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1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心得了。你想知道讀書心得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1
初讀《憑什么讓學生服你》,有一股震撼和醍醐灌頂的感覺,一如這三天的理論培訓學習,毫不夸張地說,這幾天,學到東西比大學三年學到的具有實踐價值的知識還要多還要豐富;一開始拿到培訓手冊,翻開推薦閱讀書目,150本書名歷歷在目,而我一眼看到《憑什么讓學生服你》,心中感慨萬千。作為準老師的我,是不是已經清楚了解怎樣做好一名教師,當好班主任,讓學生服你?答案是不明確,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我開始閱讀了這本書。
一本寫給班主任的書。開篇就是關老師對如何當好班主任的總結,這是一本凝結了關老師30多年教育工作點點滴滴的感悟的書。即“腦、心、情”腦”用腦思考教育,老師要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來指引自己,通過不斷學習的途徑充實自己,思考教育孩子的方法;心”用心品味學生,老師要用心觀察和理解學生,對學生有真心,耐心,虛心,從而贏得學生的親近愛戴和敬愛,接受你受你感化;情”老師用愛學生的一片真情,去調動發掘和影響學生可能被隱藏的情商,用老師的愛心換學生的真情,讓師生間的情緣成為打開孩子心扉的催化劑,最終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讀到這里,筆者已經被作者親身對教育的感悟及融入的真摯感情深深吸引并感動著,繼續帶著學習的心態,巴不得自己像一只海綿,鼓起溺水時渴望空氣的那股勁,不斷地吸收作者的智慧,日后在與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能融會貫通,受其啟發,運用得上本書的知識觀點。
關老師的書不在于宏觀敘事,它的特點在于一個個小故事的敘述,一個個小問題的解決和一個個思想的撞擊和閃耀,正是這些特點構成了這本書很強的可讀性。制片人鄭瓊在談到紀錄片的時候提到:“好的紀錄片很簡單,說人話,講故事。說人話是指你的觀點,講故事是你的溝通方式。”好的書也是這樣,在故事中蘊含中蘊含思想、輕松,有趣又不乏深度,這才具有吸引力。
整本書很有條理性,看完絕對印象深刻,對整體的框架,對某些小細節,筆者幾乎都可以如數家珍了,第一章教師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教育學生先教育自己,立人先立德;第二章平等,真誠與理解,讓學生信服,尋找正確的溝通方式,現獲得的認可再做進一步交流;第三章高明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折服,教育學生先要要明確有目的,經過成熟的思考,用學生合適易于接受的方法去引導,做到即使懲罰也不會怪老師,心服口服。
寫著這樣的一個案例:年輕的`班主任楊洪杰遇到一個難題,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小故事是第一章“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學生”里的一節。班有個學生為集體去買獎品的時候自行車被盜,而家長表示家庭不富裕。這時候該怎么辦?賠賠還是不賠?關承華老師提醒楊老師,首先,不能用“賠”這種說法,因為誰都不是直接負責人;其次,作為班主任自己要先掏出一點錢,然后在班里號召大家:某某同學為班級體做好事的時候把車丟了家里經濟比較困難,大家用自己的零花錢幫他一把,獻出一片愛心,首先我先捐出第一筆錢。最后班里同學紛紛伸出友愛之手,最后將200元送到那名學生的手里。很贊成關老師的建議和做法,這是成熟的有思考的高明的教育方法,不僅幫助那學生跨過個小坎,讓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班集體是一個整體,大家要齊心協力,都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同時也樹立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高大的想象,讓學生佩服你。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在《憑什么讓學生服你》這本書中,關老師列舉了大量的教育案例,許多教育故事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幾乎每位班主任都會經歷過的事情。然而關老師在處理這些“小事”時卻做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因此只要我們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一個教育細節做亮,才有可能成為讓學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師。
讀好書,好讀書。綠意綻放必將染翠角落,迎來教育的春天。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在教師的道路上真正的起航了!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2
走上教學講臺已近兩年,常常會被老教師的一言一行所感染、打動,她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魅力也常讓我欽佩不已。常去模仿她們的語氣和做法,只為讓學生服我。但依樣畫葫蘆,總是畫不出它的神和精髓。也常疑惑不解……
當我拜讀完《憑什么讓學生服你》一書后,被關老師的那種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探索的精神深深地折服了,更加敬佩的是關承華老師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能夠在瑣碎、單調、忙碌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斷的總結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在點滴的教育小事中思考學生的心理特點,發現教育規律,歸納教育方法,進而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張,使自己在教師這一平凡的崗位上變得不平凡。
在她的書中用大量感人真實的事例給了我有益的指導和深刻的啟示。
1、用平等、真誠與理解讓學生信服。
平時的教育生活中,我總覺得我是老師,我是教育者,我是為他們好,所以他們就得聽我的,一旦出現在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仍有不知學習,不知進取的學生,我就覺得很生氣、惱火,甚至還會反感,絕望,覺得他們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然后就是嚴厲的批評和指責,這樣使得學生和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他們更不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訴我,就使得我對學生越來越不了解,和學生之間的心靈差距越來越大,教育效果也就越來越差。
