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五項修煉》讀后感

時間:2024-05-29 12:42:53 讀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五項修煉》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項修煉》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項修煉》讀后感

《五項修煉》讀后感1

   在知識更新日益劇烈、崗位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我們的社會需要的已經不僅是單一的專業人才,而更多的崗位需要既懂得專業技術又了解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借此次讀書活動,我挑選了許多管理方面的書籍,其中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給我印象頗深。

   《第五項修煉》書中對每一項修煉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五項修煉的結合也恰到好處,指出了個人與組織間的密切關系,使人讀后深受感觸。五個部分分別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團體學習、系統思考。

   一、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煉是不斷理清并不斷加深個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并客觀的觀察現實。能夠自我超越的人,總是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愿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因此,只有自我超越愿望強烈,才能保證學習的動力。對于個人而言,社會在進步,唯有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我,才能跟上時代、才能勝任自己崗位。

   二、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響我們如何了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像、印象。我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為的影響。在團隊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證團隊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接受別人的想法。總之,在團體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團隊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們在打開自己心扉的同時,也要接受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在個人來講,要勇于和善于敞開心扉,并且能夠傾聽吸納別人的想法和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打開成功之門。

   三、建立共同理想。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理想,那么,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為了這個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這種共同的理想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可以無限放大的,是一個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高度的概念。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學習型團隊的共同理想就是利用集體智慧為企業創造效益、為集團謀求發展。

   四、團隊學習。團體學習的修煉從“深度匯談”(dialogue)開始。“深度匯談”是一個團體的所有成員,在思考了所有問題之后,毫無保留的說出心中的思考而進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團隊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體的智商卻只有六十,這是為什么呢?團隊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希臘文中“深度匯談”(dia-logos)指在群體中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較個人深入的見解。同時,在深入討論當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超過自己思想數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作為一個部門或駐地辦,通過團隊學習的方式共同進步,是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的。

   五、系統思考。系統思考使人由看片段到看整體。從對現狀作被動反應,轉為創造未來。從迷失在復雜的細節中,到掌握動態的均衡搭配。系統思考讓我們看見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杠桿點。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能產生以小博大的力量。

   我們是群體中的組成部分,要時時刻刻想著群體的愿望。身在團體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難的,有的時候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護群體的利益。而我們就應該從全局宏觀的角度思考群體的價值取向,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達到個人價值與全局價值的平衡。學習型組織很像飛機或電腦等工程上的一項創新,而五項修煉便是這項創新工程中缺一不可的技術。“修煉”(discipline)的境界并非靠強制力量或威逼利誘以致,而是必須精通整套理論、技巧,進而付諸實行。每習得一項修煉,便更向學習型組織的理想跨進一步。它跟藝術、工程等任何其他的修煉一樣,有些人學得比較快,有些人較慢,但是任何人都能夠透過演練而熟能生巧。

   這五項修煉,具體是指修煉什么呢?“自我超越”是不斷反照個人對周邊影響的一面鏡子;“改善心智模式”專注于以開放的方式,體認我們認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愿景”培養成員對團體的長期承諾;“團體學習”是發展團體力量,使團體力量超乎個人力量加總的技術;“系統思考”極其務實,可以使我們了解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距離,它的精髓是用整體的觀點觀察周圍的`事物。融合五項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學習型企業組織模型,其中的系統思考是核心,是動力,是掃除學習型企業智障的主力軍。

   通過學習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個人及組織中幾種潛在的巨大力量來源——它們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卻是最不明顯的。當掌握這些力量,個人的生命空間會變得很大,才能成為一個全神貫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我都有過這種經驗:成為出色團體中的一分子,在這個團體中,一群人以極不尋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相互取長補短,為共同的大目標全力以赴,而創造出驚人的成果。同時每個團隊都有各自的特點,《第五項修煉》的作者——彼得·圣吉博士的觀點是要我們去發展學習型的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理論,并把這項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發展學習型團隊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保證企業的生存,促進企業的發展,也是為了實現企業員工與工作的真正融合,使員工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義,更可以引導出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的新觀念,不斷突破自我,不斷挖掘潛能,努力形成“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學習觀和工作觀,努力創造理念創新、方法創新、工作創新的氛圍,創造企業內部團結、和諧、奮進的氛圍,更好地履行自己職責,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五項修煉》讀后感2

  《第五項修煉》是一本1990年初版的老書,但還是被管理學院各位老師推薦,可見它在管理學領域的經典,搜索網上對該書的口碑評論,很多企業家認為書中所提倡的.觀點也是當今企業在現場情況中也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當前企業存在的問題:組織被肢解分離,組織整體缺失。

  隨著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的濫用,KPI、目標管理、配額獎金等都漸漸把組織里的每個人變成一個螺絲釘,從而缺乏全局視角,這樣不僅會讓員工產生主動積極的錯覺,而且會讓大家總認為“敵人在外部”,然后采用一系列被動的反應,所有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缺乏系統觀。

  五項修煉: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的方法:梳理系統中各個事物之間的關系,例如:車速、油門、剎車,油門越大車速越快,剎車越大車速越慢。紛繁復雜的各種事情,歸根到底只有三種關系:正反饋、負反饋和延遲。想要解決問題,還需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這個就是杠杠點,要找到杠杠效益的作用點,關鍵在于觀察事件背后的結構模型。

  工具應用:結合劉潤老師的《商業洞察力》,思考怎么利用正反饋,分析自己在運動方面的增強回路,從1月份開始固定每天早上6點~7點時間段內運動,不限運動內容,堅持一個半月后,體重減少了X斤,BMI也在趨于標準,備受鼓舞,在群里打卡也受到了大家的鼓勵,就對跑步、跳繩各種運動漸漸有了興趣,然后進一步喜歡上運動。

  總結:因增強果,果反過來又增強因,形成回路,一圈一圈循環增強。

《五項修煉》讀后感3

  生完孩子讀書的興趣就慢慢的降低,拿到書本,一般情況下趁著熱情走馬觀花的看個大概,自以為弄清楚主要意思了,書就被束之高閣,除非等到某個時候需要才會重新拿起來看。因此手頭上的書一般很少能夠完整從頭看到尾,李玲玲老師這本《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煉》是個例外。有天下午沒課,在所有事情都完成了情況下,巧不然眼睛掃到了這本書,想說買來了都還沒開始閱讀,于是乎拿起翻開開始讀之。本以為很簡單看幾個小章節就會蓋上書本,沒想到,一看下去欲罷不能休,看了第一修煉后,又續看第二修煉。后來我整整花了一個下午都在看這本書,一口氣看了真本書的前三個修煉,我配班的班主任都不可思議的我坐了一下午,看了一下午的書。

  為啥這本書這么吸引我,我無法從很專業很理論的角度分析,我只能從我內心最簡單的想法分析。這本書看似講述了數學,但我的理解是講述了什么是教育的真諦,這個內容不但含有數學教育,含有德育教育,更含有做一名合格人民的教育。

  李老師的努力踐行,用自己行為感染了學生,引導學生,甚至影響了學生家長。因為愛有了“有難同當”的故事;因為愛有了調皮孩子主要幫助別人送還課本;因為愛有了李老師不斷的提醒自己也告誡孩子“別急,慢慢來。”李老師的努力踐行,用生動的故事還原了“四基”“四能”的本真面目。在真情敘述中,我也逐步和李老師的思維融合起來。比如李老師談到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我們習慣了短除法。但通過李老師的.深度分析,我了解到了數學和技巧是兩回事,課標把列舉法作為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通過淺顯的例子加以呈現。長遠來看對學生培養數學素養比教會學生單純的一種基本數學技巧作用要大得多。李老師在對乘法分配律能移多補少嗎?佩服李老師讓學生在假設推測驗證總結中鍛煉提升,更佩服李老師在課堂上關注和捕捉學生生成寶貴資源的意思和回應能力。

  一個個小故事,一段段精彩的教學經驗,李老師的書來自教學第一線,書中的五項修煉不像是在敘述教師的修煉,倒是在和教師交流自己從教以來工作中的一些花絮,字里行間吐露著李老師對工作的誠心,對教學的潛心,對學生的愛心。

  讀完李老師的五項修煉,我猜想:所謂的“智者”,更多意義上,是指引領我們思考的人,是指導我們前行的人。這些智者,往往用他們鮮活的經驗啟迪我們,用他們創新的思想喚醒我們。他們不求回報,無私奉獻著自己的智慧。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書寫自己的生命傳奇,讓生命詩意綻放。

  “好教師從來就不是靠培訓造就的,更不是靠檢查、評比、競賽造就的,好的制度加上自我期許,才是好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誠哉斯言!李老師成功的路徑雖然不能復制,但是,她給我們指出的5項修煉非常實用。愿我們認真學習,不斷修煉,在學習中豐盈自己,提升自己,做一個心存夢想、受人尊敬、幸福快樂的數學老師!

