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土木類實習報告六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土木類實習報告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土木類實習報告 篇1
實習項目:xx市xx立交橋。
一、實習工地概況及工程進度
1、工程設計資料
xx立交橋修建于xx市南環路(柳邕路:城市快速路)及G209國道(柳石路)交會處。采用完全苜蓿葉式立體交叉。立交橋主跨線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跨線橋全長180m(共兩跨四聯),立交橋匝道共有8條機動車道及4非機動車道,另沿柳石路兩側有兩非機動車道的地下通道(此通道經當地交通部門研究有臨時修改,實習結束地僅有聽聞,未見修改圖紙)。
2、工程實地情況
xx立交橋位于城郊結合部,又是兩城市主干道交會,再加上周邊的陽合大橋、長途客運站、公交車站、機場及舊機場開發區等,施工場地交通量極大。建橋處為峽長山谷,交通組織難度很大,僅實習其間周邊就發和車禍十余起。場地內高壓線、通信電纜、給排水管道繁多,并有房屋拆遷滯后等問題。
3、工程進度文章轉載自:個人簡歷網 實習報告頻道 原文地址:暑假土木路橋實習報告
由于工程經過轉包等,各類內業資類缺失很多,加上上述交通、拆遷等特殊情況,工程進度十分緩慢。炎炎七月,民工數量不足,又由于匝道換填用素土取料因難也使得工程進度遠遠跟不上所謂的項目部制定的施工計劃。
二、實習期間主要負責:測量內外業
實習期間,熟練掌握了水準測量及全站儀測量,能準確完成水準測量任務,能較好完成全站儀的放樣及測設任務,對施工測量過程也有較全面的認識。
實習其間的主要測量項目:
1、路基鋪筑的高程、橫縱坡的控制
立交橋匝道標準設計路段(新建)為70cm換填素土,80cm級配碎石土,路面結構層分別為25cm級配碎石、30cm水穩碎石及7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5)、6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SBS改性)、4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13)。測量主要為路基施工放出道路邊樁及坡腳樁并測量出樁的高程,為施工提供高程數據支持并控制道路的橫縱坡。
2、關于橋梁的放樣及橋支架、模板的高程測量
主體跨線橋,實習時橋墩己養護完畢,測量組對其標高進行了附合,放出支座位置并通氣孔位置。主要施測的是梁橋支架,通過坐標地面高程及橋底設計標高反算出支架高度,并與支架搭設后測得的數據進行驗證,精確控制箱梁底、翼板模線形。
3、頂管作業,通信、排水等檢查井放樣
頂管——應當是實習中遇到的書本上沒有,也從沒有聽說過的課題,不過為頂管作業進行測量卻也只是簡單的放樣,這算是實習過程中的一個見識吧。另外通信、給排水檢查井的放樣,匝道護欄燈架等的放樣也是實習中的主要工作。
土木類實習報告 篇2
通過本學期對土木工程施工的學習,我初步掌握了關于施工方面的知識,但是由于書本上的知識和實際運用上的差距,有寫內容并不是理解的很透徹。同時,由于技術的快速發展,有些書本上的知識已經落后于生產實際,甚至已經被淘汰,因此,此次關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實習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次實習,可以用實踐檢驗、鞏固所學知識,并能將各個方面的內容融會貫通。
一、實習目的:
1. 通過參觀增強對建筑結構的理解,使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2. 理論聯系實際,用實踐驗證鞏固所學知識,并增加感性認識。
3. 通過親身參與,培養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4. 通過觀察和親自操作,更好的印證所學知識,并且了解設計過程中和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問題。
5. 解我國目前施工的工藝和水平,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6. 與工人和基層生產干部密切接觸,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和先進事跡。
二、實習要求
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術管理由于實習時間較短,僅參與了施工過程的具體操作
實習期間要求做到:
1、認真按時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仔細聽老師的講解;
2、仔細觀察體會,虛心向施工監理人員請教,認真記錄實習報告、心得、體會等;
3、在實習結束后認真整理所得,提煉出對今后學習工作有益的精華;
4、實習結束前寫好實習報告,對政治思想和業務收獲進行全面實習;
5、對實習指導人員和指導教師布置的“專題作業”要及時完成并寫出報告;
6、利用業余時間,結合本工地或本地區自選專題進行社會調查,寫出報告。
三、實習內容:
在施工現場,已經有部分樓主體已經完工,另外一部分仍在建設。兩座樓中間有一個基坑,部分在已進行完防水處理,另一部分在綁扎鋼筋。借此,張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在基礎防水工程和鋼筋工程中的知識點以及注意點。
(一)基槽開挖施工工藝:開挖樁承臺基坑土方 → 灌樁芯混凝土 → 混凝土墊層 → 砌磚胎模、抹水泥砂漿 → 鋼筋綁扎 → 安裝模板 → 墻、柱插筋 → 澆筑混凝土
(二)防水卷材施工注意事項:1、基層處理:涂刷防水層施工前,先將基層表面的雜物、砂漿硬塊等清掃干凈,并用干凈的濕布擦一次,經檢查基層無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進行下道工序。2、如果是SBS或APP可以用水泥砂漿做一層保護層。3、如果有下水管最好用水不漏堵或涂一下效果更好。4,打結處水泥砂漿必須要足,打結(接縫)十厘米。5,轉角不能做成圓的,以免無法鑲貼瓷磚。
