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讀后感9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妮日記讀后感1
一本日記承載了一段悲痛的歷史;一本日記記錄了一位少女成長的心路歷程;一本日記目擊報道了二戰期間在德軍占領下,人們的苦難生活,這就是《安妮日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十三歲的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寫了這本日記。她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他們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個月之久。這段時間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對安妮這樣一個好動多話的13歲女孩。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擔驚受怕。,但安妮卻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窄的空間里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她開始思考戰爭、自然、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在書里我們看到了許多戰爭的殘酷,但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顆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有一種無限強大的`力量彌漫著每一片空氣,這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她活在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最柔軟的那個角落里,她活在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最鋒利的那個刀尖上。但有她在,人類寒冷的時候會看見篝火;有她在,人類沮喪的時候會看見星光;有她在,人類絕望的時候會看見朝陽。
安妮·弗蘭克在寫完這日記后,留下了一句話,她說:“我能感受到百萬人所遭到的苦難,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這句話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盡。也許我們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輕言放棄,但如果我們不放棄必定會成為美麗的開端。
《安妮日記》里的文字很簡短,但這本書之所以可以讓我為之感動,就因為它的真實、樸素,卻又飽含真理。
安妮日記讀后感2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豆蔻年華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似一縷陽光,如一陣清風……那時的我們擁有最純真的笑容。
在《安妮日記》中“安妮”把開始記錄是13歲,在15歲被納粹抓獲。——她把那“美好”歲月記錄了下來。
我們在想象“安妮”過得舒適生活,錯了!
安妮是一個猶太小女孩,她正生活在二戰時期,為了躲避納粹的殺害,于是隨家人躲到了一間密室里,度過了漫長的25個月。
在十三四歲我們應該享受著老師的教育,父母的疼愛,擁有最美麗的笑臉,最動聽的笑聲,享受花季的幸福,快樂和友情,可是“安妮”只有日記本陪著她。
《安妮日記》讀后感作文700字我不敢想象密室里那黑暗的時光,這里沒有陽光,沒有快樂,只有饑餓,只有恐懼和病痛一直折磨著他們。“安妮”在這種環境下中學會了:不屈服,不氣餒。她善于思考自己所犯的錯誤,正視自己的缺點。
安妮初進密室,對“凡。丹夫婦”是厭惡的,對母親的責備的不滿……可是“安妮”學會了自我改正,包容……在密室的生活由一開始的厭惡,到真正安定下來,度過了漫長的25個月。
“安妮”在密室中喜歡上了“彼得”——一個靦腆的男生,在這個密室里“安妮”有青春的萌動。在這個黑暗的密室里“安妮”用她的樂觀,滿懷理想感染著身邊的人,感染著“彼得”,于是“彼得”也悄悄喜歡上了她。
在1944年8月1日,“安妮”放下了筆,故事結尾的`很突然,留下了很多的幻想——“安妮”被納粹抓走了!
仔細回味,這本日記,筆調貼近我們,又和我們的生活大不一樣。“安妮”把成長中的困惑與好奇真實地記錄出來,在日記中“安妮”對自己的情感直言不諱,讓我們好像看到另一個自己。
我們應該為自己感到慶幸,我們沒有渡過那漫長的25個月,我們是在歡笑中度過的。“安妮”也是幸運的,她在這時間里,認識到了自己,學會了堅強,熱愛生活。
可愛的“安妮”在納粹的迫害下永遠的閉上了眼,距離她16歲生日僅剩3個月,距離這個集中營集中營獲救僅剩1個月,“安妮”用自己的筆寫出了“痛苦”的密室生活,讓我們這些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不僅深思。
正值花季的我們,應該深思:那漫長的25個月,我們會做什么?