《五項修煉》讀后感4

  上MPA課時,有位老師曾重點推薦此書,買回來在家里放了一年才有時間翻看,初看時挺引人入勝,以為一兩天就能看完,結果看了三個星期,基本沒看明白什么意思,或許是我缺少管理方面的實踐和經驗。

  時代在飛速發展,曾經引以為傲的質量管理、標準化建設等都成了老古董,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層出不窮、日新月異,但思想到實踐的過程起碼三十年,剛好是一代人。

  比如在體制內,我們才走完領導崇拜的路程,盲目遵從領導的指示,一心只想貫徹領導意圖,無條件的服從上級,美其名曰“首長負責制”。

  而有自己獨立見解的,想實現新想法的,都是刺頭,被時刻提防,百般打壓,因為組織不需要這種人,組織需要的是穩定。這種人天生具有顛覆性,很容易影響到舊體系的發展,是組織的天敵。

  長久下去,組織就如一灘死水,失去活力,步入衰退,效率低下,內耗嚴重,嚴重影響到組織的生存。這時組織內就有變革的力量、有變革的領袖人物順應潮流,力行改革。

  本書提出的一些觀點,我覺得對現階段的體制很有借鑒意義。即:萬物有靈,世間萬物為一體,組織也是具有生命力和學習力的,個人需要與組織共同學習、共同協作、共同修煉,變革需要由下自上推動,而不是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

  組織不是某個人、某些人的'組織,而是每個人共同的組織。我覺得,體制內過于提倡領導權威,神化執行力,缺乏一種自下而上的溝通反饋機制和能力,缺乏雙向流動和甄別共同愿景的能力。

  我們鼓勵創新,其實是幌子,我們鼓勵的是有目的性創新,講求的是控制和妥協。

  我想未來的理想社會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生存求得保障,自我得到超越發展,資源得以自由流動。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是為定數,也是變數。

  我想這變數,就是我們每一個獨特的個體。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認識自我,改變社會,從我做起。

《五項修煉》讀后感5

  第五項修煉的法則:今天的問題來自昨天的“解決方法”。你越使勁兒推,系統的反彈力越大。系統思考里有個名詞叫補償反饋,即愿望良好措施介入后引起系統的反應,結果抵消了介入行動所帶的好處。這使我想起冬吳相對論有一期叫《少有人走的路》,當中說到如果是錯誤的心智模式,你越努力,可能越沒有好的結果。情況變糟之前會先變好。感覺這句話有翻譯問題,應該是變糟之前還呈現好的狀態,也就是補償反饋的延遲反應。選擇容易的辦法往往會無功而返。書上表達為這是非系統思考的結果,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一種固定的心智模式所造成的。因為我們對使用熟悉的習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確實會讓自己感到放心。療法可能比疾病更糟糕。比如用喝酒解決煩惱,結果煩惱沒解決,新的問題又形成了,那就是酒癮。專業名詞叫轉移負擔。快就是慢。

  因和果在時空中并不緊密相連。造成困難的根本緣由有時不是問題的頑固性或對手,而是在于我們自己。微小的變革可能產生很大的成果—但最有效的杠桿不易被發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不是馬上。把大象切成兩半得不到兩頭小象。其實組織與生命系統一樣具有完整性,是不可切割的。部門之間的界線分明,往往阻礙了重要的互動關系及共同發展,沒有大局意識要想有大局發展真的有點難,這也是系統思考認識的關鍵之處。不去責怪。書上說分立的“他人”并不存在,你和那個被責怪的人都是同一系統的組成部分。這似乎有點哲學意味,要大多數人認知還真不容易。

  系統思考是觀察整體的修煉,它是一個思考框架,用它來觀察的還有變化的模式。系統思考一組的具體的工具和技術,主要來自兩個領域:控制論中的“反饋”概念,“伺服機制”。系統思考是學習型組織如何看待世界的的基石。

  管理中真正的杠桿效益在于理解動態復雜性,而不是細節復雜性。理解上有點難度,細想想。系統思考修煉的實質是心靈的轉變:看清各種相互關聯結構,而不是線性的因果鏈;

  看清各種變化的過程模式,而不是靜態的“快照圖像”。系統思考會逐步形成一種豐富的語言,來描述各種各樣的相互關系和變化模式。它最終會通過幫助我們看清事件和細節背后的深層模式來簡化生活。

  本書觀點認為現實存在是由種種循環組成的,但現實中我們往往只看到直線,即表面性的東西。正面反饋:指鼓勵贊許的評價。反面反饋:壞消息。系統思考的一個公理就是每一個影響既是因,也是果。這不就是辯證地分析問題嘛。系統的觀點認為人類是反饋過程的一部分,不能獨立于整個過程之外。我們必須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能與自然分離。這個觀點非常值得深思,至少對我來說是沖擊性的。當我們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你對很多東西會心存敬畏之心,你不會對他人高高在上、目中無人,你會感覺自己的渺小,你做事會做人會為他人他物考慮更多。

  在圖書館有幸借到彼得·圣吉的著作《第五項修煉》,書中論述的“系統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等五個方面的個人修煉,及通過個人修煉對組織產生的作用,讓我眼前一亮。

  只有個人學習才可能實現團隊學習,團隊學習以個人學習為前提。要做好一個學習型組織,團隊成員需認同學習是必須的,是正確的——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自我超越和成長,也是對團隊整體能力的提升。

  書中談到的“學習”,我認為不是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學習,不僅是對知識、理論、方法等傳統意義上的學習。只要是有進步、有優化、有調整、有計劃等都是一種學習,這個學習的'范疇很廣很大。這或許已經改變了我們的心智模式,開放了我們的心態,革了我們的命。

  我個人理解的“系統思考”,就是“大局觀”、換位思考。你在某一個角度、某一個位置得出的結論,做出的選擇或決策,放在更寬的角度、更高的位置、更全的觀念來衡量,它或許只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已。就如組織中某個部門的負責人,在他的崗位上思考做出的建議,不被直接領導所采納同個道理。因為這個建議以他自身的位置去思考,可能破壞了整體的布局、決策、打破了制度,破壞了某種平衡。只有學會系統思考,每個人的選擇和決策才會更加合理。

  每個人選擇了一個組織,為這個組織服務,會不會和這個組織走到底,都是不確定的,只有隨時間推移才會有結論,這就是雙向選擇,沒有對與錯。不管結果如何,對個人來說,你在這個組織中是否成長了或是否在以前基礎上實現自我超越才是關鍵。

  你在這個組織里,若物質和精神都沒得到提升,綜合能力沒得到提高,說明你沒有進行任何學習,你還是原來的你,不進則退。讀后感·你在這個組織中的這段時間是浪費的,對你個人或組織都是很糟糕的一個結果。讀后感·只有在組織發展和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自我超越,即使離開這個組織,對你個人而言也是一種成功。制度使想干壞事的人不能干壞事,手機版文化使能干壞事的人不想干壞事,這就是制度和文化的區別。文化是一種價值觀,是做選擇和決策的依據。每個人思考的原點不同,做事的方法不同,對于一個組織來說,需要把不同的人的想法統一起來,達成共識,才能共同實現個人和組織的愿景。這種“共識”就是一個組織的文化。

  《第五項修煉》是一部能夠讓我們在信息化時代大潮中仍然具有競爭力的寶典……在知識更新日益劇烈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能夠才能始終保持著競爭優勢呢?終身教育,社會中人的再教育,出國深造等等。接受教育成為自我提升的手段。即使人們早已走出校園,可是知識的力量卻伴隨人們的一生。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也是因為知識的力量。我們要成為社會中的強者,就應該學會不斷地學習,也就需要學習型組織。這也就是《第五項修煉》所提出的觀點。

  老師要我們在3個星期內讀完《第五項修煉》這本管理學的書。閱讀完后其實大多數人都是似懂非懂的。百度一下才知道這本書并不簡單,這是一本不同尋常的書,這是一本開拓性地倡導學習型組織管理思想的巨作。作者是彼得·圣吉是在總結以往理論的基礎上,并通過對4000多家企業的調研而創立的一種具有巨大創新意義的理論。