(三)基礎底板及基礎梁鋼筋工程的施工工藝:1. 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下層鋼筋。根據底板受力情況,決定下層鋼筋哪個方向鋼筋在下面,一般情況下先鋪短向鋼筋,再鋪長向鋼筋。2. 擺放底板混凝土保護層用砂漿墊塊,墊塊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按每1m左右距離可縮小,甚至砂漿墊塊可改用鐵塊代替。3. 底板如有基礎梁,可分段綁扎成型,然后安裝就位,或根據梁位置線就地綁扎成型。4. 底板鋼筋如有綁扎接頭時,鋼筋搭接長度及搭接位置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鋼筋搭接處應用鐵絲在中心及兩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頭,除應按焊接規程規定抽取試樣外,接頭位置也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5. 根據彈好的墻、柱位置線,將墻、柱伸入基礎的插筋綁扎牢固,插入基礎深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甩出長度不宜過長,其上端應采取措施保證甩筋垂直,不歪斜、傾倒、變位。
在一棟已經完工但還未驗收的樓上,墻上有模板拆除的痕跡。我們又結合了課上學習的模板工程的知識,更進一步的了解了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藝以及注意事項。
(一)模板的安裝工藝:
1. 墻、柱模板安裝:在基層上彈出墻、柱模板的邊線和控制線,然后將模板就位。先將模板臨時固定,按模板控制線調整模板下口,并做臨時固定。模板加固后用支撐吊線調整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對模板進行最后加固。加固后再對其位置、垂直度進行二次檢查,確保尺寸準確無誤。
2. 梁、板模板安裝:(1)在墻、柱上彈出標高控制線(50線),根據標高控制線,在墻、柱上彈出梁、板模板的下口標高控制線。(2)安放梁板模板立柱:梁、板模板的立柱,嚴格按設計的間距、位置安裝,與下層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墊50厚木板。(3)梁、板起拱:先在梁兩端和板四周,根據設計標高調整好支撐高度,然后拉一條水平線;根據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1‰~3‰)和每個中間支撐的位置,計算出每根支撐的起拱高,最后調整每根支撐高度后,鋪設梁底模或板主龍骨。
3. 預埋件、預留洞:在已完成的梁、板模板上,根據圖紙要求確定預埋件、預留洞的準確位置,并彈線標識清楚,然后將預埋件和預留洞的模板用釘子等固定在梁、板模板上。
4. 梁板后澆帶模板處理:支頂板后澆帶處模板時,與整個梁板模板斷開,拆除模板時,保留后澆帶處的模板不拆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從上部加蓋竹編板對鋼筋進行保護。
5. 頂板后澆帶模板安裝:涂刷隔離劑:(1)隔離劑全部采用水質類隔離劑,主要有:海藻酸鋼類、石花菜類等。(2)墻,柱,梁側模:加工好或拆模理干凈后,涂刷隔離劑一層待用。頂板:模板安裝完成后,用滾刷涂刷一層,如遇雨淋,要重新涂刷。
(二)模板拆除時注意事項:
1、不承重的側面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損壞,方可拆模板;
2、承重的模板應在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以后才能拆模板;
3、混凝土拆模前要求填寫拆模申請單同意后方可拆模。
4、墻、柱及梁側模拆除: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一般強度達到1.0Mpa左右方可拆除。墻、柱模板拆除后,及時用木板條,將樓梯踏步、通道處陽角保護起來。
5、拆模時間應根據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環境溫度或通過同條件養護試塊進行控制。
6、梁、板底模拆除:梁、板跨度在2m以內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2-8米范圍內時,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大于8m的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時方可拆除。梁底模、板模拆模前由工長填拆模申請單,依據試驗員提供的同條件混凝土試塊的強度報告,經項目主任工程師審批后方可拆除。
7、懸挑構件的模板拆除:無論其跨度長短,均要求必須在混凝土達到其設計強度的100%時方可拆除。
8、拆除陰陽角部位的模板時,禁止使用撬棍硬撬,以免損壞模板和混凝土表面,影響混凝土的觀感質量。
9、后澆帶的梁、板模板與其它梁、板模板,在安裝時斷開,此處的模板待二次混凝土澆筑后,方可拆除。
10、拆模時拆除高處鋼管,二人配合作業,嚴防鋼管等對樓面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支撐均開碼放,并及時運出。
四、結束語
通過這次實習,我開闊了視野,增強了施工技術的理性認識。我又一次認識到,課本知識和生產實際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光靠學習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更要經常接觸施工現場,學會解決一些突發事件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以后會多接觸與土木工程相關的書籍,多去施工現場學習,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
最后感謝老師的辛勤指導,也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實習機會。希望自己以后再接再厲,表現的更好。
土木類實習報告 篇3
一 實習概況
1.1 實習概況
1.1實習目的
1、通過學習,對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整個施工過程和監理的基本知識體系有較清晰的了解,鞏固課本上的知識。
2、理論聯系實際,鞏固和深入理解已學的理論知識,并為以后課程的學習積累感性知識,積累經驗。
3、通過親身參加施工實踐,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用理論聯系實際,為將來參加工作作好準備。
4、通過實習和勞動,了解施工的基本生產工藝過程中的生產技術規范的監理細則。
5、了解目前我國過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管理與監理的實際水平,聯系專業培養目標,樹立獻身社會注意現代化建設,提高我國建筑施工水平的遠大志向。
6、與工人和基層生產干部密切接觸,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和先進事跡。
