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魏書生報告》有感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聽《魏書生報告》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聽《魏書生報告》有感1
聽了魏書生專家的報告,如夢初醒。從教以來,一直認為教學很累,當班主任更累。但是,魏老師的人生卻是如此精彩、光芒綻放。無論他是在什么位置,做局長也好,當班主任也行,他從來都是在享受人生并成就了自己。
秘訣只有一個,就是把做對的事情堅持做,做好的事情做得更好。他討厭“反思”這個詞,他善用正思,他鼓勵教師在每節課后在自己的教案上務必寫一句話,就是我這節課有哪些優點呢?沒上一節課找一個優點,優點就是創新的源泉,是前進的動力,是改革的動力!教師上課也會越上越開心,教師開心,學生就更開心。是啊!以前總是找自己的缺點,自己哪里教的不好,這節課有哪些不足,絞盡腦汁的想,問領導問同僚,可是什么時候問過自己哪里做的好,可以再做下去,有多少好方法剛冒出苗頭就不再顯露了,靈感出現了也要善于發現并抓住,就像是機會來了而自己錯過了,多么悲哀。
教師應該是幸福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當教師是榮幸的,要想獲得教師幸福,就要不斷在給自己肯定的同時不斷努力上進,為自己喜歡并真心愿意付出的教育事業奮斗終身。
教師不應該是勞累的,應該是幸福并快樂的。凡是勞累的,就要找找問題所在,我作為新教師就應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把孩子當成發展中的人,和孩子平等交流,但是對孩子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不能一刀切,學習興趣是第一重要的,孩子要覺得學習很快樂,所以優點很重要,魏老先生說,即使是最后一名的學生也要讓他找自己的20個優點,我能記住幾個字,我愿意學幾個字就學幾個,我想這就是因材施教。
我想我通過這次學習最大的收獲就是,人生短暫,及時行樂,樂于教育、樂于生活,做幸福教師才能成就幸福孩子。
聽《魏書生報告》有感2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忍辱負重之志。因此,不經一番寒徹骨,也就不能爭得梅花撲鼻香。當我們透過這短暫的兩小時看到的是魏老師那背后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這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背后折射的是那種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我們深深地嘆服于那話里行間彌漫出的真情和斗志!
是的,一個時代,不能沒有精神;一個人,不能沒有品行。這種精神和品行凝聚的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也是一個民族永遠都不可缺少的,只要有了這種精神和品質,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將笑傲群雄,偉岸于世!是的,人很渺小,所以我們不要孤芳自賞,要腳踏實地,執著的追求,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正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我要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生難得做點自己的喜歡做的事情。"我看到的.是他那種為實現夢想而執著追求的堅定信念,也看到他對待生活的那一顆火熱的心。有了這些,即便是一片荒野也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學習、工作、盡責、助人、享受正是這樣一種精神換了絢麗的彩虹!這讓我自然想起希臘神話中的赫克里斯去解救普羅米修斯的時候,是坐在一個瓦罐中漂洋過海的。這個故事其實就是人生的象征,因為每一個求道者正是駕著血肉之軀的輕舟度過波濤翻滾的生活之海的。如果說今天我們評價魏老師輝煌功績是享受人生的幸運的話,那么我說,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堅韌。后者比前者更偉大更難能可貴。一切幸運并非沒有煩惱,而一切厄運也絕非沒有希望。最美好的品質也正是在最潦倒的命運中顯示出的!
聽著那一個個幽默風趣的故事,感受著那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斗志,在為之動容的同時,不得不羨慕魏老師在平淡的生活日子中已磨礪出了堅韌與剛強的美好品質,并最終使它成為生活的強者!
魏老師的故事是一幅畫,吸引著我們,啟發著我們;魏老師的經歷是一首歌,陶冶著我們,感染著我們。他讓我們深深的明白了:生活的意義就在于對目標頑強的向往和追求,人生的真諦恰是在這種追求過程中體會生命的價值人格的魅力的!
有一句話說得好:行遠者假于車,濟江海者因于舟,以后的實際工作我定會以魏老師的理念為指導,不斷地提高自己;以魏老師的精神為豐碑,不斷地促進自己,在各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書寫自己教育旅程的輝煌!
