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范文(精選9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扎實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和諧發展,結合學校實際,充分發揮德育在學校工作和學生成長中的導向、動力和保障作用。
在觀念上實現“四個轉變”,即由簡單的紀律約束性德育轉變為引導發展性德育;由教師單向灌輸轉變為師生雙向活動;由單一模式向多樣化、個性化德育轉變;由學校封閉式向社會開放式轉變。立足目標小一點,內容實一點,距離近一點,切入深一點,方法新一點,手段活一點,開展好德育工作。
二、工作內容:
1、養成教育。以新《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2、道德品質教育。即以明理、誠信、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為突破口,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愛家庭、愛學校、愛勞動、愛科學、愛祖國”的意識,加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3、遵紀守法教育。即從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做起,加強對學生的有關法律法規、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培養學生的自護能力。
三、德育主題操練目標:
1、低年段以養成教育為重點,以課內外相結合,說教與訓練相結合,規范訓練,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
2、中年段以學會學習,誠實守信為重點,教育學生自覺學習,培養集體主義意識,加強熱愛學習,熱愛科學的教育,樹立奮發向上,立志報效家鄉的遠大理想。
3、高年段以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為重點,磨練學生意志,正確面對各項挫折,結合關愛留守子女,教育學生不忘恩情,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老師、社會,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發奮學習,立志成材。
四、具體措施:
1、構建關愛特殊生工作體系,成立特殊學生關愛委員會,認真做好貧困生、單親、留守子女暨家庭教育滯后學生的關愛及疏導工作,讓這些在家庭德育中不能正常受到教育的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形成健全的意志品質,使他們在德育中也享受公平教育,均衡發展。
2、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職能作用,開展家庭教育輔導活動,培養家長正確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教育家長做好子女的德育示范作用,樹立家長正確的育人觀、人才觀、學習觀。舉辦臨時監護人職責培訓班,讓所有臨時監護人有明確的責任意識及正確的育人方法。
3、從對教師的評價上體現德育的首要位置,從根本上改變以分數評價教師工作業績的方法,把對學生德育及教師個人的師德表現納入到業績評價中,把教師對學生的德育及本身言行示范作用作為常規考核及工作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意識深處提高教師對德育的認識水平,從管理評價上把德育放在學生工作的首位。
4、徹底改變師德考核以量化為主的作法,把職能部門量化考核,學生對教師示范作用的評價及師德督查三方面的考核作為師德月考核的主要內容。使師德評價主題及內容多元化,從教師思想深處轉變觀點,真正把學生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
5、針對目前社會德育的缺位,主要進行革命傳統的教育及心理疏導教育。一方面利用德育基地開展德育實踐活動,以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及進行感恩操練;另一方面開展對學生意志品質的歷練和正確的心理疏導專項教育,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意志品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及勇對挫折的精神風貌。
6、開展法制教育、明理教育、自愛自護教育、自立自強專題教育及操練實踐,在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的同時,教育學生識大體、明大義、顧大局。嘗試開展網絡道德教育的探討,學校組織開展學生喜聞樂見、有感染力的活動,避免學生有過多時間泡在網上。學校聘請校外輔導員,引導和教育學生正確面對社會各類陰暗現象,糾正學生在校外的不規范言行。
7、加強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讓墻壁說話、讓花草樹木育人、布置主題墻壁、主題走廊、讓名言警句育人。
8、利用重大節日和重大歷史事件的教育作用,開展德育專題教育活動。
9、強化班隊德育活動陣地。
五、活動安排:
二月份:
開學典禮;制定班級德育活動計劃;制定關愛留守子女方案,建立留守子女檔案;制定感恩教育、挫折教育方案;以寢室、校園環境整理為重點開展德育活動;聘請校外輔導員;四年級校級班隊會。
三月份:
結合三八活動,開展感恩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校外植樹、學做家務法制教育專題講座;校園育人環境布置(名言警句征集、主題墻壁、走廊布置);三年級校級班隊會;制定師德考核辦法。
四月份:
革命傳統教育;臨時監護人培訓班;名人故事演講會;家庭育人方法資料印發;二年級校級班隊會;
五月份:
社會實踐活動——收集和整理有關國際勞動節的知識;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學生家長會。
六月份:
德育實踐基地活動;評尋文明學生”和“行為示范生”學生品德評定;留守子女情感基數檢測;《德育手抄報》評比;畢業班學生晚會。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我校將緊緊圍繞教體局、赤眉鎮在全縣、全鎮中小學開展“中小學德育專題”系列德育活動的通知要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觀念和“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教育觀,堅持“分層次、抓基儲重建設、嚴管理、創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著眼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著眼于全體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著眼于教育、教學工作的規范化,通過加強德育活動建設,以推進德育工作首要地位的落實。努力開創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德育活動領導小組
我校的領導小組由馬小彪校長任組長,袁保嚴副校長為分管領導,邵高峰主任、李國定主任和班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一布置活動的開展。
三、德育活動目標:
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促進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健康向上。
四、德育活動內容:
1、民族精神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