7、 虛心學習,了解具體施工細節,學習工人師傅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的寶貴經驗。
8、通過接觸和參加實際工作,充實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綜合應用的能力實習報告 ,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1.1.2 實習時間
20xx年2月21日——20xx年3月18日
1.1.3 實習工地
某大學新校區 32#學生公寓樓
1.2工程概況
1.2.1 工程建設概況
本工程為學生公寓住宅樓,位于某大學新校區。
本工程總建筑面積27083.6?,占地面積4627.2?,建筑總高度20.15?,宿舍間數706間,總容納2820人,本工程由2幢多層磚混結構樓組成,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建筑耐火等級二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建筑屋面防水二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
1.2.2結構設計概況
本工程的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重要系數1.0,抗震設防烈度7度。本工程圖紙上所標注的尺寸除標高以m為單位外,其余均以mm為單位。設計室內地面標高±0.000,室內外高差0.75m。建筑物的伸縮縫、沉降縫及抗震縫內的施工垃圾應全部清除干凈,充分保證設計所要求的縫寬上下貫通。
二 實習的工作和內容
2.1 實習內容
在實習期間遵守實習單位和學校的安全規章制度,出勤率高,積極向工人師傅請教善于發現問題,并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工地技術員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對基礎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體的了解,同時對部分工程進行實踐操作。
2.1.1基礎工程
由于基礎是整幢樓最為關鍵的部分,所以也是工程的重中之重,做好基礎至關重要,基礎工程包括了土方開挖,打樁,斷樁處理,承臺、地基梁的施工等等。 由于整個工程的土方開挖和打樁已經基本結束,實習期間沒能接觸到。所以以下只做簡單的介紹。主要介紹一下工程上比較常用的人工挖孔樁的做法: 首先介紹一下斷樁的處理流程。打完樁,做完靜載實驗后,做動測實驗,動測報告出來以后就知道樁斷在幾米深的地方。若動測報告顯示樁斷在4m左右,然后進行人工挖孔。在人工挖孔的過程中必須十分注意安全,洞口的保護至關重要。圍護結構一般有二種,一種為-0.00 m ~ -1.50m之間,用砼作為圍護結構,再往下一般用鋼護筒作為圍護結構。待挖至斷樁處再深20cm~50cm,用吊車將樁斷的部分取出,將預制好的鋼筋智籠吊下去,較正以后,開始澆筑砼。整個澆筑過程需要混凝土攪拌車、吊車、掛籃一起配合,工人還得用振動棒加以振動。
在澆筑樁的過程中,將鋼護筒拔出要有相當的技術,大約澆筑2~3掛籃的砼時,就應將鐵護筒取出。
斷樁處理完則進入下一個流程為澆筑樁蕊和澆筑承臺墊層,在這一流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是混凝土標號的控制,用來澆灌的混凝土需要添加膨脹劑,因為這樣待混凝土凝結以后可以使承臺和樁更好的連接在一起。承臺的模板也需引起特別的注意,由于體積比較大,所以承臺模板的加固體系間距應比較小,防止脹模的發生。承臺和地梁鋼筋安裝也比較復雜,特別是交接處的地方,由于屬于隱蔽工程,所以應做好檢查驗收工作。
2.1.2鋼筋工程
鋼筋使用必須堅持先檢查后使用的原則;鋼筋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報告,按國家規范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鋼筋在現場加工,制作加工工序為:鋼筋機械安裝→鋼筋對焊→錐螺紋加工→彎曲成型→鋼筋綁扎。
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骨架,依靠握裹力與混凝土結合成整體。鋼筋工程乃混凝土結構工程的三大工程之一。
鋼筋的分類一般可以按生產工藝的不同,直徑大小,鋼筋的強度進行分類。生產工藝與一般可分為熱扎鋼筋,冷扎鋼筋,冷拉鋼筋,冷拔鋼筋。按不同的直徑主要有以下幾種鋼筋: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等。在強度上鋼筋可分為HPB235、HPB335、HPB400、RRB400級鋼筋。其中HPB235、HPB335為最常用的兩種鋼筋。
因為混凝土澆筑后,鋼筋的質量難以檢查,因此鋼筋工程屬于隱蔽工程,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檢查,并建立起必要的檢查與驗收制度。為了確保混凝土結構在使用階段正常工作鋼筋工程施工時,鋼筋的規格和位置必須與結構施工圖一致。
一般的鋼筋工程的施工過程如下:結構施工圖→繪鋼筋翻樣圖和填寫配料單→材料購入、檢查及保管→鋼筋加工→鋼筋連接與安裝→隱蔽工程檢查驗收。鋼筋的安裝對工人的看圖能力要求較高,鋼筋的型號,數量,位置要求很高,一般應和圖紙一致。
工程中鋼筋往往因長度不足或因施工工藝的要求等必須連接。所以鋼筋的連接在鋼筋工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以下是學習的三種連接方式:
1、綁扎連接:綁扎是目前仍為鋼筋連接的主要手段之一。采用綁扎連接時其位置和搭接長度必須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204-20xx)中的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接頭。鋼筋的綁扎接頭是采用20~22號火燒絲或鍍鋅絲,按規范規定的最小搭接鋼筋長度,綁扎在一起而成的鋼筋接頭。本工程中在梁、板鋼筋的連接上通常使用綁扎,但當鋼筋的直徑過大時則不能采用綁扎連接,因為這樣會產生偏心作用的不良效果。 2、焊接連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鋼筋的接頭宜優先采用焊接接頭。焊接接頭的焊接質量與鋼材的焊接性、焊接工藝有關。焊接又分為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其中閃光對焊以及電渣壓力焊在工程上使用較為頻繁。本工程中柱筋的連接通常采用電渣壓力焊,而梁筋中直接較大的鋼筋則采用閃光對焊。
