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1
剛看到《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這本書時,習慣性的先看了作者簡介和引言部分,因為這些內容能讓我們最直接快速的了解一個人及他的作品,透過這些,可以看到作品的靈魂和精髓。作者簡介部分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一個毫無背景、學業平平的普通人是如何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的呢? 在好奇心的牽引下,我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才發現成功者背后永遠都有一個堅定地、不服輸的信念,就像彭成曾在書中寫到“長大后看一些成功人士寫的書,發現見到最多的就是?一定要?這幾個字”。從撿垃圾、擺小書攤貼補家用的小“黑將”到今天四處演講,要將感恩教育推向世界的名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艱苦的環境磨練了他的意志,激起他想改變現狀的決心,在家人的支持和關愛下,他度過了人生的每一個難關。一個個小小的故事,用鮮活的事實告訴我們,愛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學會感恩,我們才能在苦難中健康成長,正確對待身邊那些并不公平的事情;學會感恩,才會懂得父母師長的'付出與辛勞,不再認為長輩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學會感恩,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斷成長。在感恩教育的背后,我們也不得不深深反思我們的教育。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在對待我們深深愛著的孩子時,究竟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教育他們。一味的批評固然不對,過度的溺愛更加可怕。
作為教師,我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但過度的溺愛讓孩子們習慣了坦然接受別人的付出卻不懂得回報。當孩子們犯錯時,面對家長的一度袒護,我們究竟該怎么辦?教無定法,在教育這條路上,我們需要探索的還有很多很多。
經過認真讀《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使我加深了對教師職業的認識,教書育人是這個世界上最 神圣的職業。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如果沒有老師的培育,我們的知識從哪里來?我從主人公小時候眼里的教師體罰中感受到,傷害別人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痛苦。使我更深地感受到教育是一種愛的事業,更是一門心靈的藝術。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2
20xx年伊始,我校積極響應教育局的號召,開展了師德“感恩教育”活動。通過認真學習和討論,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內心始終充盈著一種責任,一種感動,一種甜蜜的幸福。
20xx年帶著夢想的我跨入師范學校的大門,通過三年的刻苦學習,終于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欣喜之時,感覺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我深知教師不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更擔負著培養和塑造人的光榮使命。要成功地培育學生,教師首先要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要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以自身的形象為學生樹立做人的典范。其次要具備育人的藝術,沒有育人的藝術是不容易觸動和改變人的靈魂的。古語說:“敬人者人恒敬之,敬業者人也必敬之”,多年來,我深刻的體會到:只有從內心到言行真正把學生放在首位,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能保持教師的風范。
回顧十幾年來的工作歷程,深刻體會到了黨和政府給予我們的關愛,尊師重教早已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就拿工資來說吧,剛參加工作時每月只能拿到189。00元的工資,到現在已經能拿到1000。00元出頭。即使林區的經濟處于低谷時期,行署和區政府還是想盡辦法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難忘每個教師節領導們都會放下繁忙的工作來到我們教師中間,與我們歡聚一堂,此情此景,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誰能不收獲一種溫暖,一種力量,一份感動呢?中國經濟在突飛猛進地發展,林區經濟也在發展,步入林場小學,展現在你面前是新建的校舍和微機室,可見黨和政府對我們教育的關懷和支持。所以我們應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黨給予我們一份神圣的事業,是黨和人民讓我們這些被人們看不起的孩子王成為倍受全社會尊重的人民教師,感謝人民政府來關心牽掛我們的生活,使我們安居樂業。雖然林區與全國的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更能理解這種現狀,我們不能盲目地去攀比,我們應從大局出發,培養大局意識,樹立發展意識,增強責任意識,與時俱進,為新林區經濟的振興,為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譜寫新的篇章。
人民教師是幸福的,每當看到那一張張天真無邪的小臉與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因我們的引領而欣喜,這就是給我們教師最高的.嘉獎,我們的人生是充實的,富有價值的。每當看到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家人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我們沒有理由不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他們成就了我們的事業。
偉大的詩人泰戈爾有這樣一段名言:“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而我們教師做的是葉的事業,每個教師都象是一片綠葉,在黨的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孕育著花,孕育著果,孕育著神州大地的萬千桃李。讓我們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讓家長們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吧!我要把我的愛,我的智慧,我的整個生命全部都獻給教育事業,為我們新林區建設增一份明媚的春光,添一片絢麗的秋色。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3
今天,學校舉行了一場感恩教育,是由徐望華老師主持并演講的。
下午第一節課,我們就抱著期待,搬著椅子到了操場上。上次的演講是王鵬博士,把我們講得哭得稀里嘩啦的,太成功了!不知道這次怎么樣。
我們頂著個大太陽就坐下了。隨著音樂,一個極不標準的普通話的聲音刺穿了我的耳膜。怎么回事?難道這就是徐望華老師的聲音?他沒學好普通話么?到底怎么回事?我立刻捂住耳朵,腦袋里冒出了許多個問號。同學們也都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這不是徐望華老師,有的說老師普通話沒學好,還有的'同學做出了嘔吐的姿勢。總之不管怎樣,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但他就是徐望華老師。
我們聽著稀奇古怪的普通話,都笑場了,直到他讓我們向老師鞠躬,擁抱時。我們排著隊一個個給老師鞠躬,擁抱。我抱好后,回到座位,我感覺臉火辣辣的,腦子一片空白。金豆豆沒跟我打聲招呼就跑了出來,像滑滑梯似的劃過我的臉頰。我哭了。我看了看前面的柳梅,她也哭了,一直在用紙巾擦著眼淚。這是我第一次哭。
第二次是看到402班的伊嘉妮上去跪在地上哭著喊道:”爸爸!我想你了!”她爸爸是在二樓修窗戶的時候,一不小心掉了下去。由于是背對地的,不能做防護措施,所以造成頭骨破裂。送到醫院搶救,結果沒幾天就去世了。我想起了他爸爸生前的模樣,又哭了。
今天的演講,應該算成功,但我建議這位老師多去練練普通話,這樣可以讓學生聽得舒服一點。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4
感恩就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內心產生認可并意欲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懷和行為。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文明中,就有許多有關感恩的故事和語句描述:花木蘭替父從軍、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暖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感恩情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投桃報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為真切地表達了對給予自己幫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對知恩圖報這種美德的最好闡釋。這些優良的道德文化世代傳承,滋潤和熏陶著我們的民族,然而面對現實,我們發現這種傳統美德正在漸漸地從人們和孩子的身上消失。
