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精選9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心得了!你想知道讀書心得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精選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 篇1
暑假我拜讀的是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在前蘇聯他撰寫的《教學論與生活》、《和教師的談話》這些書被譽為教師必備書。《和教師的談話》一書讀完,就像和大師促膝而談,聆聽大師的諄諄教導。書中闡述了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還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鑒的方法,使我收獲良多。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些學生容易寫錯字,看到一件事不能很好地描述。教師往往責怪孩子笨,思想不集中。這說的不正是在教學工作中讓我們老師大傷腦筋的“后進生”嗎?盡管家校“雙劍合璧”,然而收效甚微。有時都產生放棄的念頭了。這類學生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大師指出,實際上是他們的觀察力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要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后進生”觀察事物,讓“觀察觀察再觀察”成為他們的座右銘。大師還指出,要盡量設法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逐步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樹立起信心。讀到這里,我的臉禁不住一熱,反思自己平時對待這類學生,往往性子過激,不能對癥下藥,那個大談“不可揠苗助長”的人干的卻恰恰是違反事物客觀規律的事。總是拔高了要求,總是希望每個后進生能夠達到自己要求的標準,結果是,學生因達不到而沒有成功感,自己對這部分學生也越來越沒有信心,以至于最終放棄這部分后進生。
對于大師談到的“學習誘因問題”,我也很感興趣。特別是他引述的列。托爾斯泰的那一席話讓我深有感觸:“為了使兒童對人們所教給他的東西能夠理解和感興趣,不要對兒童講那些他不知道和不能理解的東西,也不要講那些他知道的并不次于教師、有時是勝于教師的東西。”
我想,要激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教材吃透了,教法自然就有了。哪些是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哪里是學生的困惑點,哪里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哪些只需點到為止,教師心里都要清清楚楚,那么學生的學習欲望就自然地產生了。
在書中大師認為課堂應該讓學生充分交流國家重大事件,他說:“這種無拘無束的談話,對于班集體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每一個孩子聽著同學們的發言,就同他們體驗著同樣的'內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于集體的團結。”“如果班級能夠創造一種推心置腹的交談思想的氣氛,孩子們就能把自己的各種印象和感受、懷疑和問題帶到課堂上來,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而教師以高度的機智引導并且參加到談話里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就可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看了這些文字,我很贊同贊科夫的建議,課堂是一個愉快交流、多向互動的地方,學生們在交流中學習成長,是一種自然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發表意見、相互討論、敢于批判、樂于交談是一個老師應該也能夠做到的。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 篇2
贊可夫的《和教師的談話》是用談話的形式,解釋和宣傳他的教學論思想。具有很大的啟發性。
贊可夫說到教師需要很大的熱情。沒有熱情就不可能會很好地去愛學生。我很信奉贊可夫的這句話:兒童對教師給予他們的好感,反映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教師要用自己的熱情去帶動學生的熱情,用自己的愛去帶動學生的愛。我一直很欣賞富有激情的課堂,很多時候,當我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滿懷熱情時,我常常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愉悅。
贊可夫認為,教師的.教育影響跟教師的威信有很大關系,因為教師的威信是他順利而有效地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如果沒有威信,師生之間就沒有正確的相互關系,就缺少了有效地進行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那么教師的威信怎么去建立呢?教師的威信主要來源于師生之間建立起的良好的關系。教師需要做的是:要有淵博的知識,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等。
作者提到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體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老師對學生的愛,這可能是一種母愛或父愛,又跟本能的簡單流露有著原則性的區別;也可能是對學生的一種熱情。教師在對待“落后生”時,要講究方法。不要對其漠視,也不要性急,要利用一切機會引導他們觀察事物,吸引他們進入課外興趣小組。盡量設法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逐步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樹立起信心。