  說起彼得·圣吉,他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國際組織學習協會(SoL)創始人、主席。與一些前輩們致力于將系統動力學與組織學習、創造原理、認知科學、群體深度對話與模擬演練游戲融合,發展出一種學習型組織的藍圖。被稱為管理學之父。與一些國際的大企業的合作使他更好地被人們所認識。該作者出過不小的書,其中他的《第五項修煉》給組織管理帶來了一個全新理念,而這些理念轉化為實際管理制度與行為,就可能引起管理方式的大變革。總的來說《第五項修煉》書中對每一項修煉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五項修煉的結合也恰到好處,指出了個人與組織間的密切關系,使人讀后深受感觸。這五項修煉可以概括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一、自我超越

  俗話說:人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或許是出自這里吧)只有超越自我的障礙,個人的不斷進步才能帶動組織的的進步,整如全就是一的道理一樣,組織中的全部就在于每個人的組成上。不斷明確自己的目標與愿望,并為之不斷地奮斗。超越自我,為組織更有力競爭提供保障。

  二、改善心智模式

  每個人,出生環境,生活狀況也不盡相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生看法與生活態度,這些心智模式會影響我們了解這個世界,以及采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思維方式,甚至可以是圖像、或印象。該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并不是人人都做得到。因為這是對你自己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一種否定。但這是保證團隊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接受別人的想法。才更好地成功……

  三、建立共同愿望

  組織中,只有有著一致的愿望,團隊的凝聚力就更好的提升。有著共同的愿望,心聯心,凝聚力無限放大,組織的力量就的以提升。人們尋求建立共同望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們內心渴望能夠歸屬于一項重要的任務、事業或使命。

  四、團隊學習

  團體學習的修煉。“深度匯談”是一個團體的所有成員,在思考了所有問題之后,毫無保留的說出心中的思考而進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團隊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體的智商卻只有六十,這是為什么呢?團隊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希臘文中“深度匯談”指在群體中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較個人深入的見解。同時,在深入討論當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超過自己思想數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作為一個部門或駐地辦,通過團隊學習的方式共同進步,是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的。

  五、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使人由看片段到看整體。從對現狀作被動反應,轉為創造未來。從迷失在復雜的細節中,到掌握動態的均衡搭配。系統思考讓我們看見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杠桿點。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能產生以小博大的力量。

  我們是群體中的組成部分,要時時刻刻想著群體的愿望。身在團體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難的,有的時候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護群體的利益。而我們就應該從全局宏觀的角度思考群體的價值取向,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達到個人價值與全局價值的平衡。學習型組織很像飛機或電腦等工程上的一項創新,而五項修煉便是這項創新工程中缺一不可的技術。“修煉”的境界并非靠強制力量或威逼利誘以致,而是必須精通整套理論、技巧,進而付諸實行。每習得一項修煉,便更向學習型組織的理想跨進一步。它跟藝術、工程等任何其他的修煉一樣,有些人學得比較快,有些人較慢,但是任何人都能夠透過演練而熟能生巧。

  《第五項修煉》為眾多領導們提供了一種很好的經營組織的模式,在這個出世就要進步的時代,人們都不得不前進,沒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方式。成功就只會與你插肩而過。有好的方式,就如有好的開始。要在某行業中做到一將功成。就不不有著可以令萬骨枯的寶典。而著就是第五項修煉。

  最近我閱讀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呵,那感覺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個小學生樣端坐著,聽著他從內心深處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著他為我開啟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經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語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還有那些我還是有些不感興趣的圖表,都在給我以啟迪以思考。

  悄然掩卷,讓我收獲頗多。它讓我懂得了什么是“五項修煉”及其重要性;

  也讓我懂得了個人素質的提高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維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逐步學會自我超越,學會心靈的轉換,學會建立共同愿景、團體學習,學會用系統思考解決各種問題;

  同時也清楚地認識到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在整個修煉的重要性:它是整合其它修煉成為一體的理論與實務。這本書的每一章節都讓我愛不釋手,不是魚就是熊掌。

  我特別喜歡那個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會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溫水中,不去驚嚇它,它將呆著不動。現在如果你慢慢加熱,當溫度從華氏70度上升到華氏80度,青蛙仍顯得若無其事。甚至自得其樂。可悲的是當溫度慢慢上升時,青蛙將變得愈來愈虛弱,最后無法動彈。雖然沒有什么限制它脫離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青蛙內部感應生存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環境中激烈的變化,而不是針對緩慢漸進的變化。

  大部分動態性復雜都是處于緩慢漸變的過程,極不易察覺。即使察覺了,已經為時已晚。在生活中,想想看,水質是突然變壞的?交通是突然擁塞的?健康是突然變差的?孩子是突然變壞的?……

  許多問題已比較清晰的出現在腦中,是啊,《第五項修煉》幫助人們重建一種新的看問題的方式,從習慣看世界、看環境、看別人,改變到向里看、看自己、看自己的內心;

  從看局部,到看全局、看系統。從而能看到存在與內的智障,尋求到克服它們的可能。《第五項修煉》的成功和杰出之處不僅在于它的理論,而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和對實踐的有效指導性。它可能幫助你在弄清為什么的前提下,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自我開發、自我超越的能力;

  改善心智、提高認知的能力;

  團隊學習和團隊建設的能力;

  系統思考、掌握未來的能力。

  《第五項修練》順應了信息化時代大潮,是知識經濟的產物,完全符合我國創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社區、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家庭的發展目標。

《五項修煉》讀后感6

  我讀的管理書不多,也許是因為沒有時間,也許是因為文化過低,也許是因為理論性的東西過于復雜。現受公司領導之教導,閱讀了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寫下了我的一點心得和感想。以及我的一些淺見。

  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有五項主要內容:分別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煉就是學習擴展自身的能力,從而獲得最理想的結果,并且創造一種組織環境,激勵組織成員個人成長和發展,讓他們追求自己選擇的志向和目標。在實踐中理清并不斷加深個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在學習中,工作中,樹立自己的目標,分清不同階段的目標,不斷的超越,不斷的審視和檢討,從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境界,從而使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從而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人。通過提高個人水平,從而把工作做得更加理想。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對自己頭腦中的圖象、印象進行反思,并不斷地加以改進,使其變得更加清晰,我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自己行為的影響,但事實上他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時時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有時都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在團隊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證團隊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我們常說:“思路決定出路”,“多動腦可以少動手”,其本質就是要改變自己的一些思維模式,甚至一些思想。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打開心扉,接受別人的想法,包容和理解他人的想法。總之,在團體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團隊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們打開彼此的心扉,同時,也要接受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團結一群人,帶領好一個團隊,在現實工作中,做到力出一孔。

  3、建立共同愿景。是指集體成員共同勾勒出大家為之奮斗的未來圖景,確定工作原則和指導性的規范,從而在集體中建立起承諾奉獻精神,甚至大公無私精神。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愿景,那么,團隊中的個人會為了這個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工作。而這種共同的愿景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就是團隊中的“向心力”。這種凝聚力是可以無限放大的,是一個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高度的概念。讓我們的組織充滿戰斗力,在市場經濟中,做到戰無不勝,激勵起大家火一樣的激情,擁有高昂士氣,我想是非常有益的。

  4、團隊學習。是改變交談和集體思考的技巧,從而能用可靠的方法發展出超越團隊成員個人才能總和的集體智慧和能力。通過團隊學習,就是要讓1+1>2,甚至1+1+1=111,這就好像我們的拳頭,當我們用一個個手指伸出時,其一個個的力量是需要在練習中提高,而其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當我們把五個手指握成一個拳頭,其打出的力度,是暴發性的,通過團隊的學習,我們就捏起了一股繩,這樣的去開展工作,才可取得最大成果。

  5、系統思考。是對影響系統行為的力量和相互關系進行思考的方式,也是用以描述和理解這種力量和關系的語言,這項修煉讓我們知道如何更加有效地改變系統,如何行動才能和世界的自然及經濟演進的過程保持協調一致。這就好像我們之前的質量管理,沒做ISO9000系統時,是不知如何做,而如今,我們做了質量管理系統,我相信,在我們不斷的學習和運用中,對我們美麗來公司的質量是不止上升一個檔次,而且大家的工作在進行當中,會發現自己常常從系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發生了具大的變化,系統的運用,其作用是無窮的。

  我想,這五項修煉,彼此之間也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打造有創造力團隊的較好的一個方法,也可是個方向。但我認為,這五個方面又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彼此不可割裂開來。我認為,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是前提和基礎,而共同愿景是一個目標,一個愿望,團隊學習是一個保證,系統思考是一個工具,一個方法,一種手段。相互之間密不可分,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有利于團隊在事業中創造更好輝煌。

