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后感經典1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后感1
紅樓夢這部書,我看了數遍,從高中第一次拿到書,那么多年過去,這是為數不多還留的我身旁的書之一。86年版電視劇《紅樓夢》是我在大學百看不厭的劇集,每一幀都是世間最唯美的畫面。每每看書和電視劇,就是滿心贊嘆文字的細膩,畫面的唯美,隨著書中戲中主人翁的喜怒哀樂,也是而滿心歡喜,時而悲戚,心有戚戚焉。
兩個月前,經朋友介紹,偶遇蔣勛細說紅樓夢,一發不可收拾,每天只要有時間,無論上下班路上還是去見客戶的路上。甚至國慶節回家路上,面對十數公里的堵車長龍,披星戴月,在蔣勛老師娓娓道來的講述中,體味著十二三歲少男少女的細膩心思,竟然沒有了我貫有的浮躁和抱怨,反而非常享受這片刻的寧靜,甚至帶著樂樂賞星賞月,異常覺得這個時刻的可貴和值得珍惜。
通過蔣勛老師細說紅樓夢,我才看到了紅樓夢的宏大和偉大。通過細說紅樓,我看到了曹雪芹的佛心,蔣勛老師的慈悲心。紅樓夢通過蔣勛老師的講解給我展現了:人際交往學,人性學,社會學,教育學,文學,以及電影腳本的角度,曹雪芹的蒙太奇寫法。我能那么實質地感受到曹雪芹書寫時的那種包容,那種心底的細膩,那種經過奢華后家族沒落,又經過人情冷暖的那種悲涼。雖然我也愛紅樓,喜歡紅樓,但是從來沒有想到過可以通過蔣老師的眼睛看到這本書那么豐富的層面,可以那么慢的看一本書,那么細膩的捉摸每個人物的小心思,每個人物的角度,每個畫面的細節,那一幀幀一面面,都是在向我展現人生的各種不同,人性的各種內在外在。
蔣勛老師曾經說過,如果用一個字來說紅樓夢,那就是“空”。曹雪芹那種容納萬物的心境來書寫筆下的.這三百多個人物,每個人物都沒有重疊,每個人都可以從他/她一出場一直到這個書的結束(前80回)都始終保留他自己的那個唯一的個性。在寫作中曹雪芹化身成了這三百多個人物,即是大富大貴的顯官達貴,又是身份卑微的趙姨娘,小紅和道婆,所以曹雪芹就是那活生生地千面菩薩啊。蔣勛老師在一次次在細細解讀時,那由衷發出的一次次贊嘆,都讓我感動,感動我可以通過蔣勛老師的解讀可以那么深地觸碰到曹雪芹的那種寬廣無邊的佛心,又被蔣勛老師的慈悲心所感動,沒有蔣勛老師的慈悲心,我怎會有機會在我32歲這年就可以觸碰到曹雪芹的佛心?曹雪芹的佛性和蔣勛的慈悲心,才能讓我們體會到我們自己可能看不出來的那些文字背后隱藏的真實情感。
帶著閱歷來讀書,可以從書中找到感動自己心底的那一幀那一幕。
把自己的閱讀與大家分享,可能讓聽者看到自己眼中的讀者和文字,可以沒有閱歷但是也可以經歷。這可能就是大家一起讀書的真正意義。
紅樓夢讀后感2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這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真)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杰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著自己、充實著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系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異步偉大的巨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絲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史書。
前面說都是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于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么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后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說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么純潔的人,并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說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挺美好的。
警語: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說甚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干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它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紅樓夢讀后感3
紅,一個絢麗卻殘忍的顏色,倚望紅樓,只是一場“夢如人生”的開始,一個虛緲卻入骨的悲傷之愛,正如“無非始于榮華,終于憔悴,感慨身世,追緬古歡,綺夢既闌,窮愁畢世”,寶玉如是也。。。
