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作文2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20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究報告作文2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研究報告作文1
一、問題的提出
作文教學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占據著小學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教師和學生都投入了很多精力。但作文教學質量不高卻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我校學生作文的突出問題為作文興趣不高、作文內容空洞、雷同、感情虛假、語言貧乏。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我們認為最為重要的是教師的習作教學方觀念與方式過于傳統,不能適應當今素質教育的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新教材為教師提供了巨大的作文教師創新空間,教師必須深入學習,更新觀念,探索新課程、新教材之下的作文教學新思路,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習作信心與水平。
二、課題的確定
針對我校目前學生普遍存在的作文興趣不高、作文內容空洞、雷同、感情虛假、語言貧乏等現象,深入學習新課程理念,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資源,在繼承傳統作文教學優秀經驗的同時,嘗試改革,確定課題:新課程、新教材關于作文教學的新思路的研究。
三、界定關鍵詞
新課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確立體現時代精神的新的課程觀,力圖根治現行課程體系的弊端,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課程體系,實現了課程概念的重建。
“課程”一詞,拉丁語詞根的意思是指“跑道”,因此關于課程的概念,較為常見的解釋是“學習的進程”,也就是說不是靜態的跑道,而是動態的跑的過程。即使人們都同意“學習的進程”這樣的解釋,但不同的課程觀也存在著不同的理解。
我國課程研究專家對課程的解釋: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動態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學生與教師的經驗是課程;生活是課程;自然是課程。分門別類的教材只是課程的一個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融合起來,成為課程“生態系統”的有機構成的時候,這個因素才發揮應有的作用。
對新課程概念的這種闡述突出了新課程的最基本特征:整合。同時也為我們展示了當代課程改革的總的趨勢,即從現行課程到新課程的發展變化,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從強調學科內容到強調學習者的經驗和體驗;②從強調教學目標到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四因素動態”交互作用);③從強調教材的單因素到強調學生、教師、教材、環境四因素的整合(“生態系統”指互相影響、制約、相輔相承的有機整體);④從只強調顯性課程到強調顯性和隱性課程并重。(“環境”包括文化背景、管理機制、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等隱性課程內容。)
從新課程概念的`重新定位可以看出,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靈魂。“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意味著新課程體系必須走出目標單一、過程僵化、方式機械的舊的教學模式(框架),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展,培養出豐富多彩的人格。這是我國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根本要求。
新教材:結合我校實際,本文“新教材”特指“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
新思路:是指打破傳統的“課程觀”“教材觀”和傳統作文教學模式,用素質教育核心理念為指導,遵循新課程、新教材特點與規律,以新的觀念、新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進行作文教學的新思想、新辦法。
四、文獻綜述
從古老的私塾到當今21世紀的語文課堂,作文教學的重要地位始終不變,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投入的研究精力日益增加。《語文課程標準》在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中,都將習作教學提到了更高的位置。隨著課改的深入發展,教師們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探索出了多種作文教學新的方法、新的思路。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五、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通過研究該課題,希望能將有效解決目前我校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創作文教學新模式,激發學生習作信心,培養良好習作習慣,鼓勵個性作文,提高學生習作質量,同時嘗試指導學生習作在語言、思想、情感上體現個性、形成風格的研究
六、課題研究的范圍及內容
(一)從“傳統說教”到多元模式,改課堂習作方法
(二)從“單一訓練”到讀寫結合,明閱讀教學重點
(三)從強調技巧到關注積累,養課外閱讀習慣
(四)從單純描述到“深思體情”,倡張揚個性文風
(五)從重“批”輕改到重改輕“批”,揚自主習作信心
七、課題研究的辦法
行動研究法,觀察法
八、課題研究的對象
密云縣第二小學全體學生
九、課題研究的程序及表述形式
序號研究階段(起止時間)階段成果
名稱成果形式承擔人
主要階段性成果120xx年3月—20xx年7月成立課題組、完成課題前測,撰寫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王蕊
220xx年7月—20xx年3月年級研究成果課例、論文、隨筆、課堂教學教研組長
320xx年3月—20xx年7月課題組結題各項成果文集、課堂教學王蕊
最終研究成果序
號完成時間最終成果
名稱成果形式承擔人
120xx年7月《“新課程新教材作文教學新思路”專題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王蕊
220xx年7月《新課程新教材作文教學新思路教學教學設計集》課堂教學、教學設計王蕊
320xx年7月《新課程新教材作文教學新思路教學文集》論文
隨筆王蕊
十、課題組織與管理
學習文獻:
1.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20xx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制訂《語文課程標準》29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7月)
3.楊再隋教授等編著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與輔導》P6,語文出版社,20xx年10月第一版。
4.錢夢龍《我和語文導讀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9月第一版
5.葉瀾《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年第一版
研究報告作文2
一、立題背景及實現情況
1、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質的綜合體現。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和重要內容之一。
通過實驗,我們為學生打開了與自然、社會、他人、自己溝通的大門,使學生能夠自如地富有興趣地個性化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初步實現了初中寫作教學的目標。`
2、素質教育召喚廣大語文教師加大力度進行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語文作為擔負母語教學任務的基礎學科,必須適應時代的需要。而語文教學現狀,特別是作文教學常受指責,弊端很多:(1)放羊式作文教學。訓練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往往是找個題目學生練,一次評改就完事,而且評改周期長。想起來就練,作文以外的教學內容多了,就擠占作文時間,認為作文可練可不練,練好練壞一個樣。(2)違背寫作規律和學習規律,僅僅操練章法、技巧等考試技巧,導致學生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套話空話連篇,不見個性,沒興趣作文。(3)學生缺乏寫作“激情”,對作文敷衍應付,或望而卻步,不愿作文,不敢寫作。這是我們研究的時代依據、現實需要。
我們以語文教師素質提高作為突破口,組織實驗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同時帶動其他語文教師學習,鼓勵大膽改革。廣大實驗教師認真分析了寫作教學現狀,進行了深刻反思,找出了以下存在問題并且研究了對策。問題:
(一)、語文學習不感興趣。據筆者抽查原所任班級七年級(10)班資料表明,85%的學生不喜歡聽語文課,95%的學生不愿意寫作文。一位中等水平學生說:"語文課學與不學無所謂,老師講得生動點還聽聽。"學生不愿聽語文課,有的是重理輕文思想的影響,有的是授課枯燥無味,由學語文不感興趣,導致學生害怕作文。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要么抄襲、要么濫竽充數;個別甚至不交。
(二)、缺乏觀察力。大藝術家羅丹說,生活中處處都有美,關鍵是我們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語文的內涵包括社會生活的全部。面對絢麗多彩的沸騰生活。由于初中生不會做生活的有心人,熟視無睹、麻木不仁,身在寶山不識寶,不善于思考生活給我們留下的啟迪,因而寫作時自然難免"肚中"無物。
(三)、思想不成熟。初中學生由于閱歷尚淺,所以面對紛繁的社會現象,分不清主次、常感無從下筆。即使搜腸刮肚偶爾想到一些寫作題材,也常因思路不清晰,不能圍繞中心選材,不知詳略得當有序地表達觀點。寫出的文章不是言之無物,就是東拉西扯地堆砌材料。如要求寫《校園新貌》,同學們只會樓房、道路、學習成績等方面的材料,不會深入一層,揭示由于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好。新世紀的教育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寫作能力將成為一個人的社會責任與謀生手段的重要標志。
(四)、立意淺顯,思辯性差。在作文中,學生總是把先前儲備好的思想內容作為思想基礎的內核,缺少對現有生活、社會的觀察與分析,對各種社會現象不能進行獨立而深刻的思考,思想的觸角僅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而不能探入復雜的深層,情感的基調只有歡樂輕松而缺乏凝重深沉。呈現在眼前的是假大空的思想和克隆化的主題,文章缺少個性,人云亦云,思想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五)、思想模式化,簡單化。思想上的膚淺弱化導致了思想的簡單化、模式化。在學生眼里,狼永遠是兇殘的,狐貍永遠是狡猾的;議論文舉例除了抗日就是解放,除了革命領袖就是仁人志士,例子永遠是雷鋒、居里夫人、李白、杜甫等等。思維形成了某種慣性,而不是用大腦去思考、去挖掘問題的本質,沒有個人的見解和主張。
(六)、選題陳舊、缺少時代感。僵死的應試教育使學生深陷題海的十面埋伏,無暇顧及課外書乃至報紙雜志,即使必要的新聞也難得一見。這樣狹窄的視野,空空的大腦,導致作文底氣不足,腹內草莽,選材時反來復去總是“老三篇”
