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隨筆合集15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的隨筆1
幼時的我對清明節的印象是模糊的,現在想來是因家庭條件還可以,不少吃少穿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無憂無慮的童年隨著父親的去世而定格。清明節變得清晰起來,那時的我明顯的感覺到生活的`艱辛,還沒到清明節,就數著指頭盼,為了吃上兩個平日吃不到的雞蛋。等到了那天,母親便早早的煮上為數不多的雞蛋,我們姊妹四個便不分大小地搶那個大的雞蛋,往往會爭執不休,最后母親只好出面協調,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地捧著兩顆熱雞蛋跑到小樹林里蕩秋千,霎時樹林上空便蕩漾起孩童們的歡聲笑語。快到中午了,“回家吃飯了—”母親那悠長的聲音在村子里回蕩,我們便隨著這聲音跑回家。午飯過后,母親便領著我們姐弟四人去上墳,路上十歲的我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弟弟妹妹們還小,打打鬧鬧的。到了那里,幫母親把雜草拔出一片空地,把要祭奠的碗碟擺上,倒酒和上香,過一會,燒紙錢,然后母親盤腿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起來,我們幾個也都哇哇地哭,那時候不知道勸說母親,直到喉嚨哭啞了才做吧,收拾好東西一步一回頭地回家。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好凄慘,經常淚流不止。
彈指一揮間,我已進入中年,生活逐漸富足,清明節感覺就是為了懷念親人而設,家人和孩子都不喜歡吃雞蛋,煮雞蛋這道程序也省去了,最近兩年,國家對民族的傳統節日重視起來,放小假幾天,清明節過得有滋有味了,老早就聯系兩個較遠的妹妹,希望清明節那天歡聚娘家。到了清明節,我們姐妹幾個邊聊家常邊包水餃,四個孩子在周圍跑跑跳跳,母親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飯后我們一塊去上墳,一路上,麥苗青青,果樹發芽開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美不勝收。對親人的悼念不再那么傷心,好希望父親九泉有知,能看到現在的好日子。回來的時候,順便挖些地里的薺菜、苦菜、菊花芽之類的野菜,成為晚上餐桌上的美食。孩子們更是像放飛的籠中鳥,歡呼雀躍,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寬廣和美麗。
清明節的隨筆2
桃林寄托了哀思,在清明節之際小作者一家去祭奠爺爺,也看到了爺爺生前為自己種下的桃林,表達的都是濃濃祖孫情,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桃林追憶》。
今年清明,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給爺爺上墳。
我們的車子才開到村口,遠遠就看見了爺爺屋后那片坡地上的桃林。滿坡漫壟的桃花開得正艷,在和煦的陽光下,春風吹拂,顯得分外妖嬈,十分惹眼,猶如是從天邊飄落的粉紅色的晚霞。這片桃林是我出生的`時候爺爺親手栽種的。爺爺在世的時候,常常對我念叨,這片桃林是他特意為我種下的,為的是能讓我吃上既新鮮又無污染的生態桃子。為了這片桃林,不論是剪枝、嫁接,還是培土、施肥,爺爺都親力親為,可以說這片小小的桃林,傾注了爺爺的無數心血和綿綿的情、濃濃的愛。
在這寂靜的春天里,我佇立在爺爺的桃林前,腦海里閃現著一幕幕爺爺與我相處時的往事,眼淚止不住奪眶而出。淚眼朦朧中,我眼前散發著淡淡清香的桃林,形態各異的桃花傲立枝頭,挨挨擠擠,粉嫩錦簇,紅成了一片,山坡紅成一片,天地變成了紅彤彤的海洋。仿佛爺爺就站在那爛漫芬菲、花影搖曳的桃林中,和藹可親地朝我微笑。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牽掛。爺爺離開我已經三年整了。每當我思念爺爺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拿出爺爺在世時與我在這片桃林前拍下的合影,看上半天。我愛爺爺,我愛這片桃林。這片桃林寄托了我對爺爺的無盡哀思。
清明節的隨筆3
清明時節,行走在祭奠親人的路上,假如能遇到杜牧的那場雨,穿過歲月的風塵,穿過塵世的燈紅酒綠,飄灑在紙灰飛揚的裊裊青煙里,吟唱著淡淡憂傷,濕潤著深深思念,再好不過了。
