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計劃合集5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測試計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測試計劃 篇1
1.簡介
簡單介紹項目功能,規模,選定的典型事務及操作該事務的頻率。簡單介紹測試工具實現的原理。 1.1項目背景
開發的系統名稱: 本項目的任務提出者: 本項目的開發者: 本項目的用戶: 1.2范圍和預期讀者
本計劃只包括該軟件項目的性能測試計劃,不包括功能測試計劃。 預期讀者:設計人員、測試人員、項目經理、SQA、SCM 1.3定義
2.環境概述
2.1用戶環境系統架構拓撲圖及描述
可以從設計文檔中拷出其系統架構拓撲圖,并加以簡單描述。 2.2用戶運行環境系統配置 服務器端: 硬件配置: 操作系統: 數據庫: 客戶端: 硬件配置: 操作系統:
客戶端軟件:
2.3測試環境網絡拓撲及描述
2.4測試環境系統配置 服務器端: 硬件配置: 操作系統: 數據庫: 測試主機: 硬件配置: 操作系統: 測試工具: 客戶端軟件: 測試主機數量: 2.5條件與限制
描述出由于硬件軟件或技術等原因,測試時無法實現的一些功能。
測試計劃 篇2
1. 目的
根據本公司檢測管理程序要求特制定的本年度維修保養計劃。保持廠基 礎設備的良好狀態,以保證使用過程效能,確保生產能夠連續穩定的進行。
2. 范圍
適用于本廠檢測設備的控制和管理。
3. 職責
3.1生產部是設備維護保養的主要管理部門。負責廠的基礎設備的管理。
3.2生產部根據廠基礎設備的實際情況,負責建立管理檔案,制訂《設備操作規范》,對設施、設備實施全過程的管理。
3.3生產部負責所有的檢測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及運行操作管理。
4 工作程序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隨著運行工時的增加,各部機構和零件由于受到摩檫、腐蝕、磨損、振動、沖擊、碰撞及事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技術性能逐漸變壞。
4.1保養作業內容
按照保養作業性質可分為:清潔,檢查,緊固,潤滑,調整,檢驗和補給作業。檢驗作業由國家指定的檢驗部門執行,或由本司專職檢驗人員負責進行。
1) 清潔、檢查、補給作業一般由設備操作人員執行。
2) 緊固、調整、潤滑作業一般由機修工執行。
3) 壓力容器作業由專業人員執行。
4) 電氣作業由專業人員執行。
5 保養制度
本公司的設備保養制度是以預防為主,定運行工時進行保養的原則,分為例行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季節性保養。
設備保養的分級和作業內容是根據實際使用中技術情況的變化;設備的結構;使用的條件;環境條件等確定。是根據零件磨損規律,老化規律,把程度相近的項目集中起來,在達到正常磨損,老化將被破壞前進行保養,保持設備整潔,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防止設備早期損壞,達到設備維持正常運行的目的。
5.1設備的例行保養
設備的例行保養是各級保養的基礎,直接關系到運行安全,能源的消耗,機件的使用壽命。例行保養作業由設備操作人負責執行,其作業中心內容以 清潔、補給、安全、檢視為主,堅持開工之前、運行中、收工后的三檢制度 。檢查操縱機構、運行機件、安全保護裝置的可靠性,維護整機和各總成部位的清潔,潤滑必須潤滑到位,緊固松動件等。
5.1.1 設備啟動前的工作項目。
1) 清潔設備,清除與生產無關的雜物。
2) 檢查各指示儀器,儀表,操作按鈕是否正常。
3) 檢查各部位有無漏水,漏氣,漏電的現象。
5.1.2設備運行中的檢查。
1) 注意各儀器儀表的工作情況,及各部位有無異常的聲響。
2) 運行中注意安全部件是否正常。
3) 遇異常情況要及時向相關部門負責人報告。
5.1.3收工后的作業項目
1) 清潔設備外部,除去管道和容器內的生產用料,清潔各種零部件。
2) 放盡系統內的剩水,檢查潤滑油的質量,油量視需要補給。
3) 排除運行中發現的缺陷和故障。
5.2 設備的維修保養
