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質實習報告合集六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質實習報告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質實習報告 篇1
引言
地理位置;所屬行政區劃;實習時間;學習了哪些地質工作方法。
一、地理與經濟概況
1.地勢:敘述本區的地形大勢,地形、地勢分布規律。屬何地理區,何山系或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區的一部分。指出區域的高差,有哪些最高點等。
2.水系:描述區內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的流向、流量、河床寬窄等。
3.氣候:應根據文獻資料或親身經歷,簡單介紹區內的氣溫、降水的最高、最低和平均值。
4.交通:主要交通線及交通工具等。
5.經濟概況:工農業的一般概況;城鎮、村落的分布;居民、人口和勞動力等情況。
在撰寫時,除野外調查外,主要是根據地形圖及其有關資料進行編寫,文字力求簡練。
二、區域地層與巖性
地層與巖性是地質報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這部分主要說明實習區域的主要存在的地層;各地層的巖性(巖石的.顏色、結構、構造、主要組成礦物和巖石在區域內的厚度、出露地點及分布等);區域的地層層序;地層的接觸關系等方面的內容。
本部分的寫法是:
先寫一個 引子 ,概要說明本區由哪些巖石構成,使讀者對本區有一個一般性的概念。
引子 之后,按地層自老而新的順序分段進行描述。分段描述時,每段都要有一個小標題。如:
太古界
元古界
古生界
中生界
新生界
在描述具體巖性時,要先寫分布情況。然后再寫出巖石的性質、厚度及其地層的接觸關系。
三、構造
本部分主要是根據巖層的產狀情況,寫巖層受到何種地質作用的破壞,形成何種地質構造等。
本部分的寫法是:
開始先寫區域內地質構造的一般情況,如:本區構造復雜與否;本區所屬的構造部位;區域內有哪些較大的構造;構造線的方向如何等?偟臉嬙燧喞枋鲋,即可分褶皺和斷裂兩大部分分別進行描述。
即:
(一)褶皺構造
。ǘ⿺嗔褬嬙
1. 主要的斷層
2. 節理
總之,在編寫這部分報告時,應根據野外觀察到的實際內容描述。描述時,對于每一個褶皺或斷裂都要描述其具體位置、方向、長度和產狀。然后,再說明其它特征等。
四、地貌形態
(一)主要地貌類型
在野外實習期間所見到的主要地貌類型,如:中山、低山和丘陵;河谷地貌;洪積扇、洪積裙等。描述這些地貌類型的形態、分布規律等。
。ǘ⿴r性與地貌的關系
各種巖性對地貌的影響等。
。ㄈ嬙炫c地貌的關系
各種地質構造對地貌類型、地幔分布規律的影響等。
五、土壤、植被和水文狀況
六、區域地質和自然地理環境發展歷史
根據在野外考察所觀察到的各個地層的巖性、各種地質構造來分析本區域在各個地質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狀況、所發生的主要構造變動等。例如:
1.太古代
2.元古代
根據元古界震旦系的石英巖及石英巖層面上的波痕、泥裂等構造分析在太古代震旦紀時,本區濱海、淺海環境,海水時進時褪。又根據在太古界片麻巖和元古界石英巖之間,有大量的底礫巖存在,分析出在太古代和元古代之間本區曾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構造運動。
3.古生代
結束語
在結束語部分,可以寫實習收獲,以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等。
地質實習報告 篇2
1、實習概況:
20xx年10月,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
2、實習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系。
3、實習內容:
。1)昌樂火山口
昌樂火山口,距今1800萬年是新生代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鹕娇诔蕡A錐形,石頭呈紅褐色,氣勢極為壯觀,數萬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巖栓,經過200多萬年的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巖栓柱狀節理發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考證認定,該火山口為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距今約1800多萬年,它的發現,對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參考介值。一色的紅褐圓棱柱石,豎指蒼天,凡經開鑿者皆顯露出明顯的噴發紋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噴發,近百平方公里內的幾十座山包構成了蔚為壯觀的遠古火山群。