(七)、語言平淡,缺少文采。由于平時閱讀量少,語言包括詞句積累貧乏,造成作文語言平淡無味,句式單一呆板,缺少文采。
(八)、為師造文。很多學生認為作文是寫給老師
看的,什么樣的'文章能得高分,就寫什么樣的文章,形成了千人一面、萬人同言的現象,殊不知文章是內心情感的抒發,是對真善美的揭示,錯誤的作文觀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阻礙了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九)、教學無章可循。寫作教學缺少系統性和連貫性,教師只看高考,考什么練什么,講評也是就題論題,出現了七、八、九年級同寫一題的現象,這樣導致了作文中的錯誤重復出現,嚴重挫傷學生寫作熱情。
措施:
(一)、張揚個性寫作,切合興趣。
作文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靈,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出來,給學生放飛心靈的廣闊空間。因此要鼓勵學生敢于“出軌”,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思想去體會人生,“寫我的自得之見,抒我的自得之情”。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寫生活日記,擯棄條條框框,寫個性作文。
(二)、開放寫作空間,開發興趣。
1、作文不僅局限于兩節課,讓學生充分醞釀,盡情抒寫。
2、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少一點限制,多一點寬容,提倡“自由作文”。
3、改進講評形式,把評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傾聽自己的心跳,相信寫作水平的提高,關鍵是個人文學素養的提高。
(三)、豐富寫作底蘊,培植興趣。
1、開闊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從狹隘的書本中走出來,融入到社會生活中,豐富人生閱歷。
2、增強學生的思想底蘊,讀書不僅限于文學,天文地理都可以,以此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3、豐富語言。巴金曾說:“寫作不是靠技巧,而是靠背誦的二百多部作品。”因此,要求學生要大量誦讀經典作品;另外,文章寫的有文采,還可以加強成語造句訓練和句式運用訓練。
(四)、轉變教師角色,匡扶興趣。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而不是講授,要合作而不是耳提面命,對寫作大膽放手,鼓勵學生自由創作,可采用演講、辯論等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告別僅將作文當作“作業”的歷史,真正將作文當作無限豐富的活動。這是擺在每個教師腳下一條別無選擇的寬闊而又漫長的路。
寫作空間的開放、寫作底蘊的豐富、教師角色的轉變體現在和閱讀課、活動課有機結合,把寫作視野投放到生活中,大自然中,社會中,讓學生感受自然,關注社會、人生,讓學生獲得真真切切的生活體驗;同時我們將閱讀當作學生積累生活、豐富閱歷、獲得知識、提高思想、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的平臺,讓學生通過閱讀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為寫作打下良好基礎,讀促進寫,寫促進讀,形成良性循環;而活動課則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獲得了全面發展。這條人文化的寫作路子極大解放了寫作生產力,拓寬了作文教學空間。
二、研究過程及實驗情況
本課題以“初中興趣作文教學法的研究”為核心,著重研究初中作文的教與學;研究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在新理論指導下探索寫作新路子。目的在于通過研究與實驗,在教師與學生的思想意識上取得重大突破,改變思維的懶惰局面,充分培養教與學對寫作的興趣。
課題伊始,我們確定了如下目標:
a)第一階段:xx年3月——xx年2月為準備工作、理論學習的實施階段。由于我校起步晚,因此邊準備邊研究。主要做好了七件事。
(1)篩選培訓實驗教師,落實實驗班級。共設立了十個實驗班,每個年級設三個實驗班,并配置了對比班。
(2)制定總方案及各年級學期實驗計劃。計劃與方案納入學校計劃,科研處進行管理。
(3)建立實驗班與對比班檔案,注意積累資料、統計數據、列好表格。所有情況均有教科所具體管理,相關檔案存于專門的課題檔案中。這里列出xx年到xx年對比成績,可以看出抓興趣作文教學和不抓是不一樣的。
xx——xx年實驗班、對比班成績統計表
實驗班 對比班 學期末平均分 學年末平均分
語文成績 作文成績 語文成績 作文成績
七(8)七(1) 84/81 43/39 89/82 45/40
七(9)七(2) 93/91 44/42 95/90 46/43
七(10)七(3) 94/92 45/43 95/92 46/42
八(5)八(1) 85/81 42/37 89/82 44/38
八(6)八(2) 89/86 43/41 92/87 45/41
八(7)八(9) 94/92 44/41 96/92 46/42
八(8)八(10) 93/90 42/40 95/89 44/40
九(1)九(7) 95/94 45/43 96/92 46/42
九(2)九(8) 91/88 45/41 94/89 46/40
九(3)九(9) 82/75 41/38 90/81 44/38
這份粗略的表格統計顯示的總成績,語文基礎知識分值相差無幾,主要是作文分值差距較大,所以可以看出興趣作文舉足輕重的作用。
(4)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寫作水平,寫作心理等現狀。通過不斷的現狀分析,我們明確了當前所存在的問題,不斷修正我們的寫作計劃,采取針對性措施,在動態中實現寫作教學的發展。
研究報告作文3
一、課題的提出及重要意義。
作為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布置作文,學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談到作文教學,教師則常憂心忡忡。前輩教師嘆息說,沒想到現在的學生竟然不喜歡寫作;作家則說,沒想到現在的學生寫出的文章如此難看……
既然叫“作文教學”,學生作文寫不好,教師難辭其咎。事實是,很多寫作者自述,能把文章寫好,往往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通過多讀書,自己悟出來的,練出來的。教師只能適當地指導大概寫法,更多的是要靠學生體悟、實踐。但為了提高學生寫作素養,我們必須了解作文教學的現狀,多方面尋找原因。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然而,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首先是大部分學生沒有感受到寫作的愉快,他們的閱讀量很小,寫作基礎較差;其次是應試作文模式過早地影響了正常的寫作教學,使他們的寫作變得功利并趨于程式化;其三是課堂寫作缺乏有效指導,陳舊的教學觀念阻滯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沒有把寫作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思維活動。同時我們還發現,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水平往往優于作文的水平,原因在于習作就是一種創新,比起單純掌握語文知識難得多,而我們又往往忽略了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技巧和創新能力,因此如果不對作文教學進行創新的研究,理論上作一個整體的、序列的和系統性的探索并加以實踐,就難以進一步提高教師作文教學的'創新水平和學生的習作水平。針對這些現象,我們確立了《小學作文教學研究》這一課題。
二、研究內容和目標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要探索和總結新課改的形式下小學作文教學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在新課標下,如何促進作文創作過程的優化及如何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努力創設學生作文創作的環境,從而形成一些小學作文教學的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結構。本課題要對如何促進課堂教學優化的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要充分發揮學生生活經歷的優勢,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作用,提高教學效果進行研究,特別要對作文教學和學生生活經歷以及學生的個性體驗等要素的整合方法進行研究。
三、界定關鍵詞。
新思路:是指打破傳統的“課程觀”“教材觀”和傳統作文教學模式,用素質教育核心理念為指導,遵循新課程、新教材特點與規律,以新的觀念、新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進行作文教學的新思想、新辦法。
四、文獻綜述。
當今21世紀的語文課堂,作文教學的重要地位始終不變,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投入的研究精力日益增加。《語文課程標準》在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中,都將習作教學提到了更高的位置。隨著課改的深入發展,教師們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探索出了多種作文教學新的方法、新的思路。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五、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對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典型學習指導經驗和研究案例,進行分析、提煉,尋找內在規律。
2、調查研究法:直接深入到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觀察、訪談和調查等形式總結提煉相關材料。
3、文獻資料研究法:查閱有關研究性學習的資料,對各子課題研究性學習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根據課題的要求有所取舍,從而得出結論性的見解。
4、綜合研究法:即綜合運用上述各種方法。
六、課題研究的范圍及內容。
(一)從“傳統說教”到多元模式,改變作文課堂教學方法。
(二)從“單一訓練”到讀寫結合,明確閱讀教學重點。
(三)從關注素材積累,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四)從單純描述到入情入境,提倡張揚個性文風。
(五)從重“批”輕改到重改輕“批”,揚自主創新的習作信心。
七、課題組成員及管理網絡。
為了保障本課題正常有效的開展研究工作,我制定了完善的課題領導管理網絡。
課題組組長:何存利
副組長:趙江田
組員:丁全民、程欣欣、田西航。
八、課題研究的對象。
周至縣終南鎮東大堅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
九、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xx.10—20xx.11)
制訂課題實施計劃,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查閱同類課題的研究成果,著手開展研究。
2、實施階段:(20xx.12—20xx.8)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扎實開展實驗研究,通過文獻,調查、實驗等探索課題目標的實施、深入研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積累過程性資料,并定期小結。
3、總結階段:(20xx.9—20xx.10)
通過文獻、實驗等研究,整理資料,分析結果,撰寫結題報告。
研究報告作文4
一、問題的提出
每當我看到花的時候,就有一個疑問:花與生活又什么關系?
