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陶行知讀書心得(精選21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心得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陶行知讀書心得(精選21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行知讀書心得 1
還記得上大學那會兒,翻閱陶行知的名著,特別欣賞陶先生的兩句話:“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愛滿天下”。我覺得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里,有八個字堪稱精髓,這八個字是:實、活、真、創、愛、新、行、人。在他洋洋灑灑五百萬字里充滿著愛學生、愛職業、愛國家的師愛觀。這樣的師愛觀,給了我很多的啟示,人們通常是從愛心與奉獻意義上去解讀師愛的,這些當然需要,但它們絕不是師愛的全部,而陶先生的師愛觀是既健康又完整的:愛國,是每一個有責任心的中國人都會有的使命感;愛職,是一種最基本的職業操守;愛生,是愛國、愛職的直接體現,與片面追求應試升學,以分取人,壓抑個性成長的功利行為有著本質的不同。
今天,工作七年之后,當我再次思考何為真正的師愛時,我覺得:真正的師愛應融入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教師應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有充分的理解與尊重,師愛的核心在于愛學生;仡欉^去七年,工作的第一個學期,我擔任當時的高一(12)班語文老師,我有過那么多的心酸:自己加班加點“精心設計”的教案迎不來學生期盼的眼神,;自己給學生們展示費盡心機做出來的課件,贏不來學生們的`欣賞和喝彩,他們一臉漠然,沒有興趣……第二學期,我的勤奮刻苦贏得了學校領導的肯定,同時擔任高一(12)班班主任,我在這個崗位上兢兢業業,用心良苦,可謂“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然而我卻失望地發現,孩子們并不領會我的付出。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怎么了?我的孩子怎么了?后來我想明白了,是我沒有把自己和學生的位置擺正,我班的學生往往文化課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又剛經歷了“優勝劣汰”的分班考試,他們認為自己學習不行,于是自暴自棄。
而我,感覺太好,太夸大學習的作用,一直把理論凌駕于課堂之上,一直把自己凌駕于學生之上。而我其實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指引者和服務者,就像其他行業“顧客至上”一樣,學生就是我的“上帝”。于是我退卻“火爆”,減少急躁,一次又一次原諒那些上課不聽講,與我頂嘴,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并試著去愛他們,像中醫看病那樣“望、聞、問、切”,時時留意,處處關心,在觀察和關心中迅速掌握這些學生的個性特點!叭朔遣菽荆肽軣o情”,更何況是這些向來不被老師欣賞和看重的學生,他們很容易就會被感動,很容易就會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切感,很容易就會把老師的話當作“圣旨”。七年了,我還清晰地記得很多往事,記得很多學生,我想我做教師的幸福感多數來自于學生。
欣慰、幸福、感動。做老師,尤其是做班主任,尤其是做成績不那么優秀的班的班主任是痛并快樂著,每天除了學習還有很多突發事件要去處理,我相信:“寬容比鞭子強一萬倍” 所以當學生犯了錯誤,我總是設身處地在為學生著想,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以心交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真誠地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克服困難。久而久之,我贏得了學生的熱愛和信任。教育風格可以各有千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
20xx年10月,我不慎摔斷了腳踝,住進了醫院,我的學生,一撥一撥地到醫院看望我,z等人是第一撥趕到醫院看望我的,我的學生王佳星一聽到這個消息就立馬給他的母親打電話,說:“我們王老師老家不在州泰,你趕緊到醫院照顧老師”學生王歡到醫院看了我不下三次,學生杜昕還買了條小金魚陪在我跟前。鮮花、水果、日用品,我的學生們甚至連榨菜、飯盒這些最微小的生活品都給我準備好了,醫院的長廊上全排著看望我的學生,我記得那時,我沒有吝嗇我的眼淚,我也實在控制不住我的眼淚,望著這些可愛的學生,一任淚水奔流。
病友,醫生,護士都說真羨慕我,母親也經常陪著我感動地掉眼淚,骨傷極其疼痛,學生的關愛,陪我挨過了那一段身體上的傷痛,骨傷難愈,我因此沒有陪我的第一屆學生走到最后,沒有帶他們到高三,這是我最大的遺憾,覺得非常愧疚,“愛滿天下”,我想不只是老師對學生,也是學生對老師,我將把這一份愧疚牢記心田,摸著良心,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以后每一屆學生。愛滿天下,這愛,是我的付出,也有我的得到。選擇教師這一職業,我風雨兼程,我無怨無悔。
老師,是真的代言人;老師,是博學的化身;老師,是學生心靈的摯友;老師,最富有人文情懷,最善于傾聽學生心底的聲音。老師的職業如此美麗,我愿一輩子從容地欣賞教學的美麗風景,我愿在教書育人中構筑自己的美麗人生。
陶行知讀書心得 2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生前信奉并始終實踐著的人生信條。大概也只有這句話才能夠充分地表達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真諦。陶行知先生是一名偉大的教育工作者,是被世人所公認的教育思想家。他曾經擔任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主任,繼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干事。并且先后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
一直以來,陶行知先生始終以高瞻遠矚的目光、寬廣如海的胸懷,積極倡導并且向我們實踐了愛的教育。對待學校,對待教育,對待學生,對待自己的事業,一直在向我們呈現出他的熱誠和激情,這樣的奉獻精神,實在是讓人驚訝,讓人感動。教師和醫生一樣,本身就是一種良心職業,它的衡量不在別處,而在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作為一名老師,倘若沒有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我們不難想象到:他必然也無法給予學生良好的教育。可以說,愛學生也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一種體現。作為一名老師,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只有愛學生,才能夠用溫存慈祥的態度去對待他們,才會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用柔軟和藹的話語與他們溝通。只有這樣,老師與學生的心才會越來越近,最后,融化為一。也只有這樣,老師才能夠更加地了解學生,從而對癥下藥,積極幫助學生。同時也要嚴以律己,積極用正面形象來引導學生;虼呋⒒虼龠M、或誘導,各色方案、因材施教,勤勤懇懇地去幫助學生讀好書、做好人。
