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中庸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庸》讀書心得(精選2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心得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庸》讀書心得(精選2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庸》讀書心得 篇1
我很喜歡看“平衡木”比賽,因為在如此狹窄的木板上運動員不但能穩如泰山,而且還能做出優美高難的體操動作,用人體線條勾勒出一副副動感的藝術畫面。她們的每一跳,每一次轉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謂恰到好處。因為無論是力量偏大還是不足,都會從平衡木上掉下來。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體現了“恰到好處才是真!”
讀過《中庸》一書,對于恰到好處的真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子曰“過猶不及。”就是無論是“過分”還是“不足”都是錯誤的。仔細觀察,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無論是人生軌跡還是心靈的成長歷程,無一例外地都圍繞著中庸之道在運行。
就拿香港回歸來說,中央政府并沒有強硬地要求香港必須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國兩制”。這一舉措,舉世無雙,因而香港回歸順利,發展平穩。“一國兩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國領導人的政治遠見和智慧。
我再舉一個反面例子,現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機”,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國的超前消費方式實在過頭;其二是美國的金融界和房地產商人的過分貪婪;其三是美國的監管力度不夠。既有過分也有不足,總之離中道太遠,所以金融危機的爆發,簡單地說就是偏離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離了中道。比如有時候擴展量偏多,難度偏大,這都會影響教學效果,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再比如跟學生溝通不夠,或者溝通方式過于簡單,這就無法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心靈。
中國古人已經給我們提供了極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們應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們的工作,完善我們的生命。
《中庸》讀書心得 篇2
做生意,是為了求利,求利就很難做到不報怨。進貨求人家優惠,人家不優惠,抱怨了;賣貨求人家買,人家不買了,抱怨了。有怨,心氣就不順,心氣不順,做事也很難順遂。因此,我們要時常修心養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養性以無怨呢?首先我們要找到產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個字:求。因為有“求”而不得才會生怨。求天保佐不順遂,求人施助不順遂,便產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說,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說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處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別人,這樣便無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則無怨。
在其位謀其職,則無怨。人最大的'怨來自于自身所處地位和環境。人們總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則怨氣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氣死人,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生平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無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敗導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和困難,要解決問題和困難必須“反求諸其身”,要反省、總結失敗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勵。所以孔子說: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意思是說沒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夠大不夠近。這里也有一個“求”字,求自己也會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態,反省認識自己的不足,然后彌補不足再接再勵,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讀書心得 篇3
近來讀《中庸》,書中的一些觀點我很贊同,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知恥近乎勇”“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現代專家的譯文,感覺我們古人真不簡單。原來我的印象中,古文經典無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間,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經過世事的浸潤,閱覽人事的滄桑,再細細品味古文經典,感覺自己先前的認識是多么的膚淺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時宜。系統地閱讀過《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仿佛脫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為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為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么時代都有共性。
為什么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后,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為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淀,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讀了。
《中庸》讀書心得 篇4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該書講述儒家關于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要求人們按照這些道德規范和原則,調節個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頗,無過無不及。“凡是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的做事原則對于指導我們的言行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教育的發展已呈日新月異之勢。教材在不斷更新,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一些與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斷更新,科技創新的新世紀要求培養與時俱進具有創新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必須徹底轉變教育觀念,變以前的“滿堂灌”為現在的啟發式教學;學生的視野在信息化時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會的事情他們能駕輕就熟。幾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準備”的重要性,無論言行只要事前準備充分,就會立于不敗之地。作為一個受國家培養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唯有“準備”才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無愧于祖國的下一代。
教師的“準備”無非兩個方面,一是思想的準備,二是行動的準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生成績的好壞通過一兩次考試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質量的.優劣卻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融入社會后他(她)能否創新就是檢驗的標準。教師教出一個分數較高的學生比較容易,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卻相對困難。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師的職責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行動的準備才有目標和方向。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師首要的工作。
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時刻關注外部的教育動向,重視研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怎樣體現;更新知識儲備更是教師工作的重心。教師與學生是一桶水與一碗水之間的關系。教師的知識不僅要寬泛,而且要有深度。農村學校存在既超編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主要原因是教師的知識面太窄,影響了學校的發展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談到深度,我們的教師又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事,如果學生詢問下一個學段或者是科技前沿的相關知識,我們往往會以“我講了你也聽不懂”加以搪塞,這樣的回答對學生的傷害有多深我們思考過嗎?