性格決定選擇。一個人,他的性格選擇了什么樣的思想,每天面對自己和別人選擇什么樣的情緒,一切取決與性格。
人生在紅塵中云游,命運在性格中行走,“喜笑怒罵,倜儻風流,興衰榮辱,成王敗寇,浮華如煙云,可看不可留;往昔死云煙,傷懷闌珊后。狂年幼,貽笑傳遍天下口;悲白首,銀絲萬丈織成愁。遠慮近憂,枉然如酒,歲月釀,漫心頭……”紅樓夢,亦是如此,人生的悲歡離合,坎坷相伴,如淚,數不清;似水,柔無骨。
回望清,寶玉“面若中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視而有性”明明……可惜了清靜,天石乃仙之通靈也,何圖戀凡俗濁氣?人生非安非樂非清也。叛逆,世俗,對照以世俗男性為主導中心,統治地位的勢力和卑微的女子們的聰明與愚蠢,純真與腐朽,潔凈與污濁,天真與虛偽,善良與邪惡,美好與丑陋。
腐朽的年代!秦可卿之死,秦鐘之死,林黛玉的飄零,身為貴妃賈元春的內心悲痛苦楚,封建社會中的傳統,尊重與玩弄,純潔與腐朽,美好真摯和罪惡虛偽。
是叛逆,是脫俗,是善感,是才華,是思想造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嬌弱才女林黛玉,本是想用一生的.眼淚去回報他,但未想凄婉而去,“不離,即離,未世樂”,明明了解自古女子的悲哀,未想重復,卻自了。
賈寶玉否定封建主義社會秩序,可未否定君權,族權。他發展著自己的叛逆思想,傾向并支持被壓迫者,他支持與林黛玉的愛情,迫切地要求婚姻自主,這一切是由于封建勢力給予他的特權而產生的,所以他不可能否定封建主義統治。他所深惡痛絕的,是他所仰仗的;他反對的,是他所依靠的,因為他無法與封建主義統治徹底決裂,但他又不愿放棄自己的民主主義思想。他的出路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最后只能虛無縹緲的超現實世界去。
賈寶玉受時代的局限,一直找不到屬于自己現實生活的出路,他的理想無疑是對封建主義的否定,可他這種叛逆卻十分朦朧,帶有濃厚的傷感主義與虛無主義的色彩。賈寶玉的叛逆雖然無比失敗,但讓《紅樓夢》這部千古奇書無比成功。
叛逆是種精神,是青春不死的見證,是推動礫石前進的車輪,是張揚個性的資本。每一種叛逆的命運都是傳奇,永遠在文明的長河里演義。因為多彩的世界不只是蒼涼的黑白,所以是皆不論成敗。
《紅樓夢》是自古的悲傷之愛,是心中的真是渴望。
紅樓夢讀后感4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社會人生悲劇,反映了一個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高度結合的偉大杰作。賈寶玉,一個號稱怡紅公子的靈魂人物,從小和眾多女子們天天在一起吟詩作對,然而在眾多金釵之中,有兩位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黛玉聞訊氣死。盡管高鄂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我不是天生喜歡看別人的悲劇,只是覺得對于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圣的。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看看寶釵的.下場,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以前我是很討厭薛寶釵的,到最后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得同情她了。
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黛玉更令人嘆惜。如果賈府不倒,寶釵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如今呢,賈府已經淪落到何等地步,做寶二奶奶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獨守空房,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在這樣一個封建社會,大觀園中的男男女女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雖然林黛玉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才情氣質人人夸贊,可到頭來,年紀輕輕就郁郁而死;寶釵凡事穩重,識大體,詩詞賦會樣樣精通,原是金玉良緣,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嘆端嫻處子,到底誤終生;迎春才貌雙全,可嘆卻遇中山狼,一味驕奢蕩,嘆芳魂艷質,一載去悠悠……才情萬種的紅樓兒女們散的散,去的去,曾經的繁華人生如一場夢!
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只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而已。而曹雪芹先生也正是想抨擊當時封建禮教的罪惡,并非單單描述劇中人物性格的悲劇,愛情的悲劇,則是反應了一個時代悲劇和社會悲劇!
