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1
在上篇我的生活:去珠海旅游,日常被兩娃氣個半死里我就說過,要多讀一些育兒書,掌握孩子的成長規律,少發脾氣。
回來之后,利用零碎時間,重新讀完了這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這本書我很早就買了紙質書,但因為當時孩子還小,感覺即使看完也暫時用不上,于是翻了一半就束之高閣了。
但里面的主要觀點,我還是有印象的,那就是要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
這次重新讀了這本書,加上養娃已有兩三年,因養娃而經歷的各種酸甜苦辣,也是數不勝數,于是對這本書的育兒觀念越發認同。
這里基于本書的育兒觀念,結合自己親身經歷,總結了做情感引導型媽媽的一個最主要的條件,那就是:換位思考,永遠共情。
說的更簡單一點,那就是你希望別人怎么對你,你就怎么對待你的孩子。
試問誰不想被溫柔平和對待,誰不想有人能夠理解自己幫助自己?
當然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愛孩子的,尤其當孩子乖巧聽話的時候,基本上每個家長都可以成為溫柔慈愛的爸爸或媽媽。
可是但孩子撒潑打滾發脾氣,上躥下跳搞破壞的時候,家長們估計就有很多種反應了。
大部分家長都會基于本能反應,開始對孩子大喊大叫發脾氣,試圖用高分貝的音量,讓孩子感到恐懼害怕,從而停止自己的行為。
他們可能會說,我也不想對孩子大聲吼叫,可是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呀,他們實在太讓人生氣了。
可是成年人之所以為成年人,不就是因為具備了孩子沒有的控制情緒的能力,具備了孩子沒有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呀。
如果你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經常情緒失控,是不是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呢?
如果會反思,那就好辦多了。
這個時候,如果你能夠換位思考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當前的情況,就應該會知道孩子有多無助,有多希望被理解同情。
他們哭鬧不止,可能只是因為他覺得餅干就應該是圓的,而你卻把它掰成了兩半,然后自己還表達不出來;
他們到處亂跑,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又好奇心爆棚,喜歡探索未知的領域;
他們吃飯不專心,可能只是因為年齡上的限制,導致他們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二十分鐘左右;
他們自私不愿分享,可能只是因為每個小孩發育過程中都會有的占有意識。
當你能夠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背后的原因,然后對孩子表達理解和同情,其實很多時候就能讓孩子從暴躁的小獅子變成乖巧的小白兔。
因為對孩子表達理解和同情,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沒有被輕視,因而會覺得倍受尊重,這種被尊重的感覺,會消弭孩子絕大部分的`消極情緒,從而使孩子更容易聽從大人的忠告。
當然每位家長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求每位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每個問題時,都情緒穩定和理解共情,未免也太強人所難,但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減少家長情緒崩潰發脾氣的次數。
至于要如何表達理解和共情,每個家長可能方式都不一樣,但注意語氣一定要是平和的,帶著關愛的。
如果你雖然對孩子說:“我知道他們拿了你的玩具,你很憤怒難過是嗎?你需要媽媽幫你嗎?要不要抱抱呢?”,但是語氣卻是不耐煩的,惡聲惡氣的,那孩子也不會被安撫下來,反而會覺得媽媽其實并沒有理解自己,也并不想幫助自己。
畢竟孩子有消極情緒的時候,也最是需要被愛的時候。
希望每一個父母或者即將成為父母的人,都能夠通過學習,對自己的孩子有多一點的了解,才能幫助孩子在打怪升級的成長過程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2
如果你正因教育孩子感到焦頭爛額,如果你想改善漸行漸遠的親子關系,你可能需要這么一本好書來指導你和孩子交流—《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我第一次一字不漏地讀完了這本書。拿到這本書時,看到題目以為文中講的是父母怎樣陪孩子玩玩具。但翻開一看“情感引導”四個字吸引了我,決定好好地把這本書讀完。
我是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同時又是一名媽媽,對“情感”二字特別熟悉,但“情感引導”卻很少實踐過,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情感引導”這樣的方式。
作為孩子的首位教育者和引導人,父母和子女的關系至關重要。采用情感引導的家庭規矩分明,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更堅韌、聽話且善于交際。
“情感引導,其實就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并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通過引導,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來幫助他們認知情感和表達自我。”
這里有兩個關鍵詞,認知情感,表達自我。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在生氣的時候,而要讓孩子具備這樣的能力,需要父母的示范、引導和幫助。
書中提到的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都沒辦法給孩子示范正確的認識情緒的方法。其實,在自己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這兩種方式的影子。如盛怒之下,會命令、威脅、放任、否定等。常常想著要做到溫柔而堅定,但有時情緒還是會失控,當心情不好時,兒子的任何舉動都能讓自己一點就著。都說天使寶寶和魔鬼寶寶,估計在我兒子幼小的心靈中,一定也有一個天使媽媽和一個魔鬼媽媽。“溫和且堅定”,首先是要溫和的,無論遇到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失控,要不都管不住自己,還怎么去幫助一個孩子呢。而且要讓孩子知道,媽媽這樣做,不是在懲罰你,而是給你設定一個界限,就是書中說的,溫柔教導,適當約束,同時,還是堅定的,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一定要與孩子保持親密關系,能夠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真正做到理解他、尊重他,而不是與他站在對立面,教育他、指責他。也許最標志性的動作,就是在與孩子交流時,你是蹲著平視他的眼睛,還是站著高高在上的。此外,這本書中還提到了原生家庭對婚姻、親密關系和親子關系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與愛人吵架、與孩子發脾氣,都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什么,而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情勾起了自己童年生活留下的'潛意識,因為小時候的自己受到了傷害,我們卻不愿意去面對,所以只用吵架、生氣來對付過去。其實,父母已經做到了他們能做到的最好,沒有哪個父母是有意要傷害子女的,他們可能也只是不知道僅僅給子女提供最基本的撫養還遠遠不夠,所以也從來沒有想過怎樣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子女。人無完人,自己既然認識到了問題,就只有正視內心、不斷自省、解決問題才是最直接的出路。