書中用大量感人真實的事例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導和深刻的啟示。一個讓學生服的老師,首先得走入學生的心理。學生心中有事情,會向你傾訴;遇到困難,會尋求你的幫助。關于這一點,我認為自己做得還是很不夠的。雖然和學生的關系處得不錯,但總好象感覺到和學生有一層隔膜。如何走進學生的心理呢?我常看到吳老師在空余之際會和學生閑聊,學生也會放開地侃侃而談,還不時地發出笑聲。
書中說到,作為老師,心中有學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不僅僅把學生單純的看做一個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們成年人有的他們都有,與我們平等的`人。
2、用愛的溫暖與滋潤讓學生心服。
在《憑什么讓學生服你》這本書中,關老師列舉了大量的教育案例,許多教育故事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幾乎每位班主任都會經歷這樣的事情。但他在處理這些“小事”時卻做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記得有一次輪到吳老師分飯,不經意間走進教室,看到吳老師嘗了一下學生的菜,津津有味的樣子,口里念道:“今天的雞爪味道真不錯!”孩子們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沒有一個學生說“我不要雞爪”。我看在眼里,卻感動在心里。因此只要我們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一個教育細節做亮,才有可能成為讓學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師。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此時似乎心中有了一些答案。老師要想真正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就必須做到用心去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用心去觀察孩子們的言行舉止,用心去理解孩子們的喜怒哀樂。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3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們都成了一群“怨師”?
閱讀了《憑什么讓學生服你》之后,我才發現:不知從何時起,我們不再反思,而是機械式教學讓我們希望我們收到的學生是一個模子制造出來的。我的內心進入糾結并不斷的質疑自己。你現在的專業知識是停滯不前或是與時俱進?每天進入教室前是不是充滿了職業倦怠感還是對你的充滿了期待和憧憬?你對學生是不是充滿了情感還是把學生當作流水線上的加工的零部件?很顯然,有付出才有收獲,如果我的回答都是消極的,那么我的學生也只能以消極的表現來回饋我。
在我們這個群體當中,不乏許多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也許是他們的睿智和學識,也許是他們的年輕與朝氣,也許只是他們的耐心和鼓勵,讓學生對其神往。“親其師信其道”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自然是可愛的,教學效果自然是斐然的。
那么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必須要尋找屬于自己的信服力。縱觀自己,畢業二十余年,雖然有陸續不斷的'培訓,但是專業知識顯然弱化,但是在初中的教學非常熟悉,對于知識點的傳授有相當的經驗;步入中年,上課不再激情,節奏漸趨平緩,那么可以讓學生沐浴在春風化雨般的教學氛圍中;歲月蕩滌,看待事物愈發全面,那么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我眼里呈現出天使的一面。我竟然有那么多的優點來讓學生服你。
僅僅發現自身的有點還不足以讓學生信服于你,關鍵是要自如的駕馭這些優點。具體應該從以下方面開展:
首先要著眼于課堂教學;重點應放在學情的研究上。對于學生的層次性了如指掌,這樣借助于強大的知識點傳授能力,才有最大化教學效果。杜絕目前所有知識一鍋端,以完成某個知識點的講解為任務,卻還在埋怨部分學生是多么的愚笨。只有讓學生能聽懂,學生才會覺得你有本事,才會喜歡你的課。
其次,要善于向學生表達出你對他的喜愛之情。雖然歲月磨礪,養成了我客觀看待學生的特點,但是卻不愿意用熱情的語言或文字來傳遞,緘默與漠視拉開了學生和你的距離。孩子是很容易滿足的,你的只字片語也許會讓他終生難忘。因此,千萬不要吝嗇適時的表揚。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你忠實的聆聽者。
再次,要學會控制情緒。年逾四十的女教師,居然還在沖著學生生氣,一個小小的過失,立刻拎起電話向家長告狀,只能是向學生宣布:我沒折了。孩子遠遠比你想象的聰明,一個成績一團糟的孩子并不意味著他沒有洞察力。保持風度,在學生面前笑意吟吟的教師怎能讓學生討厭。
當然,還要不斷提醒自己,工作確實是你的謀生手段,同時必須是帶給你快樂的。那么,每一名學生在我們眼中都是天使。如何讓天使們更有效率的學習,那才是我們該考慮的吧。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4
我經常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得心應手地駕馭好課堂”。現在的小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應付的,有些會在你的課上故意搗亂,有些或許是不由自主的發出與課堂不和諧的聲音。如果學生不配合老師,又怎能很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呢?我覺得要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課,教師必須要有一種讓學生佩服欣賞的魅力。
近日讀了關承華老師的《憑什么讓學生服你》一書,讓我受益匪淺。看此書如同與一位長者交談,她娓娓道來,每一句話都那么真誠。她不但令她的學生們佩服、信服、折服、心服,也同樣令我非常感動,為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動,為她的教育方式所感動,為她對學生的愛所感動。這本書的主旨是“親其師,信其道”,這里的親不是指親情、親近、親愛,更多的是指學生對老師的一種由衷佩服。我們每位教師都希望學生們真正的佩服自己,愿意聽自己的話,但如何才能贏得學生真正的佩服,讓他們“信其道”呢?關老師從四個方面講述了讓學生服你的理由:一是教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二是平等、真誠與理解——讓學生信服;三是高明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折服;四是愛的溫暖與滋潤——讓學生心服,并且在書中用大量真實感人的事例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導和深刻的啟示。
教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