聽《魏書生報告》有感3
聽完魏書生老師的報告,感觸最深的就是魏老師那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魏老師經常說這樣一句話“凡是學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長不要干;凡是班長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從魏老師的這句話里,體現了他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他認為民主管理提高了學生對管理的認識,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解決了學生服從管理、投入管理的問題。
魏老師所說的`“民主管理班級”的方法,充分發揮了每一個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管理能力等諸多能力,在一個班級里,一個教室,一個有限的空間里得到了無限的展示機會。在這個基礎上,老師給予了積極的表揚和肯定,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思維在班級這個小型社會里,得到了發展和張揚。幾十個人組成的一個班級里,居然有“法院”“警察局”等機關。學生在自己創造的最真實的情景中,得到了最真實的社會體驗。很早就聽說“懶”老師能帶出“勤”學生,“勤”老師就只能帶出“懶”學生。魏老師所說的“主任能做的校長不做,老師能做的主任不做,學生能做的老師不做”也就是倡導的這個思想吧!也正是由于這樣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魏老師才有時間與精力身兼數職。把班里的大事小事都分配給不同的同學去負責,負責管理的同學又攪盡腦汁為自己所管理的事情出謀劃策,這樣一來,使每個同學感覺到自己都是重要的,學生一旦有了被重視的感覺,就會更大地激發他在這一方面的積極性,無形中每個學生為班級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聽了魏書生老師的講座后,我同時也感受到我們心態應該擺正,要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想想自己也有不滿的情緒,也曾有抱怨的時候,抱怨學生們怎么也學不會,抱怨學生太調皮了,聽了魏老師對待工作那恢諧幽默的態度,我們不禁捫心自問,既然困難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何不去直面困難,找到解決的方法呢?所以我們應該擺正心態,用一種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學生不愛聽課,那我們就想辦法來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我想,如果我們都能用魏老師的心態去生活,那我們的生活中,煩惱會減少,快樂會多起來,生活會更和諧。
聽《魏書生報告》有感4
聽了魏書生老師在全國班主任工作論壇的發言,聯系自己的工作經歷,我認為對待后進生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因材施教,不要輕易發火。我們對后進生的態度往往是三部曲:怒發沖冠→非打即罵→不歡而散,于是,失敗了,煩惱了,學生也更難管教了。對待后進生,我們做老師的要因材施教,正如魏老師說的別難為人家,考慮人家的可接受性。因為每一個學生的能力不同,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標準要求他們。如98班學生陳,這孩子行為習慣不好,第一周我要求他先把鞋帶系緊,把衣服扣子扣好,他點頭答應了,也做到了。就這樣,每周一要求,他的行為習慣慢慢好多了。再如,學生書寫錯了,最多讓他改正五遍就行了,千萬不要罰抄十遍二十甚至五十一百遍,這就是難為學生了。當然,不難為學生不等于放松學生,魏教授講到不放松任何一個學生,只是對學生的要求各有區別。
2、要鼓勵學生,不要一味批評。作為老師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有積極、好學的一面,老師要有一雙慧眼,發現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及時適度地加以贊賞和肯定,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感覺自己在這個班的價值,你給他一個微笑,他就看到了滿天的陽光,從而促使學生自覺拋棄不好的品行而積極地向好的方面努力。再說陳吧,這孩子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有一次我發現他作文里面有一非常新穎形象的比喻,他把春天的花朵比成待嫁的新娘,借此機會,我及時表揚了他,從此,他對作文日記非常感興趣,寫作水平也逐漸提高,畢業時還自編了一本作文集。同時我還充分發揮他繪畫、演講的特長主持班會,出黑板報。他哪還有時間淘氣呢?他正專心看書,準備演講,籌劃板報的設計呢。