育兒之路漫漫,很幸運,讀完這本書,我真正地明白孩子們并不重視智力玩具或電視節目,他們需要的是我們這些父母的陪伴,在育兒之路上又多了一個寶藏。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3
自從懷大寶時,我就有幸看到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感悟到育兒過程中情感引導的重要性,并且為我今后的育兒奠定了一個“關注孩子情感”的基調。但是后來擱置此書,并且沒有在實踐中施行書中的方法,所以收效甚微。
現在生完二寶,我再次仔細捧讀此書,同樣感慨于情感引導的重要性,但是有了一個新的感慨:知行合一是極其不容易做到的。先育己再育兒,但是育己尚且有很長的路要走,何況是還要一邊育己一邊育兒。
這五年,育己,自我內省,自我覺察,自我修正,自我修煉,我時刻都不能放松,始終走在成長的路上;育兒,兒助我思,思而認知,知而行之,我時刻都不能懈怠,努力讓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五年的育兒路上,有困惑,有焦慮,有迷茫,有懼怕。之所以有這些感受,是因為我也是一個因著孩子的成長而逐漸成熟的媽媽。求學二十載,沒有上過媽媽課堂、夫妻課堂。孩子降生后,一切都是新的世界、新的開始。家里來了一個小怪物,二人世界不見了,夫妻關系開始冷淡了,和老人相處遇到了挑戰,情緒問題如冰山一角,慢慢浮出人生的水面……
于是,不斷地內省、覺察、關注感受、追溯成長。學習繪本講讀,為孩子一生閱讀習慣的養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習心理學,更多地了解自我,關注自我成長;學習非暴力溝通,學會表達感受,提出正確的請求,從而更好地和孩子、和愛人溝通交流。周國平說:“一個小生命的到來,是啟示我們回到生命本身的良機。”是啊,小小的生命像一面鏡子,讓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模樣。因著小小的孩子,我的意念可以輕松地引領著成年的我回到童年。在童年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真切的模樣,感受小時候那許許多多被遺忘或被忽視的感受。因此,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內在情緒的起源、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的形成路徑等等。回顧成長歷程,也是一種深刻的成長。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將自己在幼兒園多年的專業經驗與育兒心得融合在一起,正式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概念,并在書中記錄下自己多年的育兒心得與許多情感引導的真實案例。書中對很多媽媽們遇到的具體的問題給予細致的情感引導溝通范例。書中介紹的情感引導的概念并不復雜,簡而言之,情感引導就是要讓孩子從出生之日起就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義,能夠識別和利用不同的情緒,并能進一步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變化。
這本書不但教會我如何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更給了我關注自己情感的深刻啟發,給予我反思自我、成長自我的機會。在引導孩子如何辨認情感并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時,我遇到的最大阻礙在于要先控制自身的情緒和反應。通過多年的成長,現在我知道我的情緒和反應的由來,并能在大多時候及時地終止不良情緒。然而曾經,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我手足無措,心煩意亂,甚至不允許孩子哭泣,對她說“哭是沒用的”,甚至大發脾氣,讓本就不了解自己情緒的孩子更加困惑、害怕。
這本書的開篇提到了兩種類型的媽媽:控制型和放任型。控制型父母信奉的觀點是:孩子就應該聽爸爸媽媽的話,讓做什么做什么,一切由父母說了算。他們只關注孩子的行為,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思想、觀點、意見。而放任型父母面對孩子的挑戰性行為只會唉聲嘆氣,無奈地搖頭,毫無作為。雖然我不是徹頭徹尾的.控制型和放任型,但是在某些事情上,我卻做得有些控制或放任。比如很多時候,我也會用“如果……就不能……”的句式來威脅孩子,試圖控制孩子某一不聽話的行為。在五歲的女兒不戴矯正牙齒的小牙套時,用過了很多情感引導的辦法和故事引導的辦法都失靈時,我忍不住使用威脅式的話語,雖然當時有效,但是有效期甚短。再比如,在培養孩子在餐桌前吃飯這一習慣時,我沒有堅持把小寶寶按在餐椅上,而是任由她四處游走。而我卻在唉聲嘆氣,無奈地搖頭。
去年8月份,我參加了德國《七個暗示小孩》父母工作坊和《七個暗示小孩》成人戲劇工作坊,麥克老師指導我們通過戲劇的形式來演繹育兒問題,他從現場隨機邀請父母上臺來表演自己遇到的育兒問題。幾個案例中剛好涉及到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的育兒問題。戲劇的舞臺效果非常直觀,育兒行為和觀念在小小的舞臺上暴露得淋漓盡致。這種方式所帶來的震撼和感悟非常深刻,給予我的啟發至今難以忘懷。那么,這兩種類型的父母的處理方式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那就是可能導致孩子無法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和進行溝通,從而無法建立起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系,孩子也就無法得到家庭關系所帶來的歸屬感和安全感。書中接下來的內容分別針對嬰兒期、兩三歲寶寶、四到七歲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情感引導的詳細案例。在書的最后,作者建議我們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照顧自己,當然別忘了和伴侶持續二人世界時的浪漫。總而言之,情感引導的本質是尊重和同情孩子,感受孩子的感受。同樣,對于我們的伴侶,何嘗不是需要尊重對方,感受伴侶的感受?對于我們自己,何嘗不是需要愛護自己、照顧自己,感受自己的感受?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4
孩子都喜歡玩沙玩水,這點基本上是無可厚非的,Allen也不例外。但是一直以來Allen都不喜歡洗頭,尤其是三歲之后連洗澡也不喜歡。我并不困惑為什么不喜歡洗頭,因為每次洗頭的時候水多多少少會弄到眼睛和滿臉的水,這會讓他超級害怕和不舒服,尤其是嬰兒時期洗頭都是全家出動,捏著耳朵,爸爸抱著,媽媽沖洗,已然讓他覺得洗頭是件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是身體全部被父母控制著。慢慢的長大,泡澡也變成了淋浴,他很樂意拿著花灑噴噴噴,但是踏出洗澡的那一步越來越不被小家伙喜愛。