老師吸引學生有著一個極有利的客觀條件,就是老師和學生朝夕相處,老師良好的思想品質,淵博的知識,寬厚的胸懷,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無時無刻不對學生有一種潛在的影響;老師的儀表、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都會引來學生的評議;甚至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感覺”,這就要求為人師表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感染學生,不僅僅局限于“為人師表”,而更應該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看了關老師寫的這部分內容,她也用具體的事例講述了如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的。她可以在軍訓時陪著孩子們一起淋雨;她帶領孩子們一起進行愛心捐助;她不斷的讀書——汲取高營養,學習教育專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讓自己的根基盡量扎實深厚些……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讓學生佩服呢?
平等、真誠與理解——讓學生信服
看著關老師寫的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一次次的讓學生感受到了老師的真誠與理解。她似乎一天都沒有停止過與學生心靈的對話,當你以一個朋友而不是一個管理者的身份來與學生交談時,當你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他著想時,學生就會對老師敞開心胸,把自己心里的話與老師交流,這樣溝通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教師也能最有效的找尋幫助學生的方法。
高明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折服
這是讓我感受最深的一章。自從新課改提出來以后,我們接受的教育理論都是如何鼓勵學生,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因此在我們耳邊響起的總是表揚的聲音,即使是批評也會顯得那么的婉轉,老師經常用“失敗乃成功之母”這些話來鼓勵那些偶然失誤的孩子們。然而,正因為這種教育方法的存在,使有些學生在學習上屢戰屢敗,卻仍在用“勝敗乃兵家常事”來寬慰自己,變激勵為放縱,把偶然的失誤變成了習慣。面對這些教育中的難題,關承華老師發現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強刺激”,文章以兩個案例為載體,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刺激方法,第一種是通過正面的夸大事實的表揚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第二種方法和我們常說的'激將法有點類似,也就是對一些心里素質較好的學生對其出現的退步進行嚴厲批評甚至是直接否定以達到教育的目的。第一種方法在我們的教育中應該是運用的比較多,而對于第二種方法使用的比較少,其主要原因是它和我們現在在所提倡的教育方法在表面是相背的。然而,這種方法對一些心理素質較好的學生來說,卻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夠有效激起學生內心深處的內疚感,通過自身的內疚將其潛力全部激發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它所帶來的結果要更優于表揚、鼓勵的結果。然而,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其方法的選定還需要我們依照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來進行,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以達到學生進步的最終目的。
愛的溫暖與滋潤——讓學生心服
關老師用她幾十年來真真切切的親身感受告訴我:把教育當作一份事業,而不僅僅是一種職業,熱愛這份事業,就會熱愛學生,對學生的那份真情就會情不自禁的流露或者瞬間迸發。我覺得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既要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還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做一個有魅力的老師,把學生吸引到你的身邊,聚集在你的周圍,送出你的真心,發揮你的人格魅力,用愛與學生去交流,拉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當你做到了這些,你就能夠讓你的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5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有時會抱怨如今的學生調皮搗蛋,紀律渙散,學習主動性差,缺乏集體榮譽感。平時總是從學生身上找毛病,卻從沒反觀過自己。我們是否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格魅力,讓學生由衷的佩服?我們是否付出真情與理解,讓學生發自內心的信服?我們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高明,使學生心悅誠服?我們是否用愛溫暖也滋潤孩子的心,使學生綻放出最美麗的心花……如果沒有,我們又憑什么讓學生服你,又何來理由數落學生的不是呢?憑什么讓學生服你,是值得我認真思考的問題,讀了《憑什么讓學生服你》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關老師在總結她從教三十多年來的教育方法和經驗時,只用了三個字“腦、心、情——用”腦“去思教育,用”心“去品位學生,用”情“去感化孩子。她說真正讀懂了這三個字,真正理解了這三個字,真正用好了這三個字,自然就會得到學生的認可、信服乃至佩服,一個真正讓孩子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的教育者,才可能很好地實現教育的目的。
讀過這本書,讓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教育工作就是這樣的平凡,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只有細細瑣瑣的小事。的確這樣”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關老師用真心、真情演繹著她的教育人生,讓這條平凡路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反思自己的工作,真的有很多不足之處,憑什么讓學生服我呢?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一、以身作則,不斷完善人格魅力
盧梭曾說:”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應該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到、做好。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榜樣。
二、留心觀察,做學生的心理關懷者
我們每天都忙于教學工作,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學生的心靈是需要關注的。我們應該善于觀察學生的情感的細微變化,傾聽學生的心聲,平等真誠地與學生交流,真正做到我學生著想。他們畢竟是孩子,哪有不犯錯誤的,只要他能認識到錯誤并能改正,我們還有必要咄咄逼人嗎?面對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我們是不是應該耐心引導,做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呢?孩子的情緒有波動時,如果我們能給一些關心和安慰,就會讓學生倍感溫暖和感激。