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1、確定有代表性的花做為具體研究對象。
2、搜集與這些花有關的資料。
3、整理與歸納搜集到的資料。
以下是我整理后的研究情況:
曇花 具有軟便去毒、清熱療喘的`功效、主治大腸熱癥、便秘便血、腫瘡、肺炎、痰中有血絲、哮喘等癥、花具有強健的功效,兼治高血壓及血脂肪過高等、用法:可煮水或燉赤肉服食,也可用鮮品導制調蜂蜜飲服、燉赤肉通常加米酒,與清水各半;或調加生地、淮山及決明子共享、月季 中醫認為,月季味甘、性溫,入肝經,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氣、止痛作用明顯,故常被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癥。
三、研究結果。
花不僅只是香味宜人,外觀動人,作用還很多。掌握花的特性可以讓它們服務人類。
研究報告作文5
我們語文課題組在上級領導的直接關心領導下,做到人人參與,扎實開展了各項研究工作,努力探索“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與方法。一路走來,我們腳踏實地探索著,也采擷到了甜美的果實。
一、研究的基本情況:
1、對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認識。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作文本是精神產品的獨創,學生只有寫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親身經歷,自己最熟悉的、最動情的東西,才有可能說真話,抒真情,才會寫出感人的作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寫作目標中談到:“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突破傳統作文的樊籬,為學生創設開放的作文大課堂,引導學生去關心生活,觀察生活,參與生活,重視生活的積累與體驗,做生活的有心人。體驗式作文是一種以寫作為重點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它要求學生要綜合利用學習要素,它能比傳統的作文教學在發揮主體性和創造性有很大的突破,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教學。
2、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我校派出了齊灝等五位教師參加了在世紀中學召開的關于體驗式作文報告會,觀摩了來自上海的李白堅教授精彩授課,以及來自張店七中魏俊峰老師的關于體驗式作文的嘗試的報告后,老師們熱情很高,認為體驗式作文非常適合在我們農村中學開展。在邢基光校長的帶領下,以教研組長帶頭在教研組會上就怎樣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展開廣泛討論,并確定了課題重點實施年級,為六年級(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六班),七年級(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和課題重點實施教師:商娜、郭承業、顧秀霞、張俊愛、劉金枝、劉華、齊灝、王循茂。并擬定以骨干教師帶動策略。決定以實施體驗式作文教學為契機,改變我校語文教學目前存在的現狀。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
(一)、在學校生活中學習語文。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這座舞臺上發生的一些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學校師生之間的交往,班干部競選演講,觀看演出等活動,同學們參加的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也都成了學生體驗的機會,為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我們老師的積極引導,都成了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途徑。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作文的體驗感悟也是如此。為此,我組教師有意識地創設機會,結合文本,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課堂上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初四的王循茂和齊灝老師則結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了以“秋雨”為主題的作文活動。通過觀察秋雨,傾聽秋雨,讀描寫秋雨的文章,體驗秋雨,在此基礎上齊媛媛寫出的《雨思》張麗偉的《秋天·秋雨》均以描寫細膩真實而受到語文組老師的好評。
讓生活與作文緊密聯系,在生活中學習作文。向生活要素材,讓學生留心觀察。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注意收集觀察的第一手資料。把豐富的校園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動、溫馨的家庭生活、四季交替帶來的景物天氣變化等引進作文課堂 。因此, “當老師做操的時候”、“大自然的聲音”、“游蟠龍山”“ 老師遲到了2分鐘”、 等等生活題材在我組廣大教師的引導下,都成了學生習作、說話的題材。如劉華老師上的八年級作文課——《背起行囊走四方-----感受家鄉》,是一堂將生活和語文結合分組調查:1、調查家鄉歷史、家鄉傳說、發展變化等等; 2、調查后:交流家鄉與其它地方的異同、學習寫作,交流評價。在此基礎上傅曉陽寫出了“家鄉美―――傅山” 彭巖同學寫了“蟠龍山游記――家鄉掠影”發表在校報上。
(二)、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語文。
社會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更是學習語文的一片天地。我校教師郭承業開展了以“環保小課題”的調查研究的體驗式作文試驗。通過對周圍的垃圾進行調查,引起他們對自然、對生活、對社會的關注。將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由組長、資料員、調查員、聯絡員、撰稿人等組成。組長負責全面協調、統籌全程(由具有組織、管理能力的學生擔任);資料員負責查找相關的材料,供全組使用(由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最好是家里有電腦、能上網的學生擔任);調查員負責制定調查問卷、發放問卷、訪問對象等(由表達能力、交際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撰稿人負責將調查的結果撰寫成書面報告。將文化、生活、語文融為一體。
(三)、在家庭生活中學習語文。
家庭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我組顧秀霞、張俊愛教師抓住了每個學生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語文教學。開展了“愛心故事”為主題的體驗式作文活動,讓學生從家庭中找愛心,例如: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服裝的,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水果的,則讓談談家長掙錢的艱辛等等。通過交流體會到父母的愛心。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高昂,也覺得有東西可寫了。
從學生的表現來看,學生的作文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模仿抄襲的少了說空話假話的少了,學生認識到要寫好作文就要細致的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要寫出好文章就要說真話、抒真情。
二、存在的問題
1、反思評價階段仍有少數老師以教師講評為主,不敢放手讓學生評作文。
學生評作文中教師的指導不到位,讓學生互改是個好方法.也能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但是,為了提高批改的整體質量,要有計劃地積極引導學生實施“專項批改”,即每次習作訓練以一個方面的教學目標為批改重點,提高批改的針對性,顯然在這方面教師還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
2、設置體驗式作文的活動太籠統,活動設計不具體,簡單化。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方式方法不夠靈活,操作性差。所以學生的體驗不夠深刻,寫出的東西不夠感人。
如在“愛心故事”的主題體驗活動中,學生在交流中只是泛泛而談,還缺乏對父母的愛深入體會。
三、研究的困惑
在實踐過程中,老師們普遍感到體驗式教學還缺乏系統性。體驗式教學的開放性較強,同時它的隨意性也很大。目前老師們的體驗式作文的探討還主要是圍繞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而進行。對于體驗式作文還存在模式化傾向,對于體驗式作文的形式探討的還不夠。 很多孩子只是很興奮地看看別人給自己做的修改,卻不會去進行自己的“再修改”。教師的引導不夠,批前的指導不到位。同時,對于教師在學生互批之時扮演怎樣的角色,還沒有清晰地認識。
四、今后的打算:
1、全組教師要繼續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探究學習關于體驗式作文的理論文章
2、進一步強化科研意識,深入進行課題實驗。鼓勵課題組全體教師反復實踐,反復研究,對比分析,在實踐中勇于探索,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教訓并整理成文。
3、在課題研究的成果及推廣上,有待于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輔導作用和輻射作用,廣泛引領全組語文教師繼續投入到課題研究中去,努力多出成果。
4、加強交流合作,尤其是向在體驗式教學中做得較成功的學校學習先進經驗。
總之,全組教師依托體驗式作文教學開展了扎實有效的研究工作。在工作上,留下我們努力探索、辛勤耕耘的足跡。 由于受各種條件限制,我們在體驗式作文方面的研究還很粗糙,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努力,將語文教學繼續扎根于生活這一片沃土,努力多開花、多結果。
研究報告作文6
一、課題的提出:
作文教學評價一直是耗時費力但成效不大的難題。我們常見的情形是這樣的:有的教師,盡職盡責,辛辛苦苦給學生們的作文左批右改,寫上大段的評語,再給上分數或等級,學生或心存感動,認真拜讀,或只關注成績,之后,無論是評語、分數、等級,都漸拋腦后,教師的辛勞付之東流。有的教師因時間、精力等原因,對學生的習作只草草圈劃一、二,給個成績應付過去。學生的作文評價,多多少少成了語文教師不得已而為之,學生又從中獲益甚少的一樁苦差事。其實,作文教學評價,不單純是為了學生某次或某個階段的習作給出一個終結性的結論,而是通過評價,激發學生再次習作的欲望,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習作水平在原有基礎上發展,它始終是整個作文教學的一個中間環節或下一次習作的新起點。在作文評價中,要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作用,“通過調動學生對評價過程的全面參與,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反思、加強評價與教學相結合的過程,成為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整與自我教育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成為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和技能不斷增強的過程。”①
為了解決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學評價方式,讓充滿活力的作文教學評價方式來促進作文教學的實效高效,從而達到用有效的作文教學評價來拓寬作文教學的發展空間,從而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寫作動機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及思維品質,成為一個個有個性的主體,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想象能力、個性表達及創新精神,使作文充滿生命的活力。因此,我們提出了《在作文教學中實施有效評價》的課題。這個課題旨在以探索構建多元有效的作文教學評價體系,來引導學生在寫作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并能在積極主動的自我評價與合作評價的過程中提升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以有效的作文教學評價促使作文教學具有實效性。
二、課題研究的依據:
傳統的作文教學評價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追求的是“常模”,即個體成績在群體中的位置,以“指標+權重”的定量評價方式來衡量學生的習作情況,考查的是知識與技能,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及學習情感態度與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這種評價的結果,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一部分成為成功者,另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成為失敗者。從某種程度上講,傳統教育是失敗者的教育,傳統的作文教學評價往往成了淘汰學生的篩子,制造失敗者的滑鐵盧。
