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體會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體會1
在班主任老師的推薦下,我利用放假時間認真讀了尹建莉老師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看了這本書我不得不佩服尹建莉老師,她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和智慧,從而使她教育出一個這么懂事的孩子,她確實是一位成功的媽媽。但也不是說她所有的做法都適合所有的媽媽,因為每個小孩的性格都有所不同,所以有時也要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性格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不過有一點是對的,就是所有的孩子都很單純,都像是一張白紙,好比當我們手上有塊玉時,我們是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還是想把它變成一塊形狀像石頭的小玉,關鍵看我們的教育方法。
欣賞孩子不是只贊賞他的優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我們要用“像牛頓一樣”的批評方式,讓孩子更容易接受,還不傷他的自尊。這點我做得還不夠,比如我的孩子去上學時落了語文書之類的,放學回來我雖然也是很有耐心的和她溝通,但是我還是有點嚴肅,從她的表情里我可以感覺得到,她有點怕。
看了第二章,我還發現自己犯了個錯,而且很嚴重。我自己很少有看書的習慣,我的孩子卻很愛看書,這點我非常欣慰,但我現在在做的事情卻是在成為她的絆腳石。我經常在她看書的時候告訴她,不要看這類的書,要多看作文方面的書,要把好的語句記下來,等會兒我要考考你,看進去一些什么內容。如果我這方法一直持續下去,最后就會導致她對閱讀失去興趣。書上有句話,人最難抗拒的就是“誘惑”,最討厭的是“強迫”,所以我應該去誘惑她閱讀,應該要讓她感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其它的目的。在給孩子選課外書時要以孩子的興趣為核心,不以“有用”為選擇標準。但第二章里,其中有一節,學“語文”不是學“語文課本”。我覺得這個不完全正確,雖然說以后年級高了,考試時會用到很多的課外知識,但語文課本里的內容都是基礎,是必須掌握的,只有在語文課本內容按照老師進度已經學好的情況下,盡量多的,快的去看課外閱讀,這樣才會兩不誤。
品格教育,不需要父母天天掛在嘴邊,只要用實際行動就好,小孩的模仿能力極強,父母自己不撒謊,實事求是,不虛榮,我想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小孩應該也壞不到哪去。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這句話寫得很好,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我的孩子讀一年級時我差不多就是一個培讀生,天天站在她身邊,她下筆一錯,我就馬上讓她改正,有時她還會被我嚇一跳,等她讀二年級時我發現自己錯了,慢慢的讓她學會獨立,她自己做錯的,就應該自己去找,我們能做的就是稍給點提示,就從上個學期開始,我就讓她獨立做作業,偶爾給她檢查一下。
替孩子寫作業,這觀點我不怎么贊同,如果我們真覺得老師在某些地方做得不恰當,我們可以單獨和老師溝通,但不應該和孩子說,如果經常這樣和孩子說,孩子就會對老師失去信任。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分數,包括我,到了外面人家都會問,你們考了幾分,如果考差了我會覺得沒面子,書上就寫得很有道理,我們要引導孩子面對知識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試分數,孩子在學習上的潛力才會慢慢噴發出來。我們要采取考好不獎勵,考壞不批評的.政策。
房子有了愛才是家,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這點我就做不到,從現在開始我要盡量這么做,多豎大拇指,珍惜孩子的榮譽感。家長如果有農人的信念和適度的管,孩子一定會長得更好,這是對的,把孩子管得太緊了,她就非常被動了,然后依賴思想也會越來越嚴重。家長是孩子第一個且最重要的榜樣,有“聽話”的父母,才會有“聽話”的孩子。家長和學校老師溝通是一種有效了解孩子的途徑,老師會如實的將孩子的各種情況告訴家長,就看家長怎么轉達給自己的孩子,這時需要付出一點理性,思考和智慧。“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樣的教育方式我最不喜歡,我覺得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但我有時也會這樣做,當然我沒書上說的這么夸張,只是輕輕的打。
孩子的小事就是大事,小孩思想單純,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善于觀察,從細節中發現問題,書中作者如果不想方設法的去引導,不知道她女兒的隱私,估計還會給女兒帶來一定的傷害。
教育這塊我還是那句話,如果真覺得老師哪做得不好,家長應該單獨和老師溝通,不要在孩子面前直說。
總體來說,看了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作者有那么幾句話,“孩子不是為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了“童年”而活著”。“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最后我想說,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當我們手上有一塊玉石時,我們必須做得正確。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體會2
各位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要介紹的書是我在一年多前即將當媽媽時買的,不過之前就對其中比較感興趣的幾個章節草草閱讀了一遍,后來由于有了孩子,事情多了,就沒怎么去細讀這本書。前幾日知道要匯報讀書體會,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這本書,想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這本書的作者尹建莉老師是一位教育專家,教育碩士,她同時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她女兒16歲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最主要的是,我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感受到作者女兒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都來自于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的教育。這是一本家教讀本,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和無所不在的愛心。可供家長讀,也可供教師讀。
本書有7個章節,每個章節里都充滿著作者與她女兒或身邊的人的家庭教育故事,其中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案例。印象最深的有這樣幾個章節: 第四章“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還是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作者提倡的適當使用逆向思維。她講了一個故事:三位無聊的年輕人,閑來無事時經常以踹小區的垃圾桶為樂,居民們不堪其擾,多次勸阻,都無濟于事,別人越說他們踹的越來勁兒。后來,小區搬來一位老人,想了一個方法讓他們不再踹垃圾桶。有一天當他們又踹時,老人來到他們面前說,我喜歡垃圾桶被踢時發出的聲音,如果你們天天這樣干,我每天給你們一美元報酬。幾個年起人很高興,于是他們更使勁的'去踹。
