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精選20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認真地閱讀了五個中華美德故事,讀完之后,我深深地體會到:在我們學習與生活中,誠實與守信的重要性。
誠實,就是說我們每做一件事情,對待每一個人都要誠實,不能撒謊,要實事求是,比如說:學習中沒聽懂的問題要向老師或父母提出,不能裝懂,要弄明白為止;
守信,就是說我們說話與做事要守信用,不能欺騙別人,要言行一致,比如說:今天我答應別人一起去做某一件事情,那么就應該遵守先前的約定去做。
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誠信,就一定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人與人交往應該遵守的原則。
我將從現在開始,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個誠信的小學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2
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集以后,我對匡衡鑿壁借光這個故事印象極其深刻。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他一直很勤奮,可是由于家境貧寒,家里買不起燈油,一到晚上他就無法看書。但是他天生非常聰明,他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借助鄰居家的燈光看書。于是,他在墻角偏僻的地方處鑿了一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流入房間,匡衡連忙湊到那一小塊寶貴的亮光處,專心的看起書來。從此以后,他白天看書,晚上就盤腿坐在地上學習。他博覽群書,終于成了一代學者。
中華民族的`強大就是因為無數勤奮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進而成就了國家,年輕的學生也一定要重視學習,打好基礎,為中華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學習。
現在社會的物質條件很好,可以為我們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我們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像匡衡那樣鑿壁借光,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們不用像匡衡一樣白天干活,晚上學習。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專研學習。我們在家里就像一個個小皇帝或小公主,家里人對我們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學習。這樣我們更不應該辜負家里人和社會對我們的期望。
匡衡的故事不僅教會了我要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遇到困難不退縮的人。作為新一代的學生,我們肩負著為現代事業而奮斗的重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我們每個學生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3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系列三冊《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能代表我中華傳統美德的十五個字為切入點,每個字分別通過3個正面經典歷史故事以及1個反面歷史故事為代表,配以極具中國特色的原創工筆繪畫插圖,突出介紹以上每個字的意義與其內在的.深層含義,從而詮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大開本,大彩圖,全文注音的形式,十分適合低幼段小學生閱讀。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4
讀了《感動后母》,被閔子騫的言行舉止深深的感動。當后母虐待閔子騫的時候,閔子騫并沒有因為被后母虐待而感到憤怒向父親告狀,反而當父親發現閔子騫受虐的時候,替后母向父親求情。閔子騫有著一顆包容的心,當自己受委屈的.時候,心里還想著兄弟,想著后母對兩兄弟的好,心胸是如此的寬闊。同時也為后母對待閔子騫的行為而感到慚愧!相比之下,后母那樣的心胸是如此狹隘!閔子騫心中有著一份尊老愛幼的赤子之心,值得我們小朋友向他學習!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助于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是我們每個人應該一起攜手傳承下去的優良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5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的小故事都蘊藏著深刻的含義。
這一篇小故事主要寫了北宋著名學者、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時期酷愛讀書,但因家境貧寒,上不起學,十歲時住進寺廟讀書。他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忘記吃飯,別人送來又覺得不好意思,便在夜晚量好米,添好水,一邊讀書一邊煮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才睡覺。第二天,米粥涼透了,凝固了,范仲淹就用小刀劃開一個十字,分成四塊,早上吃兩塊,傍晚吃兩塊。在去山洞讀書時,采幾種野菜切成碎末并拌入鹽,佐餐的菜便成了。
有一次,我吵著鬧著對媽媽說養一盆花,媽媽對我說:“那你要自己給它澆水、施肥哦!”“好的.!”我爽快地答應了媽媽的話,媽媽也給我買了一盆小花。開始幾天,我很努力地每天給它澆水。過了幾天,我開始放棄了,只是偶爾澆一澆。后來,我完全不管它了。漸漸地,小花收起了笑臉,慢慢地垂下頭去,原本那些光滑的花瓣,也一片片落了下來,最終完全枯萎了。
這一個小故事使我受益終生,它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6
暑假里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我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教育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熟練了,可還是不肯換新曲子。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在家里做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怎么也想不出該怎么做。這時,我想干脆明天早上到學校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寫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嗎?第二天晚上作業發下來,我得了優秀。老師還表揚了我。可是,現在翻開作業本一看,好像優秀上多了個黑點,今天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對待學習要認真,碰到困難要虛心向老師請教。
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7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是《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本書講了許多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溫席侍母、陸績懷橘、曹操自勉、苗嶺女杰等,還有許多名人,有劉恒、于謙、司馬遷等。
這本書里的人物個個都很有美德:閔騫的后母很壞,冬天不讓他穿暖,還經常打罵他。這事被他父親知道了,他父親要把后母趕走,閔此騫還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對他很不好,但他卻不記恨后母,還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鮮魚,但那時候是冬天,已經沒有鮮魚賣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邊,脫掉衣服,用自己的體溫使冰融化,終于捉到了兩條鯉魚。讀了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在學校里,我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跟同學斤斤計較,過意不去,甚至鬧別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不愉快。和書里的人物相比較,我想,我真是心胸太狹窄了!
