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潮汕慶祝中秋節的六大習俗范文
中秋節的來歷,眾說紛紛,流傳最廣的便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版本”也各有不同。比如有一種說法稱:相傳,美麗賢惠的嫦娥,是為解民倒懸而奮力射下九顆太陽的英雄后羿的妻子,他們相親相愛,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有一次,后羿在射獵途中與仙人相遇,得到仙人饋贈一包不死之藥,他回到家中,就交給嫦娥保存。此事被跟從后羿習學射箭的徒弟逢蒙得知,便蓄謀奪為己有。這一年的八月十五,逢蒙乘后羿帶領弟子出外射獵之機,闖進后羿家中,翻箱倒柜四處查找,威逼嫦娥交出不死之藥。嫦娥迫不得已,乘其不備,將藥吞于口中,忽然,覺得自己身輕如燕,冉冉向上升起,直上云天。人們傳說她上天宮之后,玉皇大帝將她封為仙女,并將月亮里的宮殿“廣寒宮”賜給她居住。后羿歸家得知此事,十分思念嫦娥。夜晚,他就在庭院中擺放供果,向高掛天空的一輪明月頂禮叩拜,遙祭妻子,盼望夫妻團圓。鄉親們憐憫后羿的不幸遭遇,亦紛紛擺桌供果,遙祝他們團圓。此后,人們年年在農歷八月十五的夜間,舉行拜月、賞月活動,企盼合家團圓。世代相沿遂成習俗。
其實,嫦娥奔月的故事,只是為中秋節習俗披上了一層美麗的神話色彩。在民俗學界,一般都認為這個節日的原始基礎是先民對月亮的自然崇拜。大約到了周代,這種崇拜開始歲時化,《周禮籥章》記“中春……迎暑,中秋迎寒”,就是有關“中秋”概念的最早文字記載,其具體形式則是在夜里擊鼓并望月而祭。此外,《禮記》中也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的講法,這里的“春朝日”,即指在春天要舉行祭太陽的禮儀,“秋夕月”,即指在秋天要舉行拜月亮的禮儀。可見早在秦漢以前,古代帝王就已經有了中秋拜月的禮制,而有關嫦娥奔月故事的文字記載,卻是在漢朝建國后才出現的。可惜漢代的中秋祭月之實際情形,史料闕如。兩漢魏晉以后,中秋拜月、賞月逐漸流行于民間,已具節日的雛形。至唐宋年間,人們因八月為秋季三個月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為該月中間的一日,于是就將這一天定名為“中秋節”,此后,它作為漢族傳統節日,一直流行于全國各地,歷久不衰。
潮汕的中秋節,民間習俗除傳統的拜月、賞月、吃月餅外,還有剝芋、燒塔、觀神等內容。
一、拜月、賞月
出于對大自然的原始崇拜,拜月的習俗很早就在我國流行。見于文獻記載,春秋戰國寫成的《尚書堯典》就有“禋于六宗”之說,漢人注解六宗包括日、月、星、四時、寒暑、水旱。但古人祭祀月亮的時間是在正月朔日,而并不是在中秋。賞月是一種娛樂活動,漢代以后,拜月逐漸有了賞月的成份,這從“詠月”的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到。到了唐代,賞月活動約定俗成在八月十五夜進行。北宋以后,八月十五才正式定名為中秋節。《夢梁錄》載:“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潮人謂拜月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臺天臺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
當吃過晚飯后,婦女們便換上新衣,帶領孩子們安好香案,擺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時節,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一齊登場,人們就將這些當令物產和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奉獻給月娘。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扎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們圖方便購買,只是不若從前工巧。
