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0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1
xx年x月xx日,xx教師進修學校特地邀請了“中華吟誦廣東中心”的xx吳教授,為我們講授《吟誦與國學教育》。
在講座上,xx吳教授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矛盾能夠把《紅樓夢》倒背如流,魯迅幼小時期就能背下《綱鑒》,而楊振寧在初入中學時背誦過整本《孟子》……事實證明誦讀中國經典會使腦子變聰明。
帶著好奇之心,我認真地聽吳教授講課。吳教授先把吟誦的入門法則發給了我們,讓我們認真領會。然后依著法則,吳教授帶著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吟誦《登鸛雀樓》和《清明》。老師們在吳教授的帶領下由拘謹地讀到放開來讀,由原來的朗讀也變為依字行腔地誦讀,教室里吟誦之聲此起彼伏,老師們興味盎然。對于如何找入聲字,吳教授告訴我們:我們先用臺山方言把詩句讀一次,那個讀得又短促又用力的就是入聲字。根據吳教授說的辦法我們都試著找入聲字,結果基本上都能把詩句中的入聲字找出來。
下午是最開心的時刻,因為我們分小組進行練習吟誦。各個小組根據吳教授教的吟誦方法,再加上手勢來吟誦古詩文,教室里氣氛熱烈,同學們各抒己見,討論聲不斷。輪到表演吟誦的時候,有兩個小組竟然能夠以唱的.形式來吟誦古詩文,令我佩服不已。
通過培訓,我知道了吟誦是中國唯一的誦讀方法。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一定會把所學到的吟誦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去,讓我的學生也能感受到吟誦的魅力!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2
在懷集丘紅慧名師工作室跟崗學習的這段時間里,我非常榮幸有機會聽了廣東省小學特級教師、肇慶市端州區教研室教研員楊曉紅老師關于“閱讀教學”的精彩講座。我受益匪淺!楊老師不僅以生動的語言、大量的實例和多年的教研經驗向我們詮釋了各個時間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閱讀教學的方向,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名師的敬業、樂業、創新、奉獻的情懷。
楊老師在講座中明確了閱讀教學的三個層次以及課標中閱讀教學的要求,使我們每個教學段的教師都能夠清晰地了解到我們的語文課堂該教什么,該達到怎樣的教學目的。楊老師列舉了大量的比賽課例,具體分析了課改背景下的閱讀教學趨勢,使我對語文閱讀教學所走過的路程有清晰的了解,更明白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的艱巨。
在聽了報告后,我深受啟發,就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一、閱讀教學中應該從教學生學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
我對這個觀點的理解是:閱讀教學中要滲透學法指導。學法指導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為情感載體的原則。一方面教師要因勢利導,另一方面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本讓學生讀,思路讓學生講,規律讓學生找,學法讓學生悟,使閱讀方法真正成為學生可貴的精神財富。但是,學法指導時僅教給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還不夠,還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學法最好是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而不是老師生硬傳授的。第二、要重視學習品格的培養,即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創造精神,努力上進精神,這是學法指導取得成效的保證。第三、學法指導要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這是學法指導取得成效的必要條件。
二、閱讀教學要以語言學習為中心。
“語文”就是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文教學就是語言運用的教學。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要求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語言學習得好,運用語言的能力就強。可是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由于認識的偏差,出現了人文性過度,工具性不足的傾向。表現為:重感悟,輕訓練;重內容,輕語言;重閱讀,輕作文等。小學語言訓練要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有目的有順序地進行語言學習,幫助學生積累詞匯,正確、熟練地運用語言。
三、語文教師是閱讀教學的關鍵,語文課要表現語文老師的高度與深度。
楊老師聯系自己的實際,談了語文教師該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蘊,提高素質修養。最令我難忘的是她自己不僅僅深入課堂聽了兩千多節課例,還經常實踐研究,上課、研討、讀書、提高。令我深感欽佩。我心中的語文教師應該是擁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進行專業的探索,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具有大家風范,沒有匠氣,沒有俗氣,只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氣質的形象。要達到這個高度,我們首先要做到:永葆激情,忠誠教育。語文教師要有“天高云淡,笑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立于潮頭寫春秋”的胸懷與氣度。不會因為壞境的改變,經濟的沖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永遠保持一顆敬崗愛業的熱情的心。然后還要做到:張揚個性,業精于勤。張揚個性,銳意改革,創意教學,形成風格。潛心靜慮,默默努力,靜靜成長。最后還要做到:博覽群書,內省致遠。教師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博覽群書,內省言行,將我們的言行內化為學術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長。