“別讓中國現在的孩子成為不懂感謝,不愿感激,不會感動,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這是很多人的吶喊,喊出的應該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心聲:應從小讓孩子學會感謝、感激和感動。當今社會,孩子得到深愛,卻不知感恩,究其原因在于我們給孩子創造優越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忽視了感恩意識的培養,造成孩子們個性的扭曲和壞習慣的滋生。要知道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是提高孩子品德修養,幫助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學內容,是當今社會榮辱觀中以“感恩報德”為榮,以“忘恩負義”為恥的重要標志,更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與自然,創建良好社會秩序不可缺少的文明素養。因此,感恩教育迫在眉睫,感恩教育必須從小抓起。
一、情——感受體驗、感悟恩情
感恩教育并不是直接向孩子傳授大道理,而是激發孩子內在的情感,讓他們感受體驗并在觀察和模仿他人的過程中領悟恩情。因為幼兒的情感是直觀具體的,他們既需要成人的關心呵護,也需要體驗成人的愛意和恩情。我們要通過創設感恩的教育情境對幼兒進行積極的感化,讓幼兒受到熏陶,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感恩的情感,不斷強化對恩情的體悟。如在幼兒園里創設自然角,動物飼養角,引導幼兒通過親手澆灌、飼養照料,驚喜地發現小動物、小植物不斷產生變化和成長,此時他們對自然的情感悄悄萌發了,在感受小動物、小植物的可愛之處,真切體驗自己所付出的愛心喜悅。由此,教師借機因勢利導,讓幼兒感受到他們無憂無慮和快樂幸福的生活,是與父母的無私奉獻和關懷照料分不開的,激發起幼兒對父母的哺養之情的感激,自然滋生感恩的情懷,逐漸學會珍惜他人的恩情,尊重他人的感情,心懷感恩去善待周圍的人事物。
同時,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時刻關心幼兒,讓孩子感受到愛:如晨間接待時熱情招呼,以撫摸額頭、拉拉小手的親熱方式歡迎他們入園。在孩子不開心的時候擁抱他們,分擔他們的憂愁,在離園等待時和孩子聊聊天,安慰安慰他們,孩子生病時主動打電話到家里關心,激發班級幼兒對生病孩子的關、愛之情。看到小植物、小動物受傷及生活中遭受著不幸的人,引導幼兒去關心同情他們,在心里產生憐憫和關愛的感情,而對他人給予自己的關愛行為,應該引導幼兒不惜吝嗇地說聲“謝謝”,并在內心心存感激,時時記掛他人的幫助和愛護。我們要在周圍的家庭生活中營造對幼輩關心、對朋友友善,對長輩孝順的充滿溫情的生活氛圍,在孩子的生活中培育感恩教育的沃土,把“愛”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田里,讓孩子從小感知體驗“孝敬”和“感恩”,懷一顆“感恩”的心面對生活。
對于幼兒而言,感恩教育中的“情”尤為關鍵,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催化劑,感恩教育應在幼兒切身體驗和感受恩情的基礎上產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為感恩的認識和實踐提供動力,并以良好的情感傾向伴隨感恩教育而深入。
二、知——了解認識、喚醒意識
幼兒對感恩的認識,產生于感恩的意識。豐富幼兒對感恩的認識和了解自身所獲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內心產生認可,這就是對感恩的認識和形成感恩的意識。感恩意識不是天生的,面對眾多孩子感恩之心的“遲鈍”,傳統的德育說教是不夠的,只有“知之深,愛之切”,應著力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使他們知道是什么,應該怎么做,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喚醒感恩的意識,強化對感恩的認知。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不斷地在接收和施予,成長、成才、成家、立業,都在享受著別人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無論是父母撫養他們,是老師教給他們知識,還是朋友給予他們友情以及其他人給予的幫助,這一切都是“恩情”。“知恩”之后,即認識到從親人、從他人、從社會那里得到多少恩惠,我們當以更大的誠意和實際行動給予回報。因此施恩與報恩是互相促進,施恩就要報答,才能在困難之時獲得別人及時和誠懇的幫助。這是對施恩與報恩關系的認識,也是對感恩更進一步的認識,需要我們慢慢地讓幼兒認識的重要內涵。
讓幼兒產生感恩認知的方式有多樣,聽故事、看碟片是孩子最喜歡的方式之一,可以選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教師生動講解或組織幼兒展開討論交流,能讓幼兒明白感恩的道理。如“烏鴉反哺”“孔融讓梨”“漂母的一飯之恩”“銜環結草,以報恩德”等,這些小故事不僅使孩子對感恩的認知得到加強,從中受到良好的感恩熏陶,還喚醒他們心靈深處的.善根,產生感恩意識,進一步促使幼兒形成正確的感恩認識,獲得深刻的感恩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榜樣典范,也是幼兒獲取感恩認識的有效方式。例如,我班上有個名叫心怡的小朋友,富有愛心,只要看到班上誰東西掉了,就會自覺撿起來;小朋友摔倒了,她會把他扶起……。這時我就會馬上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她:你們看,心怡小朋友多么關心班級,圖書架上的書亂了,她會主動整理好;看到玩具掉在地上,她會主動撿起來收放整齊。老師的話剛說完,其他小朋友立刻學著他的樣子做起了好事。在心怡小朋友的榜樣示范和影響下,班級其他小朋友也自覺地關心班集體,愛心和責任心大大地增強了。通過孩子教育孩子,能讓幼兒直接地學習和模仿,形成正確的認識,產生感恩教育的良好效果。此外,成人的榜樣也是幼兒學習模仿,產生感恩認識的直接范例,教師和家長應注意自己的言行,時時為幼兒提供認知和學習的榜樣。如教師平時對智障孩子的不盡關愛,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細心地照料他們,并為這些孩子創設表現的機會,不斷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深厚的愛心幫助他們不斷進步,讓其他幼兒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共同獻出一顆愛心,不嫌不棄,接納關心他們,與他們結成好朋友,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從中教師為幼兒樹立了愛的榜樣,給幼兒提供了直觀的認識,為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愛將伴隨他們的一生。讓幼兒識恩、知恩,這是感恩教育的基礎,作為教師、家長必須為孩子樹立認知的良好榜樣,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知恩和感恩。
三、行——練習踐行,養成習慣
感恩教育最終應讓幼兒養成會感恩、會施恩的好習慣,從而實現“感恩”教育的情知行合一,形成感恩的自覺行為。“行”的實現是感恩教育的標志,孩子的品德往往是通過言行加以體現的,光說不做是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而必須做到情知行合一,讓他們在“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和認識自我”的真實生活環境中去練習、實踐和行動,逐漸形成自覺感恩的行為習慣。
從開展自我服務實踐入手,讓幼兒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為感恩行為儲備必備的技能。從小班下學期就開始培養小值日生,幫助分發碗筷、澆灌花草、給小金魚、小烏龜喂食。利用中、大班每周勞動日,組織幼兒清洗自己桌椅、洗曬玩具,整理學具、用具,自己疊被、穿衣、系鞋帶等,讓孩子在自我服務中學習承擔責任,以培養愛勞動、關心集體的行為。午餐要求做到“三凈”:碗里干凈、桌上干凈、地上干凈,使用玩具做到“三輕”:輕拿、輕放,輕使用,以對幼兒進行愛惜糧食、愛惜玩具的教育。其次,家園密切配合,大膽放手給孩子充分的鍛煉機會:父母生病了,讓孩子來照料;父母上班累了,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體驗父母生活、工作的壓力和艱難。公交車上讓孩子給老人讓座位;在外邊玩的時候照顧比自己小的伙伴等借助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反復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明白幫助別人,能給被幫助者和自己都帶來快樂。從小培養孩子學會分享與感恩,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也是一種社會進步、現代文明的體現。
同時,我們充分利用主題教育活動與滲透教育相結合的手段,創設教育環境,直接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我們抓住節日契機,對幼兒進行愛的主題教育。如“五一”節感謝勞動者的教育,“六一”節感謝成人培養的教育,“九月十日”尊敬老師、感謝老師的教育,“十一”國慶節的熱愛祖國的教育。并以節日為主題滲透到各科教學活動中,在“母親節”開展了“愛媽媽”系列活動,有親子講演活動“夸夸我媽媽”,有“母愛頌”現場作畫,還有親子手工活動“花兒朵朵獻媽媽”等。在“重陽節”開展了尊敬長輩的系列活動,包括朗誦詩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您真好》、歌舞表演《感恩的心》、親子互動《我喂爺爺奶奶水果》等感恩教育內容。幼兒在唱、演、誦、畫、講、分享、制作等各項活動中,深深的體驗愛、感激愛,并發自內心的想回報愛、付出愛,此時的親情與愛心、感恩與教育得到了升華。開展系列化教育活動之后,家長們都說:“孩子變懂事了,知道了父母的辛苦,能經常幫助我們做一些家務事,聽話了也不會吵著父母要這要那物品。”可見,主題系列活動和滲透教育活動有效地激發了愛的情感,并使幼兒親身實踐愛心行動,深化了情感體驗和認知行為,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感恩行為。