其時,春暖大地,沉睡的萬物漸次復蘇,一切都是那么嬌嫩、脆弱。百草漸次轉綠,楊柳的新芽,嫩黃如雛鳥的喙。陽光也如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照在身上,柔柔暖暖的,沒有一點兒跋扈氣。世界嬌小脆弱得讓人情不自禁地去疼惜。曾經朝夕相處的親人,如今在另一個遙遠虛空的地方,再也觸碰不到,壓抑在心頭的潮濕和憂傷,愈來愈重,愈來愈濃,只有借助清明的微雨,才能緩慢悠長地釋放出來。
清明的雨,細細綿綿,如煙,似霧,與自然界的新綠落紅,塵世眾生的淡淡哀愁,交融成一幅意境迷離的黑白寫意畫。清明雨,中國的雨,從古下到今。除了千古傳頌的杜牧《清明》一詩,歷代詩詞中,都不乏清明雨的身影。晚唐韓偓(wò)的.《殘花》:“黃昏月下惆悵白,清明雨后寥梢紅。”溫庭筠《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南唐馮延巳《蝶戀花》:“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宋代蔡伸《菩薩蠻》:“杏花零落清明雨。”趙令畤《蝶戀花》:“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清代戲曲家洪昇的《長生殿》第三十九出《私祭》中的《鎖南枝》:“你看鶯亂飛,草正芳,恰好應清明雨飄蕩。”
清明,一詞千鈞!它連接生死,牽手陰陽。我們在煙雨蒙蒙中走向墓地陵園,走近長眠在另一個世界的親人。而遠在另一個世界的親人,希望現在的我們,可以笑對生活!我們不哭,但來場清明雨吧,讓鋪天蓋地、連天接地的雨,將我們心底悠長的追思和懷念,傾訴給遠在天堂的親人。
清明,楊柳淡如煙,細雨淡如煙,活著的親人對逝者的追思和懷念,也如煙霧般,綿綿長長地淡遠無邊……
清明節的隨筆4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此時的清明雖沒有春雨紛紛,但空氣中彌漫著的灰色調顯得感傷濃重,花兒似乎也憂憂黯然。
今天的小樹林比往常安靜了許多,我和刑姐照常一起練習太極步伐。暖暖的空氣流動著,此時還有一種異樣的聲音蒼涼傳來:“由悲痛的凝噎,變成沉悶的哭泣”。我發現這悲愴是一個男人的眼淚:他說他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妻子就在幾天前,離他而去,在這花開的'季節,卻像落花一樣消逝了,從此天上人間兩相隔。不思量,自難忘,田間孤墳話凄涼……思妻心重,忍不住失聲痛哭。寂寞石凳,孤苦仃影。我不由得感嘆清明美麗的悲傷:人間四月繁花萬種,芳菲濃;陽光明媚滿面春風。也是思念親人悲切時,離愁別緒亦悠悠。滴滴淚水的哭訴,讓我感覺歲月無情,人生無常又無奈,時光如梭,歲月輪回有始有終;在世人生,一秋草木,最終回歸自然成泥做塵。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勸慰似乎顯得蒼白無力,徒增傷悲……只希望請春風把溫暖帶給他,散盡悲傷,放眼春光無限,珍惜以后的生活。
我們離開小樹林,刑姐,我、老師默默無語的走在返回的小路上,樹蔭下,地面草叢,星星點點無數朵藍色的花兒突然晃動著我的眼睛,我驚喜地說:好多漂亮的小花!刑姐說:滿天星;老師說:滿天的星星都跑到這里來了……呵呵、是啊!真好,你看它們眨著清亮的小眼睛,露著迷人的微笑,和著春風舞動,溫婉雅致。有時的美好不是在遙遠的前方等待,而是就在我們的腳下,只不過腳步匆忙錯過而已。這小花兒多么神奇,就這么一小點兒,集聚一起載歌載舞,驚現清明。原來是她輕柔地告訴我們:清明雖是哀思親人的季節,卻也是美好的季節……請珍惜沾滿雨露的青春年華。
清明節的隨筆5
清明是個讓人充滿哀愁的日子,正如杜牧所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句無意吟唱,卻喚來人們數百年的愁思斷腸,借這兩句詩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與回憶,則是懷念與悲傷。
從古至今,悼念,是它永恒的主題。對所有的人來說,清明節都注定是一個傷感、悲傷的日子。昔日朝夕相處的親人己遠去,那份痛苦與無奈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彌補的,活著的人,注定要背負失去至親至愛的痛苦。以前我對清明的感覺很淡,直至父母親去世后,我才覺得清明這個節日的沉重,總會讓我回想起父母生前的那些片斷,重溫那些遠逝的親情。
每逢清明,我總會懷著一份濃濃的思念之情,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已經遠去的父母,他們的背影和關于他們的溫暖記憶。仿佛就走進一個生命疼痛的季節,由此便想起了我遠在天堂的父母,爸爸媽媽,您們在天堂還好嗎?
