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給排水的實習報告3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排水的實習報告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排水的實習報告 篇1
20xx年5月13日實習是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的教學實踐環節。更好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次實習我們由肖耀老師帶領,分別參觀了新區秦嶺小區的給水,新區自來水公司,耀縣新耀污水處理廠,秦嶺水泥廠等單位,本次實習安排在第二學期實習時間為5月7日至5月11日,共一周時間。
一、實習目的
通過參觀水處理廠和專業人士的講解,大致了解給排水該專業的涉及領域,通過實踐參觀現場,使我們不僅把學習中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同時也給學生一個在實際中發現問題的條件,并可以有專業認識進行講解,其效果遠遠超出學生自己在課本上學習和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有助于我們今后就業方向的選擇,給我們一個大致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二、實習地點與時間安排
5月7日、 銅川市新區秦嶺小區旁陜化廠辦公住宅樓施工工地;
5月8日、 銅川市新區供水公司;
5月9日、 銅川市耀州區南岔口污水處理廠;
5月10日、 銅川市耀州區秦嶺水泥廠;
5月11日、 銅川市新區(了解城市污水管道、周邊灌溉渠的修筑)。
三、實習內容
1、建筑工地——5月7日上午,由老師帶領我們來到銅川市新區焦化廠辦公住宅樓的一個建筑工地參觀實習。我們具體參觀了辦公①樓房(共18層)的給排水管道布置情況。
建筑給、排水分為建筑給水、建筑排水和建筑消防三部分 。我們此行參觀的主要內容是建筑生活給水、排水、消防及雨水管道的布置。
建筑給水系統的任務是按其水量、水壓供應不同類型建筑物及小區內的用水,即滿足生活、生產和消防的用水需要;而建筑排水系統的任務是將建筑物內的生活、生產中使用過的水收集并排放到室外的污水管道系統;建筑消防的任務是保證所供的水壓水量滿足火災發生時的需求,以確保最低的人物傷害。
給水管網布置的基本要求:
⑴ 要確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條件,力求經濟合理。管道盡可能與墻、梁、柱平行,呈直線走向,宜采用枝狀布置力求管線簡短,以減小工程量,降低造價。
⑵ 管道不受損壞。給水埋地管應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壓壞處,如穿過生產設備基礎、伸縮縫、沉降縫等處。如遇特殊情況必須穿越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⑶ 不影響生產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
⑷ 利于安裝、維修。管道周圍應留有一定的空間,給水管道與其他管道和建筑結構的最小凈距應按規范要求留置。
2、銅川市耀州區污水處理廠
污水經過預處理、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后排放小河,其中預處理、一級處理采用物理方法,主要處理懸浮物和大塊漂浮物;二級處理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溶解態和膠體態的有機物。
2.1 物化預處理工藝流程
物化預處理是將廢水中的懸浮顆粒和膠體顆粒分離出來的第一步.在廢水處理中。一個好的顆粒分離方法是必要的。辛辛板污水處理廠在預處理過程中.分別采用間距為25mm 和5mm 的機械格柵 主要用于攔截污水中較大的固體漂浮物,以防止其堵塞水泵及管道,保證后續處理工藝正常運行。一級處理采用的也是物理方法一曝氣沉砂法。污水經預處理后,流入曝氣沉砂池,通過調節合適的曝氣量,從污水中分離密度較大的無機顆粒.減輕沉淀池的負荷,同時又能使無機顆粒和有機顆粒分離,便于分別處理和處置。