安妮日記讀后感3
安妮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但她的命運卻不同尋常。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戰爭對德國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一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就是眾多受害者當中的一個。那時,安妮剛剛過完她13歲的生日,他們一家就開始了躲藏生活,竟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而這25個月里,他們卻過著痛不欲生的生活: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就連上廁所也不能。只有到晚上,他們才能依靠父親同事給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維持生命。而在這25個月的漫長歲月里,小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密室內的點點滴滴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爭,思考反猶太主義,思考一切的一切。顯然在她幼小的心靈里,已經有了對生命獨特的感悟。她每天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下,面對著隨時被發現的恐懼,但卻堅持著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在那樣的環境里,空氣都是令人窒息的,她卻依靠她成為作家的夢想寫作著,直到被發現送往納粹集中營。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們能感受到安妮的樂觀、堅定和執著。她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她還說:“當我仰望天空時,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夢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它”。安妮,這個充滿樂觀自信的小女孩,她是寒冷時的篝火,是沮喪時的星光,是絕望時的朝陽,有她在,就有生命的存在。
安妮從13歲生日寫起,一直寫到1944年8月4日,直到他們的隱居地被德國軍隊發現不久。這個年齡和我們一般大的小女孩,經歷了多少,又忍受了多少?
戰爭的殘酷并非常人能想象的。戰爭就是一種悲劇,它會摧毀我們美好的生活,摧毀我們的一切,如果真的爆發戰爭,那將是更痛苦的深淵,讓我們感到痛苦和無助。
安妮日記讀后感4
心里有很大的不安。
為曾經的自己。
我覺得,寫出下面這段話都需要勇氣:
“安妮日記”這四個字,我聽過,也看過,只是想不起在何時何地。可見,這本書有多大的知名度——連沒有看過內容的我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僅僅只是知道它的存在而已!曾經,我多么荒唐地以為,這是某位歐洲貴婦人寫下的文字,可能她的文字情感至真,思想至深,因此她的書得以暢銷,并將繼續暢銷下去。總之,這本書值得流傳。
直到現在,我閱讀了它的內容。我感覺已經無法直視曾經的自己,無知到令自己害怕。我甚至覺得對不起安妮——我有一份責任,讓安妮活下去——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了解并反省歷史,懂得并珍惜和平。
心里有很大的震顫。
為書中的安妮。
她13歲,是一個猶太人,生活在一戰、二戰期間。為了逃脫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殘忍迫害,她和家人及朋友一共8人,躲進了一個“密室”。在那里,他們一住便是兩年多,期間他們的好朋友(當然是非猶太人)為他們提供食物及其他物品,盡自己所能保障他們的生存。在這兩年里,正值青春期的安妮,身體和思想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有了第一次月經,這標志著她開始走向成熟,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她對自己,對異性,也對生活和政治都進行了極深刻的思考,并且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了這一切。從日記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她的堅強,樂觀,以及對未來充滿的各種渴望。她是一個很難不讓我們喜歡的女孩。于是我們沉浸在她的日記里,跟隨著她時而困惑,時而歡喜,但更多地卻是,一直無法擺脫的恐懼......直至1944年8月1日,她的日記戛然而止。發生了什么?我想你已經猜到了,他們被發現了,最終被關進了納粹集中營,那個讓人一聽到名字就不寒而栗的地方,而我們喜歡的安妮,自從走進那里,就沒能再走出來。
安妮曾在日記中說,她希望在她死后,仍能繼續活著。
她的愿望實現了。
安妮日記讀后感5
在這個周末里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安妮》。這本書描寫了小主人公——小女孩安妮和家人為了躲避戰火的災難,而不得不在密室中艱難生存的故事。