聽了這個講座,我想到的是:要是我們能夠多一些這樣的機會聆聽專家的指點,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會更有信心;我們的語文教師要是都能在實踐中總結,反思,提高,那么,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將會走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3
xx月xx日至xx日,我參加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會”。在這次研討會中,我共觀課5節,聽講座3個。這次學習,讓我感受頗深,也受益無窮,它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語文視野,讓我看到了專家對課程標準的深刻解讀與實踐。在專家的課堂示范與思想引領下,我只感到學習→提高→修煉教師基本功,是當今教師的必修課。現將這次學習感受表述如下:
一、語文課堂是情智教育。
主要體現在曲曉蕓老師所上的觀摩課上。她所執教的是古詩《乞巧》。她的課堂更是“情”的引導,“智”的生成。她的課猶如舞臺上演出的評書,妙語連珠,抑揚頓挫,聲斷氣不斷,課堂中無不體現曲老師尊重學生的情感;既照顧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極大限度地挖掘了學生的情感,同時也讓學生的情感得到了釋放。聽者無不感嘆:聽這樣的課真是一種精神享受哇!這也告知我們:語文課不僅要啟迪學生的智慧,還要注重學生情感的陶冶。
二: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閱讀
提到閱讀,我們可能會想到我們的語文課本。然而小學六年,學生僅僅讀那薄薄的幾本語文書是遠遠不夠的。馬琴老師的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中國小學的語文教學實效性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們中國的孩子閱讀開始的.時間晚;二是中國學生的閱讀量少;三是中國學生閱讀能力不強。因此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重要條件。她還強調:閱讀要注重質量。好的閱讀可使學生得趣、得益、得言、得法。重在讓學生打好基礎。在閱讀過程中,教師的活動應該少一些,而學生的活動要多一些,且讓每個孩子都參與活動。
三:教師要永保一顆童心
陳明祥老師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教育工作者,他燦爛的微笑使人感覺在面前的不再是老師,而是最和藹可親的爺爺。他執教的是一節作文指導課,題目是《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在這一節課里,他充分展示自己的風采,處處表現出童真、童趣、童言、童心。在讓學生聽閆維文的歌《母親》時,陳老師邊唱邊演,那聲音雖有些蒼老卻很入耳,動作雖有些僵硬卻配合協調。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能保存著一顆純潔的童心,是多么的難得。那么作為我們長期與小學生打交道的老師,不是更應該永遠保留一顆年輕的心嗎!只有具備一顆年輕的心,才能真正溶入到孩子中去,做好“孩子王”。
四: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聽到各位教育專家精彩的演講,看到他們讓人動情的觀摩課,我感到自己與他們相差甚遠。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擁有講臺,要熱愛講臺,更要研究講臺,要讓自己的生命因講臺而精彩。那么我們如何能讓自己的講臺流光溢彩呢?我認為這需要我們平時多鉆研,多學習。多看別人的公開課是學習;多鉆研教材是學習;與同行之間交流是學習……
五、語文教學的真諦
通過這次學習,我才明晰地找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真諦,那就是“培養學生寫出一手好字,練就一副好口才,能寫一篇好文章。”這就需要識字與寫字的有效結合,讀說寫的有效結合。語文教學是母語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內涵,把握教材的編排意圖,在語文課中潛移默化,熏陶感染學生,涵養學生性情,陶冶健康個性和健康情操,而并非教兩個生字,熟讀課文,寫兩個千篇一律的作文。
讀,讓學生在教師、文本中進行對話;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引發共鳴,進行情感的碰撞,激發思維的火花;說,解放學生的口,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說出內心的體驗,開啟表達的源泉;寫,讓學生將內心的感受與想象,傾注于筆尖,流淌在字里行間。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真諦,是一名語文教師的職責。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去追求、探索。我們當以專家們為榜樣,加強學習,勇與實踐,敢于創新,善于反思,做一個有心的讀書人,做一個真正能與孩子分享成長快樂的好老師。竇桂梅老師這樣說道:“一個教師在他自身的成長狀態里可能他懂得了要學習,這就給他帶來了好處和實惠。”“書籍是你的最好的,最美麗的容顏。”我們教師本身從事的是教書育人的工作,天天在跟書本打交道,如果我們離開了書籍,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嗎?我想起了陸游在《觀書有感》中寫到的這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書籍就是我們老師的源頭活水。吸納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忙碌,我們都應該在浮躁的現實中尋求一份屬于自己的寧靜心境,并置身其中朝著理想的目標默默地努力,靜靜地成長。