3、要換位思維,不要自以為是。要從學生的利益出發,才會與學生產生共鳴,成為學生的朋友,他們也愿意把煩惱、喜悅、成功、失敗等告訴我們,我們的.教育更有針對性、合理性、實效性,還能避免師生間的矛盾沖突。如:72班學生張,性情暴躁,喜歡打同學,六年級的學生連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全。通過了解才知道,這孩子家庭情況非常特殊,父親是街上的混混,母親天生聾啞。一至四年級都是和母親住在鄉下舅舅家讀書。最美好的童年時期用他自己的話說沒有一個人喜歡我。于是,我總是無意地與他說說話,開開玩笑,請他幫忙做做事,很快我就發現,每天進教室,他就用一雙滿含期待的眼睛望著我,我也總是最先朝他微笑。有一天,他走到我身邊,跟我說:老師,你住得遠,中午我來管班上的紀律,好嗎?從此,教室門窗的開關,午休紀律都由他負責,效果很好,老師,你就可以多休息一會兒了。多懂事的學生啊。換位思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容其之過,多理解學生。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會有很多錯誤的認識、錯誤的行為。犯錯誤的時候,有時是不自覺的,事先并不都意識到,教師不要糾纏不放,更不能無原則地加以放大或恐慌不已。在學生的錯誤中,找出其向善的亮點,深入內心,矯正是非標準,以引導為主,而不是全盤否定。即使需要批評,也要就事論事,有根有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錯誤,誠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改正錯誤。如學生打架,我允許學生打架,但要三不,即不傷和氣,不傷身體,不傷財務。
聽了魏書生老師的報告后,讓我們時刻記住:對待環境,積極適應,少發牢騷,多干實事;對待生活,懷著感激之心,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對待學生,要有愛心耐心,讓每朵花兒都享受陽光的溫暖。
聽《魏書生報告》有感5
讀過魏老師的,學習著他的教學方法、班級管理方法,一直敬佩、感嘆、仰慕,終于見到了他本人,真的很激動。上、下午分別連續兩個半小時的講座,偌大的會場里,無電話鈴聲、無人走到,都怕錯過了他老人家精彩的講說。
做小事
從進入會場,魏老師就站在臺上講,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個已經65歲的老人,精神矍鑠,聲音清冽,而且語調更是詼諧幽默,時不時還給手舞足蹈,帶著動作,讓我們聽得輕松愉悅。他說:我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我就是做好平凡的自己,做好平凡的工作。因為生活就是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從教書到工廠再到教書,從班主任到教導主任到教育局局長,魏老師的一路歷程,他就是堅持做好自己的事。一件件小事,就是做小事做小事,干小事干小事,拿得起放得下干得實。
生活中工作中就是一件件小事,大事干不來,小事不想干,怎么能做好工作呢?想想自己曾抱怨過、憤慨過,可是這都不能解決問題,還是要把一件件事情做好,才能解決,為什么不做好呢?每做好一件事是多么喜悅多么有成就感啊!我也要如魏老師所說的,每天不為難自己,不放縱自己,堅持做好工作中的小事,比如備課、比如批改、比如上課……把該是自己的事做好,備課準備充分,課件齊全;上課精彩,力求測試達標;堅持讀書,和學生共讀;批改細致,查缺補漏;輔導講究方法,抓準時機……讓班級里的學生愛學樂學勤學。
每天上班面帶微笑,放松心情踏步前行,走進教室,檢查班級管理中的小事是否完成,督促提高,拿出教材研究學法,指導學生學習,每課一歌每課一練每課一思,多和同事研究,多看書籍豐富自己。不怕慢就怕不干,不怕做就怕不堅持。就做好這些小事,每天的工作就會順順利利。
就如魏老師所說,就是做小事做小事,今天沒做完,明天接著做,最好今天做完提升喜悅感,成就感。找準自己的心想要做什么,守住想要做事的心,就是堅持做下去,一定會做好。耕耘自己的心田吧,從現在開始,從面帶微笑開始,從放松身體開始,從呼吸均勻開始……
練快樂
魏老師說快樂是最難的,是需要訓練的。其實想一想他說的話,想一想生活中我們是不是覺得快樂好難呢?每天都是煩惱,微信里聊煩惱、發煩惱,于是那些煩悶的情緒神經就瘋漲了。他說你要是覺得每件事情都非常有意思,有趣,比如寫筆記,你就想啊這是用公家的時間在練自己的鋼筆字。哈哈哈我們都笑了。是的,魏老師整個演說就是這樣,沒有華麗的`詞匯,沒有冠冕堂皇的口號,沒有條條框框,幾大點幾小點的羅列,從國際形勢到家長里短,看似天馬行空,聽著卻句句在理,無不彰顯著入世的智慧,生活的道理。
老師的快樂就是不為難學生,不放縱學生;班級管理就是一民主,二科學(按規律養成習慣)還有一小點就是練注意力體操。注意力體操就是四個字:松、靜、勻、樂。松就是放松身體,靜就是心要靜,勻就是呼吸均勻,樂就是情緒要快樂。看著魏老師在臺上邊說邊給我們演示,而且讓我們和他一起微笑,微笑,直到會場里的老師都翹起了嘴角,他也笑了。他說就是啊,我們就應該這樣啊每天訓練自己的快樂情緒,慢慢慢慢地快樂神經就多啦,生氣那些啊就沒啦。
是啊,面對萬事萬物,都是我們快樂的助力,下雨了,濕潤空氣,沒有灰塵,多好;陽光明媚,心情更加開朗雀躍;學生惹我生氣了,他是在磨練我的毅力;成績低了激發了我的動力……一這樣想真的是快樂啊。教室這個職業就是個寓教于樂、苦中作樂的活吧,其中很多的快樂等著我去體會,那現在就出發吧。
聽《魏書生報告》有感6