此外,感恩教育還可以通過幼兒“親近自然、融入社會”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練習和踐行。如挖掘社會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感恩學習內容——“我愛環境美”,組織幼兒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幼兒通過觀看自然風光、風景圖片或錄相、外出散步、參觀公園、動物園,春秋游觀賞家鄉的美景,學做環保小衛士等,切身感受身邊環境的美麗整潔與大家的保潔和愛護是分不開的,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情感油然而生,也增進了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并形成了自覺打掃和保持環境整潔的習慣。我們還把感恩教育擴展到社區、家庭中,在內容上除了自我服務、家務勞動,還增加一些公益性勞動,以強化幼兒的感恩行為,我們在世界環保日、植樹節、愛鳥周等紀念中特意安排了一些活動,如植樹節組織幼兒到綠地撿樹葉、撿石頭、垃圾,在愛鳥周帶孩子到中山公園去喂鴿子。在我們的祖國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災,千年不遇的地震中,全體師生員工一致行動起來,為災區舉行捐款活動,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孩子們紛紛捐出自己的零花錢,為災區重建家園出一分微薄的力。這種善舉使幼兒懂得關愛同胞,熱愛祖國,弘揚了奧運的精神。
感恩教育的本質目標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別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和幫助其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我們要教育幼兒學會懂得感恩,那么我們就應該從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事情教育起。要引導幼兒學會對父母對家庭感恩;對其他親人感恩;對教師、同伴和朋友感恩;對大自然感恩等。幼兒感恩教育實質是一種知恩圖報的教育,是讓幼兒了解“恩”、體會“恩”,記住所受之“恩”,并將“恩”施于需要之人的人文教育。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幼兒的感恩教育可從情、知、行三方面入手,從不同教育層面,抓住教育契機,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有步驟地實施識恩、知恩、感恩、報恩,以共同獲取感恩教育的良好效果。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5
今天看了于丹的節目后,想說的話太多了。首先要從自己反省反省了。
父母對我們很親切,可我們卻處處與父母為敵,連烏鴉都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難道人類就不知道嗎?不,不是。而是現在的小學教育太寬容、太放松,所以使中國的小學生變得對父母輕視,而現在家里面都是獨苗,所以父母對子女寵愛有加,所以使子女不但不懂父母的辛苦,反而還視自己父母為自己的經濟來源,變本加厲,一次次的'向家里要錢,使家庭和父母的負擔又加上了一個負擔。
前幾天,我看到了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小學生放學后就跑到他媽媽面前要錢,“媽,給點錢花花。”“有買什么?上周不是剛給了你錢了嗎?”那個媽媽問道。“你管啊!我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你管得著嗎?再說,你的那點錢能買什么東西啊!還好意思在這問,真是恬不知恥。”聽了這話我都有點想上去打那個小孩了,她畢竟是你的媽媽呀,你怎么這樣說她呢!如果沒有她那里來的你呀!可是結果是讓我怎么也沒想到的,那個母親竟然還像犯錯了一樣的向 那個孩子道歉,并拿出了一大把錢給了他,母親看著她的孩子奔向小店的身影深深地低下了頭。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深,也有著許多的疑惑,直到今天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才明白了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同的,但每一種都是濃濃的愛。
講座上還講了一部分的禮讓之道,其實這“禮讓”上,確實是有一定的難點。因為現在的小學生受盡了各種蜜罐溫床,不知道禮讓是什么東西,因為一家之主不在是長輩,而是這些小輩,所以不知道禮讓是什么東西。禮讓,就是禮儀知道,為中國的古老文化之一。開創這道顯赫的人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所創造的論語三百講成為中國著名的作品。然而到我們這一代效仿他們的人卻寥寥無幾了,為什么呢?因為現在的子女都缺乏這一方面的道德培養,所以就沒有了禮讓之道的存在了。人字分為兩筆,一筆是軀體,另一筆是品德,品德沒了,人的一筆也就沒了,只有一只腳是沒有立足之地的,所以說站不住了,沒了品德,靈魂就會出現分叉。會沒了良心。
感受于丹老師的教育吧!不要讓靈魂受到侵蝕,努力吧!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6
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占大多數,他們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說一不二”,即使父母親再苦再累也必須滿足他們自己的要求,而他們卻從不懂得去為父母親做些什么,分擔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發脾氣,甚至以死相逼。面對這并不是“個別現象”的現實,我們不得不開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們的教育條件日新月異,我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為什么我們的孩子卻越來越不懂事?面對一點點挫折,就那么輕易那么草率的結束自己如花的生命?這究竟是為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兩個字卻不得不提:感恩。現在的許多孩子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他人的幫助,甚至連一聲“謝謝”也不會說,這不能不說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悲哀。作為家長,我們有必要提醒他們,引導他們,繼而喚起那已被一層層習慣與世故壓在靈魂最深處的善良本性與感恩之心。感恩教育,是通過相應的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的人文關懷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以靈魂喚醒靈魂的人性教育,以德報德的品性教育。
1.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如講述感恩故事,搜集感恩名言,收聽感恩新聞等到一系列活動,用身邊事去感動孩子,用身邊人去感染孩子,在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提高對感恩的認識,從而達到了提高感恩意識的目的。
2、情感。通過反思成長的歷程,寫感恩日記,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發孩子的報恩意識。
總之,我得到回報了,孩子自己的襪子能自己洗了,花錢也不大手大腳了,還學會幫大人做家務了。希望這項活動繼續下去,我也不會放棄。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7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3月11日,我們學校就舉行感恩教育活動。這天下午,天氣很陰,老師們有秩序的組織同學們進入會場,每個班坐成一排,各班老師在自己班的旁邊,從三樓往下一看,黑鴉鴉的一片,人太多了,很多家長都來觀看。
開始,是彭老師先上場,一開始,講了一些笑話,都把我們逗笑了。后來,他介紹了俞老師,他說:“俞老師的'感恩教育曾經震撼了很多同學的心靈。”接著,他說了一句有請俞老師上臺,俞老師一上臺就說:同學們,感恩,要每個人都會的接著過來一會兒,他又講了自己的經歷,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他說母親是因為勞累過度而去世的。
他說,他還沒有來得及報答母親,母親就去世了,他說了一句話讓我永遠記在心里,他說:“報答母親不一定要有錢,有房子,有車子才能報答,平時一句關心的話語,爸爸媽媽勞累時送上一杯茶”。關心父母,孝順父母,感恩父母,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俞老師的演講很精彩,也很感人,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哭了。
他鼓勵學生上臺去,用最大的聲音向父母說一句心理最想說的話,六(1)班有個學生上臺去,淚流滿面大聲對著說話筒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們聽了,一個感動得情不自禁地流下淚。那一刻,好我們學校所有學生一下子長大了,一下子懂事了好多!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確實,感恩都可以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生活中的親人、老師。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8