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那時候我知道退讓一下,我和同學、好朋友之間就不會發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確,待人要寬容,同學能在一個班級里學習是一種緣分,人與人能成為好朋友,更是一種緣分。
和善待人、寬容待人,是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的。這是做人的根本。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8
前不久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本書,里面的故事令我深有感觸。特別是其中的誠信篇讓我認識到了誠信的可貴。其中有一個故事名字叫《曾子殺豬》,講的是孔子的徒弟曾子誠實守信,教育兒子時竟因妻子哄小孩子的一句話:“回來我給你殺豬吃。”便把豬給殺了,來實現承諾。后來他的兒子也是一個很講信用的人,讓人十分信任與尊敬。
同時也讓我想起了狼來了的故事,那個愛撒謊的放羊小孩,只為多次騙人,最后他的羊全被吃掉了。真是應了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然而,現在的很多人為了金錢而不講信用,如:黑心奶粉、地溝油、瘦肉精,還有穿的黑心棉等等,都是一些商家為了賺錢,而不講信用,害得我們老百姓吃苦,我媽媽成天一買菜就會嘮叨,“你說啥能吃,你說還能買啥?”一買電器就會問,“老板,不會是假的吧?”讓人們什么都不敢買,買了也不敢用,唯恐傷到人。
這些唯利是圖的.人,害得人們真假難辨,真是太令人生氣了,不過一次次的欺騙,只會讓人更警覺,會讓人們的眼睛更亮,從古至今,只有誠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這是真理,那些不講誠信的人們快點覺醒吧,否則你們會輸得很慘的,因為只有“誠”才能取“信”。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9
暑假里,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殺豬》一文,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后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旁樣。”于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常說話不算數,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到,為這事沒少惹老師和父母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后要寫一篇日記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現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懷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0
《周易大傳》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銳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梁們在不斷變化著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托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最近,我們班全體同學共同閱讀并背誦中華傳統美德格言,這些格言是從《論語》、《史記》、《后漢書》等著名書籍上摘選的,讀完后,使我受益匪淺。
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這句話是出自石成金的《傳家寶。俗諺牧民》,意思就是:人從小就要培養遠大的志向,心中如果沒有理想,即使活一百歲也是白活。可見理想、志向在人的一生當中是多么的重要啊!我們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長大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會一輩子碌碌無為。我們現在處于青少年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對青少年學生的人格修養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傳統是現代的根基,青少年、大學生,我們首先要掌握先進的文化知識和技能,加強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的學習,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1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一書,告訴了我許多人生道路上的道理,教會了我怎樣做人。特別是《增廣賢文》中的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我深有感觸。
面對時間的奔流不息,古往今來,珍惜并善于利用時間的人是大有人在。古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把“五更雞鳴”之時,當作“男兒讀書之時”;魯迅先生則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學習上”。他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有個重要的秘決,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少時家道中落,父親重病臥床,他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避免影響學業,他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后來回憶此事,他說:“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所以在他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
我的.同學在學習中,利用課余時間通讀了四大名著。問他有何經驗,他說:“我是把玩耍、上廁所的時間都擠出來看書的。”
時間老人無時無刻不悄悄從人們身邊溜過,誰也沒有力量阻止他悄然逝去的步伐。就像一首詩所寫的“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愿意,時間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一樣:“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相反,那些終日無所事事、隨隨便便浪費時間的人,時間老人留給他的只能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時間是最公正的,時間就是生命,我們一定要愛惜時間。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2
中華傳統美德具有悠久的歷史,愛國、明志、自強、誠信、改過、好學、敦親、務實等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要學習。