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有幸到焦作參加了魏書生教育思想報告會,這是一場讓我渴望已久的報告會,它讓人如沐春風,在這個美麗的春天里,一天的報告真的是讓自己的精神受到了一次洗禮,情感受到了一次熏陶,在這場報告會中,時刻讓人感受著民主、科學的管理帶來的教育魅力,時刻讓人感受著做教師的幸福感,平和、從容、寧靜溢滿心頭,在與大師對話交流的境界中,感受的是生命的美好、人性的善良,感受的是智者的引領與點撥,讓每個學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礎上成長、發展,是現在的我最想做到的。
魏書生老師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堅持做到“松、靜、勻、樂”,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做到放松自己的身體,讓自己內心達到寧靜,呼吸均勻,進而保持愉悅的心情,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這不僅在工作時要盡量做到,生活中也同樣如此。正因為魏老師能做到這樣,所以一個65歲的老人,跑步上臺,精神抖擻,上午兩個半小時,下午兩個半小時,風趣幽默地站在臺上娓娓而談,絲毫沒有一絲倦意,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會后那么多的老師圍著他要簽名,跟他合影,他不急不躁,來者不拒,并且我看了他的簽名,美觀大方,只有內心真得靜如湖水的人才能做到。在他的報告中,他列舉自己工作中生活中經歷的件件小事,以及這些小事中蘊含的道理,以小見大,令人信服,會場不時響起掌聲和笑聲,這讓我想到了自己平時工作中不時出現的浮躁情緒,靜不下來,很多時候做不到淡然恬靜,不能做好當下,其實這種情緒極大影響了自己的心情與生活,導致在自己的工作中與生活中,會產生職業倦怠,真的是要好好反思啊,我想以后時刻要努力以享受工作的狀態去工作,自己才能真正生活得快樂。
魏書生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堅守著自己的教育思想,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他講道人活著就是活一種精氣神,一種理想和信念,只要堅持把小事做深、做細、做實,持之以恒,就能把教育做好,比如他讓學生寫日記,一寫幾十年,他自己也寫,一共寫了69本日記;他讓學生堅持課前一支歌,堅持了幾十年;他讓學生堅持口頭作文或演講,一堅持就是幾十年;他讓學生每天做家務,每天踏步,每天進行一分鐘注意力訓練,這些做法成就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成就了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魏老師的做法很多我們在工作中也做過,只是都是虎頭蛇尾,沒有堅持。魏老師讓學生寫出自己的20條優點,然后堅守自己的長處,做最好的自己。在教學中,他注重堅守傳統常識,把傳統教育理念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寓教于樂、教學相長、學而時習、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做到極致,用魏老師的話說,即使教育理念再層出不窮,我還是這些做法,我永遠不會過時。是啊,中國幾千年的教育文化精髓不正在于此嗎?只要堅持好的做法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什么工作做不好呢?想起我們平時的許多做法,我想善于總結自己的優點,堅守自己的長處,把能做好的工作做好做細做實,這應該是我們工作的努力方向,只要堅持,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魏老師在語文教學中,一直滲透了六步教學法,一定向,二自學,三討論,四答疑,五自測,六自結。這不正是我們正在踐行的課改理念嗎?課堂上讓學生充分自學,讓懶老師培養出勤學生,魏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八個學習習慣,一是定計劃的習慣,二是預習習慣,三是適應老師的習慣,四是自已留作業的習慣,五是整理錯題集的習慣,六是互相出考試題的習慣,七是篩選信息的習慣,八是大事做不來小事趕緊做的習慣,這些好的學習習慣才是真正陪伴學生一生、讓學生健康成長的營養劑。好的學習習慣勝于學太多的學科知識,只有真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讓學生真正自主成長,教師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在學生的成長中感受工作帶來的幸福。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積極的滲透這些理念,才能讓師生共同成長,享受美好人生。
回想這次參加的報告會,真的回味無窮,猶如一道盛宴,一盞明燈,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指明了方向,靜下來,沉下去,做最好的自己,是我此時的心境,既然選擇了前方,那就風雨兼程,且歌且行,且行且珍惜!