2.2 二級處理工藝流程及生物池構造
二級處理采用普通曝氣工藝即普通活性污泥法,其原理是通過充分曝氣供氧.使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體懸浮在水中,并利用從而降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停止曝氣時,懸浮微生物絮凝體易于沉淀與水分離,并使污水得到凈化、澄清。這種具有活性的絮凝體就是被稱為“活性污泥”的生物污泥。普通活性污泥法系統,主要由普通曝氣池(生物曝氣池)、曝氣系統、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統以及剩余污泥排放等部分組成。曝氣池分南北對稱兩池,單池有效容積為15 372m。,為矩形結構,池內分為缺氧段、調節段、好氧段。污水經一級處理后從初沉池進入曝氣池,經過缺氧段、調節段、好氧段,活性污泥也從二沉池底部經回流泵抽生進入曝氣池,兩者混合形成混合液。在好氧段設有微孔曝氣器,通過曝氣,使混合液得到充分的氧氣并受到充分的攪拌,使活性污泥和廢水充分接觸,達到降解有機物的目的。調節段設在曝氣池的前端,設有潛水攪拌器,起混合堆流作用,防止污泥沉淀。
3、銅川市供水公司工藝
工藝流程:
套取坡水庫→配水池→沉砂池→水庫→加壓泵站→一級配水池→二級配水→脈沖沉淀池→濾池→清水池→二泵站→供水
加氯消毒:
濾后水加氯是水處理的最后一步,水從濾池出來后要進行加氯消毒,由加氯系統進行加氯,水質標準要求管網末端的余氯滿足0.05mg/L最后進入清水池由泵加壓到城市管網,生活用水供給到用戶,工業用水供給到企業。
一級配水池(1座)
水源水進入水處理廠首先進入一級配水池,一級配水池有一個,主要作用是穩流和進行預加氯進行初級消毒,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為后邊的的處理流程進行準備。然后將水配給到二級配水池。
二級配水池(一座)
進入二級配水池的水要加入凈水劑,主要是鐵鹽,從加藥間,直接配到二級配水池。對水進行初沉。
三級配水池(一座)
二級配水池的水通過泵打到三級配水池,三級配水池有兩個,一個是生活用水的三級配水池,另一個是工業用水的三級配水池。水進入三級配水池要加入被水稀釋混凝劑聚合氯化鋁,主要進行凝聚和絮凝反應,使膠體脫穩,去除水中的膠體和懸浮物。在加入混凝劑的同時要加入氯可氧化水中的有機物,提高混凝效果。達到凈水目的。在冬季時水由于有異味,需加入粉末活性碳,進行吸附。
脈沖沉淀池(一座)
脈沖沉淀池一共有三個其中2個生活用水,1個工業用水用。三級配水池的水加入混凝劑后打到脈沖池進行沉淀,主要是將水吸起快速放下,形成懸浮層,將水均勻的布到各個池子進行沉淀。
V型濾池(兩組)
V型濾池是比較先進的濾池,水進入V型濾池進行過濾,濾后水在進行加氯消毒就能滿足水質要求。水廠的濾池一共有兩排一排7個一共14個。V型濾池是由雙層濾料構成,厚度大概一米,定時進行反沖洗。濾池有自己的反沖洗系統,反沖洗后的泥通過泥斗排出,反復循環進行。
加藥間
加藥間是水處理過程中的重要步驟,關系到水處理的效果好壞,掌握好投加量至關重要。從一級配水池到沉淀池都要有加藥的過程,加藥間把配好的藥劑儲存在儲夜池,按需求量用泵打到相應的車間。包括加氯、加凈水劑、加混凝劑等藥劑。
中控室
中控室是水處理的心臟,它整體的控制著水處理的每一個環節,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4、秦嶺水泥廠發電區域
秦嶺水泥廠——該廠因需高溫灼燒石灰石,需要大量的水冷卻設備。再冷去機械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水蒸氣,作為能源的二次利用將水蒸氣用管道通向發電廠房。利用熱力蒸汽推動渦輪機的轉動發電,同時發電區域對水的要求比較高,不僅需要冷卻水還需要軟化后的純凈水!致使該廠有水系統的給水、排水、凈化、冷卻、泵房等設施。
凈化設施將原水進入裝有石英砂的凈化罐、再到活性炭的吸附、進入反滲透機軟化處理,供給鍋爐的使用。又由冷卻設備將熱水冷卻后循環使用,該廠采用上淋浴下通風的形式冷卻熱水。凈化機給補損失的一部分水,致使該系統的.循環運行.