總之,《和教師的談話》讓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識的學生,它不僅教會了我許多教學上的技巧和知識,也教會了我從正確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學,更好地培養我的學生。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讓漸漸地我明白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的真正內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夠發自內心地說出這句話。沒有作為一名年輕的教育工作者,要避免浮躁,確實應該靜下心來,多看看教育理論書籍,肯定會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有幫助。雖然理論離實踐有一定的距離,但是理論終歸對實踐是有指導作用的。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 篇3
最近在看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在這一章節,提到一個子話題,那就是愛。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形容老師對學生的愛,但是教師的一切行為都源于對學生那份特殊復雜的愛。“愛”這個字意味著一種自我犧牲的依戀的情感。老師對學生的愛,這可能是一種母愛或父愛,又跟本能的簡單流露有著原則性的區別;也可能是對學生的一種熱情,說得更白點,可能是把對職業的熱愛,間接表現在學生身上。而又該如何正確地去愛學生?這就是一個引導的問題,慈祥,友善,關心的態度固然重要,但是,本人覺得,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而嚴格要求,并不是用嚴厲的手段迫使學生對自己產生恐懼,“壓服”對學生并不能發生良好的教育影響。所以說,教師應該正確樹立自己的威信。可是,該如何樹立呢?這好象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繼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反省,不斷學習,多多積累不斷完善……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教師應當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可是面對班里有四十如此之多的學生,作為教師的我應該如何在方方面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呢,不禁讓我提出了這樣一個思考。在各個方面理解一個學生況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那么多學生呢?要花費多大的精力投入到這個問題上?在個別對待的問題上作者一針見血的舉了一個列子——鮑里亞,他是別的學校轉來的學生,沒有顯示出什么才能,上課也很少發言。對于這種情況作者培養了他對生活、科藝術各個領域的片面性,于是利用了班級集體的力量。是啊,我們在教學中經常可以在辦公室或是教室外面看見某位教師拉著一名學生對他語重心長或是嚴厲的訓斥,在外人看來這名教師對學生非常的關心,但是其教育效果追根到底怎樣呢,只有天知道。所以在辦公室里經常聽見教師抱怨學生不聰明、淘氣或沒有進取心。
鮑里亞這個例子用的非常的經典道明了究竟該怎樣把每個學生所缺少的東西填補上去,而我們往往忽略了集體的作用!教師不僅要想到個別學生,還要想到集體學生,讓學生知道老師在關心他、愛護他,這樣才不會顧此失彼,兼顧好每個學生。只有在課堂上和其他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協同一直的求取知識的氣氛,才能充滿人與人之間的真正溫暖的氣氛。
本章中最讓人震驚的是符恩戈諾鮑林的《關于教師的`書》中的一段引述,一批女學生居然跑到校長那里去告狀,原因是教師總是她們喊作“小姑娘”。我相信每個人看到這里都會露出疑惑的表情,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原來那教師并不是很和藹的叫她們而是有著鄙視或看不起的眼光在訓斥她們,因此他們之間并沒有很親近的關系。
這就是愛啊,沒有教師對學生的愛,學生難免露出痛苦,而自身也得不到學生對自己的尊敬。在正確對待學生對與錯的問題上,我認為學生是一個有生命的再現,他們渴望自由平等和幸福快樂,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不應成為強制的手段,學生從學習中應該體會到生命的美和力量,產生一種實現自我、超越生命的至樂感覺,而不是深深的痛苦和壓抑。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 篇4
忙里偷閑,今天坐下來欣賞了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感觸頗深。
讀了第一章,我看到了自己的落后,我開始深思自己的課堂。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到底學到了多少?之前我也有對自己課堂的反思,相比較而言,現在的反思更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對于課堂上的生活,作者提出了“學習應該聯系生活”。兒童是多么渴望多了解一些周圍的事情,可是我們的課堂更多的'只是把目光停留在課本之上。有的老師為這個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應該著眼于課本,孩子們被身邊的重大事件深深吸引著,當他們滿懷著新的印象來到學校上課時候,我們的課堂卻常常對這些重大事件以只言片語帶過,孩子的新鮮感頓時跌到了低谷。作者也提到了課堂上這種無拘無束的談話,對于班級集體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每一個孩子聽著同學們的發言,如同他們體驗著同樣的內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于集體的團結。