每逢清明,父母親不知不覺先后都離開了我們。當工人的父親(因病于20xx年3月31日18。20時逝世,享年88歲)、當農民的母親(母親因腦溢血于20xx年6月11日10時過世,也是端午節那天,享年80歲),他們相繼離開我們己七、十年了。父母雖然沒有給予我們留下多大的物質財物,卻生育我們、教育我們、幫助我們個個成才,事業有成。
每逢清明,陰陽相隔,唯一隔不斷的是那思念之情。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這么多年來,您們的音容笑貌總是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縈繞在我的腦海和夢中。每當這個時候,兒子多想長時間留住您們在記憶中的那些鮮活畫面,每次都想回憶起關于您們的點點滴滴,唯有把對您們的千般思念萬般牽掛一次又一次默默地刻在兒的心里。
記憶中,我的母親是一位典型的農村婦女,斗大的字識不了一籮筐,母親常常嘮叨著她的信念:只要你們幾個孩子每天能吃飽,能讀得起書,將來都能成上家,這輩子她就滿足了。母親為我們這個家,傾注了畢生心血,養育了我們四個子女。我們所有的衣服大到棉衣,小到內衣褲都需要母親一針一線親手縫制,鞋子當然也是親手做,那時可不像現在隨處可買,即使有賣,這么多孩子的衣服鞋子也買不起。
記憶中,母親是典型的賢妻良母,集中國婦女的各種優良品格于一身。從小就教育我們要珍惜糧食,只有吃盡苦中苦,方知甜中甜。教育要艱苦樸素,當時少年時穿的衣服破了再補照穿,我穿不得衣服還留給弟弟穿。每年過年他總要給我們兄妹四人添置新衣服,可她如穿的衣服三、五年還在穿。一直以來,母親就是陽光雨露滋潤兒女成長,就是參天大樹為兒女遮風擋雨,因為母親的守候我們的生活才充實豐滿,因為母親的關愛我們的生活才幸福溫馨。
記憶中,平凡是父親一生的寫照。父親在上海果品副食品公司當采購員,工資在當時還算是比較高的,但要養我們,還要照顧農村的爺爺奶奶,所以每個月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記得小時候每逢春節回家總是帶來蘋果與梨子,當時,計劃經濟條件下是稀少的,物帶回二、三斤火腿,真是物以稀為貴。60年鬧自然災害,那時過著吃不飽挨餓的.日子,他卻省吃儉用帶回來糧票給我們買些玉米面與小麥面,那時年代屬于小康的生活水平,打心眼里佩服有這樣的父親而自豪!