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我們教育教學的游刃有余,我們必須制定終身學習計劃,像久旱逢甘雨一樣堅持學習;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研究學生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研究學生成長的環境,而且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對一班學生按照不同情況進行分類,并依據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中庸的思想給了我啟迪,同時也給了我力量。亡羊補牢從現在開始進行知識儲備將成為我工作中的又一追求。
《中庸》讀書心得 篇5
從開始接觸《論語》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頻繁出現,于是漸漸淺嘗了這個易懂卻又高深的詞匯。“中”意為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庸”意為平常,平庸。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在拜讀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記得不久前,我曾對于“鋒芒畢露還是韜光養晦”有過一番思考,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中國古往今來,似乎都在提倡著“韜光養晦”,這樣正迎合了那句“滿招損、謙受益”,人們覺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一個人本身的素質與修養。但當人們站在如今這個社會的視角上時,卻又突然發現,這樣的思維方式似乎已不再適用。如今,在我看來,這兩種人生態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納的,取而代之的,當然是“中庸”。記得一段很經典的話:“岳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于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鸚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鐸以聲自毀”。其實,鋒芒太露的結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這,正是一種“中庸之道”。“半開”、“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這是沒有確切的衡量標準的。行事之時,靠的只是每個人心中對中庸的理解與堅守,在那些復雜中,我想,“簡單”的持守才是最難的。
于是,我“引入”了“圓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圓,這是一種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等閑之輩。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對于才華的顯露,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終處于這中庸圈內吧!他所擁有幾乎全部優良品質,雖不奪目,但始終不乏光耀。他面對弟子的過人或不及之處,能正確的對待,并不一味發揚長處,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對才華橫溢,不放棄收斂鋒芒;面對勇敢,不放棄畏懼;面對矜莊,不放棄隨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帶給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達到最好的狀態,這就是“和”。這樣的一種心態,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對過失,不過分埋怨別人,也不過分自責;面對榮譽,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低調;面對困難,不過分躊躇,也不過分淡定。萬事適中,達到“和諧”的境界,這樣天地萬物會各安其位,正常運行。這是一種大智慧。
《中庸》的深奧讓我無法完全置身于內。我想,如果此生無法精通《中庸》將是我最大的遺憾。萬物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無論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變應萬變,這將是一生的財富。
《中庸》讀書心得 篇6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哲學經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獻,通常被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它原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哲學家朱熹把它從《禮記》四十九篇中抽出來,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內容相當豐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實用的學問,可以使我們終生受用不盡,甚至對我們民族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勸人們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為上要不走極端,無不及亦無過之。其中也體現了儒家關于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詞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認為,有道德的君子能夠做到中庸,小人卻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是因為他的言行時時刻刻都適中。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他做事肆無忌憚。行中庸之道,其實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調;拉得太緊,就容易繃斷;只有松緊度恰到好處,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人生亦如是。
對國家來說,“和”是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提出了“和諧社會”的口號,我們國家也要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優良傳統,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傳遞了中國的處事態度。對于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理性對待問題,以中庸的態度處理問題。 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難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說明堅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難的。每個人都有無盡的欲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天性,這種天性使我們不僅僅滿足于吃得飽,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們漸漸不再是僅僅是為了生存而忙碌,還為了名與利,為了無窮無盡的欲望去忙碌,變得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欲望的奴隸。