xx老師主要講了三點。分別是第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重老師,懂得感恩。知道感恩;
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正確教導在人際交往的一些技巧;
三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和自強以及自信等抵抗挫折的能力。千萬不能嬌生慣養以便養成依賴他人的心。
在他的講述中,讓我感到很慚愧。同時也讓我腦子一亮想起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喜歡在一棵大樹下玩,他每天都來,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說:“你看別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說:“你把我結的果子摘了去賣,你就有玩具了。”以后,孩子只有秋天才會來大樹下。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有房子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漂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我的樹干砍了做獨木舟。”中年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漸漸的中年長出了一根根白發,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這個人說:“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
這正是我們的`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而我們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常常惹父母不高興,還讓他們生氣。有時他們打了我們,我們心中充滿了憎恨,但你仔細看看他們打你的那只手,在不斷的哆嗦,他們不是不敢打你,而是下不了手,不忍心去打你。俗話說得好:打是愛,罵是親啊!但我們早在憤怒中把這句話給置之度外了。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而又不求回報的養育著我們。孩子們,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擔愛與責任。
想要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就要親自點亮自信的明燈。
看完感恩教育,我對我以后有了新的思考,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9
初一三班《感恩》主題班會,經過老師的精心籌備,同學的積極配合,于23號圓滿落下帷幕。
作為家長參加了此次班會,親歷了每一個環節的感動,謹以此種形式記下班會的點點滴滴。本次班會的主要內容是圍繞感恩父母,班會上同學們把自己對父母的感恩以寫信的形式送到父母手中,當我看到兒子那言辭動人,情感真實,敞開心扉訴說對我的感恩時,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得到欣慰的同時我覺得自己的責任更加沉重。同學們熱情洋溢,飽含深情的一段段精煉的話語,一次次激情的朗誦,喚起了同學對往日父母為自己所做一切的美好回憶。
x老師精心策劃,為同學準備的為母親洗腳的公益廣告和令人感動的視頻圖片,讓孩子會真正的領會了父母照顧子女的艱辛和無私的奉獻,同時也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了該如何去感恩父母,在未來的日子里應該如何的去做。視頻的播放令同學們和所有參會的家長都留下了熱淚。
孩子們唱的一首《感恩的心》把此次班會推向了高潮。我覺得本次班會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聲有色,同學們釋放了學習的.壓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恩之情,達到了目的。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覺得學習是同學們的第一要務,但是在學習之余,我們也應該讓孩子常常反思,今天擁有的幸福生活是因為有許多人在為他們付出。所以應該努力學習,擁有廣博的知識,懷有高尚的情操,用心生活,用心感悟,學會感恩,學會付出,只有這樣他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和風不語,大愛無聲。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我們心里非常的高興,感覺選擇xx國際學校是正確的。感謝學校給孩子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初一三班《感恩》班會雖然結束了,但是在感恩的道路上,孩子們才剛剛啟程,我相信在x老師的引領下,孩子們會心懷感恩的走完他們人生的美好時期。
接著,又參加了初一學年組的xx歌舞聯歡,我們家長真的大開眼界,孩子們繪聲繪色的表演,流暢的英語對話,激情的英文歌曲,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門,我們不停的用照相機記錄這歡樂的場面,我們的掌聲不斷的爆發,我們在心里感到這樣的教育環境好,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一定能讓學生學到真正的本領,演出精彩,節目精練,場面熱烈,激動人心。非常的成功,里面包含著老師多少心血,謝謝學校和老師的付出。愿學校越辦越好。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10
11月17日,八道泉中學組織師生及部分家長觀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于丹教授的講座《感恩教育》。
今天是星期六,學校召開家校聯誼會。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更加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能夠更加自立、自強、自信,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價值觀和人生觀,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八道泉中學團總支組織前來參加家校聯誼會的家長陪同孩子一起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
觀看完專題片后,同學們普遍反映收獲很大,紛紛表示今后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培養抵抗挫折的能力,做一個自立、自強、自信的“新三好”學生。
于丹教授主要談了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自信,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一些經典語句令人折服,受益匪淺。
于丹老師首先講的是培養人的孝心。讓同學生們為之感動的就是田世國,一個捐腎救母的兒子,他說;“母親給了我生命,捐腎救母是我應該做的。”在我國古代,孔子把孝敬放為道德之首,奉歷生之首,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人。
其次講了人格教育,它是人際關系的扭帶,需要行動上的態度來獲取。人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學業、閱歷、人格。其中人格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得到。要有信心,有恒心與毅力,將來才會
走向社會的最高峰。只要自強不息,成功就屬于你。
社會就像一鍋滾開滾開的水,它不會因為特別同情、特別喜歡誰,而變成溫情脈脈的溫泉。我們不能選擇降低它的溫度,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生命的質地,以及與它相遇的方式。所以,我們應該像那把干茶葉一樣,尋找自己的方式,舒展了自己,成全了社會。
1、在談到孩子上假期班這個問題上于丹教授說:很多事情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這件事,上各種班的孩子不一定不快樂,也不一定閑在家里的孩子就更快樂,怎么能保障孩子的快樂,比學多學少的更重要,挑班要有原則,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無論學什么,(如各種興趣班)不在于他學多少,而要看他怎么學,是否在這個過程中快樂?學習的方法和自我的感受很重要。如果我們能帶領,或者想辦法,讓孩子學習是輕松快樂的,那么這件事應該是比較成功的。
2、在談到孩子成長過程中什么最重要這個問題上時于丹教授說:人生什么最重要?有兩個內容:一是他的尊嚴,二是他的自由。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應該讓他意識到,他是獨立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你讓他覺得他有責任心,他有尊嚴,他有自由,這一點對孩子特別重要,他就能去選擇很多很快樂的事情。
3、在談到什么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時于丹教授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的,只有一種愛是以成功的分離作為它的目標,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越早成功地分離,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越好。成功的分離是一種更節制,更內斂,更深沉的愛。分離的起點就是尊重。
4、在談到孩子群體生活中的好處時于丹教授說:孩子要有群體的活動,孩子在群體中的成長,他能得到的東西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第一,他會自己動手創造快樂,第二,他會自覺認同規則,在群體游戲中建立規則意識,第三,他會在游戲中增進人的交往,而不是對物的`依賴。