安妮于1929年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一開始她和姐姐、爸爸、媽媽過著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可是在1933年希特勒當上了德國總理后,希特勒便建立了猶太人隔離區,只要是猶太人就必須配戴一顆黃星做標記,這樣德國人就好分辨猶太人了。因為德國人與猶太人發生了利益上的沖突,又由于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同,再加上猶太人很富有、很聰明,所以希特勒開始對猶太人進行肆虐的壓迫和殘忍的屠殺。從此安妮一家便沒有了自由,安妮和姐姐不能去上學了,安妮的爸爸和她的媽媽不能再工作了。他們再也不能生活在幸福、美滿、快樂、和平的國家里了,只能生活在恐怖和苦難當中了。為了人身安全,安妮一家人從德國幾經周折逃到荷蘭這個國家躲藏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德國攻占荷蘭。安妮一家和其他四人不得不躲進了密室,這一年安妮才13歲。她本應像我們一樣在學校里專心致志的學習,開心玩耍,享受童年時代的`幸福時光,可安妮和她的姐姐卻只能在黑暗、潮濕、沒有陽光的地方,苦苦的捱過過了兩年。在密室的兩年,安妮每天都在寫日記,記錄一家人在密室中的單調、困苦的生活,以及自己在困境中精神和心理的壓力,和她對未來生存的信心的希望。安妮還給她的日記本起了個名字叫————“貝蒂”。安妮把它當做自己最好的朋友,每天都會和貝蒂“說”幾句話,讓“貝蒂”知道戰爭的恐怖;希特勒的殘酷無情;猶太人的悲慘命運;自己家人生活的苦難。安妮她多么向往原來沒有戰爭的和平時光啊!她不想在黑暗的密室里生活了,她想重獲自由,再見陽光,她想進入學校學習,她想在自己的家里和同學盡情玩耍……
我很喜歡《安妮日記》這本書,這本書讓我了解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讓我知道了人在困苦和在困境中應當采取的生活態度。還讓我了解了那時候希特勒的殘酷、無情、冷漠。如果讓我選擇在哪個年代生活的話,我想我一定選擇在和平年代無憂無慮的生活、學習、玩耍。不要讓安妮的悲劇重演,我也希望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戰爭發生,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讀后感6
《安妮日記》是安妮以日記的形式來記錄了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事以及安妮對這些事的看法。我是經過同學的推薦去選擇了這本《安妮日記》的,我只有在讀完這本《安妮日記》,才能深切的感受到我們能夠生存在這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社會里是多么的幸福了。也許有些人就不應該再去抱怨上帝待你的不公平了,你們要懂得命運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我最喜歡主人公安妮,在她身上實在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安妮的堅強與勇敢讓我不得不佩服她。因為安妮身為一名藏匿者處在危險時刻卻十分的樂觀,繼續向自己的夢想前行并希望戰爭可以早點結束,讓人們過上好日子。同時安妮的堅強與勇敢使她處在黑暗時期也不畏縮,而是變得更自信。與安妮相比,我覺得自己弱爆了,不但沒有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也不為自己的將來規劃藍圖,真像一個無知的小孩子。不過我相信自己通過對安妮的了解,也讓我對自己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會有更好的改變。
除了安妮,那些為藏匿者送東西并提供幫助的人更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是無私的,偉大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把這種無私奉獻、不圖回報的精神永遠留存。我想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助,安妮一家是無法在自屋正常生活兩年之久的。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要有愛心,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出一份力,也是為自己找到更多的具有特殊意義的快樂。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德國法西斯是殘忍的,是邪惡的,他們不近人情的種族歧視,促使他們扼殺一個又一個正直青春的生命。無情的轟炸,殘酷的迫害,使無數家庭無法相聚。這種冷漠無情是遭世人唾棄的,我們要尊重種族差異,公平對待,和平共處。只有充滿愛的世界才是人們最喜歡的世界。要謹慎不要讓冷漠無情蒙蔽了雙眼,要讓愛永遠活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我們讀完《安妮日記》之后,安妮的堅強勇敢和永不屈服的精神給我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這之后,我也會懷著一顆永不氣餒、永不放棄的心,去面對人生當中未知的困難和危險。
安妮日記讀后感7
許多人都會有寫日記的習慣,但這些日記都只是記錄著每天平凡而快樂的生活,都是千篇一律。但是安妮的日記卻不一樣,這本日記記錄著每天都處在死亡的威脅下的猶太小女孩兒的生活。在這本日記中,她自然、透明地分析這自己和同伴的本性。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她表現出了一種從容和淡定。她的日記十分坦率,她會把許多問題握在手中,自己慢慢反復掂量,所以僅僅一兩年的時間里,他在內心成長的路上走得很遙遠,并且用日記將自己的成長豐富地表現出來。
安妮是一個猶太人,希特勒上臺后,她們一家就流亡到了荷蘭。“二戰”以后,德國占領了荷蘭,為了逃避納粹的迫害,全家躲進了父親公司大樓的幾間密室里。他們在密室里必須保持絕對安靜,因為樓下每天都有人工作。安妮就是在這種暗無天日的情況下成長起來,并用日記記錄了下來。密室里有兩戶人家和一位牙醫,他們全都是猶太人,他們從此整天提心吊膽,輕言慎行。這種日子對于安妮來說比白天逼她上床都要難,更何況還要將本來各自生活的兩家人扯到一起,日子就更難過了。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安妮是個天生的.作家。她可以生動的勾勒出幾間無趣的房間,表現出夜里幾小時的恐怖,和房間里的氛圍,這些描繪都透露出她的從容和天性的活潑。她還跟我們分享了她聰明的父親,沒有耐心的母親和善良的姐姐等在密室里的人,她把他們都看得很清楚,并且總是帶著成年人的公正。她的日記沒有無病呻吟,也沒有裝腔作勢,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安妮走的不遠,她只活了十五年多,并且是在16歲生日的不久前才去世的。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這個女孩兒將快樂、耐心、真誠播種在了自己身上,并且幸福地微笑著。我深深的體會到她說的:“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