只有學習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欲望所困擾,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達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隨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中庸》讀書心得 篇7
對于環境的理解是隨著時間而逐步改變的。有段流傳很廣的名言是這么說的,如果一個人不喜歡周圍的環境,就要想辦法努力改變它;如果不能夠改變環境,那就努力去適應環境;如果不能適應周圍的環境,就想辦法再換個環境試試。樹挪死,人挪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可是,如果換個環境仍然沒有辦法適應呢?照著這個思路思考下去最后會得出一個什么結果。雖然有點哲學上一辨到底的意味,但有些東西把牛角尖鉆透了之后,反而知道該如何輕松面對了。就象經歷過的人,無所畏懼。但這種無所畏懼和無知者無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含義。后者是初級階段,前者提升的層次更高,視野更開闊。
中國人講中庸之道是有道理的。老祖宗幾千年的東西,畢竟對后世有所啟迪。以前對于中庸的理解非常的片面狹隘,總以為是抹殺個性之事,這其實是不懂得如何通過中庸求同存異,揚長避短。中庸之道,個人的理解,更多的是為了雙方的溝通與交流,找到彼此承接的平臺,哪怕對方與你的差異完全是一南一北,你仍然可以從個人愛好,或者是某些不為人道的'小秘密找到話題。
更多的時候持有中庸這樣一種態度,可以急事緩辦,可以將不好辦的事情改變過來,扭轉局勢。以退為進,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在戰場上,一個人在沒有學會如何進攻敵人之前,先學會保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股神說得非常有體會:投資最重要的是想方設法保存原有資本,第一條如此,第二條、第三條同樣如此。
什么樣的光芒最長久?不是突然一現的流星之光,只有恒星那并不太強的光,夜夜可見,永遠在天空中閃亮。又想起登高必跌重,一步步行去,踩踏實了,最為穩妥。
中庸并不是放棄自己的立場,雖然許多時候中庸意味著保持中立,但中庸絕不等于平庸。怕就怕,過于聰明,起點不高,看得不遠,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自以為是最誤事。因此才會有“難得糊涂”這樣精妙的語言。
中庸是一種處世態度,它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標。因此,學會中庸,給自己更廣闊的天地,中庸與雄心壯志并不矛盾。年輕時候愛走極端,隨著閱歷的增多,逐步明白了,中庸,會給人帶來更多的回旋余地。
《中庸》讀書心得 篇8
和諧是現代社會的主題,我們中國要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優良傳統,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傳遞了中國的處事態度。
對于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理性對待問題,以中庸的態度處理問題。
在《中庸》中,我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知識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學習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層次。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習的五個層次,正所謂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在我們積累量的時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態度來面對事情,以平和的心態處理事情。
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修身的過程,通過書本獲得知識,通過知識傳遞思想,進而達到書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通過閱讀,我學會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
《中庸》讀書心得 篇9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要學會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觀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幾年來,爆炸性新聞比較多,比如說“我爸叫李剛”等,這些新聞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為什么自己沒有那么富有,覺得生活不公平。
其實,我覺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會給你一份回報,別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如果這樣子的話,即使我們再貧窮,再愚笨,也一定會靠自己的能力將生活水平提高,一定會變的剛強起來!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壓力充滿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開始抱怨社會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力強的人就會生存下來,沒有能力的人就會被社會淘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中庸》讀書心得 篇10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讀過《論語》、《老子》、《莊子》,分別從人與人相處,自我的相處,人與大自然的相處的層面進行了深刻的講解,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閱讀了《大學中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可謂是與古人對話,與文化同行。
《大學中庸》這本書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學》,一部分是《中庸》,它們都是《禮記》中的一部分。
《大學》包括十一章的內容,分別是經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治國平天下。
《大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說的“三綱領”,強調道德修養的三重境界,弘揚德行,使民眾自新,達到教化天下的極致。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說的“八條目”。
《中庸》讀書心得 篇11
《中庸》強調“誠”,認為“誠”是現實中庸之道的關鍵,《中庸》的內容比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內容。
跟人認為中庸比較適合個人修身所借鑒,像大知,大德,素隱,素位,行遠,誠明等章節以及后面跟的實例,都特別具有現實意義。
對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當自己去真正研讀時才知道其內容之多。