5、在談到孩子學習不上進這個問題時于丹教授說:當我們并不了解孩子的問題出在哪兒時,其實最好的一種幫助,就是陪伴他。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家長的陪伴,從細節里面找方法比從宏觀上找原則要好用的多。家長面對孩子的時候,家長是強勢的,孩子是弱勢的,在看似弱小的孩子的內心,他有一個強勢的尊嚴,他有他強勢的小宇宙,讓他自尊而快樂地成長,這才是他成功人生的開始,希望每一位同行,每一位家長,能跟孩子一起成長,一同快樂,一同迎接成功。
想想無論是這些有名的人物(于丹的父親為了讓她知道“麥浪”一詞的含義和使用,親自帶她倒了許多趟車,到鄉下去觀看、感受),或者大字不識幾個的家長,當她們對孩子的成長,給予了時間,給予了鼓勵,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發自內心的,有效的教育。我可能也有時間,卻一直缺少發自內心的熱情,沒有太大的主動性,我想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母親,我還有許多的路要走!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11
“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類生活的重要情感行為,這種情感和行為包含著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回報祖國、珍愛生命、追求和諧等倫理價值。一顆顆感恩的心,組合成社會的良心、善心與愛心。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社會培養出健康和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養傳承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的基本要求。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歷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感恩思想,魯迅先生則要求人民要“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健康的學生,讓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品德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基本要求。感恩之心是一個人幸福的源泉,一個心存感激的人,往往就是最快樂的人。在感恩的氛圍中,人們面對很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環境里,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事情從容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氣氛中,我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讓他們擁有一顆陽光的心靈、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和同學,從而與人與社會和諧相處。
首先,要循循善誘,引導大學生學會感知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巴爾扎克說:“驕傲的人,很少感恩,因為他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已得到他應得的一切”。處于成長階段的大學生,尤其是部分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識,使他們很容易形成“成皆由我,敗皆由人”的思維習慣,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因此,要有意識地逐步引導大學生用辯證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時,也要看到他人對自己的幫助,養成謙虛進取的心態,由此知道感恩、學會感恩。
其次,要培養大學生的權責意識。如盧梭所言“當舒適地享受一旦成為習慣,便使人幾乎感覺不到樂趣”。當外來的幫助和關懷成為習慣時,人便容易變得漠然。在日常生活中,師長們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責”,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師生關系、長幼關系中理應享有的“權”,亦即忽略了孩子的責任和義務。由此,孩子因沒有付出的體驗,久而久之,老師、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里就會變得理所當然了。長此以往,又何談對師長的體諒和感恩呢?因此,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權責觀。師長在付出努力的同時,要有意識地讓大學生看到和感覺到,讓他們理解師長的艱辛與付出,進而要求他們也要盡相應的責任和義務,逐步讓他們在享受擁有的同時懂得回報,養成感恩的心態和習慣。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感恩教育,提高實效性。要使感恩意識成為大學生的一種思維習慣,成為他們的品德中的組成部分,無疑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引導和熏陶,找到正確的學校途徑。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要充分發揮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用身邊的實例教育學生,要觸及學生的靈魂。要防止感恩教育平淡化、平凡化以及過分理論化,收不到實際效果。
其次,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師的模范榜樣作用早已為人們所共識,要引導大學生學會感恩,教師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教育心得體會,感謝學生的配合和幫忙、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鄰里的互助和照顧……學生從老師日常生活的點滴言行中,最能夠學會知恩和感恩。
感謝生活,用包容的心去生活
在一個村子里,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等待著母親做的美味飯菜,可母親端上來的卻是一盆稻草。全家人都很奇怪,不知道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母親說:“我給你們做了一輩子飯,雖然沒有對你們進行感恩教育,但你們從沒說句感謝的話,這和吃稻草有什么區別?”
感謝,哪怕是簡簡單單的一句,也會讓人感到欣慰。
繁華的都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輛,路燈下映襯著每個人孤獨的影子,輕輕地招手,關上車門,絕塵而去。在這不斷變換的世界中,能夠留在心中的除了寂寞還有什么?忙忙碌碌的日子里,伴隨著每個人的自我、封閉以及疲憊的身心,一聲“謝謝”成了奢侈,父母的惦記、妻子的關懷都成了理所當然。
其實生活充斥的不僅僅是忙碌,它更是一首動聽的歌,用感激充當歌詞。只要心存感激,每個人都是一朵花。當清晨打開窗戶的那一刻,感激上天賜予你明媚的陽光;當黑夜來臨的時候,感激繁星點綴著美妙的星空。感激春光融化了冰雪,感激大地哺育了生靈。生命因為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而光彩熠熠。因為感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因為感恩,世界變成了愛的海洋。
2008年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他在自己的`演講稿中這樣說:“今晚,因為艾奧瓦公民的選擇,我們距離那樣的美國藍圖又近了一步。在此,我特別想感謝選舉的組織者和各個投票站的站長、志愿者和我的競選團隊的工作人員。沒有你們,就沒有今晚的勝利。當我站在這里表達謝意時,我想有必要感謝我的至愛,奧巴馬家庭的堅實后盾,競選旅途的殿后者 米歇爾·奧巴馬。我明白你們不是為了我才這樣做的。你們這樣做,是因為你們堅信一個美國信念,那就是,無論條件多么艱難困苦,都相信這個國家的人是可以改變它的。”
感恩,使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感到欣慰。感恩別人的每一次幫助,哪怕只是在上車的時候扶了你一把;感恩自己的父母、老師、朋友。感謝與每一個人的相遇,感謝別人的尊重,感謝那些默默付出的人,感謝每一次機會的到來,感謝上天賜予自己生命,以感恩的心來愛這個世界。
羅斯福家曾經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羅斯福,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感謝朋友,原諒自己的敵人,羅斯福因為感恩而包容,以博大的胸襟去面對人世間的紛爭。感謝生活,才會最大化的包容。包容生活給自己帶來的不幸,因為相信這是生活對你的考驗。對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真誠地說聲“真的沒關系”,之后擦干臉上的淚水,微笑。面對那些欺騙過你的人,無須大動干戈,因為他們讓你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智慧。感謝那些曾經拋棄你的人,因為他們教會了你獨立地面對生活。那些絆倒你的人讓你更加堅強,那些斥責你的人讓你改掉了自身的缺點。感激生活的種種賜予,以一顆包容的心行走。
包容的人疼痛,疼痛在于委屈,但疼痛過后,收獲的是一顆金子一般的心,一種豁達的人生境界。
成長過程中需要歷練,更需要感恩
成長之路是漫長而又曲折的,甚至在路途上布滿荊棘,遭遇深淵。曾聞師輩說過:成長需要歷練,只有在磨難中鍛煉自己,在險境中考驗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長大!