結合教師節、中秋節、建隊日、國慶節等重大節日,舉行各種慶祝、紀念活動,弘揚和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同時激發學生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2、法制教育系列活動。
結合法制教育月,響應教體局的號召,開展《安全在我心中》系列法制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其從小就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平時以班級為單位,加強對學生進行學《守則》記《規范》文明教育,并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為參考教材,利用晨會、班會活動等形式,利用案例進行剖析,宣傳、普及有關法律知識,增強自護意識和能力。
3、讀書教育活動。
把讀書作為常規活動,作為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終身習慣和成才成人的基礎工程,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倡導“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開展“美文背誦比賽”(背誦《弟子規》、《三字經》)活動。
4、通過主題隊會、征文比賽、書畫展覽等形式寓教育于活動之中,結合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環保法紀念日等組織專題教育活動
。開展環境教育實踐體驗活動,根據相關規定,11月份我校將組織開展環保小制作比賽、回收舊電池的活動,要求每位少先隊員和家人一起動腦動手,制作環保方便袋,利用課余時間走上街頭路邊撿拾廢棄的干電池,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家庭,影響社會。
5、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
活動①:一言一行見公德:通過校園廣播,利用晨會時間向全體學生宣傳公德內容的典故、小故事,使學生感受和體會公德是做人的根本。
活動②:做雷鋒式的好少年:同學們通過廣泛收集雷鋒美德故事,進一步了解認識這位平凡而偉大的雷鋒叔叔。并把他的這種精神滲透到學習生活里,每天走進校園見到老師要問好、見到客人要敬禮,說文明話、做文明人。鼓勵學生每天必須做到。
6、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生活,活躍學生身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利用春天組織學生參加“踏春”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從而樹立我為建設新家鄉獻力量的決心。
7、為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學會多種鍛煉身體的本領,結合其身心發展的特點,將在20XX年4月舉行體育比賽。讓學生走向操場,走近陽光。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好每一個學生”為目標,動員多方力量,整合多種資源,對廣大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指導,形成著眼全體、關注全面、既管又導、整體推進的“全員參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德育工作體系。
二、基本原則
1、發展性原則。導師的工作必須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導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確立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
2、個性化原則。導師要認真分析研究受導學生的情感、智能、興趣、愛好等特點,促進學生的特長和個性發展。
3、人本化原則。導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受導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真誠關愛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4、漸進性原則。導師要根據受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道德水平和認知基礎,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與學習能力。
5、整體性原則。學校要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德育導師組,發揮團隊的力量開展指導工作。
三、方法和步驟
1、組織建設。
本校在區教育部門指導下,建立“德育導師制”領導小組,確定分管領導和職能處室,并具體落實德育導師的組織與管理工作;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德育導師組,全校建立德育導師工作團。
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主要負責制定“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落實德育導師的資格預審工作,確定德育導師的聘請名單;負責《“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的落實,確定受導學生的名單,并負責對德育導師隊伍的培訓、管理與考核工作。
2、摸底調查。
(1)調查能夠勝任德育導師的學校教職員工。
(2)調查需要導師的學生及輔導的主要內容(學習、道德、行為、心理、體育、藝術等)。需要導師的學生初步確定后,班主任要提供并填寫受導學生情況登記表,形成包括學生興趣愛好、學習優勢、學習弱勢、學習風格、同伴關系、個性特點、家庭背景等初步材料,作為導師選擇學生的依據和導師開展工作的基礎。特別要關注家境貧寒、行為有偏差、心理有障礙、學習有困難、家庭教育環境不良、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等特殊學生群體。
3、選配使用
(1)對象:學校全體教職員工。
(2)確定:我校將遵循自主、公開原則,采取個人自愿和集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結合個人的特長、個性、興趣愛好等情況選配導師,明確工作職責,并頒發聘書。
(3)使用:德育導師人選確定后,將在校園內張榜公布,并在各班提交受導學生的基礎上進行雙向選擇最后確定。原則上1位導師可指導3—5名學生,每個德育導師與所指導的學生構成一個小組。
四、職責與制度
1、德育導師主要職責。
(1)關心受導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幫助并指導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關心受導學生的身心健康,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
(3)關心受導學生的學業進步及特長發展,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4)指導受導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引導他們參加積極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
(5)經常與受導學生家長及其它科任教師溝通,協調各方面力量幫助他們成長。
2、德育導師工作制度
(1)導師聘任制度。凡被聘任為德育導師的教職員工均由學校頒發聘書,德育導師與學校德育導師制領導小組簽訂目標責任書。
