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社的實習報告匯編十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在報社的實習報告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1
從二月二十八日到四月二十八日我在XX縣《今日鄒平》報社的記者部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實習。在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之處。在此,感謝報社的各位領導和老師在我實習期間給我的指導和幫助,感謝學校領導和老師多年來對我的教育和栽培。
我所實習的今日鄒平報社,是我們當地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作為黨報,實施發揮著黨和政府的喉舌,傳播黨的聲音的作用。能夠在報社實習是我莫大的榮幸。
在這兩個月中,我出去采訪的內容涉及的還是比較廣的,政府會議、社會新聞、人物采訪都有接觸,感觸也比較多。第一,在記者業務方面,我懂得了不同的題材新聞的寫作方法。新聞寫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繼續多練習。雖然專業不對口,但我們開設的《文書寫作》課基本上把各種文體都介紹到了。因為是黨報,政府會議都要報道,所以關于政府會議的新聞每天都有,這種新聞的寫法也是最簡單的,掌握好領導人,會議時間和會議內容,簡單組織下語言就可以寫出一篇會議報道。我跟會的機會也是比較多(每天的會其實很多,天天都有,五個記者有時候每人跟好幾個會),這方面鍛煉的也比較多。其實這種新聞根我們學校的網站上新聞很相像。我相信,在咱們學校網站上經常發新聞稿的同學們土過去做記者肯定會更有優勢!所以,在學校還是多參加下活動比較好,因為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在將來肯定都會有用,有些盡管當時看著沒有,但是在工作中各個方面肯定會有用的。社會新聞算是比較難寫的,首先素材的來源就很艱難,有的是靠自己去找去搜集,有些是靠群眾撥打熱線電話,還有些是個單位、各鄉鎮的宣傳員給我們提供。為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不管哪一種提供方式我們都要親自去現場,親自采訪。比如我曾經跟著我們記者下鄉鎮,到農村去采訪專業養殖戶,那是個養狐貍的,一進養殖場,我就差點被狐貍的那股臊氣給熏倒,但是為了完成采訪,還是在里面泡了一上午。通過自信的觀摩,我們才完成一篇出色的稿子。
再比如我們到急救室去采訪一生的工作,因為急救室是晚上最忙,我們就24小時蹲點,從晚上8點到第二天6點,救護車一共出診了16次,看到血淋淋的場面我的腿都軟了,但是工作的需要,必須在場,我強忍著一直堅持到最后,也體會到了做記者的艱辛。也只有這樣寫出的稿子才會真實生動。人物采訪也是經常遇到的,在我們縣城最近玩空竹的人們越來越多,我和吳老師抓住這一現象采訪了一位玩空竹的高手。在采訪的時候,一般的普通人都會有一種恐懼感,首先我們就幫助這位高手減輕恐懼,就跟拉家常一樣,讓他慢慢放松,然后一步一步切入正題。采訪過程中,也是采用各種手法讓這位高手自己開口說(以下會提到采訪上的技巧),最終,我們完成了一篇不錯的人物采訪報道。第二,采訪上,老師教會了我,如何讓當事人自己開口說的方式技巧,告訴我必要的設計圈套還是要的。同樣,面對不同的人群也才要選擇正確的溝通的渠道。在實際的實習中,我用到了好多《商務溝通》課上的知識。比如,當采訪對象為縣領導時,首先服裝的選擇就很重要,不能太學生樣,也不能太職業化(會形成一種比較緊張的氣氛),其次語言要組織好,一般會提前準備好要提問的問題,不能太隨便,由于零的時間都是比較緊張的,所以語言也要干煉,不能廢話連篇,一定要抓住重點,把自己想問的問題明明白白的簡單表達出來。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發被采訪人主動提供新聞,有繼續談下去的“欲望”。最后要注意禮儀方面的問題。這不僅僅使個人形象的問題,也是代表著整個報社,特別是我們這些新聞工作者,直接面對的就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和領導,更要注意自己的整體素質。在此,我也感謝我的商務禮儀老師,交給我的一些社交禮儀,比如握手的原則,飯桌上的原則等等。在我的采訪中給我了莫大的幫助。第三,不出去采訪的時候一般就在辦公室寫稿子,在辦公室要注意維護辦公室的環境,這時,譚書旺老師的《辦公室管理》和《秘書文檔》就派上了用途。報社的報紙特別多,由于人員多報紙總是很亂,我利用課本上的知識,每天都及時分類放好,這樣就整齊的多了。辦公室的環境我也是按照課本上的最適宜溫度和濕度金蓮調制到最佳,讓大家用最飽滿的精神去健康的工作。
接下來說一下在實習中我所領悟到的東西。
第一作為一個記者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時政新聞是黨報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報道的是黨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會議、重大活動或措施之類的,有很強的政策導向性。所以必須做到報道準確、及時。特別是政府會議,由于它具有新聞的時效性,必須當天的新聞當天就出稿,并且還要準確無誤。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新聞,才有新聞的價值。
第二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對于新聞的時間、地點、人名一定要準確,特別是領導的職位更要弄準確。我還特意打印了份縣領導的排名和職位以免出錯。在照片的選擇上也要很仔細,要注意構造,更要注意人物表情,特別是有領導的照片,更要慎重,領導的面部表情走路的姿態及站的位置都要考慮全了。往往30張照片選出1張滿意的就不錯了。外出采訪時更要注意檢查是不是都系都拿全,采訪本、筆式最基本的了。千萬不能忘記拿。我剛開始采訪時經常玩記拿采訪本,在采訪中就給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也受到了老師們的批評。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用心的去做。
第三要有一個健強的身體。作為新聞工作者,整天風力跑日里曬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好了才可以更好的工作。我一直以為自己的身體不錯,其實大錯特錯。我跟著政協的領導去我們縣比較優秀的企業參觀時,開始并沒有什么不適,但是到了恩貝集團后,我聞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同行的政協主席告訴我是飼料的味道,就是這種奇怪的味道,讓我有了想吐的感覺,開始在車里還好點,當大家下了參觀車到廠房去參觀時,我也尾隨其后,誰知越往里走味道越大,我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從廠房一路小跑跑了下來,誰知我剛跑到路邊就“嘩”的一聲吐了起來。接下來的參觀我都是懶懶的呆在車上,因為實在是沒有力氣下車了。這樣就直接影響了稿子的質量。所以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確實很重要。在學校學習的同時也要加強體育鍛煉,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就是給自己一筆寶貴的財富,是個無形資產。