我渴望長大,但是我知道成長的路上不會那么一帆風順,遇到挫折磨難也是在所難免,成長的路上定少不了一個個艱難險阻,一番番煩惱憂愁。于是,我把困難當作自己歷練的機遇,警告自己堅持不懈,提高勇氣,努力愉悅身心。我把路上遇到的所有困難都當作是一個恩賜,上天給我的鍛煉,我不但不難過,反而會對此感恩。所有的困難都是上天對我的感恩教育,讓我學會了很多。
長大,在我心目中,是那么的遙遠和飄渺,但我時時刻刻在翹首企盼。因為我知道,長大了,可以像勇于冒險的科學家在高山密林中穿梭;長大了,可以像英勇的獵人面對毒蛇猛獸,感受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危急處境;長大了,可以成為一名邊防戰士,去體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壯志。
甚至,我還想成為一位學者,游覽偉大祖國壯麗的山河,品味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經歷歲月周而復始洗禮后的長大,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更重要的是靈魂的成長。歷練長大之路無處不在:當我面對學習難題時,不怯懦退縮,迎難而上,這就是歷練;當我能為父母分擔家務,能為朋友肝膽相照,解決憂患時,這就是歷練;當我身處逆境時,平心靜氣,毅然決擇,這就是歷練……
日子不知疲倦地悄然飛逝,我的身材逐漸魁梧,父母眼中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也該是展翅翱翔的時候了。
對于長大,我的感覺始終如一,是一種火熱的渴望,一種真實的體驗,一種美好的等待。
常存感恩之心
當你每一天早晨醒來,或者當你每一次吃飯前,或者當你每一次出門,看見天,看見這個世界上一草一木的時候,你不要忘記獻上一份感謝給我們的天父,常存感恩之心。因為這一切都是他手所做的,包括我們生命的氣息。
在美國加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老實的送貨員,經常送貨到一家百貨店,不論晴天雨天,只要撥一通電話就立刻送到,直到有一天,送貨的人換了一個小女孩,老板就很奇怪的問道:“小妹妹,以前那位送貨的老先生怎么沒有來呢?”小女孩告訴老板說:“他是我的爺爺,已在一個星期前去世了。”只瞧見那老板又驚訝,又感嘆的說:“他真是一個好人啊,我要感謝他,而這句話一直放在我心中很久了,我很后悔一直沒有告訴他。”小女孩望著老板的臉又說:“我爺爺要是早知道有人這么稱贊他、感謝他!那就太好了。”
從這次事件以后,老板總是不忘對一些人們做表達適度的謝意。給活人一朵玫瑰,勝過給死者一個奢華的花圈,雖然只是短短一句,但卻表達自己心中的感謝話語,卻猶如一滴香水灑出,足以使香氣四溢,彌漫了整個屋子,給房內所有的人都帶來了祥和的氣氛,勿吝嗇開口,對別人表示感謝與關懷,甚至贊美,可以摒除你與別人之間許多心里上的障礙,給別人帶來不少的安慰、歡笑、鼓勵,使你立即能與別人關系親近,建立友誼。就鄰居相交而言,也能達到敦親睦鄰,和平共處,守望相助之效,何樂而不為呢!
當你給別人好處、幫助或施舍的時候,不要念念不忘,存心讓人回報,讓人稱贊感謝,反之在別人給你好處、幫助、施舍的時候,你卻不可忘記,應當常存感恩圖報之心,向他稱贊和感謝,我們人對人之間的來往,尚且需要如此的稱贊和感謝,我們對神則更當常存感恩之心,不斷地稱贊、感謝、贊美他,不可一日或忘,詩人大衛說:“我要天天稱頌你,也要永永遠遠贊美你的名,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大有慈愛,耶和華善待萬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又說:“我的心呢,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
要教育孩子從小懂得感恩
我相信每一個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因為這是父母的本能,為此,父母們可以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都給孩子也無所謂。但是,如果父母只會一味的付出而不講究方法,很可能讓孩子養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把家長的愛看作理所當然的情況,更不用提什么感恩了。我們對兒童早期健康與發展的教育就是希望孩子能在別人關心他的同時也試著去關心他人,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就是未來讓孩子從小有一份責任心、有一個好的心態,有一顆善良感恩的心,這些對他今后的成長都是很重要的。
先來理解下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精神境界,更是一個人的世界觀。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孩子年紀小,可塑性很強,如果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感恩的心很容易就培養出來了。
那怎樣來讓孩子從小懂得感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尋找一些在家庭教育中的策略,讓孩子學會感恩。
策略一:成人以身作則,以自己愛父母的行動去影響孩子
策略二:視孩子為朋友,讓孩子學會給予
策略三:不要“有求必應”,更不要“無求先應”。
策略四:賞識孩子。
策略五:將感恩習慣的養成教育滲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孩子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顆心不是平白無故就有的,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培養的,是和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分不開的,更與良好的尊老愛老的環境有關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播種思想,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靈深處最美的天使,感恩使孩子變得善良,更加聰慧,懂得生活,懂得去愛。找到埋藏在孩子心靈深處的美好情感,才能打開孩子的心扉,讓感恩成為孩子的習慣,造就孩子優秀品格。
簡要分析大學生感恩教育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它教誨世人,當我們受恩于人時,切勿忘了感恩。然而,這個流傳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卻日漸為當代大學生所遺忘。一些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漠視寶貴的親情、友情、師生情,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這種現象折射出長期以來我國感恩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加強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緩。為此許多專家學者對大學生感恩教育進行了一些研究,本文就近年來學界關于感恩教育的研究進行了梳理,以期促進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一、與大學生感恩教育有關的專著
感恩作為一種偉大的人文精神,在人類歷史上源遠流長,在宗教、倫理、文學、教育等領域都可見到感恩思想之光。但對于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專門論述卻非常零散,專著稀少。在我國古代,感恩與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現形式散見于《四書》《五經》、古代詩詞、名人家訓等中,孝的意義與孝德的培養是主要內容。在當代出現了一些從倫理學方面對感恩進行論述的專著。到目前為止,筆者主要收集了《中學生感恩故事全集》《學會感恩》和《感恩》,主要以倫理故事、哲理小品的形式來詮釋感恩;20xx年中國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感恩教育與德育管理手冊》一書,詳細介紹了感恩教育。
在國外,早期感恩研究主要體現在宗教當中,因為感恩是信教徒宗教活動的主題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到了近代,亞當·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論》中涉及到了感恩,這是對感恩的世俗研究的開始。他主要分析了感恩的社會意義和感恩產生的社會心理因素。在現代,感恩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心理學家從不同的理論基礎出發,提出了感恩的認知情緒理論、情感體驗理論、道德情感理論等,闡述了對感恩心理的認識,包括感恩的實質、感恩產生所依賴的條件、感恩的作用等。這些內容在劉建嶺的碩士學位論文《感戴: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中也有所體現。
二、與大學生感恩教育有關的論文