在第二章《時中》中“時”,不僅指時間,時代,也指時機,既不要超越階段,也不要被時代拋棄,既不能急躁冒進,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現實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認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與“時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而中庸的精確理解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認識。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
就是對于一切的客觀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體事件,無論其性質如何,其中都深含著一定的必然意義,都應予接受。
而在具體的運作中應作出恰當的選擇,把握適度。
就是說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作出適宜的行為。
莊子在《齊物論》中認為“中庸”是這樣的“中”是原則,“庸”是實踐,中庸就是知與行的統一。
《中庸》讀書心得 篇12
余潛心研究《易經》和《道德經》之后,再讀《中庸》,忽然感到有種居高臨下之感,感嘆老祖宗的偉大,深深為儒家這一核心思想所折服。
中庸決不是平庸,這也是缺乏國學教育的世人對中庸的誤解。中庸作為四書之一,歷代大儒對中庸的解讀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個人感到還是從孔子的言語來解讀,較為中肯,也符合中庸之道。
中,就是整體全局觀念,避免走極端;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無過無不及,可謂之中。內外平衡、進退自如、剛柔并濟、張弛有道,可謂之中。中,就是追求合理化,追求恰到何處。
庸,乃是持之以恒之意。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一個人做一次好事并不難,難的就是一輩子做好事。蘇軾蘇軾《晁錯論》中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筆者曾立志并養成好的習慣,但并沒有堅持下去。這也是余之所以是平常人的緣故吧。
余作為一個平常人,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恰恰是符合中庸思想的,只是修心的火候欠缺,沒有達到"中和"的境界了。"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和,做到中和,天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萬物都會養育他。這也是易經思想的集中體現。
讀中庸,體會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讀出了人際關系之中的微妙之處,讀出了歷史興衰變遷之道,讀出了宇宙萬事萬物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
中庸之道,無處無時不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余在慎獨反思之時,常為傳統文化的精華不能發揚光大而扼腕嘆息。封建統治者標榜宣傳的孔孟之道,乃是孔孟之道的修正主義,而非原汁原味的。真正的孔孟之道是與易經一脈相承的,是順應客觀規律的,是與道、釋相輔相成,教人安身立命的君子之道。
中庸者,余矢志所追求也。
《中庸》讀書心得 篇13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讀過《論語》、《老子》、《莊子》,分別從人與人相處,自我的相處,人與大自然的相處的層面進行了深刻的`講解,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閱讀了《大學中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可謂是與古人對話,與文化同行。
《大學中庸》這本書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學》,一部分是《中庸》,它們都是《禮記》中的一部分。
《大學》包括十一章的內容,分別是經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治國平天下。
《大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說的“三綱領”,強調道德修養的三重境界,弘揚德行,使民眾自新,達到教化天下的極致。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說的“八條目”。
《中庸》讀書心得 篇14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為一種道德觀念,是孔子和儒家尤為提倡的。中庸屬于道德行為的評價問題,也是一種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常謂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使雙方保持均衡狀態;中庸還可以稱為“中行”,“中行”是說人的舉止、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對立的'雙方互相牽制,互相補充。總之,中庸是一種折衷調和的思想。
中庸之道與沒有原則、人云亦云不同,這是一種必要的協調必不可少的關系。在職場中很多時候往往需要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因為職場也是一個大家庭,如果一味地講究個性,沒有團體合作意識,會搞得一團糟,也不利于集體的發展。因此,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保持一個中庸之道,確實在是明智之舉。
《中庸》讀書心得 篇15
在這個灑滿陽光的冬日里,我拜讀了南懷瑾老師撰寫的《原本大學微言》。
這本書,對“大學”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讓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弱小者,一下子便成了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激情、有奮斗之力的好少年。
兒時。牙牙學語的我很想穿越到古代。因為我一直認為,古人學習是十分輕松的.,而我們現代人學習壓力卻十分大。讀了此書,我的想法有了180度的大轉變:我要好好學習,學習沒有捷徑,只有努力!我要成為國家棟梁。我要靜下心來!然而,如果只是馳騁于天馬行空的想象的話,那么一切將只會是天方夜譚,所以,我決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勤思好問,樂于探究”“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寧靜而致遠”
那么,現在就要開始制定目標。人分為一個一個不同的階層,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時區,我們一次要做到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再是知、止、定、靜、安、慮、得、這使得原本十分浮躁的我,現在學會了“靜能生慧”“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的道理。
大學這篇文章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千個字而已,可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卻是無書可及的,讓讀者能“正知、正見、正人心”,其中高山流水,柳暗花明之風光,在字里行間中處處體現,時興慧解。
這又讓我想到了我們的社會。現在社會上的人總是十分浮躁、不耐煩、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欲速則不達。曾經有個姐姐諾諾,因為在學習上只求速度不求質量,本來天資聰慧的她,最終只能步入二本學校,與心儀的一本學校高中,因為不能靜。我希望,大家讀這本書能靜下來,能有收獲!