只有深入進去細細閱讀《陶行知文集》,才能真正走進陶行知,認識陶行知,進而用陶行知的精神激勵自己,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以科學的態度看學生、看教育、看人生、看世界!也正是懷著對教育事業不懈的執著與滿腔的熱愛,陶行知先生在他從事教育事業的三十多年中通過不斷地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最終形成了一系列生動而實用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提出的的那么多教育思想中,“生活即教育”這個觀點,可以說是陶行知先生最關鍵的'教育理念?梢哉f,生活教育是一直存在于人類社會的,或者說,生活,它在某種形式上說,就是教育。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的教育以書本為中心,不給予學生積極思考的動力?梢哉f,生活教育實際也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也就是說,生活教育是單純的知識教育的相對面。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的,比什么偉人還大!痹谒母拍罾,作為老師一定要學會尊重學生的性格以及想法。當然,尊重絕非放縱,更不是任憑他自生自滅。在老師對于學生的愛中,應當也是有”嚴“的成分存在。只有學會尊重學生,才能夠找到最合適的教育方式,從而用最好的方法來扶持學生。當發現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的時候,老師不應該過分指責他們,應該及時地送上關心與指引,爭取讓學生接受我們的愛,并且順利找到正確前行的路。
事實證明,如果老師缺少對學生的愛,那么對待這份教學工作也很難打起精神,上課也缺少激情,更別提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同心溝通了。于是乎,學生也不會被課堂的內容所吸引,從而有了厭學情緒。但是,倘若老師只愛一部分學生的話,那么,也意味著他在對另外一部分學生冷漠。這樣的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絕非教育工作者應當具有的真正的愛。所以說,老師給予學生的愛,應當是一種理智的、正直的、公正的愛。只有用心給予愛,學生才會感受到愛,并且積極給予回饋。
教育工作者應該始終保持對美好事物的敏銳探知能力,深入而實際地生活,勇于積極地發現美、追尋美、并且創造美。同時,老師還肩負著另一個使命:“把美引入課堂,引入學生的心靈!
可以很坦白地說,一個能夠充分享受幸福的人,一定要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只有這樣,才會從內心深處真正地愛著那些孩子,并且因為那樣的愛而心生喜悅。這種愛絕非是規章制度所能帶來的。這種愛是一種由心生出的自覺行為,強迫不來的。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帶著尋找美的眼睛去看待人生、看待社會的時候,這種樂觀精神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從而能夠更好地把美與愛傳遞出去。旁觀人的一生,學生時代是一段不可抹去的時光,它是純潔的、干凈的、夢幻的,而又真實地存在著。
為此,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做到“愛滿天下”,都理應為學生留下一段幸福的記憶,讓他們能夠在學校里健康快樂地成長。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陶行知先生1943年為廣東某中學校歌所做的詞,也是一句流傳甚廣的教育名言。一直以來,陶行知先生始終在不厭其煩地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問,多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開動學生的大腦,并且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沒有什么是不能挑戰的,無論是權威還是老師。在老師與真理之間,首先要尊重的應該是后者。真理是唯一的衡量尺度,而老師也會有出錯的時候。所以,要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盡量不讓他們過分依賴老師。時代在進步,學生的思想也變得更成熟,見識更豐富,觀念也更加地前衛。倘若只是用嚴格的管教來對待他們,即便他們一時知錯了,但是沒多久還是會再犯。
所以要努力讓他們心悅誠服,自愿放下戒備,并且接受老師給予的教育和思想。有人用“貓捉老鼠”來形容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很顯然,這樣的觀念已經過時了。面對著非常有主見的學生,對于老師來說,亦師亦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對他們的指導。在當今社會,以德服人才是最重要的。想要讓學生們心甘情愿地接受領導,就一定要不斷地提升老師自身的學識與人格魅力,通過贏得學生們的欽佩,才能以引領者的身份去引導學生踏上正確的方向,并且用人性化的方式來進入學生的內心,從而得知他們的想法,并且積極引導他們的心靈與精神的提升。不怒而威,才是最有效的法寶。好的老師是溫柔的,能夠給人安慰,就像陽光一樣溫暖明媚。這樣的老師,顯然更容易征服學生。
陶行知讀書心得 3
利用假期時間,我拜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短招兄逃募穮R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通過反復體會,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的不足之處,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確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
首先,用愛心去對待學生,傳遞給學生一份愛心。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體現了真摯的師愛。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要像陶先生那樣,用偉大的愛心去滋潤無數顆童心,培養出無數顆愛心。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他們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來判斷一個學生,把“差生”視為“朽木”,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老師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關心學生的每一個部分。當然,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陶先生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絕不可浪費,看到學生出現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種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其次,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讓每個孩子受益!