記憶中,省吃儉用歷來是父親的品德和作風,從小就教育我們要珍惜糧食,只有吃盡苦中苦,方知甜中甜。1976年我在部隊當排長帶新兵到上海,我帶我的團長郭本江一起到父親單位,晚上他作客買了三、四個菜擠在那6平方米的房間里請吃了頓飯,在那個年代里也算是客氣的,就寢也在這間房子里,只有一張床,我與團長郭本江睡在那兒,他卻到單位的值班室挨了夜,早上還買來了早點。至今這一切都記憶猶新。
如今,自己也是逾60歲的人了,想起父母親,我的心中悠然涌起對父母親的崇敬!父母生前給我們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渴的精神財富,至今記憶猶新。雖然平時更多的時候常常想念他們,但在時下清明將至的時刻,那種想念的感覺特別的強烈。您們離開我們已經多年了,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這多年來,您們的音容笑貌總是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縈繞在我的腦海和夢中。每當這個時候,兒子多想長時間留住您們在記憶中的那些鮮活畫面。
如今,爸爸,媽媽,您們走了,帶著對我的深深掛念,遺留給我永無償還的機會。雖然您們去了遙遠的天堂,但在兒子心里您們從未離開,您們在兒的腦海里仍然是那樣的清晰,給兒子的影響依然是那樣的深遠。
如今,陰陽相隔,隔不斷的是那思念之情。兒子我秉存了您們的血脈與人品,一直都遵循著您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樸實教誨。雖然父母不需要我們回報你們的愛,因為這愛是無私不圖回報的。但兒女是不會忘記父母的愛,會永遠牢記父母的恩。
如今,兒子也退休了,可身體還健康,家庭生活很幸福,你的孫子孫媳婦及他們的女兒、兒子一切都順利。如果您們雙老在天堂有知,我想您們一定會很高興的。請您們放心吧,我們都會好好的生活,以告慰您們的在天之靈!
最后為天堂的父母親送上一首詩:
父母雙親歸鶴去,陰陽兩界各離分。
脈脈溫情浮腦際,諄諄教導涌心間。
長跪沉吟呼父母,短吁哀嘆喚蒼穹。
哽咽無語淚雙垂,紙化灰蝶舞在襟。
思念父母心欲碎,唯寄哀思予清明。
清明節的隨筆6
清明節,又來臨,我呆呆地望著天空,不禁又陷入對外公的懷念。因為在我那絢麗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外公給我的印象太深刻,外公給予我的愛實在太多太多。
我依舊記得,外公的那張臉和那雙手,那張布滿皺紋而又充滿精神的臉和那雙蒼勁有力卻又突兀著青筋的手,它們曾經和外公一起……
兒時,我一直都是被外公外婆拉扯大的。常常隨外公外婆起得很早,老是做在一張木凳上看著外公掃地。外公拿著一把掃把在街道上掃,我呢,就拿著比自己矮一點兒的掃把亂舞,常常弄得到處都是灰塵。外公性情溫和,也不說什么,只好一遍遍地掃,毫無怨言。那時侯,我還,看到外公天天清掃街道,不禁也有一些納悶,常常扯著外公的衣角,略顯淘氣地問:“外公,為什么,你天天要清掃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潔工?”外公也就朝我一笑,繼續掃地。我看著外公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還不時“噢”幾句應聲。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久而久之,外公清掃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心底里對外公也不免產生幾分敬佩。
一次,冬天時分,天氣寒冷,我剛起床下樓,又見外公在掃地。我走出去,坐在門口的板凳上,托著下巴呆呆地看著外公,過好一陣兒,外公才見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襖脫下來,給我披上。我當時再看外公的時候,發現他的手已,凍得通紅,嘴唇泛青,可那時外公已經在掃地……
外公,又一年的春天到,您喜歡的桃花又開,散發著泥土的氣息,您,可聞到它們的芬芳,感知到有個童稚的心靈在呼喚您,在呼喚您啊!
現在,雖然外公已經不在人世,但外公的音容笑貌卻時常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因為,外公給我那無私的愛實在太多,他那勤勞樸實的形象給我的印象太……太深刻!