我們應該閱讀各方面的書籍,來擴大我們的知識面,還應該閱讀專業方面的書籍來提高我們的專業水平,更應該閱讀學生這一本本無字的書,來讓我們攀登上教學藝術的巓峰。我們要靠讀書來學習知識、靠課堂來實踐教學、靠反思來積累經驗,在學習、實踐和積累中不斷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正如《師曠論學》中師曠說道:“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也就是說學習不分早晚,閱讀也就更不分早晚。
讓我們記住竇桂梅在《在閱讀中經營生活》中寫到的:“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以書為友,學會在閱讀中經營生活,遲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擾;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讓我們走進閱讀,走進生活吧!
總之,通過本次的觀摩學習,專家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范在我的頭腦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時時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平等對話,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注重發掘引導學生的獨特體驗等等,都非常值得我學習,我將盡力吸取他們的精萃,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星期六,沒有休息,去中心學校參加繼續教育“上好課”專題學習培訓,聽專家講座。這次主講的專家是至德小學的秦斌老師。秦老師是省教壇新星,人很年輕,30歲左右,戴著眼鏡,面容消瘦,顯得文質彬彬;秦老師普通話標準,語調抑揚頓挫,兩個小時的演講很有激情;秦老師理論聯系實際,從一線教師的視角為我們詮釋了怎樣上好一節語文課的理論,講座深入淺出,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一節好的語文課首先應該是真實的。有許多語文公開課、競賽課,教師在設計時就把追求完美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為達到這個目標,課前訓練學生的有之,課中“誘導”學生的有之。于是,教學變成了演戲。這是語文教學的悲哀。殊不知,真實的才是最動人的,真實的也才是最美麗的。虛假的美麗只能取悅于一時,真實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動人心。讓語文課遠離虛偽的美麗,永遠煥發青春的活力與真實的生命力。一節課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應該是真實的、不粉飾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課。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實的指標。這種課可以稱為真實的課。
一節好的語文課還應該是科學的。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的規律,語文教學也不例外,遵循母語學習的規律的語文課才是好的語文課。教學目標要科學,要體現三維體系,要符合學生實際,要突出教材的.重難點;教學過程要科學,要過渡流暢、銜接自然;教學方法要科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形成能力。
一節好的語文課更應該是高效的。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講求效率。語文教學也不應例外。一節好的語文課,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之中,都能在課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有所收獲、有所發展。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賞與運用能力有了最大程度地發展和提高,而且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及對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是否有效,收到了怎樣的效果”是評價一節課的最終標準。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5
今天下午,在都江堰幸福小學,為都江堰小學語文骨干教師作了一個題為“校本教研助教師專業成長”的講座。
由都江堰市進修學校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師骨干班,自上學期開班以來,在上海支教教師中,聘請了一部分指導老師,我也有幸成為指導老師之一。雖是指導老師,一直也沒能為他們指導點什么,在今天之前只是個掛名的指導老師而已。
記得上學期,進修學校的李校長和孫書記,考慮到,為了充分發揮支教教師這個現成的資源,把上海支教老師的作用發揮的更好,親自跑遍了支教老師所在的每所學校,了解支教老師情況。當時他們的到來,使我很吃驚。因為,安龍是離市區比較遠的一所學校,市局領導到此的,相對要少一些,所以平時很少有局領導下到安龍來。二位領導當時為了這點小事,特意登門拜訪,當時就很令我感動。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才發現,這二們領導工作作風細致嚴謹,平易近人,很難得,在這里有這樣的校長書記。
那天,從學校管理到教學感悟,我們聊了很久。他們當即決定,在適當的時候,讓我為骨干班學員作一次講座,我也同意了。
答應之后才發現,心理壓力很大。一是都江堰這段時間,被請到這里來的專家太多了,較多的是上海的教育專家,如張人利、鄭杰等(他們都是我非常欣賞的專家),還有其他許多國家級的教育專家。這里的講臺被專家們坐多了,像我們這樣的教師能坐上去嗎?二,都江堰文化底蘊深厚,語文教師也是相對強一些,我這三角貓功夫,能行嗎?三是,我很少有作專題講座的經驗,這方面很不成熟,理論功底自己是非常清楚的。講好了,最多增加一個講座的上海支教教師而已,講糟了,壞了上海的形象,得不償失。