我的課堂中也偶爾涉及到聯系到生活方面的對話,但都是極其簡單,甚至是我一筆帶過,學生附和幾句便是。現在我認識到課堂時間是有限,但是如果能夠不浪費時間,再把這些時間用到課堂談話,這堂課就非常有意義了,學生也真正學到了知識。與此同時,學生也能把自己在談話中的感悟和思想過程運用到語文課堂上,真正實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和教師的談話》讓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識的學生,它不僅教會了我許多教學上的技巧和知識,也教會了我從正確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學,更好地培養我的學生。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讓漸漸地我明白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的真正內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夠發自內心地說出這句話。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 篇5
《和教師的談話》——它是一部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親身向教師們“現身說法”的名著。贊科夫在這本書中把自己那深邃的理論體系淺顯易懂地介紹了一線教師,涉及“課堂上的生活”、“教師和兒童”、“學習的誘因”等11個章目的框架設計,很清晰地展現了贊科夫理論體系的全貌和要點。因為深入淺出,聯系實際,使我很自然的聯系到自己的教育教學,讀后使我豁然開朗。它使我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師德的核心源自于“師愛”。
一、愛學生,走進孩子的內心。
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里有他們的夢想,有他們的喜怒哀樂。通過多途徑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我們找到他壞習慣的成因,才能讓他們形成良好的人格。而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每天,我們都有責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玩耍,他們的世界應該有藍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歡快的笑聲。“學生的很多命運,其實掌握在教師的手里”。
我們班有個學生行為習慣懶散,上課總愛打瞌睡,沒有一點學習的積極性,后來經過和家長聯系,和學生談話,得知這個孩子的父母也常年不在身邊,自小跟隨爺爺生活,加上自己有狐臭,常受同學排擠,因此自信心受到很大打擊。得知這個情況后我便找他談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他爺爺的愛感化他,告知他要自強自立,懂得用行動去感恩。因為身體原因,許多同學不愿和他搭檔,于是我特意讓科代表做其師傅,輔導他學習。很快我便發現他狀態好轉,并能主動地和我接近,了解就是教育的鑰匙。
二、愛學生,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
作為一名老師,面對這樣有獨特生命的“精靈”,我們不必去美化他們,但是又不能回避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而是要寬容豁達,善待他們。放大他們的閃光點,賞識他們的優點,充分釋放潛能。因為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看得起”,對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這是讓孩子快樂成長的奧秘。在我們的教育行為中,要多說一些“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行”。
這樣的話,能讓孩子感到自信,一個“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懼感;一個“行”字,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欲;一個“行”字,喚起了對生命的熱愛;一個“行”字,找到了學習的快樂感覺。這樣,就能夠使孩子在各項活動中保持良好的狀態,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充分體現了活動中的主體意識,也能夠縮短老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使孩子更能親近老師、信任老師。而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句話“用陽光的笑容對待陽光的學生,我們的教育必定會充滿陽光。”以前有個學生上課老愛趴桌子,課堂提醒她,她反而很厭煩。
課后我找她談話,說她基礎不錯,完全可以成為語文科的種子選手。結果這次談話讓她大受鼓舞,上課便開始積極發言,后來發現他朗讀功底不錯,于是在課堂上有意識地給她很多朗讀的機會,在同學們的好評和掌聲中,她終于有了學習的熱情。事后她對我說,她很感謝我這么重視她。其實我只是一根火柴,點亮了那根燈芯。
三、愛學生,是耐心和熱情的結合。
《和教師的談話》的第二章講到了教師和兒童之間相互的情感關系。他提到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體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育工作很瑣碎,學生們在成長中總會反反復復出錯,這就需要我們要任勞任怨,持之以恒。心平氣和地面對各種學生錯誤。
教學初,因年輕氣盛,常為學生的錯誤而惱怒不已,大發雷霆,教育缺少足夠的耐心。因此教育效果很不好,學生不僅不能正視錯誤,還產生了逆反心理,怨恨心理。后來發現冷靜得傾聽,細心的教導,持續的關注,不斷的鼓勵,嚴格的要求才能讓學生聽話。其次,教師的愛還應該與合理的嚴格的要求相結合。贊科夫同時也說到教師還需要很大的熱情。沒有熱情就不可能會很好地去愛學生。這時候對照我自己,有時候我沒有一點熱情就走進了教室里,結果學生聽了一堂乏味無聊的課,我自己是窩了一肚子火出來。相反,我精神抖擻,學生也是激情高漲,課堂熱鬧,課后有收獲。老師要把課堂變成自己的舞臺,走上舞臺,就要進入角色。
要用自己的熱情去帶動學生的熱情,用自己的愛去帶動學生的愛。我很信奉贊科夫的這句話:兒童對教師給予他們的好感,反應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
每一次與孩子們相遇,我都有一種農夫面對良種般的喜悅,一個個孩子諒是那一顆顆飽滿且不同品種的種子,等待我將土地松弛,輔助他們陽光和養分,給予成長的一份空間,靜靜地等待這些蘊含生命的種子最終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 篇6