第四要擁有豐富的知識。記者要打交道的人是方方面面,有農民,有醫生,有老師,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遇到。賣弄對不同的領域,如果一點都不了解的話,在采訪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難。比如我去醫院采訪的外二科醫生槐主任,在采訪中他就不停的說著一些醫護人員才懂得術語,帶我的左老師因為是醫生家屬聽起來就比較容易,對于我來說就比較困難了。這就提醒我,在采訪前的準備工作要多加一步:對于要采訪的領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訪中顯得比較無知。但這樣做只是臨時抱佛腳。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平時多看點書,擴充以下自己的知識面。“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真的很對。我們學校的圖書館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知識資源,應該充分利用起來,擴充一下自己的知識面。
第五要有職業道德。新聞工作者就是把真實的事情反映給人民群眾,影響力相當大。我們記者就要有正確的價值觀。有自己的立場。把真實的新聞傳遞給大家。針對近幾年來的假照片假新聞時間,這就要求我們新聞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質,有健康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作真實的新聞,為社會負責、為他人負責、也為自己負責!我在采訪中經常遇到數字夸大話的情況。甚至有虛假的新聞,純粹是編造出來的。這種線索我們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原則一概不用。直接pass掉。由于我們職業的特殊性,我們必須把真實的新聞傳播出去,這樣才能發揮報紙的真正作用。
在報社最大的收獲用自己的文章來真正地幫助可以幫助的人。雖然是大學生,但是社會責任感讓我確定一點;認真做人、認真學習、認真做文章。感謝所有幫助我的老師,他們是記者,他們的職業道德和熱情令我敬佩。他們不僅教會我新聞宣傳的知識,更讓我懂得做一名記者的責任與良知。感謝我們《今日鄒平》報社的劉書臣部長、趙總編和李總編,感謝帶我的編輯部和記者部的各位老師。
如今我馬上就要畢業了,無論今后我是否會從事新聞宣傳工作,但我的這次實習經歷將令我終生受益: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的人。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2
我相信我的實習是別有風味的,而正是這種與眾不同讓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改變了我的很多認識。
7月7日,我來到了魯中晨報傳媒大廈,見到了預約好了的老師。正當我以為事情會按照我的預料發展——也就是自己會被安排到報紙的新聞部或者熱線部開始無休止的忙碌的時候,一點點外改變了我這次小實習的常規路線。由于老師已經不在記者部工作而是主管一本叫做《迷你周末》的雜志時,我也就被理所當然的在這本小雜志中度過了一個復雜的30天。
起初我的心情是比較郁悶的,因為我是在想不出這本校雜志能夠給我帶來多少專業方面的鍛煉,但是隨著工作的深入,我也漸漸的改變了這種想法,而漸漸的意識到無論什么對我這個一窮二白的菜鳥來講都是一種收獲。
我可以毫不隱晦的說我的實習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辦公室離看書,看雜志。一開始我也是不是十分理解我費事么要花費這么多的時間浪費在觀察上面。后來也慢慢的也意識到看書是完成一個新聞專業的學生從辦報紙到做雜志的觀念的轉變,也就是對語感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得出自己的認識,做報紙做得就是一種下里巴人的通俗的新聞形式,它不要求有多高的文學造詣,但求易解;但做雜志起碼已經是完全脫離了新聞領域,盡管他還能夠對當今的熱點問題形成自己的評述,但是新聞的時效性已經對其失去了作用。從語言方面來講報紙力求簡明,而雜志有著很明確的受眾群體,所以語言方面有著自己的特征,或是唯美,或是紀實但是絕對不想報紙那樣干癟,除了事物本身之外雜志的編者往往還透漏著自己的一點個人偏好
每一本雜志都有著自己的,由于在辦公室呆的時間比較長,所以研究雜志也成了我給自己定下的一個任務,在這期間我曾經認真的翻閱了《名牌》《城事》《青年記者》基本雜志,也頗有一份心得,《名牌》雜志由于其大眾化的特曾難道這前衛的潮流,凸顯這80后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追求,由于其在內容方面大膽的追求而取得成功,《城事》由于是在淄博地區創辦的一本剛有雛形的雜志極具本地的氣息,整本雜志是按照一定比例來報答淄博的過去和現在的,樸實自然尤其是圖片的選用是其制勝點之一,而《青年記者》與其說是一本書,更不如說是一本教材,一個學術交流陣地,上面個各流派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
實際結束后我也意識到從報紙道雜志其實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升華。因為以前我根本沒有接觸過報紙,所以一接管雜志在所難免有偏見,這好比在工作崗位上沒有上過基層就去了當小組長,現在也明白這是種綜合能力的培養。但我總覺得有點遺憾的是沒有好基本功。說來也有意思,等啥時候習慣了辦雜志的心理,習慣了這樣的小資情調等到再有機會去報社實習的時候就得咱轉換思維了。
盡快完成角色的轉變,是老師的建議,也是我在實習期間努力的一個方向。尤其是在實習過了一半之后,也慢慢的感覺到在學校里面所收到的教育過于傳統,缺乏靈活,實習總結《暑期報社實習總結報告》。學會變通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于一名新聞工作者來講,新聞是一種極具“靈性”的東西,好多有用的都是從業人員的靈光一閃啊,而這種東西是不可能培養出來的,并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盡管有勤能補拙這一說,但我仍然堅信有些天分東西是勤奮不回來的,是注定的。就拿魯中晨報奧運小組發回來的稿子和圖片,有的記者的東西就是那么普通,但是總是有那么幾個記者拍回來的照片總能讓人感到靈光一閃。當然我從來不敢說自己是否適合干這一行。每次想到這里,我都會想起采寫老師老程第一次給我們上課說我們班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將來能夠從事新聞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當時我還是一副打抱不平的樣子,現在看來,這個數字明顯太樂觀了。話再說回來,盡管傳統的教學帶給我得,動手機會少之又少,但是就實踐得情況來看我還是沒有很好的把握住機會,心中也是有點遺憾,這樣也好,最起碼在最后來的道路的把握上有所側重,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能夠在學校里面學到的,工作本身其實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
下面還是回到正題,簡簡單單得對小實習中基本功的鍛煉做一下總結,采訪(主要是雜志方面)沒有我想象得那么簡單,其實什么樣的采訪都有,關鍵是你在采訪開始之前的準備有多少,創造了一個怎樣的采訪氛圍。在談話得同時不要被自己的采訪對象牽著走,(這是我曾經犯過的一個錯誤)時刻記著自己的采訪目的。寫稿方面,第一次寫稿時滿腔熱情,然后3000字就被槍斃掉了,稿子沒寫好我聽取了以下得兩個方面的建議,意識采訪工作沒有做充分,另一是很有很好的嵌入雜志的風格。
之所以認為我的小實習有和別人的于眾不同之處,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實習期間我們曾經為雜志社跑過廣告業務,盡管是專業以外的東西,但我看來對我人際交流方面還是有一定培養的。廣告和采訪雖然都是和人交流,但是側重點不同。說服客戶在自己的雜志上做廣告需要一個人如實得而又揚長避短得把自己的雜志推銷出去,期間很重要的就好似要有自信,說話要有層次感。一開始我連自己在講什么都不知道,更別說什么效果了,后來就好多了。無論結果如何我是終究覺得這是我小實習中一次難得的收獲,在將來前途未卜得情境下誰又能保證這種收獲沒有用呢?