四、實習的心得與體會
通過了這幾天的實習,參觀了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及秦嶺小區、秦嶺水泥廠的發電區域。使自己了解了實訓單位總的生產工藝,尤其是與本專業有關的部分。同是初步掌握了與本專業相關的處理工藝和設備,并通過上網查資料及查閱相關書籍,讓自己更加充分的明白了專業的發展方向。在五天的實習生活給我提供了一個把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機會,也為將來畢業后就業指明了較清晰較明確的方向。
在參觀兩個水處理廠對水處理的全過程,親眼看到了水被處理后與處理前的反差,體會到了知識力量的強大。以及個設備的布置,都充滿了理性的光芒。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合理性、創新性。不可否認,這些技術還有不夠成熟的地方,仍需要在實際生產生活找到更好的技術,加以創新完善。幾天的實習讓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明白了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及自己擔當的責任。這次了解的只是皮毛,還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等著我們。我對自己以后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給排水的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目的
本次實習主要目的是要讓我們初步接觸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對將要學習的專業知識有一些感性認知。通過對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的參觀,建立全面和系統的感性認識,熟悉自來水廠工藝流程。這也是將書本理論和實際聯系相結合,進一步培養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內容
本次實習為期三天,周一在本校參觀水泵房、小型污水處理站以及排澇站。了解校園水運營方式。周三是參觀福州西區自來水廠,實習主要內容是自來水處理工藝。周五參觀福州市祥坂污水處理廠,見習污水處理工藝。以下就各個實習單位進行介紹和總結。
2.1福建工程學院水泵房、污水處理站、排澇站
水泵房內有電源箱、消防供水設備和生活供水設備。主要有消防控制柜,消防泵,噴林泵。消防穩壓控制柜,穩壓泵。供水控制柜,供水泵(如果有高層,還有高層專用供水設備)
泵房排污控制柜,排污泵。以及消防水箱,生活水箱、穩壓罐。
平時一般只要開動一臺供水泵,穩壓罐內氣囊和水,通過充放氣達到控制水壓的作用。
污水處理站設有格柵機、曝氣池、控制柜。格柵機用來撈取雜物,污水處理站臨近宿舍樓,所以格柵機密閉用一個大管道排氣,以免影響周圍空氣質量。曝氣池采用活性污泥法用含有微生物的污泥來分解有機物。
排澇站設在河岸旁,排澇站有三臺抽水機,根據水位高低自動調節開動臺數,抽出的水通過水渠排到河里。
2.2福州西區自來水廠
2.2.1 福州西區水廠概況:
西區自來水廠福州鼓樓區洋橋西路260號,金牛山公園正門以西150米。水廠占地100畝,一期有16有濾池,二、三期總共有14個濾池,處理量各為30萬噸每天,過濾面積分別為108平方米和121平方米,是福州最早的水廠,也是自來水總公司的前身,建于1956年。一期擴建于1991年,92年底投產,處理水量為30萬噸,1998年和XX年進行了2次擴建,每次擴建15萬噸,預計每天處理總水量60萬噸,而實際日流量35—50萬噸,每天供水量占福州市總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另外,全廠每天產生廢水1萬多噸,排放廢水濁度1~2度。
2.2.2 水處理工藝
采用常規處理方式,處理的工藝流程: 混凝→沉淀→過濾→消毒
(1)從閩江上游取水,經一級泵把水提升通過兩條管徑為1.6米的管道輸送,并在管道里添加混凝劑(聚合氯化鋁)進行混合,怪過程須迅速,一般30秒內。
(2)輸送到折板式反應池,水與藥進一步進行物理化學反應,大致停留18分鐘左右形成絮體(俗稱黃花)的沉淀,再通過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渣物、集水井收集上澄清液。