“教的方法必須根據學的學法”,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從實際出發,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個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說的那樣“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必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于枯萎。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就教得多,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系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于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于學生的快慢程度。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同時我們教師所學習所要作的也是豐富多彩的。學習陶行知,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作為我們教育現代化的一盞指路明燈。
陶行知讀書心得 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的教育以書本為中心,這是在批判傳統教育的基礎上產生的。教育以生活為中心與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教育要聯系生活實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匹配的,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避免空洞的說教,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的形象生動,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陶行知提出的教育要通過生活來進行,無論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據生活需要,與生活一致這一思想在當今看來是不能全部肯定的。生活與教育不是完全同步毫無區別的,忽視了生活與教育的區別。以及在教學內容的傳授方面,忽視系統知識的傳授是不可取的.。而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并不是要去全然否定或肯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而是應該根據當今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以及學生發展的規律,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予以創新,那才是應該做的事情。
另外,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思想也貫穿本書的始終。首先,要“在勞力上勞心”,做到“手腦雙揮”。其次,懂得行動是知識的來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學”和“有學有教”,即:教人者先教己,教人者還要教而學,即知即傳。最后,反對注入式教學。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有三個理由,概括起來就是:
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
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敖虒W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舉了很多的例子,比如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教!笆略鯓幼霰愀禈訉W,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
陶行知讀書心得 5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評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開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范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為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萬世師表”。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內含十分明確,即大眾教育——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這一至理格言,這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恒主題。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尋求探索中國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動寫照。他認為教師應“發前人所未發,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師做一個學生思想和求知的引路人,不做一個教書匠。
“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秉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边@是陶行知先生作的《自勉并勉同志》詩。他自己的一生正是不斷追求真理,學做真人的典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為我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學習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豐富的教育遺產,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成為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種者,人類文明的傳遞者。面對教育的改革,新課程、新理念,每一個教育人都應該冷靜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我們的辦學行為。負責地對每一個孩子的一生負責,為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發展,認真履行教師的職責。
一、實施愛的教育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一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愛的教育中,培養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我與父母通信”活動,使學生們感受父母的愛,從而培養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二、實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涵十分深廣,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從內容上看是動態的,隨環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
三、實踐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實現。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為此,今后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以陶行知先生為楷模,學習他高尚的人格品質,求真求實求創造的教育理念,成為敬業愛崗、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創新務實的教師,為培養學生成為“真人”,并具有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是我們學習、研究、繼承和發展的永恒的課題,是創造型教師及專業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
陶行知讀書心得 6
有幸跟著一位愛讀書的校長,這些天我們學校的老師又共讀一本教育戰線上人人稱頌的好書——《陶行知教育名篇》。領會了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感受頗深。
陶先生所倡導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他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
陶老先生提倡“愛滿天下”,他是對學生充滿愛心的典范。書中的一句話特別震撼我的心靈:“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里的.深處!睆南壬脑捴,不難領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班主任,如何以“愛滿天下”的精神,去愛每一位學生呢?
一、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
小孩子的喜怒哀樂就在臉上,做為班主任,你一定要做個有心人,細心觀察他們每天的心情,心理疏導也是你的職責,千萬可別忽視了小孩子的情感。
二、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
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弊鹬貙W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松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
總之,陶公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本源,是值得我們終身學習的!