每次聆聽老師談起將來,無論是就業還是新聞得將來發展情景,都頗有一份感觸。他說,盡管整個社會層面都在強調就業形勢得嚴峻性,其實還是沒有那么嚴重的,就目前的形式來說,本科生畢業絕對能夠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的,只是具有本科的文憑卻沒有本科所代表得知識層面應有的東西還是吧!而就新聞專業得前景來講,在這個社會新聞泛濫的年代,更加缺乏的是高層次得專業記者,市場就職位的調節也是帶有相當的盲目性的。往往是未飽和的職位造成大家的趨之若鶩,然后飽和之后形成新的失業類群。關于媒體自身的建設,每個報社都應該有未雨綢繆的意識,就拿我們實習的單位來講幾年之前報社對財經新聞得報道還是缺乏力度得,后來隨著人們對經濟現象的關注越來越多,報社才開始發展。盡管如此,在對財經方面得報道還是失去了先機,當然這直接影響到了報紙的銷售量和效益。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3
20xx年暑假 一個介于我的大學生活二年級和三年級之間的一個重要的假期,總共有將近兩個月的自由時間。
光陰似箭,時光如梭,彈指一揮間,大學生活已經度過了一半,但在自己的意識中似乎只是不經意的一瞬。
回首往事,不禁一種強烈的緊張感涌上心頭,于是我發現自己在這個假期不能再像以往那樣無所事事了,我必須做點什么。同時,經過自己十余年的知識積淀和兩年多的專業知識學習,我也確實需要一個平臺來檢驗一下自己的實際水平,既能總結過去,也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找點支撐。
于是期末考試剛結束,7月5日 假期開始的第一天,我就馬不停蹄地來到了黃岡《鄂東晚報》報社參加實習。俗話說: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升華理論。在實習過程中,一方面,我可以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來指導實際的新聞采寫,而真刀真槍的實踐也能檢驗自己的專業水平,升華、豐富自己理論知識。實習也就成了我這個假期的重頭戲。
來到報社,我被分配跟隨《鄂東晚報》采訪中心副主任熊慶萍老師。后來,熊老師又帶了一個實習生 一個來自華科的女孩,自然我們倆成了搭檔。像其他實習生的經歷一樣,開始的一兩天我被要求去看報社以往出版過的報紙,我發現我不再像以前實習那樣視其為一件不可推脫的負擔,通過看報紙我熟悉了《鄂東晚報》的一貫辦報風格,了解了報紙所注重報道的新聞類型,掌握了報紙基本排版規律、新聞稿件構成等諸多的信息,在我以后的實習過程中證明這項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提高了我寫作稿件的成功率。
在隨后實習的日子里,熊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有關黃州各小區物業管理情況調查的選題。這次稿件的采寫過程成為我本次實習中最難忘的經歷,并且這篇稿件也成為了自己實習中所撰寫的眾多稿件中甚為自豪的一篇。
實習那些天,正是黃岡天氣較為炎熱的一段時間,每天氣溫都是35度以上。為了搞好采訪,我和搭檔頭頂烈日,常常是揮汗如雨,總共花費了四五天的時間去深入到黃州各小區采訪第一手資料。我們的足跡遍及城區東坡、東門、八大地、安居等七八個小區,幾乎走遍了黃州城區的大街小巷。
自古英雄多磨難。這篇稿件也真是做到了三易其稿。采訪完成后,我梳理資料,借鑒網上的信息,查閱有關書籍,把稿件整理好,一次次送到《鄂東晚報》房產周刊的謝老師那里去審查,嚴格的謝老師總能從中找出很多不足,于是我就一遍遍的在拿回來改,心里真是很不情愿。但是,可喜的是,一次次稿件的失誤之處越來越少,稿件也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專業,黃天不負有心人,最終一篇高質量的稿件見諸報端。
此后,我在報社又相繼參與并撰寫了農民工受傷、未成年人進網吧、區工商局表彰大會、夏季飲料消費調查等一些稿件(具體數量并未清點,也并未留有底稿),我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屈指算來,從7月5日開始,一直到8月4日結束,我總共在《鄂東晚報》待了一個月,自己是受益匪淺。除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得到了相應的鍛煉和提高外,我覺得最寶貴的就是我在報社里邊認識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幾個實習生既從各位報社準記者那里學到了很多教科書里根本就沒有的東西,并且我們幾個人還在一起玩得很好,彼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實習結束后,我就回到了青島老家,在家里一直是挺無聊的,沒有什么愿意做的事情,也很少有事情需要我去做,每天在家里除了吃就是看看電視什么的,偶爾也會出去上上網,但是不經常,因為父母在身邊,不能表現的太墮落了,裝裝乖孩子還是應該的。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4
去報社實習的兩周里,我感覺收獲還是頗大的。