在看《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前,我們就已經試過很多辦法,而且也都差強人意,成功地讓他洗澡。在看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后,我算是更加清晰了自己使用的方法。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主要講情感引導的有效性。在我看來,何為情感引導,我的體驗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尋求合作成長,達到共同的目的。
在看書之前,我很不理解Allen為什么不洗澡,現在就我不完全的分析,
1.他要求洗澡可以,不要洗頭;
2.當他玩得正高興的時候,一定要給予一定時間空間讓他接受洗澡的事實;
3.洗澡的舒服對他來說遠遠沒有不洗澡來得舒服,不僅需要給他講述洗澡的好處,還需要給他洗澡的環境和條件以更充分和他接受的安全,比如:帶著他最鐘愛的托馬斯去洗澡,讓他爸爸陪著他一起洗澡,洗澡水溫(可視)是他已經接受的洗澡的溫度38度,等等。
書中也提到了,尋求孩子的.合作,情感的引導前三個要素:播種——觀察和判斷——傾聽。勤加練習,熟能生巧,受益匪淺。
練習播種。預防是關鍵,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分享,如何讓孩子順利地離開玩具,我運用的是手機的鬧鐘,讓他知道喜歡上鬧鐘,并知道鬧鐘的作用,當真正使用鬧鐘時能夠遵守自己設定的時間。試想,我們成年人在生活中,被一個事物迷住,比如玩手機,我們用規定時間的辦法是否是能見效的一種呢?提前告訴你的孩子:“夏天出汗,你可以玩泥沙,晚上必須洗澡。”
觀察和判斷。如果是在孩子玩得正高興的時候你讓他離開,換作一個成人,也需要時間來接受,這時不得不為,你可以給孩子以選擇,讓他自己來做決定。比如,孩子正在玩托馬斯,你可以說:“Allen,你現在正開著托馬斯前往多多島,如果是Abby,我也不愿意離開,怎么辦呢,你愿意帶著托馬斯一起去洗,或者等五分鐘你送完了托馬斯再去洗呢?” 三歲半的小孩可能已經會和你周旋了,回你:“都不要!”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都不要的時候,開心之余(小家伙會談判有自己的小心思了),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方法去引導他,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去做溝通。“哇,都不去,今天我們去挖了寶藏,泥巴里有好多灰;Allen還帶托馬斯去運了泥沙,隨風揚起了好多沙;我們還扒在石頭上看小螞蟻(去回憶今天一天干過的事情);洗了澡我們才能上床,那Allen你說我們該怎么辦呢?”
“托馬斯一起洗澡。”
“好!”
傾聽。重復對孩子來說是做好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最鍛煉家長耐心的時候。Allen可以無限重復“亨利進隧道”不愿意出來的情節。看到小溝渠會講,看到下水道會講,看到車子過山洞會講,一切能和隧道掛鉤的都會講,一講就是整集的托馬斯給你講出來。真的是無限考研, “尊重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而我也從中學會了去聽每次講的不一樣的地方,去發現他的成長,去尊重小家伙的熱情分享。此處還推薦《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記住,你的一點一滴,孩子比你自己更加敏感,不要試圖去敷衍他們。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5
一、什么是情感引導
情感引導就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并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通過引導,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來幫助他們認知情感和表達自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理應成為孩子的情感引導師。為了提供更好的引導,父母首先應該對孩子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情感引導的基本要素:了解并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發育階段,對孩子的各種情感都要表現出同情和支持,避免否定、懷疑、輕視孩子的情感,為孩子做好良好的典范,通過聆聽孩子的心聲并加以復述來豐富孩子的情感詞匯,提前讓孩子知道應該怎樣做,可以讓他們更合作。
情感引導的常見誤區:
1、控制型父母:善于用命令和威脅來處理孩子的一些行為,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動不動就板起面孔,數1、2、3,甚至對孩子動粗。看似解決了當下的問題,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壓制,就想彈簧一樣,壓得越狠,反彈的越厲害。在少年時期他們可能會抓住一切機會放縱自我。
2、放任型父母:縱容孩子的行為,也體現了父母的無力感。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會個性散漫,因為沒有規則意識而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3、輕視、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例如,孩子奔跑時摔倒了,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堅強立即說,不疼,自己站起來;或者吃飯時孩子說自己吃飽了,家長非要繼續喂等等。
4、以消極后果作為懲罰:我的孩子喜歡在客廳里玩球,有一天他打碎了一個花瓶,怎么處理?以往的我會說:告訴過你多少次了,不能在客廳里玩球,看看現在怎么辦?取消今天六點的動畫片時間。這樣會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你犯了錯,你要為你的錯承擔責任,作為家長的我和這件事沒有任何關系,我要懲罰你,讓你過的不好!很顯然,這樣不利于親子關系更沒有通過這件事教會孩子什么。
二、為什么要進行情感引導
情感引導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認知、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促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加深親子感情;可以為孩子打造一件保護盔甲,讓孩子學會很快地從消極的情緒和經歷中恢復出來;可以讓孩子成年之后更能理解和安慰他人的情感。
三、情感引導的關鍵步驟
1、播下合作的種子:即提前打預防針,提前明確要求。譬如帶一個孩子做火車或外出聚餐,首先告訴孩子活動流程,其次是什么不能做,我們全家一起遵守,例如在公共場所不可以大吼大叫、到處亂跑,吃飯時必須坐在桌前安靜的吃飯,直到吃飽為止,當然不要期望孩子可以在整個吃飯的過程中安靜配合,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提前給孩子準備好玩具以備他飯后玩耍。
2、判斷和觀察:時刻觀察、關注孩子,體察孩子的需要。他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煩躁、吵鬧或者沮喪。仔細觀察并了解孩子的個性,有助于家長預測何時可能會面臨挑戰,并提前做好準備。
3、學會聆聽:聆聽的能力對于情感引導至關重要。用耳朵和眼睛,甚至是蹲下來和孩子視線齊平,以便直接和他進行眼神交流,讓他知道你確實在專心致志的關注著他。不僅要注意孩子說的話,也要觀察他的肢體語言。