紅樓夢讀后感5
當時間湮沒了河流,當歷史黯淡了天空,在大唐昌盛繁華的背景下,永遠有他沖天的豪情,不滅的風采,我想到了李白。
他,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不合于現實的社會,以酒為伴,引月為友,凌亂的舞步中影子相隨,豪邁的歌聲中孤月徘徊,沉迷其中,他、月、影三人行,不再孤單。
他、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高人,不畏貴婦研墨、力士脫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賜金放還。雖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他是長安朝廷的光點,他空有滿腔的抱負卻無計可施,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把對朝廷的`失望,對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類不朽的詩篇。
感謝上蒼,讓我認識了這位追求不羈,眾人諂媚,他卻還在夢游天姥的李白。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游遍了名山大川,覽盡了仙蹤神跡,不滿于俗世的景上倚麗,飛上九天一睹仙境的風光旖旎。夢游天姥,他見到了他想要的世界,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夢醒時,也只能恍驚起而長嗟,感嘆自己是李白了。
真不愧是李白,仙人般的李白。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他超脫了塵世,不再屑于當年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天子門前尚容走馬,富貴卻拘束的日子,走過了通天蜀道,不為塵世所累乘風歸去,站在云端,俯視興也苦,亡也苦的人間,感慨興也是大唐,亡也是的大唐。
真不愧是李白,狂人李白。
噢,這位青蓮居士,飄逸的青蓮居士,在歷史的車輪駛過了一站又一站,在他真的長醉不復醒,在他既是李白又是詩仙的時候,他浪漫地穿越了古今一千年的榮辱興衰,他穿趣了天地八萬里的悲觀離合,他住進了千家萬戶。
噢,這位仙人,他走進了明月,化作一片銀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引思鄉之人垂淚,他飛入塞外,化作一陣長風,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會懷古之人悲嘆,他跨入天際,化作一片孤帆,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使送別之人傷懷。走入了史冊,用自己走過的痕跡,闡述了自己的人生。
他,李白,詩仙,青蓮居士,他選擇了飄蕩的生活,似一片青色的蓬飄蕩在天地間,鑄就了他不朽的詩篇,點燃了他熠熠生輝的生命。
他,狂人李白,住進了《唐詩三百首》,也注定成為其中奪目的一顆星星……
真不愧是《唐詩三百首》,造就了如此放蕩,如此飄逸,如此瀟灑,如此浪漫,如此多情,如此狂妄卻又如此完美的仙人李白。
紅樓夢讀后感6
增刪五次,批閱十載。哭成此書,芹為淚盡而逝。
紅樓夢未完。
這似乎就意味著,這部費盡芹溪心血的恢宏之作,眾多的“草蛇灰線”,都沒能等到揭曉的一天了。可人們卻不滿足,帶著種種猜測,去窺探八十回后眾人的去處。
姑且不往遠了論,先說一個稍微明晰的“晴天霹靂”——金釧兒投井。我是被那句讖語給驚住了,“金簪子掉進井里,是你的還是你的。”當時巧笑倩兮,聽者也無意。偏偏隔了好幾回,都快忘了有這回事的時候,突然發生這樣的悲劇,哪里還想得起那句話。老師突然那么一提,我細思恐極。即便是被王夫人誣陷成“好好的爺們都被你們勾引壞了”,其本質也不是無情的啊。這個姑娘既說了這么一句話,懷著的是怎樣的愛意,有著怎樣的依順啊。對應后面的投井,這個姑娘是在以死明志啊。作者沒有給她留更多的話,就那么一句。可是大家細讀,卻都能明白她和王夫人、寶玉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之后寶玉拋下眾人去鐵檻寺祭她,也便能夠理解。
再一個可供參考的“晴天霹靂”的前奏,「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讓寶玉撞見,作者安排寶玉成為這場感情波折的見證者,似乎也是讓筆下的主人公,也是讓我們領悟到一個事實:人死不能復生,生活還要繼續。只是不要忘了過去,時不時可以再來祭奠。再照應歌里便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縱使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這兩種感情也有些相似,一個是不被認可的同性之間的狎昵之情,一個是不能延續家族興旺的同樣不被認可的自由戀愛。結局也都是沒有排斥身邊再添新人,只不過一個讓過去的過去,一個最終選擇了叛離,當然后者還有更為復雜的因果。人生如戲,演了一場戲,謝罷幕,戲子們尚能走出來,而人生終不比戲。