清明節的隨筆7
細雨蒙的,透過細膩的雨絲兒,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的,街上的行人不多,嘆息,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著幾滴小雨,伴隨著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說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余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里都沾著春雨,一有什么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于桿的縫里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后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的大院子里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后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么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著小時候與伙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著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著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么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著我的回憶,觸摸著空氣,觸摸著風,看到它們仿佛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清明節的隨筆8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這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我穿上運動鞋,穿上校服,拿上了水,興致勃勃坐校車去了學校。
學校紅旗廣場上很熱鬧,同學們像我一樣精神抖擻,準備了補充體力的零食和水,為這次“遠足、踏青、感恩、環保”的實踐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我們排好隊出發了,隊伍整齊而有秩序,我們徒步要走十公里的路才能到達目的地一一革命烈士公墓。
我們一路走一路歌,看到麥苗綠油油的,一片生機。小樹在向我們招手,迎春花綻開了笑臉歡迎我們的到來,鳥兒嘰嘰喳喳熱情地陪伴著我們,讓我們感到格外興奮。徒步雖然辛苦,但我們都沒喊累,堅持了下來,一個也沒掉隊,我們時不時回頭看看浩浩蕩蕩的隊伍,偶爾唱著歡快的`歌,偶爾吃點零食補充體力,偶爾主動撿一下地上的垃圾,我們彼此快樂著。我覺得自己的這次遠足之行真是了不起,磨練了我們大家的意志。
田間有的農民在栽種蔬菜,應了那句老話“種瓜種豆,清明前后。”長輩告訴我在清明節之前種東西就不用澆水啦,因為清明節這個節氣大多有雨水降落。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辛苦行走,我們終于到達了烈士公墓。我們稍作休息后排好隊,學校少先隊大隊委向烈士敬獻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花圈。我們一起敬禮并深深地鞠了三個躬。老師講了一些關于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我深深的受到了鼓舞。
到了下午,我們上了一節有關清明節的主題班隊會課,老師為我們講了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講了清明節該如何文明祭掃。我們接下來就開始了“畫蛋、碰蛋和吃蛋”的游戲。
在畫蛋的時候,我畫了一個關于表情包的蛋,同學們展示了許多圖案不同的彩蛋,好看極了。
到了“彩蛋碰碰碰”這一環節了,同學們躍躍欲試,有的拿出鵝蛋,有的拿出雞蛋,還有的拿出鴨蛋,憋足了勁兒想爭冠軍。老師把蛋分成三類,號令一出,教室里立刻響起了”啪——啪——啪”的聲音。很快就決出了我們的三個碰蛋冠軍,他們分別是李智霖,許文宇,許文麗。教室里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快樂的你,快樂的我,快樂的我們在清明,我喜歡今年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隨筆9
清明節那一天,我們一家人包括周邊的親戚都去奧林匹克吃飯,結果忘記了要不要上管樂叫上了妹妹,我們準備出發了。
來到奧林匹克,妹妹踏著她的小腿走上了舞臺,在那里蹦蹦跳跳,看到我們一個個追著她跑,玩的更是不亦樂乎,最后,她還是服服帖帖的跟著我們吃飯了,結果到了吃飯的時候,她又開始鬧了,想爬上飯桌玩,在我們的合力阻止下,她,終于停下了鬧騰,安安靜靜的吃飯。
我們一家人坐在飯桌上有說有笑,吃著美味的飯,開開心心的,連別人都羨慕的看著我們。
吃飯的時候,我使勁往碗里挑吃的,顧不上吃,碗里的東西已經滿滿的,我才開始吃。
身旁的奶奶見我有些吃的夾不了,起身幫我一個一個夾,就這樣,我的碗又滿了,歐耶!