基于上述認識,我們認為小學作文教學評價首先應是對小學作文教學活動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有“現代教育評價之父”之稱的泰勒認為:“評價過程本質上是確定課程與教學計劃實際達到教育目標的程度的過程。但教育目標本質上是指人的行為變化,因此,評價是一個確定行為發生實際變化的過程。”此后,這種觀點得到了許多研究者的認可。其次是為小學作文教學活動提供有效信息的過程。小學的作文評價活動必然是一個提供有效信息的過程,然后根據有關的信息及時進行反饋。以斯塔菲爾比姆為首的美國全國評價研究委員會認為:評價是一種確定、獲取及提供敘述性和判斷性信息的過程。這些信息涉及研究對象的目標、設計、實施及結果的價值與優缺點,以便指導如何解決,如何符合績效的要求,并增加對研究對象的了解,最后是一種共同建構的過程。所謂共同建構就是通過對各類與評價有利害關系的人的需求、關注點和問題的應答,并通過對話和協商,逐步達成共識的過程。
因此,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②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就是要力圖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體的評價手段,使評價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學生的學習過程。“授人魚,供一餐之用;授人漁,則享用不盡。”在這一理念指導下的作文課堂教學,就是要通過有效的多元評價方式來提升教師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并觸發學生的寫作情緒,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在多元的作文評改中使學生的習作更加完善,更加有自信,有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有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個性的飛揚。
三、課題實驗的假設:
“科學的評價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有利于矯正學生原有的不良行為。”③在作文教學中實施有效評價,可以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促進作文教學的發展,為形成學生之間能相互取長補短,激勵、欣賞的習作氛圍,達到以評促寫,以改促文的實驗目的。
在大作文教學中構建并運行“互動”模式,形成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等的多向評價關系,甚至可以使校內與校外的有效資源的合理利用,構建多元有效的評價體系,以達到在學生自主,自能習作評改的過程中,張揚個性,提升能力。有效的作文教學評價方式拓寬了作文教學的發展空間,使學生的寫作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課內和課外相結合,課堂、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多元而有效評價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想象能力、個性表達及創新精神,學生的作文才能百花爭艷,竟放異彩。
四、課題實驗的原則:
1.自主性原則:自主性主要是指主題支配自己權利的意識及能力,集中表現為自尊、自立、自強等自我意識及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評價的能力等。從自主習作到自主評價,是學生自主性的充分體現,教師要有機地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完成、修改自己習作的能力,使其在不斷的構建習作,自我評價,修改完善的過程中認識自己,激勵自己,以達到學生自主、自能作文的目的。
2.共享性原則:學生在課堂上的共享是建立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的,而實現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必須要有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同時,從教學空間的發展看,作文教學的空間是在課堂、校內、校外或家庭等場所進行的。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還要充分利用校外的有效資源(家長、社會人士),在合作共享的環境中,學生開放視野,拓展思維,激發創造力。
3.創造性原則:創造性是主體發展的最高表現。對于小學生而言,它意味著獨立思考、求新求異、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強等。小學生作文的個性,影響著學生發展的個性。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該最大限度地鼓勵學生在習作中體現不同風格,不同見解,不同體驗及不同思考。這樣,學生的作文創造能力才會在自由的表達中得到增強,才能使作文成為一種充滿快樂、充滿挑戰的過程,從而使作文獲得更多的審美元素,使作文的創作者和欣賞者都獲得愉悅。
五、實驗的實施設計:
針對當今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困惑,為了加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確定了《在作文教學中實施有效評價》這一研究專題,共同制定研究方案,來嘗試解決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我們提出在作文教學中構建并運行“互動”模式,形成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多向評價關系,并試圖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優勢資源,構建多元有效的評價體系,以達到學生自主,自能習作、評改的目的。
1、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具有極強的導向性,是激勵和促進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手段。運用教師評價,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評價用語凸顯激勵性:
形成性評價總體上要著眼于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信心,對于學生的長處和優點,尤其是進步,都要給以充分的肯定。歷來作文滿分不多,這未必合理,因為不能只強調分數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而忽略了它的導向性和激勵性。好和差是比較而言的。這個比較不僅是學生之間的橫向比較,更重要的是個體自身發展中的縱向比較。“在新的教育觀念的驅動下,我們的評價用語不斷向人性化、平等化、科學化發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造性被激發出來,”④學生的習作就會煥發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2)評價導向體現針對性:
以往籠統、抽象的評價學生的作文,一方面學生造成一知半解、模糊、似是而非的認識;另一方面因為評價內容含混,操作性不強,往往對學生的具體幫助不大。所以,我們提出“教師的評價必須具體和有針對性,教師評價學生要適當、合理、明確,而不要過于籠統、抽象和含混不清。”⑤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幾種評價范例:針對作文內容的評價,針對作文習慣的評價,針對作文方法的評價,針對情感態度的評價以及針對合作評改的評價等。
(3)評價標準富有彈性:
同樣完成一篇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持應付態度,另一個基礎較差的學生認真努力,哪怕前者的質量高于后者,評價結果也可以后者好于前者。前者不妨有較多批評,后者不妨多一些表揚,后者的分數也可以高于前者。對習慣性失誤,應及時做出否定的強化評價,評語措辭應警醒一些,評分也可以低一些,以達到引起注意、迅速糾正的目的。
(4)評價方式呈現多元化:
對學生的作文評價由原來單一的分數變成星級、圈點,讀后感,表格、圖文、標志等多種方式,由原來教師的“一言堂”變成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師評、家長評價、網絡互動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呈現在作文教學中,還可以嘗試將分數與評語相分離的評價方式,從而使作文教學的空間得以拓延,使學生在多元的評價方式中享受到習作成功的樂趣,并提升作文的能力。
2、學生評價
(1)自我評價: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修改作文的權利首先應屬于本人。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誦讀法、推敲法,邊讀邊思,進行增、刪、換、改,并在文后寫下“我最欣賞自己_____,改進之處_____。”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站在孩子的立場,用商量和欣賞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和孩子們共同修改文章。在這個共同的修改過程中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學會修改、學會評價,能用自己的見解和獨特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習作。
(2)合作評價
學生有了自評自改的基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互評互改。孩子往往對自己的`小伙伴比自己的要求還嚴格,評改習作是非常認真的,視角也是非常獨特的。我們嘗試要求學生在評改時寫下修改意見,在虛心地汲取被評改作文的優點的同時,又認真負責地指出不足之處,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認識的問題,小到一個詞、一個標點符號。學生既是“作者”,又是“讀者”,角色不斷轉換,使他們在合作的氛圍中互相溝通,互相啟發,學會欣賞,學會評改。
同時,教師作為合作評價的參與者,始終貫穿于學生作文的全過程。通過教師與學生間的合作評改,使學生能發現優點,學會賞識,指出不足,真正學會有針對性的、創造性的、有個性的評改,從而彰顯自己的個性。
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實行“多元互動”的評改模式勢在必行。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自評自改,提倡互批互改,眾人評改等方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大作文”環境,使全體學生在開放的作文過程中,學會關注并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文,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視野更有廣度更有深度。
3、家長評價
家長評價也是我們嘗試的評價方式。我們試圖在作文教學中引進家長這一寶貴的資源,調動家長評價自己孩子作文的興趣,引導家長能夠逐步地關注并開始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孩子的作文。這樣,就有助于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為我們的評改作文提供新的發展空間。試想,學生的每一篇習作上都有個人、伙伴、老師、家長等多人的評語,那將是一筆多么珍貴的精神財富呀!
4、社會評價:
無可否認,傳統的課堂作文教學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如教學的現場感、真實性等;但也有其不足,如往往受到人數、時間、空間、資料等條件的限制,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網絡技術開始逐步滲透于教學之中,有力地促進了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特別是教學評價等的實質性轉變。信息技術和網絡的迅速發展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嶄新平臺。因此,我們提出在作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校外的有效資源(家長、社會人士),在有可能的條件下還可以適當利用網絡環境進行網絡的作文發表及作文評改,使師生學會聆聽和接納不同的聲音,在異中求同,在同中求異,這樣就會更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然后形成學習、交流、爭鳴的氛圍。實現作文教學的多維化、多元化、立體化,在合作共享的環境中,學生開放視野,拓展思維,激發創造力。
六、實驗的方法:
行動研究法
七、實驗的階段:
1.實驗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相關人員商議研究方案,確定研究方案。
查閱相關資料,書籍,上網學習。
2.實驗實施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1月
按實驗方案分層次實施,選擇相應實驗班級和教師,從日常教學中去研究和實驗。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表達,積極評價。
我們準備進行:專家指導教師培訓研討沙龍集體備課案例分析現場課展示等
3.實驗總結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整理、統計所有實驗數據,寫好實驗報告,請專家評估,實驗成果、匯編研究成果。
九.成果展示形式:
第一階段:
1.課題組及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方案(結集)
2.課題組理論參考文獻集
第二階段:
3.優秀案例及教學反思集
4.課題階段性總結和中期匯報
5.課題組優秀教學論文匯編
6.學生優秀作文集
7.音像資料(課堂實錄、課題培訓及教學研討活動的照片及優秀課件等)
第三階段:
8.課題組工作匯報(大事記)
9.課題實驗調查分析表(附課題組成員、家長、學生調查表原始材料)
10.課題組成員的獲獎證書(結集)
11.課題組課題結題報告
十、預期結果:
以有效的評價促進作文教學效率的提高,使作文教學張顯生命的活力。但是,須注意的是,有一定的模式但絕對不模式化,并且建構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模式,以便能夠在作文教學中推廣應用,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真正做到有效,高效。
十一、課題組組成:
特邀專家組:寧學慧王呈祥李崧譚瑩
課題組負責人:田征龍莉
課題組組長:鞏明霞何莉
課題組副組長:胡佳昕孫曉芳
組員:李晴楊培劉詠梅安源張冬梅王海燕趙春燕劉絢史江萍姜文姐張珊珊樊銘璐馬巖紀新喚
研究報告作文7
一、 研究目的
了解博物館的工作內容、工作特點、部門分工、運作過程。
二、 研究計劃和實施
20xx年10月4日10點,我和全家到達了東濠涌博物館。首先,我們參觀了博物館的展覽。接著我去采訪了一個保安和一個負責的阿姨,再到東濠涌邊玩了一會兒水。
1、 參觀:從一樓到二樓,了解以前的東濠涌是怎么樣的。我看到了在東濠涌上的船家劃著船賣水果,遠處也有很多船;我還看到了以前的照相機,差不多和我一樣高;以前的衣服,很漂亮,有許多花紋;以前的電話,是掛在墻上的,聽筒的形狀是喇叭型,可是我怎么都不會用。
在二樓的另外一邊,我們走進了一個臟亂的地方,描述了東濠涌變臟的樣子。腳下全是黑色的、油油的東西;墻上掛著臟亂東濠涌的照片,讓人惡心;墻上的大水管流出黑色的液體,似乎散發著一陣臭味。
我們離開了惡心的地方。來到了有一個大屏幕的房間,是現在的`東濠涌。一大排監控攝像擺在那,我立即跑過去,隨便點了一個數字,大屏幕上就出現了一段畫面,大概是被監控的那段涌的情況吧。我又點了好多個數字,出現了許多畫面,我們看到現在的東濠涌變得很干凈、很漂亮。最后,我在“電子簽名”的地方,留下了我的名字。
2、采訪。我下樓后,找到了一個保安,當我說要采訪的時候,他指著一個正在打電話的阿姨說:“你去問她吧”。我等她打完電話,就走過去采訪她。我首先介紹了自己和采訪的目的,接著開始了正式的采訪。我問了她許多問題,她都一一做了回答。
3、到東濠涌邊玩水。我來到了清澈的涌邊,里面有許多魚,有黑的,有黃的,有紅的,在水里歡快的游來游去。我很想抓一條,就跳到了水中的一個大石頭上,結果沒抓到。于是,我脫掉鞋,把腳伸進水里,濺起許多水花,玩得很開心。
三、研究結果
1、博物館的工作內容
按時開關門,接待來博物館的客人。保持博物館的清潔,防止博物館的物品被拿走。
2、工作特點
東濠涌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一個以水為主題的博物館。讓人們可以看到以前和現在的東濠涌。做好宣傳,吸引人來參觀,并且把人接待好。
3、部門分工
東濠涌博物館是微型博物館,有負責開關大門的、保持清潔的、講解的,有負責整個博物館的館長。
4、運作過程
把兩棟舊別墅連起來,按“修舊如舊”改成一座博物館。博物館內的物品是居民捐贈和收集而來,圖片是收集和拍攝的,模型是專門的公司制作的。館外有可以親自觸摸的東西,比如花草、水......博物館本身沒有宣傳部,用政府的宣傳部幫助宣傳。
四、我的收獲
我發現這個博物館很特別,讓我知道東濠涌的過去是一條護城河,老廣州是什么樣子,知道政府是怎么樣把東濠涌改造得漂亮的。
我還知道東濠涌博物館是怎么建成的,它的部門和人員分工是怎么樣的。
這是我第一次進行研究報告的寫作。我知道先要做一個計劃,后要到網絡上查,再要到現場去采訪工作人員,做好記錄,回來整理,寫成幾段話,就成為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作文8
我校作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選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建構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實驗課題。我作為校課題組成員,把“建構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作文教學模式”這一子課題作為研究內容。經過實踐探索,總結出新型的作文教學模式 ,現將實施效果情況匯報如下:
一、問題的提出與課程特點分析
我選擇這一課題進行研究,旨在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探索教與學的規律,構建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作文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發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能力。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命題-指導-寫作-批改-講評”五步式的傳統作文教學模式,面臨嚴重挑戰。教師滔滔不絕地指導,密密麻麻地批改,津津有味地講評,似乎是任勞任怨,盡職盡責。然而事與愿違,辛勤的勞動沒有換來豐收的喜悅,有的甚至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結果,學生看見作文就發愁、焦急惶恐。作文時,離開自身實際,東拼西湊,以至不認為作文是交流思想的,而是應付老師的。在小學六年中,作文知識(審題、立意選材、開頭、結尾)的灌輸很多,寫作練習的次數也很頻繁,范文的閱讀更是不計其數。至小學畢業時,真正能寫好作文的沒有幾人。問題癥結在于,被動的學習壓抑了學生的創造力,沒有讓作文成為學生可隨心所欲交流思想的工具,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雖偶有形式上的變化,終究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讓學生養成依賴心理,缺乏獨創精神。教師主觀設計,脫離學生的評講,壓抑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當前學校出現的一種新八股式的教學結構,導致能展示學生心靈與創造力的園地失去生機。實行教學改革,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經濟的升溫,要求教育的改革走在時代的前列。現代作文教學,要求保護、開發學生的想象資源,努力創設意境。在“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思維領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要成為知識的探究者和意義建構的主體。把現代教育手段引進課堂,用較小的時間、精力獲得更多的教學效果。
我們應該看到被傳統教育公認的三大基石:閱讀、寫作、計算,也在發生異變:從文本閱讀走向超文本閱讀。寫作的方式開始以手寫走向鍵盤輸入、鼠標輸入、掃描輸入、語音輸入。文字的數字化使計算機從語言上升為文化。對于培養21世紀人才的教師來說,攻占教育的制高點,必須利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改進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文教學中不僅融入知識傳授、技能指導,還有智力的開發、個性的發展。正如哈爾拉莫說的“教學的基礎應當是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包括組織學生進行積極的認識活動,理解和掌握知識,鍛煉出實際技能和技巧,以及形成世界觀并發展創造力和才能力。”根據時代的要求,及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課題組提出“建構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作文教學模式。”按照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作文教學,解決了傳統作文教學中的不足,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操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如何建立一套嶄新的作文教學模式,是我們進行研究的重要內容。
二、實驗目標
課題目標:教師利用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形成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所謂教師的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俾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受。”這句話在承認教師在教學中“主導”作用同時,強調了教學活動不應由教師包攬一切,學生應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體現,就無從談起培養創造性人才。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把學生學習的全過程由被動變為主動,幫助學生去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注重學生素質的提高。用多媒體組合教學,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點,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智力因素與非智力的強化與發展;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擴大教學規模:人機交互的互動化,信息傳輸網絡化等;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科技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樣的課堂教學,突出重點,化難為易,啟發學生思維、想象、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體現學生認知主體地位。
實驗學科目標:利用媒體引導學生觀察、聯想,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由不愿寫到愿意寫。提高學生作文知識與寫作修改能力,由能邊聽邊想,抓住要點到能說一段話,到能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抓住重點,表達感情,能寫條理清楚、內容簡單的記敘文,到嘗試電腦寫作和調閱信息的能力。
三、實驗設計
實驗對象:五年級四班全體學生(男生33人
女生33人)
實驗時間:19xx年9月~20xx年7月
19xx年9月-20xx年2月探索作文教學模式階段
20xx年3月-20xx年2月作文教學模式形成階段
20xx年3月-20xx年7月作文教學模式實施階段
實驗環境:
1.借用多媒體展示事物和現象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系,使聲音與畫面并存,生動直觀地將教學信息再現于學生的感官,通過視聽器官的協作運用,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2.電腦網絡下的交互式教學。網絡將大量超時空的感性材料提供給學生,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得到綜合運用。網絡的交互功能,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
四、教學資源的內容.特點
教學資源有三種:文本資源、電子信息資源、潛在資源
文本資源指教材及相關教學資料。電子信息資源指學校購買的電腦軟件、vcd光盤、錄像帶及網絡信息。潛在資源指挖掘學生的內在因素。
根據教學資源的來源,實驗研究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課本是學生練習寫作的最好范例。學生通過學習書中的.語言,把這些好詞、好句、好段儲存在大腦中,充實寫作素材的“倉庫 "。同時吸取其中的長處,融進自己的習作中去,達到從學習到內化的過程。如:學習《鳥的天堂》一文,學生被書中優美的語言所吸引并自覺地在自己的習作中抓住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來描寫,使文章生動得多。
2、在說話、寫作訓練課上,創設情境,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讓學生敢說、敢想、敢評,培養獨特的個性。如:教學寫作《我愛家鄉的**》。CAI課件"安慶攬勝",收錄了大量的山水風光、文壇藝苑、名優特產等內容。此課件分五個部分介紹家鄉:①宜城山水好風光②文壇藝苑數風流③閃爍歷史的明星④聲明遠播名特產⑤古城新貌交響曲
3、在平時活動中,開展說寫競賽,向電臺、報紙投稿,挖掘學生潛力,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調動學生習作的內驅力。利用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和習作興趣。
五、模式特征分析
1、教學模式
“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作文教學模式”是以多媒體為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維入手,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結合實際教學總結出“5+1”作文教學模式。
設計模式如下:
(1)激發興趣:學生的主動學習行為來源于自身的求知欲望,通過情境創設,讓教學信息再現于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2)激發想象:想象是創造的源泉,在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拓寬學生的視野。
(3)激發探索:教師利用媒體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感性材料,提出觀察要求。或讓學生根據要求探索符合中心的材料,這是在激發學生想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有序認知事物。