(2)學生檔案制度。為每位學生建立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家庭,學生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和學業跟蹤檔案,對學生每一周或每一月的表現逐一登錄分析對照,繪制學生學業、行為等變化曲線。建立指導學生成長的檔案袋,記錄所帶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對癥下藥,制訂學生的改進和發展目標并指導其完成。
(3)家訪聯絡制度。建立定期家長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訪、電話聯絡制度,每月至少與學生家長聯系一次,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幫助和指導家長改進家庭教育。德育導師必須對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對其家庭情況進行簡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結構(單親、重組、掛靠的更要作為重點)。密切與家長聯系,指導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4)談心交流制度。德育導師堅持每月至少一次與學生進行較深入的個別談心,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在學習時間、方法等方面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要求學生每周向導師匯報生活學習情況。建立導師工作臺帳,記錄師生活動全過程。
(5)小組活動制度。組內活動:德育導師定期與本小組學生集體交流,導師需營造寬松的談話氛圍,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進步或遇到的困難等講出來,導師與其他成員均可發表自己的見解,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組間活動:德育導師之間可以進行交流,將同類型的小組成員(如同屬學習、道德、行為、心理等某一方面尋求指導的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交流,以擴大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6)導師培訓制度。學校定期組織導師進行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的培訓,舉辦德育導師工作研討及案例交流等活動,不斷提高德育導師的育人能力、工作水平及研究水平。
(7)考核獎勵制度。學校德育導師制領導小組采取定性與定量、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檢查導師工作的日常工作運作記載、結對學生的反饋和發展表現、查看學生成長檔案袋材料和班主任、教師學生家長的情況反映等對受聘的德育導師進行考核評價,并作為績效考核和評先、評優、評職等重要條件,學校也將對優秀德育導師給予表彰獎勵。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篇4
一、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
教育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養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認真負責、誠實。勤勞、勇敢、節儉等品德和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行為習慣;初步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級各類人才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我校實際,確定各年齡階段的具體實施目標如下:
低年級:
1、知道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知道我國的國名、國歌、首都和重大節日:認識國旗、國徽、祖國版圖;升國旗、唱國歌時,要立正、行禮。
2、熱愛集體;尊敬師長;對人熱情有禮貌;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環境衛生;、
4、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學校做好值日生,在家里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5、注意交通安全。
6、愿意不斷進步,爭當好學生。
中年級:
1、知道一些愛國人物的事跡,教育學生學習熱愛祖國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斗爭的精神。
2、初步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向為家鄉做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學習,立志為建設家鄉做出貢獻。
3、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祖國的堅強保衛者,要熱愛解放軍,學習他們保衛祖國。英勇戰斗的精神。
4、關心集體,要有責任心,做事要認真負責,有始有終。 5、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和老師的培育,要關心父母尊敬老師,接受他們的教育;
6、講信用,說到做到,要誠實;
7、分清是非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知錯就改。
高年級:
1、知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社會主義好。
2、知道老一輩革命家的一些事跡,知道黨和國家現在的主要領導人,教育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
3、關心世界大事,熱愛和平。
4、遵守紀律,熱愛集體,尊敬師長,體貼父母,孝敬父母。 5、懂得建設祖國、保衛祖國離不開文化科學知識,要培養獨立思考、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
6、要愛科學,學科學,相信科學,不迷信。
7、做事要有毅力,勝不驕、敗不餒。
8、學習一點全面地、發展地看問題的方法,培養辨別是非的初步能力。
二、保證措施:
1、學校成立有校長、少先隊輔導員、班主任組成的德育工作領小組,領導開展學校德育工作。
2、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例會,及時研究解決現的問題,并根據上級要求和本校實際布置下月任務。
3、班、校會間周輪流進行,堅持經常,不流于形式,使學生有得。
4、學校定于每月最后一周星期四,班級每周星期四,為德育工活動日,增強組織紀律觀念。
5、嚴格升國旗、唱國歌制度,把“五愛”、“五心”教育做為重要內容,具有具體規劃和措施。
6、支持勞動教育,上好勞動技術教育課。每學年保證二周勞動術教育。
7、每學年末評選表彰一次“先進班級集體”“三好學生”及有出成績的學生,評選時嚴格按“文明班級”、“優秀學生”的條件。
8、每月月末學校及家長聯系一次,設立“班主任——家長聯系卡”,協同家庭共同搞好學生教育。
9、學校每學期根據崗位責任目標對德育工作人員進行考評,量化分析,根據考評結果,推薦鎮級以上先進個人。對犯有錯誤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責任。
10、每周二下午4:00一一6:00為德育領導小組成員、學習時間、學習上級有關文件,加強德育理論研究,改革德育工作方法,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
德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地位作用是顯著的,它培養了學生道德思維。道德評價能力、自我教育性及良好個性心理品質,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充足的準備。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篇5