從古至今,每個中國人都有愛國精神,岳飛精忠報國,主要講了岳飛的母親在岳飛的背上刻了四個大字,“精忠報國”,體現了岳飛的愛國。我們不僅要愛國,更要明志,后漢書里說的,有志者事竟成,石成金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意思是:有志不在于年齡的高低,沒有志氣和志向的人,即使活到了一百歲,也等于白活了一百歲。所以,我們要求自己要有志氣和志向,這樣,長大了才能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在《老子》第三十三章里說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在中華傳統美德里最重要的就是誠信,《論語-子路》中說過:“言必信,行必果”。我們做為一個小學生在和同學、朋友們交往的時候,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要一諾千金,不能不講誠信,要學習《論語》里的`學而第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中國為什么有悠久五千年的歷史,是因為中國人在慢慢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所以我們要學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中華傳統美德里還有厚仁、貴和、敦親、好學、勤儉、務實、修身,這些都是傳統美德的精華,我們現在還小,以后還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至乎沒而后止。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3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豐富而深刻。它有“憂國憂民”為民清命的愛國精神:它有“默默奉獻,本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盡萬難的愛國精神”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模范:它有立志勤學自強本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見利思義”。助人為樂的崇高情操:它有“恕己寬人,懲惡揚善”的準則:它有,“誠實可信,質樸說法”的生活信條:它有“自尊自凈”和和睦相處的禮節風范等等。
我給你講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東漢人黃香,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于是他把他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了父親身上。冬夜寒冷,黃香就鉆到了父親的`被窩了,用自己身體把被子溫熱,夏夜炎熱,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的枕頭扇扇涼。人們都稱他所一個孝順的兒子。黃香長大后,擔任魏珺太守。有一年,魏珺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救濟災民。百姓非常感動。稱贊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千百年來,父慈子孝。兄弟所中國人崇拜的家庭倫理準則,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家庭社會的細胞。在現代社會的變化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仍然所人們應該信守的道義。
大前世界,紛繁復雜,即景彩紛,有說信怪陸離。美與丑,善與惡對于錯是與非,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善惡美丑所非丟錯,有所候哪怕差之毫里。也會失之千里。
我讀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知道了,人要一點情趣,多一點高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
要維護公平。追求正義,分清所非,作一個半是公道,為人正直的人。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4
在中華傳統美德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且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句格言的意思是:誰說小草的心意,能報答的了春天的陽光呢?
我們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成人,父母的愛既溫暖,又偉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無論何時,無論何事,他們都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愛是那春天的陽光,不讓我們受到刺骨的寒風給我們帶來的寒冷;父母的`愛是一把傘,這把傘不讓傾盆大雨淋濕我們;爸爸是船,媽媽是帆,他們讓我們游遍大江南北。我們在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逐漸長大,母愛是一滴清水,滋潤著我們的身心,讓我們不受一點污染。
長大后,我們應該好好地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經常為一點小事而想不開,想放棄自己的生命,放棄自己的前途。這時,你們可曾想到父母。常言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沒有父母,世界上就不會有如此唯一的你,我,他。這使我想起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媽好,有爸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爸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但有些人卻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高興時,對父母是何其的任性,放肆。即使如此,父母也從未有一絲放棄我們的念頭,而是加倍努力的教導我們。他們一心只想著:我要讓我的孩子幸福。
在我們中國,孝順是一種傳統美德。我們不能讓祖國失望,不能讓父母失望!我們要發揚這種美德就要從生活中的種種孝順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難道我們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嗎?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孝敬我們可親可愛的父母,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吧!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5
在星期三的故事誦讀課上,我津津有味地讀著一篇《羲之墨池》。我非常佩服書法家王羲之,他每天都很早起床,漱洗完畢就開始練字,一練就是好久,他不知寫壞了多少筆,洗筆的水像墨一樣黑。
我看完這篇故事以后,深感慚愧,我做事情就經常半途而廢。記得又一次,我看到電視里的小朋友們在漂亮的舞臺下跳著優美的舞蹈,羨慕極了,也讓媽給我提了一個舞蹈班,結果只學了一個學期,之后就覺得擺一字開太累了,就不想學了。
從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不勤奮就不可能成功。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個水池,隔岸便是成功。
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但優越的物質條件卻并不完全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助推器”,有時候反而是走向成功的“絆腳石”。因為,安逸會使我們只求享樂而不思進取,不知不覺中原地踏步或落到后面。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6