拜月,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尋求一個好夫婿。潮汕有首歌謠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潮汕是個僑鄉,不少婦人的丈夫遠隔重洋,于是婦人托月寄意,更為情切,有歌謠唱道:“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來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聽得寒蛩啼叫聲,凄凄慘慘得人驚,不知我君在何處,欲托明月傳心聲。”正在上學的小孩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讀書聰明,成績優秀。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后用“井心水”(剛從井里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拜月后,家人閑笑庭前,吃糕餅,喝工夫茶,賞月談天,心曠神怡。此時,大人們總喜歡給孩子們講述許多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相傳,月亮上隱隱約約的影子是位樵夫在砍一棵桂樹。樵夫名叫吳剛,他醉心于仙道,卻不肯專心學習,激怒了天帝,將其禁在月宮,命他每日砍伐桂樹。世人誰能得到吳剛砍樹掉下來的桂枝,誰就能長生不老。于是,常見有些天真的孩子中秋夜竟到處亂跑尋覓,希望能撿到從天上掉下來的桂枝哩。中秋之夜,年青的人們,更增游興,月下泛舟,唱歌作樂,涼風拂面,飄飄欲仙。中秋佳景,盡在月明之夜也。孩子們則多自糊紙燈,賞月游行,湊湊熱鬧,也有一番歡樂。當代城鎮孩子多到花紙店購買多式燈飾游賞。有些學校布置學生自制燈景,開展競賽,是很好的工藝和美術教育。
二、吃月餅
吃月餅,是迄今仍然流行于我國民間的中秋歲時節令禮俗。月餅之名,早在南宋時期即已有之,當時人們因圓形的面餅宛如皎潔的明月,故以“月餅”稱之。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之詩,《武林舊事》里則有了確定的“月餅”之名。至于月餅作為中秋節的歲時節令食品的記載,有不同的說法,一說唐已有之。《洛中見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味美極。民間還傳說唐太宗征邊勝利后把月餅分給百官共嘗之事。另一說法是吃月餅開始于元末明初。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也載:“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食月餅、供月餅、饋贈月餅成為佳節的重要禮俗,迄今而不衰。
月餅也是中秋佳節受潮汕人喜愛的傳統糕點。潮人制作月餅,以之祭月,并相互饋贈的習俗由來也久。明陳天資《東里志》云:八月十五日,“人家兒女,于月下設糕餅果品衣環之物,類月而拜,以請月姑。”清嘉慶《澄海縣志》曰:“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士庶家以月餅相饋。”清光緒《海陽縣志》載:中秋“制團圓餅,號‘月餅’”。
潮汕人以聰明能干、心靈手巧、善于經商而著稱于世。潮人制作的月餅,稱為潮式月餅,本地人叫朥餅。它以其香甜、脆軟、肥而不膩而馳名海內外,現已成為全國聞名的五種風味系列餅食之一(其它是京式月餅、津式月餅、蘇式月餅和廣式月餅)。據有關史料記載:1949年中秋,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品嘗潮州朥餅之后,贊不絕口,并特書“茶食泰斗”四字回贈。1982年梅蘭芳之子京劇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嘗了潮州朥餅后,交口稱贊,并依其父所題的四字再次回贈,遂成為飲食界的美談趣事。
潮式月餅按其餡料不同,可分為綠豆沙月餅、烏豆沙月餅、水晶月餅、芋泥月餅和雙烹月餅等不同品種。月餅的制作,最初是在家庭內各自進行,后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向精制、美味、定型、專業化發展。現在生產潮式月餅的廠家很多,汕頭市昔年以太陽觀較為有名,近年來產量和質量較好的是汕頭市糖果餅干食品總廠。該廠產的潮式月餅色澤金黃鮮艷,皮酥薄脆,豆沙餡厚,潤滑,口味清甜,肥而不膩,深受海內外顧客歡迎,并在1986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