反復思量,講還是不講,一直矛盾著。后來想通了,講,為什么?因為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主題也定了下來,是關于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方面的。所以這學期來,一直在學習這方面的理論,收集相關材料。通過學習,對當前國內校本教研的現狀有了一個概括的了解和領會,我想對今后的自身的工作是很有幫助的。為了進一步了解上海校本研修的現狀,動用了我所能得到資料的一切手段,包括在對來自各個區縣的支教教師的訪談。特別要感謝的是,這期間得到了我區進修學校黃建初老師和我的閘北師傅堵校長的大力支持。黃老師不但給我寄來了許多資料,還把南匯校本教研最有特色的課例和案例研究作了提煉總結,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了解都江堰各校的教研現狀也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我專門請進修校邀請本市有代表性的多所學校的小學語文老師,在進修校與他們召開了一個座談會,收集到了當地學校在校本教研方面許多很有價值的信息。
我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通過這個講座,不但促使我專心地學習研究這方面的知識,而且對我演講能力的提高幫助非常大。這次講座中,普陀區的王立新老師也有任務,看得出來,他是講座高手,很有經驗,并且安排在我前面講,從他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演講技巧。他講的是有關學校德育教育,我認為他講得非常好,特別是怎么安排演講內容、演示技巧、演講思路,對我的啟發很大。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6
昨天,聆聽了滕春友老師關于新版語文課程標準的專題講座。滕老師針對新舊兩個版本的課標,整理出了六點主要變化,細細為我們講述修改的原因以及新版課標的特點,讓我獲益良多。
一、語文教學堅持“以生為本”。
新版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教師課堂上的所有教學都應堅持以生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時還應順應孩子的天性,愛護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孩子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尊重孩子的創造,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堅持以生為本。
反觀自己的課堂,我認識到自己的生本意識還有待加強,有時對于教學的預設過多,導致對學生的牽引教多。再看昨天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時都十分關注學生,課堂上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學生,把時間充分的交給孩子們自己去讀、去學習、去感悟,這樣的教學,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有實效的。
二、語文教學注重“多認少寫”。
新版課程標準集中指向于語言文字的學習與運用,重視漢字的教學,并且再次重申了“識寫分離、多認少寫”的教學原則,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孩子,在教學時尤其要注重“多認少寫”,識字量由原先的兩千多字,減少為一千六百多字,要求會寫的僅八百個字,這減輕了孩子們的識字寫字負擔,但這并不影響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滕老師的講座中提到:一二年級的教學應緊抓識字這一主要內容。課堂上注重生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中需多關注孩子的寫字態度、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寫字時要做到“一寸一尺和一拳”,提高孩子們的書寫質量。
三、語文教學加強“閱讀積累”。
新版課程標準提出要堅持文化傳承,加強閱讀積累。“附錄”中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略有調整,整體數量增多了15篇,課外閱讀著力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滲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詩抄,紅巖等,宣揚革命傳統的書目。
新課標還提倡讓孩子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教師應增強閱讀方法的指導,重在教給學生方法,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個性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對作者感情的體會,發展學生個性。“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確,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多讀多悟中掌握課文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情感體驗感受遠比“填鴨”學得更有價值,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語文教學增強“實踐創新”。
新版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語文課程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教師應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多中途徑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并且在大量的實踐和運用中體會感悟語言文字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鼓勵學生多創新,讓學生能進行探究、創造性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開展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養成大膽質疑、獨立思考的習慣。