3、機械連接:鋼筋機械連接是通過機械手段將兩鋼筋端頭連接連接在一起。本工程中地下室的梁筋連接全部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機械連接質量上會優于焊接,但是在造價上處于劣勢,成本較高。
2.1.3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澆筑混凝土時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側壓力及施工荷載等作用下脹模(變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況時有發生。為避免事故,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對模板及其支架進行觀察、維護和發生異常情況時進行處理的要求。
混凝土結構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所說的模板其實包含了兩部分,其一是形成混凝土構件形狀和設計尺寸的模板:其二是保證模板形狀,尺寸及其空間位置的支撐系統。模板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以保證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載及混凝土的側壓力作用下不破壞,不變形。支撐系統既要保證模板的空間位置的準確性,又要承受模板、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載,因此也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以保證在上荷花載的作用下不沉陷,不變形,不破壞。
模板在材料與種類上也有很大的區別。一般可分為本模板、鋼模板、膠合板,本工程多數使用膠合板模板。
模板的作用便是在結構的施工過程中,剛從攪拌機中拌和出來的混凝土呈液態,需要澆筑在與構件形狀尺寸相同的模型號內,這樣砼凝結硬化之后,才能形成所需要的結構構件,模板就是使鋼筋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成型的模型。
2.1.3混凝土工程
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3、當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m?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混凝土工程包括制備、運輸、澆筑、養護等施工過程,各施工過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任一過程施工不當都會影響混凝土工程的最終質量。 混凝土的制備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制與混凝土的攪拌,每一步都至關重要。混凝土的配制還包含了混凝土的設計配合以及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是根據實驗室的設計配合比提高一個數值,并有95%的強度保證率。混凝土施工配料計量必須準確,才能保證所拌制的混凝土滿足設計和施工的要求。其偏差不得超過規范規定。施工配合比與實驗配合比的差別在于含水率的區別。由于混凝土強度值對水灰比的變化十分敏感。由于實驗室在試配混凝土時的砂、石實際含水率。為保證現場混凝土準確的水灰比,應按現場砂、石實際含水率對用水量予以調整。
混凝土的攪拌,要獲得均勻一致的混凝土,必須對其原材料充分攪拌,使原材料徹底混合。工程中混凝土的攪拌一般采用機械攪拌,一般要注意攪拌時間的控制,以及送料機時間的控制。
混凝土的澆筑是混凝土工程的重中之重,也只有合格的澆筑,才能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密實性符合設計的要求,才能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和耐久性,尺寸準確,才能保證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潔。
混凝土澆筑之前要做好隱蔽工程的驗收,而且還檢查模板的尺寸,軸線及其支架承載力和穩定性。澆筑質量還以澆筑工人的技術水平有密切的關系。若澆筑過程中振搗不夠很容易產生離析現象,而且容易產生蜂窩、麻面,甚至產生露筋現象。
施工縫的留置也是混凝土澆筑的一種特殊工藝,由于某些原因,不能連續將結構整體澆筑完成,且停歇時間可能超過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則應預先確定在適當的部位留置施工縫。一般施工縫應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的部位,應用時考慮施工的方便。
2.2 施工技術 2.2.1 木工
1、模板的種類及制作方法; 2、各種結構模板安裝的質量標準; 3、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質量標準; 4、現澆結構模板拆除的時間和順序; 5、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項;
6、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維修的方法及要求;
2.2.2 鋼筋工
1、鋼筋的種類及外形特征; 2、鋼筋的焊接方法及質量要求; 3、鋼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藝; 4、鋼筋的綁扎的方法及質量要求; 5、鋼筋綁扎的搭接長度要求
6、各種構件保護層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隱蔽工程記錄方法及主要內容;
2.2.3 混凝土工
1、攪拌機的種類,規格,拌和的原理; 2、震動器的種類,適用范圍;
3、施工配合比的換算及標志牌的內容; 4、施工縫的留設及其處理方法;
5、混泥土的養護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產生原因及預防處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質量檢查內容;
三 實習總結
3.1 問題與不足