(3)把澄清液再次送到濾池(法國德利馬工司設計的v型濾池),濾池中采用直徑為0.95毫米、厚度為1.2米的單層石英砂過濾(濾池中還設有蓄水反沖洗,隔一定時間對石英砂進行沖洗,既保證了過濾速度也保證了出水的濁度,濾后濁度為小于0.1度)。工作原理為:原水經渾水渠進入濾池,自上而下流經顆粒濾料層時,水中雜質被截留,清水由配水系統匯集流出濾池,進入清水池。隨著濾層中雜質截留量的逐漸增加,當出水要求不滿足時,濾池需停止過濾進行反沖洗。反沖洗時,沖洗水經配水系統自下而上穿過濾料層使其處于懸浮狀態,沖洗廢水流入沖洗排水槽,再經渾水渠排走。為提高反沖洗效果在水沖洗前先用氣沖洗。
(4)加氯消毒分三次。把氯氣經過加氯機后往水中加氯,加氯點為沉淀池出水渠、清水池出水管、過濾后的水。沉淀池出水渠加氯為了防止后續的濾池的濾膜增厚。清水池出水管加氯目的.消毒,過濾后的水加氯是防止自來水管道的二次污染。一般是過濾前加得比過濾后多,加氯機可設定為手動和自動,但是、指示器上out(開度)升高時,說明加的氯氣越多,反之越少。
加氯系統分為濾前中間加氯和濾后消毒加氯。濾前中間加氯采用原水流量比例控制,最大加氯量為1.5ppm,采用增壓泵和水射器聯合方式投加在高密度澄清池后混凝池內。濾后加氯采用原水流量和余氯反饋復合環路控制,最大加氯量為3ppm,采用強力擴散器投加在濾池出水管入口處,強力擴散器是一種化學藥品真空投加器,集合了真空輸送、投加、快速攪拌等多種功能,直接安裝在所投加的水體中,達到快速溶解混合效果。
(5) 通過上述處理后水即可達標,就可經二級泵房輸送到市供水管網。二級泵房有6臺泵,從國外進口,水泵揚程45m,流量350l/s,轉數1488r/min,配套電機a motor 水泵基礎周圍留有排水水溝收集水泵滴水后排到泵房墻邊集水溝最后排出泵房。泵房內還有真空泵一臺,架空設置, 3t型吊車。
水泵進水管dn600進水管上設置手動閥門,壓水管dn500,壓水管上設置蝶閥和微阻緩閉止回閥,中間設壓力表。
2.2.3 存在問題
(1)由于閩江原水長期濁度較低,造成泥量的減少,原設計按高密度澄清池中預沉/濃縮池泥位控制排泥,由于污泥層不夠密實,而泥位計得到的是虛污泥層泥位高度,造成排泥量太多,而進水
給排水的實習報告 篇3
一、 實習目的和要求
1.實習目的
學生參加實習,是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的重要機會,是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與業務素質的重要環節.
給排水工程實習是給排水工程專業學生必須完成的課程之一。通過實習,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接觸實際,增強群眾觀點﹑勞動觀念和社會主義的事業心﹑責任感,提高政治思想覺悟;通過學習,可以獲得給水排水工程的實際知識,鞏固所學理論,培養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活的更好的結合,為畢業設計做好準備。
2.實習要求
(1).學生要重視向實際學習,向工人學習,多問多聽,記好筆記,寫好實習報告.
(2).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①.學生往返實習場所應集體行動,不得無故擅自行動,確有原因者,必須向指導老師說明并應征得指導老師的同意.
②.學生實習期間一律不得請假,特殊情況需持證明經指導老師批準,否則按曠課處理.
③.嚴格遵守工廠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注意安全,遵守保密制度。愛護公共財務。
④.學生要注意路途安全,不得打架斗毆。
二、 實習內容
1.給水工程實習
通過觀看音像制品﹑現場觀摩﹑專題講座與車間班組跟班實習,進一步掌握城市生活給水常規處理工藝,熟悉其各個階段的工作機理以及各階段構筑物的功能,類型,構造,設計參數的確定,平面﹑高程布置,運行過程中的管理﹑控制﹑檢測,并進一步了解工業水處理工藝等專業知識.
2.排水工程實習
通過觀看音像制品﹑現場觀摩﹑專題講座與車間班組跟班實習,進一步掌握城市生活污水的一級﹑二級處理工藝,熟悉其各個階段的工作機理以及不同的處理方法所涉及的構筑物的功能,類型,構造,設計參數的確定,平面﹑高程布置,運行過程中的管理﹑控制﹑檢測,并進一步了解工業污水處理工藝等專業知識.