剛開始去的時候,我心里挺擔心的,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忐忑不安的,很怕自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更怕自己找不到新聞,導致沒有新聞上報。去實習的這段時間,大概了解了當記者是怎么一回事,也算是為了自己解惑了。曾經想過,大學畢業后,自己有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現在看來,自己可能不太適合這份職業。看得出,記者上班的時間很自由,除了會議之類的時間要到之外,只要有新聞可寫,就可以不用去報社,我覺得這樣的上班時間還是蠻好的,感覺挺自由,更可以充分的支配自己的時間。我們去實習,其實主要的還是靠我們自己,說白了,就是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去找出有價值的新聞,一天分為兩個階段,半天接電話,半天跑新聞。接電話是一件比較輕松的事,而一天里能接到的電話也不多,其實自己本來也是一個局外人,所以在報社里,我強烈感覺自己到一種人情冷暖,我只覺得冷漠也許是我們呆的時間太短,他們可能認為我們只是一個過客,因而也就沒怎么關注我們,當我們不存在吧!在外跑新聞的過程中,剛開始挺有激情的,后來就感覺越來越來越累,也許是走的路多里吧!當然,正因為跑新聞,使我熟悉了更多地方,同時也深刻的了解了民生,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開始與相關部門打交道,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起到鍛煉的作用,至少我是受益匪淺,感覺自己以后再面對問題時會更有勇氣去解決它,同時也讓我變得更成熟,更了解社會。
因此,我建議:再有機會去實習的情況下,同學們應該把握這次機會,我相信你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收獲的。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5
二月中旬到三月中旬這一個月時間,我在《江南時報》進行我的畢業實習。事實上在我進江南時報報社之前,我沒有當過實習記者也沒有相關專業的學習。去之前是忐忑不安。這是我第一次正式步入社會。我們的實習指導老師李曉靜是報社很有實力的記者。在我沒有進報社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聽說了。和藹可親的李老師在實習期間給了我莫大的關心和幫助。在她的幫助和指導下,我和同去報社實習的同學成功地完成了選題南京高校涌動學期革命,并在實習期間采訪了明星馬伊利、歌星張韶涵和財經作家、管理學者陳惠湘。
在報社做的第一件事情時我還不是李曉靜老師的學生。這是我實習記者生涯的第一次采訪。在花園路站臺觀察87路公交車在一個小時內的車況,并采訪87路公交車的乘客了解情況。由于不了解當地的路況,我一時半會沒有找到花園路車站,還走了很多冤枉路,發現記者對一個城市的交通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是必不可少的本領。由于膽子比較小,也從來沒有采訪過,一開始錯過了好幾次機會。看到一位乘客下車,我在他下車那瞬間就有要采訪他的打算,可是我最后都只是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嘆息。最后眼看著一個小時就要過去了,我迎著頭皮叫下了兩位等87路的中年婦女,從87路下來的兩位年輕女孩。作了簡單的問話。最后回報社寫下來的消息被肖軍老師改得面目全非,心里怪不好意思的。來報社前可以說沒有接觸過消息,除了在初中時學習過以外再沒有鍛煉過了。雖然不少科班出生,但畢竟我是學文的,而且來報社前很久時間也沒有好好看看消息怎么寫。第一次就出如此戰果,羞愧。這是我在報社的第一天,也是我跟肖軍老師學習的第一天。
正式跟隨李曉靜老師學習是從第一周的選題開始。第一周的選題是南京高校的三學期制度的學期改革。因為是由我們學校的學期改革提案引發的討論,所以我和我同學就一同被安排去參加了完成選題的工作。我們在自己的學校對很多專業的同學進行了一些采訪。因為是同學,工作起來就覺得很輕松。沒有第一次那么緊張。另外,李老師提供了南京幾所高校的領導的聯系方式,我們分別對他們進行了采訪。李老師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讓我意識到自己在寫作和新聞寫作方面的不足。當班主任老師告訴我們這片文章發出來以后,我真的是很興奮。我在網上看到好幾個網站轉載了這篇文章。感受到心情勞動的成果,覺得有點小小的激動,也有了一點點成就感。去報社的時候,孔主任還小小地表揚了一下我們。當我們從報亭買回又我們文章的報紙的時候,我覺得非常開心。那種收獲的喜悅溢于言表。這次的選題可以說是我實習期間最成功的一件作品。也就是從做這次選題開始,我和我同學正式跳槽到李老師門下。除了做選題,我們就是一名小小的娛樂記者了。相對第一天做新聞記者,當娛樂記者著實要輕松得多,也更有趣。采訪紫薇馬伊利,采訪臺灣小天后張韶涵。雖然我們并沒有能提出一些我們感興趣的問題,但是我感受到其他報社的記者在采訪中提問的技術,不管是咄咄逼人還是于情于理。只是我并沒有那種見到明星的.狂熱,我不屬于追星的那個群體,沒有那樣的激情。由此我覺得實際上我是不適合當一名娛樂記者。我沒有那方面的求知欲,又如何能設計出恰到好處的問題?在觀看了張韶涵在非常大明星欄目的現場后,我和同學中途折回南京書城,去采訪管理學者、財經作家陳惠湘。
事實上,我對財經或管理是一竅不通。在座的記者提了很多問題,事實上我除了在書上看到這位作家的大名,和他的經典廣告臺詞外,我沒有聽聞過這位作家。《突破拐點》這一新作,我們人手一本。但是我找不到重點。只是這個題目讓我覺得人生就是如此。也許作家本意也有此。然而在大家都提問的時候,我不得不奮筆疾書。也許這次去的記者大多不是資深的記者,有些問題也提得并不好。我覺得如果沒有相關方面的素養或者積累是無法理處具有深度又具有新聞點的問題。最初的三周,我們的生活很充實。后來的選題我們大多沒有插手過,或許我們幫不上什么忙。總之沒有再做過選題。期間李老師讓我們提議一些好的選題。正值考研發榜,我們便作了提議。只是最終沒有什么回音。雖然我們花了力氣采訪了一些考研失敗或者成功同學。期間有一些困難,事實上有的同學考得不好,根本不愿意談。也有約好了時間同意采訪的同學在最后關頭變卦。而那些考得好的同學因為最后結果還沒有出來都非常保守。我整理了一些采訪的內容,但是到最后選題沒有被采用,因此準備也就成了無用之物,但是這些是我勞動的成果,不管最終怎樣,能寫出來我已經很高興了。在不知不覺中,一個月的實習已經走到了尾聲。采訪中遇到了困難都已經過去了,艱辛的過程有成果出來就已經不再艱辛了。