不實習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習后才知道什么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么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個月時間的實習,雖然不長,但體會 到并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本次實習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1、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扎實,例如:混凝土、砂漿試塊的養護時間,做試塊時應該振搗到什么程度,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養護溫度、養護時間,另外對混凝土出現裂縫分析不出原因等等。
2、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的圖形想象不出立體的樣子。致使不能明確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3、對于最新的施工規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4、對于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了,對每一個施工過程的操作不了解。 5、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差。對于建筑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
3.2 認識與收獲
首先說實習對我來說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為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也經歷過很多的實習,但這次卻又是那么的與眾不同。實習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生活、心理 、身體、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系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于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也是我建立信心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對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緊張的一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一個月里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獲。實習結束后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通過一個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本此實習的另一個收獲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雖說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煉,不論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工地鍛煉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例如:墻體也會發生偏移,樓梯支模時樓梯間的高度不夠,陽臺、凸窗的尺寸標高有微小變動等等很多問題,都是工程中可能發生的一些問題。只有通過實踐后才能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另外,通過幫助資料員填寫部分資料,使我對填寫施工資料也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什么時候該填什么資料,需什么人簽字等,這些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
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土木類實習報告 篇4
這次實習期一共五天:結構和施工四天,建筑一天。
實習的工程項目有:重慶教委辦公樓、重慶南坪四公里換乘樞紐、重慶后勤工程學院新校區、重慶大學虎溪校區圖文信息中心和學院綜合樓、重慶大學建筑館
結構
一、結構選型
本次實習工程項目多為多層結構。對于多層結構而言,在重慶地區,采用框架結構既能滿足受力需要,功能需要而且相對而言經濟性好,因此結構形式多選框架結構或者框架剪力墻結構。
框架-剪力墻結構是目前結構選型中常用的形式,是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的有機結合。框架結構易于形成較大的自由靈活的使用空間,以滿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剪力墻則可提供很大的抗側剛度,以減少結構在風荷載或側向地震作用下的側向位移,有利于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
二、結構布置
1、平面布置
結構的平面布置是指在結構平面圖上布置柱和墻的位置以及樓蓋的傳力方式。從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結構平面的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相重合或者盡可能靠近,以減小結構的扭轉反應。重慶地區主要的地震設防烈度為6度,因此建筑物是需要考慮抗震要求的。在這次實習中,所有的建筑平面都并不規整,不滿足平面布置的要求。但是結構設計者通過靈活的設縫和柱網的布置,將不規則的建筑平面分割成多個規則的平面,從而使各個單獨的分體系滿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區設縫應為防震縫,平面形狀復雜時,用防震縫劃分成較規則、簡單的單元。但對高層結構宜盡可能不設縫。
2、豎向布置
豎向布置的要求是:結構沿豎向(鉛直方向)應盡可能均勻且少變化,使結構的剛度沿豎向均勻。由于本次參觀的工程項目都屬于多層建筑,因此在豎向布置上的要求體現得并不多。
三、基礎設計
任何建筑物都建在地層上,因此,建筑物的全部荷載都由它下面的地層來承擔,受建筑物影響的那一部分地層稱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傳遞荷載的下部結構稱為基礎。