  當然,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特點,彼得·圣吉博士的觀點是要我們去發展學習型的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

  己需要的理論,并把這項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另外,我還想談談書中的一些好的思想及方法,如書中談到質量管理,有三套指導思想,一是關于整個組織“志向目標的堅定性”;二是對變異特性的理解;三是與人類的動機有關;換個簡單的說法,我們的質量立常一定要堅定,明確我們的質量目標,就能對質量變異做一個較好的判斷和把握。同時,時間變了,空間變了,我們的`質量要求也會隨之改變,做到適度把握質量,做到滿足甚至超越客戶的期望。

  同時,作者也談到了質量失敗的原因,我想在此也是較為深刻的,如面對質量問題的心智模式是不是清晰,對組織的愿景是不是有著共識;在組織中是不是有壁壘;有沒有系統的思考和良好的心態,建立共同的學習型團隊等等。其確實是影響我們質量的一些根本性的東西,對我們來說,仍需要好好學習和提升。

  而作為企業中的中高層領導,在面對質量問題時,有幾個方面也是值得思考的,如改變個人風格;重新設定培訓和團隊訓練的方向;保證經常參與;要有耐心,出成果往往是有時間延遲的。這些對我們的質量提高也是有著一定幫助的,希望在學習型團隊中各層級人員都有變則通,通則久的思想,從而打造好開放型的團隊,學習型的團隊,從而真正從根本上提高我們的質量,從思想上提高個人的修煉。把我們美麗來公司的質量做的更好。我相信,只要我們全力以赴,就一定能達成我們的目標。

  另外,書中提到的突破組織僵局的七個步驟,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也是較實用的,在此也一并說來,在碰到問題時,一是找出最初的問題癥狀;二是畫出所有的“應急對策”;三是找出不良影響;四是找出根本解決方案;五是找出應急對策的副作用;六是找出根本解決方法環路的關聯;七是找出高杠桿效益的行動。有時候,我們的工作中,使用這幾個步驟,真能有助我們的實際工作的開展。是一個不錯的工具。

  當然,書中還有很多好的工具,我在此也不能一一例出。在對第五項修煉,我想,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學習中,修煉的核心是反思,反思的秘密是調整,調整的前提是心態,而要有好的心態,首先要有好的意識,要有好的意識,就要有好的價值觀(如公德心、開放性、地方性),而要有好的價值觀,就要學習,個人學習,個人提升;集體學習,團隊提高。

  在此書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探詢,事件,行為模式,系統結構,心智模式在不斷的變化中,我們的對策也是在不斷變化中,而要不斷變化,就得不斷探詢,在探詢中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從行動到反思,從反思到共享,從共享到計劃的循環中,每次的循環都會取得可喜的進步,從而推動團隊走向更高的臺階。

  通過學習本書,我也真心希望我們美麗來這個團隊,能成為一個學習型的創新團隊,在我們未來的工作中,學習中,生活中,做一個學到老,做到老的真人。力圖修煉個人,成就團隊;修煉團體,成就未來。力爭“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在工作中找方法,在學習中找技能,在團體中成長,在成長中堅強。

  做事要修煉,做人更要修煉,通過修煉提升自己的境界。在此不可一一述說本書的精髓,此時的所思所想,也就暫到此止。

《五項修煉》讀后感7

  《幸福教師五項修煉》這部書是由禪學引發的教育之書,借禪道引發的教育之道。先讀感覺有點怪誕、晦澀,但讀著讀著,順著那禪言的指向,你悟到玄妙的禪機,感受到教育的美好。你會隱隱覺得,在禪學與教育之間存在著幽深而微妙的聯系。每一個故事都是那樣富有哲理,每讀一章都有一種撥開云霧、看到陽光的欣喜,讀完之后被其中帶給我的感動擊中。它引發了我無限感慨,讓我聯系起自己教學生活的點點滴滴,勾起我許多的回憶與思考。

  在讀《修煉一顆柔軟心》第一章的時候,我被禪師弘法落淚的故事感動,也更明白禪心其實就是慈悲、憐憫心、柔軟心。當讀到“如果能有這樣的柔軟心,我們就不會有偏見、固執,不會暴怒、狂躁,不會莫名地大光其火。如果能有這樣的柔軟心,我們或許就能更接近學生的心靈,感覺到他們的心跳和體溫,最終與他們心心相印。”這一段話時,我不禁想起班上趙李楠同學。他從上學期轉來,剛開始只覺得這個孩子基礎差,識字量少,書寫潦草。我給他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并在課上盡量地關注他。他也比較努力前進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熟悉了校園環境,有了自己的玩伴,漸漸貪玩起來。這學期,他表現得更加大膽與放肆,有時候作業沒做完就交上來,更多的情況是家庭作業不完成。我在班上批評教育了他多次,警告他再這樣學校要開除他,哪里來再回到哪里去,但仍不見起色。有一次,剛剛走進教室準備上課,組長又匯報:“趙麗楠不拿作業”我一時怒從心起,火冒三丈,并厲聲斥責道:“從明天開始,你不應念了!”可是,這樣的處理打破了我美好的心情,這節課上的效果可想而知。在隨后的日子里,我不想再在他的座位旁睄一眼,就當做他不存在吧。家長會后,我得知這孩子跟奶奶一起住,父親外出打工,母親不知去向。我才明白他的各種行為習慣是有原因的,不由地生出一絲憐憫。以后每次上課我就掃視一下全班,看看那個角落里有沒有他的身影。看見他坐在那里能夠按時到校上課我也就放心了。可是有一天我不見他了,問班主任知道他生病了。第三天他到校了,我看見他臉色不好看,大冷天衣服咧開,嘴角滿是泡。我為他將上衣拉鎖拉住,問了他最近的生活情況,知道了他后來在補課班。我告訴他:“你以后要好好吃飯,多吃蔬菜,不然身體缺乏維生素會上火。這兩天讓你奶奶給你熬一些綠豆湯喝,去去火。”他抬起頭用眼鏡的余光瞅了瞅我,“嗯”了一聲。我趁熱打鐵又說:“孩子,你看你爸爸打工多么辛苦,把你送到我們江德小學這個城區最大的小學,說明他對你學習的重視。你奶奶送你到托管班,也是為了你能夠更好地學習。所以你應該好好努力,積極向上,不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消磨時光,更不能破罐子破摔。如果你天天懶惰邋遢,你的家人和老師都很難過,你想讓老師難過嗎?”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想!”目光中透著堅定。“其實,你是個十分聰明的孩子,如果你能上進一些就會超過其他同學。”我指了指燦爛的陽光說:“你看太陽每天高高升起,她把自己的光芒投向萬物,給我們每個人以溫暖和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太陽一樣把自己的陽光發散出來,給別人帶來正能量。這就是老師在課堂上講的自帶陽光,照亮別人。”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后來他在課堂上能夠較為專心地聽講,有時候還能回答出別人答不出的問題來,這時候我就狠狠地表揚他,漸漸地,他在語文學習中能做到自覺、主動閱讀,作文也能夠寫自己真實的東西。上一次發表揚信的時候,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他走上講臺,微笑中流露著收獲的喜悅。

  是啊,就如書中所言:“教育的質地應該是溫潤、溫情的,教育的情懷應該是柔婉、柔軟的。做教師最好是豆腐嘴、豆腐心。一個真正好的教師,意志可以越來越強,心地卻可以越來越柔軟。”教育最為美好之處在于教師在成全學生的同時,也在成全著自己。在陪伴孩子行走和成長的路上,能使學生面朝陽光、積極向上,如果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和依戀,那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盡管今天的教育非常艱難,但是我們至少應當關注自己的內心,關注自己的精神走向,關注自己所從事的事業,關注自己所面對的那一張張面孔,那一雙雙眼睛,那一個個花朵般嬌嫩、始終渴望向上的孩子,它們承載著可能美好的希望,而當我們開始關注,就會感覺到生命的美好和莊嚴,就會更清晰地聽到那個聲音,那個靈魂不斷召喚我們的聲音,它會讓我們重新發現教育的價值和意義,也會讓我們更愛那些孩子,更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這是《過一種被需要和被召喚的生活》中的一段話,它勾起了我對教育生活的美好回憶。去年教師節前夕,因去參加縣上舉行的教育工作會議,所以耽誤了兩天課。回到學校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孩子們似乎很長時間沒有見到我一樣,他們用一種驚喜的目光望著我。平時調皮的張濤同學仰起笑臉問我:“劉老師,你這幾天去哪里了?”我說:“因為你們的努力和優秀,老師被評為模范教師去領獎了。”孩子們聽到這里都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發出“喲……”的贊嘆聲,同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里有他們的自信與功勞,更是對老師的敬佩與祝賀。這一刻,我真的被深深地感動了。我原以為他們會慶幸我不在的日子里能輕松自在,不用寫頭疼的作業,不用背誦課文以及難懂的詩詞,不用聽我那絮絮叨叨的“煩語”……因為平時看到他們上課鈴響了之后遲遲不進教室訓斥他們,因為作業書寫不工整而責怪他們,甚至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曾經舉起教鞭……這些他們似乎全然忘記,仍然是那么期待老師回來給他們上課。這一節,我將語文課改為“紅燭情、綠葉心”詩歌朗誦會。孩子們一個個登上講臺,朗誦著那動人的詩詞,似乎把世界上最美的語言都送給了我,讓我內心涌起一陣陣感動的漣漪。課下之后,他們紛紛拿出一束束鮮艷的花朵和自制的賀卡送給我,將我的手心塞得滿滿的。那一聲聲“老師,祝你節日快樂!”稚嫩的話語瞬間融化了我的心。是啊孩子們需要我,依戀我,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老師的地位無可取代。