這是我第一次走上社會,體會了專業不對口的工作。或許問題不是專業不對口帶來的,也許是興趣不在此。總覺得自己沒有專業素養,一開始覺得辛苦,能感受到的工作樂趣很少,甚至想要放棄。但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也出了一點小小的成果。放下實習記者的身份,回頭望望我走過的這一個月,我發現我并沒有能愛上這個職業。只是我從心底敬佩那些記者,不管是新聞記者還是娛樂記者。習期間給了我莫大的關心和幫助。在她的幫助和指導下,我和同去報社實習的同學成功地完成了選題南京高校涌動學期革命,并在實習期間采訪了明星馬伊利、歌星張韶涵和財經作家、管理學者陳惠湘。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6
引言
啟程前,所有的朋友都告誡我,那是一個是非之地,萬事要小心,報社實習報告。拉著行李箱走出校門,回望一眼,突然驚覺,此行我是單飛的孤雁,去一個有我的理想但沒有保護的地方。害怕,但仍要朝圣南方,目的地是南方都市報東莞記者站。
我把我的南都之行總結為五個章回:適應、體味、歷練、感悟,中間插敘我采訪“賣命少年”的經歷。
一
適應
南方天空很高,但我需要走出疏離感
6月24日清晨6點,一夜未成眠的我走出東莞市火車東站,廣場上很多乞討的兒童,我緊跟在一個高大的陌生男人身后,以求安全。因為聽多了東莞的亂,我必須嚴加防范。
戒備森嚴地走進這座城。
24號下午我去報社見了站長王海軍,他是我們學院的畢業研究生,李貞芳老師幫我聯系到這個珍貴的實習機會。王站長和顏悅色,比我百度到他的照片要年輕帥氣,我們聊一些學校的人和事,可惜我的腦子有點記憶短路,明明昨日才從那個地方走來。我首先要找個地方住下,報社兩個職員租了三室一廳,現空了一間房,求合租,我就住進去了。由此認識了三個“靚仔”:劉定國和劉沛,還有一條叫巴薩的大狗。劉定國告訴我:“都是男的,連狗都是個男的。”巴薩是薩摩耶品種,“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很弱小。”這是后來對它的評價,我初見它時我確實很害怕。對狗都很戒備。
我說要做社會新聞,站長給我找了個指導老師:黃超。一個這么胖居然還挺帥的男記者,很愛笑,像一道陽光似的,我從心底打消了對他的畏怯之心。他把我帶到辦公室,把我介紹給辦公室的老師們,一一問好后,他說:“這里的電話每一臺你都可以隨便用。”此后,和黃老師的交往雖然我還是恭恭敬敬,但不會以我慣常的作風:對老師敬而遠之,我會跟他講我的思路、我的困惑,與工作相關的或是無關的,都會直接跟他說,很輕松隨意的關系。他也真誠地跟我分享他的經驗、體會、采訪和寫作的技巧,實習總結《報社實習報告》。黃老師要我別稱呼他為“老師”,他說我們是“互相學習”,我知道這是謙虛,不叫“老師”那我應該叫什么呢?所以我一直叫他老師。
第一采訪居然是一個獨立完成,因為黃老師有別的任務,只能和我分頭行動,我答應了,有點忐忑也有點期待,我不知道這個稿子該怎么做,但是我相信我一定做得到。這是一個勞資糾紛案子,16個工人因加班費和無故解除勞動關系等原因向公司索賠百萬。據說在東莞,這樣的糾紛很多,工人有工人的權益,工廠有工廠的苦衷。
每天上班,辦公室是我開門,總是要等很久才有記者來上班。初來的幾天,我每天第一個去,坐著看半天報紙,然后上網找料,經常找不到新聞線索,我心里很著急,幾乎都是老師給我一個電話,聯系一下,就開始出去或者電話采訪。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彷徨。
這段時間我是報社唯一的暑期實習生,下班后我就直接回家,有時候做點飯,叫劉沛一起吃,他我能做這么多的菜,佩服得不行,然后聊天,但是吃了飯后他進他的房間,我開始打掃衛生,完了就一個人在客廳看電視,有時候會看書,很早就睡覺。半個月,每天就這樣過。除了采訪的出租車上,我沒有想過要看看東莞的風景。
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生活圈。在進入另一個生活圈之前,只是一個人慢慢地咀嚼孤獨。幸好我不是怨尤的人,我知道在一個新的環境過得好不好,完全是由自己決定。我要適應。但是這座城市讓我有坐在船上的感覺,我總是感覺自己是個旅人。
更需要適應的還是新聞工作。雖然我有一點淺淺的媒體經驗,也做過一些大稿小稿,但是南都的寫法我還是不太適應,看多了內地媒體的四平八穩,南都的“出奇制勝”要求我改變。
南方都市報,對我來說,是一個有點大的舞臺。我就像一只剛學飛的鳥兒,遇到這么廣闊的天空,有點暈眩。我需要熟悉環境,也需要自我調整。
每天都在鼓勵自己。
二
體味
南方都市報年輕炙熱的氣質
每個星期五,上午10點到12點,是報社的周會時間。每個記者都盡量不錯過,雖然上班時間看個人安排很輕松,但是這個會議紀律嚴明。
應該說我是有點期待開周會的。會議上大家評報,品讀本周新聞,做得好的給以掌聲,毫不吝嗇的贊揚,做得不夠的,坦誠地給出很多改善意見。我沒有發言權,只是靜靜坐在一個小角落聆聽思想火花碰撞的聲音。
站里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是很年輕,8成以上的80后,意氣風發,銳意進取。大家都有自己的職業理想,我所遇到的南都新聞人,沒有安于現狀不思進步的。雖然也許我這是表面體會,畢竟他們對我這個初涉媒體的大學生當然總是鼓勵。
辦公室里每天都有笑料,我剛來時一直很奇怪,為什么這里整天的歡聲笑語?他們同事之間的關系非常友好、隨意,他們有時會跟我講大家的共同經歷,那種團結和溫馨讓我很向往。
實習期間,我對南方都市報“求新求變”的風格深有感觸:記者寫稿的時候很用心地想新聞最‘新’的地方在哪?最吸引眼球的在哪?不惜一切地向這一點潑墨。而編輯改稿子的時候也是挖空心思地追求新奇,我們的一篇消防演習報道,被冠名《上吊練膽子?》,當時很無語,但是想到編輯同志也是難為了。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7
七月的蘇州,夏日躁動的氣息改變不了這座城市固有的靜謐。鮮紅的夾竹桃林、園林里幽徑曲折、老城區的白墻黑瓦、園區的大道無一不在詮釋著這座身處的城市——園林城市、旅游業發達、經濟發展快、文化底蘊深厚等特點。
能夠進入蘇州日報社實習,也是一次“機緣巧合”。這說長也不長的一個月里,我熟悉了采寫流程、業務技巧,也熟悉了這座城市。日報的社會生活部是一個貼近群眾生活的部門,帶我的記者蔣麗英老師也是一位敬業的和善的女記者。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完成了新聞作品十余篇,參與報社組織的公益活動一次,自覺受益匪淺。