過了幾天,老人對他們說,我最近經濟比較緊張,不能給你們那么多了,只能每天給你們50美分了。三個年輕人不太滿意,在踹時就不那么買勁了。又過了幾天,老人有對他們說,我最近沒收到養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給你們10美分了,請你們諒解。"10美分?你以為我們會為了這區區10美分浪費我們的時間?"一個年輕人大聲說,另外兩個人也說:"太少了,我們不干了!"于是他們揚長而去,不再去踢垃圾桶。老人是位攻心高手,他把幾個年輕人的"樂趣"變成一種"責任"他用減少支出刺激他們對踹垃圾桶產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適當的使用逆向思維,刺激孩子的熱情,不要刺激孩子的厭惡之情。把這種教育思想運用到學生的作業管理上,就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了。要刺激孩子對寫作業的熱情,而不能刺激起孩子對寫作業的厭惡之情。
還有一篇內容是“替孩子寫作業”,孩子如果會寫某個字了,他只要寫一遍,剩下的老師布置的都由媽媽來寫,看起來是很荒唐的事情,實施起來是有前提的,這個孩子必須是始終被尊重的,一定是懂得自尊自愛、實事求是的,而且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用心。
在第二章“把學習做成輕松的事”作者主要在孩子閱讀的問題上展開,作者有許多看法。人最難抗拒的就是"誘惑",最討厭的是"強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樣。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拒絕什么,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如果你想讓孩子喜歡課外閱讀,就千萬不要直接要求他"讀書去",也不要總拿他愛不愛讀書這事當話題來聊,更不要用閱讀來教訓他。
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中,作者說到:孩子說謊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模仿大人,一個是迫于壓力。每個孩子最初的謊言都是從這里來的。 許多家長的失誤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錯誤,所以批評一直貫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長不說,孩子就不懂事的改變,不說就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很多的實例,看的我心服口服。其實這本書也適合各位班主任推薦給班中孩子的家長,甚至可以作為教育孩子的工具書。作為一名教師,也有許多教育觀念需要改進,并可以把一部分方法運用到學生身上,使孩子們發揮天性,品格優秀,愛上學習。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體會3
一直以來,自認為是一個愛書之人。兒時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書店,在那里,我可以閱讀任何的書,從繪本故事書、連環畫,慢慢長大又開始看中外名著,看名人傳記、歷史故事、金庸武俠,閱讀的時候總是那么的充實、快樂,可以自由的與故事的人物進行交流。書香在我的周圍四溢,抬頭看看周圍那些將頭深埋書香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是那么的幸福。
在工作后,總覺得時間是那么的不夠用。書,我在慢慢的遠離。這時有一種危機總是在追趕著我,慢慢的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淡薄。停下來思索,終于知道,我漸漸的消磨著我的積淀,我離閱讀越來越遠了,我變得淡薄了。我該怎么進行閱讀成了一個難題。什么時間讀書呢?讀什么書呢?這個曾經最大的樂趣也讓我迷茫了。
在與一位很用心的媽媽老師的偶然交流中,我知道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她說話時的神情讓我覺得她好像是挖掘到了寶藏,那眼神中閃爍著雀躍的光芒。我不禁心想: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能讓這位年輕的媽媽贊不絕口,直恨自己閱讀的晚了呢?好奇心的驅使,讓我在網上買了一本,看到這本書的銷量不是一般的高啊!不禁嘆一口氣,我不閱讀很多年了!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重新引領我回歸閱讀的鑰匙。當時間和人生角色發生了眾多的變化時,閱讀的方向和內容也會改變。閱讀這本書,我的角色不是一位老師,而是一位媽媽。正如張所長所說的,換一個角度,我們從家的'角度來理解教育,現在我也是一名母親,我希望給我孩子傳遞一份最棒的正能量,希望孩子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快樂、踏實。當我閱讀了張曉風的《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我的心肝兒都在顫抖。是啊!我也是這樣的一位母親,我也似乎能看到,我班中那55雙眼睛背后那些殷切期盼的眼睛。每一個學生在老師眼中可能是五十五分之一,可是這個孩子確是很多家人的全部。
我如饑似渴的讀完了這本書。邊讀邊和家人探討,如果我遇到這類事情,我會怎樣;邊思考,我在平時教學中是不是也會反了輕率地錯誤。正是因為我是一名媽媽,我是一名老師,我得到了更多的共鳴。原來,此時的閱讀不再是隨著興趣愛讀什么讀什么,既然時間總是在擠,那么我們應該多讀一些對我們成長更有用的書。
在讀完這本書后,我便把它推薦給了我們班的家長朋友們,有了心靈的紐帶,我和家長的關系也就更加親近了。每次交流,很多家長都會拉著我說,“劉老師,《好媽媽》這本書我讀完了,里面圓圓的好多故事我家寶貝也是經常出現啊,對我們真的很有啟發的作用啊。”我不禁為自己重新拾起閱讀的興趣而高興,還為能夠為家長朋友推薦了好書而高興,真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今天,聽了牛見玉老師的講座,牛老師的誦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讓我耳目一新,為孩子們背誦的成果感到震撼。忽然就想起《好媽媽》中第一章提高愛的質量中,尹老師引導孩子背誦古詩經典的案例,做著同一件事,不過一個是從老師的立場一個是媽媽的角度,我們換一個角度,原來真是另一番更美好的景色。我馬上決定,回家后一定在把這本書讀一讀。這就是讀書的力量,在反思中閱讀,我們走的更堅實。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體會】相關文章: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筆記(精選7篇)04-24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心得體會(精選16篇)01-03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01-21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11-08
好媽媽作文04-08
好媽媽作文03-28
我的好媽媽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