃豆、綠豆)
教師示范排,告訴幼兒排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著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后面的格子中。
(2) 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 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
“紅豆有幾顆?”(十顆)“黃豆有幾顆?”(十顆)“綠豆呢?”(十顆)“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不一樣)
(4) 討論:為什么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因為綠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為紅豆大,所以排得最長。因為黃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 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二)、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 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
(紅)小圓 ( )
(黃)中圓( )
(綠)大圓 ( )
“看看紙板上有什么?”(種子標記、線)“這三條線怎么樣?”(一樣長)
(2) 設疑、引導幼兒思考。
“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A:一樣,B、不一樣)
(3) 交待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4) 講述操作結果。
(不一樣多,紅豆用得最少,綠豆最多)
(5) 討論“為什么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少,綠豆用得最少呢?”
(6) 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三、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1) 接下來老師要帶領你們去文具店,小朋友要開著小汽車去,文具店到了,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問:
“如果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么?”(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為什么?”(隊伍一樣長時,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 游戲:走鋼絲。
“請小朋友找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玩走鋼絲的游戲。自己找一段距離,從起點線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你的爸爸媽媽用了幾步?”
“想一想,為什么爸爸媽媽用的步子少,你們用的多呢?”
四、結束教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1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感知面積的大小。
2、學習運用多種方法數數。
活動重點:
感知面積的大小。
活動難點:
運用多種方法數數。
活動準備:
格子紙、彩筆。
活動過程:
1、分組:幼兒兩人為一組,各持一支筆。
2、交代游戲玩法:
兩人先猜拳,勝者現擲骨子,(把兩粒骨子同時往桌子上一擲),然后將骨子兩個面上的數字相加或相減(得數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數在方格紙上涂相應的格子數表示自己造的彩磚數。
3、數彩磚:
(1)兩個人的'格子涂滿后,數一數自己的彩磚有多少塊。
(2)幼兒各自剪下自己涂色的部分,用四格拼成正方形或六格拼成長方形為單位進行數數,兩人比較彩磚的多少。
延伸活動:
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漆地板》中的內容,鞏固幼兒對面積大小概念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14
目標:
1、能大膽地、創造性地用幾種圖形拼拼、貼貼、說說。
2、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準備:
1、白紙每人一張,各種大小形狀不一的彩色圖形紙若干,漿糊,抹布。
2、教師用幾何圖形拼貼的范例圖一張。
過程:
1、激發幼兒自己用圖形拼貼畫的興趣。
·出示范例圖,引導幼兒說說拼貼圖案的幾何圖形的名稱。
2、練習用圖形拼擺物體造型。
·幼兒自己選擇所需的圖形嘗試拼物。
·教師幫助幼兒合理安排畫面。
·粘貼造型時提醒幼兒正確使用漿糊、抹布等。
3、展覽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幼兒相互講述畫面的內容,體驗圖形的組合變化的`樂趣。
·鼓勵幼兒說出“我用X形和X形拼了XXX形”。
建議:
結合此次活動可在智力區與美工區繼續提供各種形狀的彩色紙與積木,讓幼兒進行拼貼造型,進一步感受圖形組合的千變萬化。
評價:
1、能大膽地選擇幾何圖形拼貼造型,有一定創造性。
2、能正確地說出所選圖形的名稱與造型物的名稱。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15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快樂。
2、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歷上找到確切的日期。
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歷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大年歷圖一張。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學具:4張作業清單,XX年歷人手一張,鉛筆人手一份。
4、經驗準備:幼兒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師講述故事《年***一家》,提問:年媽媽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個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進一步了解年、月、日。
(1)教師:今天年媽媽和她的日娃娃們也來到了這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 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師小結:一年里一共有十二個月,分別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了30個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3、認識年歷并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1)出示年歷,引導幼兒觀察數字代表的意義。提問:方框里的紅色數字x是什么意思?或者表示什么?再引導幼兒認讀:x月x日。
(2)鼓勵幼兒查找具體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師幼共驗證。
(3)師幼共同小結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4、幼兒分組操作,鞏固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業清單、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師幼共同檢驗操作材料。
活動延伸:
回家后找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人的生日,并標記。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原來一共有365個日娃娃。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里,并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這些房子怎么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最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里有30個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么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蓋好了以后,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著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里的最后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著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復過著同樣的生活。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學方案09-18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學方案09-30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方案05-16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06-10
數學教學方案06-24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方案05-24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10-23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07-31
小學數學教學方案10-16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方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