讀了這本書我收獲多多,我愿牽著你的手到這本書中去遨游!
《中庸》讀書心得 篇16
話說,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兩種人,一種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學會合度適中,做事有底線、有原則,這種人道德修養高“君子”。一種違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穩重最后一事無成“小人”。
難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通過學習、反思而得到,學習中庸思想,獲得中庸品行。行是實踐,明是認知。中庸之道,聰明的人過頭自以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間萬物都是理開頭,有理當先,無理當后,做事的時候,要給自己自信,不要太過自卑,對于消極的思想要去除,對于積極的思想要推薦。
善于向人學習,光明正大發揚正能量。一個人在學習上遇到問題不懂時,向他人請教,經長時間積累,知識便加多,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賞別人的人,往往是勝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聰明的人不是智慧過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護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護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說自己很聰明,可是,最后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了太多的誤事。
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確的路;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確的方向;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心靈開闊。懂得牢牢抓住,這種抓住是有道理的,沒有違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對。中庸之道,是遙不可及的、深遠的。
通過讀《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帶著虔誠的心,學習中庸之道吧!
《中庸》讀書心得 篇17
上周日犯錯被老師抓進008,其中有不少冤情不再一一解釋,因為在這里跟生活老師就沒什么道理可講,什么是理?他們一直把嗓門大,我是老師當成理,如此玷污了老師這倆字,禽獸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無恥到這種程度也太不容易了~~~ 話歸正傳,在008我利用多余時間,看完從小學到高中左耳進右耳出的三本書《論語》《大學》《中庸》,首先最大的感覺是中華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整個民族的文化傳統之根,數千年來從未改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論語》《大學》《中庸》 讀后感。為什么孔孟的儒家仁愛思想能夠流傳千年呢?普天之下老百姓占大多數,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那些政治家不要打擾他們,安安心心的種地,賺點小錢,一家人平平安安,享受晚年,苦點累點沒關系。可現實是殘酷的,歷史上總有那么幾個喜歡鬧事的,今天打打他明天敲敲你,一場戰爭下來最大的受害者還是老百姓,這個時候孔子就出現了,他認為統治者們應該以仁以仁志國,這樣才能受到百姓的擁護,而百姓也是這樣想的,孔子的思想正是為大眾所想,所以會受到老百姓喜愛和推薦,正好西漢時期窮人出身的'董仲舒也是其中之一,他的獨尊儒術建議得到漢武帝支持,于是儒家的經典流傳于世,經久不衰。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仁政,什么是仁,孔子認為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才是仁,當然做些的都很難,但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皇帝全部都能做到了,是一個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的好皇帝,他還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嗎?
從歷史上的規律來看,好人幾乎沒一個好下場,劉備以仁義待天下,雖有眾多民擁護,但最后仍是未統天下留終生遺憾。明皇帝朱允炆,不折不扣的好人,但最后被其兄弟逼下皇位。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中庸》讀書心得 篇18
讀了《中庸》,感覺收獲還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后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義,意思很難理解。雖然不盡理解,卻也能從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中庸》的解釋是不偏不倚之謂中,不易不更之謂庸。中庸即中和。
中庸說來簡單,實際上我們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的言行舉止往往失之偏頗。過于追求物質,或者過于理想主義,都一樣,過猶不及。特別是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為了達到一定的分數,有時會犧牲掉學生的休息時間,或者讓他們被動地接受一些所謂的知識,打擊了學生學習興趣。中庸就可以幫我們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從而使我們做到知足常樂,慢慢學習,對待每一個細枝末節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話很流行;細節決定成敗。許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質,往往不能做到處處小心謹慎,不能從頭到尾保持一顆平常心,他們常常在事情的最后關頭因為某一個細節沒有注意到而功虧一簣。
總之,讀過中庸之后,我對于為人于處世都受益匪淺,一定能受用終身。《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則”,則即是標準。這個標準,其實是對己對人統一的標準。“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是說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別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這是孔子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將心比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就會避免很多矛盾,處世也會更加簡單。
《中庸》讀書心得 篇19