。2)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山東省臨朐縣城東約22公里處,面積約13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地處魯中隆起區中的臨朐凹陷,公園內總體由兩個次級小盆地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圍均為由玄武巖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為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為特色。
公園內各種地質遺跡豐富,一是第三紀中新世時期距今1800萬年山旺瑪珥湖沉積巖層(科學上劃分為山旺組地層———硅藻土),沉積厚度25米左右,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現已成為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由于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被古人形象地比喻為"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層層型剖面所處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組玄武巖、第三紀中新世時期湖相沉積巖(山旺組)、第四紀黃土和晚期的火山巖浸入等地質現象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時期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錐、熔巖流動特征等各種火山地質現象,如黃山、堯山、擦馬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巖區的理想場所。特別是擦馬山玄武巖柱狀節理,直徑近于80cm,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堯山西側,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臺地,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形成了自然景觀,人們稱之為"石樓"。
山旺組地層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時期。目前已發現的動、植物化石有10幾個門類700多種,其中大部分是已絕滅的物種。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類。動物化石有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新世時期的空白,山旺成為我國鳥化石豐富的產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新發現的帶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的,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植物化石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組硅藻土層中(距今約1千4百萬年),其種類之多、保存之完整為世界罕見,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有十幾個門類600多種。動物化石包括昆蟲、魚、蜘蛛、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昆蟲化石翅脈清晰,保存完整,有的還保留絢麗的色彩,已研究鑒定的有11目46科100屬182種。山旺鳥類化石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完整鳥化石最豐富的產地,三角遠古鹿化石和東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該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標本。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類。除100種藻類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屬143種。它們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態、古氣候、動植物演化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專家譽為研究中新世的“綜合實驗室”。