滕老師的講座,讓我對于新版課程標準也有了新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時時反思我的課堂,不斷提升、充實自己,將課標中的理念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之上,使自己的教學更有實效。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7
聽完王嶺老師的《有關語文教學生成問題的探討》,對語文課堂資源生成我又有了新的認識:生成與預設,可以說矛盾的統一體,如果說教案是預設的,那么課堂則是生成的;預設體現對文本的尊重,生成則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課堂的行為主體是學生,而學生的學習是隨機生成的。我們不能“活人圍著死教案轉”,而應從傳統的教學形態中走出來,努力構建新型的,富有活力的,生成的語文課堂。
在我的教學中,也時常發生學生的看法與老師、書本上不同,對于學生閃耀著思想火花的質疑或觀點,我多數會予以鼓勵,表揚他們會學習,善思考。比較尊重學生體驗,關注生成資源。
面對課堂生成,我主要是這樣處理的:
首先篩選信息,辨別課堂有效“生成點”。我會關注生成信息是否能促進學生發展,有探究的價值。如果生成信息的確能激發多數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我便及時調整預設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將課堂生成資源開展進一步探究,并與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甚至是課下查閱資料直到解決問題。對價值不大的信息和問題,我會及時地排除和處理,使課堂教學回到預設和有效的軌道上來,以保證教學的正確方向
其次把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用舊的知識去輔佐新的認識。主要是通過捕捉、判斷、重組從學生那里涌現出來的各種信息,把有價值的新信息和新問題納入教學過程,使之成為教學的亮點。如果新信息學生們都能興趣盎然的.參與,能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學習情感,我也會改變前提預設,將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積極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提升。
例如,昨天在教學《陌上桑》一文時我預設了這樣一個問題:
詩中是怎樣描寫使君的可恥行為的?從中可看出使君是一個怎樣的人?
因為備課時我看了教材簡析,說《陌上桑》采用喜劇的手法揭露統治階級的無恥。所以我的腦海里對使君的定位就是好色、無恥。
在課堂教學中,當我提出這一問題時,大多數學生都認為使君是個無恥的好色之徒。就在我準備把“無恥”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時,有個學生卻提出不同意見:“為什么其他人看到羅敷失態的表現就不是好色,使君就是無恥呢?”當時班里就炸開了鍋,有學生說:“其他人其實也好色”;有學生說“其他人只是看呆了,卻沒有問羅敷:‘寧可共載不?’,說明其他人品德比使君高尚”;也有的說“羅敷又漂亮又高貴,其他人只敢看,不敢說。”
對于學生這樣的質疑與觀點,當時我認為質疑的學生問的很有道理,生成資源的確有探究價值。所以我并沒有“一棒子”打死,而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于是我笑著問學生:“如果其他人也像使君一樣有地位,有權勢,他們會怎樣?”
學生又議論開了,經過一番交流與爭論,最后得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實其他人和使君一樣被羅敷的美貌所傾倒,只是種種原因使他們不能說或不敢說“寧可共載不”。這樣看,使君被說成“好色、無恥”,實為冤枉。他之所以說出“寧可共載不”只是緣于他優越的權勢和地位。作者寫c使君應該也是一種寫作技巧。
我又提出問題:那么作者到底要表現什么呢?
于是學生很快得出:作者寫使君也是為了反襯羅敷的美麗。說明羅敷的美麗不僅讓黎民百姓動心,也讓見多識廣的達官貴人傾心,足見羅敷之美。
在這節課上,當新的教學資源生成時,我并沒有按照預設繼續教學,而是順應了突發事件,將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讓興趣盎然的學生展開討論。體現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閱讀中生成的問題。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啟迪思維,明辨是非,從而明確課文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走向大雅文化。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8
所謂進步來自學習,今天有幸聆聽了兩位來自北京教育專家的兩節語文課以及關于語文教學方面的講座。通過學習讓我感觸頗深,對于自己的教學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自己從事十幾年的教師,每天都面對著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課間在操場上快樂,無拘無束的玩耍著,而上課時卻總有那么一些無精打采,溜號,不喜歡學習知識的孩子。究竟什么樣的課堂既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又能學到知識?今天在陳延軍老師的課堂上讓我看到了什么是寓教于樂,什么是真正的語文味。學生快樂地學者,教師輕松地講著,學生在課上不僅學到了知識,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的方法,用陳老師自己的`話說:“學習的結果重要,過程與方法更重要。”
在陳老師的課堂上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字——“透”。
一、學生學得透,教師對教材的把握透,陳老師對字、詞、句、段、篇的分析,每一處的點撥都很透徹、清晰,有著教師語言的精煉、幽默。豐富的詞匯量從未離開過這篇課文,陳老師在報告中也指出:課本上的內容還沒有理解,還怎么學習課外的東西呢?怎么能學得會呢?
