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精選8篇)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續寫新的篇章,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精選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
一、學情分析
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由三種類型的八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學生“模型與解釋”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于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并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8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十萬個為什么共四課含
1、探索自然
2、我發現的環境問題
3、問題銀行
4、發現問題寶藏;
第二單元五官兄弟共2課含
1、游樂場
2、瓜果交易會;
第三單元秋天,一幅美麗的圖畫共2課含
1、尋找秋天
2、果實累累的`季節;
第四單元有趣的動物共3課含
1.尋訪螞蟻
2.動物怎樣過冬
3.上夜班的動物;
第五單元 蚯蚓小導游共四課含
1、探訪蚯蚓的家
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鄰居
4、落葉到哪里去了;
第六單元飄呀飄,飄下來共2課含
1.自轉旋翼
2.降落傘;
第七單元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共3課含
1.科學,生活的朋友
2、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
3、美好的展望;
第八單元一次穿越時空的科學問題旅行共3課含第八單元
1、一次穿越時空的科學問題旅行
2、我們身邊的小科學家
3、我也能當科學家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七、教學進度安排
略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
二、教材分析:
《科學》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尋訪、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第一單元是對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并在以后各單元中安排了“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水和空氣”等四個單元的內容。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命,自己去發現自然現象和物質,并對物質現象進行觀察,認識物質成分、作用、與我們生活的關系,認識常見的材料,了解簡單物質的基本構成,學會簡單的科學測量、思維方式。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學習了一些淺顯的科學知識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實驗操作,觀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養。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愿意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3、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4、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5、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6、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四、本冊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思維方法。
2.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3.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五、本冊教學難點:
1.本冊課本開篇之初,便設計了很多的對比分析、對比實驗、對比研究,對于初涉科學的小學生此項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2.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認知習慣,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研究,進行饒有興趣的研究,是本學期的又一難點。
六、學生情況分析:
作為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講,本冊課本是科學課的起始冊,學科認識尚沒有形成,更無從談起科學興趣可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故此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應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學興趣的培養和簡單實用的科學思維方式的灌輸。要培養學生課堂上的科學的思考習慣,逐步養成預見、測量、分析、探究、記錄數據等一系列的科學習慣,以及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3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半年來的科學課的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本學期在學生在以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并通過主動探索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主要突出兩個方面的教學,一個是通過《植物的一生》、《關心天氣》單元教學,培養學生對一個有周期性變化的事物進行長朗的連續的觀察、記錄、研究,從而發展學生認真、細致、堅持性等科學態度,并初步認識到事物的周期性變化規律。另一個是通過《土壤與生命》、《固體和液體》單元教學,培養學生對一個事物進行多種感官、多種方法、多角度的認識和描述,從而發展學生更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
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是根據《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并且通過探求土壤奧秘的活動,使學生獲得一種真切的體驗,對土壤產生親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識到土壤和人類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
本單元由4課組成。
1.我們周圍的土壤
2.了解土壤
3.肥沃的土地
4.土壤的保護
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第1課中“我們已經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識”這個問題,將他們已經掌握的科學知識充分調動出來,并與他們在本單元中即將獲得的知識聯系起來,對植物完成一個階段性的認識。
本單元的重點是進行一次“種油菜”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周期作連續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孩子們真正去“種”的一個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們要了解種子、花的結構和作用;學會使用鑷子進行解剖和制作標本的簡單方法:完成種子和花生長過程中的一些探究實驗;連續記錄下油菜生長各階段變化的并進行資料匯總,總結規律,使學生對繼續探究植物世界的奧秘充滿濃厚的興趣。種植活動是本單元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伴隨著這個活動,學生們將會遇到許多有趣的問題,井從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單元共分為4課。
1.植物和我們
2.果實和種子
3.根和莖
4.葉和花