對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專門研究是近幾年才開始的。相關研究成果主要體現為期刊論文,碩士論文具有代表性的幾篇文章是:華中師范大學何莉的《大學生感恩教育探討》,西南大學郝大勇的《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研究》,河南大學李秋娟的《論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華東師范大學范志英的《感恩教育的實踐探索——以上海市德州中學為例》,哈爾濱工程大學吳殿峰的《大學生感恩教育理論與實踐探討》,華東師范大學法政學院陳秀蘭的《感恩的缺失與感恩教育的策略》,山東師范大學戚哲民的《當前感恩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等;期刊論文具有代表性的幾篇文章是:煙臺大學任現品博士的《略論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識》,該文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感恩理論進行了歸納整理。河南大學的杜建政教授發表了《感戴的道德情感理論》、《感戴研究綜述》,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喻文德的《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當代青年研究》20xx年第8期)、胡虹霞的《高校德育應補上感恩教育這一課》(《北京教育》(高教版)20xx年第5期)、豐根鳳和劉家桂的《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教育與職業》20xx年第6期)、梁勤儒等的《叢飛事件的反思――從學生工作的角度談高校的感恩教育》(《青年研究》20xx年第2期)等。這些研究大多數停留在研究者對實踐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內容主要聚焦于大學生感恩教育實踐的宏觀操作部分,對感恩教育的理論基礎部分探討不多。同時實踐方面的研究也不夠全面、系統,側重于對宏觀策略的研究且表述很籠統,對具體操作的研究較少,對大學生感恩教育的目標不夠明朗,對大學生感恩教育內容的探討不夠深入。
三、與大學生感恩教育有關的實踐
在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的前提下,濟南大學信息學院在全院學生中開展了“寄一張明信片,打一個問候電話,發一個祝福短信,做一件報恩事,表一份感恩情”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師生參與以及家校互動等多種途徑,借助校園環境建設和校本課程開發等手段,對學校感恩教育新模式進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提高學生的感恩意識。通過教育活動切實將知恩、感恩、報恩內化為穩定的行為習慣和人生品格,自覺做到常惜知恩之遇,常懷感恩之心,常為報恩之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也發起“一封家書”活動,讓學生家長用最傳統的書信方式,提筆給孩子寫一封家書,算一筆求學賬,訴一段人生經歷,寄一份殷切希望。活動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讓更多的學生、家長投入到感恩教育的實踐活動中來,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個人一定要知恩言謝,對給予自己幫助和關愛的人時時懷有感激之心。同時要讓教師也深深地體會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將社會的愛心轉化為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團委還進行了《在學校集體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感恩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該課題以班級生活和集體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在學會感恩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以學校、社區、家庭為三大環境背景,開展相應的探討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健全學生的人格。
四、感恩是大學生必備的基本道德素質,大學生感恩教育刻不容緩
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素質,是做人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作為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更應該懂得什么是感恩。
1.大學生對父母的養育應懷有感恩之心。我們每個人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父母的愛。生育我們的母親,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將我們養大,養育我們的父親用寬厚的肩膀將我們高高地托起,讓我們看見外面的世界,父愛如山,母愛似海。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愛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們首先要感恩父母。對父母的養育,我們應心存無盡的感恩與報答之情。如果連父母的養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愛、來自社會的體恤、來自祖國的培養和來自自然的賞賜。
2.大學生對師長的教誨應有感恩之意。當今社會,尊重教師已成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的重要表現,反映著全社會的精神文明水平。然而,在大學校園里,課間不擦黑板、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已不是個別現象;有些同學見了老師擦肩而過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對老師的輔導答疑,連句“謝謝老師”都不會說的學生并不鮮見;更有甚者還給老師起外號。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類文化的繼承發展中起著橋梁紐帶作用。在學生的成長中,無不凝結著教師的辛勤勞動。今天的大學生更應該像毛澤東當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樣,來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師,要學會尊重老師的人格、尊重老師的勞動及尊重老師的創造。
3.大學生對社會的救助應存有感恩之情。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每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發現自我價值。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會最基本的道德準則。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感恩優良傳統的國家,大學生更應懂得“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些經典詩句的真正涵義。每個大學生都應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感恩,學會做人,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給父母,把關心留給他人,把愛心獻給社會,把忠心留給祖國,把信心留給自己。
以上通過對感恩教育相關理論及實踐經驗的回顧和梳理,對當前我國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旨在構建高校感恩教育的較為完整的框架,為現階段高校感恩教育理論與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12
8月26日,我有幸傾聽了朱江琴園長的感恩講座,受益匪淺。一張張催人淚下的照片,一句句讓人感動的話語,讓我深深的感到,自己擁有一份喜愛的工作,每天有家人的陪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那么多不幸的人兒,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態去生存,甚至還竭盡全力的去幫助別人。而我們,擁有健康的體魄,擁有充實的工作,每天還有那么多同事和小朋友的.陪伴,還有什么抱怨的呢?學會以感恩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情,那么孩子也會很陽光,也利于孩子的成長。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是幸福的,每當看到那一張張天真無邪的小臉與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因我們的引領而欣喜,這就是給我們教師最高的嘉獎,我們的人生是充實的,富有價值的。每當看到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家人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我們沒有理由不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他們成就了我們的事業。偉大的詩人泰戈爾有這樣一段名言:“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讓家長們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吧!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要心存感激,要學會感恩,不要抱怨。要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感謝,感謝老師的表揚、感謝老師的批評(有批評才會有進步)、感謝陽光、感謝......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13