一、記者這一行業要求記者本人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更需要廣博的學識,對生活的熱情,對人民的同情。此外,靈活的交際能力,積極的處世態度,平易近人的談吐舉止,都應該是一名優秀的記者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二、記者可以不能說會道,可以不能言善辯,但是一定要以最真誠的一面來面對百姓;記者可以不外向活潑,但是一定要有把握事物本質和主體的能力,要有敏銳的新聞觸角,要有觀察力,要有行動力。
以采訪“小候鳥”們為例。蘇州是一個外來人口大市,外來人口(通常稱之為“候鳥”)占總人口數已近50%。那么在放暑假時,外來民工的子女(自然被叫做“ 小候鳥”)不免涌進蘇州,與父母生活在一起。這是,蘇州市內難免對出現一些新的不安全的狀況。找到了這個切入點,蔣麗英記者就帶著我前往火車站、汽車站,對這些“小候鳥”和家長們進行采訪。
采訪過程中,“小候鳥”們對蘇州的各個游玩景點表達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很期待父母能帶他們去動物園、蘇州樂園等地游玩。但是大多數孩子因為父母忙于工作,而沒能夠實現。聽到這些,蔣老師當即問道:“如果我們報社組織活動讓小朋友們去蘇州動物園玩,你最想看什么小動物呢?”在得到“大象”、“獅子”等答案后,蔣老師回到報社就立即著手準備起了這次“小候鳥夏令營”活動。
在得到主任的允許后,蔣老師聯絡了蘇州市動物園,在說明情況后得到了園內工作人員的歡迎。她又聯系了她自己的一個朋友,對活動進行贊助,給孩子們準備小禮物……第二天一早,一篇以“小候鳥夏令營歡迎你”為主題的稿件上了報,呼吁對全市的外來民工子女參與這次公益活動。“小候鳥”們的家長紛紛按照要求撥打電話報了名,這才有了7月12日的這次公益活動。
由此可以看出來,不管是記者的人脈、行動力,還是溝通能力,都是好記者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而我通過這次實習看出,我通往新聞記者的這條路,需要走的還有很長。
轉眼間就到了八月,實習期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思考的停滯。在不斷的思考與總結中,我發現既然一位優秀的記者在性格上、素質上等各方面要達到“那么多條”,那么不具備“那么多條”的人便不一定能成為好的記者。而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的就業面并不是那么窄,只要有心、肯干,便一定可以再日后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那么面對這么多條路,選擇什么,如何選擇便似乎有了越來越接近“明確”的方向。人生航行中的濃霧似乎正在漸漸散去,剩下來的迷惑不解,則需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思考來解決。
謹以此,作為我20xx年暑假蘇州日報社實習工作的一次小結。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8
為了響應學校的暑期實踐活動的號召,更好地鍛煉自己,我于7月18日到8月3日在我們當地的《今日泰興》報社采訪部實習,暑假報社采訪部實習報告。這期間得到了很多鍛煉的機會,學到的不少知識,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
《今日泰興》是中共泰興市委機關報,是當地最有影響的報紙。作為黨報,發揮了黨和政府的喉舌,傳播黨的聲音的作用。作為平面媒體,增強了黨委、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溝通聯系,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為更多的人認識泰興、了解泰興打開了一扇窗口。
《今日泰興》包括要聞版、綜合新聞版、民生版、教育版、新農村版、文學版、法制版等。我在新聞部實習,主要為要聞版、綜合新聞版服務。要聞版、綜合新聞版的內容廣泛,主要報導當地發生的一些重大新聞和綜合新聞。
我在采訪部實習,有幸跟隨主任馬宏飛實習,我學習到很多知識、感觸也很多。雖然現在還沒有學習專業知識,但馬主任教會了我新聞寫作的一些簡單的知識和方法,讓我學到了一些新聞寫作的技能,能夠寫出些簡單的新聞。
剛去沒幾天,7月20日,我遇上我市市委召開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7月24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7月22日的事故情況”。因此我有機會參加采訪,從中學到了很多。
7月20日,我提前近一個小時,早早地到達會議現場找到記者席坐下,等馬主任和與會人員的到來的同時,我先學習了市委書記的工作報告,并將不懂的地方標出來。八點半會議準時召開,我跟著馬主任認真聽著市委書記的講話。下午我就嘗試著寫起新聞稿件來,一下子寫了1000字,自我感覺良好,送給馬主任批改,誰知道馬主任的評價是“一盤散沙”,實習報告《暑假報社采訪部實習報告》。他說,全文都是回憶程序和負責人的講話,把新聞淹沒在繁雜的程序和冗長的套話中,讀者對這樣的報道很反感。作為會議新聞,記者在采訪前,首先要明白自己要參加的會議室什么,要事先解讀材料,做好一些知識上的準備。其次是關注和搜尋會議中的各種信息。在會議中只有懂得挖掘,才能從中獲取可貴的新聞線索。寫好會議新聞,還要找尋寫好會議新聞的最佳切入點。會議新聞最易落入俗套,寫好會議新聞也是對記者平時學習、掌握情況、寫作能力的一次考驗。會議新聞一定要有主題,不能寫成一盤散沙似的稿件。
聽了他的這些話,我重新去寫,經過他的修改總算能過關了。后來,我根據馬主任的要求,從會議材料中挖掘新聞線索,先后采寫出《市委部署文化泰興建設工作》、《39項民生工程寫進市委文件》消息在頭版頭條刊登。同時,我學寫了幾篇評論。