  是啊,時光荏苒,青春不再。送走一屆又一屆畢業生,他們總是對我念念不忘。時不時有學生來看我,有的給我買來水果,送我水杯、套袖……讓我感動不已。去年臨放寒假前夕,我帶過的.一位學生來學校看我,但我上課去了。他一直尋找到我教室。下課鈴響之后,我走出教室的一剎那被一個高大的身影堵住了。一抬頭猛地怔住了。“劉老師,還認得我嗎?”細細一看這不是上大學的張樂同學嗎?他現在是那么英俊、帥氣,渾身散發著青春的氣息。我倆簡單交談了一下各自的現狀后,他深情地擁抱了我,帶著顫抖的聲音說:“老師,我想你了。”我也突然被他感動得一時無語凝噎,拍了拍他的肩膀。他還是回憶起上小學時的快樂時光,我對他的諄諄教誨令他至今難忘。臨別時他又握住我的手一時不肯松開,我對他說:“你真的長大了,好好學習本領!早日走向社會。”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我想起了我們曾經在學校里、課堂中感受過的美好時光,當孩子們離開以后還留存著溫馨的回憶。其實,我在平時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卻在孩子的世界里播下了愛與快樂。

  總之,我相信:讀書不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過程。在每一個寂靜的夜晚,隨手翻閱,便有點亮心燈之感。那白紙黑字的清流,便可滌去一身的疲憊與焦躁。也是讀書讓我明白被學生需要和召喚是一種幸福,被感動擊中是一種享受,被文字影響是一種成長。我喜歡牽著文字的手,在煙塵里覓得清歡,在清歡里腳踏俗世,樸拙而優雅地行走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讓自己變得更加溫潤、更加明媚,成為每個孩子心靈里愛的曙光。

《五項修煉》讀后感8

  《幸福教師五項修煉—禪里的教育》是由謝云所著的,他在該書中提出要“像禪師一樣做教師”,這句話看起來對老師的要求很高,但正如他所說的:“正因山峰高邁,才需要我們不息攀登;正因道路險遠,才需要我們不斷跋涉;正因教育艱難,才需要我們始終堅持――教育的復雜,決定了教師的尊嚴;教育的艱辛,決定了教師的價值。”也許,正是因為我們很多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不強,所以才需要我們不斷修煉。

  泰戈爾曾經說過:“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教育如水。那水,就是教師的柔情,是教師發自內心的“愛”。

  要使那些有棱角、有缺陷的孩子漸臻完美,教師就要將自己的柔情融入到對學生深切的關懷和愛護中去,這應是每個教師永遠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也恰恰證明我們教師需要不斷地修練,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完善自我。

  孩子們就像是一顆脆弱的幼苗,而我們的教育應該像春雨,滋潤心田,又不傷根系。很多時候,我們教師一句輕描淡寫的鼓勵,一次看似隨意的愛撫,一道包含真情的眼神,一個不露痕跡的暗示,便會給孩子留下刻骨銘心的暗示,產生極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就如春雨潤物,悄無聲息,但更具成效。由此可見,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才是最深入人心的,因此,我們每個教師要時刻將孩子放在心里,關注他們的點滴,給予恰如其分地表演或鼓勵。這些事說起來容易,但要真正落到實處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們教師要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能力,努力擴大知識面,讓自己賴以教育學生的一桶水變為有源的活水,常換常新,源源不斷。

  “教育是心靈的事業。讓我們學會悅納自己、豐富自己、成全自己,讓自己的心靈始終飽滿、溫潤、寧靜、敞開,始終保持精神的愉悅、智慧的明亮,始終保持教書的睿智、育人的清醒,這既是對教育的責任和擔當,也是對自己的修煉與提升。”謝云的這段話讓我明白,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就是在不斷地修煉,當有一天我們學會“像禪師一樣做教師”時,才配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五項修煉》讀后感9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第五項修煉》這本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圣吉所著的管理學巨著,它被譽為21世紀的管理圣經、20世紀屈指可數的幾本管理經典、世界上影響最深遠的管理書籍之一,并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過去75年最具影響力的管理類圖書。

  《第五項修煉》描述了公司如何通過采用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對策,來排除威脅組織效率和事業成功的學習障礙。在學習型組織中,新型的、擴張性的思考模式得到培育,集體的熱情得到釋放,大家不斷在學習如何開創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在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過程中,由五項新的構件技術集中在一起成為關鍵。這五項技術分別是:

  1、自我超越。

  我對自我超越理解為個人的前進動力、愿景目標,是不斷自我超越,不斷追求新境界的精神。自我超越是不斷澄清和加深我們個人愿景的修煉,是持續集中我們的能量,增強我們的'毅力,并客觀的觀察現實的修煉,即發展自身,而不是除掉什么。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和重要基石。

  2、系統思考。

  在我看來,系統思考可以簡單理解為基本世界觀,完善的知識體系,以及全面的思維模式。人類的任何活動都是系統中的一部分,活動也是由相關的、系列性的行動所組成,并通過無形的網絡編織在一起。這些活動之間相互影響,但卻不容易顯露出來。因此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需要全面的從整體方面去考慮。系統思考是一個概念框架,是一個知識體系,也是一個工具系列,通過系統思考可以讓各類的思考模式清晰的展現以幫助我們有效地認識和改變這些模式。

  當然,系統思考也可以理解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真正具有前瞻性的積極行動,除了正面的想法之外,還必須以整體思考的方法與工具深思熟慮,細密量化,首先考察除了我們最初極佳的立意之外,還會造成(產生)哪些我們極其不易覺察的后果。往往專注于某些片斷或短期事件,會使我們不能以較長遠眼光來看事件背后變化的形態,更無法了解其真正原因。并且目前很多事件實際都是因為復雜原因而緩慢形成的。所以,這更提醒我們系統思考的重要性。

  3、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決定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設、歸納,甚至就是圖像、畫面或形象。在我看來心智模式實際上指的是我們對事物的固有看法、思維定勢。如果我們被心智模式所限制,那么我們的行動就只會被限制在過去熟悉和舒適的范圍之內,雖然處理起來游刃有余但卻無法突破。

  正如某些企業滿足于現今所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裹布不前,最終被那些敢于創新與突破的新生代所取代。有時候,當我們面對困難時往往會努力尋求新的解決方法,但那些在我們腦中所呈現的完美方法最終并沒有能夠實現,究其原因,不是方法不好,而是心智模式在作怪。就是因為那些方法與我們所約定俗成的觀念想法,觀點相左,于是我們就限于舊規而將它舍棄了。

  這就告訴我們企業要勇于創新,突破約定俗成,打敗傳統的束縛。我們人也一樣,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畏首畏尾,要勇敢的大踏步向前。

  4、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大家共同的目標,價值觀和使命感,是我們對未來的共同向往與追求。它需要共同的努力,把企業中的每個人密切的聯系在一起,是每個人心向同一個方向,勁往一處使。

  5、團隊學習。

  團隊學習就是要以團隊作為學習的基本單位,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協同工作,使團隊不但能夠取得非凡的成績,也能使每個成員都能比在其他情況下更迅速的成長,實現1+1>2的效果,組織和個人都能在學習中受益。聰明的個人或許很多,但聰明的團隊卻不多。就算一個團隊有再多的聰明人,但如果那些人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而爭個你死我活,那么這樣的團隊注定是要失敗的,1+1只能小于2.

