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子》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1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獲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來要做的,是救他國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問題,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過程。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實際上戰國時期也是如此,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為了土地、人口的爭奪,說統一天下在當時并不實際,只有到戰國后期,在秦國強的國勢下,其它諸侯國摧枯拉朽,統一天下才成為一個目標。孟子說的王天下,其實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義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獲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國,必出于義,義,在孟子看來也就是民意,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說孟子言必稱堯舜,其實并不完全,其更多說到的是商湯和周文王,其中說到商湯更詳細。如對于王天下,商湯實際上就是孟子經常提到的君王榜樣,商湯的征伐就是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沒有先來解救自己,可見這種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來幫助自己解脫困厄。因此,當“義師”到來的時候“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征戰必勢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彰顯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來警戒君王。雖然孟子終其一生沒有實現理想,但其對于民心的重視及其對于仁政的闡釋對后世無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一)持志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為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認為志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說,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于自得。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他認為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獲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云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三)專心有恒
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說:"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于其智力差異,而是由于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山間小道經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有所作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于沒挖,這說明有為者必須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都是反復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術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專心有恒,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為的,教師的作用在于積極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對學生,有的應及時指點,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可以間接地進行教育,甚至拒絕教誨,足以成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種教導之法。總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異。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2
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變的,是思想。作為一代亞圣——孟子,這位儒家宗師,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張,游說各國,后來隱退著書立說,為后世留下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頤曾說過:“孟子有功于圣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一個志,孟子便說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數語,卻將《孟子》精要概述無疑。可見,孟子的思想之于孔子,既是繼承,更是升華。孟子也強調仁義,仁是人心的本質,義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導“性善論”,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仁政學說和修養學說。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謂之本心,且與仁義禮智分別相對應。孟子對梁惠王說“仁者無敵”以強調“仁”的作用;對齊宣王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推廣仁愛之心;孟子還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可見“仁義”在孟子學說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論”則是說人性本善,通過自覺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為圣人。
《孟子》中也出現了大篇幅的君主與孟子的對話。孟子作為世人的表彰,梁惠王、梁襄王、滕文公、齊宣王均問事于他。而孟子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想,除推行“仁政”之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更是推翻了君王一貫高高在上的思想,講究“民為邦本”,這種民權駕于君權之上的說法比法國盧梭的民權論早了一千多年。正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認識到了人民才是政權的根基。其次,孟子認為君為人父母,不僅要有賢德、重義輕利,更重要的是與民同樂,所以喜愛音樂的齊宣王才能明了“與少樂樂,不若與眾”的道理。又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在學習方法上,孟子也有諸多主張。他認為要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即“君子深,造之以道”,也包含了我們今天科學學習的眼光;他也注重“自得”,即自覺學習:“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所以要自覺地有所得,才能徹底領悟才能將知識變為自己所有。另外,還要廣泛地學習,達到融會貫通。而在教學方法上,孟子與孔子一樣善于啟發學生思維,善于使用問答,從不代替學生作結論,而是循循善誘,激發學生潛能,使其開動腦筋。孟子還提倡“專心有恒”“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等,其中很多部分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不可忽視的啟發作用。另外,孟子對為人師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也諷刺了那些“以其昏昏”卻妄想“使人昭昭”的人。即教師首先要自己明白,才能使學生明白,在提升學習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
接下來談談個人修養問題。我們都熟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與有信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社會環境固然重要,然而個人意愿還是起著決定性作用,類似于周敦頤筆下的蓮“出淤泥而不染”,可見人的思想道德并不總是以外界環境為轉移的。
孟子提出的“取傷廉”“與傷惠”“死傷勇”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取傷廉:取了有損于廉潔之稱,大家都能夠理解。而“與傷惠”是指給了有損于惠愛的稱號,是叫人們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不濫施恩惠。至于“死傷勇”,是指死了有損于勇敢的稱號,有時活下來比死去更需要一種勇氣,這也教導人們要珍愛生命,永遠不要輕生。
現代人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會遇到許多難以決斷的時候,《孟子》一書給了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人們處在社會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抵抗的誘惑,孟子告訴我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誘惑時時存在,關鍵在于我們怎么抉擇,孟子又告訴我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要的時候要“舍魚而取熊掌”、“舍生而取義”。人生在世,總有失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并不能解決問題。孟子告訴我們:“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還注重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而“養氣”要在平日里合乎道義,不可拔苗助長;他也教會我們知足常樂,“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他更是道出了堅持到底的難能可貴之處,“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放棄,以往的一切努力也在此時化為烏有;他還提出了個人對自身的要求,對國家、對社稷的貢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長于論辯,他能掌握對方的心,讀者的心,使之在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就走進了他用語言布下的圈套,這就是孟子語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作為面對君主的說客,孟子這么做也體現了他的智慧,比起直言不諱的諫臣,孟子的話更易被君主們接受。正是由于孟子的雄辯才能,才出現了“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局面。他善打比喻,幾句話便能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他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指出梁惠王仁政不足,更可貴的是他向梁惠王提出的建議中還包含了當今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些都在保持自然的一個平衡狀態,孟子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他以“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告訴齊宣王,有些事并不是做不到,而是個人不愿去做,而大王不行王道也是因為不肯做而得不到民心的。再有,孟子說“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以此類比人心,就更需細細衡量。
孟子思想中迸發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語言中放射出的藝術魅力是無法讓人忽略的,在歷史積淀下一直熠熠生輝,愈發珍貴。盡管當時孟子無法將他的理想實現——改變諸侯割據局面,一統中國,養名教民,可后人能從《孟子》中汲取更多精華,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將孟子學說沿用到當今社會建設及立身處世之道中。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孟子》心得體會03-27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08-23
《孟子》的讀書心得體會04-10
孟子的作文09-15
孟子_900字01-29
我眼中的孟子12-17
品味孟子作文04-29
孟子的名言警句11-08
孟子的名言名句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