三、多與家長溝通,雙管齊下
以前遇到學生有錯誤時,我總是就事論事,可是往往效果不佳。有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好,卻找不到根本原因所在。這都是單方面教育的弊端。我應該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進行雙向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取得他們的支持和配合,也要了解了學生在家的表現,更全面的了解學生,這樣雙管齊下,讓教育更有效。
四、多動腦思考,做一個有心人
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可以愉悅身心,而且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我們在安排和落實工作時,不能照本宣科,生硬地傳達命令,也不能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要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想一想怎樣安排更合理,采取什么方法更有效。遇到隨機事件不要盲目處理,用心想一想其中可能蘊涵什么教育契機。
用”腦“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位學生,用”情“去感化孩子,這是關承華老師的教育經驗的精華,我要常讀常新,不斷能吸取精華,不斷實踐提高,成為一名讓學生佩服的老師。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6
學習了關承華老師的書,有了以下感想,跟大家分享,主要是三個觀點,四個認識。
三個觀點。腦、心、情。用腦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味學生,用情去感化孩子。
腦,用腦去思考教育。用腦不是去空想,前提是學習。教師應該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必須具備較強的學習力。其次,教師應是自己教育教學行為的反思者。最后,教師應是現代教育理念的踐行者。如閱讀教育教學的報刊雜志,還要閱讀學科上的專業雜志。
心,用心理解學生,用真心、耐心、虛心去對待學生。學生是懂得的、理解的、珍惜的,不過有遲與早的時間差。教師的水平就在于把這個時間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用心觀察學生,是指從孩子們的言行舉止、情緒反映當中捕捉孩子的心理活動,從中發現和抓住已經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事情,及時給予關心、安撫或者提醒、糾正錯誤。壞事如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結冰之前就提前預防和制止。用心還有一層意思。有時給學生臺階下,其實也就是給老師臺階下,讓學生難堪絕不是老師的勝利。用心去揣摩和理解學生,給學生留有認識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時間、空間和機會。心中有學生是一種境界,需要為師者努力去追求。
用情,就是一種對待孩子的方式。用情溫暖過的孩子,孩子的情商會得到提高。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情商的提高會彌補智商上的不足。用情就要求教師感情豐富,為了豐富自己的感情,那必須要求老師多讀書。又回到了第一個觀點,教師要用腦。
四個認識。
認識一,孩子錯的來源,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長的`影子或家長教育的痕跡。
認識二,表揚孩子時,要善于發現學生弱點中時隱時現的閃光點,讓孩子感受到,在我的不行中也有能行的時候,掌握表揚學生的最佳時機。如何把壞事變成好事,體現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認識三,孩子之間的戰爭,只要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只要不是原則性品質問題,完全可以大題小做,用輕松的方式化解矛盾。
認識四,一個群體不等于集體。班集體必須有集體凝聚力。這種力的形成過程,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以及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工作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心力的心即是班主任為核心,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有了這種同心力才能形成班集體。
認識一告訴我,老師必須一筆一劃的板書,學生才會認真寫字。讓孩子身上有老師的影子。讓學生服你,就是老師用自己的言行去默默的影響學生。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7
在《憑什么讓學生服你》一書中,作者用最平實的語言,最豐富的案例,講述著作為一名時時處處關心,愛護著學生的普通教師,如何用心,用腦,用情去打動孩子的心,收獲學生的愛。通過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案例,看到了一名時時處處關心,愛護著學生的普通教師,如何用心,用腦,用情去打動孩子的心,收獲學生的愛。
“親其師,信其道。”但我們做老師的憑什么讓學生對你親近有加?憑什么讓學生信你所傳之“道”?怎樣才能收服每一個或善感、或叛逆,或懵懂莽撞、或桀驁不馴的學生的心?怎樣才能真正獲得學生的佩服、信服、折服、心服口服?她的“時代在發展,學生、家長乃至整個教育事業都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傳統式的批評、管教、訓斥已經不是靈丹妙藥,婆婆媽媽、辛辛苦苦的工作顯然并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他們已經擁有了太多太多的愛,而更需要的是多一些心靈上的溝通、理解和尊重。”讓我深有同感。正如關老師所言:只有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集體中,只有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一員,只有讓他們牢固確立“班榮我榮,班衰我恥”的思想,才能真正形成班級的凝聚力。
教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在這一章節中,關老師用具體的事例講述了如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的,她可以在軍訓時陪著孩子們一起淋雨;她帶領孩子們一起進行愛心捐助;她愿意做學生的朋友做班級的一員和學生共同承擔集體責任,看到教室內的廢紙不是批評指責而是彎腰撿起來;她不僅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更關注他們的道德水平……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讓學生佩服呢?