初看《和老師的交談》這本書,覺得它很枯燥無味,沒興趣沒什么仔細看一看。可是以便寫讀書心得,因此耐著脾氣認真地看過一遍,想不到還一些獲得和啟迪。
作者最先回憶了教師這個詞,不容置疑,在復雜多變的人生道路社會發展大舞臺上,每一個人都飾演一定的人物角色,即在各式各樣的社會群體中處于一定的影響力,具備非常的真實身份。而從古至今有眾多學者對于此事作過精辟的的闡述。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因此傳道、授業、答疑解惑者也。
作者還覺得,在教育工作上的缺陷之一,就取決于教師盡管不否定自身擁有教育學生的每日任務,可是經常把他們當做主次的每日任務。我很贊成作者的'見解:
一、作者僅僅覺得教育工作中沒有和教學有機化學的融合起來,但我覺得教師有是平常人,也是凡胎肉身,也是有自身的家中和工作不太可能把自己所有的心力和精力都資金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上來。
二、我本人覺得教師便是理應在教學時間內極好自身的課,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不是一天到晚忙著干這一惦記著干那個,由于畢業論文及其別的主題活動危害自身,非常是新教師教學工作能力的提升。
三、我認為每一個教師都期盼獲得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而不是一味塑造自身較為垂青、注重的人,假如長期下來,必定會比較嚴重危害教師的教學上進心。
那麼,究竟教哪些?怎樣教?教師在學生眼前怎樣塑造自身的威信?如何去愛學生?怎樣用恰當的愛去教育學生?如今的小孩大多數是獨生子,她們由于害怕害怕跟爸爸媽媽傾吐煩惱,積少成多,小朋友們欠缺真誠,沒有安全感。因此,我一直覺得,教書雖然關鍵,可是教書育人更關鍵。讓小朋友們產生身心健康的人格,對小孩終生發展趨勢而言,一直有利的。而根據多方式掌握小孩,掌握她們的喜好和才可以,掌握她們的內心世界,掌握她們的快樂和憂慮,也許沒有比這一點更關鍵的事兒了。
學生優良人格的產生,針對學生的學習培訓也是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每日,大家都是有義務讓學生在開心中學習培訓,在開心中玩樂,他們的世界應當有藍藍的天空,璀璨的陽光,輕快的歡笑聲。學生的許多運勢,實際上把握在教師的手上,因此,要是熟記這話,你一定會勤奮的。
作為一名教師,應對那樣有與眾不同性命的小精靈,大家無須去清理她們,可是又不可以逃避她們校園內日常生活的諸多分歧,只是要包容豁達大度,尊重她們。可是我自始至終確信那樣一句話用陽光的微笑看待陽光的學生,大家的教育一定會填滿陽光。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 篇7
《和教師的談話》一書,共十一章,以各種談話形式比較全面地論述了新教學論和傳統教學論的一些分歧,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的許多教學問題提出了新觀點新方法,因為我新學期要接手低年級,因此我也非常關注初入小學的孩子,教師到底該注意些什么?書中采取對比方式大量論述了新舊教學方法的長短得失,但又不是空泛議論,不是就方法論方法,而是從長年的實驗效果出發來分析新教學方法所依據的心理學和教學論的科學規律。行文上舉例生動,分析具體,通俗易懂。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掙脫傳統教學的消極影響,探索新教學。
在書中贊科夫說:“不應當把兒童在課堂上積極而充實的精神生活理解成連續不斷地緊張狀態,所謂兒童的生活并不是指讓每一個人單獨地去苦思冥想。孩子是在跟教師、同學一起交談自己的想法,有時是互相爭論,這里面有游戲的成分、有開玩笑、也有笑聲……當然,兒童在課堂上的生活,畢竟是以學習為主的一種精神存在的特殊形式。可是,只要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不故意造作的生活,它就會是既自由自在,又豐富多彩的。”自己在以往教學經驗中總困擾著一個問題,發現一些孩子總是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看了這本書,又將我拉回了最初的思考: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的原動力,對提高課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這不是一句虛無縹緲的空話,而是確實需要我們斟酌的和想方設法做到的,關系融洽,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調動起學生的極大熱情去參與學習。反之,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則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當然更談不上課堂效益的提高。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共同努力,但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教師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第一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取得學生對你的信賴。例如當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有困難時,老師此時一定要用心去點撥學生,啟發思維,生硬地要求學生坐下是不可取的,要給學生回答正確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體會出掌握知識后的快樂,這是最重要的過程。另外,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還得到啟發,我覺得提高課堂效益,教師必須要優化自己所教學科的課堂結構。首先要形成活潑進取的學習氣氛,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豐富知識,增強智能。其次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基于學情分析下的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于即將教學一年級的我,通過再次學習這本書,幫助我回憶起很多教學案例,啟發了我很多共鳴,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使學生和我心心相應、協調一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立良好的教學情境,師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效率。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 篇8