陶行知讀書心得 7
本學期開學初,原想借一套《陶行知全集》,以了解其體育思想、理論方面的內容,很可惜,學校圖書室沒有,不過,在翻閱有關的陶研書籍后,也獲取了相關資料。現就學習《陶行知教育學》(體育衛生方面)的體會發表一點自己的見解。
一、“健康第一”的口號與現行體育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高度統一
陶行知“健康第一”的口號雖然是在戰時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但在當時能把學校師生的健康置于首位,足以顯示陶行知先生對體育的重視。今天,每每看到“健康第一”四個大字,感覺是那么熟悉而親切,不僅僅因為它是新課程標準下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更是因為70年前在極度艱苦的環境中陶先生愛師愛生的偉大情懷。
二、陶行知體育思想的實用價值觀值得現在的體育教育推廣和反思
當前,體育教學學什么?怎么學?仍困擾著廣大的體育教師,于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體育的教學內容很不規范,實用性強的項目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內。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8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的體育觀,在當時,他最強調的是要學會游泳和武術。這兩項內容都有其原因和背景,學游泳是因為他們一行十幾人曾眼睜睜的看著一位老師被水淹沒,而大家卻無能為力,陶行知于痛惜之余,大力提倡游泳運動,游泳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救己、救他人生命;學武術也是迫于戰時教育的需要,武術不僅能強身還能自衛,把培養“健康的體魄”作為他生活教育的首要目標,并主張以武術來培養康健的體魄。因此,我們不僅應該推廣體育教育的實用價值觀,積極挖掘、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更應該反思我們的`教學,教學后學生學到了多少內容,掌握了多少學習方法和技巧,只有實用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三、以體育為基礎的“三育并重”的主張在當前得以充分體現
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展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也是教師評選“三好學生”的主要依據,尤其是“中央7號”文件出臺后,各級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明顯加強,結合蘇州市教育局提出的三項規定,學生每天活動一小時基本得到保障,這些都和政策的落實、領導的重視分不開的。然而早在上世紀10年代,就首次提出了德、智、體三育并重的思想,在20年代,陶行知又把學校體育看做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德育和智育的基礎,因為只有培養健康的兒童,才能造成健康的民族,所有這些都與當前的教育大環境非常吻合,他的“三育并重”的主張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何國華
陶行知讀書心得 8
眾所周知,陶行知先生是近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名言我們耳熟能詳,“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等等,他的教育思想傳承了一代又一代。因此,在閑暇之余,我認真拜讀了《走進陶行知》一書,這是一本非常適合中小學教師閱讀的教育思想讀本,通過閱讀,現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讓我受益匪淺。
“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是陶公職業理想,也是陶公的終身追求。他從投身教育的那一天起,就沒有把教育當作謀生的手段,而是始終作為一項事業并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對于我來說,我只是把她當作了謀生的手段。所以,工作時缺乏主動性、創造性和強大的動力,“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如果我們多教師都能像陶公那樣把教育事業看成一件大事來做,懷著一顆赤誠之心,認定教育是大有可為的事情,而且不是一時,而是永久有益于世的,那么,我們的教育事業該是如何的一片燦爛呀!做教師的要有教育情懷。
陶行知先生主張在實踐中教育,在生活中教育,在體驗中教育。就如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作生活,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生活即教育”,根本上可以免除這種毛病,雖然他的流弊也有拿壞生活作教育的,但就教育立場說,其效力仍是極大的!吧罴唇逃,教育極其廣闊自由,如同一只鳥放在林子里面的;“教育即生活”,將教育和生活關在學校大門里,如同一只鳥關在籠子里的!吧罴唇逃,是承認一切非正式的東西都在教育范圍以內,這是極有力量的。譬如與農民做朋友,是極好的教育,平常都被擯棄在課程以外。其他有效力的東西,也是如此,當然,生活中一部分是有目的的,就是有目的的教育;一部分是合理的,就是合理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從書本的.到人生的,從狹隘到廣闊的,從字面的到手腦相長的,從耳目的到身心全顧的。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教育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摒棄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為考試而讀書。學校作為學生走入大社會前的小社會,我們應該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加強社會實踐,開展多種教學形式,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可以走出教室,多接觸社會,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得到學習與成長。例如,在孩子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在平常生活中引導孩子識字,大街小巷的廣告語,標語,都是我們最好的教科書。去年,我校還展開了啄木鳥行動,讓孩子們上街去尋找存在的錯別字。這樣,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觀察力,還讓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記住他們。
在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讓學生活起來,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性,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多么的重要。教師應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盡可能的利用好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調動學生互動,不已死板教學為主題,利用圖教結合,讓學生在觀察、試驗、調查、參觀等實踐活動中,自主探究,從中獲取新知識,養成獨立思考、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嚴謹推理的學習習慣,為后續學習作準備,同時也讓學生探究能力得到提高。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取得和諧發展。這也要求了學生從“要我學”的死胡同中解放出來,步入“我要學”的求知天地。
陶行知在書中談到: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體,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學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學生也有笑容。有些學校先生板了臉孔,學生都畏懼他,那是難免有逃學了。所以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是很要緊的。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一名教師,要對所有學生實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對那些期待成功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其實,所謂的差生毛病多多,在他們身上幾乎找不到可以欣賞的東西。但是不能如果不能從內心深處尊重學生,欣賞學生,就不能喚起學生對教師教育的認同。所以作為教師要在傾聽的基礎上,欣賞學生,贊美學生,鼓勵學生。鼓勵是自信的基石,鼓勵能喚醒沉睡的心靈;鼓勵是黑暗中但是一盞明燈,給人以豪邁、信心和激情。有時一句鼓勵的話,就會激活一個人的巨大潛力,甚至終身受益,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贊美、一次交流都可能讓孩子如沐春風,激起自信心。一個經常受到鼓勵的學生,就能對自己充滿信心,有學習知識的熱情。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已不在僅僅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鳴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表情和評價的作用。如一上課教師一番滿腔熱情的開場白能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恰到好處的形態動作和充滿愛意的臉部表情能激活學生的認知活動。在學生圓滿地回答教師或同學的提問時老師用懇切的語言伴之贊許的目光注視:“你的想法比老師的更精彩”“真聰明,老師感謝你敎會同學這些知識”等口頭表揚。當學生對問題緊鎖雙眉、困惑不解或回答問題有困難時哦,老師則用:“別急,慢慢想,明白了嗎”等溫柔體貼的話語鼓勵并伴之以信任的眼神,能讓學生感受自信帶來的快樂,快樂帶來的幸福。在學校生活中,很多老師總是很容易發現孩子的缺點,而忽視了孩子的閃光點。殊不知,學會欣賞你的學生才能樹立他們自信,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喜學、樂學于你的課堂。
走近陶行知,就是走近一種精神,走進一種文化。他感召著我們去獻身教育事業,他引領我們去學真知,求真理,做真人。他教育我們愛滿天下,服務社會。他指導我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陶行知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生、愛學校,令人耳目一新,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辦學實踐啟發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陶子”,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高尚品德,是我們廣大教師的指路明燈,身為一名小學教師,我一定要努力讀陶、知陶、研陶、師陶,學習、傳承、弘揚和踐行陶行知先生的偉大精神,為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而不懈奮斗!