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是以生活中常見的固體和液體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物質世界。這一單元的編寫與《土壤與生命》有相似之處,都是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和描述一個具體事物,并且,不是單純地認識固體或液體的性質,而是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大量、反復的實驗,認識固體與液體固體與固體、液體與液體之間的關系,以此培養學生比較全面、客觀的認知能力。本單元分為6課。
1.認識固體
2.把固體放到水里
3.認識液體
4.把液體倒進水里去
5.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6.認識船
第四單元《關心天氣》,屬于《標準》的“地球與宇宙”中“天空中的星體”部分,從關心天氣的角度談天氣預報,即“今天天氣怎么樣”。討論天氣與人的關系,介紹氣象預報的過程、方法、手段和表現形式。指引觀測天氣,包括“氣溫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風“指出天氣現象存在規律性,季節的氣候特征影響動植物的生存方式。本單元分為6課。
1.今天天氣怎么樣
2.氣溫是多少
3.雨下得有多大
4.今天刮什么風
5.氣候與季節
三、教學目標
1.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把整體分為部分有順序的進行觀察的方法,觀察物體的形態構造和變化,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方法。采用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和多種觀察的方法來觀察物體。
2.實驗能力:繼續學習實驗操作的方法,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學會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技能。
3.通過養蠶的體驗活動的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惜生命、保護生態環境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實事求是、與人合作、不怕困難等方面的科學態度,并進行學科學、用科學教育。
四、教學措施:
1、現場考察:科學課就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學秘密。
2、實驗:科學課就是通過各種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各種科學秘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3、養殖種植:通過種植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科學游戲:游戲是活動方式而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學秘密。
五、教學進度
略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4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小學科學三年級有學生22名,其中男生有10人。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
1、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他們已習慣于語數課堂上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比較欠缺。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單元在開門課“認識自己”的基礎上,以動物和植物為研究對象,培養學習觀察、記錄、測量、猜想、實驗等探究方法。本單元安排了“尋找動物和植物”、“蚯蚓”、“鳳仙花”三課,大約用7—8課時完成。
由于最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的客觀事物是身邊的生物。所以,安排了對其他的生物進行研究。其目的不是讓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知識,而是通過對動物和植物的研究,使學生體通過實際操作學習科學探究的各種方法,從而引起學生對學習《科學》課的深層次的興趣。
本單元在動物和植物單元的基礎上,以學生熟悉的土壤為研究對象,繼續培養學生用感官和簡單工具認識事物的能力,了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質。本單元包括“觀察土壤”和“土壤的保護”兩課,大約需要4-5課時。
首先,通過指導學生開展野外觀察土壤、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提問、動手實驗、思考和得出結論的能力。然后,通過對比實驗,幫助學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植物在保護土壤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水、土、植物、人(包括動物)之間的基本關系,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提出保護土壤的建議。
本單元以學生熟悉的水為探究對象,繼續培養學生用感官認識事物的能力,以及選擇問題、搜集整理信息、設計實驗及簡單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水與生命的關系。本單元由“水與生命”、“浮和沉”、“流動的水”和“節約用水”四課組成,大約需要9-10課時。
在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在實際感受流水的力量和水的浮力的基礎上,了解流水的力量和水的浮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界水體的美麗,增強珍惜、保護水資源意識的同時,更要有節約用水的具體措施和行動。本單元在上一單元學習水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以空氣為研究對象,培養學生初步獲得通過實驗探究事物性質的能力,空氣的基本物理性質。本單元由“認識空氣”、“風”、“紙飛翼”三課組成,大約需要6-7課時。
教材設計了觀察比較、設計制作、對比實驗等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空氣的性質。通過使用感官比較水和空氣的不同,使學生知道:空氣是無顏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氣體。通過實驗活動,使學生了解:空氣和水一樣都會流動,空氣的流動也有力量;物體在空氣中運動會受到空氣的阻力作用。
本單元從保持健康的角度,將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并通過學習食品加工技術、設計新食品等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與食物和健康有關的技術。
三、主要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⒈措施∶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并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及過程的培養。
2、教改思路:改變評價學生的方法,把學科評價內容分為綜合能力評價和基礎知識評價兩種,每種各占50分。注重學生平時的制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并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5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五個班。這些學生是新課改后的學生,視野雖然比較開闊,但是,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相對不如課改前的學生。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后,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書25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1、科學在我們身邊:(1---5)課,以學生玩玩具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展開,拓展到了解身邊熟悉的、常見的事物,教材中設計了豐富多彩的學生感興趣的探究活動,通過親歷活動,使學生“走近科學",初步感悟到身邊處處有科學,生活離不開科學的道理。
2、我們怎么知道:(6---9)課,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為引領,進一步認識身邊的物體,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探索其中的奧秘,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驟,為學生親歷科學提供一把入門的鑰匙。