。3)山東地下大峽谷
高峽深澗,鬼斧神工。飛瀑流泉,濺玉噴珠。天賦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驚險刺激。管軌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東地下大峽谷位于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洞體長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長洞,中國特大型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形成于約0.65億年至2.3億年前。利用暗河水勢開發的1000米漂流項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總部認證為“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漂流道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溶洞內的幽深莫測,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揚頓挫的特點。將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驚險刺激演繹的淋漓盡致。
4、實習總結:
短短一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理特征。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學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了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里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
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觀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后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地質實習報告 篇3
班級:通風111
姓名:熊x
學號:11xx
日期:20x3年1月7日
指導老師:張x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目錄
第一章 前言………………………………………………..3
一、 實習目的……………………………………..3
二、 實習要求……………………………………..3
三、實習時間、地點及方法................…………...3
第二章 實習區地質概況………..………………………….3
一、實習區地層…………………………………………….3
1、龍潭組…………………………………………..3
2、長興組…………………………………………..4
3、飛仙關組………………………………………..4
4、嘉陵江組………………………………………..4
5、須家河組………………………………………..4
二、實習區構造…………………………………………......4
1、區域構造背景…………………………………..4
2、實習區的地質構造特征………………………...5
三、礦產……………………………………………………..6
1、煤………………………………………………...6
2、其它礦產………………………………………..8
。1) 黃鐵礦………………………………8
。2) 煤層氣(瓦斯)……………………8
。3) 赤鐵礦………………………………8
(4) 石灰石礦……………………………9
。5) 天青石、石膏礦……………………10
第三章 實習中觀察到的地質現象…………………………10
第四章 結論…………………………………………………15
第一章 前言
一、實習目的 :
《煤礦地質學》課程的野外地質實習,是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加深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 地質實習要求同學們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加強了同學們對地質知識的'印象,使同學們對各種地質概念的解釋有了更具體的了解,并進一步具體化的了解到地層的形成,巖石的種類,以及煤層的分布情況。