潮式月餅以意溪朥餅、貴嶼朥餅和蘇南朥餅較為著名。意溪朥餅,產于潮州市意溪鎮,食品作坊生產月餅始于清乾隆年間,尤以范合盛作坊更有名氣。貴嶼朥餅,產于潮陽貴嶼鎮,清康熙年間,由鄉民薛源合和侯源合兩間鋪號創制,分為齋餅和葷餅兩種。早在道光年間就以細料精調、無腥不膩而備受稱贊。蘇南朥餅,產于澄海蘇南一帶,首創于清代末期,是用加豬朥的面粉作皮,甜豆沙作餡,經印制、燒烤等精制焙成。餅皮脆薄多層,入口成粉,有香味,餅餡香甜、軟滑、清涼。產品銷往各地深受好評。
近年來,潮式月餅在遵古法制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食品工藝原理,用科學方法配制更適合廣大群眾口味的餡料,推出潮粵合壁的蓮蓉、五仁、蛋黃、水果等不同餅食,不斷提高餅食質量,使產品更享盛譽,備受青睞。
三、剝芋
潮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頭,民間有剝芋食芋之俗。這方面方志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云:“中秋玩月,剝芋食,謂之‘剝鬼皮’。”清嘉慶《澄海縣志》說:“(中秋)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剝鬼皮’。”清乾隆《揭陽縣志》載:“(中秋)或剝熟芋而食,謂之‘剝鬼皮’”。
中秋之夜,用芋頭拜月娘,據說它有一番不凡的來歷。相傳,元兵攻進潮州城后,實行聯戶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兵。還規定晚上不得關門,任由元兵隨其上哪家睡覺,尤其是新娶媳婦頭夜要跟元兵睡覺。百姓忍無可忍,便利用中秋夜拜月娘之機,在月餅下墊一“殺”字白紙,并放一盤芋頭祭拜,相約請元兵吃餅時齊動手起義。因芋頭的“芋”字與潮州話“胡”字諧音,拜芋頭是鼓舞百姓樹立砍下胡人頭顱打敗元兵的信心。結果中秋之夜,起義如期成功。后來,潮人便世代保留中秋拜芋、剝芋食之俗。剝芋頭皮即剝胡頭皮之意,告誡人們不忘過去受胡人統治之苦,享受起義成功之喜悅。
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頭拜月,以個大肉疏松,皮有裂痕者為佳品,即潮俗稱芋“笑”。祭拜之后全家便剝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樂趣。
四、燃塔、燃煙堆
燃塔是一種中秋夜孩童常玩的民俗游戲活動。它起源于何時尚不可知,不過清代潮州各縣、府志對此也都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云:“中秋玩月……兒童燃塔為樂。”清光緒《潮陽縣志》曰:“(中秋)兒童則聚瓦片結小塔燃之。”
中秋節這天下午,孩子們四處收集殘磚瓦片,選一個開闊的場地累砌瓦塔。小型瓦塔直徑二三尺,高四五尺,大型直徑七八尺,高丈余。疊砌的方法是取來幾塊舊墻土角或石條砌成塔腳,然后找來幾塊磚頭砌起一個瓦塔門,用舊瓦片從塔腳逐層砌起來。架瓦片時注意留空隙,二片瓦之間留一空隙,第二層就在下層的空隙處疊起來,依次砌上去。在疊砌時逐漸收縮,成塔狀,最后出現塔尖,用一磚片蓋于塔尖。塔中央一般插有一根較粗的木條做塔心,燒塔時可以不斷燃燒保持火勢。砌塔時下面要留有“灶口”,并用柴草填實塔里。黃昏時分,孩子們便把柴草點燃。燃至夜半,熊熊烈火從磚瓦的縫隙向天上竄。這時,他們又將準備好的松香、食鹽、硫磺和鞭炮往塔里撒,發出噼啪作響之聲(似鞭炮)和藍色火焰,甚是好看。
潮俗中秋燒瓦塔有兩層意思:一是紀念當年潮州人民燃放煙火約好殺掉元兵的信號;二是因潮音瓦與“蟻”同音,燒瓦塔讀成燒“蟻”塔,把蟻燒死。俗稱中秋燒塔會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去,來年不再有螞蟻或減少螞蟻的為害。
潮汕有的地方現在還有賽燒塔之俗,以燒得全塔通紅而不倒者為勝。揭陽炮臺等地,則有搭竹塔之俗,塔高有達數丈者。燃燒時,全塔盡燒,火勢猛烈,更為壯觀。目前,一些旅游景點,如汕頭中信度假村、澄海萊蕪景區,也有在中秋夜舉行燒瓦塔活動,吸引游客。但他們已把原來低檔次的瓦塔發展為紅磚塔,如中信度假村請泥灰工把2800多條紅磚搭建起8米多高的磚塔,用水泥拌細沙把磚條粘固,像一座壯觀的建筑物。塔建在沙灘上。中秋夜晚,觀賞燒塔的游客簇擁海濱,被燒得通紅的塔身與明月大海交相輝映,輝煌壯麗,令人嘆為觀止。