直到吃飽,自己碗里還有半碗飯,看著這半碗飯,感覺實在吃不下了,就直接拋棄了,就跟妹妹開始玩。
妹妹一會兒往臺中心跑,一會兒往邊上走,看的'我都心慌慌的,害怕妹妹隨時隨地會摔下來,所以,我做了個明智的做法,拉上大妹一起看著!不過,大妹來幫忙,我基本上沒啥作用了,就在那默默的看著她們兩個在那里嗨皮,自己又回到坐位上。
回家時,妹妹還是不肯走了,直接賴在那里了,我想想也是醉了,抱她哭!不抱又回不了家!大家都對妹妹軟聲軟氣的說:君君,回家了,不然我走了。妹妹跟沒聽到似的(雖然她可能聽不懂),自顧自在那里玩。我二話不說抱起她走人!結果她以為我在和她玩,使勁推我,臉上掛滿了花晚上,約了妹妹去打籃球,結果打了一會便沒興趣了。
清明節的隨筆10
清明,纏綿的雨絲帶來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凄寒。
清明。清明,說出口總有種傷感涌上心頭。莫名地,心情變得很沉重。
先人的離世,往往是人們心中一段最為悲痛的回憶,深埋在記憶深處,不愿提起、不愿憶起。而清明,則將所有的哀思拉回到現實,就那樣平靜地呈現在所有人面前。于是,最初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又回來。逝者安息,生者,卻難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時節的雨,每一滴都是由人們的思念化成的。這種思念、如此痛,如此讓人心傷。于是當這雨滴落在人們身上時,才讓人心中升起難以名狀的'感傷,才讓人的心情變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時節,是個隨手就可以撿拾淚水的時節,亦是個哀傷蔓延的時節。轉身、低首、難言。誰將痛的滋味,連同思念一同葬?
當真葬得、忘得掉么?
清明,我們都清楚的明白,逝去的,不會再重來。但那份思念則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遺忘的。我們只是壓制著,努力不去想。
但是清明,卻將所有的一切釋放。于是,懷念啊、傷感啊、難忘啊什么的,一下子全都回來。一絲一毫都沒有減少,反而在心中越發清晰的展現出來。
這雨,下個不停,淚水也流個不停。不想再克制,哭便哭吧,終究,那是所有人都難以忘記的,那些曾經深愛著我們的人即便不在,我們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否則怎么對得起他們的愛和我們的紀念呢?
這雨,下得陰晦。但我們應該笑得明媚,不可以讓那些曾經深愛著我們的人,看見我們不快樂,不可以……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的隨筆11
清明節大約始于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周代。每年都盼著它早早到來,因為只要清明節一到,天兒就暖起來了,我們就可以漸減衣物,無憂無慮地狂耍了。這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是件多么“爽”的事啊!其實我們盼清明節還有另一個原因。在這時期,我們的戶外活動特別多,比如說植樹啦,掃墓啦,踏青啦……
我來自一個古老的小鎮,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又有它的與眾不同。
在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一大早便攤好柳葉餅當早飯吃,預示著辟邪,驅盡妖魔鬼怪。吃完早飯又開始下一個程序,大伙齊動手做菜祭祖,要越早越好,因為我們家鄉有句諺語叫“早燒清明晚燒冬,七月半等不到小日中”。誰家祭祖早,誰家老祖宗就會保佑家里興旺發達,多么樸實的人們啊,這寄托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家鄉清明節還有個小風俗就是吃完午飯,家里不論男女老少都要用皂角洗一洗頭發,洗去往日的污垢和晦氣。盡管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漸漸都不那么做了,但老人還是依舊保持著洗頭的傳統,所不同的`就是用洗發水代替了往日的皂角。
我們家鄉清明節的重頭戲莫過于趕集了。人們吃完飯收拾妥當了,便拖家帶口到鎮上去趕集。起源于何時,老人家們也已經說不太清楚了,只知道這個風俗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不大的小鎮街上卻人山人海,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攤。有賣衣服的,有賣生活用品的,有賣吃的,還有賣我們小孩子喜歡的玩物的……總之應有盡有,看得我們是眼花繚亂,擠得我們是分身乏術,吵得我們是震耳欲聾啊……我通常是約上幾個小玩伴帶上幾個零花錢也去湊湊熱鬧,鍛煉鍛煉自己的生存能力嘛。這不,今年我還討價還價買了只灰耳朵兔子,他現在被我養的好肥好可愛啊!
這就是我們家鄉傳統而又與時俱進的清明節!你喜愛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嗎?