陶行知讀書心得 9
對于陶行知的大名可以說是早有耳聞,但是對他的教育理論卻知道甚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經典名篇》一書。這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幾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讀書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多么的匱乏,的確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了。在讀書過程中有以下體會: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這一理論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生活教育,教學做合一,創造教育,全民教育等,這些不都是此次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嗎?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領悟。新課程改革確立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突出學生發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探究,學會表達,致力于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陶行知先生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生活與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不能脫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脫離教育。有什么樣的生活就應有什么樣的教育,教育的內容應根據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對生活教育的這一評價,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把生活與教育緊緊聯系起來的思想,給了我無限的啟發和思索。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生活教育,讓他們從生活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中去學習。而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文字、書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來源于生活,由生活產生,文字、書本不能喧賓奪主,作為教育的中心內容!吧罴唇逃眲t主張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的場所。這就擴大了教育的范圍和場所,從根本上改變了教育的概念。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定義為“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更要學會做人。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边@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按照他的思想,就是說“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正如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學習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新課程惟有反映社會及生活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使學校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體現教育的本質功能。對每個學生而言,知識世界是從生活世界分化出來的,是為生活服務的。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細節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利用鮮活的人物和事例讓學生走進真實的生活,無論是光明的一面還是陰暗的一面,讓孩子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用心去觸摸、去感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才能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學生的生活離不開社會,只有將整個社會變成學校,教育的源泉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陶行知先生還告訴我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個班級,就要融入這個班集體,和每一個學生一樣,知道學生在想什么,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在老師的心目中,相信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好學生。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苯處熡小安黄珢蹖W生的義務”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愛,而且通過這愛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說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生效果。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是我們學習、研究、繼承和發展的永恒的課題,是創新型教師及專業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新教師的我更應該多學習陶行知老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這種思想意識貫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體現在自己的每一節課上,體現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用它去指導自己,從而去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陶行知讀書心得 10
讀了《走進陶行知》一書后,陶行知思想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我覺得自己有這樣一份責任要將其思想傳承并且把它發揚光大。如何以陶行知的教育教學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呢?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學生知識的獲得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引導幫助下“通過自己的活動,發現某個對象的某些特征或與其他對象的聯系”的過程。讓學生經歷這種“做”的過程,學生才能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逐步獲得探索與創造的感性體驗和掌握的思想方法,從而逐步形成初步的探索和運用的能力。
如:在教授課文《可貴的沉默》一課中的“喜出望外”時,我讓學生模仿課文中同學們的動作,并叫學生邊朗讀邊表演,感受那種超出想象的驚訝,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和體會,明白了“喜出望外”的意思。再如:學生總是將“休”和“體”混淆,于是,我在教學“休”字時,靠在講臺邊上,問學生,我這是在做什么。孩子們都能說出我靠著桌子在休息,這時機靈的孩子很容易聯想到“休”字就是“人”靠著“樹”休息。這樣學生很快將“休”字記住了,也區分了“體”字。這樣教學生字的方法生動有趣,能讓學生很快掌握,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陶行知先生曾給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養創造力要像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并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于枯萎。松樹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正如現代的教育,對學生要有各級各類不同層次的教育,培養出有各類才能的人才。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其個性,他們的脾氣性格、興趣愛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們在教育和教學工作中,對待每個學生都要仔細觀察、充分了解他們,使他們在學校能受到良好的適合其發展的教育。
對于一部分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生,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和鞭策。引導他們采用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暢游。有些學生只要教師指出缺點錯誤就能改正,這樣的學生一般只要老師適當點撥,不需要大張旗鼓實施說教。有些學生,特別是在家受父母過于寵愛的學生,你如果對他們態度暴躁、方法簡單、言語粗俗,教育不但不見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耐心、細致、多方配合的教育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育教學工作者不去充分了解教育教學對象,那么你就無法使學生聽從你的教誨;如果你不了解學生的特點,你就不會知道如何發揮他們的長處,也不能彌補他們的不足。就像醫生給病人治病一樣,要根據病人的病情,實施醫治,才能藥到病除。好的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之后,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那么他們的學習效果將會更加顯著。
陶行知讀書心得 11
陶先生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名言,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恒主題。
第一,知行統一。我們的教育歸根結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諦問題。我們在注重知行統一的同時,不可無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即如何使學生知行到達和諧統一,真正使學生到達學做真人,成為真、善、美的人。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擔負起應盡的.職責,幫助、教育和引導他們豎立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觀,以及在這種人生觀指導下所建立起來的道德、品質、意志。
第二,探索真理。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所接觸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識,瞬息萬變。面對這些,學生既感興趣,又難以招架。興趣是對真理探索的鑰匙,但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被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所困惑,被各種非本質的自然現象所纏繞。
陶先生留給我們的教育理論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把這筆財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用我們堅決的步伐引領孩子走向光芒的勝利此岸!