設備的維修保養是合理使用設備的重要環節,必須用強制性的保養制度取代那些隨壞隨修,以修代保,進行頻繁的大拆大卸的做法。
設備的維修保養就是在以預防為主的思想指導下,把設備保養作業項目按其周期長短分別組織在一起,分級定期執行,設備的定期保養分為: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
5.2.1一級保養
一級保養是各級技術保養的基礎,各級技術管理部門必須十分重視一級保養工作的質量。由專業維修工負責執行。主要作業內容以清潔、潤滑、緊固為主,檢查操縱、指示用儀器、儀表、安全部位、各種閥門、潤滑油油平面。
5.2.2二級保養
設備的二級保養以清潔、檢查、調整、校驗為中心內容。由專業維修人員負責執行。除執行一級保養作業項目,并檢查運動部件的潤滑油狀況,清洗各類濾清器,檢查安全機件的可靠性,消除隱患,調整易損零部件的配合狀況,旋轉運動部位的磨損程度,校驗指示用儀器儀表和控制用儀器儀表、計量用儀器儀表,延長使用壽命,維護設備的技術性能。
5.2.3三級保養
三級保養以解體清洗、檢查、調整為中心內容。拆檢齒輪變速和電磁變速器,清除污垢、結焦,視需要對各部件進行解體、清洗、檢查,清除隱患,排除缺陷,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視需要進行除銹、補漆,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試驗。
5.2.4季節性保養
本市冬、夏氣溫相差懸殊,設備的工作條件也發生明顯變化。為此,在進入冬夏兩季之前,應結合二級保養進行季節性保養作業,以避免因氣溫變化造成設備性能不良和機件損壞。
5.3 使用過程故障維修
生產過程中若發生機械設備故障,應及時通知本組組長聯系維修人員維修,并填寫“設備維修記錄單”。維修后,經使用人檢驗正常運行后再進行正常工作。
5.4保養時間安排
日常例行保養由操作工按照要求日常進行,“三級保養”由設備維修人員負責,每三個月進行一次。
測試計劃 篇3
一、目標:
結合我校實際教學,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施行活動性、開放性的美術教學評價,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二.內容:
1、評價標準:
(1)基本部分:測試學生本冊教材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的情況。
(2)命題繪畫:在學生能力范圍內確定一個主題,由學生自主構思創作完成。
(3)行為習慣;平時學習態度,課堂習慣,學習能力及效果。
2.具體測定;
(1)平時美術作業數量及質量。
(2)課代表記錄全學期學生帶學具情況。
(3)課內外學習主動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情況。
(4)課堂發言與違紀記錄情況。
三.評分標準:
平時作業40%
學習習慣10%
課堂表現10%
期末卷面測試40%
四.測試方法:
1命題繪畫:風景畫臨摹。
2口試美術
測試計劃 篇4
網上購物系統測試計劃書
1.引言
1.1編寫目的
編寫“網上購物系統測試計劃“的目的是:
(1) 提供一個對項目軟件進行測試的總體安排和進度計劃,確定現有項目的信息和應測試軟件構件,便于測試人員測試。
(2)推薦可采用的測試策略,并對這些策略加以說明。
(3)確定所需的資源,并對測試的工作量進行估計。
1.2項目背景
1.項目名稱:
網上購物系統
2 軟件應用:
適用于網上產品的信息收集和發布活動,為用戶提供良好的交易平臺。
3項目背景:
網上購物系統應該能夠為用戶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購買手段。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還有信息時代的飛躍,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網購,從而催生了網上購物系統的誕生。它為人們購物帶來了方便快捷,節約了沒時間出去而省下了空間。 4項目開發過程:
該項目目前后經歷三個階段,前期設計階段,然后是開發階段,最后是軟件的測試階段。項目的用戶針對的是網上購物的廣大群眾和管理員,系統的功能測試主要由專業的軟件測試人員進行測試。