清明節的隨筆12
昨天中午午休的時候偶然翻到人民網文化主題模塊下面的清明節專題,看到了推薦的幾首清明節必讀的古詩詞,出于欣賞的角度,我一一點開看了看,雖然有些詩歌學生時代都學到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詞語讀到的時候還是不是很理解,同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身邊一些親戚、長輩的離世,一些當時理解不了的情懷,在今天也是有了些新的感悟。柳葉吐新芽,又是一清明。在這個萬物復蘇的春天里,又讓我想起了那些難以忘懷的日子。
由于工作的'原因來青島已經20日有余,有的時候在戶外場地一待就是一天,春天的青島,仍舊寒風刺骨,凍得我們也是瑟瑟發抖。這幾天氣溫有所回升,湖邊的柳樹開始吐露出新芽,調皮的教官掰下幾根柳條用力的搓擰著,抽條,削減,說話的功夫,一個透露著原始和春天氣息的哨子就這么出來了,年輕一點的同事們覺得甚是新奇,紛紛效仿,訓練場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記得小時候,我的爺爺也總是在清明前后給我變這個柳條變哨子的“戲法”,在那個玩具基本依靠原始創造的年代,這樣的玩具不可謂不是一件“大件”。清明節當天,我們還要被家里的老人們早早的叫起來,手上、腳上套上多種顏色線條做成的“手鐲”、“腳鐲”,脖子上也要套上由新鮮艾草制作的“香荷包”,用老人的話說這都是有靈性額東西,會保佑我們健康成長的。吃罷用新鮮艾草煮過的雞蛋,三五成群的小伙伴們變爬樹登高去折柳條、松枝。在老人們看來,河邊常年生長的直柳條和刺松枝都是不能要的,上等的柳條一定是那種垂到地面的大柳樹上的柳條,所以校園里粗壯的柳樹就遭了秧,每每清明節假期,校園里總是出現和門衛大爺為了柳條打游擊的場景,現在想想真有點哭笑不得。
算了算時間,這邊工作忙完回家的日子正好在清明節假日前一天,回家吧,掃墓、除塵,寄托哀思。
清明節的隨筆13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早上的時候,媽媽和奶奶早早就起床,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蔥、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媽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爸爸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媽媽叮囑我們說:飯后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媽媽、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我們帶著汽水和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著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媽媽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說,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們走很長的一段路,終于到達目的地,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后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說,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干凈后,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里,拿起鋤頭挖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著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著。此后,奶奶把盛兩碗干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黃紙和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著,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紙錢搓好以后,表哥就把火點著,點燃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于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干草燃起來,我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后,又鋤一條防火隔離帶。接著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雨,表哥說:“糟糕,下雨。“姑和媽媽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說:“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我們今年賺大錢!”。幾位表哥們點燃“浪漫禮花”,隨著“呼--啪啪啪”響三聲,那禮炮就像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后爆炸,顯得絢麗多彩。雨此時也停,天空又出現太陽。
我們全體成員在鋪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著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在默默祝愿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后,我們打開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和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清明節的隨筆14
得知明天放假的消息,我很激動。
因為,好多天以前就打算,清明節一定陪媽媽去看看遠在天國的姥姥,給姥姥送點紙錢,陪姥姥說說話。
可是,昨天得知放假的消息,第一時間給媽媽打電話時,媽說,前幾天她已經回老家給姥姥上墳了,因為我沒有放假,怕耽誤我的工作,就沒有告知我,她和我表弟,還有我姨一起回去給姥姥上墳了,明天就不回了,等明年再回吧。
我很失望,也很愧疚。
說實話,我感覺自己真的很不孝,小時候姥姥那么愛我,那么疼我,我也跟姥姥最親,但姥姥去世后十幾年了,因為工作忙,或者這樣那樣的原因,盡管只有幾十里路的距離,我竟然一次也沒有去姥姥的墳前看看,一次也沒有給姥姥送點必須的用品,亦或向姥姥匯報一下我這焦頭爛額的生活,所以,我竟然也不知道姥姥的墳墓在哪兒?