4、體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有一天晚上睡覺前孩子有點悶悶不樂,我問他,要不要和媽媽晚談呢?今天有什么事可以和我分享嗎?(孩子在幼兒園里每天早晨都會和老師早談,所以他把睡前的我們之間的談話稱之為晚談。)他告訴我不想去幼兒園了,因為今天有一個比他大的女生用腳踢他了。這個時候我該如何處理呢?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讓孩子覺得家長能體會到他的痛苦,并且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處理事情的意見和方法。讓他在下次碰到此類問題時不再只是生悶氣而影響一天的好心情。
四、情感引導的一些注意事項
1、讓你的言行保持一致
孩子是很敏感的,有時候我兒子會突然問我,媽媽你怎么不開心了,其實我可能真的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或其他事情沒有處理好而表情比較嚴肅。這個時候沒有必要隱瞞孩子而非得說我很開心啊,可以實事求是的告訴孩子我正在思考問題。這樣也避免了孩子的擔憂和猜測。
2、讓孩子知道大人會幫他
就像前面講的孩子打碎花瓶的事情,正確的處理方式是1、愿意和孩子一起承擔后果,并幫助孩子一起收拾殘局。
3、通過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經過和后果來學到經驗和教訓,并引導孩子提出避免此類事情發生的方法。
每一次堅持都有意義,每一本書都給我不同的人生感悟。這本書告訴我對孩子的正確教育應建立在同情、關愛和親密的親子關系的基礎上。育兒的道路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學習和改進。努力吧,趁著他未長大,趁著我還沒有變老。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6
什么是情感引導?文中告訴我們,情感引導就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并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
我認為孩子哭鬧、吵嚷、冷暴力對待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從小沒有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感。情感引導是在孩子表現出情緒的時候準確地教會他這種情緒叫做什么,我們可以怎么做。
書中指出情感引導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表達順暢,減少發脾氣的現象;促進和孩子的溝通,加深感情;讓孩子學會結交新朋友;讓孩子學會忍耐,學會面對逆境等等。因此我們在情感引導式教育中,我們老師首先要做到要多問、巧談、善觀,先問學生有什么打算,學生上存在哪些問題,興趣與愛好是什么等等。再問家長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學習習慣、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等。還要主動與其他科任教師了解,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學各方面的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存在的問題,為順利地開展工作準備。巧談,選擇學生最熟悉、最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使他們解除顧慮,打開心扉,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這樣才能真正進入他們的內心深處,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善觀,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需要透過每個學生的細微表現,發現其思想本質,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妥善處理,把工作做在前頭。
在情感引導教育中,我們要學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而且適度放大學生的發光點,及時地給予鼓勵表揚,使學生喜歡老師,喜歡學習,在學習中更自覺。教師對學生鼓勵越多,學生就越自信,尤其要注重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
懲罰與獎勵其實都是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的,懲罰或者一句不恰當的話也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打擊他的上進心,甚至影響他一生的成長。
而獎勵在開始時可能會為孩子定目標,光榮榜和激勵榜會讓孩子感受到外部的壓力,而只有當孩子發自內心想要完成某項任務的`時候,他們才會有成功的愿望。一旦孩子習慣了獎勵,他們會試圖取悅別人或者獲得外在的肯定。獎勵其實等同于懲罰,因為孩子們只有順從才能獲得獎勵,否則就一無所獲,這會讓我們和孩子的關系從真誠交流變成了相互操縱,會為孩子以后的生活埋下謊言和操縱的禍根。因此,不要簡單的說你真棒。要告訴他現在的這種感覺就叫做成就感,很開心吧,你剛才的就叫有毅力,有毅力很重要啊。你現在有什么感覺呢,要多問問孩子的感覺,引導孩子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表達能力對于之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要讓他們習慣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無論是怎樣的情緒,表達出來就是釋放的過程,對孩子今后的路起著很大的作用。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7
初見此書時,只覺得這書名起的甚是奇怪,“你”是誰?為什么會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帶著對書名的好奇感,翻開了這本書。原來這是一本心理學的書,教給我們“情感引導”的方法。這本書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剛開始也是一名幼兒園教師,還做過心理咨詢師,后來致力于研究兒童成長教育。她是世界上首次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兒童教育專家。
本書從情感引導的誤區入手,引出什么是情感引導,以及如何通過情感引導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起一生的親密關系,讓孩子擁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培養出快樂、友善、堅強、自立、合作、有責任感的孩子。
所謂情感引導,就是讓孩子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義,能夠識別不同的情緒,并且能進一步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情感引導的本質是允許和鼓勵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通過和孩子共同分擔責任來建立一種“分享權力”的平等關系,以此來調動孩子的內在能動性,讓孩子學會在成人的幫助下自己解決問題,并學會如何與他人建立起良好、親密的關系。比如孩子玩拼接玩具拼不好的時候,有時候會哭,這時候不能輕易否定他說,“這有什么好哭的,重拼就是了!”而是要蹲下來直視他的眼睛,溫和地陳述他的感受;“我知道你拼不好玩具,有些無助,有些生氣,你需要媽媽的幫助嗎?”這么做,幫他擴充了情感詞匯量。讓他知道了自己的內心的感覺叫作“無助”“生氣”,也讓他明白,人在“生氣”“無助”的時候會是如此表現,這是兩種非常正常的情緒。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內心感受,能夠讓孩子學會應對自己的情緒,還能慢慢辨別別人的情緒。