5任務提出者:;
6開發者:軟件工程課程設計小組成員:
7用戶:購物者、管理員
8本系統將使用SQLServer20xx作為數據庫存儲系統。
1.3定義 1.黑盒測試: 黑盒測試也稱功能測試,它是通過測試來檢測每個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測試中,把程序看作一個不能打開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內部特性的情況下,在程序接口進行測試,它只檢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適當地接收輸入數據而產生正確的輸出信息。黑盒測試著眼于程序外部結構,不考慮內部邏輯結構,主要針對軟件界面和軟件功能進行測試。
2.單元測試:對各個模塊的源代碼進行測試,保證各模塊基本功能能夠正確的實現;
3 集成測試:將各個模塊進行組合測試,保證所有的功能都能夠正確的實現;
4系統測試:根據《需求規格說明書》對軟件進行功能測試,對重點的模塊進行性能測試,并結合可能的用戶測試;
5 驗收測試:根據用戶手冊對功能進行檢查,復查報告庫中的所有Bug,對Release版本進行安裝測試。
6 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種用以取代CGI的技術,基于目前絕大多數網站應用于windows平臺,asp是一個位于windows服務器端的腳本運行環境,通過這種環境,用戶可以創建和運行動態的交互式的web服務器應用程序以及EDI(電子數據交換);
7 ADO:ActiveX Data Object, ActiveX 數據對象;
8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1.4參考資料
a. 網上購物系統開發計劃書;
b. 網上購物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
c. 網上購物系統設計說明書;
d. 網上購物系統設計模型;
e. 網上購物系統需求分析設計模型
f. 網上購物系統用戶操作手冊;
2.任務概述
2.1目標
測試網上購物系統中的各個功能模塊是否滿足用戶需求,并測試是否存在bug。預期達到能夠使系統進行快速的改進和系統的提高。為了在軟件投入生產性運行之前,盡可能多地發現軟件的錯誤,從而提高軟件運行的穩定性和提高用戶體驗。
2.2運行環境
操作系統:windows
開發環境:VS20xx,SQL server 20xx
處理器:主頻1.6G以上,硬盤40G,內存2G
2.3需求概述
已被確定為測試對象的項目有:
1.數據庫測試
2.功能性測試
3.用戶界面測試
4.性能測試
5.安全性和訪問控制測試
6.配置測試
2.4條件與限制
設備所用到的設備類型、數量和預定使用時間:
PC,主頻1.6G以上,硬盤40G,內存2G 1臺。
3.計劃
3.1測試方案
(1)數據和數據庫完整性測試
數據庫和數據庫進程應作為“網上購物系統”中的子系統來進行測試。 在測試這些子系統時,不應將測試對象的用戶界面用作數據的接口。對于數據庫管理系統 (DBMS),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以確定可以支持以下測試的工具和方法。
(2)功能測試
測試對象的功能測試應該側重于可以被直接追蹤到用例或業務功能和業務規則的所有測試需求。這些測試的目標在于核實能否正確地接受、處理和檢索數據以及業務規則是否正確實施。這種類型的測試基于黑盒方法,即通過圖形用戶界面 (GUI) 與應用程序交互并分析輸出結果來驗證應用程序及其內部進程。以下列出的是每個應用程序推薦的測試方法概要:
(3)用戶界面測試
通過用戶界面 (UI) 測試來核實用戶與軟件的交互。UI 測試的目標在于確保用戶界面向用戶提供了適當的訪問和瀏覽測試對象功能的操作。除此之外,UI 測試還要確保 UI 功能內部的對象符合預期要求,并遵循公司或行業的標準。
(4)性能評價
性能評價是一種性能測試,它對響應時間、事務處理速率和其他與時間相關的需求進行評測和評估。
測試計劃 篇5