二、方法點撥透,教師對教學的理解透。例如:對課題的分析,《鄉下人家》這是一篇四年級的課文,陳老師先讓學生整體讀題目,再分開讀題目,看看課題中都含有什么要素?“鄉下”是地點,“人家”是人物,地點是寫景,人物是寫人,從而在整體上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特別是生字的教學,陳老師更是一絕,指導學生用觀察的方法記憶字形,把不用書寫就能一輩子記住的生字畫上對號。不要求學生書寫全部的生字,學生自學后是學生向教師提出認為最難寫的字,考老師,這時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學生考教師的過程中,教師邊寫邊講述要注意的地方,“冠”字是用手把帽子戴在頭上,“聳”字是聳著耳朵聽。最后讓學生總結老師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的?從而學生掌握了記字的方法。
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教學生如何創新詞語?如何概括文章中心?如何把握作者的寫作手法?如何進行口語交際?如何學以致用?總之,在陳老師的課堂上,我實實在在的學會了怎樣上好一節語文課。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語文教學的教師,因為在與孩子的學習中,自己也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就是陳老師在課上對學生說的:你們是我的學生,我也是你們的學生,我們都在互相學習。他對學生的尊重卓然可見。在他的報告中,提到:教學要時時顛覆自己,減輕負擔,就是減輕學生的身心壓力,搞好師生關系。
最后陳老師還告訴我們:語文,文無定法,有規可循。語文是學生讀會的,不是講會的,要在課堂上重視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要選擇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就是選擇了吃苦,因為你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第二次聽來自北京優秀教師的課,第一次是吳xx老師的課,至今難忘,而今天我會受益終生。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9
日下午,我們語文組的所有老師在xx老師的帶領下,首先參加了對于xx老師的磨課研討,在所有老師的激烈討論中,我們共同見證了xx老師此次磨課的收獲,也初步感受到了如何讓孩子們感受幸福的語文課堂。下午4點10分,xx老師顧不上休息,緊接著又給我們做了《共享幸福的課堂生活——談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專題講座,通過對這個講座的學習,我更加明確了真正的語文課堂應該是讓孩子們感受到幸福的。而要做好孩子們課堂上幸福的引導者,教師首先就應該在課堂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中融入幸福。
一、在體驗中感知幸福課堂
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中積極地為學生創設體驗的氛圍,讓學生想說就說,說出智慧火花;想議就議,議出是非曲直;想問就問,問出心中疑惑;想讀就讀,讀出真情實感;想演就演,演出個性理解。在學生的個性化體驗中,感知語文學習的幸福。
二、在合作中共享交往的'幸福課堂
對話教學是溝通、合作的,這是它與傳統教學的顯著區別之一。對話教學具有對話心態,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合作學習是對話心態基本構成因素。課堂上師生通過朋友式的合作,可以相互交流、彼此爭論、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只有在教和學雙方的溝通與合作中,才能使對話雙方精神上獲得真正的相互回應與相互碰撞。,在這些碰撞與回應中,享受幸福的語文課堂。xx老師在執教《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注重引導學生師生合作,小組合作,在合作中,可以與老師交流對話讀課文,可以與組員交流討論感受,在這種合作的氛圍中,幸福的時光轉眼流逝。
三、在探究中共享發展的幸福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尤其強烈。”探究學習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真知的過程,注重滿足學習的心理,給好勝心強的小學生提供一個表現的機會,使枯燥的內容學起來饒有興趣。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拋開過多的講解,因為這占據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教師不是自以為是地用自己的思想去填充學生的頭腦,而是走下講臺,走近學生,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并通過對話充分展開思維碰撞。xx老師在執教《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在朗讀中探究感知,真正干指出小興安嶺的美。
四、在評價中共享成功的幸福課堂