在這短短的兩個多星期,馬主任教了我很多東西。首先他教我學會看報紙,以前我看報紙都是簡單的瀏覽,現在他教會我看報紙要注意看專業記者的報道是從哪兒入手寫的,用了什么手法,如何突出要表達的內容,用什么吸引讀者的,是標題副標,還是導語新聞圖片。其次他給我找來一本新聞寫作技巧方面的書,讓我多看看,做一些讀書筆記,練練文筆,對提高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經過兩個多星期的采訪,我受益匪淺,主要心得小結如下:
除了突發性新聞,在接到采訪任務時都要在第一時間認真了解此次采訪任務的背景、人物、主題、想提問的問題等等,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不會在采訪過程中出現沒話說、問不到重點上等問題。在采訪時也應保持頭腦高度集中,認真思考,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進行提問。作為記者,采訪的功力一定要到位,好的采訪是出好稿子的基礎。很多時候沒問到,沒問清楚造成文章沒有說服力,還要補采甚至重采。新聞最重要是真實性,用事實說話,要對讀者負責,對自己寫出來的稿子負責。
同時,我在實習中,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參與采訪,我還學到,作為一個新聞記者,掌握采訪提問的藝術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采訪的質量,首當其沖的是要提高采訪的質量。
一要與采訪對象拉近心理距離。
例如:我們在采訪我市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蘆玲芳時,面對記者的采訪,她比較緊張。為了打破僵局,馬主任靈機一動,轉移問話內容,問她:“你這幾年不容易,為了鄉親們吃了許多的苦,你臉上的皺紋比較多了。”馬主任的充滿人情味的問話,一下子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我們的采訪很順利。
二要在認真聽中提取新的問題。
我們在采訪一個紀檢干部時,他比較謙虛謹慎,不想說自己的情況。我們沒辦法,只好先和他說說其他工作上的事。后來,他說到有時辦案中,老婆比較著急,有人說情到家中,有的人還帶了物品,有時不敢開門,錯把親戚關到了門外。結果,不知不覺地把我們要采訪的內容說了出來。
后來,在實習期,加上馬主任的指導,我還了解到,三要從側面了解法、四要直拉主題法、五要身心投入,讓其有感受而發。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9
從七月中開始,連續兩個星期的時間。我和另一位同學都在《**日報》實習。雖然只有短短的15天,也見識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這些人和事,既讓我體會到了社會的現實,也讓我發現了一群人,他們善良,有理想有激情,是我以后想要成為的一類人。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經歷,我可以更好的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學生向一個社會人過渡。轉變的過程或許是痛苦的,但這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所以我很感謝**日報給我這個到社會中磨練的機會。
第一天去報社的時候,懷著興奮的心情,以為一進去就可以跟著去跑新聞。而事實上,負責帶我的記者只是讓我坐著看報紙,不停的看報紙,一個上午過去后依舊沒有事情可做,也沒什么人理我,說實話有點無聊。下午我就開始觀察報社的運作情況了,每天看到的報紙,他們的幕后生活是怎樣的呢,那些新聞背后的故事又是如何呢,記者們會不會因為一篇新聞稿件一件不一致而去討論爭辯呢,帶著好奇的心情開始了下午。大概三點左右,一個首席記者拿著小本子挨個的問記者"今天有什么稿子?",記者邊說他邊記,然后首席記者把已經做好的選題告訴總編輯,總編輯斟酌,看看可不可行。總結一下第一天,就是在報社看看他們匆匆離開匆匆回來的忙碌著。
第二天到報社,心情平靜很多,不再那么熱血地想去跑新聞,心里一個大二的學生肯定是不會讓你去做事情的,既來之則安之,能把報社運行情況搞清楚已經很不錯了,要有耐心。所以第二天我還是在看報紙,下午和一個記者聊天,覺得收獲頗多。他說有時候也不能寫太敏感的東西,不能出叉子,不然宣傳部很容易把你掐死。所以要盡量的把稿子寫的軟一點,好玩一點。跑新聞的時候也有很多技巧,比如對于跑現場,一定要注意細節。他說他有次和同城好幾家媒體去一個現場,一個男的劫持一個女的,男的正拿著刀駕在女的脖子上,形卻當初勢比較危機。很多同城媒體看見里面有點動靜,一窩蜂往狹小的案犯地點沖去。但是他就一直站那里不動,遠遠望著,因為如果離案發現場很近肯定看不到什么,再加上幾個攝影記者一堵那效果更差。他不動是為了看到更多其他媒體看不見的景象,比如他看見幾個警察進了一輛黃色 的出租車,他知道馬上肯定要有行動了,果不其然黃色出租車慢慢靠近罪犯,乘其不備把罪犯制服。他說,如果觀察的夠細致,報道警方營救前的一系列準備,以及一系列的變化,那讀者就會覺得新鮮而有看頭。你報道罪犯挾持人質,然后警方成功解救,那畫面感不強,也沒有什么亮點。聽他繪聲繪色的說,真的很有意思。
就這樣過了幾天后,我終于被告知有事做了--接熱線。部門幾位工作人員交代了一些工作細節,我們就開始工作了,接熱線電話看似簡單,但其實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并且這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對正式采訪都非常有幫助。首先要把報料人所說的事情記下來,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原因和結果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有些報料人自己對事情的經過不是很了解敘述也不祥細,所以就要多問,通過報料者能了解多少就多少。有些時候報料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對我們來說有很大作用,倒如發生了車禍,傷者被送到醫院,而報料者就是醫院里的醫生,那么說明這個料可靠性很高,因為平時也會接到一些假的料。接到的每一條報料都要打進電腦進行統計,因為無法做到邊聽邊記錄到電腦上,剛開始都是先把關鍵的地方記在紙上,然后再輸進電腦。據說采訪記錄也是相似的,都是把事情的關鍵部分(關鍵詞)記下來,回去后再根據這些筆記寫成文章。 在接電話的空余時間還是看報紙,包括其它幾家報刊。旁邊的工作者說,看報紙除了解每天發生的事情外,還要注意報紙上文章的結構和寫法,特別是要注意是如何寫文章的,因為我們在這里實習,寫文章就要符合本報的風格。