至于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里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也像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五、游月娘
在潮汕,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牙牙學語,就纏著奶奶、爺爺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于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把竹子劈成竹篾,扎成了面盆大小的骨架,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里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地悠游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下到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著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六、觀神
“觀神”、“落神”即請神,是昔時潮汕中秋普遍存在的一個神秘有趣的迷信活動。據說,一到中秋夜,諸神也都出來游玩賞月。因此,這一天,人們(特別是婦女,民間有“八月俏(狂)姿娘”之稱)只要通過特殊的降神儀式或咒語,就可以使神祗顯靈。于是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搞請神活動,有“落老爺”、“觀亡魂”、“觀籃姑神”等多種。此外,還有男孩子們玩的“觀戲童”、“觀蛤蟆神”、“觀猴神”等帶有迷信色彩的游戲。觀神時,要按請神、催神、退神三個環節分別唱“請神曲”、“催神曲”、“退神曲”。觀的神不同,所唱的曲子也不同。
落老爺,也叫“問死鬼”,是以一個會“落神”的婦人做主體,俗叫“同身”(即神靈“藏身”的諧音),并讓許多婦人念著咒語,使“同身”進入半睡半醒狀態。不久“同身”便“神鬼”附身,怪話連篇,回答眾人提出的問題,似真似假,神秘莫測。
觀亡魂的方法,同落老爺差不多。只是落老爺談些神話,觀亡魂則談些鬼話和私人家中的事情。有時因言語的懇切,表情的逼真,常使家人傷心落淚,使場面變得陰氣森森。亡魂也可以在落老爺的時候借靈談話,不一定要特地請魂的。
觀籃姑神是一種游戲活動,也須用迷信的咒語,在廳里焚香,反復念咒。先讓兩個小孩子扶著舊竹籃,罩上一件老婦女穿過的舊衣,走到垃圾堆前請神。當神來的時候,那竹籃能自行搖動。人們問以人數、年歲等簡單事物,皆點頭置答。
觀戲童是一種孩童常玩的游戲活動。觀戲童即由青少年們推選出幾個人,手捧香火,到野外水田地插上香火,拔來一株水稻,再插上香火,帶回村里曬谷埕上,反復念了十幾分鐘咒語后,就會見有一少年像青蛙一樣跳起來,手舞足蹈地唱起戲來。其余人便也跟著跳起來表演對唱,有的是曾見過的戲文,有的是臨時湊出來的。當有人呼叫其名,或往其臉噴水時,他們才能清醒過來,不然還會繼續唱下去呢。這種觀戲童風俗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農村還可看到。
“觀蛤蟆神”、“觀猴神”等活動,其性質與觀戲童差不多,只是所使用的咒語不同而已。當神降落之后,就會出現有人能象蛤蟆一樣鉆涵洞,跳石頭,或象猴子一樣攀竹叢,爬大樹等情形。
觀神實際上是一種“催眠術”,利用人處在半睡眠狀態下的下意識活動進行引導,雖含有一點科學道理,但迷信成份甚濃。隨著社會文明進步,觀籃姑神、觀戲童等巫術游戲活動已被歷史潮流所淘汰。不過在偏遠落后農村,觀亡魂等迷信活動仍存在。
【潮汕慶祝中秋節的六大習俗】相關文章:
中秋節的習俗(附各地習俗)10-11
中秋節賞月習俗10-07
中秋節由來與習俗06-30
中秋節習俗作文09-08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06-27
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08-22
慶祝中秋節的詩歌10-15
慶祝中秋節的作文09-03
慶祝中秋節作文10-24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