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秋節的由來及傳統食物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二字,始見于《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按照我國古歷法的解釋是:“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叫“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稱“中秋”。十五日夜,當一輪明月懸掛中空,人們望著玉盤般的明月,自然會想到家人的團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因而人們又把中秋節稱為“團圓節”也就成了中秋節的來歷。
月亮,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物體呢?干百年來,曾引起人們無窮的遐思與猜想。《唐逸史》中,記載了唐明皇夜游廣寒宮的故事。故事說八月十五日夜,鄂州人羅公遠與李隆基一塊在宮中賞月,他對玄宗說,愿同陛下一起去游月宮,說完就將拐杖向空中擲去,化為一座銀色的橋。羅公遠請玄宗一同登橋,走了數十里,來到一座大城門前,玄宗抬頭見匾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只見幾百個白衣仙女,在寬闊的庭院里翩翩起舞,奏著霓裳羽衣曲……這個傳說,反映了人們對月亮的向往,也是最初的中秋節的來歷。其實,月亮是一個荒涼、坎坷、萬籟俱寂、沒有生命的星球。月球基本上是一個圓球形,直徑為3476公里,相當于地球的四分之一。其表面積是地球面積的十四分之一,差不多與亞洲面積相等。體積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在月球上走動,誰都會輕飄飄的,一跳就可以跳六七米高。
古人云:“一片冰心在玉壺”。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月球上還有水冰,而且北極地區的水冰是南極地區水冰的2倍。近年來,美國科學家采用“月球勘探者”探測器探測月球,發現月宮里藏有水,按照目前用中子光譜儀測量可達到的月面深度0.5米計算,月球上水的總儲量大約在1100萬噸到3.3億噸之間。月球水冰的發現,將極大地激發人類登月的愿望,加快人類開發和利用月球的步伐。
月球圍繞地球旋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本身不發光,月光是太陽光反射的結果,那么,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
當地球在月亮和太陽的中間,月亮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全部對著地球時,我們就看到“滿月”,也稱之為“望”。這時我們所見的月亮面最大,月亮也應是最明亮的:
八月十五這天,正值秋分前后,太陽光差不多垂直地射在月亮上,因此月亮反射的光線較強;同時,地球上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空氣中的水汽較少,吸收和反射光線的能力大大降低,空氣的透明程度也較好,月光能順利地照到地面。在晴朗的夜空,懸掛著一輪圓月,這時的月亮看上去就顯得分外明亮了。
中秋節必吃的傳統食物
糍粑
糍粑是圓的凝聚,它始終與圓相伴。蒸糯米的蒸籠,打糍粑的碓窩,放糍粑的簸箕,做餡的黃豆、花生、芝麻等等無不與圓同在,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
麻餅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于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烤肉
中秋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烤肉,在內地現在許多商場中秋前夕也搞起了烤肉特賣會,所以很多人光顧。在不知不覺中,中秋節吃烤肉也變成了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菜肴。
吃南瓜
在江南地區非常盛行中秋節吃老南瓜,不僅是因為中秋正值南瓜豐收之時,而且還有一個關于“八月半吃南瓜”的故事。傳說,南山腳下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只南瓜。她采了回來,煮給父母吃。兩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體也好了。所以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吃南瓜,也寓意健康成長、延年益壽。
吃菱角
中秋節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節日,有很多飲食習俗,而吃菱角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飲食習俗。在江浙一帶,每到中秋節,街上到處都是賣菱角和買菱角的人。菱角長成于七月,但中秋期間,正是菱角最為飽滿成熟之時。菱角甘甜,清脆,既可生吃,也可以熟食。而且中秋吃菱角有“聰明伶俐”的寓意,所以很多大人都會在中秋節這天給自己的孩子買菱角吃。
大閘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個中滋味讓神往。回到世俗的生活:不過今年的大閘蟹一定夠貴,不妨吃點別的。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物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中秋節的由來及傳統食物】相關文章:
中秋節有什么傳統食物09-14
中秋節的由來09-27
中秋節由來與習俗06-30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08-07
中秋節的由來教案08-16
中秋節由來與傳說故事09-26
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介紹10-01
有關中秋節的由來09-06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08-12
關于中秋節的由來簡短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