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詞語解釋
詞語,是詞和短語的合稱,包括詞(含單詞、合成詞)和詞組(又稱短語),組成語句文章的最小組詞結構形式單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語文詞語解釋,歡迎大家分享。
高考語文詞語解釋1
(1)先:祖先,已經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長輩。
(2)課:督促勸說去做某件事。
(3)秩:官吏的俸祿,十年為一秩。
(4)逸:馬脫了韁繩,放縱。
(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6)對:回答或對話。
(7)典:主持。
(8)檄:古代用來征召、聲討的文書。
(9)中:中傷、誣蔑別人,使受損害。
(10)誣:捏造事實誣陷別人、言語不真實。
(11)掾:古代屬官的統稱。
(12)工:工匠,精巧,擅長,官吏。
(13)僭:超越本分,過分,虛假不真實。
(14)孤:幼年失去父親。
(15)貸:借出、借入,寬容、寬免。
(16)獄:官司,案件,監牢。
(17)白:告訴。
(18)與:贊揚。
(19)多:贊揚。
(20)遽:急速,就,恐懼。
(21)尤:罪過過錯,指責歸罪,優異突出,尤其。
(22)給:食用豐足。
(23)劫:強奪,掠取,威逼,威脅。
(24)按:追究,考察,調查。
(25)贍:富足充足,供給供養。
(26)令:美好,縣令。
(27)執:捉拿。
(28)延:延請。
(29)省:減免。
(30)謝:道歉,推辭,告訴。
(31)第:次第,官僚貴族的`住宅,科考的等級。
(32)折:駁斥,指責使對方屈服。
(33)察:考察,考察后給予推薦。
(34)赧:因羞愧而臉紅。
(35)竟:結束,完。
(36)坐:因……而犯罪,因為。
(37)尋:不久。
(38)祚:大堂前東面的臺階,帝位。
(39)造:造訪。
(40)過:拜訪,經過,過失,責備。
(41)弒:子殺父,臣殺君。
(41)顯:顯揚,傳揚,如孫臏以此名顯天下;顯貴,顯赫,如百乘,顯使也;明顯,顯著;顯露。
(42)蹶:受挫折,如一蹶不振,必蹶上將軍(使受挫折);倒下,跌倒;竭盡,枯竭,如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43)陰:暗中,暗地里,如孫臏以刑徒陰見;山之北水之南;陰險。
(44)迨:等到。迨至境上。
(45)用:財用。因為。人用是多(贊揚)李疑。
(46)稍:慢慢地,逐漸。其后秦稍蠶食魏。
(47)竟:窮盡。未能竟其義。
高考語文詞語解釋2
1. 不齒·不恥: “不齒”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視。“不恥”意思是“不以……為恥”, “不認為……是可恥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 勾通·溝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結,貶義詞。而“溝通”指兩方能夠通連。
3. 定金·訂金:“定金”指為了保證成交,預先支付的一部分錢。而“訂金”指購買之前約定的價格。
4. 預定·預訂:“預定”指預先規定或約定。而“預訂”指預先訂購。
5. 作客·做客:“作客”指離開故鄉,寄居在別處。而“做客”指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
6. 質疑·置疑:“質疑”指提出疑問。而“置疑”指懷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義。
7. 義氣·意氣:“義氣”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氣”指志趣、性格、氣概,也指偏激的情緒。
8. 本義·本意:“本義”指詞語的本來意義。而“本意”指原來的意思或意圖。
9. 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領、造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時間;②空閑時間;③指時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領、造詣”之意外,可與“工夫”通用。
10. 牟取·謀取:“牟取”指獲取名利,貶義詞。而“謀取”指的是設法取得,一般用于褒義。
11. 巨變·劇變:“巨變”指的是巨大的變化,而“劇變”指劇烈的變化。
12. 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執行和遵守,是一種治理社會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張依法治國;②根據法律治理國家。
13. 自詡·自許:“自詡”指自夸,貶義詞。而自許指以某種崇高的使命激勵自己,褒義詞。
14. 勉勵·勉力:勉勵,勸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 處世·處事:“處世”泛指在社會上的活動,人際交往。而“處事”指處理事務。
16. 形跡·行跡:“形跡”指①舉動和神色;②痕跡、跡象;③指禮貌,如“不拘形跡”。而“行跡”指行動的蹤跡。
17. 原形·原型:“原形”指原來的形狀,本來的真實面目,常含貶義。原型:原來的類型或模型,特指文藝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據的現實生活中的人。
18. 年輕·年青:“年輕”指①年紀不大,多指十幾歲至二十幾歲;②指事業學問的開創的時間不長。而“年青”指處在青少年時期。
19. 連播·聯播:“連播”指連續播出(節目)。而“聯播”指同時轉播其他電視臺或電臺的節目。
20. 終止·中止:“終止”指結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 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測,預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慮;例:老張的話我琢磨了很久。
22. 妨害·妨礙:“妨害”指有害于。而“妨礙”指阻礙,不能順利進行。
23. 變換·變幻:“變換”指事物的一種形式或內容換成另一種。而“變幻”指無規則地改變,令人捉摸不定。
24. 供品·貢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而“貢品”指古代屬國或本國臣民獻給帝王的禮物。
25. 淹沒·湮沒:“淹沒”指大水漫過,也形容被聲音蓋過。而“湮沒”指名聲和成就被埋沒。
26. 泄漏·泄露:“泄漏”指專指液體、氣體慢慢流出。而“泄露”指不該讓人知道的事情讓人知道了。
27. 樹立·豎立:“樹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而“豎立”指物體垂直而立。
28. 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常被誤用來形容其它美好事物。
29. 炙手可熱:只能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常被誤用來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30. 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常被人誤用來“首要”“首先”和“理所當然”之意。
31. 鼎力相助:只用于對方或他人,是敬辭,不可用于自己,否則太不謙虛。“綿薄之力”才是謙詞。
32. 蓬蓽生輝:敬辭。表示別人使自己生輝。
33. 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
34. 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誤用于表毫不猶豫地做與正義無關的.事。
35. 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多用于否定形式。
36. 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37. 文不加點:寫文章一氣呵成,不須刪改。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38. 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于對方或第三方。
39. 鬼斧神工:可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認為只可形容自然景物。