利用現代的設計技術和正式的`技術復審可以減少代碼中存在的初始錯誤,但是錯誤總是存在的,如果開發者找不到錯誤,那么,客戶就會找到它們。越來越多的軟件組織認識到軟件測試是軟件質量保證的重要元素之一,很多軟件開發組織將30%—40%甚至更多的項目資源用在測試上,軟件測試技術和軟件測試策略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和廣泛的應用。
本文不想就軟件測試技術和軟件測試策略作深入的理論分析,而是列舉一個在軟件系統測試階段進行的壓力測試實例,希望能通過這個實例與從事軟件測試相關工作的朋友進行交流。
首先介紹一下實例中軟件的項目背景,該軟件是一個典型的三層C/S架構的MIS系統(客戶端/應用服務器/數據庫管),中間層是業務邏輯層,應用服務器處理所有的業務邏輯,但應用服務器本身不提供負載均衡的能力,而是利用開發工具提供的ORB(對象請求代理)軟件保證多個應用服務器間的負載均衡。本次測試的目的是:進行單個應用服務器的壓力測試,找出單個應用服務器能夠支持的最大客戶端數。測試壓力估算的依據是:假定在實際環中,用戶只啟用一個應用服務器進行所有的業務處理。方法是:按照正常業務壓力估算值的1~10倍進行測試,考察應用服務器的運行情況。
壓力測試的詳細計劃如下:
壓力測試計劃
1、測試計劃名稱
河北省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壓力測試計劃。
2、測試內容
2.1背景
本次測試中的壓力測試是指模擬實際應用的軟硬件環境及用戶使用過程的系統負荷,長時間運行測試軟件來測試被測系統的可靠性,同時還要測試被測系統的響應時間。用戶的實際使用環境:
◇由兩臺 XSeries250 PC Server組成的Microsoft Cluster;
◇數據庫管理系統采用Oracle8.1.6;
◇應用服務器程序和數據庫管理系統同時運行在Microsoft Cluster上。
◇有200個用戶使用客戶端軟件進行業務處理,每年通過軟件進行處理的總業務量為:150萬筆業務/年。
2.2測試項
應用服務器的壓力測試;
2.3不被測試的特性
◇系統的客戶端應用程序的內部功能;
◇數據庫中的數據量對程序性能的影響。
3、測試計劃
3.1測試強度估算
測試壓力估算時采用如下原則:
◇全年的業務量集中在8個月完成,每個月20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8個小時;
◇采用80—20原理,每個工作日中80%的業務在20%的時間內完成,即每天80%的業務在1.6小時內完成;
測試壓力的估算結果:
去年全年處理業務約100萬筆,其中15%的業務處理每筆業務需對應用服務器提交7次請求;70%的業務處理每筆業務需對應用服務器提交5次請求;其余15%的業務每筆業務向應用服務器提交3次請求。根據以往統計結果,每年的業務增量為15%,考慮到今后三年業務發展的需
要,測試需按現有業務量的2倍進行。
每年總的請求數量為:(100*15%*7+100*70%*5+100*15%*3)*2=300萬次/年。
每天的請求數量為:300/160=1.875萬次/天。
每秒的請求數量為:(18750*80%)/(8*20%*3600)=2.60次/秒。
正常情況下,應用服務器處理請求的能力應達到:3次/秒。
3.2測試環境準備
3.2.1基本硬件及軟件環境的準備
1)網絡環境:公司內部的以太網,與服務器的連接速率為100M,與客戶端的連接速率為10/100M自適應。
2)使用兩臺IBM XSeries250(1G內存)PC Server作Microsoft Cluster,安裝系統軟件
20xx Advance Server及Microsoft Cluster Server(MSCS)。
3)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安裝及配置:在測試用的IBM XSeries服務器上安裝Oracle8.1.6,數據 庫采用
Fail Safe(ofs)的Active/Passive配置。 安裝數據庫管理系統及支撐軟件(包括VisiBroker和BDEAdministrator)。
4)安裝被測的應用服務器程序。
5)客戶端的PC機:10臺(PⅢ600/128M RAM)。
3.2.2系統客戶端測試程序的編寫系統客戶端測試程序使用Delphi編寫,要求測試程序實現如下功能:
1)模擬一個主要的向應用服務器發送請求并接收響應信息的功能。要求交替模擬兩種情況:第一種,發送的請求至少包括10個參數,參數類型涵蓋字符、日期、數字種類型;接收的
響應信息不少于1個參數;第二種,發送的請求不少于1個參數;接收的響應信息至少包括10個參數,參數類型涵蓋字符、日期、數字種類型。
2)必須能夠通過參數設定在每臺PC機上運行的客戶端測試程序個數、請求的時間間隔(單位:毫秒)、運行時間(單位:小時)。
3)在數據庫中建立測試記錄表,生成測試記錄,向數據庫寫入測試記錄的功能不通過被測的應用服務器實現。日志內容包括:發送測試請求的機器名、客戶端測試程序序號、發出請求時間、收到響應時間、處理是否成功。表名:TEST_LOG,字段名:MACHINE、ID、START_TIME、END_TIME、FLAG。
3.2.3系統本底數據的準備
為考察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系統的響應性能,參照實際運行情況及發展進行系統的本底數據準備。業務處理中涉及到的業務表中都要求按設計規模進行本底數據的準備。要求準備的數據記錄的有效性符合系統要求,數據有效性的具體要求參見數據庫設計及系統設計文檔。
3.3破壞性測試
按照設計連接的客戶端連接數量進行測試,把應用服務器處理請求的設計頻度增加1-10倍,分別測試出現錯誤的狀態和和出現錯誤的比率,考察是否出現不可恢復錯誤,系統設計要考
慮出現嚴重錯誤情況下負荷減輕錯誤自動恢復的實現方法。
計劃時間:2天;這個時間包括破壞性的修復和自動恢復的實現需要的時間。
在測試過程中每10分鐘記錄一次IBM Xseries PC
Server的內存及CPU使用情況,包括被測程序的內存占用百分比、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內存占用百分比、操作系統的內存占用百分比。
3.4強度穩定性測試
選擇一種負荷比設計負荷重的情況(應用服務器處理請求的頻度為應用服務器處理請求的 設計頻度的
1.5倍),進行24小時穩定性測試。
3.5測試方法和工具
黑盒測試
測試工具:無外購的測試工具,自己編制的測試工具。
3.6測試時間計劃
3.6.1環境準備:2天。
其中:基本硬件、軟件環境及系統本底數據的準備:1天,
系統客戶端測試程序的編寫及測試:1天。
3.6.2破環性測試:2天。
3.6.3強度穩定性測試:1天。
3.7測試中的問題及處理
3.7.1暫停標準和再啟動要求
暫停標準:被測試軟件在強度穩定性測試中頻繁出現異常(每小時出現1次以上)時。用戶或公司要求暫停測試時。
再啟動要求:通過調試后,預計被測試軟件的可靠性有所提高時,可再次啟動測試。
3.7.2不可預見問題
不可預見問題包括:
◇測試環境被破壞而導致測試無法進行;
◇當出現上述不可預見問題時,測試終止,就已完成的測試內容編制測試總結報告,并在報告中說明測試終止的原因。
3.8測試報告 20xx.06.21
測試總結報告提交日期:20xx.06.21。
3.8.1應生成的測試文件
測試記錄(測試負責人和參與測試的人員簽字);
測試總結報告。
3.8.2測試總結報告中必須包含的內容
被測試軟件名稱、測試項、測試環境;
被測試軟件的壓力測試結論:響應時間、最大/最小并發數、失敗的次數、正常連續運行的最長/最短時間,并發數與失敗的關系。
4、人員和職責
4.1職責
測試工程師:負責編寫測試計劃,組織測試,對測試過程進行記錄,收集、整理測試記錄數據,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編寫測試總結報告。
軟件工程師:負責編寫、調試客戶端測試軟件;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安裝、ofs配置及系統的本底數據準備。系統工程師:負責測試用的硬件維護及操作系統安裝、MSCS配置。
總工程師:負責對測試計劃及測試總結報告進行批準。
用戶:必要時可參加測試,并提出具體的測試要求;可要求暫停測試。
4.2人員和訓練要求
本次測試無特別的人員及培訓要求。
5、批準
本測試計劃必須經過總工程師批準后才能開始實施。
【測試計劃合集5篇】相關文章:
1.測試計劃合集6篇
2.測試計劃8篇
3.測試計劃4篇
4.有關測試計劃3篇
5.測試計劃集錦6篇
6.測試計劃集錦五篇
7.測試計劃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