匆匆讀完這本書,有些東西在腦海里面呼之欲出,但是又如潮水般退去。大家都知道,讀一本書至少要讀三遍。
第一遍初讀,找到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即找感覺)。
第二遍細讀,這個時候就要細細品味,充分吸收里面的養分;
第三遍,總攬,總結一下這本書我學到了什么
這位關老師,教了三十多年,她說她的全部心血都奉獻給了她愛著的學生們,這一點讓我相當的佩服。我做不到她那樣全部心血全部奉獻給學生,我覺得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不是說就一定要工作多有成就,我覺得要衡量各方面的情況包括家庭,健康等等。但是我覺得中間肯定有個關鍵點。我之所以下定決心努力看這些書,看這些充滿智慧的老師寫的書,就是想向他們學習,早日學會如何管理學生,希望能在我的生活和我的事業兩方面都取得平衡,希望我的各個方面都能如順順利利。
這本書,開篇的前言就寫了,要讓學生”服“,老師需要練好內功。
用”腦“即思想,用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這是區別一個合格教師與一個”教書匠“的重要標準。(我直到現在才發現自己原來只能算作一個教書匠而已)”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對于從事教師職業的人來說,必須身先士卒,最起碼要讓學習伴隨自己幾十年的教育教學生生涯。過去說”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要有一桶水“在知識的”量“上對老師有了一個明確的要求。但是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不及時不從這一桶水,將會很快被舀干,而且這一桶水,也將變為廢水。
應該說,這是對老師提出了一個很大的要求,也同時給我這種容易自滿,容易停滯不前的人敲一個警鐘。
我曾經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影響我至今,到現在想來還很后悔。也許是因為自己讀書年齡小,受家里人的影響太大,以為只要考上大學就前途無量。在大學里面,沒有人管,沒有督促,就非常散漫,不學無術,我以前的夢想都被拋之腦后。直到畢業要找我才醒悟,原來考上大學并不是萬能的,我手上的簡歷是如此的淡薄啊。在最后一年里面我有重新拾起了我高中時候的夢想,繼續考研,繼續讀書。但是我的驕傲,給我帶來了人生中第一次打的失敗——復試,因為專業知識不過硬,被刷下來了。我真的好受打擊。但是我一直不敢承認,不敢去深想,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錯。我太天真——我不知道人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今天我反思了自己考研時的失敗,我就是想給自己現在特別是我的教師生涯敲一次警鐘,我要學習前輩們終身學習的精神和行為。所以我給自己定的首要目標就是”堅持讀書,堅持記筆記,堅持寫讀后感,多多專研我的教學方法“。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8
在眾多的教育名著中,在難得的閑暇之余,我優先選擇了關承華老師的《憑什么讓學生服你》這部教育著作來讀。這部書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因為這是做教師的尤其是現在做教師的感到困惑的問題。現在的孩子對事缺少責任感,對人缺少情感,表現出自私、冷漠甚至是叛逆,面對老師的苦口婆心的說教無動于衷,于是,做老師的感到苦惱,感到困惑,感到束手無策。老師拿什么才能讓學生服?在《在憑什么讓學生服你》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
關老師通過一個個平常而又生動有趣的教育故事,讓我們明確,做教師的該如何樹立自己在學生心目中威信,讓學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給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三點:
一 用”腦“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內涵、教育水平,達到讓學生佩服的境界。用”腦“,即用思想,用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這是區別合格教師與”教書匠“的一個重要標準。今天的教師都具有相當的學歷,如果僅僅是傳授知識,每個人不但能夠勝任,而且是綽綽有余。但受教育者、教育環境、教育內容都是動態的,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無論曾經是多么優秀的教師,如果在教育觀念、教育手段等方面”以不變應萬變“,結果不是誤人子弟,就是被自己的教育對象炒了魷魚——因為教育形勢的發展是不允許它的執行者觀念滯后的。教育是培養人、塑造人、鑄就人的事業。作為一名專職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既然擔負著塑造人類靈魂的崇高責任,那首先自己要有”魂“,即有思想,有目標明晰的、與時俱進的、正確的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念。而要想不讓自己的教育思想老化,不讓自己的教育觀念過時,不讓自己的教育手段落伍的最有效辦法和最佳途徑,就是要不斷學習。我更加深切地領悟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當今知識不斷更新的年代對教師的重要意義。回顧過去,自己一度以工作忙、沒時間為借口,放縱自己不擠時間讀書、不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看了這部書,我激勵自己做教師更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為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僅有一桶水是不夠的,這不禁讓我銘記”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道理。