關于書名,師父在書中提到了《中庸》名字的三種層次的理解含義,第一種含義是用中。庸解釋為用,就是中的使用方法。第二種解釋為不易。就是不變化,永恒的。也可以理解為絕對真理。第三種解釋為平常。就是“中”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三種不同的理解會影響我們對《中庸》這本書的理解,不管是講方法論,本體論還是平常修行,我們每個人看書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有的看書為了消遣,有的看書為了漲知識,有的看書為了看而看,有的看書為了實用,有的看書為了提升自己的內在品質……
這三種解釋對我來講,首先我覺得說得都對,其次我看《中庸》的`目的是什么。這一點我是要弄明白的,如果我是因為《中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我必須得看。那這本書我會看得很吃力。以前看書興趣是第一位的,現在看舒適實用是第一位。因為我意識到,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讓我自己可以隨意的去揮霍。我現在選擇看書,就需要滿足兩種條件。第一個是要滿足自己的靈魂需求,第二個是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這里講的生活需求,就是可以改變我在現實生活當中的狀況。那么我看《中庸》就一定要自己能用上為主。如果僅從這一點來看的話,《中庸》我的理解就是用中,就是中在生活當中的應用。
能指導我們生活的狀態的,就是日用平常的一些東西,它不會脫離現實單獨存在。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庸》就是日用,平常也未嘗不可。中庸成書于2000多年前,2000多年前到現在依舊在日常當中存在的,也就是不易變化的。這三個方面完全可以穿起來看,對我而言是這樣的。
啟予四書里只有《中庸別講》讀過的次數最少,寫的讀后感的次數也是最少的。
《中庸》讀書心得 篇20
近來讀《中庸》,書中的一些觀點我很贊同,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知恥近乎勇”“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現代專家的譯文,感覺我們古人真不簡單。
原來我的印象中,古文經典無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間,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經過世事的浸潤,閱覽人事的`滄桑,再細細品味古文經典,感覺自己先前的認識是多么的膚淺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時宜。系統地閱讀過《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仿佛脫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
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為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為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么時代都有共性。
為什么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后,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為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淀,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讀了。
《中庸》讀書心得 篇21
今天,我讀了《大學中庸》這一本書,這本書是將《大學》和《中庸》兩本書合為一體,我讀后,深有感觸。
《大學》是孔子傳下的書,是古人做學問時讀的第一本書,也可以說是古人想學習道德的入門書。
《中庸》是孔門傳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靜止不變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這本書開頭講了一個道理,中間把這個道理用各種方式講述,最后又歸回到開頭的道理。這個道理每讀一次都會讓你有新的.收獲,這收獲,是讓你終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須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就必須有道德。
道德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和“修身”開始,將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堅持、堅持不懈的,還要從思想上認識,從行動上實踐,從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樣子,更是內心上的修為,也就是做到“自謙”和“慎獨”。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為民找想,才能萬眾一心,讓人民得到幸福。
《大學中庸》讓我明白了許多,我一定會再重讀這本書
《中庸》讀書心得 篇22
《中庸》它從本體論、主體論、倫理政治論、宇宙論四個向度展開了儒家哲學思想體系,經道德本體作為始基,以道德主體作為核心,闡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會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則和行為規范,最終將天人、內外之道歸結為一“誠”。《中庸》接續孔子、曾子思路,繼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觀,將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據德性主宰人事的“天”進一步轉化為超越內在的、作為包括人在內的宇宙萬物之終極本原的道德本體。
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帶貶義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間,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諳此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著說庸,庸不是無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鮮有改變,年少輕狂之時,日日思變,整日里做著相同的工作,重復著相同的生活被深惡痛絕,因而時時思變,跳槽等等所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說此行為之好壞,年少輕狂時的.不庸在長者眼中是為胡鬧、是為冒險,是為激進。