若只是去看故事背后的隱射,很多表現生活意趣的情節豈不白白錯失了?讀懂里面極有特色的口語,就像知道為什么一個笑話讓大家都哈哈大笑了一樣痛快。比如寶玉的“給你個榧子吃!”,對應“看我打你不”的半是威脅半是嗔怒的'情態;王熙鳳向李紈解釋到“她這說的是四五門子的話呢,難怪你不懂”,說的是四五家的事,真是貼切極了,說的可不就是“舅奶奶”、“你們奶奶”、“我們奶奶”這幾家人的事嗎?而不是我猜測的哪個“江湖幫派”……還有那句唱詞“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是“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我不著急一下子全知道,想知道了就去查查,有些限于閱歷也不能體會,但我愿意以細水長流的方式,珍惜一點一滴的積累。
紅樓夢讀后感7
容華謝后,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題記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她是裊娜的瀟湘妃子,曹雪芹將她比擬為西施式的清瘦之美。她是黛玉,優雅若清水芙蓉,嫻靜似嬌花映水,圣潔如空谷幽蘭。她素淡雅靜,不以脂粉和珠翠加以裝飾。黛玉,削肩細腰,身材修長,卻偏偏患有“不足之癥”,弱不禁風,病態柔弱。
黛玉的母親早逝,因家道衰落,自小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黛玉天性自云守拙、多愁善感,保持著憂愁哀傷之態。她喜聚不喜散,不善交際也不會奉承,她就是這樣落拓孤傲的女子,卻被他人說成“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所以她不及寶釵那般深得人心,面對他人的非議,她只能啞然作罷,然后顧影自憐。黛玉是悲觀主義者,她傷情葬花、抑郁驚夢、悲痛絕食、焚詩斷情、含淚歸天……一幕幕情節,浸染了她多少傷心淚,在那座金雕玉砌、富麗堂皇的大觀園里,她終日郁郁寡歡。而她的淚,只落給寶玉一人,唯有寶玉懂她那繾綣的哀傷。黛玉是含著怨恨、無奈、悲痛、絕望的淚水亡逝的,她在世間徒留了太多遺憾和不甘,死后也沒能釋然。
黛玉的苦,是天性所使,讓萬千讀者感傷落淚。她用凄美的`愛情,演繹了悲慘的命運。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她是嫵媚的蘅蕪君,曹雪芹將她比擬為楊貴妃式的豐艷之美。她是寶釵,清逸婉麗,溫柔飄逸,文雅靜肅,被譽為“群芳之冠”。她肌骨豐澤瑩潤,舉止端莊嫻雅,且沒有黛玉那份嬌弱的病態,與楊貴妃的風韻不差毫分。
寶釵出生在豪奢富裕的薛府,這使她做人處事都具備大家閨秀的風范。她隨分從時,品格端方。曹雪芹說她有著“豁達的胸襟,超出常人的涵養”,她的溫和與沉穩是賈府上下有目共睹的。寶釵不會為了小事而斤斤計較,也不會同黛玉那般愛爭風吃醋,所以十分能籠絡人心,最能圓滑世故,賈母和王夫人對她更是疼愛有加。寶釵恪守封建婦德,傳統安分,對長輩言聽計從,并痛恨傷風敗俗之人。所以縱然自己深愛著寶玉,也要把情感壓抑在心底。陰差陽錯。黛玉、寶玉的相愛得不到長輩的成全,寶釵嫁給了寶玉。他們成親那晚,黛玉淚盡歸天了。自此,寶玉終日悶悶不樂,失魂落魄。寶釵最為愁苦,本以為能有一段美麗的愛情。不料,寶玉對自己冷若冰霜,對黛玉念念不忘。寶釵終究守不住寶玉,寶玉還是離去了,一走了之,杳無音信。
寶釵的苦,是社會所使,讓萬千讀者扼腕嘆息。她用華麗的婚姻,譜寫了不幸的一生。
大觀園里的愛情注定是個悲劇。她們都被情所傷,為愛受苦。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她們都是令人憐惜和疼愛的女子,在紅樓中夢一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尾記
紅樓夢讀后感8
喜歡在午夜之后,夜深人靜,在幽暗的燈光下,整晚整晚地看著。會和它一起笑,和它一起哭,和它一起哀嘆。燈盞里飄逸出的是風干了的桂花瓣的沉香,縈繞在幽藍昏紫的光邊,就這樣,呷咂著一本叫做《紅樓夢》的,整晚整晚……
總不知,今夜飄落的花朵會有誰來埋葬?只怕有了這景卻沒了那情,沒了那哀憂惋絕。飄落于樹下,旋舞于天際,終于,隨風飛到天盡頭。它可知,花落紅顏盡,葬花惹誰憐?遭受了一生的劫,還盡了一世的淚,如今,也只是隨花飛到天盡頭,終換了個花去人亡。不是自命清高,而是本就孤苦伶俜,倘若再失了高潔,還拿什么來配?不是心胸狹隘,而只是為他盡了全心,用了全意,再看他的“金玉良緣”,叫人怎能不落淚?只道是“你好,我便好”,卻又是互用了心,互錯了意。何時,到底要何時,你才能悟了他那一句“你放心”?你可知,為你,他也累了一身的疾。不敢說,更不能說,只能憋在心里。只盼望,你快好起來,只道是“你好,他便好”何時,到底要何時,你才能放下心,甩掉一生的情劫債。是不是,如若這樣,你就不叫做林黛玉了?是不是如若這樣,就沒了你那蒙了軟煙紗的心?