陶行知讀書心得 12
利用假期時間,我拜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短招兄逃募穮R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
通過反復體會,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的不足之處,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確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下面簡要地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首先,用愛心去對待學生,傳遞給學生一份愛心。“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體現了真摯的師愛。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要像陶先生那樣,用偉大的愛心去滋潤無數顆童心,培養出無數顆愛心。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他們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來判斷一個學生,把“差生”視為“朽木”,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老師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關心學生的每一個部分。當然,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陶先生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絕不可浪費,看到學生出現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種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其次,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讓每個孩子受益!“教的方法必須根據學的學法”,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從實際出發,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個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說的那樣“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必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于枯萎。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就教得多,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系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于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于學生的快慢程度。
陶行知讀書心得 13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辦學實踐,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寒假期間,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認識到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愛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教育是植根于愛,教師有了愛,才會積極地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才會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才會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才會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好學生。
一、陶行知平易近人、謙虛好學。
讀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謙虛好學,在書中處處能感受到。在《實際生活是我們的指南針》一文中他說道:“我雖覺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幫助諸位,但指南針確有些不敢當。我和諸位同是在鄉村里摸路的人。我們的真正指南針只是實際生活。”一席話,不僅使人感到他非常謙虛,更體現陶先生求真、務實的態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輕視自己的作用。在給《吳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寫到:“平時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獲奇寶,看過了即刻就寫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來。每逢疲倦的時候,又把它打開一讀,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個不是真心關心兒童、從內心愛護兒童的成年人是不會有這樣的感受的。一個孩子給他的信,陶先生都給予這樣認真的回復,待人之誠懇、做事之認真非同一般。
二、陶先生文章是師德培訓的活教材。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苯ㄖ烁耖L城的基礎,就是道德。一個集體的成員,若人人以集體利益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為集體著想,則這個集體會越來越壯大,這個集體定是有希望的集體。否則,多數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集體的根本必然動搖。如此,每個一線教師弘揚“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敬業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著大的進步,學問上有著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著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著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人類發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肩負著生產新知識,傳遞新知識的教師隊伍建設永無止境。新教師面臨著可能被淘汰的危機,要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如今,新課程倡導的也正是這種教育理念。
三、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確,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但是,“園丁的汗水,在綠葉上閃光,教師的汗水,在心靈中結果。園丁的夢境,常常是花的芳香,葉的濃蔭,教師的夢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臉,朗朗的書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睕]有愛就沒有教育!澳闳舭涯愕纳旁趯W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里,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陶行知為了使大眾掌握文化知識,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在我們前輩中間,也有許許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圣的土地上。沒有流芳百世,沒有權力財富,有的只是年復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貧與艱辛。
陶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吧鐣唇逃,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
通過學習《陶行知教育名篇》我認識到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我們的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到老師的關心和喜愛。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滿缺點的學生時,更要用親切的語言、溫柔的目光與他們交流,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讓學生親近你。如果能細心地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后真誠而慷慨地去贊賞他們,一定能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學生也會自然地顯示出友好合作的態度,激發學習熱情。只有我們充分相信學生去愛他們時,學生才會相信自己,勇敢前進。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我們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我們教育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
陶行知讀書心得 14
教書育人,乃師之天職。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論是很有收獲的,而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感觸頗深。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受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用畢生的精力來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的改革并付諸于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的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教育理論和方法,給予我們良好的啟示。
陶行知大膽地把杜威學說進行了改造,創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論。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中看來,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密切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學會用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到知識的價值。此外還要求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這些都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模式,F在新課標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是其具體表現。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學做合一”是被毛澤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創建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敖虒W做合一”的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中,“教學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系,對事說是做,對已說是學,對人說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的銳利武器。陶行知先生曾說,“我們常見的教育家有三種,一種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們只會運動、把持、說官話;一種是書生的教育家,他只會讀書、教書、做文章;一種是經驗的教育家,他只會盲行、盲動,悶起頭來,辦……辦……辦”。陶先生認為第一流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兩種要素中得了一種,一是敢探未發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開化的邊疆。教師的創造精神體現在順應時代要求,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教師要立足崗位實際,學習思考,積極開展實踐研究,探求教育革新之路。今天的教育仍然存在陶先生文中所講的三種“教育家”,因此,能夠不為環境之影響,執著實踐創造與開辟之精神,方為真正有膽識的一流教育家。