兩個星期過的很快,雖然在報社沒有固定的老師,也學到了不少。在這段日子里,我不僅鍛煉了采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對新聞的敏感度,還學會了在工作中如歌跟別人打交道,以后出到社會不管從事哪一種行業,這些經歷對我來說,都是非常保貴的財富。除此之外,我還認識了一群亦師亦友的人。他(她)們教會了我很多東西,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時刻影響著我,令我變得更加成熟。我非常有幸認識這樣一群善良,有理想,有激情的人。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10
啟程前,所有的朋友都告誡我,那是一個是非之地,萬事要小心。拉著行李箱走出校門,回望一眼,突然驚覺,此行我是單飛的孤雁,去一個有我的理想但沒有保護的地方。害怕,但仍要朝圣南方,目的地是南方都市報東莞記者站。
我把我的南都之行總結為五個章回:適應、體味、歷練、感悟,中間插敘我采訪“賣命少年”的經歷。
適應
南方天空很高,但我需要走出疏離感
6月24日清晨6點,一夜未成眠的我走出東莞市火車東站,廣場上很多乞討的兒童,我緊跟在一個高大的陌生男人身后,以求安全。因為聽多了東莞的亂,我必須嚴加防范。
戒備森嚴地走進這座城。
24號下午我去報社見了站長王海軍,他是我們學院的畢業研究生,李貞芳老師幫我聯系到這個珍貴的實習機會。王站長和顏悅色,比我百度到他的照片要年輕帥氣,我們聊一些學校的人和事,可惜我的腦子有點記憶短路,明明昨日才從那個地方走來。我首先要找個地方住下,報社兩個職員租了三室一廳,現空了一間房,求合租,我就住進去了。由此認識了三個“靚仔”:劉定國和劉沛,還有一條叫巴薩的大狗。劉定國告訴我:“都是男的,連狗都是個男的。”巴薩是薩摩耶品種,“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很弱小。”這是后來對它的評價,我初見它時我確實很害怕。對狗都很戒備。
我說要做社會新聞,站長給我找了個指導老師:黃超。一個這么胖居然還挺帥的男記者,很愛笑,像一道陽光似的,我從心底打消了對他的畏怯之心。他把我帶到辦公室,把我介紹給辦公室的老師們,一一問好后,他說:“這里的電話每一臺你都可以隨便用。”此后,和黃老師的交往雖然我還是恭恭敬敬,但不會以我慣常的作風:對老師敬而遠之,我會跟他講我的思路、我的困惑,與工作相關的或是無關的,都會直接跟他說,很輕松隨意的關系。他也真誠地跟我分享他的經驗、體會、采訪和寫作的技巧。黃老師要我別稱呼他為“老師”,他說我們是“互相學習”,我知道這是謙虛,不叫“老師”那我應該叫什么呢?所以我一直叫他老師。
第一采訪居然是一個獨立完成,因為黃老師有別的任務,只能和我分頭行動,我答應了,有點忐忑也有點期待,我不知道這個稿子該怎么做,但是我相信我一定做得到。這是一個勞資糾紛案子,16個工人因加班費和無故解除勞動關系等原因向公司索賠百萬。據說在東莞,這樣的糾紛很多,工人有工人的權益,工廠有工廠的苦衷。
每天上班,辦公室是我開門,總是要等很久才有記者來上班。初來的幾天,我每天第一個去,坐著看半天報紙,然后上網找料,經常找不到新聞線索,我心里很著急,幾乎都是老師給我一個電話,聯系一下,就開始出去或者電話采訪。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彷徨。
這段時間我是報社唯一的暑期實習生,下班后我就直接回家,有時候做點飯,叫劉沛一起吃,他能做這么多的菜,佩服得不行,然后聊天,但是吃了飯后他進他的房間,我開始打掃衛生,完了就一個人在客廳看電視,有時候會看書,很早就睡覺。半個月,每天就這樣過。除了采訪的出租車上,我沒有想過要看看東莞的風景。
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生活圈。在進入另一個生活圈之前,只是一個人慢慢地咀嚼孤獨。幸好我不是怨尤的人,我知道在一個新的環境過得好不好,完全是由自己決定。我要適應。但是這座城市讓我有坐在船上的感覺,我總是感覺自己是個旅人。
更需要適應的還是新聞工作。雖然我有一點淺淺的媒體經驗,也做過一些大稿小稿,但是南都的寫法我還是不太適應,看多了內地媒體的四平八穩,南都的“出奇制勝”要求我改變。
南方都市報,對我來說,是一個有點大的舞臺。我就像一只剛學飛的鳥兒,遇到這么廣闊的天空,有點暈眩。我需要熟悉環境,也需要自我調整。
每天都在鼓勵自己。
體味
南方都市報年輕炙熱的氣質
每個星期五,上午10點到12點,是報社的周會時間。每個記者都盡量不錯過,雖然上班時間看個人安排很輕松,但是這個會議紀律嚴明。
應該說我是有點期待開周會的。會議上大家評報,品讀本周新聞,做得好的給以掌聲,毫不吝嗇的贊揚,做得不夠的,坦誠地給出很多改善意見。我沒有發言權,只是靜靜坐在一個小角落聆聽思想火花碰撞的聲音。
站里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是很年輕,8成以上的80后,意氣風發,銳意進取。大家都有自己的職業理想,我所遇到的南都新聞人,沒有安于現狀不思進步的。雖然也許我這是表面體會,畢竟他們對我這個初涉媒體的大學生當然總是鼓勵。
辦公室里每天都有笑料,我剛來時一直很奇怪,為什么這里整天的歡聲笑語?他們同事之間的關系非常友好、隨意,他們有時會跟我講大家的共同經歷,那種團結和溫馨讓我很向往。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匯編十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