總不明,你處處留下的情種到底是你的無意還是你的有心?難道萬世情劫真的如此糾纏不清?為何你臉望著黛玉卻眼看著寶釵?為何你話挑著金釧卻心念著襲人?為何你手拉著襲人卻口叫著黛玉?到底哪一個才是你想要的?如若沒了那千年的劫數,到底哪一個才可以在你的.懷里依偎到永遠?你倒好,看破了,入了空門,了卻了千般愁苦;哪曾想,那看不破的,都一一為你送了性命。襲人,金釧,黛玉,晴雯……如若換得了你的半絲真心也就值了,可是,有誰,到底是誰最終得了你的一顆心?
總是想,如若沒了那仙石是傳說,是否真的可以造就一段“金玉良緣”呢?總是固執地認為,寶玉和寶釵的愛情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為冥冥之中有一種東西叫做先來后到。因為黛玉是先來的,因為先有了那份情,那份愛,所以,在他的眼中已見不得寶釵的美。或許,真的有種東西叫做上天的安排,命運的作弄;或許,真的有種東西叫做緣分。
佛說,千百世的驀然回首才會換得今生的檫肩而過。可是,為什么輪回不可以錯開,為什么同在輪回之中,有人可以做著幸福的應運者,有人卻只能做輪回之中的局外人?
《紅樓夢》到底還是寶玉和黛玉的凄婉愛情,任誰,都插不進腳。只恐怕對傷了的寶釵,痛了的襲人,怨了的金釧,太不公。
紅樓夢讀后感9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后,工于心計、精于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讀后感10
想必《紅樓夢》大家都看過吧!這本書的作者是清代富貴人家曹雪芹的著作,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陵十二釵》等。在四大名著中,它就是“大哥”有人說,曹雪芹寫出這本書,就是要來訴說自己的身世,確實,書中的賈府也就是當時社會中曹雪芹的家,因為曹雪芹跟林黛玉的身世幾乎一模一樣。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偉業,則《紅樓夢》必是不贊一詞,千秋萬代的驚世巨著;如果色彩斑瀾的文化陣地是一代偉人夢想的天堂,則《紅樓夢》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如果歷史遺留的'文化巨著是大海里的浪濤,一浪高過一浪,則《紅樓夢》必是浪濤的頂峰,俯視萬物。
走進《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為我們打開,使我們認識了溫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儒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干的探春……
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來歷和曾經繁盛的景象,也寫盡了大觀園里豆蔻年華的熱烈,但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造成了大觀園里的重重悲劇,跳井而死的金釧,孤守青燈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執,被執磨至死的迎春,還有遠嫁的探春……在封建社會的殘害下,那一顆顆被泯滅的純潔如雪善良的心靈,那一張張被抹殺如天使般的笑臉,無不讓人為之嘆息。
在我看來,第七十回為最妙,主要為我們敘述了“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爾填柳絮詞”。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必屬丫頭們與眾人放風箏的事,沒過多長時間,眾人們的風箏都紛紛飛上了藍天,可寶玉的美人兒風箏總是放不起來,寶玉急得直出汗,遭到眾人的取笑,可他更氣更急了,氣得將風箏恨地擲在地上,對眾人說:“要不是個美人兒,我一頓腳跺個稀爛。”從這段趣味十足的語句中,我感受到了寶玉的天真,率直,純潔的性格特點,后來寶玉經過那潑辣能干的探春的指點兒,換了頂線兒,美人越飛越高,直至不見蹤影。次要的內容便是寶玉與眾人結社賦詩。春天到來,萬物復蘇,柳綠花紅,鶯飛燕舞,在這美好的季節,少不了組織一項活動,寶玉將散了一年多的詩社重新組織起來,請眾人寫詩……
這本經典文學著作深刻地體現出了當時社會,朝庭,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考試,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制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以一個婉轉動聽的故事講述了當時老百姓慘不忍睹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體現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作者的遠大抱負。令人感同身受。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感動了每一個人,內容真實,《紅樓夢》才得以一代代流傳至今。
紅樓夢讀后感11
《紅樓夢》是清朝著名文學家曹雪芹先生所寫,《紅樓夢》的基調是一個悲劇,生動的刻畫了賈府從繁榮到衰敗的過程,我想《紅樓夢》不僅是從側面反映了曹雪芹在生活中的真寫照,而且反映了社會的現實。