我早就該回去看看姥姥的呀!可是,我沒去。今年的清明,這個計劃又一次泡湯。
我知道,姥姥不會怪我,她不會怪她養大的孩子怎么不去看她。因為,她一直都是那么慈愛,那么平和,那么寬容。
姥姥離開我快二十年了,但在我的腦海里卻時常縈繞著姥姥慈祥的面容,耳邊依然回蕩著姥姥親切的話語,仿佛姥姥還在我的身邊,還在為我操心。每每想起姥姥,我的內心都會如海潮翻滾,不知不覺,淚流滿面。
記得前幾天跟女兒說起清明節去看姥姥的.事,女兒說,“媽,如果你回去看太姥姥,一定不要再流淚,她看著會心疼的!”女兒懂我,許多時候在家里,只要提起姥姥,我都會情緒失控,無法自已。
我沒有回答女兒的話,因為我知道,我沒法向女兒承諾,我保證一定不流淚。我知道,一旦回去了,站在姥姥的墳前,望著那一方矮矮的墳墓,讓我和親愛的姥姥陰陽兩隔,我怎么能不肝腸寸斷呢,除了悲痛和心酸,還能有別的嗎?那時,腦海中又會呈現出與姥姥相處的一幕幕朝夕過往,淚水一定會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亦或像開了閘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
姥姥,希望您原諒外孫女的不孝,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去看您,但您已經被我放在了心底最隱秘的地方,時常在我獨處的時候,與您靜靜地說,與您沉默地對坐,看看您的白發又多了幾根,問問天堂里有什么開心的事情?
姥姥,今天,我又一次錯過了去看您的機會,只能在家里面對著這薄薄的手機屏幕,寫下這么一點不成文的文字,來表達我對您最最深切的懷念,最最徹骨的愧疚,最最衷心的祝愿!
姥姥,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清明節的隨筆15
“節近清明,一池春綠蛙催雨。”如果撇開上墳祭祖的習俗不講,清明節是一個飽含詩意的節日。《歲時百問》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藤蔓綠了柵欄,四溢的芬芳彌漫空中,令人心曠神怡。
北宋有《清明上河圖》傳世,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其實,清明不僅是一幅民俗畫,更是一幅山水畫。在一個人的不同時期,清明節的色彩是不同的,從年少時的色彩斑斕,逐漸變色,變得有些灰暗,從暖色調轉變成了冷色調。當人到中年,有的親人會不幸離自己而去。因而當清明臨近,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便越來越深,就像清明的雨總如約而至,那么冰冷那么潮濕。
年少時,成長在親人的關心、愛護之下,衣食無憂,對世界的認識都停留在美好的層面。那時的清明草兒很青,花兒很香,天空很藍,云淡風輕。大人手里的紙錢、祭品,墳前升起的縷縷青煙,在自己這里沒有絲毫哀傷的意味,那時候的自己不諳世事。少不更事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你不知道的真相永遠不會傷害你,不會讓你心痛。
生命的年輪在原本空白的認知上打上了印記,漸漸地,知道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什么是錯,什么是對。當歲月的滄桑撕破了懵懂的外衣,痛覺神經開始蘇醒。在人生的道路上,辣苦甜酸輪番向自己襲來,全然不管你是否已經準備好。看著自己從小長大的親人會老去,再后來有的親人會離開這個美麗的世界,任憑眼淚在你的`臉頰肆虐。當人沉溺于悲傷而無法自拔時,看什么都是灰色的,一切事物的色彩都被剝離,這個時期的清明節自然是灰色的。
而當人從稚嫩走向成熟,看世界的眼光才趨于平衡和真實。他會看到清明時節的爛漫,也會體味清明時追憶往事的痛楚。他用誠摯的心去準備祭品,到先人墳前掃墓,遙寄哀思。清明的雨營造出了恰當的哀思氛圍,為煙雨清明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年齡段的清明是青色的,是景物的綠色和心情的藍色調和之后的色彩。
其實,清明應該是屬于暖色系的,因為清明是個飽蘸親情的節氣,是提醒人們不要數典忘祖的節,一個“情”字便可詮釋清明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