人間萬物皆有感恩之心。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人的樂章,那是落葉對滋養它的大樹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著一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有人說,感恩是鞋,穿上它,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飛。而我覺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謝的花。因為感恩,所以我們的生命變得五彩斑斕。
今天,學校進行了感恩教育啟動儀式。會后,我感慨萬千。聽著《感恩的心》這首歌,心中總會有一種無言的感動,總有一種感恩的心彌漫在自己的心頭。是的,人生一世,不能不有一種感恩的心。在這個世界上,誰都需要有一種感恩的心,隨時需要一顆感恩的心。偉大的詩人泰戈爾有這樣一段名言:“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而我們教師做的是葉的事業,每個教師都象是一片綠葉,在黨的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孕育著花,孕育著果,孕育著神州大地的萬千桃李。讓我們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讓家長們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吧!我要把我的愛,我的智慧,我的整個生命全部都獻給教育事業。
這個世界上,讓自己感激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有人說,一個人,只有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才會體味到生活的幸福與樂趣,學會感恩也就是學會了生活。這句話讓自己感覺說得很對。人的一生走過來,有太多需要感謝的人和事。我應該對生活抱著一顆感恩之心,雖然自己的生活沒有別人過的精彩,雖然自己的人生沒有別人走的幸福,但我依然應該感恩我周圍的一切,感恩我所遇到的一切。我要讓自己在自己的感恩中,讓那人間的溫暖和快樂充實在自己的心間,讓自己體會到生活原來是那么的美好,值得自己去珍惜和擁有。引用一句《感恩的心》歌中的話,就是: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在尊師重教的今天,黨和人民政府對人民教師關懷備至,稱教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在社會上也受到人們的尊重,得到各種榮譽……為了表彰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者的功績,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鼓勵教師終身從事社會主義基礎教育事業,給教師發放崗位補貼和課時工資,讓每位教師感到政府對教師的人文關懷。感受到自己身負的重任。讓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中。每當看到一批批學生升入高等學府,我們心理那份成就感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我感到最滿足的是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也由衷地感謝黨和政府給予我們一份神圣事業,受到社會的尊重。
一直以來,我深深地感謝家長的信任和支持!我清楚的知道,孩子是家長的心靈寄托生命的延續,希望之光。而今天,家長又把孩子送到我們教,這也就是把希望交給了我們,把孩子的成長與未來托付給了我們,把自己的信任寄托給了我們,家長的關心、支持與信任就是我們的巨大動力。所以,我們不敢也不會懈怠,只會信心百倍地努力工作,把您的孩子當成祖國的花朵,用心血去澆灌、去呵護,把您的孩子培養教育得更加優秀,不負您對我們的希望和重托。愿我們的付出能使您們更加滿意、放心。
成就一番事業,離不開我們身邊的每一位親人和朋友,是他們支持我把每個學生前途命運的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無論是在物質和精神上,親人和朋友的支持、幫助、理解和寬容,配合我一起工作、學習、是我工作的又一個動力,使我在教師這個舞臺上進一步實現了人生的價值。人說:教師是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的學生。即使是這樣,作為教師的我,仍然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真誠地感謝黨的教育和培養,感謝所有關心過我、幫助過我、支持過我的領導、同事和父老鄉親,感謝我的家人,我特別要感謝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我將永遠銘記黨和人民的重托,為太陽底下最美好的事業奮斗一輩子。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14
我校開展了一次“感恩教育”的講座,講座中講述了一些讓我極為感動的事例。通過這次講座,讓我明白了生命因為感恩而變得有價值,我們已經習慣了生命中的一次次的傷痛,一次次的感動。當然,這次講座也讓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感恩,感誰的`恩,以及怎樣去感恩。
感恩不需要金錢,也不需要什么珍貴的物品,更不需要花言巧語,只需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感恩是我們降生于這個世界的第一聲啼哭。我們用最初、最純的心去感激父母賜予我們的生命,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養育了我們十幾年,為我們流了許多汗水,付出了許多辛酸,是多么不容易呀!因此,我們對父母要有一顆孝心,為辛勤工作一天的父母做一頓飯,倒一杯水,洗一次腳。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我們對父母感恩的一種表現,父母會因此而感到無比幸福、快樂。同時,我還想對媽媽說聲謝謝。因為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因為媽媽非常疼愛我,讓我吃得好、穿得好,還送我去讀書。讓我感受到了偉大的母愛,我要大聲的說:“媽媽我愛你,媽媽謝謝你!”
老師是我們的第二任父母,為了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為了讓我們早日成才,老師鬢角又多了許多銀絲,額頭又多了幾道皺紋。對老師,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優異的成績來真誠的感恩我們的老師。
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要向父母感恩,我們要向老師感恩,我們也要去感恩那些關心過我們、幫助過我們的人。
最后,我要感恩我的祖國。想想利比亞人民飽受戰亂之苦,而我們卻能安靜的坐在教室里讀書,讓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這要感恩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感恩,那么這個世界將充滿愛,將變成美麗的人間。所以我希望每個人都要懂得感恩。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15
經由這兩天的學習我學會了很多以前知道卻不太明確的東西,第一就是對父母,多公司,多身邊所有的時或者物都要有感恩的新心,感謝涂老師在我人生的轉折點上了我人生的第一堂前所未有的課,感謝公司給我這個學習的平臺和就業的機遇,感謝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感激所有一切對我好的.和不好的人,陪我成長,讓我成長。
我看到了,我身上素來不看到過的責任感,我以前老是認為只有把我本人的事件做好了,就好了,老是推辭義務,對事情總是一股不聞不問的立場,就向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是我身上我曉得,我不知道的盲點,總是會在潛意識里面顯現出來,損害了身邊的人,而自己卻不知道,我會緩緩的把我的盲點變成我的長處。
由于我的執拗傷害了良多的人,我以前老是以為自己是對的,可是上過這次課之后終于清楚了,自己的執著,自己的自以為是傷害了身邊很多的人,就是為了證實自己是對的,在我證明了我是對的時候,我同時也失去了許多,我失去了曾經很好的友人,失去了一段情感,就是因為我的執著,我的自以為是。
我當初只想跟我曾經無意之中傷害過的人說一句對不起,同時也說一句謝謝你!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13篇02-26
感恩教育活動總結02-22
感恩心得體會02-24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04-25
繼續教育教育心得體會03-23
感恩教育活動總結(通用19篇)11-22
教育心得體會03-17
繼續教育教育心得體會范文05-05
有關繼續教育教育心得體會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