聽《魏書生報告》有感7
在中國,要成就一番事業,首先要關注人際關系,要敏于研究“人學”,要善于采用一系列辦法讓大眾從較遠的地方欣賞自己,久而久之,使大眾在不經意中把自己搬到他們的心坎上扎根。應該說,這是一條制勝之道。當代初為人師者是否應從這里得到啟示,我想該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對于語文教學本身,魏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采取了出奇制勝的策略。一般常人教語文或研究語文教學往往從“同處”著眼,從如何趨同方面著手,未教或未研究之前,總習慣于先定下一個方針、一個框來,然后按力索驥,依樣畫葫蘆。這樣的教學與研究,一般不會產生多大的“轟動效應”。魏書生不同。他和常人一下子拉開了較大的距離。他常常讓別人對他產生一種撲朔迷離、時隱時顯之感。他的教學總是從“異”處著眼,從“立異”上著手。比如以下策略和做法:
(1)一般人都是一課一課地教,而魏書生是“一學期的教材”“只有30多節課就講完了”。
(2)一般人都是對學生的作業精批細改,至多只不過是研究如何改法,比如是少作多改還是多作少改等,從來就沒有想到“不改”。而魏書生則是“1979年以來,我沒批改過一本作業,沒批改過一本作文”。
(3)一般人都是注重于對學生的學習考評與測試的。依常理,測試是十分必要的;不單是應試,即使是抓素質,也無法離開或摒棄考試。“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已成共同認識。而魏書生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他說:“除統考外,我沒有搞過測驗、考試。”
(4)一般人都是遵循課程標準,十分注重課時的,教師不上課堂,怎么說都不對,這是普遍認識。而魏書生居然不管這一套,他徹底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了。他說過:“十年來,每年還是要有四個月以上時間外出開會。”除節假日不算,這四個月多少還要占去較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對于一般教師來說,這簡直不可思議。
(5)一般人教課都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逐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而魏書生也是一反常理,讓學生“自學整冊教材”。效果是怎樣的呢?居然是新學期一開學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期末考試”。照常規來看,這實在讓人感到太越軌了。
還有很多奇特現象,這里就不一一枚舉了。現在要研究的是,這種奇特現象產生了什么影響?之所以如此的根源又在哪里?
從影響說,目前人們對魏書生大致有兩種看法:一是以之為“怪”,魏書生是“鬼才”,他的語文教學是“怪味豆”,有很多破綻和漏洞,不值得普遍學習。一是以之為“神”,魏書生有“神功”,語文教學有“神效”,想學而難以學到。不管是貶也好,褒也罷,有一條是值得肯定的,即魏書生這個人和他的語文教學都離我們比較遠。他是縱向地走到了21世紀了呢?還是橫向地誤入歧途走進了“異國他鄉”?我想,我們目前還不便于下結論。魏書生畢竟是一個銳意進取的改革者,他的改革是成功還是失敗,目前似乎對于我們的意義還不算大,大的則是在我們的常規文秘站:天地中,他刮起了一股“反常規之風”,至少使我們看到了“別樣的人們”在走“異路”到“陌生的地方去”。這是一種新鮮感。這種新鮮感,在目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魏書生的探索至少要比那些沒有什么探索就匆忙自詡為教育家的“跨世紀的人兒”來說要高明得多。因此我主張,今天提出學習魏書生,就要學習他的銳意進取,敢于創新,善于標新立異的精神,而不要去學習他的一招一式,更不能因了他的招式的.神鬼而全盤否定這樣一個少見的奇才。在中國,奇才,鬼才,實在是太少了。
再從根源上探究。魏書生語文教學之“奇”,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的“人”“奇”。沒有這樣的“奇人”,就沒有這樣的“奇教”。我一直以為,魏書生所以能像上述那樣施展奇術,徹底放手讓學生自學,根本原因在于,魏書生把他的學生看作是一代“小魏書生”。魏書生不同常人之處是同時有兩個魏書生在。一個是凡身肉體魏書生,一個是意念魏書生。意念魏書生始終依附在凡身魏書生身上并時刻指揮著活生生的魏書生的一舉一動,一思一想。魏書生初三時就停學了,他的語文能力是如何提高的呢?他從未說過有什么名師從旁指路,事實是有一個意念魏書生在指使凡身魏書生行動。凡身魏書生的成功就得力于意念魏書生的指導。現在,魏書生是教師了,他要把自己徹底變成意念魏書生,用自己成才的經驗來指導新一代“小魏書生們”的學習。他的學習語文的多種“系統”和規則活動實際上就是他個人從前學習語文的切實經驗,他把自己的自學之路變成了眼下的教學之道。所以我堅持認為,“奇教”完全由“奇人”而來。從研究魏書生上說,我們實在有必要研究他的這種變“自學”為“教人”的巧謀的。
【聽《魏書生報告》有感】相關文章:
聽《感恩報告》有感09-07
聽師德報告會之有感08-30
聽“法制教育報告會”有感04-03
聽楊昱婷老師報告有感07-11
聽法制報告06-19
聽聚焦立德樹人提升教學質量報告會有感09-29
聽師德報告心得體會10-25
魏書生報告會心得體會(精選15篇)08-08
魏書生專題報告會心得體會11-05
聽教育報告心得體會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