安妮日記讀后感8
當我在新華書店尋找書來寫讀后感時,第一眼我就被《安妮日記》所吸引。曾經我不知在哪里聽說過,《安妮日記》主要是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妮的猶太少女在二戰期間所寫的日記,但是具體的內容我并不清楚。于是借著這次“品味書香,誦讀經典”活動的機會,我決定就通過閱讀這本書來寫讀后感。
簡介:《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內,她用她的筆記錄了她在密室里的每一天的`成長經歷,并對戰爭、反猶太人主義、與父母的關系、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在我讀了《安妮日記》之后,安妮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于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對我的感觸頗深。在我查閱了資料后,我深刻的知道:在二戰中,法西斯德國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政策,這是一場堪比南京大屠殺的惡行。
對安妮,我是同情的。作為一位花季少女,沒有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與同學朋友嬉戲玩樂,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而是相反的,生活在充滿恐怖的密室之中,心情抑郁----“星期天的時候,我的精神狀態最不好。這時屋子里的人們情緒都很壓抑,氣氛郁悶得令人窒息。我們聽不見外邊的一點聲音,屋子里這種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我,拖曳著我,好像要把我拖到地獄的最底層……我覺得自己像一只被關在籠子的小鳥,被剪去了翅膀,在黑暗中往籠子的欄桿上撞擊。“放我出去!”我心中在哭喊,“放我到有新鮮空氣、有歡笑的地方去!”
對安妮,我是敬佩的。作為一名少女,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最終完成了這本偉大的著作,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經被翻譯成65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了3000多萬冊,并且該書已被作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之棟梁,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安妮日記讀后感9
戰爭,是一個令人發指的名詞,每一場戰爭,戰場上的黃土下就會掩埋無數的之靈,那死神的滯留之地,《安妮日記》讀后感——戰后的悲劇作文。因為它,帶給人類的將是國破家亡的悲劇。在德國法蘭克福市曾有一個猶太少女,叫安妮·弗蘭克,她曾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納粹興起之后,對猶太名族進行迫害。
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由于環境所迫,躲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中,只是一個與私人辦公室相通的實驗室,后來長期閑置,漸漸被人淡忘。從此,她就與凡·丹先生一家,杜瑟爾先生在密室中生活。安妮把所有發生地事情都記敘在她的日記本理,這本日記是安妮13歲生日時,她受到的其中一個生日禮物,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戰后的悲劇作文》。從此安妮使以它為友,傾訴了一個在戰亂中生活得少女的心聲,并且她為自己的日記取了一個名字“吉蒂”。
在日記中,她寫道:“每天晚上幾百架飛機從荷蘭上空飛往德國城市,把炸彈丟在德國的土地上,在俄國和非洲,每小時都有成百成千的人喪命····”大片烏云像一堵墻不透的墻一樣擋在我面前,想壓碎我們,只是還壓不過來.“我生來快樂,我愛人,我天性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樂”····安妮在日記中如是的記錄了兩年間的隱私、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實的恐懼、憎惡和對戰爭的深入思考。
兩年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舉報,被納粹投入集中營。安妮,她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她的生命還是那么的年輕,朝氣蓬勃,她希望用自己的善良熱情,擁抱世界,而戰爭卻給她帶來的是苦難與死亡。安妮在日記中說過“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是的,“我們不要戰爭”這不僅是安娜的心愿,也是全球每一位孩子稚嫩的一聲呼喚。
【安妮日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安妮日記的心得11-23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06-08
讀《安妮日記》心得09-21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06-16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01-12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1-04
安妮日記讀后感07-11
安妮日記讀后感05-22
《安妮日記》讀后感08-10
安妮日記的讀后感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