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
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集以后,我對匡衡鑿壁借光這個故事印象極其深刻。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他一直很勤奮,可是由于家境貧寒,家里買不起燈油,一到晚上他就無法看書。但是他天生非常聰明,他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借助鄰居家的燈光看書。于是,他在墻角偏僻的.地方處鑿了一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流入房間,匡衡連忙湊到那一小塊寶貴的亮光處,專心的看起書來。從此以后,他白天看書,晚上就盤腿坐在地上學習。最終成了一代學者。
匡衡的故事不僅教會了我要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遇到困難不退縮的人。作為學生,我們肩負著為現代事業而奮斗的重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我們每個學生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7
最近,我讀了中華傳統美的故事這本好書,這本書很精彩,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美德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下面,我就把一個叫曾子的人對兒子誠實守信做出榜樣的.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吧。
從前,有個人叫曾子,他和他的妻子要去集市賣布,孩子一直哭。妻子哄孩子說:“不要哭了,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一聽有肉吃就不哭了。回來之后,妻子看見曾子要殺豬連忙說:“我只是哄哄小孩。”曾子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說話要算話,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我們一定要向曾子學習。一天我去姐姐家玩。我看見姐姐家的書柜上有很多書,其中還有我最喜歡的漫畫書。我向借了一本漫畫書,說下星期一就還回來。時間過的飛快,轉眼到了星期一,這本漫畫很好看,可是我還沒看完。我想明天再去還書吧。可是,我又想起我答應姐姐今天把書還他的,我不能說話不算話吧。我只好依依不舍得把書還給了姐姐。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8
今天,我讀完了《中華美德》這本書,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啟發和教育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的方式跟別從不同,別人總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而孔子不同,他對同一首曲子至少要理頭練上十天,他明明已經彈熟了,還是不肯換新曲子。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的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
想想自己,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我碰上了一道難題,想了好長時間也沒想起來,我忽然想到有參考答案,就直接把答案抄下來,并交給了老師,因為全班只有我一個人答對,所以還受到老師的表揚呢!雖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我一直沒忘記。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誠實,不能不懂裝懂。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19
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我很喜歡端午節,卻從來都沒聽說過它的來歷。
直到有一天我讀了屈原先生的故事,才明白媽媽給我包的好吃的肉粽子也有它深厚的歷史故事。屈原先生不愿意同流合污,他認為世界上的人都醉了而只有他還保持著清醒,他很絕望,最后投了汨羅江。
世人為了感念他的.忠烈,害怕他的尸首被過往的魚兒吃掉而向河里扔粽子。從此包粽子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讀完了故事我很難受,在感慨屈原先生對于國家的忠心的同時,也漸漸明白了他的偉大與孤傲不屈的品質,他那憂國憂民的氣度讓我很是敬佩。
赤誠本是我國傳統美德。岳飛的精忠報國,范仲淹先生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都讓我感受到了他們那顆坦誠純真的忠心。
我希望我長大也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保有一顆坦誠的心看待這個世界。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篇20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是一個反應我國歷史上不同時代的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的書籍。故事中的人物有的機智、有的'好學、有的勇敢、有的正直,讓我感受到人生中應具有真善美。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孟母斷機》,講的是:孟子小時候不愛學習,孟母為了激勵他,便把紡織到一半的布給剪斷了。孟子不解,問母親。母親說道:“剪斷的布就沒有用了,就像你學習半途而廢,長大了,啥也做不成。”
孟子流著眼淚說:“我錯了。”后來,孟子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絢麗的一頁,為中國教育事業留下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了我們尊崇的古圣先賢之一。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對人們有很大影響。可見,一個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有多么重要。
希望,全天下的媽媽都成為有智慧的家長,全天下的孩子都成為積極進取,蒸蒸日上的好孩子!我們共同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做最好的自己!”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03-03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合集)03-12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匯總15篇)03-12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15篇(熱)03-12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優選15篇)03-12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優選15篇]03-12
中華傳統美德作文04-25
中華傳統美德心得03-20
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12-27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03-12