一、課程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育人為本的理念,切實推進德育課程建設,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決定在全校范圍內實施校本德育課程,旨在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成長規律,突出行為養成、道德認知、情感體驗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點,形成分層遞進、有機銜接的教育序列,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課程資源保障
(一)人力資源
1、學生資源:七年級少先隊、八、九年級共青團;
2、教師資源: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班主任、學科教師;
3、社會資源:社區、家長委員會、家長。
(二)物力資源
學校在此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將根據課程設置需要提供《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古詩詞、諸子百言》、《弟子規、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讓我們學會感恩》等新課標課外閱讀經典叢書、教育影像資料等,并根據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推薦活動教育基地,以確保課程的順利實施。
三、課程實施
1、實施對象:
一至九年級全體學生
2、實施內容:
七年級: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古詩詞、諸子百言
八年級:弟子規、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七至九年級:感恩教育
3、實施要求:
(1)活動經過學科課程德育、德育課程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行為規范教育、社會環境育人等五個平臺進行實施。
(2)學校成立此課程實施的項目組,協調各學科的整合、家長的參與和社會的資源的利用。
(3)各教研組長負責學科的整合和參與,并制定出相應的課程計劃。
(4)各年級組長負責本年級段德育課程的推進,并制定出相應的工作計劃。
(5)團總支、少先隊大隊部負責團隊的實踐體驗活動,并制定活動計劃。
(6)班主任要積極組織學生投入各項活動,協調各學科之間的活動,充分利用晨會課、午會課(周三、周五)進行專題教育,并將此課程納入班級工作計劃。
4、實施途徑:
學科課程德育:全體教師根據各年級德育課程實施內容,充分挖掘本學科的德育元素,以雛鷹爭章為載體,開展教育。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篇6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堅持全面發展。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綱要強調:要加強師生安全教育和學校安全管理,提高預防災害、應急避險和防范違法犯罪活動的能力。為師生創造安定有序、和諧融洽、充滿活力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當前,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增多,校園周邊環境日趨復雜,給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帶來許多新的問題,學生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輕者傷及身體,重者危及生命。因此,抓好中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保障中學生的人身安全,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指導思想:
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突出安全防范主線,普及各種安全知識,提高師生的安全自護能力,營造人人關心安全,個個重視平安的良好校園氛圍,增強學校師生的安全意識,推動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安全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保障全校師生人身安全和學生健康成長。
二、課程目標:
大力營造安全教育活動氛圍,廣泛深入地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和實踐演練活動,普及安全知識和技能,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提高師生自我保護能力,為學生安全、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三、總體思路:
課程實施總體思路,主要體現在:“編、學、練、考”。
“編”: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七一中學學生安全手冊》
“學”:以《七一中學學生安全手冊》為教材,學習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識,掌握防護技能。
“練”:組織學生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各項安全演練活動,通過創設情境、摸擬現場組織學生實踐演練,提高安全防護技能。
“考”:對課程實施效果進行考核評估,對學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進行考核。根據考核評估結果,及時進行整改提升,進一步強化學校師生安全。
四、實施步驟
1、宣傳啟動、編寫教材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成立校本教材編寫委員會,制定德育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編寫德育校本教材——《七一中學學生安全手冊》。
2、師資培訓階段(
20XX年1月—2月):組織全體班主任學習了解《安全手冊》內容,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為課程實施培訓教師,提供師資保障,并營造氛圍,為課程實施提供思想保證。
3、課程實施階段(20xx年2月—6月):按照課程設置計劃,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演練。
4、課程實施小結和提升階段(20xx年6月至7月): 對強調的實施進行考核,進行階段性總結,并根據考核情況進行整改,以便為新學年的課程實施作準備。
五、主要工作:
1、成立機構、制定方案。
召開學校安全領導小組會議。成立安全教育校本課程,實施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負責,成立安全教育校本教材編寫委員會,組成編寫組。
2、宣傳發動,統一思想。
大力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認識,為課程實施營造氛圍。
3、編寫校本教材——《七一中學學生安全手冊》
①編寫內容:安全手冊分為兩大板塊:一塊側重“防”即防護知識,一塊側重于“救”即急救常識,主要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安全知識。具體為8個方面:
(一)校園活動安全:如“課間活動應注意什么?”“上下樓梯有什么要求?”“室內活動怎樣注意安全?”“上體育課衣著上應注意事項?”