《紅樓夢》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著名的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對于中國的文學名著《紅樓夢》有非常高的評價,他曾說,《紅樓夢》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從中,就可以看出《紅樓夢》的文學的造詣,其中的人物同樣刻畫的栩栩如生,其中王熙鳳的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說道王熙鳳,首先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就是集美麗聰明和奸詐狡猾集一身。她作為賈府的管家,地位可以說僅次于賈母之下,因此,她在賈府中有極高的威望。王熙鳳可謂是把阿諛奉承,見風使舵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如在《紅樓夢》第三回中說道榮國府收養了林黛玉,王熙鳳的言行舉止中,可謂是把她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在《紅樓夢》第六十五回中提到了賈璉偷娶尤二姐東窗事發,王熙鳳先是做盡了好人,然后在顯示出了奸滑狡詐的本事,她打鬧寧國府,狀告尤二姐,最后使得尤二姐選擇吞金自殺。王熙鳳費盡心機苦苦的經營的賈府,目的就是想從中撈取好處,但是她殊不知,最后,她親手經營的大廈的崩塌是由她自己所導致的,這可謂是王熙鳳的悲劇。
從人物描寫的角度來看王熙鳳,在《紅樓夢》中,對于王熙鳳的描寫是非常的生動的,可以說,書中對于王熙鳳的人物的描寫是濃墨重彩的,她出現在哪,哪里就會有熱鬧。在林黛玉初次見賈母時,賈母把她的外孫女摟在懷里當成心肝寶貝痛哭時,所有人都“個個斂聲屏氣,嚴肅工整”,但是,有一個人卻從后院笑的出來說道“我來遲些,不曾迎接遠客。”僅僅一句話就能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厚的印象。書中有很多對于王熙鳳的'正面的描寫,字里行間可以看出王熙鳳的艱險,歹毒,潑辣等人物的性格。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從側面中看出王熙鳳的性格特征,如在王熙鳳的丫鬟對于王熙鳳說:“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哭,兩面三刀”從這些話語中可以看出,王熙鳳的人物性格。
王熙鳳機關算盡,反算了卿卿性命。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世夢。王熙鳳越是能干,賈府就衰敗的越快。《紅樓夢》是悲劇的基調,所以,從對于王熙鳳這一個人物的刻畫中就可以看出《紅樓夢》是一部經典,王熙鳳與其中任何一個人物的關系,不管是聯結,或是矛盾,都反應了復雜的人際關系。
總之,《紅樓夢》非常值得一看,它可以讓我們走進作者的內心,體驗人生的悲歡。我們一定要通過品讀國學經典,從而感悟人生之道。
紅樓夢讀后感12
《紅樓夢》讓我最關注的,是小說里的人物。每每被感動或被啟發的,都是作者塑造和勾勒出來的人物,而作者借助這些人物所表達出來的,是立體的,而不是扁平單一的人性和人情。
我們來一起看看書里面的三個人物:
比如作者在塑造薛蟠這個人物時,他交代了這個人物的出生,薛蟠是薛寶釵的哥哥,是賈寶玉的姨表親,是富可敵國的皇商家族的獨生子,而父親早逝,所以大家就不難理解這樣的薛蟠可以縱容手下的家仆為了搶得香菱,打死馮淵,也不難理解薛蟠天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可是,作者又塑造了薛蟠另外一面,在尤三姐死后,書里這么寫:“這時,薛蟠進門,眼中尚有淚痕”,這個無惡不作的少爺,自有他善良動情的一面。
作者塑造的賈雨村,這個人是書里的一條線索,通過他的出場和描述展開《紅樓夢》的故事。賈雨村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宦家庭,在他住在葫蘆廟賣字為生時,他就以他的詩文以及談吐,體現了他與眾不同的高格調。他不看重金錢,甄士隱贈送五十兩銀子資助他進京趕考,書中寫他“略謝一語,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而他和甄士隱的丫頭嬌杏一見鐘情并修成正果,也體現了賈雨村有情有義,這是有骨氣有性情的賈雨村。賈雨村利用給黛玉教書,通過黛玉的父親林如海,交往了賈政,通過賈政的關系成功出任應天府,這又是運用關系的高手賈雨村。到了應天府,第一樁案子就是薛蟠打死馮淵的命案,在聽取了門子的介紹和建議后,他放下法律草菅人命,這是官場里深諳平衡中庸之道,缺少原則的賈雨村。而為了杜絕后患,賈雨村最終把門子趕出應天府發配遠方,這又是心狠手辣的賈雨村。
我們再來看一個人物,劉姥姥(劉姥姥是王狗兒的岳母,王狗兒的祖上和王熙鳳的祖上是連宗)。劉姥姥進大觀園,在大觀園的自鳴鐘面前,在各種豐富的官家珍饈佳肴面前,劉姥姥體現了她的知識缺乏和貧瘠。也正是由于這樣的貧瘠,讓大觀園的少爺小姐夫人丫鬟們,像看怪物一樣看待劉姥姥。可是,劉姥姥自有著富貴人家不具備的旺盛生命力。在她的'女婿面對經濟困境怨天尤人的時候,她提醒女婿看看身邊有沒有什么可以用的資源和關系。一旦機會出現,劉姥姥又體現了她務實的一面,篤行,一步步,靠她在風里來雨里去所培養出來的堅韌的生命力,成功跨進了周瑞家,進入賈府,見到平兒,然后見到王熙鳳,一步一步,將她給女婿王狗兒的建議變成事實,改變了自己家庭的困境。這種逆境里的求生能力,是清傲的妙玉看不見也學不來的。