3、天氣與我們的生活:(10--14)課,以“學生對天氣的親身體驗"為線索,進行觀察、記錄、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動,增強學生觀察身邊科學現象的意識,培養學生樂于探究身邊常見科學現象的情感,意識到探究科學可以從身邊的科學現象入手。
4、水的科學:(15---19)課,以‘‘學生對水已有的認知"為線索,通過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資源的分布、欣賞自然界水體的美麗、了解水的三態、認識水中物體的沉浮、進行水的多少的比較、認識水的壓力等各種探究活動,層層展開,逐步推進,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認識水的特點。
5.我們周圍的空氣:(20.-22)了解空氣在哪里,空氣的成分,我們需要清新的空氣。
6.(23、24)課,以“學生對玩具的認知”為線索,引領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識,解決生活中形象、直觀的具體問題,包括較為簡單的器具的拆卸與組裝,簡單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種養,植物外部特征與生長情況的觀察,以及生活中其它與兒童成長密切相關的問題的初步調查、了解等,初步培養學生“模仿與制作”、“拆分與組合”的動手能力,及認真細致、善于思考、善于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密切聯系。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目的:從科學課特點出發,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切入到基礎性的、規范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教材主要圍繞“走近科學”、“親歷科學"、“自主探究”三個專題選擇內容,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既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
重點:《我們怎么知道》、《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水的科學》、《我們周圍的空氣》四個單元。
難點: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知識各有側重,且由易到難,逐漸上升。
四、主要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⒈措施∶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并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及過程的培養。
2、教改思路:改變評價學生的方法,把學科評價內容分為綜合能力評價和基礎知識評價兩種,每種各占50分。注重學生平時的制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并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五、教學進度安排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6
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模型與解釋”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教學目標:
1、從幾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于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并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8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十萬個為什么共四課,含
1、探素自然2我發現的環境問題
3、問題銀行
4、發現問題寶藏。
第二單元五官兄弟共2課,含
1、游樂場
2、瓜果交易會。
第三單元秋天,一幅美麗的圖畫共2課,含
1、尋找秋天
2、果實累累的季節。
第四單元有趣的動物共3課,含
1、尋訪螞蟻
2、動物怎樣過冬
3、上夜班的動物。
第五單元蚯蚓小導游共四課,含
1、探訪蚯蚓的家
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鄰居
4、落葉到哪里去了。
第六單元飄呀飄,駅飄下來共2課,含
1、自轉旋翼
2、降落傘。
第七單元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共3課,含
1、科學,生活的朋友
2、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
3、美好的展望。第八單元一次穿越時空的科學問題旅行共3課,含
1、穿越時空的科學問題旅行
2、我們身邊的小科學家
3、我也能當科學家。
教學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五、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7
一、學情分析
本學年我任教的是301、302班的科學。三年級科學是新開課,經過一個學期的適應,一方面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養成了解決一些問題的方法和技能,另一方面則維持了對科學的好奇與興趣。但是也存在部分學生空有興趣,對科學知識學習卻積極性不夠。特別是1班,潛質生人數較多,需要采取一些針對性措施。因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這門課程,所以較多家長還不是很理解,溝通比較困難,也得不到家長的重視,也是一個問題。本學期養蠶和種鳳仙花等實驗活動繼續時間較長,需要家長配合堅持,所以做好溝通工作也很重要。
二、教學內容及目標
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小學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例如,在教學內容中設計了“觀察大樹”和“尋訪小動物”等活動。作為這一線索的延續,三年級下冊的主題確定為對“物質特征和變化的觀察”,在這一冊中共安排了“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溫度與水的變化”、“磁鐵”四個單元。
植物的一生:以引領學生種植鳳仙花的`過程中,觀察各種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歷程,發現其生長變化規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要經歷“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營養生長”、“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周期。同時指導學生研究植物的重要器官:根、莖、葉的功能,初步認識植物都有維持其生存的結構和功能是緊密聯系的。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指導學生親歷養蠶的過程,了解蠶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蠶為例,從常見動物的生命過程中,以及人的生長過程中,認識什么是生命周期。
溫度與水的變化: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熱量和物質狀態變化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水的固態、液態、氣態,研究水在融化、結冰、蒸發、和凝結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初步認識物質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的。
磁鐵:將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認識磁鐵具有磁性、磁鐵的兩極磁力最強,磁鐵能指南北、磁鐵具有異極相吸,同極相排斥的性質。并通過制作指南針和學習用指南針確定方向等活動,了解磁鐵的性質。
三、教學重難點
本學期有部分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有一定難度,需要培養學生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從而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而植物與動物兩個單元保證學生經歷動植物生命周期的全部也是一大難點。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8
一、教材分析:
《科學》三年級上冊由《我們都是科學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們是什么做的》、和《提出問題》五個單元組成。