(二)家庭生活安全:如安全用電、用氣等常識,防止燙傷,安全使用刀具,防火防盜等知識。
(三)食品安全:如日常生活中飲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學會識別安全食品、過期食品、變質食品。
(四)交通安全:如步行、騎車、穿越馬路、乘坐機動車、軌道交通等分別有哪些安全事項等。
(五)消防安全:如何防火災,發生火災如何報警,如何逃生,怎樣正確使用滅火器等。
(六)社會生活安全:如何防范意外傷害,不法分子侵害,如何報警,如何脫險等。
(七)心理安全:本教材主要針對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和交往問題進行引導,沒有必要對心理健康作系統的闡述。可以只選取如:考試態度怎么辦?怎樣控制憤怒?學習壓力太大怎樣減壓?怎樣面對挫折?如何與導性交往等內容。
(八)急救常識:如觸電、煤氣泄漏、摔傷扭傷、骨折、流鼻血、食物中毒、燙傷、寵物咬傷等急救常識,以及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救。
②編寫要求:
本教材的閱讀使用人群定位于初中學生,要求教材選取的防護急救知識,必須來自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安全事故。離中學生生活較遠,過于生辟的安全知識可以不選取。
教材語言表達應通俗易懂,便于學生讀懂、理解。
教材選取的防護急救知識最好簡便易行,便于操作。過于專業的知識可以不涉及,急救知識僅限送醫院前的處理,送醫院后由醫生作出決定,本教材不用涉及,也不可就使用藥品(特別是處方藥品)作出過多建議。
③編寫體例:
由編寫人員商定后統一。
4、培訓師資:
本教材由班主任、健康課教師、校醫負責授課。學校將對上述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然后傳授學生。培訓人員由本教材編寫者、健康課教師,校醫組成并聘請其他專業人員來校培訓。
5、課程設置:
①本課程授課(活動)時間為每周五班會時間,每次授課時間為一課時(40分鐘),兩周授課一次。
②安全實踐演練活動由政教處另行安排時間。
③本課程授課教師為各班班主任。安全實踐演練活動由政教處統籌協調,各班主任、健康課教師,校醫及學校安全工作人員參與組織。
④授課所要求的備課、授課(或班會活動)要求和其它各學科要求一致,每月檢查教案(一個月兩份教案),和班主任手冊一并檢查。
⑤課堂授課檢查由政教處負責。政教處定期檢查,并組織人員聽課(班會),課(班會)后進行交流討論。
⑥定期召開課程實施研討會。每月一次,時間為班主任會時間若有需要也可定其它時間。
6、安全教育實踐演練:
①定期組織校內安全演練。如快速疏散演練、上下樓梯及樓道活動安全演練、常見急救演練等。
②聘請消防局專業人員來校進行消防逃生演練。
③聘請交通警察就交通安全進行講座。
④組織學生志愿者上街配合交通警察指揮交通。
⑤根據課程需要開展其它實踐活動。
7、小結考核與整改提升。
①期末進行課程實施考核,考核對象為本課程實施的責任人員。考試形式為過程檢查,資料檢查(主要檢查教案及課科),同時對學生進行知識掌握程度和技能提升水平進行檢查,如進行問卷調查、安全知識書面考試、及實踐操作考核。
②考核結果納入教師期末績效考核管理。
③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整改提升。
六、實施保障及要求。
1、各班必須保證本課程實施課時,要求按課表落實授課(活動)時間,不得隨意擠占挪用。
2、本課程實施的相關責任人員要各負其責,強化責任意識,要進一步認識“安全大如天”,認真落實本課程。
3、學校提供相應的物質保障。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開發課程資源,設置適合學生需求的校本課程——德育,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文明素養,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二、現狀分析
1、學校德育現狀
這所學校位于城鄉結合部。學生和家長文化素養差,更容易受到邊界內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得學校文化氛圍不容樂觀。這讓我們學校管理者思考:為什么學校德育失去了有效性?