(4)激發嘗試:學生在主動觀察、探索的基礎上,用通順連貫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學生思維深化的過程,學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由說到寫,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5)激發思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啟發學生分析、綜合、概括,促進思維縱深發展,再造想象,引導學生辨別優劣。
(6)協作學習:師生共同
討論、評議,注重成果共享,相互促進,體現課堂民主,開拓思維空間。它貫穿于“五激發”始終。
2、教學設計:
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教學模式提出來以后,課題組決定在五年級進行教學試驗。如何在教學中體現這種教學模式的思想和要求,課堂教學設計是關鍵性的工作。從以下兩個方面介紹。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寫作《我敬佩的一個人》為例加以介紹。
(1)分析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內容是語文第九冊第6單元寫作練習。根據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a.通過典型事例的描寫,恰當表現人物的特點。b.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突出人物特點。c.通過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寫人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寫人的方法,教學難點是表現人物的特點。
(2)確定設計思想:
①引導學生熱愛具有崇高品質的人。
②訓練學生觀察、聯想、思維表達能力。
③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功能。利用錄像、創設作文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利用電腦,進行個別作文指導及典型作文的評議修改。
④注意寫作方法的總結和學生應用的指導。
教師首先通過例文提煉出寫人的方法,接著通過觀察反映學生身邊生活的錄像,然后總結強化,促進學生對這一方法的掌握和應用。
⑤利用協作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通過學生討論、評議啟發學生想象,開拓思維空間,由同學想到家庭想到社會,從而掌握寫人的方法。
(3)設計流程:
上例是憑借電教媒體,輔助作文教學,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它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從觀察→片斷→練習→文章寫作→評議。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知識,思維得到升華。
利用電腦網絡教學寫作《我愛家鄉的××》:
(1)分析教學目標:這是第十一冊第3單元的訓練內容。教學目標如下:
①能按一定順序觀察,抓住重點寫具體。②表達真情實感。③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④借助電腦,提高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是借助描寫對象表達真實情感及修改文章的方法。
教學難點:是運用電腦觀察寫作、評改文章。
(2)確定教學思想:①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②指導學生觀察、聯想、思維。③借用網絡的交互功能,提供寫作素材,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進行作文的評議修改,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首先,讓學生瀏覽家鄉的山水風景、文化特產等,從而了解家鄉,接著選擇自己喜愛的內容說給同學們聽,在說的基礎上借用電腦寫作。然后憑借交互功能評議修改自己或同學的文章,提高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3)流程如下:
實施網絡教學,人機交互,克服學生的畏難心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更為自然,更能激發學生的主觀思維。網絡的使用,增大了教學容量,鍛煉了學生調閱信息的能力。同時,它也促進學生探索求知領域的興趣,有助于學生求新求變。
六、效果測量及分析
1.評價體系的建立。
根據教學模式的要求,建立了三個指標:作文興趣、作文知識、作文能力。
對于“作文興趣”指學生的主觀情感是否愿意投入到作文中去,是主動、積極思考,還是被動應付,包括“情感投入”、“作文態度”。
對于“作文知識”指學生的觀察方式方法,審題確定中心,思維方法、遣詞造句、謀篇方法。
對于“作文能力”指命題理解能力、觀察事物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維想象能力、寫作能力。
每個單項指標,都分優、良、中、差四個評價等級,90~100分為優,75~89分為良,60~74分為中,59分以下為差。參照各個單項指標所占的權重,得出四個等級的得分范圍。關于等級的劃分見表1。
通過上述工作,建立起小學五年級學生的作文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表1
小學五年級學生作文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表1說明:
①“作文興趣”中的“情感投入”指學生對作文“很感興趣想寫”、“感興趣,愿意寫”、“一般、無所謂”、“不感興趣、不愿寫”。“作文態度”指“很認真”、“認真”、“有時不認真”、“馬虎”。它通過“調查問卷方式及平時學生在校表現進行評分。
②“作文知識、作文能力”根據學生平時作文課的表現及作文卷面進行評分。
2.教學效果的分析
采用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對學生進行作文能力的評價。這里應用評價指標體系對一個班的學生實驗前后進行作文能力評價,得到表2結果。
表2
“5+1”作文教學模式,它充分運用了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教與學的過程和教與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實現教學優化,具有教學信息多媒體化,教學信息組織的超文本方式,人機交互的互動化,信息傳輸的網絡化等優勢。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利用情境、協作等學習環境元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使學生由原來的單純聽講,接受灌輸的被動地位,轉化為主動參與的主體地位。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局面,學生的心態由“要我寫”而變為“我要寫”。實施這種模式進行作文教學,學生的習作興趣、作文能力、探索精神都有明顯提高。
當然,實施“5+1”作文教學模式,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能力等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模式組合教學,更有助于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創造意識的發展。不可單一片面地采用某一選項,為教學而教學。只有當學生視作文為樂時,作文教學才會步入良性循環。
八、附件:課例錄像、精彩片斷、調查問卷、設計方案。
研究報告作文9
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春節氣氛十分熱鬧,最近我進行了考察如下:
一、市場,街道等忙碌的人們
許多人都來到街上,非常的擁擠,看著應有盡有的貨物,人們都忙著辦年貨,大家都滿臉笑意,最高興就是賣貨的`,因為他們掙了很多錢,街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大家都滿載而歸。
二、三十晚上(除夕夜)
三十晚上是最熱鬧的一天,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三、初一
正月初一的男女老少都到親戚家拜年,拜年要說吉祥話,長輩還會給壓歲錢,大家都聚在一起不僅熱鬧,而且又很快樂,新的一年到來了,新的希望也到了。
這就是我的研究報告,中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就是春節。
研究報告作文10
一、問題的提出及課題的研究現狀
近年來,隨著課改的深入進行,語文教學的改革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巨大的挑戰,翻閱我們學生的習作不難發現,無論是從選材上,還是文筆上,作文水平一般,有的還有跑題現象。由此看來,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通過作文教學研究對學生進行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研究。
二、課題界定及其研究目標
(一)課題界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能力。教學生在貌似不變的學習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找到需要表達的內容,認識生活的精彩紛呈!
提高學生從生活中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合有利信息,以及分析整改的能力。能充分運用這些信息。提高寫作能力,以寫作呈現生活。學生通過對生活的充分認識,做到有話可說,有文可寫,并且能夠寫的精彩。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理論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因此,寫作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渠道,是走向社會的“介紹信”,寫作是更好擁有生活的需要。
總之,《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內涵和建構主義理論是開展小學作文教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2、實踐意義
通過開展此項課題研究,進一步更新作文教學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改革作文課堂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使作文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需要,改變學生作文存在“抄、套、編,假、大、空”現象,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說實話,說心理話,表達自己真實的看法,抒發自己真實的情感。
四、研究內容
1、語文學習是與生活分不開的,因此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探索研究如何將作文訓練內容向生活延伸。
2、如何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創設寬松環境,激發興趣。
3、如何在講評作文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如何在批改作文時實施多元化評價,讓學生品嘗習作樂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
4、如何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對生活的獨特視角和見解,有個性地表達。如何讓學生真正做到說真話,寫真話,表真情。
五、課題研究的策略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
扎實有效地進行理論學習,使研究的參與者樹立正確的觀念是開展課題研究的基礎與前提。因此,我們始終把更新教學理念作為首要任務來抓。
1、自主學習,深化理論素養
課題組要求每一位課題成員訂閱一份教學雜志,不斷充實、更新實驗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使其在交流中不斷吸取“營養”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更好地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并定期做好閱讀摘抄。
2、專題培訓,奠定課題研究基礎
每兩周開展一次課題研討活動;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分析、有總結。通過學習培訓,使課題組教師對“作文教學研究”的意義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明確了作文教學就是讓學生能“我手寫我心、我口表我意”,自主地寫作,寫真實的文章,寫有創意的文章。實驗教師的認識不斷提高,為深入課題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圍繞課堂教學,深入研究
開展本課題以來,我們致力于作文教學方法的探尋,以自主作文的基本方式進行教學。每學期開展兩次課題研究課的設計、教學實施、反思活動,促進課題實驗的開展。
(三)、優化教學過程,促進發展
開展課題研究,貴在探索,重在實踐。為此,實驗教師把開展作文課堂教學作為有效的作文教學的突破口,致力于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表真感、述真意,努力寫出有真實內容、有獨特感受、有個性思想的文章。
六、課題研究的不足
本次課題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雖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通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長。然而,對于我們偏遠的農村孩子來說,寫作文往往成為他們的難題。