情感引導”的.關鍵步驟是:
第一:預先給孩子一個提醒,讓孩子知道,在某些場合下,有些行為是不可以做的。
第二:關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個性,讓家長可以提前對孩子的情感反應有所準備。
第三:全神貫注地傾聽,不敷衍孩子的話。
第四:理解孩子的情緒,回應孩子的感受,同時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情感。
第五:引導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自己思考可以怎么解決問題。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提供選擇,但是絕不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萬琪)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8
疫情在家的日子斷斷續續讀完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剛開始以為這是一本關于如何和孩子玩耍的書,讀完后原來這是一本心理學的書,教給我們“情感引導”的方法,本書從情感引導的誤區入手,引出什么是情感引導,以及如何通過情感引導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起一生的親密關系,讓孩子擁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培養出快樂、友善、堅強、自立、合作、有責任感的孩子。作者在這本書中向我們道出了培養孩子的關鍵密碼是“情感引導”。情感引導的本質就是允許孩子自由輕松地表達情感,而不受任何壓抑或否定。
首先在書的開篇,作者指出了情感引導的四個誤區:第一類誤區:控制和放任。比如對孩子說:“我數到三,收住你的眼淚!”或者感嘆:“唉,那個孩子就那樣了”。第二類誤區:輕視、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跑的不小心摔倒了,就說:“就輕輕摔了一下,能摔多疼?”第三類誤區:對孩子運用賄賂的手段。比如“哪個小朋友做的好,就給他獎勵貼貼”。第四類誤區:以消極后果作為懲罰。比如游戲中孩子搗亂,把他拉到旁邊,不讓他參與后面的游戲。控制、放任、賄賂、威脅等,是我們常用的手段,如果長期這樣極可能導致孩子無法恰當地表達情感和進行溝通,從而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書中指出情感引導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表達順暢,減少發脾氣的現象,促進和孩子的溝通,加深感情,讓孩子學會結交新朋友,讓孩子學會忍耐,學會面對逆境等等。當我們學會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會為孩子打造一件“保護盔甲”,在逆境時讓他能夠更快地從消極的情緒和經歷中恢復過來;會讓孩子學會忍耐,同時還能提高他們控制沖動的行為,他們會更合作、自立且有責任感,在學校里學習也會更專心、也學得更輕松。
所以我們不管是作為父母還是老師,在對孩子的情感引導教育中,首先要學會聆聽,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能夠有傾聽的想法,學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說:蹲下來,跟孩子的目光平視,再問他,到底有什么樣的感覺?“老師能夠理解你現在很生氣,老師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對嗎?”“老師知道你疼,對嗎?”當我們能夠準確地反應出他此刻的感受,孩子的`情緒也會逐漸地下降。班里的新生王子怡小朋友,開學的前幾天里每天來園后都會哭,要回家,要奶奶,甚至有時連飯都不吃,我把她抱在懷里先傾聽并了解她的想法:“你現在最想做什么事情?你是想奶奶了是嗎?老師知道你現在就想見到奶奶,其它的事情都不想做。”然后再去慢慢的引導她,結果她的情緒果然好了很多。作為幼師的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每次表揚孩子時不要只是簡單的說你真棒,要告訴他現在的這種感覺就叫做成就感,很開心吧,你剛才的就叫有耐心,有耐心很重要啊,你現在有什么感覺呢,要多問問孩子的感覺,引導孩子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的表達能力對于之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要讓他們習慣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無論是怎樣的情緒,表達出來就是釋放的過程,對孩子今后的路起著很大的作用。同時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當孩子傷心時,給予最親切的陪伴和關愛;當孩子苦惱時,給予最貼心的安慰,并及時地疏導。
自上班以來五年的工作中,也遇到過很多類型的孩子,他們的思想天馬行空,每天也會產生很多問題,自然而然產生很多負面情緒,我不斷嘗試對他們進行“情感引導”,注意說話方式和談話內容,與他們產生“共情”,引導他們自己表達情感和想法,自然而然解決問題、消除負面情緒。就像這本書后記所寫的那樣:育兒之路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學習和改進,任何時候改善親子關系都不晚。因此,請伸出你關愛的雙手,給予他們溫柔的指引,并認真地看待孩子的情感。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南風效應”: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吹出了刺骨的冷風,行人因為害怕寒冷,所以裹緊了大衣;而南風吹出了柔和的微風,行人覺得很溫暖,便解開了大衣。教育孩子其實也是一樣:讓我們用春風化雨般的溫柔,潤物于無聲!給他愛,給他力量,給他信心,你會發現南風雖然柔和無力,卻能化為繞指柔,讓孩子在風中起舞!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9
生佑子的時候我的年齡已經接近高齡產婦了,相對稀里糊涂就當了媽媽的那些年輕媽媽們,我也算是做好了相對充分的準備來迎接我的“四腳吞金獸”,心理、精力、財力無一不竭盡所能。我抱她在懷的時候是那么可愛,咿咿呀呀,我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屬于母親的笑容,即便面臨那可怕的兩歲,我也算很淡定的面對她自我意識萌發時期的各種鬧人、發脾氣,“這是我的”“我不跟他玩了”“哼,不行”……