  這就是我閱讀《第五項修煉》后的理解及得到的啟發,或許很片面,這本書的內容很多地方都很專業,對于我來說比較深奧,我只是表達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

  讀了這本書以后,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更加注重對自我的超越,更加注重系統思考,把自己放到集體中,注重心智模式,突破陳規束縛,注重共同愿景,向著大家共同的目標努力,注重團隊學習,將個人與整體聯系在一起,絕不自作聰明,棄團隊利益于不顧。

《五項修煉》讀后感10

  利用閑暇之余,我認真研讀了《第五項修煉》一書,該書對每一項修煉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讓我受益匪淺。《第五項修煉》的內容包括五個部分,分別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其中系統思考是以上所提修煉中的第五項。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這項修煉是不斷理清并加深個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并客觀地觀察現實。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愿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

  第二項修煉: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決定我們對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設、歸納,甚至就是圖像、畫面或印象。我們通常不能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自己行為的影響。心智模式修煉要從審視自己開始——學習發掘內心世界的圖像,使這些圖像浮上表面,并嚴加審視。它還包括進行一種有學習效果的、兼顧質疑與表達的交談能力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

  第三項修煉:建立共同愿景。如果組織中沒有全體成員深度分享共同目標、價值觀和使命感,那這個組織就不能得到偉大的成功。領導力即要給予組織機構以激勵和啟迪,有能力分享我們所追求的未來圖景,偉大的組織都無一例外的用共同的身份和命運歸屬感把人們成功地凝聚在一起。這是因為共同愿景會激發成員真正的信念、行動意愿和投入參與,而非僅僅的服從。

  第四項修煉:團隊學習。當一個工作很投入的管理團隊,每個人的智商都120以上,為什么他們的集體智商卻只有63?團隊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在很多領域的實際案例顯示,團隊的集體智慧高于個人智慧,團隊擁有整體搭配的行動能力。團隊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能做出非同尋常的成績,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成長的快。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是整合其他修煉的'修煉,它把其他修煉融入一個條理清晰一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他防止了其他修煉變成分散獨立的花招,或最新流行的組織變革時尚。沒有系統的觀點就不會想去了解其他修煉之間的關聯。而只有通過強化其他各項修煉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才能讓一個組織正常并積極的運行。系統思考讓我們看見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杠桿點。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能產生以小博大的力量。

  通過學習這本書,我覺得我們每個人在團隊里都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但我們一定要有大局意識,第五項修煉的精髓在于整體大于局部。

《五項修煉》讀后感11

  《第五項修煉》是一本關于企業創建學習型組織管理思想的書,作者是美國彼得·圣吉博士。書中描述了公司如何通過采用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行動對策,即五項修煉來提高組織效率和排除阻礙事業成功的障礙。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彼得·圣吉博士和他的團隊在研究中發現,要使企業長遠發展,必須在企業建立學習型的組織,并要求所有人員全心投入學習,以此提升個人及團隊能力進而使企業獲得成功。

  第一項修煉是自我超越 。此項修煉目的是深入了解自我,客觀地認識現實并做出正確的判斷,在通過不斷的學習激發自己內心最想實現的愿望,并全心投入工作、以求實現超越。

  第二項修煉是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影響我們如何認知世界,并影響我們如何采取行動。我們所想的往往都是假設而不是真相。心智模式的問題不在于它的對或錯,而在于它常隱藏在人們的心中不易被察覺。

  第三項修煉是建立共同愿景。指的是在一個組織中每位成員發自內心的共同目標,進而形成團隊共同的目標,并有渴望實現目標的內在動力,主動而積極地投入。人們尋求建立共同愿景就是他們內心渴望能夠共同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事業。

  第四項修煉是團隊學習 。集體智慧高于個人智慧,因此團隊合作就會產生巨大的能力。團隊學習要發掘個人的潛力,進行創新,協調行動,團隊成員間建立起合作信任,互補互助。掌握團隊學習的`修煉方法是完善學習型組織的關鍵。

  第五項修煉是系統思考 。企業管理及企業活動是一個系統,由許多信息及活動聯系,彼此影響,因此做出的每個決定都要進行對全系統的思考。系統思考也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團隊學習與自我超越四項修煉來發揮其潛力。

  第五項修煉高于其他四項修煉,要在開發其他修煉的情況下才能發揮自身的潛力。開發共同愿景來建立長期性目標,心智模式的修煉意在拓寬我們的心胸,團隊學習能讓我們超越個人視野的局限,看清集體的潛能,而自我超越則使團隊中的每個成員激發出個人能力,進而達成團隊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實現共同的愿景。

  《第五項修煉》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是: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那么就不應該脫離團隊,更要融入學習型組織中再提升自己。特別是教師這個職業更離不開團隊的學習。但如果只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在研究學習,那是不夠的,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在一起研究、學習的人都要全心的投入,大家為了共同的目的去努力,還要有完善的制度以及具有高瞻遠矚的人加以指導。

  改善心智模式讓我進一步地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自我超越讓我理清自己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提升自己。我要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團隊學習當中,與大家一起建立共同的愿景,這樣會使自己產生巨大的工作潛力,但是我缺少對工作的系統思考,所以我還需要進一步修煉。

  學習是一個社會中的人不可缺少的部分,終身學習才能發揮其出個人的真正價值。我將會全力突破超越自我的關鍵,深入學習,與他人共同探討如何更進一步。我覺得每個人在團隊中都可以發揮作用,每個人都應該有些全局意識,通過提高自己,進而提高整體。最可怕的是一個看一個,沒有人愿意向前一步。

  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經常把學生發展的好壞與成績等同起來。當學生考試成績不好時歸因于他們的不努力,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不是有問題。當學生上課不聽課時,總是歸因于學生不想學習,卻沒有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是不是有效,自己的教學活動是不是吸引學生學習。所有這些都讓我反思許久,我也重新認識自己的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

  首先,我要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改進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變讓學生學習為學生主動想學習。加強班級體建設,開拓新的、合理的班級管理方式,更徹底的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

  其次,與全班學生一起建立共同的愿景,讓他們和我一起為班級的美好未來一起努力。

  《第五項修煉》雖然是關于企業管理的一本書,但其精髓也同樣適和于學校管理,適用班級管理,關鍵在于管理者自身的認知,更重要的還是要勇于實踐。

《五項修煉》讀后感12

  在知識更新日益劇烈、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重視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升,是面對新形勢的有力舉措。學習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無止境的,但怎么樣才能發揮其學習的真正價值呢?

  通過學習《第五項修煉》這本書,對新時期的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偉大的團隊學習能創造你所想要的最高價值。通過團隊的不斷改造,日積月累,開拓創新,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五項修煉》是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圣吉博士在其老師富瑞斯特創立的系統動力學和混沌理論基礎上總結、提升出來的,是一部闡述管理學的新思維方式的著作。

  《第五項修煉》讓我深刻地了解到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學習型組織致力于改善思考的本質、加強反思與團體學習的能力,以及發展共同愿景和共同承擔學校復雜課題的能力。在一個“學習型組織”中,很多有共同理想的人組成一個大的學習型群體,人們在團體中都能以自己的理想為目標,不斷的前進。同時在團隊中不斷發揮自己的潛能,敢于挑戰極限,不斷創新,幫助他人,和其他人一起,共同創造知識的成果。

  學習型組織的建立,需要五項修煉,分別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第一、二項修煉是個人學習,第三項是激勵團隊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第四項是團隊學習。

  這五項修煉也給了我一些啟示:

  自我超越就是我們在學習上的追求,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已。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清自己真正向往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并為達到這個目標而不懈努力。充滿一顆挑戰自我的心,發揮想象力、創造力,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改善心智模式,是對自己以往經驗的某一程度上的否定。有時候經驗不再適用于目前的狀況,這個時候,就要改變自己的思路了。書中說,改善心智的精髓是:追求真實,開放。因為事物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我們既往的思維很可能會成為學習探索的思想牢籠。心智模式根深蒂固的力量會把很多杰出的系統思考智慧淹沒,我們在學習中往往都會下意識的應用自己多年來早已形成的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想問題,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探究它的負面阻礙作用,因此,團隊成員的良好溝通便在這時發揮了作用,當不同的人從各自不同的思考角度出發暢所欲言地講出對同一個問題看法,并進行討論分析時,就避免了某些問題禁錮在過時的習慣做法上,擴展了我們的思路,并促使我們推動了心智模式的修煉和實踐,讓心智模式浮出水面,并對它進行檢查和挑戰,進而改善它。同時,在大家共同學習的團隊中,我們要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接受別人的想法。在團體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團隊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們打開自己的心扉的同時,也要接受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在個人來講,要勇于和善于敞開心扉,并且能夠傾聽吸納別人的想法和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打開成功之門。