這三個人物,薛蟠身上有惡少的習氣,但又有人性的善良。賈雨村有文人的清高,又有入世官員的圓滑刁蠻。劉姥姥有著鄉村的貧瘠,但在她身上又有著務實世故的老到成熟。
紅樓夢讀后感13
在眾多名著當中,我唯獨對《紅樓夢》情有獨鐘。小時候,雖然不能懂得其中深意,但對它卻是愛不釋手;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也就漸漸懂得了其中的一些真意,但心里就越加不能平靜了。
黛玉篇:
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閣成大禮,是故事的高潮,亦是黛玉的結局——香消玉殞。人家說,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于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而我則認為,對她而言,即使是苦難連連,若有人“憐”,才是真正的幸福。或許黛玉早就有了預感,才會有了葬花詞: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明里是嘆落花的命運,事實上也是在悲憐她這絳珠仙草自己的命運,,她為那“癡兒”流盡一生的淚,直到油盡燈枯之時,心里口里念得都是他的名字,最后孤苦伶仃的離開,無人憐惜,當真是可悲又可嘆啊。
寶釵篇:
她,無疑是眾姐妹中最早熟的一個,亦是最被封建正統教育束縛的一個。她的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著,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為世界本就如此,認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正如她的詞: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可嘆停機德,堪比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寶釵、黛玉,兩個如花般的女子,她們一個高潔,一個高貴,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當真是世間的罕見女子,她們都以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特點,自己的個性鮮明的活著,最終卻都逃不了命運的捉弄,一個香消玉損,一個郁郁而終;當中男主的結局,亦是可悲:心上人的早亡,家人的欺騙,使得他心灰意冷,最終看破塵世,遁入空門,不問世事。她們都是妙齡男女,卻成了這個她們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犧牲品,成了封建傳統觀念的悲劇的縮影。怪不得曹雪芹老先生要說:“滿嘴荒唐言,誰解其中味”了!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曲紅樓,讓多少人嘆息,又讓多少人垂淚啊!
紅樓夢讀后感14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的一本《紅樓夢》,講述了多少兒女情,又讓多少人沉醉?而此書中那位多愁善感、牙尖嘴利的林妹妹,又使多少人為她感嘆?要是林黛玉的情商高一點,會不會改變什么呢?
我們不難發現,書中的林妹妹一直是個刀子嘴,豆腐心,說話刻薄,得理不饒人的姑娘。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情商有點低。記得有一回薛姨媽叫周瑞家的給姑娘們送些宮花去,可是黛玉偏偏又在寶玉房里。因為順路,黛玉是最后拿的,這下可得罪了她。黛玉抬眼說道:“所有姑娘都有,怪不得,我就是個外人,別人挑了剩下的我拿著。這玩意我才不稀罕!”說罷就起身,氣沖沖地走了出去。要是換成寶釵,她一定會喜笑顏開的收下。愛使小性兒的林妹妹,也經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寶玉鬧的不可開交。元春省親時,她以為賈寶玉把自己送給他的荷包給了小廝,哭哭啼啼的.把正在給寶玉做的香囊給鉸了。最后還是寶玉以千萬遍“好妹妹”收場。
雖然賈母、寶玉都護著黛玉,無論她怎么說都會想辦法哄她。不過林妹妹的“伶牙俐齒”卻帶來了不少麻煩:王夫人對她的偏見逐漸增大,就連賈母后來也對她不那么疼愛。丫頭們也在背后對她說三道四的。書中還有一位和黛玉相像,也有著刀子嘴的姑娘——晴雯,就因為說活不留情面被攆了出去。如果黛玉是個丫鬟,說不定會和晴雯一樣陷入悲慘的漩渦。后來賈母一歸西,林妹妹后面的靠山倒了,也就更加沒人疼她了。
不過,林妹妹生來就是這樣情商低嗎?其實并非如此。她雖說是林家的掌上明珠,但是林家的家庭背景遠遠沒有金陵四大家族——賈、史、王、薛那么富裕。來到賈府她不肯多說一句話,不愿多行一步路,時時在意,步步驚心,生怕讓人恥笑了去。她去了沒多久父親便過世,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覺得對于那些少爺,大小姐來說,自己只不過是個外人罷了。這份自尊、敏感才讓她變成了別人眼中愛使小性兒的林黛玉。
若是黛玉真的情商高一點,說不定一切都會變:她會成為一個八面玲瓏的王熙鳳,或是溫柔嫻淑的薛寶釵,再也不是《紅樓夢》中賈寶玉初次見面卻覺得久別重逢,“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妹妹了。那么《紅樓夢》這本流傳至今的古典名著現在還會存在嗎?