但是這半年多來,隨著佑子情感世界的豐富,她看懂了光頭強和小豬佩奇,深陷其中,因為看電視的時長我們開始斗智斗勇,鬼哭狼叫;早教分離課上明明自己就可以上的'很好,卻非要讓我坐在教室的角落陪她一起, 稍加離開就撒潑打滾;還有睡覺前的各種要求…面對這些場景, 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我就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安撫她,結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會發脾氣,會縱容,還會不理她。聽到樊登在這本書中對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見誤區分析,我格外震驚,控制性父母、放任型父母和輕視、低估、否定孩子感受的父母……這些雷我全都踩過。我是在自責中認真聽完了樊登的講解,又買來了紙質版。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將自己在幼兒園多年的專業經驗與育兒心得融合在一起,正式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概念。情感引導就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并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孩子哭鬧、吵嚷、冷暴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從小沒有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會。情感引導是在孩子表現出情緒的時候準確地教會他這種情緒叫做什么,我們可以怎么做。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幫助孩子認識、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因為表達順暢,所以減少發脾氣的現象,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加深感情,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情感,學會結交新朋友。
情感引導的關鍵步驟:播下種子—-觀察和判斷—-聆聽—-體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在這五個環節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體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我們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判斷孩子的感受,恰恰忽略了孩子對某件事情某個事物的體驗,自以為是的時候還會覺得孩子是在不聽話。這本書讓我深深明白情感引導的本質是尊重、理解孩子,靜下心來、蹲下身來聽孩子說,感受孩子的感受,給予她無條件的愛,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
世間所有的職業都會有崗前培訓,唯獨怎么做父母我們沒有經過任何考核和崗位培訓,感謝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自己在對待孩子上的不足,也感謝有這么一個小人讓我參與她的成長,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做媽媽。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10
可樂的童年,到目前為止,都很幸福,爸爸媽媽一直都在身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太太(小雨的奶奶)都十分寵愛。如眾星拱月般的被照顧著。
但隨著可樂展現出越來越多的個性行為,如何管教可樂成為了我和小雨的問題。可樂有時不愿意穿衣服,有時用手和腳站起來要前滾翻,有時摸插座,經常要光腳在地上玩(東北天冷地上瓷磚涼,被我們禁止)。因為還不會說話,我們溝通不暢,常常哪里有危險,哪些事我們不讓做,可樂就偏偏去做。不讓做就撒潑,不高興,用手掌拍地面,讓我聯想到在我們去澳門逛商場時,偶遇一個在地上打滾的熊孩子,當時我倆就想我們的孩子以后可不能這樣。我倆知道不能強硬的管孩子,也不應該硬管,但也沒有太多辦法,所以就去買了一些書,希望能找到答案。
第一本書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書內容不難理解,就是用情感引導孩子,與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讓孩子理解你為什么這樣要求。書中很多實際案例,非常有借鑒意義。最簡單一個話術是當孩子出現狀況,而你覺得不妥。首先與孩子溝通孩子為什么這么做,然后給孩子提供選擇,而不是直接讓孩子怎樣怎樣做。
可樂在成長過程中展現出的性格,有很多我的影子,比如謹慎,我們分析這也是可樂現在還不會走路的原因,可樂不愿意走,知道可能摔倒,不會走也不耽誤玩和做想做的事情。這樣想,可樂真沒啥動力學習走路。還有倔強,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手里拿危險物品時,我們只能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拿走,硬搶你有時候都搶不過可樂,硬搶成功的話,不說他生氣,過一會兒他還能想起來,再把東西拿起來,小朋友的記憶力特別好。
全文最喜歡的一句話“父母同樣會犯錯,但孩子生來具有同情心和寬容心,他們會竭盡全力的'幫你”,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共同成長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作者也會有工作繁忙,很累,脾氣不好的時候,作者夫妻會相互提醒對方,也會制作“同情”手環,時刻提醒自己同情孩子的感受,我也將這“同情”放到了我手機的息屏顯示。
書中重點內容都被我標紅了,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書。做父母是一輩子的事,至少可樂上學前,還要總翻這本書。
但是書也有沒講到的內容,小可樂現在心智成熟了許多,但是語言能力沒跟上,如何有效溝通和管教,希望在下一本書找到答案。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11
班主任項老師的帶領下,我積極地加入了第二期班級家長共讀群。我們共讀的第一本書是金伯莉·布雷恩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當終于拿到了這本書,我心里特別高興。有一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迫不及待地打開目錄,想把書中的內容一口氣讀完。
在項老師的認真指導下,我們順利開始了我們的共讀之旅。認真地朗讀,仔細地去感悟,去領會。有時候雖然忙,但是大家都沒有掉隊,沒有應付。
作者在這本書中向我們道出了培養孩子的關鍵密碼是“情感引導”。情感引導的本質就是允許孩子自由輕松地表達情感,而不受任何壓抑或否定。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脾氣,所以情感引導也要因人而異。
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當孩子傷心時,給予最親切的陪伴和關愛;當孩子苦惱時,給予最貼心的安慰,并及時地疏導。
正面的積極的引導,永遠比大聲呵斥更有效,對孩子的發展更有益。
快樂成長中的孩子,猶如小樹苗,需要陽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潤,需要家長不懈地關注他們的成長。不是橫加干涉或一味縱容,而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幫助他。其實,教育孩子是個靜待花開的過程。成年人應該安靜等待孩子的內心變得平和,見證每個內心發展的奇跡。父母們不要強制給兒童不需要的東西,在給兒童足夠的營養、適合的`環境之后,會發現兒童的成長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大自然給予兒童最好的禮物。
一邊積極地學習,在生活中,根據孩子的情況,加以運用。效果立竿見影。雖然還有不盡如意的地方,再轉念一想,畢竟她還是孩子!耐心!引導!