3.建筑給水排水實習
通過觀看音像制品﹑現場觀摩﹑專題講座與車間班組跟班實習,進一步掌握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冷熱水供應工程﹑排水工程﹑消防給水工程的專業知識.熟悉高層建筑內各給排水設施的運轉操作及管理方法,了解其管線的布置和敷設方法,熟悉其設計原理,了解其設計方法及設計數據。了解相應的設計規范。
4.實習地點
給水工程實習地點:青云水廠、牛行水廠、朝陽水廠
排水工程實習地點:青山湖污水廠、紅谷灘污水廠
建筑給排水實習地點:江西消防博物館、和平里大酒店、江西國際金融中心
5.指導老師
黃老師 、韓老師、歐陽老師、劉老師等
三、 實習報告
1.給水工程實習
(1)青云水廠
青云水廠位于南昌市青云譜區,1986年10月30日由國家計委批復項目建議書,同意興建南昌市青云水廠,其建設規模為40萬m3/d,分兩期建設,每期20m3/d。工程委托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院就贛江取水和設計青云水廠工程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和論證,并由江西省工程咨詢公司組織省內外專家評估。在充分評估后,國家計委于1978年11月16日批準了該工程設計任務書。該工程由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院負責設計,工程總概算為.37萬元。一期工程于1990年10月1日正式動工興建,1993年10月1日正式投產,每天供水20萬m3/d,濾后水小于2NTU,出水水壓為0.4MPa.
水廠分三期工程,每一期日出處理水量為20m3/d,第三期工程于20xx年投產,目前已經投入使用。水廠建在靠近贛撫路的象湖洼地上。廠區共占地317畝,東西長約530m,南北寬約400m。西北角為廠附屬建筑區,東部和南部為生產區,一期和二期凈水構筑物成對稱布局,后端為四層樓的水廠中心調度樓,進大門兩側有桂花園和三友園,整個水廠顯得寬廣、明快。
在廠里技術員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加藥間。加藥間分兩層下層是溶解池,上層為溶液池,通過水泵的反復抽吸實現藥液與原水的混合。加藥系統采用德國技術,在設備間的電腦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加藥的過程和計量。從加藥間出來之后看到的是絮凝沉淀池,池子比較有特點,前部為折板絮凝池,后部則變成了隔板絮凝池。絮凝池之后為平流沉淀池,分為兩組,每組生產能力為10萬m3/d。
每組折板、隔板反應池尺寸為24m×27m×4m,折板反應時間為12min,隔板反應時間為12min。折板隔板反應池排泥方式為穿孔管氣動快開閥。每組平流沉淀池長100.5m,水流速為15mm/s,水力停留時間為1.9h,采用桁架移動泵吸式排泥。路過了沉淀池之后,技術員帶我們進了濾池間,由于濾池正在運行中,我們看不清管路的具體走向,但通過技術員的講解以及課本上學過的`理論知識,我們知道濾池采用的是普通快濾池,用兩個虹吸管代替了兩個閥門。
單池過濾面積為48.6m2,過濾速度為8m/h,濾沙層厚0.7m,砂粒徑0.6~1.1mm。濾池采用水泵反沖洗,反沖洗強度為15L/(s·m2)反沖洗水泵共兩臺,一用一備。一期和二期的濾池都為普通快濾池,不同的是一期的采用虹吸管而二期的都為電磁閥控制進水和抽氣,期間我問過技術員,二期改用電磁閥是不是說明閥門控制比虹吸管進水工藝更先進,技術員說每種技術都有各自的優點,一期沒有采用電磁閥的原因是當時的技術水平不夠,國產的閥門及控制技術達不到水廠所需的控制精度,到了九十年代時,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水廠才引進了電磁閥門,使水廠的自動化水平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水廠的三期工程則選用了V型濾池,進水及反沖洗實現了無人自動化。從濾池間出來后按照工藝流程我們來到了加氯間,加氯間平面尺寸為23.4m×7.2m,加氯操作值班間為16m2,除風機和起吊行車以及氯瓶外整個加氯系統成套引進,加氯機房安裝的兩臺先進牌4034C型符合環自動加氯機,一備一用。在液濾投加點處安裝的是兩臺美國產的先進牌1870E余氯分析儀,用于對后加氯工藝反饋測定。