進行地基基礎設計時,必須根據建筑物的用途和設計等級、建筑布置和上部結構類型,充分考慮建筑場地和地基巖土條件,結合施工條件以及工期、造價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選擇地基基礎方案。
本次實習中各工程采用的基礎形式,既有柱下獨立基礎(淺基礎)又有樁基礎(深基礎)。以重慶市教委辦公樓項目為例:該項目處于嘉陵江畔,地質條件復雜,同時地下水位較高,并根據綜合評價,采用承臺樁基礎最為適宜。重慶南坪四公里換乘樞紐的一幢配套用房也采用了樁基礎的形式。但與前者不同的是這里的樁直接與地基梁連在一起,取消了承臺,二者類似柱與梁的關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基礎形式的選擇和組合,在符合規范的前提下,還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
四、柱網的布置
柱是框架結構的主要豎向受力構件,柱網的布置對整個建筑結構的功能和力學性能有這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優良的柱網布置能夠方便施工,加快施工進度。
柱網布置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
2、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3、柱網布置要使結構受力合理。
4、方便施工。
五、承重框架的布置
柱網確定后,用梁把柱連起來,即形成框架結構。梁柱剛接構成雙向梁柱抗測體系。一般情況下柱在兩個方向均應有梁拉結,故應在房屋縱橫向均應布置框架梁。因此,實際的框架結構是一個空間受力體系。但為計算簡便起見,可把實際框架分成縱橫兩個方向的平面框架即橫向框架和縱向框架。
橫向框架--由建筑物短方向的梁柱組成。
縱向框架--由建筑物長方向的梁柱構成。
兩向框架分別承受各自方向的水平荷載。對于樓面豎向荷載,可由橫向框架承受,也可由縱向框架承受或縱、橫向共同承受。根據樓面豎向荷載的傳遞路線,可將框架的承重體系分為三種:
(1)橫向框架承重體系: 橫向框架跨數往往較少,有利于增加橫向房屋抗側移剛度;縱向連系梁截面尺寸較小,有利于建筑的通風采光。
(2)縱向框架承重體系:適用于大空間房屋,凈空高度較大,房屋布置靈活。
(3)縱橫向框架混合承重體系:各桿件受力較均勻,整體性能較好。
施 工
大三暑期學校已經安排了我們進行一次為期一個月的土木工程施工實習。在那次實習過程中,我們主要對施工現場的建筑機械設備,人員組織,施工方法,技術、質量和安全控制進行學習。而本次施工實習的主要目的是配合畢業設計當中的施工設計,因此,我們的實習重點是放在施工組織設計上的。
一、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組織設計是用來指導施工項目全過程各項活動的技術、經濟和組織的綜合性文件,是施工技術與施工項目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它是工程開工后施工活動能有序、高效、科學合理地進行的保證。
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原則:
①配套投產,根據建設項目的生產工藝流程、投產先后順序,都要服從施工組織總設計的規劃和安排。安排各單位工程開竣工期限,滿足配套投產;
②確定重點,保證進度;
③建設總進度一定要留有適當的余地;
④重視施工準備,有預見地把各項準備工作做在工程開工的前頭;
⑤選擇有效的施工方法,優先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確保工程質量和生產安全;
⑥充分利用正式工程,節省暫設工程的開支;
⑦施工總平面圖的總體布置和施工組織總設計規劃應協調一致、互為補充。
施工組織設計一般分為三個階段:1、施工條件設計(或稱施工組織基本概況);2、施工組織總設計;3、各個建筑物等單位工程的施工設計
二、施工進度計劃
施工進度計劃是在確定工程施工目標工期基礎上,根據相應完成的工程量,對各項施工過程的施工順序、起止時間和施工工藝銜接關系以及所需的勞動力和各種技術物資的供應所優質的具體策劃和統籌安排。編制一份科學合理的施工進度計劃,協調好施工時間和配置關系,是施工進度計劃貫徹實施的首要條件。
施工項目進度計劃的編制的基本要求
1、保證擬建施工項目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努力縮短施工工期。
2、保證施工的均衡性和連續性,盡量組織流水搭接、連線、均衡施工,減少現場工作面的停歇和窩工現象。
3、盡可能的節約施工費用,在合理范圍內,盡量縮小施工現場各種臨時設施的規模。
4、合理安排機械化施工,充分發揮施工機械的生產效率。
5、合理組織施工,努力減少因組織安排不當等人為因素造成時間損失和資源浪費。
6、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
三、施工平面布置
1、施工平面布置的意義 施工場地平面布置是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對指導現場文明施工有著重要的意義。否則,施工場地布置不合理會造成施工秩序的混亂。一個項目的施工場地要容納上百人上千上萬的隊伍進行施工,各自承擔不同的任務難免會互相干擾,再加上施工場地布置得不明確或考慮不周到,施工過程中就有可能占用其他隊伍的施工場地,影響其他隊伍施工,就會產生糾紛。許多材料、機械需要存放,進行施工場地平面布置時如欠全面考慮,就可能出現存放位置占用了建筑物的設計位置等等,這些都會影響施工進度而增加施工成本。由于施工場地布置粗糙直接影響施工安全,并容易發生觸電、失火、水淹等危害,造成經濟損失和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必須要充分重視施工場地的布置。
2、施工平面布置的作用
1)確定生產要素的空間位置。
2)項目施工過程中,確保施工互不干擾做到有秩序的進行施工。
3)可使施工所需各種資源及服務設施,相互間有效的組合和安全運行。
4)減少場內物、料的二次搬運費、降低施工成本。
5)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是現場平面管理的依據,現場調度指揮標準。
3、施工平面布置圖
施工平面布置圖是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建設區域平面布置的一種簡明圖解形式,用以表示在建的建筑物、構筑物和現有的建筑物、構筑物以及為施工服務的臨時性的生產、行政和生活用房、機械設備、塔吊軌道、室內和露天倉庫、道路(鐵路)、給排水管線、電力和熱力網及其他管線的相對平面位置。
建 筑