評價是極有效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中應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評價,以鼓勵為手段,不斷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習困難生采用表揚式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提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優等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己。對特殊學生的評價更要講求藝術性,既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又要顯示出你的真誠,讓他們有信心去追求進步。X2老師在執教《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引導,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在參與中不斷豐富提高自己,通過此次磨課研討和聽講座,對自己語文課堂的教學設計很有指導意義,在以后的教學中,也會致力于構建幸福的語文課堂。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下午,在都江堰幸福小學,為都江堰小學語文骨干教師作了一個題為“校本教研助教師專業成長”的講座。
由都江堰市進修學校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師骨干班,自上學期開班以來,在上海支教教師中,聘請了一部分指導老師,我也有幸成為指導老師之一。雖是指導老師,一直也沒能為他們指導點什么,在今天之前只是個掛名的指導老師而已。
記得上學期,進修學校的李校長和孫書記,考慮到,為了充分發揮支教教師這個現成的資源,把上海支教老師的作用發揮的更好,親自跑遍了支教老師所在的每所學校,了解支教老師情況。當時他們的到來,使我很吃驚。因為,安龍是離市區比較遠的一所學校,市局領導到此的,相對要少一些,所以平時很少有局領導下到安龍來。二位領導當時為了這點小事,特意登門拜訪,當時就很令我感動。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才發現,這二們領導工作作風細致嚴謹,平易近人,很難得,在這里有這樣的校長書記。
那天,從學校管理到教學感悟,我們聊了很久。他們當即決定,在適當的'時候,讓我為骨干班學員作一次講座,我也同意了。
答應之后才發現,心理壓力很大。一是都江堰這段時間,被請到這里來的專家太多了,較多的是上海的教育專家,如張人利、鄭杰等(他們都是我非常欣賞的專家),還有其他許多國家級的教育專家。這里的講臺被專家們坐多了,像我們這樣的教師能坐上去嗎?二,都江堰文化底蘊深厚,語文教師也是相對強一些,我這三角貓功夫,能行嗎?三是,我很少有作專題講座的經驗,這方面很不成熟,理論功底自己是非常清楚的。講好了,最多增加一個講座的上海支教教師而已,講糟了,壞了上海的形象,得不償失。
反復思量,講還是不講,一直矛盾著。后來想通了,講,為什么?因為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主題也定了下來,是關于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方面的。所以這學期來,一直在學習這方面的理論,收集相關材料。通過學習,對當前國內校本教研的現狀有了一個概括的了解和領會,我想對今后的自身的工作是很有幫助的。為了進一步了解上海校本研修的現狀,動用了我所能得到資料的一切手段,包括在對來自各個區縣的支教教師的訪談。特別要感謝的是,這期間得到了我區進修學校黃建初老師和我的閘北師傅堵校長的大力支持。黃老師不但給我寄來了許多資料,還把南匯校本教研最有特色的課例和案例研究作了提煉總結,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了解都江堰各校的教研現狀也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我專門請進修校邀請本市有代表性的多所學校的小學語文老師,在進修校與他們召開了一個座談會,收集到了當地學校在校本教研方面許多很有價值的信息。
我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通過這個講座,不但促使我專心地學習研究這方面的知識,而且對我演講能力的提高幫助非常大。這次講座中,普陀區的王立新老師也有任務,看得出來,他是講座高手,很有經驗,并且安排在我前面講,從他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演講技巧。他講的是有關學校德育教育,我認為他講得非常好,特別是怎么安排演講內容、演示技巧、演講思路,對我的啟發很大。
【語文專家講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專家育兒講座心得體會09-02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09-03
大學專家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3篇)08-02
專家講座邀請函04-09
邀請專家講座邀請函05-04
觀幼小銜接專家直播講座心得體會通用06-18
邀請專家講座的邀請函匯編七篇09-01
語文教學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1篇)07-28
專家講座主持詞09-27
聽語文講座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1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