出了加氯間后就到了水廠的最后部分清水池和二泵房,清水池容量為2×m3,清水池為方形設計邊長54m,有效水深3.5m,為半地下結構蓋板上回填土厚1.2m,土層上有草皮綠化。二級泵站也為半地下式,深3.75m,配有四臺水泵,兩大兩小,三臺工作一臺備用。水經二級泵房后,即完成了水廠的凈水工藝,經市政管網供給南昌市民。
(2). 牛行水廠
水廠位于昌北地區豐和堤以北,設計總規模為日供水30萬立方米,共分三期建設。其中,牛行水廠一期工程日供水設計能力10萬立方米。它是一個全自動化運行的水廠。解決了昌北城區、新建縣長棱地區以及紅谷灘新區的用水緊張問題。水廠已經建成的V型濾池和疊加式平流沉淀池工程,當時在全國水業系統是首次使用的。
從八一橋旁邊的采水點經過兩根輸水管的輸送到達水廠后,攪拌機把聚合氯化鋁加入原水中。藥劑是在加藥間配置好的,然后通過劑量控制泵控制加入水中的。水流入折板式反應池,在其中與攪拌機加的混凝劑充分反應。折板式反應池可以增加水在其中的反應時間,使反應更充分。反應池下方有排泥管,可以將反應后的泥排往排泥池。折板需要定期清洗,排泥管更需要定期反沖洗。
水隨之進入平流式沉淀池。相比其他的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構造簡單、造價低、處理效果穩定、效率高、耗藥量少,且有較大的緩沖能力,但占地面積更大。在平流沉淀池的末端有吸泥機吸取平流式沉淀池底下的泥。水然后進入V型濾池。他的工作原理與其他濾池一樣。不同的是他有兩個V型槽。牛行水廠濾池的反沖洗過程共分三步,耗時10分30秒,先是水沖,接著是氣水混沖,最后再來一次水沖,一天一次。
相比朝陽水廠,牛行水廠在這之后加了一個接觸池,主要是為了讓氯氣在期中更好的反應。之后水流流入清水池。牛行水廠的清水池是疊加在地下的,這樣更能節省土地。水從清水池進入送水泵房,由于它的清水池在反應池的下方,所以送水泵房在地下很深,因為要比清水池水面更低。泵房共有3臺水泵,其中是一臺變頻泵,可以根據管網的壓力而改變流量。送出水的壓力在0.45-0.50MPa之間。輸出管上有電磁流量計,以調節送水加壓水泵的功率。整個水廠實行自動化控制。
(3). 朝陽水廠
朝陽水廠是南昌較早建成的水廠,其一期工程與78年完工,二期工程83年完工,三期工程07年完工,每期工程處理量各10萬噸,共30萬噸,為南昌第二大水廠。取水水源為贛江,1.2m混凝土結構進水管,由管式靜態混合器加藥劑混合之后進入隔板反應池,再進入斜管沉淀池,虹吸濾池,過濾后的水經加氯消毒之后及進入清水池,由送水泵房送入城市給水管網系統。消毒是飲用水處理工藝的終端處理,是必不可少的飲用水安全衛生的保障。
消毒的主要作用是殺滅水中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可引起霍亂、傷寒、痢疾等疾病的病菌、病毒和原生動物的胞囊等絕大部分病原微生物,以防止通過飲用水傳播疾病。現在,飲用水消的方法很多,如煮沸、紫外線照射、通氯氣等等。目前我國飲用水消毒主要用氯消毒。由于贛江水質較好,故無須深度處理,僅常規處理工藝即可,故無預處理工藝。而現在新建的水廠則需要增加深度處理工藝以到達較好的效果以滿足水質標準。
朝陽水廠混凝劑采用液體聚合氯化鋁,沒有設置溶解池,而是分為原液池和稀夜池,由三臺計量泵講稀夜池中的藥劑送入管式靜態混合器與原水進行混合。在加藥泵房的時候我注意到每臺計量泵上面鏈接有一個金屬罐,萬廠長解釋說由于計量泵為脈動式泵,故為了使管道內水壓保持穩定,在每臺計量泵上設置了一個氣壓罐,作為穩壓設備,防止壓力驟增損壞管道。
水經過輸水管進入廠區,在進入折板反應池之前還要經過幾道細格柵以去除雜物。水從反應池的中心涌出在反應池中充分反應,然后從反應池的側壁流入沉淀池。沉淀池的作用是沉淀大顆粒。水廠常用的沉淀池有平流式、斜管(板)式和輻流式。朝陽水廠采用的是斜管式沉淀池。斜管式沉淀池是在沉淀池中裝置許多間隔較小的平行傾斜管,增加了沉淀面積并改善了水力條件(雷諾數Re降低,佛羅德數Fr提高),使顆粒的最大垂直沉淀距離從幾米縮小到隔板之間的幾厘米,大大縮短了顆粒沉淀分離所需要的時間。斜管式沉淀具有沉淀效率高,在同樣的出水條件下池容積小,占地面積少;在相同顆粒沉淀效果的條件下,單位池面積的產水率是平流式沉淀池的6~8倍。特別適用于廠區面積較小的水廠。