40. 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41. 無所不至:什么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42. 休戚與共:同歡樂共悲哀。與“患難與共”不同。
43.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44. 無可厚非:不必作過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
45. 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46. 息息相關: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常與“休戚相關”混。休戚相關:比喻彼此間禍福互相關連。
47.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
48. 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準則,與教訓無關。
49. 不以為然:不贊同。而“不以為意”是指不放在心上。
50. 不知所云: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51. 目無全牛:技藝十分純熟。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
52. 不刊之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易誤用為貶義。
53. 慘無人道:慘,殘酷狠毒,殘暴得滅絕人性。而“慘絕人寰”指世上再沒有比這更慘的,形容慘到極點。
54. 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中性詞。而“處心積慮”指早已千方百計地謀算好做壞事,多含貶義。
55. 標新立異:原指特創新意,立論與眾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張或創造出新奇的式樣。而“獨樹一幟”指的是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自成一家。
56. 八竿子打不著:比喻關系疏遠或沒有關系。
57. 拔出蘿卜帶出泥:比喻一個犯罪分子的落網,帶動了另一個犯罪分子的暴露。
58. 飽漢不知餓漢饑:比喻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
59. 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遇到困境后應有所變通,不要固執于一種選擇。
60. 閉上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辦事情。
61. 唱空城計:比喻掩飾自己力量空虛,騙過對方的方法;比喻某單位的人員全部或大部分不在;形容肚子餓。
62. 吃不了兜著走:比喻某人行為造成了很嚴重的后果。
63. 丑媳婦早晚要見公婆:比喻不好的東西遲早要讓人知道。
64. 穿小鞋:比喻暗中報復人,刁難人。
65. 闖紅燈:比喻超越現有的規則辦事。
66.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比喻世界很復雜,什么奇怪的人和事物都有。
67. 打官腔:指說些官場上的辭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話來應付、推托或責難別人。
68. 打退堂鼓:比喻辦事中途退縮。
69. 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徹底,還留有問題。
70. 打預防針: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準備,以防患于未然。
71. 窩里斗:指家庭或團體內部發生爭斗和沖突。
72. 大水沖了龍王廟:比喻自家人損害自家人的利益。
73. 當面鼓對面鑼:比喻面對面的談判或交換意見。
74.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原指軍人平時受國家培養,一旦國家急需,就要奮力報效。現也泛指平時長期勤奮訓練,在關鍵的時候就能發揮作用。
75. 吊胃口:用好吃的東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讓人產生某種欲望或興趣。
76. 東方不亮西方亮:表示尚有選擇的空間。
77.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比喻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
78. 趕鴨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79. 高不成低不就:指在選擇事物或選擇配偶時,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80. 一錘子買賣: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販的行為,含貶義。
81. 有眼不識泰山:比喻淺陋無知,認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
82. 宰相肚里能撐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諒別人。
83. 臺柱子:比喻集體中的骨干。
84. 過五關斬六將:比喻曾經值得驕傲的業績,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85. 好了傷疤忘了痛:比喻過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過去的苦日子。
86. 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評價一個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
87. 恨鐵不成鋼:恨某人不爭氣,不成材。
88.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條件優越而不思主觀努力,用以批評一種因循守舊的思想。
89.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態度強硬,要求強烈的單位或下屬能得到更多的照顧。
90.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原指精彩的舞臺表演需要長期艱苦的排練,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艱辛的訓練、準備才能取得。
91. 聽風就是雨:剛聽到一點風聲就信以為真。
92. 挖墻腳:從競爭對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搶走生意。
93. 亂點鴛鴦譜:形容瞎指揮,胡亂湊合。
94. 摸著石頭過河:比喻在實踐中摸索著前進。
95. 跑龍套: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或專做跑腿、服務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當配角。
96. 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種各樣的女性親戚。
97. 人怕出名豬怕壯:人太出名了會招來麻煩,也指人為了保住名位而變得保守。
98. 山不轉水轉:比喻情況總是在變化的,一時不順利也不必懊惱和悲觀。
99.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比喻要達到某一目的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100.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定的環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義)。
【高考語文詞語解釋】相關文章:
哀榮詞語解釋05-10
背時詞語解釋07-19
標兵詞語解釋04-27
徹夜詞語解釋06-16
傳達詞語解釋09-22
顧忌詞語解釋08-16
貴族的詞語解釋07-24
和善詞語解釋07-06
煥然詞語解釋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