紅樓夢讀后感15
一襲紅襖,素挽發髻。如蘭似桂,知性溫婉。
望盡紅樓,尋遍大觀園,我獨偏愛。襲卿。
她有大家閨秀的大方得體,她有小家碧玉的嫻熟懂禮數,但她是個苦命的孩子,沒有做小姐的命。為了爹娘不餓死,**到賈府當丫頭,忍氣吞聲,任人使喚。這是她,襲卿。
我偏愛,她的忍。因為忍,她在賈府的地位青云直上,成為首席大丫鬟;因為忍,她獨得王夫人喜愛,寶玉信任。有人說她世故,城府極深,但即便如此,我依舊偏愛。忍的世故,忍的城府,這多具現實意義。杜拉拉能夠從職場新手一步一步走到CEO的位置,全也是因為忍。襲人,不過是心地更善良一些,性格更溫順一些。忍是現代社會人際關系的必備技能,是人與人和諧的緩沖劑和潤滑油。忍一忍,便是海闊天空;忍一忍,就能擁有全世界。
花氣襲人知晝暖,鵲聲穿樹喜新晴。
在賈府眾丫頭小姐中,她不及黛玉的嬌羞與才情,不比寶釵的知書達理,不似晴雯這般刁蠻,不像平兒那般精干。她只默默恪守本分。“心地純良,克盡職任”,這是曹雪芹給襲人最初的`評語。也的確如此。伺候王夫人時,一心只有一個夫人;與了寶玉后,便又一心只有一個寶玉。這或許是封建思想作祟,但也無法抹去襲人那一顆忠誠的心。
我偏愛,她獨特的人格魅力。她的溫柔和順,最是符合古時那種婦道那種禮法。至少,孔老夫子應該會覺得她是個不錯的女子。襲人常站在王夫人立場,對寶玉進行規勸,然寶玉吩咐的,也竭力做好。受嬤嬤欺負忍氣吞聲的是她,寶玉捅了簍子第一個挨罵的也是她。她承擔的辛酸,化作無可復加的賢能,一點一滴的回報在了寶玉身上。這是她,襲卿。
只是襲人出嫁那會兒,真教人哭笑不得。王夫人要把襲人送出去,襲人知后便一心求死。但死在賈家便又對不起賈家,思量著回家再死;被哥嫂接回家后,又覺得死在哥哥家對不住哥哥嫂嫂;出了嫁了,見婆家對她如此之好,便又不忍心死在這兒。于是最終也沒死成。這是軟弱還是什么?連死都不行,襲人這一生也真是個悲劇了。
我感恩曹雪芹和高鶚允了襲人一個如此的結局。雖不遂襲人心愿,讓她最后與寶玉漸行漸遠,但她與琪官那好似神仙捉弄一般的汗巾姻緣,也終使她有個比較圓滿的謝幕。
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也許冥冥注定襲卿命該如此。但是襲卿,知足常樂,即便只是一簇鮮花,一床破席,也能夠心甘情愿。這是我偏愛的。襲卿。
【紅樓夢讀后感】相關文章:
“紅樓夢”啊“紅樓夢”!_小學作文09-06
紅樓夢詩詞-紅樓夢的詩句大全08-15
《紅樓夢》的讀后感01-18
《紅樓夢》讀后感02-07
《紅樓夢》經典讀后感02-13
《 紅樓夢》讀后感11-11
紅樓夢的讀后感02-21
《紅樓夢》讀后感06-25
紅樓夢讀后感06-15
紅樓夢讀后感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