二、實習時間、地點及方法:
時間:為期一周
地點:涼風埡、賴家埡口、清水溪
方法:指導老師采取邊講課邊實習的現場教學方式,緊密結合現場地質現象,并培養學生野外觀察,分析地質問題的能力
三、實習要求:
1、凡要求全班集中,每次都要考勤;
2、實習結束后每人都要交一份地質實習報告;
3、實習過程中要養成多觀察多動手多思考的習慣;
4、實習成績=考勤+實習表現+實習報告;
5、安全第一,全班同學都要團結互助,干部要起帶頭作用,實行班長責任制;
6、實習結束后立即返校,不要與陌生人往來;
7、實習報告在實習結束后次周交;
8、實習報告要寫出自己的特色。
第二章 實習區地質概況 一、實習區地層:
1、龍潭組:是中國南方開采煤的主要對象,根據中梁山地質將龍潭組分為三段
第一段(巳1。尢底部為3m厚的灰白色鋁三頁巖ヒ逞抑瀉有球歟黃鐵礦結核和星散黃鐵礦顆粒。蕓上為深灰、灰褐色セ疑頁巖和灰黃色細矽巖シ畚巖互層夾煤層。其中含有菱鐵礦、黃鐵礦結核。巖層水平層理發育ズ有豐富的植物化石。含煤4層(k廠Kl暈)。稱為下煤組ズ穸35|左右。
第二段(P。l l一層35m厚的灰色石灰巖ニ壯啤按筇グ濉豹ジ緩誅化石ナ
第一段與第二段的分層標志。其上為灰色セ一粕薄至中厚層細砂巖シ凵把壹幸逞液兔翰。岩查槥a黃鐵礦チ馓礦結核和似層狀菱鐵礦ニ平層理發育ブ參锘石 富ズ煤6層コ莆中煤紐ズ穸40m左右。
第三段(P1。)サ撞開ヒ徊泐浜竦奶質頁巖ナ塹諶段與苐二段的標志層。上為深灰色セ一粕頁巖ハ干把搖⒎凵把壹瀉稚中厚層灰巖和泥灰巖。頁巖ハ干把搖⒎凵把揖咚平層里ズ黃鐵礦和菱鐵礦結核ゲ緩可采煤層ブ緩煤線(草皮炭)ズ4伽左右。
2、長興組:主要凾出露在中梁山背斜的核部ピ諏狗幺氳奈逄ㄉ膠捅狽緹一帶出露齊全ズ穸90m左右。根據巖性和生物化石等特征ビ繕現料驢煞治6個巖性階段
第一段(Pc):深灰色薄至厚層生物碎屑灰巖夾炭質ジ浦室逞-含黃鐵礦晶粒シ緇表面為黃褐色。含中華梨形藻、凄戈類海百合莖等化石ズ穸7m左右。
第二段(P。c)セ液諫セ疑、黃褐色鈣質頁巖夾泥灰巖。含豐富的腕足類化石ズ穸3m左右。
第三段(Pc)セ疑厚層塊狀灰巖ズ少量燧石結核和豐富的古蜒和中華梨形藻及腕足類等化石ズ穸10m左右。
第四段(Pc?)ド罨疑中至厚層灰巖夾薄層黑色泥巖チで嘀-。含黃鐵礦晶粒和菱鐵礦結核及少量碎石結核。波狀層理發育1、中部和底部各為一層5一3cnl 厚的含鐵質灰巖風化表面為黃褐成為識別標志ケ徑胃緩歐姆貝和中華梨形藻ズ穸15m左右。
第五段(Pc)セ疑厚層至巨厚層灰巖ズ燧石結核。中上部)云質團塊。巖石中含中華梨形藻、蜓ネ笞憷嗟然石
第六段(Pc?):灰色プ鼗疑中至厚層含隧石灰巖
3、飛仙關組:暗紫紅色泥灰巖同暗紫紅色鈣質泥巖,頁巖互層。下部和上部多為暗紫紅色泥巖常呈球狀風化,中部多為鈣質泥巖及頁巖。
4、嘉陵江組:主要由灰色淺灰巖,白色質灰巖、白云巖、豹皮巖和角礫狀灰巖組成,其間夾有石膏層,但地表不易見到,下部夾有一層黃綠色頁巖。
5、須家河組:為淺灰色、褐黃色中厚煤層至厚層細至中粒石英砂巖及長石石英砂巖,斜層理發育。
二、實習區構造
1、區域構造背景
地質力學的觀點認為中梁山背斜屬于新華夏構造體系第三沉降帶的四川盆地川東褶皺帶的重慶弧形構造的觀音峽背斜之南延部分。 四川盆地是新華夏構造體系第三沉降帶最南邊的一個沉降盆地テ淠誆摳羅系、白堊系地層廣布。根據盆地內部的隆起與拗陷及其變形組合特征的差異ビ啥西可分為川東褶皺帶ゴㄖ旭拗宕、川南褶皺帶等三個耳機構造帶。實習位于川東褶皺帶。 川東褶皺帶位于華鎣山至宜賓一線以東テ咴舊揭暈韉牡卮。它是由背斜和向斜組成的擠壓帶。構造線方向大致為N30°E其特點是背斜緊湊ハ蛐笨砘邯ピ諂拭嬪獻槌篩艫彩今拗濯ピ諂矯嬪銑捎倚行繃械淖楹閑翁。背斜樞紐和軸線常波狀起伏コ省癝”形彎曲。在重慶一帶形成略向西凸的弧形構造—重慶弧。與褶皺相伴生的主要是一些
地質實習報告 篇4
一、 實習目的
。1)了解礦山的基本結構、運作流程,管理模式等。
。2)對金屬礦山的工作環境有一定的認識。
。3)為了更好地學好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以后的工作做好心理準備。
二、 實習時間
20xx年9月4日、6日
三、 實習地點及實習單位
實習地點:南芬露天礦、歪頭山露天礦。 單位:本鋼集團
四、 實習內容
9月4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乘車來到了 亞洲最大的的單體鐵礦—本鋼集團南芬露天礦,到了礦山之后大致的參觀了礦山的基本地形與礦石的只要分布,而后哪里的工作人員為我們講解了南芬露天礦的一些形成與其發展的歷史。首先為我們介紹礦山的基本,南芬礦山的始建,規模,特點等。其次帶領我們參觀了大大小小的排土場。第一感受就是不愧是亞洲最大的礦山。接著讓我們看了爆破的前期工程,填放炸藥等工作。最后帶領我們來到礦山的設備基地,參觀了礦山開采中所要用到的各種機械化設施,讓我們了解礦山的運輸和運輸工具,更讓我們知道了南芬露天礦的科技和實力的發達雄厚。