《和教師談話》是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贊可夫的著作,被譽為“教師必備書”的著作之一。這本著作中,通過對話的形式,闡述了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把對小學教學的各種不同的教學論觀點、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了對比,分析了它們的特點和效果。這種形式,讓我們在讀的過程中容易的多,更能夠思路清晰地去感受書中每個章節主要內容帶給我們的震撼和思考。
目前,雖然這本書并沒有完全讀完,但是在前六章的閱讀過程中,感受最深刻的就屬贊可夫在第二章教師和兒童章節中所闡述的內容。贊可夫在本章中說:“師生之間互相有好感的氣氛,首先要求學生由衷的尊重老師。”這句話讓我想到,現今多數師生之間關系,要么是管理專制型的師生關系,要么就是放任摯愛型的師生關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礎上的民主型師生關系卻很少。贊可夫的這句話,讓我明白了,師生之間要建立民主型的師生關系,那首先就要獲得學生由衷對教師的尊重。可是,學生對教師由衷的尊重卻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真正的尊重基礎上,即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正當的權利。
那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學生呢?用“愛”的態度去對待他們,是否就是做到了對學生的尊重?如果是的話,那些放任型的師生關系中難道教師沒有用“愛”的態度嗎?尊重做法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
我有些茫然了!接著讀下去,當我看到贊可夫說:“不能把教師對兒童的愛,僅僅設想為用慈祥的、關注的態度對待他們。這種態度當然是需要的。但是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表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師對兒童的愛應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我明白了,尊重學生是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而且這種愛是要面向全體的孩子,而不是個別的孩子。這樣的愛才是高尚的師德。我們用這樣的愛,不僅會在學生面前樹立真正的威信,也會感化那些學困生,有助于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但是,“嚴”是不是意味著,就像傳統教學那樣,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呢?
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真是傳統教學那樣,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師生關系豈不是很快就會變成專制型的嗎?所以,這里的“嚴”是在不違背新課程理念中‘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下,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態度。這里的“嚴”和“愛”是緊密結合的。老師尊重了學生,那學生也會在感激中尊重老師,并在以后的行為中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
對于教學來說,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教師不應該著急,應認真聽完學生的話;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引導者,不應該是主宰者。二年級學生在回答問題上,并不能完整的回答一個問題,不會說出思考的過程,教師只要引導說出自己的想法,時間長了,他們就會有種習慣,回答問題就會越來越棒。所以,我特別同意贊可夫所說的:“給兒童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是培養意志的必要條件,也有助于鞏固教師的威信。”
當然,要真正做到“嚴中有愛”,需要教師去了解每一位學生。只有了解了他們,我們才可能對陣下藥付出我們的愛。那如何了解一個學生呢?
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耐心和善于觀察的能力。這也正是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的教學的首要條件。教師不僅要想到集體,也要想到個別。其最終還是要面向每一位學生,愛每一位學生,才是真正愛的態度。師生之間的關系才會真正的民主化。學生才能獲得良好的健全發展。
正如贊可夫所說:“兒童對教師給予他們的好感,反應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愛與其他東西不同的是:它會越分越多。這樣的愛,需要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慢慢學會付出,慢慢體會其價值所在。這樣我們才可能獲得進一步的成長,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 篇9
這學期,我拿到了一本蘇聯列·符·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一書。贊科夫是蘇聯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蘇聯教育科學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學與發展問題實驗室”領導人。
雖然蘇聯已經解體了,但蘇聯的教育曾經是世界上最優越的教育之一。眾所周知,中國教育受蘇聯教育的影響很深,建國之初,我們曾根據蘇聯教育的經驗對舊中國的教育進行了徹底改造,這給當時我國的教育帶來過積極影響。