  建立共同理想,共同理想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可以無限放大的,是一個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高度的概念。在群體中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比個人思考更深入的見解。同時,在深入討論當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超過自己思想數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

  彼得·圣吉博士在這本書的第三章,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啤酒游戲”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圣吉博士把抽象的系統思考概念講的活靈活現,并將造成“先是庫存不足,然后庫存過多”的原因,歸咎于系統結構。少了系統思考,就無法探究各項修煉之間如何互動。“系統思考”的`修煉使我了解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以一種新的方式使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與所處的世界: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作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從將問題看作是由“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的,轉變為看到自己的行動如何造成問題。而我們就應該從全局宏觀的角度思考群體的價值取向,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達到個人價值與全局價值的平衡。

  通過學習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個人及組織中幾種潛在的巨大力量來源。當真正掌握這些力量,我們就會獲得持續的提升,彼得·圣吉博士的觀點是要我們去發展學習型的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理論,并把這項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只有樹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新觀念,學習中不斷突破自我,不斷挖掘潛能,并在團隊中彼此信任,相互補長短,為共同的大目標全力以赴,才能創造出驚人的成果。

  總之,我們已邁入知識時代,學習乃潮流趨勢。學習對個人來說有其重要性和必然性,愿我們每個人都能為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而努力,也是為實現自我價值而努力,唯有這樣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才能活得充實,體會到人生的真正快樂。我時刻準備著,誠實地面對真理,專注于系統思考。突破超越自我的關鍵,留意自己的言行對身邊人的影響,深入別人的內心,共同探討學習的本質。明確自己擁有與組織一樣共同的愿望,融入團隊的學習精神,共同發展團體的力量。

《五項修煉》讀后感13

  公司十月份開展的讀書活動中,首為推薦的是《第五項修煉》。第五項修煉,是具體指修煉什么呢?“自我超越”是不斷反照個人對周邊影響的一面鏡子;“改善心智模式”專注于以開放的方式,體認我們認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愿景”培養成員對團體的長期承諾;“團體學習”是發展團體力量,使團體力量超乎個人力量加總的技術;“系統思考”極其務實,可以使我們了解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距離,它的精髓是用整體的觀點觀察周圍的事物。

  融合五項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學習型企業組織模型,其中的系統思考是核心,是動力,是掃除學習型企業智障的主力軍。我對此深有感觸,在這與大家一同探討!

  (一)確定共同愿景,避免局限思考,是進行正確系統思考的前提。在企業中需有能清楚的描繪出其未來的發展遠景,作為職工共同努力的方向與目標,而這樣的遠景需凝聚群策與群力由成員共同建立。系統思考深受行動理論的影響,強調將遠景轉化為行動,并進一步深入整個生活中。

  我們長久以來被灌輸固守本職觀念,當一般人被問起工作如何時,大多數人都是敘述他們天天在做的工作,而不會擴大范圍去描繪未來企業的共同藍圖。大多數認為自己對整體只有很少或毫無影響能力。在一個學習型團隊中,大家要有一致的共同愿景,才能避免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的----只顧追求自己想要的,才能夠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善彼此的心智模式,以對企業的使命感為出發點來系統思考。

  (二)企業管理中,達到完美系統思考的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我們還是盡可能地改善心智模式來自我超越,追求系統思考的結果,這就是企業的創新與進取。

  然而當事情出了問題,我們往往傾向于歸罪于外界。這種傾向在組織中最為明顯。營銷部門責怪商務部門:“一直中不到標的原因,是我們的造價預算水平無法跟別人競爭”;商務部門責怪工程部門;工程部門又回頭責怪營銷部門:“如果不是時間短暫干擾我們的方案,讓我們盡情發揮,我們分數一定是首位。”歸罪于外實際上是局限思考的一種體現,是以片段的方式來看的結果。當有問題出現傷害到自己,我們還誤認這些問題是由外部引起的。就像被自己的影子追著跑一樣,似乎永遠無法甩掉它們。

  我們應該深思如何培養系統思考方式,為建立學習型企業打下基礎呢?(1)領導應該思考怎樣引領員工不斷學習轉變觀念,調動整體思考的主動積極性。同時利用現有的管理層骨干以滾雪球的方式逐步擴大影響度,慢慢形成核心力量,采用灌輸、滲透以及實踐三結合,推動整個組織前進。(2)認識到“學習型組織”建設的困難,在實踐中會減少盲目理想化。可針對困難因時因地采取有效的策略,鼓舞并提供資源促使員工成為自我導向的學習者,營造一種學習的企業文化。(3)了解學習型組織提出的背景,反思我們企業的缺失,重視創造思維培養,建立起“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觀念,完善學習須與工作相結合、學習須具有啟發性、學習亦即發現的'作法。

  (三)進行系統思考要走出管理團體的迷思困境。在xx總經理的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評論家多,實干家少;觀望者多,參與者少;思想迷茫的多,思路清晰的少;被動應付的多,主動思考抓管理的少;看到困難問題的多,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少;互相推諉扯皮的多,爭優創先講貢獻的少”。企業中的管理團體常把時間花在爭權奪利,或避免任何使自己失去臉面的事發生,同時佯裝每個人都在為團體的共同目標而努力,維持一個組織團結和諧的外貌。最后大家設法壓制不同的意見,是以責備、兩極化的意見呈現出來,企業的決定更是成為七折八扣下的妥協。建設卓越的企業文化和創建學習型組織,需要全體成員系統思考問題。使企業、組織或團隊達成和諧統一。對表面的“統一”,那種是建立在沒有原則的“和稀泥”狀態下的隨聲附和,趨炎附勢。這樣表面看起來似乎很平靜,很穩定,其實是處于一種潛在的極不穩定狀態。一旦積累到一定狀態,或是有外因引發,將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即便是在沒有爆發時,團隊也缺乏活力,缺乏真正應具有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通過引導、交流、來達到深層次溝通,引起團隊成員的心靈激蕩。就算從表面上來看,彼此之間并不一定是完全的相同,但是在分歧存在的情況下,運用系統思考反而能夠創造出團隊的新能量。

  (四)系統思考的概念就是當我們處于事物發展的某一環節時,能夠以整體的思維去看待現存的問題和狀況,從而做出對整體更為周全有力的決策。有這樣一個故事,你開車到了一個車站,有三個人在站臺,一個是醫生,一個是生命垂危的老者,一個是你心儀的美女,但你只能用車搭一個人,你怎么辦?不少人困惑于美女和救人之間,經受著誘惑和道德的較量。但看了答案后,我豁然開朗——把車子交給醫生,讓他帶老者去醫院,自己和美女共進晚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系統思考,從全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眼前和與自己關系密切的事物。

  我們在工作中也是這樣,如果從全局的角度出發,你會發現好多事情比你原先想象的簡單得多。系統思考與其他四項修煉融為一體:從發現自己的思維模式開始;在自我反思中自我超越;在團隊學習中互相映照;在共同愿景的建立中實現個人與團隊的生命價值。彼得·圣吉博士有一句著名的話:“系統思考的藝術在于能夠看穿復雜背后引發變化的結構。”本質就是把復雜問題簡化,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源。我們身邊不能“看穿復雜背后引發變化的結構”的管理者很多,他們的表現大多是就事論事,結果重復問題不斷發生。只有系統思考才能夠把復雜問題簡化,這是最難推進的工作,也是我們的目標追求。即以系統思考代替機械思考,以整體思考代替片斷思考,以動態思考代替靜止思考"。這就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觀察企業中的問題,而是直逼根本,試圖通過這一套修煉來提升企業整體運作的能力。因此,構建學習型組織必須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全面分析組織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弄清組織內外各因素的相互關系,跟蹤各因素的動態變化,并適時地對其進行調整,以使組織績效最大化。

  其實圣吉的的《第五項修煉》這本書,無論讀多少遍,感覺和收益都不太一樣,但它并不是企業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企業必須穩步前進,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杜絕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態,才能有所收獲。

《五項修煉》讀后感14

  踏入大學校門讓我為之新奇的是外國語學院獨特的班級自組織管理。經過一學期的親身體驗,它以崗位制調動了團體中每位成員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整體辦事效率,深感其模式新穎、高效。而后得知這樣的組織模式借鑒了“學習型組織”的相關概念,所以在寒假悉心拜讀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深入闡述了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方法。