本冊教材以觀察活動為基本結構和呈現方式,重視構建良好的活動結構,而且貼近兒童生活,適應學習主體的發展需求。
在科學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覆蓋了三大領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地球與宇宙、《它們是什么做的》——物質世界。
在科學探究方面,考慮倒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水平,還不可能從事較為獨立、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出于科學探究始于提出問題、細致觀察的特點,教材將著重點放在發展學生的提問能力、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之上。全冊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盡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對象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發展。教材綜合性地考慮了科學探究方面諸多能力的培養。為了發展學生的科學判斷能力,教材還充分體現了對觀察記錄的重視。全冊教材自始自終都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
教材在活動設計中,力圖從對待科學、對待自然、對待科學學習、對待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系等多方面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1、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出問題,并能選擇自己探究的問題。
2、能以親身經歷來理解科學,并與科學家的經歷做對比,找出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進一步明確科學是什么,體會做科學的滿足感。
3、通過尋找有生命的物體,建立起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特點的有生命物體的科學概念,使學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體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類,知道生物有能夠繁殖、長大、呼吸、吃東西、運動等幾個基本特征。
4、過對植物的觀察、分類,引導學生認識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的`多樣性,知道植物作為有生命物體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通過對兩個不同類動物的觀察以及對它們之間的比較,認識動物的一般特征。
5、通過對人的觀察,與植物、動物進行比較,找出不同和相同之處,從而進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完成現階段對“生物”這一大概念的認識。并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動植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6、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 運用看、摸、聽等多種方法進行觀察,綜合運用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和同學交流,相互評價觀察結果。
7、能從多角度認識水的重要作用,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真正含義;能夠用多種方法證明物體中含有水。
8、能夠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簡單的器材,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關水的資料,進一步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并能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思考,得出結論,發現和提出關于水的相關問題,并能夠用多種方法(語言文字符號等)將用過觀察所發現的現象表述出來。
9、在觀察、研究的各種活動中,學生能夠逐漸做到注重事實、留心觀察、尊重他人的意見,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同時通過對水的觀察,保持和發展學生樂于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欲望。
10、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一些常見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人造之分。
11、通過對身邊常見的紙的觀察研究,能不斷發現和提出關于紙的相關研究問題。經歷對一張紙的外部特征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的活動過程。能用對比試驗的方法觀察比較紙的性能,初步感知物體的性能與用途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古代的造紙技術和現代的造紙工藝,通過簡單的造紙活動,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節約紙張。
1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適當的工具,認識一些常見的紡織材料,并能夠根據材料的特性、用途、來源或其他標準對紡織材料進行分類,知道它們的區別、特點和用途。
13、了解常見金屬的,根據材料的特性、用途、來源或其他標準對金屬進行分類。
14、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工具對塑料進行研究,知道塑料有很多優點,但也有缺點。
15、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樂于試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關心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正確使用材料,注意安全與健康,養成節約材料的好習慣。
16、能針對某一特定的觀察、設計情景,提出問題;知道問題可以有多種來源,愛提問題是一種好品質。能嘗試把不能通過觀察、調查、實驗找到答案的問題轉變成可能;并能根據有價值的科學問題標準提升自己能夠探究的問題。
三、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應用新課程理念,用好《大綱》、《教材》、《教師用書》三本書;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四、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應用新課程理念,用好《大綱》、《教材》、《教師用書》三本書;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創設科學探究的情景,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充分利用課程和校本資源,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5、認真鉆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6、注意搜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7、充分運用教具、現代媒體、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8、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又密切聯系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系密切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9-02
科學教學計劃05-28
科學教學計劃08-14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8-25
三年級下科學教學計劃10-03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8-23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7-27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09-05
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9-18
三年級科學教學計劃(精選12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