以前我總是很糾結對孩子的溺愛和真正的關愛的區分。溺愛是一味縱容壞習慣,比如孩子玩手機,為了哄孩子開心,不加限制地讓他玩。而真正的關愛是對孩子有益的。比如孩子因沒考好,很不高興。就需要及時地溝通交流,分析、安慰。這次女兒期中考試數學沒考好。我心里是怒火中燒,表面卻是風平浪靜。我腦海里始終盤旋著兩個字“控制”。因為我知道大發雷霆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女兒回到家,我假裝不知道地問她:“寶,這次數學考的怎么樣?”她嘟囔著嘴說:“媽媽,這次我粗心了,沒考好。”我上前摟著她說,吃過飯,我們好好分析一下試卷,訂正,并且要整理到錯題本上。我話音剛落,她驚喜地望著我,使勁抱著我,使勁點點頭。最近回家積極地寫作業而且很認真。我想假如我沒能控制住,家里是不是因為這一次沒考好而硝煙彌漫。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更加覺得教育孩子也是一個學會成長的過程,一個歷練和修行的過程。也正像項老師說的,教育好孩子應該先塑造好自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12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將自己在幼兒園多年的專業經驗與育兒心得融合在一起,正式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概念,并在書中記錄下自己多年的育兒心得與許多情感引導的真實案例。書中對很多媽媽們遇到的具體的問題給予細致的情感引導溝通范例。這本書不但教會我如何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更給了我關注自己情感的深刻啟發,給予我反思自我、成長自我的機會。同時,也對我的班主任工作有著巨大的'幫助作用。
作者在這本書中向我們道出了培養孩子的關鍵密碼是“情感引導”。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所謂尊重孩子的想法,就是: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當孩子傷心時,給予最親切的陪伴和關愛;當孩子苦惱時,給予最貼心的安慰,并及時地疏導。其本質就是允許和鼓勵孩子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通過和孩子共同分擔責任來建立一種“分享權力”以此來調動孩子的內在能動性,讓孩子學會在成人的幫助下自己解決問題,并學會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親密的關系。
不知道是否有家長和我一樣,帶孩子出去總是興致而去、掃興而歸。為此,我們夫妻沒少吵架。
開學前兩天要去拍證件照,去之前我先就播下種子了。出發前我問:“一會拍照的時候,怎樣才能拍得美美的?”“要打扮漂亮。”“要擺好姿勢,不能亂動。”……我很開心,至少之前和她的交流還是有效的。下車前我又進行補充:相信今天我們一定能拍出美美的照片。不知道是她長大了,還是別的原因,在拍照的時候特別配合,沒讓我們家長多提醒一句。
回來的路上,我們對她進行了肯定,她很開心,尤其是當她看照片時發出的笑容讓我覺得她真的長大了。“教育孩子不是在她做錯事的時候,而是她做對事的時候。”想起這句話,我又再次對她進行了肯定,并告訴她在幼兒園里也能表現得非常棒。
就像這本書后記所寫的那樣:育兒之路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學習和改進,任何時候改善親子關系都不晚。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心想事成,因此,請伸出你關愛的雙手,給予他們溫柔的指引,并認真地看待孩子的情感。等你的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你就會看到這些努力的成果。
不知不覺已經做了很多年的班主任,也遇到過很多類型的孩子,說形形色色也不為過。他們的思想天馬行空,每天也會產生很多問題,自然而然產生很多負面情緒。我不斷嘗試對他們進行“情感引導”,注意說話方式和談話內容,與他們產生“共情”,引導他們自己表達情感和想法,自然而然解決問題、消除負面情緒。
四年的育兒路上,有困惑,有焦慮,有迷茫,有懼怕。班主任工作繁雜、忙碌,但我會一直堅持下去,把書中所學運用到實際中,相信道路會越走越坦蕩。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13
這本書是我家里人作為禮物送給我的,去年我在樊登讀書APP聽過此書,最近有時間才拿起來系統的讀了一遍,感覺閱讀這樣紙質版圖書與聽來的講書就是不太一樣,這樣書拿到手里有質感,能夠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這本書主要解決幼兒情感上的問題,情感引導著行為,想讓孩子有個好行為,就需要讓孩子有個好的情感,剛開始閱讀時我是一邊陪讀小女兒一邊閱讀,講解情感引導是什么以及情感引導的重要性,我覺得非常有利于抑制陪讀家長對孩子發火,想想我們對培養孩子目標,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堅強、合作、善于調節自己情緒的孩子,所以我們都要在孩子身邊做到,父母的行為直接對孩子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正所謂身教大于言教。
我自己的情感引導事例
我自認為這點上我做的還是很不錯的,大女兒很小時我們就約定好逛超市時,她每次只能自己挑選一個喜歡的物品,現在小女兒雖然有時為此而磨嘰、哭鬧,但我一直都比較嚴格遵守事前的約定。總結來說就是提前播下情感引導的種子,過程給予孩子關注,即使遇到孩子情緒失控也堅持不發火,溫和而堅定地態度聆聽孩子,給予同情并不是立刻滿足孩子的愿望。
由于工作原因有時我需要帶著孩子外出談事,我都會提前跟孩子講好,今天我們會見到幾個人,他們和我在談什么重要的工作,需要孩子配合到做什么,如果她不配合會有什么影響,我也會把我的困難講給她,比如家里無人看她,我也知道這樣大人談事對于來說有些枯燥,提前給她做選擇題,讓她自己選擇跟著我外出談事,還是去選擇別的方式,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選擇跟著我,然后我會再詢問孩子我談事她可以做什么?比如在家里帶些玩具或和畫紙,一起想辦法安排好我與成人說話時她的時間,另外在過程中我會時不時關注她的行為,看看她有啥需要,比如我會主動提醒她喝水,一般情況下我也會買些食品讓她一邊安靜的吃美食。
育兒是世間唯一無法辭掉的工作,作為父母給孩子最重要的是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在育兒過程中也是作為父母自我成長良好的機會,讓我們結婚時往往都不成熟,我們都一直生活在自己父母身邊,只有成立自己小家庭生育子女后,我們才慢慢學著為養家糊口承擔起責任,為他人的未來著想,作為父母我們要全面的認知自己及家庭,我常說不要求自己成為100分好媽媽,正如我從來不要求孩子考100分一樣,我們都需要隨著時間不斷的改善越來越好。
本書后半部分主要分析不同年齡不同情感引導步驟:嬰兒期:開始種下親密基因;2-3歲建立親密關系的關鍵時期;4-7歲的孩子保持親密關系;每個年齡階段不同需要解決情感問題不同,父母用不用方法引導孩子接受不同的情感規則。
情感引導的本質就是允許和鼓勵孩子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通過和孩子共同分擔責任來建立一種“分享權力”以此來調動孩子的內在能動性,讓孩子學會在成人的幫助下自己解決問題,并學會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親密的關系,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是家庭中所有溫暖和快樂的源泉,愿我們都一直幸福下去!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14
讀完這本書,學會了一個詞,情感引導。