暮年之人常念葉落歸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話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為庸也,年長者好庸,年少者惡庸,且不論庸者好壞,此一對立還是頗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惡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認為中是好的,則合用,庸必然也應是好的,平常之為,淡然處之能培養良好心態,庸并非鼓勵不求上進,而是在激進中尋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過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聯系自己的教師生活,我感覺教師確實應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學生的錯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因為個體的差異,所犯的錯誤也是各種各樣的,教師面對這些錯誤時,如果心態過急,難免會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傷害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而如果教師能一種平和的心態,冷靜地分析一下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出錯的根源,教師也就不難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所以,我認為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中庸》讀書心得 篇23
寒假里我看了大隊部推薦選看的國學經典誦讀——《中庸》。
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
作者為孔子后裔子思,后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
北宋時期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
我的語文是弱項,對文章的理解力較弱,所以,我一直很排斥古代文言文的書籍。
但沒想到,這次硬著頭皮看的這本?中庸,卻讓我對文言文中的知識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中庸?里講了不少有道理的話,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八段話:“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這段話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
說話前有準備,就不會理屈詞窮站不住腳;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遇到困難挫折;行事前計劃先有定奪,就不會有發生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夠事先決定妥當,就不會行不通了。
讀完這短短小小的幾句話,我有了極大的觸動。
原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未雨綢繆、作好準備,這樣才可能獲得成功,如果沒有準備,那么面臨著艱難險阻成功的幾率會非常低。
生活中也是如此,就像我們學生在考試前肯定會有復習的過程,溫故而知新;運動員每天都必須訓練,為了比賽出成績的那一刻;軍人不打無準備的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戲劇家更是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早點去準備吧!早點準備一定是對的,因為只有準備好了的人,才能有勇氣面對任何可能出現的困難,才能有戰勝困難的決心。
千年前充滿智慧的古人,用他們那簡樸的語言告訴了我們人生的真諦。
這些國學經典作品真是非常值得好好閱讀,細細品味。
《中庸》讀書心得 篇24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于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話,而其含義就是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于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圣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于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現的就是天道與人道合一,天性與人性合一,理性與感情合一,鬼神與圣人合一,外內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現在的我們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樣!但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
《中庸》讀書心得 篇25
讓人很難理解,幾千年前古人總結的經驗,到了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依然擲地有聲、經典至極。這是我讀《大學·中庸》時的感受,而且讀的越多、理解得越深,這種感受越強烈。
《大學·中庸》中不是句句有理,但絕大多數都能發人深省。其中,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我最認同的是“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句中的“豫”作“預”理解,是“計劃”、“準備”的意思。這句話可以簡單理解為:“做任何事,如果事先有周密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就能成功;如果事先沒有計劃好或準備好,則可能失敗。”
我們身邊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
上個星期五的朗誦比賽,我們班又拿了一個一等獎。這個一等獎也是來之不易的。老師一接到通知,就搶先進行了計劃和選題,接著就組織我們進行練習,開始的那幾天,我們除了在學校練習之外,老師還要求我們每天回家練習朗讀,實際上,這就是在作充分的準備。離比賽還有兩天的時候,老師每天又抽一、兩節課給我們排練,此時,她專門注意糾正我們的舞臺效果。正式比賽的時候,我們全體同學無論是字正腔圓,還是精神面貌、感情投入等多方面都比別的班要好。現在來看,如果不是老師搶先計劃并組織我們充分準備,我們就很難拿這個一等獎啦。
事先沒有計劃和準備的事,我做得多了,當然也就嘗到了很多次失敗的`滋味。比如有一個星期天下午,我記得我還有一個辦手抄報的作業沒有做,于是,我急著做手抄報。當我找a4紙的時候才發現紙沒有了,爸爸便馬上給我買回來。這時,我又發現,我不知道畫什么畫、寫什么內容,好不容易畫好之后,又發現彩筆掉在學校啦,于是爸爸又去給買彩筆。前后折騰了四、五個小時,才把辦了一張質量很差的手抄報。后來想,如果我事先準備好材料,并事先設計好手抄報的版式和內容,我想,這張手抄報不僅質量要高一些,而且花的時間也少得多。
現在,我時常在做事和學習的時候都會想起“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一重要的做事準則。
【《中庸》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讀中庸心得03-01
讀《中庸》的心得11-27
中庸讀書心得10-15
中庸讀書心得08-19
《中庸》讀書心得11-27
中庸智慧心得01-02
《中庸》讀書心得(熱)11-25
大學中庸讀書心得09-29
中庸辯正--王夫之的中庸觀12-08
中庸讀書心得(13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