當我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在中國教育中的地位。陶行知先生站在了時代的前頭,他的教育理論與實踐,顯示出科學的預見性和高度的創造性。陶行知先生在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教育理論,浩如煙海,既博大、全面,又精湛、實際,而且自成頗為完整的思想體系。陶先生留給我們的教育理論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把這筆財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為了教出求真的學生,為了讓學生學做真人,我們永不止步,用我們堅定的步伐引領著新世紀的孩子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陶行知讀書心得 15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平民教育家,他讓中國教育事業向前邁了一大步,特別他的鄉村貧民教育踐行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通過閱讀《陶行知文集》,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還有許多誤區,需要調整和改進的地方,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下面我對讀書的幾點體會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給了我對素質教育的新啟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為應試讓學生多花時間讀書、背書,特別關注他們的考試分數,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行知形象的把傳統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則漫畫這么形容的。一幅圖:學校開學了,學生帶著長方形,正方形,六邊形等等各種形狀的腦袋進入學校。另一幅圖:他們畢業后,一個個帶著圓形的腦袋從學校走出來。這個漫畫形象的表現了傳統教育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以傳受知識為已任,學生以接受知識,應付考試為追求的目標。生活教育觀則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創新。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多么的重要。正符合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諧發展。
二、要理解教學的真正意義。
所謂“教學”即教生學;所謂“學生”要意于學會生存。因此,歸根結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于“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徑,這就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了。教學并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教養學生的能力。如果說教學內容已體現了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學生聽教師教”的教學方式的話,就無所謂能力的培養了。因此我們主張要由“喂養”式轉為“覓食”式的教學。
陶行知讀書心得 16
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受益匪淺,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造的教育 ”、“創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么一個高度。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從書上學到的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真正的創新理念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
陶行知讀書心得 17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們早已熟知的陶行知老先生的經典名言。在這個假期讀著《陶行知教育思想》,希望自己能更深入的學習他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理解“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教育思想理念。
“教育是什么?教人變!教人變好的是好教育。教人變壞的是壞教育。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不教人變、教人不變的不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對教育的觀點。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引導學生向著創造生活的方向前進。提出了育人的基本方針——迷、悟、愛。
迷:“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個字強調了我們的課堂應該是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的,讓學生在“迷”中學,從而由“迷”引出許許多多的“謎”。
悟:體現出了啟發式教育的真諦。教師應該思考在教學中如何去啟發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悟”出知識,“悟”出真理。
愛:對學生的`愛首先是尊重,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作為教師,我們要謹記:“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
這三個字可謂是濃縮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讀來細細品味,慢慢消化,就能深刻體會到陶行知求真的教育思想影響深遠。他用最簡單,最準確,最深刻的教育思想揭示了教育的本質和育人的規律,用簡明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教育思想內涵,讓人易學,易懂。
陶行知讀書心得 18
這段時間以來,我最大的收獲是閱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每當讀到一段精彩之處,總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講述自己一生對教育的感悟。或者娓娓道來,或一臉嚴肅。先生說“以教人者教己”是根本的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這樣的方法來對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論對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無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燈。
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他的教學論。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
“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一語道出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老師。世界上有兩種不合實際的教學方式:
1、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學生讀它、記它。
2、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注意的中心點是從書本上移到學生身上來。
這兩種教學方法學生都是處在被動的地位,知識是無限的,老師能教給學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識教給學生,或者說把學生看成一只鴨子,把知識當作糧食,只知道把鴨子為飽,今天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只注重了老師的教,沒有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課堂上雖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師”自 居,不能搞“一言堂”,要與學生共同探討知識、共同進步;但面對調皮的“小搗蛋們”,往往還是缺少耐心,當他們太調皮時想以教師的權威壓制學生,讓學生乖乖地聽從不再惹事生非,但總是事與愿違。特別是望著個別學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顧的.神情,真讓我一籌莫展。《陶行知教育文集》里要求教師“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度,熾熱的情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學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這些難管的小孩,他談到了解決的辦法
(一)難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壞蛋,這個態度要立定,否則你主觀上咬定他是劣童則一切措施都錯,便越管越難管了。
。ǘ┳屑毧紤]他所以難管的原因,在源頭上予以解決。
。ㄈw力充沛,無法發泄的,有時搗亂,可以多給他一些機會勞動或干體育游戲。
(四)先生也得檢討自己的功課教法是否合乎學生的需要程度。這些耳熟能詳的語句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繼續研讀,讓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教師工作,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我愿做一名民主型教師,創設融融的師愛氛圍,靠著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去解讀陶行知先生的偉大教育思想。
讀罷《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深深地感到陶行知先生讓中國教育事業向前進一步。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獻給了教育事業,他的博學多識,嚴謹治學,一切為人民大眾教育而努力奮斗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他倡導的教育理念,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提倡“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陶行知教育的真諦。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式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奉獻,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 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根本的動能。
熱愛學生,以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沒有對學生的愛,教育也會沒有激情,只愛一部分學生就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的冷漠,那是偏愛。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師愛。陶行知說“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老年是最大,比什么偉人偉大!蔽矣X得,首先要尊重學生,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任何一種提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精神受刺激。這是對學生的愛,作為現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所以我們應該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新課程教育理念的體現,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當然,愛不是放縱,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老師們,熱愛自己的學生吧!不要因感情沖動,一時的不理智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讓你的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關愛中成長。