“情感引導,其實就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并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通過引導,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來幫助他們認知情感和表達自我。”
這里有兩個關鍵詞,認知情感,表達自我。
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在生氣的時候,知道這就是生氣,在難過的時候,知道這就是難過,在憤怒的時候,知道這就是憤怒,在感到委屈的時候,知道這就是委屈。同時,能夠把自己的情緒說出來,能夠找父母幫忙。而要讓孩子具備這樣的能力,需要父母的示范、引導和幫助。
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都沒辦法給孩子示范正確的認識情緒的方法。
這兩種我都占了。
盛怒之下,我做出過很多讓自己后悔的言行和舉動。命令、威脅、賄賂、放任、輕視、否定……這些書里提到的錯誤的方法,我都用過了。
總而言之,我就是一個喜怒無常的媽媽。心情好時,我會是全世界最好的媽媽,溫柔的聲音,甜甜的語調,再給兒子一個大大的擁抱~~~~但是,心情不好時,兒子任何舉動都能把我一點就著,大吼大叫,動作粗魯,甚至任他哭鬧打滾,我都不去理他。
在我兒子幼小的心靈中,一定有一個天使媽媽和一個魔鬼媽媽。
當然,我不是后媽。我是愛我兒子的。他生病的時候,看到他難受的樣子,我真恨不得是我生病。但在被怒氣點燃之后,我就很難控制住自己了,像是飄來了一片烏云,遮住了愛,只剩下了憤怒、粗暴。
最近在看這本書和《親密關系》,其中都提到了原生家庭對婚姻、親密關系和親子關系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與愛人吵架、與孩子發脾氣,都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什么,而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情勾起了自己童年生活留下的潛意識,因為小時候的自己受到了傷害,我們卻不愿意去面對,所以只用吵架、生氣來對付過去。在書中,作者也說,
“多年以來,我一直難以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我的父母顯然是在并不想要子女的時候剩下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這讓我們覺得自己給父母添了很多麻煩。我努力想要從父母對我的不適當的教育方法中恢復過來。沒有哪個父母是有意要傷害子女的。老實說,我相信我的父母已經盡了全力,他們只是不知道僅僅給子女提供最基本的撫養還遠遠不夠,所以也從來沒有想過怎樣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子女。他們當然不是完美的,我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經歷了兩年半的育兒生活,我也越來越發現,孩子的來臨,其實是在幫助我,讓我更加直接的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問題,讓我有機會重新成長一次,讓我在擁抱他的同時,能夠抱一抱我內心那個需要呵護的小女孩。
父母已經做到了他們能做到的最好,而我也已經成年,既然認識到了問題,就不能只是一味地埋怨,只有正視內心、提供方案、解決問題才是最直接的`出路。
對于我這個咆哮媽媽而言,在這本書中,我記住了兩個詞,溫和而堅定。
首先是要溫和的,無論遇到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失控,要不都管不住自己,還怎么去幫助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呢。而且要讓孩子知道,媽媽這樣做,不是在懲罰你,是給你設定一個界限,就是書中說的,溫柔教導,適當約束。同時,還是堅定的。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
而教導的前提是,一定要與孩子保持親密關系,能夠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真正做到理解他、尊重他,而不是與他站在對立面,教育他、指責他。也許最標志性的動作,就是在與孩子交流時,你是蹲著平視他的眼睛,還是站著高高在上的。
兒子兩歲半了,而我昨天晚上還失控過一次。不過幸運的是,看過這本書,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這也是改變的開始。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15
本周閱讀書目,來著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是我無意中碰到的,我原以為這是一本關于如何和孩子玩耍的書,讀來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心理學的書,教給我們一種叫作“情感引導”的方法來教育子女。
仔細想來,我們當教師要教師資格證、行車需要各類等級的駕駛證、醫生要有行醫許可證……世間各行各業似乎都有門檻,需要持證上崗,很多人為了做一份工作會去學習、讀書、考研。但其實人生中哪一份工作會比做父母更重要呢?不經過學習就當父母,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
如果稀里糊涂地當了爸爸媽媽,面對孩子帶來的種種問題一定會束手無策。憑借本能,我們可能會發脾氣,可能會縱容,可能會不理他。但從專業的角度講,這都是錯誤的做法,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
讀書就是為了解決我們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這本書里我讀到兩個有趣的觀點:
一、教育時機
原來培養一個人最重要的時機不是在他做錯事的時候,而是在他做對的.時候。當孩子做對的時候,我們要珍惜這個機會。告訴他這樣做是對的。并且告訴他為什么,這個孩子才能變得越來越自信,并且積攢大量正確的行為,他跟這個世界是和諧的。
比如,孩子今天自己突然跑去讀書了,沒有人逼他。那么這時候我們要趕緊去固定他的這個行為,用反應情感的方式告訴,今天表現的這個行為就叫作堅持。你真棒,你善于堅持,你肯定能夠學的好。當孩子感受到了堅持本身也帶來了成就感、也有樂趣的時候,他才能夠學會堅持,他做別的事也會表現出堅持的行為。所以孩子的種種情商、種種行為模式都是通過我們一點一滴不斷地發掘,不斷地確認,才能讓他學會的。而我似乎更多的是關注孩子存在的問題,認為就像發現小樹歪了扶一扶,樹杈過多剪一剪。我們整天對孩子的錯誤和缺點特別的敏感。而對他們做對的事,對他們做的很好的地方、表達出天性的地方,我們沒有感覺,這是我們作為家長的問題。換位思考,我們是否也是在夸獎鼓勵肯定中得到更多想要走下去的動力的呢?
二、夫妻關系優于親子關系
現實生活中,很多夫妻都會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產生分歧,爭吵甚至冷戰、拳腳相向。這種為孩子好的方式,不僅解決不了他們的問題,反而可能加劇孩子的心里創傷。讓孩子覺得最安全的方法是父母的關系好,父母的關系好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所以告誡自己千萬不要為了管教孩子的事在孩子面前跟家人吵架,而應該在孩子不在的時候,跟對方好好探討一下這件事。
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整天糾結在痛苦當中,改變隨時都有機會讓家庭變得不同。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相關文章: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后感11-07
你就是你作文08-12
最好是你作文12-02
你就是我的春天02-29
這就是你作文08-12
你就是我作文05-24
你就是你作文5篇(集合)10-03
英語學習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