2、學校教師資源現狀。
學校位置特殊,教師教學經驗豐富,課程資源意識高,對周邊課程資源的洞察和開發敏銳,是一批能夠勝任德育教學的教師群體。
學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促進自己的'發展,才能促進學校的全面發展。提高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能力;完善教師組織結構;提高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教師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掌握知識;促進學生個性張揚;促進學生發展和情感提升。因此,我們的校本課程定位為“德育啟蒙共創和諧校園”,以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激活孩子的課外生活,成為學校德育的文化特色,拓展語文課程的外延,豐富學校文化活動的氛圍。
三、課程目標
1.與德育、社會課相輔相成,讓學生不斷提高道德素質,在某些場合學會文明禮貌的行為。
2.突出趣味性和探究性,組織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在各種場景和體驗中自覺形成文明素養。
3.充分挖掘校內外課程資源,逐步完善校本課程體系。
四、具體實施方案
課程的實施階段大致分為五個階段:編寫教材-組織教師學習-開展活動-展示成果-創設兒童讀經的“道德啟蒙”
1.編寫教材。
德育啟蒙教材的選擇和編寫,需要教師有獨到的見解。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有意識地推薦和選擇,篩選出內容健康的童謠。教師對其進行“孝道、義氣、尊師、擇友、布衣、惜字”等分類整理,編寫個性化的“校本教材”。
2.組織老師學習。
我們利用每周三、兩節課,組織教師用德育的方式對教材進行學習和啟蒙,規定每個教師不僅要認真自學,還要不斷引導學生感知和欣賞教材所包含的內容,從教材中獲得新的知識。
3.開展活動。
“德育啟蒙”兒童孝道閱讀活動,朗朗上口,簡潔明快,幽默風趣又充滿童趣,能激起孩子“背誦”的欲望。教師通過各種閱讀形式引導學生背誦教材,使他們能夠有形地、有意地、情感地、有聲地背誦教材。
4.成就展示。
教材的內容和形式宣傳兒童游戲心理。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以不同的形式展示道德教育,學生可以輕松愉快地以“說、唱、演、畫、玩、用”的形式展示道德教化的特點。學校將舉辦“道德啟蒙”兒童讀書唱歌大會,表彰優秀師生。
5.為孩子創造“德育啟蒙”,讓孩子讀懂孝道和誠信。
學習課本,展示成績后,學生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他們希望有一個生活場景,讓他及時用孝順誠實的形式讀經。此時,教師應著眼于讓學生回歸生活,在生活中尋找創造源泉,把學生自身的學習和生活作為德育創造的對象,創造獨特的德育啟蒙教育。
此外,為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具體活動如下:
(1)大課間孩子的孝道閱讀活動。
學校每天為孩子們開設20分鐘的“金童孝讀經典”。同學們把幾句孩子的孝心讀書創造成自己喜歡的游戲。這樣,課間一休息,孩子們就有事可做,有的同學就忍不住想創作幾句孩子的孝心讀物。
(2)兒童孝道讀經展示臺。
學校為每個班級設立了“兒童孝經讀經展示臺”,學生可以在上面通過書法、繪畫或其他形式展示德育特色,也可以在展示臺上書寫自己創新的兒童孝經讀經活動……通過兒童孝經讀經展示臺,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產生內驅力,激發學習德育的熱情。
總之,簡單、活潑、幽默、朗朗上口、童趣盎然的童謠,對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養、行為習慣的養成、語文美感的熏陶,乃至孩子開朗樂觀性格的塑造,都有著潛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也都有過教育和成長的經歷。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去理解教育,德育就會閃現生命之光,舒展人格之敏捷。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篇8
一、課程背景
2014年,全國進一步掀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熱潮,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成都市紅牌樓小學在90年的辦學歷史中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一直尤為重視,學校先后形成養成教育、禮儀教育、國學教育辦學特色。2014年9月開學第一課,學校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第一次引入“家風”教育元素,在德育校本課程中以“孝”為核心,通過以父母為榜樣的代際教育,在兩代人間表達和傳承“孝心、禮儀”等中華傳統美德。學生通過對“孝”的學習,更了解了父母,父母通過對“孝”的學習,反思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在傳承中華美德中拉近兩代人之間距離,對青少年進行“立德樹人”的核心價值觀教育。
二、課程目標
(一)通過收集資料、親身調查實踐和學習研究,了解中華文化中“孝”的知識,認識“孝”文化在傳承優秀民族文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鼓勵孩子和家長一起成為課堂主角。通過親身參與朗誦、表演、繪畫、講·故事等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誠實守信、孝敬感恩、團結友善、文明禮貌、堅強勇敢等的良好行為習慣和生活品質,通過活動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增強學生對“孝”等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和體驗。
(三)通過走入不同家庭進行訪問、調查,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行孝故事,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融入集體的品質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課程對象