1、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語言匱乏
農村的師資配置不夠,很少有體育和音樂教師,還有資金的短缺,所以,校內活動也很少開展。生活的單一,見識面的狹窄,加上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做到讀寫結合,不注意引導學生大量地閱讀和背誦。大部分學校又沒有圖書室,學生閱讀面狹窄,語言能力缺乏,不能充分表達內心感受。
2、作文題材雷同,千篇一律
農村大多遠離城市,村里人們生活很單一,見識較少。學生在學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課、下課的循環中度過。課外及節假日也只能在孩子們的嬉鬧中打發。加上鄉村一些教師把學生習作定位在一些優秀作文選上,一上作文指導課就讀范文,或者不厭其煩地指導,甚至如何開頭,怎樣結尾,中間又怎樣寫具體都反復強調,學生的思維被限定得死死的。本來學生就沒多少內容可寫,教師這么一限制,寫出的文章理所當然雷同甚至千篇一律。總之,我們將在這一階段的基礎上,圍繞新課題改革的實際,緊密聯系實際汲取成功經驗,克服研究中的不足,必須利用現有的條件,把握住有利的時機,認真琢磨科學的指導方法,給學生營造起適合其樂于表達的作文平臺,讓他們以正常的心態,愉悅的情感,足夠的勇氣與信心,步入人生書面作文表達的第一道門檻,使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讓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工作上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研究報告作文11
一、問題的提出
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用塑料袋,塑料袋有什么危害呢?于是,我對塑料袋做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塑料袋的危害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信息渠道
(2)涉及的方面
(3)具體內容
(1)上網
(2)塑料袋的危害
(3)塑料袋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
(1)聽媽媽講述
(2)塑料袋的危害
(3)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斷累積,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四、結論
(1)、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廢塑料制品,會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戶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至死,經濟損失約30多萬元。因為羊喜歡吃塑料袋中夾裹著的'油性殘留物,卻常常連塑料袋一起吃下去,塑料帶在羊肚子里不能消化,長期吃的話,羊肚子就會被塞滿,不能進食,最中會被活活餓死。
(2)、廢塑料隨垃圾填埋不僅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長期得不到恢復,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如果將其填埋,200年的時間不降解,會導致大片土地被長期占用,加劇了土地資源的壓力,不僅我們這代要被垃圾包圍,也會使子孫后代失去生存的空間。
(3)、現在,菜市場里賣東西都用塑料帶,使土地遭受了破壞,。塑料帶不能燒,燒起來很污染環境。所以,我們要少用塑料帶。
研究報告作文12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有好多人都姓王,他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一萬年前是家!”有幾次在家里聽爸爸媽媽說:“姓氏是一種歷史文化,很值得你去研究哦!”于是,我開始了對王氏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 在網上查閱相關的資料,來了解王姓的來源與王姓的歷史名人。
2、 通過歷史教科書、報刊來進一步了解王姓人口的數量情況。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王氏的來源:王氏出自“姬”姓。公年前225年被秦氏所滅,其子孫四散,因為是王者之后,所以被稱為“王家”,也就是現在的“王氏”。
2.歷史上的.王姓名人:有王羲之、王維、王安石、王獻之、王通、王世貞、王之渙、王昌齡、王涵……
3.王姓人口數量:經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信息,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數總數的7.25%。
四、結論:
王姓來源復雜,派別甚多,但仍有一些共同點,即多以爵為氏,天子之后代多以此為姓,也有不少人是賜姓王的。王氏姓源繁多,但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相傳周靈王姬泄心,太子晉曾對其直諫,觸怒龍顏而被廢為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屬山西)、瑯邪(今屬山東膠南縣一帶)等地,因晉及其后裔祖宗為周天子,因此人們便稱其為“王家”,以后便以王為氏了。
研究報告作文13
看到窗臺上站立著那綠油油的蘆薈,陽光透進窗戶里。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像一名勇敢的戰士,尖尖的腦袋好奇地向上望著,如同一個尖尖的峰塔。
我好奇地看著這棵蘆薈,腦袋瓜里突然冒出來一個奇怪的問題:這仙人掌到底有什么用處呢?我百思不解,心想:這仙人掌看來真沒有什么用處!只好跑出去玩了。突然,草地上有塊大石頭,我拼命想要停下來,但是倒霉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我的腳一下子撞到了石頭,石頭卻紋絲不動,好像在說:活該,這是你自找的!哈哈!我準備爬起來,突然感覺腳像針扎了一樣疼。
我抬頭一看,啊!嚇了我一跳,只見我的腿上留下了一些血,我用紙擦擦,可是雖然止住了血,但是卻留下了一個紅紅的疤痕。媽媽趕緊用小刀慌張地切了一小塊蘆薈,幫我在腿上擦,我的'腿一會兒就好了。我疑惑不解的問媽媽:媽媽,蘆薈為什么可以療傷呢?因為蘆薈什么傷都可以治療,吃了還能變得漂亮呢。媽媽很認真的幫我擦著。我飛快地拿起手機,趕快搜索蘆薈的用處,哦,原來蘆薈有這么多用處呢,還可以吃,但吃多了會拉肚子哦。
經過這次研究,我感到了生活的奧秘真是無處不在,小小的蘆薈都有這么大的用處,我們應該學會探索啊。
研究報告作文14
一、提出問題。
現在低視力的越來越多,我們班有很多同學年紀輕輕,竟戴上了眼鏡成為了一個個“小搏士生” ,我感到不解,于是我對此奇怪的現狀展開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直接調查本班情況。
2、網絡查詢。
3、走入社會交談。
4、與老師合作。
三、信息隧道(整理材料)
1、目前中國學生近視眼中小學生近視率已達34。69,高中近視率已達70%,患者已達6000萬,因近視致盲人數達30萬人。
2、我們班一共39人,16人視率41%,5人100度,4人150度,3人200度,2人300度,1人150度,老師1人250度。
3、調查起因;遺傳因素導致低齡近視3人,寫字姿勢不正確導致近視6人,長時間看電視,頻繁上網導致近視2人。
四、結論。
1、寫字看書姿勢不正確,導致視力不斷下降。
2、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營養不均衡,誘發視力下降。
3、長時間看電視、上網,導致眼睛疲勞,引起視力近視。
4、蒙頭打手電筒看書,光線不足,眼睛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下,視力下降。
五、建議。
1、寫字姿勢一定要端正。眼睛離書本一尺遠,桌子離胸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2、要注意飲食,不要吃太辣的食物,要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讓營養全面均衡地發展。
3、認真做眼保健操,堅持正確地做眼保健操,改善視力。
4、看書時間長了,向遠處望一望,防止視力疲勞,常看綠色植物。眼鏡是心靈的窗戶,切誤令心靈的'窗戶受到損害,所以,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和保護視力的重點。
研究報告作文15
尊進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涉縣龍北小學的一名語文教師。下面我向大家重點匯報邯鄲市“十一五”青年專項課題《農村小學語文“二結合”習作教學法探究》。
我是98年參加工作,十余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歷發現,我們的學生從三年級正式開始接觸習作到小學畢業,在經過包括日記、小練筆和4年8冊書64次習作的培養之后,仍有數量不少的學生并沒有得到一個循序漸進的能力培養和較為明顯的水平提高,優秀習作少之甚少,較多的只是能進行粗淺的平鋪直敘,更有對最起碼的成文格式合要求也搞不清楚的。
為此,我在與多所學校的走訪交流中深入探求教師與學生的心聲,逐步摸索出了一種比較吻合農村小學特點的習作教學方法,并作為一項研究課題進行申報,20xx年9月被批準立項,目前正在研究當中。
這一課題的中心,是要求在小學三到六年級的教學中始終貫穿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結合、片段練習和專題作文的結合,強調的是教師的長期培養和學生的逐步提高,以改變“作文難寫”、“作文難教”的現狀。教師遵循不同年級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的發展規律,引導學生進行片段聯系和專題作文,然后是持續改進。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能用實際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階段作品,作出具體的修改指導和相應的客觀評價;學生則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一個全環參與、自主活動的完整習作加評改過程。從運用積累到仿寫創新,從局部進步到整體成功,讓更多的學生在遣詞造句、標點運用、中心確定、題目擬定、材料安排等寫作技巧上,真正看到自己習作的進步,體驗過程的快樂,激發更濃的表達欲望,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研究內容之一即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結合。就是我們就在閱讀教學中真正時間了“語文教學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進行表達”的宗旨,增加了習作教學這個環節,從而使教師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深層挖掘閱讀材料中的習作資源,去有更多素材、寫法技巧的積累;學生則運用這些積累進行初始階段的引用仿寫,然后逐步的增加用自己的語言去進行創造性的表述。如學完了《桂林山水》,首先積累本課中的詞語(成語)和特色句型(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然后針對本課的寫作特點進行歸納指引:課文緊緊圍繞課題詳細描寫了水的凈、清、綠和山的奇、秀、險;最后一個自然段集中的概括了景色給人的美好印象;全文層次清晰、詳略得當、真正的把對景色的喜愛在具體的描述中表達了出來。這樣,在安排片段練習時重點進行具體景物具體描述,專題作文則從擬定題目、布局構思、表情達意、開頭結尾等環節上仿寫創新。這種順學而用,為用而學的相互作用,不僅服務了習作教學,更提升了閱讀教學的價值。
研究內容之二即片段練習和專題習作的結合。
首先,我們將以往習作練習定性為片段練習,以降低學生寫作難度,明確練習重點,提高教師評改要求。
不同的主題單元,寫作練習的側重點就不一樣,如果先引導學生學習典范例文,豐富寫作積累,感悟寫作方法,然后再進行針對性的片段練習,這樣,內容和方法的練習重點就可以集中突出出來。例如:學完了寫人的主題單元,學生就可以進行相應的諸如外貌、語言一類、情節情景一類的片段描寫;學完了寫景的單元主題,就選擇具體景物具體描述;更有詩歌、書信等不同體裁的練習皆可嘗試。再加上教師的指導和評改進一步詳細到服務于生,適用于生,作文的本真就可得到還原。如此環環相扣,即可擺脫學生模糊寫作應付差事,教師粗枝大葉評改了事的畸形發展。
第二,更新以往一次性的習作、評改過程為專題作文經常性的讀品和改評過程。
所謂的專題作文,就是依照《新課標》,把在小學階段學生應學會寫的簡單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如寫人記事、描景狀物,童話、看圖作文定為專題作文。學生有了片段練習的功底,還要在專題作文中對完整作文的格式布局等方面全面培養。首先是學生能完成寫作并保留初稿,教師不再用以往的方式直接的進行一次性的評改和評價。第二步是引導學生在一個經常性的、自主性的自讀自品、互品互讀活動中,把日常學習和課外閱讀中積累到的好詞佳句和方法技巧及時的運用、修改和充實,每一次修訂教師都給予相應的指導,讓學生在不斷的對比、體驗中從小到錯別字、標點符號,中到遣詞造句,大到選材構思等方面找到自己的進步所在。最后是配以月、學期、學年的階段性自評、互評、教師總評和總結,徹底完成小學階段的習作教學任務。這樣橫向培養,學生能真正明確自己習作的優劣狀況和改進方向;縱向發展,學生便可以有一年一個臺階的水平提高。
時至今日,《農村小學語文“二結合”習作教學法探究》已進入第二個實施階段,在此,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不想去斷言課題研究成果一定輝煌,但課題研究的過程必將是智慧火花閃耀最絢麗的時刻。
最后,我想說上幾個感謝!感謝市、縣教育體育局和教研室的專家領導,正是你們的正確引領,我們教師找到了教育科研的方向與動力!感謝兄弟學校的領導老師,擁有了你們大家的良好建議,我們研究人員必將把作文課題研究工作做得更好!感謝龍北小學,領導的鼎力支持和教師的積極協助,《農村小學“二結合”習作教學法探究》才得以一路走來!感謝我們的學生,正是他們的接受,讓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體驗到了教書育人的快樂!