隔板反應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為上下兩層,原水與混凝劑混合均勻后先在下次流動,然后流至上層,此設計可以減少工程量,減少占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另外由于后續工藝中斜管沉淀池和虹吸濾池池深均較深,為使前面標高高于后面也需要將反應池做成雙層結構。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池內設刮泥機自動拍泥。濾池為較常見的虹吸式濾池,其結構特點可以節約最初設備費用,可自身調節水位,但難以保證反沖洗效果。
濾料采用0.8~1.2mm均質石英砂濾料,0.9m以上的厚度,精制濾板加塑料濾頭,使得反沖洗配水均勻性得以提高。由于采用海砂濾料,其質量較好,使用時間較長,而河沙則每5年必須進行一次翻修。虹吸濾池的反沖洗周期為24小時一次,反沖洗時間多為凌晨,以滿足白天供水水量要求。加氯間共設兩組加氯設備,一用一備,以便更換氯瓶時采用另外一套設備。
由于液氯氣化是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故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正在使用的一組氯瓶上結了很厚的一層霜。若室內溫度過低,則液氯氣化效果較差,可能會造成供氯不足的情況,故加氯間周圍設置了一圈噴頭,可采用給氯瓶噴水的方式提高氣化效果,但如果氣溫過低時,仍不理想。目前常用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加氯間設置空調,氣溫較低時用空調加熱,優點是受熱均勻且效果好,但其造價過高而大大提高了運行成本,故不常采用。
另外一種是在氯瓶上覆蓋電熱毯加熱,其綜合成本較低,但效果仍不是很理想,而且由于氯瓶受熱不均,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專人值守。目前南昌市的水廠多采用電熱毯加熱的方式改善氣化效果。加氯間頂有一個U型吊車,用于氯瓶的更換。地面處有設有泄露檢測裝置,當空氣中的氯超標時自動報警,打開通風裝置,將漏氯送至中和塔中和,防止事故的發生。通風裝置吸氣口均勻設置在加氯間地下。
在凈化的過程中要實時進行檢測,每隔1小時要檢查一次,主要有三項指標:濁度、余氯、和PH值,可人工檢測也可通過自動化儀器檢測。經過這些步驟后,水就可以輸入清水池了。清水池有調節水量的作用。清水池里的水經過送水泵房的加壓就可以進入市政給水管網了。送水泵房有5臺加壓水泵(一般3用2備),經過加壓后的水壓力可達0.4MPa,相當于40米水柱高的壓力。
清水池設有5個,分別互相連通,內部有導流墻以加長停留時間,以保證加氯后30秒的停留時間。送水泵房共2個,一共八臺機組5-6種水泵類型,管理起來比較麻煩。目前水泵的選擇應盡量減少種類型號,力求簡單,方便管理,僅滿足用水級配即可,但最少要選用3中類型。以滿足出廠壓力0.34~0.35MPa,高峰時段要達到0.4~0.41MPa,低峰時段也要0.3Mpa,應以最高峰時段的壓力要求選擇水泵揚程。
【給排水的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給排水的實習報告20篇06-16
給排水設計總結05-17
排水施工方案范文10-08
給排水設計崗位職責09-11
室外排水施工方案10-25
給排水施工方案(精選11篇)07-31
給排水管理制度08-17
施工現場臨時給排水施工方案05-25
實習報告格式 -實習報告08-12
實習報告總結 -實習報告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