二 用”心“去理解學生,你給予他們平等與真誠,才會贏得他們不設防的信服;不帶有傷害的教育手段,必定會讓孩子折服。作為老師,心中有學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不僅僅把學生單純地看做一個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們成年人有的他們都有,與我們平等的人。當然他們還未成年,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他們的感情還很稚嫩,他們的性格還不穩定,他們的欲望還很虛幻,但恰恰就是因為這樣,才需要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和家長們,走進孩子們的心里,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了解他們的內心活動,才可能有的'放矢和對癥下藥。如果站在孩子們的”心“外,一味憑主觀臆想而評頭品足,指手畫腳,甚至妄下結論,只會招致他們的逆反、沉默和對抗。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靈差距越大,老師想達到的教育效果越差。所以,老師要想真正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就必須做到用心去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用心去觀察孩子們的舉止言行,用心去理解孩子們的喜怒哀樂。把學生當作一個活生生的有個性的個體,把學生當作孩子去看待,正確對待孩子在成長中不可避免的錯誤,并將其看做事正常的。有時候,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老師只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如果我們善于將自己當成學生,或者將學生看做自己的孩子,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可能會截然不同,學生的感受和教育的效果也將截然不同。老師應該關注的不僅是成績,還有比這更重要的那就是學生內心的感受,要幫助學生在良好的情緒中愉悅地成長。
三 用”情“去溫暖和滋潤還不夠茁壯的小苗,他們并不是鐵石心腸,心被焐熱了,也會用真情來回應。用”情“,即用老師愛學生的一片真情,去調動、發掘和影響學生可能被隱藏著的情商。用老師的愛心換學生的真情,讓師生間的情緣成為打開孩子心扉的催化劑,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點,我深有感觸。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故事:記得一年前,我的班上有個可以稱得上是”小小頑固分子“的孩子,他年紀雖小卻玩世不恭,無惡不作。老師多少次的批評教育,一次次以無效告終。但現在的他已經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了。這種變化僅僅是源于一次受傷、一把椅子。一年一度的數學競賽那天,因受傷在家休息的他來學校參加考試,我用一把椅子把他從學校門口接進來又送出去,沒想到就是這樣簡單的舉手之勞卻深深地感動了那個孩子,他的感動洋溢在作文的字里行間,表現在熱情謙遜的言行舉止中,表現在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中……這讓我感受到:愛,是可以讓冰川融化的力量;情,是可以讓鐵石心腸溫暖的火焰。對學生用心,換回學生的真心;對學生用情,換回學生的真情。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奉獻。我要用腦去汲取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個性鮮明的個體,用情去溫暖每一個孩子稚嫩的心靈。讓我的學生發自內心地”親其師,信其道“ 讓學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為這樣一個目標,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不斷告誡自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9
因為參加了聶萍主任的名師工作室,在各位領導的推薦下開學就買了《定義語文》和《憑什么讓學生服你》這兩本書,放了很久,始終沒有看完,很是愧怍。
自從去織金觀摩了技能大賽之后,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學生涯,別人為什么比你優秀?那一定是付出了不為人知的努力。別人為什么對課標,教材那么熟悉?一定是專門花時間鉆研過。別人為什么課上得那么好?一定是聽得多,磨課多,學習多。深思過后,我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學習計劃,第一項就是翻開《憑什么讓學生服你》。
讀這本書,我幾度哽咽,特別是看到關老師和學生們相處的細節,高考狀元崔巖為自己曾經犯錯寫的自白書、懺悔錄,與老師存在“理解時間差”的郝齊、郭滔、王京,特別是畢業離校時在黑板上寫“關老師是王八蛋”的郝齊,關老師當時那種委屈、憤怒我們做老師的最能體會,有些學生你為他付出,為他操心,他非但不體會反而恨你入骨,可是當老師的又怎會和學生計較這些,當郝齊走入社會懂事之后再回來向關老師道歉時,一切的委屈都消散在淚水中。還有一位一句小問候被關老師“小題大做”表揚而發生變化的王龍,還有很多,關老師和孩子們發生的點滴,仿佛就是我們的故事。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經驗,同時也實施了一些計劃:
一、以身作則方為表率。