在蘇聯教育界涌現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有鼓動用共產主義教育青年的加里寧,他對教育下的定義至今仍影響著教育理論界;有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歐美教育的克魯普斯卡婭,她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散發著光芒;有改造流浪兒童的教育家馬卡連柯,他提出的許多教育原則不僅豐富了教育理論寶庫,也被廣大教師所運用;有提倡教育促進發展的贊科夫,他的實驗研究為教育科學實驗提供了范例,他的發展能力的理解對教育適應時代的要求、實現教育職能的轉變具有重大的意義;有主張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他可以說是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他的教育實踐鼓舞著千百萬的教師,他已經成為廣大教師心中追求的偶像,此外還有像維果茨基、巴班斯基等一批教育家,他們都為教育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書是作者以其長期實驗積累起來的研究成果。全書分十一章,以各種談話形式闡述了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把對小學教學的各種不同的教學論觀點、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了對比,分析了它們的特點和效果,是專門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
翻開書來,剛看第一章,我就被吸引住了。第一章講的是“課堂上的生活”。其實這個說法和“教學聯系生活”有些類似。書中有人認為像是在作文里描寫兒童觀察到的東西就是聯系生活,或學語文時舉生活中的例子就是聯系生活。依我的理解,這確實是聯系生活。也有人認為:——兒童是那么渴望多了解一些周圍的事物,如果學校不能給以響應,那將會對他們欠下一筆多么大的無法償還的債務啊!在此,指的是那些記憶猶新的、昨天或者前天才在我們眼前發生的事件。孩子們滿懷著新的印象來到學校上課。可是結果怎么樣呢?在課堂上,常常是根本不談這些重大事件,或者是三言兩語的一帶而過,而孩子們很想傾吐自己的滿腔熱情,并且希望對不懂的問題得到解答因為是談話,所以會有各種不同的意見。可是,我本以為既然孩子們從自己家里的人那里,從電視里已經聽到或者看到了,課堂上又何必重復講解呢?書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就是在課堂上跟老師、同學交談自己的想法,跟在校外偶然聽到別人的談論并不是一回事兒。如果真正的、廣闊的生活沖進教室的門兒而來到課堂上,教室的天地就開闊了,兒童們就會感覺到我們祖國前進的'巨大的步伐。這里就會萌發出幼芽,從里面培育出愛國主義的情感來。是呀,這種無拘無束的談話,對于班級集體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每一個孩子聽著同學們的發言,如同他們體驗著同樣的內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于集體的團結。讀到這里,我感覺到這一切很需要,但是做起來就有困難。首先,在上課時哪里有時間跟兒童進行這種談話?其次,怎樣跟兒童進行這種談話?—當教師解釋他要說明的事件和談話的時候,必須克服那種形式主義、裝腔作勢的作風。如果班級里能夠創造一種推心置腹的交談思想的氣氛。孩子們就能把自己的各種印象和感受、懷疑和問題帶到課堂上來,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而教師以高度的機智引導并且參加到談話中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就可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后面以語文課的講讀課時的做法為例。比如說,我們一般會這樣上課:把課文初讀之后進行分段閱讀和分析,然后把全文重讀一遍,再把全文來個表情朗讀。還不算完結,還要進行分角色朗讀。—-按照上面所說的方法進行教學,課堂上的氣氛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即使教師竭力想把課上的活躍一些,向兒童提出幾個引起注意的問題,說幾句有特色的話,但是仍然達不到目的。看得出來,兒童眼光里剛剛露出一點火花來,可是剎那之間就熄滅了。有時候,眼看著兒童就要“熱情奔放”起來了,可是并沒有發生這樣的事。因為,按照教學法的規定,這時候卻要轉到重復朗讀課文的階段去了。我想,這些話觸及了一個怎樣上課的問題的一個新方面:兒童在課堂上的生活。那什么叫生活呢?生活就是人的(也包擴一切有機體的)生理的存在。這就是說,人在呼吸,他的心臟在跳動,消化器官在工作,感觀在活動,等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然,在任何一節課上,不管課是怎樣上的,學生都在生活。但是,還應從精神生活(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的意義上來理解生活。精神生活可能是積極的、豐富的、多方面的,也可能是貧乏的、萎靡不振的、單調的。第一章的前半部分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質疑,提出一系列的問題:這種傳統教學方法到底對學生有什么樣的意義?能否提高學生的發展能力?為什么分析課文一定要先經過六個階段,才開始闡述作品的中心思想呢?為什么加深對課文的完整感知一定要和闡明它的中心思想分開進行呢?為什么整篇課文的表情朗讀要放在末尾呢?表情朗讀是跟闡明課文內容和它的語言表達手段無法分割的!起初呢,我還覺得原來的這種教學方法很嚴整,很有邏輯性,我上學的時候老師就是這樣教授的,而且一直是這樣教的。但是,現在讀了專家的談話,我也開始懷疑它的優點究竟在哪里了。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筆記05-06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筆記10-28
《和教師的談話》教師讀書筆記大全08-28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范文08-04
《和教師的談話》初中讀書筆記(精選5篇)08-02
和哥哥的談話04-28
和教師的談話讀后感09-04
《和教師的談話》讀后感04-29
《和教師的談話》讀后感09-28
和教師的談話讀后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