9月6日學校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歪頭山鐵礦,到達目的地第一感受就是環境很好,不像想象中的那樣惡劣,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片綠意,讓我感受到在礦石開采中,不僅僅是為了帶來利益,而且在開采之后進行了一系列的綠化,生機盎然。在那里,畢業于我們專業的校友,為我們進行了全方位,細致的講解,讓我們了解到排土場的作用,和礦山環境治理帶來的成效。
在實習前老師對我們講解了一些大致的礦山情況,還有一些重要的生產過程和一些常用的開采技術,到了礦山進行時的參觀之后,根據各位校友老師所講述的基本情況,整體上對礦山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因此我對采礦這門專業又有了一個全新的感知,是我對此產生了巨大的興趣與探求知識的欲望。根據老師講解,一輛汽車就可以裝載30多噸礦石。另外近幾年礦山完全實現數字化與自動化,世界上新型機械設備在這座礦山隨處可見,體現了南分礦的強大的技術力量。根據數據顯示:1961年實行汽車、電車綜合生產運輸。1966年至1968年與鞍山設計院進行第一次礦產設計,年采剝量2520萬噸,鐵礦石700萬噸,1969年獲國家批準,標志著南芬露天礦進入機械化開采發展新時期。1970年在前蘇聯進購大批27噸自卸載重汽車。20xx年9月24日,一千五百萬噸三期擴幫工程正式開工,總投資達34個億,服務年限達33年,先后引進了礦用789C、MT3700B大型自卸載重汽車、PV351液壓鉆機、R9350E液壓電鉆。購進衡陽何太重生產的YZ55亞倫鉆機和WK—20電鏟,使南芬露天礦的從機械化開采向數字化、大型化開采發展,走入世界大型現代化礦山行列。20xx年鐵礦石產量1328萬噸,巖石產量8884萬噸,采剝總量10212萬噸。年產總量首次突破一個億。
這張圖片大致講述了南芬露天礦大概地理位置和開采情況,大概 可以看出礦山不僅開采面積巨大,而且管理模式先進,一切顯得有條不紊,而且開采后的礦山處理方式十分環保。
這張圖片大致講述了南芬露天礦大概地理位置和開采情況,大概 可以看出礦山不僅開采面積巨大,而且管理模式先進,一切顯得有條不紊,而且開采后的礦山處理方式十分環保。
接下來這一張圖片就是我們后來參觀的歪頭山露天礦,從圖中可知,他比南芬露天礦小多了,而且他的運輸方式是火車和汽車相結合的,聽工作人員說,這兩種運輸方式各有優點,但是火車運輸較慢。
五、實習總結
去礦山實地實習這兩天的收貨,就是讓我了解了礦山的.工作環境,而且我覺得一個好的企業,不僅是設備先進,而且必須具備好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人才,雖然礦山工作環境艱苦,但是這里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有利于鍛煉我們的吃苦能力和樸素的作風,踏踏實實做事,這么大的一個企業,運作的這么井井有條,得益于先進的管理和良好的安全意識,老師說過,在這里安全第一,通過這次實習,我對我們的專業更熱愛了,我會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為以后的工作做好準備,投身于祖國的建設當中。
地質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
測量實習,主要任務是繪制實習位置的地形圖。通過實習,鞏固和加深測量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運用。熟練掌握各種測量儀器的使用。培養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測量知識,去解決資源調查和礦業資源工程測量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奠定基礎。
二、實習內容
我們首先用的是水準儀測高程。開始的時候測量進展得很順利,可是最后檢驗的時候發現誤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我們開始反思是哪里出了問題,有可能是因為天色晚的時候,我把十字絲上下絲讀成中絲了。因為結果誤差不合格,我們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測量過了一遍,對比前一次的讀數,發現上次是十字絲的讀數問題,有了這次失敗的經驗,我們都細心起來了。最后校合時fh=-28。
三、碎部測量