  首先通覽全書,了解到了前四項修煉的大致內容——第一項:自我超越;第二項:改變心智模式;第三項: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項:團體學習;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系統思考”。

  由于這本書的專業性較強,我挑選出與目前學習生活聯系緊密的幾個部分,并結合個人讀書思考,把讀書心得分為四步一一闡述。

  起步——核心挑戰。

  學習《第五項修煉》指導置身于組織集體生活肥沃土壤中的我們,如何在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也能讓組織更加有效地運作。這是讀此書的目的。首先推進學習型組織的戰略思考至關重要,而其中最危險的階段是受到尊重。一個人在社會中應當有尊嚴,一個組織同樣如此。就近縱觀中國社會經歷的變革,當人們嘗試改變社會時,大家通常先是漠不關心,然后嘲笑,跟著是辱罵、迫害。最后將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受到尊重。怎樣順利的完成這一階段,這要從思考所在團體面臨的核心挑戰著手,它的深入要靠對聚焦點的理解和時機的把握。比如我們大學班級,聚焦點就是如何增強大家的凝聚力然后在此基礎上使學習和工作能力得到質的飛躍。變革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所以必須耐心,在等待中抓住大家積極性高且意愿統一的時機促成變革的完成,也就是學習型組織建立的初步。然后我認為深層學習環路要素是起步時應當經歷的過程。技巧能力,認識和感知,態度和信念,這三個要素形成環路。一個團體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才更有能力創造他們正真想要的東西。這些要素中大家會忽視的是:反思與交流,聆聽整體。就我自己而言在這兩方面很欠缺,就拿第一學期中組織的圣誕晚會來說,雖然準備充分,大家也認真對待了,但是還是缺乏了預想中的高積極性,整場圣誕晚會略顯拘束,參與者似乎并沒有樂在其中。晚會結束覺得有些遺憾,但就此為這個活動畫上句點。其實那時候最需要的是集體的反思與交流,道出各自觀點,如何改進、有何意見,同時也要讓每個成員及時了解到集體的總的想法。這樣才會一步步地增強成員的'向心力。

  邁步——自我超越

  十二年的苦讀讓我們了解到,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求知火花,人們只是被動接受培訓,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自我超越至關重要。自我超越強調創造性張力。要想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必須把自己在學習型組織的角色定位為教練,首要任務就是用自己的行為表現提高自己能力,實現創造性張力。榜樣作用是最為有效的!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愿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組織整體對于學習的意愿與能力,基于個別成員對于學習的意愿與能力。對于我們學生而言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我,戰勝自己,超越自我才是最實在的充電方法。內心的超越是自我超越的深入。這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觸電“游戲,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圈,中間的當捉人者,仔細注意“電”的流動,總會有人一時驚愕沒有及時抓住旁邊小朋友的手,受驚小孩就極不情愿的成了捉人者。內心超越其實本質是與此相同,我們隨時讓自己應付“流經”我們和系統其他部分的談話、思考、情緒、資源、選擇、問題……我們變得更能順應時間的節奏,培養一種更強的內心體驗。

  躍步——團隊學習

  我們經常聽到團隊精神這個詞,其實通俗點團隊學習的概念與此相近。所以這個點似乎不用多說什么了。但是團隊學習有個特色也是關鍵,即“深度匯談”。深度匯談要求在談話和爭論中用心聆聽每個人的語言、節奏、甚至是語調,隨談話進行,大家共享的意義越來越多,大家看到自己從來沒洞察到的觀點。大家通過集體思考建立了一種集體敏感度,其中的思想感情屬于團體中每個成員。比如一直強調建設學習型宿舍,一個宿舍變成了一個團體,一個宿舍有極其優越的條件進行深度匯談,大家集中探討如何更好學習,形成一個總體的思路想法,這樣每個舍員才能向同一個方向努力,建設和諧的學習型宿舍,而不會僅是表面的尊崇。

  雖然對這本書透徹理解上存在一些難度,但是其中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對我們這些在團隊中成長的大學生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一些獨特方法也會成為我們追求至高理想的錦囊妙計。

《五項修煉》讀后感15

  《第五項修煉》是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圣吉博士在其老師富瑞斯特創立的系統動力學和混沌理論基礎上總結、提升出來的,是一部闡述管理學的新思維方式的著作。《第五項修煉》描述了公司如何通過采用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行動對策,來排除威脅組織效率和事業成功的“學習障礙”。在學習型組織中,新型的、擴展性的思考模式得到培育,集體的熱望得到釋放,大家不斷在學習如何開創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

  學習型組織的關鍵,即匯聚五項修煉或技能:第一項修煉是自我超越;第二項修煉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項修煉是建立共同愿望;第四項修煉是團體學習;第五項修煉是系統思考。而“系統思考”既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第五項修煉,也是建立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修煉。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拆解問題、如何拆分世界。這樣做顯然會使復雜的任務和課題變得更容易些,但是我們卻在無形中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我們喪失了對更大的整體的`內在領悟能力,再也看不清我們采取的行動所帶來的各種后果。而當我們試圖“考慮大局”的時候,我們總要在腦子里重新組裝那些拆分出來的部件,給它們編組列單。

  在一段時間之后,我們便干脆完全放棄了對整體的關注。于是,當我們想一窺全貌時,便努力重整心中的片段,試圖拼湊所有的碎片,這只是白費力氣。因為少了系統思考,就無法探究問題之間的連屬關系,問題便得不到解決。因此必須進行系統思考修煉。

  作者認為系統思考也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團隊學習”與“自我超越”四項修煉來發揮其潛力。書中強調以系統思考代替機械思考和靜止思考,并通過了解動態復雜性等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杠桿解”。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煉,并不斷地提醒我們,融合整體能得到大于各部分加總的效力。

  書中以啤酒游戲為例,啤酒的制造商、批發商和零售商之間原本的銷售、批發和制造過程基本維持了一種平衡狀態,但當零售量小幅上升時,零售商、批發商和制造商該怎么辦?成千上萬的各式各樣背景的學員、經理人都參與過這個游戲,但得到的結果卻悲慘得幾乎一樣:均從庫存不足轉化到庫存過剩并造成了積壓。

  書中說到,“危機一再重演”。在生產配銷系統的真實狀況,往往比啤酒游戲的情形還要糟糕。真實世界的零售商會同時向三、四家批發商訂貨,等到有一家交貨了,就取消還沒交貨的其他訂貨。真實世界的制造商常常會碰到在游戲里也出現的產能限制問題,使整個配銷系統的恐慌更加惡化。或者制造商可能提高產能,因為他們相信目前的需求水準將繼續下去,然而如此一來,一旦需求滑落,又會發現自己陷入產能過剩的困境。像啤酒游戲這樣的生產配銷系統的波動現象,揭示了系統思考的第一項原理:結構影響行為。

  啤酒游戲給我們的啟示是:一、結構影響行為。不同的人處于相同的結構之中,傾向于產生性質類似的結果。當問題發生或績效無法如愿達成的時候,通常我們會怪罪于某些人或某些事情。然而我們的問題或危機,卻常常是由我們所處系統中的結構所造成,而不是由于外部的力量或個人的錯誤。二、人類系統中的結構是微妙而錯綜復雜的。我們傾向于只把結構想作外在的限制,但在人類系統中,結構還包括大家作決定時所根據的許多運作原則,我們依據這些原則詮釋認知、目標、規范,并將之化為行動。三、有效的創意經常出自新的思考方式。在人類系統中,常隱藏著更有效的創意解,但是我們卻不曾發覺,因為只專注于自己的決定,而忽略了自己的決定對他人有怎樣的影響。在啤酒游戲之中,三個角色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都有消除大幅震蕩的巧妙做法。但是他們無法做到,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開始制造出震蕩的。

  總的來說,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的確是一本好書,它教我們重建思維方式,因為人心是一面鏡子,照見的始終是自己!我們必須改變!改變原來依靠經驗習慣看世界、看別人的方法,改為向內看、看自己、看內心,空杯納新、超越自我,共同建立學習型團隊,創建鏡子團隊,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義,實現生命的價值。

【《五項修煉》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第五項修煉學習心得09-03

《第五項修煉》的讀后感02-23

第五項修煉讀后感05-04

《第五項修煉》讀后感04-30

《第五項修煉》讀后感01-06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09-01

讀《第五項修煉》心得體會(精選13篇)11-07

第五項修煉讀后感(精選13篇)08-05

第五項修煉讀后感(通用11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