我們總說要求學生多閱讀,多積累,可是到自己時卻總是書先放一放,手機拿一拿。為了讓兩個班的同學閱讀興趣提起來,同時響應我們學校的讀書節活動,我制作了一張讀書表貼在兩個班,邀請孩子們和我一起看書,如下圖。這個表的目的是邀請大家監督我讀書的進展,同時有想和我一起讀的,大家相互監督。雖然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但只要堅持,相信會越來越好。正如這篇讀書筆記,我不想讓大家失望,所以才會要求自己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二、用心關愛無愧為師。
針對七二班的大部分同學沒有掌握正確學習語文方法的情況,我想了很久,決定從“1”抓起,我在班上說我要選一個同學單獨輔導,每天中午花一個小時的時間給他補充語文知識,同學們聽了都很激動,很多都想成為這獨一無二的選擇,漸漸地大家表現慢慢好了起來,有了思考問題的樣子,那就是他們最可愛的模樣。選的這位同學自己也非常努力,每天都完成我安排的任務,我告訴她,等她學好了,一定要用老師教的方法幫助班上的同學,1變成2,2變成4,4變成8……無論結果如何,我都在努力嘗試,也盡量讓結果變得更好。我始終堅信,對學生無私的'愛,學生感受得到。畢竟,讓學生愛才是好老師。教育是一門集藝術性和科學性為一體的事業,今后還有更漫長的道路需要我們去走,關老師在書中說,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性格,對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生習慣的養成都有著明顯的影響,老師的爭強好勝、嚴謹認真或者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都無形中傳給了孩子,而管理班級的思路、管理策略及管理手段,是一個班集體優劣的決定性因素。如果真是這樣,我希望我能帶給孩子們的都是正面積極的影響,能夠帶領他們努力造就未來,拼搏才有明天,此后,在他們的一生中,都能奠定一個好的基礎,都能回憶起初中的這段美好,沒有后悔,沒有遺憾,足矣。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10
假期里閑來無事,一次逛書店偶然看到一本《憑什么讓學生服你》這本書。書名深深吸引了我,翻開一看作者原來是關承華老師,于是毫不猶豫的帶它回家了。通過這本書讓我了解了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教學經驗的優秀老師,為了解決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總結提升自己;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思索學生的心理,總結教育方法,使自己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展現了不平凡的人生。不得不說她的這種教育概念實在深受年輕教師的喜愛。
書中根據實際事例一一詳談分析,語句甚是流暢,字字透露著真情。這次品讀真是讓我深有體會久久不能忘懷。讓我深受啟發的是關老師所提出的'學會用“大腦”去思考總結,以利于提高自己有關教育的內涵;以及用“心”去體會學生;還有用“真情”感化學生,讓學生實實在在的佩服。笛福也曾說過:“一個有教育別人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教育好自己。”所以要想切實贏得孩子們佩服,是老師首先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學生做出榜樣。這些行為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深知自己也有不足之處,但這不會影響我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情。從最簡單的儀容儀表開始我嚴格的要求著自己,盡力做到樸實整潔。以自身去影響孩子們注重小學生應該符合的小學生文明禮儀規范。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孩子們穿戴整潔大方。
再者就說到用“心”品味學生了,老師只有平等、真誠地對待學生,與學生作朋友,才足以讓學生信服。想想也是,在我們面前的學生還只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只有他真切感受到老師的真誠相待,才會對我們產生發自內心的信服。對于關老師提出的師生間理解的“時間差”的想法,讀書筆記真是值得讓我雙手為她點贊!我們只是比學生年長了些,只是先學了幾年知識,所以比他們懂得稍微多一些的平凡人而已。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我常會有這種想法:“為什么這些知識點我都已經教過學生好幾遍了,怎么考試的時候,還是老犯同樣的錯誤呢?”每每出現這種情況內心總會有些波瀾。正是在看了關老師的這段話之后,我的心就平靜許多。作為教師,我們整整比他們多學了至少十年的知識,也有了實踐經驗,運用起來自然自如許多。“我們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想想我們自己也曾犯過同樣的錯誤也不止一次”。想到這,不禁笑出聲來。當然如果學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些地方落后于人,以及自己怎樣才能取得進步,那么我們教師就應當主動地找孩子們談“心”了。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引導孩子,也不要太過于心急而忽略了他們的感受。
其次關老師在文章中講到了“用情去感化孩子。”學生只有首先感受到了師愛。他的心才會跟著我們的步伐向前走。事實證明,家庭中出現的問題,常常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我們學校也有這些問題家庭里的孩子,父母離異,長期的分居生活直接導致了這個孩子越來越叛逆的心理。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引起學校及我們老師的關注,我們也一直在努力與孩子談心,做到不傷害其自尊心,瞬間感覺作為老師必修的一門功課就是學會觀察學生,在細節中發現問題。