我們采用了全站儀和經緯儀觀測,現場展點繪圖。測量中我主要負則的是觀測,其他成員記錄、立桿、繪圖密切配合。開始我們用的是經緯儀測量。經緯儀測站的高程是要計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規范外還要正確的讀出水平角、豎直角、下下十字線距離和中絲讀數。因為工作比較繁鎖,一天下來才得四五十個點,繪圖工作也基本跟得上。第二天我們用全站儀觀測。因為全站儀只要在站點對中整平后,對準前視點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測得很快,一天下來就測了兩三百個觀測點,繪圖工作就相對跟不上了。而我們使用儀器的時間有限,因此我們就先把點位給測好,并在旁邊標注點的性質,這些方面查找,又讓畫圖者一目了然,知道該怎么畫。部分測站上觀測不到的區域,我們采了用角度交匯法和鋼尺量距法測出數據把圖畫了出來。因為對測繪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預定的時間內我們把測圖任務完成了。
四、施工放樣
我們這次放樣是將15*20m的建筑畫在圖上空閑處,以一定的精度標定到實地上。我們用的是經緯儀放樣建筑物的軸線。我們先在圖上測出要放樣的一點的坐標,然后運用已知點的坐標和方位角算出該點與已知點的距離和方位角。以此類推,分別算出另外三點與已知點的距離和方位角。將經緯儀安置在已知點上,以控制點定向,定好方位,用鋼尺量所需距離,在所算好的'距離上定點。因為開始時我們計算我數據出了錯誤,所以在放樣時校核不對,我們又重新計算過,用正確的數據放樣。因為在最后一點實地有阻礙,我們用了角度放樣得到了點。最后檢測得到相對精度1/XX0達到了要求(數據和略圖詳見表6)。高程放樣我們用的是水準儀,已知高程a與需要標定已知高程的待定點b之間安置水準儀,精平后讀取a點的讀數a,則儀器視線高程為hi=ha+a,則放樣已知高程為h的點b前視讀數為b=hi-h。組員每人操作一次。
五、實習心得
我們的實習正好是期末,很影響考試的心理。同時全站儀數量太少對我們的測量不免產生了不少感嘆。要是這些方面能得到解決,我相信我們的實習會更加愉悅。
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組員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貴。這種測量是不能單靠個人能力所能完成的。同時我更加深刻體會到細心做事反復思考的重要性。這次實習很堅苦,天冷,而且還下著雨,給測量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組員們早起不午休的測繪,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務不是問題。在此過程中,老師也不分時段的來給我們耐心指導,感謝老師。
地質實習報告 篇6
地質實習報告是對實習中見到的各種地質現象加以綜合、分析和概括,用簡練流暢的文字表達出來。寫實習報告是對實習內容的系統化、鞏固和提高的過程,是寫地質報告的入門嘗試,是進行地質思維的訓練。報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質素材為依據,報告要有鮮明的主題,確切的依據,嚴密的邏輯性,報告要簡明扼要,圖文并茂。報告必須是通過自己的組織加工寫出來的,切勿照抄書本。
報告章節如下:
第一章緒言
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附交通位置圖)、實習的'任務、目的、要求、人員的組成及實習時間等。
第二章 地層
首先簡述實習地區出露的地層及分布的特點,然后按地層時代自老至新進行地層描述。分段描述各時代地層時應包括分布和發育概況、巖性和所含化石、與下伏地層的接觸關系、厚度等(附素描圖)。
第三章巖石
描述各種巖體的巖石特征、產狀、形態、規模、出露地點、所在構造部位以及含礦情況(附剖面圖、素描圖)。
第四章 構造
概述實習地區在大一級構造中的位置和總的構造特征,分別敘述實習區的褶皺和斷裂。
褶皺:褶皺名稱(如玉皇山向斜),組成褶皺核部地層時代及兩翼地層時代、產狀、褶皺軸向、褶皺橫剖面及縱剖面特征(附素描圖、剖面圖)
斷層:斷層名稱、斷層性質,上盤及下盤(或左右盤)地層時代,斷層面的產狀,斷層
證據(附素描圖、剖面圖)
闡述褶皺與斷裂在空間分布上的特點。
第五章地質發展階段簡述
根據地層的順序、
巖性特征、接觸關系、構造運動情況、巖漿活動過程等說明本區地質歷史上有那些階段。每階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動力地質現象。
后記,說明實習后的體會、感想、意見和要求。
報告中文字要工整,圖件要美觀。報告應有封面、題目、寫作人專業、班級、姓名、寫作日期等。并進行裝訂。
【地質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地質實習報告個人11-23
地質認識實習報告05-05
地質專業實習報告05-30
關于地質實習報告模板10-16
地質學實習報告05-12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0-16
地質實習報告(15篇)09-27
【熱門】地質實習報告10篇05-22
精選地質工程實習報告13篇03-08
有關地質實習報告(精選10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