學校五、六年級學生和學生家長。
四、課程實施
(一)第一階段:6課時
第一課時為課堂指導:明確主題,制定計劃。
目標:
1.學生和父母了解活動主題以及“百善孝為先”的含義,能夠根據活動主題分組制定出計劃。
2.父母參與小組活動準備過程,一起討論收集有關“孝”的資料的方法與途徑。
活動:
1.教師先了解學生對“孝”的認識程度,包括“孝”字的起源和含義等,詢問學生和家長對“孝”有哪些親身實踐,進行羅列。
2.圍繞中華傳統美德“孝”展開討論,什幺是“孝”?中國為什幺有“行孝”的傳統美德?代表人物有哪些?你和父母之間有哪些小故事,你從父母身上學到了什幺優秀品質?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中一個話題作為調查研究內容。
3.和父母一起確定研究小組的人員和分工,制定研究計劃。
第二至六課時為課外實踐:父母、孩子根據計劃開展實踐活動。
目標: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能夠根據制定的計劃開展調查活動,走進社區、家庭、圖書館等,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關于“孝”的資料、故事、照片等。
2.能夠充分發揮團體協作能力,在父母協助下靈活調整研究方法步驟,修改研究計劃,更好達成研究目標。
3.懂得取舍團隊成員、老師和父母的建議,確定成果匯報形式和內容。
活動:
1.學生小組或學生個體通過查閱資料、找家長訪談、整理照片,寫文章等方式,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針對“孝”開展調查和資料收集整理,教師在此過程中對學生活動過程密切關注,調動學生和家長積極性,指導學生將收集的資料或者成果進行及時交流,指導學生的節目編排,形成調查研究報告。
2.家長參與到各組的成果匯報節目籌備中,老師關注家長在活動過程中的參與度,鼓勵家長和學生一起討論節目編排。
(二)第二階段:共4課時
第七課時為課堂指導:交流調查結果,分享整合資料,成果匯報以及節目展示。
目標:
1.學生小組交流調查資料,接受其他組的質疑和建議并進行修改,最終形成個人行動計劃。
2.推選出精品故事、照片、小報、PPT和節目進行成果匯報。
活動:
1.教師引導學生小組進行調查結果匯報活動,可以讓小組學生展示自己調查的照片、故事、PPT等資料,各小組交換文章、照片、資料,進行互學互評,同時接受其他同學的詢問和質疑,幫助學生小組對研究報告進行完善。
2.引導學生根據調查的資料和自身經歷與感受,形成個人對“孝”和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制定“父母教會我”個人行動計劃。制定并實施“家庭閱讀活動”、“我是家庭的主人”、“家庭特色展示”等系列活動。
3.推選出2—3個精品節目準備表演。
第八至十課時為課外實踐:父母與學生一起進行成果匯報和節目展示。
目標:
通過各種藝術表現形式對研究活動成果進行匯報。既是一次總結性的匯報,同時也為學生及學生家庭能更好的理解傳承中華美德拉開帷幕。
活動:
1.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不同的才藝表現選擇成果匯報形式:可以是詩歌朗誦、講故事表演、或舞蹈表演等形式,也可以是以美術作品、收集到的照片、典型歷史人物或者PPT制作進行展示。
2.以家庭為單位,展示家庭特色,以真實故事詮釋對“孝”的理解。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 篇9
一、課題的提出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也是現階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題。校本課程的出現標志著我國中小學開始告別長期的單一國家課程,逐步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學校和課堂將擁有部分課程決定權。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與快速推進,校本課程開發逐漸成為普遍的共識,也掀起了新一輪的校本課程開發與研究的熱潮。校本課程是相對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提出來的,它是課程管理行政主體變化的一種表現,是課程管理權利的一次再分配。目前,國內對校本課程開發尚無一致界定,其中,較為科學全面的含義具體可概括為: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以滿足學生需要和體現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為目的,由學校采取民主原則和開放手段,由教師按一定課程編制程序而進行的課程開發。
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學校在完成國家課程計劃的前提下,可以對國家課程進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著課程權力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是今后我國課程革新的焦點。
我校已完成研究的加興市立項課題《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形成素質教育合力的研究》和正在研究的省級規劃課題《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有機結合的后續研究》為以德育實踐為主體的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資源和師資上的優勢。目前,本校已建立了一批校內外的德育基地、勞動實踐基地、體驗教育實踐基地等,為學生的德育實踐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為落實素質教育精神,順應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展趨勢,根據我校優勢和所在地區的資源,在借鑒其它學校課程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我校以德育實踐為主體的校本課程設計與開發的方案。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作為開發的基地和主體。