書中關老師所說的話讓我心如明鏡,受益匪淺。也正是讀了她的書讓我的假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也時刻提醒自己在這個看似非凡卻又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學習,學會做一個“用腦、用心、用情、的老師”,對孩子在成長中的過錯,多一點理解、寬容,也時刻反思自己。教育工作任重道遠,相信只要把每件小事都看在眼里勤奮踏實的工作就可能成為讓學生佩服、信服、心服的老師。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11
讀了《憑什么讓學生服你》一書,對之中的含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親其師,信其道”,這里的親不是指親情、親近、親愛,學生對老師的“親”更多的是一種由衷的佩服。我們每位教師都希望自己在學生中有很高的威信,都希望學生們真正的佩服自己,愿意聽自己的話,但如何才能贏得學生真正的佩服,讓他們“信其道”呢?關承華老師書中用大量感人真實的事例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導和深刻的啟示。讀關老師的文章,如同與一位長者交談,使你受益匪淺。她娓娓道來,每一句話都那么真誠,每一件事都讓人感動,為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動,為她的教育方式所感動,為她對學生的愛所感動。她不但令她的學生們佩服、信服、折服、心服,也同樣令我心服口服。
教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
在這一章節中,關老師用具體的事例講述了如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的,她可以在軍訓時陪著孩子們一起淋雨;她帶領孩子們一起進行愛心捐助;她愿意做學生的朋友做班級的一員和學生共同承擔集體責任,看到教室內的'廢紙不是批評指責而是彎腰撿起來;她不僅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更關注他們的道德水平;她不斷的讀書——汲取高營養,學習教育專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讓自己的根基盡量扎實深厚些??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讓學生佩服呢?
平等、真誠與理解——讓學生信服
在這一章節中關老師舉例:當學生偷偷告訴我,他喜歡同班某女同學了;當一個男孩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我求助,不知如何拒絕女同學的性要求;當一個自知犯了錯,買好藥準備了結生命的男孩,深夜撥通我的電話時;當學生向我哭訴,父母離異自己不知所措時,我都耐心去傾聽,然后推心置腹發表我的意見和建議。使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這樣的老師,讓每一個人都深深感動。感謝關老師,感謝她的平等、真誠與理解,感謝她的把學生看作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們成年人有的他們都有,與我們平等的人。
高明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折服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因此我們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關老師高明的教育方法對我們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他在“給學生一個意料之外”、“知恥而后勇”、“響鼓也要重錘敲”、“尊重個性因勢利導”中告訴我們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這一切都建立在教師對學生十分了解的基礎之上。我們有些老師在教學中往往關注的是差學生的缺點和好學生的優點,而忽略了差學生的優點和好學生的缺點,這就造成了老師在差學生心目中的“偏心”形象,學生怎么會服你呢?一旦差學生不服你,他就不會聽從你的教育,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和你對著干。而好學生當他們身上滋長某些小缺點你 不及時給與引導久而久之將發展成大缺點,想改正時就很難了。我們要象關老師那樣尊重個性因勢利導,用心去觀察和理解每一位學生,從他們的言行舉止、情緒反應中捕捉孩子們的心理活動,并且及時給予關心、安撫、或者提醒、糾正。
愛的溫暖與滋潤——讓學生心服
關老師用他幾十年來真真切切的親身感受告訴我:用老師的愛心換學生的真情,讓師生間的情緣成為打開孩子心扉的催化劑;把教育當作一份事業,而不僅僅是一種職業,熱愛這份事業,就會熱愛學生,對學生的那份真情就會情不自禁的流露或者瞬間迸發;與偉大的母愛相比,真情的師愛,溫暖與滋潤的是孩子的心,而心花綻放才是最美麗的。
用“腦”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內涵、教育水平,達到讓學生佩服的境界。
用“心”去理解學生,你給予他們平等與真誠,才會贏得他們不設防的信服;不帶有傷害的教育手段,必定會讓孩子折服。
用“情”去溫暖和滋潤還不夠茁壯的小苗,他們并不是鐵石心腸,心被焐熱了,也會用真情來回應。
愿我們都能成為象關老師這樣的讓學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的教師。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憑什么讓學生服你讀后感(精選11篇)08-22
你憑什么任性作文07-28
你憑什么憂傷作文10-04
銀行憑什么判斷你的信用12-08
你憑什么上北大讀后感01-18
《你憑什么上北大》讀后感12-17
憑什么作文07-22
憑什么作文03-08
你活得渾渾噩噩,憑什么奢望遇到貴人05-06
研究生你憑什么要拿5000元月薪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