謝謝!
研究報告作文16
“闖紅燈”是一種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在十字路口,有很多人都會闖紅燈。我最近進行了一次調查。下面就是我的調查報告。
調查的對象和問題
我調查了三個人,一個是急性子的媽媽,一個是老實的爸爸,還有一個是溫柔的姐姐。她剛從長沙工作回來。
我準備了四個問題:
第一個:你闖過紅燈嗎?
第二個:你為什么闖紅燈?
第三個:你闖紅燈后是什么感受?
第四個:你知道紅燈的害處嗎?
每個問題的回答
媽媽對問題的回答:媽媽說只闖過三次紅燈,而且闖紅燈的`時間都是晚上九十點鐘左右。而且都是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我媽是一個急性子,看到沒有車輛經過就著急地闖了紅燈。
爸爸對問題的回答:爸爸說他沒有闖過紅燈,基本上很守交通規則,不會違反。
姐姐對問題的回答:姐姐跟爸爸一樣,也很守交通規則,但是姐姐有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喜歡一邊走路,一邊玩手機,有時過馬路的時候也是這樣。這樣很不安全。
我的結論和建議
我覺得:“闖紅燈”這種行為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和素質。
我有兩條建議:
1、盡量延長行人綠燈的時間。
2、如果是第一次闖紅燈,只進行批評教育;如果屢教不改,學生處罰10個青蛙跳,成年人罰10元錢和10個青蛙跳;老年人就進行教育和處罰兩次不能坐公交車。
希望人人都不要闖紅燈,因為一秒鐘的車禍,會毀掉一輩子的幸福。
研究報告作文17
我家小區有一棵小枇杷樹,它穿著棕色大衣,又細又長,葉子是橢圓形的,邊緣有鋸齒,我給它取名“比比”。
看著比比,我的腦袋里蹦出一串疑問:比比幾歲了?它是男是女?它會結果子嗎?它有什么用途……我帶著這些問題去問爸爸,可他撓撓頭又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呀,你上網查查吧。”我打開電腦輸入問題:枇杷樹是雄性植物結果子,還是雌性植物結果子?幾秒鐘后,五花八門的'答案映入我的眼簾。我仔細搜尋我要的答案,原來植物大部分是雄雌一體,極少部分雌雄異株。可我還是不知道比比能否結果子呀,這個問題還是沒解決。
我想了想,又換了一個問題:植物——枇杷樹。網絡飛快地查找出了我要的答案。哦,原來枇杷沒有雄雌之分的,而是雄雌同株的果樹。枇杷種子自播種、種植、嫁接、定植一般需要三年時間,再經四年結果。枇杷樹在春天開了花后結果,果實是珠形,小小的、黃黃的,外面還有一層絨毛,很好看。把皮剝開,露出黃色的果肉,咬一口,又酸又甜,好吃極了。
枇杷除了果實好吃,它的葉子還有藥用價值,中醫以葉入藥,有清肺、舒氣的功效。
我希望比比能快快結出黃澄澄的枇杷,我相信它的味道一定好極了。
研究報告作文18
人的眼睛之所以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光透過晶狀體,再通過不同的光受體向大腦發出了信號,那么照相機又是如何捕捉到圖像的呢?捕捉到圖像后,又是如何使圖像永久保存的呢?
相機捕捉圖像靠的是快門,快門捕捉圖像的過程稱之為曝光,捕捉圖像所需要的時間稱之為曝光時間。快門主要分為兩種:卷簾快門和全局快門。卷簾快門就像是兩道簾子一樣,上面一道“簾子”向下拉的同時,下面的一道“簾子”也會向下,兩道“簾子”中間有一道間隔,這個間隔會隨著兩道“簾子”的移動而移動,光從這個間隔中通過,間隔的寬窄由曝光速度決定。同時,曝光速度也會影響照片的明暗,因為曝光速度越快,相機能夠接收到的光也越少。卷簾快門拍攝出來的照片,上面比下面更早拍攝,打個比方,我們在行駛中的車內用卷簾快門的相機向車窗外拍攝照片,外面的景物將會是傾斜的。全局快門和卷簾快門不一樣,快門按下時,全局快門的所有像素點開始同時收集光線,有些地方對于照片的嚴謹性要求更高,這時就可以使用全局快門。
通過膠片來保存圖像,這是一種通過化學反應來保存圖像的方法。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光在撞擊膠片后,會將附近的銀離子轉化為電中性的銀原子,原本每一個銀離子中都帶有一些金屬銀,在經過沖洗后,那些不帶電的銀離子將會帶有更多的金屬銀,但這樣,原本暗一些的`地方在沖洗后將會變亮,原本亮一些的地方則會變暗,這一張明暗反轉了的膠片,我們稱之為底片,這個時候,我們使用底片再曝光一次,我們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照片了。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相機會使用其它的方式來保存圖像,但這其中的原理也更加復雜。
相機通過快門來捕捉圖像,再通過光化學反應或者感光物等等來保存圖像。相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夠記錄下我們生活中美好的時刻。
研究報告作文19
一. 研究目的
晚上我親自泡了一壺菊花茶,可誰知早上起來的時候,那壺菊花茶卻無緣無故的變綠了。對此現象,我不得不去問媽媽,可媽媽也不清楚。我心里的問號越來越多,于是我決定開展一個小型的調查。
二.研究方法
1.通過詢問老師,來收集關于菊花茶變綠的原因;
2.上網查找,獲取信息;
3.和同學們在課余時間中交流得出結論。
三.研究內容
基本資料
菊花為多年草本植物,是中國傳統地常用中藥材之一。據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和止血消炎等作用。菊花主治感冒風熱,頭痛病等。對頭痛也有防治作用。
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地療效,國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護眼睛地作用。除了涂抹眼睛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來喝,能使眼睛疲勞地癥狀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地菊花茶,對恢復視力也有幫助。菊花地種類很多,不懂門道的人會選擇花朵白晰而且大朵地菊花。其實又小又丑且顏色泛黃地菊花反而是上選。菊花茶其實是不加其它茶葉,只將干燥后地菊花泡水或煮來喝就可以,冬天熱飲、夏天冰飲都是很好地飲料。
解決問號——菊花水為什么會變綠
1.菊花茶浸泡久了,有可能將其中含有的葉綠素浸泡出來,從而導致變色。
2.可能用水的溫度沒有掌握好,一定要用沸水沖泡。
3.如果用自來水沖泡,水中的金屬離子會和菊花中的物質反應,而使菊花茶變綠。而且菊花長時間泡在水中綠色會逐漸變深甚至變藍。所以選水不一樣也有一定影響,蒸餾水泡就基本不會變色;純凈水泡一般會呈淡黃色,比較清亮,時間久會變淡黃綠色; 自來水和礦泉水最容易變顏色,尤其當泡過的水冷后,再加入自來水或礦泉水,就能變成綠色,如長時間放置還能生成墨綠色。這樣的菊花飲用后對人體都無害的`。
所以在這里提醒大家菊花水變顏色后也可以安全飲用,請大家放心哦!
依林提醒
炎熱的夏天到了,我們最容易生病。菊花是一種很好的藥材,可以幫我們治病,所以,大家要多喝菊花水,多多給自己的身體增加維生素增加免疫力,向著生病說再見!
四.研究結束
菊花茶會變綠的問題我們已經接解決了,心里的問號也漸漸變少了。從中我們共同了解了菊花的好處,這就是菊花水的變色。希望得到認同。
研究報告作文20
今天,我和幾個小伙伴在電腦上看到了一些有關于我國水資源的報告:
中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噸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100,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后,中國現時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
我們看了以后,深受影響,決定組織一個“水資源挽救小分隊”,我們將級別、工作都分好了,我們準備去街上進行采訪調查。我們一共三人,我和王健一組,負則采訪,朱柳締負則記錄。我和王健個拿了幾樣采訪工具,便在路頭采訪一些市名,大部份人說:“都怪那些把垃圾拋到河里的人,不然就不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覺得也有道理,歸納一下,我們“水資源挽救小分隊”覺得應該恰當地使用水資源:沒用的廢水可以澆灌花草;淘米水可用以沖刷馬桶……我們也建議人們應該節約用水,并且我們也不能把垃圾、廢水等雜物拋入河中。
【研究報告作文】相關文章:
我的研究報告作文01-21
研究報告作文優秀10-18
精選研究報告的作文10篇08-25
關于漢字的研究報告作文11-26
近視的研究報告03-09
研究報告格式04-16
植物研究報告02-16
研究報告格式02-09
體育研究報告02-09
專業研究報告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