陶行知讀書心得 19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為理想雖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沒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麗的鏡中花。而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們常把學習形容為在書山上攀登,在學海中遨游。事實上,知識的積累是成材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我們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從而給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除了要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要勤于動筆,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這對于我們提高寫作水平,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還可以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也可以做一些記號。這就是評注筆記。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喜歡閱讀一目了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閱讀那些需要自己反復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才是真正讀書的人。我喜歡閱讀艱深的著作。在閱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成的聯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為,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為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閱讀是抽象的,關于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閱讀和現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這么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現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說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很少單純地閱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讀書,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純潔?梢哉f:“是讀書是我開始喜歡上了教師這個職業。開始讓我明白了一個教師的偉大,明白了教育人的樂趣。相信在以后幾年的教學中,我還會不斷的讀書,用讀書來充實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陶行知讀書心得 20
利用假期時間,我閱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創立了許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論、新觀點和新方法!短招兄逃募穮R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學校觀”、“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通過反復閱讀,我受益匪淺,感悟頗深。
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
“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認為,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揮作用。“社會即學!眮碓从诙磐摹皩W校即社會”,是在對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礎上得出的。陶行知創立的“生活教育”理論,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也是教育的場所。我們的教學必須走向學生的生活,讓他們感興趣,讓他們感到生活就是學習,學習就是生活,生活與學習是一體的。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細節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利用鮮活的人物和事例讓學生走進真實的生活,讓孩子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用心去觸摸、去感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才能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很多,其中“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陶行知說“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會學”、“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就“教學做”三者關系而言,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與學都以“做”這中心,“教學做合一”,做就是教,做就是學,教也就是教,教也就是學。就教育與生活的關系而言,“教學做”有一個共同的中心,那就是“事”,也就是“實際生活”,實際生活也就是日常生活,那么日常生活學就是教,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學習。動手做對自己就是學,對他人就是教,手腦并用也就是教育。教育現象是普遍存在于社會生活實踐中的,教與學都是為了生活實踐的.需要,教與學要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師實行“教學做合一”,教師拿做來教,才能算是真教。學生實行“教學做合一”,手腦并用,才能求得真知,生活創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教學做合一”才能真正培養學生自動、自學、自得的“治學”能力,才能培養學生手腦并用,能言善行。
三、用愛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精神。老師對特殊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多給學生關照和溫暖。對學習好的學生熱心引導,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及調皮的學生也是從愛開始,進行指導幫助,不歧視、不訓斥、不諷刺挖苦。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老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關心學生的每一個部分。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四、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學習是人主觀的精神活動,要獲取知識,人必須積極地使用并協調自己的感官,發動自己的大腦,并做出主觀的意志努力。可是在我們的傳統教學中,學生只是知識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灌輸花時多,效果差,學生聽、記、背學得苦,求知欲沒有了,創造力抑制了,這樣的教學狀況怎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學操作上,必須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陶行知的教學思想,“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薄跋壬痰姆ㄗ颖仨毟鶕䦟W生學的法子。”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探索“引導學生學”的方法,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學做合一”的過程。教學固然要發揮教師積極指導的作用,但決定教學效果的主要還在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學生愿意學、認真學、樂意學,才算是教學效果好。
五、提高自身素質
教人怎樣做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范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敖處煹娜烁,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苯處熞獓酪月杉、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以自身之言行給學生以楷模之影響。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師生關系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塑造與被塑造的關系,要求學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講禮貌,談吐文雅;要求學生衣著樸素、大方,自己就要端莊、整潔;要求學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說到做到;要求學生說話誠實,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導之以行、以行正人。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開拓進取、努力工作。
陶行知讀書心得 21
教師要以實踐來指導教育。通讀《陶行知教育名篇選》,你會發現,無論是《生活工具主義之教育》、《試驗鄉村師范學校答客問》,還是《試驗主義與新教育》、《教學做合一》,無不散發著“實踐出真知”的氣息,“實踐”貫穿《陶行知教育名篇選》這本著作。
陶行知先生對“實踐”的認可,更具體直觀的體現在他的名字“行知”上。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寫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就改名陶行知。教育是最來不得半點虛假的事,教師為學生講授一個知識,學生最終是否真正掌握這個知識,是否能靈活運用這個知識,將最直觀的反映在學生日常生活的運用中。
“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偲饋碚f,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實踐出真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以實踐來引導學生的學習,堅持在“做上教,做上學”,“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要以“教”為手段,以“學”為方式,達到學生會“做”這個目的,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
“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陶行知學習心得05-04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10-25
陶行知的名言勵志02-20
學習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心得11-28
讀《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04-30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03-24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體會01-21
陶行知文集心得體會04-13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警句12-30
陶行知思想心得體會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