一方面體現了校本課程開發要依據學校具體持點和條件,充分發揮學校優勢與特長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校本課程開發作為課程管理權力的一種分割。使學校擁有了更為自由的自我開發和自我完善的發展空間。其次,校本課程開發真實地體現了“人本”思想,強調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校本課程開發以學生需求為前提,緊貼學生發展實際,尊重教師的開發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它也促使教師從“教學”定位向“教學——研究”角色轉換,為教師潛力的開發和創新精神的發展提供了空間,能促進教師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第三,校本課程開發倡導民主原則。以此積聚各方意見和力量,形成開發合力與和諧氣氛,激發開發潛力。第四,校本課程開發屬“解決問題型”開發,是一個開放的動態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它本質上要求不斷地開拓和創新,以適合社會生活實際不斷變化的情景,增強學校主動變革的機制和能力。
我校通過校本課程的設計與開發達到以下目標:
(1)使教師在先進的課程開發思想指導下,掌握課程開發的技能,開發出以德育實踐為主體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同時使教師在實施校本課程過程中,增強校本課程實施能力,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最終在全校教師共同努力下形成現代校本課程實施理念。
(2)以學生需求為前提,緊貼學生發展實際,注重學生的自主體驗,突出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本校教育資源優勢和本地區的社區教育資源為基礎,以社會實踐、社會考察、社會服務等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優秀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
三、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思路
(一)課程內容的確定
有機整合學校、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著力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基本框架。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區教育資源,積極做好與本地各種機構(如政府、街道居委會、文化、公安、稅務、醫院、工廠等)的共建共育工作。加強校外德育隊伍建設,讓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下一代的教育。
注重課程內容的開放性和拓展性,重在實踐體驗,以開放式學習為主。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主體,如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德育基地、體驗教育實踐基地、校內外的勞動實踐基地、暑期社區活動等系列活動的開展。
(二)課程形式及形態
課程的形式:課程以開放的形式存在,以書面形式形成某一課程,確定課時目標、課時內容、授課的基本手段等。課時長短以具體的需要來確定,對某一具體課程不定授課日程。
課程的形態:堅持校內外結合,課堂教學與專題講座、社會實踐、外出考察活動、主題表演等相結合,由“形式課堂”走向“非形式課堂”,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
(三)師資配備
校本課程開發需要一支素質較高、學有所長的師資隊伍。一方面,在校內發掘業務水平較高、有一定特長的教師,擔任教材的編寫和課程的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加強校外師資隊伍的建設,聘請一批專業性較強、熱心于下一代教育的相關人員來校講座或作為校外活動的輔導員。
(四)校本課程開發的方法
1、將課程開發寓于科研課題研究之中,保證科學性。
2、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3、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4、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和探究性。
四、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程序與步驟
1、xxxx年5——7月,課題立項,組建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前期論證,明確課程培養目標,評估學生發展、學校與社區需求,分析整合學校課程資源。
2、xxxx年8月——xxxx年7月,初步明確校本課程實施思路,組織實施,選定實驗班級,撰寫校本課程教材,調查反思,積累初步經驗。
3、xxxx年8月——xxxx年12月,進行全校實驗,總結評價,形成學校校本課程特色。
4、xxxx年,新一輪的校本課程開發實踐。
五、校本課研究組織機構
1、校本課程領導小組
組長:陳愛秀
副組長:嚴明強、勞明強、沈衛鋒、黃建健
組員:吳炳加、胡金娣、李洪年、吳鋒飛
2、校本課程管理辦公室
教科室:負責人,吳炳加,負責課程實施的設計指導和理論指導。
教導處:負責人,黃建健,負責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
3、實驗課題實施小組
組長:沈衛鋒
組員:嚴明強、勞明強、黃建健、吳炳加、胡金娣、李洪年、吳鋒飛(課題組其它成員待定)
【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2021德育課程體系實施方案04-20
校本課程體系實施方案04-19
小學課程體系實施方案(精選5篇)11-17
中學課程體系實施方案(通用5篇)04-21
小學課程體系實施方案范文(精選5篇)11-18
小學英語課程體系實施方案11-18
小學德育實施方案11-09
德育課程實施方案04-21
德育教育實施方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