我所要做的設計是三段式:建筑、結構、施工三個部分都要自己完成。其中建筑設計對我來說是一片空白,平常了解到的也就是進行建筑造型和功能的劃分。但是到底如何設計,如何進行劃分,我是一點頭緒都沒有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建筑實習是在我校比較有特點的建筑館進行的。這座建筑館算是建筑系最原始最真實的一個教材,整個建筑融合了建筑設計的許多要點,當然在實習過程中也體驗到了它的缺點。所以它是我們進行建筑實習的最佳對象。
實習所了解到的要點如下:
一、入口設計
建筑物的入口既要滿足客觀的結構構成,又要產生主觀性質的情感的美學意義,但是最重要的是滿足功能要求。
比如建筑館門口的大踏步設計。它具有以下功能:
1、人員集散地
2、解決高差
3、入口造勢要求
二、立面設計
立面設計應根據初步確定的房屋平、剖面的內部空間組合關系作為設計基礎。
1、應反映出建筑的性格,即建筑的使用性質
2、應反映內部空間及其組織情況
3、應反映自然條件和民族特點的不同
4、應反映基地環境和建筑規劃的總體要求
三、中庭
中庭通常是建筑內部的庭院空間,形成具有位于建筑內部的“室外空間”,是建筑設計中營造一種與外部空間既隔離又相連系的特有形式。
中庭也是一種交流空間,這里可作為集會、慶典、展示的場所,有著豐富建筑物功能的作用。
四、灰空間
灰空間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師黑川紀章提出。其本意是指建筑與其外部環境之間的過渡空間,以達到室內外融和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也可理解為建筑群周邊的廣場、綠地等。
按照我的理解,就像灰色是黑白的過渡色一樣,“灰空間”就是封閉空間與開放空間的中介,或者說是內容與功能不同的空間之間的過渡空間。由于它的存在,沖破了封閉空間的制約而爭取與戶外空間取得更加廣泛的聯系,從而使主體與客體情景交融。
五、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是建筑設計的開端,對建筑物的整體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平面設計中要注意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①各功能用房是否滿足使用要求。
③各功能用房之間是否聯系方便、相互影響較小。
③建筑平面與周圍環境是否協調。
④建筑設計是否經濟合理。
⑤建筑平面是否滿足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
⑥建筑形象是否有鮮明的個性。
各類民用建筑的平面主要由使用部分,交通聯系部分和結構部分組成,其中使用部分和交通聯系部分是平面設計所關注的重點。
總 結
實踐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本次實習使我加深了對結構概念的理解,從另一個更高層次的角度去看待施工,第一次接觸了建筑設計,了解到了一些設計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和解決思路。在查閱資料的過程當中,了解到了許多有用的概念和理論。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知識掌握和認識上的一些問題。
本次實習使我更加明確了設計的任務和過程。我將盡量把這次實習所得,靈活的運用到即將開始的畢業設計當中去。
土木類實習報告 篇5
一、引言
工程地質學是研究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相互租用的一門學科,它把地質學應用于工程實踐,通過工程地質調查與理論性綜合研究,對工程所在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評價。由此可見工程地質學的實習是至關重要的,大的工業需要的礦產資源、農業所必須的礦物材料、國民經濟先行官的交通運輸研究。需要地質工作者去調查研究,使我們更加合理的去運用資源。
二、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將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是工程地質實習的目的所在。
三、實習地區情況簡介
土木工程地質的實習基地位于土默特左旗萬家溝地區。該路線對于山區公路頗具代表性,諸如路線勘測、過嶺高度選擇、橋、涵、隧道的定位、路塹及邊坡的開挖等。萬家溝地區的基本地質情況簡介如下:
1) 自然地理概況如下:太古界、魏家窯子群石英片巖組、元古界、馬家店群大理巖組、中生界、侏羅紀大青山組、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界
2) 區域地質構造:萬家溝測區內廣泛出露的是一整套前震旦紀的變質巖系。由于構造應力作用的結果,巖石的變質程度大、節理發育、巖層陡立,多數近于直立。其構造極為復雜,斷裂十分多。
3) 區域地質簡史:該地區長期處于上升狀態,自太古代接受魏家窯子群沉積后,地殼上升而使沉積間斷并伴隨著有構造運動,造成魏家窯子群石英片巖組與馬家窯店群大理石組角度不整合接觸,新時代時期,萬家溝地區出現了三級階地,四級在第四紀地質歷史時期中處于持續的間歇性的上升,由此形成了多級階地。
4) 區域地貌形態、類型:1、山嶺地貌,構造剝蝕低山區2、構造侵蝕峽谷地形3、河流侵蝕堆積階地4、河漫灘及山前沖洪積平原。
5) 區域水文地質條件:由于長期的構造運動的變動的影響,加上強烈的物理風化作用,形成了以裂隙水為主,其次為風化裂隙水,均以下降泉的形式向河流下泄,個別的地段也有以上升泉的形式出現。
四、實習內容的記錄
時間:20xx.6.11
路線一:基地(舊水委會)——廟溝——返回
(一)、觀測點
①、地層:侏羅紀系大青山組、馬家店群大理巖組,變質巖,變晶結構,塊狀構造,風化程度為微風化或中等分化。
②、斷層的發育程度:沒有發育完成
③、斷層的產狀就由斷層面的產狀確定
④、處理方式:地表清除或錨固
⑤、主斷層的產狀三要素:走向80度 傾向167度 傾角50度
(二)、觀測點
①、地層:侏羅紀大青山組 中生代 侏羅紀 大青山組
②、巖性:沉積巖系,包括礫巖,砂巖,頁巖
③、風化程度:中等風化
④、根據傾角判斷其影響范圍
⑤、馬家店群大理巖組與侏羅紀大理巖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⑥、通過沉積巖的接觸關系可以判斷沉積巖的相對地質年代單位
⑦、產狀的三要素:走向101度 傾向14度 傾角65度
(三)、觀測點
①、巖性:沉積巖系;砂巖、頁巖;有凹陷,風化程度:中等風化
②:右翼為人工治理邊坡,左翼人工天然邊坡
③、處理方式:半填半挖,邊坡的傾角小于巖層的傾角基本穩定
④、同樣一條路線,選在左翼,占地面積小,防護量低,穩定性好,對環境影響小,但一次性的投入較大,路線選在右翼則與上相反。
(四)、觀測點
觀察斷層的發育
①、根據斷層面上的擦痕來判斷斷層的存在
②、擦痕:巖體的移動后所留下的痕跡,從擦痕的大小可以判斷這個巖體的滑動方向為向下運動;下盤向上運動,上盤相對向下運動,則該巖體所處的段刺猬正斷層。
(五)、觀測點
細砂巖的性質
①、膠結鉤:鐵質
②、顏色:暗紅色
③、巖性:含卵石
④、風化程度:弱風化或中等風化
⑤、構造:裂隙的分布與發育,裂隙只破壞巖體的強度,沒有破壞巖體的連續性 ⑥、此處巖體的裂隙屬于張裂隙的范疇
(六)、觀測點:成因類型
1、類型,此處山體的土層的產狀風不如下:
①、山頂:殘積層、礫的磨圓度為棱角狀、無層理、無極配
②、山腳:坡積層、礫的磨圓度為棱角狀、微具斜層理、基本無極配或級配較差 ③、腳下的土層:洪積層、具層理,但層理雜亂、礫的磨圓度為圓狀
2、坡面巖石:孤巖,抗風化能力強、具有不均勻沉降的現象
時間:2012.6.12 路線二:沿左岸——萬家溝水庫壩址——沿右岸——返回
(一)、觀測點:
區域構造簡史
由于構造運動的發生,巖體在整個方向發生了倒轉的現象,如圖所示;有魏家窯子群與中生界侏羅紀大青山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曾有地殼上升并沉積,間斷造成魏家窯子群與中生界侏羅紀大青山組之間的角度不整合接觸。此后越過了漫長的古生代直到中生代侏羅紀晚期地殼沉降接受沉積形成了大青山組。
(二)、觀測點
斷層的產狀:
1、太古界魏家窯子群的石英板巖組、石英片巖組。花崗巖的巖脈很清晰,緊挨著的是一個斷層,風化程度較低,并且是一個剛剛發育的斷層
2、相對的新老關系:
①、斷層是最晚形成的
②斷層產狀的測量
土木類實習報告 篇6
一、 實習的時間
從1月31日到2月3日
二、實習的地點
學校實訓大樓
民用建筑
鋼結構框架
工業廠房
三、 實習的目的
1. 通過認識實習增強對建筑結構的理解,使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2. 理論聯系實際,用實踐驗證鞏固所學知識,并增加對這一行業的感性認識。
3. 通過親身參與,培養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4. 通過觀察和親自操作,更好的印證所學知識,并且了解設計過程中和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問題。
5. 了解我國目前施工的工藝和水平,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
6. 與工人和基層生產干部密切接觸,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和先進事跡。
四、實習的要求
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術管理由于實習時間較短,僅參與了施工過程的具體操作。
實習期間要求做到:
1、認真按時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仔細聽老師的講解;
2、仔細觀察體會,虛心向施工監理人員請教,認真記錄實習報告、心得、體會等;
3、在實習結束后認真整理所得,提煉出對今后學習工作有益的精華;
4、實習結束前寫好實習報告。
五、實習的內容
動員大會是在星期一開的,劉老師和王老師跟我們說的這次實習的要求,希望我們能夠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上來,希望我們多了解場地中工具的運用和對專業知識的了解,然后強調了要注意安全,進而具體說了一下行程的安排,周一學校實訓大樓、周二民用建筑、周三鋼結構,周四工業廠房。
開完動員大會,老師就帶領我們來到了學校正在建的實訓大樓,并給我們講解了有關方面的知識,我具體總結如下:
梁、柱
老師講解了屋體的基本組成,柱子、主梁、次梁等。跟我們說柱子之間的梁是主梁,主梁上接的梁為次梁。
預埋管
老師在講梁的時候我們發現了梁上有很多孔洞,然后老師就告訴我們那個是預留孔洞,預留孔洞就是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在混凝土構件上為了設備安裝、穿管線等等預先留置的洞口。
層降縫、伸縮縫
當我們走到兩塊墻體之間時,老師指著中間的一條縫說,這個就是層降縫。說是因墻體間荷載不同而設計的。我上網也查了下,說的是指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沉降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這樣做的好處是克服結構不均勻沉降問題。
講了層降縫后,老師又跟我們講解了有關伸縮縫的知識,說溫度縫也叫伸是為了避免溫度變化引起結構伸縮應力,使房屋構件產生裂縫而設置的。告訴我們值得注意的是基礎受溫度影響小,所以不用斷開,僅地上建筑部分縫即可。
墻體上的小石塊
這個還是我發現了問老師的,因為看到每根柱子上面都有幾個凸起來或凹進去的石塊或者是孔,老師看了會兒,說那個本質上是應該沒有的,這可能是施工上面技術的問題。有可能是為了固定什么東西,最后而留在了柱子上面。
樓梯的澆筑
在二層的時候,我們有幾個學生把一個師傅給圍住了,問了之后,他說他是搞管理的,也進一步的解釋到就是教別人應該如何做的。他給我們毛概的講了這個樓房是這嗎建起來的,之后又指著西邊的方向說,那邊剛好在做樓梯,說可以帶我們去那邊看看樓梯是怎么弄的,他說,做樓梯先得用那鋼管把樓梯的高度給固定下來,之后箍上鋼筋,在用模版給支起來,進而從上往下灌混領土進去。他說,混領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濕。干了澆不下去,濕了又從模版間流出來了。
墻體拉結筋:
拉結筋一般有墻體就要有拉結筋,拉結筋,豎向一般是500MM一道, 也就是0.5米。 水平方向一般是砌體均分就可以。有墻體就要有拉結筋。 連接可以有植筋、預埋、綁扎等方式。
建筑圖,結構圖
在那里參觀了一會兒,師傅說他那里有一些圖紙,可以帶我去看一下,進而我也就跟著去了,他展出了建筑圖,結構圖,第一眼看到那些真的給嚇到了,因為是第一次見到那么大的圖紙,進而用書本上所學的知識來解讀那圖紙,才發現圖紙上的比我們書上所學的要復雜的多。不過幸運的是那師傅不厭其煩的給我細心的一個一個的講,那個時候真的特感動。上午的時候,他引著我大概是把建筑圖紙給看完了,我知道了原來實訓大樓中間原先設計的是有個橫道是可以從中間過去的,但為了留下幾棵樹才把它去掉了的。結構圖還是下午和同學一起過去看的,又對課本的知識加深了一次,我覺得這次真的獲益不淺!!
周二;我們去了,市區的一個民用住宅區,雖然具體的施工樓別人不讓進,但我還是學到了一些:
彎箍機:
在工地里見到了處理鋼筋的機器—彎箍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了這臺機器、鋼筋就不再是鋼筋,就猶如棉花糖一般。鋼筋一進彎箍機要有什么形就有什么形。當時的場面絕對讓全場沒見過彎箍